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融媒体中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媒介传播格局,对于县级媒体来说,最直观的就是区县域用户需求多元化和民间舆论生态复杂化的两大变化。
融媒体中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一、基于CiteSpace的研究热点图谱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2018—2022年9月25日,学界有关“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研究成果呈倒U形趋势。第一个阶段为2018—2020年,其相关论文为123篇,占研究样本总量的59.4%。这一时期的县级融媒体处在发展初期,学界从“技术”“政策”“制度”等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建成”县级融媒体中心。第二阶段为2021—2022年9月25日,这一阶段的相关论文共计84篇,占研究样本总量的40.6%。这一时期的媒体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服务需求更加强烈,这对实现高效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综合服务”属性进一步凸显,学界开始致力于解决如何“建好”县级融媒体中心这一问题。

(二)关键词共现图谱与研究时间线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得出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1所示,共生成137个节点,165个连线。按照频度由高到低排列,排名前十的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性分别是媒体融合(0.62)、建设路径(0.3)、媒介融合(0.24)、发展路径(0.14)、建设(0.14)、创新路径(0.08)、社会治理(0.07)、县级(0.05)、融媒体(0.05)、县级媒体(0.01)。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媒体融合与建设路径的聚集圈较大,二者同体制机制、中央厨房、内容整合、顶层设计等事关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宏观发展策略存在显著的共现关系。创新路径与社会治理的节点大小次之,二者同基层治理、价值逻辑、公共服务、功能定位等与县域综合治理相关的主题词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人才建设、平台建设、场景化等主题词呈散点式分布于热度较低的边缘位置,但它们在县级融媒体领域内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往往因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迭代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这类主题词未来可能转化为具有高关注度的热门议题,进而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提供有益参照。本文通过主题词聚类共提取出媒体融合、中心建设、媒介融合、建设路径、路径、社会治理、建设、发展路径共计八个主题词。媒体融合研究始终贯穿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研究领域的时间轴中,媒体壁垒破除与内容生态完善亦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2018—2020年间,学界聚焦于融媒体建设、实践误区、核心路径、四级办台等研究领域。2020年时间轴中,社会治理这一关键词的节点较大,大批学者更加关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县域治理功能。随着新兴媒介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快速普及,场景化、叙事转向、创新性发展等领域逐渐成为学界热议话题。同时互联网及各类新兴媒介技术的“平民化”与“赋权化”使得公众议程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地受众群体可以后台留言、内容创作投稿等方式同其他主体展开协商对话。基于用户需求这一要素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建设的推动作用,少数学者还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动力转型问题展开了讨论。总体上,2020年后的时间线中,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叙事转向和创新发展等关键词节点较大,这一时期的学界强调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价值逻辑与公共服务这一功能定位,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研究视角发生明显转向。本文认为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研究以宏观策略和模式机制为主,但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发挥出的实际效能的研究较少,总体研究关联性不足,研究内容较孤立。

