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用13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1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重要纲领,可谓深入妇孺皆知,然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与来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还需学者和群众不断研究与实践。只有不断深入探讨和钻研,不断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彰显其理论价值。

二、理论基础与来源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通过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继承和批判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以劳动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形成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奠定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根基。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马克思指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1]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历史是人类在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使非人化自然物转化为人化自然物以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史。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导致的劳动异化,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并提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代伟人,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他提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2]认为,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万岁,共产党人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重视教育与人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同志自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不仅体现了他深深的爱国热情,也展现出他亲民、爱民,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素质,邓小平还在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人”基础上,提出了要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邓小平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3]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继续将“以人为本”思想不断深化,他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5]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这些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科学地总结出 “以人为本”思想,系统阐释了此思想的精神实质,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6]

三、理论指导与现实意义

2003年十月,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到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7]“以人为本”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出现,不仅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更有迫切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伴随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破坏、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面对诸多现实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地提出了这一重要思想,并将其视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理论指导和现实作用不言而喻。

发展观作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总开关,直接关系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之所以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强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国情需要和制度的漏洞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把目标单纯指向GDP的增长或者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发展过程中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诸多问题。这不仅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也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大不同是,能激发群众的创造性和活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发动群众,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减少项目审批与立项,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企业融资等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修路搭桥。要发展科技和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和科技水平,为科技创新、社会进步打基础,添动力。

其次,要坚持发展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将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政策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了改革红利更多的让人民分享,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促进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方便基层群众就医和子女上学。

最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搭建就业和培训平台,为广大群众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培训机会,让每个人的梦想都有机会去追求、求拼搏、去实现。发展绿色经济,增加环保投入,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学习和实践这一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对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2] 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512.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8.

[4] .论党的建设[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07.

[5] 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9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2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及其发展的本原、本体。“以人为本”的人,不是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想家所假设的、脱离历史进程的抽象的人,而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证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和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又是人的能动活动过程和人的发展过程。历史过程的内在规律性通过人类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马克思主义所确立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是建立“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主义各个历史阶段的根本价值理念,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成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始终是向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前进的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具体的、现实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动态实践过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归宿并“不在于说明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它的出发点不是自然的物质本体,而是具体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不是虚幻的将来,而是真实的现在,是当下中国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志明确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实现路径,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因此,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其鲜明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包涵三层涵义:一是人是发展的主体。二是人是发展的目的。三是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以人为本的“本”,其实质就是以人民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促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之所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就是因为顺应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生机勃勃的创造。中国的改革不可动摇,但是,人民才是改革的真正主人,改革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绝不能成为少数利益团体攫取利益的工具。改革改什么,不改什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怎样改,最终应由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决定。不能视人民群众为被动的改革工具,置人民群众意见而不顾,而应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发展的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如果发展的成果没有或很少被最广大人民享受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就会落空,发展依靠人民就没有基础。今天,中国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既取得巨大成就,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目前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既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一方面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科学发展观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和谐共同发展,这一切都是从以人为本的核心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坚持以人为本,把科学发展观落在实处

坚持把以人为本摆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地位,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人民利益为本。在当前的实践中,科学发展绝不只是经济的范畴,更不能以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准。GDP是世界通用的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保持GDP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但GDP的增长归根到底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如果离开这个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GDP的增长当作唯一目标,对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麻木不仁,淡然置之,那就是本末倒置,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或以官为本、升迁至上,到头来还是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同时,要清醒地看到,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有所不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由于种种原因,全国现有农村贫困人口2100多万,低收入人口3550万,五保供养对象570多万,城镇低保对象2200多万,每年需要救济的受灾群众近亿人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解决我国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3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搞好"五个统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道路的具体化;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要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就要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优势,也要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加强社会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把合理保护开发和节约自然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把提高人的素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中,统筹规划。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在一定意义上讲,实现了"五个统筹",就是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4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紧紧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以及解决中国一切矛盾的关键,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中国共产党,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一精髓集中体现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真”就是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去伪存真,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侧重认识世界,着力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科学精神。“务实”就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去行动,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侧重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体现实践品格。只有求真,才能更好地务实;只有务实,才能达到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内涵更加深刻和完整,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更加突显和具体,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求真务实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内涵。

时代不同,任务不同,使命也就不同。因此,求真务实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所以,对于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求真务实主要表现为求中国革命发展规律之真,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求真务实主要表现为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之真,务国强民富之实。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求真务实也就有它了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要求。胡锦涛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胡锦涛的这一论述,精辟地阐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同时也揭示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和产生机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这是必须看到的一个历史性巨变,我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两个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与之相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改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部环境等各个领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伴随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特别是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的稳定性、和谐性问题日益突出,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发展实践客观上呼唤着新的发展思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区别于传统发展观的分水岭

