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实用13篇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1

1物理教学是传播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学是传播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中学物理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养。

2物理教学在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中明确指出的。在物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掌握物理科学素养,可以使中学生面对物理学现象、事件和问题时,能够运用物理学相关的原理和科学方法做出判断或决策。

3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科学素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科学实验能使学生接触实际的物理,并能仔细地研究物理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物理教学中应怎样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

1用物理知识的教育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物理教学中通过知识的讲解和知识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知识,还能使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思维的敏感性,快速抓住问题的重点,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很有作用。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2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在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加强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职教大国向职教强国转变,已经成为高职教育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也是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实施科研训练,被普遍认为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1]这个研究和结论对高职教育同样适用,只是在具体途径和方法上应凸显高职以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2-3],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在“十三五”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领会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明确“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重要责任。

科研实践促进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动力分析

1.以科研促进创新是国家锻造大国工匠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决定了高职学生是否具有潜力、是否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高职学生是我国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大国工匠的主要资源储备库之一,高职学生的创新水平对国家的创新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专业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科研实践过程也提高了其综合素养,且人格进一步完善,为其后期的科研实践、领域创新、发展突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和创新型社会形成的形势下,高职院校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和锻造大国工匠的必然选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需求,为制造强国打造坚实基础的重要任务。

2.以科研促进创新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通过鼓励高职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其创新能力,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结构调整和内涵发展的需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其核心竞争力与挑战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所以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高职学生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关键所在。

高职院校要真正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强化教学的基础上应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充分体现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属性。研究表明,“科研训练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影响和改变,表明科研训练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作用。”[4]因此,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创建不同的科研实践或项目组织,尽可能包含学校各个专业领域和学科类别。

3.以科研促进创新是高职学生自我成才的需要

鼓励高职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是高职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高职学生要成为综合素质高、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非专业因素。高职学生在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资源,在科研实践中多人合作、与指导教师共事,甚至涉及部门协调等,这些过程都会促进学生由个体化向社会化转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属于项目驱动型培养模式,其重要性在于增强大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5]。高职学生在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会独立思考、认真务实、实事求是。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本专业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进行探索研究,是高职学生提高自我创新能力、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因此,鼓励和引导高职学生参与科研是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3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4

一、终身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今天,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所以我们的学生必须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必须学会基本的与信息打交道的能力。具有信息素养是成为终身的独立学习者的关键。

终身学习能力是指人类个体经过学习和训练而具备的、一直到老年还在起作用的一种从客观环境中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是密切联系的,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个关键成分,它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它对所有学科、各种学习环境、各层次的教育来说都是通用的。信息素养使学习者掌握学习经验,成为自我激励、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学习者。会利用合适的信息资源解决一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生活、工作的质量。有信息素养的人懂得如何学习,能最终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依靠信息素养技能,人们才能够进行终身的持续学习。

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信息素养作为人的一项基本素质,如同传统社会里要求人们具有“读、写、算”的能力一样,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素质,理应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加以培养。目前看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两种常见的途径:一种是课程教育途径,即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另一种则是学科渗透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各个学科的课程中。将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综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能力。

1.课程教育途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技能,使学生具有提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今后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晚,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上人们的认识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单一(以教材为中心设置单一必修课程);在教学理念上以计算机本身为学习对象,过分强调它的学科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还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些现状与信息技术本身的时代性、先进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在信息教育的教学中,若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上,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可能成为计算机的奴隶。真正的信息素养教育应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利用,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信息社会的人才。

2.学科渗透途径是目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各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任务驱动。围绕项目展开实践活动,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有利于把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1.具有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念是前提

信息时代的教育者首先应具备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念。这里所指的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是广义的教育观念,而是狭义的,就教师本身而言的教育观念。具体可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学生观。教师也好,学生也罢,都是教育系统中的具有平等地位的信息要素,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接收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选择、吸收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收;教育、教学信息的顺利流通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教学相长。教师在教的同时需要及时地收集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在做中学。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增强教育素养、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艺术。

二是教师的自我认识能力。教师本身也是学习者,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运行得更加协调,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我。

2.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教师是变革的动力,没有教师的转变,不可能有真正的信息素养教育。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应对职前和职后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中除了专门的信息技术运用培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的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一些工具性软件外,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和强化信息知识,开发和利用网上的信息为教学服务,学会创设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组织引导学生使用媒体,全方位地感知、认识学习对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建立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新体系,确保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要改变以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只注重学生获取了多少知识、技能的做法,对信息教育的评价应该注重评价学生综合的信息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作好形成性评价的记录,建立健全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教师对学生课上的各种表现要及时记录,如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提出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否帮助同学共同提高,是否正确处理信息垃圾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和完善成长记录袋内的各项内容,逐渐使形成性评价规范化、完善化。形成性评价可采用描述、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无论何种方式,都应该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

总之,在评价中要体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二者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信息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并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中去。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5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就市场而言,培养现代社会专业型职业性艺术类人才是可行也是非常迫切的,这也为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艺术类专业提供了论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具备艺术类别里某一特定职业和艺术职业群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专业人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符合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呈现出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专业设置不科学,专业与实际能力薄弱,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师资队伍缺乏双重性,就业观念偏狭等问题,同时在招生上因艺术类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和个人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学习吃力,老师教学吃力,致使毕业生质量不高,达不到一个艺术类从业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新的时期,一方面要借鉴普通高教艺术类专业的良好经验,另一方面要努力摸索创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类人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理性思考和定位,转变观念,努力扭转“夹缝中求生存”的被动局面。

