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文体意识论文实用13篇

文体意识论文
文体意识论文篇1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文体的理解一般多侧重于对形式层面元素的关注,因而对散文文体的阐释往往更为注重突出其共性化特征。这种思维显然对散文创作产生强烈的影响,当年杨朔散文对篇章结构的刻意雕凿便是一个典型。然而,如果对于散文文体的界定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思考,必将对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与散文的发展有所局限。

追寻自《文化苦旅》以来的散文创作足迹,应当可以明确余秋雨散文实际代表着当代文学一种新的散文文体意识的萌生。在散文创作实践中,余秋雨格外强调创作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叩问。2004年余秋雨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作了一个关于散文创作的专题讲座,其间曾谈到:“我当时写《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我比较重要的是想用我的脚去踩一踩废墟,在废墟当中感受中华文化还能给我什么感觉……”。所谓“感觉”,即指作者对这些人文山水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而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恰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探入人类文明历史,透过两难困惑的辩证思索步步逼近真理是其散文的重要特征。“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1]这里所谓“文体”指向大众的普泛理解,专指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形式规范,即散文在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体风范等形式元素的综合统一。然而这并不是余秋雨关于散文文体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段表述明确地告知人们他写作散文是重在“倾吐一种文化感受”。由此可见,余秋雨的散文文体意识体现这种精神:散文创作是一个心灵追问的历程,散文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精神内涵,散文的本质应定位于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内涵为“真诚”与“价值叩问”的统一,它积淀着作家个性化的生命意识,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文明切身体察、探寻追思而超越了世俗平庸的价值性认识与感悟。

事实上,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及文学文体问题时就曾指出:“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2]别林斯基的文体意识明确指向作品的内在精神,突出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化体验。说明文体实质上是富于作家艺术个性的把握生活的方式,它首先指向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对文体的阐释往往囿于单纯的技巧或形式,散文领域亦无例外。由此直接导致散文创作或者是对形式技艺的过度加工,或者是作品内在精神显得浅薄或矫饰。余秋雨散文对精神内涵、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强调为当代散文文体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阐释,并提供了可贵的范式。

这种散文文体意识带来了余秋雨散文文本浓厚的主观感悟色彩。他的散文虽然多以游记形式出现,如《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但与一般游记篇章大有不同。其笔墨所涉虽然表层也在访山问水,却不似一般游记重在“潇洒一游”。亦即说余秋雨的目光并非止落于对一个个无声景点的形象摹写,整体叙写经营也不是首先重在技艺精巧的追求。他散文笔下的客观风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对社会历史文化省思的介质,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才是创作思维营构的主导。如记写我国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风雨天一阁》实际关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3] 它重在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体悟,因而叙写“天一阁”的历史变迁实际上成为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表层依托,全文精髓在于作者对以“天一阁”主人范钦为代表的一类传统优秀知识分子“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4] 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人格光辉的揭示与歌颂。

应当说,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动因是生命意义追问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思索:“我把我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散文”,写作散文是有“另外一种追求”,同在上述讲座中谈及散文创作体验时余秋雨如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余秋雨是个求真的学者,丰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不仅止于一般生物性的经验积累,更是以诗性情怀感悟人生的价值体验。对他而言,散文既是心灵困惑的诉说,同时也是一种解决困惑、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散文文本实际上是作者自我价值观念、生命意识的外化。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完全是“笔”随“心”走,至于对形式层面问题的考虑,正如他说自己在许多时候写作文化游记时不考虑诸如谴辞造句等因素那样,倒是位在其次的。因此,在余秋雨散文世界中,“散文”不可单纯从表现形式上作界定,创作主体对所观照客体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由此而进入价值叩问与发现的境界,抒写出超越一般生活经验的诗性情感才是散文的真谛;散文是一种有着深刻反思、舞动着诗性灵魂的文体,创作主体以超越经验与平庸的诗性情怀表达出对社会人生的关怀才是散文核心价值和意义所在。

余秋雨对散文是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认定,与现代散文大家郁达夫所提倡的散文创作第一要写“散文的心”的观念是有共通之处的。我们可以把这“心”理解为蕴含于文的、富有意义的主体精神,这是决定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元素。

回顾建国后散文创作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十七年散文虽然有着明显的关注社会、思考现实的倾向,但思想情感大多淹没于纯粹的社会生活之中,缺乏必要的、独立的创作主体人格精神。如五、六十年代“写中心”、“赶任务”、“歌颂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 这样的散文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不少作品呈现出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神圣化”或背离历史现实的“伪崇高”色彩。此时散文创作虽然努力切近社会主流生活,然而大多却因思想的浅薄、情感的浮泛而显示出一份贫弱与苍白。此外,即使在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由于主体意识淡化,思想个性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被遮掩,艺术创作中极为可贵而重要的主体精神在相当程度上被消解。有时乍看起来表现的是个性,但实际上共性色彩浓厚;看似抒发自我怀情,但矫饰成份居多,创作主体富于个性化的情感理想、艺术思维受到极大抑制。十七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散文创作由于深受建国后散文模式的影响,仍在自觉不自觉地延续着以往的散文传统。进入新文学时期,虽然也有了一些年轻作家的散文创新,但就总体而言,散文创作仍未形成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撞击与交融之中思索着,在多元融合对立的现实中开始冷静定位自己的坐标。在这种背景之下,散文也开始了以新的姿态走向当代人的心理。开始由相对浅显单一的抒情、言志进入深层的思考,由感性的热情转向理性的期冀,由难以企及的“神圣”、“崇高”而切入到关联千古常人生活的文化反思。由此一种优美崇高而切近生活现实的精神品格开始渗入散文实践,散文领域日渐形成艺术创作新格局。在这个新格局当中,余秋雨散文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一种强健的主体精神在散文创作中的确立。余秋雨由《文化苦旅》所开启的系列散文笔涉中外,它们在聚焦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探寻社会文化真善美的历程中,通过文化品位的渗透而确立了独具个性魅力的精神品格。也就是说,郁达夫所说的“散文的心”,在余秋雨散文中得到了真切的落实,也正是这个散文的“心”把他的散文推进了深远的艺术境界。

文体意识论文篇2

为了把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我们应在学校管理中进行大胆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这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外部条件和前提。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凡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疑点问题,应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形式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妥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2)评价教师,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应将教师的师德行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德勤能绩各方面情况交给学生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作为学校对教师职称晋升、业绩考核、评优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教师责任心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发展,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3)在学生管理中应实行学生班级自主管理。通过自荐演讲竞争上岗的办法推选班团干部,让学生充满自信又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教室、寝室、班团活动、班际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能力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人的行为来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内部条件和动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学习生活有计划、有目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依从他人。要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生活自理能力竞赛,组织学生远足、野餐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自主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评价和监控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充分发挥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善与与人相处,关爱他人。积极开展学生自我评议活动,组织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的典型言行进行自评、互评,通过集体人际交互作用,共同探讨、尝试行为规范,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成长,进一步强化其主体意识。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主体人格

