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座心得体会实用13篇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1

二、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这次讲座中,两位专家都提到英语课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要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所谓“生活化”,不是要把英语课堂搬到社会,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有购物、采访、自我介绍、游戏(如猜谜、竞赛)、问路、新闻广播等等。 “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了真实的言语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这种“言语体验”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塑造学生整体人格的切实途径。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2

68岁的陈先生是安徽六安人,2013年7月中旬的一天,他在街上散步时,有人递给他一张传单,上面是一则健康讲座信息。讲座地点在市内某宾馆。陈先生退休前是一名机关干部,也算有一定见识,并非容易糊弄的人,但那天他心动了,原因是传单上写的讲座组织者是“世界抗衰老医学会六安工作站”,他想这应该是正规的专业机构,可信。反正退休在家也没事,听听健康讲座有益无害。几天后,他按时赶到那家宾馆,有专门的接待人员对他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登记。跟他一样前来听讲座的人,也都是在经过信息登记后才有序入场的。一看这么“正规”,陈先生心里更踏实了。

陈先生进场时,偌大的一个会议室里已坐满了跟他年纪相仿的老年人。据主持人介绍,主讲专家是一名海归。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医学保健知识,陈先生听了觉得很实用。就在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时,主讲人不失时机地拿出一个药盒,向大家隆重推介:“这是一款名为复合多酶胶囊的保健品,有突出的保健效果,尤其对老年人非常有益,一盒可以服用半年,对参与这次讲座的人实行特别优惠,价格仅为原价的1/3,只需2380元。”陈先生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一直在服用医生给开的增加白细胞含量的药物。陈先生把自己的情况现场向专家咨询,得知这个复合多酶胶囊可以增加白细胞含量,而且效果比一般的药好。他立即回家取钱买了一盒。

服用复合多酶胶囊半个月后,陈先生去医院检查,发现白细胞含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医生惊奇地问他有没有按时服药,他才说出听讲座买药的事。医生告诉他,所谓的讲座可能是个推销陷阱,他服用的复合多酶胶囊很可能只是保健食品,对他的病当然不会有任何效果,甚至还可能有害。陈先生回家一看,果然发现复合多酶胶囊的包装盒上印有“卫食字”字样,他这才知道自己受骗了。但有一事他想不明白,所谓的“世界抗衰老医学会六安工作站”是个什么组织?咨询有关部门后他得知,“世界抗衰老医学会六安工作站”未在当地药监部门备案,也没有到药监部门办理任何手续,根本不具备在当地开展宣传、推荐等活动的资格。

像这类“健康讲座”,近几年来在各地屡见不鲜。武汉市武昌区的吴老太每天有晨练的习惯,早晨6点准时出门跟几个老姐妹一起打太极拳。2013年5月份的一天,跟吴老太一起练太极拳的张老太来晚了,手里拎着一大包洗衣粉,说是刚刚听健康讲座得的小礼品。“只要听完讲座就有小礼品。”张老太兴致勃勃地说。“都讲些什么呀?”老太太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张老太说:“讲的是我们老年人如何防病治病的知识,还推荐了一种按摩床垫,说可以治疗好多种老年病。”“骗人的!”一个老太太说,“我儿子说了,现在打老年人主意的骗子多了,你可得小心他们的糖衣炮弹!”张老太说:“床垫你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呗!反正健康知识是白听的,礼品是白拿的!这不,我就赚了一袋洗衣粉。糖衣炮弹怕什么?咱把糖衣吃了,炮弹扔了,不就得了!”大家一听笑成一团,觉得有道理,对张老太说:“下次你再去叫上我们,大家一起去吃‘糖衣’。”

可出人意料的是,几天后,原打算只去吃“糖衣”的8位老太太,有4位各花1800元买了按摩床垫,另有2位在犹豫中。原先说了只吃“糖衣”、扔下“炮弹”的张老太,也买了一张床垫。

这种健康讲座,一般都是外地人组织的,开课时间为早上五六点钟,通过宣传单或推介人员向老年人承诺,只要听完课就发小礼品,比如鸡蛋、洗衣粉、营养品等。这些小恩小惠让不少老年人趋之若鹜,像上述练太极的老太太们一样,一开始大家都打定主意绝不购买产品,只听讲座、拿赠品,可经过“专家”一通忽悠,绝大多数人最终会掏钱购买产品。

家住湖北鄂州洋澜康城的黄女士向笔者倒苦水,说她母亲今年60多岁,患有风湿病,经常去听一些健康讲座,免费试用过磁疗垫、泡脚盆、热垫、磁疗床等,隔三岔五地就往家里买保健品,怎么劝都不听,最近半年已经花了上万元。她耐心地告诉母亲,那些被“专家”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专家”也是假冒的,他们打着普及健康知识的幌子专骗老年人的钱。可无论她怎么劝,母亲就是不听,宁可相信骗子也不相信她,还埋怨她不孝顺。有着相同苦恼的还有张先生,他母亲也是经常听健康讲座,平时非常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一日三餐都精打细算,可每次听讲座都要花几百甚至上千元购买各种保健品,并对“专家”的话深信不疑,掏了腰包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而买回来的保健品多数被闲置在家。

这些骗局,专门针对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辨别是非能力减退、贪小便宜等生理、心理特点,披上“专家授课”或“××医学组织推介”等科学外衣,以小恩小惠为诱饵,忽悠老年人没商量。

揭开“健康传递”的低级骗术

如今,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所谓“健康讲座”的打击力度,各类案例不断在媒体上曝光,老百姓大都对这种骗人的勾当有所了解,可为何还是有人上当受骗呢?调查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健康更加重视,而“健康讲座”正是抓住老年人的这种渴望,打出“健康传递”等貌似公益活动的口号,大施骗术,其套路对老年人有较强的蒙蔽性。日前,一位曾为“健康讲座”工作过的王先生良心发现,主动揭露这种骗术的骗人手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招:

打“专家”旗号,骗取老人信任。所谓“健康讲座”,最吸引人眼球的,一般都是以某某专业医学机构的名义组织,聘请某某医学专家授课,它抓住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对专家权威性的景仰。而事实上,那些穿着白大褂在台上口若悬河的“专家”、“教授”,不过是些略懂医学皮毛被人利用的普通医务工作者,有的甚至是对医学都不太懂、临时从网上下载健康知识来现卖的骗子,这些人被组织者精心包装后就成了专家。曾在河北、河南、山东、浙江等地行骗的“中老年疾病研究中心”,聘请的专家就是一名普通退休医师。他们先邀请她以“专家”身份负责“健康讲座”,然后对她进行包装,比如给她捏造一份由某权威医疗机构颁发的专家身份证明,她就摇身一变,从一名普通退休医师成了所谓的“专家”。不过,这些所谓的“专家”,一般口才和应变能力都极佳,能抓住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将“健康讲座”讲得引人入胜,而且能在讲座期间收放自如,不失时机地推销产品。

小恩小惠,诱人上钩。老年人大都节俭,有点小实惠就趋之若鹜。“健康讲座”往往紧抓老人们这种贪小便宜的心理,以各种小礼品为诱饵,诱他们上钩,此所谓“钓老”。从街道办事处退休的周大妈成为“健康讲座”的铁杆听众,就是冲着小礼品去的。她逢人就说,有礼品拿,还免费听讲,免费体检,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但周大妈也吃过这些小礼品的亏。有一次,周大妈领的礼品是一种名为“珍珠营养粉”的保健品,实际上是过期的麦乳精换了个包装。周大妈吃过后上吐下泻,去跟组织讲座的人理论,对方解释说,他们的珍珠营养粉,有些过敏体质者不宜服用,会有反应。周大妈听得一头雾水,最后不了了之。

打人情牌,感动老人。在一些健康讲座上,年轻的销售人员往来于老年人之间,为老年人按摩捶背,亲切地喊他们“叔叔”、“阿姨”,陪他们拉家常,还隔三岔五地与他们通电话,甚至上门帮他们做家务,让老人感动之余,心甘情愿地掏钱买产品。感情牌实质上是攻心牌,它是打动老年人的关键。从教师岗位退休的李老先生是一位空巢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基本上每年春节全家人才能团聚一次。他没什么爱好,不打牌不下棋,不种花不养鸟,终日与电视为伴。有关某健康讲座的信息,他也是在电视里的字幕广告上看到的。作为退休教师,李老先生当然知道那是卖药的,但闲得无聊,他还是去听了讲座。具体内容他听完以后很快就忘了,可对“工作人员”周到的服务却印象非常深刻。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女孩儿“李叔叔”长“李叔叔”短地喊得他心里热乎乎的,对他嘘寒问暖。听完讲座离开的时候,他是被女孩子挽着手送到楼下的。临别时,女孩子还嘱咐他:“天凉了要注意保暖,多穿件衣服。”李老先生感动得眼睛发潮。他女儿跟那姑娘年纪差不多,可长年在外忙工作,一年难得见一面,电话都是个把月才打一次,很少像这样关心自己。第二天,他又情不自禁地跑去听讲座,那个女孩子主动陪他聊天,还是那么关心他。几天后,为了答谢女孩子,李老先生掏2000多块钱买了他们的产品。

推出免费体检,让老人“钻笼子”。“健康讲座”往往利用老人害怕疾病的心理,推出免费体检,用的是“神奇”的仪器,可以“测”出百病。但毫无疑问,每个参与体检的老人都会被查出这样那样的病来。曾听过“健康讲座”的秦大妈说:“讲课结束后,就开始体检。体检的仪器是一台全自动心血管功能测试诊断仪,检查起来很方便,一根线的一头连着仪器,另一头用胶布贴在手腕上,电脑上很快就有了检测结果。”电脑打印出她的《检测报告单》,上面共有心脏功能、血管状况、血液状态、微循环功能、人体运动参数等5项39个参数,参数超标都用星号标注。平时身体没什么毛病的秦大妈,居然被查出18项参数超标。经“专家”诊断,她的病情多达7项:关节炎、骨质增生、头晕、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对症”的处方是:二甲双胍每次一片,每日三次;丹参片每次三片,每日三次。而这些药,讲座现场摆的都有。

找托儿现身说法,麻痹老人。经过上述几招轮番轰炸后,许多老人开始蠢蠢欲动,但对药物或器械的疗效仍持怀疑态度。正在左右观望之际,一起听讲座的人中有人适时现身说法,对药物或器械的效果大加称赞。上面提到的秦大妈就是这样上当的。当时她正犹豫,就听身边一位老哥说:“这药确实不错,我才吃了不到一盒,血压血糖就降下来了。我一下子就买了2000多块钱的药。”说着,他还拿起现场摆的药让她看药盒上面“功能主治”一项的内容。一听真有效果,秦大妈便掏钱买了药。可后来她无意中发现,那个老哥竟然是托儿——组织者不但悄悄退钱给他,还免费送了他几盒药。秦大妈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利用滚动收费方式,打消老人顾虑。还有一些“健康讲座”,采用收费、退费、再收费的滚动收费方式忽悠老人。比如,两年前被查的“某老年基金协会”,其讲座一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连续开好几天,第一天免费进场,一位自称“老师”的人给前来听讲座的老人讲解健康保健知识,结束后给每位到场的老人发放6枚鸡蛋,并让大家花20元买一张“健康超值回报卡”,说第二天再来就会有“超值回报”。第二天,凭着那张“健康超值回报卡”,再花上20元买一份健康食谱,说为了限制人数,每人缴纳10元钱的押金,等第三天再来时,退还押金。缴纳押金的老人还能领取一瓶价值25元的食用油。第四天很多老人被要求购买价值50元的喇嘛油,第五天再退还60元现金,再买160元的钙片,次日又全额退还。如此类推,到第八天时,讲座举办方卖出的是600元一份的“澳洲蜂胶”,并声称这种蜂胶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具有预防三高、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最重要的是,购买该产品以后第二天会有更大惊喜,而且每人限购4份。许多老人花2400元买了4份“澳洲蜂胶”后,次日早早跑到讲座现场期待“更大惊喜”,结果却是由喜转悲——主办方人去楼空,老人们欲哭无泪。

专家支招巧防骗

有媒体调查显示,超过八成老人乐于参加健康讲座,其中有91.14%的老人说,他们在听完讲座后会购买“专家”推销的保健品,只有8.86%的老人能够在听完推销类讲座后坚持不买。

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年人会如此热衷于购买保健品?厦门市心理医生张锦黎说,因为老年人更能体会世事无常,害怕死亡、孤独和疾病,没有安全感,希望获得健康保证。而保健品营销人员恰恰给他们提供了“安全的需要”。他建议,预防老年人被“健康讲座”忽悠,首先要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

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顾小扬也说,要避免老人上当受骗,子女们要担起责任,要常回家看看,让老人高兴。老人心情舒畅,比吃任何补品都管用。平时常打电话问候,在父母生日时,子女的一句问候甚至会让父母温暖一年。另外,作为子女,应该创造条件让老人多参加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动,比如跳舞、打太极拳等,这样,老人在健身的同时也交了朋友,大家在一起能相互提醒避免上当。

