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本科课程论文

摘要:技术本科课程建设探索的一个基本点是使学生基于一个真实的技术活动项目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学习以及学生探究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本科课程论文

本科课程论文:本科课程教学基础会计论文

一、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整体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的基础会计教材内容除了会计要素、账户、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外,重点介绍了凭证、账簿到报表的账务处理流程和主要的经济业务核算,整体来看,还是侧重于理论,理论体系较完整,但有关实践的应用还没有很好的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不够,特别是没有做到与专业岗位的对接与融合,这就与应用型本科淡化学科,突出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有了一定的差距。需要对教材的内容作一些结构性的调整。

(二)内容安排与后继课程不匹配

早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就明确了会计计量属性的概念,提出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个计量属性,目前紧跟基础会计开设的财务会计课程随着会计学科的发展,在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和长期负债部分的计量已不再是采用历史成本,而是涉及到了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及现值等概念,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普遍感到难度较大,不好理解,这说明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安排有缺失,作为入门的专业课程,内容已不能满足会计学科的日益发展。

(三)与实践环境联系不紧密

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求培养的人才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计是与企业内外部各部门联系紧密的部门,发生的经济业务牵扯各个方面,要更好的理解会计事项处理的原则、意图,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需要对会计事项本身具有的了解。目前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大多仅仅局限在会计核算范围内,对与之相关的经济业务环境和业务处理流程的介绍较为缺乏,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定位

有了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才能合理的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对于众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非会计类)而言,学习基础会计学的目的是理解各类会计信息的含义,明白这些信息所展示的经济内涵,并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做与出生产、销售、筹资、投资等活动相关的经济决策。对于会计类专业学生而言,虽然基础会计是一门入门课,但美国会计学会早在1986年就提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把学生训练成会计师,而在于培养其未来成为会计师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其教学目标也不能仅仅是会记账、算账,而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核算的基本技能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遇到实践问题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因此,无论是否会计专业的学生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都不能仅仅是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成为一个记账员,而是要培养会计意识,并利用会计知识去进行管理的能力。结合不同专业及应用型本科的定位考虑,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在了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理解会计准则要求,掌握报表等会计信息含义,具备运用信息对企业经济实践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能力。

(二)调整结构,以岗位设计内容

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专业岗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这一理论,将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能力相结合。传统的基础会计教材理论体系较完整,但没有体现出岗位应用能力,可打破教材原有框架,对教材内容做出结构性的调整。按照会计工作岗位设计教材内容,突出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在教学中可按企业各财务岗位设置教学内容,并由学生角色扮演,感受真实工作环境,使理论与实践相互交织,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来感悟理论,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但可增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完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后,就可按照出纳岗位设置来学习收付款凭证和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库存现金的清查等内容;可按库管、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设置来学习凭证的传递和账簿的登记等内容。之,要由各财务工作岗位的任务进行驱动,根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设定教学内容,学生完成各项任务既具备了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三)协调课程关系,增加资金价值内容

一般院校先开设财务会计课程,在学习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学生才能更好的运用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决策,深入理解财务管理的内涵。但随着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不断交融,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越来越多运用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作为资产等要素账务处理时的计算依据。如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和应付债券等的核算都涉及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中资金时间价值部分,许多同学学到这里都不甚理解,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往往需要教师补充部分有关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的内容,才能收到教学效果,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建议在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中,加入货币的资金时间价值内容,既解决了后继课程的教学问题,也使得基础会计的内容更加完善,更加名副其实,真正可以包含两大会计分支的基础内容,而不是还仅仅局限于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内容。

(四)重视影响因素,增加业务流程介绍

应用型本科要求人才具备采用一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判断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学习基础会计在掌握了基本核算能力的前提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与核算紧密相关的经济、技术等因素,让学生熟悉企业各个部门不同业务的流程,对企业、行业和相关市场的特点都能有所了解,对全局有所把握,理解企业经营管理实质,真正参与企业管理活动,这样职业判断能力才能不断的提高。

本科课程论文:本科课程学前教育论文

1高师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1.1幼儿园教师专业要求出台新标准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根据新的专业标准文件对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作出相应修订,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师专业要求。

1.2生源多样化增加了师范院校办学压力

随着近几年学前教育师资需求的猛增,各层次的师范院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并呈现出生源种类、学段层次的多样化特点,还出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等新的培养模式。生源的增加势必加大师范院校的办学压力,将会面临师资短缺、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因此,根据自身的办学情况重新调整课程体系,是每个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所面临的问题。

2构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依据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既需要从教育方针政策层面把握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还应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更应立足于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2.1依据学前教育相关文件精神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首先关注政府颁布的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如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新政策的角度把握新时期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要求。除此之外,还包括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学前教育课程、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标准方面设计各类专业课程的开设。

2.2依据学生专业发展需求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儿童相关的各种产业也相继兴起。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毕业之后面临的就业选择也相应增多,如早教机构咨询、儿童产品开发,儿童传媒与图书策划等行业都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新热点,不同的职业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因此,在本科课程的种类和结构上应体现学生新增长的专业发展需求。

2.3依据本地、本校特色进行专门设计

本科学前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应结合院校自身情况,发挥院校办学优势,并合理利用当地的学前教育资源,构建更具开放性和特色性的课程体系。

3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结合上述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应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课程因其特点和职能不同,在结构和编排上又各有侧重。

3.1通识教育课程体现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在专业知识层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具备通识性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基于此,通识教育类课程应使学生了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互动与迁移;使学生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为学生未来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3.2专业教育课程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教育课程是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形成科学的专业理念,培养学生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通过开设专业教育必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概念,形成学前教育学科的知识框架和概念体系,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所涉及的基本研究问题、学科特征以及学科研究范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专业理念。专业教育选修类课程,是在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幼儿教师素质的新要求,结合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所开设的能够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事业的近期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理念,启发学生新的专业学习方向的课程。例如,学前教育政策解读、中外学前教育热点透视等。

3.3教师教育课程提升学生保教能力

教师教育类课程遵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依据现代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开设一系列课程,以保障学生具有较强的保教实践能力和从事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能力。教师教育类课程可包含师德修养模块、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提升模块以及幼儿专业教师技能模块三大模块,高度迎合了专业标准中“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其中,师德修养模块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提升模块通过理论讲授与学生自主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了解各领域教育的基本学科理念和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策略和实操性技巧,有能力以专业的意识与行为开展较高水平的保教工作。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模块则强调“学以致用”,不仅着重于帮助学生习得较强的专业技能,更强调如何将专业技能科学地、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保教工作中。

3.4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环节安排应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特征和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并积极拓展校外实践资源,以“全程化实践实效性提升”为实践环节组织原则,利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见实习及实训质量。1整合各方资源,拓宽实践平台。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具体保教情境的观摩与训练。通过加大教育见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与更多品质示范性园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品质的见实习平台。其次,广泛开展与少儿图书馆、电视台、早教机构、少年宫等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在多种多样化的活动中开阔眼界,检视并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对本专业的认识。2加大“校园”互动,实施“双导师制”。通过加大入园见习的力度,利用品质园所特有的的园所文化和保教理念给予学生专业学习和价值观念的启示。实行“双导师制”,聘任的幼儿教师担任实验班学生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学法等进行全程指导。利用幼儿园教师丰富的保教经验和名师风范引领学生的专业学习,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通过学生在学校和幼儿园不同情境中的学习,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见证或检验于实践情境中;结合教师的理论引领和幼儿园教师的实践引领,从学习情境到工作情境中深化学生的专业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课内实践结合入园见习,加强实践针对性。为巩固学生理论课的学习效果,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将教育教学原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相对理论课程的学时比例相应加强课内实践环节,通过课堂展示、录像观摩等手段让学生在课内提高对相应教学内容的认识。同时,根据每学期开设的相应理论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园见习,如开设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和学前卫生学可组织学生入园观察幼儿身心的特点和教师的保教行为。每学期的见习目的各有侧重,力图帮助学生获取能够在理论与实践间融会贯通的能力。4技能课程对接专项实训,提升专业技能实用性。专业技能的获得,最终指向保教行为的专业性。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根据保教工作的具体要求分为多种类型。在学生获取基本的音乐、美术和语言类专业素养的同时,结合当前幼儿教师保教能力的近期要求,对本科学生开展当前就业市场上稀缺的学前教育人才所应具备的专项技能实训,如奥尔夫音乐、蒙氏教学法、儿童戏剧、感统训练等。通过有效地利用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资源,发展学生必备的专项技能。5创新素质拓展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符合幼儿教师具有“多能一专”的综合素质的标准,在实践环节还应加强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如目前对幼儿教师推荐考取的育婴师、营养师等证书培训。其次,创设多种职业情境,帮助学生拓展就业平台。如主持与演讲、玩教具开发、儿童产品设计与开发,幼儿图书、杂志编辑等。

作者:段媛媛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本科课程论文:工商管理本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分析,构建了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并针对诸多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工商管理

目前我国每年有近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从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潜力、自我认知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近几年人才市场的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政治素质较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但是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由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所以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高校的发展。