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普遍布在着依赖性强、自制力差、社会交往能力不足、面对困难与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等问题。国内一项调查表明,高一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达15.2%;高一新生1/3有自卑心理倾向;意志品质坚强者不超过15%。这一调查结果令人堪优,因此培养学生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抗挫折能力二分辨是非能力以及其他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针对目前学校教育现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创造民主、宽松的育人环境

由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形成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对于学生的行为形成很多,从而便形成了学生自感无能、羞怯、过分服从,依赖等不良心理品质和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

学校应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契机,以民主、活泼开展的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优美,浓郁的道德氛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发挥环境这一无声教育的示范,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神奇作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

(1)正确的人生观是个人心理健康的保证。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才能对社会、人生和世界上各种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采取适当的态度与行为反应,保持一种开阔的心胸和乐观主义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的承受能力,防止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对正处在人生观形成基础阶段的学生不断进行真善美的正面教育和假丑恶的反面教育,使学生在现象和本质、本质和非本质之间,真象与假象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改变传统教育中那种只重说教的“空对空”现状。

(2)必须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遭受适当程度的挫折,有利于激发斗志,但若挫折太重,会造成心理障碍。我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正确评价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体验奋斗和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自信心。

(3)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但若处处与人竞争,就会使自己长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心理障碍。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无处不在、真诚合作不可或缺。合作可以使人保持愉快的心境,得到更多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认识和思路,从而使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注重实践教育,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主体自我意识,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映,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思想品德形成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在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主体性,必须重视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的自身体验,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社会实践和系列德育活动可以完成这一目标。

1、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主体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异质、异向、异步”矛盾突出,学校德育的开放性不断提高,学校必须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主体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地考察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通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通过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使其了解社会的主流和黑暗面,真正产生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和对不良现象的“疫苗效应”,不断提高政治辨别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积极开展系列德育活动

德育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开展系列德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契机,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及个体自主性发展的需要,锻炼学生意志,使德育目标在实践中逐渐地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和自动的要求,又在实践中外化为学生的情感、行动和各种能力。

我们可以以重大纪念日、庆典日及大型活动等为媒介,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升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军训,使其感受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团结的力量、崇高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品格。

总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知、情、行、意相统一的漫长过程,我们只有从学校实际工作入手,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具有主体性、主动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人,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1]都文武.教育问题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2]英伟民.主体的命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文体意识论文篇3

一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支点。

这是因为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中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和思想要求、利益、愿望的那一部分思想观念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先在的,就像葛兰西所指出的,“是由每个人从其进入这个意识的世界之时起,就自动陷入的许多社会集团所强加的”(P.233)。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进入一定文化、接受一定意识形态的过程。阿尔都塞也认为只要一个人进入社会,就不可避免地落入到“巨大的意识形态的襁褓”之中,他的思想和行动无不受一定意识形态的支配和规范,所以他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文化客体”,是人们必须接受的赠品。出于对意识性质以及它与人的思想、行为之间关系的自觉认识,马克思主义才从根本上把文艺界定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并要求无产阶级文艺自觉地担当起以无产阶级世界观来改造世界,以社会主义精神来教育和鼓舞人民大众的历史使命。因而意识形态性也就成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思想灵魂。

正是由于这样,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这个命题自它提出之后就遭到许多“纯艺术论”的倡导者的反对,新时期以来,在我国文艺理论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和否定,以致有些文艺部门的领导也回避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不敢理直气壮地坚持文艺的意识形态性问题,这实际上是在思想上放弃了对文艺的领导。这些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走向繁荣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与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完全背道而驰的创作倾向,起着腐蚀人们的意志、毒害青少年的灵魂、败坏社会风气的作用,这显然是与文艺界所出现的一股淡化和消解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思潮是分不开的。

这股思潮在我国出现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分析起来大概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了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想的影响。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有些思想家就竭力否定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否定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中个人存在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意识形态直接等同于国家意识形态,等同于一个纯粹的政治性的概念,并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科学,而纯粹是一种意识形态,断言随着剧变,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也宣告终结。这观点很契合我国某些长期以来深受极“左”思潮压制和饱受“”文化专制之苦的作家和批评家的思想和心理,他们也就趁我们不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之机,以批判文艺界的极“左”思潮之名,跟着在我国掀起一股否定和消解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思潮,试图以文艺是一种“美”、一种“文化现象”来取而代之。这些观点在理论上自然是经不起分析的,因为“美”不可能完全脱离“真”和“善”而独立存在的,所以审美评价和审美选择在根本意义上来说无疑是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因此审美观的差异说到底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差异,它是不可能与意识形态完全没有联系的。另一方面,也与以往我们对意识形态理解上的片面性和不确切性是分不开的,这种片面性和不确切性具体表现为:

一是纯科学的倾向,亦只是从意识论、认识论的观点,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反映被反映关系的角度,来说明意识形态的性质,对于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和价值内涵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和阐明。意识形态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它作为反映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的思想要求、利益、愿望的那一部分思想观念,是属于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信念体系和行为规范的范畴的,它的任务就是为了凝聚人的思想,把人的行为引导到同一的方向、共同参与到对社会的变革实践。所以,它不仅有认识的属性,同时还有价值的属性,不仅有理论的功能,同时还有实践的功能。这些方面,葛兰西、阿尔都塞和晚年的卢卡契都曾有不少合理论述和发挥,并得到西方学界较为广泛的认同。如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作为表象体系之所以不同于科学,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中实践——社会的职能比理论的职能重要得多”。卢卡契认为意识形态的“目的是使人的社会实践变得有意识有活力”,“所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决定性问题是:Wastan(做什么)?”《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解释意识形态时也认为它是“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这些见解都是值得重视的。但是在我国过去,可能为了与马克思、恩格斯早年以意识形态所指代的“虚假的意识”,亦即指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合法的统治而制造出来的一种虚幻的价值观念划清界线,在阐述意识形态时都侧重于从它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方面,亦即认识论的、科学性的观点来进行发挥,而忽视从实践性的、对社会变革的功能方面来进行理解,这就把意识形态实证化了、认识论化了、纯科学化了。这理解显然是不够全面、准确的。

