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专业实用13篇

理工科专业
理工科专业篇1

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生命科学学院,差别在于“技术”和“工程”,从字面上,基本无法很清晰地分析出区别。它们在学习的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是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就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

最大的区别在于,生物技术是理科,而生物工程是工科。前者偏理论,后者注应用。

生物技术学习的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内容偏于理论,从微生物到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一切都是为了向更高端的生命科学发展而努力,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考研或是在研究机构做研究工作。

而生物工程相比生物技术来说,诞生的时间要晚一点。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应社会之需要而兴起的,所以更注重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对生物进行创造和设计,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这些不同的层面上,对生命有机体进行新的改造,比如利用固定化菌体或固定化酶来大规模生产果糖浆来代替蔗糖。生物工程需要学习不少药学相关的课程,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生物医药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工作。或者是进入政府的工商税务、海关、药检等部门从事监管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vs 材料科学与工程

想必大家已经发现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差别了:“高分子”和“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橡胶和塑料都属于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材料”里并不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它研究的是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

虽然都是材料,不过最大的区别在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化学的关系紧密,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物理相伴。这一点看看它们的课程设置就明白了。前者要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基本涵盖了所有基础化学课程。后者则要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和材料物理等课程。在学习的内容上,它们就很不一样。

就业方面,高分子更注重新型材料的运用和研发,反而是一些和化学沾边的公司更需要这一专业的学生,比如著名的陶氏化学。当然,说到橡胶和塑料,化工、汽车、电子、航空等行业同样需要相关人才。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传统机械制造类行业更有优势,比如航天、船舶、重工业的相关企业。

环境科学 vs 环境工程

读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偏理论,后者重实践,理学vs工学。的确,前者更多地注重在科研方面,而后者则注重在工程上。

环境科学专业的学习内容比较宏观,比如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营造、环保的规划。学的是理学,对环境化学、环境毒理、环境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学习。

相比之下,环境工程属于工程类专业,它的应用性要强得多,很多课程都是实打实地去学如何控制污染,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管理,以及环境的评测。

有人开玩笑地说,这两个专业的区别在于,环境科学是指认垃圾的,而环境工程则是处理垃圾了。这种说法或许不完全正确,但可以给我们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vs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vs 电子科学与技术 vs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首先,让我们镇定一下,千万别被这一连串的“科学与技术”给绕晕了。这四个专业,都和物理、计算机密不可分,但是细究起来,差别却不小。

理工科专业篇2

理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从发展起步阶段就落后于学校的其他主体专业建设,这是由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定位所决定的,所以理工科高校从整体专业建设来看,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理工类专业的实力明显优于文科类,工商管理专业作为文科专业也受此影响,另一方面,理工科高校也给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带来了一些积极因素,这就是工业知识基础和行业背景,如何将理工科高校的这些积极影响因素转化为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能够指导理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1]。

1 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特点

基于对11所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情况的调研,结合教育界的相关专家评价,对我国理工类和文科类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理工科高校和财经类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学校基于自身特色优势发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思路[2]。所调研的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点具体如下:

1.1 专业课程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均含有行业基础概论性课程安排,强化了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和工业生产过程的认知,有的工商管理专业甚至安排有对应的工业认识实习,更进一步凸显了学生所在学校的行业背景。

1.2 实践成果方面

工科学校的联合办学单位、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工厂90%均围绕行业优势学科分布,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80%仍然围绕相关优势学科行业背景展开,取得的实践成果95%以上集中在这些工业行业知识体系内。

1.3 科研成果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受学校所处行业优势的影响,在开展的横向和纵向课题申报研究中70%以上的成果均集中在这些工业行业知识体系内,尤其是横向课题高达90%。

1.4 学生就业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优势学科相关的行业中就业具有明显优势,从课程知识学习和工业企业实践两方面的积累,增加了学生的竞争实力,在此类行业中,比其他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受欢迎。

1.5 社会认可度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业知识积累方面为社会所认可,行业内企业招聘重点考虑生源地,逐渐形成人才的接续和社会的共识。

综上所述,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从学生培养、教师科研到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都受到所在高校的优势学科影响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进而逐渐形成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特色和方向,这是对所在工科高校优势资源的利用,促进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专业的竞争力。

2 基于SWOT的专业建设策略选择

SWOT分析工具来源于麦肯锡咨询公司,主要分析内容包括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工科高校的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时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2.1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分工和管理专业逐渐细化,工商管理专业已由过去的热门专业逐渐受到冷遇,与之对应的是从工商管理专业分离出来的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专业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3]。工商管理专业由于知识面广,目标过于宽泛,造成了专业性不强,特点不明确,竞争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受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影响,企业需要更加专业更加细分的管理类人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受到了营销、人力、财管等管理类专业的竞争挑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工商管理专业尽管在市场中受到了其他管理类细分专业的威胁,暴露了专业弱化的特点,但也应看到工商管理专业的机会,这就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管专业所学知识涵盖了企业各类管理岗位的需要,人才成长空间大适应性强,尤其适合我国微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微小型企业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影响,无法设置细化的管理类岗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完全符合企业初期需要,一人能够身兼数职且适合整个企业管理活动,性价比较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庞大的微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小型企业给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这也给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机会。

2.2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受学校的性质定位影响,建设相对落后于学校其他工科专业,这属于先天不足,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工商管理专业在工科高校建设所必须面临的问题[4]。受此影响,社会各界对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也持弱势学科专业观念,始终认为影响力不如财经类高校的工管专业,所以从内外两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都处于劣势,对内比不过理工类专业,对外竞争不过财经类工管专业。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又有其显著的发展优势,首先,工科高校的工管专业立足理工类行业背景,专业设置鲜明,社会认可其对所属工科行业企业的服务能力,在同财经类高校竞争时,这种出生所带来的行业熟悉程度具有很强的优势。其次,科技和管理对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科学技术水平达到成熟阶段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日益迫切,所以立足工科高校,理工类专业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SWOT分析,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市场的微小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对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机遇,结合自身立足工科高校的行业优势背景积极进行专业建设,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所以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应坚持立足行业,突出背景的优势,走管工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服务于行业类的各类中小型企业发展建设需要[5]。

3 基于AHP的专业建设策略评价

依据SWOT分析的建设策略选择,结合现有理论研究和专家经验构建专业建设评价体系(见表1),采用Delphi法对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进行评价,按照评价分值的差异给出不同情况下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的建议。

通过专家打分给出权重,并构建评价模型,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E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评价;Ki为第i类指标评价值;Wi为第i类指标权重系数。通过计算得出E值,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确定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的合理性。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针对现状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提出建议。

4.1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应充分分析自己所在学校的优势,在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发展选择专业建设方向和策略;

4.2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立足行业优势背景走管理类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在坚持管工结合的基础上,体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业知识素养,满足行业内企业的需要。

4.3 专业建设应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微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管理类人才需求,通过目标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强化学生培养和课程设置,积极引导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金玮,梁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16-17.

[2]朱宁.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4-15.

