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教学经验论文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精力十足、天真活泼,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较高,可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自身的教学经验艺术改善质量,帮助学生乐学、会学、学好。本文主要对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艺术进行认真探析,同时提出部分合理化教学建议。
教学经验论文

教学经验论文:教学经验论文:中学语文教导的变革论述

作者:李荣祁单位:林芝地区米林县中学

课前讨论问题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果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出一些跟新课内容有关的问题来让学生回答,并合理的结合小组竞争的学习方式,则不仅能够较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活跃整个课堂气氛,从而使得语文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但需注意的是,应尽量选用一些较简单易答、灵活的问题,否则,问题太难将很容易让课堂陷入僵局,阻碍教学工作的开展。

摆脱独白式教学,转为互动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担当的是与学生对话的人,而不是枯燥的独白者。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担当知识复制的任务,仅仅将知识以独白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跟学生的互动交流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和内化知识。

所谓互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一种教学创新,要求教师把自己视为众多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做到与学生们平等对话,耐心交流,共同探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缩短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和学生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并最终达到建立一个轻松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思考问题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利于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掘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一方面也能够让教师更好的配合学生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改变原有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语文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向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转变,告别传统的低科技的教学方式

笔者在西藏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对现代教学方式产生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实物和语言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为语文教学提供帮助,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可比拟的。其次,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形象、直观,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发散思维、开拓视野、扩展想象力、提高记忆效果,从而增加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强化语文学习能力。再次,现代化教学方式结合了阅读和口语,一种是无声,一种是有声,二者的结合无论是在语文教学知识传输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对汉语的理解。

与此同时,根据教育学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视觉学习的知识能够记忆25%,听觉学习的知识能够记忆15%,但是如果视听两种学习方式同时作用,那么学习的知识能够记忆的就能够达到65%。将现代化教学方式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时,通常是音像结合的方式,不可否认,这种方式可以达到高效率的教学效果。中国的社会经济日新月异,教学设施设备也是越来越现代化,但不得不承认,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上仍处于落后状态,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要求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西藏教育的投入,不断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所述三点教学方式的转变,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和教师都体会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喜欢和适应的学习方式,教师还必须尊重学生之间不可避免而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保障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教学经验论文:独家原创:初三化学教学经验论文

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0825-6698000。

【摘要】学生的成绩发展不平衡,学习困难学生的出现,是各类中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困扰教师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先从“学困生”的类型与他们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得出初中化学中针对“学困生”如何采取具体的措施,根据实践经验进行案例分析,以得出针对“学困生”教学的具体实践经历。

【关键词】“学困生”初三化学教学兴趣

一“学困生”之类型

每个学校都有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这是学校与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令许多教师头痛非常的问题。这类学生往往被称为“差生”,有些学生也破罐子破摔,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不爱学习,不做作业,导致学习成绩更差,教师对这类学生也非常头疼,结果造成恶性循环。有些学生迫切想改变这种现状,虽然很刻苦,但收效甚微,导致心情焦虑,思想困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当前中学教育中,“学困生”已经成为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在城市、乡镇,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存在。而“学困生”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班级管理,同时也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将“学困生”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被动型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所讲解的内容没有兴趣或是对老师所提问题不思考更不会积极回答,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自身智力正常,学习困难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二)能力不足型

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比较差。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厌学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情绪,从而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三之后,考虑到未来中考无望考个好的学校,对学习也尤其放任自流,学习成绩骤然下降。于是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造成“学困生”。

(三)动力不足型

这类“学困生”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学习条件较好,但意志力较差,“追星族”多,对成才无热情,因而学习上无动力。调查表明多数“学困生”对老师布置的化学作业不太当回事;化学课上注意力难以较长时间集中,不能认真听课等。厌学心理的产生多数并不是由于智力低下的原因,而是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较长时间困扰学生,使得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已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绩,也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学困生”转化之途径

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这类学生的学习潜力,以让热门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从而培养更好的学习态度?这将是在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由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我们不能把所有“学困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帮助,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笔者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已有多年,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经验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教师要营造好的教室学习环境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环境中发生的,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促进学习,而不良的心理环境却是学习的绊脚石。因此,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时的心理环境,而不同的教学方案会产生不同的学习心理环境。课堂上不可对“学困生”漠视,对之不管不问,这对这类学生来说会造成心理负担,不利于激发他们想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堆这类学生关注。

(二)帮助“学困生”消除恐惧焦虑心理,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化学学习本是一种有目的心理活动,要克服困难,但许多“学困生”由于前一部分的知识没有掌握,导致知识断链,久而久之,对化学望而生畏。因此教师应给“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消除恐惧感。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确定本节课要达到的低目标,使他们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一切,可让学生给自己开个清单,把每个可能引起焦虑的潜在因素全记录下来,然后对它们逐个进行审查、分析。这不仅可以预防焦虑的产生,而且可以阻止焦虑的扩散。

(三)创设曲折多变的问题情景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设置适当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刺激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才会在对化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有所发现。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根据“大纲”要求和自己对教材的掌握和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去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多角度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去激发学生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当疆界到硫酸的稀释的时候,就要询问学生,将水滴到硫酸中还是硫酸滴到水中以稀释?为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如在学习“金属的活动性”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技术,19世纪金属铝的发现过程和自然界中某些金属存在的形式,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中学生逐渐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铝的发现比铜要晚得多?为什么自然界中金是单质,而其它很多金属都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把课堂教学不断推向深入。

(四)实验内容教学方法

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来源于对实验的浓厚兴趣,而实验能激发“学困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能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意识就要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把直接兴趣变为间接兴趣。

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将“实验”与“探究”联系在一起,构成的教学模式则是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再开发。它遵循理科教学的规律,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实验一探究”模式中,“实验”是手段,“探究”是核心,这种对实验教学功能开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探索性、发现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学困生”来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在试验中不断得到新的知识便是成功的教学方法,对激发他们更进一步的学习很有帮助。

(五)在化学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活动课程,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和源泉。诸如对当地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水进行试验分析;运用神奇的化学反应来表演魔术等。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不仅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而且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个体不同,兴趣的差异就不同。“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比普通学生更弱、更难保持,因此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成绩非常重要。

(六)让“学困生”充分展示自己

“学困生”在班级中往往很少获得展示的机会,而更多地是受到批评,长此以往“学困生”自我观念就会出现偏差。让“学困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获得成就感,就会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比如,有的“学困生”体育技能较好,教育者就可以让他多参加体育竞赛;有的“学困生”音乐技能较好,就可以让她多参加文艺演出。如果这些学生能在自己所特长方面展示自己,获得同学的认同与老师的称赞,会对他们塑造自信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因此而喜欢上别的课程,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致。

再深奥的理论和知识,都可以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实际事例讲清楚。何况化学科学、与实际结合得就很紧密。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多举一些生活实例,使学生不但理解书本知识,同时掌握生活中的化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对学生产生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听你的课就是享受,更是一种提高。而那些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平铺直叙、死气沉沉的教学,肯定效果很差,应该剔除。

三、优化“学困生”的初三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一)案例一

初三化学第八章《酸、碱、盐》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总结、归纳的一章,具有知识点分散、概括性强、化学实验繁多、方程式多的特点,而且这一课程海域溶液的酸碱性、PH、金属活动性顺序紧密联系,这一内容往往也是中考中的重中之重。

因为内容重要而且难度大,对“学困生”来说他们接受的能力比较慢,那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教学,使得他们能从中获得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而不至于太过于疲惫呢?

对酸碱盐的反应一般都是复分解反应,这就需要“学困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有个透彻的理解,有水、气体、沉淀生成都是复分解反应,让他们在判断反应方程式的时候要注意好这些内容。同时,针对一些有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加入了过量之后反应有如何的情况等进行具体的分析。

比如下面这一道题目:

要鉴别氯化钠、氧化镁、酚酞这三瓶无色溶液,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硝酸银溶液B盐酸

C石蕊试液D氢氧化钠溶液

这些备选的答案中,加入的这种试剂一定是要产生各种不同现象的,才能一次就可以鉴别出来。这个时候就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具体分析,哪个能与这三瓶无色溶液反应而情况不相同。可见答案中只有氢氧化钠符合要求,氢氧化钠与氯化钠反应,但是没有现象;与氧化镁反应有沉淀产生;又因为氢氧化钠是碱,遇到酚酞会变色。这样来讲解就能使得学生对酸、碱、盐的知识结构建立了起来,学生沿着这三条线索学习,避免了盲目性,达到了尽快掌握酸、碱、盐知识的目的。

该设计抓住了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由片面认识到认识的认知规律。抓住“学困生”认知过程中由己知逐步过渡到未知的学习心理体验。

(二)案例二

化学中实验占据着很重要的角色,而化学实验也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一门辅助课程。笔者在教学中,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就对“学困生”特别关注,这些学生有些手动能力差也不愿意尝试,或是胆子小不愿意做实验,这个时候笔者就尽量鼓励他们,让他们能体悟到化学实验的神奇,并会在这些学生面前亲自做一次实验,以证明如果按照程序做,化学实验并不可怕,相反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而当这些“学困生”愿意尝试做化学实验时候,他们就成功了一半。

