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海报设计开始仅具有其商业宣传的功效,对艺术性要求不高,没发挥海报设计本应有的艺术性。极简主义风格的海报设计加入了艺术特性,并引发人们对极简主义的艺术性思考,使艺术回归到大众视线当中,从而提高了大众的审美观和鉴赏力,陶冶了人们的艺术情操。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印象海报设计研究

一、丁香花与哈尔滨特色建筑文化在印象海报设计中的创意体现

市花丁香花,给哈尔滨增添了无尽的风情,同时,又给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增添了无尽的乐趣,标志着勤劳、智慧的哈尔滨市民的凝聚与团结,具有多元文化的哈尔滨改革开放、海纳百川的浪漫气质与博大情怀。因此,海报设计中将丁香花与建筑穹顶结合,这两个物体的结合足以表现哈尔滨的大气、热情以及纯真的城市形象。颜色主要运用了粉色、紫色、黑色。粉色与紫色来源于丁香花本身的颜色,可体现出哈尔滨的热情、清新和生机,黑色表现的是哈尔滨的黑土地,这更增添了神秘感,海报中的颜色轻重有度,整体视觉效果既沉稳大气,又不失活泼。丁香花的形态与建筑巧妙合为一体,用建筑的黑色反衬出丁香花的跳跃,丁香花的排布疏密有度,大小适宜,画面既具有通透性、灵活性,同时又营造出背景建筑物的若隐若现,使海报更有趣味性和观赏性。在主体形象的中上方,有一些点缀的丁香花,好像飘落在空中的雪花,优美、活泼、浪漫,与哈尔滨的城市气息更加吻合。

二、哈尔滨特色建筑与东北二人转文化在印象海报设计中的创意体现

哈尔滨印象海报中建筑与民俗也有很好的结合。哈尔滨的民俗主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人们想到哈尔滨,就会想到东北二人转等民俗特色,设计者选用了多种个性鲜明的民俗象征物品,如东北二人转服饰、二人转手绢、二人转扇子等,传递民俗的味道。同时,也加入索菲亚教堂、丁香花、东北大棉帽子等。建筑图案运用东北版画的形式表现和渲染出哈尔滨的鲜明形象。颜色搭配也独具特色,墙皮黄、松墨绿、丁香紫、天空蓝等颜色将现代哈尔滨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海报画面采用视觉分割的构图形式,版面既呈现了装饰的美感,又传达出哈尔滨的民俗特色。

三、哈尔滨冰雪与民俗花布文化在印象海报设计中的创意体现

哈尔滨的冰雕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一年一度的冰雪节中,冰雪大世界、冰灯游览会、太阳岛雪博会等,向世人展示了哈尔滨的冰雪文化艺术。哈尔滨特色民俗也多与冰雪有关,如看冰灯、游冬泳、抽冰嘎、滑雪橇等,都是哈尔滨人喜爱的活动。其中,冰嘎俗称冰猴儿,抽冰嘎更是小朋友喜欢的冬天室外活动之一。海报设计从中得到灵感,以东北这一富有特色的抽冰嘎民俗作为主体,冰嘎主体与大花布巧妙结合,以散点的构图方式为主,画面丰富多彩,疏密结合,也有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大大小小的冰嘎给人以灵动、活泼的视觉效果,又不失文化性,带人回到童年时代。从表现手法来讲,海报设计对立体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给设计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也为观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观者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哈尔滨地处中国北方,气候寒冷,漫长的冰雪期深刻影响了哈尔滨人的生活方式,其生活习惯、文化修养均打上了冰雪文化的烙印。哈尔滨印象海报也充分利用了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城市面貌特性,将城市与白色的冰雪相结合,设计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海报。此海报视觉效果统一、协调、富有节奏感,强调了创意及视觉语言,图片及文字灵活结合,注重平面构成及颜色的设计,所传达的哈尔滨信息清晰明了,以最少的信息获得了的宣传效果,将文字转换成视觉元素,还利用了一些独特的字体设计,将一些琐碎的细节组织起来,使它们变得层次丰富、视觉清晰、内涵明了。哈尔滨印象海报设计主要从特色建筑、冰雪文化、地方方言、民俗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对哈尔滨进行了重新挖掘和创意设计,表现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视觉形象,向大众展现和宣传了一个浪漫时尚、独具风格和魅力四射的哈尔滨。

作者:李晓晨 单位:哈尔滨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海报设计中材质的多样性探究

一、材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将材质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正是因其本身具有多样性和极强的可塑性;不同的材质能带给受众不同的感受,将材质运用在海报设计中同时也能根据其自身的多样性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正因材质的这些特质,使其能够激发人的情感,能使人们感受到愉快、痛苦、伤感等。当代设计界,许多设计师已经开始关注到材质本身所具有的视觉美感、多样性和其深层次所带给人类的精神审美。国际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无疑是将材质运用在设计中的集大成者,在长野冬奥会的视觉设计中就非常成功地运用到了材质。“参加开幕式对每个人来说应该是一次感觉强烈的体验……就是说,我设计的纸张要适合冬季的节庆,要唤醒雪和冰的形象。”原研哉通过对参加开幕式人员心情的揣摩,得出设计的目标。冬奥会宣传海报所运用的素材是纸,原研哉对纸进行进一步的设计,设计成像冰雪一般洁白通透的纸张;同时有别于以往的宣传海报,直接在纸张上印刷文字。为了保持纸张纯净通透如同冰块半透明的质感,他采用了压印的方法,将文字压印在纸张上。压印文字的同时,还用红色印制了一团火焰,符合他想要表达的仿佛在冬季中一团火的主题,同时呼应了观众强烈的情绪。这一实例中,设计师将材质与受众情感相结合,有效地传递了冬奥会的宣传信息。仅仅只是纸张,作为材质通过加工后就能变得独出心裁。可见,材质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只有对材质和受众心理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做到信息的传达。

二、材质肌理运用的丰富性

材质肌理的表现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肌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广泛接触的,对肌理的认识日积月累渐渐地变成人们的一种意识,很容易激起受众的共鸣。材质肌理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通常可以分成自然肌理与人造肌理两种类型,不同的材质本身具有独特的肌理,经过不同手段的加工后又能够得到更多有特点的肌理。在海报设计中运用到材质的肌理,可以使海报变得更加生动,增强了画面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美国设计师DANGERDUST对材质本身有强烈的兴趣,喜爱各式各样的肌理图案,通过每星期一次的不断实验,对材质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使海报不但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触觉感受。设计师DANGERDUST对布料进行揉搓,经过揉搓后布料呈现出布这种材质所特有的肌理,柔软的质感,不规则的起伏,这些美丽的肌理图案给海报带来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与对布料进行揉搓不同,对不同的材质进行揉搓后肌理效果不同。例如,纸张经过揉搓后,会呈现纸张所特有的肌理效果。除原研哉以外的许多日本设计师,也擅长对纸张的运用,不同的手法运用所得到的是纸张所特有的肌理,巧妙地对这种肌理进行运用,使得一张原本简单的海报内容升华。因此,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受众心理,合理地利用综合材质,挖掘材质加工后得到的特殊肌理,丰富设计作品的视觉和触觉感受。不同类型材质的排列组合,能够增加设计的趣味性。法国设计师艾立基姆说过:“多种材质混合并置使用的倾向正影响着设计界,材质的混合运用及变化是一种充满惊喜的新体验。”同时,出众的设计并不一定是贵的设计,在材质的运用中,真正应该追求的是合理、适当的运用,而真正能够激发情感的材质的运用并不是一场贵重材质的比拼。如果一味追求价格,不是从根本上分析材质的特性、了解受众心理和需求,设计只会空有价格却没有价值。

三、张贴及展示的有效性

在运用合适的材质完成海报设计后,大多数的海报设计师往往在海报本身的设计完成后就结束了工作,忽略了展示和张贴的重要性,单一的传统张贴和展示形式,如同传统的海报设计形式一样渐渐无法满足受众各方面的需求,展示效果往往显得既无功也无过。但这种平庸的张贴形式也像平庸的海报制作形式一样,失去了它大部分的作用,让受众变得厌倦。通过对海报内容及材质的了解,寻找到合适的展示方法,展示效果会获得大大的提升,能够有效地缓解广大受众长期对传统张贴形式的审美疲劳。例如,一张健身会所的海报巧妙运用了海报张贴技巧。海报的主题是一位黑人的肚皮。现实生活中肚皮所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圆润的、丰满的,而海报始终是一个平面的形态,要如何展现圆润丰满的特点?设计师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很好地运用圆柱型广告牌,将原本平面的海报变得立体,真正将二维的海报向三维转变,引起受众更深层次的共鸣。除了合理地运用各种类型的广告立牌外,重复地、大范围地张贴海报,也将海报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暗示放大了。以一幅禁毒题材的海报为例,禁毒题材的海报往往需要发挥其警示作用。与传统的禁毒海报相同,这幅海报也运用了渲染的恐怖气氛作为海报主旨,若单纯欣赏单一的这幅海报并不会显得比传统的同类海报出众。海报用大量的粉末来代表粉末类,用这些粉末组成骷髅图形,象征的可怕以及吸食后惨烈的后果。此时设计师合理运用了重复的张贴手法,原本只是普通的恐怖内容重复地排列后,积少成多,单一的恐怖被无限复制,使其视觉冲击力加强,威慑力也更进一步加强,海报所要表达的效果更被强化了。不同的海报内容,可以选择适合的张贴和展示形式。每一张海报都可以根据它自身的内容和材质拥有适合它的展现形式,中规中矩的展示形式会使原本的海报,无法地展现和表达它完整的内容。而有效的、合适的展现形式不仅将海报的信息传达,而且可以对海报内容起到升华的作用。

四、结语

海报的设计从最初的设计构想,到选择构思的载体,到海报的张贴和展示,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每一个海报主题的表达都要找到合适的创意和构思,每一个的构思和创意都应该寻找合适的材质做载体,每一张海报完成后都必须为其安排合适的展示形式,这样一张海报才能得到的呈现。

作者:李趣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电视剧海报设计论文

一、极简主义的特点

极简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流派,与抽象主义、达达主义、风格派以及至上主义相比,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及时,艺术形式更加简洁。相对于其他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极简主义摒弃了原先复杂的内在形式、表现主义以及紊乱的视觉空间关系,转而提倡简单、精炼、直白、纯粹等表现形式,用简单明了的几何造型,搭配尽可能少的色彩,构成单一的视觉效果。而形式的简洁并不代表着构思的简单,而是力求以最简单的视觉效果达成能让人产生最深远思想的艺术效果。第二,构图讲求非关联性。极简主义设计家们善于将非关联性用于构图之中,以此来削弱其它的零星细节,从而体现艺术作品的完整性。在这些艺术作品当中,并没有主体和客体之分,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有的构图细节隶属于整个艺术整体范围中,个体的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种非关联性构图的存在,可以使观赏者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欣赏到艺术的美感。第三,艺术表现更加客观。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学派以彰显个性特征为主。极简主义在表现抽象、彰显个性之外,还追求作品的性。艺术作品创作可以没有名称、主题以及繁复的内容,不必表达任何时代背景、创作特征、政治观点等,而仅以其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凸显思想内涵。极简主义力求使人们用其最纯粹的感觉来评价艺术作品,这回归了艺术创作的本质。第四,讲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极简主义的艺术家们力求使创作出的作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融合,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不受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使作品与周围环境和谐相通。而作为极简主义的作品观赏者、受众者,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也要融入到整个艺术环境当中,将整个心灵与艺术品相通,根据各自的欣赏角度及理解方式,给艺术作品以客观、理性的评价。

二、电视剧海报设计的极简主义表现手法

海报设计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从单纯艺术层面至商业宣传层面的转化。在经济、社会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海报的形式已经从单纯的贴字海报发展成为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电子海报、网络海报,其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多彩。而以极简主义为设计理念的电视剧海报,其表现手法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及时,设计文字的简洁化。首先是文字字体的简洁化。比如电视剧《钞战》的电视海报中,整张海报以黑色为背景,仅用了两个的红色繁体字作为海报的主题,使题目十分醒目。又如电视剧《六人行》的海报,以六个主演的照片为背景,仅用英文单词Friends作为电视剧名称的装饰,将电视剧的主题体现出来。其次是文字说明的简洁化,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来表现电视剧主题。有的电视剧海报设计中,将密密麻麻的大篇文字附在海报中,使整个电视剧海报看起来极其繁复,极大地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很难突出重点。而正面典型则是赵薇和刘烨主演的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整张海报仅写了电视剧及主演的名字并配以赵薇穿着军装的照片,让人只需一眼就能对演员及电视剧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省却了大篇文字的描述,让观众立刻对电视剧所描写的故事产生了观看兴趣。除此之外,文字的变化可以使其成为图案组成的一部分,设计师常以图案与文字互相置换的表现手法,让文字的内涵与个性通过形象化的视觉处理,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文字图案中。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字的图案艺术化处理方法越来越简单多样,实现途径也越来越便利。第二,图形语言设计极其简化。图形在极简主义设计中,是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在当今社会,信息复杂多样、生活节奏快速,简洁快捷的文化特性更为人们所接受。而图形元素恰巧能够超越语言障碍,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中,高速传递超大的信息量,给人以简洁明了的感受。在电视剧海报设计中,图形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海报的质感和效果,它对作品内涵的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极简主义风格的应用,使简单的图形样式极富个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直观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有的作品中仅以图形的一部分来体现作品的内涵,可以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增强了艺术表现力。比如最近热播的由黄晓明和陈乔恩主演的电视剧《锦绣缘•华丽冒险》的海报,以红色为背景,海报中除了电视剧的名称、主演、导演、总发行人以及发行公司的名称外,整个画面的构图只有三个元素,分别为男人和女人的双腿以及散落一地的子弹弹壳。这个构图有极佳的创意性,观众会联想到这两双腿的主人是男女主人公的吗?故事是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吗?满地的子弹弹壳是否预示着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这两个人的爱情是否充满艰险与阻碍?种种疑问将会出现在观众的脑海中,提高了观众的观看兴趣。第三,版式空间的布置疏密有致。版式设计是设计电视剧海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了电视海报的品质和效果。设计师要对海报的文字、图案、色彩进行和谐的布置,使海报的感染力更强,传递出电视剧海报想要传递的信息和主题。电视剧《帮夫记》的海报中,以白色空白为背景,上面以树枝编成心形的形状并与两只手交叉形成的心形的形状交相辉映,体现了《帮夫记》是一部爱情题材电视剧,表达了鲜明的主题。

