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农林类论文

摘要: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由于其农林类学科专业的性质以及人们的传统看法,一般比较难吸引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家庭或考分较高的学生报考。由于农林类学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较之其他专业要低一些,因此吸引了更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这就导致了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
农林类论文

农林类论文: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英语教学论文

一、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生源特征

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不同于部属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没有悠久历史、雄厚实力和优越感,但却具有很强适应性。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是地区性高校发展的重点。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它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性人才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性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用知识而非科学的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应用型教育相对于理论型教育而言,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应用性是特色,是优势。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应紧密结合生源的实际。大多数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的招生范畴多为二本和三本招生,少数特色和优势专业实现了提前批和一本招生。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也能进入大学学习,如果直接向这些学生讲授高深难懂的专业知识,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压抑感、厌学、自信心不强等心理障碍。只有掌握学生基本特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才会有追求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因此,因材施教对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来说有着特定的意义。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制订培养计划,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使得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在生产或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上比学科型、理论型人才更出色、更有成效。当然这对相关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二、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

教学方式的选择有关对大学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语教学,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意见。赞成者认为,我国目前推行英语教学是明智之举,是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强大推动力,其成功推行,必将大幅度地提高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或认为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外语文献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同学们接受到本学科近期的前沿进展。而不赞同的则认为,目前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英语水平还不高,而且同一班级同学的英语水平之间也参差不齐,这就给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其次,学生长期只有公共英语的教学,而缺乏在科学方面的基础英语的教学,因此采用英语教学,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难免有点如空中楼阁般缺乏基础,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这些观点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在大学教学改革中要不要推行英语教学呢?若需要,是选择双语教学好,还是全英语教学好呢?笔者认为,为了保障学生的听课质量,推行全英语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必须保障听课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在各高校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求参与该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学生已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对于其他没有通过国家英语四级的学生,其专业课程的教授不采用全英语的模式,而采用双语模式,这样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非母语”国家和地区应用的情况看,的确大大推动了国民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全球化竞争力。专业课程采取全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我们身边不乏生动的例子。许多在华大型跨国公司中,往往采用英语交流沟通的方式,在和公司管理层(一般是外籍人员)交流时,一般是全英语沟通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大陆同胞一般只能工作于基层,而香港、新加坡的华人却能很快适应这样的环境,迅速在中层,甚至在高层占有一席之地。这主要归功于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区或国家的居民从小就接受英语语境的熏陶,能够很好的适应外企的文化氛围。相对而言,大陆人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他们在国际化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将中国大学生的毕业状况分为9类:有工作,与专业有关;有工作,与专业无关;自主创业;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正在读研究生;无工作,准备考研;正在国外读研;无工作,准备出国读研;无工作,其他。这9类毕业状况统称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从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来看,根据麦可思公司(My-COS)自主研发的“麦可思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系统”(CHEFS)显示,应用性强优势学科的人才输出规模已远小于人才市场的正常需求;但就用人单位薪酬待遇而言,只有高素质的学生才能达到其聘用标准。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往往是薪酬待遇较高的用人单位,这类单位往往对员工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实施全英语教学可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面向社会就业,而且对其将来在学业方面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胡梦红刘其根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农林类论文:分析农林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

现在,中国的农林业已不再是传统上的运作方式,当中所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要求农林业的从业者知识丰富,英语在其中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作物的培育,还是在销售方面,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都是必要的。

英语是高职高专的一门必修课,只有了解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找出现存的问题,才能帮助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找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动整体英语教学方式改革。本文针对农林类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作了一次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以下现象。

(1)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注重实践。高职院校的重点是职业,更强调的是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所以,实践在教学活动中占的比重很大,这是跟本科院校很大的一个不同。对于知识的要求没有本科院校的高,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应用。而且英语跟他们其他科目不同,其他科目都可以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可以边学边用,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有实实在在的载体,而英语的学习不能立见成效。英语要经过系统地学习,才能自如地加以运用,特别是听说方面的学习。

(2)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因为经过前面6年的英语学习,发现学习的结果只能是越学越糟,从而在进入高职选专业的时候,都避免学英语。但英语作为大一学生的公共课,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部分后进生对英语学习成绩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即使不及格,也不会感到不安。学习目的和态度不够端正,大部分学生学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把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而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比如英语等级考试像应用能力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这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不喜欢,学生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缺乏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是英语教学中的很大障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3)学习氛围不强。学生更注重自己的专业,如:园林艺术专业、生物植保专业的学生,英语的学习氛围不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形成浓厚的学习英语的风气,不单要学,还要养成用英语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了解英语不仅仅是大学过级的工具,更是日常生活中很好的帮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运用情景教学,把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语用能力,多跟人用英语交流,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不用讲,还要加入一些专业类的,如:用英语来谈论园林专业的一些问题,了解专业词汇。

多年的英语教学,我们也领悟到了一些提高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1)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充足的合格师资是保障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从教师自身来改变,这相对来说是更容易做到的。对教师来讲,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为自己充电,参加进修及一些培训班。通过相互的交流和学习,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才能以自己的优良品德、渊博的知识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一句话说得好,“教一年书胜读十年书”。我们要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老师。教师不要当课堂活动的主角,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导地位。

(2)进行分级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我院的学生,有四百多分考入的,有的英语成绩在100分以上,有的只有几十分。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相差甚大,按自然班授课的话,成绩差的跟不上,成绩好的觉得容易,没有学习的兴趣。应对其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入学英语考试成绩,对学生重新组合。要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层面及所学专业,进行分级教学,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水平学起。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

(3)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英语老师要用英语教学,尽量不用中文,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加强英语交流。学生在下课之后,也要规定他们尽量用英文进行日常的交流,培养语感,形成习惯。上课不单纯地分析课文,讲解语法,在当中介绍西方风俗文化,从而引出课文及语法。要进行学科融合,把英语与他们的专业相结合,凸显实用性,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同时,还可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具,适当开展游戏活动,如模仿电影片段。以上这些,都能营造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本文通过对农林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认清了人才培养目标,理解了英语教师必须深入开展英语教学研究,这对我们学院目前或将来的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农林类论文:农林复合模式类型

本文主要从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发展历史在北魏《齐民安术》中就有记载,记载的是桑园间作的经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类型通常根据农林复合经营的经营目标、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林—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农—牧(渔)复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型;农林复合经营的结构;农林复合模式的物种组合设计原则;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对农林复合模式类型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林—农复合型就是在同一土地单位上,通过时间序列、空间配置,进行结构搭配,相继把林木与农作物结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林—牧(渔)复合型是指在同一经营单位的土地上,林业与牧业或渔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林牧间作型、牧场饲料绿篱型、护牧林木型、林渔结合型。总之,是将林业与牧业进行间作或者把林业与渔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系统类型、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农林复合经营的定量化研究和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在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已经成为生态农林的主要内容,等。具体材料详见:

[摘要]本文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定义,发展历史、经营类型进行了简单阐述,对其系统结构、生物物种设计原则、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林复合模式类型结构效益评价

近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森林面积的锐减,耕地面积的减小,粮食能源日趋紧张,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土地利用从过去传统单品种栽植向多种经营、从单层结构利用向立体复合式结构利用转化,在注重当前利益的同时更侧重于长期综合效益。因此,农林复合经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形式的农林复合经营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又称混农林业、农用林业、林农间作等,指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以生态经理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和技术,把林、农、牧、渔等多种产业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组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实践证明,经过在空间上的科学配置与时间上的合理设计,农林复合模式把农业、林业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建立生产力高、综合效益大、稳定持续的生产体系。

1.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发展历史在北魏《齐民安术》中就有记载,记载的是桑园间作的经验。中国的农业起源于森林,从来就是以农林结合的形式发展至今。从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史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农业复合经营阶段、传统农业复合经营阶段、现代农业复合经营阶段。“刀耕火种,游种轮作”是原始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方式;定居种植和土地私有化后的自给自足小农生产方式则是传统农林复合模式的写照;而现代农林复合模式始于商品生产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直至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追求合理利用资源、开拓开发资源、争取资源永续利用等。

2.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类型通常根据农林复合经营的经营目标、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林—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农—牧(渔)复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型。

(1)林—农复合型就是在同一土地单位上,通过时间序列、空间配置,进行结构搭配,相继把林木与农作物结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从经营的目的不同组成比例的轻重又可将其分为以林为主、以农为主、农林并举三种经营模型。其中又可细分成:林农间作型—即林木与农作物混合种植的经营方式,例如:农桐间作、枣粮间作、果农间作;绿篱型—在农田、庭院周围种植绿篱,既起美化作用、又有保护果园的作用;农田林网型—在我国三北和沿海的平原农区广泛采用农田林网型,能有效地改善农田小气候,抵御风沙、台风、干热风、寒露风等自然灾害。同时,还可以提供木材、薪材以及经济林产品;农林轮作型—把农作物与林木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轮换种植的模式。

(2)林—牧(渔)复合型是指在同一经营单位的土地上,林业与牧业或渔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林牧间作型、牧场饲料绿篱型、护牧林木型、林渔结合型。总之,是将林业与牧业进行间作或者把林业与渔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系统类型。

(3)林—农—牧(渔)复合型它可分为林—农—牧多层种植型、由林农型转变为林—牧型、林—农—牧庭园兼营型、林—农—渔结合型。在注重农业、林业的同时,不放弃牧业与渔业的发展。

(4)特种农林复合型,这种复合经营模式以生产特种产品为目的,它由林木混交型、林—药间作型、林—食用菌结合型、林木—资源昆虫结合型等复合系统组成。3.农林复合经营的结构。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人工复合群落,其物种多样,结构复杂,对土地的利用也更为充分与合理,可按其物种成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结构形式。(1)空间排列结构是各种农林复合模式内的空间分布,即物种的互相搭配。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空间排列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水平结构是指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平面布局,其中物种密度和水平排列方式是构成水平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各组成成分垂直排列的层次和垂直距离构成农林复合经营的垂直结构。一般说来垂直高度越大,层次越多,空间容量也就越大,资源利用率也就越高。(2)时间顺序结构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时间顺序结构分为季节结构变化和不同发育阶段结构变化两种变化方式。主要受气候以及生物生长发育节奏的影响。

4.农林复合模式的物种组合设计原则。由于生物物种受生态幅度范围和抗逆能力的影响。因此生物组合的设计应因地制宜,间作的农作物要求适应性强,短杆直立,耐阴高产,或有根瘤的豆科植物。树种选择要求树冠窄,干通直,树叶稀疏,冬季落叶,春季放叶晚,根系分布深,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树种。种群组合要求慢生与速生,深根与浅根,喜光与耐阴,有根瘤与无根瘤的树种和作物组合在一起为佳。总之,要求树种生态幅度较宽,物种之间能够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排除异株寄生现象,避免种群间有相同的病虫害。

5.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1)生态效益。改善农田小气候农林复合后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杉木与玉米间作,林地在整个生长期相对湿度提高了3.5%。据俞心妥(1991)研究表明,农桐间作使风速降低40%~5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7%~10%,湿度提高2000毫巴,蒸发量减少34%,土壤含水量提高7%~10%,显着地减少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减少土壤流失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有效地防止土壤流失。

(2)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可一地多用、一年多收,能在相应的时间内获得2—3种以上产品的收获,这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较单一种植优越得多。在造林初期间种粮食、经济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以短养长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对林下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率,以耕代抚降低了抚育成本。在墨西哥用桃花人工林和玉米间作,营造人工林的费用减少了27%。

(3)社会效益。首先,由于农林复合经营有多种产品输出,如粮食、油料、畜禽、果品、蔬菜、药材、木材等,这满足了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其次,农林复合经营具有集约性的特点,要求投入密集的劳动力。因此,有利于安排农村 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另外,农林复合经营不但能够增加短期收入,而且还可增加长期收入,因此,这种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近几年来,随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农林复合经营的定量化研究和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在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已经成为生态农林的主要内容。但因农林复合经营研究是一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农业、林业、牧业等研究领域。许多工作者受学科的限制,对于模式的优化、评估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农林类论文:论农林院校机械类实验室的开放管理

