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地质灾害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对强震区城市开展了大规模调查与区划工作,对地质灾害高发地段进行了综合性评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规划,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了群测群防网络与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随着条例内容逐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的工作质量较从前获得极大改善,全民地质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均获得显著提升。
地质灾害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论文

1研究进展

1.1国外研究进展

国际上有关自然灾害领域的研究在近十年来实现了质的飞跃,思想观念的转变使灾害风向管理被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规划中。法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式了自然灾害管理新政策,对各强震区进行风险级别的划分,对无风险区给予优先发展权,风险较高的地区则通过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力度,提高城市风险防范能力。瑞士联邦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了自然灾害管理新规,26个州相继落实了滑坡灾害填图与土地区划工作,大部分地区滑坡风险获得有效控制。由于日本大部分地区均处在地震频发的地带,所以日本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得比较早。日本地区一般会根据城市地质情况,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实施各项风险管理措施。

1.2国内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对强震区城市开展了大规模调查与区划工作,对地质灾害高发地段进行了综合性评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规划,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了群测群防网络与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随着条例内容逐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的工作质量较从前获得极大改善,全民地质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均获得显著提升。

2研究方向

根据我国强震区城市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的成果,着重探讨城市发展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充分利用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的变化规律与特征,提高预估地质灾害风险的性,为我国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地区抗震减灾工作提供依据。另外,要对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概念、内容进行的定义,做好相关宣传推广工作,并构建能够满足强震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为城市地质灾害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3研究内容与方法

3.1风险机制与风险量化分析

文章研究内容是在分析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以地震活动条件与地质灾害受灾体的条件作为起点,对风险评价与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在研究过程中,归纳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结构的组成要素,分析结构个组成要素的重要意义与关联性,研究风险分析种类、对象以及风险的组织。对于风险量化问题,主要结合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条件,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风机划分。总结各风险因素的发生几率,预估地质灾害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危险性指数与易损性指数,对该城市可承受的风险标准进行设置。

3.2管理途径与方法研究

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是城市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在研究研究过程中,需对整个城市可承受的地震强度进行预测,结合当地地质灾害强度,拟定风险管理制度与灾害应急措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前期的预测工作、预报工作、预防工作以及灾害发生后的抗灾工作、抢险救援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各项工作的联系,以便构建统一的危机应急管理系统,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迅速做出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尽量将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害程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在安全时期面向大众开展有关减灾防灾的宣教活动,定期举行应急救援沿袭,以此来提高整座城市防灾抗灾的综合能力。

3.3风险管理与管理效能监控

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管理的效能监控,旨在利用最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案,较大化降低地质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害。城市人口增长、陡坡地开发过于频繁等,均会提高强震区地质灾害的风险。所以,要定期对陡坡地带进行勘测,发现异常征兆要引起警觉,予以维护与保养,降低风险发生率。强震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复杂,对工作的时效性与协调性均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在相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需对现阶段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反思,寻找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提出改进措施,增强管理力度。

3.4风险管理模式和规范体系的研究

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领域,内容十分复杂,对各部门协调性、时效性均有着较高要求。为促进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朝着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发展,对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与协调机制进行研究很有必要。结合公共政策,剖析风险分析与评估对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各类有关减灾政策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增进各级行政部门的联系,提高风向管理的工作效益。毋庸置疑的是,强震区城市地质在家风险管理体系,应建立在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规定,对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加以指正。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风险管理工作体制以及优化风险管理过程等内容上,将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震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旨在提高城市防灾抗灾能力,较大化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将灾害对城市造成的损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结合文章探讨情况来看,在强震区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有必要将工程与非工程两方面结合起来,并适当借助法律手段,以经济补偿作为诱导,引进高新技术,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城市的协调发展与长远利益提供保障。

作者:苏宝杰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国土资源局

地质灾害论文: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论文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1.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类型特征分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地质工程学就在我国诞生了,地质工程学主要就是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所进行研究的。地质灾害工程涵盖着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岩土两个重要的层面,其中的岩土工程则是施工间所设计到的开挖岩土体的加固处理。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特征层面,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就有着不同的特征,岩土工程中的泥石流地质灾害类型是降水作用下,沟谷以及山坡等出现的携带大量石块及泥沙物体的洪流,主要是表现为固体流动和液体流动相结合的混合物,这一地质灾害类型受到弃土弃渣的防护不合理所致,再有就是在开挖过程中没有科学化进行。再者,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的滑坡类型也比较常见,主要是地下水以及河流的冲刷等使得斜坡的岩体或者土地的软弱地带发生的下滑情况。滑坡地质灾害主要的由于强降雨或者强降雪所致,还有就是受到地表水冲刷、浸泡等也比较容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类型中的崩塌也是比较常见的灾害类型,这一地质灾害主要就是由于根部的虚空使得陡坡裂缝分割岩体而发生局部的折断等状况,这样就失去了原有的稳定性鞥发生翻滚。崩塌地质灾害主要是受到矿产资源开采及道路边坡开挖影响比较严重。另外,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的地面变形也是常见灾害之一,这一类型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的沉降额塌陷,或者是出现裂缝等。地面变形的地质灾害受到区域内地表水的大量抽取以及表面的熔岩和对矿产的不合理开采的影响比较严重,所以在对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就要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处理。

1.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根据类型的不同也会有着多种成因,主要体现在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比较显著,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比较巨大,这对多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限制。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层面来看,分为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因素,其中的人为活动因素是造成地质灾害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在一些建设和开发开采等活动的实施下,就对原有的地质自然形态造成了破坏,从而引发了一些列的灾害,其发生和地质本身的关系并不大,主要就是由于人为破坏的。对于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在自然地质演变和气候的变化下逐渐形成的不稳定状况,经过人为活动对这一不稳定活动的破坏,加快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经济财产以及生命等都有着很大的危害,这也是灾难性的事故。另外就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这一影响因素也被称为是及时环境问题,不会因为历史变迁而发生变化。地形地貌的影响以及水文气候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的特点等都会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措施探究

及时,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分析,采取多样化的防治措施,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促进才能形成,所以为能够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就要从源头上进行消除。首先是对岩土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能对地质灾害的勘察得到充分重视,地质灾害额发生和地质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要对地质的实际状态加强勘察,进而保障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具体的措施就是先成立地质勘察小组,对岩土工程施工的地区进行实际的勘察,对施工场地的地质特征以及形成原因加以详细化分析,然后对地质灾害发生可能程度进行评估,并要定期的到现场实施观察。第二,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将其在岩土工程施工的有效应用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就有着积极作用。从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来看,有的是通过先进仪器设备诶等进行的专业监测,还有的是通过群众参与的群测群防。总体而言,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要能将“感”、“传”、“知”、“用”这几个层面得到的掌握,其中的感就是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再通过移动终端对所采集的信息加以传递,这样就能通过卫星传回监测的数据,然后再对这些数据加以处理分析并建立模型,对地质灾害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加以判断,就是采取辅助性的决策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以及搬迁转移等措施提出。第三,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还需要开展相应的防治工程设计,结合实际岩土工程所受到的灾害情况进行对防治的途径加以确定,然后再按照灾害的发生程度以及对防治目标的确定等对防治的实际强度和工作量详细的制定,例如采取支挡或者排水以及加固等方面的措施进行实施。从工程层面来看采取工程型防治是地质灾害最为主要的防治措施,工程开展过程中要进行实施削方减载,并把缘地表排水及开展前缘支挡的方法对实际的施工要求加以满足,在工程防治方面要能结合实际来采取相关措施。第四,而采用生物防治的措施,则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以及草坡护理等方式实施防治,这在环境保护以及防治的时间上都有着较好效果的呈现。还可再用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的实施,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避让措施能够对地质灾害的损失降到低。对于灾害隐患点及变形斜坡在雨天所采取避让措施比较有效,如在下雨天可让比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群众及时的搬迁,在对这一措施实施过程中要能有效遵循就近以及不受灾害威胁的原则。对于有着较大危害的采取避让措施是比较有效的。

3结语

总而言之,结合我国地质灾害多这一特点,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能够考虑多方面的原因,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时的进行防治,防止灾害的加重。通过当前的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对岩土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施工人员也要能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长期性及艰巨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日常当中也要能够加强这一层面额研究。

作者:徐诗婷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地质灾害论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隧道工程论文

1.基本地质特征

1.1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土层主要由人工填土、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以及第四系残积层组成。土体以人工填土、淤泥质土、粘性土、砂类土多层土体为主。底部隐伏基岩为古近系华涌组(E2h)泥质粉砂岩。

1.2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二种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类土层中,属承压水,地下水埋深浅,水量贫乏,地表水系发育。

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在评估区范围内有4处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面产生裂缝、房屋产生裂缝破坏等。

3.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地面沉降和崩塌或滑坡2种。

3.1地面沉降:选取6个钻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应力面积法计算路基沉降量,公式为s=ψss′=ψsnisioEP1(ziαi-zi-1αi-1)。计算结果为:工程沿线各孔最终沉降量为71.5mm、194.4mm、46.4mm、43.6mm、127.5mm、82.2mm。全线沉降量小,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3.2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

隧道基坑开挖深度0.5~11.0m。可用2种方法分析。

3.2.1坡率法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八篇第四章边坡工程中的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表,拟建隧道工程基坑开挖U型槽和框架段为垂直开挖,挡土墙部分为1:0.25坡率开挖,均大于其低坡率允许值,本拟建工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不稳定。

3.2.2计算法

根据瑞典条分法,总应力模式计算天然和暴雨工况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在K2+180截面的安全系数分别为0.78和0.66,K2+280截面的安全系数分别为0.94和0.76。坑壁不稳定,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大,此段整体开挖深度较大且局部地段地基有软土分布,总体评价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大。K2+180截面的安全系数分别为0.94和0.76,基坑坑壁较不稳定,由于此段开挖深度较小,总体评价其危险性中等。

4.评估结论

预测拟建项目在工程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有2种:地面沉降和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

4.1地面沉降

工程全线沉降量小,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与危险性均小。

4.2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

工程沿线K1+895~K1+953.472段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小;工程K1+953.472~K2+280段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大,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大;工程K2+800~K2+379.66段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中等,其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

5.工程建议

拟建工程主要为隧道工程,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坑壁岩土体其自稳性较差,注意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场地紧邻重要的铁路及建筑物,须采取措施控制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作者:颜秋实 谢伟华

地质灾害论文:矿山地质灾害论文

一、评估的方法和意义

在评估矿山地质灾害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障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性,由于其评估方法比较多,所以在评估的时候选择评估方法,应当根据当地地质的实际情况而定。在评估的时候首先应该搜集整理矿区的资料,其中包括矿区前期的地形、地质、矿山开采设计、矿体分布等等方面的资料,如果这些矿山基本的地质资料都没有收集到,那么定性评价的方法就比较适用;如果以上这些资料都能搜集到,不过由于这个矿区曾经比较少的发生地质灾害,导致采样数量不足,这种就好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了;而对于矿山历史上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采样数据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就可以选用神经网络、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评估。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主要有:

1、专家评估法

此种方法一般是由在研究区当地生活工作多年,因而对当地的地质情况比较熟悉的的专家,对灾害进行直接的评估。这种方法虽然效率高,也能结合现场的很多因素进行考虑,不过人为因素比较大,评价的结果受制于专家的经验水平。

2、参数合成法

对影响质地灾害的所有因素分类,然后根据经验,对每一个因素给予一个权值,对这些所有的权值平均。此种方法是定量评估,利用软件,工作效率也很高,缺点是当矿山面积比较大时,灾害点多,应用就比较复杂,而且权值的确定主观性比较强。

3、数理统计

通过对现有地质灾害以及影响它的因素,建立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从而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进行的评估预测。这种方法比较复杂,模型需要反复的验证,不过评估结果科学。

4、人工智能

这种方法包括神经网络、向量机、灰色聚类。

二、评估及治理工作开展的思路

在开展评估及治理工作的思路上,首先应该对矿区进行现场的调查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对以前的一些相关资料和评估方法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和评估,进而对矿山的地质灾害提出一个治理的合理措施,在治理完成后,还必须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如果发现任何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三、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护措施及治理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护措施和治理方法,必须要根据评估的结果以及灾害的类型来制定相应的措施。这是因为不同的灾害类型,它的灾害体所危害对象的范围也就相应的不同,所以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的时候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矿山的地质特点和条件以及地质灾害灾点的分布情况基本可以划为几个不同的防治区。其次是次重点防治区,这个主要针对的是矿山的生活区和进场公路,这两出地方很容易形成大量的边坡,周围还有一些废弃的渣,如果这些边坡失去稳定就很有可能造成塌方和滑坡,而那些沿途的废弃的渣也会造成矿区的水土流失,从而形成泥石流;一般防治区,就是指在无主要建筑和项目工程的建设的矿区内,一些地表岩石由于破裂、破碎等原因而造成的水土流失,这里应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做好植被的防护工作。那么发生了地质灾害应该怎么做,采取哪些措施?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法:1、滑坡:修建排水设施,建立安全平台;2、塌陷:可以采用充填复垦的方法;3、崩塌:降低陡峭程度,清理或拦截危岩;4、泥石流:封固矿山的物质,建立拦挡设施,建设疏导通道;5、瓦斯爆炸、矿坑火灾:设置检测点,设计预火方案;6、水土流失:绿化植被;7、矿坑突水、涌水、涌泥:做好坑道排水、排沙设计。

