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社会医学论文

摘要:社会医学的发展历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前10年是社会医学的创立期,中间10年是社会医学的发展成长期,近10年可称为社会医学的成熟期。“人生三十而立”,一门学科从创立起,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社会医学已经成为预防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科建设领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社会医学论文

社会医学论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

模式具有典范的意义,起到对病因、病理机制及防治有概括性的含义及能推动这些方面工作的作用。糖尿病防治需要医师、患者、家属、社会群体之间多个环节有效配合,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探讨糖尿病防治因素与医学模式的关联性,对搞好卫生宣教,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型大有益处。现以糖尿病门诊病历为样本,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1~6月的糖尿病门诊病历100例,均符合糖尿病分类标准。其中,男性65例,28~71岁。女性35例,41~74岁。1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96例,妊娠期糖尿病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3例,合并冠心病26,合并脑血管病32例,合并肥胖症11例。对病历中显示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发病机制、病变部位、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分类和治疗、预后和转归情况等,所涉及到的糖尿病防治因素词条,做详细记录和统计。

1.2 防治方法 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因素构成形式,突出可控性的防治作用,客观地制定糖尿病防治因素分类方案如下。(1)身躯因素:体内结构性和功能性因素(医学模式中生物性因素的集中体现);(2)心理因素:情绪变化和应激反应现象(评定心理状态的客观指标);(3)行为因素:生活行为和防治依从性行为(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预后);(4)环境因素: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糖尿病防治的外部因素)。分类统计病历中的相关词条,计算构成比。对多次出现的同一因素不做叠加计算。对统计数字做构成比分析。

2 结果

100例糖尿病门诊病历中,共有不同的医学因素词条346个。身躯因素有性别、年龄、营养、头晕、口渴、肢体麻木、倦怠乏力、血糖升高、B超肢体大动脉官腔狭窄、肝肾功能异常等共215个(62.1%);心理因素有焦虑、抑郁、失眠、耳鸣等共8个(2.3%);行为因素有定量饮食、休息、预防感冒、戒烟酒、按时复诊、按时服药等共97个(28.1%);环境因素有经济条件、生活照顾、医师用药选择、职业、季节等共26个(7.5%)。

3 讨论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医学模式也正在由对疾病尤其是对疾病的后期治疗为主,转向对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为主。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师,已成为今后若干年内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全科医师,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面向卫生知识浅薄的社区人群,更需要有深入浅出的宣教模式,形成一门人文服务艺术,进而产生防治实效。

3.1 构成医学模式的医学因素类别 在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共同认可的《世界卫生组织法》中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且应该是身心健全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健康概念,参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构成因素,结合可控性防治的需要,把所有的医学因素分为体内外及其相互联系的4部分。身(身躯因素):人体内结构与功能因素,例如,大脑和它的神经系统功能;境(环境因素):体外与健康有关的因素,按照环境要素的属性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例如,科学和文明发展进程,细菌,海啸等因素;心(心理因素):指有体内外联系作用的、与健康有关的、客观存在的、可控性心理因素,例如,性格、心态、情绪、应激性其它表现;行(行为因素):指有体内外联系作用的、与健康有关的、客观存在的、可控性行为活动,包括防治依从性,例如,吸烟、酗酒、保健运动、及时就诊、按时服药等。这种分类方法简称身心行境分类法,为了方便宣教,有时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称之为身心行境医学模式。它易于普通人群接受,并具有如下多种实用性意义。

3.2 身躯因素是医师制定防治方案的依据 100例糖尿病住院病历中,身躯因素215个(62.1%),种类繁多,专业技术性强,它们是医学模式中生物性因素的集中体现,需要由专业临床医师综合分析,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性化防治方案,也是衡量防治效果及其转归的客观指标。在4类防治因素中,身躯因素是健康的实体,心理和行为因素体现健康概念中的适应能力和对健康的认知与实践过程,环境因素是健康的客体,是健康的物质源泉。

3.3 心理和行为因素是个体可控性防治因素 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具有个体可控性,它对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因素的客观指标为情绪和应激现象,与性格、心态和认知水平有关;行为因素包括生活行为和防治依从性行为,它是医师落实防治措施的主要途径。心理和行为都是联系体内外因素的主要形式,都具有可控性,心理的可控性变异较大,行为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或客观实在性,直接影响健康。行为因素还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联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高热量饮食及体力活动减少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在强调群体可控性因素时,饮食、吸烟、酗酒等属于环境因素;在强调个体可控性时,饮食、吸烟、酗酒等应归属于个体行为,这样有利于明确防治责任,调动个体防治积极性,这是临床医师和今后书籍编写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100例糖尿病住院病历记录中,心理因素有焦虑、抑郁、失眠等8个(2.3%);行为因素有按时服药、定量饮食、休息、戒烟酒等共97个(28.1%)。

3.4 环境因素是糖尿病防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示大家要注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因素的防治。社会和自然是人体健康的两个环境属性,缺一不可。环境因素有职业、季节、生活不能自理、医师用药选择、经济条件等共26个(7.5%)。医师应该对环境因素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以便为人群防治提供及时的信息,把医学防治变得更为主动有效。

3.5 医学模式引导的糖尿病联防理念 糖尿病的防治需要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责任形式形成联防系统。行为因素中的“行”,是医学模式对个体发出的防治号召令,是医学模式自身存在的防治发动机。行为是医学防治的主要形式、是心理的真实表现、是沟通“身”与“境”的桥梁、是维护身躯健康的终生资源。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有健康行动就会有健康效果,行动越早收益越快,行动越久收益越大。有目的地限制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对生活方式性疾病有预防性意义。贵在行动、贵在坚持。个体在心理和行为的可控性上做好多方位配合,医师正确区分和把握身躯因素,群体营造一个有效的防治医疗环境条件,分工合作、有效衔接、系统防治,较大限度地发挥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和研究方法的变革是必然的趋势,并将使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医学模式在医学防治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对于全科医学和其他学科都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身心行境分类法仅供参考,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社会医学论文:当前社会医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长期以来,医生被看成是有较高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稳定的一个群体。近年来,随着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数量年年增长,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同时,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太强,决定了其就业面相对狭窄,仅限于医院及医药相关产业。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医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1.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1.1就业率呈下降趋势。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逐渐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博、硕士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过于求,专科生供远远大过于求。其中,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预防、影像学、麻醉学、检验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临床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前者就业率略高于后者。但总的看来,医学生一次就业情况正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心城市更是难以插足。

1.2就业层次下降幅度明显。能够进入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是绝大多数医学生渴望的。但是目前大部分三甲医院人员已经超编,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应届毕业生要想进入比较困难。由于可供选择的毕业生较多,大医院都相应提高了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的人才,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因此,医学毕业生就业层次开始大幅下降,尤其是传统医学的毕业生更为明显。

1.3基层难以招到毕业生。与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因此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

2.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2.1学校扩招与就业脱节。由于医学院校的扩招及报考人员的增多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之专业设置不合理,热门专业设置出现一窝蜂现象,而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这些成为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2医学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存在误区。首先,期望值高,择业观念陈旧,希望工作一步到位。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择业是人生大事,及时份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前途和生活。因此,在择业过程中,为了找到一份理想、体面的职业,他们往往放弃了很多不错的就业机会,结果出现与期望值相差太远的情况。其次,毕业生定位过高,过于在意个人利益的得失, 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精神。

2.3医学毕业生普遍认同的就业渠道单一。目前,绝大多数本科医学毕业生就业是医疗单位的本专业相关岗位,对于非医疗单位、非本专业岗位则不容易接受。而对于可以吸纳医学毕业生的医药公司、民营医院等就业机会,多数毕业生受传统思想影响,仍然很难接受。

3.改善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几点思考

3.1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医学教育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应及时把握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就业市场发展及时调整专业,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学校应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提升医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深入思考和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倡导实践性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和具有良好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2积极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就业。要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理念,使学生与时俱进,变被动为主动。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医学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地域,抢先到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的城市去施展才华。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村官计划”的平台引导学生,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

3.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宽就业领域。学校应通过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开展丰富的社团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以及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教育竞赛等,扎实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专业素质能力和求职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拓宽就业思路,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养老院等,要敢于从事相关职业,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造成的。它的解决不能仅仅靠某一个方面的努力,而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

社会医学论文:西方社会医学管理对卫生事业的启发

美国是在19世纪后期才建立起注册医师制度,而推动这项改革的较大动力是以抗菌术和麻醉术的发明、细菌学的建立、免疫反应的发现和X光技术应用为代表的医疗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具有坚实而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才能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这一时期,一批从欧洲归国的医学生将系统的临床课程、学校与医院的协作、医生职业的专门化等新观念带回美国,领导了按照欧洲标准改造美国医学职业的运动,如成立于1877年的伊利诺伊州健康协会就率先倡导提升医学教育水准。1883-1889年间,该协会发表了5篇报告,对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教育水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医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已获得过高等学校的学位;医学生医学课程的设置至少应包括两门解剖课以及医学导论在内的10门学科;医学生医学课程的学习至少3年,还须通过由外部进行的考试才能毕业。同一时期,成立于1876年的美国医学院校协会提出了类似的标准。伊利诺伊健康协会的倡议被各州纷纷响应,1891年,一个由各州考试和颁证委员会组成的全国联盟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医学课程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0世纪初,美国医学会也加入到提升职业标准的运动中来,1905年,美国医学会成立了一个医学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和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创立一套关于教育和注册的标准,这个标准后来成了评价全国医学院校的综合指标[3]。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兴起,民众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福利,保障公共卫生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成立工会的运动风起云涌,也催生了各种医学团体的形成。这两种因素也构成了美国医学职业社会化进程的大背景[4]。

西方社会医学职业化除了与大学教育相联系的注册制度外,随着科学的进步,其职业的分化也逐步推进,开始的是内外科的分离。如16世纪的英国,医学行业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圈层结构,其核心和较高层是少数具有大学学位的内科医生和人数更少的且通过某个大学考试后获得行医执照的外科医生,他们可以在英国任何地方行医;而处于外圈和较低层次的大部分医学从业者是理发师-外科医生,他们属于不同的行会,行会法只允许他们在本地行医;而在这个行业的更是大量没有行医资格的江湖郎中,如一些充当助产士或儿科医生的妇女,一些杂货商-药剂师———他们除了配药外有时也行医。1518年,亨利Ⅷ世国王的御医,毕业于牛津大学并拥有帕多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ThomasLinacre创办了内科医生法人团体(coporation),该团体获得国王授权,拥有在全英国举办考试和颁发执照的权力,并对伦敦周围7英里范围的行医活动和药事活动拥有监督和控制的权力,该团体于1551年成为伦敦皇家内科医师学院。同年,外科医生也效仿内科医生成立自己的团体。亨利Ⅷ世的外科医生ThomasVicary,Maidstone联合英格兰所有的外科医生行会,组成一个法人社团,并于1540年获得国王的授权可以在伦敦地区对无照行医者进行处罚,并且每年可以接受4名死刑犯人的尸体用作解剖研究。外科医生与理发师职业正式分离是在200年后才完成的,但从1540年起,外科医生就不再从事理发师工作,而理发师也被规定除了进行牙科手术外不得进行外科手术。早期的药事活动是由杂货店主兼营的,那些从事药事工作的杂货店主们除了配药以外,也为患者提供部分医疗服务,如为患者诊断、开处方。17世纪,药剂师职业与杂货店主职业逐渐分离。1606年,药剂师们组建了一个与杂货店主行会有所不同的组织———药剂师协会(SocietyofApothecaries),11年后,在国王詹姆斯Ⅰ世的授权下,这个组织与杂货店主行会分离,但药剂师从事医疗服务的行为却受到内科医生的强力抵制。18世纪以前,内科医生的教育是学院式和等级制的,他们往往在行医之前就已获得了大学学位,而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则是学徒制的。随着外科医师与理发师行业、药剂师与杂货店主的分离,学校教育逐渐面向药剂师和外科医生,并成为获得相应从业资格的必备条件。1763年,WilliamHunter创办了包括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解剖学校,以提供高水平的化学、外科和内科课程。

19世纪早期,很多杰出的医学家就是在这所学校接受的医学教育。另一方面,牛津、剑桥等大学医学院虽然授予文凭并颁发执照,但是这些学校教学内容陈旧不堪,脱离实际,以至于每一个有志从事医疗职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要到爱丁堡大学再学习其它课程并在伦敦的医院工作一段时间,以获得更新的知识和能力。18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社会对医学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许多未经过学校教育的外科医生和药剂师进入到医疗市场。另一方面,富人对医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医学行业中的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之间矛盾丛丛,尤其是1789年,一场严重的伤寒流行造成医学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曼彻斯特的医疗管理当局试图招募药剂师和外科医生,以增加医生的数量,这一举动激怒了内科医生。1794年,Percival撰写名为“医学伦理学”的小册子,呼吁对医疗行业进行改革并强调医疗服务的规范性。1815年,药剂师推动了药剂师法案的立法,该法案规定了药剂师对内科医生的从属地位,但该法案增强了药剂师协会的权利。该法案规定所有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药剂师必须经过5年的学徒学习并通过药剂师协会组织的解剖和生理两门基础课程和两门医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考试,以及在协会承认的医院里经过至少6个月的见习后,才能取得执照和行医。法案还授权协会对违反者进行处罚[2]。该法案的设立提高了药剂师地位,也赋予药剂师全科医生的身份以从事医疗服务,而那些没有取得药剂师协会颁发的执照,即使有医学学士学位的人也不能从事药剂师职业[5]。1800年,旧的外科医生公会(Companyofsur-geons)改组成皇家外科医师学院。拿破仑战 争使军队对外科医生的需求大增,而外科医生也在这场战争中受到更好的理论和实践训练,他们不再满足于在医学等级结构中处于较低的地位,要求至少与药剂师的地位相当。他们与药剂师协会达成私下协议,按照药剂师规则提升他们的执照和地位。1823年,皇家外科学院设立了外科医师国家考试,以获得皇家外科学院会员资格(MRCS)。许多年青人不仅希望成为皇家外科学院的成员,还争取获得药剂师协会的执照(LSA)。这样,“内外科医生”或全科医生就应运而生了,后来英国皇家内科学院也颁发内科医师的执业执照(LRCP),其级别高于LSA[5]。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英国在初级保健服务和医院专科服务之间划定了明确的界线,前者由全科医生提供,后者由专科医生提供。1911年,英国通过“国家卫生保险法案”,创立医疗保险系统,以保障全科医生的存留[5]。

