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实用13篇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1

为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我局有步骤地开展了《宪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人民调解法》、《公务员法》等重点普及法律法规和《旅游法》、《旅行社条例》、《省旅游条例》等旅游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党支部集体学法、办公会前学法、法制讲座、培训、考试考核、学法情况登记等制度。每年组织一次法律知识考试,参学率、参考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并将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干部职工考核、晋升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推进普法教育形式创新

我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法律六进”主题活动,深入基层、企业,把法制宣传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当中,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栏等,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法治文化的繁荣发展。在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5·19”中国旅游日,深入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在旅游行业里营造出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2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结合旅游工作实际,针对机关干部、旅游从业人员,采取举办学习讲座、以会代训等多种学习宣传形式,大力学习宣传《旅行社条例》、《省旅游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旅游法律法规,促进旅游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加强领导学法用法工作,完善和落实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保证中心组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按要求组织全局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全市年度学法考试,做到以考促学。

(二)规范行政作为,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大力开展“法治旅游、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依法决策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深化政务公开,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督察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行业治理,促进公正执法。

(三)继续强力治理旅游市场。从严治理旅游市场,出重拳、下猛药,严厉打击黑车、黑社、价格欺诈、追客赶客等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对零负团费接待旅游团队、降低服务质量、缩减合同约定旅游项目等问题的旅行社一律严厉查处;强化旅行社法人责任,加强旅行社门市部管理,规范管理旅行社外联人员;加强旅游佣金管理,严厉打击高额回扣、商业贿赂的扰乱旅游市场行为;加大旅游交通经营秩序的治理力度,规范旅游运输市场。

(四)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规范旅游秩序。规范旅行社法人治理结构和旅行社招徕客人的对外办事机构,建立旅行社诚信考核制度和旅行社诚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旅行社门市部管理,坚决实行先规划后审批的制度,并落实旅行社法人对门市部的管理责任,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管,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管理等措施,引导旅行社健康发展。加强旅游饭店销售价格的监督管理,及时降低服务质量低于成本价销售客房的饭店信息。加强旅游景区价格管理和旅游佣金管理。加强导游管理,严格导游培训上岗制度和考核制度,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协调和监督作用,加大旅游企业诚信考核和服务质量考核力度。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强化领导责任。党委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定期听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单位的年度整体工作计划中,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3

科普旅游在国外早已成为旅游业的一大品种。科普旅游近年来在国内也悄然兴起,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新亮点。我国一些科普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纷纷推出科普旅游线路,出台科普旅游规划,科普旅游方兴未艾,但是福建科普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在各方面还不成熟,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以利于福建科普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福建科普旅游档次的提高。

2 科普旅游的内涵及发展背景

2.1 科普旅游的内涵

科普旅游也称为科技旅游、科考旅游,是旅游发展到较高层次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是科普和旅游的结合。有的学者认为,科普旅游就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把科技建设、科学实验、科普知识讲座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并从中提高自身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1]。笔者认为从更广义的范围定义科普旅游,凡是通过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旅游形式均属科普旅游。

2.2科普旅游的发展背景

由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科普旅游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蔚然成风,这些国家都把科普旅游作为旅游项目中的一个重要产品来加以开发,制定了干预科技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了对科普旅游的投资力度,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科普旅游经营管理机制,科普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

在我国,一方面,随着旅游的发展和普及,旅游者已不满足传统的观光式旅游,不局限于听一些神话故事或传说,他们更想了解隐藏在那些现象后的本质及成因,想通过旅游拓展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政府也日益重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国务院1994年2月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措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措施。”2006年2月又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详细阐述了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行动计划,并将科普工作提升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在这种背景下,科普旅游近年来在国内悄然兴起。

3 福建省科普旅游资源的特点

科普旅游资源的范围很广,凡可提供开发科技旅游产品的旅游资源,包括能让游客在旅行中体验到重大科技知识的各种科技场馆、科研院校、现代先进科技工程、各种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及其自动化生产线、专业技术生产流程及产品等,以及具有重大科学考察及研究、教育价值的水文、植被和地质等自然生态景观,历史遗址、文物等人文景观,都属于科技旅游资源的范畴[3]。福建省人文荟萃,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景点和人文资源,以下按两大科普旅游资源类型分别分析福建省的科普旅游资源:

3.1 自然科普旅游资源方面

3.1.1 动植物科普旅游资源

福建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产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脊椎动物1647种,约占全国的26.4%,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59种。福建有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的14.3%,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这些动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科普旅游价值,通过考察和观赏这些生物资源的旅游活动,可以了解神奇的地球,感受奇妙的世界,揭示自然的奥秘,开展生态环保科普教育。

3.1.2 自然景观科普旅游资源

福建是一个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的沿海省份,其北部、西部主要为中、低山,东南部多为丘陵、台地和描海河口冲积平原。地貌不仅成因类型齐全,而且景点众多,景区分布面积广,山区、沿海各具特色。地貌类型主要有花岗岩、丹霞、海蚀、火山岩和喀斯特(岩溶)等,其中海蚀地貌、花岗岩地貌和丹霞地貌发育较为成熟,平潭的海蚀地貌、太姥山的花岗岩地貌、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所形成的奇特景观,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海岸类型多种多样,有300多公里长的海滨适合开发成旅游胜地,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海坛岛、湄洲岛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丰富的旅游地貌资源为科普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2 人文科普旅游资源

3.2.1 古建筑遗存

福建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涉及军事、农业、交通、宗教、民居等,有较高的科考与观赏价值。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惠安崇武古城、南安蔡氏古民居、东山铜山古城、漳浦赵家堡、莆田木兰陂、泰宁尚书第、永安安贞堡、闽清宏琳厝、华安二宜楼及永定土楼、南靖土楼等,都是名闻遐迩的人文景观。这些古建筑遗迹旅游景点是考察和了解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的重要途径。

3.2.2 民族风俗

民族风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开发的旅游项目。民族民俗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通过科普旅游,弘扬那些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的习尚,对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有利的习俗,摒弃恶风陋习,达到教育的目的。福建山多,东南是茫茫大海,交通不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半封闭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古朴的民风、多彩的民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服饰奇特、勤劳俭朴的“惠安女”形象。客家民俗和畲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也对游客有吸引力。福建的戏曲文化、闽学文化、古越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国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3.2.3 产业科普

产业旅游是以工农业产业景观和生产过程为参观游览对象的科普旅游。农业方面,近年来,福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园,已被省科协技术协会列入科普教育基地的有福建天生林艺园、福建超大集团高科技试验农场、漳州天福茶博园、漳州龙佳生态休闲山庄、漳州甘文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园、建阳农业开发示范场、邵武市嘉德综合农业科技园区等,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园、宁德市三都澳海上渔排还被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方面,福建工业发展迅速、产业特色鲜明,各类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蓬勃发展。无论从产业布局、机器设备、生产流程、技术产品、建筑造型等硬件环境来讲,还是从它们所蕴含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经营模式、全新的管理机制等来讲都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可以吸引大批从事商务、学习、考察、观光的游客。

另外,福建还有众多的科技馆、博物馆,是开展科普旅游的重要场所。

4 福建省科普旅游开发的问题诊断

我省科普旅游悄然兴起,然而与其他较成熟的旅游产品相比,刚刚起步的科普旅游在开发和管理上还存在若干制约因素。为了更好地分析福建省的科普旅游,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来了解人们对福建省的科普旅游的认识程度。调查主要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地进行抽样调查及在网上展开问卷调查,共发140份问卷(包括电子问卷),实收117份问卷,在此基础上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福建科普旅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 科普旅游资源挖掘深度不够

如上文所述,我省科普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为科普旅游资源的并不多。许多现有的景观景点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科普旅游价值,只停留在接待普通的观光旅游客上;许多高等院校、科技工业区、科研单位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将科普旅游资源深藏闺中;许多博物馆、科技馆在展示形式上单调、落后,不适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者的消费取向。

4.2 科普旅游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对科普旅游宣传重视不够,没有能够形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多角度的宣传攻势,甚至连各地市的新闻传媒都没有专门和系统的提供科普旅游信息的栏目,丰富的科普资源不被外界熟知和了解,科普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也得不到游客的尝试。如福建省科协于2005年初正式启动科普旅游,制定了科普旅游方案和奖励办法,并以发文形式通知各区市科协配合做好科普旅游工作。由于靠政府部门通过文件形式宣传,没有从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忽视与旅游行政部门、各地旅行社联合宣传,科普旅游未能持续下去。

4.3 科普旅游产品设计单一,综合功能不强,客源市场狭窄

目前,科普旅游线路的设计客体主要针对学生群体,科普旅游产品强化了科普旅游的教育目的,却忽视了科普旅游的娱乐、休闲形式,科普旅游停留在一般科普教育活动的层次,从而无法实现寓教于乐的初衷。如省科协制定的科普旅游线路90%的景点是博物馆、科技馆等场馆类景点,线路设计单调、缺乏吸引力。顾此失彼的决策使科普旅游功能比较单一,综合功能不强,这就决定了科普旅游游客类型狭窄,成年游客所占比重低,青少年游客多,平均每人的支出能力低,旅游收入的总量少,停留时间不长,经济效益不高,科普旅游得不到快速发展。

4.4 科普经费不足,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福建省整体科普旅游投入不足,是制约福建省科普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国际科技馆界有条自衰定律:新馆开放1年内,观众人数达顶峰;随后逐年递减,5年后进入低位徘徊,除非大规模更新改造,否则将丧失生命力。由于科普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各个科技场馆的配套设施不尽完善,科普旅游产品更新缓慢,参观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重游率很低。

4.5 导游、讲解员的知识水平不高

在科技馆、博物馆等场馆景点中,讲解员的讲解死记硬背,讲解不够深入和专业,对于游客临时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在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类景点中,导游员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和职业习惯,只讲一些传说故事,没有讲解科普知识,满足不了科普旅游者的求知欲望。

5 福建省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分析

5.1 结合“红色旅游”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普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红色旅游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它发展时间短,却以迅猛的速度席卷全国,红色旅游的迅速发展与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扶持分不开,国家制定优惠政策并提出适当的扶持措施,还专门出台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政府可以通过经济调节促使科普旅游产业发展壮大,重点是培育市场、制定优惠政策、提出扶持措施,制定出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对科普旅游进行管理和规范,将科普旅游作为一项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工程来抓,将科普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来抓。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市场。如将某年定为“科普旅游年”,以科普旅游作为主题,又如鼓励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一年至少组织一次科普旅游活动等。第二是加强规划、正确引导。要加强福建省科普旅游资源的普查和整体规划,使之融入福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第三是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要制定相关扶持科普旅游的政策和规定,从各方面支持和促进科普旅游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发挥福建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探索出一条以企业为依托,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科普旅游产业新路子。如厦门海底世界、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石狮海洋世界就是企业自主经营的科普景点,现已成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在福建省的科普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5.2 合理有序地进行科普旅游资源开发

