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浅论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

摘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才能挽救我们的传统音乐,挽救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在适应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跟随上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使中国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在世界各民族音乐中处于不败之地。
浅论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

浅论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浅论我国民族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论文关键词:音乐理论 传统音乐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文化古老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音乐极其丰富多彩。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历来是独具一格的,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民族音乐也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体系。

传统不是一尊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传统离它的源头越远,它膨胀的越大(黑格尔语)。可见,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的东西,而是不断发展的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如果不吸收外来的先进的因素和成果,也会阻碍自己的更新与发展,对弘扬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不利。

在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曾引进“学堂乐歌”,使音乐成了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引进了欧洲近代音.乐体系,使我国的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从而培养出不少的音乐人才。但也因此忽视了对我们自己传统音乐的研究,导致很多误区。不少青少年学生因不愿了解从而不懂得我国传统音乐中的许多精华,误认为中国的乐器没有外国的先进;误认为中国没有像样的音乐理论,视西方的.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从而形成“重西轻中”的错误思想。这不仅极大地阻碍了民族传统音乐的弘扬发展,更严重的是大大助长了盲目崇洋,丧失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消极精神。

其实中国是一个文化古老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音乐极其丰富多彩。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历来是独具一格的,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民族音乐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体系。我国民族音乐的许多规律、法则是西方音乐理论包括不了、解释不了的。比如,西方的音乐理论认为:二度音程的结合是不谐调的,但我国南方的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却常常用二度音程的结合,形成一种非常协调悦耳的声音。

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只属于自己而别的民族所没有的独特性。譬如我国南方的侗族大歌就别具一格,1986年应法国邀请,有九名农村的侗族姑娘组成的贵州侗族民间和唱艺术团在著名的夏乐宫歌剧院演出,轰动了巴黎,法国各大报纸均大加称赞。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在海外如此风光,我们身在芝兰之室却不闻其香,岂不可悲。再如,我国北方世代传承的锣鼓曲牌千变万化,丰富多彩。那娴熟多变的鼓点和其它乐器出神人化的切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若取其进人学校,比奥尔夫的节奏训练会更胜一筹。

当然,任何传统艺术都是在不断发展之中,但真正有成效的发展无一不是根植于浓厚的传统之上的。屹立于世界交响音乐之林的《梁祝》不就是取材于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和富有浓郁乡土味的越剧音乐吗,列为世界名曲的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不也取材于内蒙民间小曲么。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必须通过音乐教育来实现。而国民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摇篮,在这个领域里,弘扬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个迫在眉睫而又,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音乐教师要自觉地创造条件,通过课内外的各种方式将的民族传统音乐灌输给学生,另外在普通高校里开设音乐欣赏课和音乐选修课,有意识地多介绍民族传统音乐,提高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让大学生们知道我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

近年来我们引进的国外的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法,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不一定可行。奥尔夫本人一也强调:学习他的教育体系必须结合当地当时的实际、灵活运用。

使青少年从开始接受人类音乐文化成果时起,就牢固地掌握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本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音乐教育体系。通过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奋斗,这个体系的建成是指日可待的,这个体系将使炎黄子孙受益匪浅。

浅论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校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还能陶冶其审美情操,促进其思想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可以说,加快高校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是实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能够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不同时代下,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各自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与当地人文、地理息息相关的音乐,而且其音乐特色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大学生通过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可以从中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等,甚至能够通过观看民族民俗音乐表演,了解各地区、各民族不同的服装和装饰特色,从而扩大自己的音乐文化视野。例如学习蒙古族的长调,可以发现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的特点,进而了解到它的形成与内蒙古草原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的地理环境之间有紧密联系,其表达的是对草原、牧场、蓝天、白云等的赞美;而吴越地区的越剧和评弹则充满了吴侬软语的气息,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当地温暖湿润的气候、秀美精致的景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西北音乐的豪放粗犷离不开那厚重的土地气息一样,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的音乐文化;壮族的对歌也是充满了地方特色,它通过对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肯定,而其中的代表作《刘三姐》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学习不同民族的音乐可以了解各地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进而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并拓宽其文化视野。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的民族音乐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在我国,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的教化作用,如春秋时期贵族的教育“六艺”里就有“乐”的教育,孔子也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音乐可以提升人的修养和气质,促进健全人格的培养。纯净的民族音乐可以使人内心的压抑情绪得到释放,细细体味音乐的恬静和美好,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如我国葫芦丝音乐经典《月光下的凤尾竹》,其婉转悠扬的旋律使人沉浸在安静恬淡的气氛中,静下心来感受音乐带来的纯净美好的心灵体验。不同的民族音乐有不同的表达主题,如勇敢、坚强、自由、感情等,欣赏者可以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情感的起伏变化,从而加深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冒着被禁闭的危险在监狱长的办公室里播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所有的囚犯在音乐响起的那一瞬间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侧耳倾听。就像瑞德所说,尽管他们听不懂所唱词的意思,但他们仍然能感受得到其中的美好和自由,那时他们心灵深处受到极大的震撼,从未聆听过音乐的他们在那时突然理解了人生,这便是音乐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所以说民族音乐能够加深学生对感情、生命等的认识和感悟,净化其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

