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建筑认识论文实用13篇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1

引言

目前,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是学界广泛探讨的问题,其中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相关性的探讨,主要从学科的对象、范围、操作程序、工作手段等方面展开讨论,主要的讨论与经典的理解都局限于尺度、规模、过程等,笔者试图从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根本目标与本质特征探讨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1 关于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

城市设计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实践活动古已有之,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探讨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城市设计的认识,不同国家及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价值信仰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他们个人的城市设计观,导致了对城市设计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就目前而言,在学术界要形成一个能够被广泛认同与普遍接受的城市设计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国已经有学者对中西方众多学者的城市设计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1.西方学者关于城市设计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1] “景观―视觉”、“认知―意象”、“环境―行为”、社会、功能、程序―过程、类型―形态七个领域。2.我国学者已开展的理论探讨主要有:[2]形体环境论、建筑论、规划论、政策论、全过程论、区位论六个领域。从以上中西方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在城市设计概念、目标等认知层面与实际操作层面取得巨大的成果,但在社会生活、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层面未得到应有关注,或者说同西方学者的研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其理论研究的广泛性,从注重功能形式,到视觉感知,再到当代引入人的行为活动、社会学、类型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公众与个人的关系,强调公共生活空间环境的塑造。本文认为城市设计的是以城镇外部环境的物质形态空间为主要对象,其本质目标与整体特征是致力于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城镇历史、艺术、文化、审美的区位空间审视下的时空表达与城镇特质空间与城镇特色形象品质空间的生成与发展。

2 关于建筑创作的基本认识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坚固、实用、美观”三项基本原则,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阿尔伯蒂也在其著作《建筑论》中论述“实用、坚固、美观”三项基本原则及评价标准,并强调通过基础科学(数学与几何)知识表达对美的理解;而我国伟大的道家哲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了关于建筑的认识――“器”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就非常丰富而多元化了,大家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讨论。如,有从强调功能角度提出“形式追随功能”(沙利文),有的从侧重与环境的结合,提出“有机建筑论”(赖特),还有的主张把精神和愿望适宜的融入建筑空间的特性中,还有的从公共的角度,提出“市民建筑”的概念等等,其实关于建筑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怎么变,始终没有离开“坚固、实用、美观”这个“器”的本体论,无论从什么角度的探讨与实践,只是这个本体的一个变异或引申而已。换句话说,建筑创作一直没有离开建筑的物质空间形态,及其所蕴含和承载的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

就建筑创作的概念而言,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看似人们个个能“耳熟能详”,但学术界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标准而统一的定义。基于以上相关论述,笔者认为建筑创作是以建筑职能空间标志性的构筑和城镇特色形象建构为目标,主要侧重于建筑物质形态空间所具有的文化、艺术、审美与时代品质形象的创作,在理性思维、原创和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建筑空间标志性的构筑和独具文化、艺术的个性化品质空间生成。

建筑的坚固、实用更多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理需求,寻求对身体的各种庇护;然而对当代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其物质空间所具有的精神与文化形象上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区位空间特质性的精神与特色形象上,并以此指导生成独具特质性的个性化品质空间;而特质性恰恰又是当下我们在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中最缺乏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这方面的追求上有所收获,只要我们的心中抱有希望并且知道我们能做多少就可以了。

3 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的内在关联性

基于上文关于建筑创作、城市设计的论述与研究,笔者认为建筑创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筑职能空间的标志性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应从区位主体(建筑)所在城镇及城镇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时代品质发展的区位空间特质性战略命题审视开始,其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应都是致力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质与空间标志性的建构,与城市设计有着同样的核心价值评判;特别是建筑创作的标志性和独具文化、艺术、个性化空间品质的生成与城市设计文化、艺术、审美的特质性存在着内在的空间契合,表现在:建筑创作命题、文化意象生成与物质形态空间构筑的城市设计基本命题与区位空间特质性的一脉相承。具体而言:

3.1 建筑创作命题的确立,在现状与区位空间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区位主体与区位空间关系的特质性进行城市设计战略命题的审视与把握,将建筑创作的命题与建筑职能空间的标志性、城镇形象特色建构相融一脉。

3.2 建筑创作的文化意象的生成是基于城市设计命题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强调文脉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文脉传承与发展的时空性,因为文化的本质与主流是发展,今天的创造即是明天的历史。

3.3 建筑物质形态空间的构筑,应突出建筑、环境、景观的文化、艺术、审美品质及其物质形态空间命题与空间形式的整合性。

4 结语

基于相关的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关研究对于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内在关联性的探讨,缺乏较为详尽的描述,仍是一个亟待探讨、完善与丰富的新领域,还需要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鉴于笔者相关的建筑、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不足,本文的观点必然存在失之偏颇的地方,敬祈引起更多的学者对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内在关联性的关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 强.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5(4):61-64.

[2][美]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2

马克思说:“一个民族要达到科学的高峰,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李约瑟难题”①的提出不仅让我们感到汗颜同时也引发科学界的深深思考,建筑学界也不例外。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到了近代,我们不得承认“与我国古代的思维方法不属于同一个流源”②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建筑理论是落后的。这种从属于理性范畴的东西是近代西方的科学产物。国内学校开不出理论课,设计者设计出的建筑生搬硬套、抄袭模仿、盲目跟风、千城一面。这些不仅使我国的建筑学陷入了“有建筑无学”的尴尬境地同时建筑中的价值判断也在渐渐失落。

另一方面,国内大部分学校培养的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要直接从事建筑生产,在“掌握了理论也不等于真正的会做设计”的意念下,对于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往往对于理性的理论指导的要求不高。作为建筑学的研究生,掌握建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研究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指导实践的重要途径。

2.0对于《建筑学研究方法》的简单评析

2.1《建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

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建筑学研究方法》就是介绍这样一种最有价值的知识的书。这本书2005年由王晓梅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面向攻读建筑学博士、硕士、学士的高年级学生、专业建筑师、研究教员、景观设计师等所有建筑学相关领域专业和研究人员的一本关于“研究”的实用指南。旨在广泛全面地为上述人员提供介绍性的指导和有效的切入。

作者琳达·格鲁特和大卫·王将全书共分两个部分:建筑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七种策略研究。

2.1.1建筑学研究领域

在“建筑学研究的领域”这一部分中,第一章首先提书中所讨论的范围:出什么是建筑学研究和建筑学研究的必要性。在此期间引入哲学概念——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而使读者站在了哲学的高度上,培养基本的哲学修养③。在研习这本书的过程中,具有了更广博的视野;同时也介绍了这本书的整个框架,使读者心中对本书的体系有了直观清晰的印象。

第二章中提出了“探索体系”这一概念,告诉我们不论从事任何研究活动的认识论,都是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这一章中引入了多个研究方法中的名词,如“知识体系”“范式”这两个词表达的是一种世界观的概念,仍旧把读者带到哲学层面的高度。其中“两分范式”是由朱利亚·鲁滨逊提出的。她认为 “科学”和“神话”可以用来描述两种知识体系,常见的描述两分范式的说法也就是“定量”和“定性”的关系。前者“基于对一些可以量化的现象的掌握”;后者 “基于一些不能量化的证据,可能是文字的、实验的活工艺的”。两种模式体现了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假设。下面提出的“三分范式”(如右下图所示)也属于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三分模式包括后证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解放主义。后证实主义建立自然科学的实验模型;自然主义强调“脱离价值取向的绝对客观”,忽视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接下来又介绍了这三种制式体系的质量标准。