酸、碱、盐的溶液可以导电,知道导电的原因是它们在水中可电离出阴阳离子,并能够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另外,学生对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较熟悉。基于上述,教师提出“不同的溶液混合后,这些离子还会存在吗?”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通过实验来探讨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在实验中找寻答案。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硫酸铜分别与氯化钠、氯化钡混合,让学生得出,同样是四种离子的混合而现象却不同的结论(即有的溶液混合后离子仍存在;而有的溶液混合后却会导致某些离子的大量减少)。在获得这样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1)A、B两组实验,哪一组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什么?(2)从微观角度分析,B组电解质反应的实质是什么?(3)离子反应的实质又是什么?(4)在复分解型离子反应过程中,能使离子浓度大量减少的条件是?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在头脑中自然建立起了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反应条件。此时,来一个及时反馈,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放松自我,同时又有成就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处于一种知识自我建构后的满足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

探究硫酸铜与氯化钠、硫酸铜与氯化钡混合是否反应以及反应的本质。

实验编号现象结论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A大量存在()离子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B大量存在()离子;()离子大量减少

老师在课堂上也要激发学生自己提问问题的能力,而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最能激发学生问问题的兴趣的。“学困生”生性胆怯,不善言谈,一怕提出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出现错误,被同学讥笑;二怕所提问题过于简单,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引起师生的讥讽和嘲笑;三怕提出问题超出教学要求或老师一时难以回答,造成尴尬。老师就要特别注意,用点播的方法让这类学生自己寻找问题,并让全体同学或是老师一起来解决。

教学经验论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经验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美术教育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美术对人的影响很大,它不仅可以提高内涵,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人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让人们能够发现美、寻找美!因此,老师应该认识到自己担负的责任,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学好美术,上好美术课。

关键词:激发兴趣;多媒体使用;鼓励学生;因材施教

一、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兴趣是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是教导学生学好美术的前提,只有学生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主动学习画画,乐于发现美、寻找美、创造美。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呢?首先,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与学生只是合作者的关系,因此,老师不是教学的者,学生不必畏惧老师,老师不应扼制学生的创造力。其次,老师要善于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例如,在学习三年级“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时,老师可以先问一下学生会不会骑自行车,喜欢什么样的自行车,对自行车有什么样的要求,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的注意力便一下子被吸引了,这时老师再将学生引到“如何设计自行车”的主题上,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并鼓励学生将他们设计的自行车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师要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例如,在学习“小鸟的家”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小鸟的图片,播放小鸟的小视频,然后跟学生以小鸟的身份交流(亲爱的朋友们,我是一只小鸟,很高兴在这里认识大家,为了我们的初次认识,我希望可以邀请大家去我的家玩,我的家很美,它在一片V阔的大森林里,在那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小伙伴,它们都是我的朋友们),然后再转换身份,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课文“小鸟的家”,情境的导入,学生的绘画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所以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便能充分学习这一课。

二、鼓励学生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学会鼓励学生,善于用欣赏的眼光赏阅学生的每件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斗志,鼓励会使一个人的信心得到提升,当学生受到鼓励、内心得到肯定时,那么他们就会更加乐意接近美术、学习美术。在课堂绘画时,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明白他们不是消极的被教育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积极参与到绘画的学习中,他们才能化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及时,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美术的学习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善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学习一篇绘画作品时,由于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同,美术功底不同,那么对作品的解读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他们现有的审美能力上,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审美水平。如在学习“梦幻中的城堡”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几个问题:作品画的什么?色彩处理怎么样?线条处理怎么样?整体效果和局部效果都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画,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于学生的看法,老师要给予肯定和支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和发展审美个性。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例如,在学习表现创造力这一内容时(用一幅画表达一个人的心情),老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积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画一幅小孩迎着朝阳去上学的欢快图或者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欢乐图等等。

三、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障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段话体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因材施教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以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的作品,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绘画成果,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期望和建议,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例如,老师在留课后作业的时候,不用给全班留统一作业,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给他们留合适的作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配合老师,尽力完成他们的作业。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有关小学美术的教学经验,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很清楚小学美术的重要性,学好小学美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

教学经验论文:浅谈初中语文的教学经验

春华秋实,转眼20年已经过去了。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下面我谈―谈初中语文的教学感想。

虽然进行了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但真正踏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大学里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想要出色胜任初中语文教师的工作必须不断学习,抓住每一节课的实践机会。对于教学的内容,从题目上来看觉得之前都有涉及过,但是细看具体的内容,却都那么陌生。半年来,我每次备课都比写一篇毕业论文还要困难和仔细,大量的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收集相关的文学作品或作者生平,希望把学生们眼中距离他们生活很远的文人墨客们讲得有血有肉,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其实我看过的资料大部分都不能直接运用在教学中,却对我扩展背景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非常有用。通过半年的努力,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收获和提升。

在教学设计上,我从最初的单纯模仿到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路,明确了语文的板块教学,我知道要想跑先要走得稳,从板块教学开始打磨自己的教学,练好语文教学基本功。

在课堂临场表现上。初登讲台,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总是不自觉地走来走去,教态不够稳重,经过领导和指导教师的指正和帮助,已经基本改正这一问题,合理规划课堂上站讲台时间、走动时间及站在学生中间与他们近距离交流的时间。在教学语言方面,注重环节之间的过渡,注重对学生的即时而有针对性的评价,变换评价语言,增加课堂的灵动性。除此之外,注重与学生们的眼神交流,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出他们的赞许、疑惑或对某些问题的不认同,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在应考复习方面。在期中质量检测的复习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上,因为我认为尤其面对的是刚入初中的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能抓得住的部分,所以日常教学中就尽量锻炼学生当堂速背的能力,抓住课堂时间,好落实,效果好,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回家后的课业负担。在复习期间,每天一个任务,利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进行随堂小测验,当天反馈,订正,再反馈,如此进行,收效不错。但班级阅读成绩整体不高,在经过反思后,期末质量检测中我加强了阅读的训练,注重答题规律的总结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希望通过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阅读上有所提升,现在成绩还没有出来,但如果不尽如人意,我还是不会灰心,及时调整,不断学习。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初一年级的学生,入校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紧张的初中学习。首先,进行一到两课时的起始课明确初中与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别及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项项要求都要细致到位,及时检查落实才能有效。

当然我有着太多急需改进的地方。比较凸显的是我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我总是怕学生听不懂或是怕自己的引导不到位,不放心没耐心等待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看不得学生思考问题时绕弯子走弯路,其实暴露错误改正错误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过程啊!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应注重语文知识的讲授,使自己的课堂更有语文味,而不是讲成一堂政治课或历史课。对学生咬文嚼字的训练还不够。并且在分层教学方面领悟的不够透彻,不能掌握其精髓的有效运用在日常教学中,这是我正在思考并深受困扰的问题。

从执教的及时天起,我就要求自己的举止行为要更加规范,因为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一批人,即我所教育对象的未来,我要对他们负责。在教学活动中,我把热爱学生放在及时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热爱学生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我都以满腔的热忱尽力帮助他们。人的感觉是相互的,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的母校教我记住的及时句话就是“厚德载物”,我要将这样的心情,长期的保持下去。

初中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陛,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初中四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为学生打好基础。

在知识方面,要使学生了解课本中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句类的有关知识,诗歌、散文与小说等文体知识,熟练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音形义。

教学中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要使学生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各种体裁文章的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掌握精x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说话简明连贯得体,能背诵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疏通文意,背诵基本篇目。

在人文素质方面,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工作以来,常有家人朋友问我累不累,我的回答是毫不犹豫的“累!”说的时心中涌起的是无限的自豪感、充实感及价值感。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从小的愿望,幸运的是我的梦想最终照进了现实。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尽快成长,胜任这份神圣并且责任重大的工作,尽早教满课时数,证明自己,为校解忧。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学习,争取教学水平再上一层楼。

教学经验论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艺术探析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精力十足、天真活泼,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较高,可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自身的教学经验艺术改善质量,帮助学生乐学、会学、学好。本文主要对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艺术进行认真探析,同时提出部分合理化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艺术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师的立足点是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工作、生活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乐于学习、自主学习意识,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使其在活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这对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来说相当重要。

一、活跃语文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积极活跃课堂氛围,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相吻合,以此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需以构建良好、融洽的课堂氛围为教学基础,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充满期待和渴望,而且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他们的学习效率将会得以显著提升。

比如,在《征友启事》教学实践中,我利用谈话导入: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这样以“朋友”为话题引出小牛想交朋友,让小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亲近感,实现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空白征友启事:现在你想找什么样的朋友?仿照课文写一写,演一演,这样,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进而真正落实艺术教学。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积极构建生活课堂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内容中童话较多,单元主题清晰、配图生动有趣,为教学经验艺术的实施提供极大帮助,教师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积极构建生活化课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因此,我利用教材内容实现生活教学,像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及时单元主要是关于春天的课文,我带学生在校园找春天,自己回家找春天,借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欣赏能力,使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第四单元以科普为主题,由“邮票上的齿孔”想生活中运用齿孔的地方?学生想到了我们生活中天天用的卷纸,可教导他们养成爱科学的生活态度。