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涵盖了管理学、经营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经济及法律等多门学科,大多实践性非常强,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地开展实践和实训活动实践教学工作涉及面广,涉及的专业多,实践教学的组织环节复杂。如何打破传统单纯地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够紧密地与生活和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相结合,加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和掌握,加速理论教学的进程,增强理论教学的效果,是摆在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还没有形成独立体系,依附于理论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现有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教学管理上,“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观点仍占据主流地位,学校的教学奖励通常倾向于课堂理论教学。而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奖励薄弱。重视对于学术理论研究的奖励,而轻视对于实践教学的奖励。如此的教学管理导向,形成目前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学术科研、忽视实践环节”的教学观念。

2.校内软硬件实践教学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专业实验室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它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益处。但目前由于各高校由于经费的限制,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践教学很多采取合并、裁减、模拟甚至“以讲代练”等权宜之计。

3.校外实训基地匮乏,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如果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知识、检验知识与技能,那么学生所学知识很难真正变成自己的能力。但是在当前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较大化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实训、实习,使得高校未能建立起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即使是已经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由于缺乏重视和管理,大多数也是名存实亡,未能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4.实践教学师资短缺,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但目前大多数工商管理类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各类工商企业缺乏真正的认识,对社会缺乏应有的、的、客观的了解,更谈不上切身体会和实践,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少真正的专业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靠他们去指导学生的实践,显得“功底”不足,影响实践的效果。

5.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监控滞后,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科学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在理论教学方面,各学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还没有建立规范的考核办法的,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却还不完备,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实践教学在教学评估中的权重太轻,与实践教学的地位不相称。公务员之家

二、改进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既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我国高等教育更深层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因此应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着力点放在完善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体系、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和强化教学条件支撑体系等方面。

2.改善硬、软件环境,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经费的数量,规范校内实验室建设,出台有关标准,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出色人才,打破系部界限,实现实验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各种实验设施,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从企业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来实验室作为兼职指导教师,让他们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给学生进行讲解,现身说法。

3.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校外实习难的问题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与技术优势,与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产学双方共同参与、双向推动的运行机制。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的放矢地实践指导,也便于实践企业接受与指导学生的工作上积累经验。

4.培育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的调研及咨询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5.科学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的特点,制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体系、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和强化教学条件。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高等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基本素质得到的提高。

本科课程论文:中国法制史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

一、历年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真题的特点

中国法制史自2003年首次列入司法考试大纲以来,大概占卷一总分值的8%左右(卷一总分值150分),即10分左右,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部分。其中,中法史试题的分值主要介于6~8分之间,当然也有例外,2003年和2005年的分值分别为10和11分。综观历年司法考试“中法史”真题,其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一)强调对历代法制及指导思想的总体认识

历年司考“中法史”真题中,占据题数比例较大的不是哪朝哪代,而是对中国历代法制的总体认识,高达16题之多(表1)。在这16题当中,对历代法制指导思想的总体考查有4题(2005年卷1第63、64题、2009年卷1第57题、2014年卷1第56题);对中国古代法典总体演进历程的考查有3题(2008年卷1第9题、2012年卷1第18题、2013年卷1第18题)。可见,司法考试“中法史”真题侧重对历代法制及其指导思想的总体认识,而不局限于单独的知识点。在制度及其指导思想总体认识和发展脉络之中学习中法史,是司考“中法史”题目的重点。

(二)注重对专题性法制史的考查

中国法制史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时间序列为线索向学生讲述法制历史的源流,法制的时代特性较为显着,但与部门法教学不能相对应,致使教学内容的体系性方面常有缺憾。如果能以部门法史对之作补充,则有利于通过纵横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定位更加,加强和深化与现代部门法之间对比了解。以选拔实务性法律人才为宗旨的司法考试,已开始注重对专题性法制史的考查,如对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考查(2005年卷1第94题),对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史的考查(2010年卷1第15题),对中国古代民事法制史的考查(2007年卷1第10题),对中国古代诉讼制度史的考查(2009年卷1第58题)。部门法史的发展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法史研究深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这说明中国法史学界已经开始突破中国古代的法律就是刑法的陈旧观念而以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来考察中国传统法制,大量宪政、经济、民事、行政法史等研究成果问世。可以看出,专题性法制史既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实务界所亲睐的对象。

(三)贯概古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和2009年司法考试卷4中,有涉及到中国法制史的分析论述题,分值在20~25之间。如2007年卷4第7题,即要求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素材,从古代的“无讼”、“厌讼”、“耻讼”观念到当代的诉讼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的变化,自选角度谈谈对该问题的看法。该题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它告诉我们,学习中法史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如何服务于当下社会。中国“无讼”的价值观念乃是在道、儒、法等中国哲学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和为贵”、“让为贤”等根深蒂固的法律思想,老百姓“以讼为耻”,认为“对簿公堂”是极不光彩的事。统治者也力行“德主刑辅”,强调道德伦理教化,不重视运用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在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又走上另一个极端,将诉讼当作解决纠纷的或者最主要的方式,动不动就诉诸法院。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公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司法解决争端的有效性、性和终极性特点的基本反映。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诉讼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程序繁琐、费用昂贵,时间持久,特别是难以做到当事人之间不伤和气与维持原有和睦关系。因此,在实践中尽可能减少诉讼,引导、鼓励当事人把诉讼作为的救济手段,大部分案件尽量通过和解、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均衡得失,采取一种更为恰当的解决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告别无讼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过于强调诉讼的作用,也非法制建设的本意。“好讼”盛行之下,大量的司法资源被无谓地浪费,当事人也为之付出了代价。所以,“厌讼”固不可取,“好讼”的负面效应也必须正视。这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二、《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法学专业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的学习兴趣不大,动力不足,效果不好。现在法学教学观念和方式不但无法满足司法考试的需要,更遑论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历史视角和历史借鉴。

(一)掌握知识的碎片化

在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反映这门课体系杂乱、知识点零散,因而学起来难度大,考试不容易拿到高分甚至不好通过。实际上,中法史兼具史学和法学双重性质,同时也具有法学和史学的双重难度。古代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联系,要想理解某一制度必须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单纯用法律语言去解释,只能使内容更加晦涩难懂。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把心思倾注到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而忽视了从整个历史长河的视角来把握法律制度的流变。比如说,明清时期“三司会审”中的刑部,其职能是国家较高审判机关,总掌“天下诸刑狱”;大理寺的职能是国家慎刑机关,“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有的学生在学习了明清的司法制度后,忽略了对之前唐宋时期刑

部和大理寺职能的回顾,而这一时期,大理寺主管审判,对应的是明清的刑部;刑部主管复核和司法行政,对应的是明清的大理寺。如果学生只是单纯记忆各个时期的司法机关及其职能,而没能将整个历史时期的司法机关集中起来加以对比学习,那么知识的掌握就比较碎片化了。

本科课程论文:浅谈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

论文关键词:技术本科 课程建设 内容选择 组织实施

论文摘要:课程建设中首要的环节是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其次是如何组织实施。分析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来选择技术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内容;以“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来构建“抛锚式”课程组织实施模式。是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以体现的基本要求和实现的有效途径。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是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任何教育类型的独特性都要在课程中有所体现,任何教学改革和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上。

一、技术应用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

(一)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及时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亦可称之为“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简单来讲,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有两方面特征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二是必须符合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即所培养的才必须是应用型的,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从培养目标转化到课程建设的要求,是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分析来实现的。

技术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且注重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此外,这种理论知识也不同于传统的某种学科知识,它是指从各种技术活动中概括出的共同的理论知识原理、定律和经验知识所组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对此,我们称之为“技术学科”知识。

在能力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要具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善于协作等基础能力外,还应重点突出具备以下能力:①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②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③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④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或综合性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而在素质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本要素,即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素养,包括合格的政治素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基本建构

根据以上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对课程建设要求的分析,笔者认为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

1.通识教育课程——合格公民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高等技术教育当然也需要具备高等教育所拥有的所有特征。大学作为一个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场所,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健全人格的、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遵守现代社会法律和规范的社会人。通识教育课具有许多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功效,即经过良好组织的文化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并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比如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人类精神文明所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好的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对周围世界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好的理解这些工作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以更加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完成将来的工作,使得他们具备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能力,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走向管理的岗位,承担领导的角色。

