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核心论文实用13篇

理工类核心论文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学术月刊

北京示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文史哲

学术研究

江海学刊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战线

江苏社会科学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学刊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浙江学刊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江社会科学

田径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求是学刊

人文杂志

江西社会科学

湖南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习与探索

江汉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求索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州学刊

南京社会科学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甘肃社会科学

思想战线

山东社会科学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辑刊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改名: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学术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东社会科学

国外社会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术交流

东岳论丛

东南学术

学海

学术论坛

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探索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湖北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西社会科学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社会科学

湖南社会科学

学术探索

探索与争鸣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改名: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高校理论战线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陕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北方论丛

云南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江淮论坛

北京社会科学

前沿

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社会科学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B(除B9)哲学类核心期刊表

哲学研究

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

哲学动态

世界哲学

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哲学史

道德与文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现代哲学

孔子研究

周易研究

伦理学研究

B9宗教类核心期刊表

世界宗教研究

宗教学研究

敦煌学辑刊

中国宗教

研究

法音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道教

佛学研究

中国穆斯林

C(除C95)社会科学总论(除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表研究报告

C8统计学类核心期刊表

统计研究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统计

统计与决策

C91社会学类核心期刊表

社会学研究

社会

妇女研究论丛

青年研究

C92人口学类核心期刊表

人口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人口与经济

人口学刊

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人口与发展)

C93管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管理科学学报

中国管理科学

管理工程学报

领导科学

C96人才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人才

C95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表

民族研究

世界民族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民族学院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北大核心期刊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黑龙江民族丛刊

西北民族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贵州民族研究

回族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学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青海民族研究 社会科学版

中国民族

D1D3D5D7D8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世界经济与政治

现代国际关系

欧洲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美国研究

国际论坛

当代亚太

国际观察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国外理论动态

国际政治研究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世界知识

外交评论

当代世界

日本学刊

西亚非洲

太平洋学报

俄罗斯研究

D0D2D4D6A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行政管理

政治学研究

求是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教学与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马克思主义研究

社会主义研究

半月谈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前沿

邓小平理论研究

瞭望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思想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新视野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理论探讨

党的文献

理论与改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长白学刊

求实

理论探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理论月刊

前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思想教育研究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党建研究

行政论坛

理论学刊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人民论坛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研究

理论导刊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红旗文稿

D9法律类核心期刊表

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

法学

法商研究

政法论坛

现代法学

中外法学

法学评论

法律科学

法制与社会发展

法学家

比较法研究

环球法律评论

当代法学

法学论坛

政治与法律

河北法学

法学杂志

法律适用

行政法学研究

中国刑事法杂志

人民司法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人民检察

知识产权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哦难过司法鉴定

F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经济研究

经济学动态

经济学家

经济科学

经济评论

南开经济研究

当代经济科学

当代经济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经济纵横

陕西财经大学学报

经济问题

现代财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经济经纬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F1(除F12)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世界经济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世界经济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

世界经济文汇

东北亚论坛

亚太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F0F12F2(F23 F27)中国经济 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表

管理世界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

改革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开发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经济研究参考

生产力研究

城市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资源科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问题探索

资源 产业(资源与产业)

中国经济问题

南方经济

现代城市研究

消费经济

生态经济

经济数学

中国流通经济

开放导报

特区经济

现代经济探讨

宏观经济管理

运筹与管理

改革与战略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国经贸导刊

F23会计类核心期刊表

会计研究

审计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

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综合

会计之友

财会月刊,会计

中国审计

商业会计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财会研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

事业财会

F3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土地科学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调研世界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

世界农业

林业经济问题

中国土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 林业经济)

中国渔业经济

F4、F6(含F27 除F59)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工业经济

南开管理评论

经济管理

管理科学

工业工程与管理

管理评论

企业经济

预测

软科学

工业工程

企业管理

管理现代化

经济与管理研究

F59旅游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旅游学刊

F7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财贸经济

商业经济与管理

国际经贸探索

商业研究

销售与市场

广东商学院学报

商业时代

中国商贸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经贸实物

江苏商论

国际商务研究

中国物流与采购

F81财政类核心期刊表

税务研究

财政研究

涉外税务

税务与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财经论丛

当代财经

财经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中国财政

财经科学

中国税务

财政监督

F82/F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刊表

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金融论坛

金融理论与实践

保险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中国金融

武汉金融

上海金融

金融与经济

财经理论与实践

财经

投资研究

新金融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浙江金融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经济导刊

南方金融

G0/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新闻与传播研究

国际新闻界

现代传播

新闻记者

新闻大学

当代传播

中国记者

新闻界

新闻战线

传媒

传媒观察

中国报业

新闻与写作

新闻爱好者

新闻知识

G22广播,电视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出版

中国图书评论

读书

G25,G35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图书馆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情报学报

大学图书馆学报

图书馆杂志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

情报科学

图书馆建设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图书情报知识

情报资料工作

情报理论工作

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杂志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学研究

图书与情报

广角图书馆学报

G27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表

档案学通讯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

档案与建设

浙江档案

山西档案

北极档案

档案管理

档案

兰台世界

G2(除G35)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表研究

科学学研究

科研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

中国软科学

中国科技论坛

科技进步与对策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导报

G4教育类核心期刊表研究

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北极大学教育评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师教育研究

外国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教育与经济

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科学

当代教育科学

中国电化教育

教育学报

电化教育研究

教育探索

中国远程教育

教育评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开放教育研究

教育导刊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江西教育科研(改名 教育学术月刊)

G61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学前教育研究

G62/G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G62G63(除各科教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学科)类核心期刊表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

教学与管理

上海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 理论版(改名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学月刊 中学版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管理

G623.2,G63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语文)类核心期刊表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G623.3,G633.4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外语)类核心期刊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中小学外语教学

G623.4,G633.5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历史地理)类核心期刊表

历史教学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G623.5,G633.6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数学)类核心期刊表

数学教育学报

数学通报

G633.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思想政治课教学

G633.7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物理)类核心期刊表

物理教学

中学物理

G633.8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化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学化学教育参考

化学教育

G633.91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生物)类核心期刊表

生物学教学

G64高等教育核心期刊表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江苏高教

中国高教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高教探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复旦教育论坛

中国大学教学

辽宁教育研究

更多教育期刊查询

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G7各类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特殊教育

民族教育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与职业

职教论坛

成人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继续教育研究

G8体育类核心期刊表

体育科学

中国体育科学

体育与科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体育学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H0/H2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语文

当代语言学

中国翻译

语言教学与研究

语言研究

世界汉语教学

语言文字应用

汉语学习

方言

语文研究

古汉语研究

民族语文

语言科学

修辞学习

上海翻译

辞书研究

中国科技翻译

语文建设

H3/H9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表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

外语与外语教学

现代外语

外语界

外语学刊

外语教学

外国语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山东外语教学

国外外语教学(改名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国俄语教学

I1,I3/I7世界文学类核心期刊表

外国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

国外文学

当代外国文学

世界文学

俄罗斯文艺

译林

I0,I20,I210文学理论类核心期刊表

文学评论

文学遗产

文艺研究

当代作家评论

文艺争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文艺理论研究

鲁迅研究月刊

南方文坛

红楼梦学刊

小说评论

中国文学

文艺理论与批评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当代文坛

明清小说研究

新文学史料

文艺评论

名作欣赏

I21/I29(除I210)中国文学作品类核心期刊表

人民文学

当代

收获

十月

上海文学

中国作家

钟山

作家杂志(改名 作家)

花城

长城

大家

山花

天涯

文艺

清明

芙蓉

北京文学 原创版

诗刊

青年文学

莽原

飞天

剧本

小说界

时代文学

民族文学

J0/J1艺术综合类核心期刊表

艺术评论

艺术学院学报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民族艺术

J2J3J5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新美术

装饰

美术研究

美术观察

美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世界美术

美苑

书法

中国书法

J4摄影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摄影

J6音乐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音乐学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

人民音乐

音乐艺术

黄钟

音乐创作

J7舞蹈类核心期刊表

舞蹈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8戏剧类核心期刊表

戏剧

戏剧艺术

中国戏剧

艺术百家

戏曲艺术

戏剧文学

上海戏剧

当代戏剧

中国京剧

四川戏剧

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电影艺术

当代电影

世界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电影新作

中国电视

中国电影市场

电影文学

当代电视

K(除K85/K87 K9)历史(除文物考古)类核心期刊表

历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史学月刊

史学理论研究

世界历史

史学集刊

中国文化研究

清史研究

史林

安徽史学

抗日站战研究

史学史研究

民国档案中华文化论坛

文献

古籍整理研究学

当代中国史研究

历史档案

中国农史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典籍与文化

西域研究

中国藏学

K85/K87文物考古核心期刊表

文物

考古

考古学报

考古与文物

中原文物

华夏考古

东南文化

敦煌研究

中国历史文物

四川文物

江汉考古

农业考古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方文物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科学通报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中国科学 E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进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 理学版

高技术通讯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改名 重庆大学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郑州大学学报 工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江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应用科学学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扬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

上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南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桂林工学院学报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南京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改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 理工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自然杂志

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宁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科技通报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 理学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理工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被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东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改名 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湖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 立刻版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烟台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济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N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表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科学基金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系统工程学报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系统工程

系统辩证学学报(改名 系统科学学报)

自然辩证法通讯

实验技术与管理

中国科技史杂志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改名 系统管理学报)

自然科学史研究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O1数学类核心期刊表

数学学报

数学年刊。A辑

应用数学学报

中国科学。A辑,数学

计算数学

数学物理学报

模糊系统与数学

系统科学与数学

数学进展

应用数学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工程数学学报

应用概率统计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数学杂志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O3力学类核心期刊表

力学学报

力学进展

应用数学和力学

固体力学学报

爆炸与冲击

计算力学学报

力学与实践

应用力学学报

力学季刊

水东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机械强度

振动与冲击

O4物理类核心期刊表

物理学报

光学学报

发光学报

光子学报

低温物理学报

中国激光

院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声学学报

物理学进展

原子核物理评论

物理

量子电子学报

高压物理学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量子光学学报

大学物理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计算物理

波谱学杂志

低温与超导

物理实验

光散射学报

O6/O7化学/晶体学类核心期刊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分析化学

催化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

有机化学

分析试验室

色谱

分析测试学报

化学通报

分子科学学报

分析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B辑,化学

化学进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分子催化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化学试剂

功能高分子学报

光谱实验室

合成化学

人工晶体学报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改名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P1天文学类核心期刊表

天文学报

天文学进展

P2测绘学类核心期刊表

测绘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通报

测绘科学

地球信息科学

大帝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遥感学报

测绘学院学报(改名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P3地球物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地球物理学报

地震物理学报

地震学报

中国地震

地震地质

地震

空间科学学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地震研究

地球物理学进展

西北地震学报

水文

P4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表

大气科学

气象学报

高原气象

应用气象学报

气象

气候与环境研究

热带气象学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气象科学

气象科技

P5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表

岩石学报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地质论评

地学前缘

地质学报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矿床地质

沉积学报

地质科学

中国地质

地球学报

现代地质

高校地质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四纪研究

地质通报

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与勘探

矿物学报

地层学杂志

地质科技情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

物探与化探

古地理学报

新疆地质

地球与环境

P7海洋学类核心期刊表

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通报

海洋科学

海洋工程

海洋环境科学

台湾海峡

海洋技术

海洋地质动态

海洋湖沼通报

K9,P9地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地理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人文地理

干旱区地理

中国沙漠

经济地理

地理科学进展

干旱区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冰川冻土

极地研究

山地学报

热带地理

湖泊科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世界地理研究

Q(Q94/Q98)生物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表

生态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

生物多样性

生物工程学报

遗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微生物学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生态学杂志

微生物学通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生物物理学报

古脊椎动物学报

古生物学报

微体古生物学报

生物数学学报

生物技术

生命的化学

实验生物学报(改名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生物技术通报

生命科学

生物学报

Q94植物学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理学通讯

西北植物学报

植物分类学报

云南植物研究

植物学通报

武汉植物学研究

菌物学报

植物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广西植物

Q95/Q98动物学/人类学类核心期刊表

动物学报

昆虫学报

动物学研究

动物分类学报

兽类学报

动物学杂志

昆虫知识

昆虫分类学报

人类学学报

四川动物

R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医学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复旦学报 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广东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报)

上海医学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江苏医药

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使用医学杂志

山东医药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天津医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R1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公共卫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卫生研究

