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心得体会实用13篇

访谈心得体会
访谈心得体会篇1

如果从历史来看,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就提出并制定了党纲,700来字,对共产党的性质和纲领、组织机构和原则等做了简要的规定,这成了日后更详细的党章的雏形。        第一部党章是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此后的历次代表大会(除了五大),都对党章作出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现行的党章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修改制定的。这个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的行动基础。此后的十三大一直到十八大,每一次代表大会都会在1982年的党章基础上做修改。

也不例外。修改党的基本大法自然是非常严肃的事。我们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章修改,可以发现,修改党章主要涉及几大块内容:一是新阶段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完善,会有一些新表述、新提法写入党章,充实党的指导思想;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经验总结;三是一些党内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的修订完善。比如,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写入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则写入了“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探索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升华,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及时总结执政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写入党章指导全局,这个恐怕是中国共产党最厉害的秘密武器。党章的确是党内的根本大法,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形势在变化、实践在发展,指导思想必须要跟得上形势的变化,才能起到引领的作用。这就彰显了理论的力量。

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又不是空中楼阁,它有着极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所谓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如果光要理论,不顾实践,就是“教条主义”,反过来就是“经验主义”。熟悉党史的都知道,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打倒了这两个“主义”,才为今后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理论和实践的互相作用、促进,用毛泽东的总结来说,就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法”。用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知行合一”。

所以,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哲学回溯,可以很好地解释党章修改的认识论基础。时代在变,形势在变,实践在深入,如果理论不更新,就会跟不上时代。

同样,十八大以来的中国面临新形势,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后,又要面临第二个百年目标。这几年的基础打得怎样,直接影响“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

用的话说,中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对现阶段的历史定位。

很明显,中央认为,中国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发展实力和潜力,同时,中国的发展路径、理念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智慧。

访谈心得体会篇2

近期收看“云岭先锋”夜校访谈第二十九期节目。本期节目以“提高政治站位履行主体责任,从严从实开展主题教育”为主题,邀请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同志作为访谈嘉宾,就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方法措施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本期节目对前期主题教育进行总结,对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个举措方面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做详细介绍。节目还对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效进行了介绍,讲述了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前应认真研读的知识内容,在学习教育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保证主题教育的实效性。

全体党员非常珍惜此次学习机会,认真听讲,认真记录,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教育初心和使命激励我们永不懈怠。这次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要做到: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一名合格党员,不忘初心,在新起点,新征程,与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齐成长。自觉融入新时代新发展大局,善于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教师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出一份微薄之力。

今后,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争做新时代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师,合格的教师。

访谈心得体会篇3

2.“深度”的第二层面――“深信”。在访谈的深入交流过程中,访谈者要高度尊重并重视被访者的说法、观点,超越访谈者个人的感受、理解与解释。

访谈这一交往过程包含访谈者(信息发送者)、被访者(信息接收者)、通道、信息编码、信息反馈等基本要素。访谈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是双向的,访谈的每一方都在不断将信息回送给另一方,双方都可能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作为整体的访谈是访谈者和被访者的共同产物。访谈者和被访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访谈者不是操控访谈历程,而是引导访谈过程。被访者不是被研究的对象,而是研究的信息提供者。访谈者事先准备部分的访谈信息(半结构的),以中性的语言提出研究的问题,对于被访者的回答,无须做出反馈或评价,不能进行诱导,更不必去迎合或说服访谈者,应当始终保持中性的立场。访谈者只有以客观的、尊重的态度才能尝试从被访者身上得到真实而深入的信息。

3.“深度”的第三层面――深究。在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面对真实的、丰富的访谈材料,访谈者要善于去芜存菁,探索隐藏在表面陈述中的深刻意义。深度访谈的重点不仅是得到被访者的陈述,而且要透过被访者的陈述材料,探索其中折射出来的对某些活动、事件、现象的多元观点。这当中,访谈者要搁置自我的感受、解释与理解,超越自我的假设,探索潜藏在表层观点下所蕴含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有人曾将访谈比喻为采矿,访问者就像是采矿者。面对被访者提供的反馈信息,访谈者的工作就是挖掘它。

深度访谈的障碍

深度访谈的过程是机动的、松散的,随访谈者与受访者的互动而变化,其过程和结果难以预料。事实上,深度访谈难以展开无障碍的深入访谈。因为访谈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它包括:物理背景――访谈时的时间、地点、距离等;社会背景――访谈双方的身份、关系等;心理背景――访谈双方当时的情绪状态和感情;文化背景――访谈双方的受教育程度、信仰、价值观等;历史背景――访谈双方以往的人和事与此次访谈的关系。这些背景因素会给访谈的信息通道造成干扰,从而导致一定的访谈障碍。

常见的深度访谈的障碍有以下几种:

偏见。产生偏见的一种原因是“选择性知觉”的主观性。人们每天面对来自各方面大量的信息,而实际上注意到的信息却很少,总是因个人的兴趣、需求、动机等有选择地接受信息。这种有选择地接受信息是无意识的。但是,“选择性知觉”的主观性导致了访谈的认知障碍。由于被访者选择性地接受信息,访谈者的编码没能有效地传递给被访者,使得被访者难以客观译码,反馈的信息自然就不能客观、全面。例如,有时被访者不喜欢访谈者所提出的讨论问题或对所提的问题存在偏见,有时被访者可能觉得访谈者无法理解他们的回答而没能客观地回答提问。

产生偏见的其他原因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包括精神或情绪状态等因素。如果被访者的精神状态不佳或情绪不稳定,例如疲劳、激动、忧郁、亢奋等,被访者是难以有效地接受信息并准确译码。在访谈过程中,情感对于访谈双方的沟通、交流有很大的干扰。信息的交流是访谈双方交往的开始,而情感的交流是更深层次的沟通。例如,当被访者的心情不好时,很无意的一句话也可能引起波动,被访者可能会把它当作挑衅,觉得别人在和他作对。这是心境对认知的影响。被访者的情绪、精神状态对深度访谈造成主观障碍。

习惯。主要体现为“性格障碍”。性格反映了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体现在个体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的方方面面。某些习惯或性格会造成访谈的障碍。例如,访谈者没有倾听的习惯,急于打断被访者的讲话,使对方没能完整表达。又如,某些被访者的性格特征以自我为中心,他总是将精力过分集中在自我身上,看问题比较主观,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没有耐心面对访谈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的感受。

顾虑。某些被访者比较世故,面对隐私话题、敏感性话题或评介式提问有所顾忌,顾左右而言他。在访谈中,世故心理的表现为:1.外热内冷,有些被访者表面上寒暄,看似热情支持访谈,实则轻易不发表意见,或者半真半假、虚虚实实,让访谈者捉摸不透;2.见风使舵,某些被访者八面玲珑,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往往注意访谈者在某一问题上的意见,寻找暗示,投访谈者所好,以迎合和取悦访谈者,造成材料失真;3.明哲保身,某些被访者奉行中庸,迁就随和,可以谈天说地,但决不说对错。这些现象导致深度访谈难以深入展开。

经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或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知识层中。知识层面的差距会带来表达与理解的差异。当被访者的经验不足以理解提问的实际含义时,被访谈者或者不了解问题,或者不确定访谈者想要知道的是什么,会出现答非所问,导致回答发生偏差。例如,有的访谈者常与书面语接触,口语表达往往使用长句,结构比较复杂,修饰语较多。这样的表达内容,文化程度低的被访者可能听不懂。有时,访谈题目包含的专业性较强,被访者没有足够的信息回答,或不懂如何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使得回答虽洋洋洒洒却没有提供访谈者想要的信息。

环境。访谈的环境和访谈者的仪表等非言语因素的干扰会形成访谈障碍。访谈者的目光、表情、动作、姿态、服饰,以及与被访者的距离都会影响访谈。例如,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不时接听电话或周围环境的嘈杂都会干扰被访者的表达。又如,访谈者通过得体的打扮、仪态等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被访者形成了一个好的首因效应,他会在访谈过程中以肯定的眼光来看待访谈者,愿意与访谈者沟通、交流。人们在首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印象往往最为深刻。积极的首因效应往往会带来高质而持久的访谈,反之,消极的首因效应所产生的辐射会导致访谈障碍。