2.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设置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的特点之一。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将来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提供科学原理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专业领域内的技术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推进生产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技术师对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对于技术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的理解,更加依赖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深度和水平,更加依赖在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创造性的应用基本科学原理的能力。但技术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同于工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前者在理论的深度方面明显不及后者,但并不是后者的简单压缩和改写,而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课程的组成部分。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回应学生的呼声与满足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它的主要办学理念,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专业基础课较好的奠定了学生理解技术问题的科学原理方面的基础之后,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作用就在于向学生提供能够直接对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提出理论解释的专业方向课。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于技术理论的理解,通过专业方向课传授的技术理论与技术问题直接相关,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对基层一线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4.专业实践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就在于对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与此联系最为紧密的无疑就是专业实践课了。实践课是各种课程类型中与未来的工作最为接近的一种,通过以上各种课程学习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要在此得到检验,学生也会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联系加深对于各种理论的理解(当然学生也有可能先接触实践,然后学习理论知识,然而经过学习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其实,实践课的意义绝不只是对于已经学习的知识的简单应用,它也应当是学生真正充分理解和领会其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过程,切身感受现实工作情境,更进一步的理解其职业的内涵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内所形成的理解能力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转化成实际工作场所中的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要真正形成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则必须在实践的环节中实现。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两种课程论的比较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有以下两种理论。及时种理论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学生可以先打下较为宽厚的基础,为今后学生在不同方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知识方面的支撑,也使学生在接触实际工作之前对其所从事的领域的理论有足够的认识。第二种理论是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技术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表征方式与科学知识不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时间获得项目来掌握完成技术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对于相应理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以及时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适用于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和应用型专业性的大学,而对以培养主要适应特定行业并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高级技术能力人才为培养方向和以培养再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应用型技术性的大学存在许多弊端。首先,目前在我国很多职校都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学生对理论学习没有兴趣,也不擅长。其次,技术实践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以第二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从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按照特定专业范围内实际的技术活动项目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安排学与教的进程,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同时向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普通文化内容和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专业选修课,使得学生具有理解更加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选择自己在工作领域的主攻方向提供便利。

(二)按照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构建“抛锚式”课程教学模式

技术学科课程与工程学科课程相比较,它们同样是一种比技能教育更厚实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工程或技术能力;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能力的形成更赖于理论与一线实际技术活动的结合,如此才能形成现场实用的技术能力。如何在理论教学中克服传统传递知识型学科教学的弊端,必须首先从转变学习理念开始。若能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就可能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优势。为此我们构建了“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的“抛锚式”课程模式。

技术本科课程建设探索的一个基本点是使学生基于一个真实的技术活动项目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学习以及学生探究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首先是以技术活动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技术能力,为此,我们配合理论教学同步开设项目实验,将学生的系统理论学习与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在实验活动中检验、掌握和运用技术原理知识。其次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开放型、互动式课程活动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科课程论文:关于商学院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论文摘要:课程体系改革及特色建设是办学单位的立命之本,事关人才培养的长远大计。主要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五个面提出优化我国高校商学院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商学院;课程体系;专业特色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商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建设方面,虽然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内大学商学院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旨在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综合性大学商学院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 突出商学院专业特色建设,提高人才的适应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学校教育不仅要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能力,更强调思维方法的培养、思维模式的形成,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力,提升学生的从业竞争力。而专业特色建设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是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决定因素。商学院的特色建设将着重研究本区域的人才需求状况,以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人才为侧重点,深入挖掘不同区域的人才需求特点,以发掘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商学院的办学之路。

2 搭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平台,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在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主体行为课程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宏观与微观双重层面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平台课+模块+课程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培育核心资源,构建独特、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平台课设置为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模块设置为经济学、国际贸易与经济、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共六个专业模块。课程群设置为大学生基础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学习型空间)、专业核心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环境)、导师型实践研究讨论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研究机会)。在课程群的设计中,着重突出共性和基本理论,为专业方向的建设奠定基础。

3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深化课程改革内容

目前商学院本科教学改革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求新,而不猎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脚踏实地进行改革,不追求标新立异;

(2)求深,而不晦涩。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适当增加课程讲授的深度与广度,不故弄玄虚;

(3)求精,而不芜杂。精选各个科目课程的重点内容拓展讲授深度和广度,突出重点,不搞平均分配。

针对目前我国商学院本科教育存在的教材内容滞后、结构失衡的现状,应加快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加快教材内容同现实的结合力度,充分体现教材的时代特征;同时,还应关注商学院的案例库建设,搭建合理的理论平台,体现丰富的理论内涵。另外,进一步推行双语教学的普及科目,着力打造各专业的精品课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以及参与行业研讨会的机会。

4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4.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求对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法规及发展方向有的了解,注意观察、研究本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建立和完善针对本专业的实验环境,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各个领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2 培养跨专业、宽视野的人才

纠正分工过细、专业过窄造成的弊病。建立开放式的教学课程体系,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使学生知识结构以本专业学科为基础,根据培养方向和管理领域不同,涉及其他相关学科,使专业具有鲜明的特色。根据各专业实践的要求,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5 加大对实践教学投入力度,加强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商学院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强调对于学生的实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将部分课程设置成实验课,采用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使学生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如不少学校组建的证券交易模拟大厅和会计学手工实验室等,与校外各相关行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充分与社会接触,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相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目的。

本科课程论文: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调查 预测 内容 问题 措施

【论文摘要】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中,存在着数据资料整理的量化分析较弱、对营销专题调研内容分析不深入等问题,对其应采取完善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加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等优化措施,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和动态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一、引言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市场调研与预测的综合能力,同时,又为营销专业后续及管理类的各门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它培养学生对市场的认识、调查方案设计、信息搜集、资料整理与分析、市场分析决策等综合能力。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企业在对经营活动进行决策时,必须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并给予充分的掌握,才能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决策。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与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紧密的联系,以培养技能为主线,并建立一种动态的更新机制,形成在理论上、方法上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还存在案例分析薄弱、营销专题研究不深入等诸多问题,为了适应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应对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把一些新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内容研究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将有利于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内容薄弱

在现行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内容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现行主要教材中案例分析较少;案例分析中对表面现象定性提问的较多,对定量数据分析的提问较少;联系具体公司生产实际问题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缺乏。案例分析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出现将不利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和研究。

2.对数据资料整理的量化分析较弱

在现行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对数据资料整理的量化分析部分较弱。主要表现在:现行教材数据资料方面的量化分析阐述较弱,加之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法对数据量化分析方法进行细致的介绍。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学生量化分析能力的培养。例如,抽样调查中,抽样数目的确定,对抽样数目公式的应用和分析,因涉及总体方差、概率度、平均数允许误差等量较难分析,一般在教材中都是匆匆而过,没有结合实例加以分析和应用。

3.软件分析工具的应用流于形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市场调查与预测与计算机的应用联系更为紧密,例如,互联网调研的应用;调查表的制作;表格及图形分析;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时间序列法、回归预测法、因子分析法等均可运用计算机来进行。这些内容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是无法顾及的,在现行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象excel、spss等软件没有很好的结合课程内容得以充分的、系统的展示和应用,而是流于形式象征性的提及。

4.市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分析不深入

现行的市场营销专题调研主要有消费者行为、营销战略、目标市场营销、营销策略(4p)等内容。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中,对市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分析不深入,不是从市场调查的角度来研究市场营销的专题,市场营销的专题调研似乎成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相关内容的重复,给人的印象是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在市场营销专题调研中找不到用武之地,产生脱节的现象。

三、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措施

1.增强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内容

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应增强案例分析部分,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结合很紧密的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有助于对市场调查与预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及深化,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市场调查与预测中的案例分析,大致可以分为5类:及时,基本理论类。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理论,主要针对案例素材中的一些概念、基本现象等进行评价分析;第二,基本方法类。对案例素材中的方法,如抽样法、实验法、德尔菲法等方法运用是否合理、恰当等进行分析;第三,调查表设计类。主要是分析调查表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否达到调查的目的等;第四,数据分析类。对案例素材给出的数据资料,进行结构性、差异性、相关性、趋势性等数据分析;第五,综合类。就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调查表设计、数据分析等类型案例的综合,该类分析一般是以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为素材,对素材进行的分析。案例编写中,应配合教学目的,可以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也可以针对几个知识点或针对一个较为的知识点(涉及基本理论、方法、调查表设计、数据分析、报告结论等问题)来编写。案例编写应以内容短小精炼、有利于教学为原则。

2.完善对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

对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主要涉及: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区间估计、z检验与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联合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在这些分析中,现行大多数教材,只对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提及较多,而其余较少,量化分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个别量化分析提及较多的教材中,举例较少,不便于教学,可增加举例。对数据的量化分析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经营决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调研得到的数据,必须经过归纳整理,从中筛选出与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目的、所研究问题一致的内容,并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数据量化分析才能有助于对所研究问题的决策。

3.注重软件分析工具系统化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市场调查与预测涉课程中涉及软件应用的内容较多,如何把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方法与excel、spss等相关软件的应用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应用中应注意:及时,专业性。要结合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来运用相关软件,防止相关软件的应用与市场调查与预测内容的脱节,应把相关软件应用到解决市场调查与预测的问题中;第二,系统性。现行教材中对excel、spss等相关软件的应用有所提及,但不系统,应对其系统化。相关软件的应用应具有系统性,要注重全过程、系统化的介绍相关软件在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应用,形成一个运用相关软件来解决市场调查与预测中的问题的系统;第三,关系性。要正确处理好市场调查与预测原理和方法与相关软件应用的关系,市场调查与预测应以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为主,而软件是为其服务的,不能因为有了软件的应用,而省略一些市场调查与预测原理和方法的介绍。例如,在趋势分析中,不能因为有了软件求解,就省略掉一些参数公式的介绍。