又如《一株紫丁香》,我由教室窗台上的花引入一幅紫丁香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欣赏紫丁香引出课题,并附上文字介绍:紫丁香又称丁香,常有白色和紫色两种颜色,春天盛开时有浓厚的香味,是人们庭院中常种的树木。然后,引领他们预习课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株紫丁香种在了哪里吗?(老师的窗前)。接着,我让学生讨论:一株小小的紫丁香被孩子们悄悄地栽在老师的窗前,寄托着他们许多美好的心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多少话要对老师说?如此,通过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让小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

三、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想通过教学经验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应做到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和随机应变,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不断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可设计开放性课堂,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科学使用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教学法和故事教学法等模式;或者带领学生来到课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去学习和接受语文知识。

例如,每堂课生字学习后,用“我大声读,你小声读”、“青蛙跳”、“摘苹果”等游戏来练读,学生兴趣盎然。复习生字时,让学生把会写的字配成词语,244个会写的生字,学生组成26个词语,一个生字重复用,学生又组了近50个词语。在教学《猴子种树》、《清清的溪水》、《牧童与斗牛图》这类对话较多的课文时,让学生戴上头饰,根据书上的语言来演一演,这样的设计和活动,学生的学习态度始终处于主动和踊跃的状态。

四、结语

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充分发挥教学经验艺术的优势和作用,应以二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与方法,为他们提供新颖有效的学习形式,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经验论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简谈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业生涯的重要基础科目之一,但一直以来,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平衡,教师教学方法老套等原因,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明显。本文通过本人数年来的教学经验,讲述一套“创意教学法”,旨在为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一项可参考的教学标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意教学法;探究

创意教学法就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新的课堂规划,其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新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其本质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明确目标 夯实基础

创意教学法的目标是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是针对教师的教学目标,它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六年级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新知识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太粗心了!许多最基本的题目,在练习考试的时候学生错误的情况很多,即出现所谓的“过失”失分现象。学生产生“过失”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不能原因简单地归究为“学生粗心”。就教师本身而言,教学中,在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r,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比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讲解,我们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二、用好教材,提高效率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想要充分发挥现行六年级数学现有教材的作用,体现创意法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我个人的实践证明,通过改编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改编例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补充了一例,说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比较方便”。比如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练习以后,出示了下面一道题:2/3333×4444,激发学生兴趣说:看哪位同学计算得又对又快。当学生觉得2与3333相乘比较麻烦时,这位老师点拨到:看题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呢?许多学生通过思考,恍然大悟,自觉地运用了先将3333与4444约分,然后,再把4和2相乘除以3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数和整数相乘,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论,这比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单纯地做计算效果好得多。

2.改编例题 培养学生发散思考能力

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8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2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2天完成”改成: 1.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4天。2.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3.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2/3。 还可将问题改为:1.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 2.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路的? 3.甲独修2天后,剩下的乙独修还需几天? 这样围绕例题这一中心发散,例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学机制,在本堂课得到充分体现。

三、抓住典型 培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发展学生的思维,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六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题型,分层递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十分有益的。

如有位老师在讲解型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5:4:3,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角的三角形。”这一类题时,通过分层递进,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耐人寻味。

及时层次:求出三个内角判断法。这是学生开始时常用的方法。第二层次:求一个角判断法。“我们能不能只求出一个角就能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学生通过思考懂得:只要求出较大的角,因为较大的角是75°,所以这个三角是锐角三角形。这一层次比及时层次学生思维上进了一层。

第三层次:直接判断法。“我们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个角,直接从三个角的比份上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因为5

1.如果较大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如果较大角大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3.如果较大角小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学生的思维,在本堂课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数感得到落实,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随机复习,完善结构

六年级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于复习阶段,学生知识遗忘、缺陷较多,知识的综合更成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许多老师的经验之谈,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妙药。只有这样,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总之,用创意法教育理论去指导六年级数学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新意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将显得更重要。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用创意法教育理念指导六年级数学教学也是摆在我们全体六年级老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教学经验论文: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教学经验分享

【摘 要】今天,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已经是机械加工业、特别是模具制造业常用的“标配”机器了。宏扬“工匠精神”,总结交流电火花线切割机操作经验,很有意义。

【关键词】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数控编程、实习教学

【正 文】

2016年3月5日,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上。社会需要更多更好的高品质产品,“工匠精神”是保障产品品质的前提。响应总理号召,宏扬“工匠精神”,技工院校教师责无旁贷。与同行们分享在快走丝电火花线切机使用方面的经验,探讨操作心得,让更多人能成为末来的“工匠”,是自己的心愿。

经过摸索,将“学习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操作”划分成三个任务,特与大家分享。

一、及时“学编程”

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属于数控机床,它的切割“刀具”是“钼丝”产生的高温电火花。钼丝与工件之间不直接接触,彼此间保留有0.01MM左右的间隔,这个空隙就是电火花燃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高频电放出的火花,瞬间产生近万度的高温,将作为电极的金属工件烧熔,汽化,造成裂隙,从而达到分离切割工件目的。作为电极的另一端――“钼丝”,只会上下快速移动,使整根钼丝都成为刀具;工件上要切割的轨迹,全靠C床的X、Y轴(丝杠)带动工件移动综合生成,机床丝杠是由数控设备及步进电机控制运动,它的运动精度比较高。

工件的外形图案,就是工件移动的轨迹,是靠数控系统程序来控制实现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使用的程序,主两有种:即3B代码程序和ISO代码程序。

1、3B代码程序

3B代码是一种结构相对固定的控制格式,代码中含有3个B字母(这些B字母只起到分隔符的作用,没有其它意思)。它是以X向或Y向托板进给计数的方法决定是否到达终点,只适用于二维加工。一般使用:B B B GX Z或B B B GY Z格式,所有数值采用值,单位为微米(um)。

如下所示:这是一个加工模数m=1,齿数z=10,压力角20度,变位系数为=0,齿顶高系数=1,齿顶隙系数=0.25mm小齿轮的线切割数控3B程序。

这个程序共有83行语句,N1代表及时句,N2代表第二句,依此类推;N83表示第83句程序,它的代码内容是“DD”两个字母,表示停机结束程序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出,线切割复杂一点的工件,程序行数都比较多,书写有点困难。因此,只有直线或简单图形,才会手工编程;通常情况下,都是依赖电脑数控编程。

2、电脑编程

不管是3B代码程序,还是G代码程序,都可以通过数控软件自动编程生成,既方便又。学习线切机操作,必须学会电脑编程。目前,可以生成线切割加工程序的电脑软件有很多种,有caxa线切割编程软件,也有YH,AUTOP专用程序软件,这些软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首先画加工工件图形,然后给定加工参数(如选择钼丝直径,钼丝偏移量,补尝值等),自动生成加工程序。当然,程序生成后,还可以模似加工一下,以判断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加工需要。绘制工件图形,所用的画线功能与AutoCAD类似,就是画直线、圆弧、角线;并通过平移、复制、剪切编辑操作,认真练习,上手较快。

3、经验分享

数控编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要素有两个,及时个是切割时钼丝的“偏移方向”,即钼丝中心线往那个方向偏移;第二个要素是“钼丝偏移的值”是多少?对于及时个要素:要看清加工时保留的工件是内芯凸件还是外凹母件,保留内芯件,钼丝就往外形方向偏移,这相当于锯割时让锯缝挪到外部,保障工件尺寸精度不受锯缝影响;反之,则采取相反选择。对于第二个要素,钼丝偏移值――通常取“钼丝的半径值再加上0.02”mm,例如,钼丝直径为0.16mm时,偏移值取0.10mm(半径0.08+0.02);这里0.02mm就是钼丝放电时它与工件的空隙。如果加工后发现工件尺寸有误差,就要调节这个放电间隙值,它与放电时的电压、电流等电参量有关,同时与切割时冷却效果,冲洗质量等因素有关,需要认真摸索,才能尽可能消除误差,达到高精度加工质量和效果。

二、第二“学操作控制”

利用数控软件,画好工件图形,自动生成加工代码程序后,仿真检验程序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可以进入生产加工环节――操作控制机器,切割出所需要的工件。在这个环节中,共有两个步骤:切削前准备和切削加工操作。具体过程及经验分享如下:

1、切削前准备

切削前任务有:完成程序录入,装夹工件,绕排及检查钼丝,准备冷却液等步骤。

准备任务内容中,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程序录入工作。操作数控机器,需要有数控程序。数控电火花机床的程序输入方法有多种:可以用键盘直接录入;也可以用U盘等传递介质复制过去;或者通过通讯软件、电脑网络将程序直接发送到电火花线切割机的控制单元上;如果是机器自带编程软件,可以在编程届面中直接转向加工届面,将生成的程序启动,便捷实现加工操作。

装夹工件任务排第二步。装夹工件要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工件重量,二是不妨碍切割。装夹要安全、稳定、牢固,特别是考虑到切割过半时,工件要有足够支撑,不会因为自重原因而造成装夹变形,掉落,歪斜;切割终极时,保障工件还能有足够支撑或固定,这个对大型工件或重量大的工件,特别重要。装夹时要确定起点位;切割的起始位置是基准位,也是起点位;通常要先钻一个直径?3mm的小孔,以便能穿过钼丝;这个位置要与程序生成时相一致。将工件毛坯装夹固定后,手动调整工件,并对准基准穿丝孔中心位置,将钼丝穿过丝孔、导轮、电极和压紧轮,固定在卷丝筒上。装夹环节中,特别要注意固定爪不要在切割运行轨迹线上,不能跨越切割轨迹,否则钼丝会切断固定爪。