四、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人工巡视法、工程测量法和遥感解译法。

(一)人工巡视法

人工巡视法可以监测不同类型的矿山,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还能根据季节的变化,增加监测频率,比如在雨季的时候,监测频率要频繁一些。人工巡视法主要是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点多、点散,规模较小的致灾地质体。

(二)工程测量法

工程测量法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一是灾体已经发生变形,周围有青瓷的滑坡、不稳定斜坡的矿区;二是防治效果监测方面,如挡土墙等防治工程部位;三是矿区地表的变形和沉降等监测方面。工程测量法只要的是测量仪器对致灾体进行相对位移的测量,因此,大多时候是用在滑坡有变形的阶段以及防治工程效果的检测。

(三)遥感解译法

遥感解译法一般应用在对地质灾害的监测方面,这是由于遥感解译法可以发现大规模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并且监测的效率比较高,不过同时也需要现场调查核实验证手段来进行辅助,所以遥感解译法一般应用在区域性的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以达到大面积的观测的目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矿山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以及治理工作的内容、方法做了一个总结,并介绍了一些监测的关键技术,总之,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认真总结这几年治理矿山地质灾害正反两方面的工作,因地制宜,依靠科学,不断推进矿山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工作。

作者:郭昱宏 郭宇 韩旭渊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论文:山区公路地质灾害论文

1山区地质灾害对公路建设的不良影响

1.1崩塌对公路建设的不良影响

崩塌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大规模的崩塌现象会在瞬间将公路摧毁,造成严重的灾害,零星的落石也对车辆和行人造成致命的威胁,因此崩塌对山区公路的建设和营运安全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

1.2滑坡对公路建设的不良影响

滑坡无论大小,对公路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通常情况下而言,一般小型滑坡会造成山区公路的阻塞,严重的情况下,大型滑坡会直接将公路毁坏,给山区公路的建设造成很大的危害。

1.3泥石流对公路建设的不良影响

泥石流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往往在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的破坏力。泥石流在爆发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较强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以及沉积作用,对地表产生强大的改变和破坏作用,可以将山区的公路掩埋,甚至摧毁,对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造成公路堵塞、断道,交通中断,给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变,甚至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损失。山区主要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很容易对山区公路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国土、水利、交通等各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在公路建设的可研、勘查、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落实。使地质灾害的防范和处治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2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地质灾害的联合监测机制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的各部门联合监测机制,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化,是防范地质灾害、保障山区公路建设安全的首要工作。

2.1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要加强地质灾害相关知识的普及,通过社会宣传和从业教育,使人们、特别是参与山区公路建设的人员都能够了解地质灾害的识别、防范知识以及地质灾害灾情的统计标准等,为保障山区公路的正常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建立联合监测机制

交通、国土、水利、地质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调联合,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对各个不良地质地区进行重点监测。特别是我们公路部门自己,应将公路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纳入日常和养护工作中来,建立公路地质灾害数据库。联合监测体系中各成员应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预防和处治工作统筹安排,争取的社会效益。

2.3加强汛期监测

在山区降雨的多发季节要主动提高地质灾害的监测力度,并将具体的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因为在降雨多发季节,山区会进入汛期,此时极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我们只有努力提高地质灾害的监测力度,尽较大努力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在及时时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2.4延伸参与图纸评审和施工监督工作

要让监测结果利用到设计和施工中去,就要让勘查设计单位充分享用监测数据,还要让监测体系的主要专家和人员参与可研和施工图的评审、施工督察工作,确保地质病害工作预防和处治工作到位。

3着重做好山区地质灾害的勘察设计工作

对于山区地质灾害我们有些见子打子,穷于应付,要做到心中有数,除了动态监测,我们还应着重做好山区地质灾害的勘察设计工作,做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范化。(1)要重视对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研究。我们在对山区公路的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时,要积极获取和收集地质灾害监测体系的监测数据,并且要深入实地了解山区公路地质地形地貌,并制定防治地质灾害的相关规划,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准备工作。(2)加强对山区地质灾害的勘察。我们要积极加强对山区的地质和地形条件进行勘察,对不良的地质构造和地形条件进行及时确定。(3)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治措施纳入施工图设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针对每个地质灾害点的具体特点,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处治措施,做到公路地质灾害预防和处治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工作规范化。

4科学化的地质灾害防范和处治施工

施工是地质灾害防治的最最重要的关键环节,要有科学的防治方案,还要靠老老实实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环节,一是要注意防治措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要认真保障施工质量。为了提高地质灾害防范措施的针对性,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址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尽量采用常规的、针对性强的、造价方面经济的、效果上适用有效的措施,不到万不得已,应避免动辄采用桥隧那些高大上的方案。下面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种常见地质灾害作重点讨论。

4.1崩塌

(1)崩塌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一定的坡度和一定的高差是崩塌发生的前体条件,通常情况下而言,坡度在50度以上,高差较大才有可能发生崩塌现象。其次,结构松散破碎的岩石最容易发生崩塌,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地震比较频繁的地区也是崩塌的多发地区。第三,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以及降雨等天气因素也可能会引发崩塌。(2)崩塌常规防治。我们首先要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测,随时注意可能发生的各种险情。其次我们要对各种危险岩石进行清除,并对坡度较大的山坡进行积极改造和绿化,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大型崩塌,我们要采取积极避让的措施。第三,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施工,避免对周围的山坡形成较大的扰动,在人工开挖和爆破的时候要注意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因此引发崩塌。

4.2滑坡

(1)滑坡的形成机理。滑坡由滑坡壁、滑坡体以及滑动面三个部分组成,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遭遇的一种地质灾害[2]。其形成机理,从地质的角度来说,比较松散的沉积层很容易发生滑坡,尤其是下伏岩石比较坚硬,而上覆岩石比较松散的地区更容易发生滑坡;另外,如果岩层的倾斜方向和斜坡的方向一致,也很容易诱发滑坡。从地形地貌的角度来说,坡积物比较丰富的、植被覆盖比较差的陡坡地区也容易出现滑坡现象。从水文角度讲,水是滑坡形成的必要原因,当地下水排泄不畅,在底层中形成了软弱滑动面,一旦力学平衡突破临界点,就可能发生滑坡。(2)滑坡的常规防治。在进行山区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主动避开滑坡多发地带,同时做好滑坡的监测。其次,减少人为活动的不良影响,同时从挡、固、减、排等角度采取措施防范滑坡的发生。挡主要是指修建相关的挡土墙,对下滑的岩体进行阻挡;固是指在容易发生滑坡的岩体内打上抗滑桩,使想要滑动的岩体和岩石本体进行稳固的结合;减主要是指在想要发生滑坡的岩体上方取土,这样可以使想要发生滑坡的岩体的负荷减轻,从而减小下滑力;排主要是指将滑坡易发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干,避免滑坡的发生。

4.3泥石流

(1)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一般由山洪、大量的泥沙和石头等组成的,是一种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地质灾害。泥石流的主要类型有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通常情况下而言,构造运动强烈和岩性脆弱的地区是泥石流的高发地区,而且泥石流往往是由暴雨引发的,暴雨的降水量和泥石流的具体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除此之外,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也非常大,植被破坏以及废弃土石方的堆积等都会为泥石流的发生创造条件。(2)泥石流的常规防治。我们可以根据其具体的区域进行有效的防治。在泥石流的上游区域提高植被覆盖率,并修建相关的排水系统,同时注意将泥石流的物质来源进行断绝。在泥石流的中游区域修建相关的阻拦设施,将泥石流携带的泥沙和石块进行拦截,使泥石流的速度和规模得到有效的削减。第三,在泥石流的下游区域,我们要积极修建一些排洪泄流的堤坝,使泥石流顺着我们修建的堤坝流动,减少对公路以及其他建筑物的危害。当然对于常规措施无法处治而又无可绕避时,也只有采取棚洞、桥、隧等高端方案了。

4.4加强施工质量

地质病害的处理,施工具体而琐碎,难以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和计量,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方精细化施工,监理和管理方要加强旁站、巡查和抽检,把质量落实到工序上,控制在验收前。以确保地质病害的处治效果。

4.5加强养护和后期监测工作

地质病害处治后,施工和设计方应加强质量回访,总结经验。公路管理部门应注意日常养护和后期观测,强化管养,动态监测。

5结语

综上所述,山区公路是我国山区经济发展的命脉,但很容易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破坏,影响到人们安全出行甚至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重视地质灾害的影响,各部门联动协调,建立健全联合监测机制,着重做好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勘察设计工作,针对性采取具体而适用的措施,精细施工,严格质量,做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真正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保障山区公路建设和营运安全。

作者:青光坤 单位: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灾害论文:工程地质灾害论文

1昆钢54万吨/年钢渣综合利用项目的地质勘察

1.1区域地质构造

安宁市境内构造复杂,东西两面为两条南北向大断裂,被普渡河大断裂和易门大断裂夹持。规模较小的褶皱构造较为发育。较大的褶皱构造位于中南部的黑风洞背斜,轴线成东西向经鸣矣河乡延伸到昆阳。轴部出露上元古震旦系地层,两翼为古生界地层,构成宽缓舒展背斜。受断裂活动影响,区域内温泉、崩塌、滑坡较为发育。工程区附近有两条大型断裂带,受断裂带影响,区域内出露岩体较为破碎。区域内主要发育有2条裂隙。勘察区从地质构造上看,位于普渡河大断裂和易门大断裂之间,区内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存在多个小型断裂层。据历史地震资料,自1500年至今,安宁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21次。

1.2变形破坏机理

该滑坡原始地形坡度按照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为5°~12°,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中。为了对昆钢54万吨/年钢渣综合利用厂区进行修建,前缘位置形成了陡坡(高10.0m、坡度为31°),因此应力在坡脚处集中分布。同时,含碎块石粉质粘土层在坡脚初露,局部地段的石含量较高,存在较为严重的架空现象,地表水下渗,而下伏粉砂质泥岩具有相对较好的隔水性,容易在基覆界面处形成一条活跃地带,便于地下水运移。因此,在降雨等因素的影响下,在8日下午5点出现了整体滑动现象,最终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种地貌特征

1.3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本次设计选用2—2'剖面对各个该滑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进行计算和分析。对该滑坡的整体稳定性选用勘察确定的滑动面计算其稳定性。根据分析显示,边坡稳定性系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降雨作用,边坡土体含水量增加,引起的抗剪强度降低,说明水对边坡稳定性起着主要控制作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做好边坡区及周边环境中的地表水的排水过程。同时,在边坡坡脚处应设置支挡结构,支挡结构形式应根据计算合理确定,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2工程地质灾害治理设计

2.1指导思想

在充分掌握滑坡和边坡的活动规律、影响因素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合理的、科学的手段,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对防治工程进行合理布设。将现阶段的灾害治理作为重点工作,寻找灾害治理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结合点,这样才能利用最小的代价得到较大的收益。

2.2设计目标与原则

从变形机制的角度来看,因为受到于前缘开挖和地表水入等作用的影响,在前缘开挖过程中形成临空面,在其作用下使得原有坡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将要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应力重分布等效应,最终出现斜坡变形。随着地表降水入渗,斜坡土体长时间受地下水的浸泡,特别是土体抗剪强度(基覆接触面)降低,直接导致变形体稳定性下降,因此防治工程治理应严格按照“根治变形”的原则,将防治前缘继续强烈变形作为基本目标。工程布局以防止滑坡继续发展,导致发生灾难性地质灾害为目标,在设置抗滑桩进行治理,确保变形区内设施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采用有效的治理措施对滑坡的继续发展进行限制,对其形成的诱发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尽量减少治理工程对植被造成的破坏,并注意利用合理措施对坡面进行绿化,应按照地质单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2.3治理工程总体设计

根据滑坡的破坏特征、变形情况、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采用前缘设置支挡措施和坡面截排水的处理方式进行治理:(1)在滑坡体前缘的拟建公路内侧设置一排抗滑桩,桩长和截面根据计算剩余下滑力和边坡高度设置;(2)在滑坡后缘1.0m处设置截水沟。截水沟截面为0.4m×0.5m,采用M7.5砂浆砌筑MU30片石,砌筑厚度为0.3m;(3)在滑坡体上设置截水沟。截水沟截面为0.3m×0.4m,排水沟截面为0.4m×0.5m,采用M7.5砂浆砌筑MU30片石,砌筑厚度为0.3m;(4)根据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地形特征,对4-4剖面对应的边坡在其前缘设置抗滑桩进行整体支护并采用钢筋混凝土菱形格构进行坡面防护,对5-5剖面对应的边坡拟在坡脚设置护脚墙并采用钢筋混凝土菱形格构进行坡面防护,在边坡外设置截排水沟,截水沟截面为0.4m×0.5m;(5)对公路外侧的边坡拟采用局部放坡+桩板墙(或浆砌块石路肩墙)的治理措施进行治理,桩板墙设计桩长为12.0m,截面为1.0×1.5m,挡土板厚度为0.3m,设计墙高为6.4m;(6)对滑坡区道路,首先应将表层松散的土层开挖后,然后分层回填碾压。