深度访谈的引导策略

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访谈目的,访谈者必须针对已知的各种变量或可能存在的障碍,选择应对策略,有意识地远害就利,谋求最佳的访谈效果。

铺设访谈架构。访谈者要明确收集资料的方向,准备一个适当的访谈架构。

1.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例如,如果访谈者希望得到某人或某事某物或经验体会的信息,可以采用描述性的问题,使受访者在开放的话题空间诠释个人经验。如果访谈者希望发现受访者的知识、经验的架构,则可以采用结构性的提问。

2.设计简洁、清晰的问题。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每个人的时间都异常紧迫,如果讲话过于冗长和复杂,对方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不愿再听下去。因此,问题必须简单明了。此外,由于人们的认识、内心感受存在差异,对同一词汇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为了防止出现访谈障碍,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要注意词句的简明、清楚。根据短时记忆的规律:人们的记忆组块通常为7+2或7-2,也就是说人们一次只能记住7条信息(加2或减2)。所以每次的问题不要给予过多信息。访谈者必须清楚所要表达的想法和想要传递的信息,选择那些能够清晰表达想法的词句,避免抽象性、有歧义的问题。此外,访谈的问题避免包含过强的专业性,这样的问题可能超出了受访者的经验,他们没有足够的信息回应,无法具体地回答。访谈话题应尽可能采用受访者能够并且愿意回答的开放式的提问方式,选择与受访者切身相关的主题,以防受访者误解问题而发出错误信息。

参与访谈建构。层递式传递信息。人们在口头表达时,大多是随想随说,语言编码的时间很短促,思维活动的节奏特别快,每句话都是在瞬间完成的语言编码任务,并说出来,不允许表达的人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去斟酌、去推敲。内部语言所形成的语义意向尽管存在跳跃性,但是在一句接一句的表述时,句与句之间的思维不能断档,一断档就说不下去了。且不说思维能力一般的人,就是有充分准备、思维活跃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下去,总有一些临时的变化,影响到语言的编码变化,以致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反馈现象。访谈是靠一个个句子的信息焦点,在言语线形结构中,延续、衔接、组织起来的交流过程。因而,访谈问题尽可能在意义上由浅入深,侧重于语义的层次推进,层层深化受访者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引导受访者层层接受,有条理地把思想、观点、看法等表达出来。

及时提取反馈信息。访谈者在倾听过程中积极地与被访者进行对话,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被访者反馈的信息。在倾听过程中,当被访者口若悬河时,访谈者不妨从被访者的语言信息中提取与主题相关的词句,将对方前面所谈内容的某一点作为下一个问题的契机,使对话内容的转换显得比较自然。访谈者要根据被访者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和社会期待去调整交流的方式,尽量缩小与被访者的距离,甚至站在被访者的立场上思考,通过求同达到感染诱导被访者的可能。访谈者要主动接受和捕捉被访者的语言背后的含义,把握重要词语,等待时机追问,通过双方的互动共同建构访谈。

被访者接受访谈多多少少会有个人的动机、兴趣或利益,因此在回答问题时,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滑向个人的意向,好像不经意地偏离话题。表面上,这些话语与访谈的研究主题无关,但对被访者而言,也许是十分重要的事件,被访者希望引起访谈者的关注。访谈者顺着对方的话题追问,可以获得超越访谈者个人假设的重要信息。

注 释:

①④李晓凤、佘双好:《质性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143页。

②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5)。

③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参考文献:

l.高燕、杰:《社会研究方法》,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2.刘晓新、毕爱萍主编:《人际交往心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访谈心得体会篇4

访谈前,教师要作好一定的调查:学生们目前最关心的是什么?最感到困惑的是什么?教师心中有数后再和学生们进行商量讨论,确定中心话题。这样选出的话题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也是学生们最有话说,最想说话的话题。确定好中心话题后,从学生兴奋的眼神中便能想象到访谈之时火热的场面。

二、安排访谈事宜

学生想说但不一定会说、能说,不一定说得好。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要做好这么几项工作:

1.编定访谈计划,并纳入教学计划中。教师要确定一学期的访谈次数、具体时间、话题大致的方向、访谈的要求及预期目标等,决不能随心所欲、仓促进行。一般来说,一学期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访谈话题由浅入深;访谈训练目标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确定访谈人页,优化访与被访人的比例。访谈人员可以采用同学推荐、学生自荐与教师指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这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两名记者一名被访问者这样的比例比较合适,比例失调会影响对话的效果。

3.重视口语训练,上好听说训练课。访谈是口语交际较高层次的训练。访谈要求学生会听会说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材上都有听说训练的内容,这是训练学生心理素质、语言基本功的好材料。

学生要做好以下的准备:人员确定后,“记者”要编写采访提纲,设计出一些具体问题,先谈什么,后谈什么,要分次序进行,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问题难以展开、深入,也令“被访者”应接不暇;“被访者”也要设想对方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并作好应答准备。

三、把握访谈气氛

访谈过程中“记者”“被访者”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这时教师要积极鼓励访谈者,稳定他们的情绪,必要时指出思考的线索,及时加以引导和点拨,使交谈能深入下去。访谈中出现偏题时,教师要及时提醒,使访谈向既定方向前进。

在访谈时教师还应处理好少数人访谈多数人闲听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以下工作:1.笔录访谈内容,整理后,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最完整。2.写出本次访谈最糟糕或最精彩的一段对话。这样一来整个访谈过程谁都有事做,谁都在思考。

访谈心得体会篇5

同志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要亲口尝一尝。”沿着这种模式,想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我们就要亲力亲为搞调研。而调研当中的访谈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听其言”的方法。不仅简单的是“拜访”和“谈话”,它还需要重视“问”的策略、谈话的技巧。调研访谈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1.是外观与举止。在外观上访谈员的穿着应该尽量与被访者的相似,例如我们去城市进行访谈,那么就穿得正式一点、讲究一点;那么去农村进行访谈,要穿得朴素、自然、大方一些,这样就容易拉近与被访者的心理距离,营造出一种融洽的访谈氛围。调研过程是一个艰苦过程,可能走的路比较多,对女士来说,应该提倡舒服得体的装扮,避免穿短裙、高跟鞋、拖鞋。

2.准备访谈提纲。调研之前,准备到哪个部门去,要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访谈提纲,带着问题去,不然,很可能登门拜访人家时一进门领导就问,您想了解哪方面的情况,如果我们事先没准备好想了解的问题,这样就很不礼貌,做事也有不周全的感觉。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很尴尬;所以要事先准备好要了解哪些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调研;如果有时间可以提前熟悉下调研的问题,不一定说一定是按事先准备好提纲的顺序进行,可以根据推测调研对象的心理,聊到哪个问题,很自然地提问,视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3.带好调研准备的材料。笔、本肯定是必备,访谈必须做好记录;手机,以便外出时互相联系;优盘,访谈中了解到调研对象还有很多电子资料,我们可以随时拷贝。

4.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包括访谈对象做事风格、谈话方式,尽可能多了解。用访谈法进行调研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对方如何称谓的问题。称谓对了,被访者觉得亲切自然,会跟你迅速拉近心理距离,访问也有个好开头;称谓错了,不仅会闹笑话,甚至会引起被访者的反感和排斥心理,影响访问的顺利开展。

二、访谈不深入的现象分析

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真实的一手资料,但是实际访谈过程中还存在不深入的问题,导致调研虚假浮夸,劳民伤财,粉饰太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浮光掠影式。有的同志调研就像一片浮萍漂浮在水面,停留在表面,不深入观察问题,只是在分管部门转悠转悠,在干部圈子里兜来兜去,要点资料,拼凑整合,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看问题停留在表面,发现个案问题以一当十。

2.闭门造车式。有的同志脱离群众,为了早出文章,多出文章,容易急于求成,不下基层搞调研,走不出“文山会海”,闭门造车,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材料写调查报告,不仅思想变得麻木,身子也变懒,闭门造车。“对照上面的,估计下面的,参考外面的,凑出一个自己的”,当“二道贩子”,这样写出来的调查报告,对策往往不切实际,不能对实践产生指导意义,单纯堆砌材料,给人感觉空,缺少真知灼见,没有什么创新,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3.兴师动众式。用警车开道,记者成堆,耀武扬威,惊扰百姓,忙坏基层。“下基层”变成“吓基层”、“乱基层”,上级到下级调研给下级造成了严重的行政负担,有些地区调研,调子很高,生怕别人不知道,前呼后拥,层层陪同,严重扰民。