二是纯理论的倾向,侧重强调意识形态是自觉反映一定社会存在的思想(理论)体系,而无视它与社会心理、个人心理和日常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认识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自觉的思想观念,不但是从对社会心理加工、提升而来,如同普列汉诺夫所说的是以社会心理为“共同根源”的,同时还表现为只有经由社会心理,意识形态才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样,就把意识形态混同于意识形态理论和意识形态科学,视意识形态为远离生活、高高在上、只是少数意识形态专家在研究的纯思辨的、理论形态的东西。尽管我们在理论上都承认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是相互影响并积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但由于对这种反作用的内在机制和内在环节没有足够的注意和深入的揭示,从而使得我们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论说明上,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几乎显得无所作为。而我们之所以强调要真正阐明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道理必须深入分析揭示它的内在机制和内在环节,就是由于马克思所说的:“思想从来也不超出世界秩序的范围”,因为思想不可能直接打破现实关系实现对社会的变革,所以“思想根本不可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表明意识形态总是以现实的人为物质载体的,它要在现实中发挥作用,首先必须融入生活、融入大众、融入社会心理、融入人们的人格无意识之中,唯其这样,它才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实践的精神动力。在这方面,葛兰西、赖希、弗洛姆等人都曾做出许多有益的探讨,如葛兰西提出:必须革除“哲学是一种奇怪而艰难的东西,认为它是由特定领域内的专家或专业的和系统的哲学家所从事的专门理智活动”的观念,“不应把所谓‘科学的’哲学的东西,同只是观念的和意见的片断汇集的、日常的和大众的哲学分割开来”。他批评当时意大利流传的以克罗齐和金蒂雷为代表的“内在论哲学”,认为它的最大的缺陷之一就在于:“它们不能在上层建筑和底层之间、‘普遍人’和知识分子之间建立起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一致性”。这些探讨对于我们克服对意识形态理解的纯科学、纯理论的倾向,全面、深入理解意识形态性质,实现意识形态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是有突出贡献和积极意义的,它应该被吸收到我们的意识形态理论中来,并作为我们探讨文艺意识形态性的重要理论依据来加以研究。

文体意识论文篇4

2.学生阅读水平不一。

之所以在小学开展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把握文义、感受作品、探究内容等能力。但是,在一个班集体,由于学生智力、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部分学生在读两三遍后就能明白大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了解文章;但是也有一些学生不能读透、只能读懂,甚至部分学生连读通都存在问题。

3.教学方式异化。

在现行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的目标意识有待提升,教学方式随意。在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让学生自学,有的则是按照课件讲解,也有部分老师钟情于拓展,在脱离文本,盲目追求目标生成的情况下,也有部分老师喜爱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从语文教学标准来看:阅读是文本、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但是实质上,当下的阅读教学并不是目标清晰的对话,很多小学的高年段阅读教学并没有潜心进行对话式阅读。

二、强化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篇章意识”的方法

1.掌握事件概括,明确表达顺序。

在《课标》中明确指出:5-6年级的阅读目标是“明确作品事件,掌握故事梗概,并且在阅读中领会作品表达方式”,它鲜明的指出高年段阅读教学必须以文本整体阅读为基础,这样才能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课标》中,它要求紧抓阅读文章的重点,这也展现了高年段整体把握的要求。例如:在学习《船长》一课时,必须是在通读整篇课文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熟悉整个事件的经过、起因与结果,最后总结表达顺序,引领学生利用自身语言概括相关内容。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标题,找出游览景点,再画出景区游览图,帮助学生明确表达顺序与写作思路。但是从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并不是每个老师都会注重该点,特别是在观摩、展示课上,很多老师都会将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分析表达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意识把握太史迎春(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吉林梨树136502)摘要:文字作为生命烘炉的徐徐炊烟,很多书籍都是作者从内心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个不安的心灵,并让其得到升华。本文结合小学高年段的阅读教学,对怎样展现“篇章意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关键字:高年段;阅读教学;篇章意识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5)03-0157-01式、掌握故事发展上,根本不能凸显文章精妙,彰显不出课堂教学的科学理念,最后造成教学目标偏移。事实上,当前很多高年段学生都未能很好的掌握语言,在清晰概括文章内容上还很欠缺。这也告诫我们必须在高年段阅读教学中,必须舍得下功夫、花精力,并且不遗余力的完成教学目标。

2.注重关联,带动整体性感悟。

从文章内容安排来看:每篇文章的情感、意蕴都是前后贯通的,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只注重点,却忽略了面,就会在体悟与理解上造成偏颇与困难。特别是高年段学生,在文本深度不断增加的同时,要求我们利用更多的整体意识将文本贯穿,以提高整体感悟。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理解老人的“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在理解该句时,就必须引导学生讲课文的第7与第2自然段联系起来,通过领会天游峰的险、高、玄与游客登山的艰难,帮助学生领会老人每天扫山的劳累。又如:在《轮椅上的霍金》,为了领会霍金这位科学家的伟大,需要以整体意识来贯彻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先通过霍金的非凡成就,从文本语言中领略霍金的顽强生命力、悲惨命运和好学的科研精神,最后再回头来审视霍金取得的成绩,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霍金的非凡。

文体意识论文篇5

近二十年来,虽然外语教学一直提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相对其它技能的培养来说,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投入仍然相对不足。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英语作文教学的状况更令人担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导向问题,即:人们对作文体裁意识的逐渐淡化,文章体裁的教学逐渐被人们冷漠,近几年,这在高考和大学的英语作文中有所体现。这势必影响到大、中学生的英语作文意识和作文质量。教学实践表明,无论对中学生,还是对大学生加强英语文体意识的教育很有必要。本文提倡强化英语写作文体意识,并从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文体的培养。

二、写作文体的强化

1.文体意识的强化

(1)文章体裁图式的强化。由于其深层的原型理论的原理,图式理论现已被人们广泛运用,用以指导各种语言学习活动。原型被认为是某一类或一组典型的人或物。人们心中的许多心理概念实际上都是原型,即用典型的实例来定义某一个概念。例如:鸟的原型更像体形较小并且能飞的一类鸟,而不是诸如鸵鸟之类的大鸟,更不是在天上的飞机。在如此原型的基础上,人们的心中有了固定的图式,其学习便得到拓展和延伸。就文章体裁来说,掌握了某一种体裁的“原型”,无疑能节省作者在此方面的注意力资源,专注于其文章的实际创作。一般来说,英语作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从应用的角度看,更能分出便条、通知、报告、各种书信等种类繁多的英语应用文体。给学生讲授各种文章体裁的“原型”,使其能通晓相关的话题创作,无疑是英语写作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让学生做到所谓的“成竹在胸”,就是要让其在某一体裁的原型图式的驱动下,迅速表征出其恰当的心理构思。所以,对各类体裁进行讲授,强化体裁意识,是获取体裁知识,建立体裁图式的最直接手段。

