在世界与我之间图书
人气:5

在世界与我之间

我希望你拥有自己的生活,一种远离恐惧的生活,甚至远离我。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普利策奖、全美书评家协会奖决选作品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外国随笔  
  • 作者:(美国)[塔那西斯·科茨] 著,[于霄] 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4768375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
  • 印刷时间:2017-04-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纯质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他,是一位成功的父亲。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时代周刊》全球影响力100人。在旁人的眼中,这位父亲可以给孩子良好的教育、丰富的人脉。但他依然对儿子的前途悲观,担心他将遭遇的不公和不幸,于是写下三封长信:我希望你拥有自己的生活,一种远离恐惧的生活,甚至远离我。

他们,来自一个黑人家庭,家书梳理了少数族裔在美国走过的艰难历程,那个国度不光彩的平等历史,但恐惧并不仅仅来自肩上的种族包袱,因为个人在社会中的弱小,一点也不比种族在历史中的脆弱让人好受。

这是一本心意拳拳的家书,更是智慧满满的祈祷文。写下了父亲对儿子的期待,他的美国梦,绝不是挣脱族群的羁绊,出人头地,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重要的是,在这美丽而残酷的世界,如何学会做一个审慎而清醒的公民。

三封家书,在世界与我之间。写尽父子情,读懂美国梦。

编辑推荐

感人至深的致子之书。“我希望你拥有自己的生活,一种远离恐惧的生活,甚至远离我。”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科克斯书评》图书

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年度图书

普利策奖、全美书评家协会奖决选作品

作者简介

塔那西斯 科茨(1975—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2015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16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影响力100人”。2008年出版《美丽的抗争》;2015年出版《在世界与我之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有色人种促进会形象奖,并入围普利策奖、全美书评家协会奖终选名单。

目录

1

2

3

导读 梦碎时分,以笔为马

译后记 致父之书

在线预览

译后记:致父之书]

父亲及父亲们:

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我独自坐在院子里,父亲静静地走到我身后,拍了拍我的肩,在我身边坐下。

人生及时次,我触碰到了这个世界。上大学之前,母亲照料着我,几乎寸步未离。因为母亲的细心,我学会了生活和关怀他人。但也正是这无微不至的呵护,构筑了一道围栏,将危险、阴暗和真实都隔绝在了遥远的地方。也许父亲应该带我走出幸福小窝,去看看外面的草原和雨林。

不知从何处,我看到这样一段话:黑人父亲会在儿子十三四岁的时候,告诉他,我们是黑人,与别人不一样。我们不容易成功,除非成为拳击或篮球明星;夜晚,我们不能在街上闲逛,否则会被警察拦下,遇到大麻烦,正如祖父对父亲说过的一样。

这段话我时常会向别人提起,也希望父亲与我交谈的夜晚是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但是,睡梦醒来,眼角挂着泪痕,我却清晰地意识到我已经三十岁了。

2016年的春天,不知哪里来的兴致,我翻找出了学生时期整理的音乐,放在车里随意听着。“月黑风高,漫游在,计程车,雨点打不断的路,给蒙蔽……”陈奕迅的声音响起,这是一首颇有意涵的歌,那句“如果能多挣几个钱,让儿子上大学,没关系”让我印象深刻。于是,便开始了单曲循环,直到有空闲时,细读了歌词。

月黑风高》的歌名取自歌词的及时句,好像并没有体现出歌里所要传达的意思,却给了听众一个压抑沉闷的意境。对林夕这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词人来说,《月黑风高》显然不一定是得意之作,但其中的故事却让我思考了一个我以前不太思考的问题。

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乘计程车漫无目的地游荡。外面下着雨,雨幕遮蔽了前路。我看那司机,这样子熬夜到天亮不容易。谁知他说,开完车还要去一栋大厦扫地,才会去休息。但如果能多挣几个钱,让儿子上大学,也没关系。他还说,再困也没有问题,只要下一代能了不起。自己从来没念过书,只懂得出卖劳力,所以才希望儿子将来能做医生。他又说,自己已经年纪大了,开着车右手有一点麻痹。但每次想到以后儿子会成为医生,心里就高兴。

