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培训总结实用13篇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1

二、课堂上,学生们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让课堂精彩纷呈,彰显活力。

他们的课堂是非常“乱”的。预展时,小组内各成员全部参加。各成员之间的汇报预言过渡自然,他们俨然是一个个演说家、表演家。比如,数学课上,有两个小组展示同一个问题,上台板书完之后,要有其他小组根据他们的板书来决定由哪一个小组来展示汇报,如果单凭板书无法决定的话,各小组还要把子的板书,汇报的过程、形式,先由小组长来说一遍,然后其他小组再做决定。听着各小组组长的“竞争”演说,我深深惊叹于孩子们的口才。

展示时,他们的表现方式是自由的、开放的、不拘一格的,比如,语文课上,对语文中的重点语段的朗读,朗读形式就是多样的,有自己读,有的同学邀请其他同学一起读,有的两个同学进行pk,有的小组齐读-----总之,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2

一、元认知策略的概念和地位

O’Malley和Chamot认为元认知策略是一种评估学习过程的高级管理技巧,高于其他学习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成功习得语言,对增强学习效果起着核心作用[1]。学习者如果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就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也不能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2]。可见,语言学习者很有必要通过掌握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能力正确定位,明确学习目标,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元认知策略的组成部分

不同研究者对于元认知策略的组成有不同的观点。根据O’Malley和Chamot的观点,元认知策略包括提前准备(对学习活动事先有所规划)、集中注意(决定集中精力从总体上把握学习任务)、功能计划(事先筹划语言结构,应对即将来临的学习任务)、选择注意(决定留意语言输入和语言情境中有助于学习的具体点)、自我管理(尽力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各种条件)、自我监控(监督语言表达的情况,保证表达正确、得体)和自我评估(根据自己设置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表现)[1]。Brown和Palinscart提出元认知策略涉及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等过程对认知进行调整的行为[3]。国内有语言学家认为元认知策略包括确定和调整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等[4]。

我认为元认知策略是通过主动掌握元认知知识,了解并利用认知过程的一般规律以提高认知效率的一种学习策略。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英语学习这一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掌握,其二是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管理。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计划策略。学习者在分析自身特点和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第二,监控策略。学习者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程、方法、效果进行监控,保证学习自觉性,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以改善学习效果。第三,评估策略。学习者审视自己的学习进程,反思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设法做得更好。

三、元认知策略培训

上述对于元认知策略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有助于语言学习。Graham总结指出,因为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计划、控制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所以它对提高学习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正是鉴于元认知策略对语言学习的正面作用,很多学者试图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元认知培训来改善他们的语言学习状况。接下来就简要回顾国内外在元认知策略培训方面的研究。

1.元认知策略培训与具体的语言技能

元认知策略培训大多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相结合,旨在优化学习者在某项技能中的表现。在阅读、口语、听力、写作等语言技能的教学中,均有一些研究者利用元认知策略开展培训。以下从语言学习的各个侧面分别选取代表性的研究结果对元认知策略培训情况作详细的阐述。

在阅读方面,Cubukcu为了检测元认知策略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在130名大三学生中展开了调查,其中65名学生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接受了持续五周的元认知策略培训,研究发现接受培训的实验组学生比没有接受培训的控制组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有显著提高[6]。

在词汇方面,Zhao通过对134名中国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大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很少使用元认知策略。在此基础上,Zhao对其中的68名受试者进行了元认知培训,培训围绕元认知策略的三个组成部分(计划、监控和评估)展开。培训结果显示元认知策略培训有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接受持续五周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比未接受培训的学生有明显的进步[7]。

在口语方面,Lam研究了元认知策略教学对ESL学习者在小组讨论中表现的影响。实验在40名香港中学生中展开,其中20名实验组学生接受了七项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培训结果反映接受训练后的实验组学生在小组讨论任务中的总体表现优于对照组的学生[8]。

在听力方面,杨坚定通过实验探讨了元认知策略培训和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培训内容涉及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持续一学期的培训得出的结论是元认知策略培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培训对于听力差但语音还算标准的学生效果最佳,对于语音差的学生培训效果不显著[9]。

在写作方面,杜爱红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了元认知策略对学生英语写作的作用。研究对象为269名大一新生,杜将受试对象分为三组:一组在课堂上接受计划、监控和评估三项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一组接受没有元认知因素的策略培训,还有一组接受正常的写作教学,不接受任何策略培训。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为期一学期元认知策略培训的一组在培训后英语写作成绩提升最快,接受普通策略培训的一组成绩略有提高,没有接受任何策略培训的一组成绩变化不明显,这说明元认知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10]。

上述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培训对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上述研究都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来检测培训的效果,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培训结果的可靠性。但是培训的持续时间均不长,以后的研究可以考虑把元认知策略培训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长期坚持。由于元认知策略培训的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长时间地培训将更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元认知策略培训与语言学习整体

以上研究是从分项技能训练的角度对元认知策略与具体语言技能之间关系进行的探讨,还有一些研究从宏观上探讨了元认知策略培训与语言学习整体之间的关系。纪康丽就曾在2002年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元认知策略培训,培训内容有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元认知意识,帮助学生做自我评估、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四个方面。结果发现元认知策略培训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宏观调控能力,此外研究还发现允许学生参与选材是增强元认知意识的可取方法[11]。

当然元认知培训结果并不总是符合预期。Wenden曾对哥伦比亚大学二语水平很高的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各个方面的意识培养,但是经过七周的培训,多数接受培训的学生认为这种培训没有用处。Wenden提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单纯培养元认知意识效果不佳[12]。

除了这些只针对元认知策略方面的培训外,还有一些研究在进行各种学习策略培训时也涉及了元认知策略的培训,这里不再赘述。上述各种涉及元认知策略培训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都表明元认知策略与语言学习结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元认知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但是我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培训涉及口语学习的研究比较少,以后的研究有必要在此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3.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模式和步骤

元认知策略培训要达到一定的效果,有一定的模式和步骤可循。O’Malley和Chamot提出了两种策略训练方式,一种是直接的训练,学生了解所培训策略的意义价值,另一种是间接融入性培训,培训引导学生在学习任务中使用某些策略,但不直接告知学生培训的是哪些策略。O’Malley和Chamot认为间接融入性培训效果不佳[1]。元认知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一种,理应通过直接明显的方式培训更恰当。

关于策略培训的步骤,学者们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笃勤的研究总结了各家之言,提出策略培养有五个过程:第一,通过展示交代要训练的策略;第二,示范策略的操作方式;第三,提供资料给学生进行策略专项训练;第四,检查学生对所学策略的掌握情况;第五,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综合训练所学策略[13]。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时间,还要延伸到课外的学习中,让学生将元认知策略的应用真正转变为一种学习习惯,使之在英语学习中逐渐自觉地运用这一学习策略。

四、结语

我国各大学学院都很重视英语教学,英语学习同其他的语言学习一样,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能否高效地利用时间精力是学习结果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于国内外元认知策略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认为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管理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习者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帮助学习者提高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和技能,培养学习者将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作为英语学习中的习惯。此外,研究者应对元认知策略培训做更深入广泛的研究,以提出更好的培训方案供教学使用。

参考文献:

[1]O’Malley,J M.,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O’Malley,J. M.,Chamot,A.U.,Stewner-Mazanares G.et al.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by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ESL students.Language Learning,1985,35(1):21-46.

[3]Brown,A.L.,Palinscar,A.S.Inducing strategic learning from texts by means of informed self control training.Topics in Learning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1982,(2).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Graham,S.Effective language learning.Clevedon,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1997:42-43.

[6]Cubukcu,F.Enhancing vocabulary development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rough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2008,18(1).

[7]Zhao Na.Metacognitive strategy training and vocabulary learning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09,2(4).

[8]Lam,Wendy,Y.K.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y instruction on ESL group discussions:A synthesis of approaches.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09,13(2).

[9]杨坚定.听力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培训.外语教学,2003,24(4).

[10]杜爱红.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写作.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91-95.

