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实用13篇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1

《黄帝内经》肯定不是黄帝所作,纯属后人伪托。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

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索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l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

只有13个药方

现在人们一生病,对药物的“亲切感”就油然而生。而且,往往越是名贵、药力强的药,越招人宠。于是,导致抗生素等泛滥,人的抗药性也被训练得越来越强。

药真的是咱们生病的救命稻草吗?《黄帝内经》对药还真不感冒,越是猛药越不招它待见。《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中医药专家解释说,《黄帝内经》把药划分为三六九等,“毒”越大,表明药越猛,而治病效果却越不济。只有“无毒”治病,也就是不用药,治疗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这本书不是主要教人怎么用药的,《黄帝内经》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未病先防和心理疗法

《黄帝内经》尽管只有13个药方,但这本“老黄历”在现代医学先进浪潮中却始终不褪色。陈四清告诉记者,因为它有着一套举世无双的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表明再温和的药,也不如平常吃饭,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的均衡饮食是治病的最佳良方。而这就是现代医疗追求的又一原则:医食同源。将这一原则落实到现代人养生当中,也就是人们最熟悉的方法一药膳。

《黄帝内经》里说:“正气内存而邪不干。”《黄帝内经》根本就不是治病,而是治人。因为它讲究“天人理论”,把人放在地球乃至宇宙一起观察,将人体阴阳调和得与自然一致,也就是达到了现代所说的“健康”。而此时,外来细菌、病毒就没有了生存的环境。

谁都是生病了去看病,这也是现代医疗人们求医的惯用套路。而《黄帝内经》的原则之一:未病先防。也就是现代我国准备推行的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战略,主张“防病”大于“治病”,并在病变趋势中掌握主动权。

很多人都以为心理医生是现代社会才有的,是为压力过大的都市人治疗精神、心理上的疾病应运而生的。但是,可知数千年之前的《黄帝内经》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心理治疗法。并开始为古人们治疗心病。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之论》总结出一套“以情胜情法”。与“以毒攻毒”异曲同工,用正常的精神活动来调节不正常的精神活动。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2

2.中医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认为寒凉食物可以清热,但易伤阳;温热食物可以去寒,但易伤阴,强调寒凉温热阴阳平衡。

3. 《遵生八笺》:“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若食之不节,必致亏损”。故应保持甘酸苦辛咸五味平衡。

4.《饮膳正要》:“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对食量的要求是既不“太过”,也不能“不及”,过饮过饥都是饮食所忌。提倡少食多餐,切忌贪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糖尿病起始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形容消瘦,小便频多,乏力等症候。属肺胃燥热表现。燥邪容易伤人津液,热邪更易耗气伤阴,日久可以耗津伤血,所以随着病程的演进,可以出现脾肾亏损或肝肾不足的症象。

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糖尿病的起始阶段,应采取清热润燥、益气养阴的方药,此时可服西洋参、生晒参、生地、麦冬、天花粉等;疾病的后阶段则需采用调益脾肾或毓养肝肾的方药,此时可服用生晒参、党参、黄芪、枸杞子、首乌、阿胶、龟板胶等。

糖尿病患者宜选择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功能的食物。如菠菜、萝卜、苦瓜、冬瓜、粟米、山药、猕猴桃、荸荠、海参、鲤鱼、田螺、乌骨鸡、鸭肉、鹅肉、兔肉、牛奶等。慎食辛辣助热食物,如姜、椒、韭、酒等。提倡清淡饮食,避免“肥甘厚味”。伴有痰者,可常食一些化痰食物,如萝卜、梨、杏仁、丝瓜等,同时限制猪肉等生痰食物。伴有血瘀者,可常食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紫茄子、藕、玫瑰花茶等。

苦瓜

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补益肝肾、除烦止渴的作用,善治消渴。使用时可将苦瓜晒干研粉,温水送服:也可用苦瓜30克,煎水代茶频服:或将苦瓜切成丝状,佐餐食用。

空心菜:空心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胰岛素样成分,常服有较明显的降糖作用,但体质虚寒者慎用。

蘑菇类:富含蛋白质、多糖类以及微量元素锰、锌、镁、硒和锡,有明显的安神降压、抗疲劳、增强免疫和降血糖作用,尤其适用于体形偏瘦的糖尿病患者。近年发现猴头菇中含有丰富的纤维和葡聚糖,已证实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银耳、木耳类:含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和多糖类,低热量,高营养,具有抗凝血、抗肿瘤作用。其所含的特异性酸性多糖体具有修复胰岛细胞功能和降血糖作用。

薏仁: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大米,而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为大米的3倍,还含薏苡素和三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利尿和降糖作用,尤其适用于以尿多、肥胖为主要症状的高血压兼糖尿病患者。

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益健脾、散风通络之功效,入肾和肺经。黄鳝含有黄鳝素A和B,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3

1睡眠的生理机制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现象,《黄帝内经》认为睡眠的生理机制与卫气的循行有密切关系。认为卫气的正常运行规律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而目的开合由蹻脉所司,《灵枢·寒热病》论述:“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蹻脉盈虚又取决于卫气的运行。《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指出:“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正是卫气的这种运行规律使得人体的卫气在夜间运行于阴分,阴气盛,故产生睡眠;白昼行于阳分,阳气盛,故人体处于清醒状态。

在《营卫生会》篇中又对老人与壮年人的睡眠状态的不同进行了论述,也认为与卫气的运行有关,指出老年人夜间不能熟睡,壮年人白天精力充沛而夜晚熟睡是因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2睡眠异常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把“不得卧”或“目不瞑”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进行系统的阐述,但对于多种涉及到睡眠异常的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症状表现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在《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原因有三。

2.1他病影响,卫气受阻《黄帝内经》所记载的其他疾病症状表现中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表现,诸如咳喘、胃不和、呕吐、腹满等,均可见不得安卧的表现。如《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

由其他病症影响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病机,在《灵枢·大惑论第八十》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病而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认为其他病症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使得卫气不得入于阴分,就形成阴气虚,阴虚不能敛阳,所以不能闭目安眠。

2.2邪客脏腑,气机失常在《黄帝内经》中,脾、胃、肝等脏腑感受邪气发生病变,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

如肝脏病变常见睡眠异常的症状表现,在《素问》中关于肝痹、肝雍等肝脏病变中均可出现睡眠异常的表现。在《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中论述肝痹的症状表现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而《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中描述肝雍的症状为“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由此可见,《素问》中对于肝脏出现的疾病表现中均可出现睡卧不安的症状。这与肝的生理功能有关,肝主藏血,《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论述“人卧血归于肝”。肝脏受邪,影响其藏血功能,则血液运行受到影响,营卫亦不能进行正常循行,卫气运行异常就会发生“不得安卧”“不得卧”或“卧则惊”等症状表现。

