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上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集团公司发展突飞猛进。在集团公司管理中,关键内容就是财务管理,保障财务管理质量对于提升集团公司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因此,立足与集团公司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规划,必须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管理 问题及优化

虽然经济全球化给集团公司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但集团公司面临的竞争形势也日益严峻。作为经济联合体,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并不简单,如何提升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已经成为集团公司发展的关键。当前,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仍有很大不足,直接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效果,影响着集团资源的优化。为此,需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找出优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办法,实现集团公司的效益较大化。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概述

建立集团公司的目的是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协同管理作用,实现技术、信息、人力、财务等多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占据竞争优势,收获较大化的经济效益。与一般企业相同的是,集团公司决策也需立足于发展全局,尽可能实现集团效益的结果[1]。要达到这一目标,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必须明确,能够支持正确的决策。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通过深度的财务分析帮助业务流程整合,帮助集团资源整合,降低操作成本,提高资源消能,对集团资源优化提供建议,实现资源效益的较大化和可持续性。

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不足之处

(一)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性运作

在集团公司管理工作中,核心内容就是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则需要以科学的资金管理为依托[2]。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着重强化资金管理,通过有效的渠道优化资金利用率,减少成本消耗,做好资金控制,发挥资金管理效用。但从当前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在资金管理上缺乏科学性的运作,资金缺口严重,贷款量多。以现代物流行业为例,物流集团公司对资金需求量大,且不能短时间内回收投资资金,仅仅依靠集团公司筹集资金不太现实,需要融资贷款。而当前物流集团公司面临的问题就是融资、贷款困难[3]。同时,因为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性运作,不能科学利用融入资金,资金利用率不高。而且,对于资金存量、资金流向等,管理者也不能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集团公司运营受阻。

(二)财务管理缺乏战略性前瞻

对于集团公司而言,财务管理工作是基于整个集团发展的,面向集团的所有业务,不论是采取直接的办法还是间接的办法都需确保资产融资。为此,需以投资控股公司为财务管理前提,给集团公司的投资提供建议,就集团公司如何做好资产盘活给出意见。然而,从当前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以物流集团公司为例,资金缺口大,但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战略性前瞻,没有从投资控股公司出发,站在集团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财务管理,过于纠结利益分配、资金借贷等问题,未对集团公司提供科学性的战略发展建议。

(三)财务监管存在问题

以现代物流行业为例,物流集团一般都是跨地区的企业运营,有着比较庞大的分支和十分复杂的组织结构,在财务监管上很容易出现问题。如,不重视财务监管工作、无法独立完成财务审计等。而且,从财务管理现状来看,集团公司的审计工作往往很容易受干预,审计人员因为上级领导的干扰,不能以一种客观的心态评价财务情况,导致集团公司的财务评价不,直接影响了公司的运营。

(四)财务机构设置不科学

科学的财务机构设置是保障财务管理质量的基础[4]。但从当前的集团公司管理来看,并没有科学的财务机构设置,在财务和会计职责上没有明确划分,结果导致很多问题。以现代物流行业为例,很多集团公司虽然有财务部门,然而尚未将其与会计部门明确区分,两个部门的财务人员角色混乱,岗位职责不明确,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发生了岗位错位情况。而且,随着集团公司的业务扩张和发展规模扩大,仅仅依靠财务部门、会计部门是无法适应集团公司发展的,所以,必须立足集团公司未来发展,考虑财务机构的科学设置。

三、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一)实施集中化财务资金管理

在现代物流行业,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5]。就物流集团公司而言,实施集中化的财务资金管理,是面向整个集团的业务进行的。集中化的财务资金管理不单单是强化集团财务管理,对库存、生产、销售同样不能忽视,这种管理办法的好处是能够实现公司高层对基层员工的直接管理,相比于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不存在较多的中心环节。不仅如此,集中化财务资金管理的实施更利于发挥财务管理的效果,总部财务人员可以直接掌握动态会计信息,以此为依据,做出更加合理的财务安排。同时,针对当前集团公司存在的资金利用率低问题,通过实施集中化财务资金管理可以很好的解决,集中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财务管理变得系统化,除了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外,还可以及时发现闲散资金,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