4.加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

对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主要涉及研究方法的问题,这方面,笔者认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郑宗成等著《市场研究实务》一书,值得借鉴,例如,在耐用消费品使用习惯和态度分析一节中,首先给出19个问题的问卷,在此基础上对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市场变化趋势、未来需求预测、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地区市场重要性等进行分析。[1]图形、表格、指标、预测方法的应用浑然天成,图文并茂,充分展示了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在对耐用消费品使用习惯和态度分析中的应用。对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重点要注重的是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对营销问题的研究,而不应是市场营销学中相关营销内容的重复。

四、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的展望

市场调查与预测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调查与预测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前提,只有通过正确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才能使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科研成果的运用,进行动态的优化。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应是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决策需要的,有利于在实践中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的、合理的、动态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本科课程论文: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评价

摘要:本文以本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课程体系目标实际达成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课程总体上对学生较有帮助。文末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议,具体包括重视经营管理课程设置、适当增加操作技能课程和少量开设研究型课程等。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课程 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1.评价要素的设置

评价要素的设置,是对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由于评价对象为课程体系目标实际达成程度,因此选取课程体系目标作为评价要素。考虑到课程体系目标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的能力,因此可以参照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来选择评价要素。温卫宁等认为酒店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酒店的经营管理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职业生涯及职业发展的能力、应变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丁雨莲等指出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选用多基于专业性、工作经验、语言能力和个人素养等方面。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目标主要包括增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实际操作知识和专业外语知识四个方面。其中每个目标的实现与否又取决于各门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这样就构成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评价要素。评价要素集合为:

u={u1,u2 ,u3,u4}(1)

ui={uik}(i=1,2,3,4;k=1,2, …,nk) (2)

(1)式中,ui代表u的子集,为各单要素。其中,u1 代表专业基础知识,u2代表经营管理知识,u3代表实际操作知识,u4代表专业外语知识。

(2)式表示子集ui 中含有nk个评判因素,uik代表各门课程。各单要素具体包括哪些课程,取决于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2.评语集合及评价要素权重子集的确定

在对要素开展评价时,主要通过衡量课程对学生的帮助程度来判断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根据评价决策的实际需要,将评价等级标准划分为“非常有帮助”、“较有帮助”、“有些帮助”和“几乎没什么帮助”四个等级。即评语集合为:v={非常有帮助,较有帮助,有些帮助,几乎没什么帮助}(3)

为了衡量要素的相对重要性,需要确定其权重系数。在确定各子集ui权重(一级权重)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主要依据学生对各子集的重要性判断来确定权重。在重要性判断中,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分为5,4,3,2,1共5个等级标度,5代表非常重要,4代表较重要,3代表一般,2代表较不重要,1代表不重要。在学生做出重要性判断后,计算各子集重要性得分的均值,然后进行总和标准化,得出各子集权重。在确定各子集中要素的权重(二级权重)时,将各门课程对增强该类知识的客观作用视为相同,因此1/nk即为子集中各要素权重。

3.评判的实施

在模型评判的过程中,首先对子集ui中的各门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评价结果,分别求出其对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构成评判决策矩阵ri,如果ui中各门课程的权重集为ai,则第i个子集ui的综合评判结果为:bi=airi=[bi1,bi2,bi3,bi4] (i=1,2,3,4)(4)

然后对4个子集ui(i=1,2,3,4)进行综合评判,其评判决策矩阵r为: (5)

如果各子集的权数分配为a,则可得综合评判结果:b=ar(6)

依照评语集合,根据较大隶属度原则对综合评判结果进行判断,得出课程体系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评价结果。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应用

1.问卷调查概况

为了获取评价要素权重子集和评判决策矩阵,我们选取南京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06级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发放50份,有效回收45份,问卷回收率为90%。其中女生占88.9%,男生占11.1%。

2.问卷内容设计

问卷内容主要分为各项知识重要性和课程对学生的帮助程度判断两大部分。其中知识重要性判断依照前述的5个等级,对专业基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实际操作知识和专业外语知识进行判断。

课程对学生的帮助程度判断则依照评语集所确定的四个等级来评价。在具体操作时,首先,依据各门课程所侧重的目标,将所有课程分为四类,结果如表1所示。然后请学生评价每门课程对其帮助程度。

表1专业课程分类

类别 课程

专业基础知识 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法规旅游客源国概况旅游心理学 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美学

经营管理知识 现代饭店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餐饮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开发与规划

实际操作知识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导游业务旅游礼仪

专业外语知识 实用旅游英语

3.信度分析

所谓信度指的是一份量表所测分数的可信度。同一群被调查者在同一份问卷上多次填写的答案如果具有一致性,则表示信度高。衡量信度的方法中,以cronbach α 系数应用较多。根据美国统计学家黑尔、安德森、泰萨姆和布莱克的研究,计量尺度的cronbachα值大于0.7时,表明数据性较高,当计量尺度中的项目数小于6个时,cronbachα值大于0.6,表明数据是的。此处我们对各类课程对学生帮助程度的评价结果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信度分析结果

课程所属类别 项目数 cronbachα

专业基础知识 7 0.8225

实际操作知识 3 0.6760

经营管理知识 6 0.8417

(说明:由于专业外语知识方面,仅有《实用旅游英语》一门课程,故未做信度分析)

从信度分析结果来看,专业基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部分各门课程帮助程度判断的数据性均较高,其中,实际操作知识方面的数据可信度虽然低于0.7,但由于其项目数为3,因此数据仍为的。

4.评价要素权重子集确定

在一级权重确定过程中,依据学生的重要性判断结果,得出专业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专业外语知识重要性得分的均值,然后进行总和标准化,得出一级权重子集a为:a=[0.2496,0.2480,0.2480,0.2544](7)

由于此处将各门课程对对增强该类知识的客观作用视为相同,因此二级权重子集a1中各门课程权重约为0.143(1/7),a2中课程权重为1(1/1),a3中各门课程权重约为0.333(1/3),a4中各门课程权重约为0.166(1/6)。

5.综合评判

综合评判过程中,由学生依照评价等级标准对各门课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确定各子集中单要素的评判决策矩阵ri(i=1,2,3,4)为:

(8)

对二级权重子集ai和评判决策矩阵ri进行合成运算,即可得到基于单要素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bi(i=1,2,3,4),然后得出u中各子集的综合评价决策矩阵r。对一级权重子集a与综合评价决策矩阵r进行合成运算,得出课程体系

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b。

(9)

(10)

对照评语集,根据较大隶属度原则判断,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总体上对学生较有帮助,因此课程体系目标实际达成程度较好。但评价结果同时也说明课程设置还有待完善。

三、课程体系完善建议

1.重视经营管理课程设置

在各项知识的重要性判断中,学生普遍认为经营管理知识重要性高于其他知识,其权重在四项知识中相对较高,为0.2544。这一结果的形成,与学生对自身发展方向的认识是密切联系的。在问卷调查中,笔者还调查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目标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95.6%的学生选择了中高层旅游管理人才。相对于中高层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要求,现阶段经营管理课程门数较少,因此建议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专业经营管理课程,如可以围绕旅游业中的某一行业(如酒店业)来设置相关的课程,着重培养该行业的专业人才。

2.适当增加操作技能课程

从学生对操作技能课程的评判来看,大多数认为此类课程非常有帮助。一般来说,学生进入旅游企业后,需要先从基层做起,然后再逐渐升至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从人才市场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操作能力较强,受到旅游企业的青睐,本科生则往往由于操作能力欠缺,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在继续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应适当增加操作技能课程,这样既有助于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其就业后较快地融入企业。

3.少量开设研究型课程

在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目标的判断中,有33.3%的学生认为培养研究型人才也是培养目标之一。企业的管理和专业的发展都需要研究型人才。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需要研究型人才去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尤其需要研究型人才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建设。综合来说,旅游行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需要人才具有一定的研究素养,这种素养的培养取决于多个方面,其中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科课程论文:谈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

摘要:课程建设中首要的环节是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其次是如何组织实施。分析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来选择技术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内容;以“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来构建“抛锚式”课程组织实施模式。是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以体现的基本要求和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技术本科 课程建设 内容选择 组织实施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是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任何教育类型的独特性都要在课程中有所体现,任何教学改革和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上。

一、技术应用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

(一)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及时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亦可称之为“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简单来讲,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有两方面特征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二是必须符合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即所培养的才必须是应用型的,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从培养目标转化到课程建设的要求,是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分析来实现的。

技术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且注重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此外,这种理论知识也不同于传统的某种学科知识,它是指从各种技术活动中概括出的共同的理论知识原理、定律和经验知识所组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对此,我们称之为“技术学科”知识。

在能力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要具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善于协作等基础能力外,还应重点突出具备以下能力:①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②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③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④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或综合性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而在素质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本要素,即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素养,包括合格的政治素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基本建构

根据以上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对课程建设要求的分析,笔者认为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

1.通识教育课程——合格公民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高等技术教育当然也需要具备高等教育所拥有的所有特征。大学作为一个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场所,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健全人格的、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遵守现代社会法律和规范的社会人。通识教育课具有许多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功效,即经过良好组织的文化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并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比如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人类精神文明所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好的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对周围世界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好的理解这些工作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以更加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完成将来的工作,使得他们具备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能力,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走向管理的岗位,承担领导的角色。

2.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设置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的特点之一。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将来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提供科学原理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专业领域内的技术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推进生产力不断增强的

