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美术课教学论文

摘要:高中美术课是一门艺术类的教育课程,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对于促进中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新时期高中美术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的改进路径,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高中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
美术课教学论文

美术课教学论文:美术课教学设计论文

一、意象性艺术具有的特征

意象性艺术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对教师开发课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意象性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虚拟性。指意象所具有的非现实性,意象既可以用想象和虚构来表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可以用非现实的形态表现现实中已有的东西。想象性。指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将“意”与“象”融为一体的产物。情感性。是艺术家创造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二、意象性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四个要素

1.教师要养成素材收集习惯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天成事物“乱”象本身就具有特殊性,让学生多接触感受可以丰富对事物物象多样性的感知,改变学生因接触面窄而形成的固有视觉图式,让学生获取及时手的物象印记,为意象性表现打下基础。素材的收集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物象,同时也要注意收集各艺术派别的艺术作品,诸如印象派、立体主义等大家作品图片资料收集,可在介绍作品成就的同时,让学生领略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客观事物与表达画家主观感受的方法。

2.教师要具有教学案例设计能力

美术新课标理念中强调:“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此美术教师为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须具备美术教学案例设计的能力。例:《指甲长长啦》教学设计过程收集资料:2011年9月14日,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专业歌手克里斯•沃尔顿,艺名“公爵夫人”,在纽约公立图书馆前展示她刚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最长手指甲。她的左手指甲总长10英尺2英寸(约3.05米),右手指甲总长9英尺7英寸(约2.87米)。只需484个她左手大拇指指甲那么长就可以够到帝国大厦的顶端。分析与设计:小朋友的指甲是不可能长长的,以上的资料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长的指甲。指甲,其长长后并没有固定模式,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猜想,于是《指甲长长啦》这一意象性绘画教学课案例经多次修改设计完成。

3.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读“画”

意象性艺术因过多强调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来表现世界。因此艺术家就需要调动一切手段来表达这种感觉和意图,而不管是否与眼见的现实一致,从而产生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即在表现对象时有意或无意地改变对象的自然形态,以符合自己的创作所要表达的目的,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手法。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知道,再现客观对象时,有具象表达和意象再现两大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意象艺术作品时应更多从体会作者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入手。创造美、表现美的标准不具有性,从而为理解、接纳美术作品奠定感性的理论基础。

4.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形式美法则

在欣赏意象性美术作品时,学生很容易理解成画家是真的在乱涂乱画,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作理论铺垫时,应从画面中所蕴藏的形式美因素向学生做出说明,如和谐均衡、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联想与意境等基本法则在作品中的运用,以便学生自主表现时也有目的性地遵循和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受到随着年龄增长和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影响现行美术教材中意象性的教学内容设置较少,如一味的按已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对美术课程有所失望。因此意象性美术教学已越来越引起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就需要美术教师进行自主开发与设计。它既对培养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丰富美术课堂教学,有效地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认知表现的多样性和学生审美能力形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及时记录并整理日常教学中“闪现”的教学灵感,综合考虑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经多次课堂教学、修改教学方案,以形成较成熟的教学案例,并不断积累教学设计以形成意象性美术教学校本课程。

作者:詹有元 单位:浙江衢州市开化县北门小学

美术课教学论文:美术课教学优化教育

优化课堂教学永远是课堂的一大热点。什么是课堂的优化呢?那就是在最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较大的教学效果。如今的学生,学习任务是相当繁重的,各门功课都要兼顾,所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一)优化教学内容,也可以说是对教材的优化。老师要专研教学的知识元素,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度不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结合进来。当然这要根据教师的能力而定,对此应慎重对待。

(二)优化教学结构。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画,所占时间偏长,比较枯燥。应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辅导的分段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改课前回顾评议上次作业为课尾当堂总结,减少学生的遗忘。三是改课下批改作业为课上当面批改与课下批改相结合。课上批改可以面对面地纠正、示范,很直观形象。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当堂全部批改,因此必须以课下批改来补充。

(三)优化教学方法。绘画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教师可引进竞争机制;利用学生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示范、多对比直观教学法;利用学生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少练、精练、勤练的方法巩固学生的兴趣。

(四)优化教具。教学手段的丰富利用,必然会导致教具的多样化。美术教具除了笔墨纸、石膏教具等必备之外,还可采用以下形式:一是电教手段的运用,多用的是幻灯、录像、电脑等。它形式新颖,清楚直观,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有着其他教具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挂图教学,它经济、简单、方便,与投影录像相比它的优点是可长时间悬挂。挂图可用现成的也可以课前自己绘画制成。

影响美术课堂优化的因素很多的,只要我们多用心,美术课的教学定会丰富多彩的。

美术课教学论文: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德育的作用

1组织开展各种美术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美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经常动手画画、写写、做做,才能不断提高美术素养。在教学中,我不断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动学生积极动手,大胆尝试美术创作,不怕失败的精神,让他们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自我进步,体验成功与美术的乐趣。(1)每年“六•一”节期间开展绘画比赛或手工作品比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培育自信、张扬个性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及时的奖励作品及参与比赛的同学,调动学生动手绘画,参加比赛的积极性,激发荣誉感,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通过举办作品展示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2)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性的美术活动,拓展学生美术学习实践的空间,培养山区的农村学生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心理,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自信的心理。2009年7月,我组织并指导部份学生制作美术作品参加“第十届绿星国际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共选送了主题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家乡美、热爱劳动、科学幻想等十幅美术作品参加比赛。这是大楞中学建校近80年来学生首次走出大山参加国级的比赛。令人振奋的是我们参赛的十幅作品就有八幅获奖,其中银奖三个,铜奖五个,我本人也荣获指导老师二等奖。作为年轻的乡村美术教师,我为学生能够从昨天的内敛、羞涩走向今天的成功与进步感到欣慰,是美术给了山区学生的自信,鼓舞了农村学生的进步。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进取心

由于我任教学校地处偏远山区的地域限制,美术欣赏课能利用的资源较少,加上课本可供学生欣赏的内容有限,不利于美术欣赏课教学。为此,我通过博览、上网查阅、参加各种活动等自己拍摄图片等方法收集积累相关的美术图片、录像、光碟等资料。其中有“:大师名画、奇山奇石”、壮族“三月三歌圩、桂林山水”、百色乐业的“大石围天坑探险、民族服饰”外国科幻大片精彩片断等,运用多媒体一一展示给学生欣赏,并对图像内容进行绘声绘色的介绍。通过多媒体图像声、光、音乐的刺激,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感受艺术的美与广博,感受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进取心。