营养学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环境与职业医学

国外医学 卫生学分册

中国卫生经济

毒理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中国妇幼保健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生殖与避孕

R2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西药结合杂志

中国针灸

中成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药药理与临床

针灸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医杂志

新中医

中国中西药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天然药物

R3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生理学报

解剖学杂志

中国心里卫生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共患病杂志(改名 中国共患病学报)

生理科学进展

中华病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病毒学报

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国外医学 免疫学分册(改名 国际免疫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国外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

R4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临床康复(改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检验医学

核心期刊查询

中华急症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R5内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改名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高血压杂志(改名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R6外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R71妇产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R72儿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R73肿瘤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肿瘤杂志

癌症

中国肿瘤临床

肿瘤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中国癌症杂志

实用肿瘤杂志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R75皮肤病学与性冰雪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欧国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R76耳鼻咽喉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年核心期刊目录表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R77眼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眼科研究

眼科新进展

R78口腔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牙体牙髓周病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R8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放射学实践

介入放射学杂志

R9药学类核心期刊表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抗生素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升华药物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华西药学杂志

S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学通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 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3,S5农学 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浓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 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实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畜牧 动物医学 狩猎 蚕 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 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水产 渔业类核心期刊表

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科学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海洋水产研究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淡水渔业

水利渔业

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

科学养鱼

水产科技情报

海洋渔业

渔业现代化

TB1,TB2工程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振动工程学报

工程图学学报

工程力学

符合材料学报

无机材料学报

功能材料

材料导报

材料研究学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材料工程

TB4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粉体技术

包装工程

TB5声学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噪声与振动控制

应用声学

TB6制冷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低温工程

制冷学报

TB7真空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2012年核心期刊目录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真空

TD(除TD82)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核心期刊表

岩矿测试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爆破

金属矿山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改名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中国矿业

矿冶工程

非金属矿

矿冶研究与开发

光也安全与环境

工程爆破

矿山机械

化工矿物与加工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TD82煤矿开采类核心期刊表

煤炭学报

煤炭科学技术

煤矿安全

每天地质与勘探

选煤技术

煤炭工程

煤炭技术

中国煤炭

煤矿积雪

煤矿开采

TE石油 天然气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学报

天然气工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石油化工

石油实验地质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改名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石油钻采工艺

油田化学

新疆石油地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改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石油机械

钻采工艺

石油炼制与化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尤其地质与采收率

尤其储运

石油天然气学报

中国海上油气

石油钻探技术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石油物探

油气田地面工程

天然气地球科学

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

测井技术

断块油气田

TF冶金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冶金分析

钢铁

粉末冶金技术

钢铁研究学报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轻金属

炼钢

中国稀土学报

稀有金属

有色金属

特殊钢

炼铁

粉末冶金工业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稀土

烧结球团

硬质合金

贵金属

中国有色冶金

湿法冶金

冶金自动化

钢铁钒钛

黄金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核心期刊表

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铸造

焊接学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材料保护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热加工工艺

塑性工程学报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中国表面工程

机械工程材料

铸造技术

锻压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艺

表面技术

轻合金加工技术

焊接

腐蚀与防护

焊接技术

电焊机

轧钢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TH机械 仪表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报

摩擦学学报

机械学学报

积雪科学与技术

光学精密工程

机械设计与研究

与密封

仪器仪表学报

机床与液压

机械传动

液压与气动

流体机械

自动化与仪表

现代制造工程

工程设计学报

振动、测试与诊断

光学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制造业自动化

水泵技术

制造技术与机床

轴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自动化仪表

压力容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TJ武器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弹道学报

兵工学报

火炸药学报

弹箭与制导学报

探测与控制学报

火工品

含能材料

现代防御技术

活力与指挥控制

飞航导弹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TK能源与动力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工程热物理学报

内燃机学报

动力工程

热能动力工程

太阳能学报

燃烧科学与技术

内燃机工程

热力发电

锅炉技术

汽轮机技术

车用发动机

电站系统工程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可再生能源

TL原子能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核动力工程

强激光与粒子束

原子能科学技术

辐射防护

核科学与工程

核技术

核电子学与探测

TM电工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工技术学报

电网技术

电池

电源技术

高电压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中国电力

续电器(改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电力电子技术

高压电器

微特电机

电化学

电机与控制学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变压器

微电机

电器传动

磁性材料及器件

电机与控制应用

华东电力

绝缘材料

低压电器

电磁避雷器

蓄电池

电气应用

大电机技术

电测与仪表

照明工程学报

TN无线电电子学 电信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电子学报

半导体学报

通信学报

电波科学学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光电子、激光

液晶与显示

电子与信息学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现代雷达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信号处理

红外与激光工程

半导体光电

激光与红外

红外技术

光电工程

电路与系统学报

微电子学

激光技术

电子元件与材料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电信科学

半导体技术

微波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光通信技术

激光杂志

光通信研究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改名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光电子技术

应用激光

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

压电与声光

电视技术

电讯技术

应用光学

激光与光电字学进展

微纳电子技术

电子显微学报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自动化学报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系统伪真学报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控制与决策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控制理论与应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

机器人

中文信息学报

计算机应用

信息与控制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遥感技术与应用

传感器技术(改名传感器与微系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测控技术

传感技术学报

控制工程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化工自动化与仪表

TQ0一半性问题类核心期刊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工学报

高分子学报

化工进展

精细化工

现代化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膜科学与技术

化工新型材料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化学世界

高分子通报

过程工程学报

精细石油化工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离子交换与吸附

TQ11/TQ17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硅酸盐学报

硅酸盐通报

电镀与环保

水泥

电镀与精饰

无机盐工业

电镀与涂饰

耐火材料

中国陶瓷

陶瓷学报

TQ2T/Q35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塑料

塑料工业

工程塑料应用

塑料

塑料设计

橡胶工业

热固性树脂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林产化学与工业

合成树脂及塑料

合成纤维工业

聚氨酯工业

弹性体

TQ41/TQ9其他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燃料化学学报

新型炭材料

煤炭转化

涂料工业

日用化学工业

中国胶粘剂

TS(除TS1,2)轻工业、手工业(除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造纸学报

中国造纸

木材工业

林产工业

烟草科技

造纸科学与技术

中国皮革

皮革科学与工程

纸和造纸

中华纸业

大连轻功业学院学报(改名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TS1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纺织学报

印染

棉纺织技术

丝绸

印染助剂

毛纺科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上海纺织科技

纺织导报

产业用纺织品

TS2食品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食品科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食品工业科技

中国油脂

中国粮油学报

食品科技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乳品工业

食品工业

茶叶科学

食品与机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国调味品

粮食与油脂

粮食与饲料工业

中国食品添加剂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改名 粮油加工)

中国食品学报

中国酿造

食品研究与开发

TU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岩土工程学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岩土力学

土木工程学报

建筑结构

工业建筑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学刊

中国给谁排水

混凝土

空间结构

建筑学报

给水排水

建筑材料学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工程地质学报

世界地震工程

暖通空调

建筑技术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工程勘察

建筑科学

中国园林

国外城市规划(改名 国际成规规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施工技术

规划师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低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新型建筑材料

TV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水利学报

水科学进展

泥沙研究

水利发电学报

水利水电技术

水利水电技术

水电能源科学

水力发电

人民黄河

长江科学院院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中国水利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人民长江

U(除U2,4,6)交通运输综合类核心期刊表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改名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U2铁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铁道学报

中国铁道科学

铁道车辆

铁道标准设计

铁道工程学报

铁道运输与经济

铁道建筑

铁道机车车辆

机车电传动

中国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U4公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公路学报

汽车工程

公路交通科技

公路

桥梁建设

汽车技术

中外公路

现代隧道技术

世界桥梁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U6水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造船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中国航海

船舶力学

船舶工程

水运工程

中国港湾建设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航海技术

V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表

推进技术

航空学报

宇航学报

航空动力学报

空气动力学学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固体火箭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飞行力学

宇航材料工艺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航天控制

实验流体力学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电光与控制

航空材料学报

中国航天

X(除X9)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改名 环境工程学报)

环境科学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化学

自然灾害学报

环境工程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

工业水处理

环境科学与技术

自然资源学报

农村生态环境(改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水处理技术

化工环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环境检测

X9安全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安全与环境学报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2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学校文化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文化管理正在成为激发学校师生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学校价值观建设特别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些先进的学校已经开始讨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并着手探索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具体模式。这是令人非常欣喜的事情,也是值得大力鼓励和积极支持的事情。本文拟就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供中小学校的同人批评讨论。

一、什么是学校核心价值观

关于这个问题,当前教育界包括高等教育界的认识比较多样。有的论者认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在学校中的体现和反映。有的论者侧重于从重要性上将核心价值观理解为学校追求的某些核心价值如尊重、关心、和平、感恩等等。也有的论者从内容构成上认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学校理念、学校使命、学校愿景,以及理想的教育、教学、评价、管理模式等。还有的论者认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学校意图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培养的核心价值。这些认识启发了人们多方面地认识和理解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不过,这些认识在给人们以启发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惑。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有联系,但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时究竟要发生哪些变化呢?是否可以直接将两者等同呢?比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小学校当然应该传播这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它们是否直接就是指导中小学校具体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念呢?学校所追求的其他一些价值范畴如尊重、关心、和平、感恩等确实也对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产生了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它们是否可以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呢?如果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了许多层次、性质和存在形态的内容,它们是否还能够称得上是核心价值观呢?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意图在学生身上培养起来的核心价值观是否是一回事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观不就等同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了吗?

关于什么是价值观,目前国内哲学界比较权威的理解是: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作为人们关于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具有什么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好坏、利弊、得失、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神圣与世俗等的观念,是人们特有的关于应该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的约束性规范。Ⅲ一般来讲,学校核心价值观是有关学校核心价值或基础价值的一整套看法或观念,它是从多样的学校价值观中抽取的带有基础性的或能够为不同价值主体共同选择的价值目标。

当然,弄清上述概念是必要的,但在笔者看来,当前要澄清“学校核心价值观”,难点恐怕不在于对上述概念的阐释上,而在于对“学校”这一概念的理解上。杜威早年在谈到“什么是学校”的时候,曾经明确地说:“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再展开一点说,“学校主要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是指学校这种培养人的社会组织所应当遵守的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学校核心价值观从性质上说不是一种个体的核心价值观,而是一种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它要激励、维系和约束的并不是学校中哪一个个体或哪一类个体的行为,而是学校中所有成员的行为,是对学校中所有成员行为的期待、要求和规范。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学校目标(目的或使命)或学校目标的一部分,而是实现诸多学校目标必须遵循的若干价值原则。它也不同于学生应该树立的核心价值观,而是学校在实现学生预期发展目标中应该反复应用和始终坚守的价值原则。不过,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与践行反过来也确实会影响到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甚至有可能成为学生所终身奉行的价值原则。这是由学校环境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决定的。例如:如果某一所学校将平等、公正和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那么生活在这个学校环境中的学生就很可能通过耳濡目染、榜样学习、生活实践等各种途径,感受、认识、珍视并自觉形成平等公正和追求卓越的价值品质。

二、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因素

与其他社会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样,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全体师生员工自主选择的结果,带有主观性的烙印,反映了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理想、教育追求和行动原则。不过,尽管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自主选择的结果,但是其形成过程也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直接制约。全面认识这些客观性的制约因素,是形成正确的、反映时代精神并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

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首要因素就是学校的组织特点。学校是培养人的公共社会机构,在人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这是学校组织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其他一些社会组织如家庭等虽然也具有某种程度的教育意义,也发挥一定的教育功能,但是它们从根本性质上说并不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的家庭中,父母尽管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和一定的教育常识,但是他们大都不能独自完成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多方面的教育任务。而且,

从教育的价值立场上说,家庭中实施的教育与公共学校中实施的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家长基本上是从子女个人的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教育问题的,学校则不仅要考虑一个个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要考虑他们之间共同的未来,有更加宽广的社会意识和更加强烈的历史责任。这就要求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从教育的立场出发,体现鲜明的教育性;要从社会的立场出发,体现其鲜明的公共性和社会性;要从未来的立场出发,体现出其积极的引导性和超越性。

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第二个客观因素应该是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与层次。有普通学校,有特殊学校和职业学校;有中小学校,有高等学校;有公立学校,有私立学校。在国外,还有信仰不同宗教的学校。同一类型的学校中还有许多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生源、不同地域、不同课程安排等等的亚类型学校。不同类型和亚类型的学校,其组织目标和教育使命大不相同,师生员工的劳动特点也不相同,因此约束其师生员工行为的核心价值观念必然也会有所差别。一所同时拥有本地学生和打工子弟学生的小学可能将其核心价值观界定为“有教无类”,而另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可能将其核心价值观界定为“服务社会,追求卓越”。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界定最好是建立在对学校类型、层次和发展需求的分析上,不要盲目地模仿别的学校或提一些不切实际的价值理想。