4.排练表演式调研。调研线路、调研对象、调研流程,都事先预备,看到的是歌舞升平,听到的形势大好,往往都是假的,这样的调研不但没有价值,反而会给领导决策提供虚假信息,贻害无穷。

5.游山玩水式。有的以调研为幌子,下基层到一些风景名胜地区搞免费游,钓鱼观赏,兴致高昂,无视基层工作困难,看的都是墙上功夫,听的都是嘴上政绩,容易被形式主义的假象蒙蔽。

三、访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调查研究,它贯穿我们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应该掌握的基本功。访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直接表明身份和意图。如果调研前先跟部门领导沟通好了,约定好去哪个部门,他们都很热情,都愿意与你交谈;如果事先没有沟通好,我们一定要先表明身份,说明来意。被访者对我们不信任或怀疑我们访问的目的,这个时候,为消除疑虑,使得访谈顺利,要先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比如身份证、工作证;同时要说明来意,直接告诉被访者“我”是谁,我代表哪个部门,“我”来干什么及为什么要来;“我”需要您的合作。如果被访者性格开朗,顾虑较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节省访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设计好提问方式。很多人一般与陌生人第一次交谈,对方很可能有距离感,第一次见面,被访者有可能紧张或不自然的情绪,会有戒备心理,这都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说话语气要委婉、缓和一些,或者不要马上急于切入正题,可以先以聊天形式进行,使谈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或者说访谈气氛比较沉闷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新的话题,这个新的话题,可以与访问无关,但是一定要引发初次交谈兴趣,等到被访者的紧张感有所消除,再正式开始访问。但要注意交谈过程中时间的把握,不能漫无目的离题太远、长聊,耽误太多时间,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友好的气氛,使被访者感到舒适和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提问方式的选择上,要选择开放式提问。提问的方式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是由简单是和不是来回答,而开放式问题没有具体的固定答案,可以自由发挥。到企业调研,涉及商业秘密、竞争情报的话题,我们应尽量少触及,尽量选择好问题角度来提问,避免受访者产生一定的压力,他们有戒备心理,往往不愿意谈及。开放式问题的答案不是用简单的是、不是或者具体数字来回答,不限定答案范围,这样被访者可以畅所欲言,提问者也捕捉到广泛的信息。

访谈心得体会篇6

我曾做过访谈著名演员杨再葆的一期节目,我要求主持人在访谈的一开始就很尖锐地和他探讨当前演艺界存在的问题,其中也有针对他本人的内容,一下激起了他表达个人见识的欲望,他侃侃而谈,从他扮演《市长》的角色体会,到对当前演艺界问题的看法,节目很快一次录成。事后,他还十分赞赏主持人这种直率、坦诚的提问方式。

二是要智慧地掌控现场。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被采访对象是主角,但在采访过程中,主持人是主角。被采访对象是配角。主持人只有充分掌握了访谈的主动权,通过提问,引导采访对象说出观众最想知道、最感兴趣的事情。主持人必须动脑子,认真思考,依靠智慧发问,用智慧掌握好现场。提问后还要注意认真听被采访对象讲述的内容是否符合观众的需要,有哪些疑问还需要及时补充提问,一定要把被采访对象的谈话进入节目预先设计好的主题;对于被采访对象的即兴发言,只要是对深化节目主题有利的,就不要打断;如果被采访对象谈的内容不太理想,或是对深化主题没有益处的。聪明、智慧的主持人最好不要生硬打断被访者的话头,要抓住被采访对象说话的空隙,随机应变地提出新的问题,把话题引导到围绕主题方面来。记得2006年的夏天,我带一个摄制组在上海一个宾馆采访著名电影作曲家吕其明(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作曲者),当谈到他父亲为革命牺牲的情景时,老人泪流满面。又情不自禁地讲起父亲的战斗故事,老人越讲越激动,没有停止的迹象,而这些又与我们的节目不相关,我情急之下,向主持人出示提示牌:“问他父亲什么时候安葬在雨花台?”主持人乘老人擦泪的时候。把话题引向了南京雨花台。引出了吕其明为南京雨花台作曲的前后经过,及时完成了采访任务。总之,对于不同的被采访对象,主持人要因人而异,察言观色,以不同的方式发问,或旁敲侧击,以迂为直;或真真假假,假中求真,这样才能出新求异,把被访对象心中你想要的话全都掏出来。

访谈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电视节目;访谈;主持人;技巧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17-03

1989年9月,《奥普拉节目》在全美掀起高潮,在之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该节目一直居于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榜首。在我国,以1993年1月《东方直播室》为开端标志。上世纪末,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形成一个高潮,在这一年,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如何才能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主持人的选择就显得异常关键。研究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采访的技巧,有利于访谈节目之间相互借鉴,改进栏目的不足之处,提升栏目品味,促进访谈节目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如何把握访谈话题

一个好的访谈节目,一定有一个优秀的策划团队。在节目开始前已经策划好了节目的主要内容及整体走向。那么,主持人该如何把握访谈节奏,如何把握访谈话题呢?综观《非常静距离》、《鲁豫有约》和《天下女人》三档节目,我们不难看出,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基本上都会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被访者的传奇经历

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主持人陈鲁豫就很擅长打情感牌,她就像一位温暖可人邻家小妹,安静的听着被访者娓娓道来,时而专注的静静听着,时而为被访者的经历而感动到落泪,时而为被访者的讲述开心的拍手,以示赞许。在长辈的面前,她带着敬许的目光,目光里显现着敬意。在晚辈面前,她又像是一位充满着关怀和温暖的大姐姐,耐心的引导,眼睛里充满着期待的目光。在同辈面前,她就像是一位好朋友,言语间有关怀,有鼓励,有感同身受的触景生情[1]。她的成功绝非偶然,她主持的风格无人替代。

(二)被访者个人某些社会问题的澄清

电视媒介具有将人际传播引入大众传播,连续定期地进行传播活动,从而让观众获得接受传播的平等的与共享的感受。社会公众人物的社会问题也是大家所关注的,比如某某明星的逃税、漏税的问题,某某明星的超生问题,某某明星的个人情感动态等等,这些问题,无一不牵动着受众的神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是真实可信的,有些就是一些无职业道德的记者恶意中伤,故意制造舆论,以赚取点击率[2]。过了舆论的高峰期,事态相对缓和后,有些公众人物会选择出来澄清,为大家说明事情真相。此时访谈节目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契机,为他们提供一个说话的机会,帮助大家了解事实,消除误会。在访谈这类嘉宾时,主持人首先要做到公正、客观。坚持以事实说话,不偏袒任何人,尊重受访嘉宾,态度端正,言语平和,引导受访者将事情讲清楚,从而确保节目的正常进行。

(三)被访者对作品进行宣传

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以其强有力的时效性和时政性,在社会的转型期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和启示作用。一个访谈节目的责任应该站在时展的制高点上,深刻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成果。电视访谈节目改变了传统的主持人的评论的形式,并以其特有的优势获得了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受访者接受主持人的采访,主持人将其传达给受众,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有了主持人的呼吁和嘉宾的宣传,作品的关注度也会随之提高,从而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二、访谈中应该注意的礼仪

(一)采访礼仪的含义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章法,不成方圆。没有成功的访谈是不注重访谈礼仪的。礼仪是社会公认的或约定俗成的,对他人表示尊重,且因社会地位,交往环境不同而有所区别的一种交往规范。采访礼仪就是采访人员为树立或维系组织主题良好形象,在与采访对象交往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合乎社会道德规范、新闻职业规范以及政治法律规范要求的各种礼仪准则和规范。简而言之,采访礼仪就是在采集访问过程中应当行使的礼节和仪式。采访礼仪是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体现一个单位、一个媒体的整体形象,是提高媒体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环节[3]。

(二)采访礼仪的原则

1.尊重与敬人的原则。“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敬他人,遵守规则,是采访礼仪的核心。不论被访者是什么身份,拥有怎样的社会地位,采访者都应该一视同仁,以敬相待。即使被访者不愿意接受采访,也要体现尊重的原则。不能对被访者恶言相向,污蔑、诽谤被访者。