对科普旅游的开发应该做到科学规划。在开发科普旅游过程中要把保护科普资源放在首位,如地质地貌类的科普旅游应该严格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原始性和自然风貌原样性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在整个科普旅游产品设计中应该有包括生物、地质、历史、建筑、美学、旅游等多个学科专家的设计意见整合,避免单一学科设计上的不足和缺陷。

其次还应遵循科普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身资源优势为出发点,开发个性鲜明的特色科普旅游产品。要对科普旅游市场进行细分,针对各个层次的市场区别开发,使产品以传播科普文化为中心,但不完全依赖科普文化,拓展到包括参观、娱乐、饮食、购物等在内的一组服务体系,通过综合开发提高总体效益。比如可以开发有特色的科普旅游纪念品,制作和销售包括诸如飞机模型、化石标本在内的科学仪器和技术设备等的复制品和仿制品,并附上真品图片和说明材料,揭示其所负载和反映的科学内涵与价值。

5.3 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科普内涵

在科普旅游发展的初期,依托现有旅游景区,特别是知名度大的重点旅游景区,以科普为主题重新进行产品设计,充分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科普内涵,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如可以依托我省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设计与传统观光线路不同的科普旅游线路,行程包括参观自然博物馆、听专家名师的讲解讲座、参加生物识别、动手采集制作标本等活动,让游客在旅程中感受奇妙的世界,揭示自然的奥秘,丰富眼界。

5.4 加强对科普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旅游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在科普旅游中也不例外,科普旅游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导游人员的讲解,要使科普旅游达到预期的效果,导游员科学、有趣的讲解和适时的解疑释惑是关键。这就要求从事科普旅游的导游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旅游知识,还要具有相关的科普知识。依托旅游专科学校,成立科普旅游专业培训班,邀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公司的科学家、专家、教授前来讲学,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旅游的理论研究,出版专门书刊、杂志等,使从事科普旅游工作的导游员、讲解员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广大科普旅游者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普教育的力度和规模。

5.5 完善科普景点的硬件设施

科普旅游的一大特点是展示高新技术,如果在科普旅游景点或是科技场馆中展示最前卫最时尚的科技,就能吸引人们想去参观和体验。应注重提高科技场馆的科技含量,提高环境建设,装备现代化的仪器、设施,广泛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数字压缩和编码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力求新颖化、现代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重体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于洪贤,何 卓,朱井丽.我国科普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5):94-96

[2] 李廷勇.国外科技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3,(12):100-105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4

有位下岗工人称自己在时间上可以积极响应这个计划的号召,遗憾的是在经费上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对学生而言,有激昂的旅游热情,饱满的旅游状态,唯独没有的也是钱。对公司白领而言,在五一长假取消后,三天的短假期还不够在路上消耗呢,而且在这特殊时期时时担心着自己的饭碗是否能保住,根本没有休闲的心情。而退休老人都抱着传统的攒钱思想,不可能把自己的养老钱拿出来去挥霍去休闲。对于农民工那就更是遥不可及的想象了。那么公务员这一群体似乎在时间、经费上两者可兼得,只是如此而言,这个“国民休闲计划”就不是针对所有国民的福祉了。

也有人称,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人们的旅游情绪高涨,适时推出的休闲计划对拉动国内经济链条,调整旅游产业链接有积极的影响。藉此搞活旅游经济,打开旅游市场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并且该“计划”有望对国内旅游市场产生较大幅度的拉动,并让普通游客在出游时享受到更多便利。如此这般平时没有时间或者消费能力低的市民将是直接的受益者。

惠民政策:国民休闲计划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戴 斌

从中国旅游整体运营的情况来看,国内旅游已占了92%,收入占到了74%,所以说,国内旅游应该是基于中国旅游运行最坚实的基础。只要国内旅游能够增长起来,不至于出现大的下滑,整个旅游经济的运行就会有平稳的局面。

一项出游意愿调查表明,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2009年依然有超过九成的人有出游意愿,人均花费意愿每天在100元至500元之间。另外,我们调查了公民对国民休闲计划的态度,近八成的人认为是必要的,超过六成的人认为在这个时候推出国内旅游休闲计划是合适的。目前,广东、河北、浙江已开始这方面的试点。我国全民休闲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具备。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目的国,这不仅带来了商业和经济利益,而且为国民消费模式起到了示范作用。

对“国民休闲计划”的理解,个人认为:一方面,休闲旅游并不是对观光旅游的替代,而是生活行为复合基础上的需求升级。人们从早期单一的观光旅游,走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旅游。另一方面,全民休闲不是消极休闲,而是追求闲适的“精神状态”或获得更好的自我发展。作为休闲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休闲消费发展智力,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基于兴趣的新探索,接受新知识、新技巧、新文化、新艺术、新学科的学习和体验。

要想实行这个计划,首先要普及一种休闲的意思,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有时间,目前应该每年1/3的时间是非工作的时间,可以通过一些节假日制度的调整,让老百姓更多的进行集中性的消费;第三个方面提到有可支配的收入方面:一方面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城镇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是通过旅游部门的努力,来降低一些旅游的成本,我想降低了旅游成本就可以提升休闲的可能性,这几个方面我想共同努力是可以提升的。

在制度安排上,第一,希望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法律进行保障人民的带薪休假的权利;第二,有效的政策设计让每个人到期能够强制性休假,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并利用制度保障这个权利的时候,老百姓带薪休假的权利才能落到实处。

对于大家提出的有时无薪的情况,我想更重要的是,一方面促进大家的旅游休闲意识,通过旅游休闲来健康、放松自己的身心,这是意识上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千方百计的降低旅行和旅游的成本,也包括像一些景区、景点、博物馆、文艺演出这样一些地区的成本,就是居住和停留的成本,这一块是政府可以作为的地方。

另外,我不认为大家担心的会引发或者是扩大了,或者是给公款旅游提供了便利,反而我觉得它会变得更加透明了,很多事情透薪休假是包括公务员在内所有的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和普通劳动者共同的权利,这些明了化反而好监督了。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未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放松身心可能会更重要一些,但是从总体来看,官方旅游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处于中国旅游消费的主体地位,而从未来的发展空间看,我们更希望民众的旅游消费意愿能够和休闲的动机结合起来。

多方合作拉动国民消费

资深旅游策划人 愿景旅游运营机构总经理 何季东

我个人不反对国民休闲计划,国民休闲计划无疑是个很好的概念,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拉动内需。但国民休闲计划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旅游拉动内需以及如何对旅游产业起到现实的拉动作用,个人认为并不乐观。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2009年中国国内实体经济将持续受到冲击,国内经济会如何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影响程度有多深?持续时间有多长?波及到的行业有多广?目前形势并不明朗,旅游行业有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提出的国民休闲计划,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也是适合的,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概念的提出上,更多的应该考虑如何落实,应有相应的具体促进计划,没有科学的且具有建设性的相应对策,无疑是一个空口号。要产生旅游行为,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具有外出旅游的愿景,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显然,在目前经济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下,旅游行业在可预见的将来,究竟如何走向,目前学界、政府部门和来自市场的一线声音对其前景并不乐观。中国旅游市场无疑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国民休闲计划要得到顺利的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不单是游客怎么做,还有更直接的是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怎么做,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内旅游行业就客观的存在诸多行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旅行社行业问题、导游问题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苦练内功,行业改革,行业问题合理化解决,上管理,上营销,上项目等,应该成为国民休闲计划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国民休闲计划,不单是游客应怎样做这个问题,还有个旅游行业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绝非一厢情愿的事情。比较而言,个人还认为旅游行业应该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游客不存在配合与否的问题,旅游者要出游,也并非有个国民休闲计划就能解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出游是否是一种必须的需求问题。按游客空间分布理论来说,旅游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是介于可旅游、也可不旅游的中间层游客,2009年或者在今后一个阶段内,这部分中间游客数量会明显减少。特别是传统的价格较高、时间较长的中长程旅游将出现较大的市场低迷,但价格相对低廉且时间较短的短程旅游会出现强劲的增长。在经济形势还不明朗的大背景下,银根紧缩大势所趋,游客出游的空间直径必然会缩小。选择短程旅游或近郊旅游无疑会成为释放压力,回归自然的最佳选择。这是2009年以及近几年旅游的大趋势。个人认为国民休闲计划在旅游市场消费引导上,更应该注重对短程市场和周边市场的培育,以一小时至四小时经济圈为核心,重点拉动周边短程客源市场。

国民休闲旅游是公款旅游的助推器,我个人不赞成这个观点,要区别对待。政府部门官员也有个人的旅游计划,这个和公款旅游无关,不过确实存在以打着国民休闲计划的名义利用公款旅游的现象,应加以严厉打击。

国民休闲计划并非计划经济的产物,国民休闲计划不应该是一种行政性的要求某人必须去旅游,而是对旅游行业的一种市场引导,而且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目前经济形式不明朗的背景下,利用行政的手段积极引导市场,引导消费,无可非议的也是目前全世界各国政府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行业经济发展,拉动国民消费的必然选择。

对旅行社来说,2009年是一个考验,但并非没市场,只要注重创新,在旅游线路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多下功夫,市场环境仍然十分乐观。我的建议是“少杀价,多创新”。

乐观期待“国民休闲计划”

――“国民休闲计划”的意义何在?

贵州财经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吴倩教授

作为我国政府“救市”的重大举措之一,“国民休闲计划”准备出台前,却遭到“网友”悲观的调侃。以为这个计划无疑是瞎“忽悠”:汶川地震、金融海啸、结构性通胀,老百姓兜里的那点可怜的小钱严重缩水,吃饭都成问题,还不抓紧时间挣钱以备不虞?搞哪门子休闲计划!