制约学校核心价值形成的第三个客观因素就是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学校师生员工多年努力创造、探索和实践的产物,是构成学校软环境的主要部分,赋予学校与众不同的内涵和特色。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不仅包含了那些以文字或档案形式存在的内容,还包括了那些口头流传的内容甚至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加上的想象的内容。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评判学校师生员工行为是否正当与合理的重要参照。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校以内的人还是学校以外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现在学校所奉行的价值原则以及建立在某些价值原则上的人们的所作所为与已往学校所奉行的价值原则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所作所为相比较,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形成一定的价值舆论。因此,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定要有历史意识,重视对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的梳理、分析和挖掘,积极继承学校历史文化传统中那些积极的价值原则,把它们作为激励和团结全体师生员工的情感纽带。当然,如果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总体上说是陈旧的或落伍的,那么就需要加以彻底的改造,同时用新的和更具时代气息的价值原则来开创学校的新时代、新生命,就如同当年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的改造那样。

三、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路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具体路径多种多样:有的是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借鉴来的,有的是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中继承下来的,有的是由学校师生员工讨论后决定的,有的则可能是受到其他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启发而模仿产生的,等等。这些路径之间,不存在优先选择的秩序问题,有的时候还可能多种路径同时运用。不管采取什么路径,只要能形成一套符合教育性质、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体现学校特点、满足学校发展需求、能够得到师生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可以。不过,学校在选择核心价值观形成路径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3

如何确认某种中文期刊是核心刊?目前国内核心期刊目录以那种为准?答:目前国内出版核心期刊目录的主要有四个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学科范围:理、工、农、林、医及管理科学。来源期刊表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核心库期刊:645种(以*号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51种。该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等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

(2)《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收录中文科技核心期刊1200多种。学科范围:自然科学领域各个专业。该数据中心每年根据数据库论文收录数量国内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各单位、各部门科技排名情况。我校科技处公布的“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分类标准”中理工类中文期刊即参考了该数据库收录核心刊情况。

(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编纂。收录中文核心期刊1571种。学科范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专业领域,分属七大编75个学科类目: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第二编经济第;三编文化、教育;第四编自然科学;第五编医药、卫生;第六编农业科学;第七编工业技术。每种核心期刊均有详细的书目信息和对期刊内容的简单介绍。该“核心刊目录”综合性强,在高校范围内影响很广泛。

(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2000、2001年度收录中文期刊共419种,另加海外华文期刊16种。我校科技处公布的“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分类标准”中社科类中文期刊即参考了该数据库收录核心刊情况。以上四种核心刊目录1、2以理工类为主,4为社会科学类,3是各学科综合性目录。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核心刊目录浏览检索。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4

图书馆学的研究伴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更趋深入和广泛,产生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思想和实践范本,体现了较高的思想性和学术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就是两个典型代表。

1、《中图法》在期刊论文管理中的应用

1.1 《中图法》的历史沿革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情报界目前广为使用的一部分类法,它的前身可追溯到1957年8月问世的《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草案》,它所确立的分类体系和混合制标记符号为《中图法》所继承。1971年,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务院原图博口领导小组)的关怀和支持下,北京图书馆倡议以大协作的方式编辑一部新的图书分类法,36家单位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于1973年3月完成试用本,并于1975年10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产生了《中图法》的第一版。

第一版出版后,陆续为全国许多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所采用,它较好地解决了大型图书馆的图书分类问题。但由于分类表中有相当多的政治口号和政治性错误,1979年成立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着手对第一版进行修订,1980年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图法》第二版_。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对文献的标准化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完善、充实提高,作为国家标准分类法,经《中图法》编委会修订终审后于1990年2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该版即为《中图法》第三版。

根据国内外分类法修订更新的一般周期要求和计算机编目发展的现状,《中图法》编委会于1999年3月出版了《中图法》第四版,2001年6月出版了《中图法》(第四版)电子版。

1.2 《中图法》在图书分类中的标准作用

1.2.1 《中图法》与《科图法》之比较历经了四次大的变革之后,《中图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标准作用日益明显。当然在各种版本分类法共存于图书馆之时,也不乏有代表性的几部分类法,如:《科图法》、《人大法》等,尤以《科图法》与《中图法》更有诸多相通之处。《科图法》是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为适应全国科研院所图书资料部门的要求而编制的一部分类法,1974年、1979年和1994年分别进行了修订。它与《中图法》在类目设置和分类原理上基本一致,分类号码采用单纯的阿拉伯数字,类目级别以数字作为标准。虽然在分类工作中它的优势较为突出,如类号的单纯、简洁、易写、易记等,但是同《中图法》相比,无论是从类目的设置,还是类号的编排及排架上,《中图法》较之更为科学合理,内容更加完善。尤其是《中图法》第四版,经过多次修订之后,特点和优势更为明显,也更合理化、人性化。优化了检索功能;更多地照顾到了专业图书馆文献分类的需要;在类目类号的编排上,贯彻了连续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原则;在保持《中图法》基本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对个别大类的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增补了新学科、新主题概念。

1.2.2 作为国家标准使用本的推广 从最初第一版的出版使用,到第二版的增订修改,分类法已在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1980年12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分类法、主题法检索体系标准化会议”上,全国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提出了“以《中图法》第二版为基础,通过修订完善、充实提高,以作为国家标准分类法”,国家标准总局采纳了这一建议,以国标发字304号文通知有关单位。这一举措,为《中图法》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以国家标准总局发文来规范全国图书系统对一种分类法的应用,有其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剔除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从第三版起,分类法已从学术盲从走向理性,在总体把握和类目设置上既体现了思想性、科学性,也强调了实用性,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对新兴学科的兼收并蓄。第四版的修订出版,是在经过前三版实践运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理论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更强,对新学科及边缘学科和电子出版物的容纳,体现出了作为一个部级的标准性分类法极大的适应能力和在编制过程中的前瞻性。

1.2.3 学术研究促使《中图法》完善为标准本人们从图书馆最初诞生之时,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和探索。从汉代刘向对图书的研究,到清朝的《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再到刘国钧等前辈对近代图书馆学的研究,如何让图书文献能合理地进行收集、整理、存贮,能为读者利用图书提供方便的检索路径,直到现代图书馆学研究,无一不是为了这一目的。从《中图法》的编撰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每一次大的修订,必然伴随着多年来在图书馆一线工作着的图书馆人对分类法的众多探索和研究,也必然会引发一次研究高潮。全国的图书馆学术期刊上,有关分类法研究的文章不时见诸其上,更不用说各地所办的省级市级和特定读者对象的刊物,修订前的大型征求意见会、学术高端研讨会,为每一次的类目增删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

1.2.4 图书馆评估与资源共享的现实要求 自1995年以来,全国图书馆系统的评估工作每四年开展一次,其评估条件之一就是看是否使用《中图法》作为类分图书的标准本,不使用这一分类法便不得分。这一做法从图书馆自身统一标准的要求做起,限定了类分图书所用分类法范本,客观上也促成了《中图法》在全国各公共系统图书馆的使用。处于现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时代,图书资源共享也更加迫切地提到了各图书馆的议事日程,节省资金、整合图书资源、节约读者时间、异地借阅等图书馆学者多年来探讨的问题,均包含了对图书分类统一标准的要求,它对促进资源共享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1.2.5 国外同行的认同使其更具权威性《中图法》以其立类准确、类目设置完善、类号运用合理、易于掌握和使用,赢得了国内图书馆界的认可,曾于1985年连同各种版本及辅助工具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同国外图书分类法的比较中,虽然编制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国内地位不容置疑,在国际上也占有相当的地位,曾被美国图书馆协会主持编制的《世界图书馆及情报机构百科全书》收入“世界九大分类法”词条中。它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也为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

内主要大犁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中国国家标准书号》、学术论文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l.3 《中图法》在学术论文管理中的应用

学术论文在刊物上的大量刊登,使得有效的论文管理更显重要。为了实现学术论文学科属性检索的需要,要求所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都要标注《中图法》分类号,利用《中图法》分类号对期刊论文进行编辑管理,不但实现了图书情报部门对学科检索的要求,而且为学术研究、课题服务、读者查询提供了方便的途径。各类图书馆还从自身实际出发,利用《中图法》对各类博士、硕士论文进行科学管理,为庞大的学位论文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归属。《中图法》的衍生物还有一部重要的分类法,即《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在图书馆的论文管理中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2、超越文献采ih-功能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总览》的编制出版,与《中图法》的使用推广,都是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典型代表,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中图法》为图书馆学专业领域开辟了全新的视角和规范的服务模式,而《总览》则从图书文献采访的角度全面涵盖了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它们互为依托、相互渗透,《总览》的学科划分,就是以《中图法》为依据,对类目进行科学设置、变通处理的。两者看起来皆是从图书馆的文献工作入手进行研究,实则它们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自身使用的范围。

2.1 《总览》初始目的及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期刊出版发行量迅速膨胀,即所谓的“文献爆炸”,这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但也使得文献工作者和文献使用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版物的迅速增长与购买资金有限的矛盾,收藏量的剧增与收藏空间不足的矛盾,极大的文献量与使用者(读者)的有限精力、有限时间的矛盾等问题日趋尖锐,这些矛盾无时不出现在图书馆期刊工作的采购、典藏、管理、流通、阅览以及期刊开发利用的一切环节之中。图书情报部门和专业图书馆特别需要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的参考工具,《总览》即是为了适应各种类型和不同级别的图书馆采访与收藏中文期刊而编制,同时也作为各个专业和不同读者选择阅读中文期刊的参考依据。

1990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发起了中文核心期刊研究工作,北京41所高校的200多位图书馆工作者参与了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筛选、确认各学科的核心期刊。方法为载文量统计、文摘量统计、引文分析、综合筛选和学科专家鉴定,最终确认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于1992年出版发行了第一版。随着时间的推移,期刊质量和水平的变化以及学科的发展壮大,都会对核心期刊产生影响,为了使期刊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1996年版和2000年版增加了新的评价指标,包括被索量统计、被摘量统计、被引量统计、载文量统计、被摘率统计和影响因子6个评价指标。继1992、1996、2000年的三次出版之后,《总览》于2004年出版了第四版,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包括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几次版本的出版发行,都对评价指标进行了修改和增加,对期刊的评价方法力求做到客观公正,采用多种方法将各领域有影响力的期刊收入其中,其学术价值、使用价值越来越高。

《总览》的问世,犹如一枚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了千层波澜。它对编辑出版领域的影响可谓巨大,各学术期刊编辑机构为了出精品、上档次努力提高自身的编辑及出版水平,在稿件的编审、质量的把关上严格要求,想尽办法吸引好稿源,对编校质量、报道的时效性以及刊物的印制质量、发行时效等指标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要求,从学术、业务水平等各方面提升期刊的质量。如果期刊被评上核心期刊,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吸引优质的稿件,而好的稿件又能进一步促进期刊质量的提高,如此又能吸引更多作者的优秀稿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期刊质量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显然《总览》的标志性作用已为出版界所认同。

2.3 日益凸显的科研管理评价作用

《总览》已被许多图书馆和图书情报部门用作选购中文期刊和读者导读的重要参考工具;被众多重要的文献数据库用作选择来源期刊的重要参考工具;被科研和人事管理部门用作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工具;被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评定业务职称和论文的标准和依据,它的科研管理功能和对期刊的评价作用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这不仅缘于它顺应时展和图书馆学界的需要,更在于其较为科学的编排筛选方法所选出的核心期刊在各个领域的领军地位,虽然它的出版发行也在各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2.4 引发核心期刊大讨论

《总览》的出版发行得到了全国图书馆界、期刊界、出版界、学术界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是这一领域科研成果的一个杰出代表,在图书情报界、学术研究和管理领域发挥了超常作用,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从它出版发行之日至今,对其的争论和褒贬从来都没有停息过。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5

在岩土工程学领域中,水工环地质以及岩土工程学理论的形成,最早是从相对比较分散的水文地质和工程理论中结合发展与延伸形成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成熟,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的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相关的理论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的理论体系,在岩土工程施工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指导性作用和意义。根据目前已经形成的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来看,完整的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理论内容主要有,水文与工程地质理论、环境水文与环境工程地质理论、岩土工程地质理论、生态水文与工程地质理论、生态岩土工程地质理论等,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中的各种理论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建设中具有相对广泛的应用实现,并且各理论技术的相互结合应用现象也比较突出。本文将对于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论述。

