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实用13篇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1

报史料记载,《登幽州台歌》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当时陈子昂已三十五岁。陈子昂自入仕之日(武后至元年,公元684年)起,一直关注国家政治、心系民生疾苦,屡次上书言政,先后写过近十篇“犯上直谏”的谏文。但是武则天将主要精力花在权力之争与维护自己的帝位方面,将国家的治理和建设摆在无足轻重的位置,对陈子昂宠而不用。即使陈子昂有卓越的政治才华,也无从施展。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晓军事,昏庸无能、刚愎自用,屡战屡败,而建功心切的陈子昂屡献奇策未被采纳,他恳请分兵一万,自为前驱破敌也被拒绝,最后竟因出谋划策被贬为军曹。陈子昂的雄心壮志大受打击,政治理想几近幻灭,在抑郁怨愤的心境下出征回师后,独自登临历史遗迹幽州台(又名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在《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中,陈子昂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槐、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现出无限钦慕。他在《燕昭王》中慨叹:“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此时诗人独登高台,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仕途失意、知音难觅,迟暮之感与怨愤之情交织心头,既渴望燕昭王那样知人善用、礼贤下士的明主,又咀嚼自己那种宝马老死于厩中,良弓朽断于壁上的孤寂与悲哀。于是,一首悲歌像血一样流淌而出:“前不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流泪的诗人确实郁愤、孤独,不能自已。

《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说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的前代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明主又不及见,真是生不逢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台远眺,宇宙茫茫,地老天荒,更倍感孤独,悲从中来,怆然泪下。前两句写俯仰古今,觉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写登台远眺,感空间的辽阔;在时空无限的背景中,第四句直抒胸臆,一诉郁积于心的孤独悲凉。读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这样一幅图画:北方苍茫广阔的原野,峭然耸峙的幽州台,凭栏悲歌的孤独诗人。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抒发的孤独悲伤常常为历代怀才不遇、壮志雄酬的仁人志士所共有,所以产生共鸣,但《登幽州台歌》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诗歌抒发了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慨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艺术地揭示了时间存在的形式和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时间是无穷无尽的;“念天地之悠悠”,宇宙浩瀚辽阔、空间无边无际,人类永远只能把握“现在”。与没有穷尽的时间相比,人只是朝生暮死的蟪蛄,同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人只是随风飘浮的一介尘埃。因此,在永恒无涯的时空之中,诗人感到了人的渺小与人生的短暂,继而感到了人生的孤独与悲凉,于是“独怆然而涕下”,情不自禁。

其实,中国历代文人常常抒发这种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思想感情。比如:屈原《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相比下,陈子昂对时空的审视与对人生的观照具有更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因为他的孤独感与悲凉感渗透着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焦灼与怨愤。陈子昂的慨叹还具有更强的感染力量和审美价值,因为他在表达人生感受时,舍弃了一切关于自己人生不幸遭遇的具体描述,而把人们引入“纯粹”的宇宙时空中,诗人的情感背景全然隐去,读者只能靠自己的历史知识补充。他的慨叹获得较高程度的抽象性、普遍性,成为最能激荡人心的“人类感受”,上升为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形象大于主题”是可能的。作品的主题意蕴主要依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表达,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能够多方面地、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包含复杂而丰富的内容,因此形象所表达的客观意义往往超出文学家的主观思想。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存在这种情况:诗歌的艺术形象不仅生动体现了诗人自身的境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独悲伤,而且形象地展示了人类的生存境况――时空永恒无限而人生短暂易逝、人的渺小与孤独。诗歌不仅抒写了诗人具体的个人的孤独感,而且抒写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共性的孤独感。

人类是一种时空的存在物,在这种存在中,人类是不自由的,而且时时处处受到这种不自由感的压迫。“只有当我们感到生命之流受阻时,我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关注存在,这时孤独才以它的颤栗抓握我们的灵魂。在我们每一次的神经颤动中,在我们的每一次细微的情绪流注中,都会被孤独所牵引”。比如,在物质方面,人类孜孜以求自身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的改善;在精神方面,人类不屈不挠地探索人生的价值、人的本质、归宿及宇宙的奥秘、事物的真理。但是,人类的理想追求、人类的改造世界、探索世界的种种行为总受到时空、现实的制约、阻滞,人类企图超越时空、超越现实实现理想,往往落空。孤独无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生存状态,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强调人生价值实现的人,孤独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正因为如此,当吟诵《登幽州台歌》时,我们总会被其中的孤独情怀所包围、感染,深深为之激动。

总而言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是诗人个人的感情体验和表露,但背后却暗寓人类情感的性质。它的深沉宏博和忧愤伤怀的程度,不仅仅是陈子昂个人对时光已逝、事业难成的伤感,也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死荣辱的咏怀、感念,更是超越时空,成为人类在其发生、衍变、发展、死灭过程中无可奈何的叹息,甚至成为一种更博大悠远的人生思考。所以,《登幽州台歌》抒发的孤独感既有具体可感的个性,又有普遍概括的共性。正是这种典型性的情感使得这首短诗成为耐人寻味、震古烁今、超越时空的孤独者之歌。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2

陈子昂登幽州台做诗的背景,其友人卢藏用的《陈氏别传》中有记载: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契丹之反叛,屯兵幽州。武氏缺乏将略,军事失利,当时陈子昂为随军参谋,屡次进言,对战事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不仅得不到采纳,还被武攸宜贬为军曹。他“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涕流而歌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所谓“乐生、燕昭之事”,是指战国时燕国的故事:燕昭王为雪国耻,采用郭隗的建议,在燕都蓟城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招揽天下贤才,终于得到乐毅等人,使国家臻于富强。因为卢藏用同陈子昂关系密切,大家都相信他的说法。一般人解释“前不见古人”,多认为它的意思是指像燕昭王那样尊重贤士的君主已经不复存在。

中国传统的诗歌阐释方法,非常重视查考“本事”,即一首诗的产生,究竟缘于哪一桩具体事件。这种做法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容易以偏狭的眼光理解诗,认为诗中的情感与内涵只是与某一具体事件有关。拿本篇来说,如果说陈子昂当时的处境、他与武攸宜的冲突确实是写作的导因,但诗中表达的人生感受,其实已经上升到更高和更具哲理性的层面,它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对生命的孤独的强烈体验。所以,“古人”、“来者”云云,不宜作为实指来理解。

实际上,在陈子昂诗中,抒写渗透着高傲情怀的孤独感,并借形象的描绘暗喻某种哲理性的内涵,是很常见的现象。组诗《感遇》之二十二中有这样几句:“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涌,孤鳞安得宁!”诗中以宇宙的广大、云海的变幻来衬托“孤鳞”激动不安的情绪,境界极其阔大,同样很难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解释。

