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

摘要:在幼儿社会教育中,师生间的积极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和感染,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对幼儿要持有温暖、关爱、支持、接受和尊重的态度;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自身的积极情感投入激发、影响幼儿。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传统节日开展幼儿社会教育论文

一、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现状

1.“洋节日”的盛行

近年来,圣诞节、万圣节等外国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呈现出越来越普遍的态势,让人担忧的是,这些外国节日的流行正在向低龄化发展,每年圣诞节时,孩子们总是翘首企盼着父母或“圣诞老人”在平安夜将梦想已久的圣诞礼物悄悄地放在圣诞袜中。

2.重拾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日渐被弱化、被忽视。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对培养人的道德素养和健康人格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幼儿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社会群体、集体和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经验和形成社会关系。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去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自我调节、交往技能等。

1.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小班的幼儿也可以通过活动感知节日的美,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中班幼儿粗浅地了解民俗节日的基本习惯礼仪及规范等,培养社会规则意识。大班幼儿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含义,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礼仪,知道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及时,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我们利用精彩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融人尊老的相关内容,如春节主题中的“我给长辈拜个年”、重阳节的“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以及中秋节主题中的谈话活动“团团圆圆度中秋”等活动,通过幼儿讲述自己给长辈拜年、长辈对自己关爱和自己如何向长辈表达爱、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长辈等,让幼儿在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萌发他们尊敬、关心、爱护老人的情感,形成尊敬老人的观念。第二,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行为意识。人的言行举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表现。而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内涵,为了提高幼儿的整体修养、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我们不仅要在lE常活动教育中注重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还要充分利用节日的教育因素对其进行启发和教导。如在春节主题“拜大年”“我会做客”等系列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向亲朋好友问好,学会礼貌进餐用语,知道在拜年时说吉祥话的意义,懂得在餐桌用餐应文明进餐等文明礼仪。大部分幼儿表示在节日访亲探友时,能做到不在别人家中大声喧哗,取物时,须明求。这就说明传统节日中的礼仪文化已经慢慢在幼儿的脑海中形成意识,并内化成自觉的行为。第三,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每个传统节日里都存在传统的游戏活动,如端午节时幼儿最感兴趣的是赛龙舟。没有真正的龙舟,可让幼儿模拟赛龙舟,幼儿戴头饰的做船头,其他幼儿做船身和船尾,在长形塑料板上依次紧抱,双脚做浆,全队幼儿步调一致,有节奏地左右晃动,加快速度,齐心协力到达终点,任何只顾自己、不顾集体的行为,都会影响全队的成员。为了获到的胜利,每个幼儿都严格遵守纪律,努力协调自己与前后同伴的合作。这对幼儿规则意识、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克服困难的能力,无疑是好的培养。

3.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

及时,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规则、习得人际交往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幼儿在制作花灯、月饼、包粽子、剪窗花等活动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的幼儿一块制作。在这样的交流经验、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幼儿能学会分享、学习处理好自己和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第二,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动脑、动手的能力。在传统节日活动中,由于环境、游戏的需要,常常需要幼儿一起制作民俗食品、饰物等,例如冬至节福州民俗文化搓(米时)活动、重阳节的自制九九重阳糕,端午节中缠艺术品小粽子等活动。民俗食品制作活动符合幼儿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认知特点,且具有很强的兴趣性、游戏性,不仅使原来有难度的社会认知活动借助操作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就没有现代文明。而身为独生子女的现代孩子在家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通过传统节日教育的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策略

利用多媒体动画资料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的有机结合来展示节日文化内涵;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因为自制的PPT课件可以弥补动画资源不足的缺陷,同时又因具有形象直观、新颖多样、高效集成、易保存、易利用、易修改等特点,适应了民俗节日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节日情感体验,增强其对节日文化的记忆力。如冬至节的《“好吃”的冬至》、有福州地域民俗特色的《搓(米时)节节高》、清明节的《春暖花开话清明》、有美丽传说的《百花盛开花朝节自制PPT无不是我根据节日教育活动需要,将生僻难懂的节日习俗文化、食俗文化的文字资料以图片和自制动画等幼儿易于接受的形式向幼儿展现,帮助幼儿直观地、初步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2.实践操作策略

传统节日活动中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民俗工艺有关,如清明节的放风筝、元宵节的闹花灯、春节的贴窗花等。这些民俗工艺就是动手、动脑、动身的艺术。教师通过收集相应的传统节日艺术作品资料,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在观察、欣赏、感受和动手操作中直观地感受传统节日的民俗氛围,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对于不易于在集体教学中体验的节日活动,我们则以周末亲子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在亲子体验的氛围中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氛围,体验节日的愉悦。如重阳节的登高活动,清明节的祭祀、放风筝、踏青等活动以及中秋节的赏月和团圆饭活动都是在亲子体验活动中进一步让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

3.家园互动策略

及时,邀请长辈走进幼儿园参与节日活动。重阳节邀请祖辈(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节日活动,通过制作重阳糕、品重阳糕、为爷爷奶奶送礼物(祝福)等活动,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从而l董得孝敬老人、尊重老人,让幼儿逐步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学会关心他人,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继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又如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邀请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联欢活动,通过做拗九粥、品拗九粥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拗九节的风俗习惯,体验与祖辈、朋友在一起过节的2014年第23期欢乐心情。第二,发动家长的教育资源,搜集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信息。邀请家长在活动前与幼儿一同收集相关节日的图片数据、声像数据、手工艺品等。请家长到幼儿园为幼儿讲述传统节日的风土人情、礼仪规范、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既可以使幼儿从不同方面了解传统文化,又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与认同。家庭是传统文化自然传承的桥梁,以家园互动为载体开展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可以深刻影响幼儿的精神世界。

4.游戏体验策略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将这些游戏作为民俗节日教育的一部分,能提升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也能改变传统节日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了解民俗节日。结合幼儿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选择生活化、趣味性、活动性强的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元宵节组织“欢欢喜喜闹元宵”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制造一派热热闹闹庆元宵的景象。活动中还可以进行师生合作舞龙舞狮歌舞表演、唐装秀、花灯赛、看花灯、做元宵、品元宵、猜灯谜游戏等,一丰富多彩的元宵节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了浓浓的闹元宵节气氛,体验了传统节日的快乐,萌生了对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5.环境熏染策略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将传统节日文化融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为幼儿营造一个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我们积极创设节日环境,在搜集资料和设计布置中,通过展示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以图文并茂的版面、形象真实的实物展示形式,凸显节日文化主题,让环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活动室、主题墙、走廊、楼梯展示墙等,进行精心设计与布置,创设了“中秋节大探秘‘温馨的重阳节”“春暖花开话清明”等节日主题墙饰,突出节日的独特性,在环境创设中做到教师设计和幼儿作品呈现相结合的特点,让孩子在环境建设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综上所述,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选择适宜的节日教育内容,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完整的社会认知结构,.进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趋于完善。因此,传统节日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陈静 单位:福建省实验幼儿园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幼儿社会教育论文

一、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幼儿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能力差,容易混淆正确与错误,常常各种教育都容易接受。但是,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因此,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以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为前提,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树立正面的榜样,以鼓励表扬为主,用积极的因素调动幼儿自觉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提高认识,分辨是非,引导幼儿积极向上,逐步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

