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实用13篇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1

一、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分析

南京市正在进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逐步完善。现阶段南京明确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六类产业,整体产业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同时,南京市就业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南京市总从业人员达到478万人,比1999年的266.81万人上涨了211.19万人,年均就业增长率为6.09%。

影响就业总量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包括资本投入量、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本研究只考虑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在此方面,普遍存在着两种对立观点,即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抑制作用或对就业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抑制作用源于产业升级后对劳动力依赖性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同时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增多,一批劳动力有可能会由于知识结构或适应性差而失去工作,而这样的劳动力在现今社会中是比较普遍。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增加,导致就业总量下降。然而,产业结构的升级遵从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带来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企业随之扩大经济规模,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二、实证研究

为了探寻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本研究采取时间序列模型。模型选取1999―2013年数据,以南京市就业总人数为因变量,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自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南京市就业总量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正相关,即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随着南京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效拉动了就业总量。这里包括了两个原因:第一,各产业就业弹性不同。经济结构调整使得第三产业结构升级,而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较第一、第二产业大,即在同样的资本产出比率下,服务业一般会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产业结构升级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产业结构本身的调整和升级外,各产业内部也在发生结构变化。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服务行业,如新兴IT业、家政服务业等快速崛起,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推动了就业总量的增长。现代服务业比传统服务业能创造更多岗位。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升级能促进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进而形成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就业结构。但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南京市仍然存在大量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现象。理论上,这是因为经济产业的每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跟不上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为此,需要研究产业结构变化速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为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现引入产业结构变动度指标。它表示某一地区一段时期内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值的绝对值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K=|Qij-Qi0|

式中:K为产业结构变化值,Qij为报告期次产业构成百分比,Qi0为基期同次产业构成百分比。

就业增长率为当年新增的就业人数与前一年就业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就业增长率=(当年就业人数-上年就业人数/上年就业人数)×100%,计算结果(见下页表)。

从上表和上图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动值与就业增长率变动趋势相反,即产业结构变动速率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负。这表明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与就业结构调整速度未能同步,就业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一定的结构性失业,过快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抑制了就业总量。

综合以上比较,虽然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抑制了就业,但从数据来看,就业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产业结构调整速率对就业总量的抑制作用。所以,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起着积极的影响。

三、经济转型促进南京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求,更好地为全市“两个率先”和幸福都市建设服务,现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就南京市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以及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发展中小企业,实现稳定就业

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其优势资源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的制造业转型;倡导中小企业和高等院校合作,促进其技术创新的同时把中小企业引向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搭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沟通桥梁并提供政策支持,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提升其规模;要为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渠道,不断缩小行业间尤其是中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差别,增加中小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促进其增加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为吸纳就业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给予适当的资金和课程扶持,为中小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和培训提供其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投融资市场,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天使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督促像银行、保险、工商、投资基金等等系统出台相应的支持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配套优惠政策,并加强政府监管确保政策落实,从而使创业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来,以创业促进就业。

(三)多方位扶持,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对农民工实行分类指导培训,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落实完善服务平台,将家庭服务内容融入到新南京服务中心平台,落实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得家庭服务业能够容纳更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能力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发展包括中职、高职、本科层次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增加试点学校和专业,开展深度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探索校地结合、校镇合作、校行(银行)合作等办学模式,建立区域型职教集团,实现专业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对接,充分运用“慕课”等网络资源提升学习者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2

1、中文刊:采编系统处理;电话咨询;法务合同关系处理;财务核账次;网站最新录用文章;整理2019年度稿件引用单页。

2、英文刊:稿件编辑9篇,校对28篇;期刊邮寄超7534册;微信宣传27篇,引用单页宣传2期,外出参会宣传3次;组织会议2次;完成会议纪要16篇。

3、项目工作:完成项目申报2次;参与申报1次;项目组织参与1次。

4、其它事项:财务处理等相关事宜。

二、2020年度工作占比分析

为更好的了解与分析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以及为下一年度工作提升指明方向,分析了本年度相关工作的工时占比,具体内容如下:

从本年度的工作时长占比来看,超89%的工作时长在两本期刊的日常工作运营上;且在中文刊与英文刊相比,工时占比较长。

通过分析中文刊与英文刊各自的工时占比,可得出以下结论:中文刊超75%的工时占比为编务工作;英文刊超50%的工时占比为为稿件工作。

三、2020个人能力分析及2021提升计划

通过对2020年度工作时长占比分析可知,在花费工时占比较多的工作事项中,相关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在花费工时占比较少的的工作事项中,相关能力较为薄弱。具体分析及提升计划如下:

1、中文刊较英文刊工时占比较多

优势:通过近1年的工作时间,了解了中英文期刊从出版到录用的整个流程;并对英文刊加入SCI/EI的相关流程事项及必要条件有所了解。

劣势:英文刊的投入占比为39%,低于中文刊的投入占比49%,英文刊的投入需增大。

提升:中英文刊的占比主要由工作内容决定,暂无具体提升计划。

2、中文刊中编务占比时长较长

优势:在中文刊编务工作占比达75%,编务工作琐碎繁杂且与财务、作者和行业专家沟通较多,为更好更快的完成编务工作,对琐碎事务的优先级管理能力及效率有所提升与思考,例如编务系统工作模式由原来的整块处理变为每日处理,既缩短了作者投递稿件的周期,还减少了电话咨询的次数。

劣势:中文刊稿件占比时长仅为18%,编辑与校对水平有待提升。

提升:定期总结中文刊编辑疏漏点;总结编辑流程与编辑要点;阅读相关编辑的业务书籍。

3、英文刊中稿件占比时长较长

优势:通过不断编辑稿件,专业英语水平有一定的提升。

劣势:1、国内外科研领域了解不够;2、编委会会务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提升:

1、 国内外科研领域了解不够:以中文刊与英文刊发表作者为基础点,扩展积累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与技术要点;了解英文刊编委技术领域关注点与最新见解。

2、 编委会会务组织能力有待提高:总结会务组织的相关流程;总结会务组织的突发情况类型,并做好应对措施总结。

四、部门工作建议意见

通过近1年的工作与思考,对部门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与意见:

1、 定期举行相关业务培训并开展业务讨论:通过业务培训可增强被培训者相关能力的提升,也可增强培训者的思考、总结和表达能力;通过业务讨论,可以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并促进流程优化。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3

国家迈向现代化的过程,既是发展阶段因经济增长不断跃升的过程,也是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发展阶段的转换,要求经济的转型升级;而经济的转型升级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推动发展从较低的阶段跃升到较高的阶段。

第一,结构调整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围绕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需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结构调整迅速被发达国家当做应对经济衰退的重要举措,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拾实体经济。美国先后了《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英国加大了创新投入,支持九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了各自的工业振兴计划。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国都把技术创新作为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力争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技术制高点。

第二,人口年龄结构正在经历转折性变化,靠资本高投入、劳动力充足供应且低成本实现增长的模式难以维持。近几年,我国正逐步迎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重大转变。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数据显示,我国15―60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2012年第一次出现354万的绝对量下降,而且预测至2020年都将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下降,以及城市生活成本的大幅提升,劳动力成本将继续上升。其次,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抚养压力开始上升,超高储蓄将逐渐成为历史。

第三,资源、能源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的环境污染已经逼近人民群众可承受的极限,推动集约发展、清洁发展事不宜迟。经过30多年的高强度开采,国内部分资源和能源已经接近枯竭,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非常之高。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国际资源能源市场争夺战将日趋激烈,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低价时代将很难再现。资源、能源高消耗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随着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程度也越来越低。

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首先,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依然偏弱。国际金融危机后,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前年我国出口增长仅7?郾2%,去年1―11月份累计增长8?郾3%,与过去年均超过20%的增速相差甚远。在外需不断下滑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刺激消费需求,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消费需求所占比重比前些年有所提高,达到49?郾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低20到30个百分点,而且消费比重的提高还有出口、投资增长幅度下降的因素。培育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真正发挥主动力作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二,资源、资本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要素投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的转变。2012年,我国能源消耗量达到25?郾3亿吨国际标油,超过美国同年的14?郾5%,约占世界总消费的20?郾3%。在我国人口红利减弱、耕地红线逼近、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由于对自主创新重视不足,我国产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外来技术,我国的创新系统未能提供支撑增长的新动力。

第三,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取得新进展,第二产业比重已经从2006年47?郾9%的峰值下降到2012年的45?郾3%,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技术附加值较高的复杂资本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高端原材料等大多需要进口。

第四,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是,这个框架还不够完善,其中,最突出的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厘清。一方面,政府在投资项目审批、要素价格管制、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越位”的情况,抑制了市场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这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要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内需与外需协调、一二三产业协调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组合驱动,转向更多地依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

首先,转变发展观念,正确把握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客观事实,如果再像过去那样“铺摊子”、“上项目”,不仅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不利于转型升级,而且会留下很多后遗症。要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摒弃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的错误思维,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有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处理好短期政策目标和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深化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效应消化期,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宏观调控政策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既要熨平短期经济波动,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防控风险、守住底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又要服务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和创造活力,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4

国际经验显示,由于工业化推动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居民消费率往往呈现U字型走势,中国居民消费的下降并非历史个案。但是横向和纵向的国际比较均显示,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总体消费率的绝对水平大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0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和总体消费率分别比美国1930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低了16个和29个百分点,分别比日本1955年以来历史最低水平低了19个和12个百分点,也大幅低于印度和巴西历史最低水平。主要国家历史上均没有出现过像我国2010年这么低的居民消费率和总体消费率。