且不论作为子侄辈的“乘客”承载着上一辈的希望,却在“唉声叹气”,“在沼泽里无能为力”,单单这位司机父亲就反映了中国千千万万父亲深沉、无私、厚重却有些沉默的爱。我相信,司机父亲对乘客说的这番话也许一生都不会向自己的儿子提及,也相信,无数的中国父亲一生都没有一个与儿子独处深谈的夜晚。

所以,在相对传统和保守的国度里,母亲小心地在家里照看孩子,父亲在外打拼,“再困”也没关系,“右手有一点麻痹”也没问题。所以,母亲慈爱地日日唠叨“吃饱穿暖”,而父亲却总是沉默无语。所以,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幸福”男孩,并不知道自己在十四五岁会极讨厌听到大人们的教训,甚至不想听到大人们说话;他会站在高中学校门口,和朋友在一起,学着抽烟、喝酒和说着脏话;他不清楚自己在走进大学校园后,等待他的不只是窗明几净的课堂,更有令人着迷的电子游戏;他在遇到心仪的女孩时,没意识到父亲的初次恋情,并不是给了自己的母亲;他会在初工作时,无事可做,会在崭露头角时,感到明珠暗投;他会永远抱怨富家子弟更容易成功,抱怨社会对自己不公,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家庭,抱怨交通……

男孩,成长的前路满是陷阱;父亲,那个曾经的男孩,已经遍体伤痕。那他为什么不像个朋友一样,坐下来,把这一切都告诉儿子?

我的家乡在胶东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是齐文化的传承地。走了很多地方之后,我发现,我们那里的男人最不喜欢求人,吃苦耐劳的背后是一生的骄傲。在外如此,在爱人和孩子面前又怎么会显出脆弱和无奈的一面。在男孩心中,父亲是山,是大树,是堡垒和港湾,男孩希望成长为和父亲一样伟大的人。但普普通通的你我有24小时大多会身为人父,可变得伟大,并不容易。那些自己都不愿意面对和想起的挫折、无奈甚至错误,怎会坦然向儿子提及。

可是,这个世界里的有些事,只能是父与子之间的话题。

在世界与我之间》是一封来自父亲的信。我在三十五岁这一年,读到了它。

一个男孩被召唤到了这个世界,他父亲的名字是塔那西斯 科茨。也许,一个灵魂飘落凡间有很多选择,从非洲部落到北美都市郊区,从拥挤的日本东京到人迹罕至的戈壁,但他作为黑人出生在美国巴尔的摩市的一个普通的作家家庭。比较特别的是,他的父亲为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

有人写自传,有人写家书,同为黑人作家的玛雅 安吉洛写了《致女儿书》,但父亲给儿子讲的故事,讲的是自己,还是有很大不同。

科茨写给儿子萨莫里的信与其说是讲述,不如说是在控诉,本土的评论家如是说。作为奴隶的黑人,在美国的生活并不轻松。也许有废奴运动,并且取得了胜利,也许有马丁 路德 金,至今还为黑人和白人所尊敬,也许有平权运动的一代又一代,但千万不要忘记种族隔离的吉姆 克劳法和死在白人私刑下黑人冤屈的灵魂。2014年7月,黑人埃里克 加纳在纽约街头被一群白人警察按倒在地,锁住脖颈,窒息死亡,“我不能呼吸”似乎成了美国新一代黑人的诅咒,萦绕不去。

作为一名黑人父亲,背负着世代传承下来的苦难,他除了要告诉儿子,“我们是黑人,我们不一样”之外,还要帮助儿子理解“我族之所以是我族”的历史,要告诉他,就像无数出生在埃及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的犹太孩子、出生在运奴船上的非洲孩子一样,身上所铭刻的我族的印记并不意味着低劣,更不意味着愚钝,反而象征着坚强和拥有无尽可能的未来——他们所能失去的只有枷锁,不是吗?