3拓展美术课活动的空间,变大自然为美术学习的大课堂

乡村生活是农村美术教育的源泉,大自然是农村学生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教学中不禁锢于课本和教室,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发现并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和天作之美,感受乡村生活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例如,写生课、我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村野,画他们熟悉的农舍,画大楞中学有名的“狮子山、独秀峰”以及田野的野花野草,观察竹林中的松鼠、竹鼠,珍奇稀少的荔枝虫(学名“双犀金龟”)及山区各种珍奇鸟类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发观并感受山村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美育具有陶冶情操,开启心智,健全人格,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作用,对于人的精神领域深层次影响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美术中的德育浸透,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美术活动中受到启迪和熏陶,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美术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是美术教师的崇高职责。

作者:何晖 单位:百色市第六中学

美术课教学论文:中职德育教育在美术课教学中的运用

1中职美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关系

1.1德育教育在我国的内涵和特点

在我国的中职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还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政策的变化等外在因素的改变而进行相关的时事政治教育;结合某些重大的纪念日或者学校和政府联合举办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革命教育。总而言之,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求,一步一步的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自身所包含的综合和实践性,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实践水平,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相关的交流,加强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2美术教育在我国的内涵和特点

对美术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活动,而且它还带有较强的个人内心体验。因此,在中职美术教育中,激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目标。中职学校中的美术课本充分结合了全国教育改革和中职美术教育的实践经验及教育目标。它的内容涵盖历史学、文学、设计学等诸多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此同时,在中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它关注学生如何获得新知识,并且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新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这突出体现了它的实践性。此外,在充分分析中职美术课本之后,发现在其中已经融入了不少德育教育的内容。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因为这符合中职美术教育的目标,即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把进行思想品德等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的德育教育是始终包含在美术教育之中的,两者已经得到了良好的互相补充和渗透。因此,这为我们进一步把德育教育融入美术之中铺平了道路,体现出美术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2理想的美术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当代社会中,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了个人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创新意识包含了人的记忆、学习以及感情等多种方面的心理特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而且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创新意识往往相差巨大。根据目前的许多研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童年的成长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成年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等都会对一个人的创新意识造成巨大的影响。在中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适当的研究创新思维的相关因素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都具有不小的意义。

2.2提高审美直觉

有两个重要的标志可以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审美直觉。一个是迅速的对一个事物做出审美判断;另一个是无法为自己的判断找出一个合理的审美解释。审美的直觉表明一个人是在一瞬间就得到了相应的感受和来自审美的快乐。

2.3激发个人的灵感

灵感的产生不仅仅来源自身,还在于某些外在的因素。古希腊人认为灵感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恩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灵感的产生是具有外在因素的,是排他的。在某些艺术的领域内,通过观察以及思考,可以将这种人生来就具有的思维特性适当的引导出来。在美术教育中也是如此,恰到好处的美术教育可以充分的激发一个人的灵感。

3德育教育融入中职美术教育的方式及其体现

3.1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

大多数的中职美术教材是简单明了的,因此,教师要充分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内容,并根据学生现阶段掌握的知识水平,针对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因素进行相关的拓展。教师要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德育教育融入美术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掌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使学生具有德育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当局部利益的实现与总体发生了冲突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的利益。不过还应该进一步教导学生在兼顾整体的利益的同时,要较大限度的发挥局部利益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渐渐的培养学生对于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入教材中的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明白这个道理。重要的是,这个教育方式并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但是能让学生因此了解到整体和局部的相关概念和相互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当个人的利益与集体或者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具有牺牲个人利益来满足整体利益的思想觉悟。

3.2在课堂作业中融入德育教育

将中职德育教育融入美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于通过学生的美术课作业,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慢慢渗透给学生。当教师在布置相关的美术作业时,应该特别留意相关作品所含有的内在思想性,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行相关的创作课程是一个有效的方式,而创作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有关校园的,有关家庭生活的,也可以是有关梦想的。这些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创作、自行设计和思考,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展自身的想象空间,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对于学校、家庭和生活的热爱,有助于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学生在相关的主题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潜力通常能让教师大吃一惊,这进一步说明了这是一种科学的方式,也验证了将中职德育教育融入美术教育的可行性。

3.3在合作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革新。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各自的分工与合作,这些都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互相谦让的品质。因此,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的让学生进行分组的合作学习,有效的利用小组活动所具有的互助互动特点,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一起进步。当遇到需要学量抽象的理论知识的情况,如果仅仅是逼着学生去听课,而不考虑他们的兴趣所在的话,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让学生彻底对美术课失去兴趣。然而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此时好的做法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开展一次小组间的理论知识学习竞赛。通过此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较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增加集中讨论的环节。这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所包含的乐趣,而且还能够增加成就感,通过集中的讨论,学生能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并充分体验到合作精神。从而到达德育教育的目的。

作者:章硕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技术学校

美术课教学论文:如何提高高中美术课教学的时效性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中美术专业课教学日益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的重视,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但总的来说,高中美术专业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欠缺;教师教学思想、观念及方式、方法的陈旧与落伍;师生双方精力大量投入与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形成的非正向性关系;小部分学生逐步演变为陪读生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对一线教师提出挑战:如何摆脱目前的教学困境,使教学更富有成效呢?