三、极简主义电视剧海报的发展趋势

及时,去繁就简的设计趋向。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过度装饰、过度包装的现象十分严重,三维海报、立体海报等充满巧思妙想的海报形式纷纷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在如今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现代人的阅读方式是开放式的、快速的,注意力不会长久地集中在某一点上,思维分散极其迅速。因此,复杂的海报设计虽然能让人眼前一亮,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海报的设计将越来越回归二维属性,如果可以使观众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完成对一件设计作品的欣赏,理解海报所表达的含义,那么其宣传效果就达到了。因此,极简主义风格势必会成为海报发展的流行趋势。第二,承担艺术回归的任务。在20世纪的上半期,海报设计发展极其繁荣,是当时宣传的主要形式。而随着海报发展的起起落落,海报设计开始仅具有其商业宣传的功效,对艺术性要求不高,没发挥海报设计本应有的艺术性。极简主义风格的海报设计加入了艺术特性,并引发人们对极简主义的艺术性思考,使艺术回归到大众视线当中,从而提高了大众的审美观和鉴赏力,陶冶了人们的艺术情操。

作者:田珂 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元素图案海报设计论文

一、中国元素图案在海报设计中的优势

(一)传统图案独特风格

中国传统图案的资源是及其丰富的,这些图案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延展、创新的过程中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脉络风格。大部分的图案都具有象征意义,以艺术表现手法向人们传达美好、吉祥、心理,由此来代替文字表达情感,思想情感与传统图案这样的表达形式更加的生动没好同时更具有说服力,将传统图案进行衍生后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香港的设计大师靳埭强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的做品在国际上充分的得到认可。他的很多海报设计就是应用到中国的传统图案元素,他在2008年奥运海一系列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寥寥数笔的笔墨和一把尺子就清楚的展现了每一个奥运项目,《汉字》系列可谓将中国水墨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传统图案的民族性

艺术设计能够充分的体现一个民族的时代性和生活方式,传统是设计的基础和产生的方式,时代是设计发展的物质条件。虽然各民族的文化有所不同但所追求设计的美好是一致的,在海报的设计中融入传统图案能够突出传统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人文特征,借用植物某些生态特征赞颂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的再现,表达出设计的风格追求。

二、中国元素图案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在当下国内外艺术思潮,中国元素拥有极强的民族地域特色,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也极其广泛。在当代海报中,许多脍炙人口的金典佳作都融入了具有中国元素图案,将它和现代设计手法结合,体现了它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将中国元素图案与海报设计相结合,使其在海报设计中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

(一)中国元素图案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公益广告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是我国促进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有效方式,因为正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行改革,对中国传统图案的创新应用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把图与意分别通过“采集与重构”的具体形式采集传统图案中的形、色、意、精髓,创造性地与海报设计进行碰撞、融合,产生当代公益海报设计新的设计理念。在2001年第4期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上,笔者在“设计经纬”栏目中发表十幅海报设计作品,其中就有三幅关于“台湾回归”主题创作的公益海报,三副作品均以中国元素图案为创作元素。以作品“盼”为例,用书法、台湾地图、数字组成完整汉字“盼”,让汉字的一笔成为“台湾”,不言而喻,希望祖国的一个孩子回归母亲怀抱。

(二)中国元素图案在商业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商业海报从内容上分为:电影海报、文艺晚会杂技体育比赛等海报、学术报告类海报、个性海报。其电影海报在中国元素图案的应用更为突出。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电影海报,在海报的创意上能够打破原有的固定模式联系各个元素,这种联系在某种形式上有相似性,这种超现实的表达形式能是海报更加具有特色。在这幅电影海报上呈现中国红和穿着红旗袍四姨太坐在红色新婚炕上,绿衣二姨太为她按肩,炕上放着红色的被子挂着中国传统元素的红灯笼。海报中将各种不同传统中国元素图案进行分割重构,重新组成一幅独具特色的图像,海报整体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相思之情。还有张艺谋导演的金典之作《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衩》等。这些海报融入了中国元素使其不但突出电影的艺术特点并且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元素的韵味与内涵。

三、结语

中国元素图案在海报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突出了自身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随着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东西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中国元素图案在设计应中上得到空前发展。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对中国元素图案将行合理的创新设计,提炼出具有文化内涵、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元素应用在海报设计中。

作者:韩笑 周文涛 王芳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传统文化中海报设计论文

一、传统文化——“形”“情”“意”

1.形。

《史记》有云:形者,生之具也,即物体在人们眼中所呈现出来的外形与结构。传统文化中关于“形”的元素不可谓不多,最起码的古体汉字都颇具形态美。在现代海报应用中,设计师可以根据海报所要表达的内容与适合的人群,适当选择“形”元素进行升华与应用。如作品《关爱》是我将原有的“形”进行拆解、分化、切割、变异所创作的公益海报,然后结合海报的预定宣传目的与时代文化特征,进行再次重新组合与适当应用,这样设计出来的海报不仅富有古典意境美,同时还带有强烈的时代节奏感,既可以达到预期宣传目的,同时还能彰显文化内涵。

2.情。

不论对于哪一种文字方式来说,没有情的存在就没有灵魂,海报作为现代的一种重要宣传手段,透过文字与图形所渗透出来的情更是必不可少。而在我们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情已然内化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说中国的书法。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标志,截止到目前为止各种风格的书法让人应接不暇,设计师在设计时可利用这种多方式的文化,结合现代西方宣传理念与宣传手段进行合理的运用,在古与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与切入点,设计出一种既富有民族感又包含异域特征的海报。

3.意。

指的是海报中所蕴含的思想,一张足够的海报应该可以使人们“顾名思义”或者见“形”思意。传统文化元素在海报中的应用,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给海报增加一些新花样,更多的是在追求传统文化元素背后所包含的意境。

二、海报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1.中国书法元素

中国传统书法历经千年而不腐,其中蕴涵的文化底蕴与意境美。由此可见,现代海报设计应该对此加以合理利用。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瑰宝,在有限的海报空间内实现无限的活动主题宣扬,科学适度将传统书法在海报中加以利用,借助书法背后所隐藏的独特韵味与古典美,为海报增加内涵、扩充形式,彰显现代海报的独特美。

2.中国剪纸元素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艺术之一,大概可以追溯至公元六世纪,作为一门镂空艺术,剪纸给予世人一种不同的视觉冲击感,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寓意也是相当广泛。发展至现在,剪纸并不仅是高高被束缚于历史舞台上的一门艺术,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的丰富与多彩,比如中国2008年奥运会福娃剪纸等的出现。现代海报设计师应该积极进行效仿与利用,在充分掌握、领会剪纸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活动主旨,赋予海报以新生。

3.中国传统年画元素

相较于书法与剪纸,中国传统的年画其外形美、意境美更趋于明显,不需要过多沉思便可领会其中含义,中国年画追求的是一种民族认同感与共同精神积淀性,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画面标志。在对传统年画元素进行创作时,不能仅仅只流于表面,要注意挖掘年画背后的意境,在追求形式的同时也要把握住年画人物表情的动态特征,只有真正的领会、发掘年画的文化底蕴,才能恰如其分地利用年画元素展现自己的设计追求,让观众领会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三、结语

作为一名现代设计师,我们既要勤于学习现代艺术风格,也要勇于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再度创新与应用,利用自己专业所长,糅合传统与现代两种艺术风格,在方寸海报之间,实现文化的创新与交融,体现中国海报艺术的美妙与精髓。

作者:谷博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音乐海报设计论文

一、音乐创作构思与海报创作思路的共性

行为上以作品的形式展现给受众,从而引发受众的共鸣,产生审美臆像,解读作者的情感与意识形态。音乐的创作性是典型的时代特点及热情带来的灵感,这种情况同样适合海报设计是创造性的活动,需要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周边所有事物具有敏感性,也需要设计师有独特的眼光来审视周边的事物,不断从历史和文化中寻找设计的灵感。要求设计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作意念,整体把握海报设计对音乐元素的结合点,使海报设计也具有音乐旋律的美感,使设计具有视觉的节奏感。两者在创作背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新中国成立后反映了人民欢天喜地的宣传画成了海报的主体,同时期各种爱国歌曲也应运而生,民族文化对海报设计、音乐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都是两者创作灵感和风格的源泉,海报和音乐都反映了民族和时代的文化,另一方面,也超越了民族文化,已成为国际文化的传播者,从这方面来看,二者的创作手法和功能性是相通的。

二、海报设计从音乐作品要素中汲取“创作灵感”

音乐作品构成要素有旋律、节奏、音色等,而音乐的根本要素和基础是旋律。音乐作品要素也是音乐的语言,通过这些要素来表达感情和描写对象。这些情感节奏和谐,内敛而生动,敲击着人们的心灵,“旋律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三种形式,上行的旋律,适用于表现明朗激动的情绪;下行的旋律,适用于表现平静、伤感的情绪;旋律的平行进行,即同音进行,常表现为安静、思考、等待的一种情绪。”与音乐作品构成要素一样,海报设计作品中,各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也可以从海报设计作品中感受到类似于音乐旋律的视觉节奏感。在海报设计中,旋律也是重要元素之一,必须要使整个画面有起伏、快慢、紧凑、舒缓的旋律之分,点、线、面的相互结合,协调搭配,色彩的和谐共融是一副好的设计作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音乐旋律的了解,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对设计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一幅好的海报设计作品是可以让观者很明显地感觉出艺术作品的韵律与平衡,在这种节奏中暗含了气韵生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如同海岸之波涛一进一退,百灵之歌一起一伏婉转而悠扬,这种乐之音符的跳跃产生的旋律,这种旋律在我们视听中关注的是整体,而不是细节的单个音符产生的变化。音乐的旋律引发着听众再次产生回忆与幻想,唤回欣赏者曾经熟知的印象,从而达到艺术的欣赏。这种节奏与旋律同样影响着我们的当代海报设计,从听觉语言转换为视觉语言,节奏、平衡、旋律刺激视觉的唤醒,这种“不管是音乐还是设计,艺术的节奏都是建立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之上的,节奏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是通过音响、线条、色彩、形体等艺术因素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对于海报设计来说,节奏主要体现在点、线、面的构成形式上,我们将设计对象秩序化、系统化,对各个元素进行整合,这样,观众便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例如“尼古拉斯•卓斯乐(NiklausTroxler)爵士音乐节海报运用夸张变形和意识流的手法,在图形中对线条进行巧妙变形,用变化的线条建构爵士乐的精神家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卓斯乐借用爵士乐中‘摇摆节奏’的三连音,使招贴作品中的各种线条交错穿插,用二维平面元素‘时间’来表现音乐中的‘时间’,形成切分音和休止符互相交织的动力感。”另外,还可以对节奏进行重复表现,如同设计元素的重复与变异,重复产生美的节奏,韵律同时产生。这种音乐与设计的旋律审美是一致的,音乐的无声胜有声的空白与凸显的急奏,在欣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受众在听邻近的音符时候去阐释与解读前一音符。同样,我们设计师要汲取音乐的这种节奏、韵律,每一个视觉元素符号都是跳动的音符,让视觉语言产生动感,流动的产生审美臆像,这样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这都是从音乐作品要素中汲取的设计灵感和创作思路。毋庸置疑,在海报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与在音乐作品中音色的旋律相通,色彩与音色能刺激人们的感觉器官,感受绚丽、明快、沉稳、激情、浪漫等多种生活体验,艺术把这种体验的展现,事实证明,在“1876年,当时著名音乐家波萨科特提出了一个艺术家们可以接受的比拟:黑色—玄乐、人声,红色—铜管、鼓,蓝色—木管,黑色、红色、蓝色分别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暗示,代表不同的乐器,但是这种分类与各个音乐家认识不同而各异”,“指挥家高得弗来提出的见解是:蓝色—长笛,玫瑰色—单簧管,红色—铜管。这种比拟得到更多人的赞同。”蓝色、玫瑰色、红色展现了不同的乐器,色彩与音色是可以互通的,且联系非常的密切,艺术家们早已发现其中微妙的和谐与统一,不然,色彩与音乐割裂,唯有目盲与耳聋者可为也,普通受众的视觉与听觉神经系统在大脑中交换信息与融合,如酒中水与纯酒精,不可分离也。譬如“当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及时次倾听到贝多芬的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那热烈奔放的旋律时,曾激动地将它描述为橙红色的调子。”橙红色与红色都是热情洋溢的节奏与旋律的代表,对于受众能够产生相应幻想,心理上与生理上都能客观产生联想,橙红色的色彩显示了它本身的魅力。从相对的另一方面来看,“当人们静听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中的葬礼进行曲那缓慢伤感的节奏时,则会自然联想到压抑、低沉的蓝紫色调,这便是听觉与色觉的同化与转换。”蓝紫色是抑郁的象征,从这个心理角度分析,音乐所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对海报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创意空间,多听经典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对海报设计创作受益匪浅。反之,如果我们一意孤行,擅自分离感官系统,限制抽象思维,局域性进行创作,最终的结果是闭门造车,受众不再接受我们的艺术作品,可能会贻笑海报的一叶遮目创作赘限之举。