3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存在重要影响,因此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勘察与规划等相关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对工程地质灾害进行勘察,相信未来工程危害会得到逐渐的改善。

作者:申万江 王强军 单位: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论文:地震地质灾害论文

一、典型研究区的选择本文

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选取了汶川地震当中的几个较为典型的地区作为研究区,这些地区都处于汶川地震二次地质灾害发生最为强烈的一些地区,具体的位置处于发震断层映秀一直到北川断层的两端及中央线的位置。(1)都江堰———汶川路研究区:这个研究区位于国道213线,选取的距离大概为90千米左右,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这个路段上也发生了规模比较巨大的崩塌和滑坡现象,而这些二次地质灾害的发生也非常严重的影响到了灾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分析和研究发现,这一路段上基本上都是岩浆岩,而映秀到北川的断层正好是从这条线路上通过研究区。整条公路的沿线上一共出现了三百多个相关二次地质灾害触发点,整段路有大概25千米的道路都已经被这些二次地质灾害所破坏掉了,其中的大部分路段是直接被冲毁或掩埋。(2)北川———安县研究区:这个研究区位于北川、安县、绵竹和茂县的交界处,距离震中大约有110公里,这一研究区同样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而且其中发生的大多数灾害非常明显的属于典型的地震触发,在汶川大地震当中所触发的较大滑坡———安县大光包滑坡就位于这个研究区内,第二大的滑坡现象———绵竹文家沟滑坡同样也位于此研究区当中。这个研究区总的区域面积达到了3000平方公里,主要的地质构造是板岩、砂岩、千枚岩、碳酸盐岩和砂浆岩等。

二、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1上/下盘效应

所谓的上盘效应,最早的提出者是两位美国学者,他们在详细的观察了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各项地震记录之后,从中找出了其他的一些逆断层型的地震记录,然后就发现了在断层的上盘地区,其加速度的峰值系统往往要比其下盘的加速度峰值高一些;这与我国学者的一些发现不谋而合,同样也证明了上/下盘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他们也发现了在加速度的峰值方面,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下盘加速度的衰减过程往往很短,而上盘加速度的衰减过程很长,衰减较慢。从汶川大地震的情况来看,可以从震源的机制和地震波谱来分析,它是属于一种逆冲方式,但同时又兼有右旋走滑运动的破裂方式,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地震和地质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同样可以证明它的发生是存在着上/下盘效应的。

2距离效应

通过我们对于这两个比较典型的研究区进行的数据分析上就可以看出,这次地震所最终触发出来的各种二级地质灾害,它们与断层的距离都比较近,而且是距离越近,二级地质灾害的具体分布密度也就越大,如果距离断层较远的话,密度就会比较小。如果对其再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我们还可以发现出另外一些规律:(1)如果触发的二级地质灾害与发震断层的距离相同,受到上/下盘效应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结果表明,下盘的地质灾害发育的实际密度事实上是明显的低于上盘的;(2)其次,在我们对以往的资料进行总结和统计的时候也发现,在距离断层上盘大概10公里的范围之内,是属于二级地质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但是通过我们此次对于汶川大地震的实地调查来看,可以把二级地质灾害发生最为强烈的区域重新划分,大概是在距离断层上盘7公里之内;(3)通过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发震带当中的断层对于大型滑坡的发生和分布也具有着很强的控制作用,因为很多大型滑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地震波对于墙体产生的非常强烈的冲击。

3拐点效应

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处于地震区之内的几乎所有转折部位和错列部位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二级地质灾害,这说明这些地方是二级地质灾害的一个强发育区。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主要是因为这些断裂的转折点或错列部位往往会在整个断层发生错动之后,随之发生一种深度更大的剪断现象,从而就导致其发生破裂,这个时候,就会释放出很多的能量,从而就形成了一个次级的震源,因此就会在这个部位当中发生二级地质灾害。

4方向效应

一个地区的具体地形条件往往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很重要和直接的影响,以龙门山研究区为例来说,其两侧的水系是沿着垂直于龙门山的走向进行发育的,正好是处于龙门山的断裂带发育区。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之下,滑坡也基本上是平行于这个走向来进行滑动的。这种滑动的方向除了要受到具体地形条件的影响之外,同时还和强震的地震波在断层当中的传播方向有关;往往地震波在断层中进行传播的时候会沿着垂直于断层的方向,所以坡体所发生的震裂就基本上会是沿着这个方向的。

三、结束语

本文只是简要的来叙述了一下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触发二级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对震区当中的几个比较典型的区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然后从中分析出了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断层效应,希望能够给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希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论文:遥感技术地质灾害论文

1包兰铁路概述

包兰铁路属于京兰通道中一条十分重要的组成路段,在我国铁路交通枢纽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阶段,包兰铁路的运量已处于超饱和状况,对这一路段的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我国铁道部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改建包兰线的工程项目。改建后的包兰线正线里程可达到469.305km,跨越宁夏、甘肃两省。改建线路计划通过区域的地貌特征复杂,包括黄河冲积平原、山间和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中山区等;线路构造体系自北朝南,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包括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之银川断陷盆地、贺兰山褶皱带等。

2遥感信息源的选择和处理

地质灾害体解译对空间分辨率、影像饱和度和地物相互反差等有着十分高的要求,通过对主成分进行融合、变换,可充分展现上述细节,便于其在原有图像的条件上,不仅留存多光谱图像信息,还能提升空间分辨率。通过已收集的DEM数据,可在指定模块下将DOM影像图纹理叠加至三维地形模型,得出相应的立体模型,从而从各个方面对解译进行辅助。

3主要地质灾害分析

3.1盐渍土可

通过结合地物反射波普的特点采集盐渍土的灾害信息。经对相关非遥感采集信息的结合利用,包括植被生长情形、地表盐霜盐斑位置和土壤特征等,并结合10.0%遥感图斑抽样现场验证,评价精度可达到90.0%的标准。

3.2泥石流

泥石流堆积位置大多处于沟口,以扇形较为多见。遥感得到的影像色调呈浅灰、灰白。可通过堆积物的特点、堆积物与沟谷的相对位置评定泥石流的类型。

3.3崩塌

在遥感技术所呈现的影像中,不同的崩塌陡崖所表现出的影像的色调深浅不一。在陡崖下端位置可见色调较浅的锥形地质构造,存在粗糙感或表现为花斑状锥形,崩塌体堆积为浅色调,表现为锥状。

3.4滑坡

大部分滑坡表现为围椅形状,滑坡体下端位置在土体挤压的作用下可能产生不平整的地质结构;滑坡滑体前缘表现为舌形,一些滑坡表层会存在翻滚的情况,进而形成反向坡地貌。

4应对地质灾害的建议

4.1盐渍建

包兰线盐渍土的项目多位于平罗至武口、惠农至银川等区域。在地势低洼的影响下,水位贮藏于较浅的地下,水流不畅,地表出现强烈的蒸发现象,导致地表出现盐渍化,大范围产生盐壳、盐霜。面对盐渍土地质灾害,应选取当地含盐的土壤填筑,主要构建加隔断层和建造持久的排碱沟。

4.2泥石流

包兰线发育的泥石流有20多处,大多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香山山脉北线等位置,泥石流多呈沟谷型线性特征,形成原因为水动力,有着明显的流通区、形成区和堆积区。如果发生水源的制约,即可能引发改建包兰线泥石流,则应在铁路各个泥石流沟线路搭建桥梁,尽可能地降低对拟建铁路建成后造成的危害。

4.3崩塌包兰线的崩塌

地质灾害大多位于甘肃段至兰州东站,这条线路存在不稳定斜坡,地层由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构成,植被不繁茂,在雨水持续作用力的影响下,极易出现崩塌现象。由于该地段软质地层受到自然风化的作用,缺乏足够的抗剪强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滑面的产生创造了地质结构基础。在改建包兰线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坡度大的地质不良段,则建议开展削坡、固坡等相应处理。

4.4滑坡包兰线发生过多次滑坡

滑坡的主要类型包括松散堆积层滑坡和顺层基岩滑坡,上覆的第四系碎石土、砂岩、粉质黏土和含碎石粉质黏土通常会构成崩滑带,下伏泥岩、砂质泥岩,具有透水性差的特征,在水的作用下,往往会泥化、软化,进而产生软弱夹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滑面的产生创造了地质结构基础。对于处在隧道出口处的浅层滑坡,会受施工影响变得更严重,因此,建议应选取中桥构筑开展隧道出口施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采用先进遥感技术对地质展开监测,一方面可以提升地质监测范围,提高地质监测效率;一方面能提升地质监测的度,便于为改建包兰线提供重要的科学保障。在今后遥感技术的发展中,仍需要不断改善遥感技术,以促进环境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作者:章新益董双发刘倩梁鑫李婧玥江露芳单位: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

地质灾害论文:金属矿山地质灾害论文

一、金属矿山主要地质灾害

1、地表沉降、塌陷金属矿山的过度

开采会造成地面下沉和塌陷,其中代表性的矿场有凡口铅锌矿、山东莱州马塘金矿、兰坪县金顶镇南场铅锌矿。金属开采造成很多空区,这些空区会使矿山开采环境恶劣化,相邻作业区通道维护困难,如果空区突然坍塌,形成气浪,破坏开采设备,造成人员伤亡;虽然有的矿区再开采之后及时进行填充,但是地表还是会出现严重裂缝和岩层错动,开采深度越深这些痕迹会越来越明显,给居住在这附近的人的生活造成威胁。

2、地下水灾害

我国金属矿开采的深度逐渐增加,出现突水淹井、海水入侵、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井下泥石流、引起地面塌陷等地下水灾害,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有较完善开采设施,员工在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及时进行疏干排水,甚至是进行深降强排。近些年,矿井突水事故频频出现,对地下水进行深降强排会形成水头差,会破坏一些防范较弱的地区,严重的会造成人员伤亡;还有可能在岩溶地区出现坍塌事故,破坏地面的建筑物和农田耕作和灌溉,甚至是影响作物生长,有的矿区甚至形成土地石化和沙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采矿造成缺水的地区也在不断地增加。

3、深井岩爆

我国采矿工业越来越强,部分上世纪兴起的矿井在现在增加了开采深度,新兴的矿区开采深度也在不断加深,由于矿区开采深度加深,地表层的压力随之也在增大,引起的岩爆逐渐增多。如红透山铜矿目前开采已进入900至1100m的深度,在1999年发生的一次中等程度的岩爆,使100m长的斜坡道一次性崩塌报废和部分采场停产。近些年,矿山开采深度逐渐增大,岩爆危害逐渐凸现出来,以成为深井采矿的技术难题。

二、国内外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研究的发展现状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国外金属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其破坏机理和预测方式,重点分析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和活动过程。而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南非的库克和苏联的霍多几乎同时提出了冲击地压和突出的能量理论,这些理论在当下的研究中还具有借鉴价值,在这之后还有许多学者对金属矿山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尤其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J-Satty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层次分析法,这个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我国,矿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学者们对金属矿地质灾害的研究还局限在研究它的影响因素,局限性很大,人们缺乏环保意识,相关企业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甚至有的企业过度追求利益,再开采过程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对环境破坏很严重。

三、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深井岩爆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对金属矿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多,许多矿床开始进入中、深部开采,国内学者对深部矿床岩爆的相关信息进行研究,但是工业实验研究还是空白的。在岩爆发生机理研究方面,国内外着重对岩石的岩爆特性和产生岩爆的应力条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岩爆防治工程应用方面,主要对采矿引起的应力集中和能量聚积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应力在局部高度集中和阻止岩爆发生,开展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对岩爆的发生机理或能量聚集形成规律还没有掌握。

2、地表沉降、塌陷防治技术

金属矿山采矿引起的地表沉降塌陷主要是由于采空区塌陷造成的。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但开展过一些地表的观测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对地表沉降、坍塌的处理办法还是采用原始的填充法或压力灌浆技术,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如何有效快速地实现尾砂充填的水、砂分离,提高充填效率、效果,防止井下水的污染,使全尾砂充填采空区的方法取得成功并在实践中得以推广应用,仍需进行艰苦的试验研究工作。对于采矿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塌陷的治理,当前广泛应用方法是通过对采空区充填及塌陷区压力注浆。采空区充填在工艺角度看是比较科学的方式,一般有随采随充(充填采矿法)和集中充填(事后充填)两种方法;塌陷区进行压力注浆是在沉降或塌陷发生后对岩移或塌陷产生的孔洞、裂缝进行压力注浆充填,以防止沉降或塌陷的进一步发展。