2.平等与诚信原则。人无贵贱之分,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采访者不能用有色眼镜对待不同的受访者。要时刻端正态度,摆正自己的姿态,不媚上欺下,嫌贫爱富,要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积极与适度原则。采访者要有主动进取,探寻新闻时机的态度,同时又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把握有礼有节有度的处事风格,积极坚持适度原则。最重要的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警示,因地制宜的把握分寸,确保言行得体。

4.和谐与合作原则。合作是采访礼仪的方法,和谐是采访礼仪的目的。要坚持以人为本,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促使真实有效地协商沟通的达成,努力营造宽松友善的合作氛围。

5.谦和与宽容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谦虚是一种美德,和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石。不能要求别人服从自己的意愿,树立容纳意识。做到原则坚持,非原则谦让。因此,采访者必须具备宽广的胸怀和容人的涵养。

6.认同与从俗原则。要求采访者做到“入乡随俗”。采访对象可能是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一定程度上会和自己文化不同。采访者要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欣赏他人的思维模式,认同他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在采访过程中做到求同存异,尊重个性。切不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如果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采访恐怕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囧境了。

三、采访礼仪的功能

(一)是提高采访者文明素养的重要方法

采访礼仪是采访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改善采访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推动采访者“内强素质,外强形象”,更好的提升一个人的交际技巧和应变能力。培养其道德情操和气质风度。是加强个人乃至新闻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4]。

(二)是采访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采访是一门社会科学,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专业性,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研究和学习采访礼仪,可以有效推动采访工作建章立制,规范采访流程,提高采访效率,增强采访者综合业务素质,提升媒体竞争力和创新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电视人,丰富和发展新闻采访学。

(三)是增进媒体竞争力的基本保证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采访者的礼仪形象彰显着媒体的公信力和竞争力。研究和学习采访礼仪,对推动新闻传播文明礼仪建设,提高媒体管理能力,传播能力和引导能力至关重要。有利于彼此沟通,形成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提高媒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四、主持人的提问艺术

(一)提问的方式

主持人应该是多面的,面对不同性格的访谈对象,直爽的、含蓄的、小心谨慎的、神经大条的……主持人要按其思路出牌,以免碰壁。

1.正问法。最基本,最常用的提问方法就是开门见山的正问法,其特点是直接、明了,对了解简单的基本问题很有效,被访者回答也较言简意赅,观众听得清楚,看的明白。在访谈节目中,一般用于开场前嘉宾的自我介绍。

2.侧问法。主持人面对性格较为内向,或是对被访对象就某一问题的看法不确定时,一般会选择保守的迂回战术:“侧问法”。主持人不动声色的旁敲侧击,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悄悄地获得想要采访的内容。当访谈结束,被访者才恍然大悟自己被访了!

3.反问法。面对一些有质疑的访谈对象,主持人会适当的选用反问法对其访问。用观众微博中的留言提问,并问被访者“你怎么看?”面对这样的提问,不论是过分谦虚者,还是自高自大者都无法拒绝回答,从而增加了访问的深度。

4.暗问法。暗问法,一般用于探知被访者的个人隐私。有一次李静采访佟大为夫妇,李静问:“你俩是公认的金童玉女,郎才女貌,被众人羡慕,你们的感情之路一定也很顺利吧”于是佟大为便讲起了他俩的恋爱经过[5]。从佟大为夫人的描述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与屏幕上不一样的,更鲜活、更生动的佟大为。

5.追问法。“追问发”颇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既抓住一个问题的关键,被访者口中含糊不清的回答一直不放弃的询问,即便是被访者不愿意透露,被这变着法的提问,也不得不和盘托出了。高明的追问,要使得被访者有兴趣回答,并且一定要注意语气的应运,不要讲访问变成一场严肃的审问。

(二)提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提问要简洁。主持人提问不能使用繁琐的长难句,要尽量言简意赅,使被访者容易理解,便于回答。如果主持人将问题设置的过长或者有歧义,被访者听不懂问题,主持人只好一遍遍的重复问题,这样谈话就会枯燥乏味,被访者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观众也会看的索然无味。

2.提问要具体。一个问题,不要包含多个信息量,要使问题尽量具体化。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高而提出使被访者难以作答的问题,不但不会为节目增色,反而会适得其反。好的问题,一定是将大而笼统的问题化为具体的小问题而提出的。

3.要提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快速打开被访者话匣子的问题,都是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试想,一个人如果对一个事物不够了解,不感兴趣,如何讲出个之所以来?因此,想要与对方愉快的交谈,就应该投其所好,挑选其擅长的来说。这是打开对方心门的金钥匙。

4.访谈中应该避免的话题。一个访谈之所以冷场,是因为主持人没有足够的了解访谈对象,准备的资料不够充分。面对不同的访谈对象,主持人要提符合其身份及活动范围的问题,也应该避免老生常谈的话题,要学会创新,在访谈的过程中,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不能妄自菲薄,对被访者评头论足。

电视访谈节目是把人们私下谈话搬到电视这个大众媒介上,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一种传播形式,一般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就一个主题进行讨论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访谈节目以真情感染人,用种种手段“逼”嘉宾说出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知情欲。美国的《电视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一种主要围绕谈话而组织起来的表演,谈话节目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开始和结束,并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便在面对上百万观众时能够提起大众的兴趣。”谈话不仅是语言馈赠、思想碰撞、感觉交换,同时包含了人类生存方式的相互参照。不同样态的生命安顿,在敞开自我,走进他人的谈话中,相互追问、相互聆听,共同寻找生命的意义,体现最高层次的生命关怀。

参考文献:

〔1〕张婷婷.试析《鲁豫有约》节目中会话特征[D].黑龙江大学,2009.

〔2〕赵淑萍.电视节目主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3〕叶子,赵淑萍.电视采访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访谈心得体会篇8

2访谈式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是灵活性。访谈式课程的灵活性体现在两个方向上,一方面是访谈主持人所要提出的问题,除在前期准备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随着学员的关注点进行及时的调整,改变了从访谈对象到学员的沟通效率;另一方面是学员就访谈过程中感兴趣的内容可随时提问,主持人根据学员反应及时调整访谈的内容和时间,改变了从学员到访谈对象的沟通效率。无论哪种情况,事实上都体现了访谈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即以学员为中心。二是互动性。访谈课程形式上比较开放,营造了互动交流的浓厚氛围;访谈对象现身说法,鲜活的事迹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无形中使得学员沟通交流的欲望得到提高,促进学员的深度思考和现场互动。三是操控性。访谈式课程从最终呈现形态看很轻松,对于培训师来说实则是个挑战,需要培训师即主持人精确把握访谈主题,深入全面地了解访谈对象的个性特点、工作状况、主要成绩与经验,对学员有可能关注的问题做出准确的预判和充分的准备,对课程目标与节点的设计和控制有正确的认识和清晰的把握。四是引导性。访谈式课程中培训师变成了主持人,既要引导被访谈者的思路,也要引导学员在倾听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使访谈过程的组织实施服务于培训目标。通过访谈建立起学员对访谈对象的信任,帮助学员在访谈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问题得到启示,或找到答案,最终回过头来结合自身谈感受、订计划。访谈对象的这种标杆示范,可借鉴、可推广的价值就产生了。

3访谈式课程设计的流程与关键控制点

结合天津石化“初入职场训练营”中“对话出彩石化人”访谈课程,梳理访谈式课程设计流程,

3.1明确目标

企业新员工在初入职场时都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难题,如何帮助新员工解决问题,尽快找到努力奋斗的目标,这是整个“初入职场训练营”的重要培训目标。经过前期调研,项目组聚焦新员工在成长路径、努力方向等方面的问题,希望能通过在入职初期帮助他们树立榜样的力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个人成长观和价值观。为此,项目组决定引入访谈形式,将课程目标确定为:通过典型人物访谈,为新员工树立榜样的力量,让新员工认识到只要踏下心来,努力学习,扎根一线,每个人都能成长成才;帮助新员工树立个人成长观和价值观,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未来计划。