第三章“文献回顾”实际上是对目前国内研究生来说,是最为熟悉的一种方法。章节中系统的阐释了文献查阅的方法、用途、通用技巧、查阅资源以及推荐的查阅方法,非常有实用价值,尤其是关于查阅技巧一节,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大量的搜索引擎、相关建筑学网址以及如何使用大学的研究性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

第四章“关于方法的理论”,由一个木版画的例子引入“主观思考”和“关注对象”解释了理论的产生。接下来从理论的定义(用特定的信念和价值观说服别人),理论类型(绝对理论和标准化理论),理论规模(有大型、中性和小型理论之分)的角度,比较系统和抽象地介绍了什么是理论。

第五章“与研究相关的设计”是笔者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探讨的是建筑理论研究和建筑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将来会从事“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项目中。本章从一个婚礼的案例出发,详细介绍了一种“生成性设计”的分析研究过程。既从哲学上区分“设计过程”和“研究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承认“设计”和“研究”这两个领域属于人类理性活动的不同区域,同时也力求跨越而这之间的鸿沟。认为研究可以在各个方面支持设计。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接下来的第二个部分中将要重点阐述的七个策略的入口。

2.1.2七种研究策略

第二部分“七种研究策略”也就是从第六章开始,每章介绍一种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解释性历史研究”、“定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实验性和准实验性研究”、“模拟和建模研究”、“逻辑论证”和“案例研究和综合策略”七种研究策略。每一张都采用相同的结构进行介绍:用一个真实的实例作为导论引出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研究技巧——结论——推荐策略和读物。两位作者旁征博引,运用大量的理论和案例阐述了各种研究方法。第六章“解释性历史研究”一章中,在除上述的研究方法、策略、技巧的归纳外,还多出提到哲学的概念,如“时间”文中提到“一个单独的主题常陷入一个他不能理解的更大的时代精神之中”,这就说明了历史性研究的认知论这个前提。在公共意识和人类个体意识这个论述中,文中提到“公共意识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整体与局部的哲学认识,同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在“对特定时间中的风格统一性的解释方法”一节中,作者用黑格尔的观念“公共精神以物质形式表达自己”来表达自己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哲学观点。而“哥特和他们作品的研究”一节中实际上对应哲学概念中的群众观点。定性研究,中的访谈、调查、观察为我们所常用。“相关性研究”其实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开头也给出了具体的广场的案例,分析多个变量对于一个因变量的影响。相关研究的案例中提到纽曼“可防卫空间理论”其实

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都市实践在深圳的实践项目“土楼公社”。“模拟和建模研究”实际上在我们的学习中也非常常见,如专业的分析软件eco-tect,清华斯维尔在风环境,日照情况等具体方面都有非常专业的软件。建模方面sketch up,outocad,犀牛等也非常常用。文中提到了模拟危险事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比如印度影片《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就反映到了这个问题。

2.2《建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些章节过于晦涩难懂。书本将所有方法进行了归纳,但是缺少演义,虽然有大量的例证,但都是就题论题,现实中的问题是综合的也常常遇到多种分析方法,比如在婚礼设计中提到了几种分析方法,但是不够系统。尤其是对于“逻辑论证”这些章节应有具体的设计说明。分析人的主观感受。虽然在第五章中提到了POE这套评价体系,但是它涉及的是设计后人的参与和感受。人应该作为设计对象的主题,与环境发生关系。④没涉及到人的感受,正如三分范式中的后证实主义承认的,通常运用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模型,当研究设计人的时候就不适用了。本书的一些理论是由外国人基于外国的情况提出,具体到分析中国的问题会有空间上的局限性。

3.0《建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方法

建筑学研究方法为设计研究提供了依据,建筑设计中设计的问题是多方面甚至是多学科问题的综合,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因果关系,也并不是研究好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就能有好的设计,正如“设计与评价”一节中说的:“设计是一个可以学习的过程——但学习并不能保证好的设计”。因此,设计方法绝不仅仅限于书中所提到的几大类。赫尔佐格设计的德国高铁纪念公园,是在做了大量的设计和研究之后触动心灵的一刹那的灵感的激发。将逝去的生命用另一种生命形式——树来取代,使遇难者的家属找到情感的物质形式的寄托。这样的设计几乎不可能只掌握具体的设计方法就能做出,更源于设计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天才的想象。想象力也是重要的方法⑤,而且是不可复制的方法⑦。

另外一方面,在不同的时空下,方法也是发展的,不同的时空下,有些方法会出现它自身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尤其是步入后现代的当代,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作为固定的范式。如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新大楼,作为一种“奇观建筑”的出现,“历史不再被认为能对建筑物本身提供确定性的解释,理论也不再能为实践行动提供工具式的辅助”⑦。这恰恰就反应除了方法需要不断的学习,保持一种学习方法的状态时建筑学研究最好的方法。

4.0结语

通过方法,神学,玄学以及建筑艺术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可以休息了。所以吴良镛先生提出“提高全社会的建筑理论修养”⑧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而是作为每一个建筑学人都可以并应该掌握的。我们应该相信理论是对实践有重要意义的,这本书激发我们去寻找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转换,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美)琳达·格鲁特,大卫·王著.王晓梅译.建筑学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阎凤祥.诗意栖居——重读建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田利.方法的意义——作为建筑师研究指南的《建筑学研究方法》评介[J].建筑学报 2006(11):39-40.

[5]肖立春.关于建筑学的理论与研究 ——读《建筑学研究方法》有感[J].华中建筑 2007(02):21-22.

[6]杨健,戴志忠.规划·模型·建筑学研究方法——构成性与生成性辨析[J].新建筑2010(01): 62-66.

[7]和谐人居环境的畅想和创造——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论文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解释:

①李约瑟难题是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②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指出:“分析的方法是从属于理性的范畴的,它是近代科学的产物,并且又是从西方传到我国的。他和我国古代的思维方法不是属于同一流源。”

③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第98页指出“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

④Team10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应关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有“人+自然+人对自然地观念”的公式

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此想象力也是重要的方法。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3

一、批判的历史:对“批判”与“反批判”的再思考

从1928年的CIAM成立到1959年“十人小组”的继位;从1933年的《雅典宪章》到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现代建筑意识形态的变迁无疑是一部批判与反批判的历史]。建筑——作为人类有意识改造自然的主观活动,其内容总是受到人类认识自然客观程度的限制。因此,这种“认识一改造一再认识”的互动式前进也决定了建筑思想“批判与反批判”的发展模式。

今天,《北京宪章》的发表,正是基于对现代建筑批判史的继承与反思,其关于广义建筑学理论的提出,同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时展的必要性。

其一,这种批判与反批判的发展模式决定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是在人类不断改善自身环境的斗争中实现的。从CIAM成立之初提出的“最小生存空间”到关于“功能城市”的《雅典宪章》,再到之后《马丘比丘宪章》所提出的关于城市与区域、建筑与技术、环境与文化等面I临的问题及对策,不难发现,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活动的不断深入,建筑文化也正不断拓展其领域,从早期所关注的单纯建筑活动转向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诸如城市、科技、生态、环境、经济和人文等。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是现代建筑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新世纪发展的方向。

其二,这种批判与反批判的斗争极大地促进了2O世纪建筑思想的新陈代谢。新的建筑思想和流派层出不穷,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设计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和艺术的革新。然而,多种建筑思想的并存与碰撞、批判与反批判,也使整体的建筑观念走向支离破碎。正如吴先生所说:“这固然反映出时代思想的活跃,同时也反衬出哲学和艺术观念上的混乱。”其将我们共同的问题分裂成个别单独论题的做法,使得建筑学的前景趋向狭窄和破碎。”因此,广义建筑学理论的提出是对20世纪建筑思想的反思,是及时而必要的,其为新世纪的建筑观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迷惘的现状:“十字路口"的徘徊与思考