在消委会工作的陈一珉女士说,如果你发现家中老人整天神神秘秘地出门,还隔三岔五地往家里拎些杂七杂八的日用品,就要当心了,他很可能正陷入骗子精心设置的陷阱。她建议,要摸清老人参与活动的场所,搞清他们参与活动的名目或产品,发现问题向有关部门举报;如果老人的身体确有毛病,一定要带他去医院看医生,让他听听医生的说法。老年人容易偏执,劝说时要尊重老人,重在以理服人。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3

一、背景与问题

社区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它是面对全体社区居民的教育。而社区居民具有年龄分布广、职业类别多、生存状况、生活理念与学习能力差别大的特点。社区居民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但是又不具有严格意义上团队或组织的性质,因此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学习活动有自身的规律,也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搞好社区教育的学习活动,涉及到社区居民的有效组织问题。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的制约,逐步认清社区居民学习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可以提高社区教育学习活动的效果,为今后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连云港社区大学创建于2012年3月25日,“市民大讲堂”(以下简称“讲堂”)是连云港社区大学开展社区教育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项目。之初的设想是:作为地市级的社区大学,必须精心打造一个面向广大市民的知识普及类型的讲座机制,即“市民大讲堂”,以便为全市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也为各级社区教育机构提供示范。

连云港市全市人口约520万,社区大学所在的主城区海州区常住人口近100万,社区大学所在的新东社区就有居民3万人,举办讲堂活动是必要的和可行的。然而,在举办“讲堂”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开展这样的活动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T如专家的邀请、听众的组织、程序的设计都需要下一番功夫,否则,就会“曲高和寡”甚至“门可罗雀”。就社区教育而言,定期开展讲堂活动、充分吸纳听众并且取得好的效果是较为复杂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混沌的、无序的、无组织的市民组织起来,参与讲堂的学习活动,最终形成区域性的学习型组织。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社会教育的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基本概况与实施过程

(一)基本概况

迄今为止,连云港社区大学的“讲堂”共计举办43期。时间从2012年的2月至2016年的12月,共计59个月,约每1.4个月举办1期。讲堂涉及的主题与期数如下:“艺术欣赏”(11期)“科学技术”(4期)“文学欣赏”(6期)“家庭教育”(7期)“健康养生”(10期)“历史社会”(3期)“财经”(2期)等7个专题,累计直接听众9500人,间接听众近3万人。在连云港社区大学校内报告厅举行的有32期,在各社区举行的有10期,到专业录播室录制播放的有1期,共有56名专家参加了讲堂的讲学活动。43期讲堂录制视频20BT,发放知识普及资料1万份。由连云港社区大学独立举办的有25期,与其他单位或行业合办的有18期。同步在《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做讲座宣传43次。如此长时间跨度的、面向普通市民的、定期举办的知识讲座在当地的历史上未曾有过,讲堂的形式、内容、效果受到了市民和政府部门的欢迎和充分肯定。

(二)基本构想与实施过程

1.明确讲堂的功能定位和操作流程

作为地市级社区大学,需要充分考虑讲堂的定位与功能,以体现社区教育的特点和讲堂的风格。这就是要力求体现“贴近市民、雅俗共赏、立意高远、新颖生动、互助交流”的特征。让讲堂成为新知识的传播地、专家与市民的交流地、新生活的发祥地。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专家的遴选、活动流程的设计、信息传播方式上作精心安排。还需要对讲课专家作必要的要求与“辅导”,使得行业专家能够将深奥的问题讲得通俗易懂,使得“土专家”也能够提升讲座层次;在活动流程上,我们划定了一个月的“筹备期”、半个月的“宣传期”,一周的“准备期”,半日的“实施期”,后一周的“传播期”,即将讲堂的视频上传各大媒体,以扩大讲堂内容的受众面。

2.遴选讲堂专家,确定讲座内容

无疑,讲堂的专家与内容的确定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主要的方式是:

制定计划,统筹安排。自社区大学开办起,每年初,社区教育处都要制定一份讲堂的年度工作计划,主要按照“艺术欣赏”“科学技术”“文学欣赏”“家庭教育”“健康养生”“历史社会”等6个专题进行设计,力求提前谋划、形式多样、按期举行。同时也预留了机动安排的时间。

根据专家信息安排内容。一般而言,名气越高、水平越高的专家,越能吸引观众。然而,这样的专家不是随便就能邀请到的,因为这样的专家平时的工作安排较为紧张,邀请这些专家,在交通、食宿、讲座等费用也是比较高的。我们采用的策略是与当地其他高校、行业社团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外地来一名高水平的专家,可以在多所高校作讲座,当然也可以来社区大学作讲座;或者了解连云港地区在外地工作的专家回连探亲的时间,邀请他们在探亲期间开展讲座活动;或者了解在连云港举办的各种会议的专家信息,及时邀请讲堂专家。采取这样的策略之后,邀请专家讲学便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降低了讲堂活动的成本。

根据重要事件、节日安排内容。每年的重大节日、事件有许多,这些节日、事件往往也是公众、媒体关注的热点,在这样的时刻开展讲堂活动,相应的单位和市民就会比较积极。例如,在2013年世界“档案日”,与连云港市档案局合作举办《家庭档案与档案人生》的专题讲座;在2015年7月28日,与市地震局开展《地震的知识与防避》专题讲座活动;在2016年国庆前夕与地方文化馆一起举办《国庆之夜――新中国优秀声乐作品赏析》专题讲座;连云港中医药高职校几乎每年都要承办全国中医药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也举办中医药制作体验活动,讲堂及时组织市民前往学习体验,向专家咨询养生之道,收到较好的效果。

根据行业协会的需求安排内容,连云港地区有近百个行业协会,许多协会具有研究的性质,且汇集了许多行业的专家。这些行业协会大都有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的职责与任务,需要举办经常性的讲座。但是,这些行业协会往往又缺少在媒体上进行宣传的经费,也缺少开展讲座活动的场地设施,他们非常希望与社区大学合作开展讲堂活动。此时,讲堂便顺势而为,积极配合,遴选专家,共同确定合作内容。

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安排内容。连云港地区有6所大专院校,许多学术造诣深厚的学科专家可以作为讲堂的专家库成员;连云港地区山海相拥、历史遗存丰富,具备了开展考察、探究、学习的广泛资源;例如核电站科普博物馆、震旦纪地质陈列馆、市美术馆、市博物馆、市民俗馆,这些场所资料丰富、图文并茂,是开展讲堂活动的极好场所;港口、矿山、盐场、军营、滩涂、企业、古建筑也有大量的供市民体验和探究的空间,这些资源都是开展讲堂活拥闹匾内容。

3.听众的组织方式

广而告之,吸引听众。确定了讲座专家、时间、地点后,便选择时间节点在当地日报、晚报、教育网站、“政府”、电台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宣传,扩大了社区教育的影响,也扩大了讲堂与专家的知晓度。这样的动员方式,适合名气大的专家莅临。对于一般的专家讲座,仅靠“广而告之”,市民参与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借助其它的动员方式。

行业动员,吸引听众。对于一些行业特点比较明显的讲座,在确定了讲座专家及时间地点后,在进行海报宣传的同时,利用民间相关的学会、协会进行组织发动,很有必要。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效果明显。许多志同道合的爱好者,通过微信群互相传递信息,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动员作用。例如,讲堂在组织一次摄影讲座时,与当地的摄影家协会联系后,几乎所有的会员都按时参加了。

行政动员,组织听众。行政力量在居民的动员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确定了讲座专家及时间地点后,与教育主管部门、社区学院、社区学习中心、居民学习点联系,动员社区居民前来学习,效果也不错。这种动员方式适合人人关注的民生类的讲座,例如健康养生、卫生保健等。但稍微专业一些的讲座,就不适合这样的群体和动员方式了。

学校动员,组织听众。学校的学生是重要的学习群体,学生家长则是潜在的学习群体,学校希望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学校对于家长有着较强的号召力。在确定了讲座专家及时间地点后,与一些学校联系,根据内容动员学生或学生家长前来学习,效果很好。例如,在组织家庭教育类的讲座时,由一些学校安排学生家长前来学习,效果很好。一些特别知名的专家莅临时,学校的学生也会踊跃参加。例如。我们在安排上海天文台的专家讲座后,有多所中小学来电话,要求参加听讲座的活动。

4.经费的筹措与使用

长期举办讲堂活动,需要一笔专项的费用。主要用于专家的讲座费、差旅食宿费、宣传费、奖品费用等,专家的劳务费要根据专家的职称高低和实际讲座效果发放。讲堂活动的费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财政专项、学校自筹经费、合作单位赞助。本着体现公益、服务居民的目的,各单位都给予了热情支持。

三、基本感受与经验体会

(一)“明星专家”在市民学习的组织中效应明显

所谓“明星专家”指名气大、水平高的专家。这些“明星专家”能有效地吸引听众。例如,央视“百家讲坛”讲座专家莫砺锋、周建忠教授,学术造诣深厚、央视出镜率高,在居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邀请他们莅临讲堂自然是不愁听众人数的。这两位教授应邀来连分别在讲堂作了题为《唐宋诗词的阅读与研究》《屈原的人格魅力和中国端午情结》讲座,听者踊跃,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尽量邀请“明星专家”是讲堂的组织者应该着重要考虑的因素。

(二)“现实性”“思想性”强的讲座易受到市民的“热捧”

越是能解决市民的实际问题、思想问题的讲座,越能受到听众的欢迎。如今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较多,许多问题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问题的成因、解决途径是什么,市民普遍较为关心。如果安排专家来讲堂积极地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讲堂每年6月举办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总是能吸引许多的考生家长;“家庭教育智慧”的讲座,对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作用亦很大,这样的讲座对许多家长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三)大力开发“本土讲座专家群体”有较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实践证明,遴选讲堂的讲座专家未必要舍近求远,当地的一些专家也能讲得很好,且能受到听众的欢迎。因为这些专家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研究的专长也大都涉及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领域。这样的讲座只要主题突出、条理清晰、讲解生动,讲座就会受到听众的欢迎。例如连云港师专的陈留生教授在作《钱钟书与“围城”新解》的专题讲座时,联系身边与周围家庭在婚姻、情感方面的各种问题、矛盾、趣事,条分缕析,逐一解剖,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使得听众获益多多,受到热烈欢迎;连云港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林祥田副主任作的《家庭食品安全的知识与措施》讲座,紧扣连云港食品安全的实际状况,对群众的食品安全指导的非常有效,也同样受欢迎;连云港市地震局吴鑫高级工程师作的《地震及其灾害的防治》讲座,分析了连云港地区地震灾害发生情况,科学地解释了连云港地区不易发生海啸的道理,也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四)讲堂的组织工作具有“派生性”

所谓“派生性”是指在讲堂的组织过程中所形成的“副产品”及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而言,这种“派生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长期的讲堂组织工作,是培育讲座专家群体的过程;是培育听众群体的过程;是当地社区教育资源挖掘、利用、加工的过程。所谓“培育讲座专家群体”,是指要“锁定”一批擅长在讲堂作讲座的专家,经常邀请他们来讲堂做讲座,有利于他们加深对居民群体学习特点的体验和认识,不断提高他们在讲堂讲座的水平,为讲堂的长期举办准备充足的师资;所谓“培育听众群体的过程”,就是要积极鼓励和组织居民群众逐步走进讲堂,与知识为伍,与专家学者为伍,形成一个个“学知识,讲知识,用知识,研究知识”的居民群体,并且不断扩大;所谓“也是当地教育资源挖掘、利用、加工的过程”,是指社区大学要对当地的社区教育资源进行系统地规划和研究开发。有了这些工作做保障,讲堂的工作就可能实现可持续进步和发展。

(五)讲堂的组织工作需要“调控”和“应变”

在讲堂的组织过程中,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需要组织者善于平衡、及时调控。例如,雅俗共赏,作为讲堂的一种追求无可厚非,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却有很大的难度。高雅一些,普通老百姓会觉得离自己的实际较远;通俗一些,又可能会降低讲堂的质量。这就要求组织者掌握好雅俗共赏的平衡点,相互兼顾。听众人数的多少,也是一个需要及时掌握和及时调控的问题。太少了,没有气氛;太多了,又可能坐不下。这就需要组织者准确研判听众流量,随机应变,制定多重应对方案。

四、反思与展望

(一)居民学习活动的组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通过4年多的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讲堂活动的成功与否,涉及“市民的学习积极性”“讲座专家的水平与内容”“讲座的活动方式”等三方面因素。三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组织者应该深入研究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得每个因素都成为积极因素,并且相互促进。市民百姓具有学习新知识潜在的积极性,所谓潜在的积极性,是指可以激发、逐步培育,日趋成型的积极性。作为讲堂的组织者要将这种潜在的积极性看作学习活动的前提,并力争将其放大为显性的积极因素。还要看到一些专家学者和学有所长的市民到讲堂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性,许多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有宣传行业知识、开展知识普及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开展讲堂活动的积极因素。通过4年来的实践,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讲堂活动的开展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的表现在:一是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渠道众多,讲堂的活动如果知识陈旧、方式呆板,就很难吸引居民;二是许多居民的生活压力大,学习还没有成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没有形成听讲座的习惯与兴趣;三是真正能够做出雅俗共赏的讲座的专家还不多,讲堂甚至社区教育需要众多的能够作出雅俗共赏的讲座的专家。这些制约因素需要针对性地加以克服。