二、注重一日生活的渗透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的社会教育是跟社会紧密相关的,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因此,我们必须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在不改变生活原有的特质的前提下,将与某种生活内容或生活方式相应的社会教育目标结合起来。

(一)通过主题活动进行社会教育

主题活动,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应依据幼儿的特点和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制定与之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围绕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活动中接受社会教育,养成优良的社会品质。

(二)注重一日生活中开展社会教育

幼儿优良的社会品质,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以练习,进行强化训练,使良好的社会品质得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标准。因此,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和规则是否切合孩子实际?师生关系是否平等?是否给予孩子充分的实践机会?是否让孩子充分参与常规的制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三)通过家园共育进行幼儿社会教育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家长与孩子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的强烈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方法的机制灵活性在幼儿社会教育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发挥其作用,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幼儿的社会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工作。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应依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长期一贯的用心坚持,努力创设适合幼儿成长的优良环境,并提供机会,让幼儿在不断的、长期的、重复性的活动中习得优良的社会品质。

作者:张敬稳 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及时幼儿园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幼儿园社会教育有效策略

一.目前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社会教育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表面化

虽然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了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幼儿园也开设了幼儿社会教育课程,但从思想与观念上并没有真正的对其加以重视,没有摆正社会教育的位置,与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等基础教育相比,仍然处于次要地位。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幼儿教育仍然功利性较强,过分强调智力教育。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教育的内容相对宽泛、复杂,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对社会教育认识不足,提出的相关的社会教育目标多以强制与灌输的语气提出来的,如“认识”、“遵守”、“懂得”等,这都使幼儿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众所周知,幼儿园社会教育应把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首要前提,幼儿的社会性是互动的、双向的发展过程。幼儿不应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而应该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参加者,行使其主体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目前普遍存在,对社会教育相对忽视,部分幼儿园认为社会教育主要应该在家庭中实施与开展,也有的幼儿园认为社会教育只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课程,只要让幼儿接受集体生活的规范即可。这种思想与观念上的欠缺,直接导致幼儿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大大降低,不能积极主动地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集体生活体验,这样会使幼儿只知道教师所教授的书面知识与道理,很难去真正理解其中的真谛,使社会教育流于简单化、表面化、虚假化。

(二)课程设计过于死板,制定内容要求偏高

在我国很多幼儿园对社会教育的课程设计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一些课程设计没有认清社会教育自身的特点,设计得过于死板。某些幼儿园对社会教育课程设计过分强调计划性、组织性、结果性,教师在制定好的具体目标指导下,严格按照其教学方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过于刻板、激发不起幼儿对社会教育的兴趣与热情,国外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教师只要从宏观上把握其课程目标,至于活动的具体内容与设计都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该引起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集体反思。此外,有些幼儿园则没有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所制定的目标、内容等要求偏高,不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在社会情感教育方面,目前很多社会情感教育都是首先从爱他人开始的,并且是命令、要求式的,然而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并没有预留让幼儿感受到爱的空间与时间,甚至有时,期待通过一次半次的教育活动就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实际上,教师应该教育幼儿如果想要真正爱他人,应该首先从爱自己,并爱自己的家人和周围的人,使幼儿明白自己为什么去爱,给幼儿搭建一个爱的平台,这些都是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所忽视的。

(三)幼儿社会教育方法落后,对幼儿个性品质的某些方面重视不够

我国很多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都比较落后,不能跟上社会教育本身的步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实施教学方法的主体,而我国大部分幼儿教师接受的培训或教育都是被动式的,都养成了拿着笔和本,用感官去学习的习惯,被动的接受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准则。教师的经验与经历直接决定了其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而我国目前幼儿社会教育主流的教学方法都忽视了对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教师对幼儿某些个性方面的发展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对幼儿的自信心、受挫能力、判断力等都不够重视,在相关教学活动中都很少提及,即使有所涉及也都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去指导。此外,教学方法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幼儿社会态度的培养。现在某些幼儿园过分强调幼儿的知识性、规则性,没有去认真研究培养幼儿对社会一些现象的兴趣起因,缺少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改进策略

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教育的成效。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策略:

(一)强化幼儿社会教育观念

强化社会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把握社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从根本上转变对社会教育的误读,把幼儿社会教育摆到应有的地位。我国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教育的开展,一些传统观念容易让幼儿失去个性、失去自我主导力与判断力,阻碍了对幼儿个性的培养,这样进一步导致了幼儿主体精神与独立思考的欠缺,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对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此外,社会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顺利融入社会,顺应社会文化环境,还在于要从思想上转变对幼儿相关社会需要,形成带有社会性的价值观,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快乐地成长。当然了,转变幼儿的社会观念不单是教师方面,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对幼儿的社会教育加以重视。

(二)拓展幼儿社会教育课程领域

幼儿社会教育课程是幼儿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国幼儿园急需改变课程设计过于死板的现况,构建灵活多样的社会教育课程。社会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要考虑到社会教育的自身特殊性,掌握其发展规律。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其整体教学目标,采取灵活有效的课程设计,注重幼儿的潜能开发,使社会教育不局限在课堂上,也要逐步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此外,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社会教育课程领域的改革。教师要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注重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学习的反复性加以重视。如,在幼儿通过在一个学期在幼儿的社会教育的培养,有可能一个假期就能把所培养的良好习惯与行为破坏掉。所以,教师要注意在在制定课程规划时,要把社会领域的相关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加强家园合作。

(三)改进幼儿社会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适宜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活动展开,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成效。幼儿园社会教育有其特定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采取一些符合幼儿和社会教育特点的方法。要改进幼儿社会教育,重要的一环在于培训教师,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主动学习,帮助幼儿不断调整原有经验,经过自己的思考、实践,达到知识的内化。在幼儿社会教育中,师生间的积极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和感染,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对幼儿要持有温暖、关爱、支持、接受和尊重的态度;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自身的积极情感投入激发、影响幼儿。

作者:卢玥 单位: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幼儿园开展体验式社会教育的实践

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于学期教育重视程度不断加增,而体验作为最真实的一种主观反应,是幼儿对事物认知的必经过程,对此在《指南》中明确指出,要不断丰富教育环境,注重幼儿主观体验和情感获知。而社会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社会学习潜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良好发展,因此在园区一日活动中,开展体验式社会教育对于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体验式社会教育的含义

关于体验式社会教育研究,可以从体验式和社会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体验式是指一种学习方式,在心理学中将体验式学习定义为主体与外界环境相互持久变化的一个过程,而在教育界,体验式学习则是指,学习者因为经验引发的学习行为和能力上的一种反应。在体验式学习中,注重学生的主观反应,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及心灵去内化体验感受,从而达到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的综合感官体现,并实现“以身体之、以情验之、以心悟之”的作用效果,从而在体验式学习中促进幼儿智力构建及人格健全发展。而社会教育,则是指园区以发展幼儿社会性为目的,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加深幼儿的社会认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社会行为。由此可以看出,促进幼儿社会化、社会性是社会教育活动开展的核心目标。通常情况下,社会教育会通过两种活动形式展开,一种是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以参观、谈话或者综合性活动形式展开,另外一种则是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在本文中笔者注重对一日活动社会教育实践进行研究。

一日活动中开展体验式社会教育的实践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体验式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体验式社会教育活动,以下主要对一日活动中开展体验式社会教育的实践展开研究。