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技术师对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对于技术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的理解,更加依赖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深度和水平,更加依赖在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创造性的应用基本科学原理的能力。但技术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同于工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前者在理论的深度方面明显不及后者,但并不是后者的简单压缩和改写,而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课程的组成部分。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回应学生的呼声与满足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它的主要办学理念,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专业基础课较好的奠定了学生理解技术问题的科学原理方面的基础之后,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作用就在于向学生提供能够直接对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提出理论解释的专业方向课。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于技术理论的理解,通过专业方向课传授的技术理论与技术问题直接相关,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对基层一线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4.专业实践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就在于对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与此联系最为紧密的无疑就是专业实践课了。实践课是各种课程类型中与未来的工作最为接近的一种,通过以上各种课程学习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要在此得到检验,学生也会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联系加深对于各种理论的理解(当然学生也有可能先接触实践,然后学习理论知识,然而经过学习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其实,实践课的意义绝不只是对于已经学习的知识的简单应用,它也应当是学生真正充分理解和领会其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过程,切身感受现实工作情境,更进一步的理解其职业的内涵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内所形成的理解能力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转化成实际工作场所中的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要真正形成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则必须在实践的环节中实现。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两种课程论的比较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有以下两种理论。及时种理论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学生可以先打下较为宽厚的基础,为今后学生在不同方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知识方面的支撑,也使学生在接触实际工作之前对其所从事的领域的理论有足够的认识。第二种理论是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技术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表征方式与科学知识不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时间获得项目来掌握完成技术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对于相应理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以及时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适用于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和应用型专业性的大学,而对以培养主要适应特定行业并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高级技术能力人才为培养方向和以培养再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应用型技术性的大学存在许多弊端。首先,目前在我国很多职校都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学生对理论学习没有兴趣,也不擅长。其次,技术实践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以第二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从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按照特定专业范围内实际的技术活动项目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安排学与教的进程,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同时向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普通文化内容和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专业选修课,使得学生具有理解更加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选择自己在工作领域的主攻方向提供便利。

(二)按照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构建“抛锚式”课程教学模式

技术学科课程与工程学科课程相比较,它们同样是一种比技能教育更厚实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工程或技术能力;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能力的形成更赖于理论与一线实际技术活动的结合,如此才能形成现场实用的技术能力。如何在理论教学中克服传统传递知识型学科教学的弊端,必须首先从转变学习理念开始。若能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就可能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优势。为此我们构建了“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的“抛锚式”课程模式。

技术本科课程建设

探索的一个基本点是使学生基于一个真实的技术活动项目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学习以及学生探究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首先是以技术活动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技术能力,为此,我们配合理论教学同步开设项目实验,将学生的系统理论学习与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在实验活动中检验、掌握和运用技术原理知识。其次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开放型、互动式课程活动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科课程论文: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智慧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被称为中国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旅游教育的发展遇到良好机遇,亟待进入到调整、深化、改革和提高的发展阶段,由于大量需求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亟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培养方案和课程更新。基于此,本文针对智慧旅游发展模式,构建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打造智慧旅游“协作型”师资团队,提升智慧旅游课程内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专业深层发展。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在2011年正式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1月,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储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解答,以促进智慧旅游健康、有序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智慧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被称为中国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旅游教育的发展遇到良好机遇,亟待进入到调整、深化、改革和提高的发展阶段,为了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懂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复合人才,满足行业对旅游建设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旅游管理专业有必要顺应时代,构建创新型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升级与改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专业深层建设。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旅游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

1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设置问题

近年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存在专业设置不、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层次定位模糊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层次、定位模糊,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严重脱节等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符合旅游企业需求,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普遍偏低。

1.2课程设置

“缺乏特色”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表现在授课思路和本科生对其认识偏差较大。在课程内容中缺乏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的不统一,特色课开设的贫乏,目的模糊;由于没有相关的基准文件,没有将培养目标应用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开课思路不清晰,可说是目的模糊的延伸,理论知识更新速度慢,信息技术类的基础课程少等;不细分专业导致大量的教育资源浪费,专业方向模糊也使得本专业优势难以体现;尤其是教师的研究成果,几乎不为本科生所知,师生间的交流、参与较少,这些均是旅游系本科生专业建设的“软肋”。此诟病几乎为院校老师所认同。

2智慧旅游课程思路

智慧旅游课程思路以“实用、高效、前瞻”为原则,采用理论+实践体验式互动教学模式,从实践项目案例入手讲解知识点,穿插大量典型应用案例,一对一答题解疑,将先进的技术与具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1)围绕创新创业内涵要求进行。针对院校学生实际情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设定层次化的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在相关专业中的具体应用,提升学生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学习和实践能力。(2)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使学生熟悉互联网+模式下的核心课程,提升复合能力。(3)针对实际问题。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实践活动脱节和教育模式以及评价体系不成熟等问题,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模式与方法,积极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与资源,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移动学习、协作学习等,实施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探索适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及课程体系架构。(4)立足于校内创新中心、科技园等机构,积极开展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5)针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政策制度不完善,以师资队伍岗位工程培训为切入点,面向创新创业,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师资队伍培训、发展、提高等制度,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和制度。

3智慧旅游课程提升与内容建设

3.1整合专业核心课程组,逐步更新专业课程内容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增加互联网+相关内容,充实并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使其适应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旅行社管理课程中添加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运营、旅行社电子商务、在线旅游的生态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流程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管理、旅游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网络广告应用等内容。在旅游景区管理课程中添加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运营、旅游景区电子商务、旅游电子旅游产品中间商概述、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模式、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网站结构等内容。在饭店管理总论课程中添加饭店电子商务、饭店电子旅游产品中间商概述、旅游餐饮电子商务、餐饮电子旅游产品概述等内容。在旅游策划与规划课程中,添加智慧旅游创新与策划综述、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介绍、智慧旅游建设规划与设计案例等内容。在会展管理课程中添加旅游商品电子商务、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运营、旅游电子产品中间商概述、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模式、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网站结构等内容。在旅游营销学课程中添加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及工具与方法、网络营销之电商网站综合运营实战(网络营销之网站数据分析案例分享、营销型网站的建设、网络营销管理)网络营销之常用工具和营销案例分析、公共营销体系中的旅游目的地社交网络传播、基于社交网络的旅游目的地公共营销等内容。

3.2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加入管理信息课程

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加入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信息化讲座等课程,开设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管理等课程。在旅游信息管理课程中添加智慧旅游与旅游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及典型应用、旅游大数据介绍及典型应用、移动互联网+旅游APP、地理信息系统及典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典型应用、云计算技术及典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等内容。在电子商务运营实务课程中添加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实务、旅游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旅游电子商务的运营平台、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构成、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功能与特点、旅游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网络银行)、旅游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与优势、旅游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组成、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与交易过程。

3.3与企业开拓协同创新型课程

建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立足于学校创新中心、科技园,汇聚校内外师资开展互联网+教学与创新研究。同时,积极开展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情况下,逐渐改变旧课体系直至更新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改造与升级;针对素质和能力差异比较大的学生,面向创新创业,提出分层次培养的方式方法,突出实用、高效、前瞻”为原则,将先进的技术与具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开发实践性组合课程。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建设、教学案例建设,信息技术核心实践课程建设等,同时与企业业务部门配合,完善课程开发、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4结语

总之,科学制定并实施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突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本专业紧跟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整合相关课程,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深化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

作者:孙丽坤 魏晓鸣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本科课程论文:临床医学本科课程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对其课程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如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医学院教育改革的重点和追求。

1课程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1.1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医学的发展,体现出新的趋势,首先是基础医学逐渐进入到群体医学和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其次是临床医学与高科技成果逐步融合在一起,二者共同发展,是医学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和人文科学的联系愈发紧密。顺应这一趋势,国外许多著名医学院校都对其课程设置与管理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改革和探索。

1.2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当前社会由于人们过多追求短期发展,导致其所居住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人口爆炸性增长,结构日趋老龄化等趋势,使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内涵理解也在发生变化。高等学校的医学教育应该紧随这些变化,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思维,从而推出新的课程模式,来适应现如今环境的变化,进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1.3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

2001年6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国际医学教育标准,要求医学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7大领域共60条标准,为规范医学院校管理,保障医学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将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发展,能够适应现代化需求,成为未来需要的建设性人才,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并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临床医师。”

2课程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可行性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课程模式大概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即传统学科式、器官系统式课程模式(OrganSystem)和问题中心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上个世纪90年代,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学院校中有90%以上采用的是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即以学科为中心;有大概5%左右的院校采用的是混合型课程模式,只有1所医学院校采用的是器官系统式课程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比例在逐渐加大,但大多数医学院校依然是以传统的学科式课程设置为主,模式比较单一。

2.1培养方案

目前医学院校的培养方案跟过去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重心依然放在课程体系上。高等院校医学院的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依然是几大部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跨学科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如何设置各个课程的比例,对于医学院校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医学院校已经在逐步加大实践课的比重,削枝强干,理论与实践比达1∶1.3。

