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修心得实用13篇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1

1、数学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总体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强调培养对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确立教学思想,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数学课程的目标不止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愿意接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发展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

2、数学课程在教材编写上,试图建立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会素质精神的数学课程新体系中。

新教材在编写上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以前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题、习题等形式出现,而是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安排,从而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

3、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新课程的及时推出,社会对教师的教学、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教师还应当扮演的角色有: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探究的合作者 c 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d 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等。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甩掉思想包袱、消除后顾之忧,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业成绩;在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中,教师常常是以智者长者的身份、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指导、提供帮助、提供服务,扮演着指导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

4、数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教师要通过情景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

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得出有关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好教材的使用,以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想:我能通过这次学习,进行实践反思,学以致用,让我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体会二

我这次参加网络培训,完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培训里面的真正内涵和丰富的知识面,与此同时让我个人感觉到知识的一种升华从这里开始,总的来说,形式多样,有名师的专题讲解和分享,有学员围绕专题而进行的互动讨论,为我们的教育生涯拓宽了更长更广泛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回首这半年来的学习,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在学习期间,我深深地感到了新的教育观念的冲击。这个冲击来自于教材、来自于教师、同时也来自于方法。精彩的知识面,让我吃了一顿营养丰富的理论大餐,并引发我不断的反思,而且专家们的那种自信和独特的个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们身上,我得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作学问的方法的成长,而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事业、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孜孜不倦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和作为教师、作为学者的闪光的人格魅力给我的感染。在这里,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我的教育,能更严肃地思考我所面临的挑战,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意识到了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教育中的分量,意识到了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的重要意义。

我们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改革,认为只要考试选拔制度存在,教育只能是应试教育,任何先进的理念都只是美好的理想。于是,我们中很多人安于现状,停留于对教参的传授,对教育的不足、失误一味归咎于应试,归咎于学生的无知。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不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教育技能的砥砺磨练,不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即使学习,也只是装了一些新名词、新概念,不与教学实践结合,消化成自己的思想。现在想来,不经意间我已成了新课程实施的阻碍者。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教授的讲座引发了我的思考,以往的课题研究是为了结题而研究,不是针对学生,而是针对课题评审人员,一度造成课题研究假、大、空的局面,写个开题、结题报告,再补上一堆资料,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结题了,久而久之,老师们对于课题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荡然无存,再加上我们疲于应付**常教学,课题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成了负担。由此看来,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课题的本质和重要性。

几十年的辛苦耕耘,已磨去了曾有的激情和梦想,留下太多的茫然与困惑。这半年来我们静静地聆听讲座,静静地写心得,徜徉在学习的快乐里。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自己的浅陋,也看清了过去的自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吃老本念头多,终身学习意识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无意义的耗费时间多,有价值的尝试探索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我们今后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

在这次的培训中,听到最多的话除了"反思"便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老师们在交流时都有同感:教学有一定经验,所带班级成绩方面,我们可以说还是很骄傲的;平时读书也不少,可谈到论文方面,大部分教师可以说毫无建树。之所以这样,除了因为自己教学理论的匮乏,无法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还有很多老师是疏于动笔的,每次写东西可以说是挖空心思,而自己的评价永远是简洁的四个字"文不达意",这就是我平时"读写分离"造成的结果。学生不练笔作文没有提高,我们教师也是这个道理。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每周必写的新得,可算戳到我的痛处了。所以,内心是很抵触的,但没办法,作业总是要交的而且还要争取优秀。每次如难产般的完成作业,但出乎自己的预料的是这样"艰难"的写了几次作业后,发现我在教学理论反面再不象从前那样无话可说,偶尔也可以"引经据典"一下了,这就是进步吧!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体会三

通过进入"同一片蓝天下"工作室学习,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新所得。这次远程研修让我有幸与专家和各地的数学精英们交流,面对每次探讨的主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杼已见,浓浓的学习氛围不言而露,尽管不曾谋面,但远程研修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培训期间,我坚持在日常教学中抽出时间在网上学习,通过这次研修学习,学了不少知识,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培训中有大量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我意想不到的收获,专家的讲座,每一专题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借鉴和启迪。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培训中,我还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有所用。

我积极投身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学习培训,自觉参加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教学中,我不断思量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骨干教师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2

一、注重在活动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教授给学生一些前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知识内容,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探究新知识,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在老师适当的引领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与同伴的讨论所得到的结论给他们的印象更深,同时也更利于对知识的了解。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3

今天到县里去参加暑期研修,一直困扰在我心中的一个问题今天终于有了结果——说讲课,在此之前我已经听张玲老师提到到县里参加培训有一项活动是说评课,什么是说评课?没有学生如何讲课?虽然参加工作近十年了,只知道什么是说课、如何说课,但是对于说评课我真的感觉非常陌生,但是今天的研修却让我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一丝清凉。

今天上午的活动在紧张有序的安排中进行,首先是教育局的韩主任进行培训动员会,之后由乐安实验学校的翟慧老师进行说讲课,然后大家分小组针对这节课进行评课,虽然与平时的评课有些不同,但大家都畅所欲言,其兴一小的宋春景老师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许多共鸣,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思索,我感觉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就应该多思考、多交流,不同的思想产生碰撞、探讨,才会有提升。

感谢教育局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我也很有幸能参加这次研修活动,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4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中小学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国教师研修网举办了线下研修活动。活动的第一天上午,参与线下集中研修活动的5个项目学校分别作了本校校本研修的经验分亨,第一天下午和第二天,研修活动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的专家们的深入指导,各学科内的各小组进行组内分亨交流、小组内反覆研磨、大组和跨学科的成果展示等,整个活动紧凑、愉快、有序,接地气,有实效。在下文中,笔者将以初中数学学科线下集中研修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线下研修的成效与体会。

1.研修的流程与方法

初中数学学科参加本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的教师共25人,第一天下午研修活动开始前,我根据名单进行了分组,分成了4个组,确定了各组组长,明确了组长的职责是组织组内教师沟通交流,记录活动过程,填报相关数据,并对参加本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的教师作了组内交流、分亨、展示、修改等研磨要求。在研修当天下午的集中研修中,我们有幸得到了中国教师研修网的蔡专家、林专家的亲自指导,组内每个教师积极、活跃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余教师作评委,展示教师座位右边一位教师作点评记录。展示和点评研磨结束后,每个组研磨出了4个作品,共16个作品,这16个作品中有课堂实录、微课、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等。研磨出的这16个作品晚上由作品本人根据当天下午研磨活动中的建议进行第二次修改形成组内作品。第二天上午我把25位参加研修活动的教师分成两个大组,并把形成的这16个作品平均分到每个组,每个作品在组内按抽签的顺序依次对修改部分作10分钟以内的陈述展示,待组内作品陈述展示完后,每个组选出2个有意义的作品再进行40分钟的研磨并及时修改后形成优品,结束后,两组合成一个大组,对这4件优品按抽签顺序依次对修改部分再作10分钟以内的陈述展示,展示结束后,大组内再选出2件优品再次进行40分钟深度研磨并修改形成精品。这2件精品参加下午跨组和学科的超大组展示,再次由中国教师研修网的专家们点评,所有教师的作品在这次研修结束后再次修改后上传中国教师研修网。我们数学组的《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优品展示得到了同行和研修网的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2.线下研修的心得与体会

本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收获。

(1)本次线下集中研修的关键词是组内研磨。磨什么?是磨参加研修的教师的作品――重难点资源包,用当前时髦的说法叫作磨课。从这次我们数学科的线下集中研修活动结果来看,教师要做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其研磨后的感受,用一句古词来说,就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过程。当然,要有这种感受,还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作为支撑。“磨课”的魅力一直延续到课后,上午研修结束后,还有部分教师紧紧围绕我们数学组的两件优品进行探讨,出计献策,仿佛有说不完的“道”,道不完的“法”。

(2)本次线下集中研修除参加培训的教师有了一次较规范的磨课经历和体验外,也让项目校也收获颇丰,同时,我们还得到了超越本次研修活动本身的收获。正如某位参加研修的教师所说,这次培训没有专家的长篇大论,培训像课堂上的学生合作学习一样。

3.结语

总之,本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结束并不意味着完结,她可以在我们记忆深处留下痕迹。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参加本次研修的教师的另一段精彩的教育旅程的开始,也是本次线下集中研修的内涵所在。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5