我们从住房消费入手,估算了中国居民消费率可能被低估的程度,结果显示居民消费率的低估不改变其2001年以来总体下降的事实,中国消费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也应该是确定的结论。

我国过去十年居民消费率大幅下降,既反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下降,也有居民储蓄率上升的原因。在2000~2008年期间 ,居民消费率从46%下降至35%,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对GDP的占比下降幅度约6个百分点,而居民储蓄率上升约12个百分点。根据我们的估算,居民消费率下降有1/3是受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的影响,另外2/3由储蓄相关的因素导致。而压低中国居民的收入、抬高居民储蓄率的主要因素则集中于:过去十年,在社会财富的分配过程中,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对居民部门形成挤压,同时居民内部财富和收入分配日益不平衡,造成平均储蓄率上升。而人口结构的变动既是这些不平衡的关键驱动力量,也是相关体制、政策扭曲能够延续这么长时间的支持因素。

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根源是人口结构。过去二十年我国人口结构变化遵循两个大的趋势:一个是人口红利,青壮年人口多,抚养比下降。另一个是城乡转移,在农村不充分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转移到城市工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过去十年,城乡转移和人口红利的两大因素叠加,造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的独特条件。这一条件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的工资增速落后于劳动生产率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下降。

以上这种比较特殊的人口结构,也使得一些不利于消费扩张的体制和政策安排变得“可持续”,从而实现了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居民部门的长期挤压。从企业部门方面,体现为企业的储蓄和投资上升。而由于劳动力的充分供给,虽然企业投资上升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工资上升受到劳动力供给增加的压制。换句话说,没有劳动力的充分供给,企业的高投资必然导致工资快速上升,利润率收缩,最终企业的高储蓄、高投资不可持续。除此之外,我国企业治理结构和金融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居民向企业提供廉价资金却不能有效分享企业收益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对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挤压。

政府对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挤压的主要表现就是:过去十年政府收入增长很快,同时政府对居民部门的转移支付不足,造成了政府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挤压了居民部门的收入。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又造成政府在支出方面倾向于投资,公共服务支出增长较慢,体现为政府储蓄率上升。

在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居民部门收入形成挤压的同时,居民部门内部贫富差距也在拉大。2002年,城镇最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是农村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的13倍,2010年上升到16倍。一方面是税收结构对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乏力,当期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房价上升导致居民的财产差距和永久收入差距,以及代际的贫富差距的拉大。由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较低,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扩大,降低了全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

此外,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的一系列市场化的改革,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进展的同时,也将原先由企业和政府承担的相关储蓄部分转移到居民部门,客观上扩大了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功能的减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平均储蓄率的增加、对居民消费产成了抑制。

消费长周期的下半场——消费率趋势性上升

从现在的时点向未来观察,我们认为人口结构等驱动消费长周期上半场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并由此带领中国消费长周期迈入下半场,也就是消费率趋势性上升。事实上,东部的消费率从2008年开始已经回升,根据官方的消费统计,中部和西部的消费率这些年持续下跌,但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已经从2008年的31%的低值上升至2010年的近32%,可能预示着中国消费长周期上半场的拐点已经出现,或者接近出现。

人口结构的变动仍然是消费长周期步入下半场的根本驱动因素:

首先,人口年龄结构显示,生产者/净消费者比率在2015年见顶后将逐渐回落,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将降低居民储蓄率,同时提高家庭部门可支配收入在GDP中占比,从而提高居民消费占GDP比重。

其次,农村可转移青壮年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将加剧工资的上涨,改善收入分配。我们估算,农村可转移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已经从2005年的1亿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3000万左右,未来的十年内将进一步下降、直至无可供转移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劳动力供给趋紧会刺激工资上涨,过去两三年,中国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实际涨幅已经有所提高,尤其是农村地区。

从机制和政策层面看,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过去支持政府和企业对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挤压的因素将越来越不可持续。相关的改革和政策变化已经开始,新一轮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税制改革、金融改革以及房地产调控,都将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有助于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提高全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当然,这些改革对消费的影响有多大,将取决于相关改革推进的力度和速度。

随着我国政府财力和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推进力度加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的扩大,起到了缩小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社会平均的消费倾向。同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居民所面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相应降低,将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目前呼声渐高的税制改革,对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低税负和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同时,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控更加注重发挥转移支付等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这些改革如果能有效推进将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率。

金融体制的改革也有利于居民消费率的提高,预计未来五至十年间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深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等金融改革将基本完成或取得重大进展。利率市场化将提高存款利率,提高居民从企业部门获得的利息收入。更广意义上讲,资本市场深化将发展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储蓄收入,分享企业盈利,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居民消费率。资本账户开放将扩大居民海外投资渠道,改善居民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散的平衡。

随着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危害日益得到决策层的共识,房地产调控政策呈现长期化趋势。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包括抑制房地产投资性需求的限购限贷政策和保障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保障房政策。其结果除了促进房价向合理水平回归,还包括提高住房保障,有助于缩小居民的财富和收入差距,进而提高居民部门的平均消费倾向,降低居民储蓄率。

根据我们的跨国计量统计模型,以及中国各地区追赶模型所估算的居民消费率上升的幅度,至2020年,居民消费率将在目前的水平上上升6个百分点,达到40%;政府消费率上升3个百分点,由2010年的13.6%上升至16.5%。2011~2020年消费平均增长13%,比2000~2010年上升1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国居民按现价计算的消费额度将从2010年的13万亿元增加到45万亿元,市场扩容量达到32万亿元。这既反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的上升,也反映了居民储蓄率的下降。消费增长提速将使中国拥有世界第二的消费市场、世界第一的社会零售总额。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在未来十年中国消费长周期的下半场,消费增长率比过去十年略有提速,是在总体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的背景下实现的,反映了消费率的显著提升,同时也说明消费行业的总体增速将超过其他行业。

“中国消费”时代来临的宏观涵义

“中国消费”时代的来临,对宏观经济意义重大。一方面,消费率上升意味着总需求结构的改善,增长将更多依靠内需驱动。另一方面,促进消费上升所涉及的金融体系、企业治理、税收体制、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将有利于改善总供给,防止潜在增长率大幅滑落。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消费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提高,意味着一系列再平衡的结构性改革。人口结构的变化使过去的体制和政策对居民部门挤压的力量难以为继,改革的压力不断增加。居民部门与非居民部门之间的再平衡,以及居民部门内部的分配再平衡等方面的改革将启动和深入。这些改革将提升生产效率,虽然不能改变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趋势,但有助于控制其下降的幅度。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随着消费率的上升,总需求将实现由投资向消费、由外需向内需的结构性转变。预计至2020年,总体消费率将达到56%,较2010年上升9个百分点。而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的变动,已经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中有所体现:2012年在全球经济环境和国内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而在拉动总需求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受外需不振影响将出现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长受调控政策影响将大幅放缓,而消费增速相对稳定。我们判断,从2012年开始,消费对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成为拉动总需求的最大力量。

在货币环境和通胀方面,随着最终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未来十年社会总体融资条件将没有过去十年宽松:由于人口结构变动导致经济的供给能力相对于消费潜力的下降,货币政策将变得易紧难松;外汇资产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将实现再平衡;以房地产为代表的风险资产面临去泡沫化的过程。随着消费的扩张,通胀的压力可能增加,但最终结果要看政策对通胀的容忍度。我们的观点是人口结构等经济供给面的变化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趋势性下降,而不是通胀的趋势性上升;通胀的结构也将发生改变,消费品价格相对于投资品价格有上升压力。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动也体现为不可贸易品价格相对于贸易品价格上升,实际有效汇率均衡水平温和上升。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5

职工素质的高低,事关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兖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紧紧围绕提升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健康身心素质,着力于加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术工人三支队伍建设,实施了“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促进了企业科学发展。

一、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背景

兖矿集团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立了一手抓煤炭资源开发,一手抓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实施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职工素质及人才工作明显提高。但是,在人力资源方面仍然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一是人才总量不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二是职工技能素质有所提高,但综合素质亟待改善;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少,复合型人才匮乏。以上问题归根结底是职工的素质问题。而职工素质又涉及到价值取向、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健康身心、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必须系统思考,多管齐下,全面启动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二、职工素质提升主要做法

(一)建立体系,构建素质提升长效机制

1.健全了组织领导机制。兖矿集团把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纳入党政重要工作日程,组建了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了董事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全体班子成员在内,组织、人事、工会、安全监察、宣传、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并对有关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

2.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兖矿集团坚持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鼓励自学成才与组织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相结合。每年定向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空缺岗位全部实行以竞聘方式确定人选;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评定,命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席技师。坚持把班组建设作为素质提升和展示的重要平台,积极评树班组典型,表彰优秀班组长;扎实的工作为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注入了内在活力。

3.建立了攀升激励机制。兖矿集团建立适合于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多轨制职业生涯规划制度。将职工的晋升通道分为经营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和操作技能序列三大类别,引导职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通道。

(二)扎实推进,拓展素质提升方法途径

兖矿集团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拓展载体,开辟有效途径,促进素质提升工程向纵深发展。

1.拓展提升载体。一是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二是以知识考试、技能测定、群众评议、绩效考评的四合一评价为基本依据,采用阶段性、不间断、浪推浪前进的推动办法,动态评定星级员工,引导和激励每一个员工由低到高向素质金字塔的顶峰攀升。三是推行自我岗位描述。将课堂与现场结合起来,激活了职工学习的动力,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2.拓宽培训渠道。一是请进来传艺。兖矿集团先后邀请南开大学等著名大学教授、学习型组织培训师以及引进设备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授课辅导,帮助大家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二是送出去培训。与各类高等院校开展“人才共建”,选派有培养潜力的优秀青年职工和经营管理、技术人员到高校学习深造。

