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农学类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科技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农业科技更多地与世界接轨。文章根据科技论文撰写及其英译的文本特征,结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农学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英译分析,并通过对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库中随机抽取的20篇近5年期刊进行相应的错误分析,分析、探讨了农学类论文的英译特点及英译策略。
农学类论文

农学类论文: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农学类论文的英译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科技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农业科技更多地与世界接轨。文章根据科技论文撰写及其英译的文本特征,结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农学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英译分析,并通过对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库中随机抽取的20篇近5年期刊进行相应的错误分析,分析、探讨了农学类论文的英译特点及英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农学类论文 英译分析

一、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翻译概念。

奈达的对等功能强调的是相对意义的对等,翻译的本质还是对文本信息内涵的传递,通过相对的对等,可以避免翻译过程中一些过分关注原文而造成译文难以理解的缺陷。

二、农学类论文界定及其特点

(一)农学专业的定义

农学专业是研究作物生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品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专业。

(二)农学类论文英译的文本特色

与其他英语类型相比,农学类翻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客观性、精准性、简明性。

1. 客观简明的阐述。

要尊重原文的客观性,译文要尽量地传达原文的客观观点,符合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及其科学领域的专业行文表达;译者必须要理解原文的表述内容,包括原文词汇、语法、逻辑关系和科学相关内容的理解。

2. 言简意赅的措辞。

科技英语中频频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其词意比较稳定和单一,在表达上需要简练的措辞;译文要简短精练,一目了然,文理通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译文简洁明晰,应是专业英语翻译的理想呈现。

三、常见错误类别

本文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库中随机抽取了20篇农学类期刊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该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英译分析,发现概论论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一)标题的翻译

论文的标题是整篇文章的浓缩和缩影,根据论文的标题,读者能直接知晓论文大旨。本研究显示这些篇论文标题的英译存在以下问题。

1. 选词错误。

农学类论文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客观性以及科学性,在选择用词上要求作者区分出普通词和专业词,尤其是英译成英文标题的对应表述。其中,容易忽略的还有缩写的规范性错误,对于专有名词的惯用拼写,还要考虑“同拼异指”的现象,即同一缩写对应指代两个不同的专业用语。

例1:原文:转抗虫基因棉花和玉米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影响的评价。

译文:Evaluation of Impact of Pollen Grains of BT,BT/CPTI Transgenic Cotton and BT Corn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lberry Silkworm,Bombyx mori Linnaeus.

分析:该论文标题英译的结构是合理的,其中对于专有名词的英译采用的是专业术语直接表述的形式,对于相关专业读者的理解是没有偏差的。这也突出了农学类论文专业性、科学性的特征。

2. 句式结构错误。

标题通常以短语或短语词组的形式拟定,多采用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的形式。并列结构即阐述并列关系,偏正结构通常采用中心词前置、中心词后置等。由于中英表达的思维惯式的差异,在标题英译的过程中,需要{整对应语序,达到表达意义上的对应。作者应根据原论文的侧重点来选择相对应的标题组成结构。

例2:原文: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译文: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 Review of Impacts and Adaptations.

分析:该论文的中文标题结构是偏正结构,即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但英译标题采用的是并列关系,即非洲的气候变化和农业产量,缺失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效应。在英译这类标题时,应将研究的类型前置,以偏正结构或包含结构采用后置说明的表达形式。

3. 曲解原义。

标题英译过程中,容易出现曲解原义、词不达意的问题。逐词逐句英译,刻板英译是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只根据中文标题的字面意义,并未对论文的深意进行深层理解、分析,虽字、词、句英译都一一对应,但表达意义相差甚远。

例3:原文: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译文:Fertilizer use and food security in China.

分析:不难看出,该标题的英译和原标题所表述的研究侧重点不一致。究其原因在于,作者未找准该论文的研究问题中心,理解有偏差,以致译文中并未体现出“保障”之义,使得读者在读题时容易产生误解,有曲解原义之嫌。

(二)关键词的翻译

关键词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文章的检索。根据关键词能够更直接、更精准地检索,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实效性和精准性。在选取关键词时,应少而精,精而准。本研究发现论文的关键词翻译存在用词不当、书写格式不规范两个典型问题。

1. 用词不当。

关键词的个数直接限制了用词的精准度和规范性。这里所指的精准性是其概括性以及实效性,简而言之,少而精,精而准。关键词应多用实词,以名词或名词词组为主,少用动词或动宾结构。

例4:原文:土壤功能性状。

译文:soil functionalities.

分析:该原文关键词由三个名词构成,分别是“土壤”“功能”“性状”,作者缺失了“性状”的翻译。在农学类论文关键词中,绝大多数是专有名词,而“功能性状”这一词,在农学类英文词汇表述中有“functional traits”专业名词。因此,对于专业名词,要选取相对应的惯用词汇,以免造成读者的陌生化。

2. 书写格式。

关键词的英译书写格式,应按顺序与原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且各英文关键词用分号隔开,除一个关键词后无需注标点符号;英文关键词须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或名词词组各实词均大写首字母,关键词中出现的介词、连词等虚词不大写首字母。

例5:原文:水稻;高产;株型;栽培;技术。

英译:rice; high yield; plant typ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分析:该篇论文的关键词英译,首字母均没有大写,不符合论文的书写格式。

(三)摘要的翻译

论文摘要是对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应该简洁明了,含义明确,表达清楚,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而且也为科技情报人员编制摘要型索引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发现了以下摘要音译错误。

1. 时态错误。

摘要部分的英译,通常以现在时和过去时为主,少用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等。农学类论文音译时,应该注重各时态的表现功能。

例6:原文:【目的】建立一种……的高精度非线性多维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方法】耦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带受控项的自回归模型(CAR),……【结果】3个农业科学实例验证表明,……【结论】SVR―CAR是一种……序列分析方法,……有广泛应用前景。

译文:[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nove1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pproach ... [Method] Integrated 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CAR)in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 ... [Resul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agricultural sample set showed that ... [Conclusion] As a novel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nalysis approach integrated CAR into SVR,... SVR-CAR,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area of agriculture,ecology an d economics.

分析:该论文摘要部分,采取的是分点阐述的方式,清晰明了,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方面,并且在阐述目的和结论部分时用一般时,阐述方法和研究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条理清晰,表达时态与方式正确无误,为正确的论文摘要撰写范例。

2. 语法结构错误。

中英两种语言本身就具有其语法、句法结构,因此在摘要英译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例如,中英文中的主谓宾位置大w相同,除开起强调作用的偏正、倒装结构,而定状补的句法结构则大相径庭。为了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实意,需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

例7:原文:提高气候变化对非洲作物产量影响的理解,揭示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及时、正确和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

译文:We need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nd to know the responses of climate change to African agriculture. These are critical key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for agriculture in time.

分析:该句摘要的英译在翻译表述上没有问题,但没有考虑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习惯差异。汉语表达上,习惯把关键词、关键点后置,而英文中则习惯中心词前置。因此,在英译摘要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以适应英文表述习惯。

四、结束语

本文对相对典型的20篇农学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相对应的错误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了农学类论文英译中常见的错误类型,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其论文的英译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学类论文汉译英的翻译质量。

农学类论文: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摘 要:本文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类研究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影响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的三种因素,如社会偏见、学校就业指导、研究生自身因素。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业院校 农学类 研究生 就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农业院校应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农学类研究生综合素质,向社会输送高质量农业技术人才。然而,在这种形势下,研究生就业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社会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研究生就业的岗位,另一方面,研究生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这两者决定了现阶段农学类研究生不可能实现的就业。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2010年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率

2010年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类毕业研究生共计85名,其士毕业生9名,硕士毕业生76名。截止2010年12月15日,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29%。总的就业形式良好,并没有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从各专业来看,作物信息科学和作物遗传育种两个专业就业率偏低。

2、就业结构

9名博士毕业生,其中6名博士是委培或定向,全部选择了高校和科研院所。76名硕士毕业生中,33人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及相关工作,5人攻读博士学位,2人出国工作,17人选择到事业单位工作,15人到高校或科研院所就业。总体来说,农学类研究生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没有人考取国家或地方公务员,也没有个人创业或灵活就业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取向比较单一,就业视野不够开阔。

就国内工作的72名毕业研究生的工作单位地域分布而言,42人选择了在湖南工作,其中32人留在学校所在城市长沙;9人选择在西南省会城市就业,包括昆明、贵州、成都;2人选择了新疆和甘肃;其余选择在中东部城市就业。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较为合理,但也反映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主要把眼光锁定在学校所在地周边城市,范围比较局限,西部和中部城市很少有人选择就业。

3、就业途径

9名博士毕业研究生全部选择了高校任教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硕士毕业生中有2名毕业生经导师推荐出国工作;5名毕业生攻读博士;5人通过烟草系统招聘考试进入烟草局工作;4人通过用人单位到校园招聘就业;4名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单位工作;33人通过到目的地参加招聘求职;19人通过熟人介绍就业,其中朋友和亲人介绍就业11人;8人通过师兄师姐介绍到烟草公司上班。我校农学类研究生科研时间紧张,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和实验室忙于毕业论文,难以集中精力求职。找工作主要途径还是通过自己参加招聘和投递简历,有时需要在好几个城市之间来回奔波,参加各类型的考试和面试,或者现场招聘,

二、影响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中突显出来的各种问题,诸如某些专业就业率偏低,就业取向比较单一,就业途径不够拓宽,这些都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具体有以下几种:

1、社会偏见制约农科类研究生的就业

目前,社会偏见对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影响较大。社会偏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研究生自身对农业存在偏见。某些研究生专业的生源基本上为调剂生,立志从事与农业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生不多,即使是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研究生,也大多倾向于研究所、农业院校或与农相关而工资待遇都很不错的事业单位,一般不愿去农业生产及时线。其次,来自农业系统以外的社会偏见。不少用人单位一看到涉农院校或涉农专业的研究生简历,就以不符合招收条件而回绝。另外,地方农业院校相对于其他重点院校来说并不具备明显优势,有时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文凭的份量和学校的名气。其实,很多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虽然以“农”为主要研究方向,但通过三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使他们有能力适应不同工作。