论农林院校机械类实验室的开放管理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办学数量和质量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就明确了高等教育工作的重心和需要追求的根本目标。调整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其意义和影响都将是极其深远的。因此,必须审时度势,根据新阶段、新任务做出理性的选择,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好发展的节奏,将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到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把高等教育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的转变工作抓牢、做实。

1农林院校工科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1)由于农林院校中工科学生所占比例较小,且所设专业也非农林院校的特长专业,因此,实验设备通常受投资额的限制,大多采取小而全的方式;同时,实验教师人数受编制影响,也相应较少。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的机械基础实验室近年新购入的3种实验机,由于机台数少,每次实验接待学生人数有限(见表1)。即便安排如此少的学生,如果安排不合理,也不能保障每人都有动手的机会。

(2)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按照教学计划,限定组数、时间、内容,一般集中在较短的时间(1~2周)内完成。因此,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表现出实验设备较少、学生人数相对较多、实验教学安排拥挤的情况。那么,如何保障教学质量不下降,成为实验室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显然,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之间的协调问题就成了农林院校机械类实验室发展矛盾的焦点。

(3)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采取保姆式的实践教育,实验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依赖性强,基本不进行认真预习,认为不会可以马上问老师,由老师指导每一步的实验,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

2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索

为适应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需要,在管理制度上就必须更加灵活、更富于弹性,就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以推行实验室开放管理:

(1)把实验教学和该课程的理论教学相剥离。按学分制教学管理,单独制订实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彻底分离开来,成为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教学体系。将实验设计成开放型实验,按教学要求将实验分为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专题研究等几个层次;按性质分为必选实验、任选实验和限选实验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业负担和能力,自由选课,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

(2)加强预习、实验方案预设计及实验前的检查。由于开放性实验是由学生相对自主地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项目,而实验教师不能在学生身边全程指导,所以应加强实验前的预习检查和指导。例如,在学生做机构创新实验前,应检查学生设计的机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机构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由于学生的设计方案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导致学生的实验长时间无法完成。为此,笔者进行了一项对比试验,将2004级的机械1班和交通1班作为实验前不检查预习方案的班级,而将机械2班和交通2班作为实验前检查预习方案并进行指导的班级。经过观察发现(表2),由于学生的自习能力、自习态度的不同,还有预设计方案的难易程度不同,导致了实验前不检查预习方案的多数未自主完成,而完成的4组,只是设计组装了最简单的四杆机构;而实验前检查、指导预习方案的班级,在实验中不用教师指导就自主完成的有15组,数量明显多于第1组。

(3)利用计算机管理与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实验前的预习检查。在动平衡实验中,实验室引入了清华大学设计制作的动平衡实验装置。该装置要求学生在实验前,按照说明书在计算机上进行线路搭接,只有正确理解说明书且线路搭接正确,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实验操作;否则,计算机系统拒绝学生进行下一步实验操作。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不预习的学生作出误操作动作。这种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应向其他实验机制造商广泛推广,利用这种现代人机对话控制实验的方式,将使开放性实验的管理、指导出现一个更易实现的局面。

(4)引进实验室管理软件,实现网络管理。教学部门要引进具有预约和管理功能的软件,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教学要求在网上预约实验,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时间。预约系统链接在校园网上,学生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进入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学生主页,预约实验,选定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即可成功预约。在该系统中,学生可查询已选择实验项目、时间及实验成绩,也可提前1d取消预约。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可以在实验室管理系统里,查询预约实验学生名单,了解实验室开放效果。

3实验室开放管理的优点

(1)通过推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可以实现已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同时还可缓解高校实验室投资少、更新换代又不能慢的问题。

(2)建立开放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放型实验给实验兴趣浓厚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自主增加难度、挑战自我的机会。同时在开放实验室中,使学生有更多独立实验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为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实验室的推广,将使学生在开放型实验中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放实验室教学改变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实验内容和时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的实验过程中,充分地自主学习、消化和吸收课堂知识。

农林类论文:培养公共管理类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

培养公共管理类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

2011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开始实施“工程师培养计划”。“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主要目标就是培养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上提出要“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教学投入,强化实践环节”,“积极开展实践育人、合作育人和文化育人,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开创我国农林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有解决农村公共管理及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农林人才。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强化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依托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公共管理类农林人才是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下同)信守“理念创新、资源共享、校府共赢、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2],牢固地立足于学生“判、守、写、说、做”5项基本专业能力的培养,遵循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构建了一个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结合,校内课堂与校外机构相结合,创新项目、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高水平农林人才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推动了我国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一、 建设农林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的举措

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可行的途径、有效的管理和切实的保障。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以农林人才培养为目标,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地建设原则,探索开拓“校府共建”、“校社合作”两种途径,采取校内、校外和学生自我三方管理模式,建立师资、时间、空间、经费四维保障机制,构建了以长沙市芙蓉区政府省级实习教学基地为核心,以湖南省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局及其辐射网络、县乡基层政府、香港山旅学会为支撑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一) 一个目标:农林人才培养

公共管理类农林人才应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信念坚、品德优、知识丰、本领硬、责任重5种素质,在长期服务“三农”中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5种超强潜质,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业做强,带动农村发展,综合素质的“五优五强”拔尖创新实用人才。搭建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的目标就是要紧密围绕“五优五强”的素质要求,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醇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公共管理类农林人才。

(二) 两种途径:“校府共建”、“校社合作”

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它是实现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湖南农业大学通过开展“校府共建”、“校社合作”来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共赢。一是通过有组织地参与政府大规模项目,有效实现校府合作。学生通过参与一些项目,不仅可以收获实践知识,而且能够提升实践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通过指导实习,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种互惠共赢成为该院校府合作的基础,也使得校府合作成为该院高水平实践基地重要的实现途径之一。二是通过志愿性的双方互动交流,有效实现了校社合作。与香港山旅学会等社会组织的长期合作是校社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典型。通过校社合作这一模式,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参与社会组织的各类非营利项目,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同时坚定了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 三方管理:校内管理、自我管理、校外管理

规范高效的管理是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关键,学院通过完善“校内、校外与学生自我管理”,既达到了集中实践的效果,又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安全有序。及时,实施规范化的校内管理。校院两级制定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制度规范、实践教学过程学生管理制度等。在实习过程管理中,采取一对一的双师制,即校内与现场指导老师共同指导,为高标准、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二,实施互动性的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生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进入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是学生首次独立的走入社会,参与社会管理,各类社会问题、矛盾、诱惑都是对学生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能力的测试,学院鼓励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二是学生团队的合作与管理。在实习过程中,将学生组合成实习团队,建立团队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互助精神。第三,校外基地管理。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学院与各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制定了《实习教学基地管理规定》,建立现场指导老师一对一指导机制,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保障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 四维保障:师资保障、时间保障、场地保障和经费保障

当前国内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缺理念、缺经费、缺场地、缺师资”问题反映在实际上就是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欠缺的问题。因此,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四维保障机制,即师资保障、时间保障、场地保障和经费保障。在师资保障上,一方面学院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在实习单位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现场指导老师。校内指导教师包括专业指导老师和育人指导老师,校外指导老师包括现场工作人员及其上级领导。在时间保障与场地保障上,学院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周与暑假相连接,这样可以使学生拥有较充分的实习时间。另外,在与实践教学基地签订的协议中,明确了基地职责,要求其确保每年接纳实习生的人数,并提供有效的岗位,同时也给予了基地的灵活处置权,可以根据每年不同工作重心和项目重点,灵活安排实习时间。这样,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安排机制解决了实践教学缺场地的问题,并使岗位的安排都是有效而实用的。在经费保障上,除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经费外,校院两级均配套设有专项实习经费,用于开拓实习基地、补贴学生实习费用等。同时,在双赢基础上的校府合作和校社合作机制的作用下,实践基地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补贴,主要用于学生实习期间的交通费和食宿费。

二、 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的主要特征

从已有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经验来看,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 班系集中安排实习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方式上,采取的是集中实习模式。一是各个实践教学基地基本上每年固定在某一个时期(一般为6—8月)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学生的教学计划也会与之匹配。即使是学生暑期的项目实习,也是由院里老师统一组织选题,组建团队,学生集中讨论项目方案,集中制定实纲。实践证明该模式优势多:首先,集中实习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共事机会,学生们既有交流和互学,又有竞争。其次,集中实习创造了师生教学相长的条件。在实习点内,由校内专业教师和实习基地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指导,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提高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该模式便于实习的统一管理,可以保障实习按实纲的要求进行,成本低、效率高。二是实习教学基地根据双方工作的目标与要求,在非集中实习时间段内,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实习机会和岗位。这种灵活选择的实习方式,更好地满足了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无缝隙对接功能

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很好地满足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功能对接良好。这些年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就安排在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下辖人事局、民政局、统计局等33个职能部门,工会、妇联等7个群团组织,东岸乡、东屯渡、马王堆等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隆平高科技开发园和滨湖管理局,100多个社区居委会等单位,为公共管理专业醇化管理与服务知识、提升管理和服务技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湖南省社会保险管理与服务局及其辐射网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提供了专业实习场地,学生在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劳动监察部门、劳动关系处理部门实习,学习最实用的实践知识。同时,每年挑选部分学生远赴香港山旅学会,亲身体验公共服务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 广高深参与公共生活

学生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后,打破了“走马观花”、“临时观摩”的“参观式”实习模式,高度参与到实习单位的工作与生活中,体验到了浓郁的本土公共行政文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部门范围广。小到社区居委会、乡镇,大到省局、政府部门,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二是参与层次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在芙蓉区政府、省社保局实习时,能够零距离地观察和参与政府的高规格讨论会,体验到高层次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三是参与程度深。学生不是参观实习场所,听闻讲座,而是由实践基地提供个性化指导,联合开展项目合作甚至联合研究,实践教学基地甚至对实习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三、 培养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效

(一) 增强了学生服务“三农”与社会的责任意识

经过实践教学基地的专业训练和熏陶,学生们普遍增强了服务“三农”与社会的责任意识。近年来,学生们在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的统筹安排下,其实习活动主要是在城市社区、基层乡镇、敬老院、残障人康复机构、社会公益机构等公共机构进行工作和服务。在实习期间,其突出的服务业绩主要有:协助省社保局建立新农保档案;参与筹建东岸乡滨湖社区“科普图书馆”与“爱心超市”;深入杨家山社区进行“创建文明社区”调研和入户宣传活动,并成功承办了“杨家山红歌歌舞晚会”和“七·一歌舞晚会”;发起并筹建了智障人士职业训练中心等[2]。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和实践,培养了一大批热爱基层工作和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2006届毕业生路敏同学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在全社会造成了强烈的反响,被评为“长沙市十佳青年”。相当部分学生毕业后考取了公务员,投身公共管理与服务岗位,特别是有一大批的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走向了农村基层,甘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近5年来,先后有100余名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奔赴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边远乡村任“村官”和乡镇政府“选调生”。

(二)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通过实习,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本学会了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解决专业实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近5年来,有百余位同学以在基地实习碰到的问题和现象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其中有14篇被评为校级本科毕业论文。在公共部门实践环境之下,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印证和巩固,同时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公益精神与服务社会的意识等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各个实践基地领导对实习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完成了规定的实习任务后,80%的同学在实习单位的挽留下延长了实习时间,有的学生最终直接在实习单位就业。还有一大批学生毕业后即在农村基层展现才能、建功立业,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农林人才,如当村官一年被提名副乡长并受到接见的彭万贵、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周益巍、贵州省共产党员沈俊等。