(二)讲堂活动是一个组织化的过程

开展好讲堂活动,需要有效组织,这种组织过程需要与行业社团、主管部门、社区街道、宣传媒体密切配合。如果这种机制没能建立起来,单纯依靠媒体宣传是不够的。行业社团、教育主管部门、社区街道、宣传媒体是4个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在讲堂的组织中可以起着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行业社团是具有普及、研究本行业知识的内在兴趣与共同爱好的成员所组成的群体,这个团体已经形成了内部的规章及其约束,因而对本团体的成员具有^大的号召力;主管部门的行政色彩较为明显,组织能力较强;社区街道需要依靠自身的威信的高低体现组织能力的高低;媒体的组织号召能力完全依据讲堂的专家名气与内容、方式而定。每一种组织渠道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通过实践,我们感觉通过行业社团开展组织活动,效果最好;而行政力量和社区的力量次之;单纯地依靠媒体宣传效果不确定性较大,只有当名人光临时,效果最好。对于每一个体,如果仅仅一次被组织是不够的,需要持续的组织、多次的活动,这样,是可以将混沌的社区居民转化为有组织的学习群体的。

(三)认清讲堂活动暨社区教育组织工作的本质

讲堂活动的组织工作如此复杂,反映了社区教育组织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在这个方面,许多研究者进行了系统地探讨,有许多重要的观点值得借鉴。陈乃林先生认为:“培育民间社团,能丰富社区活动,增强社区的组织性,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有利于社区教育的发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是推动社区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需要。”陈乃林的观点反映了讲堂活动或社区教育组织工作的本质特征,即只有将社区的民间社团(或行业社团)培育好、建设好,讲堂活动和社区教育的组织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起来;反之,一个区域内的讲堂活动持续开展,也有利于所在区域内各社区民间社团和社区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这个视角看,地市级社区大学讲堂活动的持续性开展对于整个区域内的社区教育、终身教育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四)讲堂活动将是一个专业化、社会化、群众化的过程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4

连云港社区大学创建于2012年3月25日,“市民大讲堂”(以下简称“讲堂”)是连云港社区大学开展社区教育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项目。之初的设想是:作为地市级的社区大学,必须精心打造一个面向广大市民的知识普及类型的讲座机制,即“市民大讲堂”,以便为全市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也为各级社区教育机构提供示范。

连云港市全市人口约520万,社区大学所在的主城区海州区常住人口近100万,社区大学所在的新东社区就有居民3万人,举办讲堂活动是必要的和可行的。然而,在举办“讲堂”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开展这样的活动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T如专家的邀请、听众的组织、程序的设计都需要下一番功夫,否则,就会“曲高和寡”甚至“门可罗雀”。就社区教育而言,定期开展讲堂活动、充分吸纳听众并且取得好的效果是较为复杂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混沌的、无序的、无组织的市民组织起来,参与讲堂的学习活动,最终形成区域性的学习型组织。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社会教育的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基本概况与实施过程

(一)基本概况

迄今为止,连云港社区大学的“讲堂”共计举办43期。时间从2012年的2月至2016年的12月,共计59个月,约每1.4个月举办1期。讲堂涉及的主题与期数如下:“艺术欣赏”(11期)“科学技术”(4期)“文学欣赏”(6期)“家庭教育”(7期)“健康养生”(10期)“历史社会”(3期)“财经”(2期)等7个专题,累计直接听众9500人,间接听众近3万人。在连云港社区大学校内报告厅举行的有32期,在各社区举行的有10期,到专业录播室录制播放的有1期,共有56名专家参加了讲堂的讲学活动。43期讲堂录制视频20BT,发放知识普及资料1万份。由连云港社区大学独立举办的有25期,与其他单位或行业合办的有18期。同步在《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做讲座宣传43次。如此长时间跨度的、面向普通市民的、定期举办的知识讲座在当地的历史上未曾有过,讲堂的形式、内容、效果受到了市民和政府部门的欢迎和充分肯定。

(二)基本构想与实施过程

1.明确讲堂的功能定位和操作流程

作为地市级社区大学,需要充分考虑讲堂的定位与功能,以体现社区教育的特点和讲堂的风格。这就是要力求体现“贴近市民、雅俗共赏、立意高远、新颖生动、互助交流”的特征。让讲堂成为新知识的传播地、专家与市民的交流地、新生活的发祥地。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专家的遴选、活动流程的设计、信息传播方式上作精心安排。还需要对讲课专家作必要的要求与“辅导”,使得行业专家能够将深奥的问题讲得通俗易懂,使得“土专家”也能够提升讲座层次;在活动流程上,我们划定了一个月的“筹备期”、半个月的“宣传期”,一周的“准备期”,半日的“实施期”,后一周的“传播期”,即将讲堂的视频上传各大媒体,以扩大讲堂内容的受众面。

2.遴选讲堂专家,确定讲座内容

无疑,讲堂的专家与内容的确定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主要的方式是:

制定计划,统筹安排。自社区大学开办起,每年初,社区教育处都要制定一份讲堂的年度工作计划,主要按照“艺术欣赏”“科学技术”“文学欣赏”“家庭教育”“健康养生”“历史社会”等6个专题进行设计,力求提前谋划、形式多样、按期举行。同时也预留了机动安排的时间。

根据专家信息安排内容。一般而言,名气越高、水平越高的专家,越能吸引观众。然而,这样的专家不是随便就能邀请到的,因为这样的专家平时的工作安排较为紧张,邀请这些专家,在交通、食宿、讲座等费用也是比较高的。我们采用的策略是与当地其他高校、行业社团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外地来一名高水平的专家,可以在多所高校作讲座,当然也可以来社区大学作讲座;或者了解连云港地区在外地工作的专家回连探亲的时间,邀请他们在探亲期间开展讲座活动;或者了解在连云港举办的各种会议的专家信息,及时邀请讲堂专家。采取这样的策略之后,邀请专家讲学便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降低了讲堂活动的成本。

根据重要事件、节日安排内容。每年的重大节日、事件有许多,这些节日、事件往往也是公众、媒体关注的热点,在这样的时刻开展讲堂活动,相应的单位和市民就会比较积极。例如,在2013年世界“档案日”,与连云港市档案局合作举办《家庭档案与档案人生》的专题讲座;在2015年7月28日,与市地震局开展《地震的知识与防避》专题讲座活动;在2016年国庆前夕与地方文化馆一起举办《国庆之夜――新中国优秀声乐作品赏析》专题讲座;连云港中医药高职校几乎每年都要承办全国中医药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也举办中医药制作体验活动,讲堂及时组织市民前往学习体验,向专家咨询养生之道,收到较好的效果。

根据行业协会的需求安排内容,连云港地区有近百个行业协会,许多协会具有研究的性质,且汇集了许多行业的专家。这些行业协会大都有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的职责与任务,需要举办经常性的讲座。但是,这些行业协会往往又缺少在媒体上进行宣传的经费,也缺少开展讲座活动的场地设施,他们非常希望与社区大学合作开展讲堂活动。此时,讲堂便顺势而为,积极配合,遴选专家,共同确定合作内容。

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安排内容。连云港地区有6所大专院校,许多学术造诣深厚的学科专家可以作为讲堂的专家库成员;连云港地区山海相拥、历史遗存丰富,具备了开展考察、探究、学习的广泛资源;例如核电站科普博物馆、震旦纪地质陈列馆、市美术馆、市博物馆、市民俗馆,这些场所资料丰富、图文并茂,是开展讲堂活动的极好场所;港口、矿山、盐场、军营、滩涂、企业、古建筑也有大量的供市民体验和探究的空间,这些资源都是开展讲堂活?拥闹匾?内容。

3.听众的组织方式

广而告之,吸引听众。确定了讲座专家、时间、地点后,便选择时间节点在当地日报、晚报、教育网站、“政府”、电台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宣传,扩大了社区教育的影响,也扩大了讲堂与专家的知晓度。这样的动员方式,适合名气大的专家莅临。对于一般的专家讲座,仅靠“广而告之”,市民参与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借助其它的动员方式。

行业动员,吸引听众。对于一些行业特点比较明显的讲座,在确定了讲座专家及时间地点后,在进行海报宣传的同时,利用民间相关的学会、协会进行组织发动,很有必要。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效果明显。许多志同道合的爱好者,通过微信群互相传递信息,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动员作用。例如,讲堂在组织一次摄影讲座时,与当地的摄影家协会联系后,几乎所有的会员都按时参加了。

行政动员,组织听众。行政力量在居民的动员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确定了讲座专家及时间地点后,与教育主管部门、社区学院、社区学习中心、居民学习点联系,动员社区居民前来学习,效果也不错。这种动员方式适合人人关注的民生类的讲座,例如健康养生、卫生保健等。但稍微专业一些的讲座,就不适合这样的群体和动员方式了。

学校动员,组织听众。学校的学生是重要的学习群体,学生家长则是潜在的学习群体,学校希望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学校对于家长有着较强的号召力。在确定了讲座专家及时间地点后,与一些学校联系,根据内容动员学生或学生家长前来学习,效果很好。例如,在组织家庭教育类的讲座时,由一些学校安排学生家长前来学习,效果很好。一些特别知名的专家莅临时,学校的学生也会踊跃参加。例如。我们在安排上海天文台的专家讲座后,有多所中小学来电话,要求参加听讲座的活动。

4.经费的筹措与使用

长期举办讲堂活动,需要一笔专项的费用。主要用于专家的讲座费、差旅食宿费、宣传费、奖品费用等,专家的劳务费要根据专家的职称高低和实际讲座效果发放。讲堂活动的费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财政专项、学校自筹经费、合作单位赞助。本着体现公益、服务居民的目的,各单位都给予了热情支持。

三、基本感受与经验体会

(一)“明星专家”在市民学习的组织中效应明显

所谓“明星专家”指名气大、水平高的专家。这些“明星专家”能有效地吸引听众。例如,央视“百家讲坛”讲座专家莫砺锋、周建忠教授,学术造诣深厚、央视出镜率高,在居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邀请他们莅临讲堂自然是不愁听众人数的。这两位教授应邀来连分别在讲堂作了题为《唐宋诗词的阅读与研究》《屈原的人格魅力和中国端午情结》讲座,听者踊跃,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尽量邀请“明星专家”是讲堂的组织者应该着重要考虑的因素。

(二)“现实性”“思想性”强的讲座易受到市民的“热捧”

越是能解决市民的实际问题、思想问题的讲座,越能受到听众的欢迎。如今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较多,许多问题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问题的成因、解决途径是什么,市民普遍较为关心。如果安排专家来讲堂积极地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讲堂每年6月举办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总是能吸引许多的考生家长;“家庭教育智慧”的讲座,对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作用亦很大,这样的讲座对许多家长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三)大力开发“本土讲座专家群体”有较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实践证明,遴选讲堂的讲座专家未必要舍近求远,当地的一些专家也能讲得很好,且能受到听众的欢迎。因为这些专家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研究的专长也大都涉及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领域。这样的讲座只要主题突出、条理清晰、讲解生动,讲座就会受到听众的欢迎。例如连云港师专的陈留生教授在作《钱钟书与“围城”新解》的专题讲座时,联系身边与周围家庭在婚姻、情感方面的各种问题、矛盾、趣事,条分缕析,逐一解剖,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使得听众获益多多,受到热烈欢迎;连云港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林祥田副主任作的《家庭食品安全的知识与措施》讲座,紧扣连云港食品安全的实际状况,对群众的食品安全指导的非常有效,也同样受欢迎;连云港市地震局吴鑫高级工程师作的《地震及其灾害的防治》讲座,分析了连云港地区地震灾害发生情况,科学地解释了连云港地区不易发生海啸的道理,也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四)讲堂的组织工作具有“派生性”

所谓“派生性”是指在讲堂的组织过程中所形成的“副产品”及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而言,这种“派生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长期的讲堂组织工作,是培育讲座专家群体的过程;是培育听众群体的过程;是当地社区教育资源挖掘、利用、加工的过程。所谓“培育讲座专家群体”,是指要“锁定”一批擅长在讲堂作讲座的专家,经常邀请他们来讲堂做讲座,有利于他们加深对居民群体学习特点的体验和认识,不断提高他们在讲堂讲座的水平,为讲堂的长期举办准备充足的师资;所谓“培育听众群体的过程”,就是要积极鼓励和组织居民群众逐步走进讲堂,与知识为伍,与专家学者为伍,形成一个个“学知识,讲知识,用知识,研究知识”的居民群体,并且不断扩大;所谓“也是当地教育资源挖掘、利用、加工的过程”,是指社区大学要对当地的社区教育资源进行系统地规划和研究开发。有了这些工作做保障,讲堂的工作就可能实现可持续进步和发展。

(五)讲堂的组织工作需要“调控”和“应变”