三、从“音乐符号”中提取视觉化的设计元素

音乐符号是音乐中呈现给人类的可视载体,是听觉艺术中的视觉化元素。在不同的音乐中,人类的大脑会产生无限的想象和联想,也会产生许多抽象的音乐符号。而具象的音乐符号又包括五线谱、数字以及各种乐器的造型等。伴随着这种由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得到由具象到抽象、实境到虚境的升华,体现出实境的创造意象和目的,体现了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统帅地位。从音乐符号中提取视觉化的设计元素为海报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创意空间,音乐符号属于图形化的语言,海报设计以这种图形语言作为传播媒介,起到传达作者主题与思想情感的作用,象征性的运用这种语言符号就如同“音乐符号通常代表了人们普遍的情感价值,是与读者达成沟通的直接元素。”譬如“1989年安东尼•布雷斯顿三重奏招贴作品,卓斯乐采用五线谱底纹和红黄蓝三色暗示音乐会‘三重奏’的主题,以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锯齿形、直线、曲线等抽象图形符号构成斑斓的画面。”不仅迎合了音乐的节奏,还与荷兰“风格派”与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理念相契合,设计与音乐的整合体,反之,单一的节奏与统一也难于在平面设计欣赏中被解码,受众的审美难以得到共鸣。因此,海报作品的张力还需要二者兼顾,否认任何一面都是有失偏颇。又如“在这看似纷繁交错的画面中,人形、架子鼓、萨克斯等图形若隐若现。整幅作品充满了跳跃的音符,彰显了音乐会狂放不羁的主旋律;”这是对音乐符号的诠释,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在海报的设计中我们正是通过“音乐符号”对空间的置换转换为视觉图形,采用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

四、结语

总之,海报设计元素之间的文化整合与形式的协调能够给受众美的享受,当受众用审美态度进行解读音乐海报时产生相应的快感,自然联想到生活经验与幻想,否则,杂乱无章的排列与生搬硬套的模仿与复制,容易遭到当代设计的摒弃与厌恶,同时它也违背了创作规律,创新成为了空虚的清谈,便会失去时代的意义。因此,在海报设计中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结合,高雅和通俗的渗透,传统和现代的交融,海报设计从音乐作品要素中汲取创作灵感,不断地为海报设计创作提供无限的创意空间。音乐元素与海报设计的结合多元化的存在,为海报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意灵感源,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形态。

作者:张红岩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残缺图形海报设计论文

一、“形”残“意”延

人们往往对容易感知的事物感到乏味,甚至是失去兴趣,要想突破这种模式,就需要对海报主题图形加以改变和简化,而图像自身的“断”和“分”就会打破这种视觉上的完整性,提出问号,吸引受众注意,提高记忆指数,产生一种新的视觉感受。近几年来,在海报设计中有许多运用了这种海报主题图形的“残缺”技巧来设计作品。在著名的陈放教授设计的胜利招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反对战争的招贴海报,画面上无需多余的解释性文字,用残缺的V字形手警示我们胜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运用照片的负底片的形势更能完好的诠释出胜利这两个字的实现,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促使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做出新的审视与反思。在第二届“靳埭强设计基金奖”中获得“未来设计师大奖”的海报《圆》,它也是运用了这种图形的“残缺”,意喻“延续”来传达台湾这块宝地是中华名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报主题以一块玉镯为主题图形,以玉镯的一块小缺口来代表中华名族的一块宝地———台湾,而这块缺口成为了全海报的视觉中心,它引发我们国人对这一缺口更深刻的遗憾,引起更多的反思,从而烘托出了我们的爱国之情。

二、换“形”求“意”新

形成残缺美除了自身图形的缺失,海报图形的同构替换也可以产生残缺美,在海报图形同构替换中将一个物象的局部进行“偷梁换柱”式的移植。图形的缺失和替换使原本的信息中断,形成视觉焦点,并且造成心理的缺憾和阻碍,使阅读受阻,但视线很快又被新的替代物所吸引,形成新的视觉焦点、中心,引起受众的注意。在环保公益海报中,有这样一张海报,为了更深层次的表达保护树木的诉求,海报设计人员在被砍伐的树桩上嫁接了一只血淋淋的断裂的人类手指形态,用血淋漓的手指形象与被砍掉的树枝替换,也起到了一种警示的作用,借助形象外在的一种力量与影响来表达破坏树木就相当于人类自己的自杀,给人以深刻的反思,要珍爱树木,珍爱自然。残缺图形是在破坏中寻找新的生命感与语义的过程。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袁由敏创作的《融合》,海报的主体图形也是运用长颈鹿的动物形象作为画面的外在主体轮廓,通过这层外皮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长颈鹿中指代的画面正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著作不完整的《蒙娜丽莎》用两种图形的同构寻求一种幽默和新意,这种同构手法所造成的残缺,颠覆了人们头脑中惯有的视觉体验,从而传达“意”的新。

三、海报画面的构图在于意的“完整”,形的“缺失”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有舍才有得”这要求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有的时候舍弃也是一种睿智和胆量。做人是这个样子的,当然设计也是如同,海报设计的大小尺寸都是固定好的,并不意味全部占满就是一种美,有的时候在旁边一角剪掉或折掉一角,在画面的构图上留有一定的空白,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形”的缺失,意在引导画框外想像空间的创造,借此达到形的“完整”。如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李少波所设计的《澳门回归》,画面的中心是中国古代青花瓷盘子,而盘子边缘的空白部分则寓意着澳门还未曾回归的事实,盘子外面正冲向盘子空白处的龙神奇地体现了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标志性事件。为何盘子的右部是缺失的,这正是引发我们深思的地方,澳门回归了,但台湾还未曾回归,运用构图上盘子残缺的一角代表台湾还未曾回归,盘子的右部暗示中国还未曾“完整”。此张海报烘托出了浓厚的爱国热情,表达出期盼祖国能早日团圆的意念。而这种构图上的残缺的表现手法并不是随心所欲,毫无章法所言的,它应海报主题内容所言,以所要表现的内容为前提进行运用的,这种形式必须为所要表达的内容服务,从内容出发探索形式,根据主题的需要减去多余的成分,着力表达你要传达的内容主旨,使得这种形式更吻合于主题的表现,以求得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作者:李梅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宣传统战部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意境美学下海报设计论文

一、略论意境美

(一)留白小题诗

传统国画至宋代便开始大量出现画面盖章、题字的现象。亦不会像前代那般填充整个画面,而是开始出现了留白,在画面上出现视觉上的空白,此“空白”不是“没有”,而是包含着更大的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静观境界,犹如中国哲学上的“空”“虚”“无”,是给“实”“有”更多转寰的余地,给人以更大的包容与可能的感觉;是一种画幅已到尽头,可画意仍在延伸,给人一种空间无量的感觉。蒋勋在其《美的沉思》中说:“绘画中的空白是为了降低感官本身的煽惑与刺激,而使绘画升高成为哲学;色彩消失,空白出现,都是为了使这视觉艺术更纯粹地成为一种心境的沉思”;诚如吴冠中先生所说:“国画中的云、雾、空……这些‘虚’的手法主要是为了使某些意境具体化、形象化”。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留白之美亦是体现了意境美学的思想。

(二)泼墨大写意

泼墨画是我国古代画种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画法的风格不羁一格,洋洋洒洒,看似随意,实则考究。泼墨是一种酣畅淋漓的表现,云的交融、水雾的弥漫、光影的移动……表达的是一种不羁的美学情节,传达出的是一种洒脱的境界。《泼墨仙人图》就能够非常好地表现出这种意境上的美学思想。该画以泼墨大写意的表现手法,再加上了少许几笔的点缀,一个袒胸露怀、步履蹒跚的神仙人物的洒脱形态便跃然纸上。该画笔墨虽少,可意境深远,传神地表现出一个洞察世事可又难得糊涂的仙人形象,实乃意境美学的一个很好体现。

二、当代海报中的意境美

清代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故在当代中国海报设计中,我们应在注重传统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目前的国际美学风格,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而在我国传统的诸般美学思想中,意境美学是其中一个很主要的构成部分。其讲究的是一种传神的、虚实相济的、笔墨至极,而话语未尽的美学思想。这种意境美学思想至今仍对我们当代海报的设计产生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作用。

(一)海报中的天人意境

在《苏州印象》的招贴海报中,就很好地体现了意境美学的思想。从古至今,水乡江南一直是一个繁华之地。而苏州人民亦与水有着很深厚的情感:人们依水而居,其衣食住行都与水息息相关,于是乎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水文化。其画面就黑白两色,简洁明了。整个画面,以白色直线勾靳出建筑的外轮廓,接着直线发生弯曲变成曲线,则代表了水的婉约。整个画面在黑色的背景的反衬下,突出了一条代表建筑的直线与代表水的曲线的白色线条,传达出了苏州民居与水息息相关,人们依水而居,与水和谐统一的特点。该海报的整个画面虽然简单,可却传达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美:人为的建筑与大自然的水结合在一起。整个画面简练而传神,可我们却能感觉到其意境的无限深远。

(二)海报中的留白意境

靳埭强先生的作品大都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元素,结合创作需求,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很烈的中国特色,其作品意境深远,格调之高,实乃我们需要学习、借鉴的典范。如图2所示是靳埭强先生为北京奥运会设计的一套宣传招贴海报——运动、阳光、健康。在这套海报设计中,靳埭强先生运用尺子的形象将整套海报联系起来,并加之以简洁的水墨线条所勾靳出的人,使之成为各种运动状态,从而表现奥运会“运动、阳光与健康”这一主题。在该系列海报作品中,从左往右呈现出:丝带韵律操的形象中隐现出“京”字和“B”字的联想;以尺为跳板时,水墨点线表现出跳水健儿的健美;以尺为杠杆时,水墨数笔表现出举重健儿的力量,以尺为栏时,水墨两三笔表现出跨栏健儿的神采;以尺为箭,水墨笔画表现出射手的沉稳⑥。靳埭强先生在该系列海报作品中巧妙地将传统的水墨与现代化观念的“运动、阳光与健康”这一主题巧妙地融合起来,通过运用少许的水墨笔画,将一个运动健儿的形象很好地表现出来,这既体现了运动的美感,又成功地传达出北京奥运会东方传统特色与现代时代感相结合的特点。该系列招贴海报的造型设计看似简约实则极为的不简单:虽然只运用少许的水墨点与线外加一把尺子来进行海报创意设计,且在海报的画面上大量留白。然而正是这大量的留白,使得画面的主题更加的突出,诚然如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所说:“由于不存在的东西渴望存在,它们不时会创造出比存在本身更强烈的存在感。田中一光先生曾如此地评价过:“靳埭强的海报是极富东方色彩的,他每一张作品都流露出中国传统上的风格,静盈而端庄,简洁清亮,毫不纷乱,常见一大片留白,整洁中如清风拂过,成为海报的主题,构图简约;笔和墨描画出来的不是什么绘画,也不一定是字,只不过是饱蘸墨液的毛笔在运走时表现出优美的轨迹来,那些由黑色到灰色以至呈现奇妙的浓淡度,使人感到东方心魂的跃动,靳埭强那简洁的画幅,以蜿蜒游动的造型设计成的海报,虽并不奇拔,却有一种魂萦梦绕,需要发倍投问的依依之感”。在该作品中,靳先生依旧运用水墨元素来进行创作:他融合了传统的水墨线条与现代印刷字体的笔画,并创作出合乎人们审美标准的形象(香港旧时民居),从而传达出了香港的发展。其在画面上大量留白,给人一种虚实相交,意蕴无限之感,表达了一种潜藏着的活力。整个画面静而不空,充满了“气”的流动,很好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意境美学观,表达了一种宇宙万物潜藏着的动力。靳先生的作品如同一幅传统国画,可是却又充满了时代的韵味。其作品中留白通常是用来突显作品的主题与传达作品的韵味。“惜墨如金”的创作态度使得靳先生的作品有种恰到沉静的空灵之感,有种意蕴缠绵,久久于脑海之中回荡,引得我们陷入沉思,回味无穷。靳先生的作品运用传统的水墨元素,同时又具有现代的时尚精致感,使得传统的水墨文化继往开来,能够在现代视传设计中体现一种时代感的意境美。

(三)海报中的泼墨意境

央视的广告《水墨篇》是将传统的水墨画元素与现代的媒体广告表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整个广告中,运用墨滴落到水中,并渲染开的表达方法,使得墨在水中的形态开始变换,呈现出各种的形象。而画面中的形象是经由山峦、大海、仙鹤、游龙、长城、太极、武术到鸟巢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进行变幻,表现出了一种上天入地,贯彻古今,传统文化与今日科技,虚实相济,浑然一体的情感。从中可品味出凝练而单纯、含蓄而整体、优美而恬静的水墨意境,很好地诠释出品牌打造过程中“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的意涵。该作品以大泼墨写意的渲染形态变化引发了创意的灵感,不仅扩张了我们的想象空间,而且具有极为强烈的视觉和艺术冲击力。其以泼墨手法来表现整个广告,使得广告的受众体会到一种洋洋洒洒、酣畅淋漓、大气磅礴之势。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诸多的美学观点。然而,王国维先生首推“意境”一词。意境美学观点在我国传统文化以至当今时代的文化发展中,仍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意境美学思想讲究的是笔墨已尽,而话语未尽的一种美学境界,在海报中,追求的是一种超出了时间、空间、色彩等的表达。意境美学运用于海报设计中,它能以泼墨手法表现出一种酣畅淋漓、大气磅礴之势;它能以留白手法表现一种虚实相济,色彩无类的现象,它能以画幅那有限的空间,而表达出一种无穷的宇宙空间;它能够以少代多,以无代有甚至以虚代实等等。当前我国的设计便应立足于这些基础之上,再结合国际风格趋势,运用现代的表现手法,使我们当代的海报设计作品既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色彩,且表现出现在中国的时代特色,这不但符合了当代国人的审美需求情操,而且能更好的起到传达海报的内容,使得海报受众能够更加容易接受海报信息的作用。所以,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更应注重传统美学,注重意境美学思想。将之合情合理地运用到我们的海报作品中,再结合当前时代的特色,创造出一个具有传统文化内涵,且符合时代特色的海报作品。