(三) 培育了学生的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

通过实习,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激情。一是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校院两级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在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公共部门的观察和具体实践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近年来,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共立项两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1项校级科技创新项目,获得各类科技创新奖40余项。二是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精神。近年来,先后有20余名学生参加湖南省“绿叶杯”创业计划大赛和校创业计划大赛,并创办实体公司,不仅实现了创业梦想,还吸纳了一批同学就业。

(四) 优化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是各类教材不断完善。近年来,所开设的20多门公共管理专业实验、实习课程均编写了规范的教学大纲(含生产实习/机构实习、毕业实习);14门公共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均有完善的实验指导书;李燕凌教授编著的教材《市政学导引与案例》所采用的大量案例素材为师生在实践实习教学过程中搜集、总结所得,该教材被列为“面向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为全国各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广泛采用,现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2012年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编著了科班村官培训系列教材《农村组织创新之策》、《农村文化发展之谋》、《农村低碳发展之路》,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二是教改成果逐年增多。近年来,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共立项各级各类教学改革课题40余项,共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18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88篇。三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各专业通过基地实习教学所得经验探索理论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提升了其教学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四是专业教师能力日益增强。通过深入实习教学基地指导学生实习工作,专业教师加强了与政府和社会机构及其人员的互动,经常为政府和社会机构提供决策咨询,充分发挥了公共管理学者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中的智库作用,科学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五) 形成了互惠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通过校府(社)合作,逐步建成和发展高水平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学校、学生、教师和政府多方均能获益。政府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基地,解决学生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的问题;学生通过实习,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成长了自己;教师通过指导实习,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专业知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实践单位通过接收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实习生,也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农林类论文: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随着高等教学体制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带来的就业难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农林类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又是艺术类毕业生中更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竞争力小于那些名牌高校的艺术类毕业生,部分院校还逐年扩招导致供给量与需求量失衡,他们的市场竞争力也逐年下降。

一、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1)艺术类毕业生的文化水平偏低

相对其他毕业生来说,艺术类毕业生的文化课基础不够扎实,就业时往往注重专业对口或者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岗位,一旦所选工作岗位与本专业相差较大时候,他们在学习新技术能力上的弱点就会显现出来[1]。同时由于部分学生从小开始学习艺术,使他们对艺术的追求比较执着,宁愿放弃其他工作岗位也不愿意随意转行。

(2)高考中艺术类录取门槛低,部分学生“半路出家”改学艺术

由于高考中艺术类录取门槛低,使得部分文化课成绩差的高中生在家长或老师的指点下改学艺术,通过“捷径”考取大学。

(3)艺术类毕业生对经济待遇上的态度

艺术类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从经济上的投入相对普通毕业生来说,他们所花费的是普通毕业生的两倍甚至更多,高昂的学费和开销使他们在选择就业岗位的时候,往往在潜意识里会把这些投入掺杂在其中,所选择的工作大都趋向于专业对口、高工资、高层次的工作,进而影响他们的择业观念[2]。

(4)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受传统观念和家长的影响,艺术类毕业生在求职方面往往认为比较理想的是大城市,他们认为在大城市发展空间较大,这一误区使得大城市毕业生的文化水平偏低。发展空间较大 较大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选择去基层和经济发展滞慢的地区。事实当中,这些地区对艺术类毕业生的重视程度和渴求愿望更高,引进人才的政策有时会更好。

2.外部原因

(1)体制原因

高等教育确定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方针后,农林类院校也相继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并且逐年扩招,但是社会就业市场所提供的岗位远远滞后于高校扩招的速率。同时由于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数量和范围,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整体素质降低[3]。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实行艺术类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体制,就业去向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和科研单位等等。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实行市

场经济体制,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的进人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在招聘时更加慎重,通过笔试面试等各种途径进行考核。然而艺术类专业对口的部门相对其他专业来说较少,且吸收能力也有限。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已经由“统包统分”转变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上了[4]。

(2)地区经济发展失衡

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来看,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城乡经济二元化的现象严重。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的艺术氛围相互匹配。经济发达地区的艺术市场较为活跃,

艺术氛围较为浓厚,正是这一原因导致艺术类毕业生更加向往去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大城市,他们追求的艺术,良好的艺术氛围更容易激发起他们的艺术灵感。因此直接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地点扎堆现象的出现,但是这些大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接纳能力有限。

农林类院校艺术类专业相对比较薄弱,同时学校的经费和招生数量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导致了有些院校“重招生轻就业”。学校就业机构不够健全、人员欠缺导致就业指导队伍不能实现“专业化”,甚至出现断层。对艺术类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大学期间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当艺术类毕业生面临职业选择和决策时,他们所欠缺的择业意识显现的尤为明显[5-6]。

二、解决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1.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而且要求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所以艺术类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在学好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同时,还应该去公司进行实践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

2.引导艺术类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艺术类毕业生择业观念受到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影响,但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毕业生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调整自身的就业期望值,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由于艺术类毕业生的高投入,导致他们要求高回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味追求专业对口、高回报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会面临择业的挫折。应该考虑社会的需求和现实情况,科学定位,找准自己的角色,干预面对挑战。树立多种形式的就业观念,面向基层,不要追求地域性,应该到对艺术渴求愿望较好的地方去,不要扎堆于城市里的行政事业单位和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公司等。

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艺术类毕业生的创业优势较为明显,因为他们个性鲜明,性格较为独立,多年的习惯使他们独立进行比较和判断能力强于其他类毕业生。他们渴望多样的思想交流,自主创业的意识较高。因此要加大创业教育使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就业。艺术类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前期投入较低,几万人民币就能注册一家设计公司,所以这些有利的条件能积极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3.加强就业队伍建设

教育体制的改革导致学生的毕业人数递增,学校现有的就业指导队伍已经严重超出能够承担的负荷,大多数农林类院校就业指导队伍的老师都是兼职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就业又是艺术类专业的生存之本,因此学校应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指导队伍。就业指导老师的工作思路应该适应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应走进学生内心,多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就业观念,积极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培养自信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以心理辅导为主,以形式政策教育和职场培训为辅进行开展。

加强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比较亲密,这是专职负责就业教师所不具备的优势,在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学生受专业教师的影响较大。为了能够使艺术类毕业生顺利就业,这就要求专职负责就业的老师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力量,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就业教育队伍。

4.调整专业设置和建立校企联合制度

社会在进步和发展,学校也应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学校既要完善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应该开设一些符合时代要求和引领本专业前言的新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能力强、思路广的学生,培养复合型艺术类毕业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学生在市场经济下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种工作环境,能够从容面对事业上的转变。避免出现由于学校设置问题,而导致就业去向窄的倾向。

在艺术类学生当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时间爱你能力,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毕业生在本行业外地竞争力。

建立良好的校企联合关系,学校培养的人才大多数终究是要面向企业就业,这就要求学校应该多和企业进行沟通、探讨学生的培养目的,以及现在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根据企业的需要及时调整。校企合作,是学生、学校、企业三方面共赢的方法,也是新时期教学体制的创新。学校和企业合作,能够使学校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使学生零距离的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文化,在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岗位角色转变时间较快,这是企业要求毕业生的所具有的最基本素质。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能使学生在择业过程更为流畅,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农林类论文:农林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

农林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

现在,中国的农林业已不再是传统上的运作方式,当中所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要求农林业的从业者知识丰富,英语在其中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作物的培育,还是在销售方面,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都是必要的。

英语是高职高专的一门必修课,只有了解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找出现存的问题,才能帮助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找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动整体英语教学方式改革。本文针对农林类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作了一次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以下现象。

(1)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注重实践。高职院校的重点是职业,更强调的是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所以,实践在教学活动中占的比重很大,这是跟本科院校很大的一个不同。对于知识的要求没有本科院校的高,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应用。而且英语跟他们其他科目不同,其他科目都可以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可以边学边用,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有实实在在的载体,而英语的学习不能立见成效。英语要经过系统地学习,才能自如地加以运用,特别是听说方面的学习。

(2)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因为经过前面6年的英语学习,发现学习的结果只能是越学越糟,从而在进入高职选专业的时候,都避免学英语。但英语作为大一学生的公共课,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部分后进生对英语学习成绩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即使不及格,也不会感到不安。学习目的和态度不够端正,大部分学生学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把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而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比如英语等级考试像应用能力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这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不喜欢,学生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缺乏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是英语教学中的很大障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3)学习氛围不强。学生更注重自己的专业,如:园林艺术专业、生物植保专业的学生,英语的学习氛围不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形成浓厚的学习英语的风气,不单要学,还要养成用英语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了解英语不仅仅是大学过级的工具,更是日常生活中很好的帮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运用情景教学,把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语用能力,多跟人用英语交流,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不用讲,还要加入一些专业类的,如:用英语来谈论园林专业的一些问题,了解专业词汇。

多年的英语教学,我们也领悟到了一些提高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1)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充足的合格师资是保障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从教师自身来改变,这相对来说是更容易做到的。对教师来讲,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为自己充电,参加进修及一些培训班。通过相互的交流和学习,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才能以自己的优良品德、渊博的知识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一句话说得好,“教一年书胜读十年书”。我们要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老师。教师不要当课堂活动的主角,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导地位。

(2)进行分级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我院的学生,有四百多分考入的,有的英语成绩在100分以上,有的只有几十分。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相差甚大,按自然班授课的话,成绩差的跟不上,成绩好的觉得容易,没有学习的兴趣。应对其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入学英语考试成绩,对学生重新组合。要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层面及所学专业,进行分级教学,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水平学起。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

(3)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英语老师要用英语教学,尽量不用中文,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加强英语交流。学生在下课之后,也要规定他们尽量用英文进行日常的交流,培养语感,形成习惯。上课不单纯地分析课文,讲解语法,在当中介绍西方风俗文化,从而引出课文及语法。要进行学科融合,把英语与他们的专业相结合,凸显实用性,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同时,还可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具,适当开展游戏活动,如模仿电影片段。以上这些,都能营造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本文通过对农林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认清了人才培养目标,理解了英语教师必须深入开展英语教学研究,这对我们学院目前或将来的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农林类论文: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研究

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研究

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人群组成部分的一个重要板块,坚持育人为本和以人为本,以及能力为重等发展的道路,才是资助工作将要行进的道路。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和高校的资助下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他们因经济困难而引发的思想及心理上的问题却日益突出。因此,怎样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与育人相结合是我们需要共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特点

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由于其农林类学科专业的性质以及人们的传统看法,一般比较难吸引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家庭或考分较高的学生报考。由于农林类学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较之其他专业要低一些,因此吸引了更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这就导致了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在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近70%以上的生源来自农村,家庭几乎无固定收入。

二、农林类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类别

1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为奖励高等职业学校好普通本科高校以及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道路上,成绩特别的学生。

2 国家助学金: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助学金。

3 国家励志奖学金: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

4 国家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保障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5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操作的,帮助新考入高校的和在高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银行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向家庭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办理,不需要担保或抵押,但需要保障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6 勤工助学:由学校提供岗位和报酬。主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去获取生活费。既可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还能缓解学生因受施惠或还贷而引起的心理压力。勤工助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其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7 学费减免:国家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具体减免办法由学校制订。

8 “绿色通道”:为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规定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三、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取得的进展

为人民服务,并且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标,坚持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公平。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会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同时,教育公平还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建设强大的祖国打下的人才基础。因此,探索具有农林类高职院校特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方法,使国家奖、助学金的管理模式成为促进和完善农林类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效措施。

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定位为育人为本,将主体对象定位为学生,主导方面是教师,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使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多方位人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坚持教育为人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加上社会实践以及生产劳动相互结合,是国家明确提出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

总而言之,国家和高校在坚挺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问题上和育人相结合的工作意识越来越高,且不断增加重视程度,经过全国性质的资助工作相关会议的开展,将国家资助政策以及措施不断完善,以达到对育人工作中经济困难同学资助力度的提升,资助学生的相关机构也由国家和高校同时完善,并且使其能够承担起进行资助及育人教育的重任,农林类高职院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上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农林类论文:目前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迈入了快车道,高校研究生连续扩招,既为高等教育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资源不足、学科专业结构失衡、教学管理滞后、就业压力大等问题[1],特别是我国基础学科类例如农林类硕士研究生面临的管理问题更大。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解决当前农林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确保扩招后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近期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工作的重点。