1.体验式社会教育,渗透生活性

在开展幼儿一日活动时,生活是较大舞台,同时也是教育的核心。在生活中蕴含丰富的社会性教育契机,因此幼师在一日活动中开展体验式社会教育时,能够注重生活性渗透,这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在以往的园区一日活动开展中,很多幼儿存在乱扔果皮纸屑的行为,虽然在室内外都专门设立了很多的垃圾箱,但是幼儿似乎视若无睹,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行为。为了能够提升幼儿的社会环保观念,幼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城市美容师活动》,以园区为城市,让幼儿对自身生活中有没有做出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反思,并分析讨论如何对园区进行绿化美容。同时绘制宣传板报,制作环保标志,从而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对园区美容做贡献。这样的活动开展方式,从学生的主观体验出发,学生会在体验式社会教育之中,对环保有更加深刻的社会认识,并明确爱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不断督促自身行为。

2.体验式社会教育,融合活动性

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教学不应是直观的导入知识,而是要采用有效的诱导方式,引导儿童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让儿童在无意活动中得到知识体验”因此在幼师一日活动中开展体验式社会教育时,融合活动性十分必要。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在以往的园区一日活动开展中,很多幼儿都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时争抢玩具,这就是一种不良的社会行为体现。为了能够改变幼儿这种行为习惯,幼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组织《快乐分享》活动,活动的原则就是如何在玩具不多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将玩具让给别人,或者能够轮流交换玩具,能够遵守活动规则的学生,就是本次活动中优胜者。这样的体验式社会教育活动开展,既能体现出活动性,还能引导学生在主观体验中,感受分享给自身带来的快乐。长此以往,学生势必会在一日活动中井然有序地展开游戏,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社会行为的一种体现,发挥出了一日活动中开展体验式社会教育的实践目的。

3.体验式社会教育,凸显游戏性

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特点,也是园区一日活动开展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游戏之中,可以实现创新型自我活动本能教育,不但可以使幼儿的自我满足性得到提高,还可以推动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幼师在一日活动中开展体验式社会教育时,凸显出体验式社会教育的趣味性与游戏性十分必要,这样才能引导幼儿更加主观地参与到活动体验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和品性。如为了能够强化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提升,幼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找朋友》体验式社会教育游戏。幼儿按照幼师的指示,去寻找自身的好朋友,并用肢体语言动作,表达出自己对朋友的喜爱,这样的体验式社会教育游戏,幼儿可以在游戏活动之中,体会有朋友和伙伴陪同的快乐,从而使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并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体验中,实现幼儿社会化、社会性的核心教育目标。总之,幼儿期是孩子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培养、社会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一日活动中开展体验式社会教育,可以在无形之中对幼儿进行社会启蒙教育渗透,从而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健康社会行为养成,因此加强一日活动体验式社会教育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海娟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社会认知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启示

一、对社会认知发展研究观的界说

社会认知是与“非社会认知”相对而言的。“非社会认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认知”,即对物理客体的认知,这是狭义的认知概念,广义的认知包括社会认知和非社会认知。[1]“非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很少考虑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量。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出现了大量的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最早的是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他从传统的只关注儿童认识物理世界和其思维发展的“非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转移到关注儿童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并对儿童的道德判断、惩罚、自我中心主义、行为的意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皮亚杰奠基性工作的基础上,近几十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关于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过程取向和结构取向。过程取向研究把社会认知理解为社会信息加工的过程,重点考察个体的社会判断赖以发生的认知加工环节和程序,以弗拉维尔和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为代表。其中道奇的理论更好地揭示出儿童在面对某种社会情境时,对来自他人的各种社会性刺激(如动作、表情、语言),在作出行为反应之前所经过的特定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如幼儿想介入同伴的游戏,同伴对他的表情和动作就是重要的社会线索,幼儿根据对这些线索的解释选择自己期望达到的结果,并从记忆中搜索可能适合该情境的行为反应,进而执行其选择的行为反应。结构取向研究继承了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分析方法,以塞尔曼的观点采择发展理论为代表。这一理论认为:儿童理解人际关系的能力与不同发展阶段中儿童的社会推断水平及其发展相关,阶段的本质是结构,即儿童对自我和他人观点的协调。[2]如3—6岁的幼儿很难认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观点的不同,认为自己喜欢的玩具他人也会喜欢,表现出自我中心观点采择阶段的典型特征。由此可见,两种不同取向的社会认知发展研究各有其特点:社会信息加工模式注重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个体内部认知过程的研究,关注儿童是如何获得对特定社会心理现象的理解;而结构取向重视采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解社会认知的发展,关注的焦点是个体整体的认知结构及普遍的、静态的社会知识和技能,以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上述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当前对于社会认知相对完整的认识是: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个体与他人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认知,这种认知可以理解为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个体的社会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影响着该过程并在该过程中不断发展。因此,社会认知的发展,既有“结构”意义上的发展,也有“过程”意义上的发展,以及作为二者相互作用结果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3]在这一表述中,体现出当前对于“社会认知发展”理解的两个基本观点,即过程与结构的整合观与相互作用论。

二、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了幼儿社会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最终目标

在社会认知发展的过程观和结构观中,个体社会知识的结构、认知结构影响着其在特定情景中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因此,“社会认知发展的更本质的内容是社会性知识、社会认知结构的变化”[4]。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明确提出了“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5]的教育目标。其中有代表性的对幼儿社会认知的解释是:幼儿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包括行为动机和后果的分辨能力、对他人的认知(对同伴意见、成人要求的理解和接纳能力)、对社会环境和现象的认知(家庭、幼儿园、社会机构、国家和民族、重大节日、重大社会事件等)、性别角色、行为方式的认知和对社会规范的认知(文明礼貌、生活习惯、公共规则、集体规则等)、观点采择能力。其中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是幼儿社会认知的核心问题。[6]这一解释一方面与《纲要》中社会教育从幼儿与自身、他人、群体、社会关系维度制定的目标内容相对应,描述了幼儿社会认知的对象(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与不同领域社会认知的主要内容。不仅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发展需要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体现出对社会认知发展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之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与结构取向的发展观相一致,即幼儿园社会教育最终目标指向的是幼儿社会认知结构的发展。因此,“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应关注在社会知识的获得过程中社会认知结构的变化,而不能简单地以幼儿所获得的社会知识数量的多少来判断其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因为只有心理结构的质变才能代表幼儿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心理重建,表明其自身对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不同的理解方式以及对应的行为反应方式,这是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在实现幼儿社会性发展功能的主要方向。

(二)教师应加强对幼儿深层心理发展动因的认识

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幼儿教师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较为清楚,但习惯于静态地描述幼儿社会性发展各方面的特征,而没有深入研究这种特征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社会认知发展过程取向的研究曾指出,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效率影响其社会认知的发展。如,当儿童未把情境中的线索识别成挑衅性的,而认为是非敌意的,就不会选择攻击行为,于是,就可能不做出不良行为。[7]由此可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明确教育的目标,而对幼儿深层的心理发展的动因或机制认识不足,也就很难开展有效的教育。相反,教育者如果能清楚地了解个体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社会认知的特点,就可以通过控制特定的社会情境因素帮助幼儿理解来自各种社会性信息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建议幼儿选择合适的行为反应,并通过对他人各种反应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等方式来促进其社会认知的发展。对于某些存在社会能力问题的幼儿,教师也容易发现其问题的症结并及时进行行为训练和矫正。因此,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静态层面描述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结构性特征,而应坚持过程与结构的整合观,即在明确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从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角度有效解释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等的内在根源,从而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质量。