这种特点源于魏晋诗人阮籍,陈子昂非常喜爱他的诗歌风格。说到《登幽州台歌》,需要注意到它和阮籍的《咏怀》之十七有一定的继承关系。阮籍是这样写的:“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诗中开头说坐在空堂上无人可以相聚欢谈,好像是描写一种实在的生活场景,但接下来写在长长的大路上看不到人,甚至登上高山遥望“九州”(这等于说整个世界),也只见一片荒莽,读者自然会意识到这不可能是实在的生活经验,而是用象征的手法来抒发生命的孤独感。作者将这种感受一层层推到极端,使之成为哲理性的表达。

阮籍的《咏怀》诗是诗史上的名作,上引第十七首也确实写得很出色。但要说对读者情感的震撼力量,它却比不上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它也不如后者传诵至广,几乎无人不知。那么,陈子昂之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魅力呢?它看上去是那么短小,语言也非常简单,毫无修饰。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3

据《全唐诗》:“(子昂)少以富家子,尚气决,好弋博。后游乡校,乃感悔修饬。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2]在初唐诗人中,“四杰”之外,子昂应是独特的一个。所谓独特,指其品格。笔者不揣浅陋,拟从人品、诗品、文品三层浅论之,未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就人品言,子昂堪谓奇绝瑰伟。

同据《全唐诗》:“……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子昂顾左右,辇千缗市之。众惊问,子昂曰:余善此。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入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奉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贱工之伎,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百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名满都下。”[2]

子昂生值“初唐”,然从上述引文可见子昂何其自信,又何其有心,毋言当时,即使其后“盛唐”,诗人群体中如彼者恐也难有几人。而其事及子昂在此中所表现出的精细、决断与英气,化用其诗言,恐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此一事,堪见“奇绝”一面。[3]此其一。

其二,子昂之瑰伟可见于其关心国计民生,敢于直谏。此点在正史、别史中均有记载。据统计,有关陈子昂上书事,《旧唐书》载2次,《新唐书》载4次;《唐会要》载6次,《资治通鉴》载6次,《读通鉴论》载1次,论1次,《通典》载1次。

观其上书所言,不惟忠直,更见大略。《读通鉴论》曰:“陈子昂以诗名于唐,非但文士之选也,使得明君以尽其才,驾马周而颉颃姚崇,以为大臣可矣。其论开间道击吐蕃,既经国之远猷;且当武氏戕杀诸王、凶威方烈之日,请抚慰宗室,各使自安,撄其怒而不畏,抑陈酷吏滥杀之恶,求为伸理,言天下之不敢言,而贼臣凶党弗能加害,固有以服其心而夺其魄者,岂冒昧无择而以身试虎吻哉?故曰以为大臣任社稷而可也。”[4]

可为大臣任社稷,而不得明君以尽其才,诚为子昂人生的大缺憾,但无损于其品格的瑰伟,反而奠基和充实了其诗歌内涵。

子昂为人史书可鉴,诗品、文品与此息息相关。

关于诗品,姑以《感遇诗》为例述之。

《感遇诗》38首,非一时一地所作,所感本事不一。后人评价子昂诗,除略提及其文采稍欠外,多重其风骨兴寄,重其开一代风气之文功。[5]于此,笔者在粗读子昂诗中也有所感。

如(21)[6]“蜻蛉游天地”: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感言。

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心酸。

读此诗,可感诗人虽表面写史事,但无疑是寄寓自身的“兴寄”之作。

又如(27)“朝发宜都渚”: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亿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读此诗,不惟感深情雅健,抑扬顿挫之声调亦充盈在耳。“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句可见曹子桓《燕歌行》之痕迹。[7]

再如(34)“朔风吹海树”: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读此诗,子昂于国愤、家仇之激情毕现,然“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之句,复见建安风韵。

综观子昂38首感遇诗,虽名之“感遇”,实为“感不遇”;虽其间不无寄身释道以自适的情绪,但基本是儒家用世思想遭遇现实挫折后的折射。以下章句可见:

(14)“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16)“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18)“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

(22)“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谲,孤鳞安得宁”。

(25)“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28)“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30)“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32)“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33)“疲苦沦世,忧日琴淄”,“眷燃顾幽褐,白云空涕”。

(38)“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因而,子昂诗之品格,是其激奋昂扬之内在感情的外化(反射),是其奇绝瑰伟之人品的曲折反映。而将这种反映推到极致的,则是那首震烁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此亦为其文品的极致之作。

本文所谓“文品”,窃指子昂之文学精神。

《登幽州台歌》只廖廖四言,然境界雄阔,意蕴深远,是子昂平生胸襟、思想、感情、遭际的凝聚与升华,读此诗,可概知其人矣;然从另一层面上讲,也是其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文学精神的代言之作。

原作如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此诗中,达到了苍茫的时空背景下天、地、人的交融。我们不难体会诗人独自伫立幽州台上,面对辽远的雄关,苍茫的天地,古人、来者俱不见,独怆然而涕下的意境。而为何而伤,为何而叹?是念天地的悠然,志向的高远,现实的多违,抑或时空的不驻?开阔自信的胸襟,壮志难遂的苦闷,一腔情怀无人与共的孤独,时空苍茫的感悟,尽付于此悠然的天地之间,黄金台上,一声浩叹,风骨沛然,寄兴深远,开百年风气,遗响千载。

关于子昂之于唐诗开创之功,古人已有共识,于此篇评价亦高。

杜甫云: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8]

韩愈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8]

刘克庄: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太白、韦、柳继出,皆自子昂发之。(《后村诗话前集》卷一)[9]

高:唐兴,文章承陈、隋之弊,子昂始变雅正,然独立,超迈时髦……故能掩王、卢之靡韵,抑沈、宋之新声,继往开来,中流砥柱,上遏贞观之微波,下决开元之正派。呜呼,盛哉!(《唐诗品汇・五言古诗叙目》)[9]

王士祯:唐五言古诗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之风骨,变梁、陈之俳优,陈伯玉之力最大。(《带经堂诗话》卷四)[9]

对于《登幽州台歌》的品评:

黄周星: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唐诗快》卷二)[10]

沈德潜: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古人先已言之。(《唐诗别裁集》卷五)[10]

今人之评:《登幽州台歌》是体现陈子昂诗歌主张的代表作。它的出现,标志着齐梁浮艳、纤弱诗风的影响已一扫而空,盛唐诗歌创作的新潮即将涌现。[11]

由此,子昂之文品(文学精神):风骨、兴寄应为其诗品(诗歌品格)的自觉的理论指导,而后者亦为前者的具体体现。

平实而言,本文所谓子昂之品:人品、诗品、文品,应是有内在联系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三者是趋于统一的,即为子昂其人个性、才情融合的展现。

人品决定着诗品与文品的基调,诗品与文品是人品的外化和体现。而后二者,也有着理论与实践的一层关系。人品的奇绝瑰伟,诗品的激奋昂扬,文品的风骨兴寄,均以子昂“豪侠浪漫”[12]的个性和“非但文士之选,亦为大臣之材”[13]的才情为出发点与归宿。

或许,在历代的评价中不无主观偏好、受他人影响的因素,但其事是大致确凿的,其论是基本公允的,在未有新的材料、发见之前,子昂之为、之作、之品可为不易之实证;即使,退一步讲,亦应无损其大概。

子昂曾在其《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并书》中盛赞东方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14]遥想,以子昂之品,之作,至李、杜诸公怀及故人时,不惟相视而笑,更要把酒言欢了。

金人元好问曰: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15]

余谓:浪起百尺,碧落千旬;百年文宗,千载子昂。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页.