网友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观念的错误和某些宣传方面的误导所致:

首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启动休闲计划,让大家有时间去花钱,固然有拉动内需的意图,但如果仅仅把眼光盯在这里,是很狭隘的,有人指出“休闲”是民生的权力,不是经济手段,这是对的。事实上“国民休闲计划”的重大意义在于改变国民的消费观念,或者说是“优化”国民的消费观念。然后,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出台配套改革措施,以期实现这一设想,而不仅仅是为了“救市”。

其次,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各行各业为政府献言建策是应该的,为此,旅游学界和业界提出出台“国民休闲计划”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正因为是旅游界提出的主张,大家才把“旅游”和“休闲”划上了等号、把“国民休闲计划”简单的等同于“国民旅游计划”了。在这里,休闲计划当然是包括旅游计划的,甚至是重要的内容,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旅游界基于搞活旅游,希望休闲计划中的旅游计划能够刺激消费的认识是正确的,但这个计划一旦出台,它的意义就远远超过了它所要达到的目的了。

基于此,我们应当乐观看待“国民休闲计划”。尽管我们不以为休闲就该是旅游,但旅游却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积极休闲,只不过是要花钱的。网友们的意见便主要是集中在“钱”的问题上。

从消费习惯方面看,由于长达几千年的自然经济文明所积淀下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与当今的市场经济观念有抵触,不利于我们参与全球博弈、不利于我们追赶现代文明。如我们的爱好储蓄习惯、不爱借钱的习惯、不喜远游的习惯等等都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消费决定生产的,所以,国家才要鼓励消费。“国民休闲计划”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提出的。

此外,应当看到,该计划也应该有改造我们的消费结构优化国人恩格尔定律的意思的。

总之,乐观的期待“国民休闲计划”,是因为我们要相信这个计划一定是基于人生终极目的的人文关怀的,把国民从高速旋转的价值规律的大轮子上解救出来,哪怕是暂时的。

网友观点&媒体言论

网友及众媒体对“国民休闲计划”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本刊小作总结,发现各行各业不乏对此唏嘘不已的人,希望这个为民着想的利好政策能落到实处,发挥其有益的作用。

“国民休闲计划”不为赚钱方才有效:在我看来,若想让这份计划产生效用,国家旅游局政策的初衷就不能是赚钱,而是真正地让国民“休闲”。如果国内各旅游景点的门票能大幅度降低,降到大家都可以欣然接受的价格,趋之若骛地出外旅游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大家会把这当成是经济环境所造就的难得的“旅游福利”。总之,“国民休闲计划”能否顺利成行,取决于国家旅游局对国民休闲的诚意而不是对旅游市场地的呵护。旅游市场设下“珍珑棋局”,只有勇于弃子才能逃生,这种简单的道理千万别被功利遮望眼。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张若渔

“国民休闲计划”如何普惠国民: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党总支书记林创家认为,“国民休闲计划”作为有关部门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积极对策,值得肯定。他提醒有关部门应该更有前瞻性,把国民休闲计划作为一个关注国民健康的长远计划,同时完善整个旅游市场设施,让国民休闲计划切实普惠全体国民。国民休闲计划的具体落实仅靠旅游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跨部门综合协调。不断完善旅游资源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如积极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和实行学生修学旅游制度等。这样才能让全体国民真正体会到国民休闲计划所带来的福利。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林若川

谁是国民休闲计划的受益者:“国民休闲计划”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只是别说现在受金融风暴影响,老百姓不敢休闲,即便是“好日子”,这个计划也一定会遭遇口水。“五一”长假取消了,“十一”黄金周也有人忽悠着希望取消,带薪休假的制度又难以彻底实施,老百姓哪有时间去旅游休闲?就算是目前还能抓住“十一”长假这根最后的稻草出门,也还得忍受着景区门票暴涨、景点人满为患的折磨。

所以,国家旅游局在完善“国民休闲计划”的可行性细节时,请先告诉我:这项救市计划到底是为哪部分国民计划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 方

国民休闲计划 不只是旅游消费: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博导顾晓鸣认为,一般人们都以为休闲就是一个玩玩的边缘产业。其实古人早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读书和旅游联系起来。在一个健全的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文化的传承,除了通过书本、长辈的教育来传递,另外就要靠地区性的移动来传递。一个闭门不出的人,生活是不完整的。地区性的移动,能扩大人的视野、增长人的阅历,旅游在这方面的功能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休闲最终不只形成一个产业,更将形成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不只带动经济,更将拉动社会、文化、人的全面提升。政府有意识地推它一把是有意义的,休闲应该成为共享、共创的社会公共活动,融入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国民休闲计划不只是旅游计划,同时也是家用开支理财计划、经济计划和社会福利计划,归根到底,是每一个国民如何规划人生、如何为生活品质买单、如何获得最大快乐的计划。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龚丹韵

国民休闲计划 听起来很美:谁来买单?一位网友的话颇有代表性:“现在不少企业连带薪年休假都执行不了,还会送职工去旅游?老百姓自己买单?现在一个月拿2000元,上有老下有小,还要付按揭,基本生活都很难保障,还会去旅游?”

谁会参与?显然,不解决买单的问题,“谁会参与”也就成了问题,一些消费者担心,这项计划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操作起来有难度,把握不好,很可能成为社会上一些强势群体和特权阶层的专利。比如针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出游,国家机关和一些大型国企因条件好,有保障,执行起休闲计划来“不折不扣”,而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当口,因条件所限就很难实施。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曾 伟

这个国民休闲计划,不要也罢:建议有关部门在完善“国民休闲计划”可行性细节时,有必要考虑这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如果缺乏公平,这个计划不能惠泽大多数人,我看这个国民休闲计划,不要也罢,还是将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是正理。

来源:荆门社区论坛 作者:水 菡

“国民休闲计划”路还很长:落实好“国民休闲计划”,也有必要重温黄金周的历程,以免重蹈黄金周的覆辙。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黄金周计划于1999年开始实施,初始一片叫好,到近几年来却几乎成了众矢之的。休息、休假、休闲,事关经济刺激,更涉及民众长远的福利与权益。这些方面的制度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刺激经济发展的短线思维,而应当放宽眼界为民众提供更为稳定的利益预期和消费动力。否则,“国民休闲计划”不仅无法避免黄金周制度的命运,而且其拉动旅游市场的效果也值得怀疑。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壮 壮

赞助旅游我乐意,只是要我真正出钱把旅游当成“必修”,那我得考虑考虑了,老实说不是不乐意让孩子出去走动,只是别把旅游当成必修啊,否则长期如此普通人家谁没意见?旅游景点想赚钱?现在谁不想赚钱?这一金融危机,珠三角企业不景气了,外出的人也陆续回来了,闹得治安状况越来越差,都挤回本地了,没了钱但是要生活的他们怎么办?歪了心眼就免不了抢啊偷啊,大街小巷找活干的人太多了。

来源:敏思博客网网友 luyuan

“国民休闲计划”有画饼充饥之嫌:退一步讲,即使真有一些实际的举措来助推“国民休闲计划”,普通民众能分享这个利好蛋糕的份额绝对不多,更多的份额又会流向掌握权力和财富的少数人的口袋里,最后沦为少数人独享的又一个特权福利。果真这样的话,这样的休闲计划没有还倒好些。“国民休闲计划”这个大饼尽管看起来很香,但大多民众最后能否尝到则是个未知数。因此,有足够理由说“国民休闲计划”有画饼充饥之嫌。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王任辉

“国民休闲计划”为何让我们“很受伤”:初衷再过美好的应对金融风暴的举措,都应该将金融风暴之于普通公众工作、生活、收入等诸方面的影响,一并考虑进去。对“国民休闲计划”而言,也是如此。否则,一方面,普通公众会为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计划和措施感到“很受伤”;另一方面,他们有理由担心,这些本应眷顾普通公众的公共决策,很可能沦为少部分人的“盛宴”――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它们在寒流过去之后再从长计议吧。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李 记

“国民休闲计划”何以引起“国民”反感:公众反感的是,这种国民休闲计划徒具观赏性。其实让国民旅游的方法很简单,比如降低景点票价、保障休假时间和增加国民收入,在让国民有钱、有闲上下功夫并制订计划。旅游是一种以金钱和闲暇为基础的理性经济行为,公众有钱有闲了自然会制订自己的休闲计划――可公众并没有在旅游局的休闲计划中看到这些东西,有的只是空洞的概念和花哨的忽悠。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曹 林

国民休闲别成“特权休闲”:有一种旅游可能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那就是“公款旅游”。而能够公款旅游的,都是些什么单位,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虽然国家旅游局没有明确提出“公务员旅游”,但既然是“国民休闲计划”,自然也包括公务员在内,而且政府机关也完全可以借用“福利旅游”、“奖励旅游”来组织自己的工作人员外出旅游,到时候还可以扯上一个响应国家号召,振兴旅游经济的幌子。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苑广阔

“国民休闲计划”有点不合时宜:在金融危机之时,人们推迟旅游计划,减少旅游活动,缩减旅游开支,本身就是理性的消费之举。相反,如果不顾现实情况,在经济收入不景气之时,还要硬着头皮凑钱去旅游休闲,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也奢侈了点。譬如一个家庭,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家庭成员唯有缩减开支,“勒紧裤带”过日子,哪还有心思去游玩呢?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要求企业在经济困难情况下,把旅游当“福利”,拿钱奖励职工旅游,国家旅游局愿望良好,但让企业将旅游纳入经营成本也仅仅是一种愿望而已。与此类似,“休学旅游”、“银发旅游”也是纸上谈兵,很难落到实处。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贾如军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5

(一)贯彻执行有关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本区旅游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统筹协调全区旅游业发展,拟订全区旅游市场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区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

(三)组织全区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

(四)监测旅游经济运行,负责旅游统计和行业信息;引导休闲度假;协调和指导假日旅游和红色旅游工作。

(五)承担规范全区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全区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指导全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指导行业组织的业务工作。

(六)组织实施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服务标准;负责全区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旅游应急救援工作。

(七)组织旅游单位等级评定,农家乐(生态旅游)接待单位的审核及挂牌,参与旅游项目的审批工作;负责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旅游行业管理,受理旅游投诉;负责雁塔区旅行社分支机构的备案、管理工作。

(八)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场建设发展的政策、法规;培育、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做好市场运行的调研工作。

(九)负责全区集贸、农贸市场的改建、新建及规划前期的审核工作;监督检点市场建设的运行情况;指导协调全区市场的改造及提升工作。

(十)培育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指导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社区和农村便民市场的发展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

(十一)建立健全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

(十二)指导全区市场行业体制改革和市场行业协会工作。

(十三)负责全区再生资源行业的监督管理。

(十四)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区旅游局(区市场管理办公室)内设3个行政科室:

(一)党政办公室

负责全局党务政务工作,督促检查工作制度、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情况;负责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负责文秘、政务信息、机要、保密、档案、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专业技术职务及相关职业资格的管理工作;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的考评及奖惩工作;组织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负责本系统计划生育工作。

(二)旅游发展管理科

统筹协调全区旅游业发展,拟订全区旅游市场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区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组织全区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组织旅游单位等级评定,农家乐(生态旅游)接待单位的审核及挂牌,参与旅游项目的审批工作;监测旅游经济运行,负责旅游统计和行业信息;引导休闲度假;协调和指导假日旅游和红色旅游工作;承担规范全区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全区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指导全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服务标准;负责全区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旅游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指导旅游行业管理、受理旅游投诉;指导辖区旅行社分支机构的备案、管理工作。

(三)市场规划建设科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6

一、引言

中小型旅游企业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合理化,满足多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2006年,全国共有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区(点)等类旅游企事业单位38147家,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小旅游企业,这与我国总体企业规模分布相一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2007年6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会上介绍说,中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1]。但是,无论从国家行业统计还是从学术界的研究上,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一直没有明确,官方或学术界笼统地使用中小旅游企业概念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中小旅游企业的事实存在和其在旅游业发展中重要地位不相符,如果忽视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那么针对不同规模类型旅游企业的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笔者在对中外中小旅游企业划分研究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阐释我国目前中小旅游企业划分的标准只是参照标准,并以饭店和旅行社为例分析了该标准的适用性,以此来探讨我国中小旅游企业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二、中外中小旅游企业划分标准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可以从研究者对中小旅游企业的定义中考察。Morrison(1996,p.401)认为传统上旅游业是由小企业所主导的,20世纪90年代至今情况依然如此。Curran(1996)的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中中小企业部门占据着明显重要的地位。例如英国小企业部门已由1980年的1.9万家增加到1990年的2.8万家,这些企业中90%的企业雇用人数少于20人。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德国也有类似特点。但是现存的旅游研究文献对中小旅游企业缺乏概念上的明晰,这是由于多数研究没有定义小企业的性质(S.J.Page,P.Forer,G.R.Lawton,1998)[2]。Morrison(1996,P.400)认为小旅游企业是由个人或小团体投资并由其业主直接经营,以个人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正式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在有形设施、生产和服务能力、市场份额和雇员方面被认为是小的。Cressy和Cowling的定义范围更大一些,他们认为小企业没有能力去控制买卖的产品以及给与和接受的信贷的价格……企业由其业主管理。典型的小企业员工认识少于20人,但是也可能是少到只有一个人(业主——管理)或多达500人。

然而目前可能最准确的定义是由Thomasetal.(1997,p.9)界定的,小企业被定义为雇员人数少于50人。这个定义是欧洲委员会的极小(或微型)企业(员工人数少于10人)和小企业(员工人数在10到49人之间)的合并后的定义。中型企业的雇用人数在50人到250人间。Thomasetal.的定义在旅游研究中大量使用是因为它不仅使用了比较研究方法,而且它有足够的弹性去具体表现旅游企业的范围而不是仅限定于少于10人。

国外对中小企业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去界定的,但是绝大多数国家在政策实施上使用的是定量化的定义。主要以雇员人数作为划分标准。对中小企业旅游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经营行为,但是却忽于考虑旅游业内不同部门的特点。例如,Page,Forer和Lawton对小旅游企业的分析研究中包括汽车旅馆、酒店、餐厅、旅行社和风险旅游经营商,却没有考虑到这些次级部门间在经营上的差异。[3]Burrows和Curran(1989)指出采用这种极其单一的尺度标准(雇佣人数)划分中小企业意味着太多的同质性被归于小企业部门。为了使研究更有意义,他们倡议依据每一行业的定性研究结果归纳出专门的定义。也同时也意味着对中小旅游企业的定义不应笼统的界定,要考虑到旅游业内不同企业类型的特点。

我国目前对中小旅游企业的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少量文章集中在中小旅游企业融资、应用电子商务和渠道策略等方面,对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的研究极其缺乏。

三、我国目前中小旅游企业划分的参照标准

(一)中小旅游企业划分的前提

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结合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和旅游活动的内容,旅游业主要包括旅行社,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这些行业是与旅游者直接发生联系并为之服务,是旅游企业的总体集合,即直接旅游企业。[4]除此之外,旅游企业还包括间接旅游企业和旅游配套企业。

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依托性和产业关联度,它的发展涉及到许多部门和产业。而构成一个“产业”的一组企业群,必须满足3个标准:生产相对同质性的产品、使用基本相同的技术、企业数量和他们产出的财物价值必须在数量上达到足以值得从统计上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可是,从供给的角度,旅游企业并不生产同一种产品或同一种服务。饭店总体上提供以住宿为核心的服务,旅行社提供的是一种综合服务,因此,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并不相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旅游业并不符合现行的统计意义上的产业定义,大多数旅游企业实际上都隶属于某一传统的标准产业,并且存在与现行产业分类标准中的许多产业交叉、重叠的现象。李天元教授在《旅游学》中指出:“旅游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界限分明的情况只是说明这是旅游业的特点。旅游业的产品和产出的构成涉及多种有关产业的情况同样也是其特点的反映。”因此,从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讲,旅游企业涉及众多的行业门类。如美国产业标准分类系统(SIC)的一项调查认为,为游客服务的部门有30多个。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局1979年编写的《旅游业的经济意义》分析认为,直接和间接为游客服务的部门有29个,涉及108个产业门类。[5]但出于旅游企业划分标准的研究需要,笔者从直接满足旅游需求的角度把旅游企业界定为专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的各类企业,即直接旅游企业。

(二)中小旅游企业划分标准

为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3年2月19日,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的新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正式出台。中小企业标准的划分是依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同年,相继出台了《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以及《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这两个标准的相继出台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大部分行业门类,但因为目前旅游业没有在行业门类中或行业小类中专门列出,在1992年改革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依然没有“旅游业”项(虽然旅游统计制度是国家统计制度的组成部分)[6],因此,中小旅游企业中除了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外,旅游业中的其余企业都没有明确列出划分标准。

在适用于计划、统计、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等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旅游业的大量主要经济活动被划归到了F、I、L、N、R等几个门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其中“旅行社”作为一个小类存在于“L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门类的“74商业服务业”大类下,铁路、道路、水上运输业及航空运输业存在于“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大类下,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及游览景区存在于“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大类下,与人文旅游景区、景点相关的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和游乐园等存在于“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大类下。

按照以上标准,旅游业四大支柱性企业的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如下:旅行社行业应当执行“商务及科技服务企业”行业的标准,小型企业指标为从业人数在1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中型企业指标为从业人数在100-400人,营业收入在1000-15000万元。小型饭店指标为从业人数在4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中型饭店指标为从业人数在400-800人,营业收入在3000-15000万元。各类景区景点的小型企业的指标为从业人数6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中型企业的指标为从业人数600-2000人,营业收入为2000-20000万元。小型旅游车船公司指标为从业人数在5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中型旅游车船公司指标为从业人数在500-3000人,营业收入为3000-30000万元。

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有利于促进中小旅游企业的发展。根据标准,中小旅游企业会根据这个规则来执行有关的政策,对于企业融资、信用担保等方面会有一个依据,使各类型企业自行“归位”。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可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更好地促进中小旅游企业的发展。中小型旅游企业划分标准中除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旅行社业外,其他企业因为没有明确指出为旅游企业,因此其规模的划分标准只是参照标准,因此其合理性及适用性都有待进一步分析。

四、现行中小型旅游企业划分标准的适用性分析

彼得•F•德鲁克(Drucker•peter)提出了现代意义的划分大中小企业的标准。他认为企业的规模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指企业的某一个方面。决定企业的大小必须考察多方面的因素:雇佣人数、销售额、附加价值(在适用的情况内)、产品种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介入市场的数量、工艺技术的复杂性等。同时还要考察企业所属行业的结构,它所占市场的份额以及其它因素。[7]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在对旅游企业规模进行分类时必须考虑到各类旅游企业特点、性质、内涵和外延,而不能直接借用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目前还没有一个单一的、可为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中小旅游企业的定义。如果人们的研究焦点是中小旅游企业但是却没有甚至无法解释中小旅游企业的具体分类的时候,那么这是不符合科学研究的态度的。下面笔者分别以饭店、旅行社例,来进一步分析现行划分标准的适用性。

(一)我国中小型饭店的划分标准适用性分析

截止到2006年,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客房145.98万间),星级饭店从业人员158.04万人,全国星级饭店共实现营业收入1482.86亿元;全国共有旅行社1795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654家,国内旅行社16303家),从业人员28.59万人,2006年,全国17957家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1411.03亿元。[8]根据以上统计数据,不难算出上述两类旅游企业的平均年营业收入和平均从业人员数。

按照以上的行业分类标准,依据《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和《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

资料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在财务统计工作中执行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5170字)

来源:根据《2006年旅游行业经营统计报告》整理

全国饭店每家平均年营业收入为1160万元,旅行社每家平均年营业收入为790万元;全国饭店每家平均从业人员为123人,全国旅行社每家平均从业人员为16人。可以看出,两类企业的年平均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数都远远低于国家统计上划分大中小型企业的标准。目前,我国饭店实际上并没有按照我国住宿业的划分标准统计数据,而是参照国家旅游局星级饭店统计标准——根据饭店客房间数来划分大中小型饭店,有300间以上客房的属大型饭店,299间以下客房的为中小型饭店,以此标准我国中小型星级饭店的比例在95.3%左右。[9]如果加上事实存在的大量社会旅馆,中小饭店所占的比例还会大幅度增加。以饭店的客房间数来确定企业规模在国外也是较常见的做法,比如希腊的饭店业划分中,大型饭店客房数为大于100间,中型饭店客房数为51-100间,小型饭店客房数为21-50间,家庭旅馆客房数为1-20间。[10]但是更多的国家选择的是员工人数、营业额和客房间数相结合的做法。比如西班牙中小饭店(SMHs)应满足三个条件:员工人数不超过250人;营业额低于4000万欧元;自主经营。[11]欧洲委员会1996年采用了共同的一个中小企业(SME)的定义,使用了雇员人数的标准,定义如下:微型或极小企业雇用人数少于10人,小企业雇用人数在10-49人间,中型企业雇用人数在50-250人之间(CEC,1996),这个定义在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各国研究者和管理机构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自己的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比如Sungaaedetal.(1998)在其研究中把小型饭店定义为员工数少于25人,Thomasetal.(1997)认为旅行社、景点和饭店的小型企业的员工数应少于50人。Halcroetal.(1998)认为小型饭店的员工数应该少于15人。[12]结合饭店的行业特点和国外对中小型饭店的划分标准,目前我国中小型饭店划分的适用性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我国饭店规模以客房间数划分标准,片面地强调了饭店客房数量的外延规模,但是却忽视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源利用水平、人力资本能力等质的方面。同时,因为客房间数与《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直接相关,这可能会导致有些饭店为了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内涵式发展。企业“大小”的真正含义应该是竞争力的强弱,而不应该仅仅是规模的大小,要综合考虑企业的产品、服务、知识、信息等的内在价值量和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