3.2选准对象

访谈对象一定是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在企业有作为有业绩的优秀典型。项目组首先把访谈对象范围锁定在企业的劳动模范代表上。在选择访谈对象过程中,公司工会提供具体的帮助。项目组根据新入职员工的身心特点,按照“近两年的公司劳模、至今工作在生产一线、了解企业新员工培训、较善于表达”等条件初步确定了访谈人选。经过综合考虑,项目组以“3+1”的模式确定了最终人选。3位正式人选是:09年入职的青年代表,其年龄和成长环境都接近新员工;公司主要生产装置车间副主任,他也负责车间的新员工培训工作,更了解新员工在一线的培养;还有二级单位副经理,他爱国、爱企业、爱生活,几十年如一日,曾受到过时任总理吴邦国的接见。1名备用人选从培训中心教师中选定,要求表达能力、课程把控能力超强,最终培训中心委派了“金牌教练”作为备用人选。设置备用人选的目的,一来是可根据学员情况临时调整;二来如正式人选因紧急任务或其他原因不能到场,备用人选可以“救场”,做到万无一失。

3.3确定路径

围绕着课程目标,确定访谈课程实施路径。将访谈课程设计为八个环节:

(1)视频导入,播放由电视台按照课程需求提前为每位访谈嘉宾制作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学员对访谈嘉宾有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2)主持人抛出问题,引发学员思考,为什么视频中的主角会成为劳模,他们身上有哪些特质,他们在成为劳模的过程中获得过哪些帮助,有哪些地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等等;

(3)学员总结提炼,对视频和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并提炼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4)主持人与嘉宾访谈,主持人就前期沟通好、学员关注的问题与嘉宾进行访谈;

(5)学员与嘉宾互动,学员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嘉宾进行互动;

(6)嘉宾寄语,由嘉宾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寄语和祝福,学员代表献花并送上对劳模的祝福;

(7)课程点评总结,学员对课程进行总结,主持人做最后课程总结;

(8)学员个人计划输出,学员对照劳模的经历对自己进行分析,制定可实施的行动计划表。每个环节设计紧密连接,环环相扣。

3.4设计内容

一是目标向内容的转化。访谈式课程中,培训目标的达成不仅取决于培训师,访谈对象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访谈对象一定要认同培训目标的设置;培训师要了解被访谈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这点很重要,是后期愉快合作的基础。例如“对话出彩石化人”的课程目标是,树立榜样的力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访谈内容上需要呈现劳模的成长路线图,让学员发现劳模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成功、成长并非一帆风顺,都吃过很多苦,都有过困惑,他们是靠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整个访谈过程都应该以此为主题,突出该内容。二是内容向问题的转化。课程内容确定后,需要将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访谈过程中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准确转化来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成。例如在“劳模的成长路线图”这个内容上,主持人设计了如下访谈问题:

(1)进入企业后发现大学所学的知识用不上了怎么办;

(2)一下子适应不了企业的倒班生活怎么办;

(3)车间关于新员工的导师带徒活动具体是什么形式和内容,对于新员工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4)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了,身边的领导、同事能给予哪些帮助;

(5)当问题来临时自己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

(6)当自己取得了些许成绩的时候,会不会感觉不一样,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回答让学员了解劳模成长的同时也联系到自己未来的实际工作场景和工作情境,感同身受的同时引发思考。

3.5做足准备

一是背景准备。学员在正式访谈开始前应对被访谈对象有较全面的了解,这就需要项目组提前做一些工作,可以用PPT来介绍,也可以选择用视频来呈现,形式不限。“对话出彩石化人”课程最终确定用视频来做背景介绍。项目组结合每一位访谈嘉宾的劳模事迹,为每一位嘉宾开发了视频脚本,把每一位访谈嘉宾的精神个性和工作特点鲜活地呈现出来,给人以立体感。视频时长8分钟,有的以时间为轴、有的以业绩为轴、有的以变化为轴,但都围绕并诠释以下问题: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他干得怎么样?他怎么干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二是主持准备。培训师在访谈式课程中是以主持人的角色出现,在课程开发阶段,主持人要想尽办法更多了解访谈嘉宾。例如项目组在准备课程的时候正好赶上公司庆七一活动,举行劳模的事迹报告会,听劳模讲自己的故事是非常好的了解他们的机会;收集阅读劳模获得各种奖项时的评选报告,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他们的微信朋友圈更是了解近期生活的有效途径,主持人关注劳模转发的内容和近期状态,去了解他关心的问题和生活的态度。总之在访谈课程开始之前,课程主持人要与被访谈嘉宾建立起相互熟悉、相互信任的氛围,让课程的实施更顺畅,更自然。主持人对访谈中的问题也要有所准备。主持人采用结构化研讨的方式,引导学员展开讨论,并对此进行总结提炼,同时提出个人关注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对访谈环境做好准备。访谈课程实施的环境,区别于传统的授课教室。讲台换成沙发,茶几上摆上一盆鲜花和两个水杯,移走桌子,把椅子摆放整齐,教室灯光用暖色,这些准备都让人觉得更舒适、更放松、更快进入角色。

访谈心得体会篇9

193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开播了广播谈话节目《芝加哥圆桌大学》和《美国城市空中会议》,被认为是西方电视访谈节目的发端。二战结束之初,社会百废待兴,公众需要一个公共谈话空间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特别是经受了战争创伤的人们需要宣泄个人情感、相互抚慰心灵伤痛。谈话节目以人们日常交际中最熟悉的交谈方式、开放式的受众参与格局、宽松的话语环境、平等的话语权释放等元素安抚了受众战后紧张、敏感、脆弱的心理,满足了他们的信息需求和精神渴望。

随着谈话节目的发展,访谈节目内容从最初的战争评论演化到包罗社会万象,节目风格也趋于多元。因为节目样态广受欢迎,所以各种风格内容的访谈节目都深得人心。尤其是在西欧,无论是在电台还是电视台,访谈节目都非常盛行,一度占据自办节目时长的一半以上。

在改革开放之后,电视访谈节目样式流传到我国。缘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心理差异,中国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中国受众心理经过本土化改造后,其表现和西方同类节目有显著差异。

首先,从题材选择上看,中西方观众都对轻松愉快的小题材感兴趣,一些无伤大雅又放松身心的趣谈打破了民族的界限,是中西方观众茶余饭后共同的谈资。在严肃话题的选择上,西方观众普遍更关注大视野下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问题,如种族歧视、青少年性教育、战争与和平、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等;中国电视访谈更倾向于与公众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如住房、教育、就业、医疗保障等,虽然近年涉足全球视野下的国际问题的访谈节目不断增加,但对普通百姓而言,更关注的还是周边生存环境现状。

这种严肃题材选择上的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认知心理。相对而言,西方人生活中的社会组织关系较简单,他们的自我结构具有个体独立性,社会认知更倾向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征服外部世界,属于主动型认知心理态势;中国人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关系造成公众具有群体依赖性,认知过程更倾向于遭遇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适应外部世界,是一种被动型认知心理态势。因此,西方观众更热衷谈论宏观背景下的时政问题,而中国观众更关注与实际生存有关的切身利益问题。

其次,从节目传播意向上看,西方电视访谈节目并不讲求从某一所谓官方角度对访谈主题进行观点评价,而是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发言平台,至于观点的优劣正误则任由观众进行自行取舍和判断。相比之下,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更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坚持党性和政治性,尊重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讲究通过意见交换取得观点共识。

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解释这种传播意向上的差异。中国社会基于农业生产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其中包含复杂的等级制度与群体协作的要求,造成对人际取向非常依赖和重视的社会心理,讲求集体纪律与公共约束;而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基于渔业和狩猎等对个体特征和自由要求更高的生产关系,因此,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在社会心理中更看重个体特征的表达和发展。

第三,从电视访谈节目的具体话语方式看,中国观众表达情绪情感较为含蓄内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从众心理,而西方观众表情达意时更追求自由率性,注重不同意见的交锋。

社会心理学认为,话语方式是“自我表现”的倾向与程度的综合体现,而自我展露受文化心理的影响。西方文化是求异文化,以独特性为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求同文化,追求在集体中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西方观众更乐于“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展示与众不同以及能言善辩的个人能力,而中国观众在“自我表现”时更为谨言慎行,目的则是掩藏与众不同并塑造稳重可靠的形象。