发展观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旨在回答社会为什么会发展、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什么等问题。由于发展观不同,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原则、方法和价值取向等也会不同,进而影响人们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人们的发展实践提供行动指南。由于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这使得在发展观的演变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以人为中心和以物为中心两种不同的发展观。

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传统的或旧的发展观。“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落后的局面,就必须致力于以物质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只要物质财富增长起来,发展中国家的一切经济问题就自然会解决。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发展中国家努力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纷纷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两极分化、失业增加、腐败严重、社会动荡等问题,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鉴于传统发展观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价值目标,将社会发展归之为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归之为经济增长,这种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使人们饱尝“有增长无发展”甚至“增长与发展负相关”的恶果,人们便开始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反思。到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更加注重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提出并逐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将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广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球取得共识。可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必然结论,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克服了传统的“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局限性,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强大的动力,把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在发展中不仅重视物的增长,而且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解决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公民收入,提高福利水平,促进政治民主和政治参与;健全公共服务,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把维护人的发展权利、提高人的生活福利、拓展人的发展空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

正因为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质上是把“以人为本”的合目的性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合规律性统一起来,把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性和规律性统一起来,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正确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坚持以人为本成为科学发展观区别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标志。

三、以人为本是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一把钥匙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得以凝聚和形成的中心点:只有把握以人为本这一贯穿于科学发展观各个方面的灵魂,才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其他方面的内容。

1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而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1)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谋求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从满足人民的需求与发展出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和体现。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真正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发展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2)人民群众是促进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和要求中寻找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依靠人民的主体性谋发展、促发展。离开人民群众这一发展主体,再好的发展思路和方案也难以实现。

人民利益标准是检验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人们需要的满足和自身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是衡量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得失如何,就是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不断提高,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维护,看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看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正如毛泽东所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是抓好发展的最终目标。人民不仅是创造发展的主体和手段,而且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仅是发展的实现者,而且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高度精神文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高度政治文明,最终目的都是要不断地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和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弘扬了唯物史观关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全面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就要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发展正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协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问题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别进一步扩大,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不协调现象日益突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五个统筹”就是我们党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发展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实质是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解决“三农”问题,是为了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从国民经济合理布局的角度解决“一条腿长(富裕地区)一条腿短(贫困地区)”问题,是为了逐步实现全国各地区人民的共同富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有机体整体发展的角度解决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实现社会和谐,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从社会与自然两大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解决非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为了维护后代人的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角度解决资源匮乏、市场疲软和资金短缺等问题,最终也是实现人民利益的需要。因此,通过“五个统筹”实现协调发展的发展观,是为最广大人民谋福利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严重制约了一些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化解资源环境约束,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相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统一,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这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是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不仅从空间上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且从时间上强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性,考虑后代人的利益,要求兼顾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归根到底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3 统筹兼顾是为了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了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这是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按照统筹兼顾的思想,现阶段要在搞好原来提出的“五个统筹”的同时,也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在工作实际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由此可见,统筹兼顾确实是科学发展观中极具指导意义的科学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

要对为什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一理论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不但要从科学发展观的产生、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区别、科学发展观内容的相互联系上去理解,还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去把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5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思想战略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接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科学发展观的完整体系

(一)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说过:“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就是指的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指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其本质,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发展,不断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实保障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其次,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处理,坚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要全力去做好,对有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坚决要抵制,保护好人民的物质精神的利益,时刻关注群众所需群众所求,一心为民。再次,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问题,要集民之智,深入了解民情,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反映民意,保证好人民的利益,而实施这些要看“人民拥不拥护”,“人民暂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和“人民答应不答应”,邓小平如是说,江泽民同志提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立党为民,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得”这些都是我党的宗旨和执政的理念。

(二)发展依靠人民是我党保持执政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发展依靠人民是我党永葆生机的保障。早在1955年,毛泽东就指出:“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要善于从本质发现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科学发展也是如此”。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把人民当做学习的原材料,虚心向人民学习,1978年,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岗村的智慧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果断采取这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使我国在当时计划经济时代暴露的弊端得到了挽救,而且这一智慧的提出,也为我国探索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依据,而现实中也有一些党员干部,早已忘掉这一“法宝”,但又出现遇到棘手问题无法圆满解决的尴尬,做出的一些决定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检讨自己,应好好珍惜利用这一宝贵源泉。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而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问题,很好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本质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6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066―0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是关注民生,并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形势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最新论断,这一论断是党的新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价值理念和认识基础,充分反映了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全面赋予了发展丰富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以人民群众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实质。

首先,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本”是指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政治文明、发展精神文明还是发展生态文明,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都与实现好、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联。

其次,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整体中的个体为本。强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成分。人与社会不可分割,没有人就没有社会,而由于社会性是人的必要属性,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人。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带有阶级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总之,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与共同提高。

