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墨尔本模式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摘要:墨尔本模式”是一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改革,对全球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墨尔本模式”中关于课程体系、学制学位、学生体验与教师发展等多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实施方法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认真分析和借鉴“墨尔本模式”改革的经验,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墨尔本模式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墨尔本模式”产生背景与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社会发展急需多元化、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墨尔本模式”的产生有其特殊背景和多重原因[3]。

(一)教育内部体系缺陷

1.课程设置集中,课程体系单一墨尔本大学原有课程体系范式单一,专业课程设置过于集中,过于突出学术创新,强调学科深度,选修未能突破专业学科范畴。这样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知识内在联系,有益于培养学术水平高的研究型人才,却不利于多元背景、知识广度和学科视野的培养,未能达到当今社会全面素质人才的需求,不能提高学生在毕业市场的竞争力。2.学位数目庞杂,学位管理繁琐墨尔本大学各种专业可授予的本科学位共有96种,学位数量庞大而复杂,学位管理繁琐而混乱,有碍简化管理程序,影响提高管理效率,也不利于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崭新、简洁、全面的模式体系。

(二)教育外部环境压力

1.根本原因:增强竞争力,应对国际高等教育挑战墨尔本大学的校训为“在未来一代的敬重中成长”,学校在国际社会中的排名和地位至关重要,2001年墨尔本大学被评为澳大利亚年度最出色的大学,2003年被列入世界百强大学。随着国际环境不断变化,全球竞争愈演愈烈,墨尔本大学在面对国内大学间竞争政府拨款支持、国外国际生源争夺的双重压力下迫切需要作出教育改革。2005年墨尔本大学校长格林·戴维斯制定出学校未来十年战略发展规划,该计划的核心部分是“三维螺旋”———即科研、教学和知识转换,通过优化结构提升实力,建成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2.直接动力:发展多样性,应对社会人才培养要求当今世界需要全面综合创造型人才,培养人才的核心基础在于构建合适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自澳大利亚政府层面推行高等教育改革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形成全国统一体系,相互之间模仿,发展模式雷同,多为综合性大学发展模式。墨尔本大学率先实行改革,敢于打破局面,主动迎接挑战,借助大规模课程改革增强学生跨学科视野和综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借助学位体系调整摆脱传统模式建设多样性发展的大学,表面似一校所为,实则引领澳州高水平大学发展,贯彻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意图,因此计划的实施得到联邦教育部的大力支持。3.潜在需求:扩充财源,应对政府教育支持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移,大学自身必须扩充财源渠道,创造有利发展环境。同时面临政府对高等教育缩减经费投入的形势,墨尔本大学也存在一定经济压力。尽管并非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施该战略计划,但在“墨尔本模式”影响下,学位结构体系的调整,延长了学生在校学制,间接增加了学生学费,另外扩大了国际付费学生生源,也会增加经济收入[4]。