理工科专业篇3

纺织专业包括纺织贸易和纺织服装两个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纺织工程基本理论和技术适应纺织服装贸易和生产市场的需要,掌握纺织服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从事纺织品贸易及纺织服装设计与产品开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工科专业篇4

(一)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财会从业人员,而理工科高校为建设成综合性大学,需要完善学科体系,于是在双重因素影响下,理工科高校纷纷增设财会专业,为社会输入大量财会人才。目前,高等教育正经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与之相反的是,国内财会从业人员需求经历着“既多又少”的结构性矛盾格局,初级财会从业人员数量很多,但是高级财会人员很少。究其原因,初级财会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社会培训机构大量增加,批量培训初级财会人员,造成初级财会人员过剩。这就加剧各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竞争,高校间财会学生就业形成一种“零和博弈”,显而易见,理工科高校在这场博弈中处于劣势,这与理工科高校内部定位及财经类高校优势息息相关。第一,财会专业在理工科高校属弱势学科。受理工科高校自身定位的影响,财会专业在理工科高校属于非主流专业,定位决定高校在资源配置上的差异化,与特色学科相比,财会专业在经费支持、师资配套、科研环境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财会专业更多的是“自力更生”,严重制约了学科发展速度,形成“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第二,财会专业在财经类高校品牌优势明显。财会专业自身具有特殊性,不仅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财经类高校的优势明显。理工科高校合作单位往往是制造型单位,提供的实践岗位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为主,对财会人员需求量不大,学生实践机会较少。而财经类高校一般已形成良好的财经界人脉,可以提供丰富的财会岗位实习,增加了财经类高校财会学生的实践经验。

(二)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根源 高校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图1所示。

政府、职业中介、家庭、企业、高校、个人、行业等七个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维度对内部培养结构、外部就业环境、人才需求预测、就业风险应对等四个层面产生影响,从而构成高校学生就业系统的运行机制。宏观维度:政府履行宏观调控职能,通过立法控制与信息支持等隐形的手段,对劳动力供需市场的固有缺陷进行掌控调整,以降低高校就业系统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歧视、就业保障制度缺陷等风险。此即为高校就业系统的就业风险应对层面。中观维度:行业就业资源变动影响行业整体就业环境的变动与就业观念的形成。此即为高校就业系统的外部就业环境层面。微观维度:在政府调控宏观与行业就业资源变动的影响下,高校、企业、职介、家庭等要素按照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此即为人才需求预测层面及内部培养结构层面。而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表现即为就业系统结构缺失或运转不流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人才需求预测失真。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实施路径模糊。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受限于教育资源,往往与其他管理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在大一合并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初期,财会专业及其他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上相同,并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性质特征以及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设置对应课程。财经类院校普遍有三年及以上的专业学习实践时间,而大类招生的财会学生的技能培养时间通常不到两年,这无疑拉大了与财经类院校毕业生的差距。再加上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实践教学场地、设备、教员以及经费等跟不上学生人数的激增,更是导致教学差距扩大,最终使毕业生职业技能薄弱,无法形成较高的就业竞争力。

(2)内部培养结构失衡。一是社会需求与学校供给脱节。高校没有顺应企业对高级财务人员的需求,财会专业教育重点还集中在理论学习方面,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参与企业决策。据相关数据显示,拥有高级会计资格的会计从业者只占8%,而硕士以上学历不足3%,高级会计缺口超过60%。传统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一般都按学科范畴设计,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往往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艰深理论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二是就业指导缺乏持续性及针对性。我国大学的就业指导普遍成为一种毕业前夕的临时性、短期性工作,往往停留在毕业政策解说、信息、技巧指导。这种就业指导忽视了对职业能力持续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指导,缺乏针对性。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地塑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大学生普遍处在未成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社会经历有限,三观并未定型,因此必须在踏入社会之前,接受一定的指导、训练。而如果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就会降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外部就业环境负影响。一是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毕业生在择业时对区域和单位比较在意,选择竞聘单位上,可重点选择东南沿海城市;对单位的选择,则倾向于稳定、收入高的机关事业单位或收入高的三资企业,这就出现了有人没工作岗位、有工作岗位没人去的矛盾。同时毕业生由于缺乏对社会及人才市场的了解,就业期望值往往过高,甚至脱离实际,从而引起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不良循环。二是一次性就业率与薪酬水平不高。财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较高,整体能够维持在90%以上,其中就业率最高的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23%,理工类毕业生就业率92.76%,比财经类高校低近6个百分点。在薪酬方面,不同类型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也有区别,财经类财会毕业生薪酬平均为2675元,综合性毕业生平均为2426元,理工科财会毕业生为2342元,平均为2500元左右。与其它专业比:财会专业就业起薪明显低于理工类专业。大部分理工类专业起薪在3000元左右,最高的材料类专业能够达到3500元,而财会专业毕业生起薪普遍在2500元左右,相差达1000元,与理工类其它专业毕业生比,起薪平均差距比较明显。三是就业单位企业多,机关事业单位少。财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各类企业,高达总人数的55%,符合中国经济市场化趋势。在主观择业方面,许多财会毕业生倾向于稳定轻松的工作,选择进入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相关岗位,但由于编制限制与激烈竞争,最终造成大量竞聘者无法成功进入这些单位,上岗者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近三年只占总人数9%,尚不及十分之一。在创业方面,敢于创业的毕业生非常少,仅占总人数的2%,主要是创业风险高,需要资金、经验、机遇等,因此更多毕业生更青睐自主择业上岗。

(4)就业风险应对缺失。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时,劳动力市场用工歧视也屡见不鲜,这给高校毕业生带来极大的就业风险。政府尚未出台针对上述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具体法律法规,缺乏在法律上的控制力度。而理工类高校在财会方面的就业资源明显劣于财经类院校,其财会类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风险更高。

三、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的缓解

针对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表现,依托理工科高校行业背景,在与财经类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竞争时,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以期减缓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具有稀缺性、难以复制、无可替代等核心竞争力特征。理工类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积淀和优势明显,产学结合更紧密,其开办的财会专业应充分发挥学校数理基础好的优势,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按理论够用、突出专业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特别专业方向模块和素质拓展课程,要突出行业特色,做到相互融合,以培养富有财会行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高级财会人才。将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定位在“经济管理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上,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特色,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和整合专业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在构建培养模式时,应体现多层次、个性化的培养特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围绕财会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两方面开展。以航海专业背景高校为例,其培养财会专业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航海行业,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中,可设置航海工程概论、工程概预算、航海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同时设置航海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税务筹划等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既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又有利于培养符合航海行业所需的专家型财务管理人才。此外,高校应确定一个目标明确的培养方案,并将之贯穿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培养,将技能及职业素养培养渗透至完整的教学方案中,以期取得厚积薄发的效果。

(二)全程就业指导培训,完善风险应对机制 创新就业指导机制,从新生入学起即培养职业规划意识。高校通过系统指导、全程服务、搭建平台等措施,提升就业水平。

(1)强化就业指导,培养服务意识。就业指导工作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从大一开始,就业指导中心就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进行全程就业指导。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培养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第二,进行就业培训,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养成求职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过硬的就业心理素质。第三,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对接,就业指导中心要主动搜集就业求职信息,了解岗位需求,同时努力求得用人单位的反馈。

(2)优化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工科类毕业生企业需求量大,每年进校招聘毕业生的单位多,供不应求,相比之下,财会专业因逐渐趋向饱和而逊色得多。用人单位并非对财会毕业生毫无需求,关键是如何让用人单位将对财会专业学生的有限需求放在本校招聘。理工类高校应通过实行就业“捆绑推荐”措施,与有联系的部分重点单位达成共识,在优先向其提供急需专业的优秀工科类毕业生的同时,促使该单位在需要财会专业人才时也优先录用本校财会专业毕业生。

(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供需平衡。依托理工科高校自身的行业背景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教师,形成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企业教师以自身丰富的实操经验、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在执教过程中引导学生,使学生朝社会和企业真正所需要的财会专业人才发展,并通过引入工作岗位的现实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性素质提供了绿色通道。通过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应用能力培养,促使“社会需求”与“学校供给”高位对接,实现高校与企业间的供需平衡。

四、结论

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并不仅仅来源于自身的先天劣势与财经类高校的品牌优势,还有社会因素乃至于观念原因,如个人、企业、政府等多方面原因。为缓解理工科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笔者提出理工科高校应依托本校行业背景优势,采取系统性措施,将财会类专业与本校优势学科相结合形成复合型交叉学科,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工科背景的高校,有着自身办学历史积淀和办学优势,因而可嫁接工科知识到财会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是财经类高校所不具备的天然条件。故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形成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应用性财会专业人才探索有效实施路径,方可成为培养复合型、行业型财会专家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刘术永:《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机制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年第16期。