(2)通过阅读强化体裁意识。阅读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对各种文章体裁的认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第一,教师要做到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强制性培养。通过如此强化,好的阅读习惯可从无到有,到进一步巩固,最后形成随意的、自愿的阅读。第二,在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培养阅读习惯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即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提供支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的阅读能力,最终养成自愿的阅读习惯。第三,要引导学生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使阅读材料尽量丰富、多样,即“多而杂”。有的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某一类体裁的文章,更钟情于某一作家或作者的作品,因“此举”使其感到“舒服”或“轻松”,而对其它体裁类型的文章有较强的排斥心理,这对其文章体裁的心理构建和成长是相当不利的。此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合理引导,才能达到让学生通过阅读知晓各种文体的目的。第四,鼓励学生对阅读的文章体裁进行总结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类似于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读而不思”和“思而不写”,都不能促成认识的深入,达不到使体裁思维内化的结果。

2.写作的文体强化训练

(1)运用过程写作法进行强化训练。过程写作法是相对成果写作法而言的。过程写作法就是将写作看成是一种过程:教师评阅学生作文的依据不仅是学生最后作品的质量,还注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完成的步骤及其过程的完成质量。这些步骤是:写前阶段(头脑风暴等)草稿段落结构调整、选词、句子的增删等检查拼写、语法等整理、发表、上交。为什么要鼓励运用过程写作法对文章体裁进行强化训练呢?这是因为,程序性的知识或过程性的知识容易被人们记住。按照动机理论,学习目的对学生的动机行为有影响。学习目的分为近期目的和远期目的。过程写作法由于“忽略”了最终的作品质量,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的各个步骤。伴随着每个学习步骤的完成,是学生的喜悦和相当的成就感。成就意味着更大的动力和鼓励。成就动机与学生的英语成绩存在正相关。因此,过程写作法暂时回避了成果写作法中对语法、句型、标点、拼写、组织等的严格要求,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过程里体验各种体裁的写作。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接受的,因为在极为被动的课堂状态下,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当低下。当下正在提倡“Teach me, I know.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learn.”,原因就在于学生从参与和体验中得到involved,其学习热情被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其心理学习资源,学习效果因而倍增。避免枯燥的说教式的写作教学,代之以“参与式”的过程写作教学,是使英语文章体裁“深入人心”的很好方式。

(2)运用写作测试进行强化。调研表明,无论授课质量多么精彩,讲授内容如何丰富,没有测试的强化,学生就很难真正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相对于词汇、语法、句型、拼写等比较具体的知识,文章体裁知识是比较抽象而不易于被理解的,对其掌握亦显得更加困难。通常有些学生,虽然平时对各种文章体裁烂熟于心,但在实际写作时,尤其是在写作考试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常发挥。析之缘由,有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心理的焦虑过重,因为平时写作测试训练不多,容易造成测试紧张。其次,是对写作题型的不适应,对作文命题理解有误,导致写作方向不准确。再就是,缺乏临场的应变能力:周围突发的各种细微的事件或变化都可能使其写作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各种原有的文体“图式”猛然间被抛到“九霄云外”。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多次写作测试,以获得写作考试的适应性、获得在紧急情况和陌生环境下的写作考试“免疫力”。由此可见,在进行文体写作教学时,只有对学生写作考试的适应性进行强化,并且做到持久性和延续性,方能使抽象的英语文章体裁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得到及时、恰当的运用。

三、结束语

要写好英语文章,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属性。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文体属性,即其“体”,才能明了文章的“义”,才能运用恰当的手法对有关的命题或题材进行表征。不加强对学生的文体教学,其写作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一言以蔽之,只有识其体,才能知其义,进而晓其用,最后得其法。“体、义、用、法”实为一体,在阅读时如此,在英语写作时更是这样。

参考文献:

[1]郭奕勤:《介绍阅读的效力》,《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

[2]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3]Tompkins, Gail E.Teaching Writing[M].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2000.

[4]秦晓晴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文体意识论文篇6

2.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写作命题艺术,让学生有话可写

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学生的生活充实以后,就有足够的素材和生活体验来进行写作。根据具体的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的不同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来进行命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教师也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件,缩小命题的范围,从而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而且乐于写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中写出大作文。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善于抓住这一点来进行教学:如他偶然发现一位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盆漂亮的盆景,他就会把这盆盆景借来,再拿到教室去让学生观察,从而来引导学生进行现场版的“看图作文”。这样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便能发现它的种种特征,写起来就如鱼得水了。虽然是初中教师的案例,但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命题也是一门艺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皆语文,缺的就是你是不是善于发现别人常见事物的不同之处。

3.教师应该仔细专研教材,读懂教材,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式与方法

越来越多的老师语文课不好上,上作文课更是难上加难。这对很多新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标新立异,努力找课文的亮点。其实一节课上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读写和关键词的把握,教师应该在教材上下工夫,读懂教材,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握整体内容。新课改的实施,老师的绝对中心地位转变为教师主导,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上愿意说,学会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思考问题。

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学生,适当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应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是平等的对话,教学是交流。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是这样做的。想一想那时候的人就有了这种觉悟,那现在为什么还出现有老师戴有色眼镜看人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教师并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对话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尊重、民主、平等,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原则。教师应该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大写的人,要尊重他人的人格,要尊重差异。学生是没有差生的,只有差异。虽然他们在文化成绩方面会有所差别,但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没有其它方面的特长。创建了阿里巴巴的马云,曾经将北大作为自己的梦想,但他最终只上了杭州师范学院,而且学习成绩从没进过前三,但他却成功了。所以,老师不应该差别对待学生。如果老师能够关爱每一个同学的成长与发展,那么他就胜利了一大半了。在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面前,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教师有很多,比如特级教师于永正,他“蹲下来”看学生,完全诠释了换位思考这一行为,关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力求教过的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文体意识论文篇7

1.1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好几个年头,但不少教师在更新旧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对新理念的接受。帮助学生实现观念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应该是广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落实新课程理念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极其关键的一个问题。

1.2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刷新旧的理念的同时,也应该让我们的学生从旧的学习观念中走出来,以自我发展为中心,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不断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重新给自己定位,找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应担当的角色。

2 语文学习存在问题的分析

2.1教者自身应转变教学理念的角色,教师教学不再是仅仅备教科书、备教等,更重要的是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增强自主学习的功能意识,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积极地完成学习目标任务;教者还应以“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主导”,通过思维训练,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思维,从而让他们明白“生活即语文”的教学观念,拓展延伸他们的语文知识。