二、“墨尔本模式”主要内涵与特征

(一)“墨尔本模式”的主要内容

针对原有体系的缺陷,墨尔本大学经过充分准备,推出全方位的改革———“墨尔本模式”。在强调知识深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知识结构的广度,旨在对学生进行跨学科教育,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墨尔本体验”,涉及诸多方面内容的变革[5]。1.课程体系(1)本科课程“墨尔本模式”本科阶段三年内需攻读22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随后进行“高峰体验活动”。新课程体系专业门类多、可选择性大,拓宽专业口径和课程内容,强化课程基础,增设更多专业课程,注重学科交叉及跨学科研究,有效衔接了本科生宽口径教育与研究生专业性教育。除了高质量专业课程提供丰富学习内容,帮助扩大学习范围外,学生也可跨专业或跨学校课程学习。新生代课程体系同时强调知识转换,要求学生实践研究、网上课程和国际交流等学习体验,鼓励全球范围内学习机会,提供全球学习时间。(2)研究生课程墨尔本大学引入美国研究生院模式和专业硕士学位制度,实行综合性研究生院模式,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本校或外校本科毕业生均可进一步学习研究生课程、攻读高等学位,学校相应陆续增加更专业化的硕士学位课程和更多专业硕士学位,原有硕士学位课程和“新生代”专业硕士学位课程都可选择。此外,倡导博士生适应变化、竞争的就业形势,结合精细的课程体系、全面的研究培训、详实的教学计划、深入的专业实践以提供高水平的学习体验。(3)拓展课程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特色之处在于增设的跨学科性质的拓展课程。墨尔本大学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修75学分拓展课程,拓展课程作为取得学位的必要课程,与专业课程同步实施。拓展课程由学校交叉联合设计,与核心课程贴近的专业知识组合,常常探索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澳洲本土的文化课题。针对拓展课程的选择,学校依据学生学习背景、目标和内容提供选课建议,给予相关方向指导。课程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在学校层面,设计全校性跨学科拓展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放,多个学院联合授课;在学院层面,自己开发非核心专业课程。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专门设置,仅向部分学生开放;在专业层面,学习非本专业课程的其他“新生代”学位课程。拓展课程的目的多样性,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也可是学生获得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跨学科基本能力,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甚至是培养学生的灵活创造性,以及培养解决实际综合问题的能力[3]。2.学制层次该模式实行三循环结构的8年制课程学习计划,虽处在澳大利亚高教政策和历史环境,但国际化和交叉性特色明显,与北美及亚洲的“通识教育”模式也有相似之处。本科通过3年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课程学习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为2年的专业实践学习或研究型课程获得硕士或专业硕士学位,最终可以进入为期3年的专业研究或研修实践学习获得博士学位或专业博士学位。该学制的培养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就业需求,给予学生充裕时间和自由选择,分阶段设计,每阶段获得不同学位,各层次毕业均可选择学术研究或实践活动。3.学位系统将原本复杂的96个学位重新归类、梳理,综合成6个新生代学位体系,学位类别分别为文学、生物学、商学、环境学、艺术学和理学学士学位。学校一方面提供宽领域课程,使学生了解喜欢的专业领域、学术热点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限定课程范围,使学生学习到知识的一致性和深度。为保证学生学科知识深度,取消本科双学士学位制度,两个本科学位须依次攻读完成[3]。学生可以直接申请新生代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再进一步面向职业的专业学位学习,取得专业学位后就业,还能进行学术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习,继续考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类型主要3种,名誉研究学位、硕博学位和研究生课程学位[1]。4.学生体验重新改造的教室布局,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充分考虑到师生的不同需要,展现出新式的现代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环境。采用互动互助、团队合作、小组研讨和自主学习等不同形式有效促进了高层次教学和学生学习主动性。此外,墨尔本大学注重增强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硕士研究生学制延长至2年,博士研究生学制仍为3~4年,虽然增加了教育成本,力求研究生培养突出成效[6]。5.教学原则墨尔本大学制定了9大教学指导原则,支撑对应教学目标,在结构层面上与“墨尔本模式”相融合,贯彻教育理念。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方面:(1)营造思维活跃的学术氛围;(2)渗透知识转化的教学活动;(3)构建互助合作的学校氛围;(4)打造多元国际的学习环境;(5)支持积极意义的个性发展;(6)确定明确期望的学术标准;(7)成立反馈评估的教学循环;(8)保证高质资源的教学空间;(9)建立适应发展的课程体系。这些原则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学校对每项作出详细解释,描述教学过程细节,明确职能部门责任,强调教师应进行教学关系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承担一定教学责任,保持良好教学环境义务[6]。