第三个准备任务是做好绕排及检查钼丝的工作。完成工件装夹与钼丝穿引后,启动卷丝筒,观察钼丝的绕排情况;钼丝在全工作长度范围内不能起绉、起折打结,保障良好直线性;注意钼丝与机床电极接触情况,确保接触良好,导电受电不被影响。调节好卷丝筒的电机行程开关位置,保障切割钼丝可利用的切割长度最长,滚筒两侧只留5~10圈的磨擦固定圈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钼丝使用效率,提高切割质量。

第四个准备任务是检查、调试好冷却液。走丝正常后,就要检查冷却液体的质量、余量,如果太脏、变质,要及时更换;如果余量不足,要增添新的乳化液。检查液体回流通道,不能有堵住通道的杂物存在;通道也不能有泄漏点,以免破坏干爽、整洁的工作环境。一切检查完毕后,即可启动冷却泵。冷却液上来后,要认真调节上、下喷嘴的流量,确保有足够的液体冲洗钼丝和切割缝中的切屑。

2、切削加工

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切割加工控制操作任务。此时,主要工作内容是启动电控部分。具体步骤:首先启动高频电流,再启动自动进给。当X轴、Y轴进给驱动电机开始工作,并不断地把工件按程序要求送给钼丝切割,f丝靠近工件时,就会看到电火花,并听到哔啪爆炸声。这时电火花线切割正式开始了。

在切削过程中,认真调节钼丝、工件之间的放电电压,确保放电电流稳定。随着控制跟踪系统的进行,钼丝就可以稳定地进行切割。工件厚度大,采用大电流;但电流过大,切割表面比较粗糙,精度不好。电参数的设置,很重要;不同硬度材料,不同种类材料,电参数选择不同;操作者也可以通过记录总结,形成自己喜欢的,有效的电参数系列表。

三、第三“学维修保养”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也需要定期维护保养,才能保障长期稳定运行。保养项目有日常小保养,定期保养等。

1、日常保养项目

日常保养是保障机器正常使用,延长寿命的关键,日常保养很重要,是基础工作。日常保养的内容主要有:(1)每天认真检查滚轮、导轮,导电极的磨损及工作情况;特别要注意观察它们与钼丝的接触配合情况,保障钼丝在导轮、导电极的中心位置,确保走丝顺畅。(2)要认真检查钼丝本身,认真观察它是否有明显损伤(表面凹凸不平),如果烧损严重,要及时更换新的钼丝;(3)经常观察检查数控电机及传动丝杠工作情况,及时给丝杠更换润骨脂,保持传动精度良好;(4)检察及更换冷却液。冷却液起到防止工件烧坏、退火、隔绝空气,保持电火花稳定,及时冲洗切缝切屑等作用;冷却液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切屑积累,液体与空气接触氧化,经电火花高温影响等因素,会变色,变质,性能会下降;失效的冷却液,要及时更换。我们使用佳润牌线切割专用乳化液,通常一个月更换一次;如果切割频繁,半个月就要更换一次。

2、定期修理工作

日常保养工作做得好,机器性能就稳定,可以更好地为生产服务。日复一日的工作,机械也容易生病,因此,使用一定时间,比如半年或一年,很有必要对机器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工作。电火花线切割机的定期维护修理主要有以下内容:

(1)、清洁或更换电路元件、插板等。长时间工作运行,电器元件最容易吸贮灰尘、积聚脏东西,因此需要定期打扫清洁、检查;同时,一些电子元件,如电解电容,大功率电阻等,容易老化、性能下降,造成装置性能下降、失效或损坏,无法产生正常的电火花,这时,就需要更换电路元件或插板。

(2)、定期检查测定丝杆及传动螺母的配合间隙。数控步进电机的信号,最终变成切割轨迹的位移,实现这个位移,全靠丝杆与传动螺母的配合,长时间的工作,两者间会出现磨损,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因此,定期检测工作间隙,当发现较大误差时,需要给予补尝处理或修理。

(3)、定期清理及维护冷却系统。冷却液带着切屑流动,通过各个通道回到蓄水箱,再由冷却泵抽出,因此,定期清洁及梳通冷却液通道,清理杂质,是保障供给的基础。冷却泵也要定期清理,维护,这些工作都很重要;是维护机器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修理任务。

(4)、定期检测机床轨道参数(垂直度、平行度等值),确保配合间隙,使之润滑良好,是保护加工精度的主要措施。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发现机器毛病,及时修复,避免故障扩大,这是技术工人必须养成的好习惯,这也是“工匠”精神追求的目标。

小结: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用这种“划分三个任务”的方法安排学员学习,成效明显。同学们从刚进入车间时对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操作一无所知,到能熟练掌握操作,进步很快。学习训练任务的制订,体现教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施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就必须先是“工匠”,才能培育学生成为明天生产中的“工匠”。

只有不断追求的师傅,才能培育出精益求精的高徒;只要中国职业教育界中充满这样的意识,相信明天的“中国制造”一定能更辉煌!

教学经验论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经验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思维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我认为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之源,是成功的催化剂。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既是学习认知的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过努力成功地解决问题,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知识。

2.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逐步形成,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发展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使他们的技能得以表现,兴趣得到升华。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我们要抓住机会多表扬、鼓励,特别是后进生我们要把他的积极的情绪转化到学习上,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实施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精神

教学应该是创造性的活动,要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方法,为培养其终身学习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奠定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的教学策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课堂逐渐地被还给学生。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我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去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互相补充,总结概括出结论。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又有了完成任务的机会,自然会精诚团结,互相帮助,共度难关。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我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你想的课堂定位使原本被动、沉闷的课堂大为改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深刻性、探究的精神均得到了培养,这节课采用的“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遵循了“创设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思路来组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接受式”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想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师必须把握好上课的前20分钟,因为这一时段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机首先,上课时教师要精讲,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有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对了,才叫做真正学会了”。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练习要适量,确保学生能完成。对于新授课的课堂练习必须规范学生的表达,在及时次必须形成正确的表达,不能只对答案不注重表达习惯,练习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作业,教师一定要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四、复习要有划,有目的,要因材施教

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中考前的复习,教师必须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具体到每周、每24小时复习的内容,每一课时解决的知识点,每一课时要解决的问题。有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复习时要因材施教,可以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编在同一组,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书上的练习题,他们可以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其他同学,可以跟教师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可以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

总的来说,我认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是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等,每年的课程变化都要心中有数。

教学经验论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探索和整理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和溪中学)

摘 要:信息技术属于新兴学科,自计算机诞生之日起,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知识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高速度与高淘汰并存的发展状态。加上实际应用中机型、系统、软件等的千差万别,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既没有一成不变的通用教材,也没有既定的教学教法。这就造成信息技术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一是目前普及率较高,教学入门相对容易;二是知识更新换代快,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出现,不仅学习的内容不断更新,而且教师也要不断充电学习,这些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笔者针对这一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信息基础理论素质教育和实践应用上,而把更新快的知

识、软件应用等放在一般性了解的内容中,选取具有普通性、通用性的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的主体教学内容。

此外,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课程的核心之一。

针对以上分析的信息技术教学特点,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了。

一、讲练同步

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不与教学同步操作,基本上事倍功半。当然,如果只让学生盲目地上机练习,教师不做讲解,没有理论知识的铺垫,学习效果也难以保障。因此,课上我一般穿插讲解,讲一会就让学生即时操作一会,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做示范或进行下

一步教学。这样一个点一个点的推进,保障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在课堂上得到巩固。

二、少讲多练

现在计算机的普及率相当高,课本上的一些入门知识可以一带而过,甚至不讲。要把学生感到陌生的知识点、难点及理论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时间较大限度地放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并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形象、生动

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与学生一起学习

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接触新事物比较快。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每节课我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了解而我不了解的新知识点――这就是信息技术更新快这一特点的直观体现。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当堂向学生请教,让他们给我上课。这种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

五、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大多数学生家里都有计算机,但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有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有的学生“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试着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

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适宜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经过尝试,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较为有效。

1.适当运用比喻

比如,讲文件在磁盘中分门别类在文件夹中存放,我就拿生活中的书柜为喻。又如域名和IP地址,我用“身份证号”和信件邮寄地址来比喻。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明白了磁盘、域名、IP地址的道理。

再如电子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我把它们比喻成邮递员给我们放信件、报纸等的报箱,而密码就是我们手里对应的钥匙。使用电子信箱时,只要提供正确的邮箱号和密码,就能开启自己的信箱,从而收发电子信件。

2.激发学习兴趣

W会发送电子邮件,就能和朋友相互联络;会发帖子,就可以和许多志趣相投的网友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当我给学生讲授这些知识时,我让他们在课堂上立即申请一个邮箱,然后与其他学生尝试互发邮件,并查看自己发的邮件的效果。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课堂活跃,学习效果立竿见影。

3.通过应用效果吸引学生,激发求知欲

如,在讲Powerpoint时,我没有一上课就开始讲,而是提前制作了一个精彩的PPT课件,在上课时首先播放这个课件。课件中使用了文本、声音、视频、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等效果,而课件的内容就是学生各种活动的精彩图片,如美术作品、手抄报等等。学生看到与自己相关的内容以这么精彩的形式展现在电脑里非常兴奋,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这时,我才带着他们具体去学,只用了短短的几节课,大部分学生就能随心所欲地制作自己的幻灯片作品了。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初步的整理,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信息技术教学刚刚起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更新频率相对较高,教学方法也就应随之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共同完善。

教学经验论文:成功的教学经验

摘 要: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对教和学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想搞好教学管理,必须认真探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道路。

关键词: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情感沟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要做好教育工作,就要教学和管理两手抓,二者缺一不可。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对教和学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想搞好教学管理,必须认真探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道路。通过几年的小学班主任经历,在实现教学的高效和管理的科学化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教学、管理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方面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成功,提高课堂效率呢?