2、学校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效用

农业院校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像对本科生的那样予以充分重视。由于研究生数量较本科生来说相对较少,经费也少。有些学院并没有配备就业专干负责研究生就业,而是由研究生秘书兼任。研究生秘书要兼顾教学管理和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事务繁杂,很多时候无法集中管理研究生就业工作。研究生可从校园获取的有效就业信息相对不足,或用人单位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去向比较单一,就业面狭窄,除升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出国外,主要通过到目的地参加招聘会就业。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会很少,对专业的需求一般偏好于热门专

业,如计算机、食品科学、会计、园艺,与农学相关的岗位很少或没有,使得毕业生只能外出参加招聘。考取公务员、参加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参军以及灵活就业和进行个人创业的毕业生几乎没有,体现出学校在这一方面的注重程度不高。

3、研究生自身因素

研究生应该正确认识就业,所谓的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科技人才总量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之所以一些毕业研究生在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这是就业与学生个体表现差异有关。首先,研究生是否学有专长,所学知识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各岗位的需求;其次,毕业研究生个人的就业意愿和社会需求存在差异,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基层和中西部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农学类研究生通过3年的专业学习,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但在专业方向外的知识极为有限。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欠缺,使得部分研究生不具备胜任相关工作的能力。当毕业生忙于实验任务,忙于撰写毕业论文时,往往容易贻误就业时机。有些调剂生、家里经济困难的或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茫然不知所措,心理负担沉重。有些研究生对工作的期望值较高,择业时偏向于大城市,待遇高而相对轻松的工作,不愿意去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有时毕业生往往有几个意向单位,或是工作机会,却由于这些原因有业不就。

三、农学类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1、社会大力支持研究生就业

国家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到基层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对于毕业研究生从事自由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服务和税收优惠。鼓励研究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就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对于在艰苦的基层工作服务期满后,在其他方面应给予优惠。 社会应加强人才市场配置,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要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渠道,就业信息统一开放。用人单位应当消除社会偏见,正确对待农学类专业研究生,结合自身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不要拒“农”于千里。

2、学校的应对策略

及时,农业院校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了解分析研究生的思想动态,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学术和社会活动,使研究生以饱满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

第二,农业院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设立专门的人员管理就业工作,积极为毕业生及时、的就业信息,多举办研究生的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地组织就业指导讲座,邀请政府部门、就业服务单位、用人单位、成功人士介绍就业政策,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如何参加求职面试等方面加强对研究生的培训指导。从各方面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推动研究生充分就业。

第三,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帮助研究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同时,营造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氛围,鼓励和引导研究生积极就业;邀请校友对服务基层工作经验现身说法,凡有意愿自主创业的,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和相关创业服务。

3、研究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研究生在就业前对于自身所处的就业形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首先,对于调剂到农学类专业,或是来自农村渴望摆脱经济条件差要找薪水高的工作的这类型研究生,应及时调整心态,消除心理落差,在择业时应该理性化,冷静地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求职的期望值,以便更好地抓住有限的就业机会。其次,对于每个研究生而言,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寻求个人的长远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职业理想与职业本身的关系。,研究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理论素养,通过专业实习,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积攒社会经验,为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将书面知识付诸实践方面做好准备。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实习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

本科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年来指导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深入生产科研一线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了农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较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品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部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的培养质量。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国家对高等院校最基本的要求,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指导的重要思想。创新能力与实验教学密不可分,实验教学法是促进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努力创新、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1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农学类专业涉猎较广,包括农学、植被保护以及园艺等专业。在高校开设的专业中,农学专业属于设立较早的专业,有的高校在建国前已有关于农学专业的研究,可以说,我国高校在农学专业教学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然而,随着整个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要求,农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仍存在种种问题。

1.1观念落后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受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一点在农学类教学过程中更明显。目前,农学类的实验教学仍然存在重视理论讲解、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即课堂仍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学生真正获得动手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环节成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其目的只是使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实验方法和技能,重新验证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并没有掌握实验教学的精髓,无法与教学内容中的理论教学形成交互对应,在课时方面也非常少,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种教学的不合理性,造成了一部分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在课堂上存在敷衍的态度,同时忽视学生能力方面的提升和培养。学生在实验课上也表示出对实验操作的不重视,部分学生对于实验只是简单敷衍,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的要点,无法通过实验掌握知识的精髓,从而达不到提升自身素质的目标。

1.2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部分

高校由于对于农学的专业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存在严重问题,主要是课程内容多,而每门课程的学时却相对安排过少,学生对知识无法吃透,上课只是在走形式。这会导致两种不良后果:(1)校方设置课程时,缺乏与授课教师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因此各门课程内容多次反复交叉,导致实验课程内容重复设置,浪费有限的教学经费,又使这些固定的实验课的学时无法得到充分利用;(2)实验课内容过于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农学专业设置的实验课程,内容多是围绕书本上的知识点而设立,陈旧且单调,在安排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教学任务只是局限于理论的再认识或规律的反复验证,毫无新意,同时明显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目前我国高校农学专业的教学缺乏围绕整个农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或者相关学科的综合性的实验课程,缺乏能够体现出我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性的实验,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得到训练,无法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提升。

1.3实验教学中学生很被动

长期以来,我国部分高校农学专业仍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知识点,学生按照教师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去做,学生只是在单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实验过程,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同时,,而学生不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更没有机会利用自己的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整个实验。在整个实验课程中,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思维比较僵化,被课本和教师束缚,没有合适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致使学生在实验中意识淡漠,学习的积极性被打消,更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1]。

2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2.1转变实验教学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高校的领导和教师要积极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将重理论轻实验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同等重要。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提升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将它从辅助性地位提升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学生创新理念的主体地位[2]。

2.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教学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的前期就让学生参与进来,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强化学生的参与主体的意识,努力培育学生的主动创造性以及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些难度小、相对简单的实验,教师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前预习,掌握知识点,同时给学生布置好研究的课题,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发挥能力。教师在授课讲解前对学生充分提问,与学生的预习效果达到契合。

3结语

作为一门比较务实的专业,农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的途径。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以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逐步设置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学类论文:高职院校农学类实验室建设及管理

摘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效果。加强高职院校农学业实验管理的管理,应当结合农学类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职院校农学类学生培养的教学需要,采用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办法,不断加大对农学类实验的建设投入,提高实验建设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学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策略

当前高职院校农学类实验室教学主要围绕着验证性实验进行,没能在农学类实验室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实验教学需要。提高农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应当在现代高职实验室教学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农学类实验室管理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室建设不符合高职教学需要

高职院校农学类实验室建设理应符合培养高职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农学类实验室建设发展速度缓慢,没能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有效建设。首先,高职农学类实验室建设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复性建设的问题,在传统高职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缺乏农学实验室建设的系统科学规划性,导致有限的实验室建设资金被分摊到基础建设中,严重制约了农学实验室建设的发展后劲。其次,高职院校和学科实验室管理都较为独立分散,没能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导致农学实验室很少能够借鉴使用其它学科实验室管理经验。第三,当前高职院校农学实验室管理总体上呈现为无力购进新设备,小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实验室功能单一,管理封闭不系统等实验问题。

1.2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较较低

高职院校农学类实验室教师队伍目前主要从事的是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这些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有限,没能有效的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没有在教学中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质。首先,高职院校实验室教师在教学上属于从属地位,现有实验室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有限,只具备指导学生进行程序性实验的能力,不具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的能力。其次,高职实验室教师的进修机会较少,导致实验室管理理念和教学理念更慢,严重制约了实验室教学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第三,实验室教师队伍不稳定,实验室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实验教师队伍还应当从教学理论研究、实验室管理水平上继续提高。

2农学类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基本原则

2.1勤俭节约原则

在现有教学经费和设备条件下,高职院校农学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必须按照勤俭节约的原则进行,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大力降低高职农学实验室的使用成本。首先,农学类实验室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农学实验室的日常使用,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实验损耗,节约耗材的使用。其次,围绕高职教学需要,以及农学类的重点学科优先安排和购进实验教学设备,从而保障农学实验室发挥出较大效力,更好符合高职培养农学类学生的需要,使有效的教学资源满足关键教学需求。

2.2质量为上原则

提高高职院校农学类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必须按照质量为上的原则,提高农学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按照质量为上的原则发挥农学实验室的作用。首先,围绕农业学科发展需要,科学规划高职农学类实验室的展方向,着力满足高职农学教育的未来需要。其次,加快整合高职农学实验资源,进一步强化购进品质重点设备,有效补强升级换代现有核心设备,对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设备逐步的进行淘汰更换,从而优化农学实验室的设备结构,使农学实验室始终保持中等以上水平。第三,实验农学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提高农学实验室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发挥出教师的管理和教学作用,有效提高农学实验室使用质量。

3农学类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主要策略

3.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农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首先,围绕着生日常参与实验活动程序和内容制订管理制度,有效利用制度体系解决实验室开放中存在的耗材浪费严重、实验时间不确定、实验设备损坏较多等实际问题,着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其次,围绕农学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开放的农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根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具体要求,合理配置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根据实验室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效调整农学实验室管理方法。第三,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必要的沟通机制,及时收集学实对农学课程的实验活动反馈信息,根据学生开展农学实验活动的具体需要,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内容。

3.2强化农实验室基础建设

当前农业技术发展较快,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新知识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使高职学生跟上时代和行业的步伐,就必须不断的提高农学实验室的建设水平。首先,集中有限的资金用来更新必要的关键设备与核心设备,加强主要学科和培养学生关键核心能力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其次,提高实验室设施设备的精度,在满足学生日常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农学实验设备的性。第三,逐步加快农学实验室的开放水平,允许学生在课外时间有效充分的利用实验室资源,给学生创造更学使用实验室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3.3加强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当前实验室教师队伍是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也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教师队伍体系才能提高实验设备的保障维护能力,促进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提高农学实验室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引导实验室教师接受必要的专业设备使用和维护培训,促进实验室教师成为教学与实验器材维护的多面手。其次,合理配置农学实验室教师队伍的结构,实现科学的分工结构目标,促进实验室教学与日常设备维护的综合有效进行。第三,建立高职农学实验室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给予长期从事农学实验室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必要的条件,吸引高技术人才加入到高职实验教师队伍中来。

4结论

农业技术和农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要求高职院校农学类实验室建设符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总体要求。农学类实验室在完成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任务同时,还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验证性实验能力,着力使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室教学方式再上新台阶。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分析