脾胃发生病变亦可影响正常的睡眠。在《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中阐述伤寒病变传至阳明经时,表现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太阴之厥,则……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厥,逆也,太阴、阳明二经病变均可出现“不得卧”的表现,原因是二经受邪,则经气逆行,使得气机失常而影响睡眠。

邪气客于脏腑,脏腑发生病变,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的改变,其病机亦是由于影响到卫气的正常运行,卫气不能入阴,则夜寐不安。《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记载:“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另外,睡眠异常不仅仅表现为“卧不安”“不得卧”,亦可有“多卧”“嗜卧”的异常表现。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论述了在针刺治疗时应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秋天采用夏季的针刺方法,导致阴阳失和,就会“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记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而在现代医学中,急性肝炎的患者早期的症状表现可见嗜卧,发热;如果治疗方法得当,疾病向愈;如果不得法,反而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得安卧的症状。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对于疾病的描述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至今对于临床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脏腑损伤,阴阳不和脏腑损伤,亦可影响到卫气的运行,导致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太素》作“及精有所倚则不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还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夜寐不安者均属于此。

3关于“不得卧”“目不瞑”等病变的治则及其方药、针刺治疗

无论脏腑病变还是邪气客于脏腑,脏腑损伤导致的睡眠异常,《黄帝内经》认为其机理是一致的,均为气机失常,从而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4

1睡眠的生理机制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现象,《黄帝内经》认为睡眠的生理机制与卫气的循行有密切关系。认为卫气的正常运行规律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而目的开合由蹻脉所司,《灵枢·寒热病》论述:“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蹻脉盈虚又取决于卫气的运行。《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指出:“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正是卫气的这种运行规律使得人体的卫气在夜间运行于阴分,阴气盛,故产生睡眠;白昼行于阳分,阳气盛,故人体处于清醒状态。

在《营卫生会》篇中又对老人与壮年人的睡眠状态的不同进行了论述,也认为与卫气的运行有关,指出老年人夜间不能熟睡,壮年人白天精力充沛而夜晚熟睡是因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2睡眠异常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把“不得卧”或“目不瞑”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进行系统的阐述,但对于多种涉及到睡眠异常的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症状表现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在《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原因有三。

2.1他病影响,卫气受阻《黄帝内经》所记载的其他疾病症状表现中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表现,诸如咳喘、胃不和、呕吐、腹满等,均可见不得安卧的表现。如《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

由其他病症影响导致“不得卧”“目不瞑”的病机,在《灵枢·大惑论第八十》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病而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认为其他病症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使得卫气不得入于阴分,就形成阴气虚,阴虚不能敛阳,所以不能闭目安眠。

2.2邪客脏腑,气机失常在《黄帝内经》中,脾、胃、肝等脏腑感受邪气发生病变,可见“不得卧”“目不瞑”等症状。

如肝脏病变常见睡眠异常的症状表现,在《素问》中关于肝痹、肝雍等肝脏病变中均可出现睡眠异常的表现。在《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中论述肝痹的症状表现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而《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中描述肝雍的症状为“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由此可见,《素问》中对于肝脏出现的疾病表现中均可出现睡卧不安的症状。这与肝的生理功能有关,肝主藏血,《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论述“人卧血归于肝”。肝脏受邪,影响其藏血功能,则血液运行受到影响,营卫亦不能进行正常循行,卫气运行异常就会发生“不得安卧”“不得卧”或“卧则惊”等症状表现。

脾胃发生病变亦可影响正常的睡眠。在《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中阐述伤寒病变传至阳明经时,表现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太阴之厥,则……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厥,逆也,太阴、阳明二经病变均可出现“不得卧”的表现,原因是二经受邪,则经气逆行,使得气机失常而影响睡眠。

邪气客于脏腑,脏腑发生病变,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的改变,其病机亦是由于影响到卫气的正常运行,卫气不能入阴,则夜寐不安。《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记载:“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另外,睡眠异常不仅仅表现为“卧不安”“不得卧”,亦可有“多卧”“嗜卧”的异常表现。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论述了在针刺治疗时应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秋天采用夏季的针刺方法,导致阴阳失和,就会“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记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而在现代医学中,急性肝炎的患者早期的症状表现可见嗜卧,发热;如果治疗方法得当,疾病向愈;如果不得法,反而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得安卧的症状。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对于疾病的描述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至今对于临床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脏腑损伤,阴阳不和脏腑损伤,亦可影响到卫气的运行,导致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太素》作“及精有所倚则不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还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夜寐不安者均属于此。

3关于“不得卧”“目不瞑”等病变的治则及其方药、针刺治疗

无论脏腑病变还是邪气客于脏腑,脏腑损伤导致的睡眠异常,《黄帝内经》认为其机理是一致的,均为气机失常,从而影响卫气的正常运行。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5

清心安神――百合鸡子黄 汤

组成:百合50克,鸡蛋黄1枚。

制作:将百合洗净,浸泡一晚,加清水400毫升,煎煮至200毫升,将鸡蛋黄搅匀倒入汤中即成。

用法:一日分2次温服。

功效:百合善滋阴润肺,清心安神。鸡蛋黄能养血滋阴,与百合煮汤,更能增强滋阴养血,清心安神的功效。

晋唐有了食疗专著

隋唐时期,食疗发展很快。魏武帝亲自撰写《四时御食物》,建立了“食制”;南北朝时期,刘休著有《食经》;唐代医家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中专列“食治篇”;孟诜写成了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食疗本草》。

化淤抗癌――三七炖乌骨鸡

组成:三七10克,香菇20克,雌乌骨鸡1只,大枣20枚,盐、姜丝、蒜泥各少量。

制作:将三七切成薄片;香菇洗净温水泡发;把乌鸡洗净,去内脏;大枣洗净去核,取田七、香菇、大枣、姜、蒜泥塞入鸡腹中,放到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鸡肉熟烂,加盐调味食用。

功效:田七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乌骨鸡肉与大枣温补气血,与田七、香菇同炖,滋补强身的同时,更具化淤抗癌功效。

宋元药膳的做法很家常

宋代皇家编纂的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中,将食疗保健的作用总结为“病时治病,平时养身”,食膳类型又增加了散、饮、汁、煎、饼、面等,做法很家常,皇家百姓都能用的药膳,很受欢迎。

清热解毒――马齿粥

组成:马齿菜(即马齿苋)250克,大米60克。

制作:鲜马齿菜洗净,切碎,用水适量,与大米共煮为粥。

用法:空腹食之,日服2次。

功效:R齿菜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血消肿之效,与米共煮为粥,和胃健脾,使其寒凉而不伤胃,特别宜于老人、小儿、产妇服用。

明清的药膳成熟了

食疗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成熟,名医辈出,出现了不少医学名著和食疗专著。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的问世,也标志着明清时期食疗学已经走向了成熟。

补血养阴――桑椹膏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6

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管子》提出“食莫若无饱”的节适有度的原则。《论语》中提出“知者乐,仁者寿”的观念;《老子》提出“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念;《庄子》提出“无用”的养生观;《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原则;华佗发明“五禽戏”……中国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