1 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核心理论的形成分析

1.1 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分析

对于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分析,要从世界性的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形成和我国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形成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概述。而世界性和我国的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包括水文地质核心理论、工程地质核心理论、环境地质核心理论。首先,世界上水文地质理论的出现和形成,是以19世纪50年代中期达西定律的建立为标志,发展至今,水文地质理论的形成建立已经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在我国水文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在解放之前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方面都是空白,后来随着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地质学院的成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别才在我国首次进行建立和实现,并且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建立初期使用的教材是前苏联教材,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有了自己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教材,并逐渐的发展成熟起来。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水文地质的核心理论是科学技术找水理论,到80年代逐渐转移到地下水开采上,后来随着地下水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在面临国家经济发展与地下水资源消耗过大的情况下,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的产生,我国水文地质的核心理论正式进入到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阶段中,当代的水文地质理论应用也全面的进入到了水资源科学调配以及管理、利用发展时期,并且形成了水文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技术量化以及社会的以人为本良性循环理论系统。其次,世界工程地质核心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并且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我国工程地质学理论随着大型工程建设需求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工程地质的勘查,随着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需求,得到飞快发展,并且在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水平上,逐渐进入到世界前列。最后,环境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世界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中国环境地质同步。

1.2 岩土工程地质核心理论形成分析

世界岩土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次发展大浪潮。其中,第一次发展浪潮是岩土工程的出现,它的时间比较早,达到数十万年;第二次发展浪潮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第三次浪潮则是以太沙基土力学名著的发表为标志;最后,第四次浪潮是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出现的。我国岩土工程地质核心理论形成最早以改革开放后为起始,主要将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环境相互结合,实现生态岩土工程形成基础上,与水文地质学以及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等结合学科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

2 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

1)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中,水文地质理论体系最早形成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主要是以地下水资源寻找技术为核心理论,并且在这一时期的国家工农业发展以及现代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服务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和贡献。目前,我国的水文地质基础理论比应用技术发展要快,整个理论体系分为三大类型,即标准规范和手册类、标准教材、行业学术理论的研究刊物等。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文地质学理论与技术也在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开创与发展成果。在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中,工程地质理论体系最早是应用在环境地质研究中,而环境地质学理论成果是以适应工程地质为主。

2)岩土工程地质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应用,与其核心理论形成几乎同步,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它是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实际应用主要是以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应用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为主,随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技术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对于工程建设尤其是岩土工程施工建设具有极大的影响与作用,进行其应用与发展分析,有利于促进在岩土施工建设中进行应用,对于岩土工程建设发展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新强,牛振波.论当前我国水工环的现状及实现水工环地质新突破的办法[J].魅力中国,2009(29).

[2]姜志良,韩晓敏.切实提高水工环技术水平使其更好服务于矿产勘查[J].中国科技信息,2011(9).

[3]谢万兵,肖刚.关于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对地方产业发展作用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4]杨亲民.太原市1:5万水工环地质综合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J].华北国土资源,2009(1).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6

Key words:[JP3]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curriculum system; plate tectonics; core curriculum; information globe[JP]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工作。它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组织课程资源,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出评价的过程。其任务是贯彻教育思想,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运用已有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状况,探讨课程体系的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及其设计。

课程体系犹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树的各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如同一棵树的成长,其变化遵循生物学规律,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有枝叶繁茂,残枝败叶之象。同时,还遵循遗传学规律,可以嫁接,“倒插杨柳”等等。

在树状模式理论中,最典型的是一维线型模式,即主干学科论。在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树状的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树干代表主干课程,枝叶代表拓展课程,“树干”与“枝叶”的有机结合,才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主干学科论强调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上要突出主干,兼顾枝叶。主干学科是指作为专业主要理论基础的学科。主干强调把某门学科中已公认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规律和事实作为它的重点内容,并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工科专业,其主干一般是指技术科学类学科,而不是作为工科共同基础的数学、自然科学类学科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枝叶课程是与专业的关系不如主干学科密切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职业领域的需要,体现职业性;可以是工程对象的需要,体现工程性。枝叶课程起着配角的作用。课程体系中有了明确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水平,具有适应技术进步和工作领域的迁移能力。

依照学科主干论,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在课程时序上要遵循学科的内部逻辑,符合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在学科逻辑上,尽量按照从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础到专业的逻辑顺序安排相应课程要素、组织课程结构。这里可以按一定的逻辑组建“课程群”。所谓“课程群”是指课程体系中由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课程组成的小集群[1]。有了“课程群",我们就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制约的方式,分层次来组织和优化课程体系。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关系。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但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基础性、稳定性。

保持合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相对稳定。“平台加模块”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功能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可以使这些课程在编制时跳出单门课程的框架束缚,按照功能类型、需求类型、学科类型等进行编制,从而以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满足各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目标的需求,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作为基本训练和打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实行连续性设置。

树状模式理论还包括二维平面线型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2](P94-108)。

所谓“二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纵向维就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直接为专业服务的课程系列。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一般称“基础课”或“科学基础课”;技术科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一般称“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课程,如金属切削机床、电机设计等,一般称“专业课”。有的专业,再进一步把工程技术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内容集中起来作为一类课,叫“专业基础课”。这只是第三层次即工程技术类中的一个子层次。

横向维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有关的课程系列。这一课程系列,通常按其要达到的素养目标,分为若干课程组或知识块,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相关技术课程组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如哲学、艺术、历史等。经济管理课程组是指有关经济与管理的课程,如工业经济、企业经济、企业管理等课程。相关技术课程组是指专业工作中需要运用的作为技术手段的课程,如材料、测试、控制等技术课程。它们虽非各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养专业人员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专业人员的社会效益以及活化他们的思维。

二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反映了特定学科领域内具体规律的“硬课程”,即知识实体课程,但没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门学科共同规律的“软课程”,即知识链课程或方法论课程。因此,这种课程结构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维”之上又发展出“三维立体线型模式”。

所谓“三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以及贯穿两者的“轴向维”,即专业维、素养维和方法维。方法维课程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善于跨领域地进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方法论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双重目的。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要有基本的规格,相应地要有一套必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来保障;为了满足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具体的智能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相应地要有可供选修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就构成基本的模块。这就是板块形态或板块模式理论,或简称“模块论”,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

首先看模块组合论。模块组合论,是指按照学科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将课程组设置成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拼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弹性化和因人而异的组合,使课程体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块组合论的基本要求是课程模块化、拼接合理化和体系弹性化。

课程模块化。全部课程按其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分成若干个课程组。如:分成“必修课程组”、“指定选修组”、“任意选修组”;也可分成“必修知识块”、“指定选修块”、“任意选修块”;还可分成“主干课程模块”、“定向课程模块”和“辅修课程模块”;也可分成“专业基础知识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知识块”(在同一专业中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辅助技术知识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块”和“经济管理科学知识块”等。课程或知识分块主要是根据本专业的社会需要、知识的类型以及个体的未来发展要求。有了这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这是指课程模块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这些要求和规范包括:①目标一致性:这是指各课程模块都要为总的培养目标或课程体系目标服务。②结构层次性: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反映学科本身固有的逻辑;另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运行轨迹,保证低水平、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在先,较高水平、专业性的学习任务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据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规定。③接合意义化:就是要使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由此使课程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体系弹性化。体系弹性化,首先是课程要求上的弹性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统一要求,很少照顾到不同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吃不饱”、“吃不了”和“不够用”、“用不了”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方向,应开出几个品种和档次以显出课程要求的弹性。如:同是体育课,可开出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可使学生量“体”选学,各得其所;同是力学,根据不同方向,可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使学生量“力”定“学”,各有专攻。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其次是课程组合中突显个体性。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基本实现,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多样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课程体系也应体现个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个知识块中,具体选学哪门课程可由学生自定;在修满规定学分的情况下,增加哪些课程由学生做主;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仍有余力辅修其他专业,由学生自选。个性化的要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兴趣。但仅凭学生的兴趣,不一定能优化知识结构,还需要导师的选课指导。因此,建立导师制,由富有经验的导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构建弹性化的课程模块,最终才能形成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发现必修课程模块比较庞大,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开设。这种现象在不同科类之间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这是因为工科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变动性大,随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可选性小,在特定的生产力下,其必备知识和能力是比较确定的[2](P106)。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培养规格,工科的大多数课程应该是必修的,而选修课只限制在生产技术中那些即将出现尚未成为现实的内容上,或者同主干课程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上。

其次看核心课程论。国内对“核心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是张华博士。他对“核心课程”概念的历史发展、“核心课程”的本质、“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观点。从词源来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其他部分(或称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这一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T.Ziller)所确立的“齐勒计划(Ziller plan)”,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F. Parker)的“帕克计划(Parker plan)”为标志[3]。因此,齐勒的课程设计是文化核心或学科核心,“帕克计划”则强调儿童核心。这是早期核心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取向。

核心课程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课程价值观。首先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倡导两种典型的设计:“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生活领域核心”设计以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人类活动如“保健”、“生存”、“保护自然资源”等为基础;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则来源于当代社会生活各层次中困扰人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均基于学习者作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的共同需要、问题和关切,而不是学科知识或其它。其次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体现出倡导儿童中心的进步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当代人本主义价值观。这种课程观的设计是一种“活动—经验核心(the activity-experience core)。它以学生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来确定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核心课程观从未在教育实践中成为主流,但它却从未中断。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导“理性解放”的课程理论家的呐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进教育家的实践中,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一直在不断发展着[4]。再次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认为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又有等级优劣之分,应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经典名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核心课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一观点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间的平衡与整合。传统的核心课程观是传统二元论的思维产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课程观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的关系,用一种连续论和整体主义的视野来重视审思三者的内在统一。因而,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这种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最终生成个体的健全人格。这种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模式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理应成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当代追求。 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需处理好“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在论述影响“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及其制约因素时,张华认为两者是一种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社会分工的需要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以及社会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4]。我们认为,设计“核心课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①国家意志是在阶级社会特有的制约因素;②社会生产力是根本的制约因素;③学术领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约因素;④学生需要是终极的制约因素;⑤课程体系现有发展水平及课程论是来自课程自身的制约因素[5]。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课程的价值、评价主体的取向和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变动关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约因素时,不存在确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开发“核心课程”、确定“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苏联数学家马库雪维奇把人脑储存的信息分为核与壳两类,提出了合理储存信息的模式[2](P97),为我们提出课程体系的球体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体系犹如一颗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使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稳定。电子较灵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课程体系核心的部分是最为稳定的,围绕核心部分的是可变动的,须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新陈代谢。这就是球体模式理论,或简称“球体论”。

在课程信息球体中,信息核贵在稳,信息壳贵在变(见图1)。课程体系球体核心的相对稳定即使在未来社会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社会变革加剧并不意味着稳定将完全消失,而是意味着稳定与变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会,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构建具有开放性、变革性和统合性的球体课程体系并不应排斥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及课程组织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将稳定与弹性、统合与分化有机地统一于同一课程球体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图1信息球体剖面

球体模式论是在整体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中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见,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划分成一门门独立的学科。然而,这种划分往往掩盖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加之忽视了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和教学中的因人设课,使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变成了毫无联系的一门门课程的堆砌。它妨碍了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个整体和局部的矛盾,整体优化论(简称“优化论”)由此而生。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学生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其整体还是局部,都会与外部的因素发生作用,是一个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样,课程体系才能与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内部彼此协调从而达到优化的结构。结构优化必须注意找到内容的结合部、课时上的配比度和时序上的衔接点。

首先,课程目标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优化的结合部。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课程体系内的分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使课程体系目标最优化。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相关的几门课程要围绕同一个知识、能力或素养目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体现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又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其次,课程的课时配比度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定位的关键。课时配比度是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开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讲授课与自修课等课程关系,由于总课时一定,因而,这些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课时规定。一类课时的增加,就会减少或削弱另一类课程的开设。可见,课时配比适“度”才能有效发挥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课程之间的课时配比度,决定于该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类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根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评出其“功能系数”,借助数学模型得出最优的课时配比。浙江大学采用培养方案结构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结构指数”来定量地表述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求得各类课程比例的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P102)。