[11]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外语界,2002,(3).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3

面对全球软件外包方兴未艾的趋势,中国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选择和机遇。一方面是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方兴未艾,依然充满机遇,一方面却是巨大的威胁已然来临,前途荆棘密布。尽管从政策支持、硬件环境建设到软环境培养几方面,已涌现出一批的软件园、软件出口基地,政府、企业、高校业已尽了最大努力,但是中国方兴未艾的软件行业,面临的是“绿色工业”的“能源危机”。

妨碍刚刚起步的中国软件产业加速发展的症结,是国内软件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表面看来,我国软件人才增长速度还要高于产业发展速度。2006年,我国软件全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另有约40万软件人员从事软件与软件应用、研究与教学等相关工作,同时每年还在以5~7万人的速度培养新的人才。从数量上说与软件产业的需求基本吻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这一庞大的软件队伍却无法满足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需求。

软件外包产业要想做大做强,规模和人才是两个关键问题,但是这两个问题相辅相成,相互左右,归根到底还要归结到人才问题上。软件外包企业需要大批的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工程师;需要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1]。

缺乏软件外包人才表明了软件外包市场需求旺盛,也反映了高校和社会的计算机教育与培训不能适合软件外包企业的实际需要。软件外包服务行业并不是门槛较低的工作,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语言交流技能,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在软件外包人才培养问题上,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呢?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本文从软件外包人才现状着手分析了我国软件外包市场的人才需求特点及目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进行探讨,深入介绍了国内外几种不同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方式的具体特点,分析和总结不同方式的优势与弊端。

2 软件外包人才需求特点

2.1 软件外包人才的结构需求

中国目前最迫切需要发展的是软件业。软件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比一般人们的理解更要专业,尤其与我们现有的软件教育模式是不相匹配的。现有软件教育模式所培养的软件人才结构呈“纺锤型”。而如同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一样,软件工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呈金字塔形结构,这支队伍要有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好像是“金字塔”型:塔尖5%的人才是架构师,中、高层的35%是管理项目、技术和产品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项目经理、CTO或者技术总监等,底层的60%应该是软件编码人员,我们称其为程序员。

从外包人才的结构层次看,国内外包市场不是局部的人才短缺,而是全方位的供应不足。国内软件外包行业不仅缺少掌握了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外包工程师,也缺少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够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更缺少熟悉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说目前国内三个层次的人才供应都有问题。

2.2 软件外包人才能力需求

由于外包服务领域的多样性、行业的高速发展性和市场的国际性,软件外包服务与其他传统服务行业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对外包人才的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有行业自身的特征。从对人才的要求分析,软件外包服务行业并不是门槛较低的工作,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语言交流技能,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综合来看,语言沟通能力、行业技能和经验、项目管理和协作能力以及文化理解等综合能力是从事软件外包行业人才的必备能力。

3 国内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中国软件外包产业人才预计将增加近2.5万人,人才压力巨大。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已经成为软件外包企业人才招聘的普遍难题。培养软件外包人才应该采用全方位、多渠道、企业广泛参与的多种培养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包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2]。从目前的培训渠道看,国内软件外包企业人才来源主要包括有:产业已有人才流动、大学毕业生、引进国际人才、企业自己培养、培训机构培养人才等等。

3.1各类软件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学历教育

目前,高等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体,拥有社会教育机构所不可比拟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量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这些学院的毕业生已经掌握了软件外包行业需要的软件基础知识和英文读写能力。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学校缺乏获知的渠道,加之高校教材更新速度明显滞后于软件外包技术发展速度,因此学院还无法培养出合适的软件外包直通人才。这些毕业生他们缺乏的是外包项目的工作经验,缺乏大型项目的交流和团队合作的锻炼。因此,他们是外包行业最大的潜在资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培养性。

3.2 各种自发的社会办学的培训和认证机构

社会办学和认证机构通常以取得技能证书或就业为目的,注重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但是不少机构由于缺乏良好的师资、而且过分重视培训的盈利目的,学员的入学基础参差不齐,缺乏严格的考核评定,使得学员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3 软件外包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定制和联合培养

由于有了软件外包的参与,这种培训模式更有针对性,与外包项目的实际结合得更紧,而且培训后的学员需要经过外包企业的考核才能正式进入企业,所以,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成功率较高。但是,由于软件外包企业与培训机构往往只是松散的合作关系,企业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跟踪不足,使得课程内容、进度和学习要求与实际要求脱节。

3.4 软件外包企业内部培养

由于社会上招聘不到合适的外包人才,社会培训机构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期望,很多软件企业加强员工的内部培训。最大的好处是参与培训的员工熟悉企业的外包工作方式,在具有丰富外包项目经验的培训人员的授课下,通过参与实际的外包项目,获得最直接的项目工作技能,学习工作流程和交流方式。但是,企业内部培训成本过高,培训后的员工离职带来的培训损失,成为软件外包企业内部培训的制约因素。

4 全真企业案例实训教学+混合式语言学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各种培训渠道都各有利弊,那么面对巨大的外包人才缺口,是否存在破解软件外包人才匮乏的“银弹”?经过对各种外包人才培养方式优劣的综合比较和分析,由软件外包企业全面参与的专业培训方式或许是解困良药。业界人士称之为“企业实训模式”。“企业实训模式”不是空头设想,实际上,IBM、惠普等大型软件公司已经在我国实行了这种方式,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国著名软件外包企业东软也已经对此模式进行考证和试用推广,并历经五年的锤炼总结,于2007年正式推出东软自主品牌的软件工程师认证实训体系,并正在国内积极推广这种软件外包人才的最佳培训模式。

4.1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成功经验

通过对东软的了解,我们发现近年来东软在软件外包人才的数量上始终能做到快速增长。归根结底是因为其对日软件外包基础人才(即程序员)培养方面的三个来源,其一为与高校的定制培养模式,其二为通过东软的培训中心进行的认证体系课程及实训项目培养,其三为社会招聘后部门内部培养。而这三种来源在培养模式和所采取的课程及讲授方法上都采用了“全真企业案例实训教学+混合式语言学习”的独树一帜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方式。案例实训教学、混合式语言学习正是东软能在短期内获得软件外包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

4.2 欧美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成功经验

欧美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外语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的要求。随着东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业务的具体要求,英语已经成为员工应该掌握的必要的工具,员工的整体英语能力也成为公司在国际化竞争中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除了沿用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中采用的“企业全真案例实训教学”的软件开发能力培养模式之外,为了切实有效帮助员工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英语能力,大连东软教育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东软其他部门整合资源共同推出了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的“混合式语言学习(Blending Learning)”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特点为“线上线下互动,面授在线结合,自主强化配合”。此种“混合式语言学习”培养模式充分考虑东软员工多样化的培训需求,既考虑地域、时间的差异,也考虑个体培训需求和原有基础的差异。对于在职的员工,培训的最大问题就是很难长时间在统一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中的面对面培训,因此可以采用以E-learning学习为主,面授学习和电话外语辅导进行辅助的“混合式语言学习”培养模式,主要针对在线学习平时积累和反映出来的问题,汇总后进行一些学习方法及关键问题的讲解,集中时间短,针对性强,充分与在线培训优势互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这是一套基于计算机网络设计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解决方案,即集成“水平测试—能力细化分析—学习建议方案—在线学习提升+面授语言培训+电话外语辅导—水平再测试”的个性化测评、学习方案。该学习方案将针对员工的具体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培养方式进行,至少历时三个月,以英语学习为主,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语种,比如日语的学习。该培训模式已在东软内部从事欧美软件外包的项目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结论

“全真企业案例实训教学+混合式语言学习培养”模式将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系统化,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反向制导推出需要考核的内容,并将其细化分解成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及课程,然后采用项目全真案例实训教学配合混合式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必备的知识传授给参训学员,当其通过标准化的在线水平考试系统考核合格后即可输出到企业工作,这种培养模式经过东软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4

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展非学历技能培训已经成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学历教育,非学历技能培训面向的学习者更是背景各异,涉及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在校大学生及农村劳动力等多类人群,对不同类别学习者的特征及学习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挖掘学习者特征与学习需求之间的关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策,是非学历技能培训应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文献综述

关于非学历技能培训学习者的特征与学习者需求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关于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研究与国际比较

夏怡然对农民工在职培训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在职培训需求表现出的显著异质性,提出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制定应注意个体差异导致的农民工人力资本差距扩大的问题[1]。

姚金蕾等对美国、法国等国家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的研究与实践状况进行总结,结合我国相关研究,从比较分析的视角提出具体方略,以促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2]。

朱琳对外来务工青年的群体特征、务工状况和职业培训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指出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出满足青年务工者的职业培训对策建议[3]。

(二)关于职业技能培训影响因素的研究

杨晶等通过对江西省数据的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存在不一致现象,进而深入挖掘促进两者一致性的正面因素以及导致不一致现象的负面影响因素,为农民工职业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4]。

丁煜等从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收入水平等变量入手分析对于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为其他研究提供参考[5]。

杨晓军根据农民工技能培训状况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性别、年龄、打工年限和培训经历等对其培训意愿产生影响[6]。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发现关于职业技能培训学习者及学习需求的研究中,较少考虑到人员类别、户口性质和所属行业等因素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的差异性影响,对于学习者各特征间的相关性也没有涉及,导致无法深入挖掘学习者背景性特征对于其培训意愿和需求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从2015年开始,天津市面向45岁以下企业中青年职工、院校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开展“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以下简称“福利计划”)。作为承担“福利计划”的培训机构,我校目前已承担数十个工种的培训任务,累计培训数万人次。

通过“福利计划”的实践发现,不同背景(性别、学历、民族、人员类别、户口性质、年龄段)的人群对于所学工种和晋升等级的需求差异较大。为甄别这些差异,并对导致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随机抽取了“福利计划”培训班期中的98个班期共计4 525培训人次进行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以期发现学习者背景性特征之间以及与其学习需求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制定更切实有效的培训对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研究使用SPSS13.0英文版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以期发现各工种和晋升等级中人群分布的规律,又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发现与学习者需求相关性较高的学习者特征。

(一)数据初步统计

为了解学习者特征及分布概r,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统计,对学习者特征及学习需求的数据进行了总体分析。