二、研究综述

(一)媒体融合研究综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本质是实现区县域范围内的媒体深度融合。国内对于媒体融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探讨媒体融合的内涵、概念和理论向度,二是对媒体融合的路径、技术、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1.媒体融合的内涵研究2014年,媒体融合被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学界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本质展开了深刻讨论。部分学者将媒体融合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媒介融合相比较,发现媒体融合兼具传播介质融合和传播组织机构融合两层含义。有学者还基于互联网进化路径这一视角探讨不同媒介融合模式的演化发展。总体上,国内学者多从技术、经济、主体、内容等层面深入分析媒体融合的性质、内涵。此外,相关研究还结合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传播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体融合,这类研究有效拓宽了媒体融合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向度。2.媒体融合的路径及策略研究进入2016年,国内媒体融合研究的视角朝路径机制与发展策略方向转变,这一时期,媒体融合的智能化、场景化特征逐步显现[2]。面对由各类新媒体技术催生出的庞大的信息产品需求,多数学者从平台建设、用户思维等角度出发为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例如,通过实施走集团化道路和优化出版产业链的发展策略来增强我国出版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通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融合媒体的自我造血能力。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研究综述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学界大致从价值意义与顶层设计、困境突围与发展路径、功能定位与实践经验三大维度出发对县级融媒体建设进行深入分析。1.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价值意义与顶层设计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闻+政务商务服务”的基本运营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具备融合、创新、引导与服务四大特征。理论层面上,具备“引导”和“服务”两大特征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实践工作中应扮演好“中介”这一角色;技术层面上,具备“融合”和“创新”两大特征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基于其平台化逻辑开展工作,二者相结合有助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基层治理效能的充分发挥。总体上,学界对县级融媒体中心价值意义和顶层设计的研究多从“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核心理念出发,同时结合新兴媒介技术的传播特性将平台性、用户导向等思维一并融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生产运作机制中,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制定宏观战略对策。2.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困境突围与发展路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通常面临人员结构臃肿、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运作资金匮乏三方面的困境,这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生存资源、发展能力以及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有着紧密联系。张宏邦等人通过对陕西省内76个县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发现这类融媒体中心在专业素质、年龄结构、知识储备、人员配比等层面存在诸多困难,且人才引进难度较大[3]。李彪强调县级融媒体发展过程须处理好财政补贴与自我造血能力之间的关系[4]。此外,郭全中还认为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定位依然狭窄,难以跳出媒体本身,将自身打造为资源链接的平台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抓手[5]。针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徐迪等人从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突围路径的角度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技术搭建原则、技术布局要点与技术分层架构[6]。3.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实践经验新闻媒体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底色,早期县级融媒体中心本质上是“集成媒体的新机构”,其舆论引导手段存在机械、生硬等问题,引导者与被引者的关系泾渭分明,舆论引导效果缺乏反馈,引导能力难以测量,公共服务属性和治理价值没有得到完全彰显[7]。媒介技术蓬勃发展,受众对于社会事务的参与意识显著增强,传统的单向式思想舆论宣传已无法有效解决移动互联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问题。学界和业界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功能定位逐渐从“媒体本位”延伸至“治理本位”。在坚守“媒体+”这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底层逻辑的基础上,张诚等人主张通过服务前置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将舆情消化在属地[8]。李文冰认为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利用自身强吸聚性与开放性完成受众凝聚与黏合,通过构建新型传播关系在全县范围内实现更为高效的整合传播,这一理念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信息传播功能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9]。学界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公共服务功能内涵的认知尚未达成统一,但总体上看,公共服务功能大致涵盖信息生活、政府工作、社会公共三大领域[10]。通过县级融媒体中心诸多典型范例的对比分析可知,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如下共性: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建设以用户需求为重要动力;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通过平等对话协商的模式打造公共议题,进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融入商业服务功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可通过深耕当地特色资源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进人民福祉。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指标体系建构研究综述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内在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能够反映某一社会现象特征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国内新闻传播学界通常以建立结构模型的方式对媒体四力、传播效果、媒体绩效等层面进行评估研究。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在学界和业界两大领域呈现一定的互补趋势,多以规范研究为主,其中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探析也多基于研究者对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因此这类研究在成果转化落地层面具备一定劣势。我国各县域的媒体生存资源和发展方向呈现显著差异化的格局,开展相关实证研究能为我国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指标体系建设工作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指标体系建构涉及相关概念的可操作化与可应用化,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须在研究方法与向度上实现提升,将组织架构、政策支持、功能属性、营收能力等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紧密相连的共识性发展要素转化为更清晰、具体可测的指标。

三、结语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一项同当地综合发展情况联系密切的重要战略工程。因此,构建适用于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指标体系对于各地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规划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受制于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实际条件,本文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未来将考虑融入扎根理论、AHP层次分析法,结合媒介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评价模型等内容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今传媒,2015,23(8):52.

[2]李立.后移动互联时代走向智能媒体的广播:2017中国广播媒体融合综述[J].中国广播,2018(2):15-18.

[3]张宏邦,刘威,王佳倩,等.整合与协同:县级融媒体的现实困境及本土化推进路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3):132-140.

[4]李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模式、关键环节与路径选择[J].编辑之友,2019(3):44-49.

[5]郭全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进展、难点与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9(7):14-19.

作者:曾内圣 段婷婷 单位:成都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