西方社会药剂师的执照一直是最通用的资格证书,药剂师的规则也一直被“内外科医生”遵守,但随着19世纪科学的进步以及大学教育的改革,师傅带徒弟式的学习方法已然过时,学徒制渐渐让位于医学院教育。受过教育的新一代医生比那些传统方法培养的行医者有着更的知识和更强的竞争力,他们希望清除那些无资质行医者以提升医学职业的声誉。因此,他们要求由一个的颁证机构来认证医学资质,让持证者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从事医学工作,并将没有资质者排除在行业之外。于是,追求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富裕阶层、在爱丁堡受过教育的年青内科医师、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并且感受到无照行医者带来威胁的外科医师和药剂师,成为推动医学改革的三股势力。19世纪中期的霍乱大流行,促进了医学教育的改革。1858年,英国通过了新的医学法案,成立一个颁证机构———医学教育和注册委员会(GeneralCouncilofMedicalEducationandRegistration),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大学和各种医师、药剂师的组织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个强有力的机构现在被称为全科医疗委员会(GeneralMedicalCouncil),其成员均来自各机构和大学,隶属于枢密院,其职能是确保申请者只有在经过适当的课程学习和临床训练之后,才能获得注册资格。1858年所制定的法案初衷是保护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保障医生的利益,但它最终将医学从一门谋生技艺转变成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让医生也从该法案中受益[2]。医学专业知识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医学职业的分化,到19世纪80年代,伦敦至少有6个专业协会,包括外科、眼科、皮肤、妇产科、神经科和耳鼻喉科协会,而在纽约,也成立了皮肤、产科、法医等协会[5]。

医学职业的分化和各种医学团体的成立,对于协调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医技关系、医学行业与社会其它行业的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对这些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索,则逐渐演变成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20世纪上半叶,“科学医学”成为一种现代职业。高门槛、必修课、严格的执业资格、高品质生活、强有力的社会建制以及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这一职业的特征。现代医学的发展、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导致大量资本涌入医疗保健市场。新的诊所、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医学校建造起来。另一方面,与医学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相适应的社会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医学的建制化趋于成熟。这不仅极大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增进了社会对医学职业的普遍尊重。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则极大的促进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行业在努力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面临着严格自律,维护职业声誉,提升职业形象的艰巨任务。西方社会医学职业社会化的进程,为我国执业医师制度的建立和医学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

社会医学论文: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序言】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个经典的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优点在于,奠定了试验研究的基础,推动了特异性诊断及疗法的发展,指导了医疗卫生实践,有效地控制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了人类健康水平。然而其缺点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对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视不够。为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显得更加人性化了。相比之下其优点在于,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医学研究的思路得以扩大,社会、心理预防的应用让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人类对健康需求的迫切,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展。

【正文】

1989年WHO深化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由四个层次的涵义组成:及时,没有躯体疾病,即传统意义上的健康;第二,没有主观不适感,即自我感觉良好,无不良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心理健康;第三,社会适应良好,即能胜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与人和睦相处,与周围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第四,道德品质良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恰当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仍属于心理、精神层面的,可归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1]。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转变的基础上也发生了改变,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医学系统思想,就是把医学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系统思想的考虑方法是“由上而下”、“由总而细”。它不只着眼于个别的元素、部件的优良与否,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元素之间的联系,来大力提高整体的水平。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既要揭示系统、子系统,以及各级要素、各级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又要提示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除了微生物、各种物理化学因子外,社会生活中种种事件,如与他人关系不融洽,工作上不称心,经济上困难,都有可能影响健康,引起疾病。所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时,既要重视生理因素,又不要忽视反映社会因素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生命活力的本质,探明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规律性[2]。

一.生理因素方面

现代医学的特点是科学知识很发达,而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

在药理方面,胰岛素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对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尤其危重症的抢救亦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体内最重要的促合成激素,胰岛素不仅仅能降低高血糖,而且能改善代谢失调、炎症应答、免疫功能及出凝血状态,并促进创面愈合等。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例如危重病、创伤外科、感染外科等等[3]。

在医技中,磁共振成像可提供病变组织在形态学改变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信息,已成为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亦是介入技术导引的手段。由于MRI具有无创性和信息容量多等点,使其能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作深入的研究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由于其良好的图像分辨率,能更为地分辨粥样斑块的细节特征,成为识别易损斑块,判断支架贴壁情况及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一种新手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指导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5]。

对疾病认识,传统观念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近年,随着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有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由于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所致[6]。1型糖尿病除了位于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区的IDDM1和位于人胰岛素基因区的IDDM2被公认为是T1DM的主效基因外,不断有新的潜在致病基因被发现。几个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的编码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B、PTPN22、SUMO4以及Tbet相继在一些人群研究中被发现与T1DM相关[7]。

以上这些只是临床上众多突破中的凤毛麟角,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创新,临床的各种检查及治疗方法也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为人类的健康做着贡献。但在这个多因素的社会里,健康的影响因素纵横交错,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健康,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疗外,我们还要做好“上工治未病”,努力控制心理、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方面

中医学里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其致病的特点:⑴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⑵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⑶影响病情转归[8]。

藏医学中《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绪、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均强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统[9]。

在医学科学知识,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地改变与发达的情况下,很容易过分地只注重躯体层次的检查与治疗,而忽略病人的心理与感觉的层次,包括家属的心情与人际关系上的反应。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是,病人与家属是整体性的存在,当一个人患了病时,不单是要考虑有病变的器官或部位,还得考虑一个整体的人在躯体与心理各方面是如何去反应、接受和面对。再者,不仅是生病的患者个人本身,还得注意有关联的家属是如何一起来面对与应付疾病。因此,是要全体性的,全盘性的考虑。

心与身是整体的两面,随时都是双双发生反应,无法分开。不能给予不同程度的看法来对待。哪种疾患都要依心身的观点去处理与医疗,并没有哪些疾患是特别要考虑心理的层次,而有些疾患就都不需要考虑。所有的疾病都牵涉到躯体与心理的两个层次,需时时加以注意,并且从两个方向同时去着手进行处理。许多医疗工作要靠精神科与专于躯体治疗的别的科联合一起而来医护病人,以便能发挥各个的特长而做适当的贡献 [10]。

三.社会因素方面

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不仅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变革、经济增长、饮食起居等变化有关。人类疾病的构成由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对付疾病的三大法宝: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到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

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可见疾病不单纯是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学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疾病模式。而且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人类发现引起这些疾病的因素是复杂多样。例如,吸烟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终因肺原性心脏病而死亡;吸烟也可引起肺癌等20多种癌症,还可增加高血压病、胃溃疡等病的风险, 这称为单因多果;同样,肺癌可因吸烟引起,可因工厂、汽车废气污染引起,也可因吸入镍蒸气、氢气(有放射性)引起,这概称多因单果。而且这些因素常与人们的社会行为紧密联系。

在19世纪,一批社会医学的倡导者目睹了工业化过程给人类带来与传染病、职业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有关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开始认识到医学、健康和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要靠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协作行动才能成功,这包括给人们提供体育锻炼和休息场所,丰富的业余生活,积极的休息和低胆固醇、低盐、低糖的食品。日本采取行为医学措施,20年内使胃癌死亡率下降30%。全球每年有1400万15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死于六种可预防的传染病。这些地区的人不是不懂预防措施,而是社会因素妨碍预防措施的实施。故国际医学界公认:社会突破是决定性的,只有政府承担卫生保健责任、动员社区群众参与、健全基层保健网发展经济、制定立法和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解决防治这些传染病的问题。国内外经验证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速,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愈益明显,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11]。

四.总结

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揭示宏观活动的基础,信息学、心理学等综合运用促进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思路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物与社会结合角度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同时也对医护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不仅要关心病人个体,而且要关心病人家属、关心社会。同时,医护人员要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系统看待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与预防,看待健康。更重要的是该医学模式能在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对病人需要有感情,尊重病人的尊严、权利及自身的个性特征;重视个体、家庭与社区间的联系;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的转变:即病人教育、早期诊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同时推动了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了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高危”概念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策略。健康卫生服务范围扩大为由治疗服务到预防服务,生理服务到心理服务,院内服务到院外服务,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让医学教育更重视人文社科的教育,扩充知识面,加强在职教育,保障在职医务人员知识的先进性。也使得卫生决策以病人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

社会医学论文:突破人性的弱点——新世纪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医学视野

突破人性的弱点——新世纪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医学视野

以社会而言,历史的过去可以追溯到无穷远,而历史的明天又可以无限地延伸下去。诚如庄子所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智慧生物”自居的人类,生来便陷入自然、社会的种种矛盾与冲突中,这些矛盾与冲突制约着人追求无限愿望的实现,与人自由的本质相悖。《西游记》中妖魔鬼怪争相抢吃唐僧肉,就反映了国民性格中受道家思想影响长生不老的观念。然而,所谓邪不胜正导致他们被一一收服或打杀。于是欲望和理性的矛盾便成为人性中矛盾之源。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因而超越关于人性定义的种种学术争论,广义的讲,它应是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社会条件下,人区别于动物的共性乃致本性。这种本性应该包括人正常的情感和理性。哲学史和伦理史的“人性论”、“人本主义”都曾在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禁欲主义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它们脱离社会现实去抽象讨论人性,亦被历史证明是局限和不完善的。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以助人为宗旨,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社会工作,正好迎来专业发展的春天。站在现在和未来的时空点上,社会工作者应当具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责任使命感:从社工尊重人性的基本价值理念出发,立足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以超越传统社会学和医学的独特视野,面对人—这个社会的个体生命对象,去寻求突破人性中弱点的方法,实现自助助人、协调有限人生与超越无限矛盾所派生的种种矛盾冲突与疾病状态,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全球化背景下人性的定位

无论赞同还是批评流行一时的现代化理论者,都承认“人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仰在决定社会类型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韦伯斯特《 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经济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与当务之急。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严谨灵活的政府机构形式,层次分明的教育制度等,以其现代化成就为模式,被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蓝图仿效之。然而,在经历长久的阵痛和难产后,许多人才象智利学者萨拉扎一样体悟到:“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的社会经济指数,更是一种心理状态。”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国民心态经历的转变同样是动荡和复杂的。“这种复杂体现为文化冲突中价值选择的双重取向: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的人格和社会行为在趋向现代化;另一方面,也有相当多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向趋向严重的失衡、失范与失控之中。”

(李勇锋·《变革中的文化心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我国社会文化环境经历的封闭到开放、高度专制到相对宽松、意识形态色彩淡化的里程中,国民价值观也经历了从传统的“舍生取义”到市场经济“效益至上”的两难选择。现阶段政府推行的主导文化是“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用作品鼓舞人”的主旋律,作为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形成的主体文化是“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引导社会时尚的主流文化则是鼓励创业、追求成功,作为亚文化的大众休闲文化悄然兴起,并形成对主文化的强力冲击。很明显,市场的诱惑下再大谈无私奉献是不太现实的,但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对自己、组织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并以此来寻找个人的恰当位置。

市场经济所追求的效益效率,必然要求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这又与现代化所鼓吹的个人自由、个性化不可避免地冲突了。这种深刻冲突的直接结果便是传统价值观的没落、家庭观念的解体、个人社会角色的冲突、心理行为的失衡与病变。

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去放松身心。曾在世纪末中国风行一时的“西藏文化热”、“雪域情结”等,正是这种现实状况的反映: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域因素得以保持淳朴的风貌人情,身处五光十色城市环境中的人们内心又深深保留着对这样纯净天空的向往。然而,随着一支又一支旅行队伍的不断光顾,这片也许是的净土必将重蹈被污染的覆辙!