三、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构成要素分析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稳健发展和新兴社会艺术的蓬勃兴起之下,艺术教育开始全面迈入高等职业化的道路,伴随职业教育的兴起而发展。“职业”二字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教育的特殊属性,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以实践能力为基准的,面向市场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教育则是为与艺术相关的行业培养的各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也是非常贴切的。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即要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起来加以把握,又要对教育主体的教育实践发生影响,具有引导定向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确定是对高职教育体系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对于艺术职业学院而言,教育理念要体现出社会现状、职业需求、以人为本以及发展空间的思想理念。结合社会现状。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紧密,而且更加直接,具有协同性。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开办要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其发展的标准和模式,合理地设置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其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要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社会文化的先进性。迎合职业需求。要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高等性,就要紧密结合相关于社会各领域和各层次对于艺术文化类的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设置其专业和专业的方向,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应用和第一线性,就要以动态的职业观来迎合社会对艺术文化类职业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职业教育是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展的产物,旨在将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应用型、实用型教学的出发点,提升人的潜能,关照人的发展,特别在高职的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培养中,不能盲目地追求学生在该职业能力上的培养,而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上都要具有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以人为本,在强调基础职业技能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兴趣、尊重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本身的一大基本特性,高职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其发展程度和水平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能只偏重本身的学历教育而忽视非学历教育,要树立为继续教育创造条件的观念,将高职教育面向终身,按照终身教育理念来发展。

(二)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即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第一位,就业是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可见高职教育是以特色和质量为突破口,并且具有最鲜明的职业技能性。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定位,以及与其它专业的区别,若在培养目标上认识不清,则会导致其在培养目标上的无针对性,而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高职艺术类专业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专门化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艺术理论素养,具备教学、辅导等方面的能力,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并与基础教育相衔接,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等艺术职业性人才,基础专业和实践能力强是它的主要特性,应该具有师范性、基础性、专业性、实践性的特点。“师范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育与本科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专门的艺术院校及本科类院校是培养在某一方面专业突出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专业要求高、精、尖。高职艺术类专业要求学生在专业上全面发展,在艺术类的岗位上其工作内容专业基础的方向和思路正确。“基础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在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的同时,也作为今后再教育的基础,现阶段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是终身学习艺术的一个基础,要学会学习,学会传授,也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专业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基本素养,能够适应艺术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当今环境下,也要适应社会艺术文化发展的新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和拓展。“实践性”是指要增强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基础,能胜任面向社会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需求,与社会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设置

对于教学工作而言,灵活主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于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构成要素,高职教育需要根据各分科的分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需要,结合专业目录设置适合的学科门类。同时,专业设置也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工作,能体现和反映出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市场就业方向,专业的设置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不仅要考虑到学校的发展规划、目标等因素,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顺应现代产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突出院校与区域,与所属行业所需求的特色型专业。就高职教育艺术专业而言,要考虑:(1)艺术类专业和艺术相关行业和区域的现实发展对所需要的音乐类人才相适应。(2)高职院校与艺术相关行业和区域上是否联系紧密,是否能根据市场、以及招生计划的完成情况对该人才的需求来设置和调整艺术类的专业以及专业的方向,优化课程结构。(3)逐步提高现有的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把握艺术类行业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和变化,并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训场所。

(四)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所确定的基本框架。高职的课程模式都是由高职教育的目标、性质和功能来具体呈现和操作的,要实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吻合,课程模式的设立和建设十分重要,需要正确地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把握课程体系的目标,并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核心是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三方面,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来说,课程模式的构建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1)在理论教学方面,要根据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基础的课程要体现出以应用为目的,专业的课程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艺术基础类的课程设置与其它人文、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实践和理论上要处理得当;要让各个课程之间进行合理的衔接,形成以艺术类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为要求的课程模式和体系。(2)在实践实训教学方面,要摸索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并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职业技能,如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最基础的各项表演,对于基础教育教学的把握,让职业综合能力与职业的素质进行结合,并将实践的教学体系和理论的教学体系互相渗透。(3)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要积极实行以实践为基准的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在考试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艺术生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探索适应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方法。

(五)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是将教育的理念进行贯彻的中间环节,是对培养目标进行实现的过程,它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活动的途径。职业教育的培养途径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基本途径、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综合途径是培养途径的主要内容。在高职艺术专业中最基本的途径是采用一般性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艺术实践,这也是普遍认同和采纳的培养途径的方式;最主要的培养途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属于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是指学校的校园文化,包括第二课堂、校风、学风,对学生思想理念和素质,艺术个性的培养等产生的积极的影响;综合途径是高职教育所倡导的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六)培养制度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6

1995年国家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全国师范类院校重视教师教育专业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度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得到强化;随着社会重视学历、资历,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大等现象的出现,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一度出现滑坡的现象。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中都提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重庆乃至全国各高校掀起了实践育人工作经验交流热潮。

一、强化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意义

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而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又是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所以强化学生基本实践能力是做好实践育人的首要工作,也是高校实践育人的基础性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大,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问题的出现,实践教学成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薄弱环节,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也被弱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要求高校加强实践育人的工作,同时也体现出强化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工作的必要性。

二、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内容

200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中要求从业者“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通知中还指出“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通用技能应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和教育技术能力”五部分;对于教师教育艺体专业的学生来说,基本实践能力还包括:音乐演奏技能、舞蹈表演技能、美术创作技能、体育竞技与示范等基本能力。

三、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途径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在大学期间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同时交叉进行。其中校内培养途径主要有课程培养、“导师制”指导、技能训练和比赛、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学生在校内主要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学校实践活动等来达到培养基本实践能力的目的;校外培养途径主要是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践)和毕业实习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

(一)校内培养途径

1、课程培养途径

课程培养是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重庆文理学院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其中基本实践能力开设的课程有:教师口语、书写基础、写作(含应用文写作)、班队工作与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基础性实践能力的课程开设时间都在一年以上,开设课时都在60课时左右,与基本实践能力五大部分相关的课程学分超过了该专业总学分的四分之一。通过课程培养途径,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基本实践能力,在教师职业活动中更好的辅助教育教学工作。