一、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

情感教育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的情感实践,自己必须有丰富的情感。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美术教师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情感教育,原因是他们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乌申斯基说:“教育别人应从规范自己做起。”因此,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那么怎样丰富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加强智力、道德与情感的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和正确的学生观,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利用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

二、将“游戏法”融入课堂,变学生无意为有意,乐于学习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竞赛等活动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进而使课堂妙趣横生,生机勃勃。例如在课堂中,将呆板开场白辅以精心的导入设计,以情境、谜语、音乐等游戏手法引入主题,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演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做比赛游戏或一次热烈的讨论研究或进行辩论会,亦可以实现有意注意,学起来轻松愉快。将耗时的作业编排为合作完成作品、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将教学环节过渡得毫无雕饰做作之感,才能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顺利地转换过来,而无须教师无数次地重复组织整顿课堂纪律,否则教师会疲于应付,学生厌于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们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

三、走近自然,接受大自然的赐予

法国画家库贝尔说:“美的东西在自然中,而它是以各种各样的现实样式体现出来的。”现在的孩子被过多保护,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甚至农村孩子很少有感受自然之美的心思。美国现代美术早期教育家罗恩非德说:“请把孩子们带到小溪边/让孩子在那里溅水嬉戏/让他们听一听/那轻轻流过的溪水的声音/也让他们学一学/那小鸟清脆又甜美的歌声/同时/更让他们静静地听/那微风拂过树梢的话语/还有那落叶着地时微小的沙沙声/请带他们来看看/这个世界优美的另一角吧/凡是能打动你优美感情的/也让它打动孩子吧!……”可见自然对开启孩子审美意识的重要作用。

例如我在上《风景写生》课时,一定带学生到户外(绝不照图临摹),让学生沐浴在灿烂的阳光和甜美的空气中,闻一闻树叶的味道,触摸树的肌肤,融入自然,并告诉学生每个角落、每片叶子、每棵草都具有它独特的美感。学生可按自己的审美感受选择一个视角,可表现局部美,也可表现远、中、近景的层次美。学生带着审美的眼光观察和描绘早已熟视无睹的景色,渐渐地被这熟悉的景色给迷住,真真切切地贴近自然,学会欣赏自然,并获得自然美的浸润和熏陶。

四、拓宽视野,放飞孩子的个性

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提供较多的让学生寻找创作灵感的素材,以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丰富学生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本领。如在指导“美丽的乡村”、“多彩的课余生活”等记忆画、创作画课程时,我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市容,游览公园,并在观察方法上进行现场指导,有选择地记录。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生获得丰富的绘画素材,创作出熟悉的生活画面。

教学《画风景》一课时,我对家乡特有的美术资源──孤山景观进行了充分挖掘。首先,我带学生到山上写生寻找美、发现美。在游玩的途中,见到一些古树,一个小朋友欣喜地对我说:“老师我好喜欢这棵老树啊!他们都长了胡子,很让人尊敬。”“老师那垂下来的柳条就像一条条的小辫子。”……原来孩子的发现是这么独特。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眼里美丽的孤山风景: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刻画得细致、逼真,线条如行云流水;有的孩子用水粉颜料把孤山描绘得色彩斑斓、颇有韵味;有的直接用泼墨山水的方法表现孤山,用墨用笔都很到位。

五、创设合作互动的氛围,提高创造性的品质

合作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个体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动态的个体独立探索的范围,而是要拓展到动态的个体探索与主体间交往相结合的范围。只有在主体交往中,个体之间才能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调动个体与集体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外在的知识结构向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转化。同时使学生在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识的过程中,提高创造性的品质。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等形式。但是从具体的实践情况看,学生更多的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因为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可以相互启发,同龄人之间可以更多地交流思维经验。这样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活。

总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营造融洽、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美术学科“自由”、“创造”的特点,才能培养出更多国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美术课教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迅速遍及全国各地,并已走进我们的校园,以一种全新理念统领我们的课堂。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挑战。我们要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新型人才。对此,我们有必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做一些研究和探讨新理念下的美术课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情

以往由于时间及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或知识点,学生在没有明白所学知识的必要性的时候已身不由己地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基于以上原因,在课堂教学之初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课堂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某一命题场景,设计并完成作业。如在教学《闪光的烟花》,上课时我挂出自制的烟花作品,先布置“给祖国妈妈献礼”这一作业,然后讲授知识点,请学生欣赏、总结、归纳烟花的造型、制作方法,再做作业将“祖国妈妈”装扮得更美丽,这个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成员竞争激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并乐于参与。在《办年货》一课中,我设计了“乐福超市”,告诉学生我就是超市的老板,老板有个想法,希望超市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是受欢迎的一个超市,想在我们同学们当中挑选购货员和售货员,请同学一起帮老板实现心愿。通过这一特定情节,出于对零食的喜爱,出于好胜心,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老师再巧妙地把知识贯穿进去,并加入音乐和学生一起活动,这样不仅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而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吸取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达到更强的感官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现代教育技术确立的新定义为:“现代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它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而是包含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传统的接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图像、文字、声音、信息、动画为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能更好地得到诠释。

例如《有趣的汉字》一课,利用课件的演示,直观欣赏、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大量有突出特征的象形字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象形字的主要特征,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领略象形字的妙趣,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的特征,创造出各种具有特色的象形字。所以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当、具有实效性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追求发展,积极评价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习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面对学生的美术作品,对他们的创作都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都能感到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更富有创作勇气和热情。即使学生的创作与现实不符,也不要急于批评,而要耐心地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所以我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讲究方式,站在学生的观点上去认识了解他们的作品,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创造。在评价中我坚持以下几点:

及时,评价多角度、多方面。我始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与过人之处,只要发现学生作品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意或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加以肯定、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努力学习。

第二,评价方式多样化。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我不仅用语言来肯定、赞美,而且常用眼神、动作来表示。不仅给学生物质上的鼓励,而且还注重精神的肯定和奖赏。评价的方式不单单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一堂课来说,是一个亮点。例如在教学《蜻蜓飞飞》一课时,由于采用墙面集体作画的形式,在评价时,学生们在音乐声中互相欣赏,在自己喜欢的蜻蜓上贴上小花。然后再请学生讲讲为什么有的蜻蜓周围花很多?有的却很少?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评价自己的画,有的评价别人的画,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十分认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第三,评价语言丰富多样。由于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作品就各不相同,各有长处。所以我注意评价语言的机智性、随机性,更多的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太好了!”“你真棒!”“又进步了!”“如果涂上颜色,你的画会更好”“相信自己,你会画得更漂亮”“继续努力,你能行!”这样的话有助于学生增强信心,相信自己,学好本领。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更新观念,探索新方法新模式,让学生在新理念下领略到艺术世界的魅力,让美术教学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助手。

【作者单位:榆树市东家小学 吉林】

美术课教学论文:从"橡皮章" 的重复魔力谈美术课教学的创新

摘 要:转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寻找新鲜有力的教学手段是打破当前美术教育发展进程缓慢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一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力求以最朴实的语言论述和解决美术教师教学中的些许困惑。旨在开拓美术教师的教学思路,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更加新颖,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关注美术课堂,感受生活之美。