吴先生指出:“100年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建筑学和建筑职业仍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能否在世纪更替的“十字路口”上选择一张适合自身发展的“识路地图”,这将决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得失成败。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建筑发展的奇迹。但是,如今的现状令人迷惘而担忧:盲目开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语汇混乱以及特色丢失等方面的恶果已经明显而集中地暴露出来。“持续发展的传统模式与恣意妄想的现代主义之间的矛盾”,使国内的大部分建筑创作始终停留在建筑语汇的抄袭和堆砌上。而且,这种缺乏整体意识的无序开发和粗制滥造的低级创作正以迅速蔓延之势,从大城市发展到中小城市,再到县城、乡村。其结果,除了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堆不知所云的建筑“垃圾”之外,还能留下什么呢?《北京宪章》的发表,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世纪的“识路地图”,而且深深唤醒了我们作为建筑创作者的使命感。“把巨大差距的责任都推向社会的行政命令和商业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用以描绘建筑、城市和环境的建筑语言毕竟还是由我们建筑师‘出手,的。

三、“大转折’’的未来:关于广义建筑学理论的思考

对于未来百年建筑学的发展状况,目前我们也许还难以准确地勾画,因为这不仅仅取决于建筑本身,更决定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北京宪章》所提出的“广义建筑学’理论及其十个基本观点,就像吴先生所说的将成为“下一世纪的识路地图”,它将从设计理念和方法论的高度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指导。

1.关于基本原理及其学术建构的思考

“一法得道,变法万千……为今之计,宜回归基本原理,作本质上的概括,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的加以发展。”

现代建筑在中国发展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流派纷呈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师们在实践中进行了很多尝试和摸索。然而,我们对于基本原理及其学术建构的思考和研究尚有不足。

其一,对世界现代建筑理论基本原理建构的研究不足。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作品依然停留在对国外建筑的模仿和抄袭上。诚然,我们的现代建筑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建筑理论、建筑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是,“拿来”之后,更重要的是消化吸收和变通地运用,而非不加思索地生搬硬套。这就需要在学习西方建筑造型语汇的同时,更深入地研究其理论基础及建构。弗兰姆普敦先生在“千年七题”的报告中说:“……在我看来,应优先教授1650年至今的建筑和城市历史”,这也正是中国的建筑师们应该重视和补习的一课。多做一些回归原理的基础性研究,也许这才是解决目前国内建筑语汇混乱状况的有效途径。

其二,对本民族建筑理论基本原理建构的研究不足。中国5000年文明史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建筑成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积累的民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对本民族建筑文化理论的研究尚待深入。吴良镛先生曾指出:“中国建筑的研究在达到一定广度后,需要逐步地,更为自觉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理论研究阶段。”国外很多著名的建筑师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成功创作之路,已经为中国建筑师们作出了榜样。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建筑师们迫切需要对本民族以及世界建筑理论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概括整理,去伪存真,回归本原,“有意识地探索建筑若干方面的科学时空观”[1],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创作的品位和内涵。

2.关于“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新建筑与城镇住区的构思设计都要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中,……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与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体现。

我国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在人居环境科学建设方面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实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无休止的高层和别墅建设、建筑设计的求洋仿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很多人对环境问题的漠不关心。建设者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和设计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使我们的环境构成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

针对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国情,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都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综合衡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尽管大自然是慷慨的,但它对无节制攫取的报复也是非常严厉的。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所造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对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警告。尽管对于建筑师来说,“我们无法承担那些明显处于我们职业以外的任务”,但是在对市场经济的服务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作为一项基本的职业道德原则加以贯彻。

广义建筑学对建筑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筑师们要追求人本、质量、能力和创造,……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将广义的建筑学视野、整合的建筑学内容、融贯多学科的方法,作为综合创造的新起点,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公平的人居环境。

3.关于“多层次技术建构”的思考

“充分发挥技术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扩展建筑技术功能的内涵,直至覆盖心理范畴……每一个设计项目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

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科技的进步,使先进技术逐步表现为全球化的倾向,新的技术美学观正在逐步形成。但是,“高技派的建筑要么太昂贵,要么或者由于其它原因而无法在今天一般的技艺水平下实现。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在发展中国家对低技术、低造价、低能耗的建筑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今后十年,我国将新建50座大城市,这个潜在的巨大建筑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商家加入竞争,这无疑会促进先进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警惕一些西方建筑师试图把资源浪费严重的建筑移植到中国。因此,避免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积极而有选择的把国际先进技术与国家或地区的实际相结合,推动技术进步¨,才是我们的成功之路。

另一方面,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建设力量和破坏力量在同时增加”,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把“双刃剑”为人类造福,是在现代建筑不断受到优化技术支配的今天,全球建筑师们所面临的课题。弗兰姆普敦先生在“千年七题”中有针对性地指出:“我们推荐高技派的和其他一些建筑师近年来的努力,如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和德国的赫尔措格的设计思路。我们要探索设计具有适合生态特征的建筑,……形成一种混合的时尚。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扩展建筑技术的内涵,将其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相结合,如利用新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延长建筑寿命、开发无污染建材以及进行建筑再生等等。这些做法也许更有助于我们回归建筑本原,发掘技术的潜能。

针对以上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建筑在未来几年有必要作三方面的努力:

其一,深入研究现代建筑思想基本原理,并进行本质上的概括和整理,以解决建筑语言混乱问题;同时立足民族文化,创造性地加以发展。

其二,增强环境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大规模建设中,注意做到有序发展,合理开发,建立人居环境动态循环体系。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4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 规律 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 发展 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 科学 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 现代 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 艺术 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 教育 的价值以及精 英文 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 自然 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 理学 ,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 经济 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 法律 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 历史 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 教育 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 法律 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 艺术 价值, 科学 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 农村 ”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5

二软、硬结构模型对设计思维的启示!模型的思想广义进化倚重的模型策略针对的是机器工作的创造性问题,它使用了一些“地形图模型”、“软、硬结构模型”等理论模型的方法对许多自然或文化现象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它希望这些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模型能代替以“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为基础的机器模型,从而创造人工智能,实现人机对话。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树立模型分析的方法对于建筑学这种带有模糊判断性质的学科来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分析方法。它不仅使我们的分析过程更加直观,还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并用以指导创造性的设计实践工作。"软、硬结构模型赵南元先生在《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中提出的软、硬结构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在人的认知过程和社会科学中存在着“自举”现象,即前一级的成果对后一级的成果有制约作用,它们是“自我表述系统”(图!)。自我表述系统必须包括相互作用的软、硬两部分结构,其中,硬结构保证系统的存在,软结构在硬结构支持下对硬结构进行建构,完成系统的自举。使用这个概念可以对建筑设计思维过程作出理性的分析#!$。建筑师思维中存在着软、硬结构。建筑师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是硬结构,建筑师在学习或与外界时接触得到的新思维可以视作软结构。软结构不断产生新的设计思想,进而优化其知识结构。而硬结构在领会和捕捉新思想上至关重要。建筑师的成功与否视乎软硬结构关系的均衡性。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建筑师通过草图表达思索的轨迹,当其从纷乱的线条中选择出合适的线条时,就完成了一次创造过程。