最后,从节目编排逻辑上看,中国人讲究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在深入主题后往往又转换角度迂回式探寻更多问题的答案,而西方人更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从社会交际心理来分析,中西方电视访谈节目编排逻辑上的差异合情合理。心理学认为,人的社会关系范畴由中心的自我范畴及其的交际范畴组成。中国人的自我范畴开放而交际范畴封闭,在心理上将对不太熟悉的陌生人排斥在自我范畴之外以实现自我保护。而陌生人一旦变成熟人时,就为开放的自我范畴接纳,在交际过程中设防较少甚至不设防。西方人正相反,自我范畴封闭而交际范畴开放,他们在社交范畴中表现得积极踊跃又重视保护个人封闭的自我范畴,因此他们更易于在社交场合融入公共议题中,彼此尊重和保护私人信息。

电视访谈节目的

观众心理机制分析

传播心理学认为,传播效果不是在传播者的心理系统中产生,而是在受传者的心理系统中形成的。 本质上说,传播活动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影响以实现传者的传播意图。只有对受众的心理机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传播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访谈节目观众的心理需求主要是接受个人社会生存所需要的外部信息,并以此作为参照,权衡、认识、调整并发展自我,以便更融洽于现实社会生活。具体来说,人具有自然属性,有衣食住行的需要,但人更重要的属性是社会属性。当人的自然属性需要被满足之后,就会渴望满足更高层次的社会属性需求。而人的社会属性需求就是获取社会信息,使自然人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能够融入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人际关系趋于单一,除了亲情交际,社交更多属于趋于功利的某种利益交际,只交际不交心;在网络媒介时代,更出现了虚拟交际,不知人不知面更不知心。同时社会竞争激烈、变革加剧,人们又更迫切需要持续接收外来信息刺激其认知和发展自我,避免成为社会边缘人。因此,无论从满足我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社会从众心理,还是从实现人的社会属性的现实需要来看,观众都希望电视访谈节目能提供获取多层面的社会参照信息的条件,使观众冲破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局限,从不同社会背景的节目参与者身上了解更广阔的社会中更多社会人的现实经历与思想形态,借以作为自我认知的参照 “镜子”。观众据此认知并矫正自我,完成又一次自我发展的心理过程。

此外,观众的心理系统在面对外部信息时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不自由表现在外部信息错综复杂,心理系统无法左右信息刺激的来源、容量和强度;它的自由则表现在它具有选择过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接受哪些信息刺激、接受多少,也可以选择将哪些信息刺激拒于“心门”之外。同时,观众还有接受心理上的信息偏向性,如富有趣味的信息刺激、与自身情况有相似性、有可比性、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刺激、满足好奇心的信息刺激能更易于得到正面和强烈反馈。电视访谈节目的内容选择虽然无所不包,但它不像新闻节目那样向非特定观众群进行普遍时事信息的刺激,不像新闻深度报道郑重严肃地进行单向传播,也不像娱乐节目喧闹有余而信息量不足。通常来说,受欢迎的电视访谈节目涉及的具体内容都是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现象,或人物,或事件,或观点。只有本身就具有可议论性而观众又热衷于一探究竟的题材,才能对接目标观众的心理期待,才能顺利通过观众心理系统的自由选择过滤而存留下来。

电视访谈节目创作的

内在心理机制

电视节目的创作大体上由三个部分组成:前期策划、节目录制、后期剪辑。由于电视访谈节目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言语交流,保持语境的完整真实是正确传递信息的必要前提,因此电视访谈节目创作的重心在前期的策划和对节目录制过程中的谈话流程的走向和进度的掌控上,而后期再创作的余地有限,剪辑是根据节目时长的要求,尽可能保留访谈现场的情境。这也正是电视访谈节目总体制作成本相对不高的原因之一。鉴于此,本文也将对创作过程的研究重点放在前期策划和节目录制环节中。

节目策划。节目策划是传播者和观众心理互动的外在体现,观众心理需求是策划的风向标。传播者应重视观众对外界信息刺激的心理认知和反馈机制的分析, 适时调整选题策略, 寻找传受双方的心理共振点,满足目标观众的某种特定的心理需求,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具体来说,电视访谈节目策划首先在话题选择时应注意是否能满足观众的求知心理,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观众心理系统的过滤。也就是说选题无论是从宏观着眼的国家大政方针,还是从微观上把握的社会热点和生活焦点,都必须针对与观众生活密切相关,又在观众心理上存在矛盾、困惑或好奇,并且具有可议论性的选题,或分析评说,或启发引导,或展开讨论,才能激发观众参与关注节目的热情,才能引发观众一吐为快或者先睹为快的心理需求。

在寻找访谈对象时,是否具有事实价值、思想价值,是否为公众所关注,是否善于表达、乐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因此,访谈对象的选择既要考虑到他(她)与主题的相关程度、对话题的接受程度,又要考虑到他(她)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个人魅力等条件。例如,如果话题政策性较强,可以选择有关部门领导或者决策人作为被采访对象,保证政策阐述的严肃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如果话题的专业性较强,非平常观众所熟悉,可以选择既精通业务又能深入浅出说明问题的专家作为被采访对象;如果话题是普通观众所熟悉和关注的,可以考虑根据话题主旨的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受教育水平、成长环境、职业背景、社会地位等等条件各不相同的观众共同探讨。

访谈过程控制。在这个阶段,电视访谈节目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能否把握被访谈对象心理,获取符合观众心理需求的信息。电视访谈以人际关系为纽带和桥梁,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心理共振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在电视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和访谈对象能否顺利产生心理共振是访谈过程控制的关键,也是推动采访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

心理共振是社会交往中一方情绪、情感和意念上的变化在另一方心理上得到同步呼应的心理现象。在电视访谈过程中,如果顺应访谈对象的心理变化态势,因势利导地进行心理暗示,就有可能实现心理共振。

通常情况下,采访对象表现消极、冷漠的只是少数,更多的人会积极配合。然而,可能是异于平常的心理反应,有的人不适应电视镜头而产生紧张心理,并由此引发“詹森效应”反应,言行表现有失正常水准;有的人害怕言辞不当受到误解、轻视而产生从众心理,人云亦云。面对此类情况,主持人可以先避开正题,挑选对方最熟悉、最感兴趣、最易回答的事物和问题为话题,待对方放松心情逐渐进入正常心理状态后再转入正题。也就是说,顺应访谈对象的心理变化过程设计提问,由易到难,由柔到刚,循序渐进。对主持人来说,这种交流不但可以让对方配合对话,也能加深对选题及过程信息的正面心理反馈,发现和对方的“共同语言”,进而引起心理共振,推动访谈向纵深发展。

心理暗示是引起心理共振的一个隐形手段。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状态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他人的思维施以影响和引导,使其心理结构产生变化,跟随暗示者的情绪、情感及意念的变化,并最终在行动上实施对方意见。

和其他媒体的访谈相比较,电视访谈的难度更大一些。表现在:一是时间短暂,给予主持人接近访谈对象的“预热期”很短;二是许多访谈对象一看到摄像机就有一种本能的紧张,在短时间内稳定访谈对象的情绪使之进入状态,需要娴熟的心理暗示技巧。一般而言,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心理暗示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暗示,用直陈式的说明使被访谈对象了解暗示内容和目的;间接暗示,把某一事物的意义借其他事物或行为间接地提供给访谈对象,使采访对象迅速而无意识地接受,自然而然地得出某种观念或某个结论;反暗示,主持人向访谈对象发出暗示刺激,有意引起访谈对象性质相反的反应。例如,在涉及自尊和道德等原则问题时,访谈对象通常会产生抵触心理。主持人应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巧妙地运用反暗示技巧,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激将”的正面心理反馈目的。主持人的这三种心理暗示可以运用于电视访谈全过程,在节目中巧妙地使用暗示技巧,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控制访谈对象心理状态,消除访谈对象消极心理因素,诱导访谈对象在心理共振的状态下展开叙述或停止叙述,使访谈活动连贯、自然、和谐地顺利进行。

实践证明,遵循心理学规律组织、调节电视访谈活动,关键在于了解、顺应并适当引导参与者的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机制的作用达到理想的传播目的。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本文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

1.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童腮军:《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新闻界》,2008(4)。