一、 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农林类硕士研究生作为高校研究生中特殊的群体,有着不同于文科类、工科类的特点,大致概括如下:

(一)群体层次的复杂性

群体层次的复杂性是研究生管理工作对象的共性,而非农林类所独有,但是在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管理工作中更应认真加以认识。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及时,入学生源差异大,其中既有应届考生也有往届考生,有同专业考生也有跨专业考生,还包括直博、硕博连读、在职硕士、同等学力等;第二,年龄层次上的不同,集中在20-40之间;第三,入学动机不尽相同,有要求继续深造的,有为了改变自身所处的现实环境、以此为跳板重新寻找工作的,也有为解决两地分居的。第四,大部分来自农村等偏远山区,作风淳朴,脚踏实地。此外,研究生在校期间还要面对学籍变更、择业、出国、婚恋、家庭等诸多切身问题,以上现象都增加了研究生管理的难度。

(二)培养方式上的特殊性

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是一种个体化教育,导师对研究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不同学科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异,理工类研究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科学实验,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则侧重于文献查阅和社会调查。因此,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同学科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都是不同的[2]。针对不同群体不同类别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是有区别的。农林类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林领域的研究,在培养方式上比较特殊。他们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了解工科和文科方面的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又专又博”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要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在选课,做报告,参与课题研究上,要下大力气培养人文精神。

(三)离散性与独立性

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有着各自的特点,他们根据各自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独立进行选课与学习。特别是进入开题与课题研究阶段后,更是以此为中心,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实践,生活场所较为分散,调研出差流动性较大,调研出差时间较长,而且大部分调研地为山区,林区等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

这种以个人为单位的分散性和独立性的学习特征,使得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较为困难,即使是同一年级、同一宿舍的同学也难以有相同的生活和学习节奏。因此,农林类硕士研究生往往自我意识比较明显,而集体和组织方面的意识和观念比较淡薄,对各种活动的参与率也较低,缺乏团队精神及合作精神。

二、目前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林类硕士研究生具有群体层次的复杂性,离散性与独立性,培养方式上的特殊性等特点,因此其所呈现的管理问题也有自身特点。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及管理工作体制不顺、机构不全,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现在研究生规模增长迅速,由于研究生管理部门没有及时配备足够的研究生专职管理人员,体制不顺,机构不全,工作难以落实的情况就显得非常突出。理论上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实践中人员不足、经费短缺等形成尖锐的矛盾,使其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够,不能深入到研究生中开展工作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许多工作只能浮在表面,处于一种维持现状的局面,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主观随意性较大的工作,出现了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重视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轻视思想政治表现的局面[3]。

(二)研究生思想状况较复杂,工作难度大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日渐扩大,研究生的生源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读研的目的多种多样,加上学校研究生教育各方面条件有限,一些研究生的功利思想比较严重,学术研究心理浮躁,求职期望值居高不下,集体观念弱化,研究生违纪违规现象有所上升。这些虽然是局部现象,但仍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任其蔓延,势必会削弱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注重层次性,工作的方法和手段需认真策划设计。

(三) 研究生管理工作内容及方法单一

在我国农林类院校中,不仅研究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尚未得到广泛认同,研究生事务管理的概念和内容还没有确立,而且传统的学生工作的内容在农林类院校研究生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呈弱化态势。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制度管理是农林类院校中本科学生管理的显著特色,而目前的研究生学生管理则局限于生活制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本科呈现弱化趋势。另外,人文素质的培养都是必需的,在当前社会形势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于将来要从事农业、林业工作的农林类院校研究生更是必不可少。但是在目前农林类院校的研究生管理工作中,还非常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

(四)研究生学术氛围营造不够,农林类整体形象不突出

由于研究生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上较松散,研究生管理部门在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研究生学术活动方面困难较多,至今未能形成体现农林类研究生特点的科技学术活动,使农林类研究生作为农林科技学术活动生力军的影响力和提升力弱化。

(五)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党建工作仍需加强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研究生的特点来制定工作计划,并且没有像本科生一样的每周有固定的政治学习时间,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各学院建立了研究生党支部,但由于辅导员人数不够及总支副书记的主要精力被其他日常的工作所分散,使得一些研究生人数多的学院党员发展工作及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如何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需我们作深入的探讨。

三、目前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管理对策

(一)科学发展,不断完善研究生管理体制

就目前的研究生管理机制各个农林类高校不尽相同,教育部针对本科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已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就研究生群体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方法,特别是研究生工作。部分农林类高校成立了研究生工作部,将研究生管理工作单独列出,有的高校将研究生管理工作纳入学生工作部与本科生并行管理,还有的高校仍将其划归在研究生院(部)与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并行管理。实践证明,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与其科学研究培养工作同等重要,忽视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

(二)以人为本,加强研究生自我建设

在农林类硕士研究生事务管理中倡导以人为本,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即在农林院校研究生事务管理的各种价值中,选择将农林院校研究生每个个体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抓住了这项工作的根本。同时通过出台相应的文件,在政策层面上鼓励研究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获得自身建设的新进展。

(三)统筹兼顾,发挥基层党团组织与导师的指导作用

在农林类硕士研究生管理工作中,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完善研究生的党团组织与社团组织,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三自”意识和能力,是增强研究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提高效率的重要环节。加强党团建设要有的放矢,针对研究生群体适宜采取纵--横管理模式:横向管理主要依据研究生班级体,这种管理模式在低年级较为有效;研究生进入高年级,特别是农林类学生实践环节为主,班级体逐渐弱化,适宜建立以导师为梯队的纵向管理模式。

另外,研究生会作为代表全体研究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营造校园学术氛围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和作用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发生悄然变化的同时日益凸现出来。以研究生会为载体,以学术活动为导向,以实现“三自”功能为目的加强对研究生会的建设与指导。

农林类论文: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浅析

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浅析

实践教学可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

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实践教学居于从属地位的问题未能根本解决,目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只要将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来在工作中也可完成。教育思想和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专才培养”的思想根深蒂固,知识传授纵多横少,基础较窄。加之实践教学需要投入的经费较高,不愿意过多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2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很少交流。实验实习都是采用多年形成的传统方法。

1.3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使实验和实习教学环节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招生人数的缩减。开设该专业的各高校教学院系。不愿将大量经费投入到该专业的独立实验室建设中,各教学院系之间又不能做到实验室资源共享,直接影响了本专业学生实验教学的开展由于实践教学经费一直不太充裕,学生的实习经费多年来一起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由于实习经费的紧张。不得不把本该分阶段进行的课程实习内容一减再减,以便将有限的经费集中起来,保障阶段的毕业实习。同时,为了节省费用开支,本该集中实习的改为分散与集中实习相结合或分散实习,“放羊式”的分散实习使学生实习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1.4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单位都讲经济效益。由于学生到单位实习,给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许多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另一方面,校方由于实习经费不足,不能向相关单位提供优惠政策,也导致一些单位不愿意接受作为实习基地。这就使得~些实践环节只能”走马观花”。甚至因联系不上理想的实习场所将学生”放羊”,实习质量可想而知。

1.5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措施不科学

相比理论课的评价措施,实践教学的评价措施明显滞后。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对实践教学的监控与评价落实不到位。实践教学沿用理论教学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常常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检测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

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

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不断总结过去实践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教育大众化要求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三种形式”的“133”实践教学模式。

“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把依附于或与基本理论课相关的实验整合为独立的实验课程,实验课尽可能单独设课。突出实践教学在培养发展人才方面的作用和地位。

“三个层次”:把实践教学划分为由低到高3个不同的实践层次,即基础技能实践层次、专业技能实践层次和综合创新能力实践层次。基础技能实践包括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实践、基础课实验和上机(公共和学科基础课)等,这一层次重在基础技能与素质训练,对专业有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实践教学打基础。

专业技能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教学实习。实训、专业课实验和上机(专业核心、选修课),旨在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技能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强化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要了解社会,为综合创新性实践做准备。综合创新能力实践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科技竞赛、学科竞赛等,这一层次重在课内外创新实践训练,强化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素质。

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运作建议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物化成果和组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者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紧紧围绕“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考虑。首先,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学分低不应少于总学分的20%,其次。从培养方案上保障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保障实践教学环节4年不断线,再次,增设创新学分。采取创新原理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和创业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要突破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法。采用引导启发和探索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实验和实习等实践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努力做到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3.3增加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增加经费投入,其一主要是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增强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条件,以便实验的开出有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3.4实验教学的实施应适应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继续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减少覆盖面小、效率低的小而全的实验室数,加大投入,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评估,提高综合实验室服务、育人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应更新实验指导教材。减少重复,扩大系列实验课开设面。打破因理论课程分别设置而造成实验课连续性、通用性不够的局面。30学时以上的实验课应独立开课、单独考核。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要逐步减少印证类实验,增设综合型、设计型、研究性实验。应尽可能增加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以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

3.5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认识参与实际业务操作所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

3.6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还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应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深入企事业进行实际调查和研究。丰富他们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并提炼实验实习素材。二是要多创造一些让他们外出进修、交流的机会。一方面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改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促进理论与实际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3.7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措施,实践教学的考核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的考核首先是对教师的考核,可以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反馈信息、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实践教学检查组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实施相应的奖惩办法,进而提高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敬业度。其次是对学生的考核,要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考核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操作技能,还要有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考核,同时理论知识的考核也应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出发,加大分析创造能力方面的内容,考核方式可以采用笔试、el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达到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农林类论文:农林类植物相关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探讨

农林类植物相关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探讨

在高等农林教育中,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质量农林科学人才的关键。课外实践活动包括旨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的各项有计划、有组织、有辅导的课外活动。从目前学生时间分布来看,课外时间要多于课堂学习的时间,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课外实践是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弥补课内实验教学的不足,探索农学类人才培养的机制,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以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提高植物类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为目标,组织实施了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学时不断压缩。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农学类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植物类课程的学时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如植物学原有120学时,分2个学期开设,现在压缩成56学时,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而实验仅16学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必须掌握的,不能随意削弱的。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从事林学、园艺、园林等方面研究的人却不知道如何去识别植物。其他相关课程的实验学时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压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这些内容,确保教学质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重理论轻实践。植物类相关课程如植物学、树木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栽培学、植物造景等课程实践性都很强,而学生在学习这类课程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训练等现象普遍,学生很少依照认识论的客观规律进行学习。我们的教材是以演绎法进行编写的,即先写一般的抽象的特征,然后再演绎出具体的实例,学习时则以归纳法进行为好,即先看实例取得感性认识,然后再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掌握各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进化的观念。我们的学生非常缺乏识别、独立鉴定植物的能力,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习惯于问老师,而不是利用已学的知识去主动获取植物知识。在植物的应用学习中也容易忽视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比如园林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不考虑植物的特性,将乔木当作灌木设计,把喜光的植物栽植在背阴面,把体现热带风情的棕榈科诸多植物广泛设计到华中地区等等。另一方面我们高校的管理层也往往更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仍无法突破传统观念的制约,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

3.忽视对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现有实验教学内容重视对理论的验证,而忽视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实验开设类型上缺少探索性和创新性项目,缺少覆盖多学科综合型和设计性实验,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实验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加之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如植物学、树木学课程实验多为验证型,观察细胞、组织、器官等的特征,植物切片和标本多为购买或已制备好的腊叶标本,学生在实验室内实验时仅能观察现有标本部分特征,常缺乏对植物的整体性认识,对植物与环境的适应性一知半解,也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结合植物类相关课程,近几年来我们在园林、园艺、林学等专业主要组织了五个课外实践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每个小组由数名学生和1~2个指导老师组成,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负责人。