[2]《全唐诗》第三册,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89页.

[3]文卷或不无润饰之处,但其事确,当无疑。若有必要,待日后撰文细讨,此文从之.

[4][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一).第545页.

[5]同[1]。有关陈的简介,原文:“他的诗虽微显文彩不足,而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后来许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对他都很推崇。韩愈曾说:‘国(唐)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正指出了他在唐代诗歌革新运动中的启蒙作用。”

[6]此排序按《全唐诗》第三册,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89―894页所载,下同,不复注之。

[7]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46页。曹丕《燕歌行》:“……不觉泪下沾衣裳”,感陈句在语辞、风调上与此似,疑化用之。

[8]同上,第38页。有关陈诗歌革新功绩的评价,原文略。

[9]马承五.唐宋名家诗词笺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集评]部分.

[10]同上,第34页[笺说]部分.

[11]霍松林.唐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12]同[7],第33页。有关陈的介绍,原文:“陈子昂(661―702),……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4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回头看,哪有古代明君的一丝踪影?放眼望去,更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想那天地高远广阔,时间久远,我只能独自忧伤,暗暗落泪!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面对挫折,眼看报国宏愿化成泡影,诗人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包括此诗在内的一系列作品,抒发了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内容主旨】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心中压抑已久的悲愤之情,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内心的压抑,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无比孤寂沉郁的心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歌意境】

这首诗虽然很短,只有12个字,却包容时空,营造出了一种极其苍凉悲壮的意境,震撼人心。读罢此诗,我们的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北方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倍感孤独的诗人独立苍穹,仰天长啸,泪洒青衫……此情此景,令人刻骨铭心。

【表现手法】

这首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背景,来反衬自己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在漫长历史与短暂个人生命的对比中,在悠悠天地与渺小个体的对比中,突出人生悲剧,表现诗歌主旨。

【重要词句】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两句诗一下子把思维从时间的维度拉向空间的维度,把个人的存在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去,使人显得渺小孤寂,把人们引入有限与无限的思考之中,从而使人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诗歌风格】

境界雄浑,语言苍劲,意境悲壮。

【中考链接】

1. (2011青海西宁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晚次乐乡县①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鸣。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同“叫”。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5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寥寥数语,由于深刻的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与生命的悲剧意识,并在另一个角度昭示了新一代知识分子在人格精神上的自立成熟,预示着更加伟大的新的艺术审美理想的确立,直启暴雨般丰沛而壮观的盛唐气度,因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或许是受异族文化和皇室遗风的影响,唐代儒生的理想人格并不是那种只会吟诗作画的谦谦君子风度,而是出经入史,饱读诗书,集文韬武略于一身,陈子昂就是这样一位诗书儒养下的豪侠之士。他从小“奇杰过人”,“驰侠使气”。据载,子昂初到京师,以千缗市胡琴,引起众人惊异。次日集会,他又当众击碎此琴,并趁机散发文稿,“一日之内,声华溢都”,一副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概,这种气概恐怕也只有唐人做得出,只有像陈子昂这样勇于自新自立的人做得出。

陈子昂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极强政治见识和政治抱负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令他心情时常处于极度苦闷中。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陈子昂担任武攸宜幕府参谋,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因而战争中节节败退,他几次直言相劝,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登上蓟北楼,慷慨悲歌,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举贤与能,礼贤下士的贤君明主;来者指后来的贤明君主。作者登高望远,视通万里,思接古今,对像战国时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魄;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已经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王自己又来不及见到,他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时不我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与生命的悲剧意识极其矛盾的交织在他内心,当他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亘古悠远,深感自身如一芥尘埃般微渺,生命的短促与功业的未就交错,从而引发了他内心深处一种深广无边不可诉说的孤单寂寞,不觉悲从中来,禁不住怆然流泪了。这是一声巨人的长泣,也是一曲巨人的悲吟,更是一首巨人的高歌。它悲壮悲凉却不凄凉颓废,反从一份深长的悲寂中涌出一股厚积薄发的力量与气度,让人感到一份沉潜的力量与震动。孤单寂寞是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人士所共有的独特人生体验与生命意识,因而能超越时空获得广泛的共鸣。不过,陈子昂这一声横绝出世的寂寞悲吟,在此时此境却有特别的意蕴,这是一种生命存在本身的寂寞,这也是经冬历寒如春水般将要喷涌而出的初唐文士所特有的寂寞与抱负,它是初唐文人走向人格精神独立的成熟标识。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独具特色,在初唐文坛诗苑中,如果我们把“四杰”比作急先锋,把刘希夷、张若虚比做左右偏将,那么中军全帅,就非陈子昂莫属了。虽然在审美创造上,初唐“四杰”的诗中已开始出现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刘希夷、张若虚也开创了诗歌的兴象玲珑的意境美,在一定程度上已大大拓展了诗歌创作视野,大胆搅动了诗坛,扭转了六朝骈俪绮靡文风,但那毕竟只属于积极的尝试和朦胧探索阶段,而陈子昂不仅有更加自觉的否定精神,明确标举“风骨”,倡导“兴寄”,以回归反魏“复古”途径来实现超越两晋的革新目的,而且自觉付诸实践,这首《登幽州台歌》就是他自觉理论的有力实践。

这首诗境界宏伟开阔,苍茫遒劲,语言苍劲奔放,一扫六朝诗歌的绮丽脂粉气,极具表现力,诗上两句俯仰古今,写时间之绵长;第三句登楼远眺,写空间辽阔,“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诗人独立苍茫宇宙,宇宙无穷,天地不尽,人生惟余一芥。有与无,虚与实交织在这样广阔无垠的苍茫背景中,表现了诗人极度的孤单寂寞,悲哀苦闷之情,两相映照,慷慨悲哀,分外动人。读这首诗时,我们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茫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图景面前,毅然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而寂寞悲伤的诗人形象。诗人这份从内心深处涌出的寂寞,是一种生命存在本身本真的寂寞,是一份有待升华与超越的无法消除的生命悲剧意识,这份独特的人生体验难以道明,无法宣泄的潜藏在我们许多人内心,陈子昂以巨人的胸怀道出了这一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长叹,不仅获得了对自身生命的超越与升华,而且赢得了极其广泛的共鸣,因而我们深深为之激动着,从而也获得了一份与六朝以来不同的雄浑阔大的审美意蕴美。