估算一般是指个体未经过精确计算而只借助原有知识对问题提出粗略答案的一种估计形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一些计算工作已然不再是负担,但由于计算机编程的复杂性,估算成了检验输出答案正确性的有效手段。不仅如此,估算还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以及人口普查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能力。诚然,估算在当前国际数学教育改革中受到不少学者专家的关注。但目前在我国现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估算在数学课程中所占比例很少。

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小学儿童估算能力的发展、估算策略的特点作了调查研究。一些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发展小学儿童的估算能力逐渐提高。[1]在对小学生估算策略的相关文献研究中发现个体在进行估算时,选择了多种策略,且策略的使用频率并不相同。同时,估算策略的选择受到计算形式或数字类型的影响。[1,2,3]这些研究大部分都着眼于认知因素和外在表现上,较少考虑情绪、态度等情感因素是对估算行为的影响。毋庸置疑情感成分对儿童的估算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估算情感与整数估算策略关系的研究还较少。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为教学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小学三年级可能是整数估算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1]本研究在苏州某实验小学三年级中随机选取某班级42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与估算测试,其中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选取15名学生用口语报告法进行估算测试。共计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95%。

2. 材料。本研究参考支毅君及司继伟研究中的估算能力测试题,[1,4]编制了整数估算测试题,共24题。整数四则运算各6道题。估算情感问卷采用司继伟编制的数学估算情感问卷。[1]估算情感包括以下四个维度:数学自信心、估算情感认同、精确答案偏好和估算有用性认同。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由于部分条目采用了否定式陈述,对这部分条目在统计前进行了反向计分处理,得分越高,表明估算情感越积极。

数学自信心维度包括9个条目,它主要是指个体在数学领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任务的一般信念,它同个体愿意投入的努力程度有直接联系;估算情感认同维度共包括8个条目,它主要是指个体完成估算任务时所持有的特有观念。由于领域的特殊性,个体面对估算任务时,数学自信心比较高的个体不一定就认为自己在估算领域同样也能取得成功;精确答案偏好维度共包括5个条目,由于估算都是在不需要或不可能给出问题的大致解决方案,必然有误差的存在。个体能否容忍或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很可能影响到其实际估计行为;估算有用性认同共包括3个条目,它主要是指个体是否意识到了估算的实际用途,这方面同个体完成估算任务的认真程度有联系.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

通过有关小学生整数四则运算所采用的估算策略的文献分析,及口语报告法估算测试中学生所采用的估算策略主要有五种,分别是粗略心算、凑整(先补偿)、取整(四舍五入)、截取、调整并修饰(后补偿)。[1,2]

粗略心算是指在看到题目后,马上习惯性地按照有关的计算法则进行心算。只是题目数字过大或运算过于繁琐而不得不报告一个近似答案。凑整(先补偿)是指对算式中某个数字进行调整,以和其他数字形凑整成整十或整百答案,从而简化运算。如,可以把28+75估算为25+75或28+72。取整(四舍五入)是指将题中某些数字向最近的整十、整百、整千调整,主要是降低非零数字的个数,以便于简化运算。如可以把368-97估算为370-100。截取是指对题中的数字进行舍取,只保留几位数字并补零,然后进行心算。如可以把353÷22估算为300÷20。调整并修饰(后补偿)将问题中的某些数字调整为最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然后进行心算得到粗略答案,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以得到更接近精确答案的估算值。如,可以把64×38估算为60×30=1800,再加上500修饰结果为2300。

以这40名被试本学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平均成绩作为数学成就参照。

3. 程序。在主试指导下,先由被试完成数学估算情感问卷,从然后再实施估算测试。估算测试时间限定在5分钟之内.通过对估算情感问卷的统计,把估算情感分为高、中、低三组(前30%为高分组、平均分上下15%为中分组、后30%为低分组),从每段中分别随机选取5名学生,共15名学生采用口语报告法完成估算测试题。

4. 评分标准语数据处理。在估算测试卷中计分方式如下,在实际答案10%之内的记3分,10%~20%之间的估计答案记2分,20%~30%之间的答案记1分,精确答案在30%之外的答案均记0分。[5]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 估算成绩及与数学成就相关性

表1 三年级学生整数估算平均分和标准差(n=40)

从上表可以看出,估算成绩整体均分偏低。整数加减法得分高于整数乘除法题。整数乘除法题方差较大。此外,测试卷中一道四个数连加估算题得分最低,均分为1.4,方差为0.3。

总体来看,三年级学生整数估算测试成绩成正态分布,且与数学成就显著正相关(r=0.53,p

2. 估算策略运用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15位访谈者在解24道整数估算题时,使用频数最高的是取整(四舍五入),其次是调整并修饰(后补偿)策略;在解加法估算题时凑整(先补偿)策略频数高于其他估算题。

3. 估算情感问卷得分情况

表2估算情感各维度得分及其估算成绩的关系(n=40)

(注:*p

从表2中可以看出,估算情感四维度中精确偏好得分最高,其次是有用认同和数学自信心,估算情感认同得分最低;数学自信心、估算情感认同及情感总分与估算成绩呈显著正相关,精确偏好与估算成绩相关不显著。

4. 估算策略与估算情感的关系。从图2可以看出,进行加法估算时,低估算情感组使用粗略心算和截取的频数高于其他组,而凑整、取整、调整并修饰策略均低于其他组别。

表3 不同估算情感组别在加法估算中策略使用的差异性检验(T值)

(注:*p

从表3可以看出,进行加法估算时,低分组与高、中组间在粗略心算、凑整、取整、截取、调整并修饰(后补偿)均存在显著差异;高、中组在凑整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图3中可以看出,进行减法估算时,低分组使用粗略心算频数高于其他两组;高分组取整、截取、调整并修饰的使用频数都高于其他两组。

表4 不同估算情感组别在减法估算中策略使用的差异性检验(T值)

(注:*p

从表4可以看出,进行减法估算时,高低组在粗略心算及调整并修饰策略使用上差异极其显著;中低组粗略心算使用上差异显著。

从图4可以看出,进行乘法估算时,低分组使用粗略心算频数高于其他两组;高分组取整、截取、调整并修饰使用频数高于其他两组;高、中组使用调整并修饰策略频数接近。

表5 不同估算情感组别在乘法估算中策略使用的差异性检验(T值)

(注:*p

从表5可以看出,在进行乘法估算时,高低组粗略心算、取整及调整并修饰策略使用上差异显著,中低组在粗略心算、取整、调整并修饰策略使用上差异显著。

从图5可以看出,进行除法估算时,高、中组使用取整、调整并修饰频数接近且高于低分组。

表6 不同估算情感组别在除法估算中策略使用的差异性检验(T值)

(注:*p

从表6可以看出,高低组在进行除法估算时粗略心算及调整并修饰策略使用上差异极其显著,中低组粗略心算使用上差异显著。

此外,高低组间使用策略总频数差异极其显著(T=2.65,p

四、讨论

本研究统计数据表明,学生整数估算整体成绩偏低。按照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虽然设置了估算教学,但其所占总课时比例极小,学生理解估算意义,熟练估算方法的时间也会很少。这可能是导致整数估算整体成绩偏低的原因之一。

测试中一道四个三位数连加估算题得分最低,对15名学生进行访谈,他们对多个三位数连加很陌生,“不知如何下手”,又“担心时间不够”,21%的被试者此题未完成。

我们从表1可以看出,整数加减法得分高于整数乘除法题。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相对于整数加减法而言部分学生还不熟练。可能是影响整数乘除法估算成绩的一个因素。此外,从对15位学生的口语报告的统计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进行整数乘除法估算时,使用取整及修饰策略还不熟练(极易与整数加减法估算中的修饰混淆),甚至从不使用该策略。

我们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估算成绩与数学成就显著正相关。这与支毅君的研究相一致。[4]

我们对学生在解整数估算题时使用策略频数的统计中发现,使用频数最高的是取整(四舍五入),其次是调整并修饰(后补偿)策略;在解加法估算题时凑整(先补偿)策略频数明显高于其他估算题。笔者对任课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到“在估算教学中取整(四舍五入)是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估算方法,多数学生使用比较熟练”。但近半数学生使用取整(四舍五入)方法进行乘除法估算时,由于没有使用或错误使用调整并修饰(后补偿)策略,使得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超出准确答案30%)。这可能也是估算总分偏低的一个原因。