2、导师制培养途径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校在对本科生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选聘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导师们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制定成才计划,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快速成长的教育制度[1]。导师制能够把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的训练、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有效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更好地突显导师制的育人功能。

3、技能训练培养途径

教师教育专业技能是基本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文理学院对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要求以班为单位集中上早、晚自习,除规范大学生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还有一目的就是加强大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实施方案,安排技能“小先生”集中早晚自习时间授课,学生充分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开展训练,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

4、技能比赛培养途径

重庆文理学院从班到二级学院再到学校都有结合专业要求开展的技能比赛,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教师教育专业采取“以赛促训”原则,把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中的“赛”和“训”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制定出详细的技能训练计划表。

5、学生社团培养途径

学生社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组成团体,是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力量。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以10个学生社团为平台,把教师教育专业基本实践能力化分成了:听、说、读、写、看、思、做、研八个方面,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突出”。10个学生社团涵盖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不同方面;社团创办的主旨以提高学生在相关教师教育专业基本实践能力方面的素质,每个学生社团都有相关专业的指导教师,以比赛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学生在校内外获得的奖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出来的。实践证明,学生社团这种培养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校外培养途径

1、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培养途径

在重庆文理学院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项目要达到10学分要求,具体的认定办法参照《重庆文理学院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进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实行项目推动制,主要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技人文素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从业技能等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认定学分,内容包含了思想道德方面、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各类科技学术竞赛、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等方面。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培养途径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

2、认知实习培养途径

认知实习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景,从而使之了解专业的价值观、态度、理论及工作技巧与应用[3]。重庆文理学院教师教育专业都要求学生在大学第一、二学期到中小学中去,开展为期两周的专业认知实习,合格者记2学分。观摩主要课程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了解班队活动的开展情况,多方感受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以增加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

3、专业实习培养途径

教师教育专业实习(实践)就是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后,利用正常的学习期间,到中小学校见习,目的在于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重庆文理学院教师教育专业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第四至第六学期开展,时间在2-3个周,合格者记2-3学分;由具体专业课程老师安排时间和内容,统一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去实践,实践后组织召开座谈会相互交流,查找各自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修正和弥补。只有把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在专业实践方面的能力。

4、毕业实习培养途径

总书记在全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四学生处于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阶段,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重庆文理学院加大了教师教育专业毕业实习的时间,用大四年级一个学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毕业实习,目的就在于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实习时间,努力实践专业基本知识,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的能力,加强专业技能的实践。通过毕业实习时间的延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能更好地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基本实践能力。

四、结语

本文把握教育发展阶段的特性,把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作为指导思想。从强化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现实意义、教师教育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内容、校内和校外的培养途径等方面,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探析,以期能为高校在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育人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7

关于外语语用能力培养途径,语言学研究者众说纷纭,但都认为需要针对影响语用能力培养的因素来设计途径。

明确影响因素前,首先需要弄清语用能力的内涵。对其内涵,学者们看法不一。但无论如何定义,语用能力都是人们借以识别语境并在特定语境中精准领会他人意图和意思并恰到好处地自我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涉及与语言本身和社交相关的两种不同的语用能力,由此,语境也就分为语言和非语言的语境两种,而语境敏感性和表达得体性构成了语用能力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影响语用能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有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还有诸如性别、年龄、性格、态度、社会心理距离等个人因素,此外,还有母语负迁移、传授语用知识和能力的方法、目标语接触时间长短、目标语文化、目标语学习语境、教学状况等。

关于语用能力培养途径,学者们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有些研究者指出,需要教授给外语学习者如何正确得体地使用外语来进行富有成效的交际,如何透过复杂的语言内容把思路理顺,这么做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需要重视语境,把关联理论与实际交流相结合。其中,颇为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将文化教育付诸实施,以使得外语使用者交流时充分考虑到交流对方的文化背景,以助于交流。另外,教学方式方法也至关重要,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王婷的观点是,语法掌握得好,语用能力不一定就强,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提高语用输入的质量,培养语用能力,尽量避免语用失误;另一方面,必须结合语境进行语用输入,增强语用意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给外语学习者提供训练语用能力的仿真甚至真实的任务。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语用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研究。总的来说,培养语用能力途径大致有以下几条:(1)可以充分发挥显性教学的作用,再用隐性教学传授语用规律会比较行之有效,因为与社交语用能力相关的语用规则比较复杂,假如要学习者单纯通过隐性教学来慢慢摸索速度会比较慢,效果也不太明显,有时甚至会使学习者摸不着头脑;(2)需要进行文化教育,向学习者大量传授与交际对方相关的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以便学习者在交际时可以根据特定语境正确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3)可以采用课堂仿真交际教学,或走出课堂进入真实语境进行现实语境交际教学,这些方法有基于内容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将课堂内外教学与自主训练相结合,有选择性地结合使用传统语言的教学方法,尽量多地提供给学习者运用外语的机会,并不断地结合鼓励性反馈和情感教学,使学习者的学习欲望持续加强。

由此可见,要设计外语语用能力培养途径,需要透彻理解语用能力的内涵,同时不可忽视影响培养的因素,这样设计的途径方能可行有效。而培养的途径虽然种类较多,但归根结底,离不开课堂内外对语用意识的加强、对语用知识的传授及对语用能力培养机会的创造和传授者和学习者的共同投入和积极训练。

参考文献

[1]何春燕.我国语用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65~71

[2]刘绍忠.语境与语用能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3):24~31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8

工科院校中的青年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于创新精神,但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训练,缺乏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工科高等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与速度。而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一个微观的层面,对于我国工科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诸多因素制约了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如工科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普遍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训练,而很多高校在晋升加薪等方面都倾向于强调科研成果,使很多青年教师都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造成了工科高等教育的严重质量问题。如何针对工科青年教师的特点,研究出适合的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提高工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类院校专业未来的师资水平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我国学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2000年扩招政策实施之后,随着大量的工科青年教师加入高校教师队伍,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我国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关注点:(1)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2)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3)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其中,针对工科青年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是所有研究的目标,一直贯穿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始终,是研究的核心内容。