最后,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告诫我们,极端的个人企图对我们的事业是一种威胁。有的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个人利益至上”,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个人利益至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把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人的权利,不讲人的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讲人是目的,不讲人是手段。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与作为手段的统一。“个人利益至上”,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把自我置于他人之上、社会之上,置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上。这种价值观有悖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才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党在新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从时代高度上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不同主体提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制度保障。上述六大特征,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其内容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的。正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各种权利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通过发

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但是,这里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如果忽视甚至干扰、阻碍甚至破坏了发展,以人为本就会落空,甚至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就失去其核心和实质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站在新历史坐标上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实现先富带后富,部分富带动全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既是站在新历史坐标上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概括和完善。

(三)以人为本顺应改革潮流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活力”,二是“合力”。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适合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要使社会有“合力”,就必须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影响了“合力”的发挥。实践证明,形成“活力”要靠改革,促成“合力”也离不开改革。在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仍然是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同时,改革还要有利于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整体实现,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得到进一步强调,党倡导的并顺应改革潮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在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过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这两种思想都对人的价值、地位等作过一定论述。但是,从实质上看,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潮

用以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就是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潮――西方人道主义。当时的人道主义者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应该说,这种人道主义在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所谓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根本不是现实存在的东西,也根本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而只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一种虚构的幻影。

从抽象人性论来讲,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满足,衡量社会制度进步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合乎人性,整个历史进程可以归结为人性的失落与复归。毫无疑问,在资产阶级心目中,最合乎人性的社会就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它那里,所谓人权,本质上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权利;所谓自由,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所谓平等,就是资产者随心所欲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的等价原则;所谓博爱,就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那种冷酷的“合作”关系。这种以普遍现象并且掩盖起来的人道主义,本质上是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因而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现实中无法兑现。对此,最好的说明是:某些强权国家大肆鼓吹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论,其国内严重存在的种族歧视、贫富两极分化等违背人道主义的丑恶现象,不仅没有稍许减少,反而呈现扩延态势;为了巩固和扩大国内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它们往往打着“人权高于”的旗号,以军事打击等手段公然干涉别国内政,多少无辜的生命因此而惨遭涂炭,多少幸福的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当然,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缺陷也有批评,甚至有非常尖锐的批评,但是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是它批评的前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从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产生是不相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数千年的宗法社会中源远流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素朴意识和美好憧憬,但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治人之术和牧民之道的重要方略之一,是历朝历代推行“仁政”和“王道”的理论基础。从《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管子》的“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到孟子的“民贵君轻”,无不是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本思想的大力宣扬。不可否认,在人身依附关系严重、阶级对立的封建社会,这种民本思想对于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那种将实现“民本”思想的良好愿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的想法,已被历史反复断定,不会变成现实。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绝对不可能消除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人口大多数的“民”尽管以其勤劳智慧支撑起了全部上层建筑,但却改变不了作为封建王朝谋求江山永固、代代相传的手段和工具的历史宿命;在笃信“君权神授”、讲究“三纲五常”的封建帝王眼里,“民”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力量。正如“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就说明了“民”只是支撑这个统治的基础,并没有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内容。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才是历经王朝更替都不会改变的“天下之通义”,当然,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条永恒的清规戒律。

(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7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我们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解决发展中一切问题的思想前提和思想基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开关”。

(2)提出以人为本的理论根据。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马克思主义关于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1、从社会理想来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党人在每一历史阶段所确立的具体纲领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最高理想所采取的实际步骤。

2、从党的宗旨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3、从执政理念来说,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理念。

总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是完全一致的,是这些重要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3)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产生的实践根据。

从国内实践来说,一方面我们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很多,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

(4)以人为本,应当注意把握的重要原则。

第一,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第二,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第三,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5)如何理解以人为本同西方人本主义、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关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西方人本主义尽管也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地位、重视人的作用、主张维护人的尊严,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意义,特别是在反对封建神学(以神为本)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就其哲学世界观特别是历 史观而言,仍然是唯心主义的。西方人本主义者强调的人是抽象的人,主要是个体的个人,他们不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也就不了解作为物质生产主体的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因此,他们的理论也就不可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为邦本、民贵君轻,作为思想资料,我们在今天也应当批判地加以继承。但是,就其思想本质而言,它们不过是剥削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江山,而不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如何落实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理念

1、干部作风转变到服务群众上来,切实解决三最问题,建设和谐社会。

2、切实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致富本领,让群众真正享受改革开放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8

以人为本的关键是“以人才为本”。所谓以人才为本,是指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队伍是先进生产力第一要素,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人才,积极培养人才,科学使用人才,关心爱护人才。我们党是执政党,在人才管理中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着力点是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为此,就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就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二、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发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全面进步和发展。协调发展,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效益等方面的比例要适应,结构要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和谐状态。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的各部门、各领域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要保持长久发展的趋势。那么,怎样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呢?