(二)强化战略性财务管理

集团公司发展需要筹集资金,并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财务管理的作用是保障这几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为此,需立足于集团整体,调查并分析当前的市场环节,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财务管理战略,明确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对集团公司提供科学性的战略发展建议。同时,为给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保障,还需强化战略性财务管理,控制财务预算,子、母公司的各自权责必须明确,母公司设置预算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预算编制与审计工作,并考核子公司预算编制情况,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给予奖惩。并且,立足于公司实际,子公司需编制预算草案,递交母公司审批,以系统化的子、母公司管理,确保集团公司的有序发展。除此之外,集团公司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子公司可以自主决定财务管理目标,母公司无权干涉,但子公司的经营需受到母公司的控制。

(三)健全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控制财务管理质量,提升财务管理效果,财务预算管理是基础[6]。对此,集团公司需立足于公司实际发展,结合公司管理现状,制定预算管理指标,健全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对于预算管理指标的制定,首先要确保可行性,协调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从客观的角度编制预算,体现子公司财务指标,确保预算编制的公正性。同时,子公司的经济情况也要在预算管理指标中说明,以确保预算的公正。除此之外,为做好预算管理工作,还需结合绩效考核,落实预算监管,从而确保科学的预算结果,提升整体财务管理效果。

(四)重视财务会计核算

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前提,做好会计核算能够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有利于集团公司的发展决策。为此,在会计核算工作中,需做好详细的规划,落实核算责任,将会计核算质量列入考核范围,确保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同时,还需制定会计核算制度,与各级管理部门之间做好有效的工作衔接,规范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并通过有效的监管确保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解决。为防范虚假核算行为,对于子公司的核算工作,集团母公司还需指派财务人员做好必要监督,把握核算经济指标。除此之外,为确保会计核算的操作可行,还需继续发展会计核算信息化,立足于集团公司发展实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联系集团公司业务,确定信息化核算办法。

四、结束语

在集团公司管理中,核心内容就是财务管理,良好的财务管理效果发挥关系着集团公司的未来发展。而从当前的集团公司管理工作看,在财务管理上仍有很大不足,必须加以改进,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对财务资金实施集中化管理,强化会计核算的作用,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从而为实现集团公司的管理优化和经济效益优化提供保障。

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证券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浅析

摘要:券商综合治理前,普遍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导致基层权力过大,总部层面的监督和控制能力薄弱,从而导致了诸多营业部挪用客户保障金或代客理财等违规行为。随着券商内部治理日趋完善,产品日益创新,券商的业务组织架构在发生变化,笔者提出证券公司财务管理应关注行业本身的特殊性,根据产权关系和业务属性,突破传统单一的集权或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直接组织管理模式和间接协调管理模式等机制安排,将预算管理、财务制度和财务监督等机制作为有力且有效的途径,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管理与服务职能,以促进证券公司财务管理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证券公司 财务管理 浅析

一、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依各国法规、金融体制不同,大致可分为美式、欧式及其他类别。美式证券公司又习惯称“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其特点即分业经营,它们不得从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主要从事与证券及证券市场相关的业务活动,日本、中国香港的证券公司也属这一类;欧式证券公司最根本的特点即混业经营,以英国为例,英国的证券公司通常也被成为“商业银行”(Merchant Bank),是其在从事证券相关业务的同时也可以从事银行中长期信贷业务,而在德国、瑞士,其证券公司则称为“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可以经营所有的证券业务和银行业务。我国证券公司则更接近于美式证券公司,在叫法上通常称为“证券公司”(Security firm)。

二、证券公司业务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证券市场所能提供的服务和产品逐渐丰富,就我国证券公司目前的业务结构而言,传统业务仍居主导局面,但除了传统的通道业务外,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股权投资等新兴业务也渐渐成为券商盈利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券商差异化竞争的焦点。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介绍如下:

证券经纪业务主要指证券公司以证券营业部为载体,接受客户委托,其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证券,而券商从中收取手续费佣金的业务。