1.学习者特征数据的总体情况

我们将学习特征划分为性别、学历、人员类别、年龄段、户口性质、行业和民族等。

根据在职人员的户口性质,将其分为本市城镇户口、本市农村户口、外省城镇户口和外省农村户口。失业人员是指户口性质为本市城镇、已进行失业登记且未再就业的人员。农村劳动力是指户口性质为本市农村且未就业的农民。 国资系统主要指国有资产、国有控股、全民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商务系统指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港澳资的企业;中小企业指个体工商户、集体所有制、个人参股和民营企业;其他,指无工作单位的大学生、失业人员或农村劳动力。

各特征统计项数据见表1。

从总体来看,男女学习者人数分别为49.6%和50.4%,两者几乎平衡;大专以下学历人群占较大比重,而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仅占8.9%;在职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占相当大的比重(分别为57.3%和40%),而在校大学生和失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小(分别为1.7%和1.0%);约89.1%的学习者年龄段集中分布在20岁至50岁之间;从总体来看,本市户口人员占培训人员总数的92.1%;来自于中小企业的在职人员和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在校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占比重较大(分别占32.6%和42.7%),而来自于国资系统和商务系统的在职人员占比重较小(分别占2.4%和16.3%);培训人员共覆盖9个民族,汉族人员占绝大多数。

2.工种数据总体情况

选择学习各行业的人数和比例统计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从行业选择来看,学习者人数较多的工种行业包括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也占据一定比例,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数仅占4.4%。

3.等级数据总体情况

学习者职业资格等级晋升分布情况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晋升初级和高级职业资格的学习者分别占53.8%和43.4%,x升中级职业资格的学习者仅占较少部分。

(二)工种及等级内部分布情况

为了解各工种及等级人群分布规律,我们分别对各工种和等级的人群分布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1.各工种内部人员分布情况

性别分布情况:由于职业特殊性,个别工种(保育员、茶艺师、服装制作工)女性学习者占多数外,其他工种内部男女学习者之间的数量差异几乎可以忽略;学历分布情况:不同工种内学历分布差异较明显,茶艺师、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和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三个工种的学习者学历普遍较高,大部分人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其余工种的学习者学历普遍集中在中专及以下;人员分类情况:不同工种间各类别人群分布差异性较明显,每个工种基本上集中覆盖2―3个类别人群,其中养老护理员以及农、林、牧、渔业的三个工种和制造业(机械)的两个工种集中分布在农村劳动力这一人群中,其他工种基本集中分布在在职人员中;年龄段分布情况:各工种人员年龄分布情况与总体情况基本吻合;户口性质分布情况:各工种人员户口性质分布与总体情况基本吻合,本市户口人员占大多数;行业分布情况:除茶艺师外,其余各工种内部人员基本集中在一个行业,分布十分集中;民族分布情况:民族分布情况与总体情况基本吻合。

2.各等级内部人员分布情况分析

性别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男女学习者基本持平,与总体情况基本吻合;学历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学习者学历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中级人员仅分布在中专和初中学历人群中,初级和高级在各个学历层次均有人群分布;人员类别情况:各等级内部人员类别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中级人员仅分布在本市在职农村人员这一人群中,初级人员主要分布在农村劳动力中,而高级人员主要分布在各类在职人员中;年龄段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年龄段分布差异不大,不同等级在不同年龄段均有分布;户口性质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人员户口性质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中级人员仅分布在本市农村户口人员中,初级人员和高级人员主要分布在本市农村户口人员中,但本市城镇户口人员也占据一定比重;行业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人员所属行业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中级人员仅分布在中小企业中,初级人员主要分布在无工作单位人群中(在校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高级人员主要分布在中小企业中,但来自商务系统的人员也占据一定的比重;民族分布情况:各等级内部人员民族分布情况同总体情况基本吻合,汉族人员占据绝大多数。

(三)学习者特征与学习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探索学习者各特征间以及学习者特征与工种、晋升等级需求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学习者各特征间及其与学习需求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发现相关性较高的学习者特征以及与学习需求相关性较高的学习者特征。

一般认为,相关系数低于0.3为弱相关,相关系数在0.3和0.8之间为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8则为高度相关。由下页表4可知,两两之间存在显著中度或高度相关的学习者特征有:学历与人员类别、学历与年龄、人员类别与户口性质、人员类别与所属行业。与学习者对于所学工种和晋升等级需求存在显著中度或高度相关的学习者特征是人员类别和所属行业。

三、研究结论

根据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我们在以下方面得出初步研究结论:

从工种选择上来看,与民生相关的行业,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或者新兴技术产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成为当前职业技能培训的热点。

从晋升等级上来看,晋升初级和高级职业资格的学习者数量基本持平,而晋升中级职业资格的学习者数量相对较少。“福利计划”要求晋升中级和高级的学习者需要在其原等级的从业职业年限达到一定要求,晋升等级越高则要求相关从业年限越长,而晋升初级无此项要求。这一现象反映出学习者中无相关从业年限的人数和具有较长相关从业年限的人数较多,而具有一定相关从业年限并符合中级晋升要求的学习者人数较少,学习者相关从业年限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学历、人员类别、户口性质和所属行业四个因素对非学历技能培训学习者的需求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非学历技能培训学习者中低学历人群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且不同工种和等级间学习者学历分布差异较明显;在职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占相当大的比重,而在校大学生和失业人员占比较小,且不同工种和等级间各类别人群分布差异性较明显;本市户口人群占绝大多数;所属行业来自于中小企业的在职人员和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在校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占比重较大,而来自于国资系统和商务系统的在职人员占比重较小且各工种和等级内部人员基本集中在一个行业,分布十分集中。性别、年龄和民族因素对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对学习者需求产生显著影响的各特征之间相互影响,如学习者人员类别与其学历、户口性质和所属行业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人员类别和所属行业是影响学习者需求的关键因素。

四、对策建议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研究结论,结合天津市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从以下方面提出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

(一)根据学习者特征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培训机制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者自身背景性特征会对其培训需求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培训前应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关注学习者自身特征对其需求产生的不同影响,根据学习者学历层次、人员类别、户口性质和所属行业的不同,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培训机制,做好培训的顶层设计,结合学习者的行业分布、职业特长和类别制定差异化的培训对策,以期将培训效果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挥高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职业技能培训中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学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中无用武之地。 应扩大职业技能培训在高校学生中的覆盖面,吸收更多高校学生参与培训,为他们顺利转变为职业人做好准备。此外,在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资源的建设方面,充分吸收职业院校教师加入培训教师队伍, 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作用。

(三)e极关注弱势群体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

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残疾人和进城务工人员应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在这几类人群中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他们的特殊需求,面向这几类人群开设适合他们的工种和等级,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以期通过培训真正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水平,促进新型农民工的顺利转型。

(四)建构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体系

最终的职业资格认证和鉴定是职业技能培训的最终环节和关键环节。为确保资格认证和鉴定的顺利进行,应做好培训评价与评估,开通培训质量监督与意见反馈通道,做好学习者追踪服务与调查,根据意见反馈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以期将培训效果最优化。

(五)加大民生类行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的培训力度和范围

从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民生类行业和新兴技术产业最受学习者青睐,因此,应加大这两类行业的培训力度和范围,加强这两类行业的师资力量、培训场地和设施、支持服务力量,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支持,满足其培训需求。

(六)根据学习者从业年限把握其职业资格等级晋升的时机

学习者相关从业年限呈现两极分化现象,这就要求培训组织者根据各类工种学习者从业年限的规律把握其职业资格等级晋升的合适时机,提供适合其从业年限的职业资格等级晋升机会。

参考文献:

[1]夏怡然.农民工的在职培训需求及其异质性[J].世界经济文汇,2015(2):58-72.

[2]姚金蕾,闫志利.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研究与实践的国际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4-27.

[3]朱琳.长春市外来务工青年参加职业培训需求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3.

[4]杨晶,邵林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61-66.

[5]丁煜,徐延辉,李金星.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11(3):29-36.