1 中医药食同源的思想与养生

“药食同源”,又称“医食同源”,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思想,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不仅可以饱腹,也可以治病。

王学泰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医学源于饮食,神话传说中神农氏不仅是教人种庄稼、树百谷的农业之神,而且还是医药的发明者,是华夏民族的药王”[1]。中国古代神话如《搜神记》《淮南子》记载了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的神话。另外,《山海经》也有柢山“有鱼焉……食之无肿疾”、另有青丘山 “多赤p……食之不疥”的传说。从这些神话和传说,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胜疾病的乐观精神和朴素的食疗观。

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祖先们在与自然界的较量中积累了丰富的食疗养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通过典籍的形式记录并传承到后代。《周礼》总结:“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甘滑(《周礼・天官・食医》)”,这些养生直到今天还备受推崇。《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黄帝内经素问・藏气发时论篇》)”,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是中国传统饮食结构,古人主张通过日常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所以提倡“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的治病原则。孙思邈的著作为食疗学奠定了基础,此后历代皆有食疗专著,如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唐代昝殷《食医金鉴》、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金代李杲《食物本草》、元朝吴瑞《日用本草》、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朝卢和《食用本草》、明朝宁原《食鉴本草》、清代章穆《调疾饮食辨》等。

到了近代,人们把这种将传统医学知识和烹饪经验结合的一种食物赋予新的名字――药膳,将食疗养生提高到新的高度。药膳是食物学、药物学、营养学的有机结合和实际应用。中国药膳以中医理论原则为依据,使用可食用、无毒、能补、 无相反作用的中药,配合普通食物,通过烹制,使之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且有延年益寿、健体强身和祛病功能的膳食[2]。药膳既是中医中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烹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近年来,我国的药膳得到长足发展,不仅在菜肴里广泛应用,而且延伸到各种酒类、糕点、糖果、小吃中。各地药膳餐厅也相继开设。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进展,1995年在北京成立中国药膳研究会,开展药膳理论与实践研究,并组织编写出版药膳专著,如《中华精品药膳》《美味药食谱》《中国药膳理论与实践》《中国药膳辨病治疗学》等。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重大任务,包括药膳在内的各种中医养生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思想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是一种提前预防疾病的观点。但如果“夫病巳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得病了之后再治疗无异于口渴了才挖井、打仗了才铸炼兵器。这种“未雨绸缪”的思想早在《诗经》里就出现过了,“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诗经・豳风・鸱^》)”。具体到日常饮食起居,则要顺应一年四季时节,春天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天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夏秋冬,顺应四时,或早起或早睡,去寒就温,清肺气,养精蓄锐,修养身心,以治“未病”。

要治未病,除了调和平常饮食起居之外,德行的修养和内心的宁静也很重要,《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记载“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德行修养能让内心宁静,从而百病不生、无祸乱灾害,所以养性则能治“未病”。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治未病”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医院设置了“治未病科室”,解决人们的亚健康问题。所谓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准[3]。为了让人们更好认识亚健康、解决亚健康问题,中华医药学会出版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这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亚健康研究及干预的文件。

3 中国古代文化与养生

3.1 饮食节制与养生

古人讲究饮食要有节制,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对身体有害。《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开篇即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长命百岁之人都顺应规律、节制饮食、作息规律,若没有节制、不讲作息,则会“半百而衰也”。

到了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茶疗的内容、应用范围、制作方法等,不断有所发展。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疗方被一一推出。如至今仍在广泛习用的‘午时茶’、‘天中茶’、‘枸杞茶’、‘八仙茶’、‘姜茶’、‘五虎茶’、‘川芎茶调散’、‘莲花峰茶’、‘川芎茶’、‘仙药茶’、‘珍珠茶’等等,均系出自明清时代,而茶疗的应用范围几乎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内伤各科及养生保健等[17]”。这一时期,记载茶疗的医书也颇多,如李时珍《本草纲目》、陆树声《茶寮记》、高濂《遵生八{》。另外,清朝宫廷“代茶饮”也十分盛行,陈可翼等所编《慈禧光绪医方选议》[18]记录当时有15方之多。

到了近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不断被发现、被应用,茶疗趋于成熟。近年来,各种各样的茶疗方应时而出,如防治肝炎的 “绿茶丸”、治疗胃病的“舒胃茶”、治疗糖尿病的“宋茶”、治疗感冒的 “银翘茶”、治疗头痛的“天麻茶”、“决明茶”、治疗咽喉炎的“润喉茶”用于减肥的“乌龙减肥茶”等。除了大量茶疗方的开发,茶膳也得到发展。所谓茶膳,即用茶入馔,配合其他食品原料制作成为菜肴、面点、粥品、汤羹之类的食品。近年来,茶膳的种类越来越多,郭志刚等[18]统计,目前包括传统茶膳在内的茶菜肴、茶面点、茶粥羹等近200种之多 。

6 中国药酒与养生

酒与药物的结合是中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的一大创举。 药酒是中国养生文化不可缺少的。所谓药酒,是选配适当中药,经过必要的加工,用度数适宜的白酒或黄酒为溶媒,浸出其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体。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论述了酒与治病的关系。醪醴,即酒,“必以稻米,炊之稻薪”。酒是用整的稻米作原料,坚劲的稻杆做燃料酿造而成,醪是浊酒,醴是甜酒。最初酿造的酒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治病养生的,“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汉书・食货志》也说:“酒,诸药之长也。”名医华佗曾用酒充服用“麻沸散”,用以“刳破背腹”等外科手术,《三国志》卷二九《华佗传》中记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有中有“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在名医华佗为其刮骨疗伤时,关云长谈笑自如、喝酒吃肉。在古代没有麻醉剂的条件下,酒能起到部分麻醉的作用。酒的药用,《神农本草・序录》也有记载:“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先人就发现有些药适合用水煮,有些药适合用酒浸渍,有些药适合用膏煎。

到了明清时代,中国药酒得到长足发展 。明朝李时珍几乎是“百病用酒”,其著作《本草纲目》用了大量篇幅,列举了数百种病症的主治药。另外,“明代宫廷则建有御酒房,专造各种名酒,尚有‘御制药酒五味汤、真珠红、长春酒’……当时,民间作坊也有不少药酒制作出售,如惹苗酒、羊羔酒。还有一些都是人们自酿自饮,如正月的椒柏酒、端午的营蒲酒、中秋桂花酒、重阳的酒……其中有不少就是药酒”。“清代,远在乾隆初年,就以‘酒品之多,京师为最’之说,当时出现了一类药酒店用‘烧酒以蒸成’的各色药酒。因以花果所酿,故此类酒多以‘露’名之,如玫瑰露 、茵陈露、山植露、莲花白等等,其中不少药酒具有‘保元固本,益寿延龄’之功……当时在清宫佳酿中,也有一定数量的药酒,如夜合枝酒,即为清宫御制之一大药酒[20]”。

近年来,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养生的重视,药酒酿造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作经验,还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药酒的生产更加合理科学,药酒使用范围更加广阔。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糯米酿酒”、“姜蒜柠檬酒”;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桑菊酒”、“蔓荆子酒”;用于治疗咳嗽的“桑白皮酒”、“雪梨酒”;用于治疗哮喘的“红葵酒”、“小叶杜鹃酒”;用于治疗汗症的“黄芪补气酒”、“四味当归酒”;用于胃痛的“丁香煮酒”、“山楂桂圆酒”;用于治疗便秘的“三黄酒”、“蜂蜜酒”等等。

7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要把握中国的饮食文化必须从修身养性、中医思想、体育保健、饮食起居等方面着手,既不能忽略历史进程,又必须把握时代脉搏。

参考文献:

[1] 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05.