这首诗在用辞造语方面,采用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式,不讲规范的格律,不求严整的对仗,颇有几分杂文的意味,且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毫无六朝以来四六骈俪声律的形式束缚,我们似乎可以隐隐窥见其中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萌发,它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启迪了唐中期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难怪金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到“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极度褒扬了开盛唐诗歌气象的一代宗师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6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回头看看,哪里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后世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明君。

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一声长叹,仿佛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倾泻而下,又似无端而起的一阵旋风,直冲苍穹。四句绝唱,令无数人刹那间为之心动,感喟不已。清代黄星周评论这首诗说:“胸中自有万古,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字,真可泣鬼。”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以右拾遗参谋军事,随军出征。陈子昂认为这次出征是他政治命运的一个转机,所以对此次远征寄予了莫大的希望;但武攸宜为人轻率,昏庸无能,不学无术又刚愎自用。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仍不为采纳,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和打击,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仰望茫茫苍天,想前望后,慷慨悲吟,写下了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写登台的感慨。既非五言也非七言,既无工整的对仗也无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借助什么意象,却成为千古名篇,原因何在?陈子昂是一个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不甘平凡的人,一直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政治上,他革新图强,针砭时弊,企图救世,但生不逢时,抑郁不得志;在文学上,他不满初唐馆阁文学之风,打出了回归建安风骨的旗帜,开启了诗歌的盛唐气象之门。陈子昂的悲剧就在于他处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处在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报国之志但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是啊,越是美好的东西,毁灭起来就越是深沉悲壮、震撼人心。这首诗风格明朗刚健,视野开阔,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渺广阔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主人公慷慨悲壮的形象凸显在画面的中心,画面顿时充满神韵,光彩照人,构成一种孤寂、幽深、寥廓的意境,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跃然纸上。更令人叫绝的是,诗人旷视四野,思接千载,把悠悠之天地,古今之贤人统笼于笔下,直抒胸臆,一吐块垒,沉郁悲壮。

顾随先生评论此诗说:“此首风雷俱出,是唐人诗,是初唐诗。”白居易《初授拾遗》云:“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如果说《登幽州台歌》抒发的是一个满腔济世情怀却深受压抑的志士的孤独感,那么杜甫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日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了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割在东南两域,翻滚浩荡的水波,吞吐日月昼夜不息。亲朋好友们都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着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不停,我倚窗远眺,泪眼矇眬。

若论诗的意境的开阔、炼字炼句的功底及艺术表现力,古今极少有人能出其右,难怪它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盛唐五律第一”。

杜甫的晚年时局动荡,他本打算在安史之乱之后回到长安,但是终于未能走出湖南,而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人生的最后两年。大历三年(768),杜甫乘船经荆州入洞庭,在一个“舟雪洒寒灯”的严冬的傍晚登上了岳阳楼,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杰作《登岳阳楼》。国家命运风雨飘摇,大唐江山在战乱的厄运中几近分崩离析,见证了自己祖国盛极而衰的杜甫是怎样悲苦的情怀?一泓洞庭水,几行离人泪。多少游子曾站在这里举杯咏怀,多少大师留下不朽的辞赋,却已经和如今的杜甫再没什么关系,他走过了仰慕洞庭湖水的年少风光,如今的临湖望乡早已没有丝毫浪漫的心绪。“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看似平静的首联用“今”“昔”二字隐去了多少年颠沛流离的辛酸。“吴楚东南坼”,诗人在此隐约道出了心中对国家危亡的担忧。如果说此处一个“坼”字不足以说明这点的话,那下一句“乾坤日夜浮”才正是生动刻画了当时纷乱的时局。乾坤日夜浮动,昔日天子的威仪如今已变成了狼狈不堪的招架,叫人怎不生愁。下面紧接四句可谓字字啼血,直叹时运。战乱使亲朋好友再无相见之缘,老弱的家人和诗人自己也只得寄命孤舟,漂泊无依,让人不禁想起《春望》中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如出一辙的忧伤惆怅。然而即使已经沦落到了这般家破人亡的地步,诗人依旧心念祖国,遥望西北塞外的烽火连天,纵然想以身报国却无奈年事已高,身不能至,心却向往之。眼望着万里关山,到处兵荒马乱,刀戈不止,百姓流离失所,诗人北望长安,再也忍不住凭栏而泣,涕泗滂沱。这是多么让人不忍目睹的凄凉画面!这首五言律诗,自古以来曾经引得多少吟诵者怆然涕下。

杜甫一生历尽坎坷,遭遇了人生中、仕途上诸多变故,一腔愁绪化作诗情流诸笔端,让他那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为后人所敬仰!

《登幽州台歌》赏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差,音节前紧后舒,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刘建勋)

《登岳阳楼》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浩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7

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叛乱。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领兵东征,子昂为参谋。军到渔阳,前锋大败,武攸宜一筹莫展。陈子昂这时挺身而出,劝武攸宜严立法度,又自请“分麾下万人为前驱,契丹小丑,指日可擒。”陈子昂一再进计,终于触怒王爷,被从参赞贬做专事文书的军曹,从此,陈子昂彻底的被从权力中心排除,他也终于认识到了武周集团的真相,在落寞中游览幽州古迹黄金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孤独灵魂的呐喊,陈子昂终于在失意中决定归隐。归田的陈子昂原打算仿太史公写一部“后史记”,记录从汉到唐的兴替,可惜未能如愿。武三思认为陈在朝期间曾反对过他,指示县令段简捕其下狱,他的家人拿出二十万缗的重贿都未能挽救,692年,诗人在狱中与世长辞。

陈子昂的政治生涯荆棘满路,际遇很像西汉的贾谊。两人都很有文采和政治抱负,都敢于且善于上书言事,而且生活的时代都幸遇开明之君,却也都怀才不遇。究其根源,笔者认为他们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他们共同的错误在于盲目依赖君主而轻视其他的权贵和同僚,殊不知在贤明的君主也无法一朝之间抛开所有的旧臣,而采用他们这些位卑言轻者的建议。自视太高的书生气使得陈子昂和贾谊不愿意循序渐进,不愿意和同朝者沟通和结盟。他们希望借上书被采纳而一步登天,大展鸿图,却忽视了在政治上博得权力的程序和手段,则他们的失败绝非偶然 。

陈子昂是以文名于世的旗手,在他的大旗号召下,带起了盛唐诗文的辉煌。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纠修竹篇叙》一文中鲜明的提出了借复古而革新的文学主张。拈出“风骨”、“兴寄”的,陈子昂是有唐第一人,在反对六朝浮靡文风的战线上,初唐四杰是在实践中探索,而陈子昂却在理论上给出了武器。“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这是在古诗中汲取出的精华;而被陈子昂做为范本的“建安风骨”和“正始之音”则是这种继承这种优秀传统的实例。如果说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是在散文上改造了唐代文学风格的话,那么陈子昂则是在韵文上,在诗界给了中国诗歌以新生。随着王杨卢骆的一批新风格的诗出炉,进行诗歌革新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而陈子昂适逢其时,在理论上高举了现实主义的旗帜,他的《感遇三十八首》就是这种风格的实证。