摘要:毕业论文是农学类本科教学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类专业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状进行详细剖析,对论文的质量问题查找原因,从而提出改善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是对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一次总测试,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科技论文[1]。农学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能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使用文献资料,独立分析、处理数据和信息,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的基本技能;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计算机的使用及汇报等语言表达能力[2]。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毕业论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毕业论文质量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3]。近年来农学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分析毕业论文现状、原因及改善措施对于保障论文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1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实表现

1.1毕业论文中的优良表现

近年来,在国家多次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及学生共同努力下,农学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4]。学校毕业论文的相关规章制度,越来越注重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多数学生能够认真独立地完成毕业论文,论文选题具有很强应用价值,一人一个选题方向;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之处;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能够做好论文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工作,保障了论文资料的完整性,提高了质量,达到了学校对学位论文的各种要求[5]。

1.2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农学类毕业论文普遍能够达到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及综合训练要求,但是,在部分专业部分学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2.1内容不充实,写作能力弱农学类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为摘要、前言、材料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讨论5部分,不同学生会在这几部分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分为中文和英文。有些学生只写摘要要素的一点或几点,不能地总结论文核心,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内容不相符,用翻译软件翻译,所用单词和汉语不匹配,语法错误频频出现。前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写作时要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清晰本研究具有的理论或实践的指导意义[6]。现实中大部分学生仅仅把前人研究结果机械地罗列起来,没有说明研究目的与意义,缺少分析和概括,条理性差。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创新性可能性很小,一般情况下,通过特有的材料与常规的试验方法结合、或具有优良特性的材料与新的方法结合,得出该材料或试验方法是否有利用价值的结果,创新性体现在材料、方法上,而在本科生论文中,不能清晰地交待材料来源和特征,未能详细阐述独特的方法,无法体现一篇好文章的创新性。结果分析一般由图(表)和文字组成,文字对图(表)进行说明和补充,相对而言,这一部分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少,主要是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不够。结论和讨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重点也是难点,讨论是论文中的精华部分,需论述本文在选题、方法、结果等方面与前人研究的异同和优劣,从中提出新的结论,探求新的规律[7]。有的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逻辑推理能力达不到、无法真正地理解论文内容,回避讨论只写结论,或仅用一两句话来讨论,缺乏见解,未将试验结果升华。1.2.2格式不统一,书写不规范论文格式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地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农学类论文相对来说要求较多,容易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内容中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的字体混用,字数未达到要求,符号不符合《标准》,量和单位不执行《规定》,图表格式混用乱用,参考文献抄袭严重、文献标注不统一;排版不符合要求,随意更改、添加和删减项目,页眉、页脚混乱,目录非自动生成,致使论文形式上不美观,打消读者阅读的欲望。1.2.3答辩不规范,准备不充分论文答辩是学校对毕业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学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近年来,论文答辩不按流程进行的情况越来越多,有的学生不用PPT汇报,直接将Word电子版呈现给评委,无纸质版论文;对论文的选题、材料方法等表述不清楚;不能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答辩过程中汇报声音过小,立不正、站不直,缺乏自信;还有小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当场顶撞评委;答辩后论文不认真修改,直接上交。

2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2.1社会的体制和风气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本科生急速扩招影响,农学类学生数量也同步增长,而教师人数比较稳定,造成学生与教师人数比加大,每年每位教师要负责6~10名甚至更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而教师还要教学、科研,农学类科研工作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的论文。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56万,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学生要备战研究生、公务员等考试,部分学生忙于找工作或参加单位面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削减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投入力度[8]。另外一个因素是论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网站上、校园里论文广告到处都是,学生没有时间精力来研究论文,只能花钱解决,可是通过的论文多数抄袭他人、不合格[9]。

2.2学校的监管力度

每个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不同,学生情况也不同,直接挪用他校的规章制度未必收获良好的效果。部分学校对于论文管理的制度不够严格、细致,在学生做毕业论文之前没有建立良好的引导制度、论文实施中没有监督管理、在论文结束发现问题的时候只是简单分析原因,并未真正地从根本出发,补充和完善制度;对学生的惩罚力度不够,致使论文的质量每况愈下。

2.3教师的指导

本科生的导师一般是硕士或博士学历,本身学术水平、写作能力都能达到要求,但是,由于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充足时间对学生指导[10]。有些导师直接将试验数据交给学生,学生没有试验经历,对试验意义、设计不了解,所以论文质量不高;有些导师将本科生的试验和论文交给研究生指导,研究生的能力有限,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还有个别导师在学生答辩之前一次都未指导;还有一些年轻导师指导经验不足,把握不好论文要求,和学生沟通也容易出现障碍。

2.4学生自身差异

有的学生对计算机、特别是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较差,毕业论文中有关计算机的应用略微深入一些就不能处理。有的学生平时不接触应用文或说明文,缺乏这类文章写作的能力,但有些在学生组织中锻炼过的学生写作能力会有所改善。由于对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不严格,有的学生不够重视,会形成应付心理,草草写完论文,所以论文质量不达标。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每个因素之间都有联系,环环相扣,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论文质量。

3提高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3.1完善教育体制

在制定毕业论文的规章制度时,农学类专业应结合本学科性质,制定具有一定学科特点的制度。制定制度时需成立专家小组,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尽可能地将制度细致化,避免出现歧义和不合理之处。目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因素中重要的几点是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协调、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不合理和学生能够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不强,针对这些情况,可以把每年一次的论文答辩制度改为每学期一次,参加答辩的学生范围从大四学生扩大到进入课题组的所有学生,无论是几年级,只要完成毕业论文内容就可以提前答辩,避免在一学期找工作等与完成毕业论文的冲突;在严格控制每位指导教师的学生数量同时,学生通过论文答辩后可以离开课题组,指导教师要管理的学生数量自然就会减少,也不会影响学生考研或找工作的机会。

3.2加强管理力度

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到的论文答辩每个过程都应该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来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改正之后才可以向下进行,毕业论文督查组不定期地对论文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公开检查成绩,加大奖优罚劣的力度,建立良好的质量保障体系。自从高校实施学位论文不断行为检测系统以来,本科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

3.3设置相关课程

在提高学生完成论文能力方面,可以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设置《办公自动化》《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专业课中设置《专业论文写作》《专业英语》等相关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从工具到方法,从文献获取到词语、标点使用各个方面,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论文,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来看,《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成绩好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能符合规范。

3.4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学生,所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指导水平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定期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指导教师讲座,以问卷调查形式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及时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适度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为指导学生创造良好的时间条件[11]。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必须坚持面对面指导,少用电话或邮件指导,增加师生交流机会,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科研方法。

3.5激发学生主动性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重方法轻结果,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活动,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践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学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论文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有的学生还能在省级或部级刊物上发表文章。

3.6平时严格要求

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每节理论课、实验课、每个活动都应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做事积极负责的态度及科学探索发现的精神,为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语

提高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不是一个部门一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日积月累。提高各部门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质量保障制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在稳定中逐步改善、逐步提高。毕业论文作为农学类教学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把握好人才培养的一道质量关口,对提高农学类专业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杰 郑雯 苗兴芬 林志伟 姜玉美 付博锐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学类论文:进化生物学在农学类选修课的实践

摘要:进化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给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本文阐述了在农学专业学生中进行进化生物学教学实践时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选择合适教学内容、使用正确教学手段、结合科研实例、鼓励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等几种解决办法。

关键词:进化生物学;教学实践;选修课

进化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行为生态学等学科都有所涉及。迈尔认为,进化论是生物学中较大的统一理论;杜布赞斯基认为,如果不借助于进化的观点,生物学上的事情就变得情理不通。由此可见,学习进化生物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对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大有裨益。

一、进化生物学课程的特点

进化生物学的目的主要是推断生物过去的发展历史并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该课程特点包括:1)涉及学科门类多。该学科广泛吸收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成就,特别是将进化与生态学、分类学(系统生物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结合起来,研究有关的生命现象,涉及生物类群的范围和结构层次也十分广泛;除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之外,还广泛涉及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内容;除自然科学之外,还涉及到社会科学的许多内容[1];2)内容比较抽象、讲述的故事古老,在现实中难以再现;3)不重视基本概念的阐述。进化生物学的学习需要以多个学科知识为基础,以进化的观点把各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侧重生物学现象的起源和进化,也正因为这样,对有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稍显简略。4)理论性较强、学派众多。进化生物学叙述的是生物学中的一般规律性问题,学习时要注意把握其精神实质,不要过多涉及功能生物学(包括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实验性学科)方面的内容,从而忽略了从理论观点上的提高进化生物学;各个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学习时需分析比较各个学派的特点,取长补短[1]。

二、进化生物学课程在农学专业学生中开设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遇到的问题

在本次教学实践,是在农学专业本科生中讲授进化生物学,并且该门课程作为选修课。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1)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不完善。本次授课面向的学生专业为农学专业,该专业在专业设置上侧重对宏观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而对微观生物学知识了解得比较少,对微观生物学知识理解困难。农学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理学,行为学以及作为选修课的分子遗传学,所以在讲授微观知识时学生会感到抽象难懂,甚至听不进去。2)作为选修课,学生不重视。进化生物学这门课程只是作为一门基础选修课来开设,而基础选修课考核相对轻松,一般采取课程论文考核或开卷考试的方式。没有闭卷考试的压力,学生在心理上会比较放松,容易轻视对该课程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比如在课堂上写别的课程的作业。