[2] 杨洋.食药同功――药膳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3):17.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

[4] 曹顺庆.中华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5.

[5] 曹顺庆.中华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18.

[6] 游建西.论老庄养生哲学[J].宗教学研究,2006(1):17―21.

[7]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0.

[8] 任俊,等.冥想使人变得平和――人们对正、负性情绪图片的情绪反应可因冥想训练而降低[J].心理学报,2012(10):65-74.

[9] 梁恩贵、魏燕利.五禽戏之文献传存与功法流变新考[J].道教研究,2012(2):84-89.

[10] 包来发.八段锦简史[J].中医文献杂志,2001(2):37-39.

[11] 周伟良.《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45.

[12] 朱毅,等.五禽戏早期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6):109-112.

[13] 伍艳明,等.八段锦养生法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作用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8.

[14] 龚利,等.推拿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等速肌力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9-62.

[15] 孙林峰,等.养生功六字诀调治腰痛病原理浅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5-77.

[16] 伍仁福.中国茶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5.

[17] 伍仁福.中国茶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9.

[18] 陈可冀.慈禧光绪医方选议[M].上海:中华书局,1981:11.

[19] 郭志刚,等.香茗入馔亦佳馐――古今茶膳饮食文化研究[J].饮食文化研究,2006(3):110.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7

在道家眼里,粥能养生。学者南怀瑾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此喻不乏为妙。道家何为药店?因自古道士就有兼为医生的传统,药店亦称养生堂,坐堂道医给煮药粥的人们开出食疗依据和养生食材,从而使粥成为保健品。因而,这大概是国人不反感道士的一种缘由。鲁迅说:中国人何以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而已集·小杂感》)我理解,汉后独尊儒家,道家虽然失落为思想界的“在野党”,但仍不改初衷,仍是持有包容和宽怀的态度,为和谐世俗服务,包括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举例说,唐后期,武宗讨厌僧侣尼姑,认为他们光喝粥不干活,要将其遣散还俗,寺庙全部拆除。(史称“会昌灭佛”)道士赵真不畏逆上,再三苦谏,这才改变诏命,使得上都、东都各留两处寺庙,全国节度重镇各留一处寺庙。可见,若无赵道士劝阻,唐代佛家绝迹矣!至于贫庶灾民,每当被逼得无路可走,也聚集到道家那里;道家也就慷慨地取出教幡,让他们打着去造反。之前的陈胜吴广,到黄巾赤眉、汉末张角等,都是这样。

所以,道家的济世精神就感化了许多学人方士去张扬道统学术,这就连带着兴起了如何益寿的“服食”学问。学问一兴,帝趋宦附,随势者涌,粉丝示众,渐就掀起社会风潮。风潮起自先秦,盛行汉晋隋唐,息落于宋。其间,“服食”之科玄,使道家分成两派,一派是神仙方士,主张吞服丹汞能长生升仙;一派是人间道医,倡导须服药饵才可延年却老。在这长达一千数百年的科玄博弈中,药粥最终成为科胜于玄的重要成果。粥由充饥果腹到养生食疗的转义过程,虽是一种饮食革命,却有改变中国的重要意义。

这场科玄博弈,庄子那里是启端。“服食”之由,倚在养生;“养生”之言,始出庄子。庄子曾用“庖丁解牛”的寓言来喻示人须养身全性(《庄子·养生主》);并宣传:人要“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可是,彭祖享年八百,是虚幻的传说。我忖度,大抵由此,庄子的养生说就留下一种神秘主义余绪,以致秦汉之际的道教创立,一些跻身上层社会的“神仙”方士,便打着庄子的旗号,借以得陇望蜀,把彭祖之寿和海市蜃楼连到一起,作为感知得据,向帝王们拍胸布道,说是世间定有仙人仙药,仙药可能是瓜大的枣,只要得到蓬莱神仙的俯瞰,就能封禅不死。于是就有了皇脶御艚南渡东航、寻仙人觅仙药的种种行为,结果如漏勺舀水。可是,神仙方士中的“化学术士”们却要发奋图强,要自炼灵丹妙药,以造寿于帝、授福于世。他们当然有理由,释解起来即是:第一,丹砂经热处理,可变水银;水银与硫黄交熔,又能变回丹砂。人也是自然实体,运用此理就能抵衰复健、死而复生。第二,吞服黄金可死,但使黄金熔为液态或粉状,配以可食矿物质,服次于期,就可浇灌身躯的“毕天不朽”。这些观点,在科学元素被神权世界严密包裹的时代,就使包括秦皇汉武在内的诸多帝王又信以为真,由此大兴炼丹祠灶。这场由帝王们掀起的“炼丹服食运动”,在当时是谁也不能也不敢劝阻,诚到深处梦亦真嘛,我们也不必嗤之荒诞。倒是五六位帝王和难以计数的追仙族因服食丹汞而死,换取了越是求仙越是短寿的教训,换来了“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的真理。

这就说到道医孙思邈了。上面引言,就是他说的(《千金翼方·养老食疗》)。他切断了这根命悬仙寿又骚乱人间的脐带,并发出“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千金翼方·养性禁忌》)的醒世呼声。这位药王,可谓奇杰。隋文帝曾以国之博士召,他竞不拜;唐太宗、高宗又先以谏议大夫召,他称疾,躲到太白山中,甘愿以米粥和草本度日,去探索“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的食疗秘经,这该有多大的拒惑意志!说他不图富贵,安守清贫,志为草民研医,当然也对;但他不趋帝统规范,不肯与炼丹派为伍,应该也是原因。颇有教益的是,他曾宣示于人:“故善摄生者,常须慎于忌讳,勤于服食(注:药饵),则百年之内,不惧天伤也。”(引文同上)他说到做到,以食疗养生作则自身,真就活到101岁,达到了现今丹麦科学家卡雷·克里滕森预测的,即2000年以后出生的发达国家儿童半数以上有望活到百岁的标准。这可是1300多年前的事实!正是孙思邈的人格力量和长命价值,还有他的道医本色和医术昭著,这些使古代贤达谁都难以企及的人生操守,使吞服丹汞的风潮息落了远年根茎。后人也就观照前闻后遇的实情,信奉了他的说教。这不是题外话,而是与粥有关。