[3]杨艳东: 《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

理工科专业篇5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宇宙中物体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其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渗透于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物理学中每一次重要的突破都会促使科学生产力的改进或导致新的科技革命。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又促进了物理学基础研究的发展,而产生了许多前沿交叉学科。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提高其物理知识,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精神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大学物理在理工科专业中的重要性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类各专业在大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是工程创新的源泉。因此,在理工科的大学物理教学中,我们既要强调物理学自身的研究方法与规律,又要注重物理学与各理工科专业间的有效衔接,以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要点为基础,各学科专业知识应该适当的加强纵向扩充和横向联系,加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对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物理知识并不一定能直接应用于专业工作之中,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懂得除了要注重大学物理对专业课程的基础作用,掌握相关的概念和物理规律,还应注重对物理思想方法的领悟和把握,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对物理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学习过程要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这些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由于扩招等诸方面的原因,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基础课程教学尤其是大学物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大学物理课程主要面向土木工程、资源勘测、资源规划、地球物理、环境科学、测绘工程、材料工程、机械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理工科专业大一大二本科生开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性等方面表现较差,对教师的教学上的引导有很强的依赖性,许多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通过综合各方面的分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部分学生物理基础较差,学习存在困难

由于近些年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及高校的扩招,部分地区学生参加高考时可以选报“3+X”的科目,所以部分学生高考时未选择物理。而大学物理是所有工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当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工科专业时,就显得物理基础和理解力相对较弱,使得同专业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此外,部分工科专业学生在高考录取时是单招生、民族生等,也会导致部分学生物理基础不同。这些问题导致部分学生较难跟上教学进度,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甚至少数学生未能通过期末考试。

(二)部分工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课时量的限制,大学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得特别详细。教师主要是挑重难点进行启发性的讲解,而大学物理的内容本身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且对学生高等数学功底的要求比较高,这就导致了学生在理解问题对感到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自己不积极钻研,不向老师、同学请教,就会因跟不上教学进度而导致消极、厌学。

(三)课程教学节奏快,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少

大学物理的理论性强且内容多、抽象、深奥,在学习过程中要用到很多高等数学的知识,特别是微积分,然而,工科专业大学物理的课时量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情况,为了缓解学时少、内容多之间的矛盾,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通常将上课内容做成电子教案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可以节约写黑板、画图等的时间,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量。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常进度较快,学生对物理推导过程的理解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因而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此外,使用多媒体教学,使部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也不做笔记,寄希望于课后拷贝电子教案作为复习使用,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四)课程内容面广,课时量少

大学物理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质点力学、刚体力学、电磁学、振动与波、光学、热学、相对论与量子物理等。而大学物理在工科专业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所开设的课时量一般为100学时左右,甚至更少。以我校(桂林理工大学)为例,如资源勘测、环境工程、化学化工等专业开设大学物理为96学时,分上下册,两学期完成,而通讯、材料等部分专业仅开设72学时。对于这些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绝大部分在中学都学过物理,所以物理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门全新课程,他们具有相当多的物理基础知识。然而,这些学生可能已经习惯于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对大学的教学可能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大学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一般对重要知识点以及难点部分进行重点讲解,而对于其他内容轻描淡写,很少有时间像中学那样进行大量的习题分析与讲解。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把重点、难点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无法形成较好的结构体系。

三、解决方案

鉴于大学物理在工科类专业中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我们提出以下方法来引导基础不同的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与能力,以获得更多的物理知识。

(一)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

大学物理在工科专业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一般在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在这个阶段,很多学生对大学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适应,对于物理的学习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中学物理的模式中。所以,在大学物理的教学工程中如何将学生从中学的思维模式中引入大学的思维模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开始时尽量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慢慢的进入到大学物理学习的氛围,掌握学学物理的方法和思维模式;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对于与中学物理相关的物理问题可以进行对比教学。

(二)进行适当的实例讲解和演练

大学物理作为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有较为系统的认识、理解与初步的应用能力即可,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必要像中学一样进行题海战术。因此,在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所做的习题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题,通过这些典型习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例如,可以通过一些小例题来引导学生用微积分和矢量知识来进行解题,以弄清物理定律、定理及其意义与应用等。通过与中学物理解题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大学物理解题中应用新方法的便捷性和严谨性。

(三)引导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和自学能力是一个合格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之一,是学生在学习、科研与工作中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能力。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是大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课堂上布置自学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查。2.提供相关的参考书,在平时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参考书进行解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学能力。3.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适当的增加大学物理中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建设与课堂同步的网络课程,提供教学课件、习题及解答、视频等相关学习资料,以方便学生自学所需。

四、总结

本文从大学物理在理工科专业中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部分学生物理基础较差、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节奏快使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少、课程内容面广课时量少等等。文章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如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进行适当的实例讲解和演练,引导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学能力等。

[ 参 考 文 献 ]

[1] 严嘉琳,庄应烘.大学物理渗透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与运用[J].高教论坛,2010(5):26-28.

理工科专业篇6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hematics; undergraduate course; employment;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220-02

0引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进程的加快,国内各个高校在创办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上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力增加在校的本科专业数量。作为创办综合性大学的产物,数学本科专业在全国各理工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但是数学本科专业在理工科院校的受重视程度和发展支持程度远远落后于其它的强势专业,这就导致了在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理工科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严峻,就业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成为理工科院校毕业生中就业弱势群体。因此,正确分析新形势下理工科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采取有效措施,是理工科院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理工科院校数学本科专业现状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规定(1999年颁布),目前的理工科院校本科数学专业主要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绝大多数院校均将这两个专业定位为非师范专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理工科院校本科数学专业毕业生已经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就业市场已经渐行渐远,比如说:高校数学教师、高中数学教师等行业已经对理工科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关上的大门,全国各理工科院校数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面向经济金融、计算机软件等方面培养应用性人才,但是由于传统观念、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数学专业学生又很难与经济金融、计算机专业学生竞争,这就导致了理工科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2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2.1 用人单位对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足调查发现,理工科院校数学本科专业每年大部分的已就业学生集中在软件行业,结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内容可以看出,这两个数学本科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完全能够胜任软件工程师的职位要求,但是大部分的软件公司招聘的时候只是写到计算机相关专业,对数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不了解,误以为数学专业不能够胜任软件行业的工作要求,这就导致招聘现场的专业误解,最终导致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难,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现状亦是如此。

2.2 理工科院校对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投入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也呈现出了市场特征,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供求关系,即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理工科院校根据自身发展,形成了其相对较强的学科领域,学校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优势学科,而对数学学科等弱势基础学科投入不足,导致发展滞后,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具体表现如下:

2.2.1 资金投入不足相对于其它工科专业来说,数学本科专业只需要很少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资金普遍紧张,很难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基础学科,导致数学本科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资金支持,在实验室建设、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校友资源建设等方面发展滞后,直接导致学生就业能力欠缺。

2.2.2 课程安排不成熟学校所开设课程是否适应职业需要,是决定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课程建设应随着社会的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依据数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数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可谓种类繁多,但是多而不精。原本为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开设了几个大的方向专业选修课,但是因为毕业总学分限制、教师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偏向计算机、金融、管理类的专业选修课开设较少,或者不能开设质量较高的专业选修课,最终导致课程多而不精,学生学的不扎实,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

2.3 理工科数学专业本科生自身就业问题突出

2.3.1 “硬”素质缺乏。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些“硬件”必不可少,即学历、成绩、动手能力等。而目前的现状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理论素养不高,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尤其是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实践经验缺失,直接导致笔试面试技能缺失。

2.3.2 “软”素质缺乏。除了所需的“硬件”外,毕业生还需要一些“软件”,比如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工作的获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缺乏相关的专业培养。

2.3.3 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存在盲目的乐观或悲观情绪,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存偏差,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同时也使得部分毕业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

3提高数学本科专业就业率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用人单位对数学专业的认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依旧处在经济危机恢复期,面对每年庞大的毕业生人数,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应加大对数学本科专业的宣传力度,促使用人单位对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就业工作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日常的宣传材料对数学本科专业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访软件等相关用人单位,并与用人单位及历届校友座谈,通过座谈访问宣传数学本课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生的基本能力,并在访问座谈中发现专业培养过程种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培养出更适合当今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从而提高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水平。