自营业务指证券经营机构为本机构买卖上市证券以及证监会认定的其他证券的行为。上市证券主要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下列证券:人民币普通股、基金券、认股权证、国债、公司或企业债券。

投行业务主要有证券发行与承销、财务顾问等。 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是投资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也是主要业务之一,其承销工作由证券公司完成,证券发行业务实行保荐制,目前主要包括IPO、上市公司再融资(再融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发行、可转债、分离交易的可转债、公司债)以及资产证券化业务;财务顾问主要包括收购兼并、资产重组、业务重组与战略咨询等。

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客户签订资产管理合同,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公司按协议规定向委托人收取管理费或业绩报酬。

融资融券业务,即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上市证券或者出借上市证券供其卖出,并收取担保物的业务,由于客户融资的同时伴随着买券,融券的同时伴随着卖券,所以该业务不仅给券商带来息费收入,而且其交易规则也增加了券商的交易佣金收入。

券商直投业务,是指对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股权进行投资,投资收益通过以后企业的上市或购并时出售股权兑现。

三、证券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一)财务管理模式一般认识

在当前国内学术界,普遍的观点将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归纳为三种,即集权式、分权式、以及融合式。而该种分类区分的主要依据为母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财务决策权、控制权及管理权的集中和分散程度。集权式的管理模式为权利高度集中型,母公司对下属公司的管理幅度较大,这种管理模式通常认为有利于集团整合资源、实现集团效益较大化,但另一方面,过于集中,也制约了下属公司的经营自主性,且信息传递时间长,造成低决策效率;分权式管理模式下,母公司对下属公司充分授权,子公司决策效率高、自主性强,有利于下属公司的经营积极性并能有效避免决策时间延误造成的损失,但另一方面,由于各自为政,可能造成集团资源浪费,整体优势和综合功能难以发挥,在子公司利益和集团利益相悖的情况下,则将损害集团利益。相融式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操作层面上,例如“事业部”的财务管理模式,即“集团总部一事业部一成员企业”,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而下属公司作为成本费用中心,各层次以不同形式向集团负责。

(二)证券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基于内部财务控制,并将集团及下属公司同视为一个财务管理主体而进行财务权利的划分,然后却忽视了集团下属子公司与分公司在产权差异以及企业类型差异,由此导致实际财务管理运作过程中有诸多问题。就证券公司而言,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近二十年的发展,证券公司业务已逐步突破证券经纪、证券自营等传统业务框架,资产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管理等已称为证券公司新的业务核心,而证券公司特有的业务属性及外部监管环境决定了证券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有其特殊性。

1、产权与财务关系

集团公司下,有具备独立法人主体的子公司,也有非法人成员的分公司或分支机构,而这两者与集团之间的财务关系明显不同。一般来说,法人单位按照公司法相关要求,有独立的经营权,并拥有法律所赋予的财务决策、执行、监督等完整的财务权利体系,而非法人成员则是集团(总部)的分支机构,其相关财务权利由集团赋予,并不具备法定的财务权利体系。因此,这两种产权下所对应的财务关系不同,不能简单的视为同一个财务管理主体来进行管理。

2、业务属性及外部监管

就产权关系而言,证券公司与其他企业集团有一定共性,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证券公司的业务属性及其特有的监管。传统业务上,由于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企业融资等业务具备独立的管理体系、监管要求,因此其从会计核算还是财务管理上都相对独立,所以证券公司对传统业务一般采用事业部的管理模式,而随着证券公司开始成立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直投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这些具备独立法人实体的子公司业务与证券公司传统的业务模式不同,其有独立的业务核算要求,且监管部门对其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外部信息披露等都有独立的要求。因此,这就决定了证券公司集团(总部)对子公司及内部事业部的财务管理不能简单区分是集权还是分权,其对这些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还必须符合外部监管的要求。

因此,证券公司财务管理模式不应是集权、分权或融合这种简单的以划分财务权利的财务管理方式,应更关注企业的内部组织架构、各成员企业的企业性质和财务运作监管要求,根据不同的企业属性、不同财务管理目标设计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归纳为直接组织和间接协调管理模式。