再次,在设计课程结构过程中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是指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任课教师了解自己所任课程在课程体系整体中的位置,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本课程。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真正重要的顺序,是教育应该采用的涉及质量的顺序。”[6]可见,此处最重要的是确定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逻辑结构图是标明课程体系内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开设先后顺序、时量等的图示。该结构图有助于揭示课程要素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发现能力上的断线现象和课程时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学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作了一些探讨。该专业每学年开始时,都要召开培养方案论证会。他们把课程逻辑结构图公之于众,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评头品足,以课程的新发展和教学上的新经验修改和完善课程逻辑结构图。由于切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智能结构,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较高。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态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仅从某种理念出发,想当然地凭直觉来判断取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开设哪些内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顺序,可流通的层次及互补的组合。如:单一课程(学科或活动)可与综合课程(综合学科或综合活动)组合,旨在实现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核心课程可与个别化课程匹配,旨在实现统一要求与个人基础的结合,一般目标与分层目标的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姻,旨在统一安排与个别选择的结合,实现“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机制;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相辅佐,旨在实现广度与深度的融合,使课程内容、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对象、教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实证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学教学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3] 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15,19-20.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7

Keywords:[JP3]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curriculumsystem;platetectonics;corecurriculum;informationglobe[JP]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工作。它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组织课程资源,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出评价的过程。其任务是贯彻教育思想,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运用已有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状况,探讨课程体系的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及其设计。

课程体系犹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树的各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如同一棵树的成长,其变化遵循生物学规律,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有枝叶繁茂,残枝败叶之象。同时,还遵循遗传学规律,可以嫁接,“倒插杨柳”等等。

在树状模式理论中,最典型的是一维线型模式,即主干学科论。在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树状的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树干代表主干课程,枝叶代表拓展课程,“树干”与“枝叶”的有机结合,才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主干学科论强调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上要突出主干,兼顾枝叶。主干学科是指作为专业主要理论基础的学科。主干强调把某门学科中已公认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规律和事实作为它的重点内容,并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工科专业,其主干一般是指技术科学类学科,而不是作为工科共同基础的数学、自然科学类学科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枝叶课程是与专业的关系不如主干学科密切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职业领域的需要,体现职业性;可以是工程对象的需要,体现工程性。枝叶课程起着配角的作用。课程体系中有了明确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水平,具有适应技术进步和工作领域的迁移能力。

依照学科主干论,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在课程时序上要遵循学科的内部逻辑,符合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在学科逻辑上,尽量按照从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础到专业的逻辑顺序安排相应课程要素、组织课程结构。这里可以按一定的逻辑组建“课程群”。所谓“课程群”是指课程体系中由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课程组成的小集群[1]。有了“课程群",我们就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制约的方式,分层次来组织和优化课程体系。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关系。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但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基础性、稳定性。

保持合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相对稳定。“平台加模块”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功能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可以使这些课程在编制时跳出单门课程的框架束缚,按照功能类型、需求类型、学科类型等进行编制,从而以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满足各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目标的需求,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作为基本训练和打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实行连续性设置。

树状模式理论还包括二维平面线型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2](P94-108)。

所谓“二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纵向维就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直接为专业服务的课程系列。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一般称“基础课”或“科学基础课”;技术科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一般称“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课程,如金属切削机床、电机设计等,一般称“专业课”。有的专业,再进一步把工程技术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内容集中起来作为一类课,叫“专业基础课”。这只是第三层次即工程技术类中的一个子层次。

横向维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有关的课程系列。这一课程系列,通常按其要达到的素养目标,分为若干课程组或知识块,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相关技术课程组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如哲学、艺术、历史等。经济管理课程组是指有关经济与管理的课程,如工业经济、企业经济、企业管理等课程。相关技术课程组是指专业工作中需要运用的作为技术手段的课程,如材料、测试、控制等技术课程。它们虽非各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养专业人员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专业人员的社会效益以及活化他们的思维。二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反映了特定学科领域内具体规律的“硬课程”,即知识实体课程,但没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门学科共同规律的“软课程”,即知识链课程或方法论课程。因此,这种课程结构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维”之上又发展出“三维立体线型模式”。

所谓“三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以及贯穿两者的“轴向维”,即专业维、素养维和方法维。方法维课程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善于跨领域地进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方法论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双重目的。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要有基本的规格,相应地要有一套必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来保障;为了满足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具体的智能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相应地要有可供选修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就构成基本的模块。这就是板块形态或板块模式理论,或简称“模块论”,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

首先看模块组合论。模块组合论,是指按照学科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将课程组设置成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拼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弹性化和因人而异的组合,使课程体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块组合论的基本要求是课程模块化、拼接合理化和体系弹性化。

课程模块化。全部课程按其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分成若干个课程组。如:分成“必修课程组”、“指定选修组”、“任意选修组”;也可分成“必修知识块”、“指定选修块”、“任意选修块”;还可分成“主干课程模块”、“定向课程模块”和“辅修课程模块”;也可分成“专业基础知识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知识块”(在同一专业中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辅助技术知识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块”和“经济管理科学知识块”等。课程或知识分块主要是根据本专业的社会需要、知识的类型以及个体的未来发展要求。有了这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这是指课程模块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这些要求和规范包括:①目标一致性:这是指各课程模块都要为总的培养目标或课程体系目标服务。②结构层次性: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反映学科本身固有的逻辑;另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运行轨迹,保证低水平、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在先,较高水平、专业性的学习任务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据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规定。③接合意义化:就是要使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由此使课程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体系弹性化。体系弹性化,首先是课程要求上的弹性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统一要求,很少照顾到不同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吃不饱”、“吃不了”和“不够用”、“用不了”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方向,应开出几个品种和档次以显出课程要求的弹性。如:同是体育课,可开出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可使学生量“体”选学,各得其所;同是力学,根据不同方向,可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使学生量“力”定“学”,各有专攻。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其次是课程组合中突显个体性。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基本实现,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多样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课程体系也应体现个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个知识块中,具体选学哪门课程可由学生自定;在修满规定学分的情况下,增加哪些课程由学生做主;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仍有余力辅修其他专业,由学生自选。个性化的要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兴趣。但仅凭学生的兴趣,不一定能优化知识结构,还需要导师的选课指导。因此,建立导师制,由富有经验的导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构建弹性化的课程模块,最终才能形成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发现必修课程模块比较庞大,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开设。这种现象在不同科类之间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这是因为工科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变动性大,随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可选性小,在特定的生产力下,其必备知识和能力是比较确定的[2](P106)。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培养规格,工科的大多数课程应该是必修的,而选修课只限制在生产技术中那些即将出现尚未成为现实的内容上,或者同主干课程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上。

其次看核心课程论。国内对“核心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是张华博士。他对“核心课程”概念的历史发展、“核心课程”的本质、“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观点。从词源来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其他部分(或称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这一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T.Ziller)所确立的“齐勒计划(Zillerplan)”,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F.Parker)的“帕克计划(Parkerplan)”为标志[3]。因此,齐勒的课程设计是文化核心或学科核心,“帕克计划”则强调儿童核心。这是早期核心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取向。

核心课程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课程价值观。首先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倡导两种典型的设计:“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生活领域核心”设计以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人类活动如“保健”、“生存”、“保护自然资源”等为基础;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则来源于当代社会生活各层次中困扰人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均基于学习者作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的共同需要、问题和关切,而不是学科知识或其它。其次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体现出倡导儿童中心的进步主义以及形形的当代人本主义价值观。这种课程观的设计是一种“活动—经验核心(theactivity-experiencecore)。它以学生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来确定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核心课程观从未在教育实践中成为主流,但它却从未中断。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导“理性解放”的课程理论家的呐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进教育家的实践中,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一直在不断发展着[4]。再次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认为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又有等级优劣之分,应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经典名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核心课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一观点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间的平衡与整合。传统的核心课程观是传统二元论的思维产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课程观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的关系,用一种连续论和整体主义的视野来重视审思三者的内在统一。因而,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这种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最终生成个体的健全人格。这种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模式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理应成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当代追求。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需处理好“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在论述影响“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及其制约因素时,张华认为两者是一种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社会分工的需要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以及社会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4]。我们认为,设计“核心课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①国家意志是在阶级社会特有的制约因素;②社会生产力是根本的制约因素;③学术领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约因素;④学生需要是终极的制约因素;⑤课程体系现有发展水平及课程论是来自课程自身的制约因素[5]。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课程的价值、评价主体的取向和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变动关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约因素时,不存在确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开发“核心课程”、确定“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苏联数学家马库雪维奇把人脑储存的信息分为核与壳两类,提出了合理储存信息的模式[2](P97),为我们提出课程体系的球体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体系犹如一颗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使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稳定。电子较灵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课程体系核心的部分是最为稳定的,围绕核心部分的是可变动的,须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新陈代谢。这就是球体模式理论,或简称“球体论”。

在课程信息球体中,信息核贵在稳,信息壳贵在变(见图1)。课程体系球体核心的相对稳定即使在未来社会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社会变革加剧并不意味着稳定将完全消失,而是意味着稳定与变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会,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构建具有开放性、变革性和统合性的球体课程体系并不应排斥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及课程组织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将稳定与弹性、统合与分化有机地统一于同一课程球体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图1信息球体剖面

球体模式论是在整体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中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见,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划分成一门门独立的学科。然而,这种划分往往掩盖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加之忽视了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和教学中的因人设课,使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变成了毫无联系的一门门课程的堆砌。它妨碍了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个整体和局部的矛盾,整体优化论(简称“优化论”)由此而生。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学生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其整体还是局部,都会与外部的因素发生作用,是一个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样,课程体系才能与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内部彼此协调从而达到优化的结构。结构优化必须注意找到内容的结合部、课时上的配比度和时序上的衔接点。

首先,课程目标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优化的结合部。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课程体系内的分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使课程体系目标最优化。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相关的几门课程要围绕同一个知识、能力或素养目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体现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又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其次,课程的课时配比度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定位的关键。课时配比度是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开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讲授课与自修课等课程关系,由于总课时一定,因而,这些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课时规定。一类课时的增加,就会减少或削弱另一类课程的开设。可见,课时配比适“度”才能有效发挥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课程之间的课时配比度,决定于该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类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根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评出其“功能系数”,借助数学模型得出最优的课时配比。浙江大学采用培养方案结构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结构指数”来定量地表述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求得各类课程比例的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P102)。

再次,在设计课程结构过程中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是指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任课教师了解自己所任课程在课程体系整体中的位置,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本课程。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真正重要的顺序,是教育应该采用的涉及质量的顺序。”[6]可见,此处最重要的是确定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逻辑结构图是标明课程体系内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开设先后顺序、时量等的图示。该结构图有助于揭示课程要素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发现能力上的断线现象和课程时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学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作了一些探讨。该专业每学年开始时,都要召开培养方案论证会。他们把课程逻辑结构图公之于众,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评头品足,以课程的新发展和教学上的新经验修改和完善课程逻辑结构图。由于切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智能结构,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较高。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态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仅从某种理念出发,想当然地凭直觉来判断取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开设哪些内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顺序,可流通的层次及互补的组合。如:单一课程(学科或活动)可与综合课程(综合学科或综合活动)组合,旨在实现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核心课程可与个别化课程匹配,旨在实现统一要求与个人基础的结合,一般目标与分层目标的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姻,旨在统一安排与个别选择的结合,实现“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机制;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相辅佐,旨在实现广度与深度的融合,使课程内容、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对象、教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实证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学教学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3]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15,19-20.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8

一、高级技工学校课程基本构成

高级技工学校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掌握生产岗位关键性操作技能和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解决生产操作中技术难题的能力和具有刨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要求学员应达到高级工技术等级。为此,高级技工学校课程应包括: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核心技能课程

职业核心技能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各国学者对这种核心能力虽然表述各异.但对以下主要内涵却是彼此认同的。即: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自我提高能力等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就容易适应各种职业的基本要求或实现职业变更可见.核心技能是一种“就业导向”的能力核心技能课程就是设计构建一个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方案和系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完整的教育过程。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旨在发展个体技术实践能力的课程.它是高级技工教育课程结构的主体.这是由高级技l丁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高级技工教育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冈此,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来开发课程在高级技工教育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工作分析可以把工作任务划分为一系列独立存在的任务模块:以完成任务为核心派生工作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派生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的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这一类课程称为任务中心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专业技能课程的主体。虽然任务中心课程要求专业理论知识应当“附着”在工作任务中.但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理论知识视野.促进他们的职业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特别是在高级工阶段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些专业理论知识是没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组织的.更为合适的办法是按照知识本身的相关性把它们组织成课程。这种课程可称为拓展型理论课程。除了上述课程类型以外。开设出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教学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获得综合的技术实践能力。这类课程称为综合实践课程。如上所述.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任务中心课程、拓展型理论课程、综合实践课程。