(二)解决的办法

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并实践了如下的办法:1.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本次教学实践选用的教材是由沈银柱、黄占景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进化生物学》(第3版),该教材分成十二章,内容分别是:进化生物学的由来及现状,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发展史,生物表型进化,生物的微观进化,物种的形成,生物的宏观进化,生物遗传系统的进化,分子进化与分子系统学,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进化[2]。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对生物的过去发展历史进行推断和对进化原因、机制的解释。该教材系统性、理论性和条理性较强,对问题的阐述简明扼要,系统地介绍了进化的知识,总体上侧重对宏观知识的讲述,对应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2.合适教学内容的选择、正确教学手段的使用进化生物学的知识包括推断生物进化的历史,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古老,学生仅凭想象很难再现当时的情形,比如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发展史等章节的内容,对于此类知识的讲授,可以选择增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纪录片、探索片等。这就需要教师课前收集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生物发展史的读物与网络资源,借鉴国内外大型探索、科幻和纪录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内容,制作《进化生物学》系列多媒体课件[3]。这部分内容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外学习,通过网络和教材自己去获取知识,在课堂上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探讨。而在阐述进化机制时需要介绍微观进化、遗传系统的进化、分子进化与分子系统学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因为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可以考虑对这三个章节的内容做适当压缩,侧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教材中阐述得不够详细的概念进行补充与扩展,同时通过播放一些小视频来对基本概念和普遍现象进行讲授,比如可以用视频、动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遗传物质,以及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翻译过程,以此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3.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趣的问题进化生物学因其理论性较强而容易让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对此,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把一些理论知识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探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设置的问题比如,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解释“爱国是文化使然还是生物本能”“为什么优雅、风趣的人更吸引异性”“从进化角度讨论人为什么要谈恋爱”。另外,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参加过哪些野外实习,接触到什么动物和植物,把进化知识与学生的野外实践经历联系起来。4.结合科研实例进行讲授教师可以选取当前进化生物学研究中比较有趣的研究论文来给学生进行讲授,或者结合教师自身的研究来举例,比如曾经做过哪些与进化有关的研究,想法如何产生,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思路,得出什么研究结果,对结果如何解释,研究过程中遇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实践证明,通过将科研故事与进化生物学研究实例结合起来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讲授,能对学生的兴趣提升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学生还会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外,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进化生物学研究实验室,让学生对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氛围有所体会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5.鼓励学生阅读文献,了解近期科研动态要学好一门课程,光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是不够的。学生还应该在课外积极主动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者是科研论文。关于阅读课外文献,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一些经典文献,也就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定义、来龙去脉阐述较为清楚的文献,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去查阅。另外,鼓励学生了解近期科研动态,让学生知道目前所学的知识在科研上有哪些研究方向,研究进展如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的研究发展较快,需要经常关注研究前沿,更新知识储备。所以,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本学科领域的刊物,并且要求学生网上订阅并浏览这些刊物,以便随时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研究领域近期发表的论文和近期的科研动态。总之,进化生物学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应体现出选修课灵活的特点,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对一些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知识可以大胆取舍和压缩[4],着重对学生整个知识框架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在知识框架搭建完成后,学生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知识可以在课外进行深入学习。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是农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传统核心课程之一。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北京农学院对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独立科研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90-02

农学类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兼顾产前和产后,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其以大田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等共同特征[1]。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环境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提现高校社会功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农学类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在“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2],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通过对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应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面结合,形成特色较明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理论上采用室内多媒体教学,围绕实践课程内容展开,与实践环节配合。理论课程内容包括对作物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如作物生长周期、形态发育特点等),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同时理论课程内容也包括对试验设计原理、实践操作关键技术及主要环节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在实践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农学专业定位、学科发展和当地(北京市)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农学类专业相关交叉学科如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化学调控、作物生理学等,使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部分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作为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提升内容。与相关学科交叉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删减掉试验课程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省出的时间可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二、制定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要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上,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农学类专业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能力是农学专业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突出特色。因此,教学计划应根据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地制定。专业技能训练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部分涉及室内实验和田间实验,根据田间试验内容需要,室内实验教学计划可以制定垂直板发芽实验、小麦幼穗分化观察、室内考种等。田间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预先估算不同作物主要生育时期、时间。同时需要制定2~3个备选室内方案,若遇到雨水天气可以灵活转入室内实验教学。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认知阶段。专业技能课程需要连续开设,从入学及时学期开始,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农学的感性认识。课程内容以观摩为主,组织学生参观作物标本园和试验实习基地,了解多种作物形态,观察作物结构,了解园区内多种种植模式,参观多种灌溉设施,在试验基地中观察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形态差异,不同试验处理对作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等;参观现代化农场,从种植业到养殖业了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参观现代化温室种植基地、对全天候种植果蔬和反季节农作物、有机温室种植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相关内容的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农业概况和现代农业发展有初步认识和了解,树立专业的思想。2.能力培养阶段。第二学期春季开始到第三学期结束,对学生进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统一安排作物播种、形态学观察、田间管理、收获考种等实践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播种技术、认识不同的作物及作物形态结构、掌握作物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等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科学趣味性,学生自由分组进行高产田竞赛和科学探索实践,安排学生种植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大田作物。(1)在高产田竞赛中,每组学生播种相同面积的土地,以生产田产量、田间记录表内容的详尽、生产总结等衡量学生的成绩。通过种植生产田,让学生初步掌握田间主要作物种植基本环节,发挥学生积极性,每组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从作物播前的准备到后期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时间,全程让学生自己管理,要求学生有田间记录本,使学生初步掌握田间生产记录项目[4]。此实践活动在收获季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品质组。(2)在科学探索实践中,科学探索实践的试验方案由老师设计,教师注意把握处理方式的难易程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观察差异。学生对同一种作物进行不同的播种期、种植密度、使用肥料配比或不同调节剂的实践,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3.能力训练阶段。从第四学期开始,学生开始与导师合作进行专业的科研技能训练。学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导师联系开始进行科研技能训练,并完成毕业设计。在此阶段训练过程中,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运用平时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学会基本的数据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般课程教学中,仅由一名教师授课或一名授课教师和一名实验员即可完成所有的教学和实验课程内容的全程讲授和实验实践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由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专业选作试验如高产田竞赛和科研探索实践,这对指导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各个作物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针对不同作物生产需要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产技能。因此,仅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授课已经不能保障整个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所有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质量。根据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按照实验模块,分层次建立了实验指导教师团队[5]。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团队由基础指导教师、试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组成。基础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基本理论授课内容,由青年教师承担。试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田间实践部分,由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开展作物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项目的中年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涉及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应用方向,为了达到更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可由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分别承担实践部分内容,使教学、科研和实践共同发展。实验员配合教师准备好每节课所需的种子、劳作工具、田间试验耗材等,并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6]。教师团队中,中青教师结合,青年教师除了讲授理论课程外可协助试验指导教师,不断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样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尽快成为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

五、结束语

随着北京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京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校农学类专业的改革促使教学课程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因此,农学系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重新定位,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课程重新制定,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该体系从大一开始,到大三结束,贯穿整个基础课的学期,与专业课对接,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综合改革,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优化了实践教学方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实验室安全工作分析

1农学类实验室现状及安全事故的类型

随着当前高校农学类专业的门类和研究领域的增加和扩大,农学类实验室的数量和类别不断增加,仪器和设施也不断增加、实验室使用频率逐步增强,使用人次及开放时间均有所增加,涉及水、电、气的安全使用、贵重仪器的规范性操作、化学试剂的存取程序、放射源的安全使用、“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等,不仅涉及到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还关系到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危和周边环境保护等问题[1]。结合前人的研究,按照事故发生原因,可将实验室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几类:(1)线路老化或用电不当引起的火灾;(2)违规操作引起的爆炸;(3)辐照或危险化学品造成的毒害;(4)回收不当引起的污染;(5)机械操作引起的机电伤人;(6)设备损坏事故等[2]。

2存在问题

农学类实验室安全事故屡抓不绝,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全意识淡薄[3],有研究者认为:约98%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是人为原因造成的[5]。此外,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防范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2.1安全教育流于形式近些年,随着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各高校逐渐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制定了相关工作规章制度,开展了安全教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抓安全等于开会念文件的现象,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刻板、内容贫乏,导致安全责任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甚至逆反心理,致使上级的安全教育不能贯彻落实。

2.2安全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无专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责任不明确,监督工作不到位,考核体系尚未建立,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很难推进。

2.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老化、不齐全;消防设施配备不足;实验室房间拥挤,室外安全通道被挤占;部分实验室未配备各类安全应急设施和用品。

3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对策建议

根据当前农学类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当前实验室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用制度来保障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是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和工作的重要保障。农学类高校要成立由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专门机构来实现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逐步形成学院、院系、教研室、实验室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并且制定严格、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让管理者有章可循,让操作者有据可依[4];并积极借鉴国外农学类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3.2深入开展安全教育,用思想来武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不断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提高进入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同时,严把考核关,做到未经安全培训、未通过安全考核者一律不得进入实验室;制定安全预案,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演练,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素质。

3.3持续改善安全条件,用硬件作支撑实验室硬件条件是保障安全的首要条件。实验室在新建、扩建、维护过程中,要在防火、防爆、防毒、防污染等安全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配备充分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以及安装检测、监控设备,便于发现隐患,排查事故,杜绝事故发生。并充分考虑实验室的水电气等管道的布设,在实验室建设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工程不予验收。

4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农学类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确实加强教育和宣传、努力改善实验室环境、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素质,用一个安全有序的实验室来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作者:张帆 王俊 单位:长江大学农学院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

一、当前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需要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实践需要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农业高科技人才。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还未摆脱普通高校根据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来设置课程的影响,课程体系设计仍然是按照学科体系下的要求在进行,采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基本模式。由此导致了诸多问题,例如,课程体系呆板、缺乏灵活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封闭式培养专业分得过细、相互渗透较少,单一的学科课程门类多、课时长,专业知识面窄;实践性技能学习少,课堂时数多,不利于学生自我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与行业系统共同开发课程的规范性、实效性不足等。例如,某高职院校作物生产技术(种子、农资)专业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植物生长与环境、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农业机械、植物遗传育种等专业基础课;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信息与法规、农药及应用、化肥及应用、种子检验、种子贮藏加工、蔬菜种子生产技术、园艺苗木生产技术等专业课;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市场营销与企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拓展课,还有一些单独的实践课程,往往开设在作为总结性实习。这种模式是学科体系下的产物,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基本原理是公共课为基础课学习做准备、基础课为专业课学习做准备、专业课为实践课做准备。这种模式的课程设置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减弱知识的实用性,无法将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不能建立起真正的产学结合模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优化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在现代农业的大环境下,原有的课程体制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弊端逐渐突出,旧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死记硬背能力强,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弱,这种课程体系模式已不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重实践、轻理论”的原则设计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及时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课程体系设计应遵循“先具体、再抽象,先讲实践内容比较多、理论少的课,后讲理论多、实践内容少的课,删除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开专而深的有代表性的具体的专业课,再讲理论课”的原则。以种植专业为例,农学类专业可以这样设计课程体系。