3.2 准确定位,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肯尼迪曾说:“大学的主要产品是人,然后才是技术”高校毕业生作为高校培养出来的特殊产品,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发展总是靠一些品学兼优的高校毕业生来推动的[1],高校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即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市场中的表现,它是毕业生质量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数学专业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准确定位由于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陈出新,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实行课改,数学专业开设了计算机方面的诸多课程,以促进毕业生就业。学校就必须准确地定位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培养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正是缺乏对准确定位,十年未得到社会认可。因此,学校每年应作相关方面的调研,不断深化改革,切实提高毕业生质量。②培养人才应逐步由学术专业型转向技术应用型。经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数学专业本科生为了避开当前的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是,但是随着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慢慢增加,并且能够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生也很少,大部分还是要走向就业市场。因此,学生的培养必须由学术专业型转向技术应用型,在本科阶段就培养出具有很高的技术应用水平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③实施模块化教学,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3.2.1 知识模块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应用知识模块、拓展知识模块[2]。基础知识模块的设定主要是以满足各个专业对数学的基本要求为依据,所涉及的内容是本科数学的最基本的知识,这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和思维能力,要做到“精”和“细”;应用知识模块,主要以应用为目的,正对学科特点和教学计划对课程的不同要求确立,体现数学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在现有阶段实现数学与计算机的知识交汇;拓展知识模块,根据学生自身特长与爱好的学生而设立。

3.2.2 能力模块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基本能力,就是通过学习,是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数学软件应用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专业能力,这一方面集中体现数学专业特色,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专业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综合能力,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

3.2.3 素质模块包括基本素质模块、综合素质模块。基本素质主要是指学生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包括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这一模块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包括校园活动,校外实习等。

3.3 建设全方位就业服务网络,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理工科院校要把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开展,将就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调动一切力量为学生就业服务,建设一个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

3.3.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培训,并能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支队伍不仅包括“就业指导中心”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包括主管就业的学校领导、院系领导和众多的学生辅导员。这支队伍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把就业工作落到实处[3]。

3.3.2 加强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就业网站的作用就是服务同学,应该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可以建立完整的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根据学校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学院分专业将其信息进行归类整理,便于学生查询。就业网站还应该分类整理汇总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及时向学生,以便学生能够很容易了解到就业的各种信息。

3.3.3 加强企业与学校对接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加大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为数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开拓就业渠道,尤其是加强同上海、北京、苏州、合肥、大连等软件行业集中的地区开展专场宣讲等活动,广泛宣传,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理工科专业篇7

工科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力学是三大力学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A类(航空、航天、机械、土建类)工科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具有完整体系并持续发展着的独立的学科。它不仅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理论基础,也是许多工科专业课程,如机械原理、飞行力学等课程的基础,而且在机械、土木建筑、航空航天等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科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力学属于物理学的分支,它是应用物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在普通物理力学课程的基础上运用高等数学工具,全面系统阐述宏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一门课程。它比普通物理学中力学课程理论性更强,内容更抽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理科和工科专业理论力学课程都具有课程体系严密,逻辑性强的特点,都强调概念的确切性和数学证明的严格性。课程中许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都需要高等数学等先修课程的知识,都力图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严格的逻辑推理研究力学中带共性的问题。

3.课程目的和任务

工科中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各门力学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通过简化建立实际工程问题力学模型并进行分析与计算的能力。

理科中的理论力学课程主要研究宏观物体在低速机械运动过程中的物理规律。其主要目的是介绍、推演和总结物理学的基本规律。课程内容中的许多理论性强原理的推导和论证依赖于高等数学方法的应用,因此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理科和工科专业理论力学课程内容设置的比较

工科专业所学习的理论力学课程分为基础部分和专题部分。一般不同的学校和专业根据需要设置的理论力学课程的内容不同。对于一般中等学时的工科专业,主要学习理论力学的基础部分,其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课时安排一般为64~72课时。以哈工大第七版《理论力学》教材为依据,静力学部分主要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运动学部分主要包括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部分主要包括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等。专题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力学基础、非惯性系中的质点动力学、碰撞、机械振动、刚体定点运动、自由刚体运动、刚体运动的合成等。

理科专业所学习的理论力学课程一般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为质点力学,即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的坐标系下对质点运动的描述方法、质点运动定律、质点动力学的基本定理及其对应的守恒定律、有心力场下质点的运动轨迹等。第二章为质点组动力学,该章讨论的内容与第一章类似。第三章为刚体力学,重点为刚体的动力学方程、定轴转动、平面平行运动以及定点运动。第四章为转动参考系,重点讨论非惯性参考系下动力学问题。第五章为分析力学,主要内容包括约束与广义坐标、虚功原理、拉格朗日方程的推导和应用;微小振动问题等。课时安排一般为54课时左右。

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理科和工科专业的理论力学课程存在明显差异,这是由于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以教学对象、教学目标为依据,同时由于专业不同、课程性质不同,因此学生学习内容存在较大差异。

另一方面,两门理论力学课程内容也存在部分相同的内容,只是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学重点不同,尤其是工科专业理论力学基础部分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与理科专业理论力学中的质点、质点组以及刚体力学部分。以刚体的运动为例,工科在运动学中要求熟悉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能熟练求解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在动力学中要求熟悉刚体平动、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规律描述。理科中对刚体运动的讨论是理论力学的重要部分,一般教材中有六节教学内容,每一节内容都涉及较难的高数知识,如讨论转动惯量时引入了惯量矩阵等。从这方面来看,相对于工科专业的理论力学要求来说,理科专业的理论力学内容虽然较少,但知识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运用能力更高。

【参考文献】

理工科专业篇8

(一)专业建设特色是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要点

现实情况下,应用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大同小异,很多应用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相互借鉴,在建设中忽视了自己的建设特色;很多应用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要么参照综合性大学建设模式要么参照高职高专建设模式,没有找到自己的建设模式。这两种情况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建设好,要在专业建设中脱颖而出,必需有自己的建设特色,在有特色的建设中培养专业特色。以建设特色促进专业特色的发展,以专业建设为中心,将创新理念、特色理论、专业建设理论等有机结合,打造有特色的应用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模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色是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就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而言,专业建设特色是一个重要切入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在能力、素质、规格等方面不完全一致,已成为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造成这种状况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方面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作为各学校专业设置的指南,比较粗略,并且更新速度慢,实效性不强,与当前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比滞后;另一方面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方面根据市场热点一哄而上,专业缺乏积累,造成简单重复建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非常不利。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企业需要大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大量学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只重视开办,不重视建设,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一)定位不精准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多定位于高素质工商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高素质要求学生具备哪些条件,达到何种程度;应用性是指在那个领域哪个环节应用等都比较模糊。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区别不大,定位目标不精准,建设没有针对性。

(二)特色不鲜明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基本相同,建设特色不鲜明,建设条件、方法等基本一致,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大致相同,没有体现学校的定位、没有体现学校所服务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没有体现学校所依托的行业特色。

(三)理论不够专

工商管理专业是按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培养要求中一般要求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是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这些课程是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涉足的领域较多,对每一个领域如市场营销又不可能很深,所以出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不够专。

(四)实践性较弱

工商管理专业涉及到的理论较多,一般在课程结构上理论课在学时和学分中占比较高,实践课占比小,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实践课时比例不低于35%,但实际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授课环节没有很好的落实,原因主要有:

1.许多课程中的实践环节由于缺乏环境条件在实际中难以开展,老师以讲授为主,逐渐变成了理论课;

2.工商管理专业许多课程使用模拟软件,在机房上课就作为实践课,但实际上运用模拟软件上实践课效果非常不理想,一方面是软件设计水平一般,另一方面是软件程序化较多,而工商管理艺术的成分不能在软件中完成;