2.2课程教学目标

每个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靠各门课程的教学而完成的。医学院校根据卫生部制订的课程基本要求,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师资状况以及学生来源,以及当前整体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制订了各门必修课的课程教学目标,使大家认清医学教育中各个必须课程的重要性,提出对学生全新的要求,即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都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并将课程目标提高到一定重要地位,作为课程评选的重要条件。

2.3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

对于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当前很多医学院校普遍减少理论课教学的授课学时,对教学内容上要求重点突出,对基本理论、概念以及规律陈述清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型思维。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将多种课程的实验进行合并重组,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2.4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以“突出主干课、减少必修课、丰富选修课、加强实践课”为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出向导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方法等,结合多媒体及高科技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加入到课题讨论中,加大学生的主观学习性。

2.5考核模式与要求

当前医学院校对于课程考核方式依然以卷面考试为主,配合一些过程考核,如口试、论文、实验等。对于医学学科,应该严把考核关。

3临床医学本科“1+1”课程模式实施的实践

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各个医学院校都对课程模式进行了优化,本文提出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1+1”课程模式,即实施两个课堂教学,及时课堂是传统式的学科教育,即传授基础的医疗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课堂则以培养学生实践的动手能力为主,理论联系实际,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

3.1及时课堂发展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尤其是临床医学本科仍然应该以学科为基础,进行详尽的理论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课程整合,加大一些其他学科的选修课程学分和学时,使多个学科交叉在一起,培养出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对各个课程的教学从内容上划分,分为三级,即基础内容、重点内容和中心内容,将其比例控制在4∶2∶4。要求学生掌握中心内容,熟悉重点内容,了解基础内容,使学生拓宽眼界,丰富知识面。

3.2第二课堂实施问题式中心课程模式

开辟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于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临床医学本科其专业性要求学生需要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来学习,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自主动手的能力;这样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具备自主的创新能力。首先,为了强调团队合作意识,可以组织一个团队或学习小组,大家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畅所欲言,不断进行思想碰撞,去解决问题。其次,对一个特定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针对于一个有代表性的病例,让学生们从诱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症状体征、病理特点、临床诊断、针对性治疗六个环节来进行明确分工,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是与病人进行沟通,学生集体进行病房探望,咨询疾病信息,掌握信息,熟悉病例,沟通病人,增强使命感。

3.3医学课程五年一贯制的构想

对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来说,医学课程至关重要,可以作为专用导航课程进行开设,但开设一学期是不够的,而占用太多课内时间又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尽早接触临床,第二课堂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矛盾。我们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延续医学课程的学习,实现五年一贯制,首先理论上,将医学疾病学作为必须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期末考核,其次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在第二课堂上针对于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后的实际动手的能力进行验收。第二课堂始终贯穿医学课程,将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进行穿插,让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第二课堂坚持“简单、轻松、快乐”三个原则,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主,以知识学习为辅”,培养合作、表达、倾听、质疑、建议、沟通、协调等各种能力。通过及时、二课堂的有机组合,可以为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

总之,通过实施“1+1”课程模式,两个课堂的有机组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新型医疗行业的需求。

作者:褚为 艾金霞 陈丽波 单位:吉林市人民医院 北华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本科课程论文:计划环境本科课程革新思路

本文作者:叶长明 魏明宝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

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坚持基础知识、工程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提高;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特别加强工程实训;坚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特长。根据通用标准制定学校专业标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综合设计训练,增加工程相关课程,开展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及团队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不增加总学分,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整合有关课程,适度减少理论教学学时和学分,增设校内外工程实践学时学分,优化反映通识教育和专业方向的限选课程。探索校企互动的实践教学运行新机制。对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优化,形成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结构与功能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在课程体系上将原来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四个模块改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个模块,其中通识教育包括必修、限选和任性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包括必修和限选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全部为必修课程。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军事理论等;限选课程包括现代企业管理、应用写作、音乐鉴赏、工程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信息检索等;任选课程为文哲艺类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大学物理、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等;限选课程主要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清洁能源导论、化工安全与环保、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环境工程CAD。专业必修课为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限选课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标准与法规、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专业英语、环保设备设计、环保产业与职业、环境化学、科技文献检索与实验设计、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和研究型实验等。

新的课程体系增加了工程教育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工程概论、环境工程CAD、环境标准与法规、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提高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就业竞争力[5]。将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如将原来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工业水污染控制工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学时增加到90学时;用环境工程原理则替代了原来的化工原理课程;将原来科技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两门课程整合为科技文献检索与实验设计;取消了实用性不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管理等课程,将设计性课程环保设备设计由24学时增加到30学时。为了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就业前景的认识,增设了环保产业与职业课程,主要讲授环保产业的发展情况及环保相关热门职业的介绍,专业骨干教师共同承担该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每人讲授2个专题,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鼓励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增强了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的预期,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暑期开展研究型实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行设计完成研究或制作内容,并获得相应学分。同时学校也设立创新实验项目,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按照计划实施要求,学生要有累计1年的企业实习实训经历,以此我们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首先在同周边企业如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郑州市八岗污泥处置厂、郑州市垃圾综合处置厂、平煤集团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积极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协议,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改变原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全部由校内教师承担的模式,积极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承担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部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同企业生产实际接轨。对于专业实验安排,适当增加近现代内容,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减少验证型实验。

结语

基于“计划”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工程创新的能力,从而实现工程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强课程群建设,培养适应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新型高素质环保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和区域环境保护服务。

本科课程论文:公共艺术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内容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职业化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随之面临严峻的考验。公共艺术在我国兴起时间较短,各高校对其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各有侧重,传统的精英式教育明显与国家当前的高等教育转型意图相左。文章探讨了在高等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专业如何围绕应用技术和职业化设置课程体系,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符合需求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

【关键词】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向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院校及专业办学的根本目标。公共艺术专业教育由传统的精英式教育转向技能型、应用型教育,构建可以服务于应用型教育特色的公共艺术本科课程体系是学校必须考虑的问题,其完成程度直接体现出教育培养目标是否达到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国家战略部署

(一)当前我国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政策与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教育部将进行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转变的工作。同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要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应用型本科及其教育本质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为适应市场对人才多方面的要求,扩大高等教育内涵的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是较高层次的职业应用技术教育。应用型教育的本质是将知识理论与专业的职业技术实践结合,即“手脑并用”的教育。知识理论是基础,专业的职业技术是一种应用能力,知识理论为专业的技术提供理论支持与服务。

二、科学认识公共艺术及其发展思路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学科内涵

公共艺术,英文直译为“PublicArt”,最初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以城市雕塑和壁画形式出现在城市空间。1995年以后,“公共艺术”也被称为“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本文沿袭“公共艺术”称呼。公共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人们在表述历史上的公共艺术时,通常指向公共空间内的艺术,即在此空间中产生的诸多艺术表达形式和语言的汇总。而这些艺术门类之间既有联系又彼此有别,在现代人文主义精神与当代艺术主旨支持下的众多艺术语言之间建立交集,共同形成时代的物化标志。公共艺术包含一切创置于开放空间中的具有公众属性的、把广大民众作为服务对象的各类艺术创作形式与活动,如公共壁画、公共雕塑、公共建筑、城市景观等均属于公共艺术的具体物化形态。

(二)应用型本科公共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公共艺术专业教学旨在培养结合学科理论与应用实践技能,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景观及公共场合等领域空间的形态造型规律,具备在艺术装置、艺术化的公共设施、公共艺术项目等领域设计与施行相关工程的能力。应用型本科公共艺术专业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针对职业岗位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以突出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引导学生将公共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公共艺术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掌握艺术创作或社会艺术活动的学科知识和应用技能,目的是培养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我国公共艺术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的现状

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从总体上来说,由于院校与教师对公共艺术的认识不足与公共艺术的概念一直存在变化和发展,而出现不同院系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主要问题如下:

1.研究方向与角度较单一。

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立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如在雕塑、壁画、装饰等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扩展与延伸,因而教学方向和角度缺少本质上的转变,有时候仅是说法上的改变。例如将“公共艺术”改为“城市雕塑”“景观小品”“环境艺术”,看似名称不同,实则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2.观念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随着高等教育朝现代应用型本科教育倾斜与转变,职业技能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公共艺术教育走向设计化、职业化、应用型是大势所趋,传统的艺术精英式教育已经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部分院校及教师却没有敏锐地感知教育发展方向的转变,这一点是不可取的。3.课程专业性不强,授课内容较杂乱。部分院校由于缺乏专业师资,仅依靠现有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能力,所设置的课程专业性不强,缺乏整体性与系统连贯性,课程内容较杂乱。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积累不足,教学课程的专业性不强,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国内设有公共艺术专业的十余所院校进行地调研与考察。同时,深入部分设计公司及城建规划、景观与城市雕塑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详细了解用人单位对公共艺术人才工作能力的需求状况,广泛听取这些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合理建议,以期对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相关院校与教师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契合社会发展需求,搭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相整合的应用型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通过学科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训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使学生的专业实践、岗位需求应对能力、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下面,笔者以四年制本科课程的设置为例介绍基本思路。及时学年:以开设国家通识课程为主,组合部分专业概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公共艺术概论、美术造型基础、形态构成、公共艺术美学等,将这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即是将培养学生素养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相结合。第二学年:开设专业技术或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安排与专业有关的通识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这些课程的内容与深度需要较及时学年有所延伸。如公共艺术造型基础、装饰设计、视觉语言、设计与表达等课程。第三、四学年:专业骨干课程与职业岗位实践课程结合开设。如环境雕塑、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公共艺术专业创作、新媒介艺术实验、公共艺术项目管理、毕业设计等。同时,将选修课如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文化史、地景艺术等,与工具类课程计算机与软件、互联网与大数据课程同时穿插在第三、四学年的四个学期之中,形成集品德素养、理论、实践技能、职业岗位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还可以按照板块划分,具体如表1。