(三)证券公司财务管理的直接组织和间接协调管理模式

1、直接组织管理模式

根据企业属性,对于不具备法人实体的成员单位可采用直接管理的模式。而在直接管理的模式基础上,可根据各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财务管理目标,对各成员企业进行适当的财务权利安排和直接的财务行为控制。就券商的传统业务而言,笔者认为事业部仍是比较理想的财务管理模式,而事业部中,最为典型的经纪业务事业部,则是财务管理体制设置的关键。在当前券商对经纪业务财务管理模式实践中,也同样存在着集权、分权、相融式三种基本管理模式,分别以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及国泰君安证券为代表。

随着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完善,券商营业部也从传统提供纯粹的通道业务逐步转向咨询、理财服务的综合性营销平台,根据近期的监管动态,监管部门已倾向鼓励设立轻型营业部,这就意味着营业部只作为开户和服务推介窗口,因此,传统的经济业务组织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券商也在积极寻求差异化竞争,在服务、产品、客户细分等方面开辟蓝海,以摆脱目前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局面。由此可见,经纪业务的发展态势一方面要求财务管理模式应适度集中,以满足业务转型的需要,另一方面,又需适度分权,给营业部一定的财务决策权、管理权,以满足其差异化竞争的需求。所以纯粹的集权或分权局限性始终存在,而直接组织管理模式下的财务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权利安排比较适应当前券商的战略发展。

2、间接协调管理模式

对于具备法人实体的子公司而言,则应采取间接协调管理模式,在公司法的框架内以股东身份对它们进行间接的财务目标和财务行为协调与控制。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具备独立的经营权,本应具备独立的财务决策、管理权利。而作为股东,其相关财务控制、管理、监督权利应是通过三会制度安排、公司章程设计及关键人员安排来实现,并不能将其视同下属的一个事业部进行简单的财务权利划分。需指出的是,目前,中国的证券公司多数为国企控股,而部分国企集团为实现集权管理,往往忽视了证券业务与其实业在业务属性、管理体制、内部控制等方面的不同,结果造成集团财务组织管理实务中出现许多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比如,一股独大,大股东意志明显;注重财务权利划分而不注意财务协调管理的运用,由此导致子公司财务管理和运作效率低下,并削弱了证券子公司经营自主权。

(四)财务管理机制安排

财务管理模式的安排,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发挥财务资源、实现企业整体价值较大化,财务管理模式安排的效果如何,除了模式本身是否符合企业战略规划、企业特质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合理的财务管理机制安排,以协调和控制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对于财务管理模式,无论是直接组织管理模式还是间接协调控制模式,都需要合理的财务机制安排来保障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如下:

1、将预算管理机制作为有力且有效的集团财务运作协调控制机制

预算管理,通过明确并量化公司的经营目标、规范企业的管理控制、落实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明确各级责权、明确考核依据,从而将企业整体目标分解并涵盖到各成员企业经营者及各级执行者,各方达成一致的责任目标体系,从而有效的协调并控制集团成员的财务运作、经营行为。

2、财务制度政策安排机制

财务制度及财务政策对受控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是一种有效的财务控制手段。对于直接组织管理的成员企业,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统一的财务制度以规范其日常财务行为,比如,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模式,以及会计系统,以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同时便于总部对各分支机构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控, 保障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数据采集的便捷性。而对于独立法人主体的子公司,集团(总部)则可以通过安排相对灵活的财务政策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比如通过重大决策管理制度及信息沟通制度安排,保障集团公司有效行使股东权利,保障集团利益。

3、财务监督机制

财务监督机制可包含财务经理委派监督制度以及审计事后监督评价机制。集团(总部)向成员企业委派财务经理,并通过委派的财务经理行使财务管理和监督职责,从而组织、协调、控制下属成员企业的财务行为;另一方面,集团(总部)通过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对下属非法人成员单位财务活动实施审计监督,而对子公司,则通过外部审计或监察制度安排,实现对其财务活动的监督。从而保障成员企业有效贯彻集团战略,有效控制风险,确保集团利益不受损害。