1.提前备课,课前三分钟进教室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与基础,备课的质量决定课堂的质量,有效的备课可以减轻师生的负担,备课不仅要备知识,也要备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上教师要充满激情

激情的课堂中需要教师注重恰当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孩子的高尚品德。

3.将游戏引入课堂,控制好课堂的“活”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把游戏引入课堂,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和情感,更适合学生心理特点。

4.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辅

课堂上真正体现出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回答,能使自己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这时教师给予及时表扬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越发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5.及时梳理课堂,做好课后反思

作为教师,每上一节课都会有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无论是哪个地方,课后如能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学会归类整理,发挥优势,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总结、积累,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6.认真布置、批改作业,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把握教学指向,取得教学效率的一个有力手段。适当的作业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仅仅为作业而作业,而要通过做作业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所以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这样才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7.努力思考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平时多做记录,积累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参加学校开展的评课活动及教研活动,听不同科目的教师的课。合理安排时间,每周定期到网上学习,利用好一师一优课这个平台提高自己。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

二、班级管理方面

班级管理不仅是一项系统的德育工程,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和好坏。

1.颁布班规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班有班规。班规可以说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的基本依据,一个好的班规,可以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做作业的习惯等等。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奖惩条例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达到激励和鞭策学生的目的,以此形成健康良好的班风学风。

2.巧设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作为控制行为的两种手段,是教育实践补课或缺的重要激励方式。没有惩罚,奖励就不能显示其扬善功能;没有奖励,惩罚也不可能发挥其惩恶作用。惩罚要有度,奖励的方式要多种多样,二者并用不断激励孩子朝著好的方向奋进。

3.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发现优点及时表扬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委婉劝诫,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能让错误停留,生根发芽,如果教师不及时纠正,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是非观,会让孩子分不清对与错。当发现学生的优点时,要及时表扬,不仅受表扬的孩子会增强自信心,继续好下去,而且其他的孩子也会去模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4.开设班会活动

班会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自理自立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可以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让孩子认清自己、了解他人、增进友谊,从而达到巩固班集体和良好班风的目的。

例外,我还在班级开展小组活动,把班级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管理上,都让小组发挥其作用,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不同的角色。学习过程中,实行合作式学习,主动探究,管理过程中,小组内有个人分数及小组分数,最终还是会和奖励联系到一起。

总之,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的不同特点,做细致而艰苦的教学工作,并且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各类人才,为祖国的未来造就发展的一代新人。

教学经验论文:教学经验浅析

又一年的高考工作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实行高中新课程后的及时届高三,我们认真研究课标,梳理知识结构,研究高考题型的变化,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落实复习,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曾担任本校高三理科重点班和体育班的英语教学工作。由于理科班大部分的学生是男生,所以在英语这一科上成绩相对女生有点差。他们比较畏惧英语,对英语学习缺乏热情。面对这些学生,不可以气馁,经过一年的努力和经过高考的验证,我们两个班的英语成绩显著。结合我们这一年的一些做法,做总结如下浅析。

作为高三学生,八月份我们就开始了必修课的复习。其实这与总复习有一定的关系,教材丰富、信息量大、语篇数量多,词汇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本中大量出现了高考的语言项目,以活的语言材料为背景,进行相关话题的归纳演练。同时复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系统学习,高考英语复习不只是知识复习,课文、词汇和语法的单纯复习,而是要从语言学习的整体角度出发,复习基础知识,精练,巧练,练中点拨,增强语感,提高能力。按照很常规的复习计划,我们将高三复习分三个阶段:

一、及时轮复习

及时轮复习着重落实基础知识,从必修一课本开始,我们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辅导资料,对基本词汇、句型进行复习,加深巩固,并进行适当地归纳。而不是对课文、词汇、语法的简单复习。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这一个阶段是会花费很长时间,有时会接近一个学期。

及时轮复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分层现象,因此对优生和学困生分别进行心理和学法的辅导。对于优生,每天给他们安排具体学习内容,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他们的做题速度和做题质量。对于学困生,我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答疑和指导,让他们感到老师没有放弃他们;同时督促他们对于基础词汇的落实。还有些学生其他科目都可以,仅英语拖了后腿。他们认为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在英语上进步不大,不如加强一下别的学科。针对这些学生每个人的特点,有计划得找他们谈心,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然后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多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要多提问他们,课后多指导,注意激l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随时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每次考试后找每个人谈话,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树立信心,争取更大进步。

二、第二轮复习

由于现在的高考更侧重于对学生灵活使用英语的能力,单纯考查的单一的语法项目并不多。而且传统的灌输式的语法教学课堂也比较枯燥,实际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二轮复习中我们没有进行专门的语法的讲解,只是对近三年的高考单项选择题进行了语法的分类,让学生自己先做,研究高考真题,然后自己领悟、理解和运用语法。我再对学生有共性的难点语法项目进行讲解。

同时复习中开始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考试中听力不计入总分,光完型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就占了100分。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在高考题中占的比重很大。而良好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要读得快,二要读得准。每两天要读五篇文章,而且要在40分钟左右完成。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提问式、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讲解阅读理解题,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全员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使他们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提高他们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在讲评时注意突出重点,重在引导,重在帮学生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做题方法。

针对英语作文,我把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定为个人的show time,学生自己选择和英语有关的任何形式进行展示,有英语歌的演唱、英语诗歌的背诵等形式。大多数的学生会选择背诵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范文,这也使学生们积累了很多的写作素材。

三、第三轮复习

本轮重点是进行综合训练,做高考卷、模拟卷,按高考要求强化训练,及时批改,然后点评。同时也是回归基础,整理巩固基础知识的阶段。在让学生做题之前,老师一定先做题,做好题目的筛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中档、低档题。这时,复习的重点要放在查漏补缺上。将做过的试卷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弥补知识漏洞,进行强化记忆和训练。由于普通复习,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单词卡和小组PK、词语接龙、造句等多项活动。让学生们有任务和活动的驱动,他们在记枯燥的英语单词的同时也找到了一些乐趣。他们在英语复习当中“学中玩乐中记”

以上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学科知识,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研究出更好,更适合我们的教学措施。回顾这一年的历程,辛苦但也充实幸福。忘不了每天清早的琅琅书声,忘不了学生们每一节课的精彩展示,忘不了前辈们所给我们的中肯建议,忘不了……所有一切激励我们继续努力,不负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不负教师这一的光荣称号。

(作者单位: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 044500)

教学经验论文:初中藏语文教学经验探讨

摘要:初中藏语文教学改革形式良好,在此背景下,以新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前提,鼓励创新教学,不断优化和改善当前仍以魍辰萄模式为大流的落后局面。新的时代背景要求广大初中教师更新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深层次拓宽面对一切学生的教学任务空间,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整体教学成果为目的,实行创新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藏语;习惯;教学;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08-01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预料之外的、重要的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比预定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新课标为教育指引了新的方向和目标,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和道德教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而藏语作为我国一种悠久的民族语言,有着深厚的文化气息和宗教精神,在藏语文教育中,保持藏族儿童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认知热爱,对于保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而汉语作为现代中国的官方语言,在藏语文的教育中,应当甘居次位,作为对藏族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助,使藏族儿童更加。本文通过对新课标的充分理解,对藏族语言学习的深刻剖析,提出了一种藏语文学习的方法,对从事藏语文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藏语文的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是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 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

1.1知识和爱共同发展。常见有些学生在学完一门学科考试完毕后就把书扔掉.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些知识毫无感情。在这些学生看来.这些知识只是学校里规定要学的,是强制着学的。学生在勉强学的过程中,虽然也学到一些知识,但更多的是学到了对这门知识的厌恶。我们应该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对所学知识有深厚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这首先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和知识有丰富的感情和强烈的兴趣。热爱是好的老师。教学就是教师对这些知识热爱至深,从而使学生也学会热爱它。教师应以自己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热忱,促使学生热爱知识、勤奋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多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成效和获得成功。学生能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效和成功,学习和兴趣也会随之提高,对知识和热爱也会增加。