(一)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

1《.大豆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我国大豆的栽培区划、器官形态及其构造、生长发育及对环境的要求等基本情况,大豆灌排技术、大豆播种及田间管理技术、大豆施肥技术、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大豆优良品种介绍、大豆重迎茬控制技术等栽培技术,大豆加工、大豆产业经济等后续应用技术。2《.水稻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中国水稻栽培的历史和发展,器官形态及其构造、生长和发育、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品种选育、深耕整田、育秧、合理密植、施肥、灌溉与排水、田间管理、轮栽、直播栽培、陆稻栽培、稻的特殊栽培、稻作病害及其防治等栽培技术,水稻栽培机械化、收获、检验、贮藏与副产品利用、加工、产业经济等后续应用技术。3《.玉米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玉米生产概况、生物学基础等基础性知识,玉米的肥料施用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栽培、高产潜力探索与高产创建、特用玉米栽培技术等栽培技术,玉米的贮藏、加工、产业经济等后续实用技术。4《.马铃薯栽培技术》这门课程主要讲授马铃薯的基本情况、生物学特性、品种、繁育等基本情况,马铃薯的栽培制度及栽培季节选择,北方一作区栽培技术,中原———南方二作区栽培技术,西南单、双季混作区栽培技术,间种套作和特殊栽培技术,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等栽培技术,马铃薯的采收与储运、马铃薯加工、马铃薯产业经济等后续实用技术。5《.小麦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我国小麦生产概况、种植历史和现行种植区划等基本情况;小麦生长发育与器官建成,生理生化,育种的遗传学基础和遗传资源,小麦育种目标与育种策略,不同育种途径,品种间杂交育种,轮回选择,诱变育种,远缘杂交,双单倍体育种,麦田土壤耕作,培肥与灌排,麦田种植制度,北方冬小麦栽培技术,南方冬小麦栽培技术以及春小麦栽培技术,小麦各种灾害的预报等栽培技术;小麦的收获与干燥,品质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小麦加工,小麦经济学等后续实用技术。6《.西红柿栽培技术》这门课程主要讲授西红柿的区域划分、各品种特点、生长发育规律等基本情况,日光温室栽培茬口安排及原则、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及生理障害的防治等栽培技术,西红柿贮藏保鲜技术、加工及经济等后续实用技术。7《.菠菜栽培技术》这门课程主要讲授菠菜的植物学特征、变种及品种等基本情况,菠菜的生长发育过程、生长条件、栽培季节与技术、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提高菠菜品质的途径、加工等后续实用技术。这些课程的内容均包含作物的地理分布、生物性状、生长规律、品种繁育、生长环境、田间技术管理、病虫防治、加工贸易。这样将知识重复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随后开设理论课程

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针对这几门课开设农作物昆虫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农作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等专业理论课。由于有前面七门课程的教学基础,学生对这些理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便于对这些深奥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三)开设实践拓展课程

,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开设若干拓展课,如其它粮食作物种植等作为选修课。这样,便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再应用到实践中,将最初的实践技术进行理论升华、快速提升,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淡化了理论,以“实践出真知”作为总体指导思想。利用这种课程设计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对各种技术均能灵活应用,有理论高度、有实践能力,符合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

作者:黑龙江 张季中 肖文博 张春凤 杨玉荣 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1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教学效果对比

当笔者和一些学长博士毕业,来到一些教学型高校工作后,发现这类大学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态度极为出色,因为教师很少从事科研工作,几乎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加上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PPT展示、视频教学等)的普及,教学效果非常好。作者在听完一些教授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时,暗自遗憾自己当年怎么没能碰上这么好的教师,且这种教学水平是具有普遍性的。至少超过1/3的教师讲课质量都达到了研究型大学部级教学名师级别水平(这是笔者最强烈的亲身体会)。这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如精心准备的教案、制作精美的PPT、课堂上教师的精气神、教师对教材的熟练程度、课后教师对学生的耐心指导上。但相应的是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却不佳。上课期间,学生做小动作、发呆、打瞌睡的比比皆是。考试之前,教师们通常会给学生们详细讲述一下复习重点,即使如此,考试作弊、不及格的学生人数还是不少,这种现象在研究性大学里很少见。

2教学型大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国家教育部门高度强调教学的理论创新和观念改变。有不少研究型大学的教授们会通过讲授示范课把自己和国内外的近期教学理念传授给教学型高校教师们[1]。教学型高校的教师多全力以赴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很少),其教学效果反而远远不如以科研为主的研究型大学,究竟是何种原因。如果说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起点高,智力高,教学型高校学生天分差一点。但是农林类专业课程几乎都是以记忆为主的课程,与中学的基础(中学数、理、化、生)联系不是很大,智力差异并非主要原因(以记忆为主的课程与逻辑推理等更依赖于智力因素的课程不同)。据观察,此部分学生中决心考研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非常突出的。经过长期观察和反思,笔者认为: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好坏最终可能并非由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而是由学生的心态决定[2]。学生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内因不起作用,外因也无力发挥。

3激发学生求知欲以提高教学型高校教学效果

要想提高省属农林类大学农学类专业本科教学的质量,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投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上面,这比单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更为重要。只有让省属普通农林类大学的学生充分认知专业特点和自身发展方向,认识到其与研究型大学学生的差距,在为其树立信心的同时让其了解差距主要存在于心态而非入学基础,才能激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若仅仅依靠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也很难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通过认知教学、创立教学情景、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多种方法进行,有待进一步探讨。总之,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是构筑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内因,只有完善内因,再辅以外部条件的提高,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教学型高校教学效果弱于研究型高校的问题。

作者:邓本良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农学类论文:农校农学类专业办学综述

一、农学类专业师资情况分析

农业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6]。在农学类专业师资方面,对专业办学影响较大的是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数量及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等。我校农学类3个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见表1。师资学历分值是师资力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表1可见:从师资学历结构方面来看,师资力量最强的是烟草栽培技术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次之,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最弱。教师职称结构情况见表2。师资职称分值是师资力量的主要因素,从师资职称结构方面来讲,师资力量最强的也是烟草栽培技术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次之,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最弱。教师年龄结构情况见表3。从师资年龄结构方面来讲,师资力量最强的是烟草栽培技术专业,教师形成了老、中、青合理的年龄结构比例,且该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较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次之,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专任教师数较少。 教师专业结构情况见表4。农学类专业教师中,以农学专业的教师最多,有双师型教师11人;其次是烟草栽培专业,有双师型教师7人;再次是生物专业,有双师型教师2人;第四是植物保护专业,有双师型教师3人;是生物资源、林学和植物营养专业各1人,2人为副教授,1人为讲师,均为双师型教师。由于农学类专业教师中农学专业的教师最多,这就为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提供了足够的专任教师人选,而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中专任教师大多由农学专业教师来承担,这也是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师资弱的原因之一。

(一)实验实训条件

农学类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校是否具备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条件,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各专业只有具备相应的实验实训设备和设施条件,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所需的人才,实验实训条件的具体情况见表5、表6。在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专业中,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基本能满足相关专业实验教学的要求;在校外实践教学方面,烟草栽培技术有实训基地6个,而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分别只有3个和4个(表6),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当特别注重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二)办学历史

办学历史是一所学校及其骨干专业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一所学校及其骨干专业的发展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几代人创造和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的办学经验的体现,学校在发展中逐步积累的一些值得珍视的宝贵经验,为学校及其骨干专业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办学奠定了基础。农学类专业在高等农业职业院校中在办学历史、专业水平、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从表7中看出:在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农学类专业中,烟草栽培技术专业从中专时代就开始办学,中专办学16年,办班25个,培养烟草中等技术人才1 000人,升格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后,办学历史11年,办班28个,培养烟草中等技术人才1 120人,总计办学历史27年,这也是我校烟草栽培技术专业办学成效好的原因之一;而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2个专业的办学历史只有7年左右,办学时间相对较短,目前只培养人才90~200人,办学效益相对较差。

(三)专业主干课程开设情况

农业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整合专业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合并、调整,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模块教学模式[7]。从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农学类专业的课程总体设置来看(表8),基础课程基本相似,每个专业只有4~5门的专业课程突出专业特色。集中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知识的宽覆盖面和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四)毕业生技能鉴定情况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资格证书能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员工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此,各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需要进行技术等级考核的职业(工种),都应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从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农学类专业近两年毕业生的职业技能鉴定情况来看:各专业相关工种鉴定的通过率均达90%以上,说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大多数都达到实际工作能力的水平。

(五)办学效益

如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降低办学成本,以最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终培养出最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毕业生,提高办学效益,是高职学院发展的重要课题。农学类专业的办学效益最直接体现在招生人数和毕业生就业方面。从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农学类专业最近6年的办学规模来看(表9),招生平均报到人数分别为135人、25人和15人,平均毕业人数分别为157人、24人和14人。3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80.0%以上。同时,烟草栽培技术专业的办学效益较高,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次之,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办学效益低。由于烟草栽培技术专业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办学历史等方面有较好的条件,办学特色鲜明,所以办学效益好,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效益相对较低。

二、讨论与小结

(一)师资问题

办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农学类专业办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而最关键的方面是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品质的师资队伍,学校的基础建设只能是没有灵气的摆设[11]。农业高职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支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6]。从我校农学类专业的师资力量来看:教师的起始学历是一个基础性问题。为此,把好教师的入门学历关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

(二)实验实训条件问题

农业职业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农学类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校是否具备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条件和实验实训条件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也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8]。从我校农学类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来看,实践教学条件好的是烟草栽培技术专业,而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实训条件较为薄弱,这是我校今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三)办学历史问题

办学历史是一个专业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任何学校优势专业的发展都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几代人创造和积累的丰富而宝贵办学经验的体现,是专业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办学的基础[9]。办学历史对一个专业的发展和特色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四)主干课程设置及学生技能考核方面的问题

农业高职学院的课程设置集中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知识的宽覆盖面和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先进性。专业课程及其相应的实践教学要为学生的技能考核服务,为步入社会从业服务[10]。从我校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农学类专业的课程总体设置来看,集中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

(五)办学效益问题

学校办学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办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学校职能的发挥和办学目标的实现[11]。学校的办学效益,一方面是指学校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这是一种数量层次的含义。投入越少、产出越多,说明其在同等资源消耗下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从而表现为高的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学校的产出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即人才及其他成果要具有社会适应性,这是一种社会化层次的含义。因而,讲求办学效益,就要求学校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提高办学的质量和办学的社会适应性,以求用最经济的方式,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体现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要求[12]。此外,学校传统专业开办时间较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成就为学校相应专业的办学做了很好的宣传,烟草栽培技术专业就有这方面的社会效益。在我校3个农学类专业中,烟草栽培技术专业的办学效益较高,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次之,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办学效益低,这与这些专业的师资、办学历史淀积、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有很大关系,当然还与现阶段人们非农化思想倾向有一定关系。为此,需要全社会关心农学类专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李明福 李玉萍 张丽芬 徐琼华 冯桂琴 单位: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人才培育模式形成及实践