(一)认清宏观社会经济形势,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迎接面临的挑战。从当前的宏观社会经济形势来看,我们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但机遇仍然大于挑战。我国在未来几年仍然会出现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基本平稳,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环境仍有不少好的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趋势,及时抓住这些机遇,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第二,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已从改革初期的世界第1 2位跃升为第4位,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正在转变,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发展领域广泛开拓。这表明,全党全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化,贯彻措施更加有效,行动更加自觉。我们应满怀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一些著名专家认为,我国今后几年存在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投资品产能不断提高。二是发展资金比较充裕。三是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出来。当然,我们在看到大好形势和发展机遇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一是在国际上要面临西方无硝烟战争的挑战和强势竞争力的挑战,特别是要面临美国经济衰退影响的挑战;二是在国内要居安思危,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趋势的恶化,防止物价上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防止涉及民众利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引起群众的不满,等等。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过去我们一直用“转变增长方式”这一概念,十七大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新概念。概念的变化,反映了认识的深化。“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的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而且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

那么,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十七大报告就此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即“三个转变”:一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长的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增长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发展上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拉动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增强协同拉动发展的方向转变。这是实现“三大转变”的关键环节。从经济发展趋势看,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9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哲学正面相对,开始融合贯通。科学发展观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是唯物史观在新时代、新情况和新形势下的发挥和运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该报告形象生动地表明科学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是以人的立场为出发点的科学思想,其宣扬的思想是要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三中全总结历史经验,结合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一致同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核心,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其中的“以人为本”的人只能是现实中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个体,“以人为本”的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思考的结晶,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要求,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

“以人为本”思想的产生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中代表性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其提出了“认识万物的尺度”的标题,人们开始把目光从自然转向了人身上,确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中世纪开始,宗教的地位空前上涨,人的地位开始逐渐被神所取代。随着历史的演变,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兴起,人们又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人,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有康德、狄德罗、爱尔维修等。费尔巴哈将唯物主义重新带入人们的主体视线,但是他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他理念中的人只是抽象的人,并不是具体的人。尔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理念进行加工,汲取了费尔巴正确的理念,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生产关系概念的提出是对人的进一步关注的结果,揭示了生产过程本身的内在结构,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1]。发展观经历了时代的检验,传统的发展观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它是片面地把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发展观,并没有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性,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把人作为第一位,发展是为了人,发展也得依靠人。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种全会《决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拓展,是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充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国情下提出来的新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以人为本”符合国家的利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特点。要想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坚持以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经济的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任何理论,只有来自人民群众、回归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接收住了历史的考验,又被历史发展所证明。“以人为本”回答了发展的原由、目的以及根本动力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只讲目的不讲动力是唯心的表现,只讲动力不讲目的也是盲目的,都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立足于国情的,是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进程的重要理念。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当一个国家一味只关注经济的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致使森林植被大面积被破坏、各种资源枯竭、环境严重受到污染,那么这个国家也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人类的生存问题也收到了极大挑战。在现代化经济发展、建设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发展战略。统筹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质量相统一,让下一代也能够在享受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化。

四、结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人为本”首先是要解决好人民的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3]。在科学发展观中落实好“以人为本”,能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参考文献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10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指明方向,作出科学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培育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而且其本身就构成重要的国际竞争力。在当前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与国际化的背景下,从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出发,研究如何识别与培育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外识别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部识别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部识别可采用资源分析法。资源是指可以被用来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客观存在,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本、社会资源(关系)等五种。学校拥有的资源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有形资源是指可见的能加以量化的资产,无形资源是指那些根植于学校的历史、长期积累下来的无形资产。在高职院校的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与重要性是不同的,庞大的规模与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等专用性的有形资源虽然能给高职院校带来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种资源由于容易模仿,难以维持持久、稳定的竞争力。高职院校无形资源中的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源是高职院校运行的基础和关键,而市场资源与基础资源则是高职院校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高职院校无形资源的内涵如右表所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校园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办学理念、实习实训等方面加以识别,因为这些是高职院校长期投资、学习与积累的结果,具有难以模仿和根植于学校内部的深层次的特征。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识别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市场提供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可以从学生和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等外部因素的需求入手,分析在学校提供的各种价值中哪些是被外部因素所看重的核心价值,那么形成这些核心价值的能力就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要识别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弄清楚顾客投资于学校希望得到的到底是什么,除一定的社会功利外,他们为什么愿意接受你的“产品”。虽然每个学生有个体的差异,企业之间有价值尺度、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的不同,上游与下游顾客的认可价值度与价值点不同,但经过统计与分析,高职院校应该可以初步识别能真正赢得顾客、占据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应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战略,确定学校的战略目标,合理配置资源,从而实现与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高职院校拥有众多的教师和学生,存在多种办学资源,需要完成教学与科研等多项任务,准确制定反映高职院校办学宗旨与办学目标的发展战略,可以实现高职院校管理的科学化,从而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对外交流、经费筹措等方面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专业设置与布局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诸多要素中,专业资源是一项关键性的资源,良好的专业既是吸引生源的金字招牌,也是聚集教学资源、培养人才的发酵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专业设置与布局,才能使学院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审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布局必须坚持四个理念:一是在灵活性中追求稳定性;二是坚持集群化推动下的分散化;三是口径大小适度;四是保持学生需求与企业需求的协调统一。高职院校应特别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既要注重专业前景,也要考虑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与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坚持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与源泉,高职院校必须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要建立以教师为本、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的制度,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与专业建设咨询机构,建立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轮训制度,定期选派学术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到国外培训深造,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学术评价与人才竞争机制;要摒弃在人才培养选拔上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要推行分权、授权制,激发教师的创造性,鼓励教师敬业爱岗与创新探索;要营造宽松的、有利于创造型人才发展的学术环境,使教师付出的努力得到公正的回报。在运行机制方面,应以市场为导向,就业跟着市场走,教学跟着就业走,管理跟着教学走。高职院校如果没有适应市场体制的管理模式、教师队伍、运行机制,就无法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要树立市场意识,建立面向未来的预测机制,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培育学院核心竞争力的突破点,从严格管理向绩效管理与人性化管理转变,由盲目决策、凭经验决策向科学化、民主化、系统化、程序化与集体决策转变;建立多目标的决策机制,围绕市场与学生的需求,提高学校组织的运行效率;建立适应市场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对市场信息的反馈质量。