其后,经历过多次类似的过程,在建筑师的笔下产生出数种甚至许许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建筑形象。之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选择范围大大缩小,直至最后确定针对特定过程给出的答案。建筑师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出于建筑师的职业心,反复勾画,也就是为了给自己多几种选择,以便优化设计方案(图")。我们在进行项目操作时使用的也是软、硬作用机制。方案招投标或方案咨询阶段是项目操作的软结构阶段,经过评标,根据专家或业主综合的价值判断,决定某个方案或结合某几个方案的过程就是项目设计的硬化过程。软结构阶段的思维活动带有相当程度的发散性,在这个阶段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而后期的判断决定过程则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一个设计的好坏是由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协同作用的结果(图%)#"$。%关于评价评价即价值评判。《辞海》对评价的解释为:“泛指衡量任务或事物的价值。”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两个方面。在建筑设计中,主体指的是设计师、业主、城市管理部门等对设计有需要的人,而客体则指设计目标、策略和图形成果等。设计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在软、硬结构模型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在以“求异”为任务的创造性活动中,正确完善的评价活动是“硬化”过程的推动力。因此,广义进化理论的核心是其价值理论体系。

“进化离不开变异与选择,而选择离不开评价,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客观性的价值理论体系,进化论向生物学领域以外进行推广是缺乏理论基础的。”广义进化关于“负价值”的理论对我们的认知思维带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涉及到“复合地形图模型”的概念。“地形图”是生物与社会进化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模型,它是由空间和时间要素构成的四维体系。而“复合地形图模型”则是大小两个系统的地形图的叠加。由于价值观是向量而地形图却是非线性的超曲面,与地形图下降梯度一致的价值观,在超过临界点之后必定成为“负价值”。而且,负价值的自我保持性越强,系统越有“逃离”的危险,从而使系统崩溃。例如,从生存竞争的角度出发的价值观是“生育人口”,但是超过一定数量,也会造成人类的生存危机。因此这时“生育人口”就成了“负价值”。在建筑上,思维评价中的负价值主要是由评价主体之间的不均衡性造成的。在设计师、业主或其他相关人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约性,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一个好的价值取向也只是在各方价值保持平衡下才有意义,任何一方的独断专行都会导致设计的失败。因此,设计师作为协调性的评判主体应发挥主动性。

三建筑现象的广义进化思考典型江南水道空间的模式由以下因素构成:桥、水道、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尺度。现代生活方式使“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和“尺度”这三种因素已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在我们不可能再期望简单地通过开河和架桥来获得什么“水乡风情”。同样的情形体现在“岭南骑楼街”模式的演变中。人的活动和合适的尺度感是近代骑楼街空间形态的模式语言。在当代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建设中,我们采取的常常是一种错误的策略:拆除古建筑、拓宽道路、建沿街高层建筑。为了给大拆大建、破坏文脉寻找出路,骑楼文化被表达为沿街底层(或二层)架空的非连续走廊。事实上,我们很难在失去尺度的骑楼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前找到城市的历史印象。以上例子表明,传统的审美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超级秘书网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6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建筑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多建筑理论却未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追根揭底还是存在很多原因的,此篇文章就要谈一谈中国建筑理论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包袱沉重

传统建筑文化异彩与时代建筑文化格局纵横交错,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努力与文化反思相互交织,形成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观察和评判坐标在同一时空并存争胜,所有这一切,映现出世界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比较研究的多重色彩。中国现代化思想运动的一大特色,在于它始终是从文化层面来探讨中国出路问题。自近代以来的中国建筑领域,也把中国建筑的出路问题归结为如何解决建筑风格问题,停留于从建筑形式、风格的层面去找寻出路。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时代精神和民族情结的十字架就摆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建筑师这个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刻刻都在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张力下挣扎,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包袱,挣扎着寻求传统文化的时代生长点或者时代文化的传统立足点。这样的传统,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建筑师的创作活动依然是在传统和时代张力下探求文化的时空吻接的又一种努力;贯通着主流建筑师心境的,依然是文化上的两难考虑。正是这种沉重的文化包袱,使我们经常被风格、形式所遮蔽,把寻找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当作中国建筑界的最有价值的追求,却使建筑本应该思考的本体层面的问题长期受到忽视。

二、外来建筑相对强势

长期以来,以西方建筑话语为主的建筑思想一统天下使西方文化成为建筑的主流,当今盛行的全球化更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全球化对中国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大量的设计任务被国际建筑师占有,造成了中国建筑在走向全球建筑设计市场中心的同时,中国建筑师却不断地被边缘化。边缘化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迎合业主可能就是更多建筑师的选择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使中国的设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西方建筑师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吸引业主的眼球,也设计出许多造型奇特、夸张的建筑形象来赢得设计任务。为了在这样的竞争中胜出,中国建筑师也纷纷重新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本土建筑理论缺乏

虽然当代中国建筑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建筑理论,西方蓬勃发展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思潮摆在中国建筑学界面前,但却没有认真追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根源、没有吸收其研究问题的方法,没有消化吸收国外建筑学理论的精华。我们自己的建筑实践,又很少有人认识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理论的高度,而只能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处理问题。对于建筑哲学的思考更是缺乏,而更多的是评论性和套用国外理论介绍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的论文,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立足本土的理论体系未能形成,这造成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只好转求国外。但“形而下”的模仿和形而上学的引进理论成为实践过程中两个相互推动的缺陷一一形而上学的使用来自国外的建筑理论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缺乏内涵的模仿,这导致适应当代中国特点的建筑学理论没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进而造成中国建筑只能遵循实用主义哲学,用功利主义的视角,充塞于我们视野的只能是地域、时代、民族等现实而功利的问题,而无法在本体层面上发现更具普遍意义的建筑基本问题。

四、创作环境仍未完善

伴随着社会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当代中国建筑的整体创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筑泛意识形态思维模式逐渐淡化,精品意识已经觉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认同,节约型社会的氛围正在强化,对于建筑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社会对建筑的关注远远不够,社会整体对建筑的认识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创作环境急待改善。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凡个方面的问题: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7

1现象学的概念

现象学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了胡塞尔的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 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2 建筑现象学应用于建筑的实践

现象学建筑设计方法表现在很多建筑师的作品当中,如L・克里尔,美国“环境雕塑”设计组的设计手法也曾被认为是现象学式的。台湾的季铁男先生在这方面就做出了宝贵的尝试,他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现象学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可能方式,从现象学出发,给出了以下建筑设计的一些方法:第一,认真把握问题的本质。运用现象学方法,透过表面,展现问题的本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假设问题有关的情境。根据问题的本质与解决方式,确立相关的存在情境。第三,建立一个整体的大结构。将情境转化为在建筑设计上可以应用的空间关系及状态。第四,增加和丰富生活内容。主要包括机能、物理以及社会行为因素等方面问题的解决,使设计与生活世界更加密合。

在最近的一个医院方案设计过程中,本人就运用了建筑现象学的设计方法去考虑问题。这个方案是重庆市璧山县的一个医院的投标方案。在诺伯格・舒尔兹的建筑现象学中就是认为建筑应该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最为根本的体验。本方案的总平面就是根据建筑现象学的所谓“场所精神”去思考。让建筑本身具有在这个特定场地的场所感。周边的环境和建筑相称。而真正的“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场所就是整体环境。让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从本方案的总平面可以看出,建筑和环境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整体,让医院这个建筑有一种归属感,这正是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精神的体现。

在造型的设计中,也运用了现象学的设计过程去思考,从最初的医院建筑为最初的表面去发现其中的本质和意义。整个造型设计是从一个宏观的去考虑,然后再注意细节,本方案采用天圆地方的概念去构思整体造型,运用医院引申出杏林的概念,因为杏林很早就是中医的代名词,因此,在这里杏林的本质意义就是医院建筑。在这里运用了梅洛-庞帝的知觉论,因为知觉是不可以分解的,人们不可能将知觉分解为感觉的集合,因为在知觉中,整体总是先于部分,并且这种整体不是一种观念的整体。在做造型设计的时候应该先整体后细节。在本方案的细节方面也有很少多处理, 都是围绕整体而做的一些修饰。因此,建筑现象学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还是比较广泛。