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基于集中管理模式下的基层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发展中对科学化的管理方案进行制定和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予以适当的调整。保险作为金融领域重要支柱之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较为注重财务方面的管理,只有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从介绍财务集中管理内涵和应用必要性的角度着手,对基层保险公司应用集中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论述,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基层保险公司对财务的管理能力,进而增强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管理模式;基层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现今,在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下,保险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保险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其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现今市场的发展环境,采用集团化管理的模式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思想。保险公司在不断扩大自身发展规模下,分支机构和公司的数量逐渐增多,这对保险公司自身管理和控制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保险公司纷纷应用了集中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经过统一、科学、标准、合理、规范的集中管理模式后,能实现对资金更好的管控,这样提高了保险公司在财务方面的管理效率,提升了基层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

一、财务集中管理内涵及应用的必要性

(一)财务集中管理概念

财务管理中的集中管理主要阐述的是财务一体化形式的管理,在实际的管理中以网络环境为依托,将信息管理方面的技术和该企业相应的财务实际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结合,对企业或公司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和改进。在企业或公司内部施行集中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现代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标准化,并通过适当的剪裁财务管理当中原有的层次机构设置,来实现现代企业或公司内部信息与资金使用之间的统一,其真正意义是对现代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信息、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业务活动进行整合,并最终实现统一管理。

(二)财务集中管理在基层保险公司实施的意义

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市场中各个行业的财务管理方式应做出适当的调整,其中在基层保险公司内部,采用集中管理应用到财务管理当中,较大的作用是提升其财务风险防控的能力,从而降低基层保险公司实际财务方面的运行成本。另外,在集中管理的作用下,逐步改善基层保险公自身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进而建设出具有收支平衡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以此来实现保险公司财务资金集约化的管理,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资金使用率。最重要的是,实行集中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还能加强保险公司自身的预算和费用的控制,以此来提升保险公司财务控制能力和管理的效率。

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优化基层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策略

(一)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的修订

财务方面管理对现代企业的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现今基层保险公司在实际的工作中,^为注重财务方面的管理,在采用集中式的管理之后,使得基层公司的财务管理与管理指导归为总公司的财务部,管理模式发生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实现了财务的集中管理,但是更重要的是对相关的制度的制定迫在眉睫。基于这样的状况,为了保障集中式财务管理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基层保险公司应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的修订。在实际的操作中,应针对基层保险公司相对薄弱的环节,注重对工作流程标准化的建设,对潜在的财务风险予以适当的防范,其中的包含出台公司制度建设与管理指引,进而明确公司的不同层级机构的职能,统一定制财务工作流程与岗位的职责,以此来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严格按照预算控制制度执行

对财务方面进行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日常不必要的财务支出,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逐步强化对基层公司费用预算管控,对相关的财务支出指标予以明确,规范的开支的范围,注重大额度费用的核实和分析,重要的是对基层保险够公司上报的预算额度执行状况的跟踪和分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财务支出金额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实际的工作中,应严格地按照预算控制制度进行执行,进而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规范化。

(三)注重内部审计职能的提升

内部审计主要的职能是对公司内部的财务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将集中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实行的过程中,为了保障管理和制度执行的力度,应通过内部审计来进行管理。这是由于内部审计的设定,能增强依法合规的意识与责任意识,这样的状况能促进的基层公司强化财务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对基层保险公司保费预收的管理,并能检查出是否存在挪用和贪污的现象发生,在每日账目核下,提升了财务管理的安全性。

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现代企业在对自身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较为注重科学化与合理化,其中财务集中式的管理方式能对分公司的财务状况予以充分的了解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针对基层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提出了三点优化应用策略: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的修订、严格按照预算控制制度执行、注重内部审计职能的提升。望此次研究的内容和结果,能为保险公司以及市场经济中其他形式公司的财务管理提供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建议,进而增强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形势下,我国很多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并开始大胆尝试与国际接轨,通过企业上市来实现国际化战略。随着多数企业的上市,其在财务管理上获得了公开的资本市场,这也成为上市企业加快发展步伐的重要保障。为了规范上市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各企业经营者要随着国家财政政策及税收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好优化财务管理的工作。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创新