3.创新方式方法。本着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兖矿集团鼓励各基层单位创新素质提升的方式方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东滩煤矿扎实推行手指口述,确保安全生产。

(三)注重结合,推动素质提升深入开展

1.注重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兖矿集团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职工素质,目前,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3300人,其士、硕士近700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900人,高技能人才10480人,被评为201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2.注重安全培训与业务技能培训相结合。把安全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安全素质提升效果与全员安全奖惩挂钩考核,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

3.注重知识测试与实战技能考核相结合。兖矿集团在全公司推行了月度、季度业务技能知识考试,并与月度工作收入进行挂钩。同时,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工技能大比武和不同层次的各种技术培训,鼓励职工尽快掌握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取得的主要效果

1.职工队伍的素质意识和能力观念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职工更加认识到,自身素质和能力是立身之基、干事之本。工作优劣看技能、收入高低靠贡献、个人发展凭素质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学习和实践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2.职工队伍的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煤炭生产经营总量、营业收入、资财总额创历史新高。煤炭生产经营总量1.13亿吨,同比增加2221万吨,增长24.46%,营业收入1000亿元,同比增加159.96亿元,增长19.04%。年末资产总额1800亿元,总资产增长率28.83%。全年上缴税金92. 05亿元,同比增长10.24%,社会贡献总额26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2.67亿元。特别“双亿”经营目标的突破,推动兖矿规模当量迈上新台阶。先后有4项国家“863”计划课题通过科技部验收,6项课题分别列入国家“863”,“973”计划。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4项,专利授权95项,技术转让收入8911万元,体现了科技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新增强。

3.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强化了职工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兖矿集团先后有劳模2000多人,其中,全国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8人。兖矿集团列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29位,较2011年上升10位;按净利润排名,列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116位;按海外资产排名,在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中排名第24位;

四、今后素质提升思路与措施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6

二、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月下旬—3月初)

1、建立组织

市委、市政府成立“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督促协调和考核评估。办公室组成人员从市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

办公室设综合组、材料组、宣传组三个工作小组。综合组负责办公室整个活动的行政后勤事务,制定整体活动方案,对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各单位的提升目标进行审核,调度活动进展情况,组织各类会议,发放文件、通知等;材料组负责整个活动的材料简报工作,起草各类文件、领导讲话,撰写各个阶段的总结报告,组织撰写理论文章;宣传组负责整个活动的新闻宣传工作,制定宣传方案及每个阶段的具体宣传计划,协调督促新闻单位搞好活动的新闻宣传,组织集中采访、典型宣传和对外宣传活动,收集整个活动的相关新闻资料。

2、制定实施方案

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意见》要求,制定《××市“全面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3、分次广泛动员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动员部署大会。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各单位迅速组织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意见》和市委书记张旋宇同志在动员部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召开本乡镇(街道)、本系统、本单位的动员大会,进行发动。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及驻临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作动员。通过层层动员,广泛发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系统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领导小组组长,要由乡镇(街道)和市直各系统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综合组、材料组、宣传组三个组,负责本乡镇(街道)、本系统各单位(市直各系统及成员单位名单附后)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调度、督促检查、材料报送等工作。

市直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要由高素质的精干力量组成。

3月15日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各部门单位将活动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联系方式和活动实施方案,报送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电子邮箱:tishengnian@fanwen.chazidian.com)。

(二)目标制定阶段(3月中上旬)

1、明确提升目标

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具体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进出口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

市“全面提升年”活动动员部署大会提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目标,具体是:力争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会议要求重点抓好投资水平、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改革开放、民生改善、作风效能和党的建设等七个方面的提升。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提高标准、提高目标、提高能力、提高成效”的要求,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要和全市目标和重点工作搞好对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每一项工作的提升目标。市委、市政府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目标中。纵向比,目标要比往年有提升;横向比,目标在全省、聊城市及我市的位次要前移。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要立足本职工作,制定个人的提升目标。

2、制定落实措施

对“全面提升年”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落实“全面提升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在“项目”建设阶段,从谋划思路、研究措施到解决问题、总结验收各个环节,都要有周密的安排部署,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各自情况,提出符合工作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群众 意愿的具体目标任务。在“项目”运行阶段,对每一项提升目标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并拿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落实措施,制定具体的提升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逐级签订责任书,做到监管到位不缺位,责任到人不漏人,确保各项提升目标落到实处。

3、目标审核确认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提升目标和措施,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确认后,报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审核确认后实施。

(三)目标落实阶段(3月—12月)

1、落实提升目标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制定的提升目标和措施,按照时间进度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好各项提升目标和措施的贯彻落实。针对单位实际,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全面提升年”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全面提升目标的实现。在机关部门开展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为重点的“服务效能品牌”

创建活动;在工业企业开展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为重点的“转方式促发展竞赛”活动;在农村基层开展以强化基层组织、破解增收致富难题为重点的“富民强乡标兵”评比活动。

2、搞好信息宣传

为及时掌握“全面提升年”活动情况,保持信息畅通,营造浓厚活动氛围,抓好信息宣传工作。一是建立信息员制度。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系统都要明确一名信息联络员,每周一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整理上报。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分析汇总各类信息,在活动简报上择优刊发,3月15日前,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系统将信息联络员名单,报送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对各部门各单位信息采用情况进行通报,年终考核时把上报工作动态、活动信息及(来源:查字典fanwen.chazidian.com)采用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3、抓好调度督查

一是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一日召开调度会议,了解掌握活动进展情况,编制工作专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存在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二是建立不定期督导检查制度。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深入各单位,检查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解决,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在督查过程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用先进典型带动“全面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

4、强化联系指导

各级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其中,市级领导干部分包联系一个乡镇(街道)、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分包联系基层单位、科室、项目,定期调度指导,强化跟踪服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抓到底跟踪问效的工作机制。开展“集中调研周”、“现场办公日”等活动,对分包联系单位提升目标进展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联系单位各项提升目标的实现。

5、组织现场观摩

拟于7月份,组织召开一次“全面提升年”活动现场观摩会议,对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取得的显著成绩进行现场观摩。在观摩现场,查看各项工作提升落实情况。同时,听取被观摩单位主要负责人关于活动开展、典型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工作打算等情况汇报。

(四)考核验收阶段(20xx年1月)

1、撰写总结报告

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和总结,写出书面报告,于20xx年1月1日前,上报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制定考核方案

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全面提升年”活动的考核验收标准和程序,报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讨论,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印发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部门各单位。

3、组织考核验收

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考核验收工作组,按照考核验收标准和程序,对“全面提升年”活动进行考核验收,对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各单位活动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考核。

4、进行总结表彰

在活动结束后,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全面提升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根据考核结果,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三、几点要求

1、要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职责,把握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确保本单位、本系统的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7

二、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月下旬—3月初)

1、建立组织

市委、市政府成立“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督促协调和考核评估。办公室组成人员从市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

办公室设综合组、材料组、宣传组三个工作小组。综合组负责办公室整个活动的行政后勤事务,制定整体活动方案,对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各单位的提升目标进行审核,调度活动进展情况,组织各类会议,发放文件、通知等;材料组负责整个活动的材料简报工作,起草各类文件、领导讲话,撰写各个阶段的总结报告,组织撰写理论文章;宣传组负责整个活动的新闻宣传工作,制定宣传方案及每个阶段的具体宣传计划,协调督促新闻单位搞好活动的新闻宣传,组织集中采访、典型宣传和对外宣传活动,收集整个活动的相关新闻资料。

2、制定实施方案

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意见》要求,制定《××市“全面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3、分次广泛动员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动员部署大会。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各单位迅速组织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意见》和市委书记张旋宇同志在动员部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召开本乡镇(街道)、本系统、本单位的动员大会,进行发动。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及驻临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作动员。通过层层动员,广泛发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系统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领导小组组长,要由乡镇(街道)和市直各系统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综合组、材料组、宣传组三个组,负责本乡镇(街道)、本系统各单位(市直各系统及成员单位名单附后)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调度、督促检查、材料报送等工作。

市直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要由高素质的精干力量组成。

3月15日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各部门单位将活动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联系方式和活动实施方案,报送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电子邮箱:tishengnian@)。

(二)目标制定阶段(3月中上旬)

1、明确提升目标

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具体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进出口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

市“全面提升年”活动动员部署大会提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目标,具体是:力争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会议要求重点抓好投资水平、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改革开放、民生改善、作风效能和党的建设等七个方面的提升。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提高标准、提高目标、提高能力、提高成效”的要求,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要和全市目标和重点工作搞好对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每一项工作的提升目标。市委、市政府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目标中。纵向比,目标要比往年有提升;横向比,目标在全省、聊城市及我市的位次要前移。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要立足本职工作,制定个人的提升目标。

2、制定落实措施

对“全面提升年”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落实“全面提升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在“项目”建设阶段,从谋划思路、研究措施到解决问题、总结验收各个环节,都要有周密的安排部署,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各自情况,提出符合工作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群众 意愿的具体目标任务。在“项目”运行阶段,对每一项提升目标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并拿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落实措施,制定具体的提升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逐级签订责任书,做到监管到位不缺位,责任到人不漏人,确保各项提升目标落到实处。

3、目标审核确认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提升目标和措施,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确认后,报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审核确认后实施。

(三)目标落实阶段(3月—12月)