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与合作教育高职院校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除了从内部打造核心竞争力外,还应从外部加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首先,应加强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高职院校之间可以通过教育合作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组成战略联盟,在教师队伍、教学资源、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对口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协作竞争,从而取得双赢的结果。要实行强强联合、强弱联合,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具有竞争实力的高职教育“联合舰队”。其次,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社合作,让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的全过程,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使人才培养深深扎根于产业之中。再次,应积极开展中外校际合作培养模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国际声誉与地位以及国际化水平。

构建高职院校学习型组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无疑是推进高职院校管理变革的“助推器”,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倡导团队学习,提高运行效率。

1.高职院校领导的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集设计师、服务者与教练员三种角色于一体。高职院校领导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领导者的行为对于教师和其他职工的成长具有示范效应。高职院校领导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容忍个性,互相信任与尊重;确保足够的信息沟通;避免以权力树立威信;视自己为团队的一员,提升团队精神;学会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构建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培养本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建立共同愿景。

2.教师的学习。首先,教师应从“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向“合作学习者”的角色转变,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技能的学习,根据实际教学活动所获得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技巧与教学效果;应着重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这些思考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创意,增强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应从“个体化教学”向“合作化教学”转变。再次,信息社会的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打破了学科界限,要求各科教师珠联璧合,实现由学科化教学向综合化教学的转变。

3.学生的学习。高职院校应注重加强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合作精神的培养。高职学生必须构建具有宽泛性、交叉性与时代性特征的综合知识结构,在广博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专业主攻方向,还应在专业主攻方向上拓展自己精通的领域。在学习上要发扬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习内容与方法做出科学的判断、准确的选择,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焦胜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育[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11

XXXXX年是XXXXX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历经了隶属关系的转变、管理体制的变革、董事会的组建、党政班子的调整、公司更名挂牌、发展战略的制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诸多重大考验面前,全体干部员工精神振奋,士气饱满,公司保持了团结稳定的局面,呈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经过艰苦的努力,经营任务超额完成,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政治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营改革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以观念转变为先导,思想教育进一步深化

各级组织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围绕各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了队伍的稳定和士气的高涨。一是抓住移交国资委管理的契机,开展了“抓机遇,转观念,树形象,创效益”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员工及时转变了观念,消除了疑虑,适应了形势。二是抓住公司挂牌、三年发展战略出台的契机,深化形势任务教育,用公司发展战略统一思想,形成了团结一心、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三是抓住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X中全会精神的契机,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并结合经营管理三项重点工作整改,澄清了对铁通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经营模式的模糊认识,为完成全年任务提供了动力泉源。

二、以班子建设为重点,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公司党委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国资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干部培养、管理和考核力度,在各级班子能力的提高和干部素质的培养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是对各省分公司领导班子和总部机关中层干部进行了考核、调整、交流、优化,调整、交流计92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二是14个省分公司成功地召开了党代会,党委班子选举均一次成功,主要领导得票较高,体现了广大党员的信任。三是在各省分公司召开民主生活会之际,公司党委在确定了统一议题的基础上,专门对18个省分公司进行了点题,使民主生活会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X是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培养、选用、评价、激励约束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机制,提出了中高层管理人才、技术人才“123”工程和高技能人才“86111”工程,加快了人才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步伐。