作者:王艳君 张进杰 单位: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超现实主义海报设计论文

一、超现实主义对德国海报设计创作思维的影响

(一)反传统的设计定位

超现实主义主张以梦境化的视觉幻想展开艺术构思,从而实现对现实生活以及传统概念的突破,让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在艺术画面的反映下变为“可能”。这种反传统的定位对于海报设计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设计师开始跳出以往既定的陈规,重新审视主题的整体风格和表现方式,赋予设计主题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德国电影海报先驱汉斯•希尔曼的创作历程为例,在他二十多年的设计生涯中一共创作了一百三十余幅电影海报作品,这些海报作品并没有以常见的电影场景和故事情节作为海报插图,而是选择了一种全新的、简洁易懂而又富有情趣的创作思维,使画面中抽象的空间信息和图形元素实现了对海报内容的高度概括,极富现代感。如他为1961年上映的《亚洲上空的风暴》设计的海报就秉承了反传统的设计理念,引入了大量现实世界中不存在抽象的“风暴”图形,生动地刻画了局部马蹄、狂奔行人等电影元素,实现了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表达。

(二)突破性的联想模式

在创作理念方面,超现实主义主张以突破科学、突破理性的联想思维进行人类精神世界的表现。这种突破性的联想并不是事物正常逻辑关系的照搬,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灵感闪现,而是一种需要经过设计师加工、重组以及一系列发散性思考才能形成的创作思路。超现实主义的突破性联想理念促使德国海报设计突破了客观规律的束缚,思考人、事、物与字、图、色的组合方式,使海报设计呈现出超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全新形态。以德国著名设计师金特•凯泽的创作为例,在他的作品中一件件平凡的物体被一连串充满意趣的联想表现出来,每一幅海报的实体形象都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可能性,画面呈现出极强的幽默感和喜剧感,充分展示了当时德国海报设计领域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凯泽具代表性的爵士乐主题海报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将爵士乐乐器变换为一个能够表现自身情感以及音乐行为的概念性抽象图形,并相应地创造了一个类似于雕塑的三维客体,借助灯光效果使画面元素“发亮”,突破了传统爵士乐海报的具象表达,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常规的爵士舞台效果。

二、超现实主义对德国海报设计表现手法的影响

在超现实主义中,我们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其怪异、新奇而又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表现手法,这些表现手法深刻地影响了德国海报设计,其中对不同事物的组合、同构,运用摄影技术的剪辑、拼贴,制作过程中的夸张、变形等几种手法具代表性。

(一)组合同构的性质新译

组合同构是超现实主义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关联物象通过某种内在隐喻的联系分解、组合,最终构成新的特定图形的视觉表现方式。在德国海报设计领域,超现实主义的组合同构使一些原本生硬的构成关系整体化,并能够搭载一些精神、情感上的隐喻与批判,实现传统元素安排的性质新译,非常适合主题较深刻或是内容较为戏剧性的海报传达。以金特•凯泽创作于1982年的公益海报《为什么和平还未实现》为例,设计师将两种造型反差较大、分别象征和平与战争的物象——白鹤和骷髅进行组合,使二者同构于一个完整形当中,形成了一个视觉点相对集中的“综合体”。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矛盾而又超然的艺术效果,很好地继承了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元素安排风格,同时又反映出了对当时德国社会的批判与反思,表达了内涵深刻的主题思想。又如擅长工业海报设计的德国设计师马蒂斯的作品《普鲁士》,设计师选择了现实人物和超现实的工业产品进行组合同构,通过异次元的两种物象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夸张的联系——奇特的钢铁工业造型搭配冷静思考的光头人物,呈现出一种尖锐而又辛辣的矛盾,于“破坏”中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思想情感与性质特征。整幅海报通过组合同构的手法传达了工业化同人类发展相互影响的深刻主题,画面内容极富戏剧性,持久震撼着观者的内心世界。

(二)摄影拼贴的社会真实

超现实主义是伴随现代摄影技术而生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对海报领域的渗透和影响中势必会流露出其摄影方面的艺术理解。在德国海报设计中,设计师就借鉴了大量超现实主义的摄影思想,采用摄影拼贴的形式提高海报的表现力,较大限度地还原了社会真实。当时非常著名的设计大师冈特•兰堡与汉斯•希尔曼就将带有超现实主义的蒙太奇摄影手法运用到海报创作中,实现了不同场景事物在同一平面的拼贴组合,大大拓宽了海报的语言范畴,展示出饱含历史纪实性的创新意味。以冈特•兰堡1978年创作的文艺海报《奥赛罗》为例,他将两种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真实生活摄影素材拼贴在同一画面中,古典的陈旧和破败同现代生活形成了格格不入的强烈对比,现代摄影的铁网剪影同故事人物的面庞相互辉映,令观者直接感受到了莎士比亚著作《奥赛罗》中的人性缺陷、矛盾,传达了故事的悲情色彩。又如汉斯•希尔曼为德国第六届戏剧节创作的海报作品《社会评论》,设计师将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摄影素材进行了一系列分离和拼接,使其以尖锐而又鲜明的几何形出现在海报画面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幅摄影素材都来自不同的机械化现实生活中,真切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以超现实主义的摄影蒙太奇手法实现了社会真实的再现,使整幅作品打上了纪实风格的烙印,同时又不乏超现实理想的色彩。

(三)矛盾立体的神秘空间

矛盾关系和立体视觉一直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这种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表现形式为海报设计二维画面的立体呈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矛盾立体的空间效果能够强化画面的戏剧气氛,实现对受众视觉的强烈冲击,进而激发其场景幻想。在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下,很多德国海报设计师都尝试用新颖的图底关系或是视错觉效应来延展平面空间,实现矛盾立体的效果表现,进而传达神秘而又巧妙的“画外音”。以霍戈•马蒂斯的后期海报作品《不留痕迹》为例,设计师将女性肢体进行了渐隐消失处理,同时将消隐的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底部图片中,这样就以同一物象连接了两个不同的时空,使观众如同置身于多维度的超现实主义世界中,进而产生深远而又丰富的联想。又如电影海报先驱汉斯•希尔曼为影片《审判》创作的同名海报就使用了超现实主义视错觉手法塑造了一个奇异的幻想空间。在画面中,设计师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立体物品——抽屉安置在一个不合常理的、扭曲而又矛盾的空间中,使画面产生了局促而又诡异的视错觉效果,再搭配阴郁的宝蓝色,整幅画面带给受众一种不安和恐怖的心理感受。这种空间效果的营造将图形思辨的意味毫无保留地置于画面之中,正符合了影片虚无和扭曲的情感基调,实现了卡夫卡原著小说格调的传达。

三、结语

超现实主义既是一场全新的文化艺术运动,又是一种大胆创新的思维模式,它突破了理性、规律性主导的海报设计传统,实践着梦幻的表达,歌咏了现代艺术的超时空魅力。二战后的德国海报艺术充分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的精髓,它以反传统的设计定位和突破性的联想模式引导着设计师的创作思维,以组合同构、摄影拼贴、矛盾立体等怪异、新奇的手法实现着设计语言的表达,所有这些都最终促成了德国现代海报质量的巨大飞跃,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作者:赵丽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时尚元素电影海报设计论文

一、电影海报设计中时尚元素的展现

海报分为商业性海报和功能性海报,而电影海报则兼具商业性和功能性。但是,电影海报更要突出电影的主题,这是由电影海报的性质所决定的。观众总是期望通过海报获知电影的性质,是喜剧还是悲剧,是情感剧还是武打剧抑或战争剧等。在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之后,海报设计者还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琢磨,既要营造出悬疑的氛围进行渲染和造势,又要突出个性特色,给观众以更多的想象和发挥空间,让电影海报深入人心,令人久难忘怀。电影海报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具有造型艺术的风范,又兼有广告艺术的精髓。造型艺术中包括形象塑造、人物刻画、景物表现等,而广告艺术则包括了不可或缺的插图、片名、标语、正文、标志、色彩等元素,这两者在电影海报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特点和鲜明的位置。一份成功的电影海报,应该能体现出群众性、艺术性、娱乐性等特征,所有这些内涵都不能游离于时尚元素之外。电影海报设计是一门学问,时尚元素的运用同样是一门学问,设计师需要积累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挖掘其中的价值。

二、电影海报中的时尚元素所表现的图形创意

1.色彩在画面中的布局

海报设计要求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必须是有机的组合,从而构成画面和谐的色彩整体。海报设计中任何色块在布局中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照应。

2.图形的配置内容及宾主关系

在创意图形中,主图形和宾图形之间存在着主从关系,即所谓“五彩彰施,必有主色,它色附之”。图形的宾主关系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宾图也就无所谓主图,主图的力量依靠宾图烘托而产生。主图的面积不一定较大,主图也不等于主基调,但它能发挥时尚元素的关键作用,强化时尚色彩语言的感染力,从而形成画面的高潮,吸引观者的视线。

3.创意图形的积极作用

图形、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显然是不言而喻的。毫无疑问,在海报设计过程中,图形、色彩是主要表现手段,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色彩既是绘画重要的表现形式、语言构成要素,也是情感的符号、精神的载体。时尚的图形彰显出色彩的本质元素。创意图形包裹时尚元素,始终具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特别是创意图形色彩的视觉张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及其所产生的情感力量,会在设计师和观众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带领受众追逐时尚,引领时尚。

4.设计师在海报设计中要体现时尚与创新性

设计师应将时下中国水墨元素在时尚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中国的水墨元素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古典与现代并不矛盾,两者的碰撞反而更加体现了当代设计独特的时尚感。水墨元素作为设计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出现,其应用主要体现在形式和意境上。设计者可以通过突出水墨的气韵构架观者对海报作品的理解,如运用水墨文字、水墨图形或者水墨文字加图形的表现形式组成海报设计的画面,使其更加具有深层的文化含义。

三、电影海报中的时尚元素可以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由于电影海报引进了时尚元素,受众的注视频率得到提高,激活了个体欲望。所谓激活,是指决定个体认知加工的内部唤醒状态。激活水平越高,获得并储存的信息就越多,信息加工效率也越高。因此,从总体效应上来看,时尚元素能促进个体对整个海报的再加工,获得认知和价值取向的统一。如,《的晚餐》这张海报在网上的时候,引起了很多人追捧,因为这张海报上集中了电影里出场的主要角色,每个人的表情都不相同,而且各怀心事。有网友评论说:“看过电影,再回过头来看这张海报,会觉得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其实都映衬了他的角色和他的故事,很有意味。”这张海报的点击率很高,影片中的13个人物脸上的光影、色调、表情都不尽相同,深深地跟人物的个性融合在一起,给受众以强烈的感染力,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艺术张力和时尚的文化氛围。

作者:朱文凌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剪纸元素视角下海报设计论文

一、剪纸与海报

海报是处于绘画与艺术设计交叉点上的艺术,用于公众场所的招贴,传达特定的信息。海报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主要是通过视觉效果来引吸引观众分呈现,使得构成表现形式和作者的设计思想融合在一起,而且还可以使海报蕴含了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方面跟剪纸的构成要素、剪纸的内涵和精髓极为相似。

二、剪纸元素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剪纸元素样式丰富、历史悠久,题材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物质,是一些最能体现民众日常生活的物质元素。由最开始用来装饰、祭祀,到作为妇女的头饰,再到现在已经成为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民俗艺术。剪纸艺术造型简洁、色彩鲜艳喜庆、强烈的对比感,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图案式的构图和虚实结合。在海报设计中运用剪纸元素,不仅可以很好的展现中国的民族性特色,而且还可以产生令人记忆深刻的视觉效果。海报设计与剪纸艺术所展现的故事也具有相通性,例如:东风日产汽车公司在2012年新春为宣传本年度风云车设计了此款海报,这则汽车广告,运用剪纸的形式现代元素的表现,勾勒出了三口之家逛街,三个人手牵手,恩爱的夫妻与可爱的孩子交流沟通家庭和睦的场景与情侣在品质餐厅进餐的欢快温馨场景。流畅动感的线条把时尚前卫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呼应产品的口号与标题。从画面来看在三口之家逛街,朋友约会的欢快温馨场景之外加入了点线面的元素,加强了艺术设计感。这些生活场景都需要车载我们到达,它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便捷。观众更喜欢也更容易接受这种表现形式。可以肯定得说,剪纸艺术给海报设计带来了新的设计元素和视觉研究,传统的民间艺术也和现代艺术的融合在了一起,更使观众印象深刻。

三、中国剪纸元素在现代海报中的创新

传统民间剪纸的材质决定了它的外部轮廓必须完整不能刻断,所以民间剪纸艺术讲究“千刻不落,万剪不断”,它不允许形的破碎。这一点发展到今天也成了剪纸纹样的一个重要特色。但在现代设计中,已经不受这种限制,我们可以根据主体形象的需要,在不破坏纹样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随意的变化删减。将现代构成方式引用到剪纸纹样的构图中来,表现简约或繁复的风格。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海报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剪纸的形式展现舌尖上的中国的特色。其构成元素都是以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中所包含的各种食材,来比拟成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式。既形象展现其节目的内涵,又有一定的专属性。有创新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潮流中更好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独特的艺术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影响,各个国家文化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给海报设计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与冲击。中国的海报设计从模仿西方设计转向了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的新的视觉感受,并在世界海报设计中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第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宣传海报设计中运用中国书法及传统剪纸艺术形式展现“第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主题及特色。其构成元素是中国传统的各种书法加之以传统剪纸的表现手法。既可以宣传中国书法多样性又把中国民间剪纸作艺术宣扬出去,体现了该活动的专属性及文化内涵。如今,剪纸艺术的创新前提条件,就是将民间传统剪纸进行新的造型,是原有的趣味性和充满活力的律动感,以现代的设计思维展现出来,才让现代人被以剪纸为元素的新作品吸引。