1.植物观察组。该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校园及周边植物进行调查、观察,了解其形态特征,对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植物物候期进行观察、记录,如梅花、郁金香、水仙、日本晚樱、牡丹、桂花等。调查前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设计植物调查表格,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完善表格,之后实施。同时对校园植物进行挂牌,向全校师生普及植物学知识。在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校园植物名录。此外,鼓励学生用图片的方式对植物进行记录,发现植物之美,不定期地举行植物摄影展,图文并茂地展示植物形态特征和园林植物的观赏应用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对植物的识别、鉴定、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开启分类知识的钥匙。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对园林植物的正确应用也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而且我们计划将学生的部分成果以图库的方式展示在课程建设中,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2.植物标本制作组。结合多样性标本馆建设,由教师培训指导学生进行植物标本制作,包括蜡叶标本制作、液浸标本制作和植物切片制作。通过实践动手,让学生掌握植物蜡叶标本制作技术、植物液浸标本制作技术和植物切片技术,让学生了解标本制作的意义,对上课所用的长期装片和蜡叶标本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植物切片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蜡片不成带,蜡带出现材料空洞等现象,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了扩大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加影响力,我们还在全校举办了植物标本制作大赛。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也充实了标本的数量。

3.组织培训大学生参加生物技能大赛。以学校生物示范中心为平台,结合湖北省两年一届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在全校范围内经过组织—报名—考试—筛选—培训等程序选拔一批植物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暑期培训,由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再通过考试选拔参加大赛的学生。通过大赛,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4.花卉栽培组。花卉栽培组包括几个小组,主要种植各种草花,包括菊花、瓜叶菊、郁金香、风信子、百合等。学生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再购买花卉种子或球茎,以及肥料和农药。学生负责从播种到养护管理至销售的具体事项,教师则密切关注在栽培中出现的问题,如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及时指导学生。学生在种植花卉的过程中,了解了花卉知识,熟悉了栽培养护管理知识、对花卉营销也有了一定了解。

5.观叶植物养护管理小组。学校行政部门各科室每年有大量的室内观叶植物需要养护管理和更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承担部分管护工作,增强了学生对这部分观叶植物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参加了课外实践活动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当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我们希望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能把这些课外实践活动成绩规范化纳入创新学分。课外实践活动对于探讨地方院校的农林人才培养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农林类论文:农林高校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究

摘要: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而这一问题在农林院校中更为突出。艺术类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上的一个难题,是艺术类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我们认识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本文分析总结农林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独有特点,剖析了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对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农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思路

艺术类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具有鲜明个性的一个群体,个性鲜明也就意味着在教育管理中会出现很多的特殊问题,“他们比较难管”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一个共同认识。如何提高农林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变难管为易管,笔者认为必须充分研究其个性特点,把握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才能趋利避害,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一、农林类高校艺术生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也逐渐呈现从艺术精英殿堂走向普及化、大众化,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数十家重点农林院校都增设了艺术类专业。总体而言,与艺术专业院校相比,农林院校学生相比处于弱势地位。

(一)农林院校专业性不强,学生缺乏归属感和成就感。

在经济利益驱动和社会升学压力下,艺术类考生急剧增加,加上许多学校原本并不具备过硬的师资力量和艺术教育氛围,使得本就薄弱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科研水平令人担忧。在农林高校,不论是硬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还是文化氛围,都偏重于农理类,艺术专业在这里往往显得不够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尽合理,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实力都显薄弱。另外,公众对于农林院校开设艺术专业存有认识偏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学生自然而然觉得在这里很难找到实至名归的归属感,难以得到高水平的培养和训练。

(二)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压力更大。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农林院校艺术类毕业生的处境更为艰难。和校外比,艺术类毕业生不如主流艺术院校毕业生那么走俏;和校内比,传统大农学科专业名声更响,新兴的艺术专业更像是“菜鸟”。面对这种困局,艺术类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很多学生因为担忧就业而产生心理疾患或困扰。

除了就业引发的心理压力,还有经济引发的心理压力。艺术专业是一个“高消费”专业,一般艺术类高校学费每年均在一万元左右,加上学习阶段价格不菲的专业学习用具开支,花费往往超出一般专业数倍。以西北农林科大2007级学生为例,该校普通农科类专业收费是3025元每年,理工科收费是4950元每年,艺术设计(艺术类)专业却高达9900元每年,加之专业作图需要的计算机、画笔、颜料、特种纸张等花费,每名学生每年平均承受近2万元的日常开销。农林类高校艺术生大多来自农村或者中小城镇,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很难满足该专业的高额支出。再加上不少艺术类学生追求个性张扬和自我标新立异,许多经济并不宽裕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二、农林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群体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艺术专业教育内在特殊要求。

艺术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创新和突破,倡导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的培养,学生思想活跃、敏锐而富有创新精神。但“兴一利则生一弊”,艺术教学对个性化的过于尊崇可能使得学生情绪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感性大于理性,在考虑问题时容易脱离现实基础。学习方式的单独化,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对于个性化德追求,可能让学生形成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包括个人才能发挥、个人利益获取、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敏感唯学,崇尚自由和创新,情感丰富,喜欢无拘无束的学习、生活方式,从而容易滋生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个人价值为取向的个人主义思想。

(二)环境外在影响。

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环境决定论和环境无用论的长期争论。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决定了人的思想的产生,环境的变化也必然引起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环境无用论的同时,也批判了机械的环境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坚持人与环境、教育与环境关系的唯物辩证论,既承认环境的决定作用; 更强调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各类环境因素对艺术类专业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存在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等思潮对艺术类学生影响很大,一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不具有很好的审美和批判能力,经受不住社会的诱惑,追求自由主义,忽视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忽视他人感受和公共道德,片面追求自我个性另类发展,无视校规校纪,难以说服教育,成为大学管理工作中的难题。

三、农林高校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一)以人为本,保护个性与教育管理相结合。

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的“每一个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 时展到今天, 尊重个性, 关注个性, 是人的发展的基本需求。在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注意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创作灵感,不夸大他们的文化课程劣势,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关爱的氛围,让他们发挥自己专业的特长。树立有利于艺术类学生成才的新的理念,要有能够容得下艺术专业学生某些个性的雅量,从大处着眼,从培养学生做人的高度要求学生,塑造学生高层次的人格思想,增强学生高层人格思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注意严格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强化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教育,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工作:(1)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管理干部队伍;(2)是管理工作要做到突出重点,强化定量管理;(3)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统一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充分发挥制度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规范、激励、制约、导向作用;(4)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在对学生考核、评奖、评优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上,工作要细,按制度办事,做到奖得有理、罚得有据;(5)是注重人性管理,强调情感交流,较大限度地弥补和消除制度管理所带来的不足。

(二)探索课堂新机制,内心激励与外部引导相结合。

孟子有言“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内心是需要的激励的,激励手段的使用有助于帮助艺术类学生了解他和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在艺术教学中多采用个别指导和小组教学方式,有利于唤醒学生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有利于激发学生“我固有之也”的资质和潜能。因此,教师、管理者要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行为风貌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以课堂为落脚点,融思想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于一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化他律为自律,变强制为自制,通过学生的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身实践,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以职业规划为切入点,职业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完善职业规划和人生追求的学生更容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容易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和效果。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者应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的切入点,通过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和国家、时代、社会,理性分析自身优劣条件,合理制定职业规划来达到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效果。

(四)改进“两课”教学手段,创新教育管理的主载体。

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简称“两课”)的教学,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着和接班人历史重任。教育管理者应当针对艺术类学生重形象思维特点,与时俱进革新教育手段,加强两课教学的创新改革。运用影视资料开展电化教学,以课堂主题辩论、演讲、小组讨论等丰富而生动的形式,比如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开展“美丑一瞬间———大学生道德建设漫画大赛”,开展文明礼貌教育。“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以创新教育为载体,不拘形式,使“两课”教学富于针对性和导向性,在形象感触中引发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五)营造人文环境,开拓教育管理新境界。

一是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针对艺术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较低的状况,应适量增设文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课程,有计划地举办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讲座,开展读书活动,弘扬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知识渗透和熏陶,帮助学生正确判断、理性选择,提升人生境界。二是构建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文化氛围和谐校园环境对学生优良学风的培育和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利用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长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各类文艺竞赛,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高雅和谐的校园氛围,开拓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境界。

农林类论文: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指导、开展“学子回访母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千村万户”、“田园使者”、“村主任助理”活动等经验,阐述了当代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也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使得农林院校各学科快速发展,专业、在校人数明显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也重新洗牌,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农林类院校中社会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个别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认识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发挥大学生的特长,促进综合素质发展,同时服务社会。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一面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另一面刮来了一阵不正之风:有的服务队三五成群名不副实,舍近求远只为一睹风景名胜,使社会实践失去真正意义;有的虎头蛇尾,活动前期造势大,活动中期宣传少,活动后期声音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少数学生的社会实践只是走过场,简单应付,完成任务了事。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农林类高校,其他高校也不胜枚举。

2.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对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了解、不感兴趣,进而不参加,另一方面,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精英实践”组织模式,指的是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等为主体开展活动。这种模式暴露出它的局限性,暴露了教育资源不公平的本质,在把握社会实践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资格参与(这里暂且排除由于个人认识不够导致主观不参加的学生),而“精英实践”把机会集中到了少数人的手中,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不高这一问题。

3.农林类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方向性不明确

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农林类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已经捉襟见肘。首先,专业素质方面,由于就业面窄就业难度大,导致农林类高校的学生就业处于天然劣势。其次,为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盲目参加各类活动,不分轻重没有找准自身定位,导致综合能力出现“强项不强,弱项不弱”的现象,并没有达到弥补专业劣势的目的。

二、对加强和改进农林类高校社会实践的建议

1.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内容。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依托者,高校首需从自身认识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要认识到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综合性的育人工程,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其次,为了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落地有声并长期坚持,需不断地深入和提高层次,给予足够的关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平台。,教师指导并参与实践活动,对活动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往往要走出校门到基层开展,有指导教师的参与,不仅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而且老师可以给出专业的指导建议,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

2.从“精英实践”转向“大众实践”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依赖于“精英实践”,在于这些所谓的“精英”素质较高,有更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组织纪律性,能更好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然而越是少数人参与,大众不为所知,越是参与的人数少,导致恶性循环。笔者认为,尤其是农林类高校应该结合“精英实践”与“大众实践”,在大力宣传社会实践的同时,让“精英”以“传、帮、带”的形式带动全体学生,进入良性发展模式。

3.面向“三农”服务,把握社会实践的方向性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一定要以“三农”为社会实践指导方向,将最前言尖端的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用于指导实践生产活动,服务当下社会建设工作。同时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当代农林类大学生也要主动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思想上足够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将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巧妙结合并墙外开花。社会实践活动是农林类高校强化专业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出一批学农、爱农、立志献身于农的农林人才,既开展了专业思想教育,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农林类论文:农林类高校灌溉排水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田水利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调整。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与探索发现,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农田水利专业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改革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2009年我国西南5省遭遇了严重干旱,旱情导致642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46亿多元。从2009年至今,为彻底改变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大力倡导“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课,也是水文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或专业辅助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内容多、知识面广和实践性强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调节措施、水旱灾害的治理方法等,其教学重点是讲述农田灌排基本理论、分区水利规划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并介绍有关新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与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介于工程学与农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同时又是一门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在我校已开展多年,笔者从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出发,对教学改革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推进了灌溉排水工程学的教学改革进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

一、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问题

灌溉排水工程学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其内容涉及学科较多,例如:土壤学、作物学、水力学、水文学、气象学和建筑学等。此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而碎,包括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作物需水量计算与灌溉制度、灌水方法研究、灌溉水源选择及引水方式的确定、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排水原理与工程设计、灌溉与排水工程管理等内容。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觉得枯燥的情况下,对各个学科的关键内容都有所了解,并能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来学习灌溉排水工程学,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2.学习方法问题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本校在大三学年上学期开设。在进行本课程学习之前,学生主要是进行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并没有接触到这样一门内容如此广泛的交叉学科,因此,难免会感觉到学习吃力。如何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与态度去学习这种综合性交叉学科,如何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并学会独立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是每个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