2.我国饭店大、中小型规模的界定以299间客房为限,与国外一些国家的划分标准相比明显偏高。此外,我国对中小型饭店的界定比较笼统,到底中型和小型之间如何划分没有明确。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社会旅馆和单体饭店,这些饭店是不包括在我国星级饭店的统计中的,他们是被忽视的群体,但是这类微型企业在我国大量存在,据统计,上海市有3000多家社会旅馆,北京地区有社会旅馆近4000家,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社会旅馆在解决旺季星级酒店接待能力不足,促进饭店行业均衡发展以及促进饭店特色化经营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我国在中小型饭店的划分方面应该进一步细分,特别应该兼顾微型企业。

3.饭店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用人较多,用从业人员数和资本额等规模量来衡量和把握企业竞争力的大小进而作为划分企业的标准是合理的。因此,许多欧美许多国家单独采用员工人数作为规模划分的标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饭店管理借助计算机以后,前台和客房管理用上了计算机,就连员工系统、后勤物资库房管理系统、工程设备系统也都用计算机管理。这样普及计算机管理,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国外和香港地区的饭店用人比例很低,但工作效率却很高。我国国家统计上有关住宿和餐饮业把小型企业的人数定为400人以下,随着技术在饭店中的普及应用,必将不适合今后的发展趋势,更加不利于国际横向比较,当然,这可能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关。

(二)我国中小旅行社划分标准的适用性分析

根据上述的我国行业划分标准,旅行社行业应当执行“商务及科技服务企业”行业的标准,小型旅行社从业人数在1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中型旅行社从业人数在100-400人,营业收入在1000-15000万元。学者赵劬在对福州中小型旅行社进行分析时,根据相同的标准对福州地区84家旅行社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其调查结果的进一步测算,显示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旅行社共81家,占总数的96%,员工人数在20人以下的有69家,占总数的82%,福州年营业收入超过500万的只有四家,大多数旅行社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下。[13]而且这在全国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旅行社的平均从业人员数仅为16人,依据上面两方面的数据,我国中小旅行社的员工人数远远低于100人以下的划分标准,旅行社以员工人数作为划分标准不符合旅行社的企业特点。

首先,旅行社是旅游行业中的中介机构,在国际上,旅行社就单体规模来说,很少有大规模的,但往往是网络化经营,批发商和商层级结构清晰,分工明确。[14]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形成垂直分工体系,但是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经营中的“搭便车”现象十分普遍,虽然,名义上旅行社的经营项目“大而全”,实际上除了少数实行专业化经营的旅行社,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没有产品开发、设计上的能力或意愿,导致中小旅行社多数为大社的地接社,在经营内容和手段方面单一,加之利润的微薄,员工人数较之其他旅游企业少很多,自雇佣甚至夫妻店都很普遍。

其次,旅行社的经营中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旅行社经营中全日制的专职员工人数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减少,兼职员工比较多,尤其是旺季的兼职导游人数更多。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美国的旅行社行业中平均每一个旅行社的全职员工数只有5.7人,89.8%的旅行社雇佣一名或更多的兼职员工[15],即使是美国运通集团公司的总部也只有40多人。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网络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产品销售渠道,中小旅行社可以在网上推销线路,寻求国内外,酒店、车船公司开展网上订房、订票业务。未来旅行社的大、中、小并不取决于它的单体规模,而是取决于它的网络,即经营网点。因而,旅行社业不宜以从业人数作为划分标准,而应以营业收入作为划分标准。杜江在《近年美国旅行社业发展态势研究》中,将美国旅行社中年营业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界定为大型旅行社,100万美元以下的界定为小型旅行社。根据当年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的规定,服务业中小企业标准为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下。

我国旅行社规模划分的参照标准除员工人数外,同时也考量了营业收入。但是我国旅行社的产业集中度较低。2006年我国百强国际旅行社中的前3位的旅行社(即中国国旅总社、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收入仅占整个行业营业收入的10%左右。产业集中度是用于衡量产业竞争性和垄断性的最常用指标,较高的集中度表明更多的销售额或其他经济活动被很少一部分企业所控制,这一小部分企业拥有相当的市场支配力,特别是价格支配力,从而使市场的竞争性较低。通常,产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企业的规模越小,企业的数量就越多,市场竞争就越充分,所形成的企业规模就越合理。但一直以来,我国旅行社的“小、弱、散、差”为人所诟病,中国旅行社业一年的营业收入还不及美国的一家旅游集团,2006年,全国17957家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1411.03亿元,2005年单单一个“美国运通”,营业额就高达291亿美元。我国绝大多数小型旅行社在市场上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使得我国旅行社单体的营业收入较低。如果以营业收入作为标准,必须考虑到我国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的实际营业收入,笼统地以每年1000万元营业收入作为划分小旅行社的标适用性不佳,应该在全面调查旅行社营业收入的基础上细分旅行社企业自己的划分标准。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7

(一)业务目标。

1.旅游收入。去年全市共接待游客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5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8%和15.7%,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旅游收入4.8亿元的目标任务。

2.红军公园一期工程。红军公园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90%,其中:入口景观区、绿化标段已结束,瞻仰区已完成90%的工程量,民俗区已完成45%的工程量;雕塑标段已完成雕塑成品制作,基础土建部份完工后即可进行雕塑的安装。

3.旅游规划。一是已完成《*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创建国家4a级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是已启动编制《红军公园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方案》、《*—*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4.旅游宣传。一是组团参加*元九登高节、*市第五届乡村旅游节、第十一届西博会、东西部投资洽谈会等节庆活动;二是参加了我市在渝万人品茶活动和协助重庆电视台《食在中国》栏目拍摄宣传我市美食二期,进一步宣传了万源旅游景区景点,提升了万源旅游知名度。

5.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按照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启动*“井坝”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

6.协助相关部门完成的工作任务。一是协助国司启动*温泉开发的前期立项等筹备工作;二是协助市国土局完成了大巴山部级地质公园部份建设任务;三是协助市交通局开工建设赵塘—*、*旅游公路。

(二)全面完成综合目标任务。

1.政务执行力。一是规范行政行为,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部门职责;二是确保政令畅通,及时学习和领会上级重大决策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和交办的任务。三是认真办理书记、市长信箱,办结率达100%;四是及时回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议案,办结率达100%。五是接受监督。特别是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2.维护稳定。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维稳一岗双责、综合和平安建设制度,妥善处理群访事件和防邪工作,无影响稳定的发生,实现“三零”目标任务。

3.机关效能建设。一是全面落实“三项制度”,转变机关作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制定旅游突发事件预案,增强处理突发事件水平;进一步加强与旅游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通力协作,共同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

4.综合工作。一是办公室工作。加强办公室工作的管理,确保了公文正常运转,完成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以及各种会议材料、领导讲话和其他相关的各种计划、总结、回复、人大政协提案议案的撰写工作,做好档案归档和信息公开工作,全年无泄密事件发生;二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聘请临时管理人员4人,重点加强了责任区、红军公园及景区的管护和维护工作;三是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工作,确保了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四是环境保护。加强景区的环境保护,抓好了景区的绿化工作,协助市环保局抓好优美乡镇建设;五是扶贫工作。落实专人,抓落实,投入经费1.5万元加大对*乡*村的帮扶力度;六是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1.8万元用于白沙、茶垭乡、八台乡的新农村建设,协助农户筹建农家乐,营造良好的乡村旅游环境;七是计生工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机关、管理所及联系扶贫村均没有违法生育;八是“五五”普法。全面实施并完成“五五”普法目标任务,组织力量,做好“五五”普法验收准备工作;九是科普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业务技能培训;十是残疾人工作。贯彻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全年足额上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810元。

5.自身建设。一是思想建设。年初制定了思想工作计划,成立了理论中心学习组,使之成为干部职工提高理论、思想、政治水平的阵地。组织干部加强对中央、省、*市和*市委决策、会议的学习,积极开展旅游人才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极大提高了旅游系统人才的自身素质;二是组织建设。积极抓好机关党建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巩固“四好班子”成果,认真抓好统战和群团工作。三是作风建设。按照“四个特别”的要求,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积极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护”活动,让帮扶村—*铜冠村真正受到实惠;进一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四是反腐倡廉。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并执行《廉政准则》,不断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实施了廉政文化进景区和机关活动,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和“两个务必”教育,营造出人人廉洁自律,个个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全年无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

二、没有完成的目标任务

招商引资。去年市委下达的500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无法完成。

三、没有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红军公园没有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是佛光寺的没有按市政府的要求按时搬迁,导致瞻仰区标段工程建设无法继续进行,只能停工等待;二是施工用水及材料运输困难,仅靠靠人力转运,影响工程进度。

2.招商引资任务无法完成的原因。一是因为基础差,用于招商引资的前置条件不具备;二是因寄于希望的*温泉项目没有实质性进展,没有成果,无法进行招商引资。

(二)主观原因。

主要存在汇报不够,协调不够,争取不够的问题。旅游工作涉及面广,协调量大,政策性强,工作中困难多、程序多,需及时汇报,深入协调,努力争取。由于我们做得不够,致使相关工作停滞不前,未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四、今年主要工作

(一)全面完成红军公园一期建设任务。

(二)全力实施*—*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

(三)对《*市旅游总体发展规划》进行修编。

(四)制作一本旅游宣传画册和一部旅游风光专题片。

(五)加强与周边县的区域合作,加快旅游线路统筹。

五、对市委、市政府的建议

(一)召开一次旅游业工作会议。切实做到市级各部门协助,全市人民参与的发展旅游业氛围。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8

作者简介:周 盼(1989―),女,湖北孝感人,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学生。

通讯作者:刘倩如(1978―),女,湖北人,讲师,乌克兰基辅国立建筑大学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231-04