1、落实提升目标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制定的提升目标和措施,按照时间进度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好各项提升目标和措施的贯彻落实。针对单位实际,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全面提升年”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全面提升目标的实现。在机关部门开展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为重点的“服务效能品牌”

创建活动;在工业企业开展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为重点的“转方式促发展竞赛”活动;在农村基层开展以强化基层组织、破解增收致富难题为重点的“富民强乡标兵”评比活动。

2、搞好信息宣传

为及时掌握“全面提升年”活动情况,保持信息畅通,营造浓厚活动氛围,抓好信息宣传工作。一是建立信息员制度。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系统都要明确一名信息联络员,每周一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整理上报。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分析汇总各类信息,在活动简报上择优刊发,3月15日前,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系统将信息联络员名单,报送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对各部门各单位信息采用情况进行通报,年终考核时把上报工作动态、活动信息及(来源:)采用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3、抓好调度督查

一是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一日召开调度会议,了解掌握活动进展情况,编制工作专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存在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二是建立不定期督导检查制度。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深入各单位,检查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解决,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在督查过程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用先进典型带动“全面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

4、强化联系指导

各级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其中,市级领导干部分包联系一个乡镇(街道)、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分包联系基层单位、科室、项目,定期调度指导,强化跟踪服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抓到底跟踪问效的工作机制。开展“集中调研周”、“现场办公日”等活动,对分包联系单位提升目标进展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联系单位各项提升目标的实现。

5、组织现场观摩

拟于7月份,组织召开一次“全面提升年”活动现场观摩会议,对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取得的显著成绩进行现场观摩。在观摩现场,查看各项工作提升落实情况。同时,听取被观摩单位主要负责人关于活动开展、典型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工作打算等情况汇报。

(四)考核验收阶段(20xx年1月)

1、撰写总结报告

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和总结,写出书面报告,于20xx年1月1日前,上报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制定考核方案

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全面提升年”活动的考核验收标准和程序,报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讨论,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印发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部门各单位。

3、组织考核验收

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考核验收工作组,按照考核验收标准和程序,对“全面提升年”活动进行考核验收,对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各单位活动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考核。

4、进行总结表彰

在活动结束后,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全面提升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根据考核结果,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三、几点要求

1、要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职责,把握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确保本单位、本系统的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8

一、引言

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广受关注,主席在“十二运”开幕之际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虽然表明: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已经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是大连市初、高中学生近五年健康体能状况总体上均没有显著改善。因此,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大连市2007—2012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全体初、高中男女学生,含城市和农村。

2.研究方法。本研究的调研数据来自2007—2012近六年各年度大连市初、高级学校向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申报的基础数据,根据研究需要对与中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相关并综合考虑测试样本数量、男女中学生的生理特点等因素选定本研究指标。对本研究选定的相关指标采用EXCEL再进行分类测算、汇总并制作图表。

三、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1.身体形态。近六年大连市初中学生标准体重仍不足30%,高中男生已达40%;偏轻体重倾向初中生超过45%,高中生近40%;农村中学生的肥胖率突增,特别是高中;农村标准体重的中学生高于城市。

2.身体机能。①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大连市近六年中学生的循环机能良好以上比率初中总体增加,高中有下降态势,初中不及格率显著下降,高中却明显增加。超过40%的中学生需要努力提升心血管系统机能。②肺活量。大连市初中学生呼吸机能良好以上水平连续两年呈下降态势,高中有提升,农村好于城市。不及格水平城市呈上升态势,初中好于高中,城市好于农村。中学生总体需要加强呼吸机能的比例超过70%。

3.身体素质。①掷实心球。近六年大连市中学生上肢力量良好以上水平初、高中学生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初中好于高中,农村初中优秀率提升超过20%,不及格率整体下降,农村中学生下降幅度显著,总体城市中学生超过40%有待提升上肢力量,农村则少10%。②立定跳远。近六年大连市中学生下肢力量初中下降,高中提升,农村好于城市,城市初中生下降幅度较大。不及格率初中生有一定程度提升,特别是城市增长幅度较大,城市高中生略有下降,农村则有小幅增加,中学生总体超过40%需尽快提升下肢力量。③仰卧起坐。大连市中学三四年级女生近六年腹肌力量优秀水平城市下降,初中好于高中,农村大幅度提升。中学生不及格率大幅度下降,农村好于城市。平均超过45%的学生仅处于及格水平,超过一半的中学女生腹肌力量有待提升。④坐位体前屈。近六年大连市中学生柔韧素质有提升,初中好于高中,良好以上水平接近60%,不及格率有回升,农村高于城市,高中不如初中,超过40%初中学生柔韧素质有待提升。

4.健康体能综合情况。①总分。大连市初中学生健康体能总平均分近六年呈缓慢上升态势,城市增长13分,总体上农村高于城市,但依旧没有突破及格水平。城市男生分数最低,农村女生分数最高,相差6分,仅农村女生达到了良好水平。(详见下页图1)②评定等级。近六年大连市中学生健康体能综合评定优秀率总体上是提升态势,高中好于初中,不足10%。初中良好以上水平不足50%,高中略好。不及格比例初中高于高中,平均不足20%。城市初中生健康体能综合评定及格及以下水平比例最高,农村高中生较低。(详见图2)

四、结语

近六年大连市中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标准体重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城市初中生偏轻体重倾向和农村中学生的肥胖现象较为突出。身体机能方面:呼吸机能连续呈下降态势,农村好于城市,大多数中学生亟待提升。循环机能初中明显好于高中,需要努力提升的比率远远低于呼吸机能。身体素质方面:上肢力量有较大幅度提升,初中好于高中。下肢力量初中下降,高中提升,农村好于城市。女生腹肌力量农村大幅度提升,不及格率大幅度下降,有待提升的比例超过一半。柔韧素质有提升,多数达到良好以上水平。健康体能总平均分:健康体能总平均分缓慢上升,尚未突破及格水平。综合评定优秀等级:总体提升态势,高中好于初中,达到优秀的比例偏低,不及格比例仍较高。

参考文献: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9

[作者简介]华淑名(1988-),女,河南信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政策与应用。

[摘要] 文章首先阐述了产业升级的三层次内涵以及产业升级影响就业的机理,然后以新疆为例,分析了新疆1990-2013年的产业升级现状,接着确定了衡量产业升级的指标,建立了新疆产业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回归模型,并使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系数进行了修正。分析得出:产业产出增长对就业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整体上对就业产生正向作用,其中,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的正向效应较大,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负向促进作用较小;产业价值链升级对就业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而且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就业都有正向作用。依据结论提出在产业升级中促进就业的启示。

关键词 ] 产业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价值链提升;就业

一、引言

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尤其重大。2007年中国就提出了推动产业升级的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诸多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推动产业升级也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中国劳动力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将就业问题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新疆仍然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就业是新疆最大的民生问题,关系着新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就业问题是新疆头等大事,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标本兼治的根本问题。同时,新疆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很大,存在能耗高、效益低等诸多问题,产业优化升级是解决新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的关键。如何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确保劳动力充分就业,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是新疆面临的重大问题。

产业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早已关注并研究的重要课题,已有诸多经典基础理论。如威廉·配第和科林·克拉克提出了后人称作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提出了库兹涅茨法则并概括了产业发展形态,钱纳里和塞尔昆提出了经济发展结构“标准模型” [1 ]。霍夫曼研究了工业部门内部的演进情况,利用霍夫曼比例来划分工业化所处阶段 [2 ]。刘易斯研究了剩余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的转移问题,形成了“二元经济”模型 [3 ]。波特、寇伽特、克鲁格曼等人开创了在企业层面的价值链创造的理论基础[4-6 ],Gereffi 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理论,并实证研究了东南亚、墨西哥服装业的发展 [7 ]。全球价值链理论扩大了产业升级研究的广度。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大量学者用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吸纳能力等指标研究了两者偏离情况。郭克莎比较了中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的产业和就业结构偏离度及相对劳动生产率,认为中国产业偏差度比较大且下降速度迟缓 [8 ]。黄小勇和常丽分别研究了江西和辽宁的产业结构偏离度,都认为地区间存在严重的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偏离,且这种偏离更多体现在第二产业中,解决途径是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9-10 ]。对于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很多学者认为两者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总体来看既存在正向效应,也存在负向效应。Aghion研究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认为经济增长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并对就业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是资本化效应,即创造了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二是创造性毁灭效应,降低了工作匹配的成功率,增加了失业 [11 ]。齐建国测算了中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认为在1978-1990年间技术进步对就业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在1990-1999年间却有负向作用 [12 ]。王光栋采用数据包络法(DEA)估计了中国全要素增长率(TFP),并分别比较了中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作用,发现技术进步对就业有显著影响 [13 ]。罗瑞荣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产业升级进程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14 ]。田洪川从产业升级的内涵界定出发,得出三个层次的产业升级对就业影响的途径,并分别加以论证,最后研究了制造业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 [15 ]。

综上可知,虽然很多学者对产业升级和就业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但都更多偏重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方面,而且存在指标选取较片面,所得的政策建议过于笼统而无法具体操作等问题;或者把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完整的包含产出增长、结构变动、技术效率提高等内容的产业升级对就业影响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都很缺乏。在新疆急需解决就业问题并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实证研究新疆产业升级对就业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机理