3.教学方法问题

目前,课程讲授方式虽引入了多媒体课件教学,但仅限于幻灯片课件,缺乏精品动态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教学效果提高不显著。此外,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实际的工程案例的讲解,使得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如何将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迅速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培养掌握相关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教学改革方式和方法

1.调整教学内容

为了使刚刚进入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能对专业课感兴趣,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解绪论时不能一带而过。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先导和灵魂,其教学内容是对一门课程综合性的概括和统领,重点在于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对课程有一个总体、大概的认识,并了解该课程教学特点、学习方法和教学安排。上好绪论课,可以让学生快速对本课程产生学习兴趣以及继续学习的动力。此外,本课程涉及的交叉学科较多,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学科是不现实的,同时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倍增,因此,应该加强对灌溉排水工程学中重要概念以及重点内容的讲解,比如作物需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灌溉制度及其制定步骤、灌溉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等等。而且,一定要强调在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下,灌溉排水的重要意义。

2.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尤其是要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例如,多引入一些富有新意的动态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管灌、喷灌、微喷灌、滴灌和渗灌等各种灌溉技术的工作原理、渠道系统布置、灌溉取水方式等教学内容,这样既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概念原理抽象、缺少实物演示等缺点,又增加了课堂上传达的信息量,并可以使教师将精力与时间更多地集中在对重难点内容的讲解上。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引入一些工程案例,比如,南方平原湖区发展了“联圩并垸、撇洪改河、留湖蓄涝”和“内外水分开、高低水分开、地面水地下水分开、灌排系统分开、水旱作物分开以及控制地下水位、控制内河水位”的经验,大幅度提高了作物产量和作物复种指数。教师可就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结合课堂内容详细讲解工程案例,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认知教学

教学实践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教师应借助于我院“部级农业水土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一平台,按计划在讲授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到试验站进行实践与体会。例如,灌水方法的种类繁多,作物需水量的测量手段丰富,这些内容只通过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掌握并理解,因此,通过对试验站的参观以及现场观测,可以起到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作用。

4.制定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学生遇到的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产生严重影响。作者在每个班级成立若干教学信息反馈小组,定期将小组所总结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普遍反映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5.注重考核过程和方式

本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繁多,传统的考核方法较为单一,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在每一个独立的章节或内容讲授完以后,通过开卷笔试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一些简单灌溉制度参数的计算是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并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的不良习惯。

灌溉排水工程学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实践认知教学方式,以及制定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注重考核过程和方式等措施,能够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对专业的认同感大大加强。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在向前推进,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必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农田水利专业的合格人才。

农林类论文:心理契约在农林类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高校改革的步伐加快,高校教师尤其是农林类高校的教师绩效管理在思路和方法上都需要改革和创新。文章通过对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将其应用在农林类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上面,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提供另一种思路。

关键词:心理契约 农林类高校 绩效管理

一、引言

面对未来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科教实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说到底,就是人才方面的竞争。而人才的来源在农林类高校,所以做好农林类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的绩效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尽管不是非热门领域的农林类农林类高校,国家也开始下力度大力支持其发展,但是农林类高校本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绩效管理方面,与其他院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发展壮大农林类院校,实现我国农林类高校学科的多方位发展,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不仅因为做好农林类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工作是我们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很强大的示范意义,是充分发掘教师潜力,发挥教师积极性,为未来人才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的根本保障。

我国的农林类高校进行系统的农林类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工作比较晚,在近年来的不断探索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但是在进行实际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心理契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在农林类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融入了心理契约的一些理论,对农林类高校的教师绩效管理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心理契约,可以在薪酬、职称、晋升等与教师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管理中提高效率,提升公平性和教师的积极性。

二、心理契约的概念及特征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最早应该追溯到20世纪著名的霍桑实验。而最早把“心理契约”当做术语写进书中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阿里吉斯(Argyris),他在他的著作《理解组织行为》提到了这一概念,他在书中指出,员工在积极的领导方式下会产生乐观的情绪,当他们内心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认同,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好,更加容易沟通,员工抱怨的概率会降低很多,进而工作会更有效率。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在他的著作《职业的有效管理》中提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表明了心理契约虽然不是落在纸面上的有形的契约,但是它确实起到了有形契约的作用。通过这种“有形”规约,能使整个组织中的个人在一定的动态的条件下,与整个组织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关系,在心里把自己当成整个组织中的重要一员,将自己的发展与整个组织的发展融合到一起,从而创造一个高效、富有活力的组织。

(二)心理契约的特征

1.主观性。心理契约主要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主观感受,是对自己与对方之间相互责任的一种认知。不同的个人会对心理预期有不用的体验和感觉。

2.非正式性。心理契约没有明确具体的形式,所以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只是把自己对对方的期待和要求放在心里。

3.动态性。心理契约会随着员工自身发展,组织的需要以及员工个人对工作的认识的变化等等处在一个相对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改变的状态中,这是心理契约与正式聘任合同较大的区别之一。

4.双向性。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在心里互相期望的一个不成文的期许,在心理契约这个层面上地位是相互平等的,是组织与个人能够和谐共存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组织发展过程中,自己的期望一定要表现出来,让对方理解并接受,并尽量满足对方的期许。

三、心理契约对教师绩效管理的意义

(一)充分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及时,农林类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拥有高学历,高文化,高知识。他们也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他们的社会职责与其他工作者相比更加重大,所以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想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合理的心理契约,这就需要了解教师的心理特点,考虑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满足他们真正的需求,这样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增加教师个体与组织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才能把心理契约的作用发挥出来,才能不断提高绩效管理对农林类高校教师的作用。

第二,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工作是否有效率,对组织目标的完成度,对学生的责任感以及自己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都是来自于教师内心心理契约的实现程度。如果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努力会影响到整个组织的发展,进而感受到了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地位,就会产生强烈的工作欲望,会全力以赴为组织发展作贡献。

第三,新世纪开始,高等学校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整个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师资队伍。尽管心理契约没有正式合约那样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心理契约更能发挥契约的作用,更符合农林类高校教师在工作上的期望。如果农林类高校能够在心理契约这个层面建立良好的机制,会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也能为留住人才做出贡献,从而让整个农林类高校发展进入良好的阶段。

(二)是提高绩效管理的客观需求

及时,农林类高校现行的绩效管理制度,包括聘任制,考勤制等等,虽然对教师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现有的制度就显得落后了。而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可以在有形契约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填满一些不能量化在纸面上的契约,而且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各个方面的原因影响到的心理变化,进行及时的完善和调整,对于组织来说,可以减少人才流失的顾虑。对于教师来说,也会增加心中的安全感。

第二,农林类高校在教师绩效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满足教师在发展阶段的期望。例如,学校要给予在教学科研中比较突出和的教师丰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提供更高的平台给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样教师会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会更加努力的工作,达到与农林类高校建设目的相一致。通过奖励与提升机会的给予,也会使整个教师队伍重新回顾自己的工作状况,会让一些消极工作的教师增加工作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有了更多的机会,积极性也就更容易被激发,这样周而复始地达到一个良性循环,完成农林类高校的管理和发展目标。

四、构建农林类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方法与途径

鉴于心理契约在农林类高校与教师之间以及农林类高校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农林类高校与教师之间加快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达到双赢的目的。

心理契约可以在以下方面参与到农林类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中:

(一)建立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近年来比较热门讨论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曾对其下过定义: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我国农林类高校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还不够重视,所以,管理者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从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开始,就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为其打造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将这样的规划与组织目标相结合,农林类高校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平台,教师努力工作为学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就达到了一个教师生涯需求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契合与平衡,心理契约就达到了提高教师绩效管理的作用。

(二)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薪金是对所有工作者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报酬方式。也是教师在心理契约中最重视的部分,不仅是因为薪酬是保障一个个体生存方面的需要,同时薪酬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满足了人们精神层次上的追求。因此,学校应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体系的设计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教学水平、道德修养等个人的综合素质来设定,也可以将以往的经验与环境的发展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可以让教师本人参与进来,既能让教师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薪酬期望,也可以发挥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体系的建设。这样综合建立一个最适合本校的薪酬管理体系,能使学校与教师双方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达到一个最稳定的工作状态。

(三)提高农林类高校绩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农林类高校绩效管理人员主要是学校的人事部门以及党委的组织部门,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下转第235页)(上接第231页)绩效管理的工作密切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所以对绩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良好的品行、政治信仰,还要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专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从心理契约的角度说,也需要绩效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能够更容易建立心理契约。因此,有了一支良好的绩效管理团队,将对整个组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应建立不同的心理契约

一般来说,农林类高校都是综合型大学,有众多的学院和学科(专业型大学在专业方面也会有很多领域),学院和学科之间的差异很大,教育教学模式也千差万别,学生的特点以及素质也都不统一,教师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也大不一样。所以,在农林类高校的绩效管理过程中,不能要求全校的教师都用一个考核标准来衡量,尤其是在教育教学、职称评定、薪酬福利上。可能一些学科的老师付出较多,任务比较繁重,如果按照一个标准,必然会降低老师的积极性。例如,理科或工科等学科的学院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实验,根据实验的结果支撑理论。而文科领域的学科更注重理论本身的学习与指导,而实验方面就少一些。因此,农林类高校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重点注意这个问题,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及工作强度、晋升机会等等,建立一对一的心理契约,这样才能保障学校这个整体保持前进发展的状态。

农林类论文:农林类高校旅游管理学科的优势、问题与改革

本文总结了农林类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与问题,并通过调查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现阶段对于本专业认知的具体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专业了解度、专业认同度、专业发展方面分析了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总体较差,对专业了解程度不高,认同度也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渐降低。并且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加强学科宣传,设置合理课程体系,培养专业情感,提高实习满意度的解决途径。希望可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从而形成正确的专业观,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自身专业价值,解决旅游人才严重流失的情况。

旅游产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产业,在统计年鉴的产业目录中以旅馆业、餐饮业、交通业等行业复合而成。过去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近年来才改革为管理学下设的一级学科,包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三个二级学科。就学科设置来看,旅游管理的依托学科多种多样,主要的有依托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外语)、林学等一级学科。在旅游市场人才供不应求的前景下,众所高校在没有考虑到学校自身特色及旅游市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便盲目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造成专业设置方向不明,使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下降,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旅游行业就业率较低,还有较高的离职率等等。众多情况表明,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水平较差,这种情况制约了今后旅游教育的发展。因此,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正确的专业认知是各旅游院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专业忠诚度与专业认知有很大的关联,其中与对专业的感兴趣程度和就业前景的态度之间关系较为明显,而对现有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关系不太明显。性别、人格类型与专业认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部分人格维度可作为判断大学生专业认知的有效变量,人格等因素对学生专业认知情况有着显著的影响。新生对于专业认知的情况普遍偏差,以及一些来自家庭、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使旅游管理专业新生的学习情绪低落。我国对于各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情况的部分研究,综合文献研究得到的结果,影响旅有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的因素包括对专业的理解、定义;行为特征;就业前景状况;性别;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专业认知情况的好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情况较差的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的状态,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并导致了大量专业人才的流失。国外对学生认知的研究理论的基础,认为专业认知是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在专业上的结合。而国外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情况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国外关于此类的研究都是包含在professional identity 的研究之中,与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混合在一起。学者Henning认为专业认同是个体对于实现社会中的专业在主观上的一种感受,是个体与该专业内心保持一致的程度。本文将以北京农学院为例,分析农林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知,从而发现问题,为专业未来的特色发展提供思路。

一、农林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

就农林类院校的专业发展历程来看,旅游管理多依托林学和风景园林学科,由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演化而来。北京农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方向)也是如此,园林系设置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到2001年转变为生态旅游方向,2007年正式以旅游管理(生态旅游方向)招生。