在讲堂的组织过程中,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需要组织者善于平衡、及时调控。例如,雅俗共赏,作为讲堂的一种追求无可厚非,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却有很大的难度。高雅一些,普通老百姓会觉得离自己的实际较远;通俗一些,又可能会降低讲堂的质量。这就要求组织者掌握好雅俗共赏的平衡点,相互兼顾。听众人数的多少,也是一个需要及时掌握和及时调控的问题。太少了,没有气氛;太多了,又可能坐不下。这就需要组织者准确研判听众流量,随机应变,制定多重应对方案。

四、反思与展望

(一)居民学习活动的组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通过4年多的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讲堂活动的成功与否,涉及“市民的学习积极性”“讲座专家的水平与内容”“讲座的活动方式”等三方面因素。三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组织者应该深入研究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得每个因素都成为积极因素,并且相互促进。市民百姓具有学习新知识潜在的积极性,所谓潜在的积极性,是指可以激发、逐步培育,日趋成型的积极性。作为讲堂的组织者要将这种潜在的积极性看作学习活动的前提,并力争将其放大为显性的积极因素。还要看到一些专家学者和学有所长的市民到讲堂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性,许多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有宣传行业知识、开展知识普及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开展讲堂活动的积极因素。通过4年来的实践,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讲堂活动的开展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的表现在:一是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渠道众多,讲堂的活动如果知识陈旧、方式呆板,就很难吸引居民;二是许多居民的生活压力大,学习还没有成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没有形成听讲座的习惯与兴趣;三是真正能够做出雅俗共赏的讲座的专家还不多,讲堂甚至社区教育需要众多的能够作出雅俗共赏的讲座的专家。这些制约因素需要针对性地加以克服。

(二)讲堂活动是一个组织化的过程

开展好讲堂活动,需要有效组织,这种组织过程需要与行业社团、主管部门、社区街道、宣传媒体密切配合。如果这种机制没能建立起来,单纯依靠媒体宣传是不够的。行业社团、教育主管部门、社区街道、宣传媒体是4个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在讲堂的组织中可以起着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行业社团是具有普及、研究本行业知识的内在兴趣与共同爱好的成员所组成的群体,这个团体已经形成了内部的规章及其约束,因而对本团体的成员具有?^大的号召力;主管部门的行政色彩较为明显,组织能力较强;社区街道需要依靠自身的威信的高低体现组织能力的高低;媒体的组织号召能力完全依据讲堂的专家名气与内容、方式而定。每一种组织渠道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通过实践,我们感觉通过行业社团开展组织活动,效果最好;而行政力量和社区的力量次之;单纯地依靠媒体宣传效果不确定性较大,只有当名人光临时,效果最好。对于每一个体,如果仅仅一次被组织是不够的,需要持续的组织、多次的活动,这样,是可以将混沌的社区居民转化为有组织的学习群体的。

(三)认清讲堂活动暨社区教育组织工作的本质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5

有学者指出,大学教育比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并热爱真理和智慧。大学的人文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脚下的路,还要让他们抬起头来,关注远方的天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他们真正在精神上成人了,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的幸福和快乐,也才能真正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跨学科大讲坛的必要性

加强人文教育,是要让学生具有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修养”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意识”以及心灵意义上的“爱的情怀”。这些都是“精神成人”的内容。大学的人文教育可以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实施,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取的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程。然而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体系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博雅教育”是英国人纽曼提出的,其内容重点就是强调学校要着重对学生品性的全面熏陶。他认为,让大学生“专业成才”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精神成人”。据此,他呼吁学校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为很多教育家所推崇。

美国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改革方案也是直指学生的精神层面。具体而言,这一核心课程改革有四大目标:培养全球性的公民;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这四大目标都以核心课程的方式显示出来。与现行的核心课程相比,这一新核心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而降低在某一具体题目上的深度。换句话说,就是求广不求深。这里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大学要为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作准备,而不是仅仅提供专业知识。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意识。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学科学术讲座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功不可没的,它有效解决了各高校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的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学到学校不开设的课程和知识,使学生与名师名人零距离接触,在校园内即可听到来自全国各地名师的讲解。

20世纪90年代,杨叔子院士就曾指出,我国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五重五轻”现象,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这“五重五轻”中的重功利、轻素质是要害;而轻基础、轻实践、轻个性、轻素质又同轻视人文密切相关。人文教育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基础的基础,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素质。轻视素质,忽视人文,急功近利,危害无穷。忽视学生的精神成人问题,只能看作是教育体制缺陷的表现。高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开设跨学科大讲坛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建设与实施

开设跨学科学术讲座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体验和感受人文精神的良好场所。跨学科学术讲座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内容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内容包括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哲学等系列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升文化品位、倡导格调生活、拓宽知识视野、推进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一一跨学科学术大讲堂“启航讲坛”,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专为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开阔学术视野而搭建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并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列入本科培养方案。面向文科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面向理工科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自然科学知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中西方文化,同时介绍国内外着名科学家的创新思想、治学精神、研宄方法,学会做人之道,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启航讲坛”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多地接触名师名家、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平台。讲坛期望能吸引更多名师学者,办成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交流中心,形成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殿堂。

1.发挥“启航讲坛”的育人功能

“启航讲坛”作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了本科培养方案,其定位是素质教育跨学科的学术大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主。主要邀请国内外高校名师,诠释通识教育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方面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学会做人”,这对大学生成长非常重要,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由“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特色”等六大模块组成。

“启航讲坛”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重要载体,通过讲座互动以及讲座后座谈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达到典范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启航讲坛”自2008年3月末开办,己成功举办近200多期。专家们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睿智的见解、敏锐的思维、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同时学校也借专家来讲座为契机,扩大了知名度。“启航讲坛”开展的讲座,相继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我校徐玉如院士、“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校友郭宝柱、“两弹一星”专家邢球痕院士,清华大学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彭林、北京大学教授王义遒、少将金恩祥、徐光裕,“百家讲坛”的金正昆、马瑞芳、康震、鲍鹏山、隋丽娟、孙立群、喻大华等先生,还请到了美国工程院院士WilliamC.Webster、耶鲁大学着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UJ.Fan,全球经理人尹建维、屈中华先生,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央视着名主持人韩乔生等先生。每一位嘉宾精辟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演讲都能够唤起听众的共鸣,引起了学校师生的强烈反响。

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老先生曾提出了“泡菜理论”,即泡菜水里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同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潜移默化的,“启航讲坛”所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通过“启航讲坛”,广大师生可以和知名学者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大师风范,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多元思考。学生说“启航讲坛”像干涸的土地灌进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震撼学生的心灵。

2.规范“启航讲坛”的顶层设计

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是做好讲座的前提,邀请谁、讲什么、怎样讲、效果如何,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我校讲座专家的邀请主要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六大课程体系展开,邀请专家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讲座内容中一定要体现如何求知、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应提前一个学期设计讲授主题与系列,提前一个月联系好专家。“启航讲坛”开办的讲座作为学分课程,具备一般课程所需的运行要素,包括课程大纲、教材与参考文献、讲授方式等。

针对我校理工科大学的状况,侧重中华传统文化、国防特色模块,开展名师系列和少将系列讲座。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讲坛组织运转工作,负责对专家遴选、邀请、行程安排、现场掌控、课堂巡视、效果测评等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我们拟在每学期的教学周大致安排18场“启航讲坛”讲座,全年近40场。上半年讲座主要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解放军国防大学的教学名师,以及来自跨国公司的CEO、国外大学的教授,重点讲授语言与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国际形势、国外高等教育相关领域。下半年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军工文化、学校特色船海系列、中华传统文化系列、国防教育系列讲座,重点邀请香港与台湾大学专家、“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军事领域知名少将开展讲座。

我校“启航讲坛”跨学科大课堂的举办,受到学校领导、院系、机关、师生的大力支持,从依托课程体系遴选专家的前期策划、讲座嘉宾介绍的PPT制作、讲座内容网络与海报宣传、讲座礼仪主持、课程内容采编、专家专访,学生听后感等,均由基地学生工作中心学生团队完成。每期讲座后,作为“启航讲坛”幕后团队的同学们都认真总结,仔细分析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改进。

3.展望“启航讲坛”的开放课堂

“启航讲坛”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精品化、课程化、常态化”路线。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6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图书馆讲座作为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以公益广大社会公众。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普遍开展了公益讲座,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目前的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存在同质化趋向,各地公共图书馆所开展的公益讲座,在讲座主题、宣传方式等方面都比较雷同。本文结合南京图书馆所开展的公益讲座,探讨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可行创新路径。

1 南图讲座的基本情况

南图讲座自2005年7月创办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公益服务的理念,逐步形成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历史、生活等板块的格局。自2009年起,南图讲座每年维持在100场左右。截至2012年5月,南图讲座共举办了577场,先后有427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客“南图讲座”,听众人数累计达到了20万余人次。六年多来,南图讲座在选题策划上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民生,逐步成为南京公共文化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南图讲座邀请了多位热心公益事业、且拥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当演讲人,王蒙、余光中、易中天、葛剑雄、阎崇年、郦波等社会名流都曾走进南图讲座,这些名家的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南图讲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 南图讲座的主要创新路径

为进一步形成南图讲座的差异化特色,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南图讲座的主要创新路径有以下几种。

2.1多方延请专家学者、建立主讲嘉宾信息库

高质量的讲座内容是公益讲座的生命线,而讲座内容需要依靠邀请有实力的专家学者来保证。在这方面,南京图书馆充分利用南京高校云集的优势,邀请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知名教师开展讲座。此外,南京图书馆还密切关注国内学界动态,利用多方面资源邀请大家、大师开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主讲嘉宾信息库,将六年多来南图讲座的主讲人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形成了稳定的主讲嘉宾团体。

2.2开展多方合作、共享学术资源

南京图书馆在举办南图讲座的同时,积极开展与政府、媒体和兄弟图书馆的合作,共享学术资源。例如:南图讲座与江苏省委宣传部合作举办“江苏论坛”,邀请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著名专家为江苏省省级机关领导干部举办高端学习型讲座。其次,南图讲座与报刊、电视台、广播、网站等媒体联手宣传讲座信息,《扬子晚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江苏科技报》、江苏城市频道、南京教科频道均对南图讲座进行了报道。第三,南京图书馆与省内外兄弟公共图书馆进行合作,邀请外馆提供讲座嘉宾。

2.3发展衍生产品、扩大讲座影响

单一的讲座模式不足以进一步提升南图讲座的影响力,为此,南图讲座发展起了多种衍生产品。这主要有四类产品:一是出版了《人文大家谈》和《艺文行思录》等两本正式出版物,收录了南图讲座举办以来较有代表性的嘉宾讲座内容。二是网络产品,在南京图书馆网站上开办了南图讲座专栏—— 网上报告厅,为广大不能到现场聆听讲座的读者提供了讲座视频和文稿。三是宣传资料,根据南图讲座的内容,每月精心编制《南图讲座内容介绍》,在一楼大厅的导读台免费发放给读者。四是录音录像资料,南京图书馆对每场南图讲座进行录音录像,并将其转录成DVD光盘存档保存,并定期向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料建设管理中心提供光盘资料,2009年至今被选用了20部。

3 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创新方向

3.1加快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建设

目前,公共图书馆讲座还存在着讲座业务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专业队伍建设滞后,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缺乏有效的协调协作机制等问题。许多图书馆迫切希望秉承公开平等、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则,共建共享讲座资源,组建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倡导公益讲座,提升讲座质量,创造更多为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这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赋予公共图书馆的使命。

为此,国家图书馆和全国65家公共图书馆发起成立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吸收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自愿加入,开展讲座资源共建共享,通过行业交流和协作活动,提高图书馆讲座整体水平,促进讲座工作良性发展;组织行业调研,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行业规范、发展规划、管理政策及考核标准提供依据;通过各类活动和合作项目,扩大讲座工作的社会影响,发掘图书馆社会教育潜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2提供组合服务,提升讲座价值

首先,图书馆应突破“斋讲”的思维,将讲座与展览、培训、阅读等服务紧密配合,以组合方式提供给公众,以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国内很多公共图书馆会经常举办展览和阅读活动,若能在活动期间举办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讲座,相信可以大大提高活动的效果,提升讲座的价值。其次,图书馆可借鉴美国的“Author talk”活动,将讲座与阅读服务结合起来。可以尝试与作家协会等相关部门或个人合作,邀请知名作家、畅销书作家为读者举办作品鉴赏类、新书推荐类讲座,与阅读服务相互促进,使讲座得以增值,使阅读得以推广。

3.3争取社会支持和资助

由于图书馆讲座面向各个阶层,讲师来自各个领域,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因此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非常重要。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和资助,一方面可解决讲座的经费问题;另一方面又能为讲座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国内图书馆应加强与文化馆、博物馆、基金会、各类学会协会等公益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争取这些公益机构对图书馆讲座的支持甚至是经费资助。另外,还可采取冠名等方式,积极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或资助公益讲座,提高图书馆讲座的社会影响力。例如:与知名企业联合举办讲座,大大减少经费支出的同时可以利用企业的名气吸引更多听众。

参考文献

[1] 吴惠茹.中美公共图书馆讲座服务对比与启示[J].图书馆情报,2011(6).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7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工作。早自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初期以至于改革开放,无时不给文化工作以关怀和支持。公共图书馆,就是始终在党的关怀和支持下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