[6]杨晓军,陈浩.城市农民工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46-53.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ers' Characteristics and Learning Needs in Non-academic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LIU Li-na, YANG Shun-qi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5

四、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思路需拓宽。表现一,重视税收政策培训,对财务会计等应知应会培训少;表现二,重视征管法等税收法律培训,对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少;表现三,重视理论学习,一般干部岗位技能培训少,与税收具体工作实践结合的培训少;表现四,在更新知识培训上,仅限于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其他现代科学知识培训少;表现五,重视初任培训,对干部轮训少;表现六,重视任职培训,对一般干部培训少;表现七,注重科股长等重点岗位人员的培训,对办税服务厅、稽查人员和一线管理员的培训少。

五、培训方式、培训手段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干部学习的危机感明显增加,而由于目前干部完全处于被动受训状态,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其学习的需要。大多数干部不喜欢古板式的课堂授课,特别反感内容陈旧的重复讲授。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多,实践考察少;理论灌输多,经验传授少;传统手段多,现代化手段少;内部交流多,与外地交流少。

六、学习型组织建设处于一般号召状态。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上没有形成制度体系和有效手段,系统内学习气氛不是很浓厚。许多干部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有些干部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七、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不足。一是没有固定的教育培训基地;二是没有经过严格受训的师资力量作保证;三是学习资料少、缺乏系统的培训教材;四是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渠道。针对以上问题,经过认真剖析,找到以下根源:

一、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思想认识不统一。近年来,尽管我们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在整个干部群体中(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想认识仍不够统一、不够到位。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基层税务机关(城区以外)税源单一,核定征收是最普遍的征收方式,复杂的业务知识在基层征收工作中派不上用场,“实用、够用”思想成为阻碍干部继续提高的一大因素。

二、教育培训工作缺少科学的实施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干部素质的提高是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纵观近年来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无外乎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对出台的新政策新法规进行临时性的突击培训;二是应付阶段性的业务考核或技能比武进行的培训;三是对工作进程中执行标准不统一或不规范的作法而进行的“短、平、快”式的指导性培训;四是鼓励干部参加系统内名额有限的学历教育等等。这些临时性或指令性的培训方式,反映了我们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上的缺陷:一是对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缺乏规律性的认识,在组织领导方面时紧时松、时断时续,教育培训决策缺乏战略思维;二是教育培训目标缺乏科学的界定。目前,我们自己对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过于笼统模糊,对不同层次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没有区别,对同一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教育培训标准要求也没有区别;三是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干部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结构现状及技能需求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区分,虽然干部在某一岗位和任期内有一定的培训要求,但是,这一培训要求仅仅是泛指的,:并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干部教育培训成了一项软任务。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在学习培训上急功近利,实用主义严重;四是工作职责缺乏系统分工, 责任不明,有人事教育部门大包大揽的倾向。

三、教育培训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干部培训以传统授课辅导方式为主,干部参加培训只听辅导人员讲、摘抄笔记、适当讨论,被动地接受培训。在培训渠道、内容和形式上很单一,使培训效率难以提高,难以满足培训目标需求的多样性。

四、教育培训约束激励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干部教育培训动力机制尚不完善,一整套系统、严格、可操作的,针对于部教育培训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未形成;二是干部教育培训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忽视学用结合,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强;三是没有把培训与干部任用、绩效考核三者有效结合起来,没有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学好与学差一个样的现象依然存在。

五、工学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干部教育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瓶颈靠问题。基层一线征收机关的税收任务繁重,每个干部都是“一岗双责”或“一岗多责”,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参加专门的教育培训,有时还真是“分身无术”。同时,组织教育培训的机关,也处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之中,很难静下心来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安排,使干部教育培训成了“说来重要,忙来不要’’的工作。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加强地税学习文化建设。突出“两个对照”,在系统内深入开展学习认识再教育活动。一是每一个干部对照地税工作要求,看自身的素质如何,能否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需要,有多大的差距;二是每一位干部对照自身岗位,看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有那些工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认识干部素质与新时期税收工作的差距,增强广大干部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意识。教育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作为工作的第一需要,把学习变为自觉行动,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使干部职工的学习常态化,在系统内形成浓烈的学习氛围,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打牢思想基础。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6

同伴的经验能增加学员对新知的认可度。培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进行新知识、新观点的传授,比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教学方式更利于让学员接受。培训教师做为引导者,给出一个案例,引导学员自主合作探讨,通过思维碰撞,共同寻求知识新规律,并在学员讨论基础上引导其总结新知、完善体系、上升理论。以例释理学习方式的起点是学员自我分析、自我探寻、自我推理,终点是学员自我归纳、自我寻求结论。这种方式有利于其观念的转变,促使其创新人格的生成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以研促学

让同一层次、同一类别,并有统一观点、统一目标的职业教育教师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能使培训时间更灵活、培训内容更深入、培训结果更实效。在培训中,课题研究是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受训者在任务中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培训任务必须通过正式的结题程序,结题的压力促使学员不得不对原有的理念进行批判性反思,重组知识,以便得出改进教育方式的新观点。做为课题参与者,将课题成果在实践教学中验证、运用推广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验证的过程就是学员自觉将成果内化的过程。

(三)以境启智

有效学习需要学员“听、看、做”等多感官同时参与,让理论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训练和验证。在各级有关职业教师培训文件中,均要求培训学员在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但在现实职师培训中,企业对职师培训积极性不高,高校和企业培训目的脱节。创建模拟现代企业,将企业要素融入模拟企业平台,是现代职业教师培训模式探究的新突破。职业教师在培训中可通过模拟现代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生产,感知企业文化,熟知企业知识,强化企业技能,树立企业意识,预知企业发展。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建成的全国首家高仿真先进制造模拟工厂,完全能满足职业教师了解现代工厂所有管理、生产要素,使培训不需要依托企业就能达到以境启智的效果。

(四)以用促变

在职教培训中,承接产品加工,参与企业开发项目、企业托管、顶岗挂职等形式能使教师在实际生产中学习、提高。在实际运用中感知企业文化、丰富企业经验,不仅训练了职业教师熟知企业各种技能,还在职业教师过硬的技能基础上训练其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运用能力以及统筹管理的能力,从而改变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企业需求。

(五)以终为始

培训除了关注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外,更深层次目标是强调学员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加工、内化提升并转化为工作方式。终极目标是学员的行为改变影响到所在学校及单位同事,并在一定程度促使学校教学质量、同事工作方式产生改变。因此,培训结束是学员学习成果内化的开始;是学员将知识转化,付诸行动的开始;是学员所在学校教学改革转折点的开始。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7

二、工作收获

(一)学员管理特点及工作收获。学员的报名、考勤、党日活动、联欢会、学籍管理等工作,事无巨细,唯有仔细、认真、耐性,才能做好,对于异地教学期间管理工作,应注意》。一是异地培训班应建立临时党支部,明确临时党支部及班委会的工作职责。二是每位学员自培训之日起即纳入培训学员档案管理,上课、自学、讨论、开会、外出考察及培训班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均属考勤范围。三是制定详细、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外出活动制度,设立考勤登记簿,并作为能否结业以及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依据之一。四是对受训学员的考核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具体分为平时性考核、外出性考核、总评性考核。五是培训班结束后,将考核情况及其它有关资料整理后归档,并定期在网站公布,以此作为该学员在本单位评先评优的一项依据。六是对学员的奖励分通报表扬和授予优秀学员称号两种,制定了优秀学员的评选比例、评选条件和评选程序。对违反纪律和规定的,由学员所在单位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凡《培训鉴定意见》为不合格、培训期间受通报批评和被所在单位给予纪律处分的学员,年度公务员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不得报销各项培训费用。

(二)信息撰写收获。信息及时反映教学活动情况,将其特色与闪光点第一时间,有三个特点:一是提前准备,精心备课。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对系统进行介绍和上机操作,该局的小教员对系统介绍的内容进行了精简提炼,使其更加通俗易懂。为了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公务员们通过多次实际上机操作,将整个系统各项功能分析透彻,形成各具特色的授课方案,使干部们更易学习和操作。二是搜集问题,及时沟通。此次培训对于执法人员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对于推行小组来说就是一个收集问题的过程。培训过程中,推行小组的成员们不放过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精心收集总结。能够当场解答的给以解答,不能确定答案的,上报沟通研讨。通过问题的收集,力求把系统上线前的各项工作做细、做深、做到位。三是熟悉流程,反复练习。反复练习是培训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熟练掌握使用新系统的重要途径。正因如此,我们将培训中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实际操作演练。从分步练习到全流程练习,保证全体执法人员熟悉每一个流程的操作。

(三)课堂小结工作收获。怎样做好课堂小结,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理解听课内容系统简练归纳。要听懂,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了解老师的思维方式,弄清楚有哪些是自己没有想到或者掌握得不够的,从而才能及时查漏补缺,并将其有的放矢地进行归纳总结。二是结合当前形势引申意义。根据当前新形势、新国情,做好社会调研,根据公务员的实际能力量体裁衣,打造最有效的培训计划。三是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形势提出期望和要求。与时俱进,创新思维方式,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要求,以达到更直接的培训效果。

(四)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完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应以公务员能力建设为中心,一要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在公务员培训规划和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要注重围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紧密结合公务员队伍素质现状和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在认真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培训公务员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培训的指导思想、内容、方式、措施等,同时,加强对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领导,成立公务员大教育大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格局。二要力求实用,按需施教。在教育培训中,注重公务员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突出公务员急需的市场经济理论、领导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科技、治理、法律、外经外贸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大力改善公务员的知识结构。同时,紧密联系当前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设计培训项目和内容,增强培训的实用性。三要讲求实效,严格治理。对公务员学习培训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是规范公务员学习,增强学习自觉性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学习质量,检查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建立公务员学习档案,按照公务员治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分级建立公务员学习培训档案,对公务员脱产进修、党组织学习和公务员在职自学情况以及理论学习的考核结果,建立领导公务员学习档案,对公务员每年的学习情况如实进行登记。其次,加强平时考核。根据公务员自身实际,帮助公务员制订学习计划,将公务员的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定期组织搞好考评,作出写实性的书面鉴定,并将结果反馈给公务员本人,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要求,同时将考核成果与公务员选拔任有挂起钩来,不断提高公务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三、明年计划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8