国内对于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较少,张明雷等通过调查问卷法,对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工科青年教师的教学优势和劣势,但其研究没有提供切实可行的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王艳等对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给出了四条建议:青年教师导师制,有效发挥传帮带;教学科研相结合,教学内容更新快精心设计备好课,教学效果更精彩;开放视野勤创新,大胆改革学生爱。其建议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对工科青年教师的针对性。

三、提高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1.针对工科青年教师特点进行培养和培训

工科青年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需要经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对于自己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十分陌生,缺乏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手段的系统培训,甚至有的所学专业与任教专业不一致。青年教师多为“80后”青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维非常活跃,喜欢独立思考,但对待学生可能会有偏激、缺乏耐心的现象;进取心、自信心很强,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但自控力不足,不善于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和意见;喜欢参与竞争,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往往团结意识不够强。在岗前培训过程中和日常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把握工科青年教师以上的心理性格特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工科青年教师得以健康成长,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转变。

岗前培训对于没有师范基础的工科青年教师尤为重要。岗前培训,就是要使教师了解教师角色对社会、事业、生活及本职工作应持有的态度。某些高校的岗前培训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的培养青年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考核方法松散,造成部分教师的应付心理。岗前培训不能随意化、表面化而流于形式,应从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从青年教师特点出发,形成相对稳定的管理模式和规程,使培训真正收到良好效果。

2.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工科青年教师大部分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他们在学习期间,得到了很好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的培养,具有很好的科研素养和科研热情。目前,多数高校职称评定工作不仅要求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还要有教学、科研课题和论文等诸多成果。如何处理好科研和教学二者关系,也是工科青年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工科青年教师可以将本科室及自身的研究课题进展状况充实到课堂教学,还可以增设几次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

工科青年教师的共同优势是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计算机水平和外语水平较高,思想活跃,敢于尝试,具备从事教师教学工作的能力和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大部分不是师范大学毕业,缺少教育理论和教学法的基本修养;由于教师总量不足、现行教师聘用制度的不完善,多数青年教师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承担起教学任务,没有做助教的经历,也不能经常得到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所以,许多青年教师虽然在主观上想把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尽快提升上去,在教学第一线做出成绩,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帮助指导,自己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则为工科青年教师提供一种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锻炼机会、学习机会。通过参加教学竞赛,可使工科青年教师找到自身教学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进步。

4.完善教学监控,加强教学反思

教学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备环节。对于新上岗的工科青年教师,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大对工科青年教师的听课监控和学生听课效果反馈工作。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工科青年教师获得教学知识、提高教育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教学反思。只有通过积极的教学反思,工科青年教师才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认识和自我定位,进而激发教学和研究的热情。同时,不断的教学反思,也可以使工科青年教师自己评估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不断改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目标。

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工科青年教师应当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能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基础扎实、能力出众、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宋朝丽.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3,(4):135-137.

[2]王艳,支希哲,高行山,朱西平.工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32)1:107-109.

[3]张明雷,王贵成.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10,(6):28-29.

[4]葛文君.关于高等学校科研促进教学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9):1-3.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9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自律培养、心理健康培养、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创业培养等等。一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在高职院校中都被视为重点工作,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的特征决定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使用型人才为宗旨的职业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是高职院校的要求之一。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成效却不大,新形势下必须要进一步创新其途径和方法。

1.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问题

1.1工作与学生的实际不符,效果不佳

虽然高职院校经常会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该项工作的开展却未起到较好的结果[1]。在高职院校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当教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时,学生在课桌低下睡觉、玩手机、看小说等。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讲师所讲的内容皆为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是陈腔滥调,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十分枯燥,难以集中注意力。

1.2工作方法不科学,影响工作效果

高职院校内部关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一般以大规模的讲座形式为主,这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式缺乏科学性,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较为不佳。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生源上就具有一定的差距[2]。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主要表现为基础较差,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纪律观念不强等,对于这样的学生高职院校仍然采用大规模讲座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模式,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思想误区。例如,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评价思想政治工作时采用的皆是笔试测验的形式,这种形式只能测量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根本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将思想政治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导致实质上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不佳。

1.3工作者素质仍然有待提高

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的进展以及工作的效率。对于我国各高职院校而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工作仍然是高校各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正是由于高职院校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理想。首先,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有效的技术交流平台,工作者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及时的评价,导致思想政治培养工作难以有新的进展,培养方法和内容严重滞后。其次,部分工作者缺乏足够的职业心和责任心[3]。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管理学生,任由高职学生继续下去。这样的放纵行为在无形中更加剧了学生的不守规则行为,造成恶性循环。

2.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1提高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

首先,需要高职院校保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将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工作首位。一方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只有做好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够使学生具有坚毅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关系着学生暂时的发展,还关系着学生的一生,甚至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全[4]。只有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有利于社会安定;其次,提高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还要求学校要将工作落实到位,要注视工作开展的效果,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2.2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第一,高职院校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选拔中要更加重视人才的素质。身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掌握专业的思想政治知识、具有高学历和丰富的从业经验。此外,工作者必须还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能够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为己任;第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授方式的培训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培训[5]。培训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培训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形势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提高培养的实用性,学校必须及时就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对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工作者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创新培养途径,重视培养效果

思想政治培养与一般学科不同,思想政治培养需要各方面培养的相互配合:第一,学校课堂培养。较强高职院校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基础。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培养的重视,要求高职能够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提升实际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重视校外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校内,还应该适当延伸至校外。在各项活动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行为处事的能力等等,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提高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提高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并创新培养途径,重视培养效果。(作者单位: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闫丹.论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科技信息,2013,25:58+101.