3.一些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的知识广,不能准确对应企业某个岗位,到企业后,企业不能提供相应实践内容,学生容易产生怨言,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4.工商管理专业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事、战略等,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往往只在某个岗位,学生实习中涉及到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相对较少。诸多情况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偏弱。

四、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色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满足企业的需要,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围绕区域经济、地方企业需要进行。如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题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都应围绕地方经济进行,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有针对性进行建设,要有一定的建设特色。具体的建设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体现专业定位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在建设中首先确立专业目标,然后进行专业建设。一般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以能够在盈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专业定位没有特色,好像任何机构、行业、部门都可以胜任,如果每个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都这样定位,围绕这个定位进行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没有特色。在进行专业定位时要经过对本专业面向的行业、岗位、用人市场等多方调研,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面向需求对象,然后分析其他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定位,在给本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进行差异化定位,这样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才能体现特色。

(二)符合区域经济特色应用

型本科院校建设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学专业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在制定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区域经济特色和地方企业的实际需求,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学专业建设中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硬技能的培养环节上,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适当增加有关地方企业的相关知识,形成不同地方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特色。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交通、地理、风俗、生产力等的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模式等出现较大差异,比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发展汽车与医药,其定位上与武汉其他区域的定位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其主要集中在汽车生产与贸易和医药物流,因此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应反映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专业课程中可以加入汽车、医药方面的课程或者在平时学生学习或实习中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三)突出行业特色

许多学校在建校中有浓厚的行业背景,如湖北经济学院有银行背景,武汉商学院有商业背景,有些院校本身就是行业中的院校,如电力院校、农业院校、水利院校、交通院校等类学校,这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的工商管理专业和行业结合有自身的优势。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与行业发展紧密相连,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结合行业特色来进行差别化竞争。工商管理专业在建设中要依托行业、结合行业、突出行业,才能有建设特色,行业定位取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不同行业特色,例如城建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结合当地城市建设培养人才;交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结合交通行业培养人才;电力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结合电力行业培养人才。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结合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医药、物流行业。

(四)实践与就业结合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就体现了实践和就业结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尤其应重视实践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涉及的知识面广,在实践中可能只涉及到所学知识的少部份,许多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实际情况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有自身的优势资源,在安排学生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形成不同院校学生实践过程、场所等不同,提升的能力也有所差别。如果实践和就业结合,学生在实习实践后,对实习实践单位熟悉,在实践单位就业非常顺利,企业和学生相互了解、磨合得时间就减少了,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为学生减少了就业风险。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就充分考虑了自身优势、区域优势、环境优势等,安排学生实践的环节、场所,重点有选择性的培养学生能力,这些学生将来的就业选择就会有差异,避免了激烈的竞争。

(五)创新与创业结合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学经营、学管理,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创业素质。在专业建设中结合创新、创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结构的工商管理人才,即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根据这样的目标,在建设工商管理专业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3个部分。

1.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长远角度来看,其主要着眼点应该是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即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志向、创新创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并提供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等。首先阅读创业者的经历,使他们从小接受创业者的熏陶;其次参观工厂企业等场所,让他们对各行业有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理工科专业篇9

一、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

(一)学科归属上存在的争议。学科归属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影响很大。普通高等院校都将交通相关专业归入工学门类,但它属于机械汽车类还是土木道路类,不同高校曾有不同认识,这给其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带来了不少困扰,导致其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体系进行了反复调整①。因此,必须慎重考察专业归属问题。1998年,教育部将原有交通相关专业统一于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交通运输类,原有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专业目录中被取消。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正式批准设立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并将其分别列入法学和工学门类,同时在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置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但事实上,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到底归属于管理学、法学还是工学门类的争议②仍然存在着,且仍需要进行讨论。

(二)行业知识需求和学科属性分析。分析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应从交通管理工作对知识需求角度出发。根据实际需求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管理,参与道路交通规划与组织。做好交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新闻传播乃至法医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才,而核心需要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其对知识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是基础。交通管理对象是人的交通出行行为。研究表明,尽管人是交通系统中最关键的因素,但也是最难改变的因素。③因此,从研究和实践来看,干预交通行为最经济也最符合人本精神的措施仍然是针对交通设施的工程措施。从系统角度看,道路安全、有序、畅通与否,深受交通规划和交通工程设计好坏的影响。大量实践证明,不科学的交通规划和设计严重制约着交通管理水平,且无法通过路面执勤执法加以改善。由此可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和开展交通管理工作,必须掌握交通规划和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与其他部门实现无缝对接,共同为交通有序出行创造一个基础性环境。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扎实的工程学知识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安院校毕业生进入公安机关工作,主要是承担社会管理任务,与工科院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不同,后者更加注重具体技术。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例,公安院校毕业生侧重系统规划和设计,需要对城市交通管理宏观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而工科院校毕业生更侧重系统建设,需要掌握具体的实践技术,如计算机编程技术等。

2.管理是统领。管理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基本定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不仅包括对驾驶人、车辆的管理,还包括对交通安全、执法活动、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这些工作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学知识为指导和统领。当然,这种管理还必须建立在对法律特别是工程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否则将会是空中楼阁、无水之源。

3.执法是职责。执法是公安机关的主要工作职责。对于交通警察来说,其执法任务主要是路面执法和交通事故处理,但“法律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深深地嵌入社会”的,因此,执法必须建立在对交通出行行为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综上所述,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以交通出行行为和道路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知识为基础、管理学知识为统领、法学知识为重要内容,以信息技术等其他知识为支撑或补充的多学科交叉专业。由于工学的基础性地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归属工学门类之下,并置于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之下,体现了公安学和法学特色,而以交通管理工程为专业名称,正是对本专业学科属性的准确描述。

(三)能力培养目标及课程群设置。按照实战部门人才需求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科归属,其培养对象应具有如下四种能力:一线执勤执法能力——掌握法律和交通管理基本知识,能够完成一线执勤执法工作,确保规范、理性执法;事故处理能力——掌握交通安全原理和相关法律知识,具有事故勘查、鉴定、处理、追逃的能力,确保事故得到公正、规范处理;交通工程设计能力——掌握道路交通运行基本原理,能够开展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以推动交通出行更加安全、有序、畅通;交通管理能力——掌握管理学、系统科学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交通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完成交通管理辅助决策任务,提升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鉴于上述能力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本着“通专结合”的原则,在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后期,以交通工程、交通管理和事故处理为发展方向,将若干门课程设置为一个课程群,进行适度有区别的培养,这也符合一线实战部门存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才专业化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课程体系设置分析

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涉及心理学、工程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的研究方法、思维模式各不相同,给学生认知带来诸多困难,为此,必须要构建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一)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框架。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建立在学科知识框架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框架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一是研究个体驾驶行为,以规范出行、保证安全为目的;二是研究群体特征(即交叉口和路段的交通运行特征),用于指导交通工程设计,确保点段交通出行的安全、有序和畅通;三是研究道路交通系统状态及影响因素,以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结构,提升系统运行效果。上述理论框架是课程设置的基础,但课程体系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原则。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目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层次递进性,④结合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特征,提出优化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五点原则和方法。

1.分层次构建体系。通常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和应用两部分,修完理论课程后再修应用课程,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按照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尽管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个体组成群体,群体构成系统”的规律,但不同层次的理论之间并不存在较强的支撑关系。如研究个体特征的驾驶行为理论虽然为研究点段交通运行的交通流理论提供了部分知识基础,但后者更多地建立在相对独立的研究基础上。各个层次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构建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上述特征,分为三个层次,且每一层次有相应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

2.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必须紧密衔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同一学科不同知识点在不同时间点介入形成若干门课程,但必须注重这若干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智能交通系统的先修课程为信息系统,有的学校将这种关系紧密的课程分割安排在第二个学期和第七个学期,这就破坏了学习的连贯性。因此,构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尽量将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紧密衔接起来,前后相隔最多不应超过两个学期。