传统的图书馆,以其大小库存的典籍文献定期提供阅览,潜移默化地哺育广大读者,从而提高其精神品质,丰富其文化教养。现代的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而进行更新和改组。其中,讲座作为现代公共图书馆业务的一种延伸,日益成为市民喜爱的课堂,成为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学校”的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

福建省图书馆的讲座,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直至2005年,方才成立“读者服务中心”,从而使讲座成为省图延伸性、常态性的业务和核心工作之一。2007年,“东南周末讲坛”由于良好的文化效应和社会影响,特别是因它普及知识、人文教化、言行示范、人生引导等精神功能,荣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之“图书馆服务奖”。2010年,“讲坛”又被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及省社科联评为“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为了进一步加强部门文化传播和科教普及的功能,同年,“读者服务中心”被更名为“文化教育部”。

在国家和本省主管部门的奖励和扶持下,新组建的省图文化教育部,虚心学习各兄弟图书馆的先进经验,认真总结自身的工作,让讲座的长效管理和制度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2011年,党中央根据国内外新的形势需要,审时度势地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我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研究国家文化发展问题,并作出了《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简称《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2012年底召开的党的十,又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中央的伟大号召,无疑将鞭策我们将“东南周末讲坛”的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省图文教部所主持的主要业务活动分为“东南周末讲坛”“市民生活课堂”“星期书友会”以及“图书展览”四个栏目。其中,“东南周末讲坛”又涵盖系列:“时政解读”“生活中的经济学”“文学艺术赏析”“八闽文化”“闽台交流”“教育科普”“节庆文化”以及“健康生活”。

讲坛凸显两大特色:一是紧扣大主题,突出导向性。正如党的十报告所指,大主题应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还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二是解读“大道理”,突出普及性。讲坛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知识的普及宣传,深入浅出地阐述科学理论、人文知识,使听众领略到真理的魅力,提高认识水平。

一般认为,组织好讲座,不外从选题、讲师、听众和宣传等方面入手,而我们目前的做法和拟加以改进的步骤是:

1 选题

“东南周末讲坛”的内容虽然涵盖八个系列,但归纳起来不过这样几类:首先是按照形势的需要,“时政解读”即属此类。比如党的十召开后,我们立即组织了党的十精神解读系列讲座。请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曹敏华、江俊伟两位教授,分别作面的解读和史的介绍,最后请省社科院曲鸿亮研究员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专题报告,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是按照福建地区的特点、特色来安排讲座,如“闽台文化”、“闽台交流”即属此类。这方面我们曾组织过何绪通先生的“寿山石文化系列讲座”等。再次,是从提高广大听众科学文化艺术素养出发的选题,“教育科普”、“文学艺术赏析”即属此类。这方面比较成功的讲座,当属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教授的“用社会学的眼光看当代中国”。还未开讲,已经座无虚席。此外,关系广大听众生活的,如“健康生活”、“节庆文化”即属此类。对此,我们曾举办过“健康的牙齿,美丽的人生”等公益讲座。

虽然,我们讲坛的涵盖面已经较广,而且课题丰富多彩,还不乏成功的讲座。可是,党的十报告非常强调关注民生,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对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生活问题来说,我们关注得还不够,另外,就福建地区的特点、特色说,我们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宣传也不多,这部有待今后加强。

2 讲师

选择的题目需要通过讲师向听众宣讲,必须按照课题来聘请讲师;但所聘讲师也必然是

研究具体讲题的专家,因而讲题的最终落实又必须通过讲师。这有一个互动的过程。聘请讲师往往遇到需要与可能的问题。一个图书馆的条件有限,这就必须善于运用社会的资源和渠道。今年初获悉我国著名作家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遴选讲师时,我们得悉中国小说家学会会长雷达先生数年前曾预言莫言将是中国首获诺奖的作家。雷达先生此前在刊物及博客上已多次介绍、评论莫言的作品。3月初,我们通过国家图书馆力邀雷达先生来我馆作《莫言是什么样的作家》的演讲,获得听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为了与专家、学者保持联系,我们已开始着手建立“名师档案”。档案内容除包括专家学者的个人资料,还附记讲后听众反映以及我们具体组织此次讲座的经验和问题,以便于今后改进。“名师档案”经领导审批,还报送国家图书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不敢自诩“巧妇”,但肯定苦于无米之炊。资金匮乏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我们只是间或通过有关部门或机构的关系邀请专家。这种方式,自不如长三角地区兄弟图书馆参加“人才资源共享联盟”那样,能有保证请到名家名师。即使幸而请到,旅费、接待费加上酬金数目可观。这就又形成另一种现象,照顾到外地名家又薄了本地专家这一头,用费相差二三十倍。这一来,外地专家不易请,也不敢多请;本地专家可及时就地取材,但由于酬金过薄每每遭到婉拒。笔者以为,以公拨结合私募设立讲座基金。再适当平衡本、外地专家的计酬问题,以符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兴许是解困之道。

在讲师问题上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过多注意在传统讲坛上活跃的高校名师,而忽略发掘当地民间的专才。在福州的五一广场,有位年近八旬组织英语角活动的林泉老人。自2005年以来,每逢周一和周四,老人都积极组织英语角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老人不仅成为了本土年轻人的良师益友,而且与许多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塔吉克斯坦、多哥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还坚持写英文博客,几年前他的经历被写成文章刊载在《纽约时报》上。我通过积极联系,邀请老人为我们做演讲。通过这种方式丰富我们讲座的形式与内容,更让公益的精神滋润每个人的心田。实践已经证明,寻找民间“有故事、有才艺的人才”上“东南周末讲坛”,无论就讲题的思想性、知识性或趣味性来说,都是毫无逊色的。

3 听众

听众和讲师在讲座中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必须做好两头工作才能保证讲座的成功。就听众这一头说,它是讲座的服务对象,只有摸清听众的需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里我们主要采取两个措施:其一、每次讲座都发放“读者参与反馈信息表”。在历次搜集、分析的基础上,召开读者座谈会,作为此后选题、择师的参考;其二,由省图文教部发放“学习积分卡”更广泛地了解省图广大读者的意见。重要讲座还向主要读者群发通知,以此巩固并扩大讲座听众队伍。

文教部虽有五位专职人员负责讲座工作,但要做好讲座的服务工作人手渐感不够。为此,我们尝试从高校团员以及热心的读者、听众中,筛选骨干分子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始在某些工作上协助专职人员做好服务。

按党的十要求,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尽心周到为听众服务,我们近期准备做好两件事:一是预制当次讲座内容有关的展示文档,帮助听众预知本次讲座的内容梗概,增强讲师的讲授效果;二是拟将外地优秀视频讲座与本馆现场讲座结合起来以增强、扩大效果。

巩固、健全志愿者队伍既是加强图书馆与广大读者、听众的重要纽带,又是延伸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重要力量。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证明,这是一项要加大力度、长期坚持的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当前似可先从定期培训,加强节庆日与馆员联欢活动等方面着手工作。

4 宣传

要使选题、讲师、听众数者串联起来,彼此相得益彰地产生最大的社会效应,靠的是贯穿整个讲座过程始终的宣传工作。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寻取本馆宣传活动和多媒体相互结合、图书馆宣传服务和各高校宣传服务相补充的方式。

在举办讲座之前,本馆在大门前张贴海报、官方网站讲座讯息、最近还准备增添市公交车的滚动广告;报刊,提前刊登“东南周末讲坛”的信息;高校,则张贴招贴画、发短信等多渠道通知以广泛发动读者。

在讲座进行现场,则通过及时微博信息等手段,构筑各媒体的信息传播机制,进行多维宣传。

在讲座结束后,除了及时在搜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听众(邀请媒体及志愿者参加)座谈会总结经验教训外,我们还与部队、高校、工会、企业甚至于监狱合作,举办“走出去”的移动讲坛数十场,让各阶层的市民能共享讲座资源。我馆也十分重视讲座的后期制作与服务,迄今已有数十场讲座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国家图书馆所采纳。并先后出版了三本《东南周末讲坛》选粹,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

当然,在宣传工作上我们也同样有尚待改进、加强的地方。比如厦门市等兄弟馆对每次讲座的标题、宣传画、海报等都进行精心的艺术设计。讲座广告做到了市民密集的超市。其次,在讲座信息的个性化服务方面我们做得很少,效果也不那么明显。此外,在馆刊上更多发动志愿者及馆员撰稿也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达恩顿.阅读的未来[M].熊祥译,2009.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8

张侃指着大屏幕上的两条线段,移动着手里的鼠标,目光紧盯着台下正在听他说话的人群,没人说话,可以一目了然得出结论的东西并不会引发他们的好奇。

他们在等待下文,张侃下翻了一页,PPT投影显示出新的图像,他把原来的线段放到了不同的地方,听众们有轻微的骚动。

“一旦分开它们在不同的系统当中,你们再看感觉它们一样长吗?”

“不一样了吗,其实线还是原来的线,只是放在不同的地方给你们的感觉不同罢了。同样,人也一样,你还是你,但是放在这个岗位和其他岗位,周围对你的评判就是不同的。”

讲台上的张侃边讲边和台下互动,一问一答气氛热烈。有人笑着点点头,也有人疑惑地皱着眉,很多人都摊开了笔记本,时不时地记点什么。

讲心理与个人、职业与社会,中科院心理所前所长张侃并不陌生,但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们挤满了会场来听这个讲座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这个以“健康生活,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心理学“名家谈”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主办,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下简称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承办,在2010年一共举办了12场这样的讲座,几乎场场爆满。

公务员们为什么对自己面临的心理压力有如此迫切的了解与疏导需要?

看得到的压力

当张侃开讲的时候,能容纳800人的会场没有一个空座,跟一般开会越开人越少不一样,这次讲座越开人越多,后面赶来的人已经没有座位可坐。

36岁的处长李志是赶来听讲座的人之一,但是他来晚了,甚至都挤不到会场里面去,他站在最外面听了一会,准备放弃。

不过,会场外面放着的四台机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李志走过去看了看这些陌生的玩意儿,一位咨询师告诉他这是生物反馈放松仪,可以测知他的压力以及感受如何放松的过程,这激起了李志的好奇心。

他决定试一试,根据皮电和心率的显示,李志看到了屏幕上一棵枯萎的菩提树。咨询师告诉他,当人有压力和不放松的时候,这棵菩提就会呈现这样枯萎的状态。如果能够放松状态,这棵菩提就会改变。李志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可是怎样都无法改变枯萎的状态。而他旁边机器上的一位女士显然很高兴,因为在指导下很快就看到了屏幕上的菩提慢慢变得茁壮开花、绽放光芒。

从原先的部门调换到现在的部门已经半年了,李志一直无法融入新环境,下属觉得他的做事风格太古板,不如前一任领导能力强。上司找他也谈过两次话,希望他能尽快融入新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

李志失眠很久,就算睡了也是一直做梦。觉得特别累,每天早上都很害怕出门上班,而到了单位还必须要装作没事一样,就怕被人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更被看不起。听说旁边的贵宾室专门安排了心理咨询师可以做一对一咨询。李志决定去聊聊。在一个小时的交谈中,他一直都在说,而心理咨询师只是偶尔发问引导他的思路,他觉得对方并没有给他任何意见,可是却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看清了自己,心里明快了一些。

这一天的讲座似乎引发了连锁反应,有很多像李志这样的处级官员开始打电话到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询问下一次的讲座和培训会在什么时间开始。

这让一手策划和推动这个活动的闫洪丰感到很高兴,事实上在第一场讲座开始之前,闫洪丰心里很没底。2010年3月14日这天,北京下着大雪,闫洪丰心里凉了半截,雪天路滑,他很担心此前想要来听讲座的人赶不来。

这位中国残联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书记赶紧拿起手机,四处“拉人”,要求那些承诺来听讲座的领导们不能失信。

“能有需求吗?哪有那么多人会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呢?”这是闫洪丰第一次向国家机关的一些领导交流进行心理培训时得到的反馈,要是第一场讲座就办砸了,后面肯定没法继续。闫洪丰正是因为看到了在工作中像李志这样需要心理疏导的人越来越多,才萌发了给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进行心理培训的念头。但他也不确定会有多少人对此感兴趣,但是在他的奔走、推动下,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国科学院工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三方联合组建的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最后建立起来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史占彪博士担任咨询服务部主任,闫洪丰担任了顾问的角色。

在讲座期间,来参会的培训者都可以做一份心理测评,或者在现场做,或者可以回家登录网站操作,然后会给其出具一份完整的个人分析报告。李志也做了一份。在整个讲座期间共有三分之一的人参加了测评,其中1437人是在24~44岁问的青年干部职工。中心的心理健康研究组就重点依据这些数据做出了第一份关于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报告。

这次调查依据情绪体验、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认知效能和适应能力等五个维度考量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采用的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理健康量表。报告指出,参加本次测验的青年干部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指数略低于全国普通人群水平,而五个维度的考量中,除了自我认知外,其他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际关系得分最低,有近1/3人的人际交往属于较差或差的水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咨询服务部主任史占彪表示,从现实的心理接访看来,鉴于国家机关工作的特殊性,人际交往中的压力的确是比较突出的一块,这些显而易见的压力很容易阻碍他们的家庭、工作及其他方面的适应能力,造成内心的冲突与焦虑。