荣格在区分内向外向性格时候认为内向型的特性在于主体对于客体的否定性联系,而外向这个概念来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明显联系,一种主观兴趣明确朝向客体的运动。今天在教育领域,我们通常这样描述典型外向性格的人:喜欢社交,喜欢参加晚会,朋友多,总想与人谈话,不喜欢一个人学习,喜欢猎奇,碰运气,招惹麻烦,感情用事。典型内向性格的人:沉默寡言,与人疏远,凡事先有计划,三思而后行,不相信灵感。社会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的一种,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学术界意见不一,但是,社会策略均被包括到这些影响力的分类里面(Oxford, 1990; O’Mally and Chamot, 2001; Stern, 1992; Cohen, 2000; Wenden, 1991; 文秋芳, 1995)。一般认为,内向学生语言学习更好,外向学生口语更好(王初明,1990, p.107)。我国在内外向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方面很不令人满意,正如文秋芳(Cohen, 2000, p. F22) 所说学生性格方面的研究缺乏实证数据。中国外语核心期刊上笔者查阅鲜有研究文章。王雪梅(2000)探索了性格倾向对英语综合能力和若干专业技能的影响程度。吴丽林(2005)研究了优秀大学语言学习者的内外向性格倾向与学习策略应用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应用策略的差异。此研究回避学习策略分类和定义的争论,对内外向学生进行社会策略培训本文试图针对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内/外向学生进行社会策略的培训,找到进行学习策略培训的有效方法,揭示两种性格类型的学生在经过培训后社会策略提高的状况。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⑴社会策略培训是否对内外向学生有影响?⑵社会策略培训是否对内外向学生的影响有差别?

以上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假设:社会策略的培训能够增加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和频率;社会策略的培训对于内外向的学生影响程度是不一致的。

2.研究对象。参加本研究的对象来自四川攀枝花学院2006级本科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平均年龄19岁。实验组学生来自汉语语言文学(50),土木工程(30),化学工程(40)和电子信息和技术专业(40);控制组学生来自工商管理(50),计算机科学技术(30),土木工程(40)和生物工程专业(40)。经过问卷调查后,实验组挑选出26个(男生18,女生8)内向性格学生和26个(男生19,女生7)外向性格学生,控制组挑选出25个(男生18,女生7)内向性格学生和25个(男生19,女生6)外向性格学生。本文作者担任实验组的教学并开展培训,由于制度上的原因,控制班由另外一个老师教学,不进行培训。

三、研究工具

1.社会策略调查问卷。社会策略调查表取自Oxford(1990,p.297)语言学习调查表中的社会策略部分。问卷采用封闭分级量表结构,共分5级,从1=完全不符合到5=总是或者总是符合等。

2.性格类型调查问卷。性格类型调查问卷来自文秋芳(1995, pp.198-200)修订Douglas Brown(1991)的问卷调查表。问卷共15个问题,有a,b选项,选择b得1分,如果总分大于等于13分归类为外向性格,小于等于6分归为内向性格。

四、实验过程

整个培训过程持续一学期,包括3个步骤:意识训练,基于策略基础上的任务训练,和合作任务训练。第一阶段持续4周,先后进行性格类型调查和社会策略使用水平调查;为受试单独举办学习策略讲座,现场答疑;受试制定提高听说读写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同计划中策略意识不明显的受试个别谈话。第二阶段持续12周,首先课堂分组,把受试分成4-5个成员的小组。利用《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材》的口语练习部分结队训练口语对话;利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材》课文探讨话题以组别共同讨论,培训教师提供话题参考词汇,选成员发言。课后,两周一次作文,要求相互批改后交培训教师评阅;每周一次到外教和中国教师共同主持的英语角,培训教师巡回示范指导使用迂回叙述,停顿补偿,话题回避,要求重复,澄清等口语策略;成员之间每周进行一次相互听写单词和句子的练习;个别谈话,指导受试改进学习策略;举办提高听说能力的讨论会各一次,熟悉提高听说能力的策略。第三阶段持续2周,进行第二次社会策略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本次打乱次序,把社会策略调查问题掺杂于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调查问题中。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

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描述性数据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基本信息;计算平均值;配对样本的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成绩的差异;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在实验处理前后的差异。

表1 实验组控制组内外向学生前后测数据

前测两组学生T检验结果显示:P(=.358或者=.260)>.05,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后测结果P= .000

表2 实验组内外向学生之间前后测数据

表3 控制组内向和外向学生前后测数据

六、结论

1.主要发现。内外向学生在培训后都有提高,外向学生经过一个学期培训后显著提高,而内向学生虽然有提高但是没有外向学生提高显著。在培训前,内外向学生居然在社会策略上没有差异。社会策略主要和听说有关系,估计我们教学上面习惯于老师灌输方式,而且高考,四级的考试中都没有口语,应试教育的结果导致不管内外向的学生在社会策略上面的应用不足。

2.研究局限。⑴研究人数太少。作者在所在教学班级开展培训,而且,发现典型的外向学生(统计分数超过13分)数目太少,所以研究中包括了了12分以上的学生。⑵培训方法待完善。学生的英语水平,动机,性别等可能影响学习策略的因数没有包括在本次研究中。⑶研究工具待完善。社会策略调查表直接取自研究二语学习者的调查表和简单把性格分成两类都有缺陷。

3.教学科研启示。⑴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是一个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数,但是动机显得更为重要。个别访谈中,一些学生坦率承认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过四级,拿到学位。当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后,学习策略的应用才会更为主动。⑵提供个性化情景化的学习策略培训。学习风格,性别等个体因数会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培训过程应该针对具体对象,把培训过程融入特定的任务中,能起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rown, H. D. (1991). Breaking the language barrier. Intercultural Press, Inc.

[2]Cohen, A. D. (2000).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O’Malley, J. M. & Chamot, A. U. (2001).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Oxford, R.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Boston: Heinle & Heinle.

[5]Stern, H. 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UP.

[6]Wenden, A. (1991). 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New York: Prentice Hall.

[7]刘润清:《英语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8]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9

1电力企业施工班组在学习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难点

1)电力企业施工班组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职工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和工作经历等差异学习培训内容往往达不到预期培训效果。

2)线路施工工作岗位众多,好多工作岗位班组职工接触到的机会不多,因工作的局限性难以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

3)现有的培训教材单用文字和深奥的公式表达,对老职工培训效果不理想。

4)现有的培训方法大多采用照搬教材文字宣读和计算公式的讲解,对于新职工难以从学习培训活动中掌握作业方法、步骤,致使培训效率较低。

5)线路施工作业的特殊性,遇到工作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习培训工作就会放到一边,培训任务无法落实,以至学习培训工作存在走过场、应付现象。

6)线路职工在实践中积累到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并进行了多种创新,但由于缺乏对这些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经验而没有形成作品和大家进行知识共享。

2、提高电力企业施工班组培训效果的方法

2.1根据不同层次需求进行培训

电力企业施工班组除具备送电线路施工要求的基本岗位外,还需要兼职其它岗位如:班组长、吊车司机、电焊工、压接工、质检员等,由于职工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和工作经历等差异导致培训需求的不同,即使同一岗位由于工作经历和技能结构的差异培训需求也不一样,针对个体培训需求的不同,根据每个职工的特点选择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如:入职工作时间短的新职工,对于理论学习很难在短时间达到技能的提高,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培训人员和老师傅的带领下在进行实操训练,这样才能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技能水平的提高;一些优秀员工在班组担任过工作负责人、班组长,并作为优秀人才选拔公司其他部门先后担任项目总工、项目经理等职位,因工作需要又重新回归班组,具备丰富的线路施工经验和技能,如果从线路基础知识开始培训,难以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这就要求在培训学习工作中发挥他们的经验和技能优势,在编制教材阶段听取他们的意见对教材进行完善,在学习讨论期间争取他们发言并结合实际对没有掌握知识点的职工进行交流指导,同时在现有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他们的优势总结创新出安全高效的新工作方法,通过班组自主培训,使他们拥有在学习和知识更新的机会,通过学习在班组整体技能素质提高的同时使个人能力进一步提升。

2.2找出职工的共同需求进行培训

班组作为基层单位,为公司各岗位输送优秀人才是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班组的重要责任之一, 由于线路施工班组工作的局限性,一些线路施工专业岗位,班组职工很少接触到,如:线路测量项目、基础施工项目、专业的检查项目等,针对班组职工有全面发展的需求,找出班组职工培训的共同需求点进行培训。如:基于班组岗位局限性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可以满足班组职工培训需求的共同点,即按项目部质检员所具备的技能要求能迅速适应线路大多数岗位的技能要求,因项目质检员需要从开工到竣工验收进行各工序的质量把关和质量控制,需要掌握线路测量岗位技能、熟悉线路基础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需要各种质量记录的填写和收集、需要掌握线路特殊工种的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需要熟悉线路各工序的施工流程和掌握施工进度等,基于班组质检员工作的局限性还不能满足掌握线路各岗位的生产技能,如果掌握线路项目质检员的岗位技能,将来能够迅速适应线路施工大部分岗位的工作,因此把线路施工专业的公司质检员或项目质检员技能培训作为班组长期的培训项目之一。