(一)产业升级的内涵

Gary Gereffi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认为“产业升级”指产业在微观企业或行业内由低附加值、低技术水平状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状态演变的趋势,而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变迁 [7 ]。随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日趋发展和成熟,国内学者也从此视角进行研究。陈羽认为产业价值链的概念范围更广,其包含产业结构升级内涵,因此应避免混用这两个概念 [16 ]。江东认为产业升级有两层涵义,一是从要素转移和价值链视角考察微观企业和行业内部的升级现象,二是从宏观视角考察整体产业结构的变动 [17 ]。田洪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产业升级的内涵重新界定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及产业价值链升级这三个层次 [15 ]。

综上,本文主要借鉴田洪川的观点,将“产业升级”的内涵概括为产业产出增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及产业价值链提升三个层次。产业产出增长主要表现为产值的增加及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间及产业内部的低级部门向高级部门的逐渐过渡,产业价值链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转移,最终使产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创造能力提高。

(二)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

一般来说,产业规模的扩大会通过劳动力就业弹性影响劳动力需求,但由于不同产业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就业弹性,产出的增长并不一定促进其就业吸纳能力。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就业的影响是复杂的。首先,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部分产业衰退,从而造成这些就业岗位的消失。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产生的就业“不适应”,从而造成摩擦性、结构性失业,与此同时城市就业也受到了冲击。最后,产业结构高级化必然伴随资本、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造成结构性失业。然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生产要素转移,从而促进经济规模扩张,催生新兴行业,最终增加就业,而且随着就业弹性最高的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就业形式及途径更为广泛,进而提高就业量。产业价值链提升对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技能的要求提高,产业技术效率的改进一方面会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替代效应,另一方面也会催生新兴产业,增加就业 [15 ]。产业升级影响就业的机理具体如图1所示。

三、新疆产业升级现状

(一)产业结构高级化

1. 三次产业产值占比。由图2可知,新疆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变化,在1990-1995年处于“二、三、一”的格局,从1996-2003年转变为“三、二、一”,自2004年以后又一直处于“二、三、一”的格局。新疆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左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大,在1990-2005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2005年后与其相当。第三产业比重2003年前与全国水平大体一致,但2004年后,低于其8个百分点左右,表明新疆急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能测定出某一产业发展水平超前于整体水平的程度,其公式:Ei=αi+(αi-1)/Rt,其中αi表示第i部门第t期比重与基期t0比重之比,Rt表示同期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若某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表示这个产业超前发展,占比逐步上升,反之,产业发展滞后,占比下降。

根据表1新疆1990-2013年产业结构总平均超前系数可知,新疆产业结构向第二产业倾斜的程度大于第一、三产业。由五年平均超前系数可知,新疆第一产业相比于其他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只在2005-2010年期间有稍微超前发展的态势;第二产业超前系数只在2010-2013年间由于受到“7·5”事件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小于1,其余时间都大于1,说明第二产业基本上都处于超前发展状态;第三产业从1990-2000年都表现出较快的超前发展势头,但在2000-2010年间发展速度一般,2010年后又呈现超前发展势头;第二、三产业整体来看基本处于超前发展状态。

3. 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指标用来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剧烈程度,可用Moore和KIV两值来表示。Moore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α0表示第i产业在t0和t1两时期产值比重向量夹角,Mt表示Moore值,Wi,t和Wi,t表示在t0和t1两时期第i部门产值占比。Moore值越大则α0越小,表示产业产值占比越趋同,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则越小,反之则越大。KIV值公式为:

其中,Vt表示产业结构变动KIV值,qi,t表示第i部门在基期占比,Wi,t表示第i部门在报告期占比。KIV值越大表示两时期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新疆1990-2013年产业结构变动速度Moore值、向量夹角α0和年均变动KIV值如表2所示。

从α0和KIV五年均值来看,新疆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变化趋势是先快后慢然后又较快,在2005-2010年达到最小值,新疆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明显放缓,是因为资源、环境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力逐渐增强,人才、技术、社会投资环境等均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大量高端人才外流,信息化水平低,劳动力质量差,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疆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2010年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有提升,是由于新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政策有了一定成效。

(二)产业价值链提升

产业价值链提升主要通过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指标来体现。利用DEAP2.1软件,将1990-2013年的就业人数和资本存量作为投入,GDP作为产出,选择VRS模型及Multi-Stage过程,从而求得综合技术效率及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知,由于规模效率的下降,新疆综合技术效率逐渐下降,到2001年降到最低点,然后又由于规模效率不断提升,纯技术效率水平也相对较高而逐渐上升,直到2013年达到1。2001年后新疆产业价值链升级速度要比之前快,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775,高于之前的0.663。1990-2001年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754,小于纯技术效率0.844,表明此期间由纯技术引进来推动产业价值链提升必须以产业规模的扩大为前提。2001-2013年规模效率对综合技术效率提升贡献仍然相对较小,基于技术引导的产业规模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新疆产业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产业升级衡量指标的确定

产业产出增长方面直接选取产业总产值。

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层面,选取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和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三个指标。

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即指第二、三产业总占比。第二、三产业占比的提高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能更直观地反映某产业发展水平超前或落后整体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情况。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反映产业变动的剧烈程度。向量夹角α0对产业结构变动程度反映较敏感,而KIV值表现较平稳,两者反映出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因此取两者平均值来反映产业结构高级化。

在产业价值链提升层面,可考虑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技术效率两方面指标。综合技术效率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前者体现的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和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后者是在一定管理、技术水平上,由企业规模变动带来的生产率提升。考虑到劳动生产率与产业产值相关性很高,且产业价值链升级的核心是产业生产率的增长,而生产率增长途径又是技术综合效率的提高,因此,选用综合技术效率分解指标来表明产业价值链提升。

更进一步,由于资本存量对劳动力就业有一定的影响,引入控制变量资本存量,再将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变动速度交互项、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交互项引入模型,从而能够建立起较全面的产业升级影响就业的回归模型。

(二)模型的构建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衡量产业升级各指标变量纳入生产函数,建立以就业总量Y为因变量,产业产出水平X1、资本存量X2、第二、三产业占比X3、产业结构超前系数X4、产业结构变动速度X5、纯技术效率X6、规模效率X7、第二、三产业总占比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交互项X8、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交互项X9为自变量回归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μ为随机误差。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1990-2013年的产业产出水平即GDP值、资本存量、就业人数、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等原始数据都来源于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并且GDP以1990年不变价做了相应的折算。

由于资本存量数据无法直接获得,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Goldsimith开创的永续盘存法进行测算,公式为:,其中,Kt为t期实际资本存量,Pt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It为t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δt为t年的折旧率。固定资产投资额借鉴张军 [18 ]和单豪杰 [19 ]的观点,选取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作为替代,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源于2014《新疆统计年鉴》,折旧率借鉴张军、吴桂英和张吉鹏 [20 ]的研究结果9.6%,基年1990年实际资本存量,采用张军等所估计的结果,新疆以1952年为基期的1978年的实际资本存量77亿元,按照《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1952年、1978年和1990年固定资产形成总额指数,计算得到新疆1990年资本存量161.86亿元,再利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公式,得到新疆1990-2013年的资本存量。

(四)计量检验

首先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本文利用Eviews7.2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滞后阶数确定采用 SC 准则。检验结果表明,除产业产出水平和规模效率两变量是二阶单整外,其他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因此这些平稳的不同阶单整多变量可进行协整检验。接着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变量建立线性模型(见表4)。由表4可知,模型拟合系数较高为0.9862,从显著性检验结果来看,资本存量、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及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交叉项这几个变量对就业量的影响在10%水平下不显著,应逐一剔除。然后继续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变量建立线性模型(见表5)。由表5可知,模型拟合系数较高为0.9857,变量都在5%水平下显著。为了验证变量间是否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选用有线性趋势但协整方程只有截距的选项(见表6)。由表6可知,模型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变量之间不存在和至多存在3个协整关系的假设,即模型的变量之间至少存在3个或3个以上线性关系,由此验证了模型中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可靠性。从模型结果的共线性检验来看,DW值处在上下界之间,无法做出判断。再通过SPSS软件得出各变量的方差扩大因子(见表7)。由表7可知,实际GDP、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及两者交叉项这四个变量的VIF过大,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及两者交叉项这三个指标的VIF远远大于10,说明此回归方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而且主要是由VIF较大的这4个变量引起的,说明这几个自变量间有一定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存在。为了消除模型多重共线性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来提高结果的精确度。通过软件Spss19处理,得到拟合效果较好且消除了共线性的最终模型结果为:

(五)结果分析

1. 在产业产出增长方面。产出水平在模型结果中系数始终为正,表明产出水平有正向拉动就业量的效果。产业总产值对就业的弹性是0.1153,表明新疆产业总产值增加1%时,能够引起就业增加0.1153%。

2.控制变量资本存量对就业的影响不显著,表明资本存量的变化对就业量没有实质性的影响,由表4可知,资本存量对就业量的影响系数为0.0290,说明资本投入对劳动力没有替代作用,对就业有正效应,新疆资本存量的投入对劳动力就业没有挤出效应。

3. 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二、三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对就业没有实质性影响,对就业的弹性系数为0.0284,表明第二、三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对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应该是由于二、三产业总体超前发展能吸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带动就业。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的弹性为0.6731,表明新疆第二、三产业总比重提高1%,会促使新疆就业总量提升0.6731%,这是由于虽然新疆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过大,吸纳劳动力能力过低,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而且新疆第二、三产业总体就业结构偏离度逐渐减小,即第二、三产业总比重逐渐提高使就业量增加,这与新疆现实相符。新疆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增加1%时,能够引起就业减少0.0287%,这是因为产业结构转变过快会使劳动力很难立即掌握新的劳动技能从而造成短期内的摩擦性失业,甚至长期的结构性失业。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和变动速度交叉项对就业的弹性是-0.0028,这可能是因为在新疆第二、三产业总占比越高,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也就越慢,从而促进了就业,正是由于两者之间有这种间接影响关系,应该再减去多加的就业增长量,两者交叉项的系数应该为负。