热线背后不能说的痛苦

杨莉是中心心理热线的咨询师,每周六都坚守在热线旁边,从下午2点开始,晚上8点结束。普通单位五六点正常下班的时间是她一天里相对较忙的时候,电话比较集中。中心像她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共有8名。他们对于需要当面心理咨询的干部职工,向心理所的心理专家预约,目前共有12名博士、教授参与门诊咨询工作。

自从热线开通以来,电话咨询大概有200例左右,面对面咨询50例左右,虽然量不高,但涉及的内容却很广泛,有的是咨询职场上人际交往的压力,有的是倾诉婚姻情感的烦恼,也有的是来自亲子关系的问题。经心理咨询中心初步统计,这些来访者的问题多以职场压力和亲子关系居多,情感问题次之。史占彪分析认为,这如实反映了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事业和子女教育双重压力下,存在诸多心理困惑需要解决。

杨莉就曾接到一位女性正处级干部的电话,她和丈夫都是部门的负责人,两个人工作很忙,儿子从小到大几乎都是奶 奶带的。上小学的儿子十分顽皮,三天两头被老师找家长,有时候早上没带作业,有时候和同学打架,有时候就在教室乱跑。

这位干部苦恼地告诉杨莉,她和丈夫工作压力本来就大,孩子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工作时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又会出什么乱子,回到家夫妻与奶奶因为对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又经常发生争吵。这位能搞定很多复杂工作的官员,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儿子,这让她感到很焦虑。因为电话咨询的成效很有限,杨莉曾建议对方过来和专家聊聊,但对方拒绝了。

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杨莉发现这个群体总是对自己的身份十分谨慎,无论是咨询孩子问题,还是自己的认知问题,在交谈中能知道他们都在压抑自己的痛苦和难处,不愿意让单位的任何人知道。“很多人觉得看心理医生就代表着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够好,如果被别人知道了,他的仕途肯定要受影响。所以有些人甚至打电话都是偷偷的。”杨莉无奈地说。

史占彪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中心成立后,针对这一群体也设计了一些培训和讲座,虽然每次都向各部委做了宣传,但收效并不大。每次联系那些部门做心理讲座时,有的总是会笑笑以“最近很忙,改期再办”推脱。就算是有的已经定好的部门,也经常会突然接到电话说临时有重要工作必须改期,甚至直接取消了。

他和闫洪丰交流过这个苦恼,总的来说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不够。在史占彪看来,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不是问题,就像是感冒吃药一样是可调可治的。技术上基本没有问题,但关键是必须要了解心理学,愿意从中找到一些方式方法,寻求一些渠道去改变心态。

他们希望借由“名家谈心理”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心理学的好处。史占彪和闫洪丰商量后,邀请了12名国内首屈一指的心理学界专家。因为时间或其他因素,名单一改再改,最终确定了张侃、杨凤池、李子勋、王登峰、张建新、罗劲、车宏生、乐国安、樊富珉、刘翔平、丛中、张梅玲等12位名家,在2010年为公务员们进行心理减压和疏导。

有压力就有需求,系列讲座前后吸引了10000多人参加,学员涵盖了所有的部委,很多讲座都爆满,随着每一讲的深入,一些部委还特别组织处级以上干部集体观摩学习。

婚恋危机必须重视的问题

40岁的李建峰人生经历一直是顺顺利利的,大学毕业后在家人的要求下报考了公务员。工作10年后,他从科员、副科级、科级,提升为副处级干部。李建峰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但坐在这个岗位上,重要的事并不是他说了算,自己的很多想法也难以完成,干的工作有些是他不喜欢干的事儿,或不赞成干的事儿。

工作中的压力让他脾气变得很不好。有时候下班回到家仍然板着脸,妻子关心问问,却都被他冷冷地回绝了,“你能懂什么?”时间久了妻子对他也有埋怨,觉得他对自己就像是对下属,体会不到伴侣的感觉。为此两个人经常吵架。

身为团委书记的闫洪丰本身是心理学专业出身,还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因此,他更能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状态。很多人知道他是学心理学的,因此无论是开会还是去其他部门办事,总有人会找他谈谈,即使会上不方便说,私下里也一定会打电话。他也经常在中心给那些负责热线的心理咨询师做督导,在他看来,李建峰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工作压力造成的婚姻情感失衡的例子太多了。

因此,在考虑“名家谈心理”讲座的内容时,大家很早就确定了探究婚恋心理提升家庭功能这样的题目。这次的讲座酝酿了两年之久,每周都会开协调会,研讨的最多的其实就是到底该给这些公务员们讲什么。

十二讲的每一位教授都有着各自擅长的专业,他们原本想讲自己最熟悉的那一块,但商量的结果是,他们必须讲授最贴近这个群体需求的东西。每次例会,大家都会拿出很多案例进行分析和研讨,找出这一群体最迫切需求的东西。闫洪丰觉得必须有针对性的内容才会更加吸引人,才能达到一针见血触动这一群体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目的。在反复的探讨下,他们最终定下了压力与健康、亲子教育、婚恋心理、情绪管理、危机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讲座最终定在了2010年3月到2010年6月问。心理咨询中心印发了大量的海报和宣传册通过团工委下发到各个部委去,此外,他们还在机关内部网站上推广,每名职工只要下载入场券并加盖单位公章到时就可以免费入场。海报上除了讲座安排,还清楚地标明了路线图,甚至还包括在哪里停车可以不花钱的攻略。

闫洪丰事先还特别给每个团委书记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再三表明心理学对大家的重要性,并表明这十二讲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请这些书记帮忙号召更多人关注此次讲座。“其实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这个群体真的来了解心理学,了解他们自己的心理压力,了解他们能够通过这一学科让自己过得更快乐和轻松。很多人都逃避压力,不愿意说,不愿意去看,但往往心里的那个负担只会越来越严重。只有认识它、重视它,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它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闫洪丰感慨地说。

200人的心理专员队伍

“米卢说什么?态度决定一切!我个人认为,米卢是我们的好同志,他不是中国足球总教练,而是心理医生。态度决定一切,实际上是给国足做了心理辅导和校正。不管是凑巧也好,有缘也好,最后中国足球就是冲出了亚洲。”当心理学专家杨凤池在台上说到这时,坐无缺席的台下再次爆出了阵阵笑声。

在十二讲中,张梅玲的《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素质教育》、张建新的《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与调节》、李子勋的《探索婚恋心理提升家庭功能》、杨凤池的《公务员的兴趣管理》等都是最受欢迎的讲座,其中杨凤池的讲座,很多没有地方坐的人将过道也挤得满满的。

杨凤池很善于讲故事,一个又一个案例让台下听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案例过后,他也对下面的人说,提高情商是大家的主要任务,他告诉他们应对压力的主要有自我减法、理性互动、有效管理三个方面,讲到这些时,台下的人又收起笑容纷纷拿起笔认真记录。闫洪丰注意着现场每一次的动与静,他都把这些记录下来,再反馈给下一讲的专家,让他们更容易地了解到台下观众的兴趣点和基本的需求。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9

终端消费者是MS营销的核心基础,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终端消费者而开展,因此,目标消费者名单的收集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媒体收集:利用报媒、电视、电台等有效媒体通过广告拨打咨询电话收集顾客资源。

A.报媒:指以产品形象、品牌、功效、科普教育宣传为主的软文或硬广告;

B.电视电台:以产品形象、品牌诉求为主的电视广告,以及电台讲座的咨询热线获取名单;

C.促销活动:还可以专门为收集顾客资源做一些有奖问答、拿其它同类产品包装盒换取纪念品、得到本店的免费服务卡、享受适当优惠政策等形式刺激目标顾客参与并能准确获得顾客资料。

2、户外收集:到公园、市场、商场、小区等人员聚集的地区发放产品宣传单、做免费义诊等活动。目的是收集顾客名单,同时也可以借助收集到的新名单在适当的场地召开小型科普会,用以挖掘潜在顾客而邀到联谊会或在当场产生销量。

3、科普讲座:发放一定量的邀请函,邀请顾客听科普讲座,达到收集资源的目的。

4、顾客介绍:利用老顾客,通过亲情服务和他本人的效果,要求顾客为自已介绍顾客,从而获得新的顾客名单。

5、友情收集:利用经销商在当地的关系网,如老干局、各单位退管组、医院相关科室等收集顾客名单。

第二环:会场选择与布设

1,会场的选择根据各市场特征可区别对待,但总体而言,应以以下原则为指导:

① 会场尽量选择在当地知名度较高的场所;

②会场的容量:以能为顾客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购物环境为宜;

③会场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方便顾客寻找、离办事处较近;

④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会场场所服务是否周到。

2,会场布置注意掌握三性:

①前置性:至少提前两天提出会场布设图,进行相关物料准备并与会场进行联系;

会议前一晚对会场进行布置;

会议前提前两小时到会场检察,以防突发事故或疏漏。

②有序性:一个凌乱的会场是不能让顾客掏腰包的,要注重会场整齐有序、宽紧相益。

③完备性:从人体感官的三个最易受到刺激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布置。

视觉---横幅、展板、易拉宝、吊旗等;

听觉---音响设备、专题片、影碟或投影等;

触觉:物料如宣传册、小卡片、药品实物等。

通过对会场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的包装,丰满地展现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以及产品价值,让顾客全身心融入产品氛围之中,从而促进销售。

第三环:会前准备

1, 物料准备:

请柬、检测设备、顾客档案表、条幅、展板、证书复印件、照片、照相机、抽奖卷、抽奖箱、签到本、礼品、抽奖奖品、人员分工表、音响、备货、水果、员工统一服装、公司宣传资料、迎宾授带。

2, 会议程序准备:

主持人串词; 领导讲话(企业文化);节目(调节气氛);产品讲解;老顾客现身说法;有奖问答;中场休息、健康咨询、员工进行再次导购;抽奖;游戏:抢凳子、顶气球、击鼓传花等;结束送顾客

3, 员工准备:

① 员工规范化管理准备:

a员工仪表的规范:统一着装,仪表得体

b语言的规范:口径一致,用语文明

c操作的规范:会务流程清晰,动作规范得体

② 员工心理准备:

a了解目标顾客。只有了解顾客越多,才能做到心中有底,才能针对性地在会场进行销售引导。

b了解产品。对中华肝灵的研发历史、独特功效、产品卖点与定位进行深入讲解,使员工象熟悉自己一样熟悉本产品。

C会前动员,树立信心。制定切实的销售目标;对人员进行分工,将会务中的各个环节分解责任到人;对员工进行激励,让员工在会务中有激情,为销售目标共同努力。

第四环:目标顾客邀请

在确定会期后,先将目标顾客进行筛选,然后进行顾客邀约。顾客邀约之前一定要将顾客情况掌握清楚,利用顾客需求来给顾客提供理由让顾客到会,确保到会率。

1, 顾客分类:力争AB类顾客到会,排除C类顾客出现在会场,但可私下沟通。

A类顾客:对产品忠诚度高、信任感强的重点顾客。

B类顾客:对产品不排斥不反感不熟悉而又有需求的潜在顾客。

C类顾客:有抱怨有抵制情绪的肉刺顾客。

2, 邀请方式:

① 电话邀请:在电话中要注意语气得体,体现出处处为顾客着想。

② 上门邀请:通过面对面的沟通,用浓烈的人情味与会务的权威性打动顾客。

3, 确定到会名单,作好准备相应:如对会议规模、物料的准备等做适当调整。

第五环:会务预热

会务预热是指在会议开始之前对顾客进行引导入场、签到以及预先调查沟通的工作过程。

1, 迎宾、签到:

①迎宾:·在会场门口及路口引路

·当顾客到达时热情问好,欢迎

·笑容甜美,仪态大方

·协助引导入场

②签到:·态度热情

·签到后收回邀请函或按名单表打√,发放《顾客信息反馈表》、抽奖券(正券交给顾客,副券放入抽奖箱)、产品DM或其它资料

2, 引导入场:

①态度热情大方,始终走在顾客前面,保持1米左右距离,若有特殊情况可进行掺扶;

②将顾客熟练地引导至其指定座位并落座,简单沟通几句迅速退场,准备引导下一位顾客入场。

3, 会前预热:与先到会入座的顾客进行沟通,了解到顾客的需求,以便会中销售。

① 让顾客填表或抽奖券;

② 让顾客看产品DM或相关资料,工作人员适当讲解;

③ 攀谈:路上情况、家庭情况、健康情况等。

第六环:会务开始

会务开始前五分钟应注意提醒顾客去洗手间,并且再次确认麦克风、音响、VCD是否正常。

会务正式开始后,主持人应注意两点:

1掌握时间节奏:开场白应言简意赅,小游戏应简单好玩,整个开始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

2调动会场氛围:主持人应精神饱满、热情,通过骟动性的语言、多样化的游戏调动参会顾客的情绪。

第七环:游戏活动

在一场长达数小时的产品销售会务中,生动多趣的游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作用:1提高参会顾客的活动积极性,调动大家的情绪与热情度;

2融洽双方感情,为进一步的现场销售工作打下基础。

要点:1游戏活动应与产品或顾客有关联;