(三)尊重幼儿社会认知的特点和需要,注重良好教育环境的创设

与传统的一般认知不同的是,社会认知的对象是幼儿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中的人、环境和规范。因此,作为主体的人的特征和作为客体的信息资源的特征对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有交互作用。[8]首先,作为主体的人的特征来说,由于个体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在该过程中表现出对自我、他人、社会关系及人的不同情绪情感、行为意图及社会规则的认识。这些社会认知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个体独特的成长经历,如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同伴关系等也影响着其社会认知的特点。霍夫曼曾指出,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间的相似性可以提高认知的性与效果。[9]因此,在社会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社会认知的特点,对认知客体的选择应依据幼儿主体社会认知结构的特点,并能根据特定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次,作为客体信息资源的特征来说,情景因素通过使特定的认知变得更为突出,使之作为行为的指导,从而影响了认知与行为的关系。[10]如,在游戏中,依照符合所扮演的角色规范来要求幼儿,比单纯的课堂上的说教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把规范的学习置于角色游戏这种更有利的情景中,从而转换该活动本身可能伴随的消极体验,使幼儿感受到愉快的体验。即便在同一类情景中,活动材料的性质、信息量的多少、社会刺激的特征等也会对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因此,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同时还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情景。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满足其活动所需的良好环境,通过真实有效的教育情景的创设,利用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巩固、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四)将幼儿知、情、行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互动过程中

过程观与结构观虽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问题,但在社会认知与社会互动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却有相同之处。皮亚杰早在1980年就提出了儿童的同伴交往或互动能够促进其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并指出同伴互动为儿童有机会了解自己和他人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内容和相关问题的观点的差异提供了机会[11];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注重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个体内部认知过程的研究。因此,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观点是理解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人是认知加工的主体,而社会性刺激就是客体,从而构成了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情绪情感的状态都影响着主体对情景所作出的解释和行为反应。这一过程反映出社会性发展中知、情、行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个体的社会行为和情绪反应,部分地取决于个体是如何思维的,即认知发展的水平,认知加工和情绪反应又最终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三者是相互联系而彼此不可分离的。[12]这一观点对于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内在的心理发展机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对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由此可见,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行为者,在行动的过程中,促进了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将社会认知和情感看作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来加以思考,不能单纯地以幼儿对社会知识的解释来判断其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更不能把幼儿社会认知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对社会性知识的单一的讲解。由此可见,教育部《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13]与《纲要》中所体现的幼儿社会教育的行为导向观点,并不是仅仅重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而是强调在幼儿“共同生活和活动”中的知、情、行整体性的发展。这一精神符合个体社会性的发展规律。

作者:李煜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图书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实践

(一)选材视角:适合幼儿,求发展

选择适宜的图画书进行社会教育活动是一个精心选择、周密分析的过程。它涉及图画书内容是否凸显社会教育的核心价值,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围绕这些思考,我们关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三个要点,合理选材,将社会教育活动引向深人,优化幼儿社会性发展。1.关注发展的要点。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社会领域“目标”的详细解读,我们梳理出其中的关键要素,如自信、交往、互助、合作、分享、同情、遵守规则等。围绕社会领域目标进行选材,不仅能把握幼儿社会教育发展的方向,思考所选图画书内容对幼儿发展是否有意义,而且还能保障社会教育内容的均衡性与科学性,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平衡发展。2.关注发展的“序点”。幼儿的身心发展必然受到年龄的制约,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是如此,也有着其内在的秩序。比如交友能力的培养,大中小三个年龄段的社会教育落脚点是不一样的,小班可选择“愿意和朋友一起玩”为主题的图画书,如《我是小袋袋》系列绘本、《咪咪卡,你在哪里》等,中班可选择“和朋友快乐玩”为主题的图画书,如《摇滚森林》和《好朋友》等;大班可选择“关爱朋友”为主题的图画书,如《小建,好酷!》及《阿尼,加油!》等。总之,在选择图画书内容时,要把握年龄特点,不强求,不跨越,让社会教育更贴近每一名幼儿的发展需要。3.关注发展的“拐点”。《纲要》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追随幼儿的兴趣点,还要对幼儿的社会态度与情感进行积极引导。如在一次谈话中,教师发现幼儿喜欢的职业集中体现在警察、医生、银行家等。这与“正确认识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有所偏差,于是,教师组织幼儿阅读图画书《黑手小乌龟》,不断调整与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在“反对”与“支持”乌龟做修车师傅的讨论中,拥有了“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就是好职业”的全新看法。

(二)组织形式:依托情境,多体验

1.选境要有趣。教师从图画书中选取的情境主题要能满足幼儿游戏的心理,体验社会学习的快乐。比如在图画书《和甘伯伯去游河》活动中,教师戴上斗笠,站在用牛奶盒制成的简易小船中,摇身变成了“甘伯伯”,这激发了幼儿“说礼貌话,去游河”的游戏兴趣,他们纷纷请求道:“甘伯伯,我和你一起去游河,好吗?”“你能带上我去游河吗?”有趣的情境,淡化了“教”的痕迹,调动了幼儿学习与运用各种请求语言的自主性。2.用境要有度。幼儿是在实践中学习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努力创设自然的情境,还要力求情境体验的适度,让幼儿在亲历体验中,心灵得到呵护,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健康成长。比如在图画书《我不跟你走》活动中,教师借U离开,请食堂阿姨做“陌生人”进人教室。一番花言巧语,3名小班幼儿被带走。半路上,教师及时出现:“这个阿姨你们认识吗?她是不是陌生人?”这三个孩子顿感不妙,紧张地说:“我再也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了!”阿姨立刻笑着说:“这次你们很幸运,我是一个好心的陌生人!”有惊无险的体验,恰到好处,也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家园评价:收集信息,深观察

用图画书进行社会教育是否真正给幼儿带来变化?如果有,这种变化究竟有多大?若用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标签式的星级评价,是无法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的。因此,我们在家园合作中,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以发展的眼光对幼儿的行为表现与发展变化进行深度观察。1.观察地点要自然。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情感是最真实的。所以,教师在观察之前,必须要选择适宜的观察地点。比如在评价图画书《玩具收起来》的教育效果时,我们认真分析与删选,选择了“有收拾玩具机会”的一些活动场所,即区域活动、自由活动、晨间锻炼活动、家庭玩具角等。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确保了评价信息资料的真实与。2.观察记录要连续。关注幼儿某一方面发展的连续变化过程,其实就是连续观察的过程。以图画书《爱心树》为例。教师与家长或用相机拍摄,或用口述日记的方式,生动地呈现了幼儿关爱行为的变化过程:从单一到丰富,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内化。这种看得见的评价方式,是幼儿珍贵的成长记录,它不仅有效地支持幼儿社会成长的努力,还保障了家园间评价的连续性与性。3.观察结果要反思。教师要善于对所收集的观察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从中了解幼儿的社会发展状况,洞悉其社会发展需要与差异,不断地寻找图画书与社会教育融合的关键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比如在图画书《我从哪里来》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幼儿并不认同怀孕妈妈辛苦的观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及时调整活动环节,将绑在腰间的柔软小枕头改换为奶粉圆桶,并组织幼儿参加“孕妈妈的24小时”的观察活动。把这些能促进幼儿发展的问题一一解决,关注幼儿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用的方法发挥图画书的社会教育价值,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学习和发展。实践证明,教师选材的视角只有立足幼儿发展,幼儿社会学习的兴趣才会稳定;创设的情境只有体现有效与有度,幼儿的体验才会深刻,才能提升关键经验;收集的评价信息只有依靠家园间的深度观察,才会真实与,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有效形成。