3、地下水灾害防治技术

目前,我国对地下水灾害研究主要在地下水运动规律和突水机理等,利用挖掘机在防护薄弱的地区修帷幕,是当下的堵水技术,在国外还没有企业运用这种堵水技术。为充分利用增加隔水层的厚度,减少排水量,国外正在对隔水层的隔水机理、突水量与构造裂隙的关系、高水压作业下的突水机理以及隔水层稳定性与临界水力阻力的综合作用等进行研究。

四、结束语

我国开采矿资源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我国国土上浅部的、易开采的矿山逐渐减少,而较深地区的矿床因为地势复杂,不易开采,但是目前的局势迫使我们不得不将开采方向转入这些矿床,引起的地质危害也来越严重,事故也频频出现。因此,学者们应该加强对开采矿区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主要还是金属矿山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科研机构在典型矿山进行联合技术攻关,以尽快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满足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开采的需要。

作者:王晓阳单位:河北钢铁集团迁安红山铁矿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论文:堡坎滑坡地质灾害论文

一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茅台镇赤水河沿岸地区地貌主要为浅切低中山向斜谷地,赤水河为低侵蚀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基本特点是冬暖、夏热、少雨,年均17.4℃,夏季较高温度达40℃,炎热季节达半年之久。冬季无霜期长,温差小,年均无霜期多达359d。而年降雨量仅800~900mm,是仁怀市内的少雨区。境内河流均属于长江流域赤水河水系,赤水河此段大体由南向北流入四川境内,两岸发育众多支流。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侏罗系红色砂岩、泥岩地层,俗称红层,主要有白垩系茅台群(K2m)紫红色砾岩、侏罗系上沙溪庙组(J2s)紫红色长石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侏罗系下沙溪庙组(J2x)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互层、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群(J1-2zl)紫红色粘土岩、砂岩夹泥灰岩。构造上该区处于茅台向斜核部附近,茅台走向整体呈“S”状,在该区域呈现倒转的向斜。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境内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和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仁怀市境内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域岩类主要为软质岩组,抗压强度低,易风化。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由大气降水补给,沿基岩裂隙赋存运移,在地势低洼处以泉点形式排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因为该地区位于酿酒的黄金地段,酒厂建设活动、城镇建设、交通建设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之前耕植率普遍较高,植被破坏严重,随着近年来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生态植被逐渐恢复。

二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在20世纪50年代,茅台地区就有“山摇地动之说”。20世纪60年代,茅台酒厂的房屋开裂、地面下陷、道路破坏现象时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随着茅台酒厂的扩建,有关勘探部门对茅台滑坡分期、分批进行了勘探,查明当时大小滑坡共20多处。随后茅台酒厂对这些滑坡进行了治理。之后茅台酒厂对其新建酒厂斜坡进行了抗滑桩等支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近期的统计数据表明,至调查时间截止,茅台镇共有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1处位于赤水河两岸硅质碎屑岩“红层”分布区,其中10处滑坡,1处泥石流。以滑坡为主,地质灾害均为小型。该区域为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赤水河河畔的S208省道雨季多次诱发滑坡及落石,交通中断,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由于赤水河西岸酿酒业的快速发展,新建或厂房扩建,诱发地质灾害失稳加剧。

三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特点

目前该区域滑坡地质灾害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为残坡积层滑坡、崩滑、顺层滑坡3大类。在赤水河东岸(茅台酒厂所在区域),该区域岩层产状为280°~295°∠15°~20°,斜坡多形成顺向坡,地形坡度多在15°~30°,暴雨气象条件下,比较容易发生残坡层滑坡,此类滑坡主要沿岩土界面滑动,规模较小。还有一类为顺层滑坡,随着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加强,切坡形成临空面及河流冲蚀形成了临空面,而侏罗系自流井组地层发育多层泥岩与砂岩互层,泥岩、砂岩接触面也容易形成潜在滑坡,在降雨条件下及人工加载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此类滑坡。陈佑德等[4]运用遥感技术对赤水河东岸地区古滑坡进行研究分析,在茅台镇赤水河东岸解译了古滑坡的分布及特征。根据笔者在现场的调查情况,该地区岩层产状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在河流下蚀过程中切断岩层及人为削坡形成临空面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此类顺层滑坡。在赤水河西岸地区斜坡大多为逆向坡,地形坡度较陡,主要为小型的崩滑破坏。主要在强降雨的状态下,表层土体饱水,比较高大的乔木根部加固效果有限,在自重及风荷载作用下,根部对周围土体的拖拽作用,加剧土体的破坏,从而产生崩滑现象。在赤水河河西岸部分地区,部分斜坡为顺向破,在人为开挖形成临空面的情况下,也容易沿岩土界面及泥岩与砂岩接触面产生滑坡。近年来,随着茅台镇赤水河西岸酿酒业新一轮的建设,诱发滑坡呈加剧的趋势。以下以茅台镇西岸一扩建的酒厂形成滑坡为例来具体分析。

四典型滑坡地质灾害案

例该滑坡位于茅台镇赤水河西岸椿树村兰家湾一带。由于下部一酒厂扩建切坡形成陡坎诱发其上部坡体发生变形,引起2个酒厂酒库、制曲车间、地坪产生开裂现象,引起了责任纠纷。上部酒厂采用桩基础,桩长在滑面以下。达该滑坡位于斜坡的一小山脊位置,东西两侧为冲沟,地形坡度约15°。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分布多个酒厂。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紫红色砂岩、泥岩。岩层产状340°∠25°,岩体中主要发育2组优势裂隙,裂隙产状为345°∠70°、65°∠55°,裂隙宽0.5~5cm,裂隙间距0.5~2m,粘土充填,岩体完整性较差。构造上处于茅台向斜核部位置。该滑坡位于一老滑坡后缘地带(该老滑坡于1992年雨季滑动失稳),滑坡呈圈椅状,前缘最宽处达82m,纵长43m,主滑向340°,滑体达4.23×104m3,属于小型浅层牵引式滑坡。滑坡边界受地形及变形裂缝控制,某酒厂2酒库后形成弧形的张拉裂缝,控制滑坡的后缘边界;前缘边界受酒厂3下部切坡形成6~9m的临空面,控制滑坡前缘边界。该开挖临空面没有及时修建挡土墙,后来在该位置修建了抗滑桩;左侧缘受冲沟控制,右侧边界沿下部开挖临空面边界山脊线控制。滑体物质以紫红色残坡积土、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的强风化紫红色泥岩、砂岩。滑床位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J2s)中风化紫红色泥岩、灰褐色砂岩地层。滑面位于沙溪庙组强风化紫红色泥岩与中风化灰褐色砂岩的接触面。强风化紫红色泥岩在遇水软化呈粘土状,力学强度低。变形特征:在滑坡上发育多条裂缝,滑坡后缘发育地面裂缝DLF1~DLF5,这些裂缝发生时间在2014年3~4月之间(此时间较好也在下部酒厂切坡开挖及挡土墙施工时间)。DLF1(裂缝1)发育于某酒厂酒库地坪上(该建筑为框架结构,采用桩基础),裂缝长约20.7m,宽约0.2~2cm,可见深度2~3cm,裂缝走向248°,倾向334°,其北西侧下错2~3mm,无充填,裂面新鲜粗糙,为拉张裂缝。DLF2(裂缝2)为DLF1的西端延伸,出现在工棚地面上,呈弧形,长约16m,向北西侧下错约1~2mm,裂隙走向210°,无充填,裂面新鲜粗糙,为拉张裂缝。DLF3位于酒库东南角的道路上,裂隙长度约17m,走向230°为拉张裂缝,已被水泥砂浆填补。DLF4,位于国和酒业场区酒库道路上,裂缝长度约55m,宽度0.5~4cm,裂缝走向为250°,延伸性较好,可视深度2~5cm。DLF5出现在锅炉房(烟囱)与酒库间,裂缝长度约26m,宽度0.5~2cm,裂缝走向为250°,延伸性较好。在滑坡中下部也发育多条裂缝,如裂缝DLF7:该裂缝发育于酒库下方基础与堡坎间,裂缝长度约64m,宽度20~30cm,可见深度为1~3m,可见基础及土层,基础与堡坎错落0.5~1.7m,裂缝走向为250°倾向340°,延伸性较好。据访问,裂缝DLF7所在位置在开挖前已出现局部堡坎沉降及坍塌现象,但未见裂缝出现。此外,酒厂1与酒厂2酒库也可见多条裂缝。滑坡影响因素与变形破坏机制分析:影响因素:地形地貌方面:该滑坡区域属于赤水河谷低中山侵蚀斜坡地貌,地形坡度在15°左右,两侧发育2条冲沟;岩土体结构:该区域出露红层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及砂岩、泥岩互层。地层产状与坡向相同,为典型的顺向破。地层中泥岩已风化,在水的作用下力学强度大大降低;降雨的影响:工作区降水丰富,对滑坡的影响主要有2个方面,一方面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增加了斜坡岩土体的自重;另一方面雨水渗入地表,对强风化泥岩起软化作用,大大降低潜在滑面的抗剪强度,斜坡失稳概率大大增加(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该区域是酱香型白酒酿造的黄金地段,修建酒厂等工程活动强烈,切坡平整现象常见。该滑坡前缘位置2013年底由酒厂3修建道路切坡未能及时支护形成了6~9m临空面,其上部逐步出现大量张拉裂缝。该滑坡形成机理主要为在红层顺向斜坡中,由于工程活动切坡形成临空面,在降雨的影响下,下部强风化泥岩雨水软化,抗剪切强度大大降低,沿强风化泥岩与下部砂岩形成潜在的滑动面而发生变形。

五防治建议

①茅台地区为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斜坡容易沿岩土体接触面产生滑动,顺向斜坡也容易在工程建设切坡工程中沿软弱结构面(层面)产生滑动破坏。而此区域为酿酒的黄金地段,工程活动十分强烈,工程建设项目应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开挖坡体应及时对坡体进行支护。②该地区绿化避免采用高大的乔木,可选择比较低矮的灌木及草本植物。高大的乔木其根部类似树根桩加固深度有限,因其不断增强的自重及强降雨、风荷载传递等作用下,根部对土体的拖拽作用反而破坏土体的强度,对斜坡的稳定性不利。③加强该地区地质灾害方案教育工作,文中列举的典型滑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下部酒厂有关人员套用其他地区的建设经验,开挖临空面未能只是支护及支护较弱,造成人为因素诱发的滑坡地质灾害。

六结语

茅台地区是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滑坡的形成与该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因素密不可分。区域主要发育3类滑坡类型——残坡积堆积层滑坡、顺层岩质滑坡、小崩滑。茅台赤水河西岸是酿酒的黄金地段,新建酒厂等工程活动十分强烈,建设过程应该加强地质勘探活动,对建筑物加载应该引起重视,对边坡应该加强支护以保护当地独特的环境。斜坡生态绿化尽量选用低矮的灌木种类,以减小其对斜坡的不利影响。加强对当地民众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增强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作者:段方情宁黎元罗和平单位: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地质灾害论文:景区崩塌地质灾害论文

1地质背景

1.1地层岩性

葡萄沟景区及附近区域出露的地层按时代成因可以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和全新统,其中:下更新统主要由灰色巨厚的西域砾岩层,钙质胶结,夹有细砾岩、砾状砂岩及砂质泥岩的透镜体等岩性组成,岩层厚度大于50m,下伏第三系泥岩、砂岩;全新统主要包括全新统坡积层和全新统冲积洪积层,全新统坡积层分布在防治区葡萄沟东西两侧及时斜坡带山坡上及坡脚处,岩性为坡积碎石土,厚度1.5~3.5m,该层直接覆盖在下更新统西域砾岩层之上;全新统冲积洪积层呈条带状分布于葡萄沟现代河床中,岩性为单一圆砾或卵石,局部夹有细砂透镜体。圆砾厚度在北侧Ⅲ号防治区为7.42m,在南侧Ⅴ号防治区揭露厚度6.5m。卵石层在南侧Ⅴ号防治区揭露厚度为4.8m。

1.2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吐鲁番葡萄沟风景区位于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东段的吐鲁番—哈密山前坳陷的山间构造断陷盆地—吐鲁番盆地中部,其次级构造包括火焰山逆断裂褶皱带(火焰山背斜)和火焰山山前坳陷2个单元,两者被吐鲁番大断裂所分开。新构造运动对盆地内地貌、第四纪地质和气候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吐鲁番盆地为地槽型封闭盆地,同时具有一些断陷盆地的特征。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上升幅度大,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间歇性,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景区区内形成构造剥蚀低山特征,由于新构造运动强烈,侵蚀切割剥蚀明显,形成了景区目前河谷地貌的特征。

1.3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葡萄沟景区及附近分布的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2大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葡萄沟河谷内及葡萄沟出山口以南的山前倾斜平原地区,为单一结构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一般为砂砾石和中粗砂,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Na型水,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0.5g/L左右;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主要分布于防治区下更新统西域砾岩下伏第三系砂岩、砾岩组成的基岩区。含水层岩性为砂岩和砾岩。由于含水层富水性差,流量较小,呈片状渗出,水质一般较差。