3.汪冬:《把握好观众的收视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0)。

4.邱丽:《电视新闻受众的大众化心理特性和心理需求》,《大众文艺》,2010(19)。

访谈心得体会篇10

采访,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要求,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这是一个特殊的调查研究过程,目的是为了进行大众传播。访谈类节目的采访与一般的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必然要遵循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拥有新闻采访的特征:新闻性,时效性,广泛性等。但是,电子传媒的特性把作为采访者的主持人与采访对象直接推到了接受者的面前,使受众能够耳闻目睹采访的现场过程,由此也就形成了谈话方式中的采访特征。

(一)谈话方式中的采访特征

阮次山所主持的《风云对话》是一档新闻类的访谈节目。观众对此节目的评价是:“政治本是很枯燥的东西,但阮次山却能把它们讲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起来就像在看武侠小说一样精彩。”阮次山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以“轻松式”的话题解读方式,把政治上的严肃与沉重消解在轻松活跃的聊天气氛之中。正如美国学者斯蒂芬森指出的:“快乐的交流是没有目的的,非功利性的。游戏式的语言交流往往是一种精神需要。”[2]这就是他的采访特征。而相对于这种“轻松式”的解读方式,《一虎一席谈》则采用“辩论式”的访谈方式。

《一虎一席谈》关注的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众生百态,给予了观众更多的发言权。不少电视从业者在看完《一虎一席谈》之后,突然发现访谈节目原来还可以这么办。虽然访谈节目未必一定要采用辩论的形式,但毋庸置疑的是,辩论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形式。《一虎一席谈》的选题都是一些社会上的新现象和新观点,话题本身的丰富性就决定各方必是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次,辩论设置好了对峙,话语必然要交锋,在这个过程中,嘉宾被激发出无穷的潜力,从而出现了热烈的辩论氛围。电视机前的观众注意力会大大增强,寻找和自己立场呼应的一方,也与和自己观点相悖的一方进行辩驳,这些设置都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

除了《风云对话》的“轻松式”访谈方式和《一虎一席谈》“辩论式”的访谈方式,还有一种“漫谈式”的访谈方式。比如以情感、人物、娱乐为话题的《鲁豫有约》。正如这个节目打出的口号“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鲁豫有约》每期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不管是从寻访昔日的英雄和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的角度,还是曾经接受过《鲁豫有约》访谈的嘉宾人物,都需要让被访问者可以让自己的思绪在很平缓的状态下,在与主持人交谈的过程中,对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往事进行很好的回忆,给观众一种对人性的思考。因此,《鲁豫有约》很注重访谈环境的萦绕,经常选择一些环境优雅的地方,要求主持人给被访问者营造一种轻松的谈话方式,鲁豫便以这种清新自然的“漫谈式”姿态打动被访问者,走入嘉宾的内心世界。

不管是阮次山的“轻松式”,胡一虎的“辩论式”,还是陈鲁豫的“漫谈式”,他们都有一个相似点,就是随性。根据自己所主持节目的定位,以及话题和嘉宾,将访谈尽量做到随意、通俗、简单,这也许就是凤凰卫视所有访谈类节目的采访中都具有的基本特征之一。另外,凤凰卫视所有访谈类节目都蕴含了每位主持人自己的风格特征,主持人的主持和主持人对话题的引领对一档节目来说是必不可缺、必不可少的。因此凤凰卫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特征也必然受到主持人风格的影响。

(二)主持风格中的采访特征

人物访谈是一种对话式的人际交流。访谈要能够自然流畅、深入地进行,双方必须有“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由于即兴谈话的不可预知性,主持人在谈话中的引导、控制作用,无不清楚的说明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核心地位和灵魂作用。因此有人说“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2]所以主持人本身所具有的风格特征也影响着访谈节目中的采访。

凤凰卫视的访谈节目,都是为各主持人量身打造的。《一虎一席谈》中,胡一虎用他的真诚,创造了真诚的谈话气氛;他的激情,也有效感染了现场参与的人。“好的倾听意味着:有效的思考,有效的解释,有效的评价他人的意义”。[2]除了这些之外,胡一虎最重要的能力在于现场控制力,能够在倾听中寻找亮点,并且有合适的表达技巧。胡一虎说:“我觉得把一个火爆的话题炒热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主持人,而是在一个冷僻的话题中如何煽风点火,如何帮助观众点燃热情,还要让观众觉得这个冷僻话题背后是有含义的,这才是一个了不起的主持人。”[3]正是这种能力,把现场变成了一个热烈的客厅式谈话场。

真实的情感演绎真实的故事,要使访谈对象说出心里话,需要访谈者推诚相见,以心换心,创设自然、真诚、融洽的话语环境。《鲁豫有约》始终秉承人文关怀的精神,以平视的角度和每位嘉宾真诚交流,尤其在与有争议的人物谈话时,主持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哪怕提及无法回避的往事,也尽量用委婉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这也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和关怀。[4]另外,作为主持人的鲁豫在节目中大量的时间是倾听。这与时下不少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形成了鲜明对照。鲁豫正是通过她倾听的艺术和恰到好处的追问使被访者畅所欲言,推动谈话的深入开展使受众为被访者的肺腑之言所打动。

同样是凤凰卫视的访谈节目,陈晓楠主持的《冷暖人生》则更注重人文主义的理念。它零距离地走进弱势群体,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探询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呼唤公平与公正,很好地担负起了“媒介构建社会”的责任,具有强烈的现代人文意识和平民情结。陈晓楠就像是被访者的知心朋友,为他们分担忧愁。嘉宾就像找到了最佳的倾听者,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尤其是内心的惆怅说出来,让自己的朋友分担。

访谈心得体会篇11

一、前期策划是电视访谈节目成功的基础

策划意识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渗透在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更是电视节目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电视访谈类节目不仅要对场景设置、灯光设计、机位摆放等环节进行策划,还要对节目的风格定位、嘉宾的沟通、预定方案的实施等做出统筹安排,更要考虑如何调动和激活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使观众在愉悦气氛中受到启迪和感染。对于电视访谈节目来说,周密细致、切实可行的策划方案将会为访谈节目成功奠定扎实的基础,因而做好电视访谈节目的前期策划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性。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视访谈节目必须进行准确又清晰的定位,以个性和特色明确自身在现实中担负的任务,这是电视访谈节目富有生命力的关键。《焦点访谈》栏目创办之初的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大众话题评说,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后来的定位为“用事实说话”。在这一理念指引下,《焦点访谈》聚焦新闻热点,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鲁豫有约》的节目定位是“寻访昔日英雄和有特殊经历的人群,它将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新闻调查》的定位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等等。由于定位准确、个性鲜明,这些栏目家喻户晓、关注度很高。

在访谈前完成资料的搜集和对嘉宾的采访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主持人要尽可能地搜集节目内容涉及的各方面资料,如嘉宾的生活经历、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并善于通过一些细节问题分析掌握嘉宾的心理。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往往集编、采、播于一体,如果主持人访谈前能充分搜集相关材料,做好和嘉宾的沟通,做起节目来就会游刃有余、成竹在胸。反之,如果对前期资料不熟悉,对嘉宾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知之甚少,就很可能造成谈话双方交流不畅的问题,妨碍访谈节目顺利进行。

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为了使节目主题鲜明,切入角度新颖独特,访谈内容呈现出逻辑性和条理性,有必要确定好节目的大体框架。整个节目分哪几个版块,主要围绕什么内容展开,节目高潮设置在哪里,怎样展现感情冲突,节目最终以怎样的方式结束,等等。经过合理地策划安排,一台精彩的电视访谈节目就会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选题社会化是做好电视访谈节目的前提