作者:黄贤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PCK视角下的幼儿园社会教育

摘 要:PCK即领域教学知识,用其方法解读幼儿园社会教育,分析其核心经验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以盥洗活动为例,分析生活活动中的社会教育核心经验。

关键词:PCK;幼儿园;社会教育

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领域教学知识,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学者舒尔曼提出的“教师专业教学知识”的概念。舒尔曼认为专业领域教学知识是教师教学知识的基础,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即教师与其他学科专家得以区分的一个重要指标。

舒尔曼PCK结构模型包含了了解儿童、领域知识和教学方法,其中领域知识是核心指标,该指标反映的是一位教师把关于儿童的知识以及关于方法的知识怎样在教学和学习当中建立起联系,通俗地说,就是核心经验。

一、用PCK的方法分析社会教育的两要素

用PCK的视角看幼儿园的社会教育,首先,学前儿童社会领域中的PCK具有领域特殊性。社会领域与健康、语言、科学和艺术领域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PCK的三个要素也各有其特定的含义。

及时,了解儿童,即关于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的知识。基于幼儿园社性教育的特殊性,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知识可以说是目前幼儿园教师知识结构中比较弱的一个环节。回避社会性教育、整合社会性教育内容是幼儿园开展社会性活动的普遍现状,因此对幼儿的了解和分析,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了解和分析是社会教育的核心要素。

第二,学科领域知识。在发展的教育目标下,社会性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少像科学和语言领域那样有一些专门设计的、独立的教学活动,即使有,也没有自成体系。然而社会性教育的地位却不容动摇,是幼儿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幼儿融入社会、成为一名社会人所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例如,人际交往、社会认知、社会归属感等等,都是其他领域不能替代的。

二、用PCK的视角看幼儿园活动的社会教育核心经验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梳理了幼儿社会教育的两个核心经验: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然而社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其领域特点,很难独立成为集体教学活动或者游戏活动,但领域价值不容忽视,因此,需要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例如游戏、集体教学,特别是生活活动,蕴藏丰富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以幼儿园某个盥洗活动为例,试用PCK的方法,分析盥洗环节中幼儿社会教育的核心经验。

(一)人际交往

1.具有自信、自主、自尊的表现

(1)知道按需喝水、如厕,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老师在讲解示范时幼儿能专注地倾听,表现出愿意学习,有良好的自我服务意识。

(2)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幼儿能自主地边念儿歌边洗手,能细致地按照洗手流程步骤完成。

2.关心尊重他人

能主动关心同伴或者老师,排队等待洗手,不争抢物品,主动给同伴让位子。

3.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愿意与同伴共用盥洗物品,人多时会轮流和谦让。

(二)社会适应

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在盥洗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积极、快乐,如,开心地念儿歌洗手、主动与老师互动等。

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1)洗手、喝水、如厕过程中能有序地排队、耐心地等待。

(2)知道保持和维护洗手间的环境,如,能够轻声念儿歌,没有在盥洗室大声喧哗,洗完手后在水池内甩手,能够排队等待共用肥皂,并在使用完后物归原处。

(3)洗手时会根据需要调节水的大小,并在擦肥皂时及时关闭水龙头,有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幼儿在洗手过程中与老师、同伴自由交流,过程中与同伴老师开心聊天,充分感受到班级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同时幼儿也非常喜欢自己所在的集体。

(三)组织与实践盥洗活动的核心经验

对盥洗环节中关于社会教育的核心经验进行分析后,需要组织与实施,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持之以恒的培养,能帮助幼儿有效地将核心经验转变为社会行为。

1.讨论法

盥洗活动前,师幼共同讨论洗手、喝水、如厕时的要求,幼儿对自己提出的规则能更好地遵守,且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讨论法符合幼儿生活学习的特点,满足重复练习的需求。

2.图示法

班级的厕所蹲位旁有女孩便后使用手纸的图示,喝水的茶桶前有饮水量的图示,地上也贴有排队和饮水位置的地标线,幼儿能根据这一系列图示有序地进行盥洗。图示法不仅直观、生动,而且直接将生活规则和方法融入环境,孩子能自主阅读理解图示并服务于自己的生活。

3.流程指引法

将流程管理的方法引用到幼儿园生活环节的管理中,幼儿根据流程图中的提示主动执行生活环节的内容,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减少生活环节中的高控现象。

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承担着幼儿社会化启蒙教育的责任,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理解的重要手段,通过用PCK的方法分析其核心

经验、教学方法,能促进幼儿教师重视幼儿教育、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浅析幼儿社会教育与信息技术

摘要:吸引幼儿注意,需要采取丰富的教育手段,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督促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在实际的社会教育中,因为每个幼儿的实际经验与社会活动的设计感知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某些内容幼儿是很难理解的。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幼儿们通过教学情境主动探究和自我思考,以完善幼儿的知识结构,从而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的能动性,吸引幼儿主动去学习,达到的学习效果,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幼儿 信息技术 社会教育

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幼儿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幼儿社会教育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利弊。

一、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育学家们的研究表明,要吸引幼儿注意,需要采用丰富的教育手段,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督促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我们都知道,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多样性、艺术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多媒体技术通过绚烂的画面和声音的播放,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幼儿能够理解的视听形象,从而让社会教学活动活泼生动,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幼儿现阶段的年龄特点,通过多媒体设备下载需要的教学素材,利用ppt做成课件,通过白板电脑向幼儿播放。我们对素材进行归档整理,教师们可以重复使用,合理地共享资源。

二、运用信息技术,分析教学重难点

在实际的社会教育中,因为每个幼儿的实际经验与社会活动的设计感知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有些内容幼儿是很难理解的。在以往的传统社会教学中,对于大部分的抽象事物,总会局限于教师口述或者普通传授式教学,虽然老师也会使用一些直观挂图和模型,但幼儿仍然很难理解,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升教学成效。理想的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具有实感性,要让幼儿在做中学,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应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幼儿社会活动教学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拓展幼儿的思维,开阔幼儿视野,这样可以让幼儿们通过教学情境主动探究和自我思考,完善幼旱闹识结构,从而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的能动性,吸引幼儿主动去学习,达到的学习效果,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社会活动课《遇到火灾怎么办?》教学中,教师根据火灾的情境设置按钮图标,让幼儿自己去操作,当幼儿点击相应的图标,就会出现声音提示“你答对了,你真棒”,幼儿会根据提示哪种行为是正确的,每次操作都会有这种提示,我们通过这样形象的教学让幼儿更直观地去学习哪种行为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在社会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如图像、声音和色彩,能够引导幼儿的认知,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调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由的情境教学氛围中提高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依托多媒体的特性,教师以课程为基础为幼儿设计不同的教学场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认知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我们都知道,如果幼儿对知识或者事物兴趣浓厚,注意力就会越发的集中,而幼儿们的注意力越集中,教学效果就越好,幼儿的记忆能力得到增强,更乐于积极思考,他们的思维活动就越积极。比如,在社会课《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标志,当屏幕展现出各种标志的时候,幼儿们积极举手,说明在哪里见过并讲解这些标志都有哪些作用,老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的实际作用和用处。