1.4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按照岩土体的组成岩性、结构类型、岩石强度等,防治区内岩土体分为3个工程地质岩组:(1)层状软弱的西域砾岩岩组:主要分布于葡萄沟景区东西两侧陡崖及人工削坡处,岩性为砂砾石,呈胶结—半胶结状态,密实,具半成岩性质,为葡萄沟特殊地质环境下形成的特殊地层,统称该地层为西域砾岩。天然容重一般在2.1g/cm3。具有近水平层理,局部地段夹有细砾岩、砾状砂岩及砂质泥岩的透镜体。西域砾岩的承载力特征值达400~500kPa。(2)碎石土单层土体组:主要分布于葡萄沟景区北部葡萄沟两侧火焰山山坡上,主要岩性为坡积碎石土,地层厚度1~3m不等,结构较为松散,具顺坡向层理。下伏地层为巨厚西域砾岩,承载力特征值为200~300kPa。(3)粉土和砂砾石双层土体组:主要分布于葡萄沟河河床两侧阶地上,岩性为冲洪积粉土和砂砾石,具二元结构,表层粉土厚度薄,一般在1m左右,松散,下部砂砾石,密实。该地层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为100~350kPa。

2崩塌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葡萄沟景区崩塌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主要可以分为崩塌危岩体和崩塌危岩带两种类型。其中,崩塌危岩带是由几个单体崩塌危岩体组成,同时单体之间尚存在规模小、仅以碎落、掉块为主的危岩体。在葡萄沟景区共发育有崩塌地质灾害点29处,其中19处为崩塌危岩体(带),为重要地质灾害点,这些地质灾害点均发生过崩塌,并在已发生的崩塌后壁陡崖上仍保留有危岩体(带),剩余10处为一般崩塌灾害点,对旅游区不会构成直接威胁。

3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3.1崩塌危岩体(带)形成机制

葡萄沟景区内危岩体的形成主要受裂隙控制。主要有2类破坏裂隙:后缘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2组结构面将崖体切割成独立块体。景区陡崖面走向为北北东向,其中危岩体后缘卸荷裂隙多与陡崖总体走向平行或斜交,风化裂隙基本与陡崖面垂直或斜交。两组结构面将崖体切割成独立的块体,在重力、风化营力、冻胀、震动力等不断作用下,裂隙会不断发展而张开,当其稳定性失衡时,危岩体就会发生崩塌。加之结构面产状直立,雨水易于渗入,在雨水、气温等长期作用下,结构面越张越大,最终导致崖体崩塌。

3.2崩塌危岩体(带)影响因素

葡萄沟景区内崩塌的形成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其次是人为因素影响。影响崩塌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地震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1)地形地貌条件。陡峻斜坡地形是形成崩塌的必要条件,葡萄沟景区内边坡陡峻,由于受人工切坡和风化剥蚀,坡脚形成近于直立的陡崖,坡度大于70°,为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质环境条件。(2)地层岩性条件。地层岩性的构成是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葡萄沟景区危岩陡崖面主要由第四系西域砾岩组成,层状结构,该岩石具有抗风化能力较差和裂隙较为发育等特点。(3)地质构造条件。地质构造因素与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葡萄沟景区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幅度大,构造运动使岩体卸荷裂隙、风化裂隙发育,从而加剧了崩塌灾害的发生。(4)气象水文条件。葡萄沟景区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干旱气候,多年年平均降雨量在10~16mm之间,多集中在6~8月。降水后形成的地表水通过陡崖后缘的裂缝渗漏到陡崖裂隙内,降低了裂缝的力学性能,同时,增加了裂缝内的水压力,诱发危岩崩塌的发生。(5)地震条件。葡萄沟景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可导致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应力急剧变化等,地震基本裂度位于Ⅶ度区,地震是导致崩塌的重要因素之一。(6)人类工程活动。葡萄沟景区内陡崖坡脚紧邻各类民房设施、旅游设施及引水渠道,东西两岸建设用地有限,迫使当地居民对葡萄沟东西岸山体进行开挖、削坡,扩大建设用地,从而形成高陡边坡,使边坡稳定性变差,甚至形成不稳定陡坡。经过对崩塌危岩体(带)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影响葡萄沟景区危岩体(带)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主要诱发因素为暴雨、地震和人工切坡。

4防治对策及建议措施

在葡萄沟景区,当地政府部门和居民也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已有的防治工程设施主要对葡萄沟东侧崩塌体坡脚进行了治理,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简易挡墙、引水渠道(落石沟)、生物防治(林地)和安全警示牌等四类。但是大部分挡墙防治措施的砌体形式结构简单,整体性差,部分挡墙修建过高,抗侧向推力能力降低,部分地段甚至出现了垮塌。本文在充分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民财产安全和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并根据葡萄沟景区内崩塌地质灾害的发育范围和特征,将景区内的崩塌地质灾害分为5个分区分别进行防治设计,其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Ⅴ。根据本次地质灾害的防治思路,对葡萄沟景区内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采取被动防护的工程措施,除WY01危岩体采用贴坡防护,WY04和WY12包含镶补坡脚外,其余危岩体均采用在坡脚或坡底处设置SNS被动防护网和桩板式挡墙的被动防治措施。其中WY01危岩体的防治措施。

5结论及建议

(1)在葡萄沟景区内共发育有29处崩塌地质灾害点,其中19处为崩塌危岩体(带),为重要地质灾害点,剩余10处为一般崩塌灾害点,对旅游区不会构成直接威胁。(2)葡萄沟景区内崩塌的形成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其次是人为因素影响。影响崩塌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地震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其中,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是影响葡萄沟景区危岩体(带)的发育主要控制因素,而暴雨、地震和人工切坡是主要的诱发因素。(3)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葡萄沟景区内的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采取被动防护工程措施,除WY01危岩体采用贴坡防护,WY04和WY12包含镶补坡脚外,其余危岩体均采用在坡脚或坡底处设置SNS被动防护网和桩板式挡墙的被动防治措施。

作者:张菊秀贺根义单位: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地质灾害论文:北缘断裂带地质灾害论文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特征

1自然地理条件研究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若羌县东部,研究区域海拔2146.39―2236.28m之间,年平均气温9℃,极端较高气温33℃,极端低气温-33℃,年平均降水量44mm,年较大降雨量88.3mm,年平均蒸发量2739.3mm;研究区域内山坡坡度较大,大部分地段在40°―50°之间,局部地段可达60°以上,地形起伏大。研究区域内沟谷深切,基岩裸露,植被稀少,泥石流冲沟发育,雨季洪水水量较大,汛期洪水迅速来临,汛期过后洪水迅速消散,泥石流沟谷内可见新近洪水冲刷痕迹。

2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区

地处阿尔金山低中山区与山前洪积扇堆积区结合部位,阿尔金山山脉整体呈北东走向,主要受阿尔金北缘断裂带构造控制,岩性以构造岩及元古界蓟县片岩、片麻岩和大理岩为主,并伴随花岗岩岩脉夹杂其中。阿尔金断层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期,是一条具有多期活动的断裂带,大致呈NEE走向,该断裂切割了前寒武系及古生界,沿断裂带定向分布着一系列侏罗纪断陷盆地,在阿尔金北缘地区古生代坳拉槽内同时发育华力西期和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带,以岩基、岩株、岩枝及不规则状产出,主要为浅肉红色花岗岩、灰白色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等;在前古生代该区主要为一套变质岩系,其中发育韧性剪切带;该地区中生代盆地沿断裂带定向分布,表明在中生代时这是一条具有拉张特征的构造带,是地壳的薄弱带,阿尔金北缘断裂在新生代时强烈的左旋走滑活动是在中生代拉张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阿尔金北缘断裂带的构造特征不仅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而且具有强烈的逆冲挤压作用,既有高角度的逆冲,也有低角度的逆掩,前古生代逆冲和推覆到中、新生界之上屡见不鲜。研究区域地层出露复杂,岩性主要为片岩、大理岩,受构造影响,多表现出强烈的揉皱变形和挤压破碎,工程性质差。

二地质灾害特征

1地质构造影响线路

通过地区从区域上属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歹字型构造体系顶部隆起带与山前断陷盆地的分界处,构造运动较为剧烈,构造线走向多为NEE,倾角较陡,但亦有NWW向断裂和帚状断裂,主要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继承性明显,并伴有岩浆活动,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显示,该断裂带为晚更新世活动性断裂。阿尔金北缘断裂F20断层破碎带,该断裂带走向NNE-NE-WE,沿地貌分界线展布,倾角30°―40°,倾向南,为逆冲断层,主断裂带宽50―100m,断裂影响带宽1000―3000m,北侧断裂影响带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下,南侧位于低阿尔金山低中山区前缘。断裂带物质主要为碎裂状片岩及大理岩,其中条带状分布有片麻岩、千枚岩及变粒岩等,工程性质差,北缘断裂是制约线路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2泥石流、危岩落石

阿尔金山北缘断裂带山前段地形陡峻,岩体受构造影响严重,岩体破碎,降雨集中,导致泥石流和危岩落石等地质灾害分布广、规模大。研究区域内泥石流类型为水石流型,线路位于泥石流流通区及堆积区,泥石流物质主要为粗圆砾-卵石土,局部可见漂石分布于表层,漂石较大粒径约1.5m。阿尔金山地区地形陡峻,自然坡度均在50°―60°之间,坡面陡峭,基岩裸露,表层岩体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表层风化体容易与母体剥离,继而产生掉块现象,围岩落石发育,对线路影响较大。

三线路方案比选

1地质选线原则

鉴于该区域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艰巨,勘测和设计过程中,在大面积区域地质调绘的基础上,做好方案比选,主要坚持以下复杂地质区域选线定线技术原则:(1)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及区域深大断裂发育,线路应尽可能避开或远离深大活动断裂,在无法避开的情况下,线路宜短距离、大角度且以简单工程类型通过。(2)区域内地形复杂,沟谷发育,工程艰巨,不良地质体发育,成因复杂,线路方案应进行综合比选,对性质复杂、不易处理的不良地质地段,应尽量绕避,在不能避开的情况下,宜缩短距离以简单工程通过。对于泥石流尽量在流通区通过,且桥涵工程要留足净空。

2桥方案和隧道方案比选

格库铁路巴什考供至米兰段,长约120km,海拔由3000m降至800m左右,巨大的高程落差使得线路标高对线路平面位置及走向有巨大的限制性,使得线路在研究区域内不得不走进北缘断裂带影响带内,这对于地质选线水平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现重点研究行走于断裂带内的桥方案和隧道方案。

2.1桥方案线路

在DK652+500―DK656+500段以桥和路基方式通过,其中桥长3620.85m,路基长379.15m;该段线路全部走行于北缘断裂带影响带内,并与主断裂带小角度相交一次,受北缘断裂带影响,岩性以构造压碎岩为主,原岩成分为片岩夹大理岩,岩体破碎;线路跨越8条泥石流沟,且都与线路正交。

2.2隧道方案线路

在DK652+500―DK656+500段以桥隧夹路基方式通过,其中桥长3546.5m,隧道长363m,路基长390.5m;该段线路全部走形于北缘断裂带内,并与主断裂带小角度相交一次,受北缘断裂带影响,岩性以构造压碎岩为主,原岩成分主要为片岩夹大理岩,岩体破碎,且隧道进出口位置山体陡峻,表层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发育危岩落石,受构造影响严重,隧道围岩破碎,洞身全部为Ⅴ级围岩;线路同样跨越8条泥石流沟,且都与线路正交。

2.3线路方案比选及意见

经综合比选分析,桥方案相对隧道方案工程设置相对简单,缩短了在断裂带影响带内的走行长度,避免了在北缘断裂带影响带内的隧道工程施工,规避了危岩落石等对以后铁路运营过程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且投资相对较小,且该段线路标高较高,桥下净空富余,满足泥石流平顺通过,因此综合比选分析结果:在研究区域内推荐桥方案。

四结论

格库铁路在阿尔金山北缘断裂山前段,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区域内构造发育,危岩落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构成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加上在高程落差巨大,对线路平面走向位置具有极大的限制性。在充分总结汲取构造及地质灾害发育山区铁路综合选线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阿尔金山北苑断裂山前段选线定线技术原则,选取工程设置相对简单,地质条件具有优势的桥方案通过该地区,避免了在断裂带影响带内的复杂隧道施工问题,节约了投资,选线效果显著。

作者:常帅鹏单位:中铁及时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论文:地质灾害防治中地质环境论文

一、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形成

1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因为自然地质的变化、作用,或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环境恶化,从而对人类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的损失,人们称之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来自于自然,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抗的灾害,预测以及治理都相对困难,一旦灾害发生,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所以,我国政府在这个方面一直重视,但是因为经济基础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目前为止,也不能对地质灾害进行的防预。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所能做的就是尽较大的努力,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分析地质环境,对其各种运动规律都分析掌握透彻,这样就能够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有所预测,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为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等。