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一个民族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它既是一个民族长年积淀下来的文化浓缩,也是民族精神最集中的反映。民族精神决定着民族的兴衰,而蕴含在民族音乐中的民族精神则更能鼓舞人心。如在八年抗战时期,我国着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及聂耳、田汉合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些音乐以恢弘的气势和振奋人心的填词,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崛起而艰苦奋战,极大地鼓舞了全民士气,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当时备受蹂躏的中国大地上播下了不屈的种子,以致其能够作为民族精神的代表在半个多世纪的音乐舞台上长盛不衰。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也因它磅礴的气势和不屈的精神被定为我国的国歌,这种民族精神一直到今天仍鼓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不难看出,民族音乐教育可以使民族精神得到强化,使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当今社会,学生民族精神意识普遍淡化的情况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提升民族精神就显得极为重要。

综上所述,完善的民族音乐教育能给高校以及社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但是,我国高校目前正规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着严重西化的现象,西方古典音乐和乐器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而传统的民族音乐反而成为了选修课,有些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甚至被束之高阁,渐渐被人遗忘。究其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

及时,自鸦片战争以来,包括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在内的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而此时的中国大地早已千疮百孔,为了使中国重新站立起来,从清政府到民国政府,都大力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文化思想。就在这一时期,西方的音乐文化就在早期知识分子的头脑中扎下了根,成为当时音乐的主流,进而持续到今天。

第二,我国各民族地区在自身的发展中都创造了大量的音乐,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导致我国的民族音乐比较复杂,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指导系统,学习起来并不容易。另外,我国的民族乐器和西方相比,丰富却繁琐,很多乐器比如编钟就不方便人们随身携带或演奏。而且我国的民族音乐尤其是汉族的传统音乐以旷达悠远见长,讲究一曲琵琶弹出万千愁绪,一支箫吹出悲欢离合,而这些内在的含蕴文化不是一日半日就能够使学生领会的,多数学生会因其晦涩难懂对民族音乐望而却步,少数人对民族音乐和乐器的学习也只是浅尝辄止。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不受重视,大部分学生提起西方音乐名曲、乐器和作曲家如数家珍,但提起我国的民族音乐,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而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渐渐被国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他国的民族音乐,这种西化的局面与中国音乐教育中应有的中国气韵显然是不相称的,对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来说也是一种缺撼。匈牙利着名音乐教育学家柯达伊曾说过“的匈牙利民族音乐,不仅具有民间的意义,而且是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因为他们属于全民,就必须使它们尽快地为人们占有。”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来说同样如此,所以,当下高校必须改进目前的音乐教育模式,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加民族音乐课程。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以西方音乐教育为主,传统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中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必须增加民族音乐课程。一方面要增加民族 音乐理论教学课程,另一方面,也要增加民族音乐器乐课程的设置,从两方面来加强民族音乐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2.丰富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由于民族音乐具有极强的民族地域特色,所以,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绝不能依照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必须因其特色而采取恰当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组织学生多听、多欣赏各式各样的民族音乐,同时给学生讲解典故或是流传下来的故事,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如在欣赏越剧经典《红楼梦》时,可以给学生适当讲一些宝、黛、钗三人的感情纠葛,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剧中人物形象,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同学们欣赏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时,可以给学生讲解阿炳的身世及经历,让学生体会到乐曲《二泉映月》悲凉凄惨的原因,增加对音乐的感知。其次,可组织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演出活动。不管是西北的信天游还是长江流域的川江号子,无论是云南的葫芦丝还是几千年前的编钟,都可以在民族音乐的舞台上演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音乐演出做相应指导,或是在音乐演出之后给予点评,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的整体水平。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增加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个人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增加高校的民族音乐文化气氛。