1 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命脉,更是上市企业关注的焦点。纵观现在的局势,各上市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经营者应积极引导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2 上市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分析

2.1上市企业呈现内部管理混乱

据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是很多企业上市之初存在的共性问题。多数都是由于企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摸着石头过河,导致上市企业经营者在制定发展计划时,没有充分了解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使制定的计划目标偏高,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资金运营压力,致使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让企业面临财务风险,使企业运营岌岌可危。所以,企业经营者结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经营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计划是十分重要的。

2.2 资金的运营结构存在很大问题

当前很多上市公司,在公司上市之前,资金管理较为混乱,这也导致公司在上市之后的资金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及时,企业的总体负债率较高,这样就会给上市公司造成较大的威胁,带来较大的风险。同时,加之市场需求的优先性,以及债券选择的优先性,使得很多上市公司不得已进行了一种风险较大的资本结构的建设,这种高风险会给企业无形中施加了较大的压力,增加企业后期破产的风险。第二,企业内部负债结构出现明显的不合理。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在资金的周转中,存在一定的周转风险。第三,企业的资产结构出现不合理的问题,会极大得减弱企业后期的运行动力,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的损失在无形中增加,进而提升企业的经营风险。

2.3 高度重视资本性支出的资金管理

资本性支出不同于一般的成本支出,具有资金需求大、收益年限长等特点。资本性支出在上市公司成本中占比较大,直接影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资本性支出的资金管理进行着重关注。在资本性支出的预算方面,上市公司要加强投资预算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投资的基本程序,充分做好项目的勘察、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内部结算中心数据,并对投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项目审计监督方面,要加大审计项目投资的审计力度;同时加强会计核算的检查,严格控制项目成本[1]。

2.4 监督职能的缺乏

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财务的监督职能是它们面临财务风险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其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把控不好,对财务报表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此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未充分地做到位,没有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机制的把控,这也是造成企业财务数据失真的一大重要原因。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对于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是很明确,若有若无,恍恍惚惚,对于很多重要的财务活动,往往都是领导一刀切,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并未真正有效的发挥出来,出现了监督效力明显弱化的现象,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

3 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缺陷的应对策略

3.1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健全的管理制度胜过很多培训效果。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一方面能够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防止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影响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现阶段,很多上市企业为了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设立了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以及专业风险评估人员组成,该部门属于一个独立的部门。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是根据董事会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与分析,并出具评估报告,供董事会决策使用。

3.2 加强上市企业资本的管理

为了从根本上保障企业有一个良好的资金链条,防止其出现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现金流风险的问题,上市企业需要格外注意对资金的管理,做好严格的控制管理工作,这些控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上市公司企业的预算管理、日常管理以及对风险的有效管控等。对于资金的预算管理,应该在管理中为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详细的预算计划,保障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有相应的明确的了解。同时,要对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加以严格地控制,防止不符合规范的资金活动的出现,并在较大程度上减少风险的存在。上市企业运用科学合理的筹资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所以企业要结合其实际的发展状况,明确筹资目的,确定筹资方式,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的出现,提高筹资效率。另外,特别要强调的是,上市企业在制定筹资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例如资本结构和销售收入等,应该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对比,权衡利弊,做出决策结论。筹资决策虽然是由企业管理者决定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提供专业化的财务数据,帮助管理者分析财务报表,并提出筹资意见和建议。

3.3 建立完备的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可以有效地规避企业的后期运行风险。为保障降低风险,企业应不断加强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监督体系,从而保障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企业对于自己的成本,要进行完整的日常记录;对于企业的财务成果,要有效并地做好相应的基础性记录。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主动承担起对企业应有的责任,对于企业财务活动中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及时地加以把控,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要较大程度地发挥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减少财务风险的出现。

4 Y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上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经济新常态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摘要】集团公司作为企业组织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发挥各分公司的资源聚合效应,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供给侧Y构性改革。为此,本文梳理了当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新常态对集团公司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的要求,为集团公司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指明路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集团公司 财务管理模式 创新