3 对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现象学指引的启发与思考

第一,回到建筑本身去寻找设计的创作灵感

在开始一个方案的建筑设计,我们往往会先找资料,去了解类似的建筑,此过程虽能让我们认识到某种类型建筑的基本做法,但也往往成为以后做设计的一个思维定势。这样不利于我们做建筑设计,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去寻找灵感。

其实,真正的创作来源于建筑本身,从现象发现本质,收集体验更多的现象,为的就是能抓住其本质,才能使建筑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正如苏州博物馆就是回到建筑本身去寻找其所在的场所定位

第二,增加对知觉感受的多重性了解

帕拉斯玛在他的文章《建筑七感》中,列举了人对建筑的七种知觉完整的阐述了作为现象学的“知觉”在建筑学中的作用,帕拉斯玛认为不同的建筑可以有不同的感觉特征,除了通常流行的 “视觉建筑学”,还应该有一种触觉的建筑学,一种重新认识听觉,嗅觉和 的建筑学。在建筑空间的知觉过程中,尤其依赖主体的运动,因此除了看,听,摸等途径,在建筑中游走也应是知觉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空间艺术的塑造者,建筑师不应仅仅执著于视觉符号,而罔顾身体对其它知觉形式的需求。

其实,我们对建筑的体验,不仅仅只是通过视觉,通过眼睛去了解现象,我们更应该通过听觉,声音去聆听建筑,通过触觉,身体去接触建筑,通过嗅觉和味觉去感受回味建筑,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建筑的现象,从而发现本质。正如 朗香教堂那样从外部到内部,我们可从视觉去观看其巨大的尺度,可以用手去触摸感受材质,也可以在教堂内部聆听去感受建筑的特点。

第三,对生活世界加以丰富

胡塞尔指出,现象学的一项使命就是要还原事物本身的丰富性,施皮格伯格进一步将其诠释为“对多样性的无所不包的欲望”,现象学“与其说是对思维经济原则的有意识的挑战,不如说是对多样性现象的感受性的尊重”, 因为这种丰富性并不是附加在事物身上的多余物,而是直接构成了事物本身,换句话说,具有丰富感受的事物才是真实的事物,胡塞尔提出回到“生活世界”,构成这个“生活世界”的不是概念,定义等虚无的,被归纳的或被提炼的东西,而是真正能感受到的,能被认知的丰富的,真实的体验。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多方面真实的去体验建筑。建筑才能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正如拉维莱特公园那样从更多的层面来理解建筑本身,使建筑表现更多的特点,最终还原成世界的丰富性。

结语

从建筑理论的研究到建筑设计的实践,出现了很多变换的风格,手法,使人无所适从。利用现象学的认识论知识不仅对把握建筑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会为缺乏创新的国内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论――那就是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不应该过分的依赖图片资料和通常做法,而应该回到建筑的本身去寻找灵感。当然我们也要在现象学直接直观的基础上予以反思和运用。也就是说要在现象学的目光中重新认识既有经验,在学习理论之前先学会忠于现象,在借鉴他人的做法前应该先学会发掘自己的体验,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概念才能得到直观的澄清,才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得到新的问题提出,最后也才能得到原则上的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知觉现象学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姜志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8

对于解构主义,很难找到一种完整的理论来说服自己。一直以来我也受到那些著名的哲学家、大师理论以及作品的冲击,更多的是一种不走寻常路的设计方式、看似杂乱的、不稳定的、没有预定设计的建筑带给我无法用言语定论的对“解构主义”的粗浅认识。但是很妙的是,恰恰是这种不定的、或有冲击感或变化丰富莫测的设计,给我带来无穷的惊喜,也许可以说成是某种“灵感”的来源。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我努力去寻找“解构主义”的来源及影响。

要了解解构主义的本质,应该从它的来源谈起。哲学的东西是高深莫测的,而对于解构主义思想的创立者雅克德里达,他的思想代表了法国激进反传统倾向,他的解构主义也值得我们再次深思。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虽然专业术语难懂而晦涩,但也可以归纳出他所谓的“解构主义”是没有中心的、也没有绝对权威的、是自由的、可变的。

争议与影响一直存在。德里达也曾被认为是热衷于玩弄文字游戏的激进的摧毁者。由于德里达的思想和英美哲学主流的分析哲学格格不入,因此他从来不被美国的哲学系所重视,也不被许多传统学者所接受。他的解构主义的确很容易被人误解,被误认为是反权威、反传统,否定一切历史,否定一切真理价值和意义的荒唐而不值得信任的理论,解构主义理论也就因此经常被等同为虚无主义、怀疑主义或相对主义。但他死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一份声明中说:“因为他,法国向世界传递了一种当代最伟大的哲学思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公民’。”

其实,德里达只是向人们指出一种看世界的观点,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哲学反思,也不属于科学思想,但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从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角度来看,德里达敢于对文学文本的封闭结构提出质疑,甚至拆解,作为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促成了结构主义批评之后的文化转向,他给人们以胆量和武器来质疑一切理论教条和文本。

总之, 解构神秘也普通,晦涩也简单,如德里达自己所言,解构不是别的,它就是怀疑、批判、扬弃。尽管有这些争议的存在,不管我们理解认识或赞同多少,解构主义对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已经存在的,并且也已经渗透到很多的设计领域。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受到解构的影响。。

下面谈谈对解构主义建筑作品的一点认识,从解构主义大师及其作品谈起。

有这样一位奇特的建筑师――他将建筑设计作为学术研究的过程,他希望赋予建筑以使命感和社会意义,而他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更令同行难望其项背。他的建筑作品与他本人一样,都是近30年来建筑界最富于争议的,即便不认同他的人,也都无法否认他具有理论性和实验性的巨大创新能力。这个人就是彼得艾森曼,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艾森曼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在设计上讲究理论依据。他以深厚的学术造诣为解构主义摇旗呐喊,对于解构主义登上历史舞台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1 艾森曼的作品

埃森曼认为设计的过程就是要排除个人和文化的因素,他强调建筑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埃森曼曾谈到“我的每个作品都在非常狂热地探求什么是建筑;建筑与社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建筑象征着什么以及建筑功能是什么,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建筑应该解决的问题。很多设计建筑的人假定对建筑非常了解,因此就存在了现有的建筑语言。但建筑的语言是连续的,那么建筑要发展――帕拉迪奥的建筑,并不比勒柯布西耶的建筑差,他们只是不同而已。”

(左一)弗兰克盖里在1994年设计的巴黎“美国文化中心”--解构主义的代表作(中、右)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盖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盖里成立盖里事务所后,他开始逐步采用解构主义的哲学观点融入到自己的建筑中。。他的作品反映出对现代主义的总体性的怀疑,对于整体性的否定,对于部件个体的兴趣,他设计的在巴黎的“美国中心”,洛杉矶的迪尼斯音乐中心,巴塞罗那的奥林匹亚村都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特征,盖里的设计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打破,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所谓“完整”的空间和形态。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博物馆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李博斯金的代表作。在建造过程中,连续遭受不断的波折和人们种种不同的评价。因为他的方案从根本上震撼了形态学的研究方法,首先是摆脱和谐、明净,代之以不和谐、神秘,其次是不强调完美、统一,代之以破坏完整、破碎。由一条破碎的直线穿过一条延续的折线组成,二者之间相互游离,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以一种线状的狭窄空间与支离破碎的处理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一个民族的悲惨命运......