我们从表2可以看出,在估算情感四维度中精确偏好得分最高,这与司继伟的研究结论相一致。[1]这与我们教学中传统问题的设置方法不无关联,其次是有用认同。这与徐群飞等人研究结果相一致。[3]最低得分是估算情感认同部分。估算情感问卷调查中,半数以上学生“每当老师说要进行估算考试时,感到有些紧张”,4/5的学生认为自己“遇到比较难的估算题,肯定算不出来”。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数学自信心、估算情感认同及情感总分与估算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而精确偏好与估算成绩相关不显著。这表明良好的数学自信心、积极的估算情感有利于提高估算成绩,而精确偏好对估算表现影响不明显。

我们从统计图表可以看出,低估算情感组在进行加、减、乘估算时,使用粗略心算策略频数高于其他组别,而凑整、取整、调整并修饰策略均低于其他组别,与其他组别差异显著。结合对口语报告相应部分结果的统计,我们发现低分组进行加、减、乘估算时都是先粗略心算,再选择其他策略,或不再使用其他策略。而进行粗略心算时带有猜测的性质,效率较低,且80%的结果偏差超过精确答案30%。这与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一致。[3,6,7]低估算情感组在进行除法估算时,使用粗心策略频数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低估算情感组在面对除数都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时(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还未学),只要处理被除数一个数的原因。

高估算情感组在进行估算时使用调整并修饰(后补偿)策略频数要高于中低组,且与低分组差异显著。此外,统计结果表明高低组间、中低组间使用策略总频数差异极其显著,高、中组在进行估算时同时使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策略。这与陈英和等人研究结论一致。[8]这表明良好的估算情感对估算策略的选择以及使用频数都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司继伟.小学儿童估算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人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陈丽兰.9-12岁儿童估算策略选择的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徐群飞,李俊.中小学生估算意识及策略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6(3).

[4]支毅君.我国国小学生估算概念之研究[J].台东师院学报,1996,7,1-51.

[5]Dowker,A.D.Young children's addition estimates[J].Mathematical Cognition,1997,3,141-154.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6

现代远程学习因为具有协作性、交互性、网络化、自主性、开放性等诸多独特的优点深受远程学习者的欢迎,也是广大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首要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成人学习者需要全方位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建立学习信心,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实现学习目标。在远程学习中如何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确保承认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成为远程教育工作者竞相研究的方向。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项目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实践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成人学习者较之青少年,自我意识和自律水平趋于基本成熟,具有独立的人格,在学习中有自我导向。同时,成人学习者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与工作经验,他们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再学习,因此他们善于学习与自己经验相关新知识和技能,而已经拥有的经验往往会使固化他们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表现为更易墨守成规。再者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明确,他们往往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变化、提升职业技能而进行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目标明确,以及时有用为指向,以切实解决问题为中心。

二、远程学习支持服务

1978年,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专家Sewart提出了“学习支持服务”这个概念后,很多的远程教育专家对这一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我国丁兴富教授提出:学习支持服务时远程教育学院及其代表教师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者学生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持服务的总合,其目的在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远程培训” 北京开放大学是受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委托,与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合作,共同研发、举办,旨在利用北京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优势,为基层区县学校提供高质量教研服务的教师专业网络研修项目。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聚焦一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积极研究“教师”这一学习群体的学习特点,积极探索”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建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确保培训质量与效果。

三、“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学习者现状及需求

(一)学习者现状:

对参与在线网络专业发展培训的6580多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个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者学习现状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年龄结构年轻化:参与培训6580位学员中学员,40-45之间的人员比例为15%,30―40之间的人员比例位40%,而25―30岁之间的人员比例35%,这类群体这样的年龄化比重可以看出,参与培训地学员由于年龄上的特征,对于网络学习的接受力较强,能够较快的的适应远程学习模式。

2. 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具有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参训学员的选择上,本次研修规定参与研修学员必须具有2年以上的一线教学经验,在本校是数学学科的教学骨干。在6千多位参训人员中,100%的教师具有两年以上一线小学数学教学经验,60% 的教师具有5年以上数学教学经验,70%教师是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因此,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数学学科专业基础,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在个人专业发展上具有迫切的需求。

3. 工学矛盾突出

参与培训的学员中,25-40岁的学员占参训学员的75%,其中,女性教师的比例为87%。按照相关规定,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应接受五年一轮的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教师们日常工作时间需要完成基本的教学要求,同时,备课、教学研究、知识的更新学习、家庭的角色扮演等让大家力不从心。

(二)在线学习学习支持服务方面的需求:

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我们对第七期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1362份调查问卷,回收1105份,对学员就学习主题设定、学习资源的构成,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设置、线下教学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对学习过程中所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开展满意度调查,总结出学习者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有以下几方面需求:

1.学习资源丰富多样性的需求。99%左右学习指出了获得丰富的媒体学习资源是他们参加此次培训的期待之重。2.导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需求;97%学习者认同导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并积极参加导学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主题互动交流,参与导学教师的线下现场教学活动。3.课程内容实操性操作性需求。学员对我们在案例研习方面的课程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希望看到更多优质一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视频,主题讨论要围绕“如何解决问题”展开;4.平台学习的技术支持需求。学员由于涉及各个年龄阶段,在利用远程设备开展学习方面能力有所差别,同时,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在线学习中产生的技术操作问题,具统计,在开展的七期培训中,共计为约300位学员提供约500余次在线学习的技术支持服务的工作,学员对在远程学习技术支持方面存在需求;5.学习过程的信息服务需求。由于教师们是在业余时间参加研修,同时面对工学矛盾,因此,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帮助,全方面的信息服务需求包含在线学习的监督机制需求;6.专业发展团体建立需求。教师们对于建立专业发展群体上存在需求,这样的群体有利于教师们对教学提出疑惑,分享经验,实现专业上的共同成长。

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根据培训中学员的学习特点的分析和学员的需求及困难的分析,我们在培训中从学习资源服务、学习信息服务、项目管理服务、导学教师团队导学服务、学情数据分析服务以及导学情况数据分析服务、职业发展延续等以下几方面积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一)学习资源服务: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研修远程培训项目立足于小学数学一线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借助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创造的“好吃又有营养”的“儿童数学教育”及其工作站团队研修资源,以小学数学教学为核心,应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建构的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研修课程。研修课程将“吴正宪儿童数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课程教学实践及其团队研修的经验和资源,转化为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共同分享的教学策略,打造“好吃又有营养”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研修课程,课程内容上我们分为必修课“吴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与特色课堂”、“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和优秀课例研习”、同时为学员准备了丰富的选修课“数学文化”、“数学与美学”、“京津沪名师课例”等板块,同时,在培训过程中的视频答疑和线下教学活动也及时整理和制作成视频资源放在学习平台上,供学员随时进行学习。所有学习资源紧紧围绕“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重点学习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和她所创造的特色课堂,在资源的选取上以北京市小学数学教育骨干、名师的实际课例组成丰富的研修资源。同时,通过一线教师的在线参与交流不断形成新的课程内容。

除了通过登录课程网络平台,浏览资源,学习课程外,我们在学习平台上开设“交流圈”,引领学员与同伴和老师互动,针对学习疑问和学习心得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咨询答疑和互动交流。共同沉淀为学习资源;同时,我们为学员开展专题报告、进行专业指导阅读、开展主题研讨、课例研磨、小组研修、现场活动、视频答疑、作业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构建起体验式、交互式、合作式学习环境,多渠道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学习信息服务:

学习信息服务。学习信息服务是指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为学习者与导学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收集反馈信息,保证导学教师开展导学工作,确保保证学员按照培训方案阶段性、高质量的的完成学习。除了对于整体参训学员的信息服务外,同时也包含针对不同的学习个体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涵盖对学员的入学指导、导学教师与学员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学习过程及学习重点的提醒、学情的数据反馈、最近教育资讯推送等方面。形式上我们采取短信推送、平台信息公布、微信信息推送、个别电话、邮件沟通等方式。

(三)项目管理服务:

我们的项目工作小组为项目的开展配备了小学数学专业课程专家、经验丰富的在线课程设计专家、网络技术专业人员、网络课程研修管理人员。他们结合在一起为参训学员、导学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小学数学专业课程专家和在线课程设计专家,尊崇成人学习的特点,深入调查和研究小学一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完成了研修课程的规划和设计;网络技术专业人员为学员顺利登陆网络平台,按培训方案顺利进行研修提供培训及实时的信息咨询。网络课程研修管理人员综合协调各方,确保培训各环节实现无缝连接。

(四)导学教师团队的导学服务:

项目依托“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组建了一流的导学教师团队,按照1:20的比例为学员配备导学教师,导学教师需严格依据本培训的课程方案,保证学员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在培训开始时,他们和本组学员建立起联系;通过多种途径解答学员在学习中产生的专业性疑问;在培训过程中及时追踪本组学员的在线学习情况及交流圈的活动情况,及时上网查看学员问题,带领学员探讨在网上讨论区提出的问题,并解答学员的回应学员问题,梳理学员的作业,设计有价值的主题,生成有价值的专题资源。指导和组织学员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完成实践案例,审阅学员的作业并及时给予评价,进行学员学习情况的记录考核。对学员参与课程学习及其成绩做出评价,并就其表现按比例做出推荐。同时,项目工作组为导学教师团队提供导学支持服务,确保导学教师为学员提高高质量的导学服务。

(五)学情数据分析服务及导学情况数据分析服务:

项目工作小组通过网络平台数据统计功能,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通过对学习者学习时间点的数据分析,了解对教师这一特定群体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从而搭建完善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对学习者的视频点击量的分析,了解学员的课程需求状况,对课程资源进行多方面的补充和梳理;对学习者交流圈的交流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充分了解学员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惑,了解学员最新的职业发展需求。及时为学员提供帮助。

(六)职业发展延续

参与培训的教师均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他们在职业发展上有着迫切的需求,,我们积极运用小学数学教师的群体优势,提为教师们提供提高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的活动,在中关村二小开展了“中美数学教育研讨观摩会”让学员近距离的感受中美课堂的差异。制定导学教师的聘用办法,积极培养优秀的学员进入吴正宪导学教师团队。成立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微社区,为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一个随时、随地、碎片化开展专业研修、分享学习经验的平台。

我们在培训中践行“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使学习者通过登录课程网络平台,浏览资源,学习课程,与同伴和老师互动,交流经验和心得,上传作业,沉淀资源。同时,采用专题报告、专业阅读、主题研讨、课例研磨、小组研修、现场活动(听课、评课)、作业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构建体验式、交互式、合作式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的深刻学习体验。项目开展至今,我们已经为北京市近7千多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培训,不仅帮助成人学习者高质量的完成本次培训培,更是为他们搭建了同伴合作学习、共同成长职业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7

通过自我研修、校本研修、科研培训等多种途径的研修,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在近一年的研修实践中,我校曾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先后学习了《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教师职业道德》、《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案例式导读》、《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新课标百题》、《青年教师》等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为了践行教师专业好习惯,我校在教师中开展“同读一本书,共塑好习惯”活动,每周三第七节课为全校师生共读书时间。教师们已经读完《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等书籍,并进行了学习心得交流。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使教师从中获得新理念、新方法,来服务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善于学习、善于思考、锐意进取的学习型教师。例如,一位老师的学习体会:

读《学习中的创造》心得体会

最近仔细研读了郑金洲老师的著作《学习中的创造》,本书讲述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的第一章还提到“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学校教育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育急迫需要一场超越过去的革命,那就是教育要具有走向创造的视野和情怀。

读过《学习中的创造》,使我想了很多,尤其在思考:我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能有哪些创造?怎样实现这些创造?创造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什么?自己当了9年的老师,每一年走的路各有不同。刚参加工作时的我,拘泥于教材,拘泥于设计,尤其是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对于学生“异样”的声音,紧张、排斥,就怕和教学预案有出入。回首过往,让我觉得对当年那些学生有一种愧疚之感。是学校让我们成长,是书籍引领我们思考,是课堂让我们实践,是学生让我们触动。

数学课堂中的创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指向开放、个性、实践。

开放。一节课,40分钟,对于所有的老师都是一样的,但课的背后,是迥异的。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40分钟展现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思考、学习、准备等都沉在海面之下。只有海面下的冰山足够大,才会撑住海面上的这一小块。做到这些,面对课堂中的“异样”,才会有足够的敏感去捕捉,才会有足够的智慧去生成,才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灵动与舒展。

个性。曾幼稚地以为:老师的答案才是标准的答案。所以,曾很辛苦地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曾抱怨学生好笨好笨……苦恼之中,是一本本书给了我解释:原来笨笨的那个人正是我自己。班级授课,有很多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可以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充分吸收别人的真知灼见,让个体的认识更加丰满与全面。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承认个性,更要利用个性,努力实现“1+1>2”的可能,为“创造”提供丰富的可能。

实践。实践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很从容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并得到启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不少的知识都需要学生的实践,这既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它的必要性。而且,实践类的课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要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有创造,我想,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善于思考并乐于实践的示范者,为此,我愿意不断学习与改进。

二、坚持向实践学习,提升教研水平

学校根据上级研修课题确立了主导性课题:《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本课堂》,语文学科研修主题:突显学习主体,增强语用意识;数学学科研修主题: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构建生本课堂。以校本科研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制度制约、活动促进,形成特色,奖惩结合”为主体战略,全面提升科研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质量。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四个团队进行合作共研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团队共研展示评比,从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议课不同的角度交流汇报。

我校始终坚持了“以生为本、阳光教育”,教研活动的形式是组内成员一人说课、一人授课、一人反思、一人评课,学年组成员利用周二下午集体备课的时间共研,将集体的智慧展现出来。此次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健康快速的成长,形成教师间积极进取、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勤于反思的浓厚教研氛围。让老师们明确了生本课堂就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模式的转型。我们的教师学会了研究,学会了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例如,下面短文:

一节年组教研课的反思

今天是我们四年组三位教师集体亮相的日子。首先由我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教学内容的说课,其次,是二班老师带领学生上课,再次是三班老师组内评课,最后各年组组长、主任、校长评课。这节课虽存在着小小的不足,大家却给了很高的评价。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1. 备课反思。以往的备课都是教师单打独斗,而这节课是说——讲——评系列活动,需团队合力,捆绑发展,打造精品。我们三位教师利用周二下午 集体备课时间,课下时间,在一起研究、探讨。往往一个问题会有多种看法,一个环节会进行多次修改。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教案设计改了又改。这种备课的意义不但超出了“知识本位,”而且超出了“能力本位”,因为其中有智慧的形成,有人格的塑造,有和谐的构建。

2. 效果反思。

(1)教师课前准备充分。王老师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作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素材,如,制作精美的课件,为学生裁剪不同的三角形,设计打印学习卡片……在这一过程中,再次潜心研读文本,解读其深刻内涵,也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2)学生探究时间充沛。王老师在学生轻松计算出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之后,让学生大胆猜想,再给予充沛的时间,展开学生间合作,不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激发学生多角度、多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关注学生,以生为本,这种课堂的灵魂是一个转变,转变的是师生的“角色”,师亦生,生亦师。

(3)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王老师设计了画一画、猜一猜、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说一说、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动,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生之间讨论的方法,交流分享成果,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本次课堂观察的课后反思。帕斯卡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人也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这启示我们,要学会反思,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

三、坚持向专家同行学习,提升专业化水平

1. 以培训形式向同行学习。今年我校进行了新教师培训暨捆绑发展师徒结对启动会。我校为九位新教师安排了导师,除了我校两位副校长和一位主任、两名老教师,我们还聘请了捆绑发展校二十五小和九小的两名主任和两名骨干教师为新教师导师,同时聘请二十五小书记担任我校教学管理导师,协助指导我校教科研管理工作。这项活动拉开了我校新教师培训的序幕,加强了我校新教师的队伍建设,为我校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召开全镇科研研修菜单培训活动,由两位参加国培的老师主讲。张老师《发展学生 成就自我》从如何改变心态,快乐工作这一角度将积极上进的阳光心态进行了完美的诠释;满老师《打响经典诵读的第一站》从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进行了辅导,全镇教师收获颇丰。

2. 以捆绑发展形式向同行学习。为促进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我校与船营二十五小学结成了捆绑发展校,在名校的帮扶与专业引领下,我校的教科研活动收获着累累硕果。2013年9月船营二十五小学综合团队的教师们来到搜登站中心小学,为我校送来三节精品课。音、体、美学科一直以来都是我校的薄弱学科,今天他们的到来真是雪中送炭。三节示范课分别是一年级音乐课《小青蛙找家》;四年级体育课《轻物投远》;四年级美术课《美丽的青花瓷》。三节课的精彩呈现给与会的领导和老师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新的教学理念在三节课中都得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收获着幸福与快乐。会后两校的领导和教师在一起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兄弟学校的支持成为搜登站镇中心校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4年6月,搜登站中心校迎来了船营区数学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暨捆绑发展协作体综合实践领域课例研讨活动,活动以课例展示与小组论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对数学综合实践这一领域展开深入而有实效的探究活动。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与搜小教师在新颖而独特的论坛活动中,展开激烈的讨论,有效的交流,大家集思广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工作室的成员真正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我们理解了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综合实践”领域,注重学科整合,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3. 以学科基地校形式向专家学习。今年我校进行了数学学科基地校开放活动,我校确立的活动主题是“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建构生本课堂”。活动中,教学副校长在“为学生的学而教”——生本课堂模式的构建”工作汇报中深刻的阐述了两年来我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学科研修,全面提高教师学科知识逻辑建构能力和学科教育能力。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展示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一节是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是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区里两位数学教研员进行了点评,对这两节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两节课充分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让我们对生本课堂的构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懂得了运用课标理念设计数学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坚持反思总结,提升科研水平