1 引言

随着生活条件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和科技更加重视,兼具都市旅游和风景旅游特点的“高校旅游”成为近年旅游的一大热点。我国的高校旅游由清华、北大此类名牌高校兴起带动,逐渐稳固成一特定旅游产品,在高校运作中可期夯实为附属支柱产业。现阶段我国高校旅游呈现发展不平稳的总体特点,一类名牌高校旅游开发较早,市场效应较好,且近年来旅游服务水平不断发展完善;大部分大学由于专业限制或名气稍逊、校园用地狭小等原因较少进入旅游者视线[1]。部分高校旅游旺季游客盈门的同时滋生负面影响,导致对高校旅游褒贬不一,校方和社会舆论支持与反对并存。高校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受学术性质限制程度不一,开发利用的差异度较大。

“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已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我国旅游规划主要任务明确提出须提升产业地位、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满足市场等需求。高校旅游理应正视国计民生的要求,重视旅游市场日益扩大,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优化经营管理思想,将“高校旅游”诠释为适应旅游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现代旅游产品体系中一员。

2 目前高校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充分

高校具有城市建筑、科研机构、体育设施、风景园林景观、建筑古迹等,并具有自己独特的高校品牌、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这些都是高校旅游的宝贵资源[2]。在目前的高校旅游活动中,多数宝贵资源沉默于校园,仅少数部分作为旅游资源供人游赏,导致高校旅游资源的低度开发和利用不充分。各类高校千城一面不能突出特色,无法确立各自独特的旅游形象和和旅游优势。

2.2 旅游项目内容、形式单一化

高校旅游内容分为观光旅游、会议旅游、探亲访友、修学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和事件旅游7大类[3]。针对社会大众的旅游类型仅局限于观光游一类,其他内容偶见于特定人群(如科技旅游用于高校学术交流或高校外事展示)。游客在高校游览观光过程中仅能走马观花的观赏,而未能通过互动行为和体验活动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活、高校文化和科技研发知识等,低端的内容和形式局限了公众吸引力。

2.3 旅游系统缺失

名牌高校的“高校游”热暴露出高校旅游系统不完善。高校旅游缺失支撑保障系统,无管理组织;旅游产品缺乏规划设计,景点和项目相对散乱,在旅游功能规划、游线设计等方面不完善;旅游市场无科学预测,游客的组成、数量及游览内容存在不可控制性,旅游活动对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对设施和场地的使用造成压力,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2.4 专于教研的观念束缚高校旅游发展

高校管理层对于高校旅游持保守态度,一方面受固有观念影响,保持校园教学、科研的安全和专属性;另一方面担忧高校旅游带来诸如嘈杂、秩序混乱、安全隐患等增加校园管理负担。高校中如图书馆、展览馆等谢绝对游客参观,有潜在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未积极开发利用,致使高校旅游发展受限,不能充分展示其特色。

2.5 旅游形象不突出

高校旅游主题形象模糊,鲜有具独特吸引力的意象。高校旅游形象作为表象层,依托于高校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支撑,根植于高科技旅游产品和丰富旅游项目基础[5]。在高校旅游中,支撑层和基础层未有充分利用,导致各高校旅游形象模糊单薄,无法突出自身特色。

3 华中农业大学旅游规划分析

3.1 探寻潜在可利用资源,明确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本文尝试做有针对性系统规划,重在利用高校自身特色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上以华中农业大学(下文简称华农)为例,尝试利用规划手段,合理分配和利用旅游资源,建立旅游框架体系,着重对景观、游线、基础设施等的规划,以期建立华中农业大学高校旅游系统,突显旅游特色。

3.1.1 自然旅游资源

华中农业大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处武汉市二环线与三环线之间,比邻珞狮南路和狮子山大道,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北枕狮子山麓,南瞰田园阡陌,兼收南湖之滟、野芷湖之幽,以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园林式景观称道。华农校园内绿树成荫,绿化率达到了98.88%,被誉为湖北省园林式学校[6]。

3.1.2 人文旅游资源

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农学氛围营造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孕育了学农爱农的朴素校园文化。狮山广场、南湖湖畔读书声不断,田园、实验基地劳作身影不息,这些都是华农独特的耕读文化魅力,更是校园淳朴学术氛围影响下鲜活生动的人文景观。学校有建于20世纪早年的苏式历史建筑,也有朴素无华的清水砖建筑群,它们与校园中高大虬劲的悬铃木相映成趣,与校史馆一起向人们展示着院校历史和文化底蕴。

3.1.3 科技旅游资源

在工业及信息产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的当代,公众同样好奇农业的发展。华农具有以农业高科技品牌,学术“六个一”科研硕果,“四个一”特色发展模式,更有“康思农蜂蜜”、“华农脐橙”、“华农茶”等一批附属产业,这些均是有潜在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学校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也具有较高的农业观光游价值和农业科普游价值,可作为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形成生态农业试验观光区、园艺观赏区和果树采摘区等,成为农林院校旅游的固定内容。华农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科技旅游资源,以良好区位条件,形成自然、人文和农业科技三类资源体系(图1)。

3.2 根据校园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确定校园旅游形象

华农的科教特点、农业景观和耕读文化可以作为特色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华农作旅游地,采取游客调查和访谈形式对其历史和现实形象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技农业、农事景观和园林品质3大核心要素。通过对华农校园的本底形象及感知形象的分析和研究,综合优势及特色资源,最终将华农的高校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科技农业、耕读田园”。

3.3 合理整合校园旅游资源,根据学校现状用地进行规划

3.3.1 旅游资源整合

校园旅游资源选取基本避开教职工住宅区、行政办公及教学科研核心区和学生生活区,主要环绕分布于,避免学校正常教学与校园旅游的相互干扰和冲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3.3.2 旅游规划目标

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研活动下,以“科技农业、农耕田园”为主题,充分发掘校园特色旅游资源,策划观光游和体验游活动相结合使游客体会“农校旅游”特色,提升华农的高校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同时带动农业科研产品的推广。

3.3.3 功能分区与规划结构

规划中将旅游区与教学活动以及学生、教职工住宿区划分开,主要集中于学校南部的科技园区、试验基地,北部狮子山,东部滨湖地带。整体规划为“一轴三带”结构,“一轴”为人文景观轴,“三带”即农业科普观光带、滨湖自然休闲带、山林景观体验带。旅游功能分区为:农业科普展示区、试验基地观光科普区、滨湖景观区、山林探险体验区和狮山人文休闲游览区5大景区(图2)。

根据资源分析结果,对综合评价较高的资源予以留用,适当地加以改进部分项目,并增加旅游服务设施(表1)。

表1 华中农业大学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3.4 旅游线路

规划设计农业科普观光游线和自然人文观光游线两条路线。农业科普观光游线以壕沟入口为起点,主要延香樟路、学府路、南荟路和沿湖东路,将宠物之家(原兽医院)、蜜蜂博物馆等农业科技景点串联起来。自然人文观光游线以新西大门为起点,主要依托于狮子山大道、学院路和南湖东路,并设计两条次级游线分别通过狮子山广场和狮子山,从而将校园自然人文景观联系起来。两条游线各有特色又紧密联系相互补充,整体形成网状分布,避免了游线的重复单调。旅游交通便捷,游线起止于4个校门,尽量与学校的教学生活区避开,组织串联了集中性旅游服务设施,如国际交流中心、梧桐路商业街和农家乐(图3)。

3.3.5 景点设计

详细设计的双狮望月游园景点选址于校内绿化科庭园,基址位于学院路和狮子山大道之间,近邻西校门,紧挨国际交流中心。为了疏散校园出入口人流,为国际交流中心游客提供游憩场所,展示校园文化,选择在此设计游园。调查“校园八景”之“双狮望月”缺失实际内容,因此以“筛月”为主题,重塑双狮望月景点,以游园形式弥补其内容空缺(图4)。

3.4 策划独特有吸引力的旅游活动项目

现代旅游出现由单纯的观赏性游览向体验型游览转变[7]。华农旅游资源具备体验游开发价值。基于校园旅游主题形象和游线规划,将旅游产品分为3类10项进行策划。

3.4.1 农业科普观光体验游

科普观光体验游包括关爱宠物周;蜜蜂文化展;生态湿地观鸟活动;农事认知体验活动;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校园科技成果展。

3.4.2 自然人文观光休闲游

自然人文观光休闲游包括校园文化展;暑期校园开放日;野外拓展训练营;“花香校园”书画摄影;“幸福农家”体验活动。

3.4.3 科技产品成果推广游

华农科研成果丰厚,推出系列农业科技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旅游活动中增加相应产品的宣传,突出了华农的特色,提升了校园形象。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带动高校旅游的附属产业发展。各高校有其自身特色,须通过旅游规划突出其特色,保证旅游效益。

4 结语

综合评价高校旅游资源,明确特色资源及潜在资源。根据旅游特色资源,塑造个性鲜明、亲切感人的校园旅游形象,强化校园特色旅游的宣传和传播。系统规划校园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特色资源,确定校园旅游规划体系。根据校园特色资源和旅游规划体系,丰富旅游项目,拓展校园旅游的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 张 伟,涂 菁.高校游发展初探[J].特区经济,2006(2):229~230.

[2] 吴雁华,傅 桦.高校旅游资源类型与开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22(2):86~92.

[3] 朱 f,田美蓉,欧阳颖.高等院校校园旅游研究[J].人文地理,2005(1):45~48.

[4] 吴修和.校园旅游开发浅析[J].山西科技,2005(3):52~53.