在社会活动课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丰富幼儿社会活动课的种类,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提高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了教师的能动作用,从而优化了社会活动课堂,推动了幼儿素质教育的进程。如果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当,将达不到该有的课堂教学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五、社会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思考与问题

(1)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不可能通过某一个社会活动或者一节课来完成每一个孩子某种社会性品质的发展和提高,所以社会活动效能需要建立一套长远、有效、相对合理的评价体系。

(2)社会教育背景是建立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下的,如果脱离了社会,我们的教育再也会遭到淡化和吞噬。因此,寻求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配合,共同来培养孩子,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点。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解读与实施策略初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在学前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解读,对其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 社会教育 目标解读 实施策略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建立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实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既是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期,而如何对社会教育目标进行解读则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教育的实施方向。

一、幼儿园社会领域目标的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社会领域的幼儿培养目标确定为两个方面,即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从人际交往来看,其目标主要有喜欢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从适应社会来讲,其目标主要有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而这些目标基本上可以从社会关系和心理素质两个层面来解读。

从社会关系层面来讲,它要求幼儿初步形成“社会人”意识,对简单的社会规范形成认识,并能够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处理好与长辈、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某一地域文化形成情感认同,进而形成爱国意识;从心理素质层面来讲,就是教会幼儿正确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即当生活、学习、游戏中出现困难的时候,幼儿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而这种思想品质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实施策略

(一)在社会领域课程中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落实社会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幼儿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他们无法对单纯的理论知识形成情感认同,因此幼儿教师就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社会教育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以保障教学效果。例如新入园的幼儿会因为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焦虑心理,甚至出现哭闹情况,而这时教师就可以先安抚幼儿情绪,然后组织幼儿去园内“探险”,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熟悉幼儿园里吃饭、喝水、洗漱、上厕所、学习、游戏等区域,这样幼儿就会在熟悉环境的过程中逐渐适应教育目的。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B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包含着许多社会教育的内容,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善于从生活入手,抓住生活与教育的契合点,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幼儿营造一个社会教育的环境,例如生活习惯的培养是落实社会教育中“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这一目标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上学、放学的过程中规定一些与家长、教师等人的礼仪规范;在洗漱时,为幼儿制定礼貌排队、节约用水等行为规范;在用餐时,用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水稻、面粉的来历等,从而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社会教育目标。

(三)在区域活动中延伸社会性教育

区域活动是幼儿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在区域活动的实践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材料的投放为幼儿营造一个建立社会关系、提升综合素质的区域环境,例如为了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在区域内投放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玩具,并指导幼儿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共同开展游戏,从而让幼儿在合作中增进情感、融洽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区域游戏,让孩子们在情境中真实体会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如教师可以利用家庭、医院、道路交通等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让孩子们在职业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四)在其他领域课程与活动中落实文化教育

不是专门的社会课程才能落实社会教育目标,幼儿园在其他领域课程的活动中也能够对幼儿开展社会教育,基于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他教育资源中的社会教育因素,以实现幼儿文化教育的目标。例如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将家庭成员的关系、幼儿行为规范、交通守则等内容成儿歌,让幼儿在体会语言魅力的同时,也能够接受社会教育;而在国庆节、中秋节等节日活动中,教师则可以通过文艺汇演的方式强化幼儿对我国传统风俗习惯的认识,并对其形行成初步的情感认同与情感归属,从而完成幼儿文化教育目标。

(五)在家校合作中提高社会教育效果

家校合作是保障幼儿教育一致性的关键,在家校合作中,家庭和幼儿园不仅要承担起各自对幼儿教育的责任,还应该通过沟通,消除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分歧,从而为幼儿营造一个统一、品质的教育环境。幼儿园在实施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整合家校资源,畅通家庭与幼儿园的沟通渠道,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校园开放日、亲子互动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认识到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进而推动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共同落实幼儿社会教育。

三、结语

总之,要想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提高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社会教育教学经验,更新社会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教学方法,从而使社会教育领域不断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滨海县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之比较

摘要: 目前,许多国家将幼儿社会教育提上了重要日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教育中均渗透着社会教育的相关内容。本文基于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将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异同,以期对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启示。

关键词: 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比较

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社会群体是否和谐、国家是否稳定等重大问题,而公民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尤其是幼儿阶段的社会教育。幼儿阶段是幼儿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目前,许多国家已将幼儿社会教育提上了重要日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教育中均渗透着社会教育的相关内容。可见,社会教育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现以中日两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分析视角,对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启示。

一、中日两国“幼儿社会教育”的概念界定

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分为五大领域,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里我们所讲的“社会”主要是指发展幼儿社会性教育。社会性是幼儿在其生物性的基础上,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发展社会行为,获得社会价值,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性。①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关于幼儿社会教育领域采用的“人际关系”这一表述,与我国所指基本相同。据悉,日本1964年颁发的《纲要》中也曾采用“社会”这一概念,1989年将其改名为“人际关系”。所谓“人际关系”,日本《21世纪词林》中的解释是:“社会、组织、集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指心理和情感关系。”其具体内涵,日本学者认为是:“幼儿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世界,学习处理与他人间的关系并培养与他人交往能力的教育。”②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社会”相比,在内容上更集中强调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这与日本的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随着日本家庭子女生育率的降低,兄弟姐妹数量减少,社会都市化,社区里小伙伴数量锐减,幼儿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日本更加着眼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之比较

(一)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独立能力主要是指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一些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并通过一定的办法加以解决。

中日两国对于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都极为重视,如: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人际关系”这一领域的目标中规定:“鼓励幼儿靠自己的能力行动,从而产生一定的充实感。”另外,在其内容中也规定:“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及时条也明确规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③在日本幼儿园里,每个宝宝都要求自己穿衣服、整理衣橱、收拾餐具、摆放桌椅。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也有相关的论述,即“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能力,以为将来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中日两国都极为重视从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幼儿乐意并懂得如何与人正确交往,激励幼儿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技能。如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人际关系”目标提出:“主动与周围的人相互交往,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及信赖感。”在其内容中提出,“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与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在与小朋友相处时共同感受、分享喜忧”,“很好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领会对方的意图”,“感受到与小朋友相处、游戏的乐趣”,“感受到与别人相处时,哪些话是不应该说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在与小朋友相处时,懂得遵守公共规则”,“对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要有亲近感”。可见,日本十分重视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注重让幼儿在与其他幼儿的交往中,体会到他人的存在,并能在自己的行动中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在培养对他人的信赖和同情心的同时,让幼儿自身对冲突和挫折也有一番体验。让幼儿在跟那些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们相互接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时,获得相互沟通的愉快体验,并通过这些体验,对社区的老年人及其他人产生感情,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喜悦。日本更加强调在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和信任感的建立。另外,它十分强调幼儿的感受、体验,鼓励幼儿积极体验交往带来的愉悦。

在我国,幼儿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另外,内容中也明确规定:“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可见,与日本相比,我国更多地强调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彼此之间互助、合作及分享行为的建立,以及幼儿良好同情心的形成,鼓励幼儿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人的感受,还有就是教给幼儿必要的与人交往的技能,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幼儿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