1.2知识和意义共同发展。知识本身是没有目的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随时指出这些知识的用途、价值、现实意义和跟学生的切身关系。夸美纽斯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它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杜威也说过:"甚至一个被认为是不堪造就的学生,一旦看出某种事物对他所具有的价值,他就可以发生敏捷而有生气的反应。"因此,使学生接受知识,同时也了解有关知识的意义,是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1.3知识和方法共同发展。方法是渡河的船、探索的路。学习也要得法。有些学生对学习厌倦.往往是因为他缺乏掌握知识的方法。而长期的死记硬背.终于导致学生生厌。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有了正确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获得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获得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学生如何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即获得知识的知识更有力量。教师给学生以鱼,同时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给学生以金子,又教给学生炼金的本领。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一定会大增。

2.藏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的学习习惯

2.1提前预习的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教师讲课时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地接受。 预习可以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学生们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好奇的情况下进行,可对课本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周预习,学生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让学生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笔特别标记出来。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如果周预习比较粗。或者没有进行周预习,则需要进行日预习,一般20分钟即可。

2.2细心观察的习惯。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大人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学生说说杏与桃子有何异同。其次,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观察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2.3勤于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平时读自己的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实现平等平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 具有较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也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尤其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 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瓦评,取长补 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感 受到当一回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 一举三得。 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的重荷,而往往教师批得辛辛苦苦,学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对于作文的评改,笔者经常"放纵",具体的做法为:将本次作文评分标准板书在黑板上,先由学生独 立评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画有旁批有总评有分 数并有签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目的是多多学习他人的作文写法及评法,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作文或评文,借助实物投影仪师 生一起复评,选出作文或评文。当热烈真诚的 掌声伴着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所有同学都陶醉在 这严肃又活泼、平等与信任的气氛中,眼神中闪烁着主动参与评改的自豪感。

教学经验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分享之学困生转化

【摘 要】小学阶段虽然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还比较简单,但是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困难,成为学困生。本文就有效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经验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学生 学困生 转化

数学是一门十分奇妙的学科,通过数学知识点的应用,能够使很多复杂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秉承帮助每一位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的宗旨,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有效进行知识点学习,而少量学生却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成为学困生。本文就实现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导致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导致部分小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想要帮助学生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对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找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转化效果。目前,就导致小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能认真听讲

就目前部分小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情况来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认真听讲,是导致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点难度还较小,但是已经对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学生如果在教师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不认真听讲,那么势必难以理解知识点的含义,更不要说应用知识点了,自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就遇到了严重困难。

(二)不愿开动脑筋

小学阶段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点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展开教学。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而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来讲,教师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思考,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思考,而部分小学生对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进而影响了小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变得十分困难。

(三)不能保质保量完成练习任务

较之于其他学科,练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显得更加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不得不说,学生学习数学定理与定义是一回事,运用定理与定义进行练习又是一回事,只有通过对数学题目的练习,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点与题目有效结合起来,达到有效提升运算能力的目的。而目前导致部分小学生难以有效进行数学知识点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练习任务。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之后会让学生进行相关题目的练习,部分学生难以完成。教师每天还会布置数学家庭作业,部分小学生也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如此往复,学生的数学学习自然变得越来越困难。

(四)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

兴趣是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倾注于该事物,而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不感兴趣,学生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就目前导致小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来看,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部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就不愿意将注意力集中于数学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就更不愿意进行数学学习,因此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甚至会逐渐丧失进行数学学习的信心,对学生的W习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结合笔者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在上文对目前导致小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几个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针对这些导致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采取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针对目前部分小学生由于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难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外界因素的刺激,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教师应该积极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穿插到教学中来,进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将小学生十分喜欢的动画片形象引人课堂,《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都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动画片,较之于教师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针对目前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善于开动脑筋而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注意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然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不能过大,通过学生的思考能够得出结果,这样问题的设置还达到了激励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保质保量完成练习任务

针对部分小学生难以保质保量完成练习任取而导致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情况,要求教师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针对部分小学生由于在练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而不能及时完成练习任务的情况,教师要对学生及时加以指导。针对部分小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够而难以完成练习任务的情况,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督促学生有效进行练习。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点,只有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运算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部分小学生由于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而影响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情况,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应该提升培养的灵活性,从多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从知识点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可以从教学环境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对目前导致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几个原因进行了分析,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导致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困生尽快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

教学经验论文:中学英语教学经验的几点体验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通过对自己多年初中英语教学经验的回顾,认为要搞好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要营造师生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2.转变师生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适当开展课外活动,保持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学习兴趣

近年来, 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备受重视, 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浓厚。但是, 英语教学还是任重道远。虽然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表演, 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而《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笔者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 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积累了几点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要营造师生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对非英语母语的学生来说,最不利于学习英语的条件无非就是缺少语言环境。语言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交际工具,好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见了外国人还不敢张口。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失败。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创设英语学习情景。一是每次正式讲课前,可让学生轮流做三分钟的morning report,内容是任意的不受限制,通过即兴发挥,既可增强学生的信心,又能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二是开展英文诗歌朗读比赛,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勇气,提高其口语水平。三是开展英语模仿教学,鼓励学生多看英文电影,让学生模仿片中的语音、语调,在快乐轻松中掌握口语。教师平时应搜集一些英文谜语和笑话,上课的时候作为小插曲活跃气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其感受到英语文化的魅力。结合课文内容排对话表演小品,学唱英语歌,增加学英语的乐趣。四是组织各类英语竞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创设一系列智力背景,如拼写单词比赛、单词接龙、单词造句等,激发学生拼写单词的兴趣,使本来枯燥的单词拼写也有趣起来。

二、转变师生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信息、知识交流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抹杀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看成是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白纸,可以任意填灌的容器,学生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只能保持被动状态,其结果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应不仅是编剧、导演,而且是演员,教师可以是学生的老师,也可以是学生的“学生”。教师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心灵的转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做到: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主人;主体性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导、辅导和点拨;学校、教师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发扬教学民主精神。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搞好英语教学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要给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运用英语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千万不要因为农村中学的学生知识面窄、英语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原因,而忽略以上的做法,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适当开展课外活动,保持学习兴趣

对于中学生来说,引导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维护已培养起来的兴趣,使其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一步步地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首先,本着创设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和减少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中须重视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为学生的语言习得创设条件,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素材(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诵英文诗歌、名言等) 。开展记英语单词竞赛、出英语手抄报、阅读英语辅导报刊、表演英语短剧比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竞争意识,以达到维护学习兴趣的目的。笔者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们在课外开展以英语为主题的活动。如每周阅读欣赏一篇好文章,从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并把它融会贯通,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渐渐地体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感觉;每周学一首英文歌曲,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脑等电化教育手段,使学生学会了许多英文歌曲,如: 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 Say me、MyHeartWill Go On and On等;每月读一本英文故事书。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读至少一本英语故事书。很多世界名著的简写本都成了学生的心爱之书,如: OneMillion - pound Note; Robin Hood; Stories byWil2liam Shakespeare; Treasure Island; Tom Sawyer; Jane Eyre; Oliver Twist等。总之,教师教育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启发性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动机,而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学习的成效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在外语学习中,如果学生对所学语言本身产生兴趣,希望把自己培养成通晓这种语言的具有高文化教养和技术水平的人才,那么这种愿望和认识就会使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较大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经常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保障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较大的热情投入英语学习之中,从而较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经验论文:谈谈数学教学经验型与理智型的结合

摘要:通过写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看到教师经验型与理智型的教学技巧是可行的。

关键词:经验;反思;技巧

新教材较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图画情景的展现,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充分提供动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数学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有了进步。实践结果,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教师教学经验

(一)在情境中学数学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等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例如教学《人民币――简单计算》一课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策略。在实物图画情境导入,让每个孩子在观察图中的各种价格,学生不知不觉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后,让学生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从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既有所学,又“乐在其中”。

(二)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

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要提高教学效果,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局面。

1.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还学生主人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在讲“20以内的加减”这一课时,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先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温故知新,并让学生口述算理,在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从多种算法中启发学生用笔算,口算,并通过摆小棒的形式检验自己的计算过程,从而使同学们感悟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2.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索交流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学生而言,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这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引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

4.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道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经验的反思

以上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以看出,教师的积累是丰厚的,教师的教学技巧是可行的,不过从理智型角度分析,还要着重考虑一下几点。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的。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教学经验论文:小学科学目标教学经验谈

一、目标引入多元化、生动化

导入新课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手段。引入新课环节是一节课中的先契,引导好了,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唤发起来,调动学习积极性。那么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就能水到渠成地引流下去,学生会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导入新课的教学环节中,我会采用多种艺术手段来紧扣课文内容,知识的重点、难点,巧妙地展示目标,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钻透教材,认准目标,制定出合乎本课教材和该班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为了能把学生注意力尽快调动起来,又让学生有确定的学习任务,我会运用富有艺术性的方式巧妙地出示教学目标。很多时开设新课,考虑到新课学习内容与旧知识连接不十分严密时,可以用直接口述的方式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直奔主题;有时我又会把教学目标包藏在教具中,用教具作背景引出学习目标。例如在上“写一种水果或蔬菜”的实验课时,我先出示一张苹果彩图,让学生进行看图想话、说话;然后引入:这苹果图美吗?谁想得到它,请你完成苹果图后面的目标要求。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维已达到一种兴奋的状态,再加上这么直观的看和想,诱和求,学生很乐意接受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果教者再花些功夫去指导写作,那么本次写作的重难点肯定会一一突破的。

有时上小学科学课,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觉。怎样利用目标的出示去为教学任务服务呢?很多时,我会把学习目标分成几个小点,运用“瓜分法”或“摘果法”出示学习目标,即每学一个内容或知识点前或后就出示一个学习目标,让学习效果好的同学获取一个“果实”,当然,这要付出动脑去想问题解问题的代价去换取的。在这个同步过程中,学习的目标既明确了,学生的知识点也接纳了,而且常常会收到满意的效果,这是我上课时出示教学目标屡试不爽的原因了。其实,学习目标出示的方法和方式何其多,我举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两种罢了。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为教学服务,效果不错,用什么方式也无妨,这可能就是古人说的“万变不离其宗”吧!