(二)“墨尔本模式”的主要特征

“墨尔本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7]。1.深层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墨尔本模式”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学科专业深度和知识结构广度有机结合起来。在本科阶段提倡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为主,培养全面发展,兼顾兴趣爱好,进行跨专业、跨领域、多学科的学习。在研究生阶段强调专业教育,推行专业性、职业性、研究型能力的培养。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专业教育有机衔接起来。拓展课程环节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解和学科领域知识的扩充,使学生具有专业深度和学术视野,在专业领域课程学习方面具有深度,在增长知识结构方面具有广度。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联系“墨尔本模式”规定学生在学业结束之前需进行顶峰研习活动环节,这种活动环节将研究课题和实习考察结合,范围内容宽窄不一,注重理论与实践联系,学生把学习内容综合在一起为毕业环节作准备,顶峰研习将所学专业综合知识用于技能实践分析,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此外,知识传播交流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为同专业、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供条件,这种交流以实习考察、项目学习、专家讨论、海外交流和社区劳动等实践形式组织,在理论基础上加强实践环节的锻炼。3.国际性与交叉性相融汇墨尔本大学留学生比例约占1/4,课程体系改革顺应国际形势及社会需求,重视国际经验和跨境合作。“3+2+3”培养模式易于对接其他国家课程,学校鼓励和支持开展学生海外交流拓展课程学习和海外学习经历。同时将全球性交叉学科内容引入拓展课程学习,请不同领域专家从不同视角讲授,提高学生国际视野能力。国际知识传播和跨境经验合作有利于提供更多出国学习交流机会,培养地球村民。4.探索性与试验性相依存墨尔本大学为澳大利亚首家通过改革应对高等教育挑战的大学,一方面,实行“墨尔本模式”,是学校自身角度生存和发展的大胆探索,为墨尔本大学的战略决策和未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墨尔本模式”也是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试验,验证了政府未来高等教育政策的路线走向,在课程设置和学位授予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均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墨尔本模式”实施过程与效果

(一)“墨尔本模式”的实施过程

“墨尔本模式”的实施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过程,改变原有教学传统,打破传统条框约束,创新教育体制,涉及学校机制整合调整,诸多资源衔接配合,需要建立合理 的沟通机制和实施过程以达到预期效果[1,2,8]。1.调整组织架构,明确责任部门墨尔本大学调整原有组织结构,成立专门课程委员会,主席由学术副校长彼得·麦克菲教授担任,委员多为教育、学术、管理背景或发展委员会成员,负责课程体系改革。同时成立专门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工作,建立问责机制,明确相关责任部门,确保改革得以顺利开展,模式有效落实到院系。2.保证程序公正,调整沟通修改在制定了基本框架和标准原则后,实施过程确保程序科学、公正、监督,发表《墨尔本模式:课程编制委员会报告》等文件作出解释说明,内容充分推广宣传,广泛征求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反馈,并据此反复调整、沟通和修改。在实施过程中,广大师生参与讨论,减少了实施阻力。3.营造舒适环境,学生中心理念为确保学生获得教育经历和体验,适应并接受改革,墨尔本大学聘请专人重新设计图书馆、教室等学习生活区域和校园环境,整合整体设施,建设功能合理、舒适方便的校园体验,同时设置特殊区域满足考虑国际学生的需求。倡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成立多个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中心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可提供选课、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墨尔本模式”的实施效果