3.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研究并解决对象抽象问题。人、车、路是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并不是以单个元素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它们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内容并非交通系统元素的物理特征,而是系统的运行状态。抽象的研究内容,给学生认知带来了困难。为此,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按照“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路径,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习应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实践应置于理论指导之下。如为深入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首先,学习驾驶技能,形成对安全驾驶的感性认识;其次,学习交通心理学、道路工程、车辆构造等理论课程,掌握交通安全基本理论;再次,学习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等应用课程,掌握事故处理、秩序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最后,参加交通管理一线实习,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区别实务知识体系和教学知识体系,确保教学中认知的系统性。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突出主干课程,并逐步延伸至支撑课程。如在设置事故处理系列课程时,一种安排是借鉴事故处理的实务流程,先安排事故勘查课程,后安排事故处理与调解课程;另一种安排是先讲授事故处理与调解一般原理,后讲授事故勘查课程。前者虽然符合实践工作流程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但由于事故勘查课程距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较远,容易造成认知碎片化。而后者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先对事故处理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然后再学习事故处理相关技术细节,符合“由面到点”和“由易而难”的认知科学规律。事实上,实务知识体系是面向工作流程而非认知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要警惕业务知识体系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干扰,即实务知识体系对教学知识体系的干扰。

5.强化方法论教育,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对应用知识的理解。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多是通过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具体交通实践问题而获得的。如交通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来研究交通行为的。由此可见,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的科学性,是建立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的。因此,教学时必须注重课程中的方法论部分,而不仅仅是应用知识部分,否则,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会因未能深入理解掌握方法论而增加对应用知识的学习难度,而且还会因缺乏方法论的支撑而不能妥善解决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尽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但“应用型”不等于“操作型”,这就要求培养对象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如实战部门要求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不仅要能够执法,更要能够做好说理执法,这就需要执法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主要课程和各学期课程安排。根据上述分析,应结合不同阶段学习目标,安排相关专业课程(见表2)。大一两学期基本不开设专业课程,因此在表中不涉及大一的课程安排。

三、结语

2011年,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公安高等教育的一大突破,填补了公安高等教育一级学科的空白,为公安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顶层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全国公安教育者为公安学科的丰富、完善添砖加瓦。通过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在对一线实战部门繁杂的知识需求进行梳理概括的基础上,笔者论证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归属工科门类的理由,并描述了多学科交叉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四个能力培养目标,并建议按照三个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群,以“通专结合”的方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特点,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五点原则,特别是注意到“应用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交通管理工程和交通工程”“教学知识体系和实务知识体系”的区别,并希望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确保课程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满足一线实战部门知识需求的人才。

注释:

①朱明轩、孙静怡、曾应昆:《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②宁乐然:《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简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龚鹏飞:《论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的发展》,《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理工科专业篇10

1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艺术院校相比,工科院校所开设的艺术类专业大多都是新办专业,学校的师资多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管理的经验相对不足。并且师资多为传统艺术院校毕业,因此在办学过程中,极易存在以下若干问题。

1.1忽略工科院校背景文化

工科院校在艺术类专业办学中,容易大幅度参照传统艺术院校的办学宗旨。但是工科院校中却不具备传统艺术院校那样的支撑背景与人文底蕴,因此工科院校的艺术办学往往很难在学科交叉上与工科大平台相互渗透、共同发展。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格格不入等现象。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教师办学也只是疲于应对各种教学常规、职业守则和教师职责等基本素质的开展而已。再者,部分工科院校开设专业类别不合理,有些院校开设纯艺术学科,既没自己的特点也拼不过传统艺术院校纯艺术,无法做到扬长避短。

1.2师资引进不合理

由于工科院校所开设的艺术专业应用性较强,而工科院校往往过于重视教师的学历,招聘要求多为博士学位,而具备博士学位的艺术人才大多偏向理论方向,且缺少应用实践环节的相关能力。无法胜任艺术专业办学中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三维艺术表现、数字化虚拟现实、材料工艺、计算机作曲等诸多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艺术课程。因此在办学中很难在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这个层面上,体现工科背景的大好优势,培养不出迎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1.3教学忽略实践

目前,国内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办学体系尚不完善,由于课程内涵、目标不清,上课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盲目随意增减课程的现象还依然存在。办学课程比较孤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缺少贯通衔接。教学过程往往忽略实践,导致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低下,然而面对这些办学缺点,很多教师却缺少客观的全面认识。只是一味认为高校艺术办学只是培养学生艺术理念与创意的摇篮,至于技术层面则是职业技术院校所培养的方向。而实践则是学生在实际工作才需要进行训练的。然后,这样的认识完全忽视了实践是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若学生在大学里缺少实践操作的常识,缺乏动手应用能力,那么走上社会会感到学非所用,不能迅速融入复杂的社会实践中。

1.4缺少教学监督力度

工科院校开办艺术类专业,在教学监督的模式上大多参照工科专业监督体系,即通过院、校两级监督制度、学生评估制度来进行监督教学。其中在院校两级监督中,工科院校往往会对督导人员的定位在教务处行政人员及老专家、老教授身上, 这套体系如用在工科专业上,无疑是经过多年反复实践论证的必然结果。但用在艺术类专业上,往往失得其反。其中原因便是工科院校办艺术专业,时间跨度短,艺术专业又是极需新鲜创意与思维更新较快的专业类别。老专家,老教授也许通过课堂秩序、氛围上观察,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一定的判断,但是在教学的知识结构方面,尤其是一些新型思维,新技术层面上难以做出全面的分析。因为艺术类专业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不断迎合时尚,不断根据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艺术做出新诠释,时代节奏感颇快。再者,缺少教学监督力度还体现在艺术类办学监督中,没有一套完善优胜劣汰的监督机制。让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安逸感且难以与时俱进。

2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2.1明确专业设置

工科院校开办艺术类专业,不能再走传统艺术院校老套路,应密切结合工科院校的背景文化与整体氛围,确立自己的专业设置,探索自己的办学路线,争取做到另辟溪径。而不是一味模仿传统艺术院校。同时需要牢记在工科院校办艺术专业,其优势是工科背景,劣势也是工科背景。因此必须走出一条科学与艺术相互统一、共同发展的新路线。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应该充分利用院校整体优势,创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例如建筑类工科院校可开设建筑设计、环境艺术等专业,机械类工科院校可开设工业造型、产品装置等专业,信息工程类工科院校可以开设数码动画,虚拟现实、计算机作曲、新闻传媒等专业。

2.2优化师资结构

师资问题一直是办学中的重点,教育水平的高低实际上是师资实力的体现。优秀的学术与教学水平都是依靠师资素质而定。目前,国内工科院校开办艺术类专业时间较短,教育水平与国外同类大学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需要利用好现有条件,采用多渠道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综合实力。

1)在专业队伍中挑选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根据历年教学成果、科研成果选拔一批优秀教师,通过重点培养,在专业素质的深度与广度上进行全面提高。并通过他们进步带动整个专业团队形成更好的教学与科研氛围,使整个学科建设在协作中谋求共同发展。

2)组织中青年教师出国学习或引进国外知名院校留学人才。在办学中,部分应用型艺术专业知识体系更新较快,需要开阔新眼界,吸收新知识。这就需要组织一些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出国接受培训,从而充实自身专业素养,力争做到与国际同步。同时也可以吸收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工业设计、艺术设计、表演、电影等专业很多国外知名院校的教育地位有目共睹,这些留学人才因为有了一定留学经历,在专业水平、艺术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对比国内艺术院校人才而言是有很大的优势。

3)适当降低学历要求,吸引业界人才任教。对于工科院校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艺术专业,不仅需要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知识份子同时也需要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业界成果的人才,如设计师、工程师等。因为他们长期接触一线项目,对市场动态、行业标准、以及科研过程的种种方式方法,了如指掌,这正弥补了大多高校教学中缺少实践指导方面的缺陷。同时也能加强艺术类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促进专业建设长足发展,合理丰富师资配置。专业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专业建设合理融入业界人才会给院校提供更广阔的科研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平台。