3.完善民族音乐教材的编写。在我国高校当前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教材在内容上不够完整,数量上也是屈指可数,这也直接导致民族音乐的教学和学习不够系统完善。因此,当下高校必须整理出一套系统完善的民族音乐的教材,教师才有可能根据教材进行完整的民族音乐授课,学生也能从教材中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完善民族音乐教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学校直接购买市场上的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书籍,加以整理编校,以音乐教材的形式编写出来;另一种是高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地方音乐特色,编写教材,突出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比如陕西的高校可以集中搜集一些民间的信天游、苏浙地区的学生可以研究越剧和评弹、内蒙古的学生可以学习马头琴和长调等。高校可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编写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这样学生既可以对全国的民族音乐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当地的民族音乐有更深入了解,学习到当地的音乐文化精髓,这不仅能够加强民族音乐教育,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音乐得到传承。

4.将民族音乐课程纳入年度考核系统。高校必须加强民族音乐的考核,这不是单单为了考试而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端正学习民族音乐的态度,从而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强化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一个规范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重视起来。

浅论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浅谈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论文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 国民音乐教育 地位和作用 新发展

论文摘要:民族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越来越重视国民音乐教育。特别是近年来,在流行音乐一统天下的今天,民族音乐教育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民族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国民的民族音乐情感、民族音乐文化审美观念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还可以提高国民的音乐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

民族音乐是指各个不同民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感情的音乐,其中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张艳曾给民族音乐的内涵这样的阐释:以中华民族音乐为根本,融合一切有利于我们的世界音乐文化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的音乐文化。[1]

一、民族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所处现状

国民音乐教育是指对全体国民进行的音乐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的音乐文化修养,培养国民的音乐审美能力。国民音乐教育是国民文化素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包括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三部分。发展国民音乐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五千年的文化作为底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数年来受到世人的瞩目。民族音乐是民族音乐教育的载体,民族音乐通过教育的形式得以延续,使更多的人得以了解、探索、研究民族音乐。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近年来,在流行音乐一统天下的今天,民族音乐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民族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国民的民族音乐情感、音乐文化审美观念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更能提高国民的音乐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

然而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现阶段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很突出。在流行音乐大肆发展的当今社会,青少年对于民族音乐的认知、了解、喜爱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我们处于物质社会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于我国民族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还有就是民族音乐教育自身所造成的。这不仅仅是青少年自身对于追赶时代潮流的问题,也是学校、媒体等相关部门的失误。

首先,我国民族音乐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以青少年为例,青少年大都喜欢唱流行歌曲,热衷于参加“快乐女生”、“非常6+1”等选秀活动,以追星为乐,却不喜爱传统的民歌民谣。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本来应当重视青少年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现状是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课。就小学阶段而言,民族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对孩子从小抓起。到了中学阶段,又忽视民族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固然有讲授民族音乐的老师也得不到重视。某些大学只关注民族音乐教育中的理论教育,忽视了民族音乐教育所体现出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在选取教材方面,过于单一、传统,没有重视民族音乐体现出的文化多元性的融合。就某些媒体而言,广播、电视上很少出现介绍民族音乐知识或者作品的专栏,有些媒体几乎为零。

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改造作用,对人民素质的提高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关于加强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益于优化我国的文化层次。其次,在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中,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变革民族音乐的教育制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切实落实对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推陈出新,通过合理的举措提高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改变目前我国民族音乐教育普遍薄弱的现状。

二、民族音乐教育的新发展

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强调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这就要求音乐教育首先要根据大纲的精神,建立相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体系,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学校音乐教育急需具有明确规定的民族音乐教育模式,应当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民族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民族音乐教育在全国的普遍执行。国家要保障学校为民族音乐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各个学校中都应有一支具有高强民族音乐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并且配备相关的民族音乐教材和图书、资料,典型的、常用的民族乐器,组织小型规模的民乐队,举办民族音乐学习沙龙,利用广播站、宣传栏等媒介宣传介绍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形成学习民族音乐的良好氛围。学校还可以请专家或者是民间艺人举办民族民间音乐专题讲座,开展民族音乐文艺晚会等活动。