这些作品以它们独特的表达方式吸引震撼着我,我吃惊于这些空间形态、视觉享受,我无法用理论来推理,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解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它们的到来是这样的不羁却也无不在大师的理论中存在,虽然我还无法参透大师的理论及设计的哲学基础,但我也隐隐感觉在设计的某个角落深深烙下了它们的烙印。

[参考文献]

[1]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现代建筑名家名作系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9

我国建筑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样的道路。在当今信息交流十分频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日趋频繁,作为交流和学习的基础应当对建筑教育的特点作一次深刻的探讨。

一、传统建筑概念与建筑学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把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和与其相应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其中缘故值得思考。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作为器的建筑产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内部空间,也就是说,建筑仅是建造活动的客体,内部空间才是整个建造活动的目的。因此,建筑的外形仅是一个媒介或载体,通过载体达到“功用”的目的。其次,作为“器具”的建筑有等级之分,而划定等级的原则取决于“器具”使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这个等级是建筑形式、类型的基础,通过建筑的平面、屋顶样式、建筑用材和用色等方面体现出来。再者,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由于建筑形式预先由建筑类型而定,类型直接取决于主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因此,所谓“设计”工作也就是选择类型和解决建造问题。这样的“设计”工作与西方传统概念上的设计工作是不同的。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工地上的参照物是由大师傅根据建筑的类型和所备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构模型;建造过程中如遇问题,现场解决。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画画幅主要取决于结构构件的形状,表现的和西方建筑室内的绘画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画面和结构构件合二为一,后者绘画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综上分析,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塑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向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20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新事物和新学科也随之进来,“西学东进”是当时的潮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师的职业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因此,尽管中国建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建筑学仍是一个新的学科。

二、回顾建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诞生于1927年,即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其教员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国的留学生组成[1]。上世纪初,清政府有组织地派送中国留学生出去学习,建筑学也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在出国留学生中学建筑的有55人;其中40人去了美国[2]。学成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返回祖国,开办了事务所,成为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并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建筑院系。显然,由于所受建筑启蒙教育的原因,对建筑学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以西方传统建筑学的观念为基础,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释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释和西方建筑师的理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地道”与否的差异。这一观点无论从他们的作品中或对中国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显反映出来[3]。

这样,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转成“艺”,成了学问的对象。建筑是艺术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认,这和西方传统建筑学是一致的。作为艺术的建筑,其形式(外观)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对形式的研习就成了设计训练中的中心内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内容[4]。由于对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学习建筑、认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例如建筑设计初步课,对建筑的理解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西方传统建筑学的方法,从研习古典建筑开始,学习的方法是渲染,目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描绘领会古典建筑精髓的几何关系和形式美的原则。西方古典建筑学由于阿尔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奥(Pladio)的贡献,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为设计的原则。然而,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习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图纸上看到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是木构件搭接中空间关系的平面投形,“立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所谓立面的比例、几何关系等没有实质意义,这种作为认知的学习方法导致了对中国传统建筑认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也直接导致了建筑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化的设计方法。这种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其间虽然渲染的对象—建筑形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以渲染作为训练的手段并没有变,从“古典”建筑一直渲染到“现代”建筑[5]。表面上看,渲染作为训练工具并没有影响对新建筑形式的接受,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以这样的方法去理解“现代”建筑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都存在着对“形式”的误解。这种事实道出了在建筑教育中对建筑学的理解和对建筑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很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已不仅仅是训练方法,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对建筑形式认知和对建筑学的理解。教学体系统一化、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在中国建筑教育的教学模式普遍大同小异。仔细分析,在建筑教育发展过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学中国化之后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的讨论,知识体系和教授方式存在问题。

三、建筑学与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应该建立在建筑学学科的基础之上,建筑教育模式应取决于对建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西方建筑学而言,自维特鲁威(Vitruvius)开始试图回答建筑学的基本问题,阿尔帕蒂开始把建筑设计纳入学术领域,最后在巴黎美院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理论和体系。事实上西方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建筑事物的本体论和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几千年来西方建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回答“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同时也不断讨论“怎样做”的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最初延生在法国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学院,首先建筑是被作为艺术门类之一而被学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阐述自身审美原则的理论,即必须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论。巴黎美院是学术型机构,因此,对建筑学也要求要把它纳入可以接受的学术规范[6]。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为两个部分: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训练。这两种不同的训练来自不同的教授群体,学院内的教授和学院外的建筑师。学生们在学院内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以及数学,同时要到建筑师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通过设计竞赛获得设计成绩。在学院内,建筑设计理论的美学基础是建筑艺术的普遍原则,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形式美被提纯到美的定律,如对称、韵律、和谐和比例等。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优秀建筑的标准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范例,它建立在意义利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上。根据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则把美术从匠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把建筑师从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学家的地位[6]。

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在19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1939年逐渐成为美国建筑教育的主流,正是由于它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7]。当中国大批建筑学留学生前往美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建筑教育盛行巴黎美院模式的时期,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又是以杰出的巴黎美院模式而著称。中国在美国的建筑学留学生中,比较集中的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2]。尤其是宾大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有着完整的训练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了巴黎美院的设计原则。当时是帕尔·克瑞主管建筑设计教程,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学院派建筑设计师和教师。帕尔·克瑞对建筑形式构件分析的态度实际上是坚信古典的、无时间性和延续性,尽量避免认真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学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构件,并不重视形式的历史意义[7]。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教育模式对中国建筑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严格地说,奠定中国建筑教育基础的是源自美国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

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一般的、抽象的理论而不是特殊的、具体的实践,把建筑设计活动理论化,奠定了建筑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构成了建筑学的知识主体。这一点作为西方学术传统的一部分始终保留在建筑学的学科之中。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主导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知识主体的建筑理论始终没有在中国建筑学的学术框架中占有相应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风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构件的组合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对形式的敏感和反应成了主要的设计能力。形成了重视建筑设计(形式设计),忽视建筑理论的风气,甚至认为建筑理论形同空话,或把设计想法和设计手段与建筑理论混同起来。据此,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建筑教育源自巴黎美院”的看法有其不完全性,实际上是建筑“形式”的研习手法源自巴黎美院,但巴黎美院设定的关于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和学术规范并没有真正被中国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着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习手法被放弃了,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规范依然保留下来。

这种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理解的差异是中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本质上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学院中设计课教学的成果上,但却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论框架上和学术规范上。最终,形成了所谓建筑设计的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点是中国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也就是对建筑学认识的不同点。

四、结语

在中国,当建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大学里教授之时,就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上对建筑事物的认识,建筑学不是建筑,建筑学的知识主体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基础,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已放弃了古典学习方法,但并没有开始建构规范的建筑学体系;由于最初对建筑学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思维方式和认识论上的偏差。以这样的视角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风格”变换的历史;用同样的视角去看欧洲的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以及美国的后现代建筑等,就只能感兴趣其形式的差异,或从形式的差异去理解名词的差异,并不能认真地去研究其根源。

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为建筑学真正的中国化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定邦.国内早期建筑教育的开创.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4

[2]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2,18,19

[3]中国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0年7月版.182~185

[4]最初建筑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在教学大纲里还有许多数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等不少课目。张镛森.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3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10