然而,科茨想要向儿子解释的显然不仅仅是种族,种族反而也许是黑人男孩所要面对的各种枷锁中需要探究的一个。对一个黑人男孩来说,成长中所要明白的及时对概念不是黑人与白人,而是“学校”与“街头”。“学校”显然是让一个人变得和别人一样,而不是不一样的地方。父亲讲自己的故事给儿子听,不是为了让儿子过与自己一样的生活,就像父亲不会走与祖父相同的路。而学校教授知识,其目的更不应是让所有学生遵行书本里的教条。自由探求真知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可总有教授告诉你,你讲给自己听的东西永远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印证。于是,科茨离开了大学,却没有停止追求真知的脚步,也许那脚步还因为去除了羁绊而轻松愉快了许多。

“街头”在英文中是“street”,正如“社会”在中文中一样,“街头”也包含了一些特别的含义。“街头男孩”不仅仅指的是在街上行走的男孩,更多了一种离开学校、崇尚暴力的痞气。“社会青年”这个词已经很少被提及,但其中包含的难以言表的轻视与不认同,还不致为人遗忘。街头流淌的是丛林法则,以多欺少、恃强凌弱。这可能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但至少在街头一切利害得失都清楚明白。如果你在一个转角受到了一群孩子的围攻,你也可以跑回自己的院子,拿出自己藏着的砍刀,叫上自己的兄弟,回到街上做一次“公平”的较量。相对坐在学校里,漫无目的地听着老师讲授只有在“木星”上才能用到的法语课,街头上的快意恩仇也许更令人血脉偾张;比起继续忍受学业前路上已经挤满白人和外国人的无奈,早几年回归街头,像身边绝大多数人、像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一样,是更让人心安的选择。

个人在社会中的弱小,一点也不比种族(民族)在历史中的脆弱让人感觉更好过。多数中国人也许并不能体会到英国绅士在问候一句“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时,所暗含的“You are not going to be my men”(你不会和我是一种人)意味。的恭敬与礼貌背后是冷漠与疏远。但我们却很容易地明白,时装店售货员在说出“不买就别碰”时的轻蔑。虽然,历史的屈辱已然通过无尽的岁月,注入我们的血液,显露在我们的眼中、皮肤和头发上,但我们还可以在回答一句“Nice to meet you, too”(也很高兴见到你)时,包含一些个体的自信:“I am here to make some difference.”(我会让你感到我有些不同;我会对这里的事情有所帮助)。然而,在面对“不买就别碰”的轻视时,我们多数也只能选择默默走开。

信中,科茨所要说的是,儿子,面对这些,你和我都无能为力。

父爱是一种天赋,从孩子神奇地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自然而然产生了。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让人宠辱不惊、坚韧不拔、一如既往地无忧无虑。记得在我博士毕业后参加工作时,父亲曾无意间说:“我更喜欢你上学一直上下去。”这句话感人至深。

父爱强大,不管他是衣食无忧的畅销书作者,还是靠妻子家人接济的“a writer to be”(后备作家);不管他是生活在白围栏、绿草地别墅里的美国律师,还是生活在里约贫民区的毒贩;不管他是欺压人的,还是被欺压的。父爱强大,可能在儿子出生时,他在四处奔波;可能在儿子上小学时,他夜夜笙歌;可能在儿子大学入学时,他在照顾老母亲;可能在儿子结婚时,他早已心力交瘁。但总有些时刻,也许是时时刻刻,那想要保护,为其生死的欲望会占据他的心,而其他的一切都不再重要,那一刻,他就是天空,就是大地,就是儿子的整个世界,儿子不能没有他,所以,他无比强大。