2地质环境

从广义上讲,地质环境就是指岩石、水以及大气等物质所构成的体系,那么从狭义来说,则是岩石团与其所产生的风化物,地球在不断变化和运动过程中,其地质环境也是在不断更改的,因此,地质环境,就是地球演化的结果,岩石团与水圈以及大气圈等进行作用,相互交换能量,从而形成了目前人们所看到的地质环境。它们是一次造山运动与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环境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发生的,其中会有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等进行参与,各个圈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形成了最终的地质环境。所以说,从地质环境中能够分析出地质运动的规律,从而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减少损失。

二、地质灾害防治中地质环境的利用

研究通过对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看出,想要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首先就是要对地质环境的规律进行分析和掌握,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制定防治措施,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地质灾害总是发生

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质环境是地球自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质环境在不断演变过程中,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我国的地质环境变化比较快速,人类改造自然的速度以及强度都在增加,追去经济效益的脚步越来越快,因此,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也超过人们的想象,并超出了环境本身所能承担的范围,这样的结果,就是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构造仪器构成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的条件,它们的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因。

2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

按环境学的定义,所谓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对地质环境而言,环境质量就是指构成地质环境的各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如前所述,如果地质环境的改变超过了地质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就会产生某种地质灾害。从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来看,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因素繁多的国家,每年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以百亿元计的。总体来说,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影响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是间接地影响整个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地质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地质灾害越严重,发展速度越快,危险性越大,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就越大。

三、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进行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必然要遵循地质环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可续的防预措施,减少其发生的几率,或者是在灾害发生之后,在及时时间内采取治理措施,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这两者就是人们常说的“防”与“治”。只有采取防治结合的手段,才能受到更好的治理效果。防止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防止将拟建工程设施(含居民点)放进有致灾作用存在或有其发生危险的危险区,这是“避”;二是将已处于致灾作用威胁之下的人、物、设施撤离危险区,这是“撤”。

四、结语

在防治地质灾害以及保护地址环境的过程中,充分的依托科技的力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虽然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此,不断完善和创新地质灾害防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是维护人们生命健康以及减少财产损失的关键。结合地质环境,从其规律出发,科学预测,合理的制定治理措施,是文章所以表达的主旨,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要坚持将地质灾害治理与地质环境相结合,科学分析之后,在制定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治理效果。

作者:李鑫叶敏单位: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省汉源县国土资源局

地质灾害论文:测量技术下地质灾害论文

1传统测量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传统的地质灾害检测技术是运用简易检测以及多种测量仪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记录发送到预报中心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要发出灾害的预报。变形是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监测对象。变形监测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监测。本文中所指的监测对象则是以测量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外部变形。常用的传统检测方法为大地测量法(三角交会、水准法,测距法,小角法,视准线法),常用的监测设备为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和激光测距仪。大地变形监测的特点是以监测滑坡体表层各部位的位移为主,测量范围较广,没有量程限制。

2新的测量技术(3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地质灾害测量技术———3S技术应运而生。所谓3S技术是GIS,GPS和RS技术总称的简称。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eo-InformationSystem)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重要的信息技术,近年来它已经深入到地质灾害预报与可视化分析以及综合服务系统等方方面面。它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GIS的功能是进行数据的提取和转化,将空间的转换为数字的;进行由二维,三维的地图中的数据进行集成;重构数据结构和转换数据,不同的数据转换方式也不同;查询、检索空间数据;操作以及分析数据;空间显示和输出成果;定期更新空间数据。GIS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和专题性。传统的方法和技术难以胜任的记录和计算大量数据的难题伴随这GIS技术的运用而成功解决。现实的需求也拓展了GIS技术的应用潜力,GIS技术在地质灾害测量方面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以它连续,实时和高精度的特点在地质灾害变形监测中被广泛应用。GPS的优点十分显著———测站之间不需要通视,拥有高达98%的全球覆盖率,这也使得点位的选择十分方便灵活;观测时间很短,不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并且可以全天候进行监测,不会漏掉重大的变形信息;可同时进行平面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定位精度高,实验已经证明,在<50km的基线上度可达12*10-6;拥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从数据的采集到处理再到分析和管理过程都易于实现自动化。GPS技术被利用于对大型的建筑物进行变形监,在远离建筑物的地方选择一个比较稳定的点,GPS接收器被放置于这个点,再将几台接收器放置于其他目标点,便可算出目标点的位移了。用GPS来代替常规的监测办法已经被国内外反复的研究实验所证明,而且GPS技术在很多方面都明显优于常规的监测方法。GPS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对地质灾害的监测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RS(RemoteSensing)技术即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RS技术已经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质灾害的监测已经于遥感技术有了紧密不可分的联系。RS技术的平台是航天飞机或是卫星,飞行的高度高,成像的范围很大,这也就保障了可以及时快速的获取各种近期的数据和变化的信息。结合我国的情况,经过反复的实验以及研究,一般选择具有价格低,操作简单,起降灵活,并且安全性高的轻型飞机作为低空遥感摄影技术的平台。通过利用RS技术所得的资料,为地质灾害的监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日益成为地质测绘单位开拓服务领域的重要方面。

3新旧测量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成效对比

研究试验已证实传统的测量技术易受通视条件和气象条件(风、雨、雪、雾)的影响,以及外业工作量大、周期比较长,经费高。一系列的弊端直接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传统的测量法在地质灾害的监测中越来越显现出了费用支出与获得之间的比例失衡。而新的3S技术却有着显著的优点:GIS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和专题性。传统的方法和技术难以胜任的记录和计算大量数据的难题伴随这GIS技术的运用而成功解决;GPS自动化程度高且度有保障;RS技术价格低成像范围大等等。大量地质灾害的存在,使我国在已掌握传统常规测量技术的基础上迫切要求着有一种成本适中、易推广和有效的监测手段对于这些潜在或是正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以避免当大面积地质灾害产生时所造成的难以预料的巨大损失。伴随着城市建设过程以及价值分析理论的发展,新的地质灾害测量技术从传统,落后走向了现代化———提高功能,适当提高成本,大幅度提高功能,从而提高价值的理念在新的测量技术中得到了彰显。

作者:付超单位: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地质灾害论文:水文地质因素下地质灾害论文

1水文地质因素导致发生的地质灾害

1.1引起地面沉降

通常情况下,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往往体现在地面的沉降方面,这主要由于地下松散等原因导致地壳产生不规则变形,形成一种局部下降的运动。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对于人为因素而言,则主要因过度开采地下水等相关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现象,同时还会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对于自然因素而言,则主要是因构造活动引起地面沉降现象。由此可见,人为因素是形成地面沉降的较大因素。

1.2引发软土地基变形

对于地质开发来说,软土地基变形是其中常见问题。由于软土具有较强压缩性和灵敏度,但透水性比较差,又加之土体结构稳定性不高,极易受到地下水运动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水文地质因素对软土地基变形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原状土受到地质运动的振动后,很容易破坏其结构,使土质结构强度降低,进而使土体结构被破坏,最终造成软土地基变形。

1.3引发砂土液化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也体现在砂土液化方面。由于砂土液化饱水的疏松粉和细砂土等在临界地震作用下,受到瞬间破坏,进而呈现出液态现象。一旦呈现这种情况,便会使超孔隙水压自下向上运动,最终产生砂土液化现象。另外,由于砂土上部覆盖层具有较差的渗透性,很容易使地下水溢于地表,严重情况下还会产生冒砂等地质灾害现象。

1.4引起岩溶塌陷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也体现在岩溶塌陷方面。所谓岩溶塌陷,则主要是在溶蚀洞穴上覆盖有松散土体,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或人为因素,如洪水、干旱、抽水、排水等,都很容易使地面产生变形,引发岩溶塌陷等现象。通常情况下,地下水的流动及其动力条件是引起岩溶塌陷的主要因素,它很容易使溶洞底层结构牢固性遭到破坏,降低土体抵抗力等多种原因造成。因此,地下水流动及其动力很容易引起水文地质的影响。

2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范策略

a)采取实时监测措施,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在水文地质工作中,投入监控设备,加强对水文地质工作的监控,监控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a)对施工工序进行监控,杜绝施工工序出现错误;

(b)对施工人员进行监控,保障施工人员认真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避免出现盲角,多方位地监控工程质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且,要确保监控设备质量好,能满足监控需要,不易出现故障,故障易于维修。对水文地质工作进行监控,为管理人员或质量检查部门评估工程质量提供了依据。同时,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保障施工工艺和流程符合相关要求,提高施工的管理效率。污水治理是水文地质工作的关键,对地下水的保护意义重大,所以应尽快建立污水综合整治系统,引进相关的设备,在技术上实现对污水的自动化和程序化处理,提高治理污水的效率,节约治理成本,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人事管理,统筹规划,引导各部门重视污水处理,采取必要的手段加强污水的治理。总之,要从设备和人事上建立科学高效的污水综合整治系统。通过不断加强对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和控制工作,从而使地质工作人员能够确定污染源,对地下水污染的相关情况有一个了解和掌握,比如,在地下水中建立监测预报系统等相关措施,以方便工作人员掌握水质情况,一旦发现水质污染能够及时有效采取措施,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最终达到防治地下水污染的目的。同时,应建立地下水区域评价系统,以方便对污水治理效果的监督,对环境的危害和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指导意见,使得污水综合整治系统更加高效、合理。并且,污水综合整治系统和地下水区域评价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对水文地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从外部强化原材料、施工工序、施工工艺的监督,从水文地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污水治理,使得污水治理更加高效、科学,促进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发展。尤其是对于地质灾害的高发地带,地质工作人员更应该进行监测,以便遇到紧急情况,从而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比如,一旦遇到雨季,应对地下水流量进行实时勘测,一旦水流量超出标准范围,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而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较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污水综合整治系统和地下水区域评价系统所具有的时效性,将能及时反应污水治疗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对地下水的进一步污染,继而实现带动水文地质的发展目标;

b)积极开发利用相关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地下水资源一直处于比较饱和状态。然而一旦地下水储存量过大,就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过量的地下水对地质结构能够产生巨大冲击力,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或人为因素,便会形成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基于此,积极开发利用水资源也是防治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比如,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使用,可以有效维持地表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将地下水应用于灌溉,这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法,从而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另外利用电网来模拟施工能在施工前发现可能的问题,为施工工序和工艺的创新提供依据,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使得施工工序和工艺更加丰富,减少可能问题对后期施工的影响和危害,使得水文地质工作更安全、更高质量。

3结语

通常情况下,水文地质因素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一旦人们不合理使用水资源或过度开采地下水等,都会直接引起水文地质条件恶化,进而破坏自然界水循环,引发地面沉降、软土变形等诸多不利现象,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因此,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有着严重影响。因此,在日常地质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更要加强对地下水赋存状态的监测,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同时还要努力将经济损失降低至低。详细探讨和分析水文地质能够对地质灾害产生严重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宝君王瑞丰武林单位:

地质灾害论文:地震地质灾害论文

1研究区地形地质条件

据前人调查研究,海原地震滑坡主要有三个集中分布区,即Ⅺ、Ⅻ烈度区位于海原县东南区域,Ⅸ、Ⅹ烈度区位于西吉县西南区域和Ⅷ烈度区位于通渭县附近(图1)。但在通渭县附近,1718年发生了7.5级强震,所以很难确定通渭县附近集中区的滑坡是由海原地震触发还是1718年的地震触发。所以本研究将海原地震Ⅸ度烈度区作为研究区,研究区面积23.5×103km2。研究区中部为六盘山山脉,出露上新统基岩,海拔高程2000~3000m。山脉周围属于黄土丘陵地貌,海拔高程1200~2000m。研究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7℃,该区较干旱,年平均降雨量200~500mm,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研究区属中国著名的强震发生区———六盘山地震区,据统计,截至1976年,该区共记载到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51次,其中7级以上的强震22次,8级及大于8级的特大地震6次[15]。1920年海原地震地表破裂带全长237km。以南华山东端为界,地表破裂带可分为两段,西段总体走向NWW,东段走向为NW向,两段总体走向之间的夹角为30°左右。发震断裂为左旋平移断裂,该地震中其较大水平位移约10m,较大垂直位移为7.6m。

2滑坡解译

2.1遥感数据源和解译方法GoogleEarth影像在研究区的覆盖情况较好,大部分区域有Quickbird(0.6m)、Worldview-2(0.5m)和Geoeye-1(0.5m)等高精度影像,只有少部分区域为Spot-5(5m)影像(图2)。滑坡解译直接在GoogleEarth软件三维视图下进行,采用添加多边形的方式直接进行滑坡的解译。由于研究区面积较大,为了避免遗漏和重复解译,全区被划分为34小块,逐一对每小块进行解译。为了后期滑坡分布规律统计的性,将滑坡滑源区和堆积区分别用不同的多边形表示,并赋予相同的滑坡编号。所有解译的滑坡多边形都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解译完成后将该文件夹存为KLM格式文件,再由GlobalMapper软件转换为Shapefile文件。