四、结语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具有特色的,也是最基本的艺术形式,其中剪纸元素有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古往今来,它与设计息息相关,难解难分。独特的造型、题材、所运用的表现形式等,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多样性和精神文化的传承性。在海报设计中,可以利用中国传统的剪纸元素的特点,与海报设计相结合,组合出不同的海报设计方法,使海报设计能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生生不息。在利用剪纸的表现形式的同时丰富了海报设计的表现手法,更激发了海报设计无限的创作灵感,从而在世界设计的舞台中展现出了的特色。总之,在不失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的与现代艺术潮流相结合,更能体现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中国现代的艺术设计从传统艺术中发现独特的元素及其审美倾向,并运用到现代设计,才能在世界上独具魅力,所以我们应该研究其深层次的内容。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开发,更好的为传统图形创新中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为中国传统艺术吸收外来文化最终促进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也是为剪纸艺术提供更大的展现平台。不断的推陈出新、与各个领域相融合,会让我国传统文化一直流传,屹立不倒。

作者:杨文月 朱宇潇 谷罗娜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文字变形海报设计论文

1海报设计中文字变形设计的应用意义

在海报设计中,文字除了作为一种信息的表述媒介之外,通过对文字进行变形处理,可以使其更加符合海报设计中相关内容的表现以及增强情感传达的作用。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也非常符合海报这一宣传媒介的视觉传达特性。将海报中的文字进行一定的变形设计,能够使文字更加具有可观性,并且,将文字进行变形设计,使文字的外观更加符合海报所表现的内容以及主题,可以在增添文字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使得文字的含义能够更加轻松的被观者所接收与理解。在当代的海报设计中,文字的变形应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将文字进行变形设计,可以使文字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真正的达到传递信息以及吸引受众眼球的双重目的。

2海报设计中文字的应用原则

2.1表达海报的主题内容。

在一个完整的海报中,文字所起到的首要功能也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即是表现出海报所需要传达给人们的内容。因此,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海报文字设计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能够将设计者需要通过海报传达给人们的内容清晰鲜明的展现出来。这种表达海报内容的清晰性、性的具体要求就是无论是海报中的文字以何种字形、何种方式表现出来,都必须考虑到文字的可辩性,即所设计的文字原型能够被人们所理解。只有尊重文字的可辩性,才能使文字在海报设计中发挥出其传递信息的最重要作用。只有确保了海报中的文字设计可以清晰明白的向看到他的人传达出商家或者设计师想要传达给人们的信息,才能够在保障文字可辨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对于海报文字设计的其他设计感以及更深层次的含义进行研究与发掘。

2.2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在海报设计中,独特的文字设计可以给人以独特的新鲜感。从人类所接收信息的途径来看,视觉所接收到的信息是被人脑所感知的,因此想使得海报设计中所表现的内容能够在及时时间被观者接收,那么拥有独特设计性的海报文字无疑能够在及时时间抢占先机,达到吸引观者注意的目的。在海报的文字设计中,将其表现的文字根据海报的内容与主题进行适当的重组与变形,将原本单一呆板的文字文本形式通过设计师的巧妙安排重新构造,无疑能够给海报增添一份独有的新鲜感。在设计海报文字的创新表达时,设计师可以根据文字的内容来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使海报中的文字设计能够摆脱文字单一的、通过内容来传达信息的方法,而能够使文字在外观上也能够将信息更贴切的传达出来。将文字的形式通过创新的设计重新表达出来,不但能够更加凸显海报设计的主题,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字摆脱呆板无趣的叙述功能,从而使观者能够对原本不甚注意的文字内容产生兴趣。

2.3字形设计与海报内容相符合。

当设计师在进行海报的文字设计时,不仅要追求单独的字体形式的美观性,同时还要注意文字外观的设计要同海报的整体形象相符合。在设计师进行海报设计之前,要对作品的整体风格作出预设。这个具体风格要包括海报画面的图案、颜色以及文字等元素。海报的风格设置要与其所表现的内容相符合。如果文字或者图案、颜色等元素中的某一环节不能与海报所表达的内容相符合,那么会给人以一种“不搭调”的感觉,从视觉上让观者感到别扭,无疑是非常影响海报的宣传效果的。在海报设计中重视文字与内容的符合,不但要注意文字与图案、色彩与海报中其他元素相符合,同时还要与海报所宣传的具体内容在意境与气氛上达到一定的统一。例如,如果海报所表现的内容气氛紧张激烈、惊险刺激,那么相应的文字搭配也要有一定的视觉张力。而如果海报的内容是宣传一些具有意境的类似于书画展览等性质的内容,那么相应的文字外观也要具有一定的文艺性与优雅感。只有海报的文字设计与其内容、主题以及海报中的其他元素达到的和谐与统一,才会使文字设计能够达到体现对象内涵、吸引观众的注意的效果。

3文字变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1根据文字本身的意义对文字的外观进行变形。

文字,其本身的作用就是传言达意的,在我们所常见的汉字中,往往一个简单的字、简单的词语就能给人以一个鲜明的联想。在对海报设计中的文字变形中,将文字赋予其本身所代表的具象是常用的设计手法。这种通过文字本身来进行设计的手法并不困难,如“树”这个字的设计就可以在“树”的基本字形上添加叶子、树的纹理等图案因素,再加之对这个字进行颜色上的调整,使这个字的颜色更加接近“树”的颜色,这就是将“树”这个字依据树的形态进行变形的最基本方法。同样,在设计“火”这个字的时候在其周围加上燃烧的火焰效果,这也是依据文字含义对具体的字形进行变形的例子之一。在文字的变形设计中,类似于“树”、“火”或者是“山”、“水”这类名词词性的文字变形设计相对容易,因为这些文字本身就能使人联想到事物的具体形态,再通过这些固有的形态对字形的设计进行安排,这种文字变形的方法对于海报设计师来说无疑是相对简单的。在文字的设计中,虽然可以依据名词的具体表达物对文字的变形进行相对的借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词汇都是有着具体的物象代表的。例如我们常见的“酸”、“甜”、“苦”、“辣”以及“喜”、“怒”、“哀”、“乐”等表现感受、感觉的形容词。我们无法在已有的事物中找到其具体形象,那么就自然不能依据其具体形象来对字体的变形做出参考。对于这类没有具体形象的词汇,我们依然可以依据其意义来对文字设计的变形做出参考,这就需要借助一些其他的事物特征。如在表现“甜”这个字的时候,可以将左半部分的“口”变形成为一个甜甜圈或者一颗糖。由于甜甜圈和糖给人的味觉体验是甜的,那么当人们看到这样设计的字形时,也会很自然的联想到甜甜圈或者糖果的甜味。这种以“通感”的方式来进行海报中的字体变形设计,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3.2根据海报内容进行文字变形设计。

在海报设计中,所包含的每一个元素都要与海报所要宣传的对象,即海报需要必须表现的内容相符合。在对海报的文字进行变形设计时,同样也要遵循与主题内容相符合的原则。将海报中的字体设计依据具体的内容进行变形设计,其首要要求就是文字给人的视觉感受要与海报的主体气氛相符合。简单来说,如果海报中所表现的内容是平静、温婉的,那么相对的字形设计也要相对的圆滑、平缓。而如果海报所表现的主题是紧张、恐怖的,那么其字形方面也要进行夸张的扭曲与放大,尽量给人以一种狰狞之感。在根据海报内容进行文字的变形时,其变形的设计方法并不拘泥于具体的形态转换,而是可以依据抽象的图案本身给人的感受加以设置,再搭配以颜色的适当应用,即可以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图像表现力。巧妙的借助海报所宣传内容的风格与特色,寻求与之有关联的字体变形方式,也是一种表现所宣传内容的很好方式。例如在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中,其海报的文字就应用了时尚杂志封面常用的字体,加上红色高跟鞋的封面,让人一眼就能明白影片的主题氛围。再如近日上映的《绣春刀》、《四大名铺》等电影,其海报的字体设计都采用了传统的书法形式,这样能够使得字形的设置更加具有历史感,从而与影片的内容、背景有着一定的呼应。将海报的具体内容与其中的文字设计结合到一起,能够使海报的整体效果更加和谐统一,同时也能够达到通过文字的变形设计来表达海报设计意境的目的。

3.3注重文字设置的意境营造。

在一个的海报设计作品当中,其文字的变形与设计无疑是打动观者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想使文字的设计不落于俗套,能够提高海报乃至宣传对象整体档次,那么对于海报中字体设计的意境营造也是非常之重要的。满画面、粗线条的的字体设置会给人以压迫、焦急之感,因此很适合应用在表现战争等题材的电影海报设计中。而飘逸、潇洒的文字设置则更加适合于文艺片以及一些具有中国古典韵味的商品推广方面。在海报的字体设计当中,其意境的营造与海报整体的形象设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当海报的设计者拥有了一定的文字设计思路时,通过对色彩、构图、图案等其他海报中的元素与文字的设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更加合适的意境与气氛,能够使得海报在整体的意蕴上更加符合被宣传内容的特性。通过对文字的变形设计增加意境,同时也可以为海报的整体效果做出相应的提升,从而增强海报设计的整体档次。无论是何种类型、何种方式的文字变形设计,只要能够从意境上得到一定的成就,那么毫无疑问能可以文字的表现水平提高到一个能够打动人心的高度。一个的海报文字设计作品,能够通过其极高的意境引发观者的思考,勾起观者思维上的共鸣,这样无疑对海报的宣传特性有着极高的帮助的。

4结语

文字是海报设计中非常重要并且不可或缺的一环。的文字设计不但能够使得文字可以发挥出其自身拥有的传达信息的功能,并且还可以让文字能够作为一种装饰手段使得整个海报画面更加具有吸引力。一个的设计师可以根据文字的内容以及所宣传对象的具体特性来对文字的设计进行一定的创新变形,这种文字的变形不但可以使文字的表现效果更加具有艺术性,同时也能为海报设计的整体效果增添光彩。

作者:靳妍 单位: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图形语言中电影海报设计论文

一、图形语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作用

(一)提高电影海报的个性魅力

图形语言是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图形作为人类情感表达最直接、最有效的视觉符号,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不仅能起到一般文字所无法达到的宣传效果,而且能以形象和色彩来弥补语言文字的不足,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好的电影海报设计应当以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依赖文字的注解。据相关研究表明,电影海报最引人注目和引起人们兴趣的不是文字,而是形象鲜明的图画。电影海报设计人员将图形语言的这种独特魅力运用到设计中,创造出造型简洁明快、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突出的艺术形式,不仅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而且使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最有效的信息。

(二)提高电影海报的审美价值

图形语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不仅能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而且使其审美价值得到提高。电影海报是电影灵魂的传播,对于提高影片的知名度、传递影片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票房收入等具有重要作用。审美价值是一种客观的、含有现实现象的自然性质,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但它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与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因而,电影海报的审美价值较大程度地体现出电影中所包含的复杂的影片精华部分,即影片的精神实质和情感生活。这些复杂的联系和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电影海报审美价值的基础。图形语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对电影内部存在的精神和价值表现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降低观众审美评价的不足、提升海报自身的审美价值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将文化与海报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

电影海报能够跨越国家、种族、阶级和语言障碍进入各个领域,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它包含许多人类进化发展的符号,被认为是未来的世界语言。电影海报中图形语言的运用是实现电影海报与电影文化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电影海报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影片主题内容、观众和市场的需要,集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于一体并通过计算机相关设计软件来实现。随着电影海报设计与电影文化的结合,电影海报设计的侧重点倾向于集人物塑造、情节发展、表现手法和精神生活为一体的电影文化的表达,文化成为电影海报体现的主要精髓。电影文化与电影海报设计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电影海报的文化价值,增强电影海报的感染力,而且可以提高电影海报本身的吸引力,达到信息宣传的目的。

二、图形语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图形语言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这些图形语言是电影海报设计中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行发展,因而在实际运用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影片形式、主题、内容和受众对象的不同灵活应用。

(一)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以具体的形象为表现基础,是一种直观的、人们乐于接受和喜爱的视觉语言形式,具有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具象图形所用的形象是客观对象具体形态的实质表现,这种写实的图形语言形式能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带给人强烈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具象图形不是简单地、机械地、表面地反映电影主题,而是在深刻把握影片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对影片内容进行选择、加工、提炼和升华,较大程度地突出影片的主要信息,诠释影片主题。具象图形的写实性特征决定了电影海报必须以突出影片的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演员的特写镜头或经典姿态动作为主。如在影片《佐罗传奇》的电影海报中,画面仅出现了蒙着黑面具、手持长剑的主人公佐罗的形象,具象图形语言的运用不仅地刻画出佐罗的游侠形象,而且增强了海报的吸引力、表现力和宣传效果。由于演员本身就是卖点,因而这种注重人物面部特写、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海报是电影海报中最常见、最常使用的形式。具象图形以高度逼真的形象性、真实的情境性、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具有创意的写实性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极大的心灵震撼力,激起人们观看电影的兴趣和欲望。如在影片《投名状》的宣传海报中,上面部分是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和徐静蕾四位主演的特写镜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下面部分展现的是万箭齐发的战争场景,场面激烈震撼,超越了视觉的一般状态,影片的类型、主要演员一目了然。这种写实的、简明扼要的、直奔主题的海报设计形式既有效地利用了主要演员的明星效应,又突出了影片的主要人物、宣传了影片的主要信息,因而已成为电影海报设计中较为固定的模式。