我校始终坚持行动研究,在平时学习和教学中,鼓励教师坚持写好周记和教学反思,随笔、读书感悟、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等,及时进行检查和评比,评选优秀成果向上级推荐。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感悟撰写出相关的反思、案例、论文、叙事等。我校有多位老师撰写的文章发表于船营教育通讯。经过不断地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探求与感悟,多数教师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和教育能力,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列举如下文章:

无声的教育

开学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我和42名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他们对我的好奇心、探索心、以及对抗的心理也逐渐在减少。

这是一个周一的早上,我和以往一样,6:30分我准时从家出发,6:40准时到校,可出乎意料的是,在上班的路上,遇到关同学的奶奶,聊了关同学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就耽误了十几分钟,当我来到班级走廊的时候,原本安静的教室像闹市一样吵杂。面对此景,我怒火心生,太可气了,都六年级了还没有自主性,我快步走进教室,正在“演讲”的学生立即停止,我目视学生不同的表情,有害怕的,有自责的,有无所谓的 ,还有幸灾乐祸的。面对这场面,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没有批评,没有大声斥责,我采取冷处理。“刚刚都在演讲的,请起立”站起来一多半的学生,里边有班长、学习委员。“请坐吧,今天早自习锻炼了你们的口才。”面对我的态度,学生察觉出我在生气,同时也在包容他们,站起来的同学都没有坐下,并且低下了头,已经不是刚刚的表情了。我知道了学生们在反思,在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但这时我还没有说过多的话,我继续默默地看着学生,不说话,也不批评,也不讲课,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教育就成功了。5分钟、10分钟……教室里传来了哭泣声,一些学生说:“老师我们错了,您原谅我们这次吧?”面对学生真正的悔悟,我原谅了这些患得患失的孩子。我相信,通过这次无声的教育,学生们会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会越来越好的。后来的表现,证明了我当初的做法是正确的,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8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学员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国培计划(2013年)”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脱产置换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2013)” 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进村校项目活动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科学国培计划(2015)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送教下乡”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 “国培计划”转岗培训心得 “国培计划”培训策略研究 “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级的服务与管理研究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培计划”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解读与策略 “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课程建构 “国培计划”初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问题及策略分析 "国培计划"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探索 体育游戏在留守儿童中的延伸"国培计划"2013 “国培计划”辅导教师培训总结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项目综述 “国培计划”中的“影子研修”探索 结合兵团实际 创新国培计划培训模式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模式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12-12/2013-10-24

11 李淑文.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需求的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62-64

(责任编校:齐媛)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9

一、基本情况

梓潼面积1443.92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辖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全县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45所,其中县城学校7所,乡村学校38所。共有中小学教师1600余人,县城教师440人,乡村教师1200人。

二、领导高度重视,指导督促到位

县教体局范晓彬局长、张仁宝副书记、政工股赵国邦股长特别重视教师培训提升工作,对教师培训作出了重要指示和决定,多次主动参加师培会议,给予指示;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给予督促和指导;多次亲自策划县级专项培训。县教体局成立了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由范晓彬局长亲自担任组长,张仁宝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和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县各级培训的组织领导,同时将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师培工作目标年度考核内容。近年来,县教体局大幅度增加师培经费,确保各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师培设备设施投入持续发力,极大地改善了培训条件。市教体局师培科刘成福科长关心我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多次莅临我县指导师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培训建议;多次带领我县教师和领导参加国家和省级短期集中培训;多次组织我县教师参加市级培训。

三、近年来我县师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开展“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1.工作措施。

2018年10月我县申报“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成功。为圆满完成国培计划,县教体局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多次召开“国培计划”专题研究会议,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充分整合、利用县局机关股室、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站、学区、学校等多方培训资源,制定了《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梓教体局〔2018〕271号),成立了梓潼县国培领导小组(梓教体局〔2018〕272号)。同时制定了各类管理办法,认真按上级要求组织开展各项国培活动,切实做好“五到位五落实”。

(1)宣传到位,职责落实。通过会议、新闻报道、简报、活动开班动员等多种形式加大国培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校长、教师充分认识到国培工作是国家扶持教育事业、关心教师成长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机会和平台,是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动力。校长、教师提高了认识,就能明白自己在国培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妥善处理好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校长的管理督导职责才能落实,教师参加学习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缓解工学矛盾、确保学员安心学习,县国培办、各学校实施了本校同学科教师顶岗、以空间换时间、分解化小培训时段等办法。

(2)重视到位,人员落实。为确保国培工作有序、有效地顺利开展,县教体局领导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建立健全了国培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

一是成立了县“国培计划”领导小组、国培工作办公室、国培工作督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职责。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的职责及管理考核制度,权责清析,分工明确、责任到头。制定并实施的主要方案、办法、制度等如下: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团队研修成员考核办法;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学员考核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工作坊坊主、辅导老师、学员考评办法 ;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教师线下集中研修活动方案和考评办法;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经费管理使用制度。

(3)管理到位,活动落实。建立健全县、校管理网络体系,管理工作细化到每个项目、每次研修活动。建立健全国培工作管理制度;完各项考核评估细则,确保国培工作管理到位、研修活动开展实施落实到位、考评奖惩到位;坚持并完善对外出研修活动的训前培训、训中跟踪、训后考评的管理机制,使培训成果不断巩固、延伸和扩大。一是对学员外出集中培训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二是积极配合四川师范大学集中培训。如组织学员教育教学研讨、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三是返校后,将学员出勤、记录、心得等情况交进修校进行考评;四是学员回校后,要在学校内进行二级培训或汇报交流后,学校凭考核等级报销差旅费。

(4)督导到位,奖惩落实。加强并完善县、校督导网络体系,层层落实督导责任,传导压力、传递动力,强力推进督导工作。严格考勤考核,做到资料记录详实、情况通报及时、逗硬奖惩落实,保证国培工作制度有力、推进有序、措施有效。如教师工作坊网络培训阶段,除了电话、短信、QQ群、微信群督导外,县管理员、辅导员每周至少两次情况通报,重点加强对学习进度、线下实践研修活动的督促和指导;根据考评细则和督导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5)服务到位,保障落实。为保证培训顺利推进,县、学校均努力为教师学习提供热情周到的后勤服务,落实好学习条件保障。一是保证教师的学习时间;二是保障通畅的网络条件;三是建立返岗实践研修、总结反思的学习舞台;四是搭建成果展示的交流平台;五是营造良好的研讨互动的学习环境;六是解决好教师学习的困难和经费补助,让学员能安心学习、积极学习、认真学习,提升学习效益。

2.国培实施方式

(1)团队研修培训

教师团队研修小学的语文和数学各20人,初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各10人,分别由张先树,何清萍,杨秀蓉,罗晓蓉,敬纪作为学科牵头教师。

教师团队研修成员每年由四川师范大学组织到院校集中研修20天,到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校“影子教师”跟岗实践研修10天,返岗和自主研修30天,同时参加网络研修80学时的培训,从师德修养、教学、教研和培训四个维度提升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培训能力,并在返岗实践中至少完成送教下乡和教师工作坊两类项目中的其中一项主持任务。期间县教师进修校与培训机构共同管理考核,多方搭建展示平台,推动骨干教师迅速成长。

(2)送教下乡培训。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对乡村教师需求的调研分析、在四川师范大学首席专家的指导下,以我县教师团队为主体,按照《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实施方案》及“问题诊断、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环节认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年4次,每次2天,共计8天/年。有力缓解了我县教师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自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两年来,各学科送教团队已共计开展40班次国培送教下乡活动, 3500余人次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培。