二、高级技工学校课程排列模式

为了培养出职业素质高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级技工学校必须走产学结合共同培养人才的途径.这是因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一个人的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职业环境的熏陶;离不开从事职业工作的专业人员和管理者的言传身教。因此.任务中心课程是高级技工教育的主体.而综合实践课程是高级技工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技能人才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核心技能是当今每一个社会人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技能其内涵和掌握程度视不同的职业要求可能会有一些区别.但都是必须具备的。将核心技能、从业的职业索质、所需的职业技术和一定数量的拓展知识结合起来.笔者对高级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提出了一个框架.如下图所示:

将上述课程结构进行内涵分析和关系解读.可以看出核心技能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支撑高级技工学校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两翼保证。任务中心课程是就业的敲门砖和关键所在.而拓展理论课程则是从业或创业的应变要素。

(一)枉心技能课程结构

核心技能课程是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对人才素质的理解。该部分课程按照核心技能的内涵、种类、要求等进行设置。对其中一部分核心技能采取单独开课的方式.如思品活动课程、数学应用课程、外语应用课程、人文活动课程、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文体活动课程、就业、创业活动课程等.供学生自由选修。另一部分核心技能采取渗透到其他课程中的方式.充分发挥各门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因高级技工学校大部分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薄弱.因此,在初级工阶段.核心技能课程凸显基础性的课程功能.如开设语文、英语、数学等;中级工阶段凸显服务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功能.如开设专业数学、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等:高级工阶段凸显综合化的课程功能.根据

专业需要开设专业数学、专业英语等学生通过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价值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课程结构力求体现必修与选修、统一培养与个性发展、教学要求和学习必趣的结合.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专业技能课程结构

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是任务中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拓展理论课程在高级工阶段开设.一般在两门左右。下面主要对任务中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结构作详细阐述:

1.任务中心课程结构。任务中心课程设计的基础是“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就是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在课程分析过程中.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准确的描述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结构见表1)

按照这一顺序设置课程符合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能力发展.即从门外汉到高级工的过程。学生首先对所学职业(专业)内容和工作的环境等有感性的认识.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按照通过(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心理规律.采用从向核心发展的结构.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

2}综合实践课程结构综合实践课程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是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从“见习”到“顶岗”再到“就业”.设计为从低到高逐步发展的几门具体课程。(其结构见表2)

认识实习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把教学场地搬到具备相关资源的企业现场.是学生对企业初步的、局部的接触。一般为时2周。

社会实践是学生利用二年级暑假.到专业对口行业的企业跟班学习.了解行业的产品种类、工作内容以及基本工作规范。比认识实习更进一步。是对企业相对全面的、广泛的接触。

岗位实习一般安排在中级工证书考核后,为时18周。学生到专业相关企业顶岗实习.了解生产或工作流程.训练岗位技能。比社会实践更进一步.是对中级工模块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检验和真正强化为高级工阶段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毕业实习为时l8周。建立在一系列的校外实践教学基础上,使学生面对现实、适应市场、顺利就业。

三、高级技工学校课程构成比例及结构特点

根据高级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类型以及就业导向的课程观.核心技能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比例为3:7。综合实践课程占专业技能课程30%。这一构成比例.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但理论课程内容必然被精简。原有课程的学科结构被彻底改变。技术的进步逼迫人们不断地创新与学习.以适应可能面临的岗位变迁。因此.在强调技能针对性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岗位适应性的关系:在强调成才教育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与成人教育的关系。

任务中课程强调课程目标与某一具体岗位知识、技能等要求的匹配性.强调课程内容对学生就业的实用性.但不能因为强调就业技能而忽视知识基础.不能因为强调零距离上岗而忽视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在强调就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如下措施提高岗位适应性:一是在高级工阶段开设拓展理论课程.增加理论课程课时:二是鼓励学生多学两项技能、拿多本证书。除获得本专业高级工证书外.还鼓励学生获得相应工种的中级工证书。

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高级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专业技术技能.还要使他们的身心素质、道德、个性等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使之成长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行为端正的社会公民。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措施提高成人教育:一是核心技能课程与专业紧密结合。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能让学生在工作环境、实践场所学以致用。增强成就感.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充分利用选修课和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三是改变核心技能课程考核体系。将课堂教育延伸到学生在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一部分核心技能融会贯穿到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使每一位教师都承担起育人的作用。

高级技工学校课程结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结构设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两个不断线,实现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和渐进性。一个不断线是:专业知识学习不断线。从第一学期就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尽早介入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专业兴趣,熟悉工作岗位环境。同时。专业知识和专业意识逐年得到不断加强和深化。第二个不断线是: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不断线。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螺旋递进的富于弹性和个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基本技能实训到综合实训、从认识实习到毕业实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401号文件第226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23-03

2013年3月17日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核工业精神是广大核工业人在发展核事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的总和,是核工业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以“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为主要内容,[1]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严细作风和创新精神,其实质是继承和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集中彰显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核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培养核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工业精神,继承并弘扬核工业精神,是实现我国核工业由大变强的希望所在,也是对核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其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1.新时期核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核工业发展已经处于新兴阶段,需要大批核类专业人才。而核科技工业处于国际、国内人才激烈竞争的环境,核类专业人才紧缺不仅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核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面临加速发展核事业的机遇,核事业的人才实力储备与发展潜力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作为国家战略威慑力量构成资源之一的核类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必须也只能依靠国内培养。而我国培养的较优秀的核类专业毕业生首选出国或到国内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工业,核工业有一定的艰苦性和危险性,较难吸引优秀毕业生。因此,必须培养核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工业精神,坚定核类专业大学生献身核事业的理想信念,以保证新时期核工业快速发展对核类人才的需要。

2.核类行业特殊性的需要

核类专业大学生是未来核工业的精英。从专业上看,核类专业大学生是21世纪核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核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了适应现代核工程与核技术建设与发展需要,核类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根据核类专业所服务的核工业性质决定了核类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核工业精神;从工作领域上看,一般来说核类专业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和核事业紧密相连的,必须明确核工业精神的重要性;从岗位的重要性来看,核类专业大学生是未来核工业的建设者、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核类专业大学生所坚守的岗位关乎国家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繁荣和昌盛,就必须践行核工业精神。鉴于核类专业大学生在专业、工作领域和岗位上的特殊性,需要有强烈的核工业精神作后盾,所以,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是针对核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和就业方向进行一次意义深刻的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工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发展。[2]从这一理论来看,培养核工业精神是实现核类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和必要保证,是核类高校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核类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核工业精神培养。核工业精神是核工业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等内容,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彰显了时代精神。可以说核工业精神的培养是核类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在核类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现状,笔者对4所涉核高校的核类专业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了6个核类专业大学生辅导员,访谈了关于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现状。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共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0份,回收率为96%。经问卷调查发现,涉核高等院校对核工业精神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核类专业大学生对核工业精神普遍认同,大多具有高昂的热爱核事业之情,对我国近60年来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核工业精神能够给予充分肯定。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开展核工业精神培养活动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够明确

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基本是在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建立的,对象是全部大学生,针对性不强,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核工业精神培养较少,忽视了核类专业大学生的特殊角色定位,没有和核类专业大学生的特殊专业需求相结合,不具备核特色,对核工业精神培养的认识不够明确。在对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历史和核文化的了解”的调查中,认为对核历史和核文化“很了解”的占21.0%,“一般了解”的占31.6%,“不太了解”的占29.2%,“不了解”的占18.1%。后两项加起来为47.3%,说明核类专业大学生对核历史和核文化的基本知识还不够了解。在对“学校在核工业精神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上是否合理”的调查中,认为核工业精神培养课程设置“很合理”的占17.2%,“比较合理”的占29.5%,“一般合理”的占34.0%,“不合理”的占19.3%。可见,在核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工业精神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有待改进。

2.活动不够丰富

通过调查发现,涉核高校组织相关的核工业精神培养活动不够丰富,学生参与程度低。在对“学校组织活动”的调查上,认为“经常组织”的占23.7%,“偶尔组织”的占44.3%,“不组织”的占21.2%,“不清楚”的占10.7%。在“学生参与活动”上,认为“经常参加”的占20.2%,“偶尔参加”的占42.1%,“不参加”的占15.8%,“想参加没机会”的占21.8%,这说明学校在开展核工业精神培养的活动上不够积极,活动内容不够丰富,不能满足核类专业大学生参与核工业精神实践活动的热情。另外,在“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的方面”的调查上,“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占37.5%,“创新活动方式”占30.5%,“丰富培养内容”占17.9%,“增加经费投入”占14.1%。由此可以看出核类专业大学生试图参与核工业精神实践的愿望非常强烈,因此在核工业精神培养内容中应该增加实践活动环节,让大学生在参与核工业实践活动中升华核工业精神。

3.方式不够多样

通过调查发现,长期以来涉核院校在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方式方法单一、培养载体不够新的情况,几乎全部关注于课堂培养,没有将培养工作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校园环境建设紧密结合,很难应对核类专业大学生思想的新变化,很难取得核工业精神培养的成效。在对“核工业精神培养途径”的调查上,认为依靠“课堂”占43.7%,“网络”占30.5%,“电视”占16.5%,“书刊”占9.3%,表明核工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靠课堂传授,现存的核工业精神培养方式不能满足核类专业大学生的需求,不能充分调动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的积极性。所以在核工业精神培养方式上还需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创新培养方式。

4.资源不够充足

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的顺利进行需要涉核高校领导的重视、师资配比、财力支持、环境保障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而目前这方面资源还非常薄弱。在“对当前学校核工业精神培养设施建设满意程度”的调查上,“非常满意”占12.0%,“一般满意”占33.6%,“不太满意”占48.8%,“不满意”占6.6%,后两项加起来大于一半;在对“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调查上,“很有必要”占41.8%,“有必要”占45.7%,“无所谓”占10.0%,“没必要”占2.5%。这说明当前的核工业精神培养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达到核类专业大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1.借助课堂教学培养核工业精神

(1)设置核工业精神培养课程。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没有专门的核工业精神内容,只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里有少量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涉核高校有必要开设有关核工业精神培养课程。一是开设核工业精神培养的必修课。选定针对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的教材,规定一定的课时和学分,让核工业精神培养成为每个核类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二是开设核工业精神培养的选修课,比如核发展史、核文化、核伦理等等,供核类专业大学生选择。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设立核工业精神培养专题。核工业精神培养除了要设置专门课程,还要深入贯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根据核工业精神培养内容的特点,可以在“原理”课、“基础”课、“概论”课、“形式与政策”课、“纲要”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单独设立与核工业精神培养相关专题,比如核类专业大学生爱国主义培养专题、责任意识培养专题、严细作风培养专题和创新精神培养专题等,使核工业精神培养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

(3)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核工业精神培养内容。在核类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核工业精神培养内容,可以拓宽涉核高校核工业精神培养的平台。涉核高校核类专业课程应与核工业精神培养相结合,在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注重核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核类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还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要结合核类专业背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核工业精神的培养,发挥专业课程的渗透教育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核工业精神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的总和。[3]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舒畅心情,在此环境下进行核工业精神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核工业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1)建设文化载体宣传核工业精神。首先,建设彰显核工业精神的人文景观。如在核教学楼正门建立核模型,在教学楼走廊上悬挂为核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画像、格言等等,在校园景观处树立为核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塑像,同时建立核工业精神纪念馆、陈列室、展览馆等等,使核工业精神无处不在,深入核类专业大学生内心,到达“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其次,创建核工业精神培养的资源网站,将体现核文化、核伦理、核历史、核安全等资源放在网上,开展网络版的核工业精神培养,通过大量不间断的网上核工业精神宣传活动提高大学生对核工业精神的认同。

(2)开展文化活动培养核工业精神。首先,建立与核工业精神相关的大学生社团,如核工业精神宣传小组、实践小组等。鼓励核类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核工业精神社团活动加深对核工业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其次,开展核工业精神研究。组织学生研究会研究核工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核工业精神的科学内涵、核工业精神的当代价值、核工业精神的继承与弘扬等等,让学生在参与核工业精神研究中学习和践行核工业精神。最后,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核主题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活动、观看核工业电影等等让核类专业大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核工业精神文化活动中受到核工业精神的教育。