农学专业是北京农学院的传统专业,20 多年来为北京市及部分省区培养了千余名农业专业人才,涌现出许多知名的农业专家和农业部门的管理者,农学专业的设立为北京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农业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北京市提出了“四个开发,四个发展”指导方针:(1)开发生产功能,发展籽种农业、设施农业等高效优势产业;(2)开发生态功能,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3)开发生活功能,发展观光休闲农业;(4)开发示范功能,发展科技农业;最终形成优势产业、品质产品、优良生态、优美景观的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继续为北京农业的发展服务势在必行[1- 2 ]。为此,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专业针对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初步形成了都市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性行为,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 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 6 个小麦品种,6 个玉米品种,4 个小豆品种,2 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 2003 年及时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 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 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及时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 3 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 30 学时理论课、10 学时实验课和 9 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 16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 8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 3 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 12 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障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三、都市型农学专业的建设成效

农学专业通过调整专业方向、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和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强实践”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经毕业生和北京农业用人单位的反馈,农学专业分设两个学习方向“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以及对专业课程的调整、课程内容的革新,符合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兴趣、培养了实践技能。自农学专业创新以来,许多毕业生已经进入各种类型的种子公司和农业科技园区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学习专业方向对口,增强了岗位竞争力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都市型农学专业的改革,不仅扩展了传统农学专业的发展空间,也使传统专业焕发了新的生机,而且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和认可。在专业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先后获得两次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农学专业教学团队在 2006 年获北京市总工会颁发的“北京市学习型班组先进单位”称号,农学专业在 2009 年被评为北京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也将在不断建设中发展,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学生就业情况及策略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得农业获得了持续发展。得益于此,农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所增加,就业形势向好。然而纵观全局,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破解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瓶颈问题,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不仅关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而且也关乎民生,关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 2008~2010 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 1 ]来看,农学类专业就业情况逐年好转。具体而言,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 1),2008年就业率低区间为 65%~70%,较高区间是80%~85%(且仅有两个专业);2010 年就业率低区间则是 80%~85%,较高区间为 90%~95%,所有专业就业率均高于 80%。专科农林牧渔大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 2),2008 年就业率低和较高的区间分别是 65%~70%和 90%~95%,专业数各一个;2010 年就业率低区间则是 70%~75%,虽然较高区间也是 90%~95%,但专业数量是三个,同比增加率是 200%;这一年整体就业状况均较 2008 年好。另据有关媒体报道,广东 2011 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 94.76%,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 95%,农林渔牧大类专科的就业率均超过98%[2]。以此观之,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总体态势已得到较好改善。但是,如果对农业院校,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一些情况也不容乐观。相关调研表明,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低,一半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职业,以致二次失业现象较为普遍。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2010 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较高,为 31%[3]116。若再摒除高校毕业生因“升本”或“读研”以及“被就业”而“刷高”的就业率数据[ 4 ],农学类毕业生有效就业率远低于以上统计数据。

二、 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一) 农学类专业教育与地方需求脱节

从学生培养方案来看,地方农业院校存在涉农专业办学定位不准、培养目标虚高的情况。譬如农学本科教育,国内高校该专业的办学目标几乎都定位为“培养能在农业及相关的部门、单位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而并未考虑学校自身师资力量、生源情况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致课程设置都基本雷同。调查显示,2010 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其中 50%的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中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4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培训[ 3]172-174。另外,2007 届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后都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其中72%的本科毕业生和 69%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3]250-251。而据笔者走访调查,农业类专业此种情况尤为突出。由于农业院校一般都有实习农场,加之与地方合作创建的实习基地甚少,因此学生实习也就仅限于短期的农场实践。这种学校办学目标定位高、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主动性不足的情况,势必造成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量身打造的地方特色专业基本缺失,学生行业能力培养难以满足地方特性需求,从而使得人才培养和地方需求二者间存在脱节。

(二)用人单位的招聘观念与学生能力间的偏差

由于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和大学就业趋向市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因此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人才标准,不仅对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较高的标准,而且对毕业生的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并未与时俱进,仍囿于传统教育模式,教育质量不高,“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3]125-129。毕业生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难以真正满足激烈市场竞争下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二者间形成较大落差,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专业学习与就业观错位

笔者走访了解到,高校农学类学生多数其实并不认同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原因在于农学类专业就业绕不开“农”,主要工作地点要么市郊,要么小城镇。尽管高等教育已趋于普及化,然而,毕业生的就业转念仍较为保守,传统社会精英观念较深,就业精英情结重,进而影响其就业观念。城市生源不会放弃早已习惯了的城市优越感和便利性,而农村生源,尽管原本就生活在农村,但是考上大学并不容易,农村观念中,上大学依然是学子走出底层的捷径,加之四年大学教育消费对农村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很大的负担,农村“骄子”也不甘心回归乡镇就业。因此,不管是城市生源还是农村生源,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愿意屈身就“农”,而毋管专业对口与否,宁愿选择在城市就业。换言之,涉农专业的学习,于他们扮演着“跳板”的角色,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下,这为二次失业埋下了隐患。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年来虽然已经走进我国高校课堂,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曾对广东农业高校进行调查,在接受调查的 200 名涉农专业毕业生中,虽然有 70%的学生表示知道学校曾组织就业指导培训,然而,其中高达 80.2%的学生表示此类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佳。尽管这些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然而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远远不够。虽然部分农业院校也相应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等校级选修课程,但课程针对性不强,学生没有因为选修了这类课程而真正形成自觉性思维并付诸目标行动[5-6]。

三、 促进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地方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研究和“三农”人才培养基地。各级政府部门应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完善就业环境,给予涉农专业毕业生更多的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地方农业院校则应摆正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在寻求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探索培养机制,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并设法引导学生服务“三农”,使人才培养真正惠及“三农”。

(一)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双赢机制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地方农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有利政策,转变观念,把握市场方向,积极承担校园所在地地方经济建设重担,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及社会的支持,探索学生有效培养机制和就业机制,实现地方和高校双赢局面。地方农业院校要明确服务对象,致力做好政策探索的前沿工作。目前,国内已有多位专家学者,如柯炳生、陈晓阳、董常生、张全国等,呼吁减免农科学生学费。尽管国家并未实施相应政策,但地方农业院校可充分发挥“地方”之优势,与各地方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农学专业学生可持续培养方案。鉴于农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情况,地方农业院校可借鉴《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针对特定区域和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并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定向培养生签订好协议的基础上,改变作为第三方的被动角色,主动介入沟通,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较大限度杜绝双方毁约现象,使得人尽其才,才为社会所用。如若探索获得成功,并能实行开来,那么不仅可以减轻学生教育成本,更大程度吸收农村学子,而且能利用与地方合作之优势,有效实现毕业生合理就业。此外,针对城市生源,地方农业院校应充分借鉴国外大学城市农业人才培养经验,找准学校对口城市发展特性,在原有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改变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地方城市合作培养人才方式,加大都市型农业专业建设力度,提高都市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方面,北京农学院在国内地方农业高校中作了初步探索,成功的经验可资其他高校借鉴[7]。

(二)正确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力及其服务力是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地方农业院校应定期调研,充分了解地方经济发展态势,结合自身师资力量、生源情况,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发挥学校学科比较优势,强化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国普遍缺乏地方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尤其是二者兼之的高素质人才。而农业院校所培养的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不足,农业技术实践能力较低,农业管理知识较为欠缺,很难适应农村发展需要。鉴于此,地方农业院校要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人才,如大学生村官、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等,优化村镇人才队伍。与此同时,涉农专业课程设置可相应调整,在涉农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开农业管理、农村经济等相关课程,并在地方上建立实习基地,强化农业对口支援和关系。在实践课中,还可增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管理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充分与有经验的村官和科技人员交流,并进一步通过实习熟悉相关业务。此外,地方农业院校须加强已就业毕业生动态跟踪与信息反馈研究,适时实施毕业生再培训方案,在提高就业针对性的基础上保障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和能力发展可持续性。

(三)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 ,正确引导学生服务“三农”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及人生规划[8]。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良好职业价值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较为系统地规划人生。地方农业院校作为涉农专业领域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高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为重要。调查显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实际存在脱节。一方面,农村尽管缺乏相关人才,却难以真正利用人才;另一方面,农学类毕业生也不愿到农村去,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农村不仅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而且容易产生挫折感,最终不得不放弃选择。此外,这一领域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未曾接触职业规划教育,人生职业设计观念不足甚至缺失,因此,地方农业院校亟须针对学生生源特性,以生为本,从低年级新生入手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性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使之专业化、常态化,切实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观念,坚定自身的决心,勇敢走出各种生涯发展规划的思想误区”[9],尤其是“唯高薪”、“铁饭碗”“、专业即职业”等传统就业误区,力求真正意义上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了解, 自我定向, 自我选择和自我规划。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应只限于理论指导,亦须有较强的实践指导(含间接性知识获得),如行业成功人士经验讲座、行业调研及行业实践等。

“价值取向是一个人意识系统的核心部分,而且在根本上制约着主体因素的其他方方面面。它是隐藏极深的稳定因素,不易被人观察和感觉到,但这丝毫不妨碍价值取向因素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定向与选择的本原因素。”[10]有学者曾就某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过多地注重政治前途和经济利益,“有 47.9%的学生选择去大城市,49.0%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 选择农村的只有 3.1%”,“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只占 13.1%”。因此,地方农业院校在对农学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和自主创业意识。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到农村基层就业(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大学生村官”等),地方农业院校可借此契机,因势利导,多方开展诸如学生定期服务社会、实践教学等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创业观,积极围绕“三农”创业,并联合业内成功校友成立专门咨询机构给予业务指导和行业帮助。如此,一方面可减轻城市就业负担,另一方面,农业类毕业生可发挥专业优势,一线指导农民作业并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就业。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高校三生教育中结合三农教育创新