2游戏活动应尽量多安排顾客参与;

3游戏活动应安排多顾客参与,避免相同的顾客重复参与;

4游戏活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超过15分钟以上的游戏出现。

形式:站立式;原地不动式;互动式等。

第八环:专家讲座

会务营销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专家讲座,营销的成败与否取决于专家讲座的成效如何。所以我们要把专家讲座这一环当作整个会务营销的重中之重来处理。

1专家的黄金包装:是指从外表、头衔、动作、神态、言语等多方面对讲座的专家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使之与消费者心目中的肝病专家的形象相契合,从而有利于讲座的开展以及销售的进行。

A全国肝病专家巡讲团:这一类专家一般由公司组织,集中全国各大医院或肝病学科研究所知名专家教授组成,无论是学识、头衔还是风度,均能让参会消费者信服。但是此类专家主要参与当地市场大型的会诊、会议活动。

B区域性肝病专家:这类专家一般从当地或外地医院肝病医生或退休老医生中挑选,要求是形象气质与本品的独特理念相近,配合度高,最好是当地较知名的专家学者级人物。人选确定后,要对人选进行全面的沟通,从企业、产品、肝病知识等一系列的内容进行沟通到位,使专家学者无论从外在形象还是从内在知识的传播上都成为中华肝灵的形象代言人。

2讲座的黄金搭档:专家的形象与威信很大程度上是与其讲座相挂钩的,讲座效果良好能够更加提高专家的声望与威信,而专家的声望与威信同时也有助于讲座的顺利开展。专家讲座根据产品在当地市场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为浅度讲座与深度讲座。浅度讲座与深度讲座完美结合,形成会务营销的尖端利器—讲座的黄金搭档。

a浅度讲座:适用于产品入市初期及产品发展初期。主要是将产品讲座与肝病健康知识知识讲座按2:1的比例加以融合,进行感性诉求。这一阶段主要就中华肝灵的历史、作用机理、产品独特性、企业理念精神等直观感性的东西进行讲座,目的是建立品牌知名度、短期内迅速拉动销售。

b深度讲座:适用于产品发展期及产品成熟期的市场操作。主要是将产品讲座与健康知识讲座按1:2的比例进行融合,进行理性诉求。此阶段主要将中华肝灵品牌理念结合肝病健康知识进行延伸,形成“中华肝灵—古今中外治疗肝病第一灵药”的消费者心理概念,以期稳定忠实消费者、稳定市场销售额。

第九环:有奖问答

和前面第七环一样,在漫长的会务营销过程中,有奖问答与游戏节目起到插诨打科、调节气氛、促进销售的作用。但有奖问答与游戏节目相比,其促销作用的直接性与有效性都要远甚于后者。

有奖问答,顾名思义,是一种对与会顾客有奖励、有刺激性的问答形式,其作用就是要顾客通过对产品知识、品牌理念、企业精神等要点的深刻记忆,来促使销售的顺利进行。

形式:1主讲者随机提问,答题者发给奖品(小礼品、药品、生活用品等);

2会前培养一二个忠实顾客,让其在问答过程中踊跃发言,以活跃会场氛围。

第十环:老顾客现身说法

顾客说服顾客是最有效的一种销售方式,避免了促销人员的自卖自夸,也易博得参会顾客的好感与亲近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老顾客现身说法是促进销售的“导火线”,使用得当将会让销售现场一片火爆。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10

在讲座主题的选取上,主办方把握对外传播规律,依据调研情况,从介绍中国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入手,逐步向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过渡,在浓厚艺术氛围中诠释中庸、大同与和谐的理念。2010年,主办方精选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是外籍人士最感兴趣的主题,分别以“走近中国书法”、“感受中国绘画”、“聆听中国音乐”和“欣赏中国江南园林”为题,连续举办4场讲座。

在讲座活动筹办中,主办方按照“联合社会力量打造文化传播品牌”的思路,积极寻找合作单位。在外籍人士中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五星级香格里拉大饭店,全程免费提供场地和相关服务。

在观众组织上,主办方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调通过市外办、企事业单位外事部门、外国驻武汉商会等,在全市广泛吸引多层次的外籍人士参与。在去年举办的四场讲座中,每场均有数百名外籍人士参加,其中既有美、法、韩等国驻汉总领事及文化专员,也有来自长飞、武钢、东风公司、瑞穗银行武汉分行等企业的高管和专家,还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的外教和留学生。

创新载体完善营销

讲座内容能否让外籍人士易于接受,入脑入心,是衡量讲座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主办方围绕“让外籍受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的要求,邀请名家授课,创新活动形式,加强互动交流,完善品牌营销,在外籍人士中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传统文化热潮。

高水平的专家师资力量和国际化的表达,让外籍人士听得懂,能理解。主办方立足树立高端传播品牌,所邀请的授课老师均是知名专家,英文较好,具有国际交流经验。如第二讲的主讲嘉宾是武汉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教授,第三讲主讲嘉宾是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李幼平教授。主办方对主讲人的讲稿严格把关,要求贴近外籍受众的接受习惯,重点突出,简洁明晰。为确保授课效果,主办方邀请武汉大学同声传译高级翻译担任现场口译;同时还将主讲人的演讲提纲译成英文发给观众。在第四讲中,主讲嘉宾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保峰教授直接用流利的英文授课,既节约了时间,也易于理解,效果较好。

生动活泼的授课形式与互动交流,让外籍人士感兴趣,坐得住。主办方在讲座中注重营造良好氛围,突出互动体验,充分调动外籍受众的积极性。如主讲嘉宾在授课中都通过多媒体结合历代名作及精美图片进行讲解。在第三讲中,李幼平教授采取演讲与演奏相融合的方式,由两名演奏家分别以古琴、古筝、洞箫、埙等多种乐器,演奏《高山流水》、《楚歌》等六首名曲,让外籍人士充分领略中国传统音乐独有的意境和情趣。专家现场演示是系列讲座的一个亮点。第一讲的主讲嘉宾书法家许伟东和第二讲主讲嘉宾徐勇民教授都即兴泼墨挥毫,展示书法与水墨画高超技艺,赢得外国友人赞叹。吸引外籍人士参与的还有观众提问环节,主办方专门安排由主讲嘉宾向他认为的最佳提问者赠送礼品。在首场讲座中,主讲嘉宾将自己的书法精品赠送给一位提问者。这位提问者的问题是:“在电脑日益普及的当代,年轻人对书法的兴趣越来越弱,书法艺术如何传承延续?”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关注。

品牌化、系列化的讲座营销手段,让外籍人士记得牢,印象深。主办方在组织过程中围绕主题,延伸载体,强化印象。如,主办方在每场讲座中都结合主题为来宾准备一份纪念品,第一场讲座结合书法主题向每位来宾赠送一枝毛笔和主讲嘉宾的书法作品集,第四场讲座结合园林主题为每位听众准备一份盆景。主办方在讲座结束后还结合主题安排来宾到文博展馆参观。如在第二场中国绘画讲座后安排来宾参观武汉美术馆,在第三场中国音乐讲座后安排来宾到武汉博物馆参观,使讲座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主办方还加强与听众的沟通,讲座结束后都要向来宾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完善。如准备英文背景资料、参观文化设施、主讲嘉宾用英语授课等都是采纳来宾建议而实施。

成效显著影响广泛

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活动得到媒体的极大关注。新华网湖北频道以“武汉:《聆听中国音乐》系列讲座促对外文化交流”为题头条新闻,湖北日报、湖北卫视、长江商报、等十余家省市媒体对每场讲座均作详细报道。此系列讲座的视频及文字消息被人民网、中国日报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等中央媒体转载。香港的星岛环球网也对相关报道作了转载。武汉地区综合性新闻网站长江网对每场讲座作全程录播。

此系列讲座在外籍人士中引起热烈反响。许多外籍人士慕名前来参加讲座,感觉受益匪浅。美国驻汉总领事苏黛娜女士出席第四场讲座“欣赏中国江南园林”后,告诉采访的电视台记者:“我感到收获很大,对中美园林设计理念的差异有了新的认识。美式园林同欧洲园林一样,注重结构,设计严谨;中国园林则更贴近自然,更自由,似乎正好与中美两国人民的性格相反。”日本瑞穗银行武汉行长安井诚是位中国通,每次都携夫人一同参加,积极参与提问,还将夫人的问题翻译给主讲嘉宾。华中科技大学教师凯姆勒女士来自德国,对乐曲《高山流水》产生浓厚兴趣:“武汉的文化历史也很悠久,这个故事很动人。”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11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开展公益性讲座服务,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名家与读者的广泛参与,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核心业务之一。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对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国内目前公共图书馆举办的讲座中,知名度较高的有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浙江图书馆的“文澜讲坛”、广西图书馆的“八桂讲坛”等,成为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表现之一,对各个公共图书馆具有示范作用。海南省图书馆的“海图讲座”虽然举办的时间不长,也面临一些困难,但是可以在充分吸取各个先进图书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出符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一、海南省图书馆讲座概况

(一)“海图讲座”的发展历程

“海图讲座”是由海南省图书馆独立承办的公益性讲座,于2008年3月起开始举办,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了近百余场讲座,读者听众上万余人次。讲座内容广泛,涉及经济、教育、科技、美术、礼仪、地方文化等多个领域,为读者听众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阅读环境。“海图讲座”强调海纳百川、传播先进文化知识为主,在举办的近百余讲座中,以地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为主题的讲座较为受读者欢迎,几乎场场座无虚席。在广泛搜集读者意见结合几年以来举办讲座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海图讲座”转变原有传统讲座举办模式,根据不同读者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创新多种讲座举办的模式,比如与其他市县公共图书馆合作,把“海图讲座”服务延伸全省,而不单单局限于中心城市等新的举办模式。为保证“海图讲座”质量,在设计讲座主题和邀请主讲老师时,都须通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力保讲座的新颖性、知识性、合法性。此外,讲座的设备设施、广告宣传和后期影视制作都由专人负责,专人跟进,确保举办讲座技术得到有效保障。

(二)“海图讲座”的讲座类型

讲座在选题策划之时,就注重紧跟时展、关注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根据自身条件举办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讲座的类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类地方文化类,主要邀请地方文化钻研学者及经历者谈论及讲诉地方特色文化内容,如《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三大旗手──杨善集、王文明、冯白驹》、《海南黎苗风情》、《近代海口与骑楼故事》、《牌坊文化的积淀与海南牌坊的现状》、《海南乡村民居与民俗文化》等;第二大类是教育类,主要挑选符合家长和学生需求的讲座主题,举办过如《海南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名校学子成长轨迹报告会》、《报考公务员辅导》、《儿童心理状态与家庭心理建设》、《我的青春谁做主》等;第三大类是社会生活类,主要关注的是养生、饮食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举办过如《科学养生知、信、行》、《一日三餐对健康的影响》、《急救常识》等;第四类是经济、法律类,主要涉及证券投资、经济管理、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如《集体决策的利器,和谐社会的法宝──罗伯特议事规则》、《最具挑战的投资──融资融券》等;第五大类为历史、文化等专题讲座,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考古发掘与佛舍利崇拜》、《近代以来的中国留美学生群体》等。

(三)图书馆讲座面临问题

1、讲座举办经费不足

跟其它公共图书馆一样,“海图讲座”的举办经费来自本省财政专项拨款,在不断满足图书馆读者听众的文化需求中,创新举办讲座模式时遇到运作资金不足的问题,造成“海图讲座”举办创新模式受到制约。“海图讲座”的运作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前期广告宣传、讲师酬劳、后期讲座内容影视制作,下拨专项讲座资金往往只是能解决个别运作方面的需求,不能完全满足讲座举办运作全部需要。

2、名家名师资源缺乏

讲座在向精品化转变之时,就遇到可邀请到的海南本地名家名师不足的问题,加上讲座开办时间不长,一些名家名师的资源还未能完成得到挖掘,使讲座面临可邀请的名家名帅不多,讲师人才资源比较缺乏。 转贴于

3、宣传手段较为单调

在讲座举办之初,讲座的宣传只限于馆内宣传,以馆内发放讲座坐票、馆门口摆放讲座海报等方式对外宣传,但效果不明显,2010年又增加在本地新闻报纸上宣传的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资金问题也不能形成一个持续宣传的局面。

二、图书馆讲座服务工作思路探讨

(一)讲座的运作资金来源与举办模式

运作经费是项目正常运行的前提与有效保障,运作经费的来源可以由各种渠道取得,公共图书馆讲座举办模式可以由单一模式发展为联合举办模式,这样即可丰富举办讲座经费来源渠道,又可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创新运作。由于海南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内地相比不高,图书馆作为公共事业型单位,来自本地政府财政支持有限,而分到图书馆讲座这一项目上的运作资金更少,为更好开展图书馆讲座活动,可以考虑与本地企业、国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部分资金,联合冠名举办此类公益性讲座。这样即可解决运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还可开创与提升图书馆讲座的层次。

(二)讲师人才资源库的建设

讲师人才资源库的建设,是指为了保障图书馆讲座的定期举办,丰富讲座内容,而专门收集与整理海南本地各领域专家名人信息的讲师信息资料库。“海图讲座”举办部门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协会联系,了解收集海南本地各领域专家名人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这些专家名人签订讲座合作协议,让这些专家名人为讲座所用。