关键词: 橡皮章 兴趣 创新

正文

随着学生年龄的逐渐增大,单纯的绘画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其造型的需求,他们有更多的想法需要借助一定的媒材来表达。单一的在二维平面上的涂抹已渐渐的被学生所“嫌弃”。在一次上《重复的魔力》这一课时,我发现好几件作业挺特别――它们不是的手绘,其中大部分的图案是由几种不同的类似印章一样的东西重复累积印出来的,有深有浅,排列有序很有意思,让我眼前一亮。兴奋之余,带着好奇找到这几个学生询问他们是如何做的作业。他们告诉我,“这些是用已刻好的‘橡皮章’印出来的”。随后,他们向我展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我恍然大悟,这就是上次课堂上被我制止学生摆弄的小东西。

后来,我认真反思了一下,与其在课堂上讲学生已经听腻、画烂的手绘,不如投其所好,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寻找教学契机。这样,既能完成我的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我便从橡皮章入手,结合课本内容对其进行了一番研究。在做了大量的尝试以后,我发现橡皮章教学带来的意想不到收获:

一、橡皮章VS印章――巧妙的“偷梁换柱”,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每课堂上讲到中国古代书法或者中国画的时候,总免不了会提到作者在作品上留下的题跋和印章。我发现,学生们有时候对印章的兴趣比对作品本身的兴趣更浓厚。之前我专门搜集了许多资料向学生介绍古代文人雅客其独具个性的印章。但是这些资料最终都会沦为我教学课件的一部分,湮没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里。例如,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了解制作印章的材料、工具以及制作过程。课堂上,学生们已经渐渐地对这一类教学模式变得不再“感冒”,反响平平;有的似乎是看热闹一般,左耳进右耳出;还有的甚至低着头不看,径自在画本上涂涂画画……我是看在眼里,着急在心里。我想努力打破这种沉闷的课堂,又一时想不出对策。后来,橡皮章的发现让我豁然开朗,它的出现帮我解决了关于印章的好些问题。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正规的印章材料我们一般会选择金属、木头、石头、玉石等,而这些适合做印章的原材料不易找。更重要的是,学生短时间内是掌握不了雕刻印章的工具和技法的,伤到手和破坏作品是不可避免的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出好的作品的。而如果我们选择用橡皮取而代之,那么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A 关于材料。橡皮――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少的学习工具,相信每位学生手中都有那么一块。之所以选择橡皮是由它的特性所决定的:①价钱便宜,取材容易;②表面平坦,便于绘制图样;③软硬适中,容易雕刻。

B 关于工具。一般的小刀或者美工刀都可以作为雕刻橡皮的工具,简单、易上手。当然,后来我又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发现一些文具店有出售专门的橡皮章原料以及配套的刻刀(笔刀、角刀、平刀和斜刀)。

有了这么好的“替代品”,这一节印章的讲解不再那么枯燥,学生们都愉快地动起了手,设计雕刻出一枚枚属于自己的独特印章。美术课堂的较大价值,不仅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点,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怎样的技能,并在课后让它得以发挥作用。

二、橡皮章VS画像石(画像砖)――神奇的“古今交融”,梦回汉朝般的邂逅

在学生的概念里,画像石(画像砖)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与自己的生活是毫无联系的,所以对这种雕塑作品有种“敬而远之”的距离感。为了缩短这种距离,拉近学生与艺术品之间的关系,同样的,我还是把橡皮章请入课堂中,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向学生诠释画像石(画像砖)的制作方法以及“什么是阴刻、什么是阳刻”。

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画像石、画像砖因其内容庞杂,记录丰富,而被许多学者视为一部先秦文化和汉代社会的图像的百科全书。

三、橡皮章VS版画――小身体大容量,地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中转换角色

少儿版画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我们的专门的版画工作室,版画社孩子的作品每年都会获得美术类的奖项。正由于制作版画的材料和工具的有限性,且做出一块成品版画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正式的版画制作也就仅限于版画社的孩子们。但是,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其他学生在学到版画这节课也是跃跃欲试,我们总不能将他们“抛弃”在一边吧!介于大规模的版画制作可行性不大,用橡皮章来替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印制非常方便”,不论是颜色的应用或者是印制的方法上都很容易上手。

正规版画的印制是需要专门的机器的,然而我们的替代品“橡皮章”就很方便,刷上颜色后就可以直接在画纸上印制了,这样就能保障学生当堂课就能上交作业,提高其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以“版画珍珠”――藏书票为例与橡皮章作个对比:

我之所以发现“橡皮章”就是在《重复的魔力》这节课的作业中――大部分同学的重复作品都是按照我的要求手绘完成,只有几个学生的作业是用橡皮章印制而成。

艺术教育的特征,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爱好,甚至是个性特长。兴趣发于心性,源于生活。兴趣是成功的诱因,热爱才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学会发现、分析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丰富多彩、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才能挖掘学生学习艺术的潜能。

美术课教学论文:试论中专美术课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深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我国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革新和变化。尤其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方面的研究,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认为有效课堂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提升,并且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完成教师的职责,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促进我国中专美术学生的发展。而美术作为中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师高度关注的课题。主要针对中专美术课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提出了有效性的方案,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中专美术;教学;有效性策略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不断提升,中专美术课在中专教育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不重视中专美术的教育,带着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心理,导致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想状态。一定要通过多方位的探索和创新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针,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把握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能达到师生双方的预期效果,并能够取得有效率的结果和规格预测。作为教学活动的教育准则,明确目标,能够保障教学课堂正常有序地进行,保障教学的各个环节紧紧围绕。

二、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重点就是突出对学习的兴趣和一种愉悦的心态。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密切,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件没意思的事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改变周遭环境和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有如下方针:

1.营造舒适氛围

美术充满艺术气息,是学生用画笔对未来和心中所想的一种体现,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是在浓厚艺术气息的熏陶下进行勾勒,严肃古板的教学气氛会全然扰乱学生的灵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语言上讲究技巧,可以尝试幽默的和口语化的语气,尽量采用比较容易接收的授课语言。在欣赏作品时也可结合一些相关趣闻逸事,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有条件的还可以把课堂放在教室以外,这样更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氛围。想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