2.2学生还应在教师的鼓励和倡导下,自觉地投身到语文学习环境中去。学生应以课堂为学习阵地,通过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习语文信心。在此基础上,学生应整体感知语文,通晓大意,从而积极主动地接受必备的语文知识。

3 增强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的策略

3.1鼓励学生认识并接受新的理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为了让学生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并接受新的理念,帮助他们揭开新理念的“神秘面纱”,对此,我们应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而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语文学习功在平时,它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而要潜心“修炼”,一步一个脚印练好基本功。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特点。以前的语文学习我们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但并不等于说我们现在就要完全抛开语文的工具作用,而是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尤其我们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基础普遍较差,所以应该注意把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字词的正间释义和句子的模拟训练的功底打扎实。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自我为中心,才能有利于其多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要以提高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主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努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万丈高楼平地起”。

3.2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门个体参与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过程。没有哪一门课的学习比语文课更具有情感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因此也可以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是检验学习语文成败的关键。因为只有学生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说明他主动参与了学习和思考,并从中受到了教育的熏陶。

我在讲《诺曼论著号遇难记》时,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题目:假如你是哈尔船长,在当时非常危急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结果答案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个学生语出惊人,他说假如他是哈尔船长,他会毫不犹豫地逃生。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这个学生一下子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一声不吭。很显然,这是一个比较自私的学生。但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首先肯定了他的敢于说真话,表扬了他的勇敢。然后再给他指出:“不错,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因为它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它。但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都应有种责任感、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否则,这世界不就变得人人自危,太可怕了吗?”最后我就就事论事,列举了一些相关的事例,让他们明白责任心的重要性,让他们“记住用爱心去温暖我们周围的人,可是我们一辈子的作业!”只有不断地肯定学生,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我所带的班的学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平日接触面不广,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生怕答错了惹同学笑话。经过对他们不断的肯定,这种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3努力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

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因此,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努力找“茬”。记得有一次,上古诗《登岳阳楼》时,刚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一位学生冷不丁举手提问:“老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杜甫的《绝句》其中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而刚才你说杜甫草堂是在四川成都,四川应位于我国西南。东吴领土在今浙江一带。”杜甫在成都怎会看到东吴的万里船呢?我先对他的大胆质疑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请其他同学通过讨论给他释疑。

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样的问题,往往通过同学合作的方式就可以解决。有时课堂上解决不了,我就让他们回家找资料,实在不能解决,我再给以明确的答复。这样提问的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其他同学也能从中找到一种成就感,慢慢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也自然活跃了,学生也乐于学语文了。

3.4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而又必备的语文语言知识。

语文课外作业除了写日记外,我基本上不布置其他的作业,我要求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学上们难得读到课外书。为此,我组织并带领两个班的学生每人交两本以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建成“图书角”,供学生借阅,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

文体意识论文篇8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文体意识论文篇9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文体意识论文篇10

由于创作者自身的思想穿透力、精神高度及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影视剧“嗜丑”现象,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量“负面人物”成为剧中重要人物或主角,但叙述流于表面化,审思和判断囿于概念化乃至庸俗化,未能有效地揭示出各种“丑”之所以为“丑”的独特内在意蕴。一些反腐题材影视剧表现官员在权力与金钱诱惑下的堕落过程时,展示“负面人物”违背原则的细节与犯罪的技巧方面普遍“在行”,时有精到的细节与场景出现,甚至不乏神来之笔;但展示得如此详尽,以至形成时常是“反腐”过程的展示,演化成了“腐败入门”的技术指导。《绝对权力》中的女市长赵芬芳为推脱因自己“形象工程”而造成的山体滑坡的失误,居然将责任一古脑地推给主动请缨去现场救灾的副市长周善本,那种无中生有、文过饰非的技巧,就足可以让现实生活中的腐败分子“活学活用”。而且,不少作品在展示这些人物人格变异的深层根源时,往往难出“红颜祸水”论、“小人误导”论的老套。《绝对权力》的书记贡开宸被陷于腐败泥潭的亲人和部下所蒙蔽,《至高利益》赵达功“夫人受贿”虽然事实本身并非不存在,但总的看来却形成一种套路。这些影响巨大的作品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等而下之的创作了。探究人物堕落的深层根源难以深入到心灵的最独特、隐蔽之处,其解读自然显得平淡甚至苍白乏力。

而在表现“负面人物”悔过自新的内在逻辑方面,不少作品也常常只是借助于一些概念化、神秘化的东西,如遥远的记忆、傻子式的人物、无实际性内容的宗教等等,剖析实在难以使人真正信服。贺岁片《手机》直击当前“包二奶”的丑恶现象,并力图揭示其社会根源。但最后唤起主人公严守一良心悔悟的,是其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奶奶。老奶奶撒手尘寰时严守一回到乡村,就极其轻易地将惹事生非的手机扔进了化灵的火堆中。似乎造成婚外恋的罪魁祸首不过是现代科技产品“手机”,远离它就能够使现代人重返理想的“古道人心”。这是多么苍白而荒谬的解决方案!因为创作主体审思的力度明显不足,作品就表现出思想深度不够的缺陷。“负面人物”的阴暗心理与丑陋行动就凌驾于主题之上,批判性主题因素在作品情节内涵中难以坐实和显露,结果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反面意义大于正面意义的“形象大于思想”。

而且,不少的影视剧往往都是“负面人物”生气灌注、栩栩如生,戏分多而生动,同“负面人物”抗衡的“正面人物”却戏分少而生硬,简单化、平面化,常有充当“时代精神传声筒”的脸谱化之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天下无贼》中的胡黎(众称“黎叔”)与“人民警察”的形象。“贼头”胡黎显得颇有领导风范与组织才能,“工作经验”丰富,何时“打猎”(出手行窃)、何时“收工”都胸有成竹;还能求贤若渴,胸量过人,对“青年人才”王薄居然能“慧眼识珠”;而且“技术”过硬,采用空手去掉生鸡蛋壳的技术较量方式,就制服了同他作对的惯偷王薄。总之,胡黎作为一代“贼王”,形象生动而丰满。再来看看“人民警察”的艺术形象。《天下无贼》中的警察们打击犯罪,保障人民财产安全很“内行”:傻根的钱早已被他们调包成一堆“冥币”了,而众贼们还在为一堆废纸打杀;各路盗贼煞费苦心地表演,其实他们的老底已被人民警察了如指掌。但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是,警察与众贼基本上没有“对手戏”,警察制服群贼的工夫主要靠他们用自己干巴的语言进行表白!这样,警察这种具有全局掌控力量的角色,在影片中就成为一个空洞的能指。将一些只有文化符号意义的角色来作为影片思想传达的支撑点,这不能不说是《天下无贼》中最大的败笔。作品最后“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又怎能具备充分的说服力!“正义的声音”空洞而乏力,“负面”的逻辑力量就空前地凸显出来。