前言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7-8年。所谓时势造人,很多企业伴随我国经济腾飞而发展,经济下行而衰落,而且往往以资金链断裂为标志,关键原因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是一种多层级的复合管理,面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集团公司必须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让财务管理成为一种内部驱动力,为集团创造无限价值。

一、当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集团公司的下属分公司比较多,内部产权关系纵横交错,经营业务也比较复杂,因此财务管理容易出现一些问题。(1)财务管理制度落后。集团公司大多跨领域跨行业经营,对分公司缺少统一性指导,执行财务政策缺少硬性约束,信息沟通存在滞后、脱节、失真的问题,弱化了企业总部的控制权。(2)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很多财务人员仍习惯于简单的核算和记账工作,难以改变工作惯性,不能及时采用新的方式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不利于集团公司提升整体财务管理工作水平。(3)内部会计控制不力。部分集团公司内部机构复杂,缺乏明晰的职责分工,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存在财务控制薄弱的现象,容易产生经济违法、贪污腐败等问题。

二、新常态对集团公司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更多来源于要素投入,这种发展模式的边际效应正逐步递减。在三期叠加时期,集团公司应以创新驱动和要素增长为根本,把企业发展的动力转为内涵式增长和效益型增长。因此,集团公司应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协调分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对集团整体的财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较大化发挥协同效应。集团公司所涉及的领域较广,会计信息存在扭曲的风险,因此集团公司必须督促财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性和时效性,为经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新常态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财务工作面临更多的风险,集团公司必须制定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确保集团公司价值较大化。

三、经济新常态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1.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相融制等不同类型,集团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来具体选择,通过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分公司联系在一起,达到“集中管理、授权经营”的目的。资金是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的价值基础,集团公司应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定期上收下级单位子账户资金,并且设置资金归集率指标,随时考核各分公司完成资金管理目标责任的情况。资金结算中心行使内部银行功能,把集团公司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对资金实行集中化管理,合理协调资金需求,并对资金流向进行实时监控。各分公司需要营运资金或支付款项时,通过资金管理系统提交支付申请,集团总部再统一调配。如果牵涉到大额资金支付,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委员会应集体讨论,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可控性、效益性进行决策,以加大资金管控力度。

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经济新常态对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集团公司应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管理水平较高的财务人才,同时定期开展岗位培训活动,帮助财务人员突破旧思维,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现代财务管理重新界定财务职能,强调财务人员转型升级,让财务“成为业务的合作伙伴”。例如,华为的任正非就要求财务部门精通业务,让财务体系与整个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真正参与到集团经营整个流程,为创造企业价值服务。因此,财务部门需要横向打通财务与业务系统,纵向打通集团总部与下属分公司的财务系统,实现系统化、一体化、协调化运营。财务人员要深入各分公司、各车间、各部门,参与生产管理过程,随时了解前端业务需求,整合信息数据,统一数据口径,提高财务数据的性和相关性,并建立各种财务分析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为前端业务提供数据支撑,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3.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上市公司市值变化来看,当前30亿以下市值的上市公司占比很小,集团公司正纷纷切向新领域、新业态、新市场,快速扩大经营规模。与此同时,新常态下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随时面临着未知风险,从乐视网、珠海中富、辉山乳业的资金链危机就可以看出,集团公司需要充分认识风险预警管理的重要性,规范财务管理程序,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预警性,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集团公司应建立内部制衡机制,明确内部职责分工,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以明确的制度、程序、措施来约束企业人员,规范各种经济事务。集团公司必须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从中发现财务制度缺陷和程序漏洞,进一步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审计监督人员要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对采购舞弊、货款回收、基建腐败、投资陷阱等进行重点防范,对于存在徇私舞弊行为的个人和部门,在给予相关处分的同时,应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结语:

近几十年来,集团公司赢得了高速发展,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环境变得日益复杂,集团公司转型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勤练内功,因势而谋,创新财务管理理念,认识财务风险,从战略层面和价值角度重构财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各分公司的聚合效应,以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子龙.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5):235.

[2]叶倩珊.浅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优化[J].经济视野,2014(14):239.

[3]杨兆龙.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6):108-10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