当数字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之时,世界更是日新月异:人们被各种信息所包围,被各种制度所规范,被各种角色所负累,为各种竞争而身不由己,为无形但越来越多的压力而焦虑、矛盾、孤独、恐惧┄┄

人们越是追求自由解放,越是感到身心受到束缚:

人们创造财富、追求享受,但是全球每天用于军事开支至少为25亿美元,用于控制生育的开支至少为1200万美元。

人们追求身体健康,但是全球每天至少有800人死于空气污染,15000人因饮水不洁而发的疾病过早死亡,更不用论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

人们疲惫不堪、战战兢兢:担心世界毁于核爆炸,担心受到恐怖分子袭击,担心北极冰川融化,担心爱滋病范围扩大,担心成为突然出现的金融风暴受害者,担心电脑被黑客袭击,担心忘记了信用卡密码┄┄

现代文明和全球化在带给人们愉悦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给人们深刻的危机。有学者指出:“现代化较大的问题在于人和天的不和谐,人和人的不和谐。”抛开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复杂的地区与种族、宗教冲突暂且不论,具体到每个人则体现为个人内心深处错综复杂的矛盾与不确定性:人的自然属性被动地出现物质化、世俗化倾向,满足于感官的刺激与放松成为主要休息方式;人的社会属性又被多元文化、过量信息左右。人与人交往的广度在增加,深度却不断降低,于是在寻求理解的同时又自我保护,从而更为孤独,不得不借助信息媒体这些虚拟的社区来找寻自我与蔚籍。

价值观的真空直接导致了信仰的误区,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新兴带有宗教色彩的组织利用了这一现实,在极端批判社会现代化的同时,标榜自己能解脱人生苦难,进入天堂。这迎合了一些人精神寄托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其得以迅猛发展,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去年在我国喧嚣一时的“现象”正是典型例子。

·个案、陈进兴、1999年台湾岛轰动一时的“白晓燕绑架撕票案”主犯。据《参考消息》报道:在部分程度上,正是新闻媒体不负社会责任的跟踪采访、密集报导,使得警方解救人质的努力化为乌有。陈进兴在残忍奸辱杀害年仅16岁的白晓燕后最终落入法网,临刑枪决前,他在狱中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出版《我的忏悔》一书并被新闻媒体大肆炒作;二是改信仰佛教为基督教。针对其书,受害者家属及有关学者均表示反对出版,担心给社会造成新的负面误导。而陈进兴自言更改信仰的理由是佛教讲轮回因果报应,恐自己罪孽深重,难得解脱,而基督教则宣扬忏悔即可得救。

且不论陈进兴忏悔的真实成分,也不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不论他投身基督教是否能真得解脱。其忏悔举动的本身,就足以证明其自然属性中对生命之留恋,社会属性中良心道德之不安。乐生畏死是人之本能,陈进兴自不例外。不良的价值选择,不法的图财手段,是陈进兴人性中的致命弱点。然而,将他正法以示法律公正、震慑罪犯和慰受害者之灵并大快人心外,本身不能改变既成事实,更不能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陈进兴既是凶手也是时代的悲剧角色。台湾《联合报》就哀叹“黑金政治”造就“残酷的孤岛”。因陈进兴而饱受误解与心理压力的家人,更是需要社工帮助辅导的受害者。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人类一直在为解放自己而努力着!面对全球化的现实局面,社会学家在激烈批判社会不合理因素同时,亦深为世风日下而感叹;人文学者在倡导守望精神家园之余,却发现曲高和寡;医学工作者在医治越来越多生理疾病之时,又不得不面对更多心理的不健康状态与困惑。作为一们新兴的应用学科,社会工作应当立足现实,结合社会学理论与医学实践,融合理念、方法、技术于一体,用社工实务去实际改变 个人—团体—社会 的不合理状态。一点一滴,精卫填海、壮心不已,向促进个体的发展,向完满和谐的终极目标努力。

*身心疾病——社会文化矛盾在个体生命的折射

当我们把理性的目光投向这个幸福而苦难的世界时,发现个体的生命被世界作了各种偏性调整,而在很大程度上却忽视了自我的潜能。

人类自古以来就被各种疾病所困扰。即便在这个高度文明发展的现代世界里,人类中相当多的个体也在直接或间接地被疾病所困扰。不是此时有病,就是彼时有病;不是自己有病,就是亲人有病。

这里所说的广义疾病,不仅仅指生理上头疼脑热、血液器官的疾病;还指过度焦虑、恐惧、变态等心理方面;更指极端的不平衡、滥用药物、犯罪等社会适应方面问题。

疾病是大自然对人的作用,是文化对人的作用,是社会对人的作用,是遗传的作用,是作用的积累:

疾病是对人的教训,因贪图急燥、拿得起放不下,利欲熏心、苦恼不已,自我折磨。

疾病又可能是对不堪重负的解脱,疾病可以免除很多的责任,可以推卸很多义务,可以在最困难、最紧张时合理遁逃。

疾病还是人类社会的罪恶基因,社会中所有不合理的现象、文化、结构、制度、生活、伦理、道德种种,都将化为某些人的某些病。

疾病还是一个图画。它是人们所有被压抑潜意识的显露,是所有罪恶感、惭愧感的显露,是所有梦的显露。同时,疾病还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对潜意识的显露,是那么的婉转、曲折、那么令人惆怅,那么令人同情、感叹和关心;它令人安慰地述说着自己的故事、痛苦、不平衡,诉说着自己从小到大的遭遇,诉说着自己现在的种种心理情结。

当一个人在世界上不能用语言表达内在心理时,不能用其它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一种艺术登台了,那就是疾病。它是人类一个巨大的、曲折的梦。正如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所揭示那样:“人在梦中可以诉说清醒时不能诉说的语言,实现清醒时不能实现的幻想,释放清醒时不能释放的能量,解决在白昼时不能解决的现实矛盾。”人们用疾病解决家庭矛盾,解决自己面临的社交环境矛盾,解决种种情感冲突矛盾;人们用疾病折磨别人、困扰别人、报复并战胜别人,用疾病战胜环境,发出最强音。

从这些意义上,疾病记录着天灾人祸,记录者贫困、腐败,记录着人和大自然相斗争、相磨合的状态与历史;记录着社会的全部扭曲与不合理因素,记录着文化的全部罪恶方面。

从另一种意义上,疾病记录着一个人先天的身世和命运对他的安排,记录着他在这个世界上不公平的处境、不公平的待遇;同时,疾病还记录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记录着他与命运、与疾病相抗争的全过程。所以,疾病是对一个人心灵的缺陷与弱点非常公正的评价,又是人类社会一个巨大事实的存在。

*疾病治疗——传统医学的危机与误区

在20世纪,人类与疾病斗争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远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重视公共卫生,推行预防接种,改善饮食和营养,加之新药和新诊断、医疗方法与技术的不断发明和推广,使人类的预期寿命明显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互联网上千里会诊、挽救生命,不再是神话而被传为佳话。联合国卫生组织更是把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三方面的状态列为健康的新标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动,医院内环境污染、营养不平衡、临床分科太细、临床医生思维退化等一系列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也摆在面前。据中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近几年来,我国住院病人中,每年有19、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滥用抗生素造成中毒性耳聋的儿童逾百万,并以每年2至4万的速度递增。”有关专家认为:“以上问题的原因一在于患者无知,小病吃重药、无病也吃药;二是许多人吃大锅药,不吃白不吃;三是医院缺乏对药物的监控,假药泛滥;四是一些医生知识老化,对新药不熟悉又草菅人命;比这些更为严重的是整个人类面临抗药性增强、免疫力下降的现实威胁。

当医学成为世界上较大一种商业、产业与行业时,有关医学方面的经济利益又在不同程度上制造着人类新的疾病。所谓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正是医药不当使用、医学不良宣传、不良医学文化和不良心理暗示的恶果。从这个角度,疾病也记录着医学的弊端与不合理。当人类的身心疾病越治越多时,就更昭示着传统医学的危机。

健康应当是生命的自然状态!生命站在意识的彼岸,决不能用解决自然、社会问题的方法手段机械地去解决生命的问题。但是,人们每时每刻接触社会,便很自然地用商品经济的思维去花钱买健康,这样生命变成社会的交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生命的主动性与潜能,这便是传统医学的较大误区!

在这里,有必要将中医、西医这两种主要的医疗体系作以简要对比:

曾被称为国粹的中医,从整体观着眼,以阴阳、五行、脏腑的辨证施治及独特的经络学说为结构,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点出发,讲究养生之道,医食同宗、防重于治,在治疗中以中草药为主、辅之以针灸等手段。中医注意到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密切关系,讲究“三分药补、七分食补”和“是药三分毒”因而中医治疗对人体毒副作用小,但疗程长、见效慢。

西医从对人体器官功能的运动、神经、内分泌、呼吸、消化、循环六大系统的生理解剖入手,治疗上以服用化学药物和手术、器械为主。疗程短、见效快。后来又发展出精神治疗、心理医疗等。

随着现代化的节奏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虚实辨证的中医不再为来去匆匆的现代人所钟爱。而服药、打针与动手术的立竿见影西医成为主流医疗方式,中医迅速退化为其附庸。然而,人们对健康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西药越来越明显的副作用,特别是治疗一些慢性疾病进展的艰难,迫使西医不得不开始注重以往被忽略的脏腑器官相互影响作用,中医也开 始借助现代化的精密仪器检测治疗效果。这样,中西医结合,由治疗型向“生理—心理—社会”预防型模式转化的“未病医学”成为大势所趋。

中西医都有着很好的理论和治疗法则,只是在社会的熔炉中被歪曲了。来自病人、社会、经济方面的需要都在迫使医学考虑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问题,从而使他们理论与治疗法则中所欠缺的一面迅速膨胀起来。正如中国一句格言:“针尖大的洞,斗大的风。”

中西医两种医疗模式的对比正好从某钟角度深刻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其实中医也是在遭受列强凌辱和“洋务运动”的民族落后历史背景下开始被冷落的!他们的结合又在预示着两种文化的交融乃至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国民性格的新塑。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本土化的珍贵启示。

*精神分析——架起尊重、了解每个人的桥梁

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技术,并透过这一特殊的治疗方法,应用其临床资料,建立了许多许多学说。这些学说不仅促进了精神医学界的新发展,并且为通往“人了解人”的道路上开启了一扇大门,还打破了“理性支配人类行为”的一贯信念。精神分析对人类思想和生活影响之大,竟与哥白尼、达尔文并列为划时代的杰出人物。精神分析揭示了人们心理上“潜意识”的存在,在之后的心理学家荣格又创立了“集体无意识”理论。你的过去影响着你的今天,你的今天又影响着你的将来,因而你是连续的。潜意识指个人,而集体无意识指民族。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士认为:“一个可称为心灵仓库和人类所有体验的东西存在着,一位心灵敏感者能把他挖掘出来获得过去及未来的信息。”荣格发展了上述见解并试图描绘出集体无意识的结构,他认为:“在个人潜意识的心灵深层,存在着一个融合。”虽然生活在各个民族、社区的人的文化背景不同,但在每个人内心深处,平等与尊严、安全与归属的基本需要是相通的。按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人一生中较迟发生的事不论他们看来多幺重大,都不能抹杀那些早期的影响力量。”正如诗人威廉·爱滋华斯所写道:“孩子是成人的父亲!”社会工作者正好可以做上文中提到的这样一个“心灵敏感者”,以真诚为前提,以工作对象性情中弱点为入口,进入其心灵仓库去探本溯源,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并帮助他重塑健康、完整的意识结构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人格。

*社会工作互动——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性

“ 如果你送人一条鱼,

你只能使他果腹一餐;

如果你能教他如何捕鱼,

他将会终生不饥。 ”

这是一则东方寓言故事,它典型地说明了关于治标治本的道理。

面对生理机能性疾病之时,仅仅从表面肤浅地予以“头痛医头”的治疗,而不去试图改变造成这种疾病的不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深层次原因。迟早也会旧病复发的。

面对心理的疾病或障碍时,仅仅满足于一时的放松、倾诉,而不去触及巨大冰山的底部,又怎能放下诸如悲观、消极、失望、骄傲、狂妄自大、嫉妒或过分的羡慕、过分的追求或过度的忧虑等等思想包袱呢?从“文化相对论”的观点,行为变态者就是那些“其行为没有得到他们文化制度所支持的人”(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况且,现代医学发现证明,许多生理的疾病就源于心理的因素或两者相互影响。

正如面对社会中一些弱势群体时,也许比给他们一箪食、一豆羹或一丝怜悯同情更为重要的,便是对其人格的尊重。对他们一句简单的鼓励,也许会激发出想象不到的潜能与戏剧性结果。所谓扶贫不如扶志,正是被许多扶贫实践经验所证明了的。

肆虐全球令许多人闻之色变的,固然有着各方面复杂的原因。但在戒毒“生理脱毒——心理脱毒——后续社会监督”三阶段中,最关键也最艰难的便是心理脱毒的第二阶段。与之相比,依赖于简单的强制方法或药物替代就能轻易地实现及时阶段的生理脱毒目标,但问题在于单纯这样复吸率极高,治标不治本。

通过对一些戒毒工作相对于强制方法较为成功的、带有社工色彩的“社区模式”诸如:“金碧模式”、“戴托普(DAYTOP)模式”、“PS33模式”等直接或间接的观察,我们发现:虽然具体的方法不同,但他们共同的原则,同时也是与强制戒毒较大不同之处在于平等地对待这里每一个戒毒者。通过对每个戒毒者人格价值的尊重与信任,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应用各种辅导方法,以真心换取他们的信心、良知与爱心,鼓励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积极的心态、人格,从而回归主流社会。笔者分析,这里的戒毒治疗之所以成功率相对较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作人员突破了戒毒者社会属性中渴求平等、尊严和正常生活的“弱点”并与之形成了互动。在此之前他们也许体验过不止一次的强制戒毒,处于种种原因加上逆反心理以及内心深处对深深的依赖感并未切断,又因复吸而自觉不自觉地来到这里做的尝试。这里平等的环境让他们体会到久违的温馨,小组家庭式参与方式让他们体会到了自我的价值与责任,关于生存心态与技能的培训又打消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于是“奇迹”得以出现!当然,这些正在实践探索中的模式也有他们这样那样的缺陷,有待进一步的专业化。但他们毕竟为戒毒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开辟了一条值得深思的新路。谁能因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否定鸟儿曾优美地飞过呢?

在突破人性弱点进行治疗矫正时,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好比催化剂的作用,真正发生有意义变化的却是工作对象本人。当然在这种把握得与失、刚与柔、进与退的艺术过程中,社工自身的心灵体验更为丰富,理解能力与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工作修养方法技巧得以不断提高,自身一些不良意识行为甚至思维方式也可得以返观内照与修正完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互动。

中华传统医学兼哲学伟大宝典《黄帝内经》指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从这个角度,可以给社会工作一个较为的定位了:论上医,我们不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家;论下医,我们更不是悬壶济世的杏林医生;既然“社会工作是一们融合理念、方法、技术于一体的临床学科”新世纪的社会工作者只能本着对全球化背景下现实状况的了解,借鉴其它学科近期的研究成果,正如只有从医学、生命科学等角度彻底破解性在生命中的秘密和规律,才能真正促进道德与法律的开化和进步。我们应该促成社会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即医学实践化——康复社会工作务实,促成医学的社会系统化——尊重人性及生命的潜能,帮助生命的个体认识、接纳自我,塑造健康的思维与生活方式乃至人性,进而协调并着手解决社会制度中不合理与不和谐的方方面面,最终促成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

世界上越是艰难而富有挑战性的事物,也许从事起来也就越有价值与意义。新世纪的社会工作者正是这样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挑战者!