(3)教师工作坊研修

按照《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教师工作坊实施方案》面向乡村教师遴选参坊学员,组建6个学科10个教师工作坊,每坊50人,完成每年不少于80学时的网络研修;并在参加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学员中遴选工作坊主持人和“三人行”团队,主持工作坊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一是根据培训计划,各工作坊每年集中培训两次,由四川师范大学学科首席专家根据学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收集的典型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对工作坊研修活动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解决策略的指导;二是在专家、辅导教师和坊主的指导下,各研修组长主持日常研修活动,开展以教学中的问题为主的学科专题研究,并督促学员完成网络研修任务;三是督导各研修小组教师切实开展好线下实践应用研修活动,积极推广研修成果,优化教师的日常教研行为,为我县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学辅导与研修管理团队,并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内教师的研修活动。两年来,各坊已共计开展42班次国培线下研修,3500余人次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培。

3.国培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为止,近七千人次参与了培训,培养出了70人的本地教学专家队伍,我县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培训目标,促进了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增强了国培研修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极应用,推动了我县教育事业提质升位。

(1)促进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通过两年的国培,我县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坚守教育、奉献教育、引领示范、为人师表,专业快速发展,很多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打造了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培训专家团队。我县和四川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教育网的密切配合,通过集中培训、跟岗研修、返岗实践研修、教师工作坊研修和送教下乡等系列研培活动,使70名培训团队教师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2018、2019两年,我县开展的县级培训和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中,教师培训团队有96人次通过上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收到了“名优示范、全员提高”的良好效果。教师培训团队现已逐步成长为一支组织者依赖、受训者欢迎、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用得上、干得好”的一线本土培训专家团队,是我县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

(3)形成了特色鲜明、实用有效的研修成果。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为将我县国培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宣传最大化,2020年春季学期,根据县国培办安排,我县国培项目负责人和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六位学科老师精心整理了两年国培活动资料,精选学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PPT、典型例练卷、优秀教学反思、特色活动、优秀小论文、研修感悟等编撰成学科研修书籍26本(其中项目县6本,小学语文3本,数学4本、科学3本,初中语文3本,数学3本,英语4本);设计制作了29张项目县及学科展板;编辑宣传视频6个;录制了50节示范课;规范建设好了6个教师工作坊。

(二)认真参加市级及以上培训

近两年,我县精心组织参加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暨艺术领域教育教学成果展评活动,我县文昌二幼郭桂华老师执教的《糖乐乐糖画》、何金梅老师的论文《浅谈梓潼折席在幼儿园美工活动中的运用》双双荣获市级一等奖,东风幼儿园园长白莉萍在全市作交流发言。认真参与绵阳市“文轩教育杯”小学语文和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暨优质课展评活动。积极参加市教体局组织的幼儿园和特教学校教师提高培训、中小学校长和培训者培训、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及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疫情期间网络研修、网上全员师德培训等。凡有市教体局师培科安排给我县的省级、部级培训,县教体局和进修校及时安排参训人员,认真督促,确保完成参训任务。

(三)县级培训持续发力,努力提高全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1.以生本互动专题研修为载体,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采取同课异构、集众智慧,同课异上、互助提升,骨干示范、专家引领,同课竞赛、打造名师等方式,创新课堂模式,提升教学技艺,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活动组织严实,计划落实,过程扎实。全体参研教师共同感受到:研修长真知,评导识灼见。

2.积极推进教师工作坊工作。根据梓教体局〔2016〕175号《梓潼县教师工作坊实施与管理办法》精神,全县 21个教师工作坊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上示范课、上研讨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网络交流研讨、指导青年教师、送教到薄弱学校等,教师工作坊真正成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中老年教师的加油站。

3.督促各校规范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根据梓教体局〔2016〕194号《县、校区域整合常态培研项目规划》精神,县教师进修校认真督促各校开展校本研修培训工作,要求活动要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既要有集体资料,又要有个人资料。校本研修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让学校充满了学术研讨的风气。

4.积极组织新教师培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他们的岗位行为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县坚持每学年开展一次新教师培训,培训形式分专题讲座与跟岗培训。参培教师专心听讲,受益匪浅,整个活动氛围庄重而热烈,有声有色,如沐春风。

5.持续开展专项培训。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时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培训、副校长培训、教务主任培训、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培训等,及时提高管理者水平,为我县教育教学水平上档升位提供管理人才支持。

四、我县教师继续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借助国培,加强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促使他们很快成长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10

刚刚踏上三尺讲台那一天,我就立志把自己打造成一名教科研型的专业的新型老师。虽然年轻的我对教育科研全然陌生,但是我拥有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科研中来。教育家鲍林说过:“如果一个人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进行研究,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即使他的研究工作不像他希望的那样有成就,但他可以继续有效地进行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且还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迎着课程改革的东风,我兴奋极了,牢牢地抓住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可什么是教科研呢?当我真的要靠近它时,却又觉得它是那么的神秘,遥不可及。多亏了前辈们的指点帮助,使我终于明白了教育科研就是一个“实践——反思——总结”的过程。记得我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任教五年级四班的数学兼班主任。刚开始我眼高手低,觉得自己刚刚大学毕业,满腹经纶,当一名小学老师应该是游刃有余。记得当时我给同学们讲如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觉得自己讲的也很到位,可是孩子们一单元检测,我就傻眼了。全班同学的优秀人数很少,不及格的人数却很多。看到这样的教学成绩,我不由自主地落泪了。那天我在班里发了一通火,同学们都认认真真地聆听我的教诲。课后我认真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原来我根本没有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来备课,讲授新课,课后也没及时让孩子们巩固新知,导致了新知识没学扎实。我决心向每一位优秀教师虚心学习,拜师学艺,主动走进师傅的课堂,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请教老教师。我认真地备课,上课,课后及时反思,我很快便掌握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到了期末考试,孩子们也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那一刻我欢呼了、雀跃了……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11

一、前言

健康体适能是目前国际上健身评价采用的一项主要指标,近年来在我国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将体适能作为大学生健身评价标准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此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主要从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和身体柔软度四个方面获得指标作研究,为羽毛球教师的专业教学和学生的专修学习提供资料,为评价训练效果、提高训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实验在湖南师范大学现役在校2011级羽毛球专修班学生中实施,随机抽取男女羽毛球专修班学生各15名作为实验对象。男学生年龄20~21岁,女学生年龄19~20岁。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为满足研究需要,本人查阅了中国期刊网近几年来有关本论题的论文30余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理念,为本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2.实验法

依据随机抽取湖南师范大学羽毛球专修班学生中的30名(男女各15名)进行各项指标测试。主要测试指标:肺活量、安静时脉率、安静时血压、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立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握力、背肌力。测试项目均为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评价标准,确保了实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数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三、结果与分析

(一)湖南师范大学羽毛球专修班学生的心肺耐力结果分析

从表1中的数据反映男女学生大多数都心肺功能较好,但是在其中也有个别的基础脉率很快,心脏功能较差,平时缺少训练的同学。

湖南师大羽毛球专修班学生的血压都属于正常范围。肺活量没有达到高级运动员的肺活量标准,但是男学生已经有超过4500ml的,达到了普通运动员的肺活量标准。表1中反映出男女生大部分都在优秀阶段,男生优于女生,整体水平比较高,可见专修班学生的心血管功能都好,但是其中不泛个别的同学处于良好阶段。

(二)湖南师范大学羽毛球专修班学生的肌力和肌耐力的结果分析

从表2的数值反映出湖南师大羽毛球专修班学生的肌力和肌耐力都较为优秀,但是其中个别学生的肌力素质较差,从立定跳远的标准差大看出来同学水平差异较大,从力量上来说悬殊较大。女学生中,最大值看出来有力量非常出类拔萃的学生,最小值也看出来有力量素质缺泛的学生。男学生的力量差异相对要小。

(三)湖南师范大学羽毛球专修班学生的身体柔韧素质的结果分析

从表3看出,湖南师大羽毛球专修班学生的柔韧素质整体水平较高,但还是有个别学生的柔韧素质不好。女学生的柔韧素质明显优于男学生,从标准差的大小很清楚显示出女学生比男学生更为突出。羽毛球的柔韧素质也是重点发展腰髋和下肢柔韧素质为主,说明下肢柔韧性也强于上肢柔韧性。专修班同学的柔韧素质都很优秀,说明学生们很注重发展全面身体柔韧素质,进行合理有效地训练。

四、结论与建议

(一)从检测出的数据看,湖南师大羽毛球专修班学生整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女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强于男学生,男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比较突出,女学生的柔韧素质比较突出。

(二)羽毛球运动对提高专修班学生心肺适能、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以及柔韧性有积极影响,提高健康体适能具有显著效果。

(三)要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及时地评价学生训练的成效,以提高训练质量,以利于学生健康体适能的提高。

(四)从实验数据得知湖南师大羽毛球专修班学生整体身体素质都处于良好这个等级,而且大部分数据在这个等级的下线,由此看出我校羽毛球专修班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运动强度。

参考文献:

[1] 王海英,刘军.阳光体育运动下石家庄市小学生健康体适能现状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89-92.