[5] 马 勇,李 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佚 名.华中农大通过湖北省园林式学校评审验收[EB/OL].[2004-11-10]./details/index.php/news/2004-11/20421/

[7] 郭 璇.山东省环城游憩旅游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Analysis of Highlighting Unique Features of College Tourism by Means of

Planning Measures

―A Case Study of Tourism Planning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ou Pan,Wu Jiayu,Liu Qianru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9

二、对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进行科学定位

滁州市在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科学定位。明中都遗址属于典型的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打造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应对景区内的景观进行科学规划。应在原有皇城遗址的基础上,对部分建筑遗址进行重建。为增添景区内的旅游吸引力,还应对景区内的各种景观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如植被规划设计、河流的规划设计、假山的规划设计等。在景区打造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科学的恢复明中都皇城原貌。待明中都遗址景区打造完成后,可借鉴扬州瘦西湖景区的做法,对游客售票。为更好实现明中都遗址的文化旅游价值,刚开始定价时,门票的价格建议不要过贵。如若门票不贵,则会吸引更多游客来此进行文化旅游。待游客越来越多,且景区设施越来越完善时,可适当提升门票价格。这样的做法更利于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因此,滁州市对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必须进行科学定位。

三、明中都遗址景区周边需做好配套设施建设

如今,明中都遗址的发掘工作刚完成不久。周边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为更好发展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滁州市政府需积极做好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诸如,完善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道路设施建设,完善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酒店建设,完善明中都遗址周边的其它商业设施建设等。有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滁州市在将来发展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时,方能更显成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在此之前,滁州市政府、旅游局及交通规划部门,应做好通力合作,积极发挥好各部门的重要作用,共同做好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配套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在此过程中,应积极征求旅游界专业人士的意见,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做好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四、积极做好明中都遗址旅游的媒体宣传工作

目前,人们对明中都遗址并不了解,仅有少数人知晓明中都遗址。为更好发展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滁州市政府及旅游局应对明中都遗址发掘工作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报道,积极利用媒体优势,让更多人了解明中都遗址。这样的做法可为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发展做好重要铺垫。除此之外,滁州市还应将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积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待景区打造成功后,更应利用媒体的力量积极向外进行宣传,引导更多人到明中都遗址进行文化旅游。总而言之,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在未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要想真正发展好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从现在起必须切实做好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的宣传报道工作。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10

年,我市旅游业经受住了百年一遇的夏涝和春、秋、冬旱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比预期要好得多的成绩。据初步统计,年全市接待游客.万人次,比去年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万元,比去年增长.。游客构成情况与往年相比也有较大改进:过夜游客.万人次,一日游客.万人次,接待国外游客.万人次。花池温泉、古海底迷宫等重点景区、景点接待游客万人次,比去年增长.,为区旅游局年初下达给我市的年目标任务数(万人次)的.。

二、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全年共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大知识、保持党的先进性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四五”普法知识、WTO知识学习共次;同时干部职工也自觉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坚持就读大专班或本科班;积极征订党报党刊,利用党报党刊先进的知识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改良和创新局务环境。今年以来,我局响应市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号召,在全局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建立和实施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基本制度,使机关效能建设观念深入人心,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强化了部门的职责和干部的责任感,变被动为主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局务环境更加优良。

、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一年来,我局在联系点仙村镇花池村委、皇妙乡大梭村委推广莲米种植,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廉政建设稳步推进;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景区环境卫生、安全防范工作,为XXX市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

(二)旅游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年是我市招商引资力度非常大的一年,我局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策划好旅游招商项目,积极组织专业人士策划、撰写旅游项目规划、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今年月,我局认真组织宣传图片、项目建议书,随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的招商团到某省东莞等城市进行宣传、推介,达到了增进了解、促进交流的目的。

、完成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我市引进尔海公司投资多万元开发大梭生态峡谷群旅游项目,该项目已和业主签订合同;引进某省老板投资万元开发运河古镇,已签订合同;引进南海孟家德等业主投资多万元,建设中平落沙孟氏山庄,已签订投资合同;温泉大酒店二号楼工程投资多万元,已经全面完工,元旦可以接待游客;其他景区也正在积极进行招商引资。

、认真做好旅游招商项目的前期规划工作。今年,我局共组织专业人士撰写了包括小谷故居、温泉高效农业观光园、大梭生态峡谷群、 马平三连环农业观光旅游区、九龙湖、中平孟氏山庄等旅游招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请专业旅游设计机构对运河古镇、皇妙大梭生态峡谷群、古海底迷宫进行规划设计,目前运河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平孟氏山庄详细规划已完成,大梭生态峡谷群控制性详细规划也于月底前完成了初稿,古海底迷宫详细规划也将于月底前完成初稿,月上旬已经开工建设。

、继续深化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在去年资源普查的基础上,今年我局继续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细化、深化普查,重点对那些品位高、不可替代、开发价值大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截止年月,我局共开展了次大规模、有组织的普查工作,拍摄资料照片近张,刻录光盘张。月日~日,我市还邀请区内旅游业界的精英、专家学者对我市重点旅游资源、景区进行考察、调研,并在月日召开旅游发展研讨会,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和领导对我市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开拓、旅游产品开发等进行了科学分析。

(三)旅游投资建设项目情况

、花池山温泉疗养度假村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景区主干道、土建工程等)已顺利完成,二期工程截止月份已完成投资多万元。

、温泉大酒店号服务楼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万元,预计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马坪三连环农业观光项目一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完成预定投资,二期景点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旅行社发展迅速。今年月份,市汽车总站向我局申请成立“XX市交通旅行社”,月份自治区旅游局下发批文,同意成立“XXX交通旅行社”,这是我市成立的第七家合法的旅行社。该旅行社投资多万元,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市旅游业已形成了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行社三大旅游支柱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旅游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体系。

(四)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按时按质完成旅游统计工作。我局按照市旅游局和有关部门的要求,每月按时按质完成日常统计报表,并报送市旅游局和其他有关部门;认真配合全国、全区、全市开展的年度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工作。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全市旅游市场秩序,争创行业管理先进单位。今年,我局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先后多次与公安、消防、卫生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旅游市场特别是温泉旅游度假区进行安全、卫生检查,重点整顿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取缔无证经营、地下经营等违法经营行为,杜绝电线、消防设施不全等安全隐患,为游客营造安全、舒适、清洁的旅游环境,让他们来得高兴、走得舒服,心里满意。

、做好日常事务工作。一年来,我局坚持按时参加上级部门召开的会议;组织有关部门、企业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参加旅游展销会、博览会;按时按质上报有关材料。

、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年,我局建立了“XXX市旅游”网站,将我市旅游招商项目、政策、景区介绍、票价、旅游动态等信息在网站上公布,这是我市第一个市级旅游局设立的旅游网站。我局配备了专用电脑,能够小时全天候高速上网,能够正常通过“XX市旅游在线”接待各类游客预订票,接收、上报各种资料、文件。

、加强重点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景区景点保护工作,重要的是建章立制,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月份,我局撰写出《关于温泉旅游度假区地热水资源暨环境保护的通告》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经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月日市领导签批同意发文,这为加强度假区管理、保护有限的地热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通告》必将在今后的实践中日益显示出重要性。在去年将温泉、古海底迷宫划为市级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我们还扩大市级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拟将大梭峡谷、运河古镇、七星古榕等列入市级风景名胜区。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一是利用传统推销方式促销,如在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做温泉景区的气象广告,拍摄VCD、照片、制作光盘、画册向目标游客发放;二是通过旅行社进行促销,通过局外联部的努力,与南海、桂林等城市的旅行社建立了友好的联系渠道,通过他们的客户网络向游客推介我市旅游;三是参加各种博览会、旅游交易会,我局积极响应市旅游局的号召,组织旅游企业参加某省旅游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展会活动。

(五)完成市旅游公司破产改制工作

市旅游公司曾是我市旅游业的龙头企业,但是,由于启动资金匮乏、借款多、经营管理水平低、设施陈旧、服务水平差等原因影响,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亏损严重、长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只有通过破产改制,才能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对市旅游公司实施破产改制。现在,市旅游公司破产工作已进入法律程序,进入破产清算阶段,整个破产工作估计将于年月前结束。

三、存在的问题

、部份乡镇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部份景区景点的交通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些景点保护力度不够,存在人为破坏现象;

、经费紧缺,影响了市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旅游宣传促销的进一步开展;

、文化底蕴不足,游客的认知度不高,影响我市旅游业进一步加强做大,旅游业还不能真正发挥其“一业带百业”的作用。

四、年度工作计划

、年,我市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争取在今年的基础上增长以上;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数争取在今年的基础上增长;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争取;游客构成、旅游收入构成、旅游经济总体效益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争取达到.以上。

、景区、景点建设。①加快建设大梭生态峡谷群、古海底迷宫、运河古镇等景区;②花池山温泉疗养度假村、马平三连环景区、孟氏山庄要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建成向游客开放;③市旅游公司破产工作结束,明确新业主。新业主在接管公司后要尽快拿出改造、规划方案,争取将公司这一块地盘盘活、做大、做强;④其他已建、在建项目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 建成营业。。

、积极申报泥盆纪国家地质公园。以温泉为核心,整合古海底迷宫、大梭峡谷等泥盆纪形成的旅游资源,申报泥盆纪国家地质公园,打造泥盆纪地质奇观,创新泥盆纪地质文化,形成市域内的旅游精品线路。

、加强行业管理。一是加强景区景点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加强旅行社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全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抓好宣传促销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渠道,积极向游客推介XX市旅游。明年,我市要继续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桂林)等展会活动,重视互联网促销、传媒促销、旅行社或旅游中间商促销,力争在本市或到外市、市举办旅游推介会数次,要充分利用画册、光盘等大力宣传本市旅游。

、做好市里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11

二、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⒈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全年共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大知识、保持党的先进性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四五”普法知识、知识学习共次;同时干部职工也自觉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坚持就读大专班或本科班;积极征订党报党刊,利用党报党刊先进的知识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

⒉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改良和创新局务环境。今年以来,我局响应市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号召,在全局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建立和实施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基本制度,使机关效能建设观念深入人心,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强化了部门的职责和干部的责任感,变被动为主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局务环境更加优良。

⒊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一年来,我局在联系点仙村镇花池村委、皇妙乡大梭村委推广莲米种植,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廉政建设稳步推进;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景区环境卫生、安全防范工作,为×市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

(二)旅游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年是我市招商引资力度非常大的一年,我局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策划好旅游招商项目,积极组织专业人士策划、撰写旅游项目规划、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今年月,我局认真组织宣传图片、项目建议书,随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的招商团到广东东莞等城市进行宣传、推介,达到了增进了解、促进交流的目的。

⒈完成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我市引进尔海公司投资多万元开发大梭生态峡谷群旅游项目,该项目已和业主签订合同;引进广东老板投资万元开发运河古镇,已签订合同;引进南海孟家德等业主投资多万元,建设中平落沙孟氏山庄,已签订投资合同;温泉大酒店二号楼工程投资多万元,已经全面完工,元旦可以接待游客;其他景区也正在积极进行招商引资。

⒉认真做好旅游招商项目的前期规划工作。今年,我局共组织专业人士撰写了包括小谷故居、温泉高效农业观光园、大梭生态峡谷群、马平三连环农业观光旅游区、九龙湖、中平孟氏山庄等旅游招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请专业旅游设计机构对运河古镇、皇妙大梭生态峡谷群、古海底迷宫进行规划设计,目前运河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平孟氏山庄详细规划已完成,大梭生态峡谷群控制性详细规划也于月底前完成了初稿,古海底迷宫详细规划也将于月底前完成初稿,月上旬已经开工建设。