社会医学论文:谈社会医学面临的挑战

社会医学的发展历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1980年卫生部了《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医学院校纷纷设立社会医学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至今已有30年历程。前10年是社会医学的创立期,中间10年是社会医学的发展成长期,近10年可称为社会医学的成熟期。“人生三十而立”,一门学科从创立起,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社会医学已经成为预防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科建设领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1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1通识教育推动社会医学的教学工作

在医学生中提倡通识教育,加强学科交叉渗透。社会医学教学的及时个特点是在医学生中普遍开展人文学科教育,不仅在预防医学专业、管理专业、护理专业和医学专业学生中开设社会医学课程,而且还涵盖部分非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不仅局限于医学院校,而且中国人民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据统计,全国100余所医学院校里有80%的院校都开设了社会医学课程,全国大约有500余名教师从事社会医学的教学研究工作。[1]第二个特点是,无论是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教学,还是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班都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第三个特点是学科内容的扩展。以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为主干课程,已经扩展成系列课程,如复旦大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体系内已经开设24门相关课程;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开设了15门相关课程;其他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系列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修,体现了通识教育的优势。第四个特点是“精品课程”陆续涌现。由于社会医学是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新健康观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工作越来越引起师生们的重视,许多院校在社会医学教学领域取得成绩,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潍坊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开设的社会医学课程被省教委评为“精品课程”,显示出该学科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五,教材是指导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显示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1981年武汉医学院梁浩材教授的及时部《社会医学概论》问世以来,各院校自编了10余种不同格式的社会医学教材,百花齐放各领风骚,也显示了学科发展期间的不成熟程度。2000年卫生部规划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了及时部社会医学规划教材,使社会医学教学领域的“三基”内容基本上取得共识,目前教育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的社会医学教材和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三版都已修订出版。第六,社会医学的教学方法改革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步改革,如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和循证医学思想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得到应用,现场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正在试验推广。[2-3]

1.2参与科学研究,使学科发展获得生机

科学研究是社会医学这一门学科发展的动力。社会医学的研究目的是分析社会卫生状况,探讨影响社会卫生状况的因素和提出完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策略。与上述研究目的相对应的是形成社会医学的“社会诊断”和“社会处方”的基本思路,在社会医学科研领域应用广泛的研究方法即社会卫生调查方法、社会卫生分析方法以及提供策略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三种基本策略,在卫生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并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每隔5年一次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已经实施了4次,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信息系统收集卫生服务资料的一项常规工作,这是我国社会医学领域最早并有广大社会医学工作者参与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活动。我国2000年预防保健目标和目前正在制订的《健康中国2020》发展战略,是应用社会分析和评价的典范。确定卫生工作重点并在开展健康状况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目标是社会医学领域内应用广泛且比较成熟的方法;国家医改方案是解决当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对策,在医改方案的制订、实施监测评价过程中,吸收了广大社会医学和卫生管理工作者参与。社会医学形成的一套比较规范的社会卫生分析与评价方法在医改领域得以应用,说明了这门学科的生命力。社会医学重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决定作用,导致社会医学成为在国际学术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的一个合作领域。我国卫生领域许多国际合作项目中,纷纷要求社会医学的工作者参与并发挥作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从卫生Ⅰ到卫生Ⅺ项目,从项目立项、设计、实施到评价结题,都有医学院校教师们的参与。这些项目的建设成效之一是培训了我国卫生领域一大批管理人才,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WHO、UNICEF、欧盟、DFID、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以及一些着名的医学院校如哈佛、牛津、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与我国开展的卫生合作项目大多涉及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医学教师们主动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不仅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而且推动了我国卫生学术界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取得较好的地位。例如引进了国际上广泛开展的“社会评价”方法在结核病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推广应用在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领域。[4]总结社会医学学术研究领 域积累的经验,形成了三个研究的特色与重点:一是社会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社会调查与分析评价方法,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有重要应用价值;[5]二是健康评价,从群体的宏观评价到微观的个体评价,如开发的健康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汉化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都已经在健康状况评定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三是疾病评价,尤其是对社会病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病因,疾病流行的影响因素,防治策略等,更是社会医学的研究重点。

1.3学科建设蓬勃发展

1978年,从社会医学的先驱者钱信忠、陈海峰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分册》开始,吹响了我国社会医学发展的号角。20世纪80年代初,各医学院校逐步设立社会医学教研室。1982年武汉医学院开设了及时期社会医学师资班。1985年同济医科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等院校开始招收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至今全国已有30余所医学院校设立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每年平均招收200余名硕士研究生。1994年全国及时个社会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在上海医科大学成立,目前已经有12所院校设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博士生学位培养点,每年有近300名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对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现代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上海医科大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被批准列为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2002年该学科被批准列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2年山东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由于在卫生经济领域取得显着成绩,被卫生部授予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6]由于社会医学学科建设在前30年取得长足发展,据第九届全国社会医学学术会议统计,到2007年底除了复旦大学和山东大学两所院校外,又有杭州师范大学、昆明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等5所院校的社会医学教研室被省教委(或总后卫生部)评为重点学科或精品课程。

1.4交叉学科具有生命力

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力量来推动本学科的建设。实践表明,凡是能够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念与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和行为学科等,才能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与重点发展方向。例如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吸收了心理学方法在社会病防治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成绩显着;潍坊医学院吸收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慢性病、行为干预和网络成瘾进行了有益探索;北京大学医学部社会医学教研室引进“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研究方法,为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这些成功经验应该在社会医学领域加以倡导和推广。

2挑战与期望

社会医学面临医学模式转变的形势下,找准了学科定位,取得了迅速发展,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院校社会医学发展不够平衡,只有少数院校社会医学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多数院校社会医学教研室师资力量薄弱,勉强维持;能力建设只局限于开设课程,缺乏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2)在社会医学教学内容中虽然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核心主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相关学科存在重复内容。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和卫生政策分析等都有这种反映。如何与相关学科进行衔接,是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3)能力建设有待开发。社会医学在面临医疗改革的大气候下,存在许多有待从宏观政策方面研究的课题。虽然社会医学在这方面曾经发挥过一定作用,但是总体而言,社会需求与实际能力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提高社会医学工作者的能力建设是促进该学科发展的关键。

(4)加强协作。在社会卫生领域面临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大型、综合和复杂的课题,一个学科、一所院校往往难以胜任,需要组织多个学科、多部门参与,以提高社会医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竞争力。社会医学学会在组织大型科研题目立项申请工作中能够扮演协调组织者的角色,为了促进学术研究整体水平提高发挥规模效应,学会应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的作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社会医学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期望今后我国的社会医学工作者继续投入医疗卫生改革的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精品课程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在学科建设中取得新的成就。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生德育论文

一、英、美医德教育模式分析

1.注重医德教育。

英国的医德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德教育体系,英国的医德教育是必须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注重多学科相互交流,在专业学科中融入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另一特色就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慢慢感悟。同时,它的网络共享资源非常丰富,医德教育的老师都是具有丰富专业经验和人文素养的教师。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正式把医学伦理学列为医学院必修课程,使之成为一门包含哲学和伦理学的新兴学科。虽然说美国的医德教育深受英国的影响,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医德教育快速发展,医德教育模式不断成熟,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医德教育模式。美国的医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就比较注重人文教育,并注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问题为中心编写教材,把医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并设立医学道德奖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奖励。美国的医德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另外,更多的医德教育是在校外实践中完成的,例如:医院实习、社会志愿服务、义工等形式。

2.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互渗透。

英、美两国的医德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校内学习教育,二是校外实践教育。校内学习教育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一些讲座、会议、报告会等,校外实践教育主要是在附属医院或社区医院见习、实习、义工等。英、美两国都将医德教育融入医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更加注重校外实践活动进行医德教育。及时,校内学习模式。英国的医德教育注重学生的法律和伦理知识的培养,法律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是英国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医德教育课程的编写由一个包括教师、医生、律师、哲学家在内的19人小组完成的,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同时,注重跨学科交流,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中都要进行伦理教育。在妇产科、儿科、全科医学与社区医疗等课程中穿插医学伦理教学。师资队伍强大,有专门的医德教育研究室,教师都是有医学背景并接受过医学人文培训的综合型人才。美国采取的是一种通识教育,在医学院学习后进入医院仍要进行医德教育,人文课程不仅在临床早期开设,而且贯穿临床实践的全过程。美国的人文课程主要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宗教、法律和伦理学,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伦理学。每一所医学院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是开展医德教育的专门机构,由负责德育工作的一名副校长牵头,下辖24人的工作小组,部门院校还开设了专门的医德教育奖学金。除了课程学习之外,学校也会聘请一些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展道德教育讲座。第二,校外实践教育。英国医德教育的校外实践主要是通过在医院见习或者实习来完成的,成立有专门的医德教辅机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见习、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并对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进行剖析,以增强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在校医学生或者医院的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创办的“道德教育社区”对各类医疗道德事件进行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美国的校外实践模式除了在医院实习、见习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也会提供一些医德教育课程,并且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再加上一些讲座和研讨会使得医德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机会。

二、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德教育不单单是医学院校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1.学校教育方面。

及时,对医德教育不够重视,重专业轻医德。“医乃仁术”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拥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更要拥有良好的医德。然而,较多的医学院校对于医德的重视程度不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追求专业技术上面,对医德教育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处于松散状态。尤其是在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实习阶段可以说是医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实践中的一些小小的社会现象就有可能改变医学生原有的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医院和医学院校相互推诿,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处于瘫痪状态。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内容主要以“两课”为主,95%的课程为医学专业课程,医德教育占有学时过少,这样的课程设置根本不能引起学生对医德教育的重视。在实习和毕业阶段,医德教育几乎没有,医学生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上面。选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比较传统的教材,根本没有根据医学的专业特点进行教材的编写,没有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有的都是泛泛之词,内容空洞、乏味。进入医学院校的学生大多属于理科生,再加上课程设置的不均衡,导致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就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浅表层面上。第三,师资队伍匮乏,教育方法陈旧。我国的医德教育课程一般是由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没有专门的医德教育研究机构。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医学专业背景不是很充分,他们大多是根据自己对医德教育的了解进行一些有限的研究。而专业课教师只是负责医学专业的教育,没有把医德教育渗透其中,实习阶段的带教老师更是对医德教育不管不问。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以简单的说教为主,根本没有联系实际,没有考虑当代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按照传统的“灌输”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反抗情绪,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2.社会教育方面。

及时,医患矛盾频发,对医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目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专门的医闹群体相应而生,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等现象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未来的医生,大多数医学生表示不敢从事医生行业,为自己的安全担忧。甚至社会上的一些媒体,为了博得大家的眼球,故意扭曲事实、捏造真相,再加上一些患者对医疗行业了解甚少,就会跟着煽风点火,以讹传讹。社会民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信任危机在客观上也使得医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存在不安全感。第二,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颠覆医学生的价值观。现实中,部分医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确实存在着收取病人红包、吃回扣、过度医疗等现象。一些医生缺少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对患者缺少关心,言语冷漠,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耐心的解答。医学生在现实中所见到的与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大相径庭,由此产生对书本知识的怀疑,在学校建立的价值观可能被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所颠覆。

3.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决定了在医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的错误观念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家长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参加各种培训班、奥数班等,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个好的大学,毕业以后能找个好的工作,家长们形成了只有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才是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却忽视了做人准则的培养,功利主义和竞争意识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三、构建“三位一体”医德教育模式的建议

科学的教育应该是立体的,单单依靠学校撑起教育的大厦是不可能的,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更需要社会、家庭的广泛参与,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

1.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大环境。

良好的文化环境会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全社会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温馨的大环境。首先,学校要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立足长远,通过开展人文讲座、演讲比赛、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其次,要净化社会环境,对医疗行业内部的不良风气进行严厉打击,对社会上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之风”等腐朽思想进行批判,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风尚进行表扬,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家庭教育是基础,要改变以分数论人才的错误思想,把子女的道德培养作为及时要义,不能过分的溺爱,要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家规家风。

2.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医德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摆正医德教育的重要位置。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特征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认识到医德信念和医德素养在自身的专业技能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医学院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训练技能的传统模式,把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成立专门的医德教育机构,建立一支技术过硬、道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定期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错误思想,把道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及时准则。

3.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借鉴英美的医德教育课程,建议我国的医德教育课程内容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除“两课”外,还应包括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二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三是由学科综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生态与环境、人与自然、社区卫生保健、卫生事业管理、人口学等。以上三个层面的课程要相互依托、联系紧密。另外,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现代学生的特点,创新教育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人文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相融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医德教育,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进行医德教育,建立网络教育新高地。我们要善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4.注重社会实践,保持医德教育的持续性。

对于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医德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医学院校和一些医院对于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相互推诿,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复习考研放弃了实习,使学校教育在向社会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出现断层。我国的医德教育应该对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充分抓住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对在现实中遇到的医疗纠纷问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习带教老师也要深入医院,定期听取大家的汇报,展开讨论。医院的医生更要在巡视患者时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树立榜样,把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运用于实践,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医德教育的效果,确保医德教育的持续性。

5.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大众对医疗行业存在的愤恨,导致社会大众对医生丧失了社会信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体制问题,公立医院形成垄断,以营利为目的。按照现有的体制,医生的劳动和收入不成正比,就造成医生通过药品提成和灰色收入来提升经济收入,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医疗纠纷不断涌现。因此,必须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重新确定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公立医院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性目标而出资举办的……公立医院确立的目标应当是社会利益的较大化,而不能允许公立医院根据个体利益较大化的原则来确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入中,政府补贴达到70%,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是40%,而在我国大部分省市不足10%。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大财政补贴,这样才不至于公立医院过度的注重经济效益,医生也不至于通过开大处方、药品回扣等增加收入,医生满足了自己的应有价值,自然就会回归到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上面,医患关系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改善。