二、知识达标要落实

为了检查教学目标是否真的落实,学生学习的知识去到哪个程度,教师可以在知识反馈中检查。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复习巩固,才能切实提高语文基础知识。

怎样复习、巩固知识,可以从两方面去做好。

1.在讲读课文过程中进行复习、巩固。阅读一篇新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启发学生边学习边复习,运用以前学到的基础知识,去理解语言文字,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锻炼听说读写能力。这样,既复习、巩固了已有的知识、技能,又学习了新知,训练了新的技能,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基础必然越来越扎实。

2.在运用基本功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提高。这方面最常用的措施是独立完成课堂练习,也就是目标教学模式中的达标测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矫正和补偿知识错漏,以保障学生地掌握知识,有侧重点地提高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水平。因此,在练习时我会根据教材特点、教时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好测评题目。除此以外,还做好评讲工作,因为评讲可以大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让学习好的学生当“小老师”来评讲答案,是我在达标测评环节中积累的一个经验。几个学年下来,发现学生在测评这环节中的学习气氛特别浓,表演欲特强,个个都想做得快做得对,好有机会来指挥同学学习,一领“当官”的英姿。日子长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完成作业的速度快了,但答案的率却不低。有时能力强的学生几下子就完成了,嫌老师测评题太少了。针对学生吃不饱的情况,我又动脑了,于是,每次测评的题目都设计好几组基础题供全班同学做,保障每个学生有机会动手动脑。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一两组难度较高的题目给“吃不饱”的学生做,这也许是叫分层练习吧!这样一来,“吃不饱”的学生不再闹“饥荒”了,往往是瞑目沉思地去钻研难题。经过时间的实践训练,学生的思维有所发展,个别的学生课后自找IQ题来做,连平时学习一般的学生也加快基础题的完成速度后“碰碰”这些难题,看到学生在学习竞赛中的好成绩,我会心地笑了,这也许是为学生的进步而笑,也许是为自己辛勤探索的课题有收获而笑吧!

目标教学开展到今天,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或多或少也会总结到一些成功经验的。总的来说,目标教学的开展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是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将为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经验论文:汽车维修教学经验点滴谈

摘要:我们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汽车故障的情境,把枯燥、刻板的汽车构造原理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让学生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汽车维修;教学经验;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好的教师”,我们应该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的具体特点和方法,下面本人针对如何激发汽修专业课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作一个初步探索。

一、创设一定的情境,做好课题的铺垫,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又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做好课题的铺垫,让学生对他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感兴趣,让其注意力指向学习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比用口头解说要好很多。因此,我们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汽车故障的情境,把枯燥、刻板的汽车构造原理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让学生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们在讲述汽车有关气体压力过大造成的影响时,可拿气球不断加气,随着加入的气体越来越多,气球越来越大,气球由于气压过大而破裂。又如:当我们要讲解汽车的点火系统时,可找来汽车点火系统的有关零部件,把点火线路接好,在讲课前,先做火花塞点火现象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观察火花塞点火现象中产生兴趣和疑问及求知的欲望,老师根据这些现象,一步一步向学生阐明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何连接线路及如何维修点火系统。

二、由旧知识及以前经历导出新知识、新课题的学习,让学生产生“我能懂”的心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中,每一门课程互相联系,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也联系紧密,从汽车的构造原理来说,也是每个系统相互联系的。如果在教学过程直接宣讲要学的新知识,有可能让学生产生“苹果太高摘不到”的心理,教师可以由旧知识及经验导出新知识、新课题的学习, 这样让学生产生“我能懂”的心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讲授汽车专业课新知识时,如果与学生旧有的知识、技能、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与活动方式有联系,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尽可能使学生回忆旧有经验并注意诱发一连串疑问。例如:我们在讲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时,可与传统点火系统对比;讲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时,可与化油器的供油系统对比,在讲述自动变速器结构和原理时可与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原理相比。

三、从实际应用出发,采用实例分析教学法,将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实例教学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修理专业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如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先讲解理论,然后再进行实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技能,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而中等职业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学生很难听好课,记不牢。因此,可采用实例分析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原来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这么密切,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所谓实例分析教学法,是以“实例分析”为载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即在教师在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汽车修理实例进行分析,把教学目标要求的一些理论知识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实例中去,通过分析实例,教会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例如:以“汽车被水浸,发动机缸体进水后的维修”此实例作为载体,引出与发动机相关的各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和处理发动机进水后维修的相应技能,如:下表所示

实例:汽车被水浸,发动机缸体进水后的维修;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相关技能教学。如下内容:

1.发动机进气系统工作原理;2.发动机排气系统工作原理;3.发动机滑系统工作原理;4.发动机的曲轴箱的通风及废气再循环系统;5.发动机的拆卸;6.发动机的总装;7.发动机各系统的清洗。

由上表可见,通过“汽车被水浸,发动机缸体进水后的维修”这样在生活中常见的故障实例进行分析教学后,学生能把汽车发动机各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及发动机的拆卸、发动机的总装、发动机的各系统的清洗等专业理论和技能掌握到。这样打破传统的按顺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采用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先动手实操,再讲解理论知识的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没有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职业类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而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技综合体,它既含有配合精密的机械机构、液压控制机构,还有复杂的电子技术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系统、电器装置、及其它附属机构等,并且装配在汽车上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讲理论,再到实验室去做实验,往往收效不大。学生由于缺乏对汽车零部件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讲授汽车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会令学生由于理解不了或听不懂而产生畏难的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新课时,结合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可先让学生在实验室动手去拆装汽车的零部件或总成,让学生对汽车的零部件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动手过程中产生疑问,有些复杂点的甚至装不上去,或装上去了但使用不了等等问题的产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找出他们缺乏的知识和“还不能够处理”的情境。这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给予一一解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又轻松又快。

五、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特别是实操课中,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操作任务,检验学生学习成效,让学生在检验自己的过程中,有自我成就感,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们在完成对汽车化油器结构原理及修理调整相关的知识教学后,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对安装在发动机上带故障的化油器进行调整维修,让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学习兴趣。另外,可利用学校办的汽修厂或可成立汽车修理兴趣小组,在教师或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一些实际故障汽车进行维修,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感,这样可大大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不定法。从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特点出发,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特点,注意积累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

教学经验论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谈

学生由小学进到中学学习,初中时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进入青春期,分析、理解的判断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记忆力大大增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此时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非常重要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工作十分必要,以下就我几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学好初中语文。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事半功倍。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话非常精辟。心理学指出,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时间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系统性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由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个性特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说普通话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习惯,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等。初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语文基础不统一,学习习惯不同,因而入学后抓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听、读、说、写都应有规矩,有良好习惯,而其中有几点更须注意:

1、订计划。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生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

2、预习和巩因。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做笔记。养成上课主动做笔记的习惯。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而不是照搬板书。

4、课外阅读。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结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使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

总之,老师要指导学生积累和梳理知识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梳理的良好学习品质。老师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能搞成大运动量的操作,不能泛而无序,乱而无章,引导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纹识记。

二、活用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拖沓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课堂是老师传播语文知识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转换课堂教学艺术,增加课堂知识含量,例如,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再如,注意讲课的语言,用积极的心态、丰富的表情来接触学生、感动学生,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习语文、喜欢语文。

语文教材,它的知识含量和能力要求含量是极为丰富的。整个语文教材从内容上讲,有语文知识、写作知识和古今文体篇录,而且每一类里边又包含许多小类。如果我们都单纯采用某一种的教学方法不加区别地去进行教学,那肯定是不行的。

我在教学《沁园春・雪》时,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1、听配乐朗诵两次,让同学体会这首词表达出来的雄伟瑰丽的景物描写、词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议论百代评说帝王的气魄。(学生听读、欣赏,进入意境)。

2、老师诵读,学生跟读一次,自读一次,教师指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全词的内容层次。(学生听读,理解。)

3、女生、男生分组诵读全词,体会写景、抒情、议论在上下文中各有侧重的表达,即上阕写景,下阕议论抒情。(学生诵读,教师重点点拔。)

4、集体诵读,同学们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银蛇、蜡象、妖娆、文采、风骚、略输、稍逊、风流人物。(学生读、思、说。)

5、全班诵读,在读中体会上阕“望”的内容是什么,下阕“惜”的内容是什么。读后讨论,这千万里的江山,为什么用“望”字来统领,一个“惜”字,有怎样的意味。(学生读、思考、表达。)

6、自由诵读,然后品析:①上阕中的议论抒情、点化主题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联接上下阕的纽带、全词的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②全词的表达主题、深化升华主题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诵读、品析之后的“读”中形成一个小高潮。)