2.3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工科院校艺术类办学要体现自身特色,尤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需要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种应用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也能更好的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对未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因此在专业教学中需要做到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培养学生。

1)提倡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科院校艺术办学,应用性较强。那么在课程设计中,需要避免封闭教学,应当使专业教育与社会项目、市场实践紧密的结合。可以从任课教师实际科研项目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也可以校企结合的形式提供学生到公司、企业中进行培训,了解一线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及进行适当的培训与操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也可以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专业水准与市场定位是否脱节。学生学习不再是通过教师的作业分数才能了解到自己学习水平,而是通过更广阔的业界对比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真正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形式锻炼专业能力,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学校与任课教师应当在课程设计中,适当考虑给学生按照专业类别进行相应的市场实践。

2)提倡市场意识的培养。培养市场意识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有清醒的认识,使学生在压力之下产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知道在专业学习上需要实实在在的主攻哪些科目。提高学生的抗风险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预见市场发展的能力,及时拓展甚至转换专业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这些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艺术专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由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的,比如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前几年业界停留在手绘制图的阶段,但现在就必须掌握好计算机辅助才能进行设计。再比如游戏专业,前几年只需要做到三维技术熟练就可以胜任工作岗位,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游戏在三维的基础上,在向虚拟交互与现实技术过渡,那就需要业界人员改变旧观点,学习新知识,适当进行专业转变,否则就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因此,在专业学习中,任课教师必须提倡学生对市场意识的培养。

3)加强合作研讨与交流。在工科院校的艺术专业办学中需要加强不同院校之间的研讨交流。可以由学校组织,教师带队的形式,与知名院校进行专业文化交流。通过了解不同院校相同艺术专业的办学模式、专业体系、知识结构,加强自身院校的学习与进步。既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让学生多了解其它院校学生的学习方法。利用院校之间的合作研讨与交流从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并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4完善教学督导体系

目前,工科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果在教学的同时不注重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就不能保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根据社会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工科院校办艺术类专业不但需要对教学不断摸索,还需要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在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合理强化教学督导组。首先,无论是深化教学,还是深化教学管理的督导体系,都需要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督导组。目前,大多工科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督导人员在选择模式上都是参照工科院校共同的标准,即教务处行政人员或学院党政领导干部与具有正高职称的老专家、老教授等组成。这样的组合在针对艺术类专业教学督导而言,存在一定的知识结构单一性。看似领导管理层与高职称教师俱在,但在教学督导的过程中,这样的团队难以针对应用程度较高的艺术类专业进行准确的教学评判,原因有两点:一是缺少青年教师,在这里笔者想说明的是本观点并不意味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比老教师全面,而是想表明艺术类专业是一门不断根据社会主流意识需要不断更新与创新的学科类别,在理解新时尚元素或接受新信息、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青年教师相对比老教师接受的信息量要大。因此在教学督导人员搭配的层面上,除了安排老教师作为教学督导人员以外,应适当补充部分青年教师来完善与强化教学督导力度,同时也提高对教学质量评判的准确性;二是缺少业内人士督导,高校办学不仅是为了高校培养人才,也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在教学督导的过程中,如果全部选择在校人员作为督导成员,那么这种督导的评判标准只局限于学校内部。教学的内容是否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出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市场。这些答案如果等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再来验证那为时已晚。因此高校在督导人员的选择上,可以适当考虑聘请一些业界人士配合学校共同督导教学,同时也会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发展。

2)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合理的教学督导体系除了设置督导人员以外,还需要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引入优胜劣汰机制,这也是国内教学督导机制的大势所趋。对当今国家所大力提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促进。因此,在艺术类专业办学中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并据此建立一套开放性的课程管理标准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一门专业课程能否开设,不再由一个既定计划做决定,而是由审定课程的督导组成员和选择课程的学生来共同决定。同样一门已开设多年的课程是否能继续开设,也应遵循以上原则。督导组衡量课程的可行性主要是根据学科标准评判,而学生选择课程的依据主要是依托社会适应性和现实的需求。 以上两方面是决定一门艺术类专业课程是否可持续开设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引入该机制,可以不断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教师所教知识只会让学生更加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赵黎.艺术院校的教学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6(2).

[2] 沈之隆.中美高校艺术教育的比较[J].中国教育报,2003(8).

[3] 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板出版社,2007(7).

理工科专业篇11

一、高校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人才培养是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目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基础,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存在“大一统”的现象,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存在偏差,缺乏特色,没有结合高校的优势。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不但浪费了教育资源,且导致人才培养出现问题,使得学生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从而导致就业难现象的产生。

2.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中强调多学科交叉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结构扎实。但是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发现存在多而杂、侧重点不突出的现象。同时,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行业背景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使得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

3.教学方法简单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有效解决。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多在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授课,没有实践经验,在教学时无法融入自身的体验,导致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强。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仍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缺乏动手能力。而工商管理岗位需求的是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人才,无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会限制其未来的发展。

4.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

实践教学活动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中都安排了相应的实践环节,且校内开设了实验室、实训课程以及校外的暑假时间、毕业实习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实习场所不固定,多数学生都是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实习的内容较为简单,只能了解到一些简单的运作流程,对未来工作的帮助不大。学生的实习报告也相对简单,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评价制度,难以对实践活动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二、行业背景下高校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途径

1.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学科建设的目标

学科建设目标基本上奠定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定位,同一所学校对于不同学生的人才培养也有不同的目标。在行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需要根据高校自身的优势以及专业特色,确定教学目标,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尤其是要充分凸显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与个性化。明确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系统掌握工商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熟悉行业背景、生产运作流程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2.优化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行业中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各种单位的用人倾向,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设置的行业特色,优化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以及技能课程的课时。应当重点加强两方面课程设置:一方面是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建设,结合行业特色并以实践活动为指导,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以及情境的研究,尤其需要重视结合行业背景的环境特征,不断吸收各种研究的经验与成果,注重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经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传统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由课程教师、实践导师以及企业共同合作进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练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同时,还可以通过创办学校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模拟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对于其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为了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可以从企业引进相应的人才,在合作企业中寻找管理人才来进行授课,或是聘请专家开展座谈会,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辅导授课,从而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同时,可以让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或是外出深造,了解行业需求,从而提高行业特色。

4.构建特色的实践缓解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利用合作企业的优势,通过举办相应的模拟管理比赛,例如策划营销、管理决策等比赛,让学生通过竞争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并突出行业特点。目前国内外经管院校在实践活动中多使用了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演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利用假期进行实习,从而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在实习活动中应用到所学的知识,能够生化理论知识,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较好,还能与合作企业经定向就业,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或是参与各种课题研究,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座谈会议,让管理专业人员或是企业家来讲述自身的经验,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高校也要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效率。