陈子昂的诗格调很高,而且激越慷慨,在《登幽州台歌》里表露无疑,这风格很近于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通篇贯以正大高远的悲壮之气。前人对此已有置评,王夫之就说“正字古诗亢爽,一任血气之勇,如戟手语。”而他的遣词用语则多洗练质朴,且长于白描,如《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禅居感物变,独坐一轩展。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这首诗做到了常字见奇,如果不用白描手法而改用六朝的铺陈,那是断然营造不出这种自然淡朴的冲和之境的。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直接影响了一批人,张九龄的《感遇》很受了他的启发,而李白的很多古风也是师法陈子昂的。他的作品虽然还不能和盛唐时期的那些名篇做比,但已经启迪了很多后起之秀。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8

师:好的。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在古典诗词中,登高赋诗抒怀是文人的一个传统,每有登临必有诗作。

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始于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韩诗外传》卷七)。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登高而咏已是知识分子所向往、所推崇的习惯。登高之后眼界开阔,使人心境开阔,有指点江山、品评山河的豪情。中国后世知识分子推崇儒教,儒家先贤的言行自然要竞相模仿。

今天我们就进行登高诗鉴赏的专题学习――自然与人格的契合物境与心境的交融。首先让我们走进作品,我想请大家一起诵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这首诗。

生齐读: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s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师:请思考:诗人的悲愁具体指什么?诗人是怎样将满腹悲愁表达出来的?从诗句当中去找。

生:诗人因为参加永贞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后来又明升暗降,被派往远州当刺史。那时候诗人思念友人,自伤身世,写下此诗。

师:这位同学把柳宗元两次贬谪的遭遇回顾了一下,很好。其他同学能不能再补充一下?

生:从“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来讲,诗人看到的景象是凄凉开阔的,后面会联想到身世,这样会觉得更加悲苦。

师:很好。我们讲登高见景,见景抒怀。诗人见到的是夏日里暴雨的景象,能详细描述一下吗?

生:他见到了“惊风”、“芙蓉”、“密雨”、“薜荔”,“惊风”击打着“芙蓉”,“密雨”侵袭着“薜荔”。

师:“芙蓉”就是荷花,“薜荔”是一种植物,它们还有别的含义吗?

生:也象征着恶势力对改革派的打击报复。

师:嗯。其实这里运用了一种写作手法――比兴。表面上是写见的景,实际上具有象征性,“芙蓉”“薜荔”象征着美好的芳洁的品德。

我们继续从诗句中来找他的悲愁。“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刚才同学讲到,他和友人都被贬谪到这么遥远的地方,音信难通,家园难归,所以最后两句抒发的也是这样的悲愁。

通过这首诗我们来把鉴赏登高诗的方法明确一下(投影):登高诗歌一般是登高见景,见景抒情。登高,提供了一个观景抒情的审美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诗人可与自然、天地、万物对话,可以审视自我,发抒幽情。在本诗中,柳宗元便是通过景物描写,将一腔难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之间。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诗歌,用声音来传递这种情感。(生再次齐读此诗)

接下来请看李商隐的《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g雏竟未休!

诗人登上安定城楼,纵目远眺,所见之景通过第一联展示出来:城堞、杨柳、汀州,景象高远。接下去的诗句呢,请同学来赏析一下。

生:在第二联中,诗人写了贾生和王粲的典故,借典故表达自己和他们一样的身世和遭遇。

师:什么样的身世和遭遇?这两个人物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和诗人的经历又有哪些契合之处才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呢?

生:他们都是怀才不遇的。

师:这个词点得非常好,有概括性!“怀才不遇”,满腔的抱负、才能都没有办法施展出来。下面一联用了什么典故?

生:用了范蠡的典故,诗人表达了功成身退、退隐江湖的愿望。

师:是的。范蠡实施了复国的计划,携美人归隐江湖,很惬意。诗人用这个典故想表明自己什么样的情怀?这位同学说到“退隐”,并不贪慕于什么样的名利。他的想法啊,非常高远,就是归隐于江湖要在什么完成之后呢?

生:扭转乾坤,功成身退。

师:好,继续往下呢?

生:写了“腐鼠”和“g雏”,讽刺那些党羽势力。

师:对,他用了什么典故?出处?

生:是《庄子》。

师:对,《庄子》里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生:讽刺了朋党势力,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师:鸱鸟以为非常美味的腐鼠,认为g雏(即凤凰)也会贪恋,它哪知g雏对此根本不屑一顾。借此来指向那些打击排挤自己的朋党势力。那么李商隐是怎么卷入朋党之争的呢?谁能给我们简单地说一说诗人的遭遇?

生:李商隐二十六岁时,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与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师:很好。那能不能请你再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谈一谈,他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

生:他想要建立功名,但是又遭到压抑,忧愤国是,却不被重用,所以政治上很失意。

师:非常好。请大家思考:诗人登高望远之际,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

刚才我们请同学将三联中涉及到的典故回顾了一下,要注意典故的运用的内涵和诗人情感的契合。诗人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第二联的怀才不遇难以施展抱负的感伤,到下面一联表达自己淡泊名利、在扭转乾坤之后归隐江湖的坚定想法,一直到最后这种愤慨的全面爆发,对朋党势力对他的排挤打压进行了抨击,讽刺之意很强烈。

(板书:感伤――坚定――愤慨)

我们总结一下:通过品味这首诗的深远之情,我们看到,鉴赏诗歌,不仅要分析情与景的关系,而且要知人论世。我觉得大家有一点工作做得非常好,就是鉴赏诗歌的时候把诗人的经历遭遇等做一个整理,结合诗人身世与时代背景,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

下面我们走进哲思,请大家朗读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生齐读: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和前面的登高诗有什么不同。

生:这首登高诗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受,然后又通过登高去缅怀先人,继承了先人的文化,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传统的体悟。

师: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它与前面登高诗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生思考)

师:前面柳宗元、李商隐的诗都是一开头将登高所见之景写出来,然后再抒怀。那么这首呢?

生:这首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想法、哲思。

师:很好,你能给我们讲一讲,首联是什么内容?

生:世事不断地变化,给人一种人世苍茫的感觉。

师:对,它其实是给人们揭示一个哲理,是以议论性的诗句开始的。

生:接下去抒发了对历史的体悟,用典故写了时序的更替、年华的转换和岁月的流逝,尾联写对自己前途渺茫的心理,很有沧桑感。

师:我们看“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字十分有力,包含了复杂的内容,能不能给解读一下?