7、听读、诵读,然后讨论:词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感情的,从整体上看,这首词描绘了什么形象,渗透全词的感情线索是什么。(学生听、读,老师在点拔中起重要作用。)

8、听配乐朗诵,体会全词的意境。(学生静静地欣赏,教学过程在此“弛”一下。)

9、背读,运用不同的组合,提出不同的档求,全班同学进行背读。(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二个高潮。)

10、赛读,运用不同的组合,提出不同的要求,读出全词的节奏、层次、情感、气魄。(掀起课堂 教学的第三个高潮。)

以上运用的只是“整体一反复”式的教学方法,具体的还有“质疑探究”式,“自学辅导”式,“分层递进”式,“学教结合”式等等。

三、提倡家校齐抓共管,共同关注学生的语文成长。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他们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生活积累和表达能力等都会日渐增强,这些正是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构成因素。那么,作为老师,就要加强家校联系,和家长共同督促孩子学好语文。

重视学生的家庭阅读,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动漫、童话、科普读物和新闻报道都要涉猎,以扩展知识面,千万不能限制孩子只读作文书。课内外文质兼美的文章要多读:朗读与默读结合,增加了孩子自由阅读的时间;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注重孩子的积累,使孩子的阅读在质量和数量上有足够的保障。

重视学生的口语交流,要鼓励孩子主动的、大胆的与他人交流,先口头的,后书面的,提倡加大练笔的数量。还有,鼓励孩子写读笔记、日记。因为,只有把积累到的写作知识灵活地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去,才能逐步形成能力。

总之,教学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五颜六色的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向教与学的堤岸,我们只要认真撷取一颗,都会将我们的三尺讲台装饰得别开生面。只要我们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革命,会使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富有全命力。

教学经验论文:教学经验的内涵与价值

有人说,新课程改革是披着教育理论的盛装出场的。教师吸纳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却将原有的教学经验置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从哲学经验论的观点看教师教学经验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和实践意义,对于教师教学具有独特的价值;探寻教学经验的发展有助于教师找到新课程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契合点,实现教学生命的成长。

教学经验的内涵透视

什么是教学经验?从历史上看,哲学家对经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个体经历论。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洛克说:“人的心灵就像白板,从哪里获得全部的推理材料和知识?对此我用一语回答,从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从这一论述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洛克对于知识和经验两者之间关系的分割。在他看来,经验与知识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经验是形成知识的材料,知识是经验理性化的结果。另一种是个体知识论。一般人都认为知识是超脱于个人之外而客观存在的,它具有公共性和客观性。但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开创性地提出知识应是客观性与个体性的结合,是一种个人的信念,一种个人的寄托,传统知识观把知识中的个人因素剔除在外的做法是不适合的。

通过对以上两种代表性观点的分析发现,对教学经验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经验与知识的关系切割上,即经验是否属于知识的范畴。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两者对教学经验的归属源问题上认识一致,即都认为经验具有个体性,它只存在于某一个鲜活的个体身上。

教学经验的价值分析

教学经验首先是一种有用的常识 王尔德曾说过:“真正值得学的东西都教不会”。现实中,教师却被各种眼花缭乱的理论和专业术语迷惑,忘记了自己的经验常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如果一位教育理论素养极高的博士及时次进入小学课堂进行教学,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呢?课堂纪律!是的,就是课堂纪律!很多教育调查研究表明:新教师感觉较大的困难恰恰在于课堂秩序的调控。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师却从来不用为这件事情发愁。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者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组织学生有序活动等教学经验的积累不同。在这一点上,经验完胜理论。那些经历过实践后再重新领悟到的想法和触动,往往是最深刻的。

教学经验还是一种高效的策略 课堂中教师的教实质上是各种教学策略的灵活性运用,一篇课文教的次数越多,教师的教学视野越广,教学方法也越灵活。这是因为他的教学实践越多,对课文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境也考虑得更多,即使课堂上遇到以往不曾预料的全新的场景,他也能够应付自如,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经验的本质是一种独特的理论源 萧伯纳说:“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经验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论之源。现行的各种教育理论,大致有两个产生的途径:一方面是通过实验论证、逻辑推理、想象假设等思维活动得到,如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的依据就来自于生物的刺激――反应实验;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对经验的系统化和概括化,如孔子的教育理论就主要来自于他的教学经验。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后一种方式更具有可行性。如果没有李吉林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实践反思,那么情境教育理论就不可能横空出世;如果没有斯霞老师一生乐教,满腔师爱,爱的教育价值至今仍只是一座不为人知的金矿。在信息传播无比方便和迅捷的今天,教师的个人经验可能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教育理论。慕课、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等的出现莫不如是。

教学经验的发展机制

教学经验具有自我找寻的机制 在教师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教学生命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渐褪去本我、更替为新、找寻自我,绽放生命之花,结出生命之果。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恩斯特・卡西尔此处所说的探究自身,说到底就是人生经验的自我找寻,缺少了这个环节,生命就是虚度,就是无意义的重复。

教学经验具有自动更新的机制 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自动更新功能,教学时涯、学生回应、教学技术、课程变革等都会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系统化和内省化过程。但教师如果固守于个人的教学经验而无视外部情境的变化,那么很容易束缚在狭隘的文化、范畴、语言和思维模式的陷阱里。任何人的经验都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刷新,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日益变化的社会。

教学经验具有自发传播的机制 教学经验的传播是指教师个体教学经验公共化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学习、反思、交流、整合、应用等形式加以实现。在学校教师群体之间,在教师与他人分享各自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会生成许多观点、想法与理解,某教师所描述的每一个经验或是事件,都可能激发起学习组织中另一些经验与故事的回应,逐渐就形成了共同体的教学经验,它能有效激发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需要警惕的是教师应该对教学经验的价值保持清醒的认识。教学经验不是万能的,教育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才是教育世界的本质状态,正是它们不断考验着教师教学经验的有效性,并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无锡市教育评估院)

教学经验论文:农村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谈

摘 要:对于农村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尤其是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从如何教会学生读题,如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多媒体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如何有效结合,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等方面来进行教学。

关键词:读题;大胆发言;多媒体演示;动手操作;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方法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好的数学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近些年,虽然农村经济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由于农村与城市环境的不同,农村教育教学或多或少地与城市方面有些许细微的差异。出于自己多年从事农村低年级数学教学,现就新课程下的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经验谈谈我的观点与做法。

一、教会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低年级学生要学会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取决于问题中数据的多少,还由问题的语言逻辑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农村低年级一口方言的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审题要清楚,首先必须认识汉字。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一边是刚刚从拼音学起的语文知识,一边是看不懂题意的数学计算。对于他们来说,看不懂题意已经够苦恼的了,还要坚持读懂题意来进行计算,再加上由于农村一部分家长不懂得如何辅导孩子,只知道在一旁督促孩子好好学习,造成孩子由于不认识题意中的汉字而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当对题目中的重点字词,如“一共”“什么”“合起来”“还剩”……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对问题中重点词的认知能力,最终克服困难以理解题意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的职责无非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学会“知惑”“解惑”。要会“知惑”“解惑”,必须要“生惑”。低年级的学生好动、自控力极差,但是优点是童言无忌,敢于发言。教师一定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鼓励他们勇于发言。一方面,学生学习中的疑惑从头脑中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中理解学生的想法,剖析他们的心理,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最终“解惑”的目的。

我们鼓励学生发言,一定要做一名倾听者。农村低年级学生几乎不会说普通话,教师在倾听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分析学生表达的意思,并要注意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发音、混乱的语序。我们一点一点地坚持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语言能力会越来越强,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就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合理运用班班通多媒体,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班班通多媒体是连接学生生活实际与数学抽象的桥梁,对于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主要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对于比较抽象的逻辑思维理解却非常不易。要让学生将抽象的逻辑思维具体形象化,主要靠直观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班班通多媒体课件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它能够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如,我教授学生从水壶的不同角度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来进行观察。一开始,我讲得口干舌燥,但一部分学生对于水壶从前面和后面观察所呈现的不同形态,还雾里看花一般,分辨不清,后来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壶从不同角度所呈现的不同形态,才让学生对于水壶前、后面观察所得到的不同形态有了清晰的了解。然后学生动手用摆积木的方式,每人变换不同位置观察积木,从中通过观察到不同位置积木的不同形态,建立起初步抽象的逻辑。

再如,我们在教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对于像“有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几个苹果”这样的问题,比较容易理解题意,并顺利列式“8÷4=2”,给出的计算结果;但一遇到如“有8个苹果,每人分2个,一共可以分给几个人”此类问题,就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时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每两个苹果一组进行分离演示,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分一分,除法的意义自然而然地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四、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的培养,应以创造性思维为先导。中国有句古话叫“敢想敢做。”可见,“想”也就是思维,于人于事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分析。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精心创设趣味性、探索性、开放性为一体的生动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多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中肯的评价。如,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这样说:“你真棒!”“你再想一想,可能还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名发现者,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要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要打破教学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大力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别出心裁的想法。对学生有创意的见解和想法给予积极的表扬与肯定,即使见解与想法不成熟、不完整。

总之,从数学教学的发展来看,低年级数学教学是整个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以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建立和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基础抓起,做好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工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