[2] 丁慧琼,高华.融合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91-93.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10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前苏联研究中小学生数学能力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总是处处注意现象的数学的侧面,注意空间的数量的关系、联结及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辨析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气质的人(当然包括有一定数学经验),可立即领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奇数个奇数之和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注意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会逐步形成数学气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敢于质疑问难、挑战未来的勇气。这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的典型的个性心理特征。

2.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视如畏途。在数学教学中,都是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3.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

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人的经验,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数学符号组合的分析、图形的证明、计算的变化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逻辑理解、抽象概括,对称欣赏、表象创造、变化联想等方面,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性和独创性等创新思维的优良品质。为此,应该鼓励学生摆脱那种习惯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

4.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中学生而言,数学能力就是学习数学(再造性)的能力。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迅速而成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三大方面。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向“创造性”数学能力转化,就必须注重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学生的数学中形成和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力争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具有社会意义内容的实际问题,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具有创造性地教和学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

创新的教学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顺利畅通,必须改变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数学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如尝试自学——探究型、引导——探索型等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创造性地教和学。 转贴于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3.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

三、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纳入整个学校的创新教育体系之中

1.数学是构成学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纳入整个学校的创新增长率体系之中,才能构成创新教育的巨大合力,达到提高学生方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2.数学教学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结合。

学科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根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品德,即在创新过程中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

3.数学教学要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

学科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得多学科知识融汇贯通,多种能力、方法和手段的得以综合,可为创新策略的建立和丰富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11

(二)应用型人才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界定 社会的人才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客观规律转换为科学原理;另一类是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进而物化为给人类社会带来利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他们主要将科学原理演变为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前者侧重于理论研究,后者侧重于实际操作。由此,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注重培养理论素养的学术型人才,另一类为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区别于学术型本科人才和高职专业人才,其知识结构具有复合型、跨学科性和现实性;其能力结构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其素质结构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其时代特征是具有国际化,有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以及开放的心态、全球的视野和全人类观念。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等院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该目标为专业人才设计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制定出为实现这些结构的教学课程体系和组织管理方式并加以实施的标准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次是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培养途径等;第三层次是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高等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的过程中,其培养模式应建立在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之上,并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应用”应成为会计学科布局、会计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和质量评价的主色调。与学术型会计人才培养相比较,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更要强调应用性知识和会计技术应用。

二、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内容与方式现状

(一)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培养目标决定着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最终制约着会计本科教育的质量。一方面,国家将本科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陈之举,2008)也就是要向社会培养“精英”式的会计人才,目标定位较高、范围较广,偏重培养会计理论知识,忽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备行业经验、财务与内部控制、团队协作、语言和沟通、项目管理和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等技能的会计人员。由于高校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不一致,导致会计学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所差距,以致出现了会计本科生就业难,而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又严重短缺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较笼统、不明确,未能结合行业需求、地方特色以及会计人才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制定,无法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

(二)本科会计人才培养内容方式不够健全 内容方式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培养途径四个方面。

(1)课程体系。一般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这种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对于公共基础课,设置偏多,占用了大量学时和学分。对于专业基础课,一方面独立开设,各自为战,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复现象,而且应用型课程偏少;另一方面,专业核心课开设重点不突出,受学时的限制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讲解,系统性较差,课程设置上往往侧重于会计专业知识,缺乏从事现代会计工作所需的其他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欠缺综合技能的培养,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与市场需求不一致;此外,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容易增加学生会计违法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对于专业选修课,不仅开设随意性较大,而且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学生往往为了学分而学习,导致专业选修课程形式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的会计理论,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

(2)教学内容。一方面,有的理论课程之间内容存在重复现象,造成教师在教学中要么重复讲授,要么相互推卸内容,导致教学内容遗漏,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合理,理论教学课时比重偏大,实训教学课时偏少。由于侧重传授理论知识,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再次,校内实训内容单一,校外实训流于形式。在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方面,注重单项操作技能的训练,综合操作技能的培养欠缺;只注重会计核算型的实训,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等的管理型实训较少。在校外实训方面,由于企业会计业务涉及商业机密,一些企业拒绝接受会计业务实习生,导致校外实习基地难于寻找,校外实习流于形式,使得学生很难通过实训真正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

(3)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方面,目前会计本科教育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具体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以实务操作为辅,或者先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集中讲完理论后再集中进行会计的实训教学,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一些效果较好的方法,如情景模拟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方法运用较少。在教学手段方面,虽然多媒体教学比较普及,但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率不高。

(4)培养途径。培养途径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目前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主要依靠校内实训为主,校外实习基地为辅,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则相对滞后,致使培养途径单一,学生缺乏更大的实践平台。

三、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相关建议

(一)培养目标的确立 人才培养目标是会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根据相关招聘网站提供的会计招聘数据进行分析,每两个月招聘的会计职位达10000多个。按照学历层次分析,学历要求大专的比例最高为49.45%,本科占29.26%,对学历没要求的占16.45%。按照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进行分析,不要求工作经验的职位只占17.67%,即82.33%的职位要求有年限不等的工作经验。可见,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并非单纯强调高学历,主要是工作经验。这一方面体现了会计专业的应用性学科特点,另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的导向更加注重能力。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每产生一种需求,都会对应地产生一个职业群和一批职业岗位去满足这种需求。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由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人才层次决定的,因此必须紧密结合人才需求的现实环境。

目前会计职业的工作性质出现两大趋势:一是专业知识集成化,以往从事单一基本会计实务岗位的会计人员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多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会计人员;二是指会计职业的社会化,通过建立会计师事务所,集各种专业精英于一起。因此,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从事会计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且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应该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加以调整。

(二)内容方式的更新 本科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容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培养途径五个方面。