生:羊公当初和贤圣之士来此登临,留下来的碑记还在,现在诗人登上岘山,看到这座碑,心情十分的萧条。(犹豫)

师:为什么呢?羊公是谁?

生:羊祜,曾经镇守襄阳。他曾在此山与友人喝酒吟咏。

师:对,他和羊祜相距四百余年,现在登临此处,看到当时的百姓为纪念羊公竖立的石碑还在,为什么会悲从中来呢?为什么“泪沾襟”呢?

生:我想是一种抚今思昔的感慨吧。

师:是的,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吊古伤今。那他感伤的是什么呢?

生:他自己不能实现抱负,心中的悲哀。

师:很好。鉴赏这样的诗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个方法:卷帘而上。从这个尾联的典故入手,再品读,咬文嚼字时看这个“尚”包含的思想内容、情感。诗人想到自己死后难免湮没无闻,再想到羊公,毕竟是做了一些事情,不管是为国家,还是为百姓,所以才会在他逝去之后,百姓为他立碑。四百余年的历史过去了,碑还在,诗人自然会吊古伤今。这首诗与前面诗的不同之处是它传达了诗人的一种哲思,情之悠远是慢慢深化的。

我们借鉴一下程千帆先生的评论(投影):这篇诗凭吊家乡古迹,通过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新选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

走进诗人之悠远心灵,请大家找出其他登高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的强烈的感彩。

师:那哲理体现在哪里?

生:我觉得王勃的《滕王阁》后面四句都是带有哲理性的。人生的浮华是短暂的,只有江水是永恒的,表现了一种世事无常,但时间永恒的真理。

师:好的,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讲述了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很好。登高抒怀,别有怀抱。请大家结合印发的几首诗歌总结:一般登高诗抒发的感慨有哪些?我们来整理一下,互相补充。

生:写了仕途上的不得意,还有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还有对社会历史的一些想法。

生:还有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生:作者在登临以后,看到自然景物的开阔,往往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从而产生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

师:好的,有的同学从诗人个人的角度来谈,因为前面接触到的诗人有政治上非常失意的,遭遇贬谪的,抱负不能实现的这样一种悲愁。

师:我们发现,我们的选修教材是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来编排的,当我们把这几首诗串联起来的时候,看到诗人通过作品来反映出时代精神,体现了唐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李商隐的作品是“落日余晖”中的一部分,即使是落日的余晖,他依然有着崇高的理想。把个人放在永恒的时空之中,把自己的命运融于时代的潮流和国家的命运中去思考。这是一种大情怀。

(投影)登高抒怀别有怀抱。请大家结合印发的几首诗歌总结:一般登高诗抒发的感慨有哪些?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整理:

个人:

国家:

时代:

从个人角度看思归思乡之情、不得见用之愁、贬谪之苦;从国家这一角度看感怀时事的诗篇,凭吊古迹、伤感于今;时代盛衰无常、世事变迁,将个人的理想追求和整个大的环境联系到一起去。

师:请诵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登鹳雀楼》和杜甫《登高》,分组讨论: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我们来读一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生齐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我先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体会一下登高诗文化之长远。先看一段评论,说到这首诗传达出来的三种意识(投影):

穿越古今的历史意识

俯仰天地的宇宙意识

于一声浩叹中表达的强烈的生命意识

评论用的是“浩叹”,不是“悲叹”,不是“哀叹”。陈子昂就像一位巨人,站在时代的顶峰呼唤。

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这样一种评价(投影):

登高玄思的哲人之境,启迪人心的哲理之境。

《登鹳雀楼》是个人登高即景然后抒怀,但这里蕴含了诗人的智慧,引起了后人的普遍共鸣,带给我们一种哲理。

下面我们一起朗读杜甫的《登高》。

生齐读:

登?摇高

杜?摇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之景,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愁苦的复杂情感,沉郁顿挫,动人心肺,在意境的营造上显得雄浑高远。

请大家分组讨论: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生(代表1):杜甫的诗先写景,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然后抒发了一种哲理,人生渺茫、宇宙永恒的哲思。抒发自己的情感,就是自伤身世。

师:你把杜甫的《登高》赏析了一下,能否比较一下呢?

生(代表1):陈子昂是直接抒发感慨。王之涣是先描写一种壮阔的景象,然后表达对人事的思考。

师:好,那杜甫呢?

生(代表1):杜甫是借景抒情,然后把他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

师:好,感谢第一位发言的代表。接下去。

生(代表2):《登高》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首联刻画了杜甫在登高时见到的景物。描写了秋天特有的景物,表现了秋天那种肃杀的气氛。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一生漂泊的情感。

师:好的,请再推举一位代表。

生(代表3):(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形”“意”两字)如果从作画的角度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卓越的写意诗,重意不重形,讲求以意御笔,以笔写意,一气呵成。是情感自然的勃发,灵魂恢弘的喷薄,表达出怀才不遇,怀璞玉而不为人所识的惆怅之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凸显一个“形”字,极注重格律与平仄,中规中矩,井井有条。再加上诗人先写景,再写情,情景交融的写诗技巧,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论诗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卓论,体现出登高玄思的哲人之境,启迪人心的哲理之境。然而,到了杜甫,则显其并能,将陈王二人的长处交融,达到统一,并进一步发展。王诗为五言,而杜诗为七言,七言较之五言在抒情上表现得更为丰满有力,并且杜诗更为精雕细琢,从格律的角度上看简直无懈可击。再者,此时杜甫已步入暮年,在苦难的锤炼下,显示出比陈子昂更为成熟、沧桑和强大的情感,令人感动、震撼。因此,情感因格律而升华,格律因情感而洗尽铅华,不再古板和生硬。首联、颔联描写了江边的深秋图景。随着诗人视角的变换,描绘了天上地下的秋景,有声有色。首联有听觉的肃杀,有视觉的悲壮。颔联由“无边”、“不尽”将有限之小天地扩展为无限之大时空。颈联、尾联将诗人他乡作客的艰难困苦之情层次分明地倾诉出来,“年老志衰霜满鬓,一腔愁苦独登高”,一种极强烈的悲剧感撼人心魄。读罢《登高》,我实在不忍心去称赞杜子美在诗中表现的破碎的尊严和坚强。请大家珍视这种悲壮的高贵。(师生鼓掌)

师:感动于你用心灵与伟大的诗人对话,对诗歌的鉴赏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心灵去走进诗人。请大家看一看:(投影展示一)登高题材也是有传统的,经过漫长的积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出,便以强大的力量夺取以往的积累,建立牢固的形象,他的主题被时间笼罩,并且是悲观的(独怆然而涕下)。而王之涣带着《登鹳雀楼》来抢占地盘,他的主题被空间笼罩,并且是乐观的(更上一层楼)。然而杜甫的《登高》,以更强大的力量和姿态,使“登高”题材形成定局。