此外还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来增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氛围。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学唱民歌,演奏葫芦丝、笛子等民族乐器。在社会上,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都应当积极宣传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热爱祖国传统音乐文化。

总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才能挽救我们的传统音乐,挽救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在适应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跟随上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使中国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在世界各民族音乐中处于不败之地。

浅论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多元化视野中的民族音乐教育

引言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深,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的密切,这种频繁的交流是有两面性的。一个方面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可以加深对于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在他们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推动我国文化不断前进。另一个方面就是在这种多元化的态势之下,想要站稳自己的脚跟就要立足于自身的特色文化之上,文化软实力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国家开始实行文化强权政策,在其他的国家大肆的传播自身的价值观与思想理念,从这一点上看这种文化上的霸权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中国想要借助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发展自己,就要牢牢的把握住自身的特色民族文化,大力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从这一点上出发在下文中就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提出几点切实的建议。

一、挖掘丰富的素材,培养民族审美观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的积淀也相当的丰厚,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与文化积累,所以呈现出的民族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就可以深度的挖掘这些宝贵的素材在利用的过程中增强其影响力。我国的民族音乐可以分为民歌与戏曲两个大的部分,民歌人们印象较深的应该是陕西和新疆地区的民歌形式,陕西的民歌有着一种豪迈之气唱出了陕西人民对于土地的热爱,而新疆的民歌大都是节奏轻快活泼,每一个地区民族其音乐的风格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这种风格与其民族文化发展有着极大的联系。还有就是戏曲可以分为京剧、黄梅戏、秦腔等等一些大的类别,京剧就不用多说作为我国的国粹一直是我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象征,京剧是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吸取了多种戏曲的精髓逐渐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所以京剧的文化底蕴是最为深厚的。黄梅戏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唱腔委婉动听,有一种饱含深情之感娓娓道来。而秦腔是集中在我国的陕甘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代表性剧种。不管是戏曲还是民歌都是我国千百年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次淘汰与变迁而遗留下来的精品,它们代表着我国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

二、确立音乐的教学功能实现方式的发展

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些误区,很多时候我们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音乐训练上,但是却忽视了音乐教育基础教学功能的实现,也逐渐的忽视了音乐教学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真正的提升我国的民族文化凝聚力。所以要想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就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在文化多元化的形式之中虽然每一个国家由于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同,音乐形式也不同,但是其音乐的本质还是有着很多的共同点的。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音乐出现的很早,音乐在出现之初是以礼乐为主要的表现形式,音乐真正的功用不在于其形式与内容,真正重要的是音乐的育人功用,在音乐教育中是用音乐传输一种人生的信仰,给予一种特定的心境与环境,在这一种环境之中让学习者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的体会到音乐节奏的美好与价值。

三、正确的吸收西方音乐的精髓,重新构建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

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不能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环境之下,我们应该走出去不断的了解熟悉其他国家的音乐体系与音乐教学发展,从而更好的认识到自身音乐教育发展的不足,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不断的前进[2]。我们要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在国家间文化渗透的过程中要一直保持清醒,以一种独立的姿态融入到交流之中,吸取其他国家音乐教育的精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真正的构建起一个符合于多元化态势发展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在接触的过程中就可以清晰的发现,在很多的国家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上不仅仅只是注重音乐教育的内容,还更加的注重音乐教育的规律。真正好的音乐并不是局限在固定化的教学形式之中,而是存在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只有把握住人们的生活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素材,这种制作出来的音乐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也恰恰是我国音乐发展最为缺乏的一点。

四、结束语

想要推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方式,而现如今我们都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怎样在各国音乐文化不断渗透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传统民族音乐发扬光大,真正的形成我国音乐发展的独有特色。这也就要求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真正的走出去吸取其他国家的教育理念与方式,真正的构建出适应于全球化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不断的推动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作者:于文治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浅论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谈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