2.巧设悬念,点燃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很重要。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讨论。例如,一直被舆论的画家达・芬奇,教师可提一些关于达・芬奇的个人生平,教育背景,有哪些作品,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历史的相关问题,从而衍生到课堂,让学生分小组品析,点燃学习热情。

3.学生自评互评

现代教学不仅是传输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懂得如何去获取。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剥夺了学生的自由。首先,言论自由。做法是定期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或互评。其次,选择自由。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相对适应和容易接受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从各方面改进教学方法。慢慢的,师生们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评画的过程,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能力,而且让他们体验了自由的言论氛围和每一次的进步与成功。

三、统一进度不等于统一快慢

在同学校、同年级、同组里,进度需要统一。如果我们打算在期中考之前结束教学任务,只剩下一周去复习,我们在把握进度的同时更要掌控好尺度,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如果为了保障这个计划按时进行,而导致吸收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消化不良”,达不到教学目的,这是不可取的。我个人认为,应该因人而异,分情况处理。在教学时间上,可以让学生有主见地提出方案,教师有方向地指导,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肯定和表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实现目标。

四、变化多端的练习

由于学生各异,我认为应该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一个33人的班级,A层5人、B层18人、C层10人。A层的学生专门巩固基础,选择基础题型练习;B层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础题型后要求他们完成稍有难度的题型;C层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完成所有题。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把画的要求分为几个层次。对于擅长画线条的,我会对他们的线条掌握格外要求严格;对于擅长人物画的,我会着重培养在人物方面的注意事项;对于色彩运用恰当的学生,我多会安排他们油画的训练,让他们充分发挥对色彩的应用。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由简单到复杂,逐一突破,每上升一个层次,就能获得成就感。

总之,统一和不统一是相互存在的。在中专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因人而异,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理念,根据教材特点,灵活处理,优化教学结构,这样才能培养出思维独特、有创新精神的未来的主人。

美术课教学论文:浅议乡土化理念在农村美术课教学中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农村地区有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资源可以为我们所选择。1.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自然景观:如广阔的田野、山川、蓝天白云、动植物和奇花异草;天然材料:如各种树根、麦秆、土、石等等。2.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民间艺术:雕刻、剪纸、编扎、制陶等等;民风民俗:独特的节日、各式各样的民间习俗……身怀绝技的民间工匠和民间艺人等。

一、以教材为载体,建构生态型学生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教师不但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农村学校现在使用的美术教材,包含的教学内容有许多科目和本地区社会、人文、学生知识结构都格格不入,所以特色化美术教学顺应教改的需要已成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即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如:《美丽的羽毛画》《萝卜雕刻》《玉米根艺造型》《有趣的叶印》《丑洋芋不丑》《草编人》《石灰石造型》等。

改教材的原则:换汤不换药,即教学方针目标不变,只变教学内容,即变形不变质地作一些适当的修改。1. 更换内容。教材中《高大的楼群》,农村的孩子对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大厦形象模糊,因此我们可以把内容改成画家乡的新居。2. 扩充内容。如剪纸,结合农村当地的民间剪纸,可以剪各种动植物、人物、窗花等。

二、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学

1. 走进生活,拓展补充素材库

美术根植于生活。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山顶上的古堡、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这些事物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由于独生子女现状和“家长承包制”,使孩子失去体验生活的机会,缺少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因此,作为美术老师,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开“源”建“库”。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1)心存美念,处处皆美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题材资源。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这时带领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朴素之美,唯美善美

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表现出农民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如农民杀猪宰羊、走乡邻、访亲友、逛庙会……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不同的节日,农民有不同的庆贺方法。如春节家家户户吃饺子、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放焰火、挂灯笼、耍社火……学生生活在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中,陶冶了个性和情操,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同是对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

2. 以变思进,美需要改造

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富了,一个个养殖场、蔬菜大棚、新农村等,这些都是现代新农村的亮丽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通过观察、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到家乡今天的飞速发展,此时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为家乡设计宏伟蓝图。如:我为家乡设计的桥、少年宫、影剧院等等,同时学生也发现了家乡环境的日趋恶化,此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宣传画、变废为宝等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三、设计“无定法”教法,探究“有好法”实践

1. 组织“生态游”,开放主阵地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到生活里捕捉题材内容,而更本质的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去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在特色化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花丛中写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挥。

2. 活用现代新手段,开拓高效表现法

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作画,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效果。而新课标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因此我们尽可能结合当地资源,可以设计出像《有趣的草编》《树叶拼贴》《萝卜雕刻》《捏泥人》《种子粘贴》《根会说话》等工艺课。

3. 多手段错综整合,多方位多元能力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理念,整合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学习已成为现在和今后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不仅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热爱美术、学习美术的人多了,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大面积的提高,农村的美术教育才能与时俱进。

美术课教学论文:感悟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教学

摘要:前一段时间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新课标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学习中,个人结合自己的日常美术课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个性发展;创新

目前,正处于新课程改革之中,新课程体系在结构、功能、内容等方面作了重大的改革、创新。新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颖的学习方式蓬勃展开。它将我们带入了教育改革的“震荡期”。新课程改革赋予美术教育以广阔的创造空间。新教材需要美术教学中贯穿设计理念,培养设计意识,注重设计观念和设计目标,注重学习的主体,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注重对教学结果评价。美术教育的亮点是设计,是创作,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才能,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孕育、生成和发展。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美术课到底应给学生一些什么知识,是培养一些美术专业特别擅长的尖子生,还是让更多的、甚至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地去感受、去学习。事实上,很多美术教师很注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把重点都放在基本功的训练上,而忽略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头脑中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就是看画得“像”还是“不像”。学生也习惯了“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这种训练模式。由于没有用心去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结合对新教材的学习和运用新教材进行的课堂教学,我对美术课程观念更新问题得到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首先是对美术课程的理解上的更新

丰子恺说过:“人类具有会看会听的本来意识。”也就是说看、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功能和权利。于是艺术也就诞生了。通常绝大多数人在婴、幼儿时期都非常喜欢画画,喜欢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大概只有六、七成学生喜欢涂涂抹抹了,到了初中阶段有一半人喜欢画画就已经很好了,高中喜欢美术的就更是少而又少了。造成这种局面自然有其自身的一些原因,可是主要是因为那种僵化的、经验主义的、教条主义的美术课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想象,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在美术课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这个物体应该这样画,不应该那样画,苹果是圆的,画成方的就错了,天是蓝的,涂成绿的就打个大“×”。长此以往,学生又怎会对美术课感兴趣呢?我认为,美术课很大程度是为提高所有学生的审美情趣而设置的。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使学生乐意听你的课,就首先要摆正美术课的位置、作用。同时在上课时要经常鼓励、支持你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到美的指引、熏陶。