2.3依据职工建议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探索开展适合班组职工的培训方式,是提高培训实效的重要手段,培训依据职工建议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

对一些文字表达抽象的学习内容采用采用幻灯片讲解和实物对比相结合的形式,幻灯片不仅有图片,还要加入了自制的动画,使员工对需要掌握对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一目了然。

对一些班组接触不到的操作项目可以采用图片和视频教材进行熟悉后,然后在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对于视频教学一堂课不一定能掌握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软件将视频转化成MP4格式,把视频内容存储到职工的手机、MP4、PSP等移动设备上,使职工抽出业余时间进行自学。

对于一些新知识、新方法、新规定职工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也可以下载后集中学习。

对于涉及面广的学习项目可以采用一个项目多个人分工讲解的方法,如:导地线压接培训,可以让经验丰富的多个压接工用幻灯片的形式对导地线压接程序和施工工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讲解,培训员利用幻灯片对压接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预控、工程创优、质量通病的防治进行了交流,通过一个项目的学习掌握多个知识点。

对于一些理论性实操要求专业性比较强的操作项目,需要采用互动学习方式,并尽量安排理论学习、模拟操作、现场实操一次完成,职工的学习先从“你讲―我听―你做―我看”,根据职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随后进行“我讲―你听―我做―你看”的互动学习方式,并利用实物进行模拟操作,课堂学习结束组织职工到现场进行实际操作,使大家对学习的内容能熟练掌握,并加深记忆,从而达到提高培训实效的目的。

对于新职工的培训除了正常参加班组培训外,还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一对一从实际工作中掌握技能,根据岗位特点进行新入职人员集中培训,通过技能比武等形式提高新入职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

2.4利用班组学习归来人员授课进行班组培训学习

班组每年都有各岗位专业进行取证和审证学习培训,因新工艺、新规范和新技术的更新,每次相同岗位的培训,学习内容却不相同、因学习培训人数有限,新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够为大家共享,利用外出归来人员进行班组授课,使学习人员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学习,学习期间不仅需要通过学习培训的考试,还要在学习期间收集操作图片,业余时间整理教材,根据每天学习的内容进行试讲和熟悉,通过自己试讲找出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在第二天的学习及时请教老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同行沟通和交流,回来后经过对教材系统的整理在班组进行授课,通过授课不仅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对班组职工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领域的拓宽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5根据生产任务进行培训

送电施工大多在野外,点多、面广线长,工作任务紧的时候需要加班加点连续作业,需要放弃节假日的休息,不能专门进行培训学习,这就要求培训人员根据工作任务调整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可以利用班前会的时间对当天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中的危险点进行讲解,利用班后会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班后会上进行分析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会后培训负责人对当天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以便将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添加到培训教材中,编制出贴近工作实际的培训教材。

2.6根据线路职工的特点进行写作培训

线路班组职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并作了多种创新,由于缺乏对这些工作经验总结整理,使一些好的经验不能转换为作品在班组中共享,基于以上原因,在班组学习中抽出一部分时间,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的方式进行写作培训,根据职工各自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应用文、宣传报道、论文和专利的撰写格式及方法,对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和亮点通过宣传报道的形式进行宣传,对工作中的创新通过整理班组内部教材、撰写论文和专利的方式进行总结,使职工能理论联系实际并把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不仅提高的职工的文字表达能力,也为培训学习积累了资料。

3培训学效果

(1)培训提高技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学习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培训人员自身的技能,通过班组互动学习,达到了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的效果,使年轻职工在老师傅身上学到了各种先进的工作经验,使老师傅在年轻职工身上学到了先进的理念和适合时展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2)培训提高班组创新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使职工把工作中的难点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作了多种创新,工程部员工根据工作中的创新经提炼分析,总结整理撰写并20多篇,受理专利30多项,在科技创新方面不仅在本单位名列前茅,通过工程部和单位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使本单位在科技创新整体评价中多次名列A段。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10

一、语言学习策略和认知策略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有目的、更愉快而才去进行的的行为或行动。学习策略可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认知策略主要是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识别、理解、保持和提取信息而采取的策略。认知策略与语言学习材料有直接联系,往往运用于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认知策略一般包含记笔记、预测、推理、利用关键词、新旧知识联系、总结概括等。

二、试验设计

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认知策略培训是否能有效提高听力理解水平;(2)培训后,学生的认知意识是否有显著提高;(3)听力能力强的学生和听力能力弱的学生在听力成绩提高的程度上是否有显著差异。

2.受试

本研究的受试共50名, 来自于天水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0级六班,年龄在19到21岁之间,其中男生29名,女生21名。在此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听力策略培训。

3.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问卷和英语听力试卷。问卷选择了英语认知策略使用问卷,目的是了解受试在英语听力过程中使用哪些认知策略,哪些认知策略经常使用,哪些不常用。所有问卷选项都采用五分量表的形式,内容划分的分值从1到5(从不=1;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5)。问卷内容全部用汉语表达。英语听力试卷分值为100分,题型采用大学英语四级题型,有三部分组成,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水平考试。

4.数据收集方法

本实验数据主要来源于两次问卷调查和两次测试(前测、后测)。实验起于2011年9月止于2011年11月,历时3个月。培训前听力测试成绩和认知策略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2011年9月,培训后听力测试成绩和认知策略用情况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于2011年12月。实验后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5.培训过程

受试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基于认知策略的听力教学。在教学中把认知策略的培训与正常的听力教学目标与教材结合起来。授课使用的听力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版)。听力课程被分为三个阶段:听前阶段,听力阶段和听后阶段。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听力的整个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和应用不同的认知策略。认知策略选择了记笔记、预测、推理、利用关键词、新旧知识联系、总结概括6 项。听前阶段主要训练预测这一认知策略,听力阶段主要训练记笔记这一策略,听后阶段训练的策略则是推理、利用关键词、新旧知识联系、总结概括。每次训练后, 教师布置难度适中的课后听力练习任务, 并督促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有意识地练习已学策略。

三、结果与讨论

认知策略培训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听力能力测试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其现有的策略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学生听力测试平均成绩为49.68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英语听力水平较低。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使用策略的情况为:(1)记笔记(23%);(2)预测(12.5%);(3)推理(8%);(4)利用关键词(13%);(5)新旧知识联系(3.5%);(6)总结概括(5%)。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策略使用意识淡薄,更谈不上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有效地使用认知策略。

1.学生听力成绩的变化

策略培训完成后,对受试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从表1的数据分析来看,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听力策略培训,学生听力平均成绩由训练前的49.68分提高到59.18分,并且前后两次测试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说明学生的听力水平较以前有了一定进步,听力策略训练是可以提高受试的听力测试成绩的。

表1: 培训前后听力成绩比较

成绩

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提高幅度

T-检验

P值

前测

50

49.68

11.673

9.500

10.513

.000

后测

50

59.18

10.580

2.认知策略运用的变化

认知策略培训以后,笔者对学生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现有的听力策略使用情况。结果发现:(1)记笔记(63%);(2)预测(55%);(3)推理(38%);(4)利用关键词(33%);(5)新旧知识联系(28%);(6)总结概括(25%)。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听力测试中使用认知策略的意识有了较大提高,虽然目前学生策略使用的情况谈不上理想,但较以往已经有了较大改观。

3.不同听力水平学生策略培训后成绩比较

笔者根据受试前测成绩把学生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在策略培训完成之后,对他们的成绩提高幅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了解听力水平不同的同学在策略培训后成绩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高分组与低分组成绩提高幅度比较

成绩提高幅度

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T-检验

P值

高分组

50

14.00

2.915

2.485

0.042

低分组

50

9.50

2.380

检验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高分组与低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0.042< 0.05)。 这说明高分组比低分组的同学能较好的使用所学策略。

四、结语

根据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认知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成绩,提高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 并且听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比水平较低的学生使用策略的能力较强。然而, 我们也意识到, 策略训练的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分析不同水平、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背景的受试以及不同性格学生,不同教师教学方法等因素。学好英语是一项复杂而且困难的任务,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听说读写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听力教学,并且努力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找出合理的听力策略训练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听力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Ox ford, R. L.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A Synthesis of Studi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J].System 17,1989.

[2]Ox 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Boston, MA: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0.