(二)抽象图形

虽然具象图形能快速传递信息,但是由于图形过于直白,缺乏商业化创意和艺术性,因而,无法充分有效地表达电影内涵。抽象图形是与具象图象相对而言的,是以具体物象为基础,经过联想、象征、比喻、暗示等艺术加工后,忽略、超越具体物象的原形,使其成为没有视觉上具体形象再现的图形。抽象图形是一种高度理念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多用来表现精神和意象方面的事物。抽象图形不仅能够使电影海报设计不受时空限制,而且能摆脱表现对象和表现技巧的束缚,强化影片主题,使影片主题体现出典型性和情感化的特征。如在影片《南京》的宣传海报中,整幅海报只有灰暗的天空和一面被高高举起的红十字会旗,尽管画面中没有一个人,但人们却能感受到成千上万的南京人正遭受着严重的生命威胁,他们急需人道主义的救援。抽象图形具有宽泛的象征性,常被用在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电影主题的海报设计中,但由于纯粹的抽象图形很难被多数人快速、地理解和接受,因而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很少被单独使用。当前,电影海报设计中最常采用的图形语言是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的相互结合和渗透,这样既能体现简洁明快的效果、强烈的装饰性和形式感,又能极大地提升设计的表现内涵和艺术品位。

三、电影海报设计中运用图形语言应注意的问题

(一)图形语言表达的性

的电影海报是电影的预告,与电影是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的关系,因而,电影海报设计不仅要在风格、类型、主题、内容上与电影保持一致,而且要以完整的视觉形象和画面来传递信息和文化。电影海报作为电影艺术的衍生物,必须依附从属于电影,为电影服务,这就使得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图形语言不能像其他艺术语言一样可以随意创作,而必须依据影片表现的人物、场景和意境,以比喻、夸张、变形的修辞手法,具有刺激性、艺术性、通俗性和鼓动性的语言形式将影片中最典型、最精彩的镜头和信息传递给受众。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由于文化程度、生活阅历、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语言的歧义性和模糊性,使得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等性。图形语言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能够使绝大多数受众从图形语言中地理解海报所要传达的信息,尽量减少信息误读误解的发生。因而,海报设计人员在对图形信息和影片信息进行编码时,首先要考虑信息传播的性问题,毕竟海报信息传播所面对的是大众人群。此外,设计人员还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图形语言来传播信息,以保障绝大多数人能地领悟到海报所传达的信息。

(二)图形语言表达要生动简洁

图形越简洁生动,传递速度就越快,传播效果就越好,因而,电影海报中使用的图形语言除了要深刻外,还要简洁生动。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人的视域范围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只能集中于很小的区域。人眼所能看到的视域是由大脑对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外界事物的识别范围决定的。一般来说,外界事物的影像越大、越清晰,物体的层次越少,大脑的反应就越直接,视觉识别的速度就越快。从物体形状和平面图形的角度看,人眼对对称的、简单有规则的图形和恬静的形象识别得较快。据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的无意注意时间大约为1~3秒,电影海报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抓住受众视线、传递影片重要信息,就必须使用简洁生动的平面化图形语言。此外,画面内容太多、太杂还容易引起视觉审美疲劳,因而,简洁生动的图形语言不仅能强化色彩对比和主体形象,还能将繁杂的内容以醒目、生动的方式地表达出来,实现最短时间内吸引受众高度重视的目的。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影艺术的繁荣和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电影海报设计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形语言也以独特的语言方式和表现形式日益成为一种最有效的视觉传达工具。

作者:张笑非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视觉符号中电影海报设计论文

一、电影海报与视觉符号

视觉符号则是指一切能够以人类视觉感官角度传达信息的媒介载体。现代平面设计理论认为,视觉符号可以引起受众的生理反应,使他们产生联想,进而产生移情等心理效应,由此可见视觉符号在设计领域的重要地位。将电影海报中的诸多元素统括到平面设计视觉符号的范畴内,大大提高了电影海报设计的专业性。设计师可以通过视觉符号的重组、构成,以多种手段和形式生动地再现电影内容,传达电影主题,吸引受众注意,使受众产生观影欲望。

二、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符号研究

电影海报的视觉符号分类同平面设计一样,主要由文字、图形、色彩三大要素组成,它们是二维感官的基本要素,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要想制作出的电影海报,需要设计师不但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整体构思,还要从微观角度对视觉符号展开分析。

(一)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文字符号

文字本身就是人类记录事物、交流情感的符号,我们每天获得的信息大部分都通过文字传达。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信息和不同的情感传播目的,用以迅速展示影片主题。通常,电影海报文字符号有以下四种表现方式:

1.解构型文字。

解构型文字是由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根据解构主义而提出的海报设计方法,它是指对原文字进行有意识地破坏,剥离文字的整体性、突出文字的局部,从而形成的具有图形性的“文字”。这类文字能够降低文字的阅读性而增强其图形性,通过对文字进行分解、进行笔画的增减等使之符合某种视觉要求,是电影海报设计中常用的文字设计手法。对电影海报中的文字进行解构处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不但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字形式,更需要使文字信息与海报思想主题紧密连结。如电影《逆战》的宣传海报中,设计师将“逆战”二字进行了分解,每一个笔画都脱离了文字主体,呈现出一种支离破碎的视觉效果,这正同电影中兄弟两人失散多年的情节相吻合,实现了故事情节的隐喻传达。

2.重构型文字。

重构型文字是指对文字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使文字整体呈现出点线面等图形特征的文字形式。这类文字符号性极强,又非常具有趣味性,能够呈现出某些特殊的视觉效果,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和趣味性,让人看完海报有深刻的印象。如《黑客帝国》的海报,画面中程序代码被编排成雨丝状从天而降,给人一种强烈的超现实感觉。又如电影《女人》的海报,设计师通过“sex(性感)”“beauty(美丽)”“passion(激情)”以及影片名“thewomen(女人)”等一系列文字的重组排列构成了一幅女性身材的轮廓图,实现了文字对电影主题内容的传达。重构型文字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不同大小、不同笔体、不同风格的文字之间组合形成的“文字”。这种形式的重构文字同样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如首部港产3D恐怖电影《童眼》就是用了这类重构型文字,设计师为了突出电影3D的形式特征,将红色的“3D”同绿色的影片名“童眼”进行组合设计,在介绍影片内容的同时实现了影片特色的传达。

3.手写型文字。

不同字体的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感受也是不同的。近年来手写体文字大行其道,受到电影海报设计师的广泛重视。在世界语言文化中,无论是汉字还是英文或是其他语种的文字都有多种手写方法,比如汉字中的楷书给人冷静、认真、有秩序的视觉感受,草书给人随意、放松、流畅的感受,幼圆给人可爱、清新、活泼的心灵感受等等。总而言之,无论是汉字、英文还是阿拉伯文,手写体不仅能给 人一种自然、质朴、亲切的视觉效果,更能带给人效果各异的心理效用。如电影《爸,你好吗?》的海报,手写体的影片名,呈现出如同家书一般的和美、感人的效果,与电影主题一致。又如电影《龙门飞甲》海报中的影片名就选用了书法体,洒脱的草书搭配影片古装人物的武侠扮相将电影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观众。

(二)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图形符号

当代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格尔•马蒂斯曾说:“一幅的海报作品,能够依靠图形符号传达信息,而不依靠任何文字注解。”由此可见,图形在人类视觉收集与情感传达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电影海报中,图形符号应力求简洁、富有创意,这样才能直观而迅速地使受众了解到电影的主题信息。一般来讲,电影海报中的图形符号有两种表现方式。

1.说明性图形符号。

说明性图形符号是我们最常见的电影海报图形形式,它主要对电影内容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说明性图形功用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及时,通过建立另一个全新具体形象的方式去解释说明目标对象;第二,选取目标对象的一部分或是有关联性的图像资源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无论何种意义层面上的说明性图形都能以最有力、最直观的方式让观众明白电影海报要传达的主题。如电影《塔拉星球之战》的宣传海报,画面中有各种宇宙飞船、太空战机、飞碟等,背景则是火光冲天的太空,整幅作品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影片“星球之战”的主题内容,使观众一目了然。

2.象征性图形符号。

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打动人的内心,因此图形不仅要具有最起码的装饰功能,还要有内涵上的象征意义。象征性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应用能够间接传达电影的精神和寓意,实现观众同电影深层次的互动。通常,电影海报中的象征图形主要有三类。及时,传统纹样象征图形。这类图形取材于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内涵较为深刻。如电影《杨门女将》海报中穆桂英的帅服上雕虎绣凤,很好地凸显了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和品格性情。第二,概念象征图形。这类图形同人类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抽象概念图形相联系,是一种跨文化、跨地域的象征图形。如电影《切尔诺贝利》中就采用了我们常见的放射警示标志,以此象征这场危险的核泄漏事故。第三,科学象征图形。这类图形取材于医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等,以一种超自然、超现实的形态象征着未来或是不可知的领域,在众多科幻影片海报中非常常见。如电影《地心引力》的海报就以地球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没有引力的外太空世界,象征着故事情节的科幻性。

(三)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色彩符号

色彩作为视觉传达中最直观的要素,不但能够先于文字、图形被人们感知到,还能够根据纯度、色相的变化使观者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是一种发自精神深层的冲击与震撼。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要关注色彩的心理效应,赋予色彩更深层次的心理暗示或精神意义,使之成为电影情感传达的重要媒介。一般来讲,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色彩符号大致可分为冷调色彩符号和暖调色彩符号两种。

1.冷调色彩符号。

冷调色彩符号主要包括蓝色、绿色、紫色、棕色等短波较长的色彩,这些色彩可以根据设计师的具体配色方案呈现出多种效果,或是给人沉静、理性的心理感受,或是给人悲伤、孤寂的心理感受。以电影《唐山大地震》海报为例,画面中的两层背景均采用了棕色这一较暗的冷色调——阴冷的废墟和低沉的天空将整个电影的悲伤氛围衬托出来,寓意了灾难带给人们的心灵创伤,让观者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的情感冲击。

2.暖调色彩符号。

暖调色彩通常是指黄色、橙色、红色等长波较长的色彩,这类色彩不但具有很高的色彩识别度,同时还能传递给人一种热烈、奔放的心理效果。以电影《英雄》系列海报组中的《如月》为例,这张海报运用红色暖色系作为色彩表达的主要基调,章子怡扮演的如月身穿红色衣服,神情镇静,眼神中带着决绝,周围是随风而舞的如火焰般的枫叶,整个画面的意蕴通过色彩被烘托了出来。红色在这里已经不仅表达了其本身含有的炙热、激烈、奔放,更是代表着忠诚、牺牲,还代表了影片的环境。这样的配色方式直接把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视觉化、明朗化,也间接地把故事要表达的思想艺术化、纯粹化了。电影海报不仅是电影艺术宣传的重要手段,还是人类社会信息和文化行为的集中表现。的电影海报是各种视觉符号搭配的结果,是设计师个性创意与理性思维的体现。在现代电影飞速发展的今天,总结电影海报设计的内在规律和原理,探索电影海报设计的新思维、新方式日益重要,作为当代设计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用近期的设计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为社会建立起电影与大众沟通的桥梁,不断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电影海报。

作者:孙丹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水墨艺术与平面海报设计论文

一、海报和海报设计的重要性

海报是公共场所最为常见的张贴之一,它通过色彩、文字、图形的有机结合来进行信息传达,从而给人们带来欣赏美的快感。海报可以分为社会公共海报、商业海报和艺术招贴三类。海报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社会公共海报有利于传播正能量,宣传环保意识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商业海报有利于某一特定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海报设计,充分发挥海报的作用和影响力,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探析海报设计的表现与水墨艺术特性

1.传统水墨艺术的显著特征

传统水墨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观、审美观。水墨艺术采用黑白两种基本色彩,巧妙地概括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体现了人们视觉和心理上对于纯粹精神的追求与向往。传统水墨画通过书法、印章、提款、笔墨肌理等元素呈现和传达海报创作者丰富的情感,从而激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

2.水墨艺术对海报设计的意义海报设计同时具有绘画与设计的特征,是纯粹艺术与应用设计的交叉点。因而,平面海报设计既具有强烈的象征性,也具有信息传达性,是一种

充满民族文化底蕴和精神的一种特殊视觉设计。水墨艺术对平面海报设计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绘画技法

水墨艺术通过抑扬顿挫的绘画技法,呈现水墨作品的意趣和情态,是创作者主观情感和修养的集中表现。现代平面海报设计成功借鉴了水墨艺术的表现技法,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给观赏者带来各不相同的心理感受。同时,水墨艺术触笔的随意性和不规则性与商业海报的规范、严谨相结合,给观赏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层次变化

传统水墨画擅长通过层次变化表现空间关系,来表达创作者悠远而豁达的情怀与意境。水墨艺术非常强调墨色变化。如:焦、浓、淡、雅、清。不同的深浅变化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明暗关系,从而将水墨艺术的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种明暗调子就是现代平面海报设计的立体空间,处理好各种空间关系,能够大大提高海报的吸引力。

(3)虚实处理

水墨艺术家非常重视对画面空白处的处理,能够娴熟地应用“计白当黑、以一当十、虚实相生”等处理技巧,通过简单寥寥几笔将丰富的意境呈现给观赏者。这种处理技法的绝妙之处在于用极其少的要素传递极为丰富的信息。现代许多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都成功借鉴这一简约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画面的空白空间传递信息,提高设计作品的独特性和影响力。