(1)细化专业方向,注重应用能力培养。会计学专业不能简单地以社会行业来进行设置,而要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细化,设置更为具体和多元化的培养方向。有需求才有市场,因此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设定会计学专业方向。如,注册会计师方向侧重培养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能力的学生;国际会计方向侧重培养具有国际会计理论和实务能力的学生等。目前用人单位都是根据岗位需求来招聘人才,招聘单位更多看重该专业毕业生能否胜任这个岗位。因此还可以具体设置房地产会计、税务会计、物流会计以及法务会计等按照岗位设定的专业方向。

(2)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是把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实施过程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

一是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会计理论课程体系中,要紧紧围绕“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会计学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上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应强调“强应用”,所谓“强”是指强化,即强化应用能力或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会计学科所属的经济管理学科课程,如统计学、经济法、管理学、证券与期货、基础会计学等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四个支柱学科类的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面向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与分析、审计理论与实务等方向设置选修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进行专业研究、专业应用和专业开拓的兴趣与能力,因而专业性课程应占总学分的30%左右。

二是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实践教学内容应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与理论教学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考虑,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应构建逐步递进的五阶段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具体来讲,第一阶段是培养基本技能的课程单项实训。该实训通过配合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单元进行单项实训,达到强化和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的目的。第二阶段是培养初步综合技能的企业综合模拟实训。该实训通过进行企业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和仿真模拟实训,达到培养学生胜任会计岗位的职业综合能力。第三阶段是培养高级综合技能的现代企业综合模拟实训。该实训通过会计信息化实训、审计一体化实训和ERP实训提高学生现代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技能。第四阶段是培养创新技能的科研实训。科研实训包括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环节。该实训通过学生校外实习后写作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必要手段,因而实践课程应占总学分的30%左右。

三是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的构建。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由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组成,尤以会计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主。根据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通过增加通识教育的课程来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拓展课程就是指通识教育的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所普遍进行的基础性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和个性品质的训练,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开设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经济管理类、人文艺术类的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如,会计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可以通过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或聘请社会会计人员做会计职业道德的专题讲座,教育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会计事务。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应强调“实基础”,所谓“实”,是指实在、实用,即基础理论知识应该真正成为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应该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由于素质拓展课程具有方向确定和精神动力的基础作用,因此它在本科会计教育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占总学分的30%左右。

(3)根据行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要符合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灵活多变的原则,在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上下功夫。应用型会计课程内容体系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前瞻性、国际性、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等特征。应突出应用性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内容,确保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吻合。一是高校应根据会计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对教学内容迅速更新的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加强教学内容的职业适应性,适当拓宽专业面,强化基础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可以胜任更广泛的工作岗位。三是整合会计教学内容,避免有些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和遗漏现象。四是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加强实践内容的连续性,实践教学内容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培养。在学习会计学理论时,应加强理论与实践课实时互动,只有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才能对实际工作岗位有较好的模拟性,从而使学生在与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相接近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技术,并得到一定的实际应用经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讲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参与讨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训资料,促使学生努力探求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五是优化整合实训内容。实现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实地实习结合、专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实训与信息化实训相结合、学年论文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相合。

(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科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紧紧围绕学生掌握技术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来选择、组织和开展。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因教学对象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因教学环境而异。根据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教学方法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项目驱动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和鼓励学生研究学科前沿问题,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不可分,因此除以上教学方法外,在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实践式教学法,即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有关合作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学习,或邀请有关合作单位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交流教学。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结合幻灯片、视频和网络资源,扩大课堂的信息量。同时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通过幻灯片的演示,配合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实训教学中,可以以网络为依托,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会计教学软件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进行融合。同时,构建由网络支撑的师生互动系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服务。

(5)构建校企合作的培养途径。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强调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和对社会的直接适应性,这就使得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突破高校校内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培养途径,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培养途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具有一定素质基础并具备较强会计业务能力和一定财务管理能力的人才,其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有相当一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场所才能获得,而不是仅靠学校教育获得的。因此高校要广泛联系能代表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这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熟悉企业会计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首先,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其次,还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和编写以及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都具有很强的补充和支撑作用;再次,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提高自身的科研与教学水平。

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方式作为重要的培养模式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

[本文系2012年山西省留学办科研资助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优化高校治理结构的反思”(编号:2012-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12

(一)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经验 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问题,西方国家在近一个世纪前就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该校还与企业合作开设“双元制”专业,与企业合作培养工程师,将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引入到高等教育范畴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澳大利亚的理工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强调面向行业、结合企业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会计本科教育,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指出:“会计专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在进入职业界的时候成为职业会计师。”强调了会计本科教育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重点放在职业资格考试上。我国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从2002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陆续组织了部分本科院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方面的课题研讨。其中北京联合大学已经对应用型本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还有一些独立学院,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对此也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有的学者认为应按照“应用+技能+素质”的模式培养,也有学者认为应按照“订单式”的模式培养,还有学者提出“3+1”的模式培养。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院校会计教育关注的热点。

(二)应用型人才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界定 社会的人才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客观规律转换为科学原理;另一类是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进而物化为给人类社会带来利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他们主要将科学原理演变为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前者侧重于理论研究,后者侧重于实际操作。由此,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注重培养理论素养的学术型人才,另一类为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区别于学术型本科人才和高职专业人才,其知识结构具有复合型、跨学科性和现实性;其能力结构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其素质结构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其时代特征是具有国际化,有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以及开放的心态、全球的视野和全人类观念。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等院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该目标为专业人才设计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制定出为实现这些结构的教学课程体系和组织管理方式并加以实施的标准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次是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培养途径等;第三层次是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高等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的过程中,其培养模式应建立在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之上,并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应用”应成为会计学科布局、会计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和质量评价的主色调。与学术型会计人才培养相比较,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更要强调应用性知识和会计技术应用。