孙思邈的食疗术业的重要成果是在理论上构建了粥的食疗取向,在医道上为粥与药性食材连缀了同食的可行规则。他所说的“勤于服食”,重点是食借药力、药借食功,这需用液体的方式。那个时代不像现在这样饮路宽泛,粥便最为易行。所以,后世人得以粥做底子,按流传配方,将五花八门的药性食材加进去,成为补身或治病的药粥。我以为,这种转义过程下载过来的依凭,或说接榫过来的攀缘,正是得获于疏于远稽的“孙思邈现象”。

可是,你在孙思邈的年代还看不清这一点。那时候,唐朝的天空仍在迷漫着炼丹的烟雾,还有,小麦制粉和面食技术作为前汉中叶的“张骞物”之一,已经兴盛于长安和中原,并随着西域胡食的强悍传播,致使国人的消化系统里,糕饼畜肉的粗犷掩盖了米粥的细腻。就连唐诗中除遇寒食,也绝少咏粥。没人写粥,粥就淌到社会的缝罅,默待有识者的汇拢。

对此,宋太宗赵匡义是要记上两笔的。一笔是他嗜读前代类书但嫌门类芜杂,乃命三进翰林院的文学家李昉组建个写作班子,将这些类书参详条次,重新编纂。六年后,即成《太平总类》。太宗览后,批了道手诏:“史馆新纂《太平总类》,包罗万象,总括群书,记历代之兴亡,自我朝之编纂用垂永世,可改为《太平御览》。”(《太平御览》序)要说的是,此书中“饮食部”有“糜粥”一节,为粥进御制典史之始,也是粥被“册封”成国食之始。另笔是太宗刻意食疗,认重养生,潜邸时曾搜集疗方千余个,继帝位后又征得万个。乃命三进翰林院的医官使王怀隐等人将其审编修补成书,于是又有了《太平圣惠方》问世。王怀隐也是道医,与孙思邈隔代相承。应该说,这两项文卷工程,太宗是主策者也是参与者,是他的作用才使宋以前的粥事包括孙思邈的食疗后延并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辑录。

宋太宗认道食疗,有他个人的志趣影响后世的作用。故此,他的继帝们也袭染了道家意识。直至徽宗,竞自称“道君太上皇帝”。宋帝们喜欢道家,汴梁的道院就建得多,道士增率亦剧。道教一励,淡食自兴。那时,丹汞风潮已息,胡食也汉化为坊间的寻常之物,这使国人的吃心理就发生转变,至少,唐脏中的一些浓腴成分化合成了宋腑里的青素。这种情势等于历史之手将一个米食民族的粥锅盖又给揭开了。这从宋代诗词家们笔下的粥香之气中,可看到粥的流泽又浮泛出来:

夜坐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粥即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尤不可说。(费衮:《梁溪漫志》引坡帖)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坡:《豆粥》)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黄庭坚:《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火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张耒:《粥记》)

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也。(陆游:《老学庵笔记》)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

致神仙。(陆游:《食粥》)

从这些诗文中,可看到他们对粥有种分外亲切的享飨之情。坡喝粥,竞喝得重复“尤不可说”来乐道他的无辞以藻;为了喝粥,也不顾自身形象,“蓬头曳履”而去,给我们留下了可爱的率性和急切。黄庭坚把粥与天上的养贤鼎并提,评价焉谓不高?张耒喝粥,想也喝得乐不思“楚”(他是楚州人),不然,怎会发出“最为饮食之妙诀”的感叹?陆游更甚,将喝粥当成天下第一乐事;他那首《食粥》,分明是扯在史柱上鼓动世人“喝粥可长年,赛过天上仙”的醒目横额。我一直忖度,他们因何对这种平淡之食抱有无以复加的赞崇?不就是一碗粥吗,何至于快美成这样?但也不该以现今的眼光去考量那个时代里人们的认知,从而觉得这都是“匪夷所思”。须想,就“服食”而论,那可是个神权仙术被养生食疗的新信仰取代的时代,当一个民族的血肉之躯里被排除了淤积的“入胃钻筋、绝阳蚀脑”的阴毒之物,终于探获到水谷为赖的良剂,由笔端敏锐的诗词道出这种庆幸和深挚的感喟,即使张饰了些,也是对久患不愈的症结有了疗效的喜悦进发。这一点,我们实在不能不理解。

至宋及后,粥的滥觞再无神遮仙阻。一方面,它涌动在甚多的诗律和文章里;更实在的,是通过卷帙之载播布到神稷的各个层面,蓄积在人们的饮食生活的细节中。大略统计,宋人东溪遁叟的《粥品》,元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人曹延栋的《养生随笔》、黄去鹄的《粥谱》等,共辑粥品六百余种。这是粥法食疗的迭代归结,粥在其间逐渐统摄了药学家眼中几乎所有的谷粟、本草和水陆林山的干鲜之食为药饵,从而构造了一项米食民族的繁衍工程。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8

1.1“形神合一”观形神问题即身心关系问题。《内经》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形体不敝,精神不散”[3],即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且其功能也只有在身体健康时才能正常发挥,这是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精神内伤,身必败亡”[4];“得神者昌,失神者亡”[5],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正因为神为形之主,所以神在病因、治疗、防病、养生方面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破 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6]。心困恐惧和思虑太过而伤及所藏之神,神伤则会时时恐惧,不能自主,久而大肉削瘦,毛皮憔悴,气色枯夭,死亡在冬季。《内经》中提到的“神”,一般指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此精神对形体的反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否“死于冬”,笔者认为其科学性还需探讨。

1.2“天人相应”观《内经》将人的身体视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人的生理现象的变化与自然界变化一般原理的一致性。“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7]。是说一个人的生存与天地二气的自然界是密切相关联的,人能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所迷惑。这说明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离不开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形神合一”观与“天人相应”观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体观,把人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等置于整体联系之中,并将其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个环节,对今天的医学临床实践仍有启发意义。当代医学模式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过渡,继承和发扬《内经》的整体观,不仅对医学,而且对人类认识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医学心理思想

《内经》指出心理活动不是虚构的而是由人体产生的。它认为心理活动分属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8]。并主张脏腑还是情绪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内经》以脏腑作为心理器官是不科学的。但《内经》把心理活动植于脏腑形体之上,同灵魂学说相比较有历史进步意义。