三、海报设计中水墨艺术的有效融入

1.水墨艺术的理解与运用

海报的设计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国水墨艺术的独特构图、意境表达、色彩搭配、笔墨处理技法等无一不是现代海报设计值得借鉴的重要元素。著名平面设计大师勒棣强是把水墨画成功融入现代海报设计的杰出代表。他热衷于研究与探索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切合点,主张把我国传统水墨艺术的笔墨情趣、深远意境有机融入现代化设计语音当中。同时,他还强调通过简单的构图传达丰富的信息与情感。这种巧妙的有机融合并不是简单的“1+1=2”,而是立足于对我国悠久文化历史和人文情怀的理解与感受,从人文精神出发,充分利用黑与白、明与暗、实与虚等元素的相互交融与汇合,让观众能够切身感受到艺术精神与心灵浸润的美妙。他的文化性公益海报代表作《水墨的年代》《爱护自然元素》《元素记时海报系列》等都饱含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韵味。他的《自在》系列招贴,娴熟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成功应用了肌理处理效果,同时散发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时代意蕴和现代美感,不愧为水墨艺术成功效融入现代海报设计的成功典范。

2.传承与创新水墨艺术

近年来,本土化设计凭借特有的亲切感、民族自豪感受到国人的青睐。水墨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应当予以继承并发扬广大。这里所说的继承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古,而是在大量吸取水墨艺术的思想理念的基础之上,将新形式、新面貌赋予水墨艺术。现代平面海报必须扩大借鉴力度,吸取水墨艺术之精华,创造出新的平面海报形式。目前,我国房地产海报设计在传承与创新水墨艺术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此类海报设计多以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为侧重点,突出表现我国传统水墨艺术所特有的情趣、自然、写意、随意特征。与此同时,设计师根据不同楼盘的具体情况,将水墨艺术与插画、现代摄影等元素巧妙融入海报设计中。这种独特的设计形式既能展示该楼盘独特的人文环境,也能达到预期商业目的。比如“御汤墅”楼盘的海报设计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中国人居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该楼盘的较大卖点和设计理念。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将传统水墨画巧妙融入海报设计,通过素雅的水墨视觉呈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价值观,中国人居建筑智慧跃然于纸上,大大增强了观赏者对该楼盘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3.设计意识与国际接轨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沟通日益密切,这就要求设计要能够同时兼顾世界各国人民的不同审美情趣,努力挖掘出世界共同的设计表述语言。比如著名设计师陈放的代表作《胜利》,通过残缺的手来烘托胜利的悲剧,整个设计充满了残缺的独特意境,充分展现了胜利背后那无数次的失败、艰辛与痛苦。同时,该设计还恰如其分地应用了“反色”,通过残缺部分给观赏者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与停顿,让人们通过想象力进行视觉补充,有效突出了虚空和残缺部分,给人们全新的视觉体验的同时,唤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共鸣。因此,该作品一经问世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目光并获得一致好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墨艺术与平面海报设计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体现水墨艺术独特的内涵、情趣、思想与韵味和中国特色元素推广与应用,还有利于提高海报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因此,海报设计者应该充分了解水墨艺术的特征,发挥自己的设计水平与创新能力将水墨艺术与平面海报设计有机融合,提高自身的平面设计水平,为中国特色平面设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刘秦晋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学院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浅析传统美学观点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传统 本土化 设计文化 审美

论文摘要:海报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形态,常常采用具吸引力、号召力的文化符号来作为海报的信息传播载体,因此海报可以说是某个历史时空中文化精神的集中显现。现代海报设计的进程中,很多设计师已经意识到要创造出富有民族气息的视觉设计,于是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吸收并运用。本文仅从传统美学观对海报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了一些杭理和探讨。

海报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形态,常常采用具吸引力、号召力的文化符号来作为海报的信息传播载体,因此海报可以说是某个历史时空中文化精神的集中显现。现代海报设计的进程中,很多设计师己经意识到要创造出富有民族气息的视觉设计,于是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吸收并运用。当然这种传统文化并不是单纯地照搬传统图形或符号,而是将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融合。靳棣强先生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中去,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就图形来说,吸收传统图形并不是一种“拿来主义”,简单的拿来,只会适得其反,传统图形的运用,应考虑其本身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内容,以创新的角度、变通的思维将传统文化再造,从而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在中国古代画论里就有许多美学观点值得我们在现代设计中去探索,而且己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本文仅从这一角度进行一些梳理和探讨。

一、虚实相生

在《老子·四十章》里,老子云:“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24小时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书画学中,“无”比“有”更重要,也即是“虚”实更重要。在文人画家夏圭、马远的画中,总是画山水的一部分。即实景只占画面一角,大量空白,以有无相生的方式传达出无限的深意。齐白石画虾,匠心独运地处理画面的虚实、照应关系,留下大量空白,空白即水,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苏轼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与静,空故了群动,静故纳万境。”(《送参廖师》)虽是讲诗,但苏轼认为“诗画本一律”,也通于画。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审美心理本有机能,对于画的空白,观者自会按一种最美的方式去填补。这样,画的空白不仅带来一般的余味,而且产生使各种类型的观者都满意的余味。

这种传统艺术中空白、虚形的表现方式不自觉地体现在许多现代设计师的作品当中。如设计中的正负形象,形象与空白背景的关系,都在视觉上造成虚实的空间效果。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避免直白性,使之更含蓄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人文精神。如靳棣强先生为纪念日本设计巨匠田中一光先生逝世的一幅海报,与马远的《江独钓图》有异曲同工之妙。为表现对田中先生的哀悼之情,选择了田中先生名字中的“一”字来做视觉符号。纯净虚无的画面中一条瘦劲的横线反向地静置于半空中,一滴泪水的滑落显得无力又脆弱,仿佛述说着对这位设计巨匠的不舍与沉痛。画面大量虚无苍白的空间让人莫名中感染到那种哀悼的氛围,给人一不护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意境。

二、自然为上品之上

较早提出“自然”概念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这里“自然”一方面指无为,另一方面指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道法自然”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这一法则才能达到和谐。从道的角度看什么是最美的呢?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的是最美的音乐是听不到音乐,最美的形象是没有形象。一旦有音有形,就肯定是现世的、具体的、有限的,受一定时空中的美丑系统所规定的。因此什么是真正的美呢?其必曰:“大美无美”。从宇宙角度看,社会之美不是真美,超社会的天地之美才是真美。“朴素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核意》)。中国古典较高品格就是自然,所以有“自然者,为上品之上”,自然含有素朴、本性、本质之意。

设计中将众多的视觉元素化繁为简,变零为整,形成视觉集中而又内容丰富的简洁图形的方式。如以城市印象为主题的系列招贴中苏州印象的几幅作品(图2),用了几块相同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图形的形状象苏州传统的小拱桥,但己经图形化,简略化了。提到苏州总是会令人想到小巧玲珑、古典雅致的园林,清幽古朴的小巷,一片黑瓦白墙的水墨画意境。而那些青苔斑斑的小桥,或圆或方或单或双的桥洞可能是最能代表苏州特色的。作品中的图形既体现了“桥”这一江南特有的文化,同时又有图形特有的抽象感,在似与不似之间。在图形中还融入了带有历史痕迹的书法字体,班驳的字体仿佛在述说着古老的历史。整幅作品全用黑白色调表达,画面除了那几块状似桥的几何图形,大量的留白。在这个抽象图形中,空间、环境、建筑、色彩、形体等都被浓缩在了这个极度简练的象符号内,就内涵和神韵的表现来说,具象的表现是很难进入这种境界的。

三、意境

纵观中国画史,有意无意运用含蓄表达意境的画作不胜枚举。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什么是意境?唐代大画家张躁论画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平面设计中,不仅指设计者所描绘的寄寓着各人思想的画面,而是含有言外之意,“画”外之音。要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就要进刀‘象”外之“境”,使境生象外。设计作品的形式是物质的、有限的、短暂的,而它的意境美才是精神的、无限的、永恒的。只有当这种物质的感性形式生出了美的本质一精神境界,设计作品才得以美的升华。艺术创作往往来自于一种情绪,表现为一种虚幻的模糊的兴奋和躁动,要想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就要把情感化为一种意象。

看看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作品,他给无印良品做的《地平线》系列海报(图3)尽显大气宁静之感四组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超宽场景,利用地平线的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加上“无印良品”文字logo,再没有其他多余的元素。高角度的拍摄手法突出了人物的渺小,天地之悠悠,平静的构图,画面给人一种“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意境之美,一种大气下的细腻。

比如:it was at that same table that i had eaten my hearty breakfast and my frugal dinner, read my medical books and written my first novel. it was in that same arm-chair that i had read for the first time wordsworth and stendhal. (cake and ale)

我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吃过多少顿丰富的早餐和节约的晚餐,我也是在这张桌子上共度了医科书籍,写出了我的及时部小说。我就是坐在这张椅子里及时次读了华兹华斯和司汤达的作品。(《寻欢作乐》)

这里主角回到35年前的小屋,这里发生的一切从真实的时间距离来讲应该都是过去,照例应该用“那”。可是在汉语里都用了“这”,似乎这一切都是眼前发生的事情,拉进了说话人和这间小屋的关系。所以当表达时间距离的时候,汉语中用“这’,还是“那”,也不是根据实际时间的距离,而是根据心理距离,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用“这’,来拉进实际的距离,仿佛就在眼前发生。

3.篇章距离(textual distance)

halliday指出在英语中“this”往往指说话人自己说过的,而"that份旨别人说过的话。但是在汉语中,“这”既可以指自己说过的也可指别人说过的。(许余龙)

四、总结

中国的文化比较注重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比较关注自身周围的事物,较为主观,所以在使用指示代词“这”和“那”的时候容易受到心理距离的影响,往往化远为近,拉进人际关系,所以“这”的使用频率要高于“那”。

西方的文化比较注重事实和独立,较为客观,所以在使用指示 词“这”和“那”的时候比较注重实际距离,"that”的使用频率要 高于。

因此,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 响,这样才能避免文化冲突造成的语言障碍,更地使用语言,加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海报设计中的常用表现技法

直接展示法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运用十分广泛的表现手法。它将某产品或主题直接如实地展示在广告版面上,充分运用摄影或绘画等技巧的写实表现能力。细臻刻划和着力渲染产品的质感、形态和功能用途,将产品精美的质地引人入胜地呈现出来,给人以逼真的现实感,使消费者对所宣传的产品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

这种手法由于直接将产品推向消费者面前,所以要十分注意画面上产品的组合和展示角度,应着力突出产品的品牌和产品本身最容易打动人心的部位,运用色光和背景进行烘托,使产品置身于一个具有感染力的空间,这样才能增强广告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突出特征法

运用各种方式抓住和强调产品或主题本身与众不同的特征,并把它鲜明地表现出来,将这些特征置于广告画面的主要视觉部位或加以烘托处理,使观众在接触言辞画面的瞬间即很快感受到,对其产生注意和发生视觉兴趣,达到刺激购买欲望的促销目的。

在广告表现中,这些应着力加以突出和渲染的特征,一般由富于个性产品形象与众不同的特殊能力、厂商的企业标志和产品的商标等要素来决定。

突出特征的手法也是我们常见的运用得十分普遍的表现手法,是突出广告主题的重要手法之一,有着不可忽略的表现价值

对比衬托法

对比是一种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它把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鲜明的对照和直接对比中来表现,借彼显此,互比互衬,从对比所呈现的差别中,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通过这种手法更鲜明地强调或提示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给消费者以深刻的视觉感受。

作为一种常见的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可以说,一切艺术都受惠于对比表现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广告主题加强了表现力度,而且饱含情趣,扩大了广告作品的感染力。对比手法运用的成功,能使貌似平凡的画面处理隐含着丰富的意味,展示了广告主题表现的不同层次和深度。

合理夸张法

借助想象,对广告作品中所宣传的对象的品质或特性的某个方面进行相当明显的过份夸大,以加深或扩大这些特征的认识。文学家高尔基指出:“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通过这种手法能更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夸张是一般中求新奇变化,通过虚构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美的方面进行夸大,赋予人们一种新奇与变化的情趣。

按其表现的特征,夸张可以分为形态夸张和神情夸张两种类型,前者为表象性的处理品,后者则为含蓄性的情态处理品。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为广告的艺术美注入了浓郁的感情色彩,使产品的特征性鲜明、突出、动人。

以小见大法

在广告设计中对立体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设计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以小见大中的“小”,是广告画面描写的焦点和视觉兴趣中心,它既是广告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设计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面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运用联想法

在审美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联想,能突破时空的界限,扩大艺术形象的容量,加深画面的意境。

通过联想,人们在审美对象上看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经验,美感往往显得特别强烈,从而使审美对象与审美国微软公司者融合为一体,在产生联想过程中引发了美感共鸣,其感情的强度总是激烈的、丰富的。

富于幽默法

幽默法是指广告作品中巧妙地再现喜剧性特征,抓住生活现象中局部性的东西,通过人们的性恪、外貌和举止的某些可笑的特征表现出来。

幽默的表现手法,往往运用饶有风趣的情节,巧妙的安排,把某种需要肯定的事物,无限延伸到漫画的程度,造成一种充满情趣,引人发笑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幽默的矛盾冲突可以达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勾引起观赏者会心的微笑,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发挥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借用比喻法

比喻法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选择两个在本拷贝各不相同,而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性的事物,“以此物喻彼物”,比喻的事物与主题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某一点上与主题的某些特征有相似之处,因而可以借题发挥,进行延伸转化,获得“婉转曲达”的艺术效果。

与其它表现手法相比,比喻手法比较含蓄隐伏,有时难以一目了然,但一旦领会其意,便能给一以意味无尽的感受。

以情托物法

艺术的感染力最有直接作用的是感情因素,审美就是主体与美的对象不断交流感情产生共鸣的过程。艺术有传达感情的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这句话已表明了感情因素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在表现手法上侧重选择具有感情倾向的内容,以美好的感情来烘托主题,真实而生动地反映这种审美感情就能获得以情动人,发挥艺术感染人的力量,这是现代广告设计的文学侧重和美的意境与情趣的追求。