其次,不少的剧作常常有意无意地增添和特写某些超出了主题覆盖范围的“丑陋”的镜头。某些自命为以重铸国家、民族灵魂为旨归的“历史正剧”,在细节的表现上就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了原来崇高主题的轨道,热衷于对历史、社会和人性的丑陋、阴暗面进行自然主义的写实。这些“帝王戏”在表现帝王“成就一代伟业”的艰难过程时,普遍存在迷醉于主人公辉煌的历史功绩以至丧失必要的思想审视与道德批判的立场,以同情和赞赏的态度公开为历史人物“丑行”辩护的倾向。《雍正王朝》表现雍正同其政敌、贪官污吏进行艰难、复杂、险恶的斗争时,将雍正种种阴险、毒辣、狡诈的手段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演绎。令人遗憾的是,在表演完这些出彩的细节之后,电视剧却忘记了最起码的基于现代精神的批判。殊不知,在现代社会,雍正的那一套怎么说也不再值得提倡。《康熙大帝》在表现康熙治政、平乱、统一的历史功绩时,也采取仰视的态度,缺乏必要的审视意识。平定蒙古葛尔丹叛乱时,康熙先用送公主和亲的方式对葛尔丹进行安抚,待到时机成熟却立即与其生死决战。公主一生幸福这样关乎个体全部意义的大事,则被当作政治棋局中的一颗棋子,剧中对之甚至缺乏基本的怜悯之心。主题歌“我好想再活五百年”对康熙毫无保留的赞赏,更是早已为人们所诟病。原著作者二月河谈及自己的创作感受时曾说到:“我为什么把康熙、雍正、乾隆组成一个系列,而且称为‘落霞系列’,一方面是展示了国家很绚丽、很灿烂;另一方面,就是说太阳要落山了,黑暗就要来了。”(注:李海燕、谭笑:《晚霞璀璨,黑暗将临——二月河谈他的“落霞”系列小说》,《东方》2000年第4期。)对比一下改编后的电视剧,我们不难发现,电视剧很好地表现了原作中的“绚丽”、“灿烂”,而其“落山”、“黑暗”的侧面,则被置于次要的地位,甚至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

还有一些影视剧为了突出视觉效果,往往喜欢将血腥、恶心的细节、场景描绘得非常细致逼真,场景的表现上显示出自然主义的表现倾向。这些内容虽然与作品主题略有关联,但毕竟是些不那么美好的东西。如果未能把握必要的分寸,缺乏艺术的提炼,就难免“嗜丑”之嫌。电视剧《盲井》就大量充斥着拐骗、杀人与的镜头,而且多半是长时间的特写。这些内容当然也是需要的,但大肆渲染毫无必要。至于有些作品有意加入与主题没有多少关系的对“丑行”的展示,那就明摆着是对“丑”的迷恋了。影视向着历史与现实的“阴暗”邃道进行疯狂的挖掘,却忘记了挖掘本身的意义,这无论如何都是令人深感遗憾的。

再次,以完全人性化和充分世俗化的名义,对正面人物、英雄人物进行低化、矮化,以至人性化与世俗化泛滥无度,也是近年影视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不少的“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就存在这种“丑化”英雄主人公的弊端。给英雄人物加上多角爱情纠葛啦,增加些流氓气和匪气啦,尽量展现其凡夫俗子与卑微猥琐的一面啦,等等,不一而足。至于这样人性化与世俗化的逻辑基点在哪里,在影视中却根本找不到答案。结果,往英雄人物贴上去的所谓“人性化”的标签,与人物原有的性格内核格格不入:爱情故事不但未起到丰富人性的作用,反而钝化为对人物英雄性格的硬性稀释;流氓气、匪气与英雄气强行混合在一起,使得人物性格发生严重的畸变与分裂;刻意虚构英雄人物卑微猥琐的一面,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犬”。改编剧《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就被描述成一个貌不惊人的伙夫,作风懒散,而且还与女人有一腿,“槐花”是杨子荣未过门的媳妇,座山雕的儿子还是杨子荣和初恋情人的骨肉,等等。昔日英雄人物似乎更有“传奇”色彩了,但“传奇”色彩增加的同时,英雄所应有的崇高道德与人格光辉却消失了。换句话说,改编后的杨子荣只能算是“传奇人物”,而不再是“英雄人物”。此外,《红色娘子军》被改编成青春偶像剧,《烈火金刚》也变成了中国版的《加里森敢死队》。此中情形,不一而足。“红色经典”作为中国人民对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集体缅怀,已被蒙上神圣化的色彩,它是一代人心底深处的青春理想与珍贵回忆。因此,在改编中采用“审丑”的策略,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误区。改编者的本意是通过改编拉拢英雄人物与现代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但是由于未能沿着原有人物的性格逻辑去加以丰富、发展,添加上去的内容不同程度上溢出了限定性的“性格河床”,这就必然会事与愿违,形成“丑化”正面人物与英雄人物的实际后果。很显然,其中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创作主体审美意识本身的“嗜丑”倾向。

影视作品“嗜丑”现象的大量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根本的,是创作主体审视意识的匮乏。

创作主体思想穿透力不够,对表现“负面人事”的题材缺乏总体驾驭能力,这是引发“嗜丑”嫌疑的首要原因。近年来的影视剧在“非丑”与“丑”的总体区别与把握上,往往无力把握分寸感。进行具体的细节展示时,则错误地将“暴露无遗”当作“深度发掘”,结果自觉不自觉地滑落到了自然主义的表现误区。影视剧创作主体的观点、倾向贯穿在连续不断的镜头语言中,而那些镜头如果是一连串的对于历史、社会与人性的阴暗面的描写,对其批判、反思的镜头却分量不够、力度不足,那自然难以达到预定的主题表现效果,甚至事与愿违。许多帝王戏在表现“帝王伟业”时,就是因为把权谋当作封建帝王达到开疆拓土、整饬吏治的历史政绩必不可少的手段,而造成了对权谋文化这种历史性的糟粕本身,也不加区别地顶礼膜拜。吴晗有一句名言:“分寸就是历史主义。”(注:鲁煤:《吴晗同志谈历史剧》,《戏剧报》1961年9-10月合刊。)历史题材影视剧在表现过去人事时,如果未能把握好必要的分寸,为了“真实”地表现历史,连那些对现代观众有害的内容也不加删减地搬移到剧中,就很容易滑入到“嗜丑”的误区。试想,如果创作主体自身的思想就处于贫弱的状态,没有犀利的穿透眼光,连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在与“负面人事”的“思想对话”中处于下风,又怎么能在剧中建立起有效的维护正义与道德的内在逻辑,又怎能表现出深刻的思想主题呢?