6.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监督管理。

医疗纠纷事件频发、医患矛盾尖锐等不和谐现象,政府部门必须要发挥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能,改善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首先,要重新建立对医院的考核评价制度,对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严厉查处,采用公开化、透明化,并将结果对社会公布。其次,医院内部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成立医疗行风调查队,对医生行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走访患者,一旦发现在全院通报批评。另外,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成立意见箱、投诉台等,针对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收红包、吃回扣、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进行举报,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监督。同时,对于一些网络媒体故意制造谣言,错误引导舆论导向,利用患者是弱势群体把医患纠纷的矛头全部指向医院,对于这些网络媒体要坚决的予以打击,及时的澄清事实,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医院要充分的利用法律武器,不能一味的为了维护稳定,缩小影响,每次医疗纠纷都是用赔款来平息,对于造谣者要拿起法律进行制裁。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贯穿医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医德教育也伴随终生。所以,我们要认清当前加强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医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光靠学校教育是万万不够的,它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参与,积极配合,只有三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协调一致,并且敢于正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查找问题,寻找方法,和谐的医患关系将为期不远。

作者:焦义培 单位:川北医学院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模式对绝经相关问题治疗

作者:黄平金云红何菊香许雅松单位: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目前国内外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医学与保健问题日趋重视,提高晚年生活质量被WHO列为21世纪健康促进3大主要课题。在疾病谱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的情况下,我们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学理念,将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研究及探讨对绝经相关问题综合、立体治疗,不仅注重临床症状的改善,更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达到身心的综合健康。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4年1月~200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652例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患者中筛选出300例(年龄40~60岁),其中未绝经者占56%,已绝经者占44%。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治疗;为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治疗。两组的平均年龄、平均绝经时间、主诉症状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100例,仅以生物学方法治疗,根据个体卵巢功能及雌、孕激素测定的状况进行性激素补充治疗(HT)。治疗组200例,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治疗。①健康评估:将检查结果从生物医学、心理和社会层面评估;②心理干预:一对一模式,将躯体疾病对心理的影响降到低程度,必要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配合;③健康教育:治疗目标使病人了解围绝经期生理变化,掌握对HT的正确认知和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正确认识疾病和各种功能不适的感觉;④生物学治疗:对有性激素低下相关疾病在无禁忌症而又接受HT者,进行个体化、小剂量用药(药物同对照组),建立专人健康档案(由医院保存),对用药的安全性和病症改善给予全程监测和长期追踪;对相关妇、内、外科等疾病对症治疗或给予合理建议,多学科、多层次干预;对有HT禁忌症或不愿意HT者,采用中药制剂;对亚健康状态找出病因制定个体化健康保健措施;对患者生活方式、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个体化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锻炼,营养保健等;⑤定期接受健康检查,随时电话咨询。这种个体化保健从围绝经期贯穿至绝经后。治疗12个月时,两组再次进行健康评估。

1•3疗效判断标准

1•3•1Greene绝经相关症状评分Greene评分共21项,再分别就心理症状、躯体症状、血管舒缩症状和性功能障碍进行亚项目的评分。

1•3•2SF-36健康调查表评价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正是顺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一类新的健康指标。SF-36健康调查量表是一个多目的、简短形式的健康调查量表,包括36个问题,8个维度,对生理和心理进行综合测量。其中0分代表最差的健康状况,而100分意味好的健康状况。

1•3•3体检项目治疗前后血E2、FSH、LH、血脂(TC、TG、LDL-C)值,血糖,肝肾功能,ECG、B超(观察子宫内膜)、妇检、乳腺红外线检查,血压,骨密度等变化,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均数加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

2结果

2•1绝经相关主要健康问题

2•1•1生物学层面平均绝经年龄(48•6±6•5)岁,其中以潮热、出汗为主诉的占67•8%,以疲乏无力、肌肉关节痛为主诉的占30•2%,以失眠为主诉的占41•8%,以复发性生殖泌尿系感染为主诉的占37•8%,以血压波动、心悸等心血管症状为主诉的占21•2%,月经失调为主诉的占23•5%。体检结果发现生殖器官肿瘤占19•2%,乳腺疾病占33•4%,高血脂占24•8%,骨质疏松症占15•0%,空腹血糖异常占26•4%,冠心病占21•7%,其他疾病占13•8%。

2•1•2心理、社会层面情绪变化、抑郁、焦虑占41•2%。家庭、工作、社会等多种压力,易产生社交孤立感。

2•2治疗前后Greene症状评分见表1。两组治疗前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P<0•01)。

2•3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比较见表2。治疗组治疗12个月时的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分数较对照组有较大幅度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2•4治疗后性激素及其他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E2上升,FSH、LH下降,FSH/LH≤1,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脂好转率为91•1%,空腹血糖异常好转率为84•1%,复发性生殖泌尿系感染好转率为100•0%,血压波动好转率为87•6%,乳腺疾病好转率为68•3%,其他相关疾病得以有效控制。对照组高血脂、空腹血糖异常、血压波动、乳腺疾病等相关疾病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两组疗效差异显著。

2•5生物学症状、心理症状相关性生物学症状和心理症状是相关作用的两个方面,对SF-36健康调查表中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做相关分析,二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6)。

3讨论

3•1绝经相关问题特点由于绝经期妇女性腺功能衰退,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因此围绝经及绝经后妇女症状涉及多系统,病症多样性,以潮热、出汗、情绪障碍等绝经综合征为主,复发性生殖泌尿系感染、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发病率上升。围绝经期的情绪障碍与普通的心理障碍不同,是内分泌失调、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现,从而形成围绝经期妇女独特的、突出的生理心理问题,导致生存质量下降。

3•2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保健绝经将对妇女很多器官和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将从绝经过渡期开始持续至生命结束。因此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保健,是预防和减轻各种疾病发生的根本措施。传统的围绝经期妇女保健主要是采用HT干预和妇科常见病的防治,忽视对所患相关疾病的综合治疗,疏于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医疗保健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身体健康状况不仅依赖于躯体的健康,而且还依赖于身体之外的因素,即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的健康。如果仅借助HT而不是分析症结所在,那么即使合适剂量的激素也不一定会有很大帮助,甚至会带来风险。分析以上结果发现,同样的生物学改变,在每个个体表现出来的症状和程度却存在很大差异,其应对能力与文化修养、社会经验、个体特征等有密切关系。结果显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证实了围绝经期妇女生理、心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良的情绪体验可加重生理上的不适,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整体治疗后,两组生物学症状和生存质量差异显著,从而说明所有的围绝经期症状都是相互联系的,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同时改善这一系列症状。#p#分页标题#e#

绝经后慢性疾病(如复发性生殖泌尿系感染、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明显上升,说明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不仅是为了消除绝经综合征,同时也是为了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如妇科肿瘤和癌症、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肥胖和糖尿病等。HT仍是治疗性激素低下相关疾病的有效措施,但同时应对此阶段妇女进行慢性病防治和慢性疲劳造成的亚健康状态制定个体化保健措施,并建议其定期进行全身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对此阶段患者多学科、多层次的立体干预,将躯体疾病对心理的影响降到低限度。

综上所述,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相关疾病的综合治疗和保健,是跨越多学科的问题,治疗上要考虑各种因素,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保健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和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这种治疗和保健可以贯穿整个绝经后期。接诊医生除应精通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全科思维、人文知识,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在戒毒中的运用

作者:黄平 金云红 何菊香 许雅松 单位: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医学模式随医学进步而发展、演变,现在正处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现代医学模式概括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因素,从医学的整体性出发,分析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突出了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我们对2003年11月―2005年11月592例戒毒病人进行社会心理因素分析,找出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康复治疗手段,制定相应的病房管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自愿戒毒者301例为生物医学模式组,2003年11月―2005年11月收治的自愿戒毒者592例为现代医学模式组,全部病例均为我院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均符合ICD-10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

1.2脱毒方法医生根据海洛因依赖者吸毒量、吸毒时间、吸毒方式来决定美沙酮口服液用量,前10天用美沙酮口服液,然后用中草药治疗。

1.3病房管理方法

1.3.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采取全封闭管理,杜绝流入病房内。入院前对所有戒毒者详细介绍病房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这样要求的目的,取得病人的认可与合作。戒毒者如果愿意服从管理,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后办理入院手续,否则劝其到公安强戒所戒毒。戒毒期间不准亲友探视,不准对外打电话及接电话,不准带现金、贵重物品、食品和药品入内等。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对病房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和15分钟巡视一次。

1.3.2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以诚恳、宽容、克制的态度关心每个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痛苦,从思想深处接纳他们,用真情感化他们,用亲情抚平他们的心灵创伤。说话时注意语言艺术的技巧,避免与病人发生正面冲突,减少医患纠纷。

1.3.3对来院戒毒病人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评估。掌握病人的生理状态,了解病人个人行为与社会因素的影响,掌握个别的特殊心理,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给予相应的个案管理和指导。

1.3.4注重正确人生观和道德感的培养,加强法制教育。

1.3.5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在病区走廊墙壁上粘贴各种宣传板块,形成一种戒毒的氛围,淡化他们对的强烈心理渴求。潜移默化地传授有关吸毒危害的知识,强调吸毒成瘾是一种以复吸为特征的慢性脑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病症,介绍戒毒成功的事例和经验,树立病人戒除的信心。对出院的病人,规劝他们远离,回避毒友,每人赠送一张连心卡,上面有联系电话,以方便病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同时我们也定期与他们电话联系,了解他们的现状,指导解决病人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t检验和!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及吸毒情况两组的人口学特征及吸毒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部分客观指标比较现代医学模式组比生物医学模式组住院时间延长、全程美沙酮日均耗量减少,全程焦虑症状量表及戒断症状量表评分均值降低(P<0.01)。见表2。员对现代医学模式组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升高,住院患者破坏公物、携带及打架斗殴等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对戒毒的依从性、出院时尿检阴性率明显提高(P<0.001)。出院随访一个月复吸情况:现代医学模式组统计413例,273例复吸,复吸率66.10%;生物医学模式组统计185例,171例复吸,复吸率92.41%(P<0.001)。详见表3。

3讨论

海洛因依赖者是特殊的病人,他们能切实体会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动要求戒毒,但是对他们的支配力量太大,他们必须强迫性用药,因此求药行为是不可遏制的[1]。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与正常人相比有很大的偏差,国内大量研究表明这一组人群存在较多的教养问题,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和缺乏道德感[2,3]。上述因素决定,对自愿戒毒病人更多地需要从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资料支持这一观点,现代医学模式组患者对戒毒的依从性和出院时尿吗啡检测阴性率均明显增加(P<0.01),出院随访一个月复吸率明显降低(P<0.001)。

海洛因依赖者存在个性、人格方面的缺陷是造成吸毒的主要原因。这类人表现幼稚、易产生焦虑、忧郁情绪而又无从适应,常会借助药物应付种种难题。对住院戒毒病人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评估,了解其家庭、工作、个人心理特征,尤其是其观念和心理特点怎样形成。掌握个别的特殊心理,着重于用不同方式促进其个性、人格的成熟,让他们学会以健康和良好的心理应对方式面对人生种种问题。吸毒者所接触的人群中有很多人的品质差,他们经常出入或工作于人员复杂的娱乐场所,被引诱而开始吸毒。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及“条件反射形成”等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吸毒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模仿。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的行为很容易从与其亲密接触的人群中学习。一旦对产生依赖,原来吸毒的朋友、环境和用具都成了引发他们再次吸毒的条件反射诱物。基于这样的理论,在成瘾者脱毒初期,我们采取全封闭管理,使他们脱离原来的居住环境和吸毒朋友,也包括可引起其心理上条件反射的中性物质,比如酒和某些娱乐场所。

吸毒者大多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吸毒成瘾的研究结果还有社会学的“失范论”及心理学的“内驱力理论”。吸毒人群中相当部分是处于失范状态的人,他们常常集黄赌毒等恶习于一身。对尚未形成正确人生观而本能冲动欲望十分强烈的年轻人来说,会成为恶导。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人格可以分为原我、自我与超我,相互作用,共同管理人的行为。戒毒者一方面想戒除毒瘾,一方面又无法忍受强烈渴求的精神煎熬,他们常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夹带,或叫人送入病房。我们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病人的行为,协助病人抑制不合理的本能欲望。在康复治疗中,我们注重解决人生观的根本问题,强调对他们人生价值观和家庭责任感的培养,让他们理解到戒毒并非仅仅是为了摆脱对药物依赖后的沉重精神压力和社会家庭压力,让他们真正建立符合社会规范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滥用药物仅仅是他们种种心理行为障碍的表现症状的一部分,心理学上认为这类人有反社会的人格特点,强调法律约束是必不可少的。#p#分页标题#e#

本资料显示戒毒人员多为无业、低文化层次者居多,再加上的摧残,他们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对社会认识不足,许多人对前途无望,自暴自弃。所以医务人员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痛苦,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使戒毒者在良好的环境中配合治疗,消除躯体依赖,改善心理依赖,促进康复,重归社会。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提高健康保健的作用

作者:隋东明 张晶晶 单位:吉林大学及时医院

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重新认识人类健康与心理、精力、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也要求转变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职能,即由针对患者的传统护理转向对老年患者及社会支持系统的身体-心理-社会的照顾〔1~4〕。本研究对收治的老年患者实施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保健指导,分析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86例,其中男61例,女25例;年龄67~84〔平均(76.85±5.2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即依据病种进行评估分析,推测患者对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程度,医护人员自行制定健康保健指导计划,按步骤施教。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实施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体化管理,即首先评估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需求状况,根据患者、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具体情况,由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健康保健指导计划,采用各种形式讲解或示教,有选择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既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又帮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环境、社会、心理因素对其健康、心理和精神状态的作用。每天指导时间为15~30min。

1.3观察指标(1)自我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在出院前1d口头询问并了解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症状、治疗、并发症、饮食、服药、休息及预防保健增进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患者能流利叙述70%以上内容为有效。(2)家属保健知识认知程度:在出院前1d口头询问并了解患者家属对参与患者疾病康复、家庭护理、健康生活习惯转变、有效沟通等方面的认知程度,以家属能流利叙述70%以上内容为有效。(3)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可信度评定为0.82;调查表主要包括22个条目,每个条目从非常满意至不满意分别赋1~4分,总分22~88分。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70~79分为满意,55~69分为一般,<55分为不满意〔5〕。(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x±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健康保健指导有效率的对比研究组患者中接受健康保健指导有效率〔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3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家属保健知识认知程度对比研究组患者家属在患者疾病康复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有效率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86.05%(37/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老年人生活质量是指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对自己身体、精神、家庭和社会生活美满程度,以及对老年人生活的评价〔6〕,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通常包括健康习惯、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和睦程度、居住条件、经济收入、营养状况、心理卫生、社会交往、生活满意度、体能检查以及疾病状态等内容。