4. 在产业价值链提升方面。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就业的弹性系数都为正,分别为0.0664、0.3277,当这两个指标各自都增加1%时,能够分别引起就业增加0.0664%和0.3277%,这表明新疆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对就业具有正向作用,然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交叉项虽然对就业没有实质性影响,就业弹性系数为0.1107,这说明即使新疆产业价值链很低端,但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在替代已有工作岗位的同时,创造了更多新的工作岗位。

5. 从整体来看,在产业升级的三个方面,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就业影响显著性最高,其次是产业价值链,产业产出水平影响显著性最低。产出水平对就业具有明显推动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总体上对就业有正向拉动作用,因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及两者交叉项的负向作用,产业价值链提升对就业也具有正向作用。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1. 由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知,产业升级的产业产出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价值链提升三层次的确会对就业产生影响,而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就业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产业价值链,产业产出水平影响作用最小。

2. 由Johansen协整检验可知,表示产业产出增长的产业总产值指标,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及两者交叉项,表示价值链提升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这六个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且产出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及产业价值链提升都有正向拉动就业量增长的效果。作为控制变量的资本存量的变化对就业量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新疆资本存量的投入对劳动力就业整体上没有挤出效应。

3. 在产业产出增长方面,单位产值增加能够引起就业增加0.1153%。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第二、三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对就业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新疆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过大,吸纳劳动力能力过低,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而且新疆第二、三产业总体就业结构偏离度逐渐减小,即第二、三产业总比重逐渐提高使就业量增加。新疆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增加1%,能够引起就业减少0.0317%,新疆产业结构转变过快会使劳动力很难立即掌握适应新的职业的劳动技能,从而造成短期内的摩擦性失业,甚至长期的结构性失业。在产业价值链提升方面,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对就业具有正向作用,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在“毁灭”就业岗位的同时,创造了更多新的就业岗位。

(二)启示

1. 高度重视产业结构高级化及产业价值链提升对就业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产业升级对就业产生的冲击,而不能仅仅重视产业产出水平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虽然过去多年新疆解决就业总量问题主要是依靠产业总产出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劲拉动力。但是如今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疆经济下行的压力也逐渐增大,而且新疆产业总产出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吸纳就业能力较弱的第二产业。因此,要解决好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问题,新疆就要在保证产出增长对就业促进作用的同时,更多地依靠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带动作用,更加注重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对就业的影响,并着力促进新疆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新疆产业价值链。

2.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和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如纺织业、手工制造业等产业,延长工业产业链,加大服务业投入发展力度,尤其是现代物流、旅游、文化等成长性强、就业面宽的行业,保证劳动力充分就业。此外,新疆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有促进作用,因此,新疆目前应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

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尤其南疆三地州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造成就业结构不能较好的适应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通过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积极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疏通就业渠道,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4. 继续大力提升产业价值链,提高各类企业的科技信息装备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及职工的劳动生产率,在产业价值链提升过程中应注意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加强对其教育和引导,促使其不断提高就业技能,从而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同时,应该向在提升产业价值链过程中能够增加新的就业岗位的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最大力度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张平,王树华.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9-27.

[2]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60-61.

[3]Lewis WA (著),施炜(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98-156.

[4]迈克尔·波特.高登第,李明轩(译).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37-189.

[5]Kogut,B.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5,26(4):15-28.

[6]Krugman P, Venables AJ.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4):857-880.

[7]Gereffi,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1(48):37-70.

[8]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三联书店,1996:442-444.

[9]]黄小勇,唐斌. 改革开放30年江西工业化与劳动力就业相关性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0,(01):125-127.

[10]常丽.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 49-55.

[11]AghionP ,PHowitt. A Model of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R]. NBER Working Paper,1990:3223.

[12]齐建国.中国总量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24-29.

[13]王光栋,叶仁荪,王雷.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区域差异及政策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8,(11):151-160.

[14]罗瑞荣.中国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15]田洪川.中国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16]陈羽,国良.“产业升级”的理论内核及研究思路述评[J].改革,2009,(10):85-89.

[17]江东.产业升级的再认识:一个分析框架[J].现代商业,2010,(5):196-197.

[18]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7):35-43.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10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探究我国各行业在近年的结构变迁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更准确地说,是探究它们对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变迁历程及当前状态,以确定出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行业。二是考察吸纳大学生人数较多行业的行业增加值变动与其对大学生就业需求变动之间的关联,以判定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三是从提升相关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角度,探讨是否给予或给予什么样的行业发展扶持政策。2003起,我国制订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其后,《年鉴》以及《劳动统计年鉴》据此将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行业划分为20个,并围绕行业展开的各类统计均采用该口径。此外,由于统计数据的延后性,部分行业2011年度的数据缺失②。鉴于此,为统一口径,本文将研究数据的时段界定为2003~2010年之间。研究我国近年大学生行业就业结构,首先要从就业需求的“吸纳总量”角度,找出那些对大学生需求量较多的行业,这部分将根据对2003~2010年我国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就业比重的行业分布来展开。然后再从就业需求的“吸纳效率”角度,找出那些尽管总量方面对大学生需求相对较少,但从业人员中大学生所占比重较高的行业。三是进一步考察上述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吸纳效率”两个指标的历年变动趋势,并综合三方面的研究结果,确定对大学生就业有重要意义的关键行业。

(一)我国近年大学生就业行业吸纳总量分析③

鉴于历年《统计年鉴》均无各行业每年新吸纳的大学生就业人数这个“增量指标”,而只有某一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某行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同年该学历层次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的统计,所以本文采用这个指标来衡量各行业对大学生的吸纳总量。为了更好地加以区分,本文将20个行业按照其吸纳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④总量的高低将占有全部某学历层次5%以上的行业定义为“吸纳大学生较多的行业”;将占有全部某学历层次2%~5%(含)的行业定义为“吸纳大学生一般的行业”;2%以下的定义为“吸纳大学生较少的行业”。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我国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大学生2003~2010年在各行业中的城镇单位⑤⑥就业比重的分布状况整理如表1所示。鉴于吸纳大学生总量很少,本文剔除了农林牧渔业,采矿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住宿和餐饮业,国际组织等7个行业。从大学生就业的“吸纳总量”角度而言,确定了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6个行业为“吸纳大学生较多的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个行业为“吸纳大学生一般的行业”,共计13个行业参与后续分析。

(二)我国近年大学生就业行业吸纳效率分析⑦

考虑到各行业吸纳大学生的数量与行业的发展规模关系紧密,但并不是每个行业的人才需求都与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结构契合,如果除了以“吸纳总量”来衡量行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还需要考虑13个主要行业中,那些总体就业人数较少、但行业内就业的大学生所占该行业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较高,具备更高“吸纳效率”的行业。因为,在同等增加行业就业人员总量的情况下,这些行业比那些大学生就业的存量高但吸纳效率低的行业能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因此,研究某行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不仅要注重“总量分析”,也要注重“效率分析”。同样,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我国大学生2003~2010年在上述13个行业中的平均就业比重整理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融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个行业不仅在吸纳总量方面排在各行业前列,同时对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就业吸纳效率。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个行业尽管在吸纳总量方面为“吸纳大学生一般行业”,但具备较高的就业吸纳效率,因而也属于对大学生就业较有贡献的行业。制造业尽管仅具备较低的就业吸纳效率,但考虑到其在大学生就业的吸纳总量方面平均位居第3位,故在后继的研究中予以保留。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3个行业尽管在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方面为“吸纳大学生一般的行业”,同时仅具备较低的就业吸纳效率,其是否属于对大学生就业较有贡献的行业,还需进一步的验证。而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建筑业3个行业在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方面尚可,但就业吸纳效率很低,因此在后继的研究中予以剔除。

(三)我国部分行业近年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与效率的趋势分析⑧

通过各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在“吸纳总量”与“吸纳效率”两方面的分析,找出了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10个目标行业,主要是基于其2003~2010年8年间的相关数据的均值,并未考虑8年间(尤其是近年)上述行业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变动规律,而该因素对确定未来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行业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继续考察上述目标行业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3个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与效率两方面的变化趋势,以进一步验证上文的结论。(1)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由图1可见,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从就业吸纳总量角度而言,专、本、研三个学历层次8年间整体呈不规则的波动下降态势,尤其是专科层面,2007年以来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从就业吸纳效率角度而言,专、本、研三个学历层次合计比重8年间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专科层面所占比重持续下降,本科层面稳中有升,已逐步接近专科所占比重;研究生层面自2007年以来有持续上升趋势,呈现出学历的“高端化”。(2)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由图2可见,在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中,从就业吸纳总量角度而言,本、研两个学历层次8年间总体是呈不规则的波动上升态势,而专科层面在2004年出现一个高峰后2005年之后基本呈现稳定态势。从就业吸纳效率角度而言,专、本、研三个学历层次合计比重8年间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专科层面所占比重比较稳定,本科层面稳中有升,已逐步接近专科所占比重;研究生层面呈不规律波动。(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行业由图3可见,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中,从就业吸纳总量角度而言,专科层面呈比较明显的持续下降态势,而本科层面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研究生层面波动比较剧烈,但自2007年起呈比较明显的持续下降态势。从就业吸纳效率角度而言,专、本两个学历层次及合计比重8年间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研究生自2006年开始逐渐下降。(4)小结根据上述趋势分析结论,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八年来对大学生各学历层次就业无论是从吸纳总量还是从吸纳效率指标都呈不同形态的上升趋势,即意味着其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总体不断增强,因而,可将其保留在“关键行业”之列。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2个行业对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吸纳总量指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就业吸纳效率指标也未出现一致的、明显的上升趋势,因而在后继研究中予以剔除。