2008年秋,云南省率先在全省各类学校进行“三生教育”试点,并根据从幼儿园到高校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特点配置编撰了相应的“素质教育基础系列教材”——一套共7册的《生命•生存•生活》教材和《教师使用手册》。现在,云南省的“三生教育”已进入推行阶段“,三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行为已被教育界认同,各类学校高度重视“三生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目前而言,对“三生教育”的实现途径即如何开展“三生教育”的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各地各级各类学校都是在遵循其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大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建构起各自的“三生教育”模式。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农学类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三生教育”模式,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不断探索如何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达到引领学生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与今后学生服务“三农”的现实有机结合的目标。因此,笔者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结合近年来在开展“三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体会,试图探讨如何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实现途径。

1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意义

在2009年举办的“第三届信孚公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蒋高明教授曾呼吁“:农业院校应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不能为摆脱‘农’字而丢掉‘三农’特色”[1],因此,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对彰显农业院校的“三农”特色和探索“三生教育”的实现途径都具有相当的意义。现行“三生教育”教材是开放式的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在一定意义上‘,三生教育’课程是作为标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的。标本课程开发是指在‘三生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学校教师为开发主体进行的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资源条件的课程开发活动,在‘三生教育’的课程开发活动中,学校和教师参与到其中,就课程资源、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自主决策,依据现有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等相关资源,结合本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三生教育’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教材的标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的改造。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回归社会现实中的生活故事和案例,把身边的生活引入‘三生教育’课程与教学之中”[2],因此,在实施“三生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家庭之间、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意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和因材施教。当代大学生比较注意个人价值的形成、发展和实现,注重现实和讲求实际,而现行“三生教育”中理论教学的价值取向、内容与教育对象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出理论教学在价值取向和内容上某种程度的片面性。这使“三生教育”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和个性。因此,如果农学类高校能结合自身实际,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一些“三农”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必须接受“三农”教育。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特定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去担当,目前“,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担当起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百80%的来自农村,作为农民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三农的现状。但是,大部分同学从小到大就被灌输了走出黄土地的思想,长大后总想脱离农村“,跳出农门”,因而选择了抛弃农业、远离农村、脱离农民的道路,对“三农”问题默然视之,甚至有些人都不知何为“三农”问题,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与党中央“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发展战略是不一致的。在此背景下,以服务“三农”为办学宗旨的高等农业院校迫切需要把握历史方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对农学类大学生开展“三农”教育的同时实际上也是进行很好的“三生教育”。“三农”问题在对当代大学生提出新的历史责任的同时,也是在给当代农学类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人生机遇。一方面,农村、农业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的青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村和农业,提高农村、农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村、农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长期困扰着国家,其主要原因还是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不愿再回到那个环境待遇不是太理想但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的农村,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宁愿呆在城市做一些不能让他们发展潜能而且为别人服务的事情,或者说没有自己到农村开辟自己事业的意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他们就业观念。因此,如果能在农学类大学生“三生教育”中带入“三农”教育,有利于现代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创业观念的培养。

2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状况

2011年5月份,笔者就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状况及效果进行了走访式调查和问卷式调查。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即“学校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基本做法”、“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知情况”、“入学与就业的意向性”以及“学生对三生教育与三农教育相结合的认可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736份问卷,收回712份,收回率96.74%。通过走访和对所有回收问卷的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笔者得到了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基本状况。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评价和阐述。

2.1学校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基本做法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三生教育”,根据《中共云南省委高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云高工[2008]44号)和《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云教[2008]31号)的要求,学校成立了“三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三生教育”实施意见》,后经多次修改,逐渐摸索出一套具有农学类特色的“三生教育”工作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在“实践性”和“三农性”上。

在进行“三生教育”时,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非常注重实践教学。根据《实施意见》,学校将“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宣传部,把“三生教育”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二者各占1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部分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专门负责,实践教学部分由学校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保卫处、招生就业处、各系部团委分工负责,在全校一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三生教育”。在进行“三生教育”时,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有意识有计划地将“三生教育”与“三农”教育结合起来。作为农学类高校,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始终坚持“学农、爱农、务农”的教育理念,将“三生教育”与“三农”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招生就业处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结合专业、创业设计、放飞梦想”的“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学校团委组织开展了“抗旱救灾,节约用水”的征文比赛,学生工作处组织了一年两次的“三下乡”活动,学校宣传部先后邀请了原云南农业大学校长黄仁跃同志、原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孙伟同志等农业专家给全校师生进行“三农”知识专题报告。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的教师结合农学类高校实际,有意识有计划地将“三生教育”与“三农”教育结合起来,在16学时的理论教学中,专门安排了三次《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如何开展有“三农”特色的生命教育》、《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如何开展有“三农”特色的生存教育》、《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如何开展有“三农”特色的生活教育》专题教育。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摸索与实践,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三农”教育有机的融入了“三生教育”之中,把对学生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引领与今后学生服务“三农”的现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2学校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效果

为验证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实际效果,我们不妨先进行以下相关资料的对比。[资料一]跨进中州大学,本想把当代农民的疾苦带给大学的学子们,让他们关注三农,了解三农,怀着美好的期待,做了好几次演讲,然而,当我再次登台做“三农”报告时,我才发觉同学们不喜欢我,厌恶我的讲话,甚至老师们也如此。为此我开始怀疑,开始怀疑当前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大学精神,是否应该把“三农”精神融入其中呢?这个问题责任在谁啊?(摘自2006年6月16日《博客网》文章《当代中国三农现状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作者wangyoucao。)[资料二]近日,笔者在河南省大学校园内进行了一次有关三农问题的调查。据调查显示:53.3%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三农”,83.7%的同学则根本没有毕业后投身农村建设的打算,拥有9600多万人口的河南省,是全国及时人口大省,也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看到上面的调查结果,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否意识到思想的落后?是否意识到我们应为“三农”做些什么?(摘自2006年4月18日《中国教育在线网》文章《面对三农的呼唤大学生应做些什么?》,作者王利利,姜思遥,赵萌萌。)[资料三]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农业学院,近八成的学生属于农村户口,一成学生的家长或亲友在农业事业单位工作,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90.8%的学生能一口气说出何为“三农”,82.3%的学生知道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78.6%的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从事“三农”行业,94.4%的学生对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表示认可并希望其它的基础课也能“三农不离口”。(数据来源于2011年5月笔者对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走访和问卷调查统计。)通过以上的资料对比,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所取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其经验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三生教育”的实现途径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3如何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

参照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摸索与实践,结合笔者近年来在开展“三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探索出三条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实现途径。

3.1在生命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生命教育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缺乏生命知识和人生理想,人生意义模糊、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而提出的”[3],经过一段时间的生命教育实践,我认为生命教育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种唤醒教育,即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去唤醒哪些有上述生命问题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实现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价值。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根据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在进行生命意识的唤醒教育过程中,可融入一些“三农”教育。下面就是我对在生命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课堂设计。导入语:据我了解,在座的大部份同学都来自于农村,关注“三农”问题的著名学者李昌平曾说过“: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我想再加上这么一句:做云南的“三农”学子真难。我们知道“,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在于利益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云南农民利益的数字,做几道有关云南农民利益的数学题,共同体会一下做云南的“三农”学子究竟有多难(本人上课时采用原云南农业大学校长黄仁跃教授关于1978年至2009年云南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图表和云南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图表的相关数据,教师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题目非常简单,不需要草稿,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行。题目设计1:你的家庭月收入是多少?

(不需要学生正面回答,只要求学生默记自己的答案,在学生思考几秒中后由教师解答)据我前期的调查,家庭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仅占10%,属于高收入家庭;月收入在800元(昆明市目前的低工资标准是830元/月)以下的占26%,属于低收入家庭;较多学生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1500元,属于中等收入家庭。题目设计2:你现在的月生活费是多少?(不需要学生正面回答,只要求学生默记自己的答案,在学生思考几秒中后由教师解答)据我前期的调查,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的仅占10%,月生活费在300元(昆明市近期的低收入保障底线)以下的占26%,较多学生的月生活费在300~800元。题目设计3:加上每年4500元的学费,根据你刚才默记的答案,计算一下你每月的消费额占家庭收入的百分之几?(不需要学生正面回答,只要求学生默记自己的答案,在学生思考几秒中后由教师解答)据我前期的调查,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数字,为了这个数字,有的家庭不遗余力,有的家庭倾家荡产,有的家庭债台高筑。题目设计4:面对这个微妙的数字,你有何感想?请同学们思考一分钟,然后请举手回答或由老师抽答。答案并不求得出一致,真正的目的在于唤醒那些有生命问题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在思考和回答中了解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责任。,教师要进行理论引导“:我们从考上大学的那天起,就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如果我们还未来得及回报家庭,甚至还未能把家里为自己上学的债务还清就放弃自己的生命,等于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自己的亲人或社会,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在现实面前,即使需要承受再大的痛苦,我们都没有权利放弃自己的生命来逃避责任,更没有权利让亲人来承担自己身后带来的不堪重负的经济债务;今后不管碰到多么不如意的事,多么不理想的工作还是多么坎坷的生活,我们都要顽强的生活下去,不只为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父母老年的幸福。”

3.2树立正确的生存意识,拓展生存思路

在生存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生存环境,树立正确的生存意识,拓展生存思路,从而行之有效地进行生存能力训练。要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关键是要找好二者之间的融入点,各类高校均可根据自身的实际去寻找融入点。以农学类高校为例,教材64页有这么一句话“学会生存,首先要有所追求,为追求而生存;学会生存,要学会坚强,因为人的生存受环境制约”,这就是在“三生教育”中进行“三农”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融入点。2009年,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紧紧抓住这个融入点,结合云南的旱情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很有成效的生存环境教育。教学过程可以这么设计:先采用多媒体方式播放云南旱情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关于节约用水的生存环境教育。另一个融入点是教材97页“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目前大学生面临的最实际问题不是创业问题,而是就业问题,学生们都在为此而拼命训练自己的生存能力,但有的学生却苦于职业参照物的不明确而无从下手,因此,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为学生的生存能力训练提供必要的参照物,融入适合自身的生存教育。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里融入了《献身黑土地,奉献在“三农”》的专题教育,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思路,为学生的生存能力训练提供了适时的参照物。教学过程可以这么设计:及时步,简单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第二步,学习2010年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的回信的重要精神,激励学生在热情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书写美好的人生;第三步,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和保障政策;第四步,介绍成功校友服务“三农”的实践经验。