“墨尔本模式”的诸多理念和举措,符合国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自实施以来,凸显出较大的优势,产生了良好的效果[9]。1.教师方面的影响(1)改变单学科教学方式不同的学科具备不同的结构,认知方式不一样,之前教师教授的单一学科,形成的单学科思维模式已不适用,课程改革后的内容的跨学科性和知识广度,需要教师能教授多门学科,也迫切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来适应学生的专业学习。(2)注意差异化教学术语同一学科领域课程之间用语本身存在差异,对于不同学科组的课程之间的用语差异则更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学科的特有“术语”,改变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学科特有的词汇,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并使用所在学科的术语。(3)支持突破性教师发展原有课程体系下,教师在单一学科背景下成长,学术上存在自我中心化和学术局限性,新模式下面临跨学科的挑战,学校支持教师突破跨学科环境和准备发展计划,跨学科教学和交流,破除学科自我中心主义,充分了解学科前沿知识,进一步促进学术研究进展。(4)促进常态的教学评价“墨尔本模式”课程体系多为学科交叉和和院校联合联合,为确保实施过程的顺利开展和及时沟通意见反馈,还鼓励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常态化的教学质量评价和自我教学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2.学生方面的影响(1)转变世界观认知方式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学科需要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墨尔本模式”自然需要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不同的课程,针对不同的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通过转变不同的认知方式来学习相关内容,进而达到学习要求。(2)掌握专业性学术语言专业核心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内容有所区分,“术语”存在差异,“墨尔本模式”下学生必须摆脱已有学术语境,理解更多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各相应学科的特色“语言”,掌握并运用多种不同学科的专业性学术语言。(3)培养跨学科学科视野“墨尔本模式”为保证跨学科视野的培养,注重专业核心课程和拓展知识结构的结合,需要学生兼顾广泛兴趣和思考想象力,必须平衡学科专业化和视野宽广化的关系,在保证专业学科深度的同时,延展知识结构的广度。

四、“墨尔本模式”改革借鉴与启示

“墨尔本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顺应国际高教发展的趋势,诸多理念适应新时期人才创新培养的需求。采取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对内充分整合学校资源,调动多方力量,顺利推进了改革的实施过程。多样性发展的改革内容符合政府发展教育方向,可以充分获得政府支持,充分保障了改革实施的效果。此外,改革目标接近社会人才需求,可以积极争取到社会理解。同时也应看到,改革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首先,师生观念的转变。改革涉及面广,课程合并或调整、部门重组或撤销、人员安排或变动,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沟通交流,也需要全校师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充分的理解支持。其次,就业方式的调整。新的模式下,研究生就业周期长,本科生就业机会少,面对强劲就业市场的考验,学生就业观念和方式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再次,资金紧张的困难。随着政府拨款的减少,教师的留任与裁减,以及校园规划成本,资金紧张也成为改革实施面临的困难。“墨尔本模式”的推行,仍需要时间的检验和实践的不断完善。“墨尔本模式”自实施以来,在我国国内不仅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而且讨论、分析也越来越细致、愈发深入,借鉴之处越来越多[10-14]。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要提升发展空间,促进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从“墨尔本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可以得到一些启示:(1)坚守大学精神,树立精英教育理念,明确院校发展特色规划,以提升声望为契机推动高等教育前进。(2)适应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高等教育发展。(3)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适宜的教学方式,完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为突破助力高等教育改革。(4)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实施形式,提升职业终身学习能力,以教学实施为基础推进高等教育进步。

五、结束语

“墨尔本模式”是一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改革,对全球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墨尔本模式”中关于课程体系、学制学位、学生体验与教师发展等多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实施方法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认真分析和借鉴“墨尔本模式”改革的经验,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海燕.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促进院校发展———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墨尔本模式简述[J].世界教育信息,2007(11):48-50,54.

[2]李红宇,陈强,张毅.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墨尔本模式”改革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6):97-100.

[3]李巧平.墨尔本模式:澳大利亚公立大学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路者[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2):46-51.

[4]郑忠梅.从“墨尔本模式”到“墨尔本课程”———墨尔本大学的课程改革及发展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115-122.

[5]王建梁,岳书杰.跨学科理念之下墨尔本模式课程改革的影响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0(2):144-146.

[6]李昌新.营造一流大学的教学氛围———墨尔本大学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08(6):21-23.

[7]赵忠,刘彬让.“墨尔本模式”对我国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1(8):3-7.

[8]高靓.详解“墨尔本模式”大学改革路线图[N].中国教育报(国际教育),2009-06-30(3).

[9]郑忠梅.珍视大学声望守护大学精神———“墨尔本模式”发展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0):96-102.

[10]夏蕙,顾鸣敏.“墨尔本模式”在生物医学学位课程中的应用及其启迪[J].复旦教育论坛,2011(4):87-90,96.

作者:崔文龙 刘文杰 王车礼 单位:常州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