二、教学的随意和不固定性

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通常像以前的“八股文”一样既古板又僵化。一般是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跟着画。我认为,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容许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容许学生表现差异的过程,不应该由老师一手包办,更不应该追求过于严肃、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如教材中我国传统艺术――京剧脸谱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喜好把这节课分为3个课时来上,及时节课了解脸谱,第二节课是画人物脸谱,第三节课是自创脸谱。在这节课上,我们就要搜集大量的脸谱资料,里面包含了脸谱的历史、形式、角色等多方面的知识。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讲对脸谱的认识,在他们七嘴八舌中引入课题,并简单讲解这些知识,通过一些媒体手段,带领他们一起看,一起分析脸谱的独特艺术特征及脸谱绘画的技巧和应注意的地方,然后再一起研究作业的做法,通常学生还没等我讲完已开始兴致勃勃地按捺不住动手画了。讲评作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必须要注意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把好的绘画作业让学生一起欣赏的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内容不限,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乐意去自我表现。到了需要辅导的学生也是最少的,作业交上来,确实可以给教师带去一些惊喜。

三、提供选择途径,强调个性发展

美术活动和其他学科活动不同的地方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速度进行创作。学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大,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个人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改变美术中评定好差的衡量标准,提出美术是“无错误学科”,这样能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且可以从儿童的创造中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类型和成熟水平;并且在提出作业要求时就应区别对待,为学生提出不同的选择,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途径。

1.提供难易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在准备每一节美术课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及水平选择作业。比如在《线的韵律》一单元,可提供他们几个作业选择:根据书中的图例临摹一幅画、通过对线的认识把书中的范例加以改变、用你对线表达情感的体会画一幅画等,这样学生不用再为一道不愿做的作业烦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难度大还是难度小的作业,心情肯定愉快而又轻松。

2.给学生选择“无标准答案”的作业。在美术作业中,学生应该没有任何的束缚,可以抛开所有的负担任意想象,任意驰骋,每张作业都是答案,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美术课型和内容不要一成不变,可以和其他学科联系上,让学生充满好奇和期待。新教材添加了音乐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美术课上讲述的“美”其实充满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习《音乐与数》单元时,先让学生观看各种乐器演奏的片段,当然,在观看的同时教师要充当讲解员的任务。看完后,从学生对这些美妙旋律的体会引入美术绘画中的比例关系。

美术课教学论文:美术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教学应该是一种创造,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从教材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教师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力,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海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在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教五年级《各种各样的房屋》一课,让学生来写生校园内极普通的堆柴房,屋前堆放许多木头,如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个性中有共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棵大树下的一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划的勾房瓦,有的屋前一条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二)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四年级《我为祖国造大桥》这课,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捏出桥的立体造型,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当建筑设计师的滋味。在看过桥的建筑的照片基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动手,许多同学把对未来桥的发展变化憧憬融于设计中。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桥的形状和结构,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立体桥型。这一课给同学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做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大力扶持,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是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及社会实践,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三、诱发想象,探索求异

想象是创造的羽翼。在教学中,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以创作画“想象中的机器人”为例:笔者巧妙设疑,先让学生用猜谜语导入课题,然后把学生的思维引申到参观机器人展览上。师问,这些机器人都有什么作用?提问给学生留下“悬念”,引起学生渴望得到知识的需要感。学生围绕这个“悬念”,讨论得热火朝天,各自发表不同见解,机器人能上天,能下海,机器人能演奏美妙动听的音乐、能做环保工作,能干家务活、能当警察、能招待客人……这时,我又启发学生,“机器人为什么这么能干?”学生思考片刻,抢着回答:我国科学家以他的渊博知识,设计了电脑软件,装在机器人身上,让它们干什么它们就会干什么?……我接着告诉学生,科学家发明机器人,目的是让机器人帮助人类完成复杂、危险、困难的工作,让我们挤出宝贵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去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今天老师也让同学们当一回科学家、美术设计师,想象出自己心中精明能干的机器人。当我展示几个外形不同的机器人玩具,演示其从事的工作(环境、背景)后,学生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增加了创造的可能性。什么宇宙机器人、理发,餐厅机器人、环保机器人、潜水员机器人、消防,警察机器人、家务,庄园管理机器人……一连串的大胆构思,给画面增添了丰姿。

美术课教学论文:如何在高中美术课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学

摘要:创造性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实施创造性美术教学应从教育观念上、教学行为上贯彻创造性原则。同时,教师自身应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创新教学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对指导美术教学走向创新之路、开拓教师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美术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艺术的含义之一便是富有创新的方式、方法。崔子范说:“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另外,美术课没有升学压力,这反而解放了教师,美术教师可以放开手脚,紧跟时代的步伐,大胆实践和探索创新教学。马克思说:“我们要以美的原则改造世界”。美术课的内容应该充分突出美感教学,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的内容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进而主动选择美。丰子恺说“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在当前的教学中,美术课的任务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自觉运用美来塑造自己以后的人生。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不断创新。皮亚杰指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赫尔巴特也说“创造力的育成,不是由大人注入的而是以儿童本身表现为中心的”。因此,美术课决不能是依样画葫芦式的教学,而应是诱导学生发展个性、启迪智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的教学。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发挥学科本身具有的独特功能。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有创造性。教师自身的创造能力直接决定着创新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程度。美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思想表现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业余时间起到示范作用,影响学生;教师在思想上对创造的渴望、向创造性认知的迁移、对创造行为的赞赏可以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教师的人格精神、治学态度、创新精神能长期影响学生,并成为其日后行为的指针。

美术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才能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改革教材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求知识形成的能力。笔者在美术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深入钻研现行教材,挖掘教育因素,拓宽知识面。