[3]李慧,由立发.基于SPSS 的英语听力策略教学效果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02).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1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师资培训已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也才有学生的成长。面对新课程在培育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以及近年来教师培训层次的提高、培训机会的增多,如何提高广大教师的培训质量,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注重拓宽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

“学习是每个教师的终身工程”。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

校,必须把教师的培训学习与教学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机会,积极创设一个人人能学,人人爱学的环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适应时展的步伐。

(一)关门学,自我学习提素质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除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储备外,还必须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许多理论成果都已成形,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选购一些国内外理论书籍、媒体资料,制订切实的学习计划,出台相应的措施,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理论自学,以提高教师现代教育理论素养。

(二)出去学,开阔眼界长见识

学校要注重不同层次教师的业务进修,积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研活动,加强外地先进教育信息的捕捉,并与之加强交流和协作,避免教师坐井观天,夜郎自大。通过出外听课、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三)请来学,传经送宝长经验

教育主管部门、有条件的学校或者多校可以联合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教育理论专题讲座,释疑解惑;邀请学者、教研员来校深入课堂指导、听课、诊断教学教研问题,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聘请专家学者担任教育教学顾问,确保培训工作高起点、高质量。

(四)互助学,共同学习促提高

学校要通过系列讲座、组织研讨、集体办公积极为教师搭建名师成长平台。比如利用教法创新讲座、优秀教师讲座、班级管理讲座等,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改革动态,及时改变观念;组织有针对性的课题研讨、集体备课和听评课,促进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使之互动互补,进而达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五)用媒体,丰富载体学经典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近年来 “云教育”理念的提出,“云教育”平台的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设计模式和学习方式兴起,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的热炒,使教师培训的方式、载体更加丰富,学校要有计划的引导广大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学师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录课教室,充分利用微课原理,观摩已有的微课案例或录制自己的微课教学案例,从中学习细节、学习经典,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注重培训经验总结,促进教师反思,内化专业素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提出,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近年来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成为促使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教师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和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从经验型和研究型、向专家型转变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教师培训经验的总结和培训反思、教学反思的撰写。要针对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做法,总结培训体会,反思培训学习的得失。特别是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回校后“仿课”和反思总结,把学到的精品课和经验“搬回家”,让全体教师共同分享、提高。

三、注重培训考核评价,突现培训实效

学校要建立教师培训成长档案,将教师的学习计划、培训学习反思总结、培训成果等资料及时存档,采取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校导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除此外还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考核评价。

(一)注重教师培训与课题研究结合考核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12

1.0目的 为加强对员工培训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我司员工的结构状况及经营特点,制定本管理办法。 2.0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0职责 3.1综合事务部是员工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员工培训计划的编制与组织实施。 3.2各相关部门(单位)提供员工培训需求计划,并做好支持配合工作。 3.3凡参加外训的,培训完成后到综合事务部办理培训总结登记手续。 4.0工作内容 4.1培训目的、对象、种类、形式及方法 4.1.1培训目的 为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满足公司及员工个人发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各种培训。 4.1.2培训对象 凡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无论新录用员工或在职员工均为受训对象。 4.1.3培训种类 包括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专业培训 a、岗前培训:对新进员工和转岗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岗位知识和技能。 b、在职培训:根据公司规模的扩大,技术和环境的变化,对各级在职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更新的培训。 c、专业培训:对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与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才能的培训。 4.1.4培训形式 包括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业余培训。 4.1.5培训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a、公司自身组织、聘请外部专家、学者或公司内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举办专题知识讲座; b、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职称或学历教育; c、公司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有计划选派员工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 d、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办学的形式,举办各类进修班或研究生班等; e、有计划地遴选业务骨干或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出国参观、学习、考察培训。 4.2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4.2.1培训的计划与落实 a、年度培训计划一般由各部门于上一年度年终提出,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编制,报公司经营班子审批。 b、 各部门应根据公司培训计划的安排与要求,负责本部门员工培训工作的落实。 4.2.2新员工岗前培训 新招聘生产岗位人员,一般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上岗,不合格者实行一次性淘汰,作辞退处理。培训期视工作需要,一般为56—240课时。 4.2.3在职员工业余培训 a、公司鼓励支持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与接受培训,但以不影响本职工作为原则。 b、凡在公司工作一年,符合报考条件,可以报考与本人工作岗位对口的各类成人大、中专学校。 c、凡在公司工作满两年,符合报考条件,可报考在职或脱产研究生。 4.2.4统一培训 上级部门要求组织参加统一安排的培训,须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其时间及费用由公司安排和负担。 4.2.5外出培训 派往省外、国外有关单位和学校接受培训的人员,必须是公司的业务骨干或中高层管理人员。派往国外考察培训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a、公司的业务骨干,或者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b、在公司工作满一年或一年以上,且年终考评为优秀; c、具有大学专科或以上学历且有一定外语基础; d、身体健康,作风正派。 4.2.6培训审批程序 员工确需参加某种培训时,须办理有关手续并遵循以下程序: a、个人书面申请部门经理同意综合事务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办理报名手续。 b、申请书应详细注明培训内容(或报考专业)、培训时间、培训费、脱产等情况,并将培训简章、申请书批件等材料交综合事务部备案。 4.3培训期间待遇及培训假期、费用处理 4.3.1培训期间待遇 培训期间的待遇按公司有关工资福利待遇办理。出国学习人员的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4.3.2培训假期及费用处理 培训假期及费用,按如下情况分别处理: a、员工参加职称考试前培训,应在业余时间学习,如占用工作时间,一律按事假处理,但考试时间除外。其培训、考试费用由受训员工自理。 b、员工接受学历教育,原则上应以业余学习为主,如确实需要脱产学习(离岗6个月以上)的,经总经理批准后,应与公司签订服务年限与补偿协议,否则,应办理辞职手续。 c、参加大学本科以下学历教育的员工,其学习费用由受训员工自理,部门副经理以上由总经理审批报销。 d、攻读研究生的员工,在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后,公司给予报销50%的学费(但最高不超过10000元人民币)。若未能取得毕业证或学位证,其所用学费由受训员工自理; e、上级部门要求组织参加和由公司组织的岗前培训,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其费用由公司负责。但受训员工本人因私人原因中途缺课,不参加考试(或考试成绩不合格)未能取得合格证,其费用由受训员工自理。 4.4培训结果的考核与反馈 4.4.1培训作为公司的一项战略性与长远性投资,必须考虑培训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因此,员工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或提交个学习总结。 4.4.2每一期培训班结束或个人参加(一个星期以上的)学习期满,要有考核成绩或书面材料向综合事务部汇报。 4.2.3员工培训后的定岗,由综合事务部和业务部门确定,报经营班子批准。 4.5最低服务年限与赔偿费规定 4.5.1凡由公司出资录用和培训的员工,都必须为公司服务一定的年限,具体标准参照下表或按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协议)执行:培训类别最低服务年限 出资录用和有偿分配的毕业生五年 各类学历进修五年 各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累计时间超过3个月者三年 各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累计时间在1—3个月者一年 4.5.2服务年限从培训结束后上班的时间算起,接受多种培训的应累计其服务年限。 4.5.3凡公司派往境外培训的员工,出境前需与公司签订有关服务协议书。 4.5.4员工在一个劳动合同周期内,参加培训的费用超过一万元人民币,服务年限按每超过三千元增加一年累计。培训费指综合费用。 4.5.5员工劳动合同期限已满而服务期限未满,双方协议后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员工须按服务年限协议书中规定,赔偿培训费用后,方可离开公司。如本人提出辞职,或因违反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被辞退,必须按协议规定赔偿培训费。个人赔偿培训费额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个人赔偿额=公司实付培训费总额×(1-已服务年限/应服务年限)。 5.0附则 5.1本办法由综合事务部负责解释、修订。 5.2本办法如有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则以国家规定为准;如有与公司以前相关规定相抵触的,则以本办法规定为准。 5.3本办法自之日起实施。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篇13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华润的行动学习更多地体现在培训前的充分准备和培训后的反复提升与总结。

华润的行动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方法与思维方法。行动学习的出发点或者说聚焦点是问题,而且是本单位的问题,因此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所以他们行动学习的主要功夫就花在了学习与培训之外的前期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

华润化工控股是华润集团于2006年10月才新升格的一级利润中心。华润化工控股升格后,于2007年11月23日进行了第一次行动学习,通过第一次行动学习解决了华润化工控股的战略问题,明确了华润化工控股的战略:“通过分销和生产的有机结合,以并购、新建及扩建等方式整合中国聚酯瓶片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增值服务,引领中国消费包装新潮流,成为中国高分子新材料领域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军企业。”

战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战略如何实施的问题。华润化工过去是一家以化工分销为主的贸易型企业,现在收购了两家聚酯生产工厂,在向实业转型的过程中,营销资源如何最大化,营销团队如何协同作战?这又成了摆在华润化工高层领导面前的首要问题。

华润化工决定从将营销资源价值最大化入手,朱振达总经理在此次行动学习的导入发言时说:“此次行动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升华为行之有效的平台,为液体化工品分销和聚酯销售找到最佳的路径;二是深层次地认识到目前公司团队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各业务团队所处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利于团队的组建成长,对沟通和管理能力的提高起到帮助;三是进一步增强大家持续运用行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化工营销的优秀团队。”

我在正式进入华润化工访谈之前,针对华润控股高层、针对营销人员、针对生产科研人员、针对采购与物流等设计了四套书面定性调查问卷,每一套问卷的题目都是在二十道到四十道之间,不到五天,收回了问卷十六份,效率之高,让我对华润化工营销现状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回答“你认为华润化工厂应该采取什么的营销模式”时,有一名业务员在问卷中写道:“现在流行的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营销模式,如深度分销、服务营销、体验营销、速度营销、概念营销、过程营销和创新营销等等。虽然对这些概念和模式的解读能给人以营销思维上的启迪,但是,多有层‘窗户纸’的感觉。具体演绎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