关键词:参与,社区,情感,参与亲密性,可持续性,艺术

建筑,一个参与的过程

正如Jonathan Hill在他的书中所说:建筑学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还是像人类生命一样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物体而是一个包含着文化,结构,经济,环境等诸多相关事物的有机学科。这门学科是随着情况和环境而改变的。它本是一个参与的过程。其原因是:不像法律和医学,建筑学不是一门有着强烈内在联系的自我验证的学科,这种学科协调地保护着其内在的元素而与外界不相干的事务剥离。

正如MC提议的建筑学是脆弱的学科,不是贬义的脆弱,而是针对一些能够自我验证的学科而言。

在建筑学的生命中,它将不可避免的偶遇到不同的人作为其组成元素,这些人就会间接的或者是直接的参与到这个建筑过程中来。

Direct and indirect participants

直接和间接参与者

决定论者认为,用户是被动的和可预见的,而这段文字表明,用户是积极的和不可预知的。事实是,两者都是正确的。被动和活动之间的振荡更为明显,在建筑中的体验比在其他的任何文化现象中都多。

直接参与者通常是被认为参与者中最重要的部分。比如,政府,开发商,建设者,建筑设计师,用户是必须的参与部分。无论在他们当中有多少个交叉点,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可以被预测和分析得到的。

此外,也有大量的间接参与者,例如那些曾参观过或甚至是通过视频和图片了解到这个建筑的人,周围建筑的设计师。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可被算作是建筑的参与部分,因为他们与建筑有联系,无论这种联系是强或者是弱。

参与度的强度

参与度的强度是与参与者和建筑联系的紧密程度动态结合的。通常,使用者的参与度比那些偶然见到建筑的人要强得多,这种感觉的强烈性是基于参与者对建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依赖度。

但是任何环境下,我们都不可以忽略依赖性,并且在本质上他对情感的依赖比对功能更加强烈。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他整个一生中只有偶然的一次建筑经历,但这种情感上的联系太强大了,以至于能使得他永远记住。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参与意识就能等同于甚至是超越长时间在那里与建筑接触的居民。

理论上来说,一个事物与其它事物接触得越频繁,他们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也就越有可能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联系。所以我们总是假设着:参与意识的强度将被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性所决定。

参与的重要性

由于建筑的参与者众多和不可预知的,这无疑将促使参与的复杂性。反思早期的参与,参与的意义是什么?根据有关的SWOT的一些问题和我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参与的优势,增加用户的所有权,提高设计质量,加强跨学科的知识传播和蔓延的风险。毕竟,他们正试图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以改变建筑参与者在建筑不同阶段与建筑共生所产生的对于建筑的态度。其实,这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的情绪感觉。

艺术和建筑

与艺术家合作

因此,早先的建筑参与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为他们提供机会去享受的社会氛围,或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来,目的是使参与者陷入能刺激他们对于建筑的情感。让我们以艺术实践为例。

不同的方式

艺术的方法是一种有知觉的认知力,这种有知觉的认知力在交流中是以声音,视觉和嗅觉为基础。这种直觉的交流被认为是人类的最原始而又有特效的交流方法。

相反之,建筑正经历着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改变过程。这是因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变得越来越习惯于用理性的方式来认知世界。他们开始猜测自然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试图总结一个理论来解释和证明的现象,研究每一个对象的优缺点和可复制性。但是,正如说Deleuze:“理论是”不是为自己而存在的“。 “理论就像一个的工具箱。 ... ...它必须是有具体功能的5。

不同的效果

在认知和接受主体的事物的过程中,艺术所诉求的成果是开放包容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在文化,社会,政治背景的多样性,人们有不同的特点。如:认知能力,价值观,兴趣等各个方面。开放的艺术成果,为人们提供一个机会,通过自己的感知能力去认知事物,并与事物建立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

因此,理性的研究让人们意识到效率和利益。正如Adam Smith表明,人总是追求着自身利益(广义的自私)的最大化。建筑正在试着去平衡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利益,来使他们的利益在某些方面相对最好6

从参与的角度来看,艺术实践是以有知觉的意识为基础来使得参与的过程更加自然,友好和非线性的。因为正如Adam Smith讲述到,感性的认知是来自同情和情感认同7。来自情感的感性参与是最原始和自然的形式,并容易被参与者所接受。这种类型参与的结果,是合作和融合,使联系更加紧密。相反,传统的参与,受到参与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影响,最终只会导致竞争而不是合作。

此外,感性的参与是一种比理性更有效的一种方式。Adam Smith表明:当认知和判断时,人已经很据他们的感觉把标准加倍。不同的标准导致了不同的判断8。在当代的建筑参与中,自己动手就是一个通过运用原理来把标准加倍的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DIY,在参与者和建筑之间潜移默化地建立情感联系。例如,归属感就是其中的一个联系。这些联系,不仅可以改善参与者对建筑的态度,也可以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先试着使自己的错误听起来不太严重,然后将其降低到什么都没有”

当笔者和O’Shea交谈的时候,她承认,在她参与的实践中,实质上,她所取得的进展不是她设计的质量实质提高,而是参与者对她设计的态度转变。她举办了一个活动,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因为作为arts tower最顶层学习的学生,我们很少注意到位于楼层的部门。为了认识和了解这幢大楼,她叫我们去做一些带有参与性的活动比如跟我们从不认识的陌生人说话;从这幢大楼的每一个角落收集一些有趣的事物并且在这座塔里能够找到一些有意义的地方做上标记。当经历了这次事件以后,我们对这座塔的态度逐渐改变了。我开始注意在同一个电梯里的陌生人,看看他们是不是我们曾聊过天的人,或者问问他们是否认识我的朋友。除此之外,我经常想到那些记录和标记,并且一旦有机会,我还想去看看留下记号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我们都有着同样的感觉:我们与艺术塔紧紧联系在一起。

情感参与的可持续性

受到参与的动态过程影响,建筑中的情感参与同样需要一个动态的发展,才能为高密度的参与提供一个动态的系统。

就正如Jeremy Till所表明的那样,如果参与性扮演着一个权宜之计来确保稳定性,那么,那是可被接受的。如果参与在国家的价值观的转变中扮演一个,那么,它就是无法被接受。从这个角度来说,Pateman指出:参与,目前被考虑在内的绝大多数,是决策者的一个选择。因此,参与的功能性就仅仅是一个保护。保护,安抚,参与真的不只是一个安慰剂9。

回顾一下参与性发展的历史,冲突更多地还是发生在用户和其他的角色之间。当仔细比较不同角色花费在建筑上的时间后,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工作的高效率和预制建造的影响下,建筑可以很快实现从构想到蓝图到建成的一个过程,然而之后的几十年都是用户们在使用。

生活方式,邻居文化等诸多方面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这将必然会在建筑的不同参与者之间创造出新的冲突。

Anne Querrien在她的文章中指出:“如今,地域性也受全球性的充分影响,这将不只是建筑自身的发展,而是伴随着周边事物的集成化发展。因为建筑本身只是局限在某一个时间结点的…”10一个参与行为,特别是发生在建筑最初的参与行为,如何反映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社会需求?零碎的和个人的建筑参与只能减轻冲突,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冲突。

然而,感情的参与需要联系特定的事物,比如社区,作为一个载体在整个建筑生命实施参与。

Teddy Cruz在他的论文中提到:“在我们看来,住房不止是对象的集合,更多的是去参与到社会的进程和人民的组织。通过联系规划的和未规划的,法律的和非法的,对象和地面之间的衔接,以及人工和工厂预制中,“制造现场理论质疑了制造业和住房在'11建设社区这个概念下的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在建筑参与过程中,我们创造一个动态的系统。这种系统如果以社区的形式存在的话,它本身是能够适应周围的发展和变化的。不同于之前提及的以结果为主导的建筑参与,新的参与是以过程为主导的。换句话说它作为一个学科,而不是对象去关注在不同阶段的参与所产生的情绪感觉。