2. 借鉴各种美术教材,选取适应学生实际而现行教材中没有编排的美术课程。这些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3. 探索以发挥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特色。以教学安排上体现普及性、层次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过程的创造性,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才能感到有兴趣,从而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过去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把课堂教学当成传授知识的工具,没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与认知规律,教师努力为学生创新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能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游戏”是人的天性,是人最自由的状态之一。艺术与游戏同具超功利性,艺术的学习和创造的首要前提是心灵的独立和自由,采取游戏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艺术教育有效的途径之一。游戏式教学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其一,游戏式艺术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游戏形式,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单纯追求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而流于形式,降低艺术课程的学科性;其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教师必须下功夫,平等交流,以促使师生人文精神的建构。其三,艺术教学应以活动为主。整个课堂就是一堂大活动课,由多个游戏活动组合而成。比如在人物头像的课程中,教师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通过贴眼睛、贴眉毛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影像、参观、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另外,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及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环境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体验,激起学生联想,从而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带动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培养想象力

我国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他曾经说过:“绘画不仅以形似为标准,更重要的是以神气表现灵魂”。少年天生喜欢幻想,而且想象力丰富,美术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正确运用想象能力进行美术创作。对于学生而言,没有生活感受是缺憾,有了生活感受无法表达是遗憾。为了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必须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大胆想象。

美术课教学论文: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现状及改进路径探究

摘要:高中美术课是一门艺术类的教育课程,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对于促进中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新时期高中美术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的改进路径,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高中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现状;改进路径;探究

一、新时期高中美术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1、对高中美术课教学观念存在认识偏差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高中美术课往往被处于副科的地位,学校、家长和教师对高中美术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高中美术课的教学更是流于形式,甚至常常被语数外等主科的时间所挤占,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于高中美术的兴趣就会大大减弱,那么高中生的审美能力自然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上述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会间接地影响高中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学生基础差,对高中美术课不够重视

当前,大多数高中学生的美术基础较差,对高中美术课不够重视,只是一味地将学习精力集中于语数外等高考主要科目,单纯地追求高分数,忽视了对美术课的学习与欣赏,不利于这些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另外,某些高中学校对美术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少,高中美术课程所需要的基本硬件设施和教具严重匮乏,也会大大影响美术教师的授课情绪和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到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新时期,新课改对于高中美术课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美术教师不断地学习和丰富自身的美术知识,同时引进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高中美术课的教学需求。但是,由于部分美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其教学理念更新缓慢,甚至由于外出进修学习和教研活动很少,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都亟待提高,以便于适应现代美术教学发展的需要。

4、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化、片面化

新时期,我国高中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和机制存在很大的不足,学校过于强调学生的应试考试内容,对于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也主要是以学生的文化课分数为主,这必然不利于高中美术课教学活动的开展。高中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化和片面化不仅较低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制约了美术教师进一步增强自身教学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有就是学生对于高中美术的认识不够,并且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认为高中美术学习无关紧要,进而忽视了高中美术的学习。为了提高师生对于美术课的教学重视程度,建立和完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二、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的改进路径探究

1、转变、更新高中美术教学理念

当前高中美术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高中学校以及教师对于高中美术教学的认识不够,在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和教师过于强调公共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忽视了高中美术课教学工作,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应注重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强调素质教育发展,为此教师和学校领导首先就要转变传统高中美术教学理念,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创造美,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多媒体进行教学

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设施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得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和生动,同时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不同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接收,大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制作不同样式的电子教案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美术,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紧跟时展步伐,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多媒体技术,这也是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发展的趋势。

3、提高高中美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高中美术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我国高中美术课发展较为缓慢,很多高中美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所教授的美术内容以及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落后,无法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美术课的发展,为了改变当前高中美术课教学现状,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寻求交流、培训和深造机会,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顺应时展的潮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4、构建科学合理的高中美术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

科学合理的高中美术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的建立,对于新时期开展高中美术课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而且可以促进高中美术教学的快速发展。构建良好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既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肯定,激励教师不断地进行美术学习和教学研究,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教师教学活动具有督促意义,进而保障高中美术教学质量。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高中美术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是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美术课教学论文:美术课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美术的生命。如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创作出更实用更的艺术形象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从学生心理特征及知识水平出发,想方设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我的做法是:

一、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作引导,丰富想象力

生动活泼的语言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把学生带入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拓宽教材内容,丰富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比成人的想象力更奇特,更天真无暇更淳朴。教材是教学的凭借,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进一步把课本内容拓宽、教活。教学中 多进行添画、组画、记忆画和命题画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分散思维方式大胆创新。如我在上《面塑》时,利用课件导入让学生欣赏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学生个个振振有词,在接下来的塑造艺术形象时,学生就能迁移想象画出令人想象不到的造型。结果画出了一只长着一对翅膀的老虎。这样,以趣激情、以趣生情,使一节单调的绘画练习课上得生动有趣,既拓宽了孩子们作画的思维空间,激发了他们的绘画激情,培养了绘画兴趣,又有效地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拓展想象空间,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可利用电视、录像、投影、多媒体等音像手段创设情境,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进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利用实物展示或表演的方法,让学生联系己有知识经验进行想象。如上《画一顶帽子》这节课时,我们可以先出示几顶漂亮的帽子,让学生观察外形、颜色等,然后戴到头上,让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外形更美、功能更全的帽子,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帽子的结构,而且又发挥了想象力,制作出雨伞帽、飞行帽等新品种。创设情境这一方法可视性强,时空转换快,吸引力大,能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四、利用随意联想,丰富想象力

随意联想绘画,能大大拓宽孩子的思路,不再拘泥于跟着老师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师节前,我上了一堂美术课,课上要求每个同学给老师画一幅画。到了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画完了,有的画着一支燃烧着的红蜡烛,画上写着:老师象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有的画着一轮金色的太阳在天空中射着光芒,地上长着许多棵向日葵,那一朵朵向日葵朝着太阳开放,画上写着:老师象太阳,我们像花儿,老师教育我们,我们才有知识。还有画其它的,一幅幅天真的画,一颗颗童稚的心感动着我,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就必须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学生往往会喜欢把自己平时所见的事物加上自己的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进行创作、描绘,进而完善一个个栩栩如生又姿态各异的艺术造型!相信有24小时,学生们会用手中小小的画笔描绘出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龙南中心小学小潭分校)