三、以选树典型为带动,企业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各级组织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着力培育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先进典型选树、宣传亮点凸显,公司命名表彰了十大“营销状元、安全标兵、服务明星、优秀管理者”和“十大杰出青年”,有46人4个集体获得省部级表彰,有5人8个集体获得部级表彰;公司隆重举行了“XXXXX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各级组织广泛开展了先进典型评比表彰、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创一流”的生动局面。二是在总结X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把“奉献创业、学习创新、竞合创效、诚信创牌”确定为企业理念,并通过深入宣传,成为了广大员工的精神指南。三是起草了《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了今后三年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X是对外宣传取得好成绩,各级组织围绕“客户满意年”活动,抓住“4.18”铁路第五次大提速、“5.17”电信日、“8.20”公司挂牌、“10.27”通信展等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营造舆论声势,展示企业形象,企业知名度不断提升。

X、以反腐倡廉为保障,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强化

公司党委、纪委从保障公司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抓住反腐倡廉的关键环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一是深入开展了学习贯彻党内两个《条例》活动,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法规意识。二是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针对性地教育治理,规范了广大干部的廉洁从业行为。三是围绕经营管理重点,推进“经营收入、计划投资、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招投标”三项工作的效能监察,对克服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X是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起草了《关于建立反腐倡廉惩防体系的意见》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九条要求》等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五、以选抓载体为手段,政治工作特色明显凸现

各级组织把创新作为激活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在寻求有效载体和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工作思路探索取得突破。公司党委召开了政治工作研讨会,提出了要努力构建坚持一个思路(党政一体化、责任共同化、效益最大化),突出五项重点(着眼公司长远发展,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上发挥引导作用;着眼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着眼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着眼公司健康发展,探索建立反腐倡廉惩防体系;着眼体现特色,在选抓载体上下功夫),提供一个保证(加强和改进党群组织的自身建设,为实现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的具有铁通特色的政治工作新格局,为今后一个时期公司政治工作明确了思路。二是载体建设推陈出新。公司党委把“思想教育、形象塑造、人才培养、党建创新”X大工程作为政治工作新的载体,制定了年度推进计划,增强了工作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特色方法不断呈现。各基层党组织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探索形成了“党委融入中心抓服务”、“党支部经营课题攻关”等各具特色的工作方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使具有铁通特色的政治工作之路越来越清晰。

六、以增强合力为目的,工团组织作用发挥明显

各级工会组织以增强凝聚力为目的,广泛开展了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参加人数近2万人,提出各类建议19469条;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素质;组织开展了员工保障体系和福利设施建设状况调研,为下一步员工互助合作保障体系的建立做好了准备;积极推进职代会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的组织制度和运作程序;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改善基层员工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员工的好评。各级共青团组织不断深化“学习成才、创新创效、文明先锋”三大行动,全面开展岗位成才、营销实践、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和用户回访、上门服务等青年志愿者活动,较好地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过去一年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团结协作,离不开各级党群干部的拼搏奉献,也离不开广大员工和家属、离退休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公司党委,向公司广大员工及其家属、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形势的发展和公司肩负的使命相比,政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些员工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竞争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管理人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素质和能力还不强;一些基层单位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活力、工作方式方法陈旧,政工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短期合同工的数量迅速增加,教育和管理亟待加强等。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进行研究和解决。

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XXXXX年是XXXXX实施三年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经营、管理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这既为政治工作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

一、提高执政能力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六届X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支柱和阶级基础。对于XXXXX来说,党的执政能力是否得到加强,作用是否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X个方面:一是党组织能否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保证党的大政方针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二是能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三是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员工队伍稳定;X是党的自身建设是否扎实,特别是企业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落实X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切实从以上X个方面体现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研究和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及党组织如何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问题。

二、实施三年发展战略给思想教育带来了新任务

公司三年发展战略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电信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结合铁通实际而提出来的,是公司今后三年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三年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科学发展观在铁通的具体体现,核心就是走“重在特色,重点发展,加快改革,加强合作”的发展道路。要实现铁通的长远发展,必须解决好统一思想的问题,教育引导全体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做大与做强、数量与质量、收入与效益的关系,走低成本、高利润之路,在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企业的规模。

三、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课题

经过X年的发展,公司的增长方式已经由过去的“投资拉动型”转变为现在的“效益拉动型”,由注重数量增长、扩大企业规模转变为注重内涵挖潜、量质并重、更加重视效益。这不仅是应对市场竞争和融资压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公司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增强干部能力、加快人才培养的课题,加快培养一支熟悉现代企业运作规律、善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效益的管理人才队伍,切实转变过于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意识,增强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营销方式的转变、服务质量的提升来增加效益的意识,增强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依靠科学管理、精确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支出来降低成本的意识。

X、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新挑战

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和市场化步伐加快,加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干部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等问题逐步显现,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要实现公司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好反腐倡廉的问题,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大对干部和权力的监督约束,坚决对违法违纪现象进行规范整治,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

XXXXX年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

XXXXX年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X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公司三年发展战略和经营改革中心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X大工程”,推进政治工作创新,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为实现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思想教育和观念转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要以十六届X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在全体员工中再次掀起一个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的热潮,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