此外,不能改变的影响因素是生命迹象的自然衰老,即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使人体免疫、抵御功能低下,导致老年人健康更易被各种疾病所威胁。随着经济和医学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治疗和护理的研究重点〔7〕。慢性病是一种长期积累、不能自愈、也不可能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年龄越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越高〔8〕。随着老年群体的不断扩大,累积慢性病的种类也越多,疾病严重程度越高,使得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必然迅速上升〔9〕。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变得突出。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10〕。倡导老年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及时了解身体状态改变,积极应对病情变化,可有效地提高对疾病的预防保健成效。面对老年患者对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念运用于老年患者健康保健中效果显著,符合社会发展和患者要求,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接受健康保健指导的有效率和满意度,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形式运用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峰 徐海峰 单位:新疆精河县人民医院 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关于健康的概念提出:“不仅仅是没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而目前我们临床的医疗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仅是针对生物个体或组织、或器官、或细胞这一层面的康复,这与当今社会提出的健康概念是有差距的、不完善的。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却能适应当前人们关于“健康”概念的要求,通过这一模式的治疗,不仅能给患者以躯体健康,而且还能给患者一个健康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对预防疾病也有重要的意义[1]。为此,我们开展尝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临床摸索应用如下:

1临床资料

18例患者中高血压9例,心律失常6例,心脑神经官能症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较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53岁。

2诊断

2.1生物学方面(西医)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而诊为以上疾病。

2.2心理社会学方面

2.2.1历史调查法通过家人、亲属、朋友,了解到这些患者在家中表现为性格安静、寡言、刻板、焦虑、易怒、属于抑郁质型人格。

2.2.2会谈法通过沟通进一步了解到患者中有的因家庭和睦存在问题,有的在社会上存在经济纠纷的问题,有的过于为家中子女担忧的问题。有的过于对自身疾病的恐惧等。总之,由于种种社会因素无法解决,而致心理负担过重,日积月累而成“心病”。

2.2.3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2],其中共有20个条目,根据近一周来的感受,按1、2、3、4四项评分,各条目相加为总粗分,乘以1.25为标准分。标准分35~40分为轻度抑郁,40~45分为中度抑郁,45分以上为重度抑郁。根据此表要求,被试者应仔细阅读每一条目,理解后按要求在条目后的方格内打勾(√),要求10分钟内独立完成。根据现场测试18人中,1人重度抑郁,7人中度抑郁,10人轻度抑郁。

3治疗

3.1生物体方面治疗,针对以上诸病,常规治疗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1)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阻滞剂、利尿剂、钙拮抗剂。(2)心率失常:盐酸小檗碱片、谷维素片、维生素B1、β阻滞剂、香丹注射液,机化液。(3)心脑神经官能症:刺五加注射液、谷维素片、维生素B1、安神补脑液或脑心舒口服液等。

3.2心理、社会方面治疗(1)通过尊重,同情、关心、支持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互相信赖的医患关系。(2)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情况,病因所在,治疗方案,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患者愿意接受的方式说理,帮助患者摆脱心理困扰,恢复心理健康。(3)在情感障碍方面,针对抑郁、焦虑、恐慌、紧张、帮助分析原因,鼓励参加社会活动,克服心理情感障碍,并组织集体活动,培养沟通交流,处理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困扰能力,恢复社会适应能力。(4)介绍心理常识,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介绍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包括用脑卫生、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知识。(5)放松治疗,可给患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放平缓、宁静的音乐或古典音乐的慢节奏部分,以调整患者的情绪[3-4]。以上五个方面,时间安排每周5d,每天一次约45min左右,连续2~4周进行心理治疗。

4结果

4.1生物体方面自我感觉良好,临床症状消失,辅助检查提示入院时某些阳性结果转阴。

4.2心理方面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18例中,其中17人标准分低于35分,1人标准分在40分,总有效率94.4%无效率5.6%。

5分析

5.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工作中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淡漠,社会上各种病态的人格及不良行为,精神疾患,日趋突出。目前的生物医学模式以不能满足当前疾病的治疗需求。因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对当今临床的生物医学模式理念的补充、完善,因此它的临床运用,在今后的医学领域有着深远的意义。

5.2这一模式的临床运用,对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方面,能够更的分析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为提高治疗质量,使患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3这一模式在基层应用可推广(1)因使用大量的药物治疗而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负担。(2)因使用药物多,相应的药物的副作用增多,而由于对患者身体产生的危害增多。(3)因药物使用,从而使医院因药物引起的医疗纠纷减少。

5.4在基层应用困难之处为,其一,缺少正规的心理治疗室,其二,因场地空间缺乏,病员的集体训练困难,活动器材缺乏,集体训练的效果不近人意。

5.5这一模式,在基层中易推广,其一,具有医疗临床的医学知识,其二,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及心理测评的学习,就能进行工作,但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与常规单纯药物治疗比较,病程可缩短一周左右,节省医药费15%~20%。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形式在妇科肿瘤治疗的作用

作者:陈静 张乃正 莫莉 单位:宝鸡市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即现代医学模式。此医学理论提出:人除了有良好的生理活动状态外,人与外界环境的和谐关系、身与心的和谐关系也是健康的基础,这些关系的失和谐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性疾病

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流行病学调查,吸烟、早婚多产、性乱、初次性交年龄过早、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长期抑郁焦虑的情绪以及生活经济水平低下等这些涉及生物、心理及社会层面的诸多因素都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负性生活事件,自身又是一种应激源,同样会对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沮丧、恐惧和担忧等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而且经常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妇科恶性肿瘤防治模式转变

在我国每年新发妇科恶性肿瘤人数为13.15万,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各种治疗手段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对患者生存质量(QOL)和心理状况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些患者经历了手术、放化疗以后,其康复期面临着癌症患者康复期的共性问题以及本身的特殊问题,因此有更多的精神压力及负担[1]。有文献报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危机的发生率为59%~69%[2],对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命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生命存在与生命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对身心关系的认识不但会影响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而且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疾病采取的各种治疗手段。生物医学模式过于重视生命的存在,尽较大可能使患者获得尽可能长的生存时间是这种模式下肿瘤治疗的主要目的,治疗除了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生命质量甚至生命的尊严也受到严重的损害,这是不符合现代医学伦理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将生命质量与生命存在摆在相同的高度,方案的选择不仅考虑手术方式和范围、化疗药物的筛选及效果评价、医疗费用成本,还要考虑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患者的生命质量,设计实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同伴教育项目等,改进社会服务,关注的重点由治疗“人的病”转变为治疗“患病的人”。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4.1心理治疗和干预根据心理干预的内容,可分为教育性干预和治疗性干预[4]。

4.1.1教育性干预:新的医学模式认为医生有责任告知患者的真实病情,但是否告知以及时机的选择,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及人格特征等具体情况而定。既要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也不剥夺其选择治疗方法的权利。在医疗工作中,有些医生常以长辈的口吻教训患者,当患者想了解治疗情况时,得到的回答常是:“你听大夫的就行了”。当患者对治疗提出疑义时,有的医生回答:“究竟你是大夫还是我是大夫?”这种表现常引起患者的不满,其原因是忽略了患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医务工作者要在医疗活动中自觉地进行伦理思考,否则就可能出现本专业伦理或法律上的疏漏。知情同意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患者有了解自身疾病及选择接受何种治疗的权利[5]。

(1)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给予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热情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交流,配合自信温和的微笑以及运用握手、抚背、眼神交流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6]。不同阶段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有一定的差异,但患者的精神症状以焦虑最为突出,其次是抑郁。可采用倾听、解释和指导、疏泄、提高自信心,鼓励自助等支持性心理治疗方法。既然疾病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疾病发生时,我们应该坦然地、平静地对待疾病,理性地面对与疾病共存的生活,尽力提高带病生存的生活质量[7]。

(2)针对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给予干预:即针对患者的不当认知实施干预,主要是提供正确信息,帮助其纠正错误的认知和思维定势。从多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运用量表问卷调查[8],以便临床医务工作者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向患者提供信息服务[9]。妇科肿瘤患者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性功能的损伤。有的患者认为生殖器官的切除就失去了女性性征;有的担心通过性生活把肿瘤传染给配偶;有的担心性生活会引起肿瘤的扩散。其实,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大量资料表明,适度的性生活不会使肿瘤复发,更不会传染给对方。适度的性生活能促进夫妻感情,心情愉快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利于疾病的康复。

(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相关医学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典型病例的示范作用,使患者以合理的认知来代替错误的认知,从而解除心理障碍[10]。对患者进行有关锻炼、休息、用药的教育,可帮助患者在治疗中做出正确的决定,并能帮助患者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播放电视录像以及住院患者联谊会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每周定期组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学习,介绍妇科恶性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及康复的过程、化疗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出院后由访视人员为患者提供电话或短信咨询、网上论坛、电话回访、上门访视等服务,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4.1.2治疗性干预: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放松疗法,是通过一定的程式训练学会精神上及躯体上放松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其核心的理论认为放松所导致的心理改变对应激所引起的心理变化是一种对抗力量。其理论依据是:副交感支配可以阻断交感支配,放松可以对抗紧张焦虑。安静的环境、被动状态、精神专一、降低肌肉张力和规律的训练是放松疗法的基本组成[11]。

4.2社会治疗社会支持是社会治疗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支持通过生活事件直接发挥社会功能,调整压力产生的影响,对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社会支持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对应激状态下的患者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一方面对患者维持良好的情绪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性质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援助和社会团体的实际支持;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支持[12]。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包括家属、同事、朋友、医护人员等个人或党团、工会等组织。良好的家庭支持可以增强患者的自尊和被爱的感觉,影响患者的行为,维持患者心理和健康状况。#p#分页标题#e#

5现代医学模式下妇科恶性肿瘤防治的几点可行性建议

5.1由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政府卫生部门及医疗部门应该加大防癌、抗癌的宣传力度,应该通过宣传使更多人群意识到癌症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除了关注致病的生物化学因素外,还要寻找个性心理、社会方面的原因。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角度看待疾病的病因,达到减少和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目的。

5.2由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要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成功转变,核心内容是与健康相关的社会技术[13]。这个社会体系包括:社会预防、社会诊断、社会治疗、社会评价。其中社会支持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要深入开展此项工作除了依靠医疗机构的力量,还需要有健全的机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5.3由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医院要改变传统生物诊断和治疗的模式,在对人高度尊重的基础上履行医护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把握心理干预的时机和技巧,针对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不同的心理治疗。当然这就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具备高尚的职业伦理道德,健全的身心和全科医生的素质才能适应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5.4由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医疗机构应该对完成了阶段性治疗出院的患者特别是中晚期患者提供相关的技术帮助和后续的医疗支持。在延长患者生命长度的同时努力改善其生命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强其舒适度,维护中晚期患者的生命尊严。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还要求医务工作者对有关治疗方面的特殊医学伦理有所掌握,使我们在规范化、个体化、人文化的前提下提高肿瘤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网络化论述

作者:黎莉 邢方敏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教育研究与督导评估中心

众所周知,医学从根本来说是以人、以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医学这一特征决定了它必须植根于人文学科的基础之上。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医学高新技术引发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也日益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来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1]。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凭借其数字化、使用灵活、交互性强及信息量大的特点,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技术平台[2]。南方医科大学近年来在成人教育领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结合成教学员分布区域广、人员分布不均匀、教学点分散、学员工学矛盾大,但自主学习性强、学习时间灵活机动等特点,大力开展网络课程研制开发,积极推广和扶持网络课程的建设,在远程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实践,取得初步成效。社会医学网络课程就是在这轮教改中制作完成的,并在两轮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课程的开设背景与基本情况

《社会医学》网络课程是我校面向广东省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实施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的一门重要课程。我们在承担本专科生、研究生专业基础课、选修课教学基础上,通过对基层在职医务人员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的广泛调查研究,在成人教育学院各专业开设了社会医学继续教育课程培训,主要是面授教学,至今已经有10余年历史。这期间,经过教学反馈和不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原始素材。2009年,我们在社会医学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长期积淀基础上,制作完成了《社会医学》网络课程,使本门课程在学校率先实现了成人教育课程教学网络化,使对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成为可能。目前,经过两轮的教学,《社会医学》网络课程已基本覆盖广东省各县市基层医疗单位,已在佛山、东莞、中山、顺德、揭阳等10多个县市设立教学点,开展了远程教学与面授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包括临床、护理、预防、中西医、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10余专业近3000名学员参加了社会医学远程继续教育课程培训,教学反馈效果良好。

2内容体系与特点

我校社会医学网络课程是基于.net框架软件平台设计开发的,采用MSSQL2000数据库运行的集课程管理、课程建设和课程学习功能于一身的远程教育系统。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环节,我们注重人性化设计,在课程界面设计、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和学习活动评价反馈环节突出实用性。

2.1课程界面设计突出友好和便利

建设一门网络课程,首先要明确课程设计的原则和理念。我们秉承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课程界面的设计上,本着友好、便利的原则,把网络课程的界面分为网络助学、模块管理、班级管理3大部分。网络助学是学生实行网络学习的核心部分,包括教学资源、作业、测试、考试、讨论、聊天、答疑、计划8个模块,它基本涵盖了教学运行的全部环节,很好地满足了教学过程的需要。模块管理和班级管理是教师对教学资源的管理系统,包括是否将该教学模块向学生显示以及显示的顺序、时间,教学资源向哪些班级开放等,教学管理人员在操作时只需勾选,使用过程非常简捷便利。