2.2解译标志区别于其他植被覆盖较茂密的区域,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少,地表光秃,通过以下影像特征可以较容易识别出滑坡。(1)圈椅状滑坡后壁滑坡后壁是滑坡解译最直接的解译标志。海原地震滑坡发生已有90多年,虽然经历了长期的水土侵蚀和人工改造,但由于海原地震触发的滑坡后壁都很高陡,其圈椅状特征仍然非常明显,在影像上呈弧状深色调,尤其在GoogleEarth三维视图下,较容易识别出滑坡(图3)。圈椅状滑坡后壁是本次遥感解译中最主要的解译标志。(2)影像纹理黄土斜坡在遥感影像上一般呈现与等高线平行的连续条状纹理,滑坡位置条状纹理会突然错位或者中止(图4),是识别黄土滑坡的重要标志。(3)堰塞湖大量规模较大的海原地震滑坡堵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共有43处保留至今,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吉县境内。在影像上堰塞湖呈深色调,容易识别,可以作为地震滑坡的辅助解译标志(图5)。

2.3解译结果利用上述解译标志,我们前期在研究区共解译滑坡805处。2012年7-8月对其中473处滑坡进行了野外验证,这473处全部被证明为滑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补充解译,最终确定滑坡为1000处。滑坡总面积102.6×106m2,其中滑源区总面积45.2×106m2,堆积区总面积57.4×106m2。最小滑坡面积755m2,较大滑坡面积2.3×106m2,平均面积102.5×103m2(图7)。从图6可以看出,地震滑坡主要集中分布于两个区,海原县东南部和西吉县西南部,其中后者分布滑坡最多,约有600处滑坡分布在该区域。此外,绝大多数滑坡都分布在发震断裂的西南侧,仅有14处滑坡分布在东北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海原地震距离现在已经有90年,大量地震触发的中小型滑坡由于后期自然和人为改造已经无法通过遥感解译辨别出来,因此海原地震触发的滑坡应该要远远多于1000处,本研究解译的1000处滑坡是规模较大或后期改造较小,滑坡形态保持较好的滑坡。

2.4党家岔滑坡和地震堰塞湖位于西吉县城大约30km的党家岔滑坡(35°50''''3″N,105°27''''38″E)是海原地震触发的大规模、低角度、高速、远程灾难性滑坡的最典型代表。该滑坡为黄土滑坡,滑体由同一山脊的两部分组成。滑坡先沿着沟谷快速运移了约2km,直至沟口主河,再顺主河向下游运动了约1.1km。滑坡坝堵塞主河,形成了一个长约5km,宽约400m的堰塞湖,是海原地震触发堰塞湖中保留至今规模较大的,滑坡体积约1500万m3。该滑坡滑源区原始坡度约20°,前后高差仅约170m,却总共运动了约3100m,其视摩擦角仅0.05,表现出了非常大的运动性。ZhangDX等[23]通过现场调查和大量环剪试验认为主要是由于地震过程中黄土液化和孔隙水压力导致该滑坡具有大的运动性。

3地震滑坡分布规律

地震滑坡的分布主要受到地震参数、地质构造背景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本文拟从震中距离、地震烈度、发震断层距离、高程、坡高、坡度和坡向等参数来分析海原地震滑坡的分布规律。统计分析利用ARCGIS9.3的Spatiala-nalysis功能完成,分别将滑坡滑源区多边形与对应参数进行叠加,统计滑源区面积在各参数内的百分比。

3.1震中距离与地震滑坡分布不同的研究人员确定的海原地震的震中位置差别较大,本文以兰州地震研究所确定的海原县干盐池(36°39″N,105°17″E)为震中位置。利用ARCGIS9.3软件,以5km为间隔统计地震滑坡的分布情况。地震滑坡距离震中较大距离约140km。与大部分地震滑坡不一样,海原地震滑坡并不是距离震中越近滑坡就越多,大部分(67%)的滑坡分布于距离震中80~100km范围,这说明海原地震滑坡主要不受震中距离控制。

3.2地震烈度与地震滑坡分布海原地震震中位置地震烈度达到Ⅻ度,本研究解译滑坡分布范围为Ⅸ~Ⅻ度范围。统计分析发现,滑坡分布密度随地震烈度递减,47.4%的滑坡位于Ⅸ度区,35.0%的滑坡位于Ⅹ度区,10.3%的滑坡位于Ⅺ度区,而Ⅻ度区内滑坡最少,占总滑坡的7.3%(图10)。可见Ⅸ、Ⅹ度区内的滑坡要远远多于Ⅺ和Ⅻ度区,而且Ⅺ和Ⅻ度区内滑坡总体上较小,这可能主要由于Ⅺ和Ⅻ度区主要为六盘山脉,黄土厚度较小或为基岩出露。

3.3断层距离与地震滑坡分布发震断层矢量化于1:50万地质图,并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局部修改。以5km为间隔对地震滑坡与发震断裂的关系进行统计。地震滑坡具有两个集中分布区,即0~5km(22.0%)和40~70km(66.8%)范围,分布对应海原县和西吉县集中分布区,其中40~70km范围内地震滑坡最多。两集中分布区之间为六盘山脉,可见地震滑坡还主要受到地层岩性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3.4高程与地震滑坡分布高程数据来源于ASTERG-DEM,ASTERG-DEM单元格大小为30m,高程标准差为7~14m。整个研究区高程范围为1245~2992m,而地震滑坡的滑源区分布范围为1407~2423m,且集中分布于1800~2200m高程范围(90.3%)。

3.5斜坡高度与地震滑坡分布斜坡高度由ASTERG-DEM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得来,即斜坡坡底至坡顶的高程差。整个研究区斜坡高度范围为0~496m,而地震滑坡滑源区斜坡高度范围为0~224m,且集中分布于15~100m坡高范围(74.0%)。

3.6坡度与地震滑坡分布斜坡坡度也由ASTERG-DEM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得来。整个研究区地形坡度都较小,91.6%的范围斜坡坡度都小于20°,而地震滑坡滑源区的坡度范围为0°~41°,且集中分布于5°~20°坡高范围(87.9%)。

3.7坡向与地震滑坡滑向分布关系整个斜坡坡向由ASTERG-DEM数据计算得来,整个研究区斜坡坡向分布比较均匀,而地震滑坡滑向是ArcGIS软件里逐个量取得来,二者分布关系。可见地震滑坡的优势滑向为40°~80°和260°~330°。结合滑坡的整体分布位置,即大部分滑坡分布于震中东南方向和发震断裂的西南方向(图15),则地震滑坡的滑向主要是朝向震中和发震断裂方向,这正好与汶川地震触发滑坡的规律相反。

4讨论

上述滑坡分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海原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受高程、坡高、坡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的控制,而与距震中距离、距发震断层距离、地震烈度等地震本身因素相关性较小。海原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汶川地震滑坡相差较大,汶川地震滑坡主要受发震断层的控制,可能主要是由于两地震发震断裂性质和触发滑坡类型不同的缘故。汶川地震发震断层为逆冲走滑型,而海原地震发震断裂主要为左旋走滑型。汶川地震滑坡主要为岩质滑坡,而海原地震触发滑坡主要为黄土滑坡。陈永明等[30]认为黄土厚度对黄土地震滑坡有重要影响,滑坡厚度越大,黄土滑坡的规模也就越大,西吉县境内滑坡的集中分布,也可能是由于该处黄土厚度较其它地方厚的缘故。前述研究表明,海原地震滑坡普遍发生在坡度较缓的斜坡上且运动距离较远。许多研究人员都试图对其机制进行解释。袁丽霞[22]对西吉县境内的滑坡进行了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认为由于非饱和黄土中大量孔隙的存在,地震中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导致孔隙水压力陡增,在地震作用下,黄土瞬间液化导致低角度高速远程滑坡的发生。在遥感解译中,我们发现位于固原县西北约14km的石碑塬滑坡黄土液化的特征最为明显(图16)。该滑坡原始坡度非常缓,只有2°~5°,其滑动距离则达1500m。图16显示滑坡表面呈排列整齐的波浪状,液化流动特征非常明显,是黄土液化的重要证据。

5结论

利用Googleearth遥感影像对海原地震Ⅸ度以上烈度区进行了滑坡解译,共识别滑坡1000处,堰塞湖43处。实践证明,Googleearth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历史地震滑坡编录工具。海原地震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吉县西南和海原县东南部两个集中分布区,其中西吉县集中分布区滑坡最多。统计分析表明,海原地震滑坡主要受高程、坡高、坡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参数的控制,受震中距离、地震烈度和发震断层距离等影响较小。大量低角度高速远程滑坡的存在主要是由于黄土液化的作用。

作者:李为乐黄润秋裴向军张晓超张远明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灾害论文:降雨阈值地质灾害论文

1数据处理与方法

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这些滑坡产生了大约60Gm3的松散堆积物质[26]。此外,根据汶川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在一些没有发生滑坡但是处于高危险的地方,在地震中经历的强烈震动,往往会导致斜坡岩土体强度降低。这些滑坡松散堆积物质与不稳定斜坡,在后续强降雨的条件下,极易产生新的滑坡灾害与泥石流灾害[31-33]。本文从2000-2012年间四川省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原始记录中筛选出有具体发生地点、时间等信息的灾害56次,数据来源为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和地质环境监测院。前期降雨数据来源于TRMM3B42。在ENVI中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后在IDL中将其合并为24小时分辨率的,方便查找。所用到的四川省多年平均暴雨日数等值线图是用四川省156个地面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有效日降雨数据计算得来,在Arc-GIS中绘制成等值线图。所用到的主要方法是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降维,在较大程度地保留原指标信息的条件下,将原本有相关关系的多个指标合并为少量的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这几个综合指标就是原来指标的主要成分。具体步骤如下。

2结果

2.1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与暴雨关系从图1中可以看出滑坡泥石流灾害点主要分布四川省中部和东部地区,沿四川盆地边缘分布,在龙门山一带较为密集。大多数位于年均暴雨日数2~4d这一区间内。其中约有77%的灾害发生在2~4d这一区间内,50%分布在3~4d区间内,而这一区间的灾害点又呈线状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位于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的交界处。这一片区域内的灾害都是发生在汶川地震之后,且处于汶川地震X度区内,这种分布特征显示了滑坡泥石流灾害同时受降雨与地震烈度的影响。由此可见,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不仅与暴雨有关还与地震有关。

2.2降雨指标主成分分析基于TRMM数据提取出灾害发生前30d的降雨量,前15d的降雨量,前3d的降雨量和当天降雨量,应用Crozier在1986年提出的有效降前期降雨量公式来计算有效前期降雨量。CARx表示第x天的有效前期降雨量;P1表示x天前24小时的日降雨量;Pn表示x天前n天的降雨量。K为衰减参数,是一个经验常数,一般在[0.8,0.9]这一区间取值。在本文中,参考前人的研究经验取K值为0.8[34-35]。一般来说,有效前期降雨量的时长尺度可以选择3,5,10,15,30d[36],也有学者根据研究区的不同而选择其他类型的时长尺度。本文选择了30d、15d、3d这三个前期降雨时长为指标。以前30d、前15d、前3d、当天、以及临界降雨过程雨量为参数,五个因子的相关系数矩阵(CorrelationMatrix)经Bartlett检验结果为:Bartlett值等于372.950,P<0.0001,表明相关系数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故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其值愈逼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愈好。本文中的KMO值约等于0.7,表示因子分析的结果一般,处于可接受的水平。在解释的总方差中,及时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4.714%,且及时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即可以用这两个主成分来解释滑坡泥石流灾害。从表2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以前30d、前15d、前3d为代表的前期有效累积降雨量对滑坡泥石流的作用影响较大。根据计算结果可将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成两类:前期降雨和短历时降雨。在影响滑坡的降雨因素中,短历时降雨和前期累积降雨量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对不同的地区而言,两个因素的主导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崔鹏等的研究表明,前期降雨是影响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泥石流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降雨指标中贡献超过80%。马超等通过对比汶川地震后泥石流和台湾集集地震地震后泥石流的特征,将强震后泥石流分为前期雨量控制型和短历时降雨控制型。从图2中可以看出,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当天和前期降雨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类:①是前期雨量少,当天降雨量高;②是当天降雨量少而前期累积的降雨量多;其中第二类的占了绝大多数。这表明了前期降雨充足的情况下,只需要不多的当天降雨就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也说明了对滑坡泥石流灾害来说,前期降雨的影响作用是相当大的。这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