四、课程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应用型教育的课堂模式具有更加鲜明的开放性。除课堂模式之外,教学内容还延伸到实习生产领域,形成具有融入行业标准的课堂特征。应用型教育课堂模式主要包含传统课堂、企业岗位课堂和在线虚拟课堂三种形式,具体教学措施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定制式培养)、学工结合(项目包教学)、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和微课、慕课)、双证结合(学历教育和岗位证书)等。其中微课是指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并以微视频表达内容,未必是完整的课程。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二)完善职业特色的应用型教育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

1.建设用于应用型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含仿真的教学实训基地、真实的生产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及研究中心的建立工作。

2.建设融合知识型与技术实践型为一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完成应用型课程教学的根本保障措施之一。教师应具备公共艺术学科宽博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更要拥有职业岗位的技能技术,不但能教理论,也能够传授实践技术。对于这一目标,高校的常用做法是“走出去,引进来”,鼓励教师挂职锻炼和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

结语

建设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的转型目标,也是公共艺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建立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用技术为主导的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化课程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张治源 单位:辽宁传媒学院

本科课程论文:中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衔接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中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都是以课程作为媒介实现的,因此课程的衔接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核心和本质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的衔接现状,揭示了专业课程难以衔接的原因。依据有关课程衔接的理论,初步构建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实践框架。其目的在于能较大限度的实现两者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衔接中的教学消耗,实现教学效益的较大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衔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为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接提供有效的途径,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继续向上发展的空间。然而我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学制上的衔接即外延式的衔接,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衔接还很薄弱,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协调发展的瓶颈。中职与应用型本是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课程结构科学合理地衔接能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这是一个关系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问题。

一、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职和应用型本科学校都处于彼此独立的状态,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加速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

1、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分别是技能型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人才,这是一个共识,但对于技能型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人才衡量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规范和标准。由于其培养目标的层次不清晰,同类专业的课程目标没有联系性、递进性,课程目标、课程标准的制定缺乏沟通,尚未建立起衔接机制。因此培养的中职学生进入本科,难以适应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从而达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2、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缺失和重复现象严重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相互递进的过程,彼此要沟通交流,由于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各成系统,互相独立办学,致使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开设了大量相同的课程,专业课程内容存在大量重复现象,使部分升入本科的中职学生要学习和中职相同的课程。有调查研究表明,以装潢设计专业为例部分名称相同的课程的内容重复率达到30%以上,个别达到60%,教学内容的大量重复,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教学资源浪费,影响了中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教学效益。

3、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课程结构体现出课程设置的理念以及价值取向,是围绕教学年段的总体教育目标,对各年级的课程作出总体安排,是一个整体性问题。我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仍未能遵从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开发贯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培养技能人才的一体化方案,课程开发未摆脱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专业学科发展也不够充分,专业设置口径不一,无法实现课程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造成衔接上的实际困难。由此相应的职业能力素质尚未养成,学生普遍不能适应职业岗位技术的要求,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达到社会所要求的标准。

二、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难以衔接的原因

1、中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调发展的认识观念亟待转变与更新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出现重外在适应性轻内在衔接性,偏重从横向角度将中职和应用性本科分别作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层次来调控其结构平衡和规模发展,忽略从纵向角度将中职和应用性本科作为同一系统的两个递进衔接的层次来统筹发展。这就容易导致对中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教育分工不清晰在课程设置上出现重复雷同情况。

2、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观亟待加强和贯彻

中职和应用性本科衔接既是结构的衔接,也是功能的衔接。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通过中职与应用性本科培养不同层次技能型人才来实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功能。因此实现中职和应用性本科之间目标层次、专业与课程结构的递进衔接是遵循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关系规律,顺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低级向高级培养中身心发展与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然而目前我国中高职仍未能遵从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开发贯通中职和应用性本科培养技能人才的一体化方案,造成衔接上的实际困难。

3、中职和应用性本科衔接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导向有待变革

由于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各自的主管部门不同,横向上的条块分割,纵向上的分层管理,使中职和应用性本科衔接缺少层级衔接和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有力支持,增加了衔接难度,不利于制定统筹中职和应用性本科衔接的政策文件。如果能出台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就可以避免出现本科阶段课程重复率较高的情况。

4、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具体课程衔接的主导者,课程体系的衔接需要由具体的教师去执行。职业院校的教师比起普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从事理论教学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能力也要兼备,能指导学生的专业技术操作任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根本保障。应用型本科“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结构和层次普遍不能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实践经验不足,特别是在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操作等方面,从而影响了专业技能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

三、构建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体系的研究

1、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的目标是通过课程衔接实现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协调发展,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系统观思考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发展的整体协调,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建立结构合理化的制度和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要遵循和适应职业教育系统的内部关系规律来考虑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层次生源、专业和课程结构的相互衔接,树立科学的正确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学生个性成长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具有整体结构、梯级纵深、层次沟通、开放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离不开这个趋势,由于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同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有着比普通教育更加密切的联系,它要培养的各类人才要与社会实际岗位实现良好的对接,并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其价值取向。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这个特点和趋势,因此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能否符合这一趋势相关。

2、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体系的内容

1)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目标衔接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课程层面的体现,是课程改革的先导,是课程开发、实施的前提。它是一项复杂的又颇具创造性的工作。课程目标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起点,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人才的教育,是要遵循技能发展的层次递进规律。旨在培养掌握经验技能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掌握策略技能的知识型、高技能技术人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不是简单地把中职与应用性本科叠加,而是在合理定位二者层次和结构的基础上,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以此为指导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衔接方案。培养目标衔接方案制订过程中,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实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立足点也是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起点。

2)专业衔接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基础

从当前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各自专业分类的目录来看,在专业分类、名称、范围、要求等方面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学校不在同一规范下设置专业,中职教育专业种类繁多且覆盖面较窄,造成许多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应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因此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职协调发展一定要对接产业发展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以专业群为平台,修订专业目录,着力增强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要按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专业衔接机制,这是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

3)建立统一课程标准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

课程标准是重要的教学实施指导性文件,中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制订课程标准,是避免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课程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大类专业特点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相应层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对各个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进行整合,确定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4)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的衔接

课程结构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主体。职业教育的结构是工作结构,是在工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不同于学科中心的知识结构。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稳定的系统”。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是与工作体系结构相结合,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的设计要在确定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结构和符合各层次能力标准要求下,实现职业技能的有效对接。课程的开发过程按照职业标准的分类,有各个企业行业代表、课程领域内的专业、学者、一线教师、学生等全程参与,相互协商,构建一个建立宽基础,活模块的阶梯式的不断循环上升的课程结构体系,还要以克服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提高课程衔接质量,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

5)学分制管理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保障。

通过学分制构筑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的管理平台,统一各学科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的学分标准及不同学历层级的学分标准,使学分成为中职学生进入应用型本科的通道。在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部实施学分转换、资格认证制度,使中职学校已经修过在应用型本科中又重复出现的知识可经过学分转换,成为有效学分,进而免修相关课程内容。另外,学分制还能实现差异化管理,兼顾不同生源素质培养,使不同背景学生按学分制的规定灵活选修相关课程和学习内容,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也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的体现。以学分制模式进行教学管理可进一步增强教学管理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等,使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更大的选择权。

四、结语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起步较晚,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还未建立完整的衔接体系,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衔接还很薄弱,还处于经验总结归纳阶段,研究成果不多且不成熟,无法为构建中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提供成熟的理论支撑,这成为了中高等教育难以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在各地积极改革和创新中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新阶段,实践呼唤加强中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研究。

作者:席彬 单位: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

本科课程论文:物业管理专业英语本科课程改革研究

我国物业管理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进入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国家对物业管理的不断改进,我国的物业管理逐步走向正轨,并涌现出一批大型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活动主题也趋于理性和成熟。物业人员的素质在逐年提升。

一、物业管理专业人员的英语需求分析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交流日益广泛,使得物业管理越来越多地面向国际。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居住,外资企业也随之入驻中国。然而,物业管理专业人员的对外交流能力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主要体现为从业人员英语应用能力不强,能够满足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同步发展的人员少之又少。在日常的物业管理工作中如何更有效地与外籍业主沟通交流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求来看,他们的英语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日常听说的交流需求

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刚步入职场时多数从事物业客户服务工作。他们需要了解业主的日常需求,倾听并处理业主的投诉,向业主解释说明物业管理规定等。他们需要与业主进行有效的沟通。英语日常听说交流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从业人员与外籍业主进行沟通的效果。