访谈心得体会篇12

确定专访对象并与其沟通。选择专访对象,要选择谈话具备权威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选。主持人与专访对象在事前的交谈沟通十分必要,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为避免出乱子闹笑话,先要对专访对象摸个底,从丰富的材料或者事先的交谈中比较全面地了解对方,知道他们的独有经历等,便于主持人走进被访者的内心,甚至会因此而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细节,生动的细节往往会成为一个亮点,这就决定了专访的成功与否。有细节有亮点,就有助于对人物、事件、问题进行还原,从而会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追究到事件的真相以及问题的核心所在,从而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受众想看、爱听,觉得可信、受益、可鉴。另外,与专访对象沟通,让对方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次采访、受众定位如何、重点想突出哪些内容、希望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等。熟悉专访对象也是为了融洽关系,使对方更愿意接受主持人的提问,便于和谐采访气氛。所以,主持人要尽量从最初线索中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这样,在专访现场就可能选好提问角度并且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设计访谈提纲。设计访谈提纲即设计问题。首先,问题是专访准备工作中的核心内容。问题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实在、简明扼要。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实和细节,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去提问、考证、挖掘。专访中忌讳问题准备得少,几个问题一问完,就无话可谈,使访谈不容易往下深入。美国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说,一个好的主持人要做到无论面对何时、何地、何人都能有话题、有问题,而简单的问题,好过复杂的问题。其次,问题提得恰当与否,也直接决定着访谈的质量。问题提得到位、提得准确则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要想使专访对象有兴趣跟主持人交换意见,那么,问题应该是新鲜的和让人感兴趣的,还必须具有新闻价值、前瞻性、预见性和战略性眼光。同时,也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和过程“浓缩”成一个或数个简单的问题,既便于回答,又可以节省专访对象为梳理自己思路以及谈些无用材料所花费的时间,缩短采访过程。因此,问题需要用心设计,要能体现专访目的,承上启下,相辅相成。

访谈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把持

和谐融洽的气氛,是访谈得以成功的保证。虽然和谐积极的语境与访谈对象的性格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但良好的访谈氛围应该由主持人用心营造。专访主持人心理状态的真诚平等,有利于专访语境的和谐融洽。那么,真诚平等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平等、诚恳、尊重是处理好与访谈对象关系的基本原则。主持人热情诚恳、谦虚自信、平和开朗会让访谈对象从心理上愿意接受采访、主动配合。同时,主持人因为对访谈对象不一定熟悉,也不了解其性格,这就需要调适心理,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对普通人不俯视,对居高位者不奉迎。平等、诚恳、尊重的关系是人际吸引的一项基本原则,尤其是主持人与专访对象在交流中出现暂时的冷场而陷入窘境时,主持人善解人意的诚挚话语往往使之得以化解。

以访谈对象的谈话为主。访谈节目的主角是访谈对象,受众关注主持人专访节目主要是想听到访谈对象的真知灼见,因此,主持人要以访谈对象为主,不宜与之平分秋色,更不能喧宾夺主。主持人本末倒置地以显示自己的“对话资格”为目的而大谈特谈,就大错特错了。事前充分地准备以获得“对话资格”,是为了让访谈对象接受自己、信任自己、感到有共同语言,有谈话的基础和兴趣;也是为了自己能把握和控制话题,使专访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而绝不是突出或抬高自己,加重自己的分量。

主持人要掌握好话语的分寸。话语的选用要分对象,访谈对象的背景不同,访谈时的用语和提问方式就应有所区别。比如与谁交谈可以多些理性思考的东西,否则用情感的氛围去感染受众,对什么样的专访对象可以提出直截了当的问题,什么样的对象只能逐步引导等。如果主持人准备提出较尖锐的问题时,还需注意自己的心态,应该控制过激的主观感情色彩。此外,主持人还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如果访谈对象是专家学者,主持人最好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阐明艰深难懂的专业术语,要深入浅出。

主持人要在放松自己的情况下充分调动访谈对象。无论是紧张还是松懈的状态,都无法做到正常的访谈。主持人还要有一些技巧和经验来让自己和对方保持在自然状态。人际关系学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地域、民族、年龄、知识、兴趣、观点、理想等相似或相近的因素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另外,为了舒缓访谈气氛,有必要采取得体的幽默。

专访中主持人的无声语言

主持人除了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外,无声语言也应该是访谈语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比如主持人用表情、手势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也会传达丰富的信息,常常起到配合、辅助和加强有声语言的作用;而有声语言又常常需要表情、手势、肢体等无声语言来进行精炼、补充和完善。二者互相依附而存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少了任何一方都会使另外一方黯然失色。一个细微的表情或者一个眼神都会传达出赞同、关注、有兴趣或是质疑、询问、不解等信息,会刺激到对方,使其表达得更生动明确,受众也听得明白满意。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只有通过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一种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是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它直接参与视觉形象的塑造。主持人合理运用服饰语言,对自己的外在形象进行恰当地修饰,既可以使观众对主持人有一个良好的观感,也体现出主持人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观众的礼貌与尊重。在专访中,主持人的服饰、化妆要符合人际交往中的仪表规律,既要考虑自己的身份、所处的环境,而且还应当与采访对象协调。主持人杨澜无论是主持《杨澜访谈录》还是《天下女人》,她的服饰总是随着采访对象的变换而做适当的调整:访问政要官员等交谈时,她的服饰端庄典雅,妆容淡雅自然朴素大方;与演艺明星交谈时,她穿着时尚活泼,与对方的装束相映成趣。清心舒爽的举止妆容,一定会给人以干练、自信、可亲可近的印象,必然会有助于专访语境的营造。

访谈心得体会篇13

人物访谈栏目本质上是一种沟通性节目,观众对被访对象感兴趣要靠栏目的沟通水平,只有以与采访对象平等沟通的心态与方法处理访谈节目,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人物访谈是一种对话式的人际交流,访谈能够自然流畅、深入地进行,双方必须有“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谈话节目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状态和互动性。它借助人际传播的优点,从“拉家常”中找到了真诚。而访谈对象是否愿意谈、真实谈,则是访谈成败的关键。 关于谈话节目访谈的操作技巧已林林总总,但支撑“双向交流”的核心要领究竟是什么,仁者见仁、莫衷一是。笔者就数年人物访谈的粗浅体会谈谈个人看法。

二、互动是交谈的本质特征,是人物访谈的操作“支点”

互动是面对面双向交流的核心要素。传播学家施拉姆说,人际传播是“对话式”人际交流,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在一起”。两个人日常聊天能聊得起来,就是因为有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使他们自然能交流起来。因此,交谈的本质就是互动——思想、情感的交流,观点、情绪的碰撞。其表现形式就是双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互动。

具体到人物访谈,其实就是对方能否愿意谈、真实地谈;采访者自己能否“沉入”其中,随时有回应并把握谈话走向。这种回应有时不光是语言,而且是你在听他(她)讲话时凝神倾听、思索的神态,或问话时询问、体恤的表情,使对方愿意谈下去。这里我认为重要的不是一味地宽和认同,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采访者自己也应有适当的情绪流露。

三、如何实现人物访谈的有效互动

1.“拆除”屏障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

关于电视谈话的情境制约,即如何让访谈对象“忘掉摄像机”,因人而异,各有招数。我的体会是尽可能排除有效传播(交流)的干扰,使对方尽快进入正常谈话状态。

采访中常遇到的另一类屏障是“不愿谈”。这样即使对方勉强接受采访,也难有好效果。只有拆除了“不愿谈”的互动屏障,后面的访谈才会顺利。

2.保留未知状态,利用即兴发挥,实现有效互动

有经验的记者都知道,被采访者第一遍的回答往往效果最好,也最真实。因为边想边说,伴随自然的情绪、神态、语气甚至手势。越是重复,伴随的东西就越少甚至消失。但事先的了解必须要有,而且愈详细愈好。那么如何“保鲜”以保证现场谈话的即兴性呢?我个人的做法是,多从突破,多采访人物周围不同的人,跟人物本身尽可能不触及或少触及所提的问题,有时不得不在现场“二次提问”,也要变换角度,让对方有“新鲜感”,这样即兴的东西就会出来。

3.注意观察、倾听,及时“跟进”,捕捉细节,形成有效互动

我个人体会,访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神态、动作变化,注意“听进”对方每一句话特别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新的“点”,闪现新的灵感,并在脑中迅速拟出提问,给予回应。我认为前期采访只能是一个大体的轮廓,现场的随机把握、迅速“跟进”才是关键。

4.真诚沟通,以情动人,达到真情的交流

现代高度紧张、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在寻求理性、深刻的同时,还迫切渴望真情的交流、情感的对换。在人物访谈节目,则表现为观众渴望能在收视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回味、生命的顿悟、情感的共振。在访谈过程中引导被采访者真情的流露是制造节目兴奋点和收视高潮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何在访谈现场触发人物隐藏于心的那根感情的弦,可以使用的技巧很多。在运用这些手法的时候,关键要注意不能显得过于煽情,感情的自然流露才能让节目不断出彩,高潮迭起,从而深层挖掘人物情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