三、近年8个关键行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关联性分析⑨

在确定了对大学生就业具有较强吸纳能力的8个关键行业后,着重考察在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各行业整体增加值的绝对数量与所占比重来衡量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为此,先探究前者的变化对后者是否产生影响,进而揭示这种影响的程度,最终从提升关键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角度,探讨这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因此,首先应确定行业的增加值数量与该行业大学生就业数量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考虑到某个行业无论在增加值规模还是在就业人员总量方面均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均存在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故从增加值角度出发,要分析某个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实际上应该分析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与“增量(边际)吸纳能力”两部分构成。前者指某年度该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数,可用“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指标来反映。该指标实质上是一个以绝对数量反映行业大学生就业密集程度的指标,与所属行业的自身特性(如生产方式,技术、资本、人力的密集程度)密切相关。后者指该行业某年度新增增加值比例所引致的就业比重变化,也就是“就业弹性”的概念。最终,在对重点行业从增加值角度出发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与“就业增量(边际)吸纳能力”进行考察之后,就可以确定哪些行业的发展会有效吸纳大学生的就业,从而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但出于数据可得性、适用性的限制,本文仅讨论“就业存量吸纳能力”。

(一)相关性分析

由于数据采集所限,本文只能选取8个行业按当年价格计算⑩的2004~2010年7年间的增加值与其城镇单位大学生就业人数輯訛輥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如表3。由表3可见,本文所确定的8个关键行业的增加值与城镇单位大学生的就业人数七年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輰訛輥,这说明这些行业增加值的变化将会对大学生就业有着较明显的影响,但具体的影响程度尚需进一步分析。

(二)行业单位增加值吸纳大学生就业人数分析

金碚等(2010)、周伟(2010)在研究中使用了劳动生产率的倒数—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来衡量不同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大小。本文也采用该指标来计算某行业创造每亿元增加值所需要的城镇单位大学生就业人数。该指标并非像就业弹性系数那样是两个“增量”比率指标之间的比值,而是某一年度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两个“存量”数量指标之间的比值,能更直观、全面地反映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从该指标各行业自身的纵向变化来看,2004~2010年七年来,8个行业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均呈下降趋势,除了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005年、2006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009年、2010年该指标上升外,其余6个行业及这两个行业的其余阶段,均呈持续下降态势。这充分说明近年来科技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各行业的劳动效率与生产力水平;同时,资本深化对于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大于“补偿效应”,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也是如此。从该指标各行业的同年度的横向对比来看,2004年~2010年七年来,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个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需要吸纳较高数量的大学生就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个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需要吸纳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就相对少很多;而制造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吸纳的大学生则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11

中国为什么“不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相对稳定,2001年以后呈现下降趋势。居民消费率从2000年的46%下降到2010年的34%,总体消费率(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从2000年的62%下降到2010年的47%。过去十年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为34%,比此前(1978年-2010年)的历史平均水平低了12个百分点。

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大幅降低并非历史个案。国际经验显示,由于工业化推动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居民消费率往往在一段时间内经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横向和纵向的国际比较均显示,中国居民消费率和总体消费率的绝对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国家。2010年中国居民消费率比美国1930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低了16个百分点,比日本1955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低了19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率是否在统计上被低估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我们从住房消费入手,估算居民消费率被低估3个-4个百分点,但这并不改变其2001年以来总体下降的大趋势,也不改变中国消费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的基本结论。

中国过去十年居民消费率大幅下降,既反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也有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上升的原因。资金流量表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8年期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对GDP的占比下降幅度约6个百分点,而居民储蓄率上升约12个百分点。根据我们的估算,居民消费率下降三分之一是受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的影响,另外三分之二反映居民储蓄率上升。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和居民储蓄率的同时上升主要反映两个方面的变化:在收入的分配过程中,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对居民部门形成挤压,同时居民内部财富和收入分配日益不平衡,造成平均储蓄率上升。

在此过程中,人口结构的变动既是这些不平衡的关键驱动力量,也是相关体制、政策扭曲能够延续这么长时间的支持因素。

过去十几年中国人口结构变化遵循两个大的趋势。一个是人口红利:青壮年人口增多,抚养比下降;把年龄在25岁-64之间的人看做是生产者,其余主要为消费者,则生产者人数在1995年-2000年间超过消费者,其后持续上升。另一个趋势是城乡转移:在农村不充分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转移到城镇工作。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人口红利的两大力量叠加,一方面提高了经济的供给能力,尤其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体现为潜在增长率上升;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长期的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竞争导致工资增速落后于劳动生产率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

很少有国家出现这种人口红利期与城乡转移期的重叠。其他国家比如日本和韩国都是城乡劳动力转移基本完成(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才出现人口红利。中国人口红利与城乡劳动力转移叠加的独特状况不仅在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压低了工资,而且使得一些不利于消费扩张的体制因素和政策安排变得“可持续”,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挤压居民部门提供了空间。

企业对居民部门挤压的一个体现是企业的储蓄率和投资上升。中国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和金融压抑,造成企业向居民部门分红不足,居民向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却不能有效分享企业收益。

企业可支配收入的快速上升刺激了投资,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业扩张,但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压制了工资上升的幅度。没有劳动力的充分供给,企业的高投资必然导致工资快速上升,利润率收缩,最终企业的高储蓄、高投资也不可持续。

政府对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挤压表现在两个方面。税收增长显著超过经济增速,但政府对居民部门的转移支付不足,压制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同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造成政府在支出上偏重投资,而公共服务支出增长慢。

一个结果是政府储蓄率(政府储蓄占政府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999年的15%上升至2008年的39%。政府支出重投资、轻公共服务和转移支付,也影响居民的储蓄率。国际对比显示,政府转移支付尤其是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较低的国家,相应的居民储蓄率也较高。

政府对居民部门消费的挤压有体制、政策设计的因素,但和人口结构也有一定的关系。人口红利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高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投资率上升有其合理性,而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需要扮演关键的角色。但这里面有一个是否适度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将其未来的产出效率与居民放弃的当下消费造成的损失相比,不一定体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

在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居民部门收入挤压的同时,居民部门内部贫富差距也在拉大。2002年,城镇最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是农村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的13倍,2010年上升到16倍。由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较低,收入分配和财富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全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

两个因素的影响尤其之大。一是税收结构不合理,过多地依赖流转税 (增值税、关税、营业税等),本质上是消费税。由于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消费税具有累退性质,低收入群体的有效税率超过高收入群体,拉大了居民的当期收入差距。

另一方面是房价的快速上升拉大了居民的财产差距,而财产代表的是永久收入,其影响更为深远。从实证数据看,过去五年,房价增长快的省份,消费增长相对慢一些。房价快速上升本身也反映了人口红利增加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造成对住房的投资性需求。

最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将原先由企业和政府承担的相关储蓄部分转移到居民部门,客观上扩大了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平均储蓄率的增加、抑制了居民消费。

消费长周期下半场:

消费率趋势性上升

展望未来,人口结构等因素正在发生变化,并将带领中国消费长周期迈入下半场,消费率将反转并呈现趋势性上升。根据官方的统计,中部和西部的消费率近年来持续下跌,但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已经企稳,从2008年的31%的低位上升至2010年的32%,显示消费长周期的拐点可能已经出现、或者接近出现。

人口年龄结构显示生产者/消费者比例在2015年或更早见顶,然后逐渐回落。工资的上升显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拐点可能在2004年-2005年就已经发生,我们估算,农村可转移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已经从2005年的1亿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3000万左右,可转移的空间已经大幅减少。

劳动力供给的紧张将增加工资上涨的压力,挤压企业部门的利润,提高家庭部门收入在GDP分配中的占比。同时,青壮年是社会上的生产者和储蓄者,而老人和小孩则是净消费者,所以随着人口红利时期结束,青壮年的相对人数下降,家庭的平均储蓄率会降低。

从体制和政策层面看,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总体收入增长放缓,政府和企业对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挤压将越来越不可持续,改革的压力在增加。新一轮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税制改革、金融改革以及房地产调控,都将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并缩小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差距,进而提高总体的消费率。

近几年,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扩大。截至2011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2004年翻一番。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4.7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与人数上升至2010年底的8.4亿人,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未来几年将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并降低预防性储蓄,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

税制改革可以在降低税负和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影响消费。降低税负有利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而税收结构调整(降低增值税、营业税等间接税,增加资源税、房产税等财产性税收)有利于缩小居民部门内部的收入差距。

金融体制的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深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将降低金融压抑,减少企业部门在收入分配中对居民部门的挤压。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深化有利于提高居民从企业部门获得的利息收入,分享企业赢利。资本账户开放将扩大居民境外投资渠道,在收益和分散风险上取得更好的平衡。

另外,抑制房地产投资性需求和保障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政策若能长期坚持,将促进房价向合理水平回归,缩小居民的财富和收入差距,进而提高居民部门的平均消费倾向。

基于上述的人口结构变化和制度变革等因素,我们根据一个跨国计量模型估算,至2020年,居民消费率将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40%;政府消费率(主要是公共服务支出)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17%。消费平均年增长13%,比前十年上升1个百分点,消费总额将从2010年的19万亿元增加到64万亿元。中国将拥有世界第二的消费市场、世界第一的社会零售总额。