2.2课程内容体系突出系统性和丰富性

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丰富性是衡量一门课程的重要指标,也是我们制作这门网络课程的基本着力点。资源模块是整个课程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学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我们以课程的系统性和丰富性为原则,突出便利性和实用性,把这一原则贯穿在5大模块之中[3]。第1大模块是教学指导。包括:①课程公告;②课程简介;③课程进度;④学习指引;⑤教师简介;⑥授课对象。第1模块主要是教学辅助性内容,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鼓动和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了解教学情况展开设计,主要要体现人性化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体会到亲切、明了、便利之感,增强学习的热情。第2大模块是电子教案和教学大纲。这是网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我们制作完成了社会医学网络课程一套完整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教案,目的是让学生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可结合参考教学大纲、教案,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习者了解教学总体情况,明确学习目的,制定自主学习计划。第3大模块是电子幻灯。这是学生最常用也是最喜欢用的网络资源,也是我们着力制作和精心研制的网络课程主体部分。我们制作了覆盖社会医学学科主干的10个章节的电子幻灯(PPT形式),分别是:社会医学概论、医学模式、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健康与疾病、社会因素与健康、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生命质量评价、卫生服务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社会病防治。作为网络教学的主体部分,我们力求体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除了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外,还补充了大量数据、学科动态、学科资料等相关内容,并在版式设计上做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学生赏心悦目、愿学乐学。第4大模块是声频、视频课件。网络课程的发展方向是更加推崇实拍教学场景、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等虚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更加人性化的教学设计[4]。基于此,我们专门录制了社会医学实体教学的全程课程录音作为音频资料;专门拍摄了两场社会医学概论和复习串讲的视频课件作为视频资料,使本门课程表现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也更加多媒体化和情境化,增强了实用性和可视性。第5大模块是教学扩展资源。通过广泛收集,网络课程还提供了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教材和专著,社会医学相关专题的视频资料,链接了社会医学精品课程相关网站,体现了社会医学网络课程的丰富性和广泛的资源储备。见图1。

2.3学习活动的反馈与评价突出快捷和

学习活动的反馈和评价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环节[5]。本门课程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通过作业、测试、考试、讨论、聊天、答疑等功能区域,以及规定的师生定时网络讨论、辅导、聊天制度设置,及时、地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把握学习最终效果,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3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体会

远程网络教学是将学习理论、教育实践和多媒体网络技术3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系统工程[6]。网络课程设计必须遵循服务学生的理念,结合对多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和对远程教育特点的分析,突出交互性,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展示出知识结构的功能,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p#分页标题#e#

3.1优化教学内容

社会医学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在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精心策划,突出重点。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逐渐形成既有学科内在联系,又凸现层次重点的4大板块教学内容:第1板块为基本理论,第2板块为人群健康与影响因素,第3板块为方法、技术,第4板块为热点与前沿问题。这4大板块涵盖了5个教学模块的10大章节。

3.2紧跟学科动态

社会医学是一门政策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学科内容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卫生政策密不可分。这一学科特点要求我们紧跟形势,关注动态,不断充实教学资料。网络教学中我们注意不断更新和补充近期资料,做到课程内容的详实新颖。

3.3制作精良实用

网络课件的制作要本着新颖别致、方便实用的原则,课程内容体系安排应简明实用。社会医学网络课程的5大教学模块互相衔接递进,使人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学习状态;各章电子幻灯制作精良,各章电子幻灯下附带本章课程声频讲座,并有概论和复结两个视频讲座,便于学生开展远程网络学习。

3.4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社会医学网络课程就非常人性化,除常规设有资源区、作业区外,还开辟了专门的讨论区、答疑区;在网络课程显著位置,设置了教学指导模块,使学生在学习中时时感到老师就在身边,弥补了远程教学中教、学脱节的常见问题,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控教学,服务学生。

社会医学论文:社会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作者:石学峰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社会保健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保障人们积极地、地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1]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社会因素在人们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以传授社会因素与健康关系知识的科学,目前已成为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同时也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的选修课。然而,在中医院校,除了管理类专业外,大部分专业,特别是中医类或中药类专业,均未设置社会医学课程。本文从必要性、授课特征两个方面,提出中医院校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相关策略与建议。

1中医院校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绝大多数人们认可,即人们认为健康问题或疾病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健康的重新获得、疾病问题的消除,也需要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去思考。也就是说,疾病的消除,除了需要药物、技术的作用,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健康心理、和谐的社会因素影响同样重要。而社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与健康的关系,是社会医学传授的基本理论。因此,笔者认为,不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既然均以维系与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因此均应设置“社会医学”这门课程。另外,就中医院校而言,社会医学与中医院校传授的主流课程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目标的一致性

中医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知识,进行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健康维护的健康使者;中医院校开设的主流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望、闻、问、切”能力,培养学生开具“中医药处方”,减轻患者病痛的能力。而社会医学,主要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出发,对健康问题进行阐释,提出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社会处方”。一般情况下,健康问题或病痛的消除,常常需要“医药处方”与“社会处方”共同努力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讲,社会医学与中医药院校的主流课程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

1.2理念的一致性

社会医学,在西医院校里常常是预防医学专业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社会医学与中医院校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对“预防为主”、“环境与健康”关系理念、疾病诊治理念的阐释上存在一致性。如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社会医学以传授“预防为主”理念为己任,而中医药主流课的鼻祖《黄帝内经》[2]中曾经指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在社会医学中,特别重视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在现在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环境因素是导致健康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春秋左传》[3]中曾指出:“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浅,其恶易觏”,其实就是强调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今天,中医界强调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实质上就是“预防医学”的理念。

1.3传授知识的一致性

在对健康影响因素、健康促进等方面知识的传授上,中医药主流课程与社会医学课程存在一致性。譬如,在社会医学中,特别强调适量运动、积极心态与健康的关系,而中医药文化也是特别注重这一点的。如中医有“舞蹈以养血脉”之说,《红炉点雪•静坐功夫》里说:“歌咏可以养性情,舞蹈可以养血脉,又不必静坐(练静功)。”另外,在社会医学里,将“健康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视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而中医药主流文化特别重视饮食、养生等与健康的关系。

1.4对文化认可的一致性中医药主流课程,特别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传承,应该说中医药传统文化、理念,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指南针,传统文化、传统理念对健康问题阐释、对疾病诊治的解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而在社会医学中,特别重视文化因素对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如社会医学认为文化因素是影响生活方式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文化影响是导致健康问题出现或消除疾病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2中医院校社会医学课程授课特点

2.1与传统医学相结合

在中医院校,社会医学的教学应服从于主流课程,密切结合传统医学理论进行传授,应开拓一种利用社会医学视角解释传统医学理论的新思路。如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常用“阴阳”、“五行”等理论解释健康问题;而在社会医学现代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环境因素是致病的极其重要因素,教师在授课过程,可以将环境因素与“阴阳”、“五行”理论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阴阳”、“五行”理论的理解,又能引起学生对环境与健康关系问题的重视。

2.2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社会医学,作为一种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侧重点在于用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解释健康问题。而中医药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富含社会哲理的文化科学,社会医学课程要在中医院校得到发展,需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理论与精髓,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才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做到教、学相长。

2.3强调方法学的介绍

社会医学,既要向学生介绍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阐述社会因素对医学、对健康的影响理论,同时还要侧重社会学、医学等宏观研究的方法学阐释。而在中医院校,学生的主要研究思路往往集中在微观、基础研究上,在宏观研究、调查研究等社会学研究上往往缺乏理论与经验。因此,社会医学课程在中医院校的开展,可以在宏观研究的方法学方面重点讲解,开拓学生的研究思路,提高学生“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能力。

2.4强调时事动态

教育学生认识中医药发展的大环境社会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密切关注时事,关注动态、发展的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关注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关注社会卫生状况。而对中医院校同学来讲,可能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传统医学继承与发展上,关于社会卫生状况的动态发展方面知识相对欠缺。因此,在介绍社会医学理论方面,应该强调时事动态,如医改现状、社区卫生发展中的中医药参与现状等。要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理论的激情,增加其掌握中医药知识的信心。

社会医学论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摘 要: 为了强化社会医学教学效果,在社会医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根据社会医学课程特点,优化课程模块;引入小班教学;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践证明,社会医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社会医学 小班教学 视频案例

社会医学是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学生从事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素质和技能。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所出现的基于增强知识传播而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与社会医学相关的开放课程不断涌现。面对知识资源爆炸式的增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断革新,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对社会医学教学进行探讨,优化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使学生既能达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长期的社会医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帮助医学生建立社会医学思维方式和树立整体医学观、社会大卫生观放在首位,以现代医学模式为导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考试命题等教学环节上,积极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按照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模块

我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开设了社会医学,但教学时数不多,教学学时从48减少为32学时,这与庞大的社会医学学科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因其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叠的部分,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将两门课程相重叠的知识教学内容梳理出来,通过合理分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社会医学的重点与精髓。我们不断探索与完善,逐渐形成了既有学科内在联系,又体现学科重点的四大教学模块。及时模块为基本理论,涵盖了社会医学的概论、基本理论与观点、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掌握学科概念、内涵、性质及医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等基本问题,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与疾病观、大卫生观。第二模块为人群健康与影响因素,涵盖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社会病防治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树立起社会防治的观念,熟悉当前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政策措施,重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养成。第三模块为社会医学方法技术,涵盖了社会医学研究方法、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国内外生命质量评价、国内外促进健康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等;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研究与评价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特定人群的健康问题和促进健康的社会卫生策略。第四模块为社会医学热点与前沿问题探讨,包括卫生服务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等新兴领域或热点问题,如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以新医改为契机,糅合前面三大板块知识,要求学生关注、认识和了解社会,做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思考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中把握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基本知识,让学生逐步体会社会医学作为应用科学,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

2.引入小班教学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在我校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四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实习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专业问题,希望通过社会医学的教学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小班教学法在该门课程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土壤。通过毕业实结座谈,发现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将类似的问题集合成社会医学教学大案例,每个案例精心设计3―5个简要案例并提出6―8个问题,其中设计1―2个各组共同准备的问题,然后每组分配2―3个问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天空教室)与QQ课程教学讨论群在课前5―7天到网上,给学生预习。①学生课前准备:学生以自愿的方式结为学习小组,每组3人,根据教师在教学平台的案例思考题,首先需要自学社会医学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寻找答案,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文献数据库查阅参考书及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思考,各自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将查阅的资料整理成报告,当课后作业上交,计入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②课堂教学:每次以学生讨论发言为主,由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自主担任主持人,组织学习小组其他成员讨论发言。再次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讨论发言情况,可以提出提3―5个课堂讨论中发现的新(学生事先不知道)问题,以此考察学生的自学情况。特别是针对案例的思考题,按教学内容顺序依次发言,发言的过程中采取小组成员自愿发言与主持人随机指定发言相结合方式,主持人的随机指定发言可以有效避免各学习小组学生间轮流进行课前分工准备,而其他学生不准备的问题。其中共同准备的讨论题组织大家积极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引导和提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③课后辅导:学生课后通过学校的“天空教室”教学平台与课程教学讨论QQ群、微信群,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向教师交流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教师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在线题库,检测和巩固所学知识。课程结束后登陆成绩网络查询系统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④评价指标: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学习体会报告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情况与课堂表现、平时作业、QQ讨论群聊天记录与网络留言等。每位学生每次课堂表现按5分制记分,计算平均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学习体会报告是学生在整个课程结束之前每人所写的关于个人体会、对小班教学方式的感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占总成绩的20%。面对学生要求改革考核方式的呼声,期末考核改变过去闭卷笔试考核方式,采取自主汇报的形式加以考核。每位学生可自选感兴趣的课程内容相关话题,准备15分钟以内的幻灯片的内容进行汇报。评委由教师和每个小组的组长共5人组成,根据汇报内容准备情况,有无新意,观点是否正确等,各自打分,取平均成绩,占总成绩40%。

3.引入视频案例,教学手段多样化

视频案例是以视频为手段,以主题为核心,将含有问题和典型疑难教学情景的教育教学事件以及相关研究通过多种媒体,借助信息技术编辑而成的作品集[1]。视频案例教学就是用超媒体(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网页等多媒体)的形式捕捉和描述围绕教学问题的典型事件完成教学活动。在社会医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外,还引入了视频案例教学手段,与文字案例相比,视频案例提供的材料非常丰富,包含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具有空间的、动态(活动)的特点,能够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2]。

在视频案例选择过程中,首先遵循性,性是视频案例的来源必须是具有一定性的机构,如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和国家计生委等;其次,视频案例应当反映现实,说它反映现实,首先是说它具有真实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实践、卫生实践,案例真实可信,是现实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如国际医疗保障制度教学中,选择纪录片《神经病人》,该影片通过制片人走访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四国,以普通人的视角探讨不同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对国民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英国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与加拿大国家医疗保险模式、法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美国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之间的优缺点;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世界上是否有好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如何评价我国目前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使社会医学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纸上谈兵”。选择视频教学案例重点是根据章内容、节内容和课时内容选择视频案例。针对章内容可以选择导入型案例,针对节内容可以选择讨论型案例,针对课时内容选择单纯型案例(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3]。如在医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先按照传统教学,讲授医学模式的概念,演变史,再选择BBC制作纪录片《发现者》之《医学的百大发现与发明》作为40分钟的视频案例教学,该视频生动展示了西方医学百年来在解剖学、药学、预防医学、传染病学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了解到生物医学模式对人们健康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随着艾滋病病毒的发现,以及艾滋病在世界各国的流行现状,让学生思考艾滋病既作为一种传染病,又作为一种社会病,该如何有效进行预防与控制,让学生明白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是医学、科学、社会进步的综合作用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如何面对疾病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如何正确与患者交流沟通,诊疗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

4.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社会医学作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求知欲望较强,能够充分认识课程内容在专业知识链条中的地位及与日后从事职业的关系,期望值较高。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采取了“重视基础,及时扩展”的方法。重视基础就是在授课过程中,突出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基本研究内容、学科研究方法等重要性,通过讲深讲透学科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学科基本知识。例如,医学模式演变及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社会卫生状况及卫生政策等专题上,分别用2―4个学时进行深入讲解,同时以学科相关的著名学者的学术论文为例,对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抽象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时拓展是指在教学中对具有争议性的学术问题进行广泛涉猎探讨,通过较宽视野的知识介绍,较尖锐问题的探讨分析,带动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知识点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当前卫生改革中与社会医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应用卫生管理学、心理行为学、卫生经济学、社区医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锻炼其初步的分析研究能力,又注重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糅合贯通,加强其对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