[2] 赖学鸿.太极柔力球对老年人健康体适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5):122-128.

[3] 韩丽菲.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对提高河北省青少年体适能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0(8):214.

[4] 徐东育,刘静民.社会化青少年体育培训中的体适能[J].福建体育科技.2008.27(6):37-39.

[5] 李志宏,王宁.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体适能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0.20(2):30-32.

[6] 张琳.竞技健美操训练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2):106-108.

[7] 常军,王轩.对我国优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竞赛焦虑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118-120.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12

一、以人为本,构建研修管理模式

1.深入理解精细化管理。

校本研修精细化管理就是用精心的态度对研修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管理结果。

校本研修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要求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精心,每一个环节都做得精细,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每一名教师都获得最大化最优化发展”。

2.强化实施精细化管理。

(1)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实施研修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清楚研修的目的是什么,践行学校“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为教师实现理想助力”的办学理念。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制度管理,追求的是有序、有效。有规可依是首要问题,有规必依是关键。建立健全符合法律、政策的研修制度、实施方案、研修手册,使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研修的方方面面,确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3)建设有力的管理团队。有力的管理团队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保证。学校重新选聘研修组长,充分利用例会、政治学习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建设团结、向既定目标奋进的、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重新设计管理流程。校长对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均垂直领导,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主管副校长凸显考核、监督作用。主任垂直领导组长、教师,组长突出日常管理。重新制定岗位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是确保履行职责、实现目标的动力与压力。考核重点是德、能、目标达成。学校管理者重新建立考核程序,改革考核办法,调整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确保了研修管理的精细高效。

二、注重过程,凸显研修活动实效

过程管理是否精细化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关键。学校管理者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自己学校的研修模式:自主研修―教学实践―专家引领―展示提高―总结评价。

1.自主研修。

依据学校确定的研修专题――小学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师自主学习学校推荐书籍《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每学期完成自主研修读书笔记15篇,每篇不少于300字,50周岁(不含50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在本人的博客上上传不少于10篇的学习体会,每篇不少于500字。

2.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分为两个层次:“人人亮课”和“三师同研”。

(1)人人亮课。学校要求教师全员参加,自主申报亮课时间,亮课进度表制定后教师要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年级组负责组织,校长全程参与,确保质量。以每周的周二(上午第一、三节课,下午第五、七节课)为活动日。

(2)三师同研。三位教师共同研究同一节课,即同一学科组的三位教师共同选定一个教学课题,共同研究课标、教参、教材、参考资料,共同备课,共同完成说课稿、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评价等预设工作,然后先由一位教师说课,再由第二位教师上课并课后反思,最后由第三位教师评课。每周三、四活动,学科研修组组织,两位副校长全程参与。

3.专家引领。

学校适时聘请我县专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校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中讲座、专业引领,及时解决教师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教师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找到最近发展区和新的发展点,为教师指明发展方向。提升学校研修的层次与品位。

4.展示提高。

依照县教研室小学组工作部署,以各级赛课、评奖、开放日为载体,展示教师研修的各种成果: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教学论文、教学课件等,适时编印成册,促进教师再提高。

5.总结评价。

每一位教师都要严格按照校本研修的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的研修活动,考勤、上交材料、研修质量等都将纳入评优、职称、绩效等各种考核中。学年末教师根据自我发展中的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学科组进行同伴互评。学校进行综合评价。

三、讲究方法,助推研修高效开展

1.坚持课题引领,统领研修。

以学校承担的天津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为统领,在各学科实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使研修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可以打破学科,科学分组,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共同研修。

2.坚持校际联谊,实施研修。

运河湾小学规模小,班数量少,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少。因此,学校积极与芦台四小、赵庄小学、大北小学,武清区下伍旗小学建立手拉手学校,共同开展研修活动。同时,通过开展送课下乡、同课异构、学术论坛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坚持科学评价,确保研修。

学校坚持定期多层面检查,适时汇报总结,主管领导随时督导促进。

实施中要抓典型,树先进,引领师生尽快投入到精细化管理的建设中。学校在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开展考核评比,对精细化管理“先进教师和先进管理者”进行表彰。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以活动促管理。

四、评价展示,凸显研修实践成果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篇13

[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个性化培养制度、实践创新教育项目,并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总体评价,对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本科培养方案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把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体系作为本科教育的发展目标,深入探索美国典型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培养方案对高校本科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是麻省理工学院本科培养方案的概貌。一、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发展能够面对现代社会挑战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发展某一领域的能力外,本科生被鼓励充分利用在校广泛学习的机会,成为创造性的智力领袖和问题解决者,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激情。麻省理工学院本科学位课程由核心课程、系要求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1.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的课程,至少17门,180个单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自然科学类课程设置了6门自然科学基础课、2门限制性科学技术选修课和1门实验课,每门课12个单元。这些课程介绍了科研方法的基本要素:实验基础和技能、数学分析和对实验事实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批判性的复习,研究可以对自然现象提供更好解释和对技术进行更好应用的思维和数学方式。①自然科学基础课生物领域:在3门生物学导论中选择1门。这3门课核心内容一致,包括生物化学的基本原则、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等,但每门课都有自己独特的材料。化学领域:在固态化学导论和2门化学原理中选择1门。数学领域:在3门单变量微积分中选择1门,在编号分别为18.02、18.02A、18.022、18.023、18.024的5门多变量微积分中选择1门。其中18.02是最基本版本,18.022理论性更强一些,18.023强调应用,这些课程都在科学和工程的应用中呈现微积分;而18.024则侧重提供微积分学的实质背景,强调论证。物理领域:在编号分别为8.01、8.011、8.012、8.01L的4门物理I中选择1门,在编号分别为8.02、8.022的物理Ⅱ中选择1门。其中8.01、8.02适合大部分学生,8.012、8.022更数学化,而8.01L则是为在高中很少接触物理和微积分的学生设计的。②科学技术限制性选修课共47门课程,要求学生选择2门,加深一年级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这些课程中一些系统介绍某一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另一些举例说明某一领域工作的态度、重点和方法。③实验课共49门课程,要求学生选修1门。实验课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和执行处理自然界现象的实验,强调实验类型,训练学生在同样的环境中和专家一样的主动性和思维模式。(2)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了8门课程,每门至少9个单元,包括分布课程、集中课程和选修课三种类型。这些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对人类社会有一个广泛的理解,发展语言和写作技能;对人类文化知识、人类活动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系统的认识;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理解;对艺术交流和自我表现形式的敏感度等。①分布课程8门课中的3门必须从5个不同分布领域中选择。分布课程具有宽广的智力范围,包含对所选择事物的普遍观点,训练在各领域的假设、观察和智力倾向。它们融合整个当代学识,包括关于妇女、少数民族和非西方文化的材料。采用小班上课,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讨论。目前分布课程包括文学和名著研究(13门),语言、思想和价值(16门),视觉和表演艺术(17门),文化和社会研究(19门),历史研究(18门)5大类。②集中课程3-4门必须在第三学年前从30个集中领域的1个集中领域中选择。目前这30个集中领域分别为:美国研究,58门课程;古代和中世纪研究,22门课程;人类学,3门课程;考古学,8门课程;黑人研究,24门课程;比较媒体研究,73门课程;东亚研究;经济学;种族研究;外语和文化(中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历史;艺术和建筑史;工业社会的劳动;拉丁美洲研究;语言学;文学;中东研究;音乐;哲学;政治学;心理学;俄国研究;宗教研究;国际文学和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戏剧艺术;城市研究;视觉艺术和设计;妇女研究;写作。③选修课剩余的课程可从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院提供的大部分课程中选择,从建筑和规划学院及其他学院中选择,从哈佛和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College)的跨校课程中选择,还可以从研究生课程中选择。(3)交流课程设置了4门课程,保证学生在一般写作、语言交流以及专业领域常用演讲稿件写作方面得到训练。其中2门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中选修,2门在系要求课程中选修。2.系要求课程系要求课程一般有150个单元。有些专业的系要求课程分为系核心课程和专业领域课程,其中系核心课程一般约100个单元,专业领域课程一般约50个单元,专业领域课程一般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有些专业的系要求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一般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3.自由选修课程自由选修课程有48个单元,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修,学校有几百门课程没有先修课程。新生可以选修。总体来说,除核心课程外,学生为获得学位还需要修读180-198个单元的课程,每学年一般应修读8门课程,一共应修读32-34门课程。二、个性化培养制度1.选专业学生可以自主选专业,一般在一年级末选择一个专业,二年级末必须做最后选择,期间可以调整。学校为每个学生安排一个导师,帮助其设计学习项目、选课、选专业。2.双学位、辅修学生可以获得两个学位,一般在二年级完成后,课程累积平均成绩不低于4.0时,申请修读第二学位。学生可以修读2个辅修专业,学院共开设30个辅修专业。3.三、四年级PDF选择学生在三、四年级可以选择学习2门课程,获得P、D或者F分数。P代表C或者更好的成绩。这种选择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机会学习非本专业领域的课程,而且不影响他们的学分。