可是作为父亲,强大是容易的,像是在永夜中无助地嘶吼,拼尽力气留下的是一颗更加脆弱的灵魂。

所以,对儿子说,我无能为力,不容易。

而告诉儿子,我无能为力,你长大后也无能为力,我们身边的人无能为力,我们整个种族(民族)都无能为力,但还要努力,我们都要努力,更不容易。

每个男人也许都有机会成为父亲,但只有勇于直面自己的人、直面自己所在人群的人、直面自己所在民族(种族)的人,才能做好他。勇敢从来不意味着无所不能和所向披靡,而更多地体现在弱小者的坚定选择中。

科茨是真的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儿子,在一个黑人身体被肆意践踏的国度,他没有办法保障自己的儿子不被警察随意盘问、被他们逮捕——有时会出现些“意外”——甚至关进监狱,他自己都没有办法保障自己的安全,就像朋友普林斯 琼斯一样。可是,他用真诚的笔告诉了儿子一切,用愤怒、有些颤抖的喉咙和手臂反击着对儿子的可能侵害。

科茨生活在世界的另一端,他长我七岁。

父亲、儿子,儿子、父亲。有24小时,儿子会成为父亲,父亲是另一个男人的儿子。让所有父亲,像祖父一样,将世界的真相、思想的自由、人格的独立与那份炙热的爱传承下去。不为别的,只为男孩们不再跌倒,即使是在祖父和父亲跌倒的同一地点,只为男孩们可以勇敢地站起来。

于霄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评强推,还没看,看完回来再追评

2017-06-10 15:32:15
来自d***8(**的评论:

在世界与我之间 包装不错,印刷很好,字迹清楚。

2017-06-21 22:49:53
来自小***(**的评论:

包装好,品相好。这是我最近最愉快的购物。

2017-06-22 19:41:43
来自***(匿**的评论:

在世界与我之间 图书价格优惠,发货及时,包装严实,收到后品像完好!目前当当网的配送越来越给力了,早于预计时间到达,对这次购物很满意!

2017-06-24 21:45:27
来自s***n(**的评论:

单位买的书,不错。

2017-07-03 19:42:1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当当买书,愉快的选择。

2017-07-08 16:48:03
来自***(匿**的评论:

找了很久,原来当当就有,立即买了

2017-07-11 18:01:02
来自h***f(**的评论:

好书。整体感觉也不错。

2017-07-14 19:02:1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比较薄的的一本书

2017-07-23 15:23:51
来自怀***9(**的评论:

好书,薄薄一册,深刻。

2017-07-25 10:33:5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挺好的一本书,薄薄一本,一会儿就看完了

2017-07-27 10:25:58
来自张登山**的评论:

外在的世界与个体之间 的关系如何?此书可以告诉你。

2017-08-06 10:03:41
来自圣***火**的评论:

冲着名字买的 不知道内容怎么样 还没看

2017-08-22 20:38: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看再说。

2017-08-26 06:57:27
来自日新堂**的评论:

喜欢这样的书籍

2017-09-21 17:58: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棒超级棒超级赞!

2017-09-25 12:43:32
来自笑***7(**的评论:

好友推荐我看的。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好书,它所体现的父爱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温馨的那种类型,而是更为深沉、深刻。印得也挺好,看到是在著名的爱德印刷厂印的。

2017-06-22 11:10:45
来自磁铁钟**的评论:

我读过的父亲给孩子写信里最独特的交流方式。他不是用说教的方式,而是用自己生活的年代,黑人生活的年代,不可改变的事实来娓娓道来。真实的叙述了美国黑人社会的问题,让读者多个角度看到美国的一面,发人深思。对于不可改变的事情,即使无能为力,仍告诉孩子要努力,要不断的努力下去,为未来。

2017-11-13 09:41:5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装帧设计精美,文笔优美,内容可读性强,作者思想锋锐,人文类中难得的好书。

2017-08-28 14:14:26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