立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学战略、提素质,强信心,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各级组织要通过多种形式,发动员工认真学习领会发展战略,用发展战略统一思想和行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理解,在落实的过程中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每名员工都要把学习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力求真学真悟,吃透精髓,全面把握科学内涵;要强化学习理论和技术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技术素质;要增强对铁通发展的信心,坚持走“重在特色,重点发展,加快改革,加强合作”的道路;要增强加快战略实施推进的紧迫感,切实保障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在铁路专网员工中深入开展“开拓铁路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大讨论,加快铁路市场化运作体系的形成,不断巩固和扩大铁路市场。

立足保持队伍稳定和士气高涨,不断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各级组织要把抓好形势任务教育,维护员工队伍的团结稳定,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斗志,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抓实抓细。要主题鲜明,把强化员工的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作为主要目的,释疑解惑,稳定军心,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要因时施教,把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经营改革稳定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题,增强教育活动的时效性。要创新方法,采取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立足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传统优势,广泛宣传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勤于捕捉群众的思想动态,善于引导员工的思维倾向,及时化解员工中存在的各种矛盾。要继续抓好等问题的监控和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和预案。要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针对性,以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培养,狠抓各级班子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要按照中组部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和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的要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始终抓住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个龙头,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重点,大力强化干部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不断改进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把不断提高素质作为目的,搞好领导班子建设。要以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X好”领导班子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认真落实《XXXXX高级管理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及时配齐各级领导班子。要加强对班子成员的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发现问题决不姑息,不合格的坚决予以调整。今年,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降职使用和免职比例按2%左右掌握,调整比例按10%左右掌握。要将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并试行《后备人才管理办法》,建立后备人才库,储备充足的人才资源。要发挥同级党委对所辖单位后备人才的动态管理作用,及时提拔、充实后备人才到重要岗位工作。后备人才提拔、交流、任职比例按5%左右掌握,使各级领导班子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把建立有效机制作为主线,优化员工队伍结构。要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人才的培养、选用、评价与激励约束等机制创新上狠下功夫。要建设学习型企业,构筑全员教育培训体系,做到把握重点、点面结合,全员培训率力争达到75%。要广泛引入竞争机制,选择部分单位进行竞争上岗试点,公开招聘部分关键岗位人员;实行党群干部与行政干部双向交流、交叉任职,到XXXXX年末,省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交叉任职人数要达到70%以上。要修订《省分公司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科学评价员工业绩,创造人才辈出和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要建立省分公司以上领导联系骨干人才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把三类急需人才作为重点,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要投入必要的精力、财力和物力,保证三类急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各省分班子后备人才。要以系统提高管理知识为主,组织参加国内外中短期管理知识培训,年内启动工商管理硕士培训班,选送150名后备人才攻读MBA和工程硕士,10名省分班子成员攻读EMBA,快速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宏观决策能力和依法治企能力。对于市场营销人才,要以“培训+实战”为主,开设多个“课堂”,举办技术比武和小型实践活动,快速提高其市场策划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对于技术和维护人才,要组织他们参加国内外中短期培训,300名高级技术人才每年都要参加脱产继续教育,快速提高其掌握新技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

三、强化政治工作方式创新,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企业形象

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政治工作新的载体和手段,全面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培育和形成“精神文化先进、制度文化健全、行为文化规范、物质文化完备、形象文化鲜明”的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塑造全新的铁通企业形象。

发挥企业文化的独特作用,营造生动活泼的发展氛围。要实施XXXXX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塑造全新的企业形象。XXXXX年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取得突破。要总结提炼为广大员工所认同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征集公司司歌,增强企业凝聚力。要编制《企业文化手册》,制定员工共同奉行的行为规范。要举办XXXXX文化论坛,积极研讨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发展问题。要继续开展以五个“十大”为代表的典型选树、表彰和宣传工作,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公司首届文化艺术节,丰富文化生活,提高队伍综合素质。要加强企业形象宣传,打好六大宣传战役,多层次、全方位地报道公司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显著业绩,铸造企业品牌,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

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作用,不断提高公司的文明程度。要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精神,引导员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要深入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班组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今年,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所在的分公司要建成省级文明单位。要加大行风建设工作力度,继续开展评优帮差、民主评议行风等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X、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启动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工程,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

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为目标,以监督领导干部、制约权力、规范经营行为为重点,逐步建立自上而下的教育、约束、监督、惩处、保障环环紧扣的反腐倡廉惩防体系,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抓好宣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要按照加强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重点在地市分公司领导班子以上干部中开展“依法经营、勤廉从业”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艰苦奋斗、以案说纪、依法经营等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做到依法经营,廉洁从业。

抓好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约束控制。要着力抓好已经出台的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落实。要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出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要求,进一步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