“中国消费”

将改变宏观经济格局

“中国消费”时代的来临,将伴随居民部门与非居民部门之间的再平衡,以及居民部门内部的分配再平衡,对宏观经济意义重大。

首先,总需求将实现由投资向消费、由外需向内需的结构性转变。预计从2012年开始,消费对增长的贡献将超过投资,成为拉动总需求的最大力量,同时贸易顺差将继续降低。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促进消费上升所涉及的金融、企业治理、税收、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将有利于改善供给,提升生产效率,虽然不能改变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趋势,但有助于控制其下降的幅度。笔者认为,人口结构变动造成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将是推动这些改革的重要力量。

在货币环境方面,随着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社会总体融资条件将没有过去十年宽松。伴随储蓄率下降的货币长周期的下半场将体现为货币增长放缓,货币增长方式回归到主要靠信贷投放而不是外汇占款,导致货币政策易紧难松(人口结构变动导致经济的供给能力相对于消费潜力的下降)和房地产的去泡沫化(见《财经》2012年第4期“货币长周期的逻辑”)。

CPI通胀的压力可能增加,但最终结果要看政策对通胀的容忍度。笔者认为,人口结构等经济供给面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而不是通胀的趋势性上升。在一个逐渐老龄化的社会,政策对通胀的容忍度难有显著的增加。预计未来十年CPI通胀率平均为3%-4%,比2000年-2010年高1个百分点。

通胀的结构将发生改变,消费品价格相对于投资品价格上升,不可贸易品相对于贸易品价格上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水平将温和上升。私人部门对外汇资产需求的上升可能对人民币的名义汇率有贬值压力,但贬值幅度将受到限制,背后的逻辑是贬值导致总需求很快超过总供给,通胀上升,政策紧缩,支撑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的名义汇价。

财政政策方面,政府的储蓄率下降以及其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下降将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政府的财政收支将没有过去十年那么宽裕。这不一定体现为财政赤字增加,而是通过政府的投资率下降来实现。政府降低投资率将增加非政府部门的发展空间。

第二,随着政府储蓄率的下降,未来财政政策在逆周期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多地依靠税收、转移支付和公共服务开支的调整,而不是投资的变动来实现。财政政策的调整对总需求的影响将变得更间接些,为达到效果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些。财政政策对一般居民生活的直接影响将加大,也意味着居民部门对财政及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参与度将增加。

中国的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将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

首先,中国的消费将构成全球总需求的重要部分。中国消费总量到2020年时可能仍不及世界第一的美国,但社会零售总额超过美国的可能性大,主要反映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商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较大。对贸易伙伴来讲,中国的商品消费需求的重要性将比美国更大。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12

劳动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源,其规模、结构、分布、配置和使用方式对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十分重要且直接的影响。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总体来看,河北省的劳动力还存在受教育程度低、从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劳动力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劳动力产业转移,优化劳动力从业结构,是促进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丰富,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力支撑

1. 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2010年,河北省15—64岁劳动力人口为5 384.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4.9%,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704.7万人,增长幅度为15.1%。其中,男性劳动力人口为2 711.8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50.4%,较2000年增长了7.3%;女性劳动力人口为2 672.5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49.6%,较2000年增长了8.2%。从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来看,15—24岁、25—34岁和44—54岁年龄组的劳动力人口最多,分别达到1 123.1万人、1 156.8万人和1 069.1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23.9%、19.9%和21.4%①。

2. 十年内劳动力资源仍处于“黄金时期”,保证了产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力需求。据著名人口学家曾毅从人口的生育水平、期望寿命、结婚、离婚、平均生育年龄和城镇化水平等方面的预测,河北省劳动力总量递增的局面在未来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到2020年,河北省劳动力人口将达到5 110.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7.2%,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势必会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劳动力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1. 劳动力人口学历层次较低,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需求。从河北省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学历以下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多,达到3 995.4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74.2%;高中学历以上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少,只有1 378.9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25.6%;研究生学历劳动力人口数量最少,仅有9.8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0.2%。从河北省劳动力人口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看,25—44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能力不足。其中,初中学历以下劳动力人口比重占25.2%,高中学历以上劳动力人口比重仅占3.8%,而研究生学历劳动力人口不足0.1%。

2. 劳动力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低,不能较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需求。总体来看,河北省劳动力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仅占5.8%。从不同产业来看,河北省十大重点产业(农业,钢铁、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三大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也较低,尤其是农业和钢铁业在河北省产业中所占份量很重,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仅占6.0%和6.2%,而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现代物流产业也仅占8.5%、7.8%和10.3%。

3. 提升劳动力文化程度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目前,河北省的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与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所需人才的整体实力、活力、竞争力和人才规模结构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全面提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劳动力,是实现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和必然要求。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突出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主体地位,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费。三是合理设置学科。针对河北省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省内各大高校的重点学科更新改造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智能装备和自动化、现代通信和信息、生物制药和制造、新材料和再生材料、工程化食品和酿造、新型材料和建筑等领域的学科建设。

年度个人能力提升总结篇13

一、充分认识开展“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的必要性

去年,我们在全省系统开展了“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部分解决了基层办公条件差、办案设备落后等硬件方面的不足,以及停征“两费”后,干部素质能力不能适应职能重心转移、体制机制不顺畅等软件方面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今年,省局党组提出开展“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是“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延伸和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迫切需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继续加大对甘肃发展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全省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格局。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把我省整体列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最近,国务院还将出台一个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文件,这必将为甘肃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国家工商总局也正在酝酿出台关于支持甘肃发展的有关政策。这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对全省系统工商干部的履职素质和履职效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抢抓机遇,优质高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看我们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效能。开展“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就是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引导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干部教育培训,更加注重作风建设,更加注重效能建设,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是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重任在肩,容不得半点懈怠;发展在即,来不得丝毫迟疑。以来,我们在全省系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遵章守纪、重塑形象”专题教育、全员岗位练兵等活动,应该说,在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素质能力、提高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队伍的素质、工作的效能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适应、不赶趟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有些干部政治素质不够高,缺乏党性修养,在理想信念、大局观念、奉献意识等方面还有差距;有些干部业务素质不够高,学习不求甚解,工作应付差事;有些干部精神状态不佳,作风漂浮,贯彻力和执行力不够强;整体效能还没有发挥出来,机关对基层的指导不够,上下信息不畅等问题,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依然存在。开展“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就是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使我们的队伍素质和履职效能都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三是促进干部成长进步的迫切需要。我们这个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监管人员多、监管任务重。队伍素质能力与监管任务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而且随着工商职能重心转移,这>!公务员、吸纳复转军人和高校毕业生等形式,队伍结构有了一定改善,但是整体素质的提升依然是十分紧迫的任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学习实践:一方面通过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实际能力。开展“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就是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岗位实践和实际工作锻炼,加强对干部的培养锻炼,为干部的成长成才提供舞台、拓展空间,实现事业发展与干部成长的双赢。

四是巩固和提升工商良好发展势头、推进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省的工商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委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省政府在工商部门新“三定”中增加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等新的职能、加强了反垄断执法等职能,国家工商总局给予我们很多支持,广大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寄予很大期待。开展“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就是要引导广大干部不断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和效率,巩固和提升工商事业良好发展势头,把我们甘肃工商的事情办得更好。

二、开展“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需要着重把握的四个问题

一是要统筹安排好“三项活动”。今年是省委确定的“作风建设年”,是国家工商总局确定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也是省局确定的“素质效能提升年”。这三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致的,都是围绕队伍建设来展开的,三者互为一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统筹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要以健全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来促进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推动素质效能的整体提升。

二是要加大平时考核力度。事实证明,很多重点难点工作,不督查就很难有进展,不考核就很难有结果,不追究就很难有成效。要把工作与责任联系起来,把责任与奖惩联系起来,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做到监督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要把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平时考核,把考核贯穿于全年工作的全过程,及时总结经验、挖掘典型,及时发现问题、整改完善,及时掌握进度、稳步推进。要抓住素质效能建设的重点,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加大明查暗访力度,该 通报的要通报,该批评的要批评,确保活动的质量。要强化效能问责制,将行政效能、行政质量、机关形象等纳入效能问责范围,紧( )盯不落实的事,问责不作为的人,督促“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三是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提升素质效能的目的在于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要把开展“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与落实年度工作目标结合起来,用工作落实的成效检验素质效能提升的成果。省局要将今年计划开展的四项大的活动、十件实事,以及搭建四个平台、作风建设年、统一标识等重点工作列成表格,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落实标准,每个季度通报完成任务情况。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列出今年要办的几件大事、要事,明确办结时间和责任人,每个季度通报一次进展情况,以此来促进落实。

四是要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创新能力是干部真才实学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履职效能的不竭动力。开展“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就是要围绕薄弱环节,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升创新力。要结合各自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形成各自优势。比如,在实施“三百工程”、健全党建工作体系上求创新,着力打造非公有制经济党建的服务平台;在完善服务措施、规范市场主体上求创新,着力打造市场登记注册的准入平台;在培育名优产品、引导商标注册上求创新,着力打造商标兴省的战略平台;在健全维权机制、完善维权网络上求创新,着力打造服务广大消费者的维权平台。

三、当前特别要抓紧推进的三项工作

(一)下大力解决突出问题。开展“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查摆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是根本。全省系统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勇于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的原则,紧盯差距和不足,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扎实进行整改,切忌敷衍塞责、流于形式。要把整改工作的实际效果,落实到促进当前各项工作的具体措施中,落实到服务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确保各项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