两国相比,日本更加注重对幼儿勇敢及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虽然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没有相关文字的提及,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却有很好的体现,如日本幼儿园教育目标中指出:“鼓励幼儿坚强韧性,不怕困难。”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从小就注重对孩子适应恶劣环境的训练,他们通常会将孩子处于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孩子的意志,锻炼孩子的身体,培养孩子坚强不屈的性格。经常组织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及多种体育训练项目,比如荡绳、拉单杠、爬网绳、堆沙丘、钻山洞、相扑、走平衡木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难免会受伤,出现脱臼、扭伤的现象,但家长认为孩子受点皮外伤没什么,而是更加看重对孩子不怕困难的精神、健壮的体魄和灵巧的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我国的一些父母,总喜欢将孩子捧在手里,搂在怀里,阻止孩子参加一切又苦又累的活动,生怕孩子受一点点苦,竭尽全力地为孩子创造一切优越的条件。这样很可能导致孩子渐渐地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风吹日晒,承受不住任何的困难险阻。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日本的家长学习,放心地将我们的孩子放出去,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历练,从小培养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坚强性格。

(四)幼儿情感的培养。

综观两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两国都提到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但相比较来看,两国还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如:日本“人际关系”目标中提出“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及信赖感”,“对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要有亲近感”,仅仅是关于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友爱及信任情感的建立。我国关于幼儿情感的培养则相对来说比较具体、。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包括了对父母长辈、老师同伴的爱,而且包括了对集体、对家乡、对祖国的爱,这种爱是的,是广博的,尤其是我国注重对幼儿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却没有提及。但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此种表述有点过于宽泛和模糊,操作性较差,对于老师进行教学实施有一定的难度。而应具体一点,进一步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给其以感染和熏陶,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真情之爱,而并非一种流于表面形式的表现之爱。

另外,两国也提到了对幼儿自尊心、自信心及责任感的培养。日本更加强调幼儿主体性、自主性的培养,充分意识到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主张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我国则更加注重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强调幼儿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树立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

通过对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知,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其在成长过程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应共同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是一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能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所不同。首先,中国的“社会”内涵比日本的“人际关系”更丰富;其次,中国强调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而日本侧重于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更强调教育内容的完整性,日本的“人际关系”更强调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中国的社会教育目标更侧重于对教师指导方面的要求,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条件。而日本的“人际关系”目标中则体现的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体现的是幼儿的一种需要,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从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看,我国的目标过于宽泛、笼统和模糊,缺乏一定的操作性,相反,日本的教育目标、内容较具体,更能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便于教师的实施和幼儿的掌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些启示。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日益关注的问题。根据有关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幼儿应具有“智力符合常态”、“情绪稳定而愉快”、“意志健全和行动协调”、“性格和自我意识良好”以及“人际交往和谐”等个性心理特征。特别是“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各种心理疾病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现如今的幼儿,大多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能与人合作,这些都是幼儿人际交往不和谐和心理不健康的外在表现。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使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我们尝试进行了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教育 自我意识 人际交往 家园共育

一、让幼儿了解社会首先要融入集体,慢慢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1、在幼儿离开家,离开家人来到幼儿园后,为了帮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更早的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带孩子们熟悉幼儿园的大环境(操场、大厅、走廊、传达室、食堂等)和班级的小环境(喝水、入厕、上课、睡觉的地方等),并开展“大带小”的活动,让幼儿参与中、大班的一些活动。

2、大部分幼儿在家都是一个人,没有与其他幼儿分享东西的经验,所以常常会发生矛盾和纠纷,如争抢玩具,分配角色等,这时,就要引导孩子从中学会独立解决纠纷,学会合作、轮流、分享、礼让等,在日常生活环节中,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避免发生矛盾冲突,我们开展了《小不点儿》这个主题活动,并在生活中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与其他幼儿友好相处,如:玩玩具时,要大家一起玩,可以把自己的给别人玩一玩,也可以借别人的玩一玩,从中幼儿学习到了交往的技能,提高了交往能力。

二、融入集体后要加强自我服务的能力及文明礼貌的运用。

1、进入幼儿园就代表幼儿要学习独立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要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吃饭自己吃、鞋子自己穿脱鞋、自己穿脱裤子等。

2、在学习文明礼貌时,要教育幼儿走路轻轻地走、说话轻轻地讲、东西轻轻地放,并让孩子从小去学习和养成对大人有礼貌,学会分辨和判断他们的社会角色,知道怎么称呼,学会见到人时说“你好”、需要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弄到别人时说“对不起”、要走了说“再见”等礼貌用语;除此外还要学会尊重大人,如不干扰大人的活动、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的讲话等等。总之,要让孩子学会从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分辨和判断社会角色,如男女老幼、亲朋邻居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品德素养,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记忆、想象、思维、表达以及意志行为。

三、懂得尊重长辈,关心他人。

在我们班多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都生活在被爱包围的坏境当中,养成他们自私、任性的性格,他们只知道被爱而不知道爱人关心人,为了培养幼儿爱父母、尊敬长辈,我们开展了“爱家庭活动”,让每位幼儿带一张“全家福”照片(五口之家)来,张贴在主题墙上,利用晨谈时间让幼儿说说自己 “全家福”照片里的重要成员,与其他幼儿分享“家”的快乐,让幼儿了解父母长辈的辛苦,引导幼儿尊敬长辈并用行动表现出来。为了让幼儿知道父母的辛苦,我们在“娃娃家”投放了很多娃娃,让幼儿到“娃娃家”里来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在重阳节这个节日里,我们还邀请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幼儿园来庆祝节日,让幼儿真正体会了一次尊敬老人的机会。

四、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其实社会交往能力不仅仅是与小朋友交往相处与家人交往相处,还有更重要的是与陌生人交往相处,知道了解一些基本社会常识以及应急的能力,如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出门要跟紧父母,如果走失要在原地等或找警察叔叔帮忙;能遵守最基本的交通规则,知道一停、二看、三通过等。通过这些活动,有助于让幼儿遇到危险事情后能想到解决的方法。

五、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除了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培养外,家长也要跟幼儿园进行配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平时,家长因为很忙没空带孩子出去玩或走亲访友,让幼儿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所以这些孩子表现出来大都是活动能力差、不擅于交往、胆小、动手能力也欠缺,所以我们召开了家长会,让家长跟我们多配合,并通过电话、班级博客、QQ、家园栏、家访等多种方法跟家长交流,帮助家长了解一些幼儿的基本心理常识,多鼓励家长带孩子出去玩,让幼儿从中学到更多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论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

【摘 要】社会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中的一部分,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在社会教育中贯彻数学教育,在数学教育中蕴涵社会教育,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更好地实现社会教育的目的,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数学教育;融合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正式提出将“社会”作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并明确了“社会”范畴的教育目标以及指导要点。社会领域课程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品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为目的,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社会教育主要是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在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的时候离不开用数学经验解决现实问题,数学的学习是为人的社会交往服务的。

一、数学与社会

(1)数学来源社会。数学产生于人类的实际需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数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人类认识社会的工具。数学是社会国际化的工具,用规定的社会语言符号来表示,达到社会通用的效果。数学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人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工具。数学来源于现实社会,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和作用。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充满了数、量、形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利用日常生活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从《指南》中的指导性的论述中得知,社会生活包含着数学,空间的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生活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的指导,数学教育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开的,也是人类交往的需要。数学教育离开社会生活,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作用。