(一)依托园林学科,突出生态特色

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方向)依托于园林二级学院设置,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与学校其他管理学专业相比,有明显的生态特色。观赏植物学、城市规划原理、户外游憩规划设计以及普通生态学等课程均是由园林专业的教师亲自讲授,计算机辅助设计、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在讲授中关注景观设计,并配备了大量的实习机会,实习的地点有城市公园、林场、农场等,因此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能够掌握基本的区域、城市、景观规划技能,这一点对比国内其他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些课程虽源自于过去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课程体系,但对于目前旅游产业发展实践来说,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过去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毕业后进入公园相关部门工作,这些课程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二)关注农村发展,聚焦都市农业

北京农学院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于首都的经济建设,尤其关注郊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而农学院下设的旅游管理专业自然享受到学校与北京郊区农村的合作便利。旅游规划课程实习地点延庆四海镇,正是农学院与当地合作创办的实习基地和产业转化基地。学生每年还有机会去参加农业会议会展。在各类专业课程讲授中,由于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多涉及农村,课程的内容和案例也绕不开农村问题。农学院的学科设置以农林为主,因此学生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学农科的同学交流。由于农学类院校加上旅游与园林的符合专业背景,在北京郊区村官招考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具有优势,近年来,已有十几名同学毕业后投身京郊农村的建设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之中,这些同学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表现又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名气。

(三)紧扣首都建设,融合产业要素

在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要不要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怎样的农业和农村是重要的选择。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的专业设置从及时产业的林学,延伸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及环境艺术设计,直至依托于农业和农村的旅游规划设计。学科渊源相同,理念相似,因此,旅游管理所在的园林学院紧扣了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从现代都市农业的角度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依托林业和园林学科的旅游管理既具有自身特色,也能够顺应区域和产业发展趋势,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二、农林类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层次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三种类型。及时种为专业基础课,是与专业相关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提供了专业学习的基础知识,如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第二种为专业提高课程,在这种类型中,课程大体分为两个方向。其一为旅游企业管理,包括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景区经营与管理等涉及旅游六要素的课程,其二为旅游地规划设计方向,包含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户外游憩规划设计等课程。第三类课程为实习实践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代表的课程有旅游专题讲座、旅游规划案例、旅游综合实习以及企业实习。

(二)依托学科与专业设置的矛盾

从课程设置上看,由理论到实践,由生态到管理,由基础到研究,层次鲜明、覆盖,在这种课程设置体系下,已经培养了一届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在毕业实习环节表现,提前进入了工作岗位,毕业后留在了实习单位继续工作。但从深层次来看,目前的课程体系与专业门类以及就业去向还是有一定的错位。主要体现在:

1、作为管理学专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比其他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依托的专业无论是地理学、工商管理还是林学,无一例外地开设了诸多经济管理学基础课,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经济管理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在管理类专业中具有通识教育的作用,不论依托的学科是什么,还应该夯实专业基础。

2、两大学科方向不明确,学生课业负担重。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划分方向,而是将选择权利交给学生手中,学生以自身兴趣出发,通过专业选修课的选择来确定课程。然而,根据多年来的经验,选修课逐渐变成了必修课,并没有哪个同学真正拥有了选择的权利。伴随着三年课程一年实习的教育改革,大二大三的同学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阅读和实践。面面俱到造成了门门不精,学生对课程之间的关联并没有深刻认识,有些非常重要的课程没有花精力,而另一些以补充知识为主的课程却占据了大量实习时间。

3、就业方向与课程的错位。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就业的方向主要为旅行社和酒店。由于北京农学院没有旅游管理硕士点,考研一般要转向其他院校。规划设计单位的主要接受对象为研究生,这就造成了所学课程与就业方向不匹配的情况。

三、基于学生认知的调查研究与结论

(一)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针对专业特色与主要存在问题,问卷涉及除基础问题之外共计25题,共分专业了解、专业认同、专业发展3个部分。专业了解13题、专业认同6题、专业发展6题,采用5点计分法,1-5分别表示“不认同”至“认同”,分数越高表示专业认知度越高。通过对问卷中25题进行性检验,性系数为0.887,性较高。本问卷以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主要人群目标,进行有目标的发放问卷,其中男生占37人,女生104人。大一新生40人,大二学生44人,大三学生35人,大四学生22人。2015年12月10-20日期间,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二)主要研究方法

问卷回收后,采用数据的录入、分类、统计均有SPSS20.0软件完成,并根据研究目的进行了描述分析,均值比较等统计处理。描述性统计:是通过对变量的描述统计所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和了解样本数据的相关统计特征和总体分布的形态,进而可以深入地了解变量变化的统计规律。均值比较:均值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出样本与总体数据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因为在所有数值特征中,均值是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最重要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均值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统计分析的质量。单因素方差:指对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是两个样本平均数比较的引伸,它是用来检验多个平均数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因素对试验结果有无显著性影响的一种统计方法。

(三)主要结论

1、专业了解

本部分从对从专业的设置情况、发展方向、专业特色几个方面去调查学生对“专业是什么”的认知情况。所有问题总体得分在2.35-3.51之间,对专业的了解处于不太清楚也有所了解的水平。通过每个问题的均值情况,可以看出,对专业知识本身的了解度并不高,如培养目标、学习计划、行业热点等,得分都在3分以下,处于不太了解的区间。而对于就业方向、课程收获方面学生认知度得分稍高,体现了学生对于学习知识、实习就业等“现实问题”有更高的热情。对专业特色来讲,旅游管理专业的农林特色在课程反应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均值3.01),而对特色的了解和对未来就业的帮助上得分不高,在3分以下,并且学生还认为在课程上应该有农林特色更好的体现。

针对每道题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其显示四个年级只有“在对农林特色对今后旅管专业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上”产生了明显性差异,其显著性小于0.05。而“总体对本专业的情况非常了解”以及在“我认为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在农林特色上有很好的体现”上可以看到虽然其显著性大于0.05,但置信区间也达到了85%到90%。在“总体对本专业的了解情况上”的问题来看,主要的差异来自于大一新生,其分低、大二,大三,大四的评分较好且差异不大,但也可以看出评分是随年级的增长而增长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在农林特色上有很好的体现上”来看,大四学生得分低,其次是大一新生,得分均在3分以下。而大二、大三学生得分情况较好在3分以上。在对“农林特色对今后旅管专业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上看,结果显示大一、大二、大三年级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明显、主要差异显示为大四的学生,其分较低。从专业了解度整体来看,虽然由表2中数据表示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该专业的了解程度有了一定提升的评分较高,但本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对专业了解的整体程度上还是普遍偏低的。对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很了解的问题上四个年级的平均分都不高,可见多数同学对本专业的特色并不是很了解。而造成大四学生在对农林特色对今后旅管专业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上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这可能与大四学生在经历实习后发现认为本专业的农林特色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有帮助的想法有关。

2、专业认同

本部分通过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与是否愿意继续本专业的学习两方向进行了专业认同度的调查,总体看,对专业的喜爱以及对行业的信心得分尚可(在3分以上),但对未来本专业就业和发展得分较低(3分以下)。对各个问题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个年级在对于喜欢本专业,毕业后会选择出国继续本专业的深造和继续本专业的考研上产生了较大差异。差异性主要都来自于大四学生。并且大四学生的评分低,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大四学生在经过3年的学习并且参与过实习初步进入社会之后,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规划,从而使他们的想法与没有经历过社会学生的想法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性。有研究得出,学生对本专业实习的满意度是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甚至最终是否从事本专业就业的关键。因此可见学生对实习期间的满意度对专业认同度也有着重要影响。

3、专业发展

本部分通过对学生是否愿意继续本专业的学习对专业的发展进行了调查,根据表2,对课程、实践、专业信息兴趣都不大(得分小于3.5),只有在考取导游证等专业技术证书方面体现了较大的兴趣,说明学生对有就业帮助的立竿见影的事情还比较关注。对不同年级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专业发展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为0.62,大于显著性概率p值0.05,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发展方面不存在显著区别。

四、农林类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建议

(一)坚持课程建设,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问卷反应的农林特色不了解以及与就业关系错位问题。

1、应完善旅游管理核心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就业去向、调查情况和课程体系情况,应完善在经济学、财会管理、数学、世界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地理与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建设。

2、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可得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尤其是大一新生对本专业的培养情况及目标其实了解不深,针对此问题我认为学校应加强对专业的详细介绍,尤其是在招生宣传上,应尽可能的介绍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情况,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正确认知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家长更加理性的选择专业,才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也应扩大宣传范围,可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介突出北农旅游管理专业的农林特色的优势进行宣传,让学生对北农旅游管理专业有更深刻的认知。

3、针对各个年级的情况开展专业认知的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有研究表明,大学新生的专业思想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端正学生的专业思想,不仅有利于大一新生尽快的融入新的环境,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认知。对于刚刚开始接触一个具体的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迷茫的、尤其是有些学生并不是在主观上选择的本专业,因此针对大一新生应加强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等方面进行介绍,促使学生对专业产生正确的认知。而大二大三的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之后,有些同学找到了今后的前进方向,而有些同学开始产生了倦怠的心理,这个时候学校便应加强心理辅导,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对于大四的学生,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对于未来的择业就业十分迷茫,学校应及时开展有关就业方向的介绍咨询。帮助学生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未来规划,树立正确择业观。

(二)加强实践实习,培养复合型人才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可看出,约有70%的学生都提出了实践课程较少的问题。有研究提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向不明确,会使学生的专业认知情况较差,专业认同感下降。Kusluvan通过一个多维的测量表来测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待旅游工作的态度,结果发现多数学生都强烈的表示希望可以改善实践教学现状。而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12届毕业生开始,增加了4个月的实习阶段,但在实习单位选择上过于局限,很多同学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所选择。实习生的职位普遍较低,在较长实习期里实习岗位单一且绝大部分是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其中部分在酒店的实习生对酒店的工作评价不乐观,认为酒店工作不能发挥个人专长,缺乏挑战性且没有成就感。酒店提供培训机会较少,与实习生期望培训存在较大差距,上级给予赞赏和帮助也不如人意,尤其是薪资方面大大低于实习生的期望值。并多数同学表示今后不愿意在旅游行业。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参与实践来了解自己的能力与不足,并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更好的规划。因此认为学校应调整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技能型”的课程,更多地要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适当的实践课程,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课程更好的相结合,并将本院校的农林特色更好的融入其中、形成独有的专业特色。

(三)开拓学生眼界,体现农林特色

问卷反映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对于跟就业相关的就业信息、职业证书考取等问题十分关注,而就业中遇到挫折之后的大四学生对相关问题回答得分普遍偏低。这表明学生并非发自内心热爱行业,而是把大学专业学习当做走向职业生涯的一块“敲门砖”,在对专业态度、行业信息、旅游特点等领域没有主要学习的热情。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非毕业生年级开展更多的思想和人生规划教育,端正学习态度,令学生树立更远景的人生目标。

农林特色教育方面获得了学生的认可,但在课程设置比例和与就业的联系上还做的不够,因此,在加强农林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多为学生开辟新的专业实习地点和就业渠道,令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

农林类论文:基于农林特色的机械类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以“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背景及现实意义为基础,以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为例,构建了具有农林特色的机械类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富有创新和创业能力,同时秉承“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使学生具有“肯干、实干、能干”的“三干”品质。