(三)讲座品牌建立与宣传

在目前经济社会,品牌是一个企业、单位最有力的诠释,虽然“海图讲座”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知名度不高。与别的图书馆的讲座品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强化“海图讲座”名牌效益,可以通过邀请本地多家权威新闻媒体记者全程参与讲座举办过程,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提高“海图讲座”知名度。在举办资金得到有效保障前提下,可以对讲座LOGO、讲座的内容、前后期宣传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定位,邀请专业的广告设计公司加人和全方位策划讲座的广告宣传活动。此外,定期发行讲座信息和内容图书馆刊物,建立讲座宣传的新阵地。

(四)讲座读者听众会员制的建立

举办好讲座的基础需要读者听众的积极参与和关注,考虑读者听众的群体层次也是有不同区别的,并不是每一场讲座内容都能让各个读者听众满意和接受,需要对这些不同读者听众群体进行区别划分,建立图书馆讲座读者听众会员制,根据读者听众的文化喜好区分读者群体,通过馆内短信平台为不同的读者听众安排与提供与之感兴趣的讲座信息,使图书馆讲座社会效益最大化。此外,要定期举行读者会员座谈会,收集讲座的反馈信息,更好的服务读者听众。

(五)讲座的影视制作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12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丰富多样,如开展部级及省级的继续教育项目、学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进修学习、科内讲座、疑难病历讨论、查房、技术技能培训、院内学术讲座等,而其中院内学术讲座方便易行,最大限度囊括了多学科理论知识,在缩小医学人才与医学科学进步距离、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中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院内学术讲座没有举办部级或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的繁杂程序,也不需要太多的费用,我们的专家基本上是义务讲授,但一样可以学习我院在国内有影响的专家的宝贵知识财富。当今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科学的分化,另一方面是科学的融合,作为医学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专业学科愈来愈细化,另一方面是各学科的交叉发展,这要求培养医学复合型专业人才,而融各学科专家为一体的院内学术讲座满足了培养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的需要。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部级、省级的继续教育项目的开展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进修等继续教育的形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院内学术讲座这一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将对如何办好院内学术讲座,以充分发挥其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2 院内学术讲座存在的问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经济与社会加速发展、生命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时代,一定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摆在重要的工作日程上,在此继续医学教育的大环境下,各单位对院内学术讲座有了一定认识,但目前仍存在不足。①从形式上看持之以恒的少,虎头蛇尾的多;注重内容的少,流于形式的多;真正以此为学习楔机的少,以此获取继续教育学分的多。长期以往,影响了讲授者的积极性,对讲授题目的遴选难以精益求精,也影响了听者的积极性,开讲时人数寥寥,发继续教育学分证时,蜂拥而至,讲座难以为继。②从内容上看有的内容专业性强,专家难以找到吸引学员的知识点,学员难以将此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这影响了讲授者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员的积极性。有的内容偏重于科普性,失去了“四新”,也难以吸引学员;有的专家在备课时考虑专业学员较多,而对非专业学员考虑较少,大多数学员感到学不能致用,难以吸引更多的听众。③从认识上看也有人对院内学术讲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即使迫于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不得不学习,也只是应付,晚来早走,这使得院内学术讲座效果大打折扣。

3 我们采取的措施

3.1 组织保证

我们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委员,三位副院长为副主任委员,临床技能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为办公室主任,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继续教育委员会,具体领导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临床技能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临床技能继续教育培训中心设专人负责继续教育工作。成立了临床技能督导专家组及诊断学、介入、外科、微创外科、数字化技能、护理技能等专业指导组具体指导各专业各项技能的培训;各临床科室设立了继续教育秘书,具体组织各科室的继续教育工作。

3.2 制度保证

我们完善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每位卫生技术人员每年除要修满25学分外,还要修满院内学分5学分,达不到要求者为继续教育不合格,继续教育不合格者视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年度考核不合格、低聘、解聘卫生技术职务和不准参加相应技术资格考试、不予执业再注册的处理。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管理不力的科室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对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并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制作院内学分证书,严格按照继续教育相关规定发放学分证书,以此作为接受院内学术讲座的凭证。建立继续医学教育登记制度,登记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编号、日期、内容、形式、学分数、考核结果,每年登记一次。

3.3 时间保证

每周二、三、四下午安排全院学术讲座。

3.4 以“四新”内容吸引学员

我们遴选了优秀的专家学者,他们有着渊博的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了解医学发展的前沿信息,他们同时也有着满腔热情,自愿为医院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他们是各专业的学术骨干,代表了我院学科水平,有些在国内外也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内容在保证“四新”的前提下,兼顾专业性与相对普及性;加大科研教育力度,注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有针对性加强医疗风险防范、医疗法规、医患沟通、文献检索、全科医学、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总之,院内学术讲座体现“四新”(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和“三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以真正做到开发卫生人力资源,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

3.5 积极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对院内学术讲座的认识

通过每周一次的院周会及院内局域网等宣传院内学术讲座,使大家了解院内学术讲座的内容,认识院内学术讲座在提高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参与院内学术讲座的学习。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篇13

1 举办讲座的意义

1.1 民族性决定了开展图书馆基础知识讲座的现实

民族高校的民族性决定了学生的民族构成情况。我国少数民族多处边疆地区,受自然、语言、经济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少数民族学生接触的图书馆基础知识较少,再加上我国图书馆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本来就很薄弱,学生来到大学之前,几乎没受过培训,也没有文献需要的意识,因此馆员有责任加快他们了解和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步伐。采取讲座这种面对面的方式更直接,更容易接受,实践证明也更高效。

1.2 民族性促进图书馆文化讲座的多样化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民族高校图书馆根据本院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特色文化讲座,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积极进行整理收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1.3 讲座是图书馆的良好传统应当继承

图书馆讲座的历史是随着图书馆的发展产生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我国近代史上图书馆的建立时期。蔡元培先生将中国书院传统的讲习形式应用到图书馆中,是现代图书馆讲座的雏形。民国时期各高校普遍设有讲座,图书馆馆长由于都是大家担任,故而他们经常被邀请作主讲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图书馆讲座经历了曲折前进的发展过程,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并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一项核心业务。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高校图书馆更应秉承优良传统,把讲座这一服务模式开展好,利用好。

2 民族高校图书馆举办讲座总体情况调查

2.1 对象、时间及主要内容

选择国家或省部级民族高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共有13所,除掉一直处于网站不通状态的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共12所。以搜索引擎为入口,于2011年11月至12月监测他们网站主页的各级服务栏目设置情况及频率,通过计量统计形成表1。

2.2 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2.2.1 讲座开展率不高,服务的延续性不强

12所民族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开展率约为89%,与全国其他高校相比略低。中央民族大学主要采取网络链接的方式,将图书馆的资源介绍、服务项目、文献检索方法、数据库使用培训等作为一般业务以PPT或网络链接的方式呈现,把“超星名师讲坛”作为讲座的拓展内容嵌入网站,让读者自主学习。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院8所高校分别在网站的各级服务项目中设置专栏,显示讲座信息。西南民族大学和去南民族大学虽然没有设置专栏,但临时有讲座会在信息公告里通知。北方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院6所院校的讲座安排是定期定地点的,他们较好地坚持了服务的延续性。但也有些图书馆讲座只开展了几次就搁浅了,还有的甚至(在网站上来看)没有开展这项业务。

2.2.2 讲座内容多为基础知识,缺乏多样性和拓展性

从表中可以看出,12所民族高校的讲座主要涉及新生入馆教育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虽然在具体内容上不尽相同,但基本以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如何利用图书馆、电子文献信息资源获取和利用、中外文权威检索工具的使用、毕业论文写作等服务为主,说明各民族高校图书馆还是把讲座作为一项基本的服务业务开展的。与当前如火如荼的公共图书馆讲座相比,自然就显得单调、寂寞了许多。但中南民族大学则不同,它的讲座除进行定期读者培训工作外,还与校内、校外合作组织“南湖学术沙龙”,前后有二十九期,内容涉及文学、哲学、经济、计算机、艺术等,丰富多彩,富有生气,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讲座。

把本馆工作人员再学习与培训纳入讲座的有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和民族学院。

2.2.3 主讲人多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很少与校内外专家学者联手搞讲座

讲座主讲人多是本馆信息技术部或参考咨询部工作人员,很少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学,只有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3所高校尝试与院系教师联手,但做得较好的只有中南民族大学一家。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图书馆自身因素的限制

3.1.1 与各院系、校外的联系少

以民族学院为例,虽然近几年情况好些,也确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但仅是起步阶段,成果也不理想。在文献采集上,我院图书馆也尽量多争取专职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但许多老师要上课,要搞科研,时间很紧张,所以态度不积极,认为这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态度积极一点的可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最终不愿意再参加,比如有些专职教师在参与一次或两次图书采购后,感到很辛苦,加上图书馆本身资金很紧张,无力多给精神鼓励费,导致他们不愿再帮忙采购图书。

图书馆人与校外的联系很少。除了参加图书馆界组织的活动外,几乎没有机会参加其他院校或别的领域的活动,故而人员接触面极小,所以请院系或者是校外专家、学者做讲座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3.1.2 专业队伍人员缺乏

在西方诸多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准入资格非常严格,比如在澳大利亚,必须具有双学士学位(图书馆学或其他专业)以上的人员,才可以从事参考咨询工作;美国大学的专业图书馆员要求更高,必须具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强调馆员作为教师的教育职能,与大学教师的职称一致。相较而言,中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低,学历总体水平偏低,往往还会成为学校安排人员的“收容所”。再加上人员再学习的机会很少,导致知识更新断代,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

3.1.3 经费不足

从长远来看,图书馆建设与教学同样重要。而图书馆建设经费不足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民族院校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学经费本来就少,给图书馆的经费往往达不到正常的生供给量,增加了图书馆各项工作开展难度。

3.2 图书馆地位不受重视、图书馆搞讲座观念上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许多人由于不是图书馆专业出身,对当今图书馆事业的飞速发展认识不够深入,对当今图书馆的职能作用的缺乏深入了解,认为图书馆就是藏书的大楼,图书馆工作人员只要把书看好就行了,所以在人员配备、资金上都优先考虑各二级学院的教学或科研,图书馆往往是最后被考虑的对象。甚至不知道开展知识讲座已经成为到当代图书馆核心业务之一,认为各二级学院搞讲座是正常,图书馆搞讲座就是“不务正业”。即使有人认为图书馆开展讲座工作是可以的,但认为内容仅限于讲与图书馆业务紧密相连的,各专业的讲座还是由各院系单独搞。

3.3 院系不愿与图书馆合作

为了开阔本院系教师与学生的视野,院系往往利用与同行业外校专家学者接触机会,邀请他们来本院系做小规模讲座。没有考虑到学校其他院系学生的需求,更不会考虑到与图书馆联手,间接导致资源的浪费。

4 图书馆开展讲座工作的建议

4.1 继续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工作,继续并长期坚持开展基础知识讲座,让受众了解并能熟练运用各项资源,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他们学习科研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图书馆自身积极推送、宣传,开展基础知识和数字资源利用专题讲座,让读者真正学会如何更好地将图书馆资源为我所用,图书馆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通过多宣传,多走动,让领导和读者意识到图书馆与院系、校外各界联合搞讲座是节约资源、节省经费、让更多人的受益的可行之举,为图书馆扩大讲座规模和范围成为可能。同时将民族院校图书馆打造成除了宿舍(或家)和学习(或工作)地点以外的对读者学习科研产生影响的重要场所。

4.2 加强图书馆硬件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为院系讲座提供便利的人力、技术、场地等方面的支持

图书馆与各院系的沟通渠道要保持畅通。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图书馆应建设大型多媒体室,为院系讲座提供足够的场所,提供摄影机等设备,让他们觉得到图书馆来搞讲座很轻松、便捷。专人专用,将讲座镜像保存、上传到图书馆网站,让更多人受益, 图书馆领导要想方设法地引进人才,同时积极为现有人员的再学习与培训争取机会,这样“内外兼修”,培养他们彻底的服务意识,去掉不良工作作风,学习国外图书馆让人叹服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大力提高专业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做到既有精通图书馆各项业务的“通才”,也有熟悉各专业的“专才”,在人员配备上为开展讲座及与各院系的合作提供必要条件。

4.3 开发壮大民族特色文化讲座

利用民族院校的优势,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多渠道、全方位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协调与学校主管部门、各院系关系,加强协作,形成很好的伙伴关系,达到双辅双赢,在图书馆定期开展壮大民族特色文化讲座,借此增加图书馆的重要度,提升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让受众在领略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让民族院校图书馆真正做到宣传民族文化,服务民族教育,保障高校科研。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图书馆讲座工作引论[J].图书馆学研究,2005(10):84-86.

[2]吕梅.讲座是图书馆的一种核心业务:论及图书馆讲座及其品牌的建设[J]. 图书馆论坛,2005,05:50-52.

[3]吴静.对图书馆讲座工作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05:79-80.

[4]蒋若冰.当代高校图书馆讲座探索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0:158-16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