(2)社会需要数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的全部生活实践(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基础知识和工具。《纲要》提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社会生活某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事物,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景,让幼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达到社会交往的需要。比如:大班的幼儿已经开始学写数字,让幼儿统计家里或幼儿园物品的数量,这样既练习了数字、学会计数,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练习了较抽象的统计,又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二、社会教育与数学教育相辅相成

(1)社会教育为数学教育提供学习情境。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以社会为依据,社会现实是选择幼儿园领域课程内容的基础。幼儿通过现实生活及其表象来增进社会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完善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现实是幼儿园学科知识选择的重要依据。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各类知识是相互联系和渗透的。而数学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植根于现实社会的土壤,反映现实世界的规律,并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服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让幼儿“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教育为数学教育提供方向指引,数学教育为社会教育丰富经验支持。莱夫和温格提出认知与学习的情境性能提供有意义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就要不断地为孩子创设情境,在情境学习中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在教育实践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有:一是通过一日生活的环节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真实情境相结合。如排队时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吃饭时,请小朋友左手扶碗,右手拿勺等是幼儿在自身的各种日常生活中学习辨别方位。二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注意生活情境的创设。如在“超市购物”主题的系列活动中,认识10元以内的钱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运用有关加减、组成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在活动区中创设情境性的学习机会。如创设“银行”的模拟生活情境,儿童练习点数物体,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数量以及学习实物与数点的一一对应。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在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感性的经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断具体化。

(2)数学教育为社会教育提供操作交往机会。数学本身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幼儿主要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建立在幼儿充分操作的基础上。“操作式学习”被普遍认为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以促进幼儿对数概念的建构。在教师预设好的环境下,幼儿产生了交往、交流的需求,在活动中互动,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如大班数学活动《小猴请客》,通过不同动物的角色扮演,幼儿既学会了数的加减运算,在请客的过程中学会礼貌用语,学会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丰富了数学教育在发展幼儿情感、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的价值。

三、幼儿园社会活动与数学教育融合的策略

(1)社会主题活动与数学教育活动的整合。现今,幼儿园教育以主题活动为基本线索,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使主题活动能与数学学习结合的活动,依据幼儿学习数学与发展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在主题的指导下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大班主题活动“祖国各地的特产”,可以开展旨在感受祖国物产丰富的社会活动,也可以开展多角度分类的数学教育活动。这样的整合能较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获得。

(2)社会教育活动情景学习与数学教育活动的结合。认知与学习的情景性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中个体从学习者到实践参与者的转换,社会行为规范是一种行为模式,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幼儿只有在具体情景中学习与运用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为幼儿预设活动的情景,融合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如小班社会活动“我的爸爸妈妈”,可以设计为爸爸妈妈整理衣物的情境,引导幼儿对爸爸妈妈的衣物进行分类,以发展其相应的数学能力。

(3)数学教育活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融合。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品质。鲁戈夫认为,同伴地位的相似性有时能使他们起到成人不能起到的作用,同伴的合作性学习,更能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可以预设幼儿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操作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又发展了与同伴的互动、交流及协作。如大班数学活动“地铁线路图”,通过幼儿自己收集的资料,共同合作完成地铁线路图的设计,并能理解地铁线路图上虚线、实线代表的意义,分类统计经过虚线、实线站台的数量,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达到了数学教育活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有效融合。

综上所述,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要真正实现与数学活动的融合,需要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思考两者教学活动内容的融合性与目的性,找到二者之间的适切点,挖掘其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努力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幼儿社会教育论文:儿歌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现状

【摘 要】儿歌,作为幼儿园一种教育载体,不仅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举足轻重。儿歌以其丰富的内容,朗朗上口,易记易诵的韵律和节奏,深受孩子们喜爱,将儿歌适当应用到社会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的方法从幼儿园教师对儿歌社会性作用的认知、儿歌与社会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活动组织情况两个维度,了解儿歌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应用现状,分析影响儿歌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运用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儿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

一、绪论

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之一,它的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语言节奏符合儿童的朗诵特点,琅琅上口,容易理解,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像《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知道了雷锋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那时并不懂什么是品质,《红绿灯》告诉孩子们怎样保护自己,怎样去遵守交通规则。儿歌其实包含了社会教育价值,它们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了幼儿的品格,促进幼儿在个性、道德等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因此儿歌在儿童的社会教育中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笔者选取成都市幼儿园教师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分析法调研教师们对儿歌的社会教育价值的看法;儿歌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原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影响因素。

二、儿歌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现状

(1)关于对儿歌的重视程度。①通过对儿歌教材的统计,90.07%的班级有儿歌教材,大多数幼儿园对儿歌的重视程度还比较高;②53.57%被试者认为儿歌对幼儿发展很重要,50%的被试者认为儿歌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很重要。教师们认为儿歌与社会教育活动相结合既能满足幼儿兴趣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性,也有利于以后在学校甚至是社会的立足。

(2)关于儿歌与社会教育活动相结合的认知。关于儿歌与社会教育活动相结合,75%的被试者认为利用儿歌能满足社会教育活动的教学需求,并提升活动效果。儿歌的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能很快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活动导入环节;儿歌活动组织方式,超过6成教师利用儿歌进行活动组织时,既会使用指令式,也会使用互动式方式;利用儿歌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教师们既重视与孩子们的互动,能把握好课堂,让课堂更生动,同时也在利用儿歌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组织时,希望幼儿理解儿歌蕴含的价值,能对他们的社会性有一定发展;从活动组织策略上来说,教师虽然以幼儿为本,但是却没有优先考虑做好社会教育活动教案设计的同时儿歌应该怎么用。

三、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儿歌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应用的因素多种多样,涉及到社会性儿歌的创作,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教师的观念和幼儿园重视程等等方面。

(1)儿歌创作方面。儿歌的创作出现了“难以为继”的情况,很多的儿歌都是以前流传下来的。特别是社会领域方面的儿歌更少。很多的老一辈作曲家已经去世,然而新一代的儿歌作曲家没有跟上步伐。像《学习雷锋好榜样》《一分钱》这样的作者已经去世。现在的作曲家也很少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并不能很清楚的感受到孩子的内心,写不出孩子真正需要和喜欢的儿歌。导致孩子们无歌可唱,甚至将儿歌改编成了“灰色儿歌”,像《上学歌》就有了这样的版本:“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因为新儿歌的缺失,使得很多经典的儿歌被恶搞,因为很多老的儿歌已经不具备时代性了。

(2)幼儿园方面。虽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认识到儿歌对孩子们的影响作用,但是专注于研究儿歌在社会活动领域的课题却是基本上没有。调查的所有问卷中,有专门的社会领域儿歌课题研究比率是百分之零。这足以说明在儿歌社会活动领域这方面,幼儿园重视得还不够。幼儿园社会领域儿歌教育本土和园本教材更是缺乏。

(3)教师素养方面。教师教育观的不一样,会导致他的教学方法的不同,同时也会影响孩子学习兴趣的大小。从此调查结果来看,教师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师如果是坚持儿童为主体的教育观,那么大多数时候会对孩子采用互动性的儿歌对唱方式,但是在具体的儿歌组织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是为了让孩子达到一种自己期待的理想状态,不知不觉,就会演变成强制性的指令性方式。

四、结语

儿歌伴着孩子成长,对孩子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她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需要,也是发展儿童社会性的重要途径,儿歌渗透的社会教育活动更生动、直观、形象,简易又充满着童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儿歌是否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乐于接受的方式方式进行组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