接下来是有关比较的内容。

(投影展示二)杜甫的《登高》既包揽了陈子昂的时间和王之涣的空间,又注入了个人身世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时与空,历史与现实互相交错和浸透。陈子昂和王之涣用的都是静止的远景,杜甫则用上远景、近景、特写,并且不断转换视角,使诗写得丰富而复杂。

师:最后咱们来再进行一下整合。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韩诗外传》卷七)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登高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登)和旷茫无边(高)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优秀登高诗的常态。这个登高的“高”已经不是一个物理的高度,它应该也体现了一种精神的高度:开阔的视野所带来的一种心灵的丰富。

下面欣赏名家谈登高诗鉴赏。(投影)

生齐读:

(登高诗)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是视野的广阔,而且有诗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有浑厚之感。

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由高而低,由历史到个人,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

分析要开放,最好把作品放在系统中,在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分析,结论才有可能深入。

师:大家课后也可以阅读一下当代学者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让我们对作品的鉴赏更加深入、细致、丰富,贴近自己的心灵感悟。今天我们通过登高诗鉴赏专题的学习,来感悟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让生命色彩更加丰富。大家课后复习诗歌的时候也可以用分类别整合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加强诗歌题材分类的意识,如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送别惜别诗、咏史怀古诗等,通过整合,整体把握类别的特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今天的这节课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下课!

思路解说: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9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

2、指名回答。对,就是陈子昂,大家通过预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份阵子昂的资料,请个同学读一读。

3、这样一位才子,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诗人写下的诗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登幽州台歌》

二、初步感知

1、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认真看师书写课题,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幽州台在哪儿?(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吧)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

4、初读古诗。

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三、深入理解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了解古诗我们还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份资料,请大家用我们刚学到的默读的方法读读吧。)

1、学生自读

出示学习要求:

(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体会

师: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预设: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3、升华朗读

(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替诗人把感情宣泄出来,(师配乐朗读)

4、练习背诵

有没有谁能像老师这样抒发一下感情的?

四、总结全文、默写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

2、默写古诗。师::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五、拓展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10

1 引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下。”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著作《登幽州台歌》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气势磅礴,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作者的孤独与悲愤之情,营造出一种辽阔幽远、空旷苍茫的意境。

此诗的英译本众多,许渊冲、翁显良、包括西方汉学大家Herbert A. Giles等都曾将此诗译入英文。本文列举了四位译者的五首译作,以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为衡量手段,对其进行赏析比较。五首译作的立意角度和见解各有独到之处,试图传达出原著中萧瑟孤独的意境。通过对这些译作的比较,定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2 “三美论”

鲁迅先生曾在《自文字至文章》中说到:“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先生在此谈论的是品鉴文章的标准。受到启发,许渊冲教授将之迁移到翻译、尤其是古诗词翻译中,提出了“三美论”。在袁行霈主编的《新编千家诗》中,许渊冲就诗歌翻译提出过“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

所谓意美,是指译文要传达原始文本的意境之美;所谓音美,是指译文可借助双声、叠韵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韵律之美;所谓形美,许渊冲说:“关于诗词的形美,还有长短和对称两个方面,最好也能做到形似,至少要大体整齐”。如何在汉诗英译时将音、形、意三者有机融合,是对翻译家提出的一大课题。

3 译本赏析

3.1许渊冲译本1

首先,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许教授是如何在他的译作中贯彻其“三美”原则的:

On Climbing Youzhou Tower

Where are the sages of the past

And those of future years?

Sky and earth for’ver last,

Lonely, I shed sad tears.

此译本采用ABAB韵,读来琅琅上口,符合“音美”的原则;格律整齐,形式工整,符合“形美”原则;但此诗中的“sage”一般意指圣贤,与原诗中的“古人”和“来者”意义有所差别,“意美”原则稍欠缺。

3.2许渊冲译本2

在这一版本的基础上,许教授再做修改,于是有了以下版本:

On the Tower at You Zhou

Where are the great men of the past

And where are those of future years?

The sky and earth forever last;

Here and now I alone shed tears.

在这一译本中,许先生将“great men”替代了“sage”,在意义上更贴合原诗。为凑音节,第二句及三四句也做了相应改动。形式与原诗相近,句式整齐,符合“形美”的要求;与第一个译本相同,第二译本也将原诗的头两句处理为疑问语气,虽然语气变了,意思传达却很到位。可是许教授对于“天地”的翻译值得探究。深究其意,不难发现,“天地”不仅仅是指空间中的“天”和“地”,而应理解为无穷无尽的时间和空间更为恰当。故以“sky and earth”来代表“天地”抑制了广阔的意境;而“forever last”虽然与首句“past”押韵,却显得过于平直,诗的美感略有损失,情感表达也逊色不少。

黄俊雄曾提出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体”“神”“表”平衡模式。所谓“体”“神”“表”,分别指原作的真意实义和思想内容,神韵或“内在美”,以及“语言的艺术美(丑)感”。他将许教授的译作放在“体”“神”“表”平衡模式里分析时,指出许的译本未免“重‘表’轻‘神’”,“最终伤其‘体’”。(黄俊雄,2004:36-37)。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过分注重音形之美,有时难免有损于原作的意思和境界的传达。

许渊冲教授曾说:在“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音美”次之,是第二位的;“形美”再次之,是第三位的(许渊冲,1993:12)。在这一点上,许先生的观点与早期严复的“信达雅”准则不谋而合,都将忠实传达文本的意思为首。因为“诗为音中之言”(寇加, 2002:42),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登幽州台歌》时基本达到“三美”准则,但是某些细微之处仍难免顾形失意。

3.3无名氏译本

古往今来,也有许多外国翻译家试图翻译中国的诗歌。伊丽莎白时期,在“自由翻译”思潮的影响下,曾出现过散文体的《登幽州台歌》的译本:

On a Gate-Town at Yu-Chou

Where, before me, are the ages that have gone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11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关于陈子昂的故事

摔琴扬名

据 《独异记》记载,他21岁时从家乡来到长安,准备一展鸿鹄之志,然而朝中无人,故四处碰壁,令他忧愤交加。一天,他在街上闲逛,见一人手捧胡琴,以千金出售,观者中达官贵人不少,然不辨优劣,无人敢买。陈子昂灵机一动,二话没说,买下琴,众人大惊,问他为何肯出如此高价。他说:“吾擅弹此琴,请明天到敝处来,我将为尔等演奏。”次日,陈子昂住所围满了人,陈子昂手捧胡琴,忽地站起,激愤而言:“我虽无二谢之才,但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入京,携诗文百轴,四处求告,竟无人赏识,此种乐器本低贱乐工所用,吾辈岂能弹之!”说罢,用力一摔,千金之琴顿时粉碎。还未等众人回过神,他已拿出诗文,分赠众人。众人为其举动所惊,再见其诗作工巧,争相传看,一日之内,陈子昂名满京城。后来武攸宜就召他去做了书记。