也正是因为缺少有穿透力的思想眼光,在传承革命传统精神时出现不必要的偏差,导致了近来“红色经典”改编剧不时出现的丑化英雄人物的弊端。类似于《林海雪原》塑造杨子荣形象上的偏失,不能仅仅简单地看成是“借‘红色经典’的声誉牟取暴利”(注:仲呈祥、周月亮:《经典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之道》,《文艺研究》2005年第4期。)的失误,关键还是改编者对于个性化、世俗化的艺术手法缺乏深刻的理解。虽然“时代的变异使我们越来越倾情于个性化的英雄与个性化的艺术”,(注:彭加瑾:《“红色经典”改编似一把双刃剑——兼评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文汇报》2004年2月3日。)但人性化毕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必须要掌握好其中的“度”。电视剧《红色娘子军》的导演袁军就简单地认为:“是人就会有人该有的特征:吃喝玩乐、喜怒恩怨、七情六欲……”(注:白宙伟:《新版<红色娘子军>不避讳谈感情》,《北京晚报》2004年3月18日。)从抽象的人性论来观照人,好像只有写到“好人不好,坏人不坏”,这才抵达了形象的“本真”。其实际结果“只能是导致人物脱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具体的情境而成为抽象的流于苍白、无力的概念化的人。”(注:彭文祥:《“红色经典”改编剧的改编原则与审美价值取向分析》,《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其实,“红色经典”改编剧真正的难度仍然在于创作主体有无深度的审视意识,有无强有力穿透性的思想眼光。著名评论家雷达一针见血地指出,“红色经典”改编剧“人物处理上的得失只是表象,争论的实质牵涉到对革命传统、现代史和党史的重新评价问题,这是颇为复杂的,这也是真正的难度所在”(注:雷达:《我对红色经典改编问题的看法》,《文艺报》2004年5月25日。)。换个角度来说,只有牢牢地把握好英雄人物所负载的传统精神价值,在此基础上作适度的性格丰富与关系发展,才不至于扭曲乃至丑化原有的英雄人物形象。

将现实生活中的“负面人事”搬上荧幕时缺乏必要的精神距离,思想高度不够,这是影视剧步入“嗜丑”误区的又一重要原因。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违法犯罪、偷盗拐骗、婚外恋等不良社会现象确实存在,这给影视剧提供了较为丰富、生动的创作题材,也是“负面人事”大量出现于荧屏的社会原因。黑社会势力猖狂,相应地出现了“反黑剧”《绝不放过你》、《预谋》;婚外恋有蔓延趋势,《手机》、《一声叹息》就此加以艺术的反应;有行骗的、偷盗的、杀人的,《冬至》、《天下无贼》、《盲井》等分别对之进行写照,等等。但是仅有题材资源是不够的,对之审视的思想理论资源也必不可少。但是现代社会的转型还远未完成,新型的理想与价值体系尚处于艰难的探索过程,从短时间来看,社会道德、伦理、价值、秩序面临着失范的尴尬。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审视的精神立场及其思想资源事实上处于悬置状态。这种社会现实反映到近年来的影视剧中,就是解决问题方法的概念化、空洞化。结果,“反腐题材”影视往往依赖公正廉明、洞察秋毫的“某高官”;贺岁片中的“班主任式教导”也显得空泛和无力,比如《一声叹息》,就只能以一声无内容的“叹息”来草草收尾。

文体意识论文篇11

一、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双向互动的表现

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居于主导、决定的地位。党员既是党内一切生活的主体,又是党内一切权力的主体,党内各项建设事业和活动要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和利益,体现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内民主就其本质而言,则是指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一切事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党内民主和党员主体地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统一于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

(一)党员主体地位是实行党内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

正如列宁所说,“民主意味着平等”。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全体党员是党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不仅强调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而且在党内民主上也同样将实现和维护全体党员的平等权利作为基本目标。党员民利的充分行使既是党员主体价值和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党内民主终究是党内民主的主体一党员的创造物,是党员在党内事务和党内生活“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因此,党内民主的实现离不开党员的主体作用的实现,否则党内民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保证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中处于自主、积极、主动的地位,维护和实现党员的基本权利,党员在党内才能以“当家作主”的身份出现,党内民主才具有了现实的基础。另外,就党内民主的检验尺度而言,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尺。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可以从民主的内容、形式和制度等各方面加以推进,但是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党员在党内生活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充分体现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权。长期以来,之所以党内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难以突破的问题,有些方面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于党员主体意识不够,党员民利意识的缺失造成的,而这又与我们长期以来在党内民主建设中没有将“党员主体地位”给以充分重视有关。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必须要将尊重和实现党员主体地位作为重要的内容甚至首要的内容来抓,以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来调动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以“党员主体地位”为基点为“党内民主”提供内在的动力支撑和主体力量的保证。

(二)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的基本保障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和成功。坚持和实行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内在机制和根本保障。党内民主不仅从价值和原则意义上规定了党的权力来源于全体党员,党的决策和党内重大事务及活动必须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而且还从具体制度上将党员的主体权利给予规定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既需要党员主体意识和素质的提高,又离不开现实的制度作为基本的保障。从党员主体素质的现实来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党员的民主观念和主体意识还比较淡薄,主体素质较低,主体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党员主体地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主体意识和能力。但是,党员主体意识的提高和主体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然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转变过程。从制度上来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仍然是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当务之急和关键环节。只有将“党员主体地位”的概念通过制度和规范加以确认,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以“党员主体地位”为中心内容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才能使广大党员不断地获得主体认知、养成主体意识,进而自觉地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可见,发展党内民主尤其是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利充分行使的制度体系乃是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保证。

二、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双向互动的实现途径

(一)提高党员主体意识,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内在动力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本是党的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由于受长期的革命战争、计划经济以及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党员自身和党的集体都没有对党员主体地位给以应有重视。党员习惯了命令与服从,习惯了组织的安排和设计,习惯了以“客体”的身份思考自己,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党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主体能力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被忽视或“搁置”了,这使党内民主的发展缺少了内在的动力。因此,“要根据实际切实加强党员主体意识的培养、教育,使党员对其主体地位包括主体权利和权益、责任和义务、宗旨和使命等有较清醒的认识,成为自觉维护主体地位,自觉发挥主体作用的先锋战士。”