美术课教学论文: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美术课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投入的增加,多媒体教学正逐渐走进课堂。在美术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有选择、有自由、有竞争、有合作的气氛中学好美术。然而,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变化,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也日益多样化,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作用,实现美术课堂教学化?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的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会使学生兴致勃勃、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第11册《向动物朋友学习》一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搜集了许多动物的图片制作了课件,并给每一种动物配上它的叫声。教学时,我一边和学生观赏这些形态各异、或可爱或凶猛的动物朋友,一边简单地介绍它们的各自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让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见到了平日不多见的动物,仿佛来到了一个野生动物园,不但亲眼见到了这些动物,也亲耳听到了它们的叫声、吼声,学生们个个看得津津有味,学习兴趣高涨。既为为下面的泥塑动物打下了基础,让学生有图可依,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知识,还增强了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我们只要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它就能化枯燥为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能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美术课中的重、难点

美术教学中比较重视生活性、实践性,更注重对平时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在现行的美术教材中,不可避免地还有一些教材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而运用电教媒体,则可以弥补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美术课堂提供丰富、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目标上来,有利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第8册《穿穿编编》一课时,这一课的重点是掌握穿编的方法,难点是能自己设计图例进行穿编。穿编是一项手工制作,如果教师拿在手里作示范穿编,后面的学生就可能看不到,而且教师制作起来也比较难做,所以我就把整个穿编过程从设计到穿编放在实物投影仪下面进行操作,学生就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学得轻轻松松。由于利用了电教媒体,重点、难点很容易就解决了。

美术教学离不开大量的直观教学,多媒体电教手段能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都十分有利。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所要欣赏的内容配以相关的介绍文字、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在这样美妙的艺术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利于教师系统完整地传授美术知识,进行审美教育。

例如,教学苏少版第11册《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时,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青铜的有关知识及辉煌成就。在进行这一课的欣赏教学时,我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从中筛选出有用的部分,加工、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当学生坐在计算机前,在老师引导下进入青铜世界,耳边响起了美妙的青铜编钟音乐声,通过自己的点击,了解到有关青铜器的发源、分类等知识,并欣赏到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物,非常地兴奋,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堂欣赏课,学生们不仅学到了青铜器方面的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眼、耳、手多方面的运用与协调,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受到了一次审美的教育。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同时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多媒体的视听兼备,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网络的强大信息功能,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天地;“数字化校园网”的建立,使得学生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认知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其中培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其它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它们之间互为衔接,互为促进,相辅相承。在儿童绘画创作的教育中,应依靠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依靠儿童时期直觉感应,去开发和引导他们的潜能美感和创造性。

我在教学苏少版第12册《我设计的未来建筑》一课时,采用多媒体展示了许多新潮的现代建筑和有关科幻片里的建筑,这些漂亮有趣的作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时我启发学生:“看了这些作品,你想不想设计一幅更新颖更神奇的未来建筑呢?”学生顿时畅所欲言。有的说:“我要建造一座豪华的海底别墅,让人们去旅游、参观。”有的说:“我要设计一种造型精美的宇宙建筑,我在太空旅行时,可以在那里休息生活。”还有的说要发明会飞的住宅……这时我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出来,许多同学的思维能力受到了启发,创新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画出了大量的作品,他们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法去创作,把这些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

美术课教学论文:美术课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越来越备受教育界人士的关注,美术教育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术能力,培养审美情操。而开展美术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现行美术教育中每一位美术教师所要解决的重要的课题之一。

兴趣是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一、要有选择地、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

教育要创新,首先教材要创新。美术教育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审美和想象力为出发点的,如果活动的内容不适宜孩子的学习和喜好,这样的美术教学要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是不可想象的。我因地制宜利地利用农村的有利资源编制了适合农村小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美术—工艺制作》,内容有《秸秆插接》、《豆贴画》、《剪纸》……新颖的教学素材、清晰的美术图片和巧妙的教学构思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认识传统的地方文化,培养了其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艺术的感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审美的活动中来。

二、制作的范画和教具

的范图和教具能使我们的教学得到成功和精彩,并能延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然而也有一些人在教学过程中从不使用一张范画,专靠一支粉笔,一本书,口传式地讲课,使原应兴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讲授的枯燥无味,长而久之,使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学习水平“与日俱减”,开始厌烦美术课。我在教授工艺制作课时总是事先精心制作教具,每一件都精致漂亮,栩栩如生,学生在观赏作品时羡慕不已求知激情油然而生,在学生们看得兴趣盎然时,讲授新知。教具的巧妙运用,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想象力和求知欲,为学生积极求知提供了方向、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感到非常的新鲜,课件、网络、独有的画面展示方式和独特的音乐效果,都能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让其精神高度集中起来。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和实用价值,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和空间,快速、大量地获取美术教学资源,让师生享受美,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图像放大、缩小、回放和定放,再配以音乐,可将学生的思维主动地带进充满遐想的绘画艺术境界中,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师演示法

有些情况下,学生很想看看老师的水平,教师应当展示一下自己的真本领,以使学生心服口服。也有些情况下确实需要老师示范一下具体的绘画技法、制作步骤等,这些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在欣赏的同时,教师当堂演示很有必要。我在讲到中国古代花鸟画时,在课堂上现场挥毫,让学生面对面痛快淋漓地感受一下写意画挥洒自如、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纵横交织的潇洒画风。然后对所作水墨写意画的情趣美、意蕴美和形式美等与名作进行比较评析,利用存在的差距让学生欣赏到名作的各种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有激情的学生也来尝试,让他们体会在宣纸上作画的感觉。双向的师生活动,让学生感受和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

五、运用竞赛,激发兴趣

儿童的好奇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上《古诗配画》时,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四个组为四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各队的其中一位同学到黑板上默出一首古诗,看哪一队写出的古诗数量最多。这样一来,大家情绪高昂,都想争及时,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竞赛,学生既复习了很多学过的古诗,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接下去的古诗配画教学做好了铺垫。

六、采用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使学生愉快的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讲《泥塑小动物》时,我准备了各种动物的玩具放在一个盒子里。首先向全班宣布:“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学生一听到做游戏,兴趣就上来了。接着我请了三位同学到讲台来,先把眼睛用布朦上,然后每人发一个玩具让他们摸摸,要他们比赛猜一猜自己拿的玩具是什么动物,有什么特点。这时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很快,学生就摸出了是什么动物,特点也讲得很完整。这样一来,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解决了这节课教学内容中分析动物特征的这部分教学内容。

以上几点,是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我相信,美术教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更浓。在教学中我会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发展素质人才的沃土,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活动都闪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光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