4.外校学习学生有相当多的机会在外校学习,包括在国外学习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课程和在国内其他学校申请课程。(1)在国外学习学校提供在英国剑桥大学和加拿大、法国、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学习的项目。另外学生还可以直接向外国学校申请课程或者申请国内其它院校管理的外国学习项目。(2)在国外实习学校提供在中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墨西哥、新加坡和西班牙等国的企业或者研究机构实习的机会。(3)国内其它院校学习学生可以在国内其它院校学习,获得转换学分。可以去哈佛大学除商学院、扩展学院和夏季学校的其它学院学习,去韦尔斯列大学的任何学院学习,去马萨诸塞州艺术学校、博物馆和美术学校学习等。(4)院系交换项目航空学院学生可以在欧洲几个学校学习,建筑学院与新英格兰代尔夫特(Delft)工学院有交换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牛津大学有交换课程。三、实践创新教育项目1.新生年学生一般在第一学年除完成4~5门自然科学核心课程、2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核心课程,修读一些选修课外,还可以参加实践性和创新性强的新生学习团体,包括联合课程、实验学习团体、媒体艺术和科学项目、地球研究(Terrascope)。不同学院对不同项目和学生在每个项目中的要求不同。在这些项目中,学生和教工之间有高水平的互动和交流。(1)联合课程该项目使学生成为与一个教师团体一起工作的60人左右的新生团体成员,这个团体覆盖了大部分一年级核心课程的学习项目。它联系和融合不同的课程,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合在一起教授,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促进学生参与研讨和课外活动,并有许多非正式活动做补充,如与化学教师共进晚餐等。(2)实验学习团体该团体给学生提供参加小班课程(一般少于10人)、以讨论为基础的研讨班、交互式学习团体、动手实验和独立学习的机会。该团体提供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核心课程,还包括一些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该团体还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理论联系实践的6单元的实验研讨班。在过去几年里,该项目提供的新课程有节奏和蓝调音乐的历史、岩石攀登的物理学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安排课程表,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专题。小班允许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每周的午宴、周末旅游等活动也促进了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每年约有50名新生,15名2年级学生,10名教师和20名高年级指导者参加该活动。(3)媒体艺术和科学项目该项目强调在学校国际著名媒体实验室里的研究,导师将实验室的研究课题与物理化学核心课程联系在一起,学生现场学习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在秋季学期学生参加新生研讨课,学习计算机媒体设计基础,并进行关于通信和技术交叉的动手设计训练。在春季学期学习媒体艺术和科学研究导论,该课程包括撰写和提交研究活动的结果。与该课程结合,学生通过本科生研究活动参加媒体实验室的一个研究项目。媒体实验室的研究者秋季学期还教授物理I和固态化学导论的背诵和指导部分,春季学期教授物理Ⅱ的背诵和指导部分。在教授中强调物理化学基础和媒体实验室中正在进行的研究之间的联系。(4)地球研究该项目为学生提供在教室围墙外学习的机会,强调应用不同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真实世界的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构成行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去设计为未来确保一个可支持环境的策略。该项目在传统核心课程外要求两门课程。在秋季学期,学习解决复杂问题(9单元),探索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何解决需要复合型学科方法的难题。在春季学期,学习交流复杂环境问题(9单元),设计和构建博物馆展览会。这两门课程围绕一个一年一次的主题。在2006-2007学年该项目学生研究新奥尔良的重建、密西西比河和海湾(GULF)海岸管理。与研究者和其他人紧密的相互交流是地球研究经历的重要部分。学生参加每周午餐研讨会,在会上研究者和其他人谈论他们的工作。在独立活动期间学生通过该项目还参加一个有学分的活动。学生还有机会管理与暑期学习相关的领域研究。(5)研讨会该项目是一个学习促进项目,通过小团体学习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和他们对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望的理解。团体可以在任何课程中由5个或者以上的学生组成,每个团体每周举行两次90分钟的会议。这种小团体强调每个成员的全力参与,由一个经过训练的职工作为指导者。2.独立活动期独立活动期是一月份的4周时间。教师和学生可以从常规课程教学中解放出来,进行弹性教学、独立学习和研究。学生被鼓励学习特殊设计的课程,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1)活动每年有600多种不同主题的活动,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没有学分的活动共39类,有学分的特殊主题课程共21类。(2)组织活动非学术性活动由麻省理工学院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师、学生和雇员)组织和参加。组织活动使学生能够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和教一个项目,获得组织和领导技能。3.本科生研究项目该项目邀请本科生与教师一起参与每个学术系、大部分跨学科实验室和中心的大范围的研究活动。学生可以获得报酬、学分或者进行义务工作。参加研究活动能够使学生与教师建立联系,获得数据收集和实验技能,探索学科前沿,从事教室中没有的实际课题;使学生对研究中的思维过程有一个更好的理解。4.埃杰顿(Edgerton)中心该中心给学生提供从事动手项目、活动和研讨课的机会。它可以提供工作地点、实验工具、机械车间或者仅仅是建议和鼓励,具体包括以下方面:提供一些典型的课程包括电子学导论、数码摄影等。提供在校园内给4~8年级社区学校学生教授工程和科学知识的机会,包括机械、电路、光学和生物学等方面。支持一定范围的动手活动,包括火箭团体和一系列机器人团体等。在工程设计、高速无线电运行分析、科学摄影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本科生研究项目。在独立活动期间,引导工作车间教给学生在本科生研究项目中有用的技能;组织学生到海外去与当地的团体成员在发展中国家一起工作,确定可以在夏季学期研究课程中从事的项目。提供一年的系列课程和在秋季学期开始的与国际发展和科技相关的领域旅行。该中心还是服务学习和公共服务中心的联合赞助者,为学术课程提供社会服务项目。5.本科生研讨课和新生研讨课本科生研讨课给本科生提供与教师交流目前感兴趣的主题的机会。新生研讨课是专门为新生设置的研讨课,课程组织者是学生导师,课程形式和主题多样,一些倾向于小组讨论,一些有演讲者,一些注重于动手学习。所有的研讨课都有6个单元学分,班级是小班。6.二年级研究项目二年级学生在每个学期可以将一门课程作为研究项目。研究项目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课程分数或者不要成绩。学院和系要求课程都可以作为研究项目。这是为了通过弹性的成绩选择缓和进入二年级的转变,鼓励二年级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在二年级一开始就考虑非传统课程。四、麻省理工学院培养方案的特色由上文可知,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1.重基础注重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约占课程总量的1/2,而且课程内容丰富,开设的课程形式多样。自然科学类课程中,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不同基础和兴趣的学生开设了不同档次的课程。还开设了大量的科学技术限制性选修课程加深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开设了大量的实验课训练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程开设了三种类型,使工科院校的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分布课程使学生能够普遍了解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集中课程使学生能够选择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选修课程给了学生更加自主的选择机会。注重学科基础课程,同一学科的学科基础课程一般打通。2.重实践创新教育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研究环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和科学研究有机联系起来。注重实践创新教育环节,给学生充分的综合实践和研究锻炼的机会。在一年级,给学生提供的联合课程学习团体、实验学习团体、媒体艺术和科学项目、地球研究、新生研讨课等都是与一年级的基础课程学习紧密相联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项目。这些项目促进学生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工程实践应用和科学研究有机联系起来。另外每个年级学生都可以参加的独立活动期、本科生研究项目、本科生研讨课、埃杰顿中心,还有二年级研究项目等实践创新教育项目,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研究训练的机会。3.重个性化培养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个性发展机会。学生可以选专业、修读辅修双学位、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修课程、在外校学习。在核心课程和系要求课程中学生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在各类实践创新教育项目中,学生也有充分的选择参与机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