二、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内容与方式现状

(一)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培养目标决定着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最终制约着会计本科教育的质量。一方面,国家将本科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陈之举,2008)也就是要向社会培养“精英”式的会计人才,目标定位较高、范围较广,偏重培养会计理论知识,忽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备行业经验、财务与内部控制、团队协作、语言和沟通、项目管理和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等技能的会计人员。由于高校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不一致,导致会计学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所差距,以致出现了会计本科生就业难,而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又严重短缺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较笼统、不明确,未能结合行业需求、地方特色以及会计人才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制定,无法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

(二)本科会计人才培养内容方式不够健全 内容方式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培养途径四个方面。

(1)课程体系。一般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这种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对于公共基础课,设置偏多,占用了大量学时和学分。对于专业基础课,一方面独立开设,各自为战,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复现象,而且应用型课程偏少;另一方面,专业核心课开设重点不突出,受学时的限制教师

只能选择部分内容讲解,系统性较差,课程设置上往往侧重于会计专业知识,缺乏从事现代会计工作所需的其他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欠缺综合技能的培养,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与市场需求不一致;此外,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容易增加学生会计违法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对于专业选修课,不仅开设随意性较大,而且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学生往往为了学分而学习,导致专业选修课程形式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的会计理论,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

(2)教学内容。一方面,有的理论课程之间内容存在重复现象,造成教师在教学中要么重复讲授,要么相互推卸内容,导致教学内容遗漏,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合理,理论教学课时比重偏大,实训教学课时偏少。由于侧重传授理论知识,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再次,校内实训内容单一,校外实训流于形式。在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方面,注重单项操作技能的训练,综合操作技能的培养欠缺;只注重会计核算型的实训,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等的管理型实训较少。在校外实训方面,由于企业会计业务涉及商业机密,一些企业拒绝接受会计业务实习生,导致校外实习基地难于寻找,校外实习流于形式,使得学生很难通过实训真正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

(3)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方面,目前会计本科教育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具体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以实务操作为辅,或者先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集中讲完理论后再集中进行会计的实训教学,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一些效果较好的方法,如情景模拟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方法运用较少。在教学手段方面,虽然多媒体教学比较普及,但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率不高。

(4)培养途径。培养途径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目前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主要依靠校内实训为主,校外实习基地为辅,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则相对滞后,致使培养途径单一,学生缺乏更大的实践平台。

三、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相关建议

(一)培养目标的确立 人才培养目标是会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根据相关招聘网站提供的会计招聘数据进行分析,每两个月招聘的会计职位达10000多个。按照学历层次分析,学历要求大专的比例最高为49.45%,本科占29.26%,对学历没要求的占16.45%。按照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进行分析,不要求工作经验的职位只占17.67%,即82.33%的职位要求有年限不等的工作经验。可见,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并非单纯强调高学历,主要是工作经验。这一方面体现了会计专业的应用性学科特点,另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的导向更加注重能力。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每产生一种需求,都会对应地产生一个职业群和一批职业岗位去满足这种需求。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由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人才层次决定的,因此必须紧密结合人才需求的现实环境。

目前会计职业的工作性质出现两大趋势:一是专业知识集成化,以往从事单一基本会计实务岗位的会计人员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多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会计人员;二是指会计职业的社会化,通过建立会计师事务所,集各种专业精英于一起。因此,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从事会计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且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应该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加以调整。

(二)内容方式的更新 本科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容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培养途径五个方面。

(1)细化专业方向,注重应用能力培养。会计学专业不能简单地以社会行业来进行设置,而要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细化,设置更为具体和多元化的培养方向。有需求才有市场,因此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设定会计学专业方向。如,注册会计师方向侧重培养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能力的学生;国际会计方向侧重培养具有国际会计理论和实务能力的学生等。目前用人单位都是根据岗位需求来招聘人才,招聘单位更多看重该专业毕业生能否胜任这个岗位。因此还可以具体设置房地产会计、税务会计、物流会计以及法务会计等按照岗位设定的专业方向。

(2)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是把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实施过程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

一是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会计理论课程体系中,要紧紧围绕“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会计学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上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应强调“强应用”,所谓“强”是指强化,即强化应用能力或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会计学科所属的经济管理学科课程,如统计学、经济法、管理学、证券与期货、基础会计学等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四个支柱学科类的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面向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与分析、审计理论与实务等方向设置选修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进行专业研究、专业应用和专业开拓的兴趣与能力,因而专业性课程应占总学分的30%左右。

二是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会计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关键,实践教学内容应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与理论教学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考虑,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应构建逐步递进的五阶段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具体来讲,第一阶段是培养基本技能的课程单项实训。该实训通过配合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单元进行单项实训,达到强化和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的目的。第二阶段是培养初步综合技能的企业综合模拟实训。该实训通过进行企业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和仿真模拟实训,达到培养学生胜任会计岗位的职业综合能力。第三阶段是培养高级综合技能的现代企业综合模拟实训。该实训通过会计信息化实训、审计一体化实训和erp实训提高学生现代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技能。第四阶段是培养创新技能的科研实训。科研实训包括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环节。该实训通过学生校外实习后写作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必要手段,因而实践课程应占总学分的30%左右。

三是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的构建。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由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组成,尤以会计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主。根据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通过增加通识教育的课程来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拓展课程就是指通识教育的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所普遍进行的基础性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和个性品质的训练,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开设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经济管理类、人文艺术类的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如,会计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可以通过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或聘请社会会计人员做会计职业道德的专题讲座,教育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会计事务。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应强调“实基础”,所谓“实”,是指实在、实用,即基础理论知识应该真正成为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应该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由于素质拓展课程具有方向确定和精神动力的基础作用,因此它在本科会计教育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占总学分的30%左右。