社会医学是一门从社会学与医学交叉融合而成的学科,它连接了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两大领域,高度关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政策措施、策略和方法,并以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方式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社会医学同时具备着研究内容丰富、研究结论政策性强、研究结果时效性强的三大学科特点。社会医学的这种学科特点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实过硬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更要具备关注现实生活、捕捉学科研究动态、掌握卫生政策变化、探究学科前沿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要抓好备课环节,及时收集资料,广泛查阅相关文献,掌握改革动态,把握发展趋势,做到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关注的问题鲜活生动。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一是做到所有的课堂教学数据、资料来源实用。二是做到及时更新、适时有效,如在全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公示后,及时调整、充实原有教学内容,增加数十组数据,并与前四次调查结果作相关对比分析。三是把握国家有关卫生政策的动态,及时捕捉主流媒体的相关资讯,如每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中有关医疗卫生问题的报道,与会代表关注的医疗卫生热点问题等。2014年度,我们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追踪调查,及时了解并介绍了全国及浙江省的情况及发展趋势,等等。准备这些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也增强了教师的职业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教师自我提高、自我更新的能力。

5.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对任何一门课程,尤其是像社会医学这样一门涉及卫生改革,政策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要跟上形势的发展[4],未来应该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突破单一教学模式的桎梏,打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对立或者过分依赖的关系,创造更积极、平等、活跃、开放的教学氛围[5],适时把握学科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强化教学效果。

社会医学论文:团队项目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团队项目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团队成员间建立起信任和责任感、提高人际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提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据社会医学的学科特点,运用团队项目教学法对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团队项目教学法;社会医学;教学改革

社会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医学领域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交叉的产物。其主要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1]。社会医学已成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来看,学好社会医学,除了要掌握医学的相关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知识放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加以使用。也就是说,社会医学更应该是一种实践重于理论的教学课程。因此,单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课堂效果欠佳,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团队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高等学校“质量工程”也积极倡导“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2]。与此相一致,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团队项目教学法在国外的会计和机械设计等很多专业和课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探索[3]。

团队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程项目为驱动,强调对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三维培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综合实践能力。它通过组建团队、制定规则、项目制订、项目探究、成果展示、总结评比等步骤进行教学,强调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4]。

这里所指的团队是一群学生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所组成的小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他们水平相当,彼此信任和尊重。

团队项目的目标包括以下四点: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为了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间建立起信任和责任感;提高个人和人际间的交往能力,具备不同的视野和与不同的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获得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技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案例。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使用案例有助于提高诸如“书面表达、有效倾听、成员间的理解和有效协作、在陌生环境下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应对压力、解决冲突”等软技能。

二、团队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1.制定项目。采用团队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确保分派的任务既能促进知识的学习,又能提高团队的技能。因此,教师应找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重点问题,以确保案例既要用理论知识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又要强调成员间的互动和做出决策。根据社会医学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选取合适的内容作为团队项目,并细化每个项目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标准。本次社会医学教学改革设计了三个团队项目任务,分别是“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社会病现状及防治策略分析”。

2.组建团队。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信息表进行分组,内容包括学习能力、文化差异、性别、学习成绩、是否有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使用能力等因素,每个团队由6~8人组成,根据项目需要,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自行设定并扮演各种角色,要求每个团队根据自身定位,制订凸显团队精神与特色的名称、宗旨、口号及队标等。

同时,要求学生制定一个项目计划和团队合约。项目计划有助于团队在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团队合约有助于培养团队成员间的责任感。

3.制定规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团队都要完成预先设定的三个项目。由每个团队推举2名代表与教师一起组成评分团,对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团队的合作性与协调性、成果的专业性与创新性,以5分、4分良好、3分及格为标准,以总得分排序,予以相应的成绩和奖惩。

4.项目探究。教师于课前两周布置项目,各团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商议、制订学习方案,分工协作,开展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个人访谈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收集资料后,再共同制作形成PPT、视频、图片、文档等多媒体学习成果,并于课前24小时将成果上交给教师。同时,各团队可根据项目内容需要,以文字、图片、道具等方法来创设相应的模拟情境。

5.成果展示。项目任务完成后,每个学习团队可利用项目内容的特征,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把形成的成果向全体同学以多媒体汇报或团队场景表现等不同形式展示。汇报人由各团队成员推荐,要求讲解项目的完成过程、创新与特色,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团队其他成员补充发言。

6.总结评比。各团队成果展示完成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同时根据事先制定体现团队特征的评分表进行检查评比,指定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给出成绩。

三、项目实施效果

团队项目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使课程更有吸引力。很多学生一开始不太注重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认为这门课期末自己看看书、背背相关知识点就能过关。通过团队项目学习,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相关问题,逐步树立大卫生观和健康观,更好地实现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2.提升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是每个学生应培养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止一个,通过团队成员的讨论、资源的整合,最终找到能为大家所接受的方案,这一过程让学生收获了很多。

3.提高了人际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到讲台上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书面报告和总结,提高了写作能力;在完成团队任务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要高效完成任务,必须具备与不同视野和性格各异的人一起工作的能力。

4.团队成员建立起了信任和责任感。通过在一起完成团队任务,增进了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培养了责任意识,特别是完成的任务得到教师和同学认可时,成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5.丰富了课程的考核方式。团队项目约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这不仅让课程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也有利于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存在问题

1.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项目内容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项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其典型性、实用性与可行性,还要兼顾难度、成果的具体化及学生参与度。好的项目不仅为团队学习制定了目标和方向,还能对学习内容起到启发、扩展、延伸的作用,使学习过程更加富有成效。

教师通过预先熟悉学习成果,分析其探究过程,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发现每个团队的特色与不足,为成果展示环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监控过程。教师应指导团队项目的整个过程,定期与学生见面,教师还应与学生讨论项目的进展情况,解决团队可能出现的缺乏信任、害怕冲突、缺乏责任感、不注重结果等功能紊乱问题。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管理冲突。团队成员的风格不同,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就大。建议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冲突的成因,获得缓和及解决团队冲突的技能。团队成员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有分歧,可采用小组讨论、投票表决等发式来达成统一意见。

对团队中消极或过分积极的学生加以引导。针对项目中搭便车、无兴趣参加、参加活动无准备等消极的学生,教师应与他单独谈话,了解其不作为的真正原因,如果谈话不起作用,则应扣减其期末成绩。相反,对于那些在团队活动中独霸发言、过分活跃的学生,教师也应帮助他们学会多给别人一些机会。

3.课后总结。教师要在每一个项目教学完成后对项目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做好书面记录,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团队项目教学法是社会医学教育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于课时与师资的限制,在团队的内涵建设、教学控制与反馈、激励与约束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尚存不足,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另外,在实施团队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如何在大的教学班级有效地采用此教学法、如何量化团队教学法取得的效果等,都有待进行后续的思考和实证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团队项目教学法,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的需要。

社会医学论文:当前社会医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医学事业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医学人才求职竞争越发激烈。提高医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扎实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将有助于医学类毕业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

关键词:医学 毕业生 就业

长期以来,医生被看成是有较高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稳定的一个群体。近年来,随着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数量年年增长,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同时,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太强,决定了其就业面相对狭窄,仅限于医院及医药相关产业。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医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1.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1.1就业率呈下降趋势。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逐渐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博、硕士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过于求,专科生供远远大过于求。其中,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预防、影像学、麻醉学、检验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临床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前者就业率略高于后者。但总的看来,医学生一次就业情况正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心城市更是难以插足。

1.2就业层次下降幅度明显。能够进入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是绝大多数医学生渴望的。但是目前大部分三甲医院人员已经超编,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应届毕业生要想进入比较困难。由于可供选择的毕业生较多,大医院都相应提高了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的人才,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因此,医学毕业生就业层次开始大幅下降,尤其是传统医学的毕业生更为明显。

1.3基层难以招到毕业生。与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因此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

2.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2.1学校扩招与就业脱节。由于医学院校的扩招及报考人员的增多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之专业设置不合理,热门专业设置出现一窝蜂现象,而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这些成为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2医学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存在误区。首先,期望值高,择业观念陈旧,希望工作一步到位。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择业是人生大事,及时份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前途和生活。因此,在择业过程中,为了找到一份理想、体面的职业,他们往往放弃了很多不错的就业机会,结果出现与期望值相差太远的情况。其次,毕业生定位过高,过于在意个人利益的得失, 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精神。

2.3医学毕业生普遍认同的就业渠道单一。目前,绝大多数本科医学毕业生就业是医疗单位的本专业相关岗位,对于非医疗单位、非本专业岗位则不容易接受。而对于可以吸纳医学毕业生的医药公司、民营医院等就业机会,多数毕业生受传统思想影响,仍然很难接受。

3.改善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几点思考

3.1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医学教育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应及时把握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就业市场发展及时调整专业,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学校应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提升医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深入思考和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倡导实践性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和具有良好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2积极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就业。要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理念,使学生与时俱进,变被动为主动。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医学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地域,抢先到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的城市去施展才华。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村官计划”的平台引导学生,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

3.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宽就业领域。学校应通过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开展丰富的社团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以及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教育竞赛等,扎实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专业素质能力和求职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拓宽就业思路,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养老院等,要敢于从事相关职业,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造成的。它的解决不能仅仅靠某一个方面的努力,而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

作者简介:

尚 鹏(1979-),男,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

王芳芳(1984-),女,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

社会医学论文:艾滋病的社会医学与性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郭秀利(1973-),女,山西大同市人,所学专业预防医学,主治医师。

【摘要】艾滋病是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的性自由、性解放之后,在人类社会出现的一种新型病毒性传染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内外人员交往频繁,西方不良思想、文化的渗入,国人性道德观念由此发生了偏离,加之当时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的普遍缺乏,成为艾滋病疫情由国外蔓延至我国并在国内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在没有疫苗预防和特效药物彻底治愈的情况下,大力加强各项宣教措施,提高人群卫生防患意识是当前控制本病的关键。

【关键词】艾滋病;社会;健康教育

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艾滋病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所造成的损害程度已超过了历史上其他传染病病种。到2000年底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幸免。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显示:全球约有334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08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270万,而有约200万人死于艾滋病[1]。我国自1985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现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流行形势非常严重,在没有疫苗预防和特效药治愈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卫生防患意识是当前控制本病的关键。

1.艾滋病在全球迅速扩散的社会原因

艾滋病是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的性自由、性解放之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由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造成贫富不均,由此产生人们精神空虚,吸毒、同性恋、暗娼、嫖客等浊欲横流,这些畸形的生活方式为艾滋病的迅速传播培植提供了有利土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内外人员的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文化、信息、交通等领域的高速发展,西方不良的思想、文化也逐渐渗入到我国各个领域,人们的性道德观念也出现了混乱,一些酒吧、宾招、卡拉OK、舞厅、休闲、美容等场所和一些商务交往存在不同程度以色情服务来招徕顾客和吸引客户。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造成夫妻分离,子女缺乏照顾。、、同性恋、吸毒人员逐年攀升,加上我国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普遍缺乏,卫生防范意识差,成为艾滋病侵入我国并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通过色情(性行为)活动和静脉吸毒共用针具。

2.加强健康教育是当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随着全球多元化的变化,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变,青少年一代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也发生了变化。据有关大学生性行为和性态度调查资料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是正常的,20.2%的男大学生和10%的女大学生有过性行为经历。这些不正常的性观念为艾滋病的迅速传播埋下了隐患,并为艾滋病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

人类性道德观念是千百年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行为准则,违背了人类性道德准则,势必影响个人和社会的正常生存,是生存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惩罚。要使人们有健康的性行为,首要问题是进行健康教育,只有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健康教育,才能使社会上绝大多数成员知道艾滋病的严重危害,知道如何洁身自爱,才能较大程度的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2.1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教育。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朦胧阶段、性活跃期,也是性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把青少年性卫生教育搞好,让他们能用科学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抵制西方国家“性解放”堕落观念的侵蚀,认识艾滋病对个人对社会的巨大危害,自觉肩负起防治艾滋病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是祖国建设大军的中坚力量,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所在,做好青少年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防治艾滋病的重要保障。

2.2加强对妇女的健康教育。家庭是人类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妇女是家庭卫生文明的核心,在艾滋病的性传播中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不仅可以通过性传播,还可以通过怀孕(垂直传播)感染给下一代,给社会造成重大危害,加强对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宣传单、讲座等多种形式,把艾滋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普及到每个妇女,将对家庭及全社会艾滋病的控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3加强对高危人群卫生管理与健康教育。高危人群包括:同性恋者、性乱者和有多个性伙伴者、静脉药瘾者、接受输血以及血液制品者、血友病患者、性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的配偶、性伴侣及其子女等,据我国几个省市对妇女调查情况显示:文化程度以初中者最多,占56.5%,其次依次为小学、高中和文盲;职业分布以无业者最多,占52.4%,其次依次为服务人员、个体户、工人等。文化层次较低,缺乏对艾滋病认识及应有的卫生常识是艾滋病蔓延的高危点。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及卫生管理势在必行,同时加强禁毒宣传;开展各行各业人员的健康体检;严格血液及血制品的监督管理和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及“扫黄”力度;坚决取缔暗娼活动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措施。开展高危人群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宣传也是控制艾滋病蔓延的又一重要举措。2.4加强对病人和性伴侣的健康教育。加强对病人和性伴侣的健康教育,使艾滋病感染者主动接受监测检测、艾滋病患者坚持服药治疗,其性伴侣接受检查和治疗,杜绝传播他人的不安全性行为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只要人类还存在不安全性行为,艾滋病的流行就难以控制。目前在没有艾滋病疫苗和特效治愈药物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健康的性行为教育才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