在回答“谈谈与华润化工控股业务类似的企业,在营销模式与营销管理方面有哪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时,有一名业务人员回答:“如何和供应商、客户及配套的物流(储存运输)、资金流(银行)、信息流(信息咨询公司)更进一步合作(做到多方共赢,特别是我们外包出去的环节,这样我们建立的系统才能有效及持续);如同舟在和供应商、客户方面就维护的较好(可以DOW的一系列产品,有利润的情况下给客户让利),其能从海关或其他方面买到相关的海关数据、分析报告等……”

回答问题的认真程度让我感动,同时也进一步感觉肩上的责任与压力,有一些问题是沉甸甸的,这是所有企业面临着的共性问题。这不是一个企业面临着的问题,是一个行业,或者是中国的所有企业面临着的问题,我就更加沉重了,咨询人、培训师肩上的担子就更加重了。

适合才是最好的

华润集团的行动学习有一套自己独特的体系,我作为一名外聘的培训师,不是将自己的培训体系与课程架构强加给华润,而是要配合他们的行动学习法,想办法如何满足他们行动学习法的需求,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以前是培训师唱主角,我们说啥就是啥;现在是要当配角,是他们需要我讲啥;我就讲啥。

我心想:虽然只是一场培训,我还要对华润化工有一定的奉献,能够在培训讲课稿里面有一些亮点,这是我们在做咨询时的惯性思维:“给客户一些有价值的创意或者建议”,所以在最后一稿的PPT、课件里面,根据我对华润的调研和结合多年管理实践与咨询经验,提出了三套华润营销组织管理的建议模式。看完我的课件后,我还以为华润化工的领导会很高兴。结果田总说:“谢谢李老师,再好的方案也会存在不足和缺陷,何况你毕竟对华润化工的情况没有深入调研与了解。不如你只提供一些理论方法、思考工具以及其他企业,特别是其他化工企业类似情况是如何做的?让员工通过你讲的案例、理论,自己思考、讨论,让他们自己在培训中找出答案,得出方案,这样执行起来才会没问题。”

我又犯嘀咕了:“这样漫无目的地讨论,才三天时间,还要讲课,这么重大的课题让普通员工去讨论,能讨论出来结果吗?”

三月八日,当我讲完课后,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华润集团培训中心的行动学习专家郝老师花了一个小时讲解了什么是行动学习?行动学习常用工具、行动学习的方法与要素等。

晚上,布置六个小组围绕行动学习选题――“如何构建华润化工新的营销业务模式?”按行动学习的工具与步骤进行研讨。六个组分别在六个小会议室进行讨论,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只要立下了规矩就好办了。我去察看时,每一组的成员都认真得像小学生。他们严格按华润集团培训中心郝老师宣布的行动学习的方法、工具、步骤,一丝不苟地讨论。亮剑队为了避免大噪门现象,每一轮发言都是先让大家写,然后依次上台发言,最后采取无记名的投票方式选出最佳方案,为了表示公开,还专门请我去唱票、监票,认真程度与过程的控制不亚于人大的选举。

第二天,听完六个小组的研讨成果汇报后,与我一起坐在评委席上的朱振达总经理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英雄所见略同!”

此话也道出了我的心声,最后各组提交的方案,都与我培训前提交给田总的三套方案惊人的相似。

我深深地理解朱总此时复杂的心情,困惑了他多时的问题,只要方法得当,解决起来原来这么容易。朱总内心涌动着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我们再回头假设一下,如果说,将程序颠倒一下,先由朱总或者是由培训老师来说出华润化工的营销整合方案与想法后,再由员工根据培训老师或者朱总提出的方案进行讨论,其结果可能是:会提出几百条批评意见和不可行的理由,到最终还会是没有结果,不了了之。

如果像这次行动学习,由员工通过小组的头脑风暴法、团队列名法、六顶思考帽子等行动学习的工具与方法讨论出来的结果与方案,就会省了很多层层说服、解释、宣传的工作。

我想起了田总的话:“员工自己讨论出来的方案,执行起来肯定没问题。”

行动学习是一个融合的平台

我们从此次华润化工的行动学习计划书上摘抄一下他们此次行动学习的研讨目标和计划:“一、结合化工新老业务,通过集中采购与分销体系,为聚酯业务带来成本优势与渠道优势,迅速打开与占领市场,在短期内显现我们竞争优势和能力;二、理清内部采购、分销、仓储物流的业务流程,明确组织架构以保障行动计划的落实。”“培训在三天内,2008年3月7日:华润化工核心业务战略简述及华润化工业务现状描绘,并对其提问澄清;2008年3月8日:外请老师讲授营销战略、渠道管理、销售策略和案例分析,并对如何构建新的营销业务模式分组研讨;2008年3月9日:各小组汇报前一天的研讨成果,探索构建新的营销业务模式的方案。”在第一天的行动学习中主要是各业务单元进行业务介绍与提问,第一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各组就华润化工营销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差距列表,最多的一个组列出了三十条,最少的也是十五条,这是一个先求量后求质的过程。三天下来,目的完全达到。

在此次行动学习中,我最为感动的是以朱振达总经理为首的华润化工的高层领导自始至终都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员工与学员来参与此次行动学习,没有将自己的想法与思想来引导与左右小组的讨论,这是这次行动学习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许多企业家,每每在想干一件事时,开始信心百倍,待到行动时却顾虑重重,想得太多,比如自己的号召力、身份、地位会不会受到影响?效果如何?等等,越想勇气越消失,越想越觉得没意思,于是乎随波荡漾。就说搞培训,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办班,因为简单呗,组织一批人,请几个老师,然后写总结,推介经验,轰轰烈烈,过后烟消云散。

华润的行动学习最大特点是鼓励大家和其他人交流和分享知识与经验,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而且学习是工作的一部分,学习的直接目的是融合每个人的知识并用于实际工作,推动工作的开展。他们的行动学习,我理解是项目培训、工作研讨、团队学习,因为其培训与项目、与行动、与本单位实际问题是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的,学习只是手段与过程,通过学习、达成共识来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才是目的与结果。不像有的企业将培训本身当成了结果与目的。

如果所有企业的培训都能达到像华润的行动学习那样:每个人都给予并且获得的境界,能够达到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持续改善,培训的效果自然而生。理念的变革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领导者。

给予需要勇气,获得更需要勇气。华润化工通过行动学习变革营销模式的案例让人感慨。不评价其方法的创新性,不评价其内容的新颖性,不评价其过程的严谨性,也不评价其结果的优劣,单单为华润化工高层领导敢于变革的勇气,特别是将营销模式变革这种以前只是董事会关起门来讨论的重大问题拿出来让普通员工讨论,并以大多数普通员工的意见为准。光凭这一点勇气与决心,就足够让其它企业的总裁们汗颜的了。

很多事情其实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障碍重重,最后成了个花架子,却长不出葡萄,不了了之而已。面对困难需要勇气,面对障碍需要勇气,克服困难,排除障碍更需要勇气。华润化工的变革是自上而下的变革,让员工参与变革的方案制订,需要领导者强有力的魅力与胆识,才可以使变革得以彻底进行,这才是华润化工营销组织模式变革能产生效果的源泉和动力。

内脑外脑相结合打造企业的免疫系统

说过“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根据。”华润的行动学习的原则:“不排斥外脑,但是慎用外脑。”华润行动学习的方式是:课堂讲解、案例分享、小组讨论等相结合,是将外脑与内脑进行有机结合、充分互动的成功培训典范。

内即内脑,亦即企业自身的营销管理知识储备和营销整体水平,外脑指咨询、培训公司。“打铁还要自身硬”,外脑靠内脑才能有所作为。为了更好地利用外脑,企业既需要内外有别又需要与外脑密切沟通。在依赖外脑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对外脑才能更好地驾御。

这是一个咨询业爆炸的年代,也是一个外脑盛行的黄金时代。无论是招商、管理、广告、VI、市场、物流、培训等各个领域都冒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实战专家”。于是乎,很多老板当遇到棘手问题时首先就考虑到请专家来坐堂诊断,而公司内部的经理人却似乎成了多余之人:难道野花真比家花香?

野花未必就比家花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盲目地信任外脑而疏远内脑必将适得其反。

华润集团的行动学习中,对外脑的运用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们不迷信外脑,不排斥外脑。他们知道外脑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外脑的作用是围绕他们的行动学习的主线准备一些理论知识和典型案例。

他们绝对不会因为外脑而影响他们行动学习的一套方法、工具、体系。他们利用外脑作为“外”人,他们能够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发现一些内部职员无法发现的问题,同时是外人也能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的根源。他们更加清楚意识到,只有充分调动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行动学习,寻找到解决问题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华润领导知道:“广开言路”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而应该将这个政策转化为企业的深层文化,使每个员工都能够拥有话语权,使每个员工都敢于说真话实话,这样不仅解决了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而且还有效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归属感。如此一来,华润对外脑参谋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

华润在行动学习中恰到好处地处理内脑与外脑之间的关系,恰当的、有针对性的运用内外两脑,才能使家花野花一起开放,华润的管理步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结束语

管理学的权变理论揭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实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管理者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在面临多种选择时,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各方面情况的不同,运用“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选择不同的决策方式。华润集团选择了行动学习作为他们战略制订与实施的工具与方法,他们的选择是结合他们企业实际的,是对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