(3)根据行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要符合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灵活多变的原则,在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上下功夫。应用型会计课程内容体系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前瞻性、国际性、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等特征。应突出应用性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内容,确保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吻合。一是高校应根据会计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对教学内容迅速更新的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加强教学内容的职业适应性,适当拓宽专业面,强化基础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可以胜任更广泛的工作岗位。三是整合会计教学内容,避免有些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和遗漏现象。四是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加强实践内容的连续性,实践教学内容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培养。在学习会计学理论时,应加强理论与实践课实时互动,只有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才能对实际工作岗位有较好的模拟性,从而使学生在与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相接近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技术,并得到一定的实际应用经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讲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参与讨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训资料,促使学生努力探求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五是优化整合实训内容。实现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实地实习结合、专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实训与信息化实训相结合、学年论文与校外实践相

结合、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相合。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13

1、通识教育与信息素养

1.1 通识教育的意义与面临的问题

钱理群先生表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社会艰难转型的时期,钱先生对大学教育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高等教育起源于前苏联模式,长期以来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才”,而忽视了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人”。如果大学培养的人才更重视自己的利益,而非国家、社会公众的利益,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大学生人文和道德素养的滑坡是必然的。大学应该把学生培养为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的全面素质的人才,通识教育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化”的教育而言,是非功利性的,它秉承的是培养社会“完人”的教育理念。哈佛红皮书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首先将学生教育成民主社会中负责的人和公民的那一种教育”,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有教养的人,此种人需要具备4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适当判断的能力、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与国内高等教育界交流的日益广泛,通识教育的理念开始在国内高等教育界急切升温。但是,由于专业教育思想的深远影响,国内通识教育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始终寄存于专业教育的影像之下。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总结出通识教育存在的4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常常处于脱离状态,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是谋生活的教育,而不是一种提升生命的教育;二是有些学校的通识课程之知识承载度不足;三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现今大学课程多半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四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相比较通识课程,他们更加重视专业必修课。另外,通识教育还面临大学评价这样严重的外部问题,当前所采用的大学评比指标基本上都是数量化、标准化的指标,而通识教育由于较难加以数量化、规模化、标准化,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1.2 通识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通识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通识教育中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桥梁。国内大学最初以开设文化素质课程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大多数高校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方式,积极探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式。从教育目的上来说,文献检索(或称谓信息检索)相关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分析能力和信息道德法律操守。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素养教育已经自觉的融入到了通识教育之中,成为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外,信息素养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有效支撑。2000年,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提出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包括:能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能评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素养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人个人素质的关键。信息检索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搜索学术文献,支持科学研究探索,还应该帮助学生能够利用它的教育成果完成自我教育、自我培养,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间建立桥梁。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五标准,它涉及到学生个体的思维、知识、技术、协作以及法律和道德意识。从认知、思想和技术视角提升学生基本素质。能够渗透、融合到几乎所有学科专业教育,为开展通识教育建立了良好的方法学和技术能力体系。

2、国内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2.1 培养途径单一

自198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开始,不论是文献检索阶段还是信息检索阶段。此项课程始终将自己定位在方法类和工具类课程,成为开展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主要甚至惟一途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管理一般都设在图书馆,专业教师也产生在图书馆,师资背景也多以图书情报学居多。由于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的体系,信息检索能力仅仅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仅信息检索课程显然不够,有必要对信息素养培养途径进行研究,整合所有的教学资源,使信息素养教育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培养内容不足

当前信息检索课程教材中信息检索技能训练内容所占的比重多,而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偏少,信息意识教育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由于信息检索本身就是定位为工具课、方法课,不可能更多涉及素质培养的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且教材内容很难及时反映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导致授课内容老化现象严重。同时,绝大多数高校的信息检索课程课时设置在16-32课时之间,课程性质以选修课为主,很难开展全方位的信息素养教育。而且选修人数偏少且多集中在医学、理工类专业学生,信息检索课程在信息素养培养和通识教育中的影响力严重不足。从课堂教学看,由于师资学历背景的局限,课堂教学主要集中在文献信息检索工具使用、学术资源检索,在培养完整的信息素养方面很难有突出的效果和研究深度。

2.3 培养管理缺失

从课程面向的对象看,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既存在于面向专业教育的选修课,也存在于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管理则以图书馆为主体。由于对信息检索相关课程认识的局限性,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很难进入到教学一线的视野,这无疑阻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笔者从网上对一些大学开展的通识课程进行了解,发现仅有武汉大学将信息检索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范畴。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然而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追求还仅仅停留在图书馆个体努力层面。信息素养培养管理的缺位使信息素养教育面临发展桎梏。

3、基于通识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信息素养

虽然,通识教育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却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钱理群先生担忧问题的惟一途径。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关乎高等教育的未来。

3.1 建构教育体系,融入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理念,实现这种理念必须建构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实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中,不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信息素养教育都是依托课程设置完成的,但是课程的开始与终结并非意味着通识教育的完成,恰恰是刚刚开始,更多的通识教育则需要学习者后续自主完成。基于通识教育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可以从3个视角完善:一是积极探索、整合通识教育课程,对与信息技术、法学等有关课程进行分析,形成符合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教学内容;二是改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环节,改变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考核模式,结合专业教育需求,以学科专业发展为内容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三是建立教育跟踪机制,将信息素养培养融入到整个的大学教育阶段乃至终身教育阶段,技术引导、思想引导、法律道德引导都成为跟踪机制的内容,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信息素养标准或单纯的课程教学研究。

3.2 完善教育内容,强化人文教育

在教学内容上,由于信息素养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的很多学科体系,以一门甚至多门课程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都不可能完成。虽然,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提及了专利、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标准等部分内容,但是,远不能解决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的要求。要改变文献信息检索偏重学术性信息获取能力的模式,除了在教育体系中完善课程建设外,还需要不断丰富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强化人文教育理论。从个人素质养成看,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并非单独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而是在相关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比如,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应树立通识教育之理念,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致力于通过检索、阅读、分析文献信息,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体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无穷魅力,不断完善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

3.3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培养体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