2.1病因及诊断方面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发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感病因。《内经》对此作了广泛的论述,指出情感失调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内因。《内经》认为感情活动与五脏一一对应。五脏所属的情感活动一旦过激,就会引起相应脏腑的病变,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是人们长期处于节奏快速,应激频繁的状态之中,心理压力过大,情绪适应不良导致的,这正是与《内经》的关于情感与五脏关系的论述有相通之处。另外,情感刺激的强度不同,致病的结果也不同,指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可以致疾病急起,甚至死亡。类似病例比较突出的就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喜乐异常,使他突然得了癫狂。而对渐进性的精神刺激对身体的伤害也有明确的论述,如“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9]。可见,渐进性的精神刺激所致疾病多、起病缓慢、病程长、治疗难。

《内经》对情感致病的机理有所认识,指出情感除直接损伤脏腑外,还通过气机引起其他身心病变。如“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10]。虽然《内经》对情感致病机理的认识与现代身心医学观点有些出入,但不能苛求。

2.2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内经》十分重视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明确指出“病为本,工为标”[11],认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身心特点,去辨证施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会促进和提高疗效。说明《内经》关于医患关系的论述是富有科学性的。

2.3几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内经》也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如望诊、问诊、切诊等,通过询问病人(心理等),观察病人的精神、气色等来帮助诊治疾病。《内经》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12]即诊治疾病时,应尽量做到对病因、病史及相关情况细致了解掌握,才能有助于准确诊断治疗疾病。

2.3.1语言疏导法《内经》重视语言疏导,“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呼?”[13],它从人“恶死而乐生”的本能出发,告诉患者不遵医嘱的危险,讲明遵从医嘱的好处,诱导患者创造治愈疾病所需要的条件。着重通过医生的说服教育转变患者对医治疾病的态度和认识,取得患者的配合,以提高疗效。这也是现代心理治疗应遵守的原则。

2.3.2情感相胜法《内经》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14],说明用一种情感去纠正相应的情感,可以调节情感过激引起的病变。从《续名医类案・郁证》记载:韩世良在治疗一个“思母成疾”的女患者时,暗中让女巫告诉患者,她母亲在阴间准备报复克命之仇,患者大怒,“我因母病,母反害我,我何思之!”事例虽极端,但患者“病果愈”。这是“怒胜思”的成功病例。

2.3.3移精变气法《内经》记载:“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15],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治愈。祝由是对疾病求助于“神”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患者祝说疾病的由来,用以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16]。疾病是可以用精神疗法控制的,事先了解疾病的病因,可适当选用“祝由”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2.3.4针灸刺疗法《内经》指出,“神有余者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元中其大经,神气乃平”[17],神有余就刺其小络使之出血,不要深刺,以免伤大经,这样神气才能平和。可见,针灸具有平复患者心理

状态的作用,现代临床实践证明,针灸仍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常用方法。

3对养生学的贡献

《内经》从整体观及“防未病”思想出发,指出应“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强调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养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8]。对外在的“虚邪贼风”,应及时回避,对内应保持气血阴阳的平衡,做到“恬淡虚无”,正气充足则疾病不会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3.1少私寡欲《内经》认为欲望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19],指出欲望无穷,最终会影响健康,所以养生的方法就是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20],即要意志安闲,少有欲望,心境安定,没有恐惧,现代身心医学证明,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少私寡欲”,以求心理达到平衡,则会有利于身体健康。

3.2锻炼形体《内经》从“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出发,认为形与神有机相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21],指出养神与养形可相结合,通过动形可以怡神。

3.3须应调神其基本原理就是适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升降沉浮,保持自身的阴阳平衡,达到健康目的。“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22]。强调根据春夏秋冬之寒热温凉的变化适应“生气”、“长气”、“收气”、“藏气”,而进行调养。并且“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23],一日之内阳气亦有所变化,如同顺应四季变化养生一样,也应顺“一日四时”进行养生。这就与现代人体存在“生物钟”的认识不谋而合。顺时调神也是“天人相应”的观点延伸。《内经》的上述养生心理思想含有积极预防的意义,对今天倡导的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对养生学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内容简介[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2]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6.

[3]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

[4]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0.

[5]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5.

[6]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重印):205.

[7]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8.

[8]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6.

[9]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

[10]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0.

[11]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太原:山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9.1重印):26.

[12]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1.

[13]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第二十九[M].太原:山西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9:241.

[14]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3.

[15]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5.

[16]黄帝内经・灵枢・贼风篇第五十八[M].太原:山西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9:273.

[17]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M].太原:山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9:98.

[18]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太原:山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9:5.

[19]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

[20]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25.

[21]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5.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9

失眠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多次出现,并初步形成了关于失眠的理法方药的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该书主要从阴阳气血方面究其病因病机,针对病因病机辨证用药。在临床中对失眠的治疗尤其是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黄帝内经》是如何论述的呢?下面分别述之。

1、正常睡眠的基础

卫气的正常运转,阴阳交泰是保证正常睡眠的基础。在《灵枢・口问》中详细阐述了睡眠的基础:“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从《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人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睡眠与人体卫气的运行关系极为密切,卫气的性质是“傈疾而滑利”,白天运行于人的体表(昼日行于阳),夜晚运行于人的体内(夜行于阴),如果人体的五脏六腑运行异常,阻碍了卫气通行体内的道路,夜晚卫气仍运行于体外,造成人体“阳盛阴亏”的状态,此时机体就会出现不能闭目睡眠的状态。按《素问・生气通天论》的论述“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可见各种因素造成的卫阳运行的失常,阴阳不能交泰,就可导致睡眠障碍,反之,若阴阳交泰,则起居适宜。

2、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按照内经的理论,阴阳不通、阴阳不交是失眠症的根本病机。导致阴阳不交失眠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三类:一为阴液亏虚,机体阴液不足,不能敛阳,导致阳气浮于外,故而失眠;二为阳气过盛,阳气太盛致机体阴液相对不足,阴不制阳,阳气浮越于外而不眠;三为外邪阻碍交通,即机体的湿痰瘀血等病理产物阻碍了“阴阳交通”的道路,阴阳不交则失眠。

《灵枢・营卫生会》:“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歧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文中提到老人之不夜瞑者,是因其营阴衰少,卫阳内伐,阴阳不交,日间阳气不足故无精神,夜间阳不能人阴故不瞑。那么如何治疗呢,《黄帝内经》中谈到治法时说:“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阴虚者补阴,阳盛者泻阳。临床上,若能以此为原则治疗疾病则能解决很多疑难问题。

按《黄帝内经》中所述,导致外邪阻滞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外因主要由六淫邪气引起,内因主要由脏腑失调、痰湿、七情引起,不内外因主要由外伤劳力引起等。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人六府……人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若临床上失眠患者已出现一派阳明热盛之象: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大便秘结等症状时,若仍是用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养心安神为治疗原则治疗该病则谬矣,而是应以清阳明经实热为主,邪热去则神安。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提到寒邪也可导致失眠:机体感受寒邪,卫阳达于肌表与寒邪抗争,阳气不能达内,则神气浮越,阳不入阴,故起居失常,不能正常入睡。此时的治疗首先应驱邪外出,去其病因,然后再加用补阳药物来补充人体的阳气,从而使阴阳交通,起居如常。