关键词 农林人才;“三干”品质;机械专业;培养模式

为了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经研究,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该项目旨在培养一大批有社会责任感、有献身国家农林事业志向、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1]。对以培养“肯干、实干、能干”的“三干”人才为己任的浙江农林大学而言,应该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结合自身特点,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农林特色机械类农林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1.1 农林特色机械类农林人才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蓬勃发展的农林装备产业需要大量专业对口的相关人才。2014年,全国2 207家规模以上农林业装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 952亿元,同比增长8.55%。2014年浙江省农林业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750亿元,位居全国第4位。随着农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台州喷雾器、新昌茶机、温岭水泵、湖州收割机、永康农机工业园基地等为代表的农机产业集群,新兴的农林装备产业需要专门的人才。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推进,农林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尤其是对高质量农林人才的需求非常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农林特色机械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将学校、企业、基地或者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有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农林特色机械类农林人才培养是农林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虽然浙江省农机工业在全国排名靠前,其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水泵、植保机械、茶叶机械、柴油机、拖拉机、农机配件等产品居全国经验丰富地位,但缺少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和外观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生产制造工艺和管理模式落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农林特色机械类农林人才培养可服务于农林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是社会需求下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探究。

2 农林特色机械类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实施方案,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导向作用[2- 3]。具有农林特色机械类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将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分流培养。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单一性,实施多元化,模块化教学。专业课程模块要体现智慧农林业的特色,体现“高、精、新”,突出其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功能,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功能。分流培养时,建立“机械制造技术” “机电测控技术”和“农林机械装备”等方向,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

在农林特色机械类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着重培养创新设计思维和管理能力。而具有农林特色的机械专业培养目标包括创新设计能力和农林机械管理能力2个知识体系。“创新设计能力”主要以农林装备产品设计过程为主线,面向农林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装备的设计过程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农林机械管理能力”以农林装备设计、使用与管理方面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技能,自觉地将工程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2 理论课程体系的创新

根据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凝练特色课程。根据农林装备技术发展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整合的基础上修订课程体系,在传统的机械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增加《农业机械学》《拖拉机汽车学》《农业机器运用与管理》《木工机械》《园林机械》《农业系统工程》等课程建设成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让培养方案的创新性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面。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任课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能力的实际操作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知识传授以讲授为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以教

师为主、以讲课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和钻研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智能、学习能力。而教师则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提倡教师创造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推进以研促学型教学方式,利用学院和专业的高水平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上,专任老师应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设计一定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本学科前沿研究。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做到“以研促学、活学活用”。

2.4 实践教学的创新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课程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为学生提供试验场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选试验和研究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分析研究并撰写论文。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和部级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科技竞赛。逐渐推广本科生导师制度,为入学新生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选择发展程度较好的学生提前一年左右就参加教师的研究工作[4-6],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更多的课外科技知识,开展科研活动,切实受到科研训练。推进以产促学制度,通过与有一定规模的农林业装备制造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以产业促进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

3 结语

农林特色机械类农林人才培养是基于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农林院校是农林人才的重要阵地。通过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创新进取,必将为我国输送更多具有农林特色的机械专业知识复合应用型人才。

农林类论文:农林类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农林类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必须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结构、推进内涵式发展。农林类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构建媒体、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学术界、市场及用人单位多元主体参与的监督和评价体系;结合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教学质量保障模式,通过对教学质量保障关键点的监控和运行数据的分析,动态提升教学质量保障。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移动智能设备等方法和手段来总结和推广农林类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代模式。

农林类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农林类职业教育是为从事农林方面的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和服务的,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林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立德树人、发展、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原则上,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1.5+3个0.5”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本院特色的“主辅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即“内部保障为主,外部评估为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农林类新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我国农林类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宏观导向力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薄弱,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资源建设滞后,教学管理不严,对学生的技能重视不够,忽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手段落后;信息化、智能化等教学资源欠缺,考核方式单一,学生职业意识不强,所以我国农林类职业院校急需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农林类新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定期研讨、专项培训、常态沟通”的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机制。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教师的师德师风、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注重创建教学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形成职称比例、学历比例、年龄比例合理的教师梯队。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模式。建立教育硕士、专业博士等高层次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制度,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系统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师资。要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和职业指导教师、后期保障、辅导员、校企合作兼职人员的培训,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2.健全教材开发和质量监管制度。健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管理体制,加快完善教材开发、遴选、更新和评价、特色教材开发的编写、审定和出版机制。严格在《书目》中选用公共基础课教材,优先选用专业课教材。完善和发挥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要针对本校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设立专项教研教改课题,鼓励支持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培训、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建立完善教研教改成果遴选表彰、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机制。

3.健全工作机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加强督查落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对实施方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

4.加强教学组织,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校长是教学工作的及时责任人,要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

5.加强质量监测与评价。要建立教学团队、系部、学院督导三级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要定期开展院校教学工作情况评价会,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及时上报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三、农林类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

加强学院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的建设,整合教学资源,综合运用现代化的评价手段,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实现。落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重点是科学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优化专业设置、革新教学方法、创新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

1.实行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制,打破传统的固定常年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观,即以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结合学校条件和相应的要求进行考核;推行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并重制度。

2.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途径,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带领年轻教师成长、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约束机制、在建设专业实训室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鼓励教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改造、大胆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质量。

3.优化教学环境。对涉及教学工作的服务部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做到快捷、品质服务和物质保障;优良的硬件资源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从事岗位职业工作的真实环境和掌握专业技能的实训条件;加大校园网建设,实现校园无线网的全覆盖,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某些仿真的实验),来传授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动态,必须把校园网建设作为学院的最基本设施建设努力完成。

4.构建多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构建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各教学环节的监控、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监控、评价;对教师的监控、评价与教育对象的监控、评价。

(1)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参与评估,构成对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社会主体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传统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评价与学校的自我监控、评价。成立教学督导组,形成对教学过程的日常巡视检查,特别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其它教学环节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纠正;对当天发生的教学责任事故进行认定,向教务处提出改进教学管理、监督方面的意见。

(2)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作用,使教学对象成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主体。通过各班级学生干部如实填写“班级课堂教学记录表”,对教师的课堂及实习教学的教学纪律、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作业、课后辅导等常规性教学环节进行纪录。通过学生座谈会或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评分来对教师做出某些方面的评价或综合评价。

5.评价要与时俱进,指标要改革创新。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体现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ISO9000体系,HACCP和GMP管理体系的融合,将质量标准分为过程和终结标准,执行过程以监控、预防为主,根据监控评价结果,发现问题对关键教学环节及时纠偏,使复查结果在评估指标的正常值内运行。

6.建立信息系统,反馈质量信息。建立校内教学活动信息系统即以教务处为核心,建立一条教务处、系部、教师、学生之间的纵横交叉的信息跟踪、反馈网络和学校、社会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双向信息跟踪、反馈系统。

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全新的、有挑战性的工作。当前的主要工作是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师资队伍和教学环境,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注意的是,理论和实践存在差异,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只能在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中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不断完善。

农林类论文:高等农林院校化学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该文针对高等农林院校化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探究校内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鼓励学生按个人兴趣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化学思考方式;毕业设计时间提前,提供更多机会和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等。

关键词:应用化学;校内实践教学;模式

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培养和输送农林业科技人才的重任,农林业类院校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社会关键技术岗位,服务“三农”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依然处于偏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阶段,导致本科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通常眼高手低,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差,这严重影响着社会对本科生的认可度,也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思考。近年来,实践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1-2]。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成为了提高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措施。

随着化学在其他自然学科以及技术领域的渗透,高校教育中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化学类专业人才必须接受到各种应用方法和开发性研究的基本训练,并能初步将化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本文结合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资源和办学特色,对其应用化学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1 高等农业院校化学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化学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是高等农业院校化学类专业2种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传统的化学实验,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实验内容大多是对化学理论课程结论或现象的验证性实验,处于从属地位。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讲解,学生机械照搬给定的实验步骤,不需要动脑思考,更不需要自己设计,久而久之,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应变能力。考核成绩一般按书面的实验报告成绩来计算,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课堂的表现和动手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只片面的追求实验结果。这种实践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但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一种主要的实践内容是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的发挥。然而大部分学生以及教师都没有重视毕业论文这个环节,学生依赖指导教师直接给出方案,再按照安排的内容进行短时间的实验,这样导致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都还不了解实验的背景和意义,也不懂得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答辩时,答辩教师也尽量不让学生为难,顺利让其通过,毕业论文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而部分教师因为自身科研任务重,繁杂性事务过多,对本科生的选题、指导、评审不上心,对学生撰写的论文不加仔细修改,敷衍了事。更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为避免指导过程中的麻烦,甚至直接将学生毕业论文中的关键部分代劳完成。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改变,要充分结合学校内部资源,及早开展新的切合实际的校内实践模式探索来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人才。

2 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模式

2.1 明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首先,对原有的课程实验(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削减简单重复操作以及过时陈旧的实验,一方面结合生活实际增加一些学科交叉和实用性的经典验证性实验,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以及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验,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以及兴趣,适当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以此来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基础理论。其次,围绕教学内容适当增设一些有挑战性的实验课题,如设计性以及研究创新性实验等,鼓励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讨论并设计实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再次,要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优势,建设化学与农业专业结合的实验平台,便于开展相应的交叉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认识到化学为专业课服务的意义,并能举一反三的应用于本专业的实践活动中。,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实验技能,要重视并完善实验考核制度,注重对动手能力的考核。在平时的考核中,要细化到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实验设备的清洗与维护等各个部分。在最终的考核评定中以考核学生的动手、应变能力,抽调一部分实验出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完成随机抽到的实验考核内容,而指导教师只对一些注意事项进行提示,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操作性以及结果来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

2.2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培养化学思考方式 仅仅靠实验课程教学还不足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分析、创新能力,农业院校还要结合自身有特色的科研优势,鼓励本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主参与科研。学校和学院更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实验室条件,通过一些制度以及奖励性措施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与这种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把自身科研的优势转化成为实践性教学优势。进行1a的基础化学课程实验训练后,学生可以被告知教研室的科研工作及目前各位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学有余力以及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和教研室各课题组的教师联系,相互确定后,学生加入课题组。学校还可以开展一系列其他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和研究生的课题中,提高自身整体科研能力,也为后期的校外毕业实习和进一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对教师而言,学生的加入也是对其科研力量的一种补充,但更多的是尽职尽责的付出。教师要帮助学生进入研究角色,针对学生的兴趣和情况组建不同的学生研究小组,并选取自己科研课题中部分实验周期短的课题为项目。学生根据课题内容查阅文献,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或创造性设计工作,根据自身的课余时间制定科研工作计划以及具体实验,培养自行处理和归纳数据的能力。

2.3 毕业设计时间提前,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 以往毕业设计往往安排在本科一个学期,时间为3个月。这时的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寻找或联系工作单位中,甚至部分学生已经离校参加工作前的实习培训。即使学生按要求进入了实验,但当工作刚出数据的时候,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也只能敷衍了事,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科研训练不够完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这是目前高校普通存在的问题。考虑到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环节,为避免学生因时间仓促等原因而依赖指导教师的情况,可将毕业论文开题时间提前1a,让学生有充分时间查阅文献,对课题进行的调研,对题目有较深刻的认识进而能独立提出研究方案。同时,为保障论文的有效工作量,对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时间进行严格规定(至少3个月)。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督促管理学生,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层次,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提出的课题,独立实验设计工作。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交流会,让学生汇报工作进展,一方面教师可以监督学生完成课题实验内容,并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在这种互相交流的方式中学到新的知识,端正态度。另外,对毕业论文成绩评价方式也要有所改变,首先,根据论文完成的各个环节包括文献查阅,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答辩进行综合评定。要杜绝部分教师因个人的情感而偏颇于自己指导的学生,导致其他评阅人无法客观地评阅成绩等情况。少部分教师也不能仅因毕业生在论文答辩环节讲的好而给予高评分,而应结合论文整体质量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回答情况来综合评定。其次,学院应该制定有关毕业论文的严格评分制度,对教师也要采取奖罚分明的政策。表扬和奖励毕业论文作得的同学,而对于由于自身原因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可采取延期答辩和降级的严厉措施。

3 结语

总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育中的作用是重大而深远的。而如何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化学人才,适应21世纪人才激烈竞争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是化学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这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多下功夫,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成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