⒊继续深化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在去年资源普查的基础上,今年我局继续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细化、深化普查,重点对那些品位高、不可替代、开发价值大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截止××××年月,我局共开展了次大规模、有组织的普查工作,拍摄资料照片近张,刻录光盘张。×月×日日,我市还邀请区内旅游业界的精英、专家学者对我市重点旅游资源、景区进行考察、调研,并在×月×日召开旅游发展研讨会,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和领导对我市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开拓、旅游产品开发等进行了科学分析。

(三)旅游投资建设项目情况

⒈花池山温泉疗养度假村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景区主干道、土建工程等)已顺利完成,二期工程截止月份已完成投资多万元。

⒉温泉大酒店号服务楼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万元,预计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⒊马坪三连环农业观光项目一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完成预定投资,二期景点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⒋旅行社发展迅速。今年月份,市汽车总站向我局申请成立“×市交通旅行社”,月份自治区旅游局下发批文,同意成立“×交通旅行社”,这是我市成立的第七家合法的旅行社。该旅行社投资多万元,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市旅游业已形成了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行社三大旅游支柱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旅游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体系。

(四)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⒈按时按质完成旅游统计工作。我局按照市旅游局和有关部门的要求,每月按时按质完成日常统计报表,并报送市旅游局和其他有关部门;认真配合全国、全区、全市开展的年度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工作。

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全市旅游市场秩序,争创行业管理先进单位。今年,我局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先后多次与公安、消防、卫生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旅游市场特别是温泉旅游度假区进行安全、卫生检查,重点整顿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取缔无证经营、地下经营等违法经营行为,杜绝电线、消防设施不全等安全隐患,为游客营造安全、舒适、清洁的旅游环境,让他们来得高兴、走得舒服,心里满意。

⒊做好日常事务工作。一年来,我局坚持按时参加上级部门召开的会议;组织有关部门、企业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参加旅游展销会、博览会;按时按质上报有关材料。

⒋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年,我局建立了“×市旅游”网站,将我市旅游招商项目、政策、景区介绍、票价、旅游动态等信息在网站上公布,这是我市第一个市级旅游局设立的旅游网站。我局配备了专用电脑,能够小时全天候高速上网,能够正常通过“×市旅游在线”接待各类游客预订票,接收、上报各种资料、文件。

⒌加强重点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景区景点保护工作,重要的是建章立制,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月份,我局撰写出《关于温泉旅游度假区地热水资源暨环境保护的通告》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经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月×日市领导签批同意发文,这为加强度假区管理、保护有限的地热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通告》必将在今后的实践中日益显示出重要性。在去年将温泉、古海底迷宫划为市级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我们还扩大市级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拟将大梭峡谷、运河古镇、七星古榕等列入市级风景名胜区。

⒍加强旅游宣传促销。一是利用传统推销方式促销,如在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做温泉景区的气象广告,拍摄、照片、制作光盘、画册向目标游客发放;二是通过旅行社进行促销,通过局外联部的努力,与南海、桂林等城市的旅行社建立了友好的联系渠道,通过他们的客户网络向游客推介我市旅游;三是参加各种博览会、旅游交易会,我局积极响应市旅游局的号召,组织旅游企业参加浙江旅游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展会活动。

(五)完成市旅游公司破产改制工作

市旅游公司曾是我市旅游业的龙头企业,但是,由于启动资金匮乏、借款多、经营管理水平低、设施陈旧、服务水平差等原因影响,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亏损严重、长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只有通过破产改制,才能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对市旅游公司实施破产改制。现在,市旅游公司破产工作已进入法律程序,进入破产清算阶段,整个破产工作估计将于××××年月前结束。

三、存在的问题

⒈部份乡镇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⒉部份景区景点的交通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⒊一些景点保护力度不够,存在人为破坏现象;

⒋经费紧缺,影响了市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旅游宣传促销的进一步开展;

⒌文化底蕴不足,游客的认知度不高,影响我市旅游业进一步加强做大,旅游业还不能真正发挥其“一业带百业”的作用。

四、××××年度工作计划

⒈××××年,我市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争取在今年的基础上增长以上;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数争取在今年的基础上增长;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争取;游客构成、旅游收入构成、旅游经济总体效益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争取达到以上。

⒉景区、景点建设。①加快建设大梭生态峡谷群、古海底迷宫、运河古镇等景区;②花池山温泉疗养度假村、马平三连环景区、孟氏山庄要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建成向游客开放;③市旅游公司破产工作结束,明确新业主。新业主在接管公司后要尽快拿出改造、规划方案,争取将公司这一块地盘盘活、做大、做强;④其他已建、在建项目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建成营业。。

⒊积极申报泥盆纪国家地质公园。以温泉为核心,整合古海底迷宫、大梭峡谷等泥盆纪形成的旅游资源,申报泥盆纪国家地质公园,打造泥盆纪地质奇观,创新泥盆纪地质文化,形成市域内的旅游精品线路。

⒋加强行业管理。一是加强景区景点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加强旅行社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全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⒌抓好宣传促销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渠道,积极向游客推介×市旅游。明年,我市要继续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桂林)等展会活动,重视互联网促销、传媒促销、旅行社或旅游中间商促销,力争在本市或到外市、市举办旅游推介会数次,要充分利用画册、光盘等大力宣传本市旅游。

⒍做好市里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12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依法诚信经营。

(3)严格履行旅游合同,让游客明白消费。

(4)规范旅游广告宣传,不提供虚假服务信息。

(5)坚持文明服务、规范操作,亮证挂牌上岗。

(6)公开服务内容,不随意增减旅游项目。

(7)不参与低价恶性竞争,维护旅游市场公信力。

(8)积极配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服务承诺

(1)员工仪容仪表:服装得体、仪表整洁、大方得体;服务过程中表情自然、热情适度、微笑待客。

(2)导游员讲解:进行导游活动时,佩戴导游证(IC卡);在用中文讲解时,必须使用普通话;不在讲解中掺杂庸俗下流的内容;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新晨

(3)导游员带团: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客;不得私自承揽导游业务;按照旅游合同和旅游团队运行计划书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得擅自改变旅游合同或者擅自改变团队运行计划;尊重游客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不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游客索要小费;不欺骗、胁迫游客或者与其他旅游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游客消费;不强制游客参加合同约定之外的游览活动。

文体旅游普法工作计划篇13

本条例所称的旅游资源,是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合理利用,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其他社会资源。

第三条 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应当突出生态滨海与潮汕历史文化特色,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管理工作。市、区(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负责本条例的具体实施。

市、区(县)发展和改革、经贸、财政、规划、国土资源、建设、交通、农业、林业、外经贸、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统计、价格、水务、海洋与渔业、外事侨务、民政、宗教、城市管理、公安、公安消防、海关、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实施本条例。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和海洋功能区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市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经上一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实施。

编制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群众的意见,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和论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前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制定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 市、区(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普查、评估、论证,及时建立、补充、更新相关信息。

旅游资源普查信息应当作为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依据,并向社会公布。

市、区(县)人民政府对旅游资源的普查、评估、论证工作,应当给予资金保障。

第八条 开发旅游资源应当符合本市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经营性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应当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保护。

第九条 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确定的重要旅游功能区域,在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阶段应当征求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有关部门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主题公园、大型游乐园等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阶段,以及对上述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作出立项审批决定前,应当征求同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的意见。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对向其征求意见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及时反馈意见。

第十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发展和改革、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文化、林业、水务、海洋与渔业、宗教等部门,依法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开发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和个人按期实施开发项目。

第十一条 旅游资源开发者应当在办理立项、建设等手续前编制专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方案,报送所在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

开发保护方案应当包括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以及建成后旅游景区(点)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旅游资源开发者和旅游景区(点)管理者,应当按照专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方案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十二条 旅游景区(点)管理者应当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旅游景区(点)的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保护和文物古迹保护等工作。

第十三条 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建设项目的废水、废气、废渣、废弃物及噪音的处理设施,防止植被、景观、文物破坏及水土流失的保护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四条 在规划开发或己开发利用的旅游区域,应当保护区域内的岸线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

禁止在旅游景区(点)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擅自占用岸线;

(二)捕猎野生动物;

(三)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四)破坏生物资源和水资源;

(五)开山采石、挖沙取土、围垦放牧、填盖水面、砍伐树木、建造坟墓;

(六)其他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改变旅游景区(点)地形地貌的活动。

第十五条 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建设不得超过旅游景区(点)的环境容量,其性质、布局、规模、体量、高度、造型、质感、色调等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旅游景区(点)内应当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强绿化植被,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严格控制建筑的体量和高度。

旅游景区(点)应当根据旅游安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以及服务质量等要求,确定旅游接待承载能力,实行游客流量控制。

第十六条 旅游景区(点)管理者应当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加强安全和环境卫生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制止扰乱旅游秩序、破坏景观景物的行为,保障旅游者的安全。

旅游景区(点)及其沿线应当设置说明牌、指示牌以及界线标志,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旅游景区(点)管理者应当制定和落实具体保护措施,对重要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旅游资源实行重点保护。

第十七条 开发古遗址、名人遗迹、历史纪念地、古寺庙建筑、古园林特色建筑等具有历史人文性质的旅游资源,应当保持其特有的历史风貌,不得擅自改建、迁移或者拆除。

第十八条 禁止在已列入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但未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区域内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确需开展有五十人(含五十人)以上参加或者其他较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体育运动、探险等非营利活动的,应当提前向所在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配套设施。鼓励单位利用自身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并向社会开放。

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引导扶持重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旅游业发展需要逐步增加。

第二十一条 重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由发展和改革、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统筹安排纳入相关规划。

重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以在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内优先解决。

重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给予扶持。

第二十二条 开发汕头港内湾等公共旅游资源从事旅游经营活动,依法实行特许经营。

第二十三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对积极发展旅游业,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有权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对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五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应当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应当予以批评、教育,责令停止,并配合规划、国土资源、林业、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水务、海洋与渔业、文化、民政、宗教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各自职权予以处罚。

对在旅游景区(点)内实施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开发建设项目,由旅游主管部门或者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依法责令恢复原状、限期治理或者搬迁。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20xx年2月1日起施行。

旅游资源保护的方式和内容保护方式

世界各国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方式大致有两类:

一是运用法律手段,实行立法,加强法制。

二是根据旅游资源质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加以保护。

保护内容

旅游环境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