关于各种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失眠的病机,在《黄帝内经》中也有描述。

《素问・太阴阳明论》:“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素问・逆调论》:“阴阳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脾主升,胃主降,不良的饮食及睡眠习惯最易损伤机体的阴液,阴液不足,阳明胃经不降反升,阳不能入阴,故不得卧也。这种情况治疗上应以养胃阴、降胃气为主,调和脾胃,胃和则卧安矣。

《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素问・痹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素问・大奇论》:“肝雍,两胁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肝藏血。血属阴,肝经热盛,肝失藏血,阴不制阳,故见上述一派阳热之象,阳不入阴,则不得安卧。治疗上,应以清热养阴为主,佐以安神之品。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肾为水脏,不但蕴一身之真阴真阳,并且有化气利水之功,若肾气不足、水道不利,则不仅真阴真阳不能交通,水也会成为水邪,阳碍气机运行,上凌心肺,故见喘而不得卧。此时治疗上应培补肾气利水安神。

《素问・水热穴论》:“故水病,下为肘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水湿之气滞留于机体内,阻碍机体阴阳的交通运行,也会影响到睡眠。治疗上,首先应利水祛邪,水邪祛则心神安。

“阳气者,烦劳则张”,张就是向外发泄释放,太阴开后,阳气理应入内温养脏腑,同时休养生息,若烦劳过度,阳气张于外而不得入于内,则脏腑得不到温养,阳也得不到蓄养,阳不入阴,阴阳不交,则不眠矣。久之,不仅会形成难治性失眠,脏腑功能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治疗上,早期应保证休息,晚期应温养脏腑、补益气血。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10

热燥和凉燥的区别

中医讲风寒暑湿燥火,这是自然界气候变化的一种表现,夏天特别热秋天特别燥,如果夏天热到秋天燥这个过渡时间,燥太过了就会引起人体得病,所以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防燥。中医讲六淫之邪,其中一个就是燥邪,一般夏秋交替的时候有燥邪,春夏交替的时候也有燥邪,中医把燥邪引起人得病分为热燥和凉燥,但它们的病因是不一样的。夏天到秋天这个季节就是夏天是热秋天是燥,热和燥影响人体得病那就是热燥病;到了深秋凉快、冬天寒冷,那么秋天凉快还有燥,冷寒跟燥结合在一块引起人体得病中医叫作凉燥症。凉燥和热燥引起的病因是不一样的,另外它们在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口干鼻干嗓子发干舌头发燥,中医上讲是燥,加上口干口苦尿黄这是热燥,怕风怕冷这是凉燥。现在这个季节大多数人是热燥,因此在润燥的同时要清热,凉燥就在润燥的时候要温润,治法是不一样的,要是治法错了病情就会加重。李乾构讲了一个病例,他邻居受了风寒感冒咳嗽,那时候11月份是深秋了,咳嗽有痰,痰是稀的,他不去医院看病,就把他老伴儿夏天感冒咳嗽吃的急支糖浆拿来喝,喝了三天咳嗽不但不好还加重了,嗓子都说不出话来。李乾构告诉他冶的方法治错了,因为到了11月份天气已经凉了,凉燥就得温,喝急支糖浆是因为夏天热,肺热咳嗽吐黄痰,而他咳嗽是稀痰,属于凉燥,况且急支糖浆里面有剑星草、四季青这种清热去火的药,吃错了病就加重了,所以家里一般有存药的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对症下药。

热燥合并糖尿病的病例

中医讲秋天是跟人体的肺相对应的,也就是说肺容易得病,燥和热伤了人体以后首先表现就是咳嗽、干咳、痰少,时间长了觉得全身没有力气、口干舌燥,中医上叫作气阴两虚症,气虚和阴虚。热燥最容易引起气阴两虚症,糖尿病病人往往是气阴虚症的特别多。曾经一个50多岁的王姓企业家,整天忙于工作忙于事业,原来很胖180斤,半年之内掉了30斤,全身乏力、出汗、懒得动、口干舌燥,医院诊断糖尿病,要给他打胰岛素他不愿意打,于是找到李乾构给他开了点中成药,又补气又养阴,代泡茶让他喝。因为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饮食,李乾构告诫他一天吃饭不能超过五两,饿了多吃菜;糖尿病的第二个治疗主要是运动,李乾构告诉他一天最少得运动一个小时;糖尿病的治疗第三条就是用药,经过这么调理,半年后空腹血糖基本都能控制在6到7,所以热燥最容易伤人体的津液。

热燥过头就会伤脾胃

假如受了热燥的影响耽误了治疗,那么病情会继续发展,进一步就会伤脾胃,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曾经有个女企业家得了萎缩性胃炎,不想吃饭,吃完肚子就胀,大便还拉稀,全身乏力,口干又不想喝水,找到李乾构治病,又因为工作忙不爱吃汤药所以就吃丸药,最多见的就是温胃舒、养胃舒,温胃舒是治疗偏寒的,养胃舒是偏阴虚的。她的情况属于气阴两虚进一步发展到伤脾胃,所以给她吃养胃舒调理一段时间,病情也比较稳定,到了秋天特别要注意燥伤人,因为这个季节是热燥比较盛行的时候,热燥如果时间久了会造成气阴两虚,气虚阴虚、口干舌燥、眼干、嘴干、乏力,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时候伤害会更大,气阴两虚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可能会伤害到脾胃。

热燥的舌象

中医看病主要讲四诊,望闻问切,望主要是看舌头,热的舌头特别红,除了看舌头看舌质,另外可以看舌苔,一般的舌苔是黄的,寒是白的,热燥的舌苔水分特别少。一般人的舌苔有薄薄的黄苔,要是特别的厚的黄苔,就是湿和热;假如是舌头比较干,就是热和燥,厉害的伤阴、气阴亏虚;舌头中间有好多纹,感觉又特别疼,吃什么东西都杀得慌,这就是阴虚得特别厉害的症状,伤得特别厉害就出现舌头裂纹,如果是有热有湿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消化功能,所以总结起来就是红,然后黄,最后裂。

热燥和凉燥的区别治法

如果是热燥,中医有一个治病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李乾构解释道,对于燥首先要润它,治疗就得润燥,假如兼有热,就得用清热润燥,我们古代有一个方叫清燥救肺汤,就是治疗这种热燥的;假如兼有寒凉,就是凉燥,凉燥除了润之外还得有温,苏叶、山姜都是温的,我们古代有一个方叫杏苏饮,也是治疗这个凉燥的。所以得的病不一样,治疗方法也不一样,这个季节如果要解决燥的问题,润是肯定的,同时还要吃一些稍微凉一点的食物,例如木耳、银耳、山药、百合,这些都是偏凉的,夏天到秋天,热到燥之间,吃这些食品对身体有保健作用。