3.3正确应用农业科技双刃剑

在生活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引导学生确立生态文明观,养成良好的自然道德,正确应用农业科技双刃剑,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教材第十三部分的内容是“生活道德”教学,其中157~160页通过对“自然道德”的教学,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明白“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某些破坏性的后果,从而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在于把握科技发展的走向,用生态价值来评价科技发展,在科技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确立生态文明观,走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化肥、农药等农业科技双刃剑的威力,它们的发明创造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使粮食、蔬菜、水果、饲料、肉类、蛋类等浸染上某些毒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农学类大学生是学习和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群体,因此,在农学类高校的生活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然道德,从而学会正确应用农业科技这把双刃剑,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生活道路。教学设计:从西瓜膨大剂说起。

及时步“就事论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2011年5月份江苏镇江市西瓜成熟前5天爆炸,疑因使用膨大剂的相关报道,然后设问:同学们对此事件如何看待?倾听学生的相关评论后,教师可适当介绍当前社会对此事件的两种声音——一种是“谈膨大剂色变论”,如“膨大剂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主要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使用膨大剂后的果蔬味变淡、口感差,不利于长时间储藏。同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神经系统,也有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痴呆等”;另一种声音是“适量使用无害论”,如“冯双庆教授认为,它对人到底有没有什么损害现在没有一个定论,植物的激素和人体的激素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不太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而且目前并没有研究表明膨大剂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据专家介绍,膨大剂首先是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之后引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适量使用对人体无害”等等,由这两种声音得出“膨大剂是一把双刃剑”的结论。

第二步“由此事推及彼事”。设问:日常生活中你还见闻过哪些类似的农业科技双刃剑?待学生列举出“甲胺磷”、“三聚氰胺”、“苏丹红一号”、“瘦肉精”、“牛肉膏”等产品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动植物疫病的传播,农、兽药残留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老百姓生活在“食面埋伏”之中,作为农业学院的大学生,今天我们就以“确保农产品质量之我见”为话题,进行一次简短的交流发言。

第三步“就这么一回事”。要据我的教学经历,在学生的交流发言之后,由教师作总结性发言: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发言,提出了三条确保农产品质量意见,即一是要加强和完善政府等职能部门对农产品的监管体系,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二是要建立生产者诚信经营体系,提高经营者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行业信用自律水平;三是要慎重使用农业科技这把双刃剑。就目前来说,我认为第三条意见相当好,因为我们是农学类大学生,是学习和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群体,因此,我们更应该自觉在农学类高校的生活学会如何正确应用农业科技这把双刃剑,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自然道德,从而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生活道路,这就是我在“三生教育”的生活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农学类论文: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式及策略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得农业获得了持续发展。得益于此,农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所增加,就业形势向好。然而纵观全局,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破解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瓶颈问题,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不仅关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而且也关乎民生,关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1]来看,农学类专业就业情况逐年好转。具体而言,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1),2008年就业率低区间为65%~70%,较高区间是80%~85%(且仅有两个专业);2010年就业率低区间则是80%~85%,较高区间为90%~95%,所有专业就业率均高于80%。专科农林牧渔大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2),2008年就业率低和较高的区间分别是65%~70%和90%~95%,专业数各一个;2010年就业率低区间则是70%~75%,虽然较高区间也是90%~95%,但专业数量是三个,同比增加率是200%;这一年整体就业状况均较2008年好。另据有关媒体报道,广东2011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76%,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农林渔牧大类专科的就业率均超过98%[2]。以此观之,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总体态势已得到较好改善。但是,如果对农业院校,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一些情况也不容乐观。相关调研表明,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低,一半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职业,以致二次失业现象较为普遍。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较高,为31%[3]116。若再摒除高校毕业生因“升本”或“读研”以及“被就业”而“刷高”的就业率数据[4],农学类毕业生有效就业率远低于以上统计数据。

二、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一)农学类专业教育与地方需求脱节

从学生培养方案来看,地方农业院校存在涉农专业办学定位不准、培养目标虚高的情况。譬如农学本科教育,国内高校该专业的办学目标几乎都定位为“培养能在农业及相关的部门、单位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而并未考虑学校自身师资力量、生源情况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致课程设置都基本雷同。调查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其中50%的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中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4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培训[3]172-174。另外,2007届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后都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其中72%的本科毕业生和69%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3]250-251。而据笔者走访调查,农业类专业此种情况尤为突出。由于农业院校一般都有实习农场,加之与地方合作创建的实习基地甚少,因此学生实习也就仅限于短期的农场实践。这种学校办学目标定位高、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主动性不足的情况,势必造成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量身打造的地方特色专业基本缺失,学生行业能力培养难以满足地方特性需求,从而使得人才培养和地方需求二者间存在脱节。

(二)用人单位的招聘观念与学生能力间的偏差

由于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和大学就业趋向市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因此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人才标准,不仅对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较高的标准,而且对毕业生的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并未与时俱进,仍囿于传统教育模式,教育质量不高,“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3]125-129。毕业生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难以真正满足激烈市场竞争下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二者间形成较大落差,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专业学习与就业观错位

笔者走访了解到,高校农学类学生多数其实并不认同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原因在于农学类专业就业绕不开“农”,主要工作地点要么市郊,要么小城镇。尽管高等教育已趋于普及化,然而,毕业生的就业转念仍较为保守,传统社会精英观念较深,就业精英情结重,进而影响其就业观念。城市生源不会放弃早已习惯了的城市优越感和便利性,而农村生源,尽管原本就生活在农村,但是考上大学并不容易,农村观念中,上大学依然是学子走出底层的捷径,加之四年大学教育消费对农村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很大的负担,农村“骄子”也不甘心回归乡镇就业。因此,不管是城市生源还是农村生源,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愿意屈身就“农”,而毋管专业对口与否,宁愿选择在城市就业。换言之,涉农专业的学习,于他们扮演着“跳板”的角色,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下,这为二次失业埋下了隐患。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年来虽然已经走进我国高校课堂,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曾对广东农业高校进行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00名涉农专业毕业生中,虽然有70%的学生表示知道学校曾组织就业指导培训,然而,其中高达80.2%的学生表示此类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佳。尽管这些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然而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远远不够。虽然部分农业院校也相应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等校级选修课程,但课程针对性不强,学生没有因为选修了这类课程而真正形成自觉性思维并付诸目标行动[5-6]。

三、促进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地方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研究和“三农”人才培养基地。各级政府部门应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完善就业环境,给予涉农专业毕业生更多的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地方农业院校则应摆正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在寻求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探索培养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并设法引导学生服务“三农”,使人才培养真正惠及“三农”。

(一)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双赢机制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地方农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有利政策,转变观念,把握市场方向,积极承担校园所在地地方经济建设重担,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及社会的支持,探索学生有效培养机制和就业机制,实现地方和高校双赢局面。地方农业院校要明确服务对象,致力做好政策探索的前沿工作。目前,国内已有多位专家学者,如柯炳生、陈晓阳、董常生、张全国等,呼吁减免农科学生学费。尽管国家并未实施相应政策,但地方农业院校可充分发挥“地方”之优势,与各地方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农学专业学生可持续培养方案。鉴于农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情况,地方农业院校可借鉴《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针对特定区域和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并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定向培养生签订好协议的基础上,改变作为第三方的被动角色,主动介入沟通,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较大限度杜绝双方毁约现象,使得人尽其才,才为社会所用。如若探索获得成功,并能实行开来,那么不仅可以减轻学生教育成本,更大程度吸收农村学子,而且能利用与地方合作之优势,有效实现毕业生合理就业。此外,针对城市生源,地方农业院校应充分借鉴国外大学城市农业人才培养经验,找准学校对口城市发展特性,在原有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改变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地方城市合作培养人才方式,加大都市型农业专业建设力度,提高都市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方面,北京农学院在国内地方农业高校中作了初步探索,成功的经验可资其他高校借鉴[7]。

(二)正确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力及其服务力是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地方农业院校应定期调研,充分了解地方经济发展态势,结合自身师资力量、生源情况,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发挥学校学科比较优势,强化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国普遍缺乏地方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尤其是二者兼之的高素质人才。而农业院校所培养的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不足,农业技术实践能力较低,农业管理知识较为欠缺,很难适应农村发展需要。鉴于此,地方农业院校要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人才,如大学生村官、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等,优化村镇人才队伍。与此同时,涉农专业课程设置可相应调整,在涉农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开农业管理、农村经济等相关课程,并在地方上建立实习基地,强化农业对口支援和关系。在实践课中,还可增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管理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充分与有经验的村官和科技人员交流,并进一步通过实习熟悉相关业务。此外,地方农业院校须加强已就业毕业生动态跟踪与信息反馈研究,适时实施毕业生再培训方案,在提高就业针对性的基础上保障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和能力发展可持续性。

(三)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正确引导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及人生规划[8]。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良好职业价值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较为系统地规划人生。地方农业院校作为涉农专业领域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高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为重要。调查显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实际存在脱节。一方面,农村尽管缺乏相关人才,却难以真正利用人才;另一方面,农学类毕业生也不愿到农村去,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农村不仅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而且容易产生挫折感,最终不得不放弃选择。此外,这一领域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未曾接触职业规划教育,人生职业设计观念不足甚至缺失,因此,地方农业院校亟须针对学生生源特性,以生为本,从低年级新生入手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性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使之专业化、常态化,切实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观念,坚定自身的决心,勇敢走出各种生涯发展规划的思想误区”[9],尤其是“唯高薪”“、铁饭碗”“、专业即职业”等传统就业误区,力求真正意义上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选择和自我规划。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应只限于理论指导,亦须有较强的实践指导(含间接性知识获得),如行业成功人士经验讲座、行业调研及行业实践等。“价值取向是一个人意识系统的核心部分,而且在根本上制约着主体因素的其他方方面面。它是隐藏极深的稳定因素,不易被人观察和感觉到,但这丝毫不妨碍价值取向因素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定向与选择的本原因素。”[10]有学者曾就某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过多地注重政治前途和经济利益,“有47.9%的学生选择去大城市,49.0%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选择农村的只有3.1%”,“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只占13.1%”。因此,地方农业院校在对农学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和自主创业意识。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到农村基层就业(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大学生村官”等),地方农业院校可借此契机,因势利导,多方开展诸如学生定期服务社会、实践教学等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创业观,积极围绕“三农”创业,并联合业内成功校友成立专门咨询机构给予业务指导和行业帮助。如此,一方面可减轻城市就业负担,另一方面,农业类毕业生可发挥专业优势,一线指导农民作业并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就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