总结

在这片论文中,我所表明的不像是参与架构本质上的或者是解决具体某一个问题,我只是想结合分析所掌握资料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感知和认识建筑参与。这种感情性的参与在艺术实践中已经被运用得很自然。然而,在建筑的参与中却是消极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方式,就是东方的儒家精神一直提倡的。从感性的认知来看,我们能够在参与架构上重新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且,从最开始就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动态参与。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Arnold Toynbee, Choose Life: A Dialogue Between Arnold Toynbee & Daisaku Iked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 Occupying Architecture between the architect and the user, Edited by Jonathan Hill, Routledge, 1998

3. Michel Foucault and Gilles Deleuze, ‘Intellectuals and power: a conversation between Michel Foucault and Gilles Deleuze’, in Donald F. Bouchard (ed.)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New York: Ithaca, 1977) p. 206

4. Smith, Adam,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 Adam Smith; edited by Knud Haakonssen .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11

一、建筑学的“非”进化性脱胎于自然科学的进化论从它拓宽疆土的一开始就受到顽强“狙击”,在艺术和宗教领域更是如此。的确,宗教排斥变异,艺术以变异求存,艺术领域不存在稳定的、明确的价值观,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之间我们通常难断优劣。艺术和宗教都显现出某种“非”进化性,这是进化论介入建筑学的一个难点。然而,这其中又有所区别。宗教在它的体系成熟之后就保持着超常的恒定,而艺术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系统。因此,如果说宗教不具有进化性的话,对艺术我们就不应妄言了。更何况,建筑学兼备科学与艺术两类学科的特点。“建筑学非进化性”还来源于“进化”与“进步”这两种概念的混淆。“进步”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它断言万事万物向着自我完美的或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目的论”。由于它不能解释创造力的来源,现代科学已抛弃了目的论。严谨的生物学者十分注意区分“进化”与“进步”概念的不同含义。这启示我们,建筑上的每一次“变化”都昭示着新事物的出现,但这并不意味它更高级。比如说,我们很难说现代主义建筑就比古典主义建筑高级,只能说它在某些功能方面更加适合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我们也很难说解构主义建筑思想比现代派建筑思想更加高级,也只能说他更加适合于当代大众心理的需求。因此,如果说在生物学上“进化”与“进步”的概念可能重叠的话,在建筑学上的进化概念就不一定具有进步的含义了。

二、软、硬结构模型对设计思维的启示!模型的思想广义进化倚重的模型策略针对的是机器工作的创造性问题,它使用了一些“地形图模型”、“软、硬结构模型”等理论模型的方法对许多自然或文化现象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它希望这些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模型能代替以“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为基础的机器模型,从而创造人工智能,实现人机对话。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树立模型分析的方法对于建筑学这种带有模糊判断性质的学科来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分析方法。它不仅使我们的分析过程更加直观,还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并用以指导创造性的设计实践工作。"软、硬结构模型赵南元先生在《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中提出的软、硬结构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在人的认知过程和社会科学中存在着“自举”现象,即前一级的成果对后一级的成果有制约作用,它们是“自我表述系统”。自我表述系统必须包括相互作用的软、硬两部分结构,其中,硬结构保证系统的存在,软结构在硬结构支持下对硬结构进行建构,完成系统的自举。使用这个概念可以对建筑设计思维过程作出理性的分析#!$。建筑师思维中存在着软、硬结构。建筑师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是硬结构,建筑师在学习或与外界时接触得到的新思维可以视作软结构。软结构不断产生新的设计思想,进而优化其知识结构。而硬结构在领会和捕捉新思想上至关重要。建筑师的成功与否视乎软硬结构关系的均衡性。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建筑师通过草图表达思索的轨迹,当其从纷乱的线条中选择出合适的线条时,就完成了一次创造过程。

三、建筑现象的广义进化思考典型江南水道空间的模式由以下因素构成:桥、水道、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尺度。现代生活方式使“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和“尺度”这三种因素已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在我们不可能再期望简单地通过开河和架桥来获得什么“水乡风情”。同样的情形体现在“岭南骑楼街”模式的演变中。人的活动和合适的尺度感是近代骑楼街空间形态的模式语言。在当代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建设中,我们采取的常常是一种错误的策略:拆除古建筑、拓宽道路、建沿街高层建筑。为了给大拆大建、破坏文脉寻找出路,骑楼文化被表达为沿街底层(或二层)架空的非连续走廊。事实上,我们很难在失去尺度的骑楼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前找到城市的历史印象。以上例子表明,传统的审美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12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安全教育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其涉及到从生产到后续管理的多个领域,关注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对安全的意识。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骤增,针对这一情况,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及时禁止,而提高建筑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一条捷径,因此,建筑专业的安全教育质量必须迅速的提高,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对于提高学生的建筑安全设计意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建筑设计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率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安全教学现状阐述

从目前我国建筑学的教育现状来看,其主要的教学方向倾向于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但是对建筑安全的教育涉及甚少,从目前我国众多高校教育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1.1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建筑安全在建筑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高校的知识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地位与其实际应发挥的作用不成比例,众多高校并未赋予其足够的重视,部分高校甚至未将其列入教学的体系中,或者将其融入到其他的科目中,教学不够具体详细,导致学生对建筑安全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到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2 教材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作为教育必须的材料,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是无可替代的,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但是从目前建筑学科的教材情况来看,其内容陈旧,无法与时俱进,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材的内容枯燥,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无法坚持与时俱进。这也导致了现在建筑安全教育领域无法培养高素质人才,在走入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教材中,我们发现教材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根据发展的需求,不断地进行修订,坚持紧跟科学发展的水平,坚持教材是最新的指导材料,将开发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编写到教材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兴趣。

1.3 教学实习实施难度大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必须的,是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必须的,是教学改革的目的。建筑是实践的行业,是需要不断地创新的行业,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加快其尽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2.建筑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关键,探索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我们从实践中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实现建筑学专业建筑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2.1 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安全意识

针对传统课程中的不足,我们必须在传统的建筑学专业领域进行课程的改革,增加安全教育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不断地增强安全教育理论,改善学生学习的能力,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在学习中认识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增加对安全知识的认识,增强防火、防雷、防洪、抗震等常见的安全质量问题,了解相关安全装置的设计原理,掌握与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融入道德、法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并且根据安全的需求,加强建筑安全和建筑规范的知识,在建筑设计中强调建筑安全,强化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2.2 营造学习的氛围,提高学习的兴趣

建筑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是无聊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成为建筑专业教师的职责。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实际情况来增加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加强学生学习的互动和交流。可以采取专家讲解指导,学生参与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知识的内容,培养了学生对安全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在建筑设计中主动思考和运用建筑安全知识的能力。

2.3 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

建筑学与其他教学存在的最大区别就是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学科,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改善不足,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创新,才能加强实践的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建筑教学要注重对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培养,结合实例,强调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虚拟现场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来提高学生对建筑安全的认识,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学习的重点,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掌握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对危机的处理能力;有经济基础的学校可以建立学习基地,通过不断地实验来认识到理论与技能的重要性,认识到在新经济时代建筑安全的重要性,采用现代的手段来提高安全防护;在教学中强调安全设计的重要性,改进设计中的不足,从源头上提高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改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地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对学生能力考核的能力,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增强其记忆力,提高其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队建筑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建筑领域中的安全教育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地手段及时的进行改革,提高对安全的认识,改善对安全质量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安全的认识,降低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安全事故,改善我国建筑领域安全现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篇13

1.1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

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

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