针对热燥,特别适合大家在这个季节食用的还有一个就是荞麦,乾隆皇帝也特别爱吃,古时候它还有一个别称叫净肠草,因为这个东西吃了之后大便痛快,肠道干净。苦荞茶在延安很常见,平常百姓家里把荞麦磨成面做成荞麦面,当地人俗称搅团,还有把它弄凉粉,就是陕北人说的隔坨。李乾构说他自己就经常吃,他喝的茶里面也是用荞麦泡的茶。另外他还补充道,荞麦有两种,一种是甜荞麦,一种是苦荞麦,我们平时吃的都是甜荞麦压成粉来做的,可以减肥降脂,要作为保健的话就用苦荞麦压成粉,有代泡茶和苦荞麦茶。延安老区的人民喜欢吃这种荞麦做的各种食品,起到了保健作用,因此几乎没有一个典型的热燥舌苔病例,也很少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这些富贵病。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11

中华养生学博大精深,涉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既有总结经验,发现规律的生命科学,也有调控身心的生命艺术。

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浩瀚的文献典籍,随处都可发掘养生的“学”与“术”。超出人类的范围来看,养生本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趋利避害的保护性本能,自从有了人类,才使养生实践成为人类文明,这一文明必将惠及一切生灵。在《黄帝内经》中养生叫“道生”,因生物是顺其自然规律而生的,遵道而生称为“道生”。“道”是永恒的,所以《黄帝内经》说“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也是《老子》所谓“死而不亡者寿”。高尚的境界,并不追求肉体长存,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不为长生而养生,只为提高生活质量,适度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在《黄帝内经》中,我们祖先总结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黄老之学”,就是以黄帝、老子为代表的传统养生学。在历史上,医、儒、道、释、武、艺等各家,都有其修身养性的学问,实际上都属于养生文化的范围。比较起来,医家和道家对养生学贡献较大。例如医家的食疗药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道家的食气、存想、房中等等。 “养生”一词,早见于马王堆出土的古代简帛医书中,有《养生方》、《却谷食气》、《导引图》等大量养生医籍。唐代名医孙思邈著有《千金方》,熔医、儒、道、释、杂各家于一炉,建立了养生学的完整体系。在《道藏》中,养生思想和养生术也较为集中。医家兼道教学者的葛洪,在其代表作《抱朴子》中说得好:“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矣。”用现代观点来看,养生学应该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是吸取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而运用于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西方拉隆德的保健理论认为:人类的健康,是由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保健医疗体制决定的。传统养生学的观点也正是如此,《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针对现代人的过分追求和,我认为关键在于人们应自觉地调控心理和行为,这就是修身养性的艺术了。德国奥登堡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说,未来的医学是人类学会用大脑给自己治病的医学。我们祖先早就说“体内自有长生药,何必苦心向外求”,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报道,国外科学家发现人体就是个大药库。这并不奇怪,《控制论》认为人体是最复杂、最灵敏的自动调节系统,控制就是选择,只要没有“欲令智昏”,必然会选择健康长寿之路。从宏观上把握正确的方向,微观的人体调控会自动完成。养生需要医药,但决不能依赖医药,一切高科技都离不开心灵。心灵蕴藏着无穷的潜能,心灵的升华要靠生命艺术,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走向自由的王国。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12

Analyzing the typical symptom of eating disorder by the theory of Inner Canon of Huangdi

YANG Jing1 ZHANG Jie1 LI Xueni2 ZHANG Darong2

1.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Center Psychosomatic Medicine, 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0, China; 2.Peking University Sixth Hospital The Mental Health Institute of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Inner Canon of Huangdi (Inner Canon in short) is a classic medical literature which is existing in China. It reflects the medical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China, and is found i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medicine.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article analyzes preliminary and discussion on the causes of the incidence of several typical clinic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eating disor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er Canon of Huangdi, I hope that the clinical thinking will provide for treating the patients with eating disorder of TCM.

[Key words] Eating disorder; Inner Canon of Huangdi; Clinical symptoms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是一种十分严重的以饮食行为问题为特征的疾病,由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因素引起,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家庭压力、遗传因素和生物学易感性,还有文化中存在的饮食习惯和对瘦身的过度追求[1],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和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BN)两大综合征,是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女性的心身疾病,患病率为1.0%~4.2%,在美国、日本、西班牙、中国香港等地开展的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食障碍的患病率呈增加的趋势[2]。

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在于神经性厌食的患者通过节食或者过度运动等以减少热量摄入,而神经性贪食的患者通过自我引吐滥用泻药及利尿剂等方法,依赖泻出以限制热量摄入。进食障碍的临床躯体特征较明显,多数可见月经缺失、脱发、便秘、心动过缓、重度营养不良、水肿甚至腹水、血压低等,同时也会伴有抑郁焦虑、情绪不稳、睡眠障碍、精力变化等精神症状[3-4]。患者的社会功能丧失,严重者甚至能危及生命。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篇13

脱胎于膳食科学与药物疗法同出一源,甚成为挛生姊妹的食物疗法,实际上是为各种病人设计的合理膳食。它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对症选食。孙思邈说:“形受味以成也。若食物不调则损形也。……气味合而服之。”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开发和选择食物的实践中,发现食物不仅可以充饥解渴,扶正固本,而且还可以解毒治病。这些从实践中得来的感性认识,经历代医学家的积累、研究和总结,逐渐建立了中医食疗的学说体系。

食疗,它是一门科学,是从有了人类历史以来就出现,并随着人类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树栖穴居到结茅为巢,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经受了大自然的各种考验,为了保护自身免受病魔侵害,人们在劳动与实践中,逐步认识了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摸索了一些自我保健、强身祛病的方法,我们的祖先把这些保健祛病的活动称之为“食疗”、“养生”、“摄生”、“道生”等,把养生的理论与实践称为“养生之道”。

大约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时期,人类发现了火,利用火并控制了火,使我们的祖先开始懂得饮食的双重功能,就是既可养生,又可养疗。《周礼・含文嘉》记载:“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古史考》记载:“古者茹毛饮血,燧人氏钻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

勤劳智慧的炎黄子孙,利用食物祛病除疾的尝试,有据可考的历史已有4 500多年。翻开食疗历史,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代,已认识到酒的通经活血作用;公元前16世纪的汤代,又有“伊尹始创汤滚”的记载,出现了最初的食物汤剂;到了周代,“食医”已作为独立的一科,与内科( “疾医”)、外科( “ 疡医”)及“兽医”并列于朝廷的医事制度中;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世尊为“医书之祖”的《黄帝内经素问》问世,其中的许多论述为食疗学说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汉魏六朝承袭了先秦医食互补的古风,在食补食疗方面有了新的开拓,这一时期出现了张仲景、淳于意、华佗、王叔和等名医,推出了《神农本草经》、《伤寒病杂论》、《脉经》等著作,总结了脏腑经络学说,奠定了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传统医学体系初步形成,并试图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既有食品入药,又有药味制菜,使食药同源理论进一步得到了验证。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