2.3降雨阈值分析1980年NelCaine列举了世界范围内73次导致浅层滑坡和泥石流的降雨持续时间和强度。率先提出浅层滑坡和泥石流的全球降雨强度———历时(ID)阈值[39]。此后学术界陆续提出了不同范围尺度(地区、区域、全球)的降雨阈值。降雨阈值可以通过研究降雨作用于边坡的物理过程或基于历史资料或统计数据的经验性公式得到。以滑坡为例,研究降雨引发的滑坡一般有两种途径:①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降雨和滑坡的相关性规律;②是研究降雨入渗引发滑坡的物理过程,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力学分析并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基于统计资料的滑坡降雨阈值研究,数据客观易得,不需要复杂严格的数学推导和物理过程研究,分析结果简单直观,应用方便,因而发展较为成熟;而就第二种途径来说,降雨引发的边坡失稳,过程复杂涉及的参数众多,降雨过程中产生的地表水渗透到岩土体中增加了坡体的自重,增大了孔隙水压力,使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坡体发生滑动;地表水进入地下转变成地下水会浸泡软化滑动面,降低坡体的抗剪强度。模型需要的参数众多,当研究区范围较大时,很难得到的数据;而且模型在研究区之外的其他地区应用也具有局限性。经验型降雨阈值一般是在笛卡尔坐标,半对数或对数坐标里,以导致滑坡发生的降雨条件作为横纵轴参数,以数据分布的下部界线作为阈值,结果直观易懂。基于过程降雨分析,得到的可能或不可能引发滑坡降雨的阈值主要有四种类型:①降雨强度-历时阈值(ID);②使用平均年降雨量(MAP),全年雨天平均降水量(RDN)或其他参数进行规格化的阈值;③过程累积雨量-历时(ED)阈值;④过程累积雨量-降雨强度(EI)阈值。其中及时种类型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本文利用历次灾害发生的降雨过程雨量和雨强,对56次地质气象灾害进行了降雨阈值历时分析,并与其他学者所做的其他区域阈值进行对比。为了减少地区间的差异,方便作对比,用各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MAP)对降雨强度进行规格化。四川省的阈值曲线高于鄂西地区和全球的,但是低于福建、台湾省和文家沟地区的,与浙江省的近似但是略低于。浙江、福建、台湾地处东南丘陵沿海或岛屿,年降雨量和年极端降雨量均比较大,又时常遭受台风影响;而鄂西地区以及全球的降雨量相对来说比较小。由此可见,年降雨量和年极端降雨量大的地区触发滑坡的降雨阈值高。文家沟地区在整个四川省来说,年降雨量,年均暴雨特大暴雨日数并不突出,降雨阈值数据来源于地震后的五次泥石流事件,因而此阈值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地震对滑坡泥石流的影响。

2.4地震前后阈值对比从图6、图7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地震后的阈值低于地震前的降雨阈值。强地震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是长期的,主要表现在地震会造成区域内固体松散物质增多,山体稳定性变差。地震后地理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导致震后区域更脆弱,更易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因而,较低的降雨量或降雨强度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地质灾害。以汶川强震区为例,研究认为至少在近10年内,滑坡和泥石流活动趋势是强烈的,之后地质条件将逐渐趋于稳定[53];也有学者认为汶川地震对当地地质灾害的影响将持续20~25年;虽然一些研究结论所得到的汶川地震后地质灾害活动持续时间长短有别,但是毫无争议的一点是汶川地震后,地质灾害活动将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活跃时期,长期的总体趋势是回归正常水平。对1923年关东大地震和1997年的集集地震的研究同样也得到类似结论。谢正伦和范正成的研究则认为由于地震影响,震后泥石流的激发雨量有一个先降低后逐步回升至接近正常水平的趋势。地震后地质灾害活跃度提高主要体现在滑坡泥石流所需的降雨条件降低。以都江堰龙池地区为例,该地区在汶川地震前,几乎没有过泥石流的记录;然而在2010年8月13日该地区暴发了大规模的群发性泥石流。对气象资料分析显示,2010年8月13日的1h降雨强度为20年一遇型。台湾集集地震后,陳有兰流域的泥石流爆发临界雨量相对于震前降低了2/3,而汶川地震后,北川县泥石流暴发的前期累积雨量降低约14.8%~22.1%,小时雨强降低了约25.4%~31.6%。汶川地震后,绵竹清平乡的地质灾害群发的降雨阈值降低了59.15%,泥石流暴发所需的强降雨时间缩短,启动泥石流的临界雨量降低[66]。

3结论与讨论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降雨异常,使得地质灾害频发。高精度降雨数据的缺乏一直是由降雨导致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瓶颈。本文尝试应用业内评价较好,精度较高的TRMM降雨数据来获取地质灾害发生前期降雨量。应用2000-2012年间的3h分辨率的TRMM3B42数据,结合2000年以来四川发生的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提取出每次地质气象灾害发生前30d、15d、3d和当天的降雨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收集来的历次地质气象灾害的降雨过程雨量和历时数据,以前30d、前15d、前3d、当天、临界降雨过程的降雨数据为参数,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五组数据划分为两大主成分,并进行分析;应用降雨过程数据得到四川省地质气象灾害的降雨历时-阈值曲线;将降雨强度用各地区的年均降雨量进行规格化,并以汶川地震为分界点,比较分析了地震前后的阈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四川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同时受到降雨和汶川地震的影响,从灾害点的空间分布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一点。以前30d、前15d、前3d前期有效降雨量组成的前期降雨这一主成分在滑坡泥石流灾害中贡献率较高,其次是以当天降雨和临界降雨过程组成的短历时降雨。将建立的四川省地质灾害降雨强度-历时阈值(ID)曲线与其他学者所做的曲线相对比,从侧面说明了降雨量大的地方阈值一般比较高。通过对比地震前后的阈值曲线变化发现地震后的阈值更低,表明强地震后坡面稳定性降低,引发地质灾害的降雨条件降低。2000-2012年间,四川省发生的有记录的地质灾害达四百多条,绝大多数没有的发生地点和时间,也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从中挑选出56次具有代表意义的造成重要伤亡的,且有发生时间和地点的地质灾害,主要以浅层滑坡和泥石流为主。但作为经验性的统计规律发现,原始数据还是显得不够充分。

作者:沈玲玲刘连友杨文涛许冲王静璞单位: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地质灾害论文:基于确定性系数模型的地质灾害论文

1基于CF的因子量化

影响地质灾害的因子纷繁复杂,描述方式多以定性、不统一的方式表达,不能直接进行数学计算,如工程地质岩组(如坚硬至软弱薄层-层块状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组),以离线定性表达形式存在;坡度(如25°)、年均雨量(如1000~1200mm)等,虽以连续形式存在,但数值量纲不同,所在区间不同,仍然不能直接进行数学计算。信息定量化统一表达是实现区域评价的难点和基础。前人有的依据丰富的专家经验分类分段赋值的方式实现因子量化[12],也有的通过引入不确定性推理中的确定性系数模型(CF)实现因子量化。确定性系数模型(CF)是一个概率函数,最早由Shortliffe和Buchanan(1975)提出[13],由Heckerman(1986)进行了改进[14],用来分析影响某一事件发生的各因子的敏感性。兰恒星将CF概率函数计算方法成功应用到区域性滑坡的因子敏感性分析之中[15]。CF函数,具体表示为。式中:PPa为事件(地质灾害)在数据a类中发生的条件概率,应用时为数据类a中存在的地质灾害个数与数据类a面积的比值;PPs为地质灾害在整个研究区A中发生的先验概率,可以表示为整个研究区的地质灾害的个数与研究区面积的比值。CF的变化区间为。正值代表事件发生确定性的增长,即地质灾害发生的确定性高,地质环境条件差;负值代表确定性的降低,即地质灾害发生的确定性低,地质环境条件好;CF值接近于0,说明确定性居中,不能确定地质环境的优劣。采用确定性系数开展因子量化的基本假定是,在具备已知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的相似环境条件时,未来本区的斜坡就有可能发生类似的地质灾害。通过确定性系数函数,将地质灾害各影响因子实现了同区间的定量化,该方法实现了复杂多因子数据的同区间定量化的问题,并可合并计算。

2多因子叠加确定权重法

确定性系数(CF)实现了地质灾害各影响因子的定量化表达,从确定性系数(CF)函数公式(1)可见,某单元格的每个因子的CF值直接代表了该因子对地质灾害多发与否的贡献值。从该物理意义出发,通过各因子之间的CF值数学统计计算,就有可能因此确定各因子之间相对权重的大小。因此,本文通过各因子CF值叠加相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权重确定方法,命名为基于CF的多因子叠加确定权重法。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2.1影响因子CF值叠加计算通过将参与区域评价的地质灾害各影响因子逐一叠加计算,可以表达为参与合并计算的因子图层对地质灾害的综合贡献值。如果所有因子图层均参与叠加计算,则得到的就是所有因子图层的总贡献;如果参与叠加计算的是其中的两个因子,则结果即为这两个因子的综合贡献。

2.2某影响因子CF值的贡献计算当计算某因子图层的CF值的贡献时,可根据式(3)计算该图层的CF值贡献。此步骤计算中也可以排除重复因子的贡献。

2.3计算各因子权重根据式(4),计算每个因子的相对贡献大小,经归一化后得到各因子的权重。

3模型方法应用

部级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第二代模型方法———显式统计预警模型,是一种考虑地质环境变化与降雨参数等多因素迭加建立预警判据模型的方法。模型中将地质环境区域评价量化为“地质灾害潜势度”。根据式(6),以10km×10km的网格进行剖分,分区开展地质灾害潜势度计算(图1),7个大区分别为A(东北)、B(华北)、C(东南)、D(西南)、E(黄土)、F(西北)、G(青藏)。其中选取2020个县市调查成果中崩滑流灾害点(17万多个)作为历史灾害点(图2),选取17个地质灾害影响因子(表1)参与计算,分别为断层断裂、水系河流、年均雨量、年均气温、地震烈度、蒸发量、岩土体类型、第四系成因类型、水文地质类型、海拔高程、地形起伏、地貌类型、植被覆盖类型、人口密度、土壤侵蚀、第四系岩性和地层岩性。首先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F)实现因子的同区间量化,以C区的地形起伏因子和岩土体类型因子为例,两个因子的分段及CF量化结果。

地形起伏度是影响斜坡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起伏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斜坡的应力状态,控制着斜坡的稳定性。在C区(东南区)区域研究中,将地形起伏因子分为极大起伏、大起伏、中起伏、小起伏、丘陵和其他六类,由图3中CF值计算结果,该区域最有利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形起伏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大起伏(0.345)、中起伏(0.306)、小起伏(0.089),而丘陵、其他、极大起伏不利于地质灾害的发生。斜坡岩土体类型作为地质灾害发生的物质基础,是影响斜坡稳定的最重要因素,直接决定着斜坡岩土体的强度和应力分布,是变形破坏的基础。根据C区(东南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将岩土体类型因子分为火成岩、碎屑岩、变质岩、碳酸盐岩、砂质土和其他土六类,由图4中CF值计算结果,该区域最有利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岩土体类型为火成岩(0.348),其次为变质岩(0.106)。根据各因子CF量化结果,采用上节中“多因子叠加确定权重法”分区计算各影响因子权重见表2。由于选取因子较多(17个),每个因子的权重相对较小,权重差偏小。17个因子的平均因子权重应为1/17,即0.06,因此当某个因子权重超过0.06时,可以认为该因子为地质灾害的敏感因子。如地震烈度图层在B区、C区、E区的权重最小,分别为0.02、0、0,而在D区的地震烈度权重较高(0.07),F区的地震烈度权重较高(0.10),B区和C区地形起伏因子的权重较高,分别为0.12和0.17,均符合经验认识。将各区潜势度的计算结果,与历史灾害点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校验潜势度是否能够体现地质环境的优劣程度,以C区(东南区)和D区(西南区)为例,其中横坐标为各网格单元的潜势度值,纵坐标为各网格单元内的平均灾害点密度。在各区范围内,随着潜势度值从高向低,地质灾害点的密度逐步减少,反映了地质灾害潜势度大的区域历史灾害点分布频率大,地质灾害潜势度值小的区域,历史灾害点分布频率少,即地质灾害潜势度值的大小能够反映历史地质灾害点的多少,能够反映地质背景环境条件的优劣。因此,验证了基于CF的多因子叠加确定权重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4结论

本文提出了基于CF的多因子叠加确定权重法,并以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中地质灾害潜势度计算进行验证。(1)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研究中,影响地质灾害的因子纷繁复杂,描述方式多以定性、不统一的方式表达,不能直接进行数学计算,可以通过引入不确定性推理中的确定性系数模型(CF)实现复杂多因子数据的同区间量化。(2)确定性系数(CF)实现了地质灾害各影响因子的定量化表达,且每个因子的CF值直接代表了该因子对地质灾害多发与否的贡献值。从该物理意义出发,提出了基于CF的多因子叠加确定权重法。该方法可分三步完成:1)基于CF的地质灾害各影响因子量化,使得各影响因子取值均介于0~1;2)所有影响因子逐级叠加计算,计算所有因子的相对贡献值;除某计算因子外,其他所有影响因子的逐级叠加计算,得到除某计算因子外的其他所有因子的相对贡献值;3)通过相减的方法,得到某计算因子的相对贡献值,并归一化处理得到该因子的权重。(3)通过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中地质环境指标(地质灾害潜势度)的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作者:刘艳辉刘传正唐灿温铭生连建发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