3.加强先进典型教育培养核工业精神

一方面,学习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先进典型。在核工业创建初期,核工业领域许多英雄人物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核工业精神颂歌。他们中有亲自参与领导“两弹一艇”研制的指挥者,有我国核事业的奠基人,有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带头人,有核材料核燃料和核电核反应堆工程方面的专家等。[4]这些先进典型人物已经超出了个人品质和风范的范畴,成了核工业精神的象征。在核类专业大学生中大力宣传这些先进典型,号召大学生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一方面,积极挖掘核工业战线新时期先进典型。在核工业发展的新时期又涌出现了一批新的先进典型,他们用无私奉献抒写着核工业发展继往开来的新篇章。这些先进典型中有情系快堆几十年如一日的科学前辈,有倾心铀业奔波于戈壁大漠的勘探队员,有坚持真理技术精湛的青年骨干,更有舍家忘我坚守试验场的科研中坚,以及集使命于一身、置生死于度外的异国项目建设者。

先进典型人物崇高的爱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严谨细致的优良品格感召和激励过无数的人们,用他们的事迹教育大学生或请他们到现场作报告现身说法容易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因此,积极挖掘核工业战线新时期先进典型有利于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的培养。

4.开展社会实践践行核工业精神

(1)加强核工业精神德育基地建设。核工业德育基地建设包括核武器研制德育基地建设、核电站德育基地建设、核纪念馆德育基地建设等。核工业德育基地以具体、形象、真实的特点,使其成为进行核工业精神培养的宝贵资源和弘扬核工业精神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挥核工业德育基地的教育作用,使核工业德育基地真正成为人们,特别是核类专业大学生接受核工业精神培养的“第二课堂”。充分开发和利用核工业德育基地的宝贵资源,加强对核类专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增强核类专业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开展核工业精神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核工业精神培养不仅需要理性的认知,还需要环境和氛围的熏陶。通过实践,核工业精神才能被核类专业大学生理解、认同、吸收,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观念。

第一,利用假期开展核工业精神培养实践活动。把核工业精神培养纳入社会实践计划,有计划地组织核类专业大学生到核工业德育基地参观、学习和交流,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核工业精神的爱国、责任、严细、创新等内容的实质以及核工业精神在核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瞻仰、祭扫、参观等活动。

第二,利用校企合作开展核工业精神培养活动。探索涉核高校与核企业交流、合作共建的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共建、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核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培训,让核类专业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加深对核工业精神的理解。另外,涉核高校还可以邀请核企业的专家或优秀技术人员,对核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核相关知识讲座或短期授课,让核类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并感受核工业精神,继而践行并弘扬核工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汪兆富.弘扬核工业精神 永葆党员先进性——解读“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J].中国核工业,2005,(3).

[2]丁祥艳.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时代诠释[J].理论月刊,2009,(1).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10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斯奈尔教授提出了基于知识(knowledge)和能力(competence)的“人力资本框架”(the human capital architecture)模型。该模型以价值(value)和独特性(unique)为维度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划分为四种类型:

1、核心人才

核心人才是对企业而言,价值很高,而且非常稀缺和独特的人才,这类人才能够给客户带来特别的、与众不同的利益。核心人才与企业的核心价值息息相关,妥善使用可以给公司带来巨大价值;同时,该类人员有如下特点:公司急需的、人才市场上难以获得、培训周期较长、人员价值需要较长时间工作的积累,因此,非常的稀缺和独特。比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

2、通用型人员

通用型人员是指对于企业而言,与企业所需的核心能力直接相关,价值较高的一类人员。但由于该类人员在人才市场上较容易获得、培训的周期较短、不需要太长时间的工作积累,虽然价值较高但并非难以获得的人员,例如公司的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等。

3、特质型人才

特质型人才对企业而言,其战略价值较低,与企业所需的核心能力并非直接相关,但特质型人才具有非常特殊、难以短时间掌握的知识,因此比较紧缺。比如某些公司雇佣的专业咨询师和咨询顾问等。

4、辅助型人才

辅助型人才总体来讲战略价值较低,因为在市场上较容易获得,仅具有一般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前台、司机等。

斯奈尔模型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提出对四类人员应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出每一类型的员工在雇佣招聘模式、工作设计、培训和发展、考核、薪酬、绩效等方面都应做出不同的安排。本文侧重在雇佣招聘环节讨论该模型的指导性。

二、结构化面试与传统面试的区别

传统面试又叫“面谈法”,它更倾向于一种非结构化面试,在面试中没有事先固定的框架结构,也不使用有确定答案的固定问题格式,信度效度都取决于面试官的水平。传统面试优点:1、简单易行,不拘场合、时间、内容,简单灵活2、应聘者防御心理比较弱,了解的内容比较直接;3、有重点地收取更多的信息,反馈迅速在具体的实践中。与此同时,传统面试容易出现如下问题:1.不作记录或很少作记录;2.遗漏重要的信息;3.提问无关的问题;4.存有偏见或先入为主;5.提问重复的问题;6、要求面试官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所谓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是指依照预先确定的题目,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面试,要求做到程序的结构化,题目的结构化和评分标准的结构化。结构化面试最主要的方法有两种:行为描述性面试(bdi)和情境性面试。

行为描述性面试采用的是基于关键胜任特征的行为性问题。其基本假设来源于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行为一致性原则,即过去的行为是未来行为的最好预测。该方法通过两方面来了解应聘者信息,一是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判断他选择该企业发展的原因,预测他未来在本组织中的行为模式;二是了解他对特定行为采取的行为模式,并以此为标准与空缺岗位的要求进行比较。

情景面试是结构面试的另一种重要类型,同时也是目前最流行的面试方法之一。在情景面试中,主要考察应聘者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如何反应的。情境模拟面试的理论依据是动机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在面试中,面试考官问一些与当前工作紧密相关的行为问题,询问应聘者在以往工作中碰到类似的情景时是怎么处理的,根据事先拟定的评分规则给应聘者打分。

无论行为描述面试还是情景面试都是结构化面试中最常用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评估应聘者工作能力的高低以及是否能适应该岗位工作,同时也是对工作情况的预先介绍,进行企业形象宣传。结构化面试的优点有:1.对所有应聘者均按同一标准进行,便于分析

较,减少主观性;2.有利于提高面试的效率;3.对面试考官的要求较低。缺点:1、谈话方式过于程式化,难以随机应变;2、所收集的信息的范围受到限制。

大量的研究表明,传统的非结构化面试缺乏有效的信度和效度,不能给组织提供良好的雇佣决策依据。近些年来,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面试的主流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所采用。

三、结构化面试中具体面试问题的分类

结构化面试的内容比较全面,通常会涉及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职业发展、自我评价、家庭背景、求职动机、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体现在操作流程结构化、考核要素结构化、考查试题结构化、评分标准结构化、考试队伍结构化以及考场选择和布置结构化等六个方面。

面试问题的类型大致分为如下七类:背景性问题、知识性问题、思维型问题、经验性问题、情境性问题、压力性问题和行为性问题等七种。下面分析针对核心人才、通用型人才、辅助型人才和特质型人才面试时应采用的问题。

1、背景性问题。即关于应聘者的个人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的问题。四种类型面试人员均需要使用。

2、知识性问题。即与应聘者岗位相关的基本知识,既应该考察应聘者书本知识,也应该考察实践技能。例如招聘人事经理要了解劳动法律、法规,也应该精通处理劳资纠纷的技巧;销售人员既应该了解产品知识还应该知道公司产品的市场饱和度等。更倾向于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使用。  3、思维性问题。这类问题重点考察应聘者的理解、分析、辨别、综合、评价和推断的能力,例如:“你认为什么是一名优秀销售人员的标准?”、“你如何处理手下两名得力员工发生的矛盾问题?”适用于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使用,尤其是核心人才。

4、经验性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考察应聘者过去所做过的事情,例如,“你上一份工作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在之前销售工作中你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哪一方面?”适用于四种类型人员适用。

5、情境性问题。该问题将应聘者置于一个假设的情境中,让应聘者设想在这类情况下会如何处理问题。例如,“假如你是人力资源专员如何平息员工对薪酬不满的情绪?”、“假如你是一名刚被提升的销售经理如何带动整体低迷的销售团队?”等。这类情境性问题更适合检验需要工作挑战的人员,如公司核心部门的管理者和销售人员即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

6、压力性问题。是指有意制造紧张,以了解应聘者将如何面对工作压力。面试人通过提出生硬的、不礼貌的问题故意使候选人感到不舒服,针对某一事项或问题做一连串的发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无法回答。其目的是确定应聘者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在压力前的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这类面试问题往往显得咄咄逼人,例如,“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你今天的面试我很不满意,你知道你有那些回答不符合我们的用人需求吗?”适用于需要在压力情况下工作的辅助性人员如保安、前台等岗位,同时也是用于业务压力及心理较大人员尤其公司的通用型人才,例如公司的销售人员。

7、行为性问题围绕与工作相关的关键胜任能力来提问的,要求应聘者讲述一些关键的行为事例。例如“你是如何完成这个项目的?”、“你认为在完成这个项目中你最为看重的能力是什么?”更适用于公司通用型人才。

四、结构化面试中的方法分类

斯奈尔模型主要用在确定公司的薪酬战略上,但其对人员的分类在人员招聘的方法选择上也具有一定意义。下文将罗列出一些结构化面试中的方法,分析它们的具体做法,并将它们与斯奈尔模型确认四种类型人才相匹配。

1、现场操作法。该方法是针对操作性较强的岗位,通过在现场实际操作来确认衡量应聘者技术能力的方法。例如,企业招聘电器工程师可以让面试者现场修理一台坏掉的电风扇或者组装一台台灯。这种面试方法可以用来招聘一线岗位人员如前台、司机、秘书、一般技工等辅助型人才。

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主要用以测评应聘者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在这种活动中,面试官设置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与人际冲突,要求应聘者应聘者扮演某一角色并进入角色情景,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面试官通过对应聘者在不同人员角色的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测评其相关素质。

在角色扮演中,面

试官对应聘者的行为表现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角色适应性、角色扮演的表现以及角色扮演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决策、问题解决、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能力。

采用角色扮演法所选拔的人才多为高层次的管理者(即公司核心人才),重在考查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抽取一些案例交给应聘者,并让其回答遇到这些情况时会如何处理,进而考察应聘者实际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提取案例越真实,跟公司的实践越吻合,就越能检查出应聘者的真实水平。这种面试的方法适合检验难以让应聘者实际操作的情况。例如管理岗位的核心人才。

4、体验互动法。目前,在一些企业的招聘中,开始引入一些团队训练、拓展训练过的方法,这样做主要是要考察一些应聘者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团队合作能力。适合公司中的通用型人才。

5、文件筐测验,又称为公文处理、公文包测验,被认为是ddi中应用最广且最为有效的一种人员招聘方式。它将被评价者置于特定职位或管理岗位的模拟环境中,由面试官提供一批该岗位经常需要处理的文件,要求应聘者在一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处理完毕,并且还要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解释说明这样处理的原则和理由,主要涉及财务、人事备忘录、市场信息、政府的公文法令、客户关系等十几份材料,要求受测人员在规定条件下(通常是较紧迫困难的条件,如时间与信息有限、独立无援、初履新任等),对各类公文材料进行处理,形成公文处理报告。文件筐测试对面试官的要求较高,要求其了解测试的内核,通晓每份材料之间的内部联系,对每个可能的答案了如指掌,评分前要对面试官进行系统的培训,以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和公正。该面试方法特别适用于针对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面试测评(即核心人才)。

6、无领导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面试官对应聘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来对他们做出评价的一种测评形式,小组中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全面考察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特质。该方法适应于挑选具有领导潜质的公司核心人员或在公司中具有较高价值且在市面试交易获得的营销人员(即通用型人才)。

7、管理游戏。管理游戏测试是一种以游戏为形式、以完成某项“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的面试方法。通过管理游戏测试,可以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在该测评中,应聘者模拟的现实工作情境,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在测评过程中,面试官并不是简单的观察者而是参与者,同时也是矛盾制造者,通过给应聘者施加工作压力和难度,使矛盾、冲突凸现出来,进而369度近距离观察记录应聘者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素质特征。管理游戏中涉及到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既可以是人事管理、生产管理,也可以是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因此,该办法使用于挑选公司各级核心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财务、人力等技术类通用型人才。

五、结论

为了更加直观,下面以表格形式展示与斯奈尔模型相适应的面试问题、面试方法和模型中的典型岗位:  斯奈尔模型人才类型该模型分类的典型岗位适用的面试问题适用的实战分类

核心人才高级管理人员背景性问题、知识性问题、思维性问题、经验性问题、情境性问题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文件筐测验、管理游戏