三次隐逸

在陈子昂“入世”的14年中,曾有三次隐逸的“出世”生活,累计时间长达8年。第一次隐逸是22岁初试第落榜的次年:“居蜀学神仙之术,与晖上人游。” 此次隐逸既有欲求无上智慧、又有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次年,他即中进士。第二次隐逸是经历7年官场生活后,31岁的他以“继母忧解官归里”。约两年半时间里,他的诗作中却全然没有归隐山林者那份飘逸潇洒,传递的情怀是尘心未绝、心有不甘。第三次隐逸是在38岁时以父亲年老多病为由奏请归侍,直至其冤死狱中,历时约4年。陈子昂临死前“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其死矣!’遂绝,年四十二。”

改过自新

初唐诗人陈子昂,老家在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幼年时就随父亲来到京城长安。由于父母过于娇惯,他十几岁还不爱读书,每天不是带着朋友出城打猎,就是四处找人斗鸡赌钱。后来,父母也看不下去了,一再劝他除掉恶习,潜心攻读,可陈子昂根本听不进去。有一天,陈子昂路过一处书塾,无意中听得老师讲:“一个人享受荣誉或是蒙受耻辱,完全决定于他本人的品德。好人自然享受荣誉,坏人自然蒙受耻辱。一个人放任自流,行为傲慢,身上有邪恶污秽的东西,就无法受人尊敬。作为一个君子,要博学,还要用学来的道理经常对照检查自己。这样做,你的知识就越来越多,行为上也不至于有过失了。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看到别人能做一番大事业,你也许会很羡慕,但你哪里知道,人家是下了一番苦功呢!不经过努力想得到学问,就像缘木求鱼一样……”

这番话对陈子昂触动很大,回家后,他回首往事,追悔莫及,流着眼泪向父母认了错。从此,陈子昂和原来的哥们断了来往,放掉了养在家里的各种小动物,和书本交上了朋友。

名声大噪

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被县尉杀害了。这个县尉叫赵师韫,后来赵师韫升官了。徐元庆呢改名换姓,在官驿工作,这是在蛰伏待机啊!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徐元庆等到了报仇雪恨的时机,结果了赵师韫的性命。在唐朝,徐元庆的这种行为,不但是不受处罚,反而是受到奖励的。所以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应该嘉奖徐元庆。但是有个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个人就是陈子昂,陈子昂是什么意见呢?《新唐书》:“国法专杀者死,元庆宜正国法,然后旌其闾墓,以褒其孝义可也。”我们翻译过来理解一下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徐元庆的这种行为,按照法律是应该杀头的,所以不能够只是嘉奖,一定要处罚他,应该先杀了徐元庆。那当时的风气不是不合法律么,然后再嘉奖他的孝行。这个观点那真是石破天惊,大臣们马上就分为两派,不少人就支持陈子昂。这个事情可以说是让陈子昂名声大噪。

感遇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陈子昂今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感遇》三十八首是其代表作。这组诗大都是感于政事或个人遭际而作,各篇非作于一时一地,所咏也非止一情一事,但基本内容多是抒发个人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以及壮志难酬的感慨,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诗原列第二首,约作于解职归里之后。

诗作借《楚辞》中香草凋零、美人迟暮的意境,感怀身世,抒发美好理想难以实现的深沉苦闷和生不逢时的自伤之情。

全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前后比衬,意境鲜明,体现了他所倡导的“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创作精神。赞美压倒群芳的兰若丽质,正是自赏卓然特立的出众才华;秋风威迫、芳华摇落的叹息,乃是年华流逝、壮志未酬的深悲。

陈子昂诗歌中的经典句子

度荆门望楚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烟花飞御道,罗绮照昆明。

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

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秋园卧病呈晖上人

图书纷满床,山水蔼盈室

宿昔心所尚,平生自兹毕。

彩树歌

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

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

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送客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

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

白苹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12

一、归类法:同一类诗歌,表达的主题也基本相同

1.谈禅说理诗:此类诗一定蕴含着很深的寓意。如“一岁一枯荣”体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变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表明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规律。

2.山水田园诗类:品质正直高洁的文人厌恶官场的污浊黑暗,洁身自好,离开官场,归隐田园或山林,于是欣喜若狂,写诗以明志,表达自己对污浊的官场的厌恶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劳动过程的描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3.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中,史实是情感的载体,因此弄清史实是鉴赏这类诗歌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然后揣摩作者的意图,达到对诗词的深层理解。是借古讽今、借古伤今还是借古人写自己要搞清楚。例如李益感叹隋之灭亡的《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气杨花愁杀人。”诗作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中唐已是国运动荡,李益借隋朝的覆灭来感叹现世的没落,有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戒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而重蹈前朝覆辙,有借古伤今、引起时人思考之意。

此外,还有边塞诗、游子诗、咏物诗、闺怨诗、爱情诗等。

二、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及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环境,辨明作品的写作背景

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有助于更深层次地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武则天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担任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幽州台典故可知,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情。

三、意象分析法: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寄托作者情思的具体物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景

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言志抒情的,而诗歌中很多意象的象征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

1.蝉: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所以把蝉视为高洁的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兴的身世。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鸣蝉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之人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力量才被重要的表白。

2.猿:猿的叫声凄切,令人泣下,古民谣有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古诗中常用猿鸣来烘托悲凉凄清的气氛。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通过猿猴哀伤、凄厉的叫声营造出悲凉凄清的氛围。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13

一、归类法:同一类诗歌,表达的主题也基本相同

1.谈禅说理诗:此类诗一定蕴含着很深的寓意。如“一岁一枯荣”体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变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表明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规律。

2.山水田园诗类:品质正直高洁的文人厌恶官场的污浊黑暗,洁身自好,离开官场,归隐田园或山林,于是欣喜若狂,写诗以明志,表达自己对污浊的官场的厌恶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劳动过程的描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3.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中,史实是情感的载体,因此弄清史实是鉴赏这类诗歌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然后揣摩作者的意图,达到对诗词的深层理解。是借古讽今、借古伤今还是借古人写自己要搞清楚。例如李益感叹隋之灭亡的《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气杨花愁杀人。”诗作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中唐已是国运动荡,李益借隋朝的覆灭来感叹现世的没落,有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戒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而重蹈前朝覆辙,有借古伤今、引起时人思考之意。

此外,还有边塞诗、游子诗、咏物诗、闺怨诗、爱情诗等。

二、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及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环境,辨明作品的写作背景

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有助于更深层次地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武则天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担任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幽州台典故可知,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情。

三、意象分析法: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寄托作者情思的具体物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景

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言志抒情的,而诗歌中很多意象的象征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

1.蝉: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所以把蝉视为高洁的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兴的身世。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鸣蝉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之人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力量才被重要的表白。

2.猿:猿的叫声凄切,令人泣下,古民谣有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古诗中常用猿鸣来烘托悲凉凄清的气氛。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通过猿猴哀伤、凄厉的叫声营造出悲凉凄清的氛围。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