1.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们在大学的校园里常能看到戴耳麦、背吉他的大学生,毋庸置疑他们嘴里哼的,耳里听的几乎都是港台、外国流行音乐或是网络歌曲,很少见到有热爱民族音乐的。对流行音乐的偏爱和对民族音乐的冷漠在不同的高校都是存在的。江西师范大学曾经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音乐知识的问卷调查统计,394人中有354人爱好音乐,占总受调查人数的90%左右。其中,只有191人识简谱,14人识五线谱。在受调查者写出的177首最喜欢的歌曲中通俗歌曲多达139人,占78.53%。这些数字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但基本局限于通俗音乐,只有极少数大学生懂得基本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古典音乐更是知之甚少了[2]。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往往会转移成对歌手的追捧,甚至从衣着形象,行为举止模仿歌星本人,似乎很新潮时尚,然而很多歌手的素质、德行是让人大皱眉头的,“艳照门”等各种“门”事件层出不穷,道德败坏造成的堕落不能不让教育者深思。这反映我国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音乐知识贫乏,理解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比较差的现实情况,音乐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一代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对社会甚至世界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如何用优美、动听、健康、积极的音乐教育学生,是音乐教育研究的课题。

2.民族音乐的德育功能

德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现象、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品质的教育。对受教育者培养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个体之间及个人与集体和社会整体的关系[3]。从德育的目的可以看出,只有对真、善、美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人们才会精神正直,心灵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才能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打下基础。从古至今音乐对人的德育教化功能就一直为社会所重视。我国古代周朝“礼乐治天下”,而周朝又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中存在最久的朝代。这充分说明礼乐能够正人心,行教化,从而天下大治。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主张对人的教育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荀子在《乐论》中曾说:“乐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近代音乐理论家王光祈十分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认为用音乐可以唤起中华民族的根本思想和完成文化复兴运动。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较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的德育功能。音乐是心灵的表现,是主观的创造,并具有改善人类心灵的功能。音乐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具有思想性、精神性。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既能细腻地反映人的情感又善于激发人的感情,每个音乐作品成功创作的背后,都有丰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情感故事,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和自然的生活写照,它往往很容易把人带到某一种境界,它以高低起伏的旋律、独立变幻的节奏、丰富美妙的和声及其特有的亲和性、感情性打动人们,使人的情感得以释放,抚慰人的心灵并寄托人们的追求,还会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精神,减低人的欲望和贪着,把人从迷茫和痛苦的状态中调整过来,重新拥有振奋的力量。音乐欣赏是欣赏者自身情感与音乐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的过程,在交融中获得对音乐情感内涵的体验。乐曲如《高山流水》,《喜洋洋》《黄河大合唱》等的民族音乐,体现着民族的精神,传承着中华文化,表达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勤劳质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与生活信念,大学生在民族音乐欣赏过程中愉悦了心灵,并受到熏陶,达到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目的。的民族音乐不仅可以表达和深化思想感情,并能激发人们情感形成坚强的意志力,增强与困难、艰险斗争的信心;的民族音乐以真善美的力量塑造大学生的品质,激励、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出坚定的道德信念和自觉的道德行动。因此民族音乐在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品格的培育,人格的塑造方面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民族音乐因为其本身具有的欣赏性,使它具有的德育功能避免了直接、枯燥的说教,深刻的思想内容能以一种令人愉悦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寓教于乐的效果,使学生乐于接受和并主动参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道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另外,德育是把人从障碍的品格拉回正常的轨道,音乐对于人性格和气质的形成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庄重的音乐能使好动的人安静下来,激昂的音乐能使保守的人开朗起来,温柔的音乐能使人远离暴力,雄壮的音乐能使人充满力量。的民族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让人对人生充满了希望和追求,增强了自信和奋斗的力量,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俄罗斯人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只要一个人手里抓着小提琴,他就不会干坏事!”这条谚语表明了音乐具有净化人的心灵的巨大作用。高职院校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塑造学生的品质人格,让他们具有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乐观积极和与人为善的态度,让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良好适应,因此,音乐教育尤其是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3.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人民的感情意识,形成报效祖国的决心,为祖国人民做贡献的远大志向。在今天世界文化交流的时代,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代表,是外国了解中国的窗口。正如一位着名国际音乐人在听到《二泉映月》后,匍匐在地,泪流满面,他说这样的音乐只有跪着听才能接受啊!我们的民族音乐为陶冶世界民族的情操做出了贡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