通用人才销售人员、财务人员背景性问题、知识性问题、经验性问题、情境性问题、压力性问题体验互动法、管理游戏

辅助性人才秘书、前台、司机、保安背景性问题、经验性问题、压力性问题现场操作法

独特人才专业顾问、建筑设计师背景性问题、经验性问题、知识性问题-

根据上图标可得出如下结论:

1、无论面试问题还是面试方法适用于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的都是最多的,可见上述两个岗位是企业所最为看重的,他们虽然在稀缺性上有区别,但是对企业而言都有较高的价值。

2、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共享了很多的面试方法,这也反映出,通用型人才和核心人才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通用型人才通过自我提升、积累经验、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可以进化为核心人才,例如许多公司高级经理都是由出色的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提

拔的;同样,核心人才如果停止知识更新、丧失核心竞争力和独特性也有可能降低为通用型人才甚至辅助性人才。例如,现在很流行的人员转岗和人员再培训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3、核心人才和通用型人才更倾向于采用情景面试,他们需要更强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因此企业在完成招聘选材的阶段应该立即进入培训阶段,在实践中磨练上述两类员工的能力。

4、与第1条相对应,辅助性人才和特质型人才适用的面试问题和面试方法是最少的,因为就企业而言,这两个岗位可以创造的价值较小。特质型人才的面试方法尤为稀少,侧面反映了目前企业对独特人才的管理理念:相对于直接聘用该类人员而言,企业更倾向于与他们建立更单纯的协作关系。特质型人才的工作类型也更像是企业的合作伙伴。

5、关于辅助性人才和特质型人才面试方法的缺失可能也恰恰是未来管理学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11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积累沉积过程中,逐步升华优化逐步形成的。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从管理学理论角度来看,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国外以沃纳菲尔特和潘罗斯为主要代表的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企业以独特方式运用和配置资源的特殊资源;以罗斯比和克里斯蒂森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系列能力的综合,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以巴顿为代表的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随时间积累而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摹仿;等等。国内以丁开盛、周星和柳御林等为代表的学者分别撰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就是企业具有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独特营销的能力;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张瑞敏也有类似的观点,其认为“创新是海尔文化的价值观,也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等等。纵观国内外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论述与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的角度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的确还处在一种较为模糊的状态。但无论持何种观点,都强调了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价值性和延展性。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上,不少研究者也存在许多分歧。以王秉安为代表的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由硬核心竞争力和软核心竞争力两类竞争力组成;以等为代表的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由能力及能力构架与层次组成的一个两维知识系统;以周卉萍为代表的认为,核心竞争力由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三要素构成;等等。从这些观点可以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中与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智力资本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人的素质高低是影响这些构成要素的决定因素,为企业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角度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获得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家、地区、企业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点各异。区域性微观调查发现,中国民营企业要在管理创新中求发展,同样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及时在内部管理对策上作出调整,解决好导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落后环节上的主要问题。

(一)建立健全与约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是中国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戴尔?卡耐基说过:世界上惟一能够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给他所要的东西,而且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它,这就是激励。作为企业主,建立正确的、明确的价值标准,并通过激励手段的具体实施,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是领导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其功能主要是有利于挖掘员工的潜力,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组织形成凝聚力。所谓激励就是指个人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激励可以划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正激励与负激励、内激励与外激励三种类型。民营企业目前的激励主要是政府奖励和企业的结构工资制,表现为政策激励、物质激励、正激励和内激励。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未重视精神激励、负激励和外激励的功能作用。因此,确保民营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完善科学管理制度,发扬企业核心精神,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主旋律,来有效地推动人力资源的开发。

(二)完善培训体系,造就知识技能型员工队伍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是提高人的素质,使人具备有效的参与经济运行所必备的体力、智能、技能、正确的行为模式、价值体系、劳动态度、人员激励和人员培训等。培训是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提升员工个人竞争力的一种教育、培养方式,包括有形的培训和无形的培训两种形式。有形的培训是指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讲师的培训。无形的培训则是指主管、骨干员工在平时工作中对下属、一般干部、员工的指导、培养。这种指导、培养的方式可以是开会,也可以是一对一的当面交流,甚至可以是批评劝导。在实际工作中,无形培训对提高绩效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成本也更低(几乎没有什么成本)。无形培训体系的建设关键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开放的、愿意交流、愿意指导、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的文化。在实际工作当中,员工的成长和进步70%是通过无形培训完成的。因此企业要建立和完善有形的培训体系,更要建立和完善无形的培训体系。在培训项目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按照先业务部门,后职能部门;先管理层,后员工的顺序,重点放在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身上,这样才能保证效果,保证容易获得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建立培训制度体系、人员组织体系、培训信息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全体员工培训,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与劳动技能。

[next]湖北八峰药化(现为三江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氨基酸国产化、产业化基地,成为恩施州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其氨基酸原料药和氨基酸口服液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6%和80%左右。这与公司重视知识产权投入、重视智力资本的管理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公司成立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中科院院士、武大博导、清华大学和上海医科大专家,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结合市场需要自主投资加快成果转化,承担的湖北省“九五”重大攻关计划成果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地位,组氨酸和甘氨酸课题列入2004年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公司每年投资达50万元以上,采取多种方式开发人力资源。一是就地培训:对500余名工人有计划地安排在“八峰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从一般工人到技术人才的转变。二是外送进修:将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送入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取得大学、研究生学历、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三是请进教师讲课:先后在深圳大学、四川大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聘请专家教授对营销人员、财务人员培训六期,受训面达800人次以上,使在册的800余名员工中540余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四是委托办班:与恩施职院签订合同联合培养制药技术、市场营销、机电工程、工业自动化专业200余人,为明天的发展储备人才。

(三)科学设计薪酬结构,实施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在企业内部,薪酬结构的设计和确定必须根据各个职类的劳动过程特征,设计相应的薪酬结构。企业内部的各个岗位角色,因为其对能力要求和工作过程的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职类:经营管理类、专业技术类、销售业务类、办公文员类、现场操作类和辅助服务类。每一个职类都必须对应其能力条件要求和工作过程特点,确定其薪酬结构。以湖北长友现代农业公司为例,其现行的薪资结构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年均工资比季节性工人年工资多出15200元,比一般管理人员多出12000元,比中层管理人员多出7000元。长友现代农业公司现有稳定的常年员工130人,因生产任务具有季节性吸纳下岗职工和农村富裕人员再就业2000余人,虽然这支季节工队伍与公司并不一定建立了长期的劳动合同关系,但他们的薪资状况却不容忽视。岗位员工都是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工作内容相对单一。所以,在心理要求、责任要求、知识要求三个方面都不高。但对技能要求比较高,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业务工作能够熟练地操作。对体能要求最高,一般都有相当的劳动强度。工作环境也比较差,他们只能整天呆在操作现场,现场任何形式的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都无法逃避。他们的工作过程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不仅工作场地稳定,而且工作业绩与他们的身体行为密切相关。长友现代农业公司应参照“现场操作类”薪酬结构的选择确定方法,重新设计“基础+奖励工资”的薪酬结构。

(四)创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式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开发人才资源就是创造性地发掘人的潜能和提升人的素质与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里,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发展对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人力资源开发要不断地自我革新。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创造力的资源。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二是人力资源部门要成为组织经营的战略规划合作伙伴。三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从业人员应具备适应创新时代的能力。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是一系列立足创新的多元开发机制的总和,包括教育培训开发、配置开发、使用开发、和激励开发。教育培训开发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培训开发,提高人才素质,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注重培训需求的诱发、引导、注重培训内容层次化、谋划员工的终身教育。优化智能资源的配置是发挥人才力资源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要求做到资源配置要市场化、岗位配置要合理化。用好人是一门管理艺术。人尽其才、人适其所,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要知人善任,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使人人机会均等,创造条件留住人才。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1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55-02

一、国外关于职业教育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核心能力概念的研究。核心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1974年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D.梅腾斯(D.Metens)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初,联邦德国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率先提出了“关键能力”培训的概念,并进行了研究开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政府开始致力于开发一个就业导向的核心能力体系。澳大利亚等国也在相继推行能力本位教育体系的过程别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德国表达为“软能力”或“关键能力”,美国表达为“基本技能”,英国表达为“核心能力”,澳大利亚表达为“关键能力”,新西兰表达为“必要能力”。但内涵都是指一种超越具体职业的、可广泛迁移的、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能力。

(二)核心能力培养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鉴于核心能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各国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例如,加拿大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英国BTEC(Business&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模式。这些国家改革原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加强对核心能力的培训与评估,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用人需求。英国还把核心能力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分为主要核心能力和广泛核心能力,或称硬核心能力和软核心能力。主要核心能力包括交流能力、数字运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广泛核心能力包括合作能力、改进自身学习和行为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核心能力被认为相对更重要、更关键,是英国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课程中必须具备的。

二、国内关于职业教育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核心能力的基本要素、核心能力培养的策略、培养途径以及核心能力开发评价研究等方面。培养策略和培养途径主要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学分制、开设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加强实训环节、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还有部分学者对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核心能力的基本要素。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早在1998年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于2003年年底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8项核心能力:与人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并初步完成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的开发。

(二)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和途径的研究。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和培养途径主要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设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实施学分制、加强实训环节、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张燕如在《论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中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提出一般核心能力的培养的策略,即整体策略、专项策略和渗透策略。整体策略指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改革,专项策略指对课程设置进行专项改革,渗透策略指在各门课程中渗透核心能力培养。李霞在《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中以企业需求的角度通过分析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的现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策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新的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李月芳在《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一文中则侧重强调了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两条途径:一是课程改革,二是学分制改革实施。学分制主要是与模块化课程相结合的学分制,学生从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获取学分,学分获取过程即培养了学生的核心能力。

(三)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开发评价的研究。还有部分学者对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影响。核心能力评价的研究主要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

林丽英、林媛英在《浅议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现状及成因》中通过对本院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并发现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表象不尽如人意,尤其在做人方面表现为缺乏大学生应有的人文素养、文明礼貌、道德修养;欠缺责任、诚信、耐心、毅力;欠缺承受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究其原因,主要与当前高职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环境有关,社会转型、各类信息充斥的网络及一些社会不正之风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关于评价方面,吉小炜在《英国职业教育倡导的核心能力及其实践过程》阐述了英国对职业教育核心能力的考核评估,包括考核评估的专门机构、评估证据、评估步骤和评估方式等。李逸凡在《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要素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中通过分解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要素,设计了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级模糊评价分析了核心能力的权重,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

三、高职工科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探索

目前,国内对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高职学生一般的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核心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过程较为简单,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未体现地方区域性的特征。目前,还暂无高职工科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通过对以上国内外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文献研究,笔者将立足柳州区域经济发展对工科类人才的需求,对高职工科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进行研究。

“十二五”时期,柳州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三次产业布局,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做大做强做优柳州工业。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升级必须有高技能人才和科技作为支撑。根据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高职工科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要紧密围绕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核心知识与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围绕工科类前沿的核心知识和包含各类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能力进行培养。面对工业化手段不断更新、工业化对象不断扩大、工业化理论不断发展的今天,掌握了核心能力的学生不但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新知识、新手段、新理论,而且可以自如地应用这些新知识、新手段和新理论。这样的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必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构建高职工科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体系。为了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先构建高职工科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体系。一是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整合更新,对柳州市目前的各类企业行业前沿技术和理论知识进行调研,通过系统化的组织与管理,培养工科类学生系统化的理论思维能力。二是要围绕整合的系统化的知识进行实践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与各类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生产实训室或生产车间,通过各类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对接。三是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加强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思维创新训练课,要学会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和开展各类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理工类核心论文篇13

2. 按期刊的内容特征和读者层次进行分类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代表,将期刊分为四大类:(1)一般期刊,强调知识性与趣味性,读者面广,如我国的《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美国的《时代》、《读者文摘》等;(2)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评论等文章,以专业工作者为主要对象;(3)行业期刊,主要报道各行各业的产品、市场行情、经营管理进展与动态,如中国的《摩托车信息》、《家具》、日本的《办公室设备与产品》等;(4)检索期刊,如我国的《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新书目》,美国的《化学文摘》等。

3.按期刊的学术地位分类

可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大类。

关于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若干领域)中最能反映该学科的学术水平,信息量大,利用率高,受到普遍重视的权威性期刊。

国内对核心期刊的测定,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及通过专家咨询等途径进行。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