理工科专业篇12

一、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一)目前课程设置基本情况。目前,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结构按照学科知识逻辑与技能训练的先行后续关系依次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专业课、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达到毕业要求需学习的课程和相应学分情况如下。通识教育模块中的公共必修课需修62学分,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数学、计算机、创业就业教育、军事理论、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指导、形势与政策。公共选修课需修6.5学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四类。专业课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需修55.5学分,课程包括统计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学、创业管理、管理沟通、企业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导论、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微(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生产管理课程。专业选修课需修15学分,课程包括财经应用文、工商管理专业英语、企业管理咨询、经济法等。实践教学模块需必修25学分,课程包括军训、专业公益劳动、入学教育、英语教学周、社会调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实践、EPR沙盘综合实训、创业管理教学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实践、毕业(教育、实习、论文)、调查报告。素质拓展模块需选修4学分,课程包括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文明道德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个性发展活动、就业创业活动六大类。(二)目前课程设置的可取之处。1.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指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3]一个良好的课程结构必须在各模块之间分配合适的比例,才能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效驱动学生更有目的和方向地训练管理技能。[4]根据上述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从事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5]学校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学中通过相关的实践课程设计和运作,分别在英语教育、计算机教育、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电子商务等多门课程中为学生开设了与理论搭档的实践课程,最后搭配专业实验和社会调查、课程实验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课程的设计除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3.素质拓展课程特色鲜明大学生素质拓展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能力培养体系,是提高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实现毕业多证上岗的主要途径。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教育,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前基本都能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初级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另外,素质拓展项目中还包含各种校内、省内、部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市场营销大赛、体育运动比赛等活动,以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提升学生引导力、想象力与行动力。(三)目前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1.该有的课程没有根据前面的课程设置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学校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该有的课程没有的情况。公共必修课要求所修学分为62分,占总学分的36.9%,主要包括四大块:政治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体育教育。从学分的分配上,四大块依次为:14分、15分、14分和4分。由此可见,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政治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独占鳌头,而计算机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明显被忽视;公共选修课限定在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艺术三个方面,提供了上百门左右的课程供全校所有专业的人选修,公共选修课必修6.5个学分,只占总学分的3.8%。公共课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达到了9.7∶1,选修课的比例偏小同时选择偏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直接照搬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占418个学时,26个学分,可是实验学时只有106个学时,只有少部分的核心课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专业选修课安排了240个学时,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8.9%,在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专业选修课增加了48个学时,3个学分。虽然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加了,可学生可选的范围十分有限,为12门课程选8门,且专业选修课中没有实验课。素质拓展是学校的特色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集中体现,与学生未来的就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课程设置数量充足,可只有4学分,占总学分的2.3%,这个比例明显偏低。2.存在内容重复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还存在可有可无的课程:公共必修课中数学课程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课程,各个专业对数学知识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可以整合工商管理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集中开设一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会计学原理,是初步介绍会计学相关知识的,与专业基础类课程的企业会计课程存在内容的重复。同样,统计学和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以经济数据为对象,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变量关系,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的。这些重复的课程不仅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而且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3.存在设置不合理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中,有些课程完全可以去掉:一个学校的专业特色可以通过专业选修课来体现,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没有根据学校本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创办有特色的课程。专业选修课中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与工商管理专业实际联系并不大,完全可以替换成其他课程;工商管理专业英语应该与公共基础课里的英语课程相融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加强了课程专业性;实践教学中的英语教学周应该与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而不应该再占用课时。

二、具体课程设置的匹配度分析

(一)与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匹配度。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培养要求大致相符,但是,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匹配度仍然不高。在课程设置中,缺少关于专业法律知识的课程。目前,学校只开设了经济法这一门课程。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虽然触及了一小部分的法律知识,但仍然无法达到工商管理专业的要求。同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课程设置中只有英语课程,缺乏相关的人文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学校的实践教学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建立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二)与本专业办学条件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与本专业办学条件的匹配度低。首先,学校的师资水平跟不上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教学负担过重,他们又要备课,又要搞科研,还要评职称,根本无心再考虑课程的设置问题,只管按部就班上好课就行,而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整个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其次,学校的硬件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需要专业实验室及相关设备,但是,学校硬件建设较为落后,实验室不足、配套设备不够,而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又少,且质量不高。(三)与学习规律的匹配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一部分与学习规律不匹配的情况,课程的教学进程应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6]以现在开设的专业导论和企业生产管理两门课为例,专业导论是专业入门的理论课,在企业生产管理课程等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中都有所涉及,因此,专业导论应为企业生产管理的先修课程。但目前实际情况是,企业生产管理于第5学期开设,而专业导论于第6学期开设。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一)调整课程模块比例。调整各个类型课程模块的内部比例,要增加必要的而现行课程模块较为缺乏的课程,同时,撤销、合并多余、重复的课程,使每一项课程都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面对大量的基础理论课程,学校应加强教师现代技术手段的培训与运用,架构新型、通畅的师生交流与教学平台,及时将丰富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实际教学生产力,尤其是要关注MOOC课程资源对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7](二)丰富课程内容。在公共必修课方面,大学语文或者学位论文指导可以培养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述的技能,因此,学校应增设这方面的课程。除了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管理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决定了其最终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为此,学校可以开设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团队建设等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公共选修课方面,应开设类型丰富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应增设工商管理基础文献选读课程,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增设民商法相关课程,以帮助学生构架专业法律知识体系;应增设“管理者社会责任理论”或“管理者商业道德”这方面课程,使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具备符合社会标准的商业道德。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可以对选修课进行模块设置,如设置物流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和经营分析模块等,供学生自由选择。此外,还应开设相应的实验课,进行相关的素质拓展,并提升相应的比例。(三)优化课程进程。教师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应互相探讨,明确思路,在理清各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所有课程进行整体化设计,按照知识的接受顺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优化课程,使学生掌握不同课程在整体课程设置中的位置、功能和彼此的关系。就企业生产管理和专业导论两门课程而言,专业导论应开设在企业生产管理的前面。

四、总结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将是社会及企业需求的主流。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应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并且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十分必要的。课程设置必须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相匹配,以满足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何倩 尹红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2.

[2]工商管理联盟.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EB/OL].(2009-02-12).www.mbaun.net/a/2009-02/15605286.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26-327.

[4]罗拥华,欧绍华.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缺陷[J].中国市场,2013(12):194.

理工科专业篇13

一、高校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人才培养是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目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基础,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存在“大一统”的现象,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存在偏差,缺乏特色,没有结合高校的优势。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不但浪费了教育资源,且导致人才培养出现问题,使得学生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从而导致就业难现象的产生。

2.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中强调多学科交叉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结构扎实。但是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发现存在多而杂、侧重点不突出的现象。同时,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行业背景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使得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

3.教学方法简单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有效解决。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多在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授课,没有实践经验,在教学时无法融入自身的体验,导致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强。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仍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缺乏动手能力。而工商管理岗位需求的是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人才,无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会限制其未来的发展。

4.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

实践教学活动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中都安排了相应的实践环节,且校内开设了实验室、实训课程以及校外的暑假时间、毕业实习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实习场所不固定,多数学生都是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实习的内容较为简单,只能了解到一些简单的运作流程,对未来工作的帮助不大。学生的实习报告也相对简单,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评价制度,难以对实践活动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二、行业背景下高校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途径

1.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学科建设的目标

学科建设目标基本上奠定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定位,同一所学校对于不同学生的人才培养也有不同的目标。在行业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需要根据高校自身的优势以及专业特色,确定教学目标,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尤其是要充分凸显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与个性化。明确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系统掌握工商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熟悉行业背景、生产运作流程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2.优化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行业中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各种单位的用人倾向,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设置的行业特色,优化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以及技能课程的课时。应当重点加强两方面课程设置:一方面是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建设,结合行业特色并以实践活动为指导,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以及情境的研究,尤其需要重视结合行业背景的环境特征,不断吸收各种研究的经验与成果,注重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经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传统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由课程教师、实践导师以及企业共同合作进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练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同时,还可以通过创办学校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模拟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对于其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为了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可以从企业引进相应的人才,在合作企业中寻找管理人才来进行授课,或是聘请专家开展座谈会,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辅导授课,从而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同时,可以让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或是外出深造,了解行业需求,从而提高行业特色。

4.构建特色的实践缓解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利用合作企业的优势,通过举办相应的模拟管理比赛,例如策划营销、管理决策等比赛,让学生通过竞争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并突出行业特点。目前国内外经管院校在实践活动中多使用了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演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利用假期进行实习,从而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在实习活动中应用到所学的知识,能够生化理论知识,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较好,还能与合作企业经定向就业,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或是参与各种课题研究,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座谈会议,让管理专业人员或是企业家来讲述自身的经验,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高校也要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效率。

结束语

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需要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结合高校以及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为行业输出更多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行业背景下高校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中,需要将行业特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行业意识,从而为行业发展输送人才。还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改进,提高教学效率,凸显专业特色,这样才能够发挥高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朱亚兵,王丽娜.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普通财经类院校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