悬念安排法

在表现手法上故弄玄虚,布下疑阵,使人对广告画面乍看不解题意,造成一种猜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在观众的心理上掀起层层波澜,产生夸张的效果,驱动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强烈举动,开启积极的思维联想,引起观众进一步探明广告题意之所在强烈愿望,然后通过广告标题或正文把广告的主题点明出来,使悬念得以解除,给人留下难忘的心理感受。

悬念手法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它首先能加深矛盾冲突,吸引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造成一种强烈的感受,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选择偶像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心里都有自己崇拜、仰慕或效仿的对象,而且有一种想尽可能地向他靠近的心理欲求,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手法正是针对人们的这种心理特点运用的,它抓住人们对名人偶像仰慕的心理,选择观众心目中崇拜的偶像,配合产品信息传达给观众。由于名人偶像有很强的心理感召力,故借助名人偶像的陪衬,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印象程度与销售地位,树立名牌的可信度,产生不可言喻的说服力,诱发消费者对广告中名人偶像所赞誉的产品的注意激发起购买欲望。偶像的选择可以是柔美风流的超级女明星,气质不凡举世闻名的男吸星;也可以是驰名世界体坛的男女高手,其它的还可以选择政界要人、社会名流、艺术大师、战场英雄、俊男美女等。偶像的选择要与广告的产品或劳务在品格上相吻合,不然会给人牵强附会之感,使人在心理上予以拒绝,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谐趣模仿法

这是一种创意的引喻手法,别有意味地采用以新换旧的借名方式,把世间一般大众所熟悉的名画等艺术品和社会名流等作为谐趣的图像,经过巧妙的整形履行,使名画名人产生谐趣感,给消费者一种崭新奇特的视觉印象和轻松愉快的趣味性,以其异常、神秘感提高广告的诉耱效果,增加产品身价和注目度。

这种表现手法将广告的说服力,寓于一种近乎漫画化的诙谐情趣中,使人赞叹,令您发笑,让您过目不忘,留下饶有奇趣的回味。

神奇迷幻法

运用畸形的夸张,以无限丰富的想象构织出神话与童话般的画面,在一种奇幻的情景中再现现实,造成与现实生活的某种距离,这种充满浓郁浪漫主义,写意多于写实的表现手法,以突然出现的神奇的视觉感受,很富于感染力,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受,可满足人们喜好奇异多变的审美情趣的要求。

在这种表现手法中艺术想象很重要,它是人类智力发达的一个标志,干什么事情都需要想象,艺术尤其这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想象就艺术的生命。

从创意构想开始直到设计结束,想象都在活跃地进行。想象的突出特征,是它的创造性,创造性的想象是新的意蕴的挖掘开始,是新的意象的浮现展示。它的基本趋向是对联想所唤起的经验进行改造,最终构成带有审美者独特创造的新形象,产生强烈打坳人心的力量。

连续系列法

通过连续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觉印象,使通过画面和文字传达的广告信息十分清晰、突出、有力。

广告画面本身有生动的直观形象,多次反复的不断积累,能加深消费者对产品或劳务的印象,获得好的宣传效果,对扩大销售,树立名牌,刺激购买欲增强竞争力有很大的作用。对于作为设计策略的前提,确立企业形象更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作为设计构成的基础,形式心理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从视觉心理来说,人们厌弃单调划一的形式,追求多样变化,连续系列的表现手法符合“寓多样于统一之中”这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使人们于“同”中见“异”,于统一中求变化,形成既多样又统一,既对比又和谐的艺术效果,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海报设计

摘要:本文着力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电影海报所呈现的民族性问题,以及设计师如何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进而在电影海报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倾向。而电影海报设计师只有立足文化传统并挣脱其束缚,方能在中西文化之间达到完善自身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电影海报,设计,文化背景,民族性

世界电影自诞生之日已有百余年历史,“电影海报同月份牌、年画、宣传画一样可统称为招贴画,也可称为电影宣传画。一般张贴于影剧院、广告栏或是张贴在大街马路等公共场所。”电影海报属于平面广告设计,其作用在于推销电影内容,在颇具审美性的艺术形式下,电影海报因设计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了强烈的民族性艺术风格,因而也成为时代的忠实记录者。

由于美学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电影海报设计必定带有民族性特质。设计师的成长环境决定了设计理念的民族性差异,他的作品体现着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在多元化的沟通与理解中,电影海报图形语言的国际性趋势并没有消解民族性内涵。相反,拥有国际背景的民族性设计才是电影海报的发展趋势,因为国际性基于民族性得以产生、发展,否则电影海报设计的国际化将成为空洞的说谈。以德国为例,它是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的发祥地,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欧洲传统文化对冈特·兰勃的广告招贴设计作品存有显而易见的影响。源于同一文化土壤的设计师,必定具备相似的设计观,德国heinzschulz-neudamm亲自设计的《大都会》(由弗里兹·朗使执导)国际版电影海报,在美国拍出六十九万美元,因为作品绘制于1927年且存本较少,设计师采用艺术装饰主义手法,极力营造出充满未来世界的审美性效果,进而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电影海报的设计理念差异,在提升电影主题的过程中,电影海报也因设计者的民族性,无形之中成为时代风貌的见证者。

电影海报设计伴随着世界电影而产生,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的发展历程,逐渐由单纯介绍电影内容的招贴画,变成一种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从海报设计角度研究,世界电影海报大致经历了手绘海报和电脑(设计)海报两个阶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手绘海报首先出现于观众视野,直到五十年代,新中国的电影海报均采用手绘的形式。这种绘画方式强调了平面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大胆的夸张造型以及鲜明的色彩,充分表达了设计者对电影内容的文化解读。此时的设计要求在于着力刻画影片内容,多写实性描绘,如影片的主人公以及重要场景皆成为手绘对象。1939年由维克多·弗莱明导演的《乱世佳人》成为影坛经典,电影海报以剧中亚特兰大的火光冲天为背景,配合火红的暖色调,夸张而鲜明地表达出英雄怀抱美人的浓烈爱意。1941年由奥逊·威尔斯导演的《公民凯恩》成为划时代的一部影片,它的一款海报(西班牙)采用写实性手法描绘出男主角的半身像,在色彩处理上因降低了纯度造成偏灰的效果,与电影所要阐发的深刻内涵相符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型摄影加工器材的应用以及电脑合成技术的广泛普及,世界电影海报逐渐步入电脑设计时代。设计师采用先进的电脑合成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写实性描绘,丰富了电影海报的象征性寓意以及文化的多义性表达,成为电影商业化运作中的一个亮点。萨姆·门德斯 (sam mendes) 导演、alan ball编剧的《美国丽人》为一部家庭伦理片,海报以少女性感、美丽的腹部为背景,一朵玫瑰花尽显青春的甜美,画面呈现粉红色娇嫩的绘画色调,温暖、鲜艳的色彩与深刻、复杂的故事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它没有任何写实性描绘,暧昧的电影主题通过人体的肌肤得以表达,含蓄而深刻。大导演斯皮尔博格的经典之作《外星人e·t》为一部科幻片,海报以一轮明月为背景,一个穿雨衣的小男孩正骑着单车向月亮奔去。画面前方男孩和外星人用食指相通,温情的友谊成为这部科幻片的感情基调。海报选取湛蓝的色调,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秘,正如影片内容注重电脑特效的运用,海报设计在奇幻性的视觉语言中向受众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孩童之梦。导演韦斯·克莱文于2000年制作的《惊声尖叫·3》为一部喜剧类惊悚片,电影海报选取黑色调造成了某种视觉压迫感,左边从黑暗中飘来一张变性的骷髅脸,右边为一个白色数字“3”,其中透出一个女子惊恐的眼睛。海报以黑白形成强烈的对比色,营造出恐怖的画面视觉效果,它在设计理念中摒除了叙事性概念,抓住“惊悚”这一核心元素,为电影做出了较好的市场宣传。

可以说,一部出色的电影海报可以提升电影的艺术品味,甚至成为电影内容所成就的某种文化的象征性代表。譬如顾长卫于2005年的处女作《孔雀》,它的海报以麦地为背景,左上方是一个白色的降落伞,右下方的女主角推着自行车,出神地望着远方天空。画面选取纯度较低的灰绿色为基调,呈现出略带感伤的怀旧情绪;女主角凝视远方天空的默默神态,以及象征着个人梦想的白色降落伞……这些设计元素与影片的主题意义相得益彰,观后令人无限回味八十年代社会转型期的历史风貌。当然,出于电影内容的实际需要,在电脑时代的电影海报设计中仍会出现若干手绘海报,这也不失为一种文化怀旧的经典性回归。

早期的手绘海报多出自画家之手,之后为专业设计师,无论其何种身份,电影海报制作者的文化修养对设计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东方文化内部,包括中华民族、大和民族以及朝鲜民族,他们秉持着传统的儒教思想,却又各具特色,这种细微的文化差异对电影海报设计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斯皮尔博格执导的《艺妓回忆录》中,它的海报设计将目光聚焦在一张苍白的脸上,搭配鲜艳的红唇、翠绿的眼珠、飘动的黑发,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黑白的?暗关系,色彩的冷暖对比,平静的表情与舞动的头发,这些设计元素如同剧情一般,在中西文化间以及儒家文化圈内得到了莫衷一是的反响。在文化禁忌中,东方文化享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人历来忌讳“流星”以及数字“四”,韩国人忌讳“菊花”,而日本人却忌讳“白手帕”。三国都对红墨水书写的名字表示反感,因为这也代表了“死亡”的意义。东方文化中的民族传统也各具特点:中国的“阴阳”学说在现实中对应着相应的象征物,如日、月对应着“阳”与“阴”;在日本和服礼仪中,只有死者的头部右侧方能佩戴头饰……中日文化间的差异,导致中国人在设计中注重平衡性理念,推崇中庸思想,而日本人却崇尚简约的设计风格,反映出大和民族平和、细腻的文化风貌。另外,中国的汉字不仅成为表情达意的语言工具,也成为一种审美性图案,它们或行云流水,或万马奔腾,只因字体的变化即可完成语义之外的情感表述。由此可见,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呼唤着设计师必须具备专业性知识,只有立足本民族文化传统,方能在设计中显示出超越文化形态的包容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海报设计伴随着中国电影发展而逐步成熟,尤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了自身的民族性风格。在更早的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海报业已出现,但那时并未形成规模,与西方的设计理念差距较大。建国后中国电影海报设计者借鉴多种艺术手法,在手绘海报时期,他们多采用水粉,还有油画、素描、摄影、雕塑、国画、版画、连环画以及剪纸等艺术形式,可以说他们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丰富的文化补给。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文化中的国画、工艺美术以及少数民族装饰艺术,对电影海报的民族性颇具影响。中国传统绘画粗略分为写意和工笔两大类,前者重在意境,用极简笔墨勾勒出物象的形神;后者运用工整、缜密、细致的技法来描绘物象。1959年出品的电影《林则徐》,邀请国画大师程十发进行海报创作,他用中国水墨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林则徐的英雄气势,成为手绘海报中难得的精品。电影海报的作用在于吸引眼球、传递信息,同时也要具备艺术审美。中国写意绘画要求笔墨简单且形神兼备,寥寥数笔便表现出物象特点以及现场氛围状况。电影《小街》海报即是此例,一个人物头像仅用去些许笔墨,简单、醒目的笔墨语言,黑白相间的虚实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种传统绘画方式也易于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因为受众在迅速接受电影内容的宣传中,容易产生审美性共鸣。对于中国戏曲电影,借鉴传统绘画方式进行电影海报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者皆为中国传统艺术珍品,讲求简约以及意境悠远,在设计中通过国画笔墨的“气韵生动”,可以达到两种艺术形式在审美取向上的精神性共鸣。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工艺美术中的版画和剪纸艺术,也成为颇具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进行绘画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在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们在理论上吸收了了来自欧洲版画界诸如麦绥莱勒和珂勒惠支的艺术思想,以及当时苏联版画界的革命主义精神,于是中国版画界成为“左联”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抗日宣传中,他们将版画视作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因而版画艺术与民族情感相融合,在中国得到广泛普及。电影海报《红色娘子军》以木刻版画的形式,着力刻画了娘子军的飒爽英姿;八十年代电《聂耳》和《早春二月》的电影海报设计,也都取得了木刻版画的艺术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剪纸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民间美术之一,至今仍在民众中拥有影响力。早期的剪纸多见于丧葬以及祭祀仪式,发展至今,成为一种产生广泛影响的民俗艺术。剪纸讲究图案式构图,虚实相间以及明暗的强烈对比,这一艺术形式被电影海报所借鉴,设计的民族性愈发强烈。基于民间故事拍摄而成的电影《白蛇传》,它的电影海报采用民间剪纸设计元素,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一方面,剪纸艺术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为受众接受;另一方面,剪纸与民间故事在审美上具有相通性,民俗艺术赋予民间故事以更多传奇性因素,颇具吸引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而民族装饰类图案也经常出现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成为一个亮点。由于地域广阔,各地民族风俗习惯亦有差异,于是别具风情的民族性装饰类图案可以获得更多关注,并发挥艺术审美的功用。在电影海报《金银滩》中,设计师手绘了少数民族典型服饰,不但符合剧情需要,也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电影海报《相约在凤尾竹下》传递出浓郁的苗族风情,不仅适合少数民族影片的内容宣传,在艺术审美上更是获得了相当成功。

直至九十年代,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多采用电脑三维技术与摄影图片结合的方式,这一阶段的时代创新仍在积极探索中。告别了传统手绘的设计方法,设计师需要在国际性图像语汇中找到自身的民族性内涵,正如七八十年代的努力探索一样,在新世纪中以民族性姿态走向世界影坛。

纵观电影海报的发展历程,从手绘阶段到电脑设计时代,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需要设计师具备专业性知识。电影海报设计开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设计门类,文化的差异性注定其具备显著的民族性特征。电影海报设计师只有立足文化传统并冲破其束缚,方能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逐渐达到完善自身的最终目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