2.正式公函英文写作需求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推进,中英双语的要求日益突出。物业日常管理文件也不例外。公司简介、公告、通知、邮件、广告、租赁合同、申请等公务文书的写作不仅考察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同时也要求其具备相应的英文写作水平。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和锻炼后,可以晋升为主管、项目经理等职位,这对其英文公函写作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3.专业词汇需求

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一定的建筑知识,了解房屋构造和常用的建筑材料和制品,熟悉常见的房屋设备;能看懂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暖、电施工图,能绘制地形图、房屋的总体平面图和房屋的分层平面图等;掌握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方法,具有排除一般设备设施故障的能力和组织修缮和保养设备的能力。在有外籍业主入住的物业,从业人员只掌握汉语的专业词汇是不够的。为了能够给业主提供更经济有效的服务,以上专业内容的英文专业词汇也应成为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

4.专业维修人员与业主间的翻译桥梁需求

在业主需要专业维修人员的时候,作为管理服务人员,应该能够架起业主与专业维修人员之间交流的桥梁,尤其是在外籍业主与专业维修人员交流时,物业管理人员应该能够提供一定的翻译服务。

二、物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现状

物业管理专业英语目前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安排在大学的第五个学期。共32学时,2学分。但是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效果不好。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学和教师教两个层面,四个方面。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兴趣是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他们从主观上排斥一门课程,那么这门课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进行得。很多学生经过多年英语的“折磨”,对英语有很大的抵触感甚至是挫败感。在终于告别了大学英语之后,又迎来了更为“枯燥”的专业英语,因此,如何在主观上让学生转变对专业英语的排斥感是老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2.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适

学生为什么经过了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仍然感觉自己的英语不行,挫败感十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老师应该利用一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调整,以便他们在日后的终身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获益。

3.教学内容泛泛、重点不突出

针对物业管理专业的英语内容很多,而学时很少。目前的物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本科课程涉猎的内容广泛,但是每一项的深度都不够,学生觉得云里雾里的飘一阵后,课程就结束了。因此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验。

4.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的专业英语教学多以翻译课文、讲解单词、做课后练习为主。教师一言堂的情况比较突出。学生被动地学,感觉记住几个专业词汇,专业英语就算过关了。期末的考试以词汇、阅读和翻译为主。形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物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学生应在基础英语的基础上,加强以职业需求为内容的日常口语、听力、写作和翻译的训练。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对物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建议如下。

1.调整教学目标

物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应树立服务于学生职业规划的思想。大学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牢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围绕专业要求,服务于专业发展的需求,体现语言学习的工具特点,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应用于以后的实际工作,并能满足于交际的需要。

2.选择教学内容

针对物业管理专业的英语内容很多,但目前还没有适合本科学生的规划教材。教师要从众多的职业英语教材中选取既适应职业需求又适合本校本科学生英语水平的内容实属不易。教学内容的选取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实用性,这是对教师水平的考验。稍有懈怠,就会出现偏差。教师可根据学生就业需求分模块组织教学。如客户服务模块、物业公司运营模块、物业人员管理模块、专业技术指标模块等。

3.丰富教学方法

本科学生在大学英语阶段应该具备大学英语四级的英语水平,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专业英语阶段应该进行强化训练。阅读的训练可以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方法。运用交际法进行专项的听说训练、运用任务教学法进行写作强化训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4.改变考核方式

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形成性评价可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小组任务展示情况、随堂测验情况、出勤率等。其中随堂测验可以由展示的小组组织出题、考试和判卷,从而检验其他同学对本小组所展示内容的理解状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终结性评价由期末的口语考试、听力考试、写作考试和阅读考试组成。分项进行,分项记录成绩。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改变期末突击的状况,让英语学习常态化,持续化。

四、小结

物业管理专业英语是物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进一步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必修课。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竞争力,为其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扫除障碍。

作者:杨欣瑶 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本科课程论文:交通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作者:马健霄韩宝睿邬岚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成就辈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出行质量和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不断凸现,社会对交通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我国100余所高校设有交通工程本科专业,50多所学校培养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而这一发展是在短短的10年时间增加了80%,这种跨越式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出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现有该专业人才的短缺,促使该专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人才市场要求也对各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交通科学的需要,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宽口径现代交通人才。我们需要本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精神,建立适应发展要求的交通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要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面向市场经济和工程实际,迅速适应社会需求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1专业培养目标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建立于2001年,经过七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为积极主动地适应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真正从大交通上拓宽专业面,提高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面。我们在分析当代交通科学的特点和趋势基础上,经过广泛的社会需求调研,结合我校的特点和专业优势,确定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在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交通运营与管理技术部门、交通景观设计、物流管理或相关研究部门,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交通管理与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定位

交通工程学科是研究交通工具在空间移动的特性和规律的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交叉学科,除了基本的交通理论外,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电子学等多学科知识。从研究目标上有交通管理、交通安全、交通规划、交通设施设计等。可见,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为了办出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考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切实做好专业定位。我校的交通工程专业是依托交通土建学科发展和建设的,为发挥我校土木工程的优势,经过多方位的调研,确定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定位: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以交通土建为专业背景,突出放在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之上。同时,考虑到我校2004年制定各个专业培养计划时要求“注重各学科交叉,淡化专业,强调专业的特色”的方针,结合我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突出优势,在对交通工程专业定位上充分考虑环境与道路及交通特性的关系,增设了交通环境等相关课程和课程设计,将交通设计同交通景观相结合,改变了以往只注重路内治理,忽略环境对行车特性的影响。

3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城市交通结构的速变,要求交通人才培养工作者应顺应时展,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制定切实可行,立竿见影的改革措施和方法,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为此,应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必须进行调整。

3.1制定新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1)体现本科教育重个性、强能力的思路。2)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人才市场需要,培养高质量人才,根据各高校自身特点,应有不同侧重点,不能盲目跟从。3)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走多学科联合培养道路。4)突出自我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3.2教学理念调整依据现代交通科学的特点和社会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按照“大交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认为强调实践与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理念的主导思想。在教学中提倡教师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大胆引进实践环节。同时,注重课堂以外的训练,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每门专业课,结合专业实验室,开设相关实验,制定合理的实验大纲;对与培养方向密切相关的课程要求教室在规定课程学时内增加实验学时,要求教师尽量将科研项目的思路融入课堂教学。在本科四年级增设“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增强学生对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综合应用能力。

3.3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了体现交通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在研究国内本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不断进行交通工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3.3.1构建课程平台,实施宽口径教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形成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结构,共享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互通性。为适应“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我们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等力学课程引入专业基础课程,加强了学生的力学基础,以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科研的需要。

3.3.2以课程平台为依托,改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在学校教学改革的框架下,以课程平台为依托,改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1)科研结合教学。鼓励教师将所进行的科研活动直接引入课题教学范围,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让学有余力的高年级本科生直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本学科博学教授给本科生开设《交通工程案例分析》必修课,将本专业近期的研究成果及实施方法传授给学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的兴趣。2)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交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将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为此,我们增加了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交通环境等课程的实验学时,让学生充分利用我们已有的交通模拟实验室和交通控制实验室,熟悉仪器的使用,加深对理论更加直观的理解。同时,我们增加了土木工程测量、道路勘测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实地实习,增加实践经验。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多媒体教学要避免将教材内容全部写入课件,应以纲要、提示、工程案例、代表的图片、视屏等为骨架。4)结合交通工程新领域,进行课程创新。交通工程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交通系统(IT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诱导系统(RS)等学科技术逐渐渗透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畴。为此,在原有的C语言、CAD、交通仿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photoshop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能力。5)结合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体现专业特色。结合我校的特色和学科优势,为了办出学科特色,通过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我们增加了道路景观设计和安全设施检测课程。

4专业建设

4.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水平。而我校的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师资队伍整体比较年轻,为保障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我们选派年轻教师到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将其研究方向和专业建设目标联系起来,实施培养过程实时跟踪,促进了学科队伍的发展,也加强了和同行的交流。同时,我们邀请同其他高校、企业知名教授为我校的兼职教授。

4.2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为了搞好专业建设,积极组织师生参加行业学术活动,加强和同行的交流合作。同时,我专业定期举办“交通人”学术沙龙,邀请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通研究的前沿问题,扩大了学生视野,加强了交流与合作。

4.3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完善为实现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发展目标,在不断完善原有的“交通模拟实验室”和“交通控制实验室”的基础之上,在学校的支持下,正在建设“交通安全检测实验室”。前两个实验室是继东南大学之后,江苏省第二家拥有相关科研设备的高校。而正在建设中的“交通安全检测实验室”结合我院学科优势,作为我专业重点规划建设的项目,目前是江苏省一家拥有相关设备的实验室,力争成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有影响力的实验室。同时,为便于学生进入实验室,目前已经将两个实验室建设为开放性实验室,借助该实验室,学生所完成的作品在“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中多个获奖。

4.4丰富多彩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结合交通工程本科毕业生工作去向,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分别在江苏省内的交通科研部门、交通管理部门、规划部门和交通施工部门建立了6个实习基地,满足了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需求,同时也从实习基地能够反馈用户需求信息和要求,有利于促动培养方案的进一步调整,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