抓好治理惩处,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要加强对“人、财、物”等关键部门和设备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要围绕经营管理重点继续开展效能监察。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和信息反馈渠道。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治理和整顿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为营造企业经营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稳定员工队伍,提供纪律保证。

抓好纪检监察力量的配置,逐步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格局。一是省分纪委书记实行双重领导。省分公司纪委书记既是省分领导班子成员,又是公司纪委派出人员,要向公司纪委和省分党委同时负责。二是省分公司单独设立纪检监察机构,与审计等监督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集中精力抓好省分、地市的党风廉政建设。

五、强化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要全面贯彻《中组部、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工作机制,修订和完善“三重一大”问题集体决策有关规定,并切实抓好决策内容的贯彻实施,使党组织的主张在企业决策中得到重视和体现,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水平。

切实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据最新统计,公司381个地市分公司(铁道通信中心),有61个单位设立了党群工作机构,有专职政工干部625人,占员工总数的0.87%(比2003年初减少了223人,且基本上是专职不专用),这些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注意防止政治工作的弱化。精干高效是政工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原则,但“精干”不是越少越好。铁通政治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要保证省分公司和铁道通信中心设立工作机构,较大地市分公司要配备专职人员,专职党群干部的比例控制在1%-0.9%之间。要保持基层党的组织健全,尤其是在生产经营组织调整时,要坚持党组织设置与行政机构变动同考虑、同部署、同到位。要配齐配强政工干部队伍,注意解决政工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培养选拔优秀人才从事党务工作。要加强政工干部的培训,培养复合型的政工人才。要注意探索和解决短期合同工中党、工、团组织的建立和管理问题,凡是合同期超过半年的党、团员合同工,要转接组织关系,工会组织关系按自愿原则办理。要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建立与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公司将在今年下半年召开第一次党代会,部分省分公司也要召开党代会。各单位要精心组织,认真筹备,争取把党代会开成一个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大会,选出坚强有力的党委班子,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党的基础建设再上新水平。

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国资委的安排,公司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层层抓好落实。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为增强活动的效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要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状况,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保证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质量。要妥善处理好教育活动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为活动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做到学习教育和生产经营两不误、双促进。要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国资委党委的安排,党员先进性教育首先在公司总部机关进行,要把先进性教育与机关的考核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

六、强化对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始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汲取智慧,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团结战斗的良好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12

一是以人为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

三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到发展当中去。离开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核心目标、核心内容、核心价值三个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二、关于“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标准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换句话来说,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篇13

一、从总体上看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观念形态体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之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我国现有的价值系统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二者的内在一致性表现在:第一,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人民“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新中国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感召下进行艰苦卓绝地创造和奉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产生的理论前提必然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第二,都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实践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十分丰富,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却是以人为本。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当前就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无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其核心都离不开以人为本。“价值的主体性,就是人在自己对象中的权利和责任。人类有权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此,人就有责任承担自己这些行为的一切后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中国人民的事业,是人民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创造美好生活而广泛参与的创造性的伟大事业,所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证。所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都离不开“文化即人化”的文化哲学视野,都可视为发展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其价值实践的核心都必然是以人为本。第三,都体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两种尺度,即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真理尺度又叫物的尺度或外在的尺度,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所应遵循的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价值尺度也叫人的尺度或内在尺度,是指社会实践中是否把人当作主体,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它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通俗地说,遵循真理尺度就是“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只有把二者结合,才是“合规律性”(实然)与“合目的性”(应然)的统一,才是成功的实践活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正体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二者的提出,“使人们既从价值的导向上看发展,又从科学发展观中凸现发展主体人的价值意义”。科学发展观以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为前提,着眼于思考“什么是科学的发展”、“如何实现科学的发展”的问题,因而既要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又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概括为‘三树立一弘扬’: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对社会意识内容的丰富和升华,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也就把握了先进的社会意识,把握了真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同时,深刻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见,不仅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深得公正之意,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彰显的法治保障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时,就已经被党和国家充分地认识到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党和国家的真理性追求和价值性追求的统一。当然,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存在一定理论的差异性,如两者的重点不同,前者强调实践层面、工作层面,后者强调人的行为层面等。

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看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一,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基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要实现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也要靠发展。而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的孤立进程,必须同时注意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发展目标、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前进方向,在实践中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第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要求处理好发展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解决的是“人本”与“民本”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只有同人民生活保持血肉联系,只有集中关注和真正解答现实问题,认真倾听和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心声和要求,只有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理论威力。”第三,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所走的是“非均衡发展”的道路,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指引,制定长远规划、完善建设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所谓“全面”,就是既要树立“五位一体”的理念,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设中。第四,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兼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坚持统筹兼顾,包括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方面。具体要求:其一,就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其出发点、落脚点、建设主体都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以符合人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为根本。其二,就建设和谐文化而言,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当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将其贯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更有利于以人为本,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大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的制度。

作者:马杰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青化砭采油厂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