1加强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在全党形成“党员是党的主体”的基本共识。党员主体意识并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党内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教育、反复强化和训练才逐渐确立和养成的。一方面,我们需要以党员主体地位为基点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将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特征、原则、要求等基础性理论通过规章制度等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反复实践、深化认识、加强理解来促进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为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同时我们要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取得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转化、宣传与普及,使全体党员形成对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认同。使“党员是党的主体”成为全体党员的普遍共识和自觉理念。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党员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等主体意识的教育,激发党员在党的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教育和引导党员重视自己的民利和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在党内的“主人翁”地位,主动根据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要教育和督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发扬民主作风,认真听取党员意见,充分尊重和体现党员意志,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中的主体和骨干作用。

2积极构建党员主体地位实现的平台,为党员提高主体意识和能力提供实践载体。党员主体意识的培养和主体作用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通过其具体的工作实践来得以完成。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构建党员主体地位实现的平台,通过实践手段对党员进行主体意识的教育和主体能力培养。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党内民主活动的实践来培养党员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要通过“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党内选举形式的实验、改革和创新来提高党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通过监督电话、投诉信箱、网上点评、领导接待日等来畅通党内沟通渠道,使党员代表和普通党员的意见、建议、要求、申述等能够得到及时的表达和解决,提高党员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党员工作、学习、生活的具体实际,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来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除了要继续抓好“”、“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基本组织生活制度之外,还要引导机关和企业的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在部分社区探索和实行党员责任岗制度,通过设立政策宣传、绿化维护、卫生监督等“无职党员责任岗”,使广大党员尤其是普通党员做事有平台、管事有抓手,先进性作用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展示,主体能力的提高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

总之,只有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使“主体地位”内化为党员的自觉认知和行为指导,才能使党员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党内生活和各项事务中,才能使党员自觉维护在党内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选择权、批评权和监督权等基本民利,党内民主才有现实的基础和主体依靠。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运行机制

任何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组织的制度规范和制度建设。制度不仅是组织本身活动目标和价值目标的体现,而且也反过来可以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增强成员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建立健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保证和现实诉求。正如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所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以自身的特点和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其加以高度重视。“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出不仅启示我们从党员主体的纬度去思考党内民主的建设,而且客观上需要我们将这一概念“制度化”和“机制化”,通过制度的确立、贯彻和落实来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为党内民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主体力量的支撑。当前,我们要以保障党员主体权利为基础和目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基本的制度保证。

1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党代表的权利得以真正行使。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内民主最基本的制度,是广大党员通过自己的代表行使各种民利的制度平台,是党员主体地位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推进党内民主,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离不开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使党员代表能够体现党员的意志和要求,使党的代表大会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首先,要充分发挥和落实党员代表的基本权利。有的学者建议“通过开展组织生活、走访谈心、述职汇报、调查研究、组织恳谈、帮困济贫、接待日等方式加强党代表与党员群众的联系,使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做到经常化与制度化。”_5’这对于加强党员代表与党员的沟通是很好的建议,具有可行性。当然,要使党代表真正代表广大党员的意志、对党员负责,还是要围绕党代表的选举权、审议权、评议权、监督权和建议权等的落实来开展工作。要鼓励和教育党员代表依照和党的规章制度来行使党代表的权力,对于任何个人和组织限制或侵害党代表权利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其次,必须加强党员对于党代表的监督。这就需要建立党员评议党代表的制度,定期(半年或一年)开展党员对党代表的评议工作,让党员对于自己选出的代表进行打分,取消不合格党员代表的“代表身份”,以此促进党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真正可以代表和维护全体党员的民利。再次,要理代会、纪委会、全委会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设置党的权力。党内民主的基本价值就是要使党员作为的真正来源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因此科学合理地配置党内的权力成为党内民主的关键。党员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而党委会和纪委会分别是执行机关和监督机关,从性质和关系上来说,只有党代会才有决策权。党代会听取和审议全委会、纪委会的工作报告,评议“两委”工作;听取和审议代表提出的议案及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讨论决定其他事项等,以此来确保“代表作出的决定是最后的决定”。最后,要进一步探索并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设立常设机关,保证党代表在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作用的发挥。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目前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关键是“设立常设机关”的问题,即是否需要和怎样设立同级党的代表大会产生的常设机关仍是我们当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关键问题。但是,为了保证党代会作为同级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的独立地位,理代会、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设立同级党代会产生的常设机关是极为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代会闭会期间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的行使有所依托,党代表的权利得到更好地行使。

文体意识论文篇12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可以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亚运知识、北京奥运村进展情况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文体意识论文篇13

第三,女性情感细腻,富有同情心,考虑问题周到得体,善于理解人、体贴人、关心人、团结人,也容易被人理解。女性记者在采访中往往是注重以情取胜的。这种特点在突出人与人之间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性的今天,无疑是一种宝贵财富。生活中处处需要情感,如果不理解感情,就会失去大多数人,失去成功的机会。

第四,女性记者既能充分认识被访者的长处,也能细心体察他们的情绪,具备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能力。在采访活动中,她们往往会用特有的纤细情感和谦逊的态度去打动被采访者,然后深入探究被访者的心理,从而比男记者更容易得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竞争总是充满激烈情绪的,甚至是敌意的,以此来证明男人们的竞争本能。而女性则有一套折衷、迂回、妥协、调解和听取别人意见的方法,这种“战术”在竞争中往往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采访中,采访对象特别是男性采访对象在面对女记者的提问时,会表现出更多的真诚。因为男人天性好战,喜欢与对方竞争,他们经常把谈话当成了竞争。当被采访者面对男性记者的时候,被访者如果太坦诚了,就会觉得自己处于“下风”了。因此,在他们回答问题时也就会处处设防,或者只回答一些浅层次的问题;而当面对女记者的时候,因为她们的倾听方式很像学生,而且讲话也比较谨慎,并且善于用自己的一些举止来说明自己已经融入被采访事件中,这就让受访者特别是男性受访者有种处于“上风”的感觉。”这些优势的良好运用能给女性记者带来强大的自信心,为她们参与激烈的新闻竞争提供了充分条件。

二、女性记者主体意识的表达对信息传播的消极影响

人的主体意识是人的高级意识,当人们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时,这个人实际上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对客体的主导作用。女性主体意识将“人”这个主体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所以,女性记者的主体意识的表达对信息传播过程势必会产生影响,而且往往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