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师资培育论文实用13篇

师资培育论文
师资培育论文篇1

一、我校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湘潭师范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子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两校合并后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但学校基于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师范毕业生考研和到非教育领域就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追求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的削弱。比如我校从2(0刃年到205年,师范类的招生人数依次是1841、1955、1553、1772、1589、1492,在校师范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二)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我校目前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三)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生的本体性知识掌握良好,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近些年来,实习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师范生的普遍评价是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会”。目前,在我校的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教育类的课程一般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再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以我校2(0)4级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例,教育心理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犯学时(2学分)、教育测量与评价犯学时(2学分)、语文教学论70学时(4学分)。教育类课程总学时为18时(共12学分),仅占总学时数的8.2%。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类课程普遍在20一30%之间。如美国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为73%(教育实习占21%),法国占巧%,德国占03%,新加坡占60%。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师范生基本上采用四年级利用6周的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在此期间,实习生除了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研等。由于实习时间短,上述许多内容只是走过场,很多实习生刚刚进人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加之实习期间经常受到就业和考研的干扰,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目前的实习只是一次性的,不重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作用,实习生缺乏对中小学的感性认识,更不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我校教师教育的若干举措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和管理

1.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研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研究小组组长。

2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拨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研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研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3.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的物质平台。

4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实行归口管理。教师基本技能归口人文学院,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教学设计与操作、CIA课件制作等归口教育学院,艺术类课程归口艺术学院。提高教师授课的专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

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安排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1.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总学时的02%左右。

2精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适应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要合理规划,必须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3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互通共享,提高利用率。协调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IA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作用,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

1.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

2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要建立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

(五)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师资培育论文篇2

各高校根据我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对特殊教育师资以及人才的不同需求,不断对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改革,但以往对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门类的增减和课程内容的删减,而对优化整体结构和人才知识结构合理化以及未来发展的潜质培养方面考虑较少,还存在着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的问题[2],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通识课程随意性强,其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理念

引领各高校所开设的通识课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识课程尚处于比较自由随意的状态。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必须要在统一的理念下进行,才能取得较佳效果。通识课程设置的初衷是试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扩充自己的视野,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扩大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而目前的通识课程的设置缺乏这样的理念和认识高度。因而,在通识课程设计上缺乏统一思想的引领,通识教育中所开设的通识课程大多以实用、有趣为选择标准,成为一个七拼八凑的大拼盘。以上特殊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通识课程中,缺乏完善学生的身体、心灵及智能,成为勇于担当和负责任公民的人文科学,缺少使学生热爱真理,追求正义,对整个世界有个通达认识的自然科学,缺少享有美好生活的艺术修养类课程。

2.2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内部结构体系缺乏合理化建构

各学校的学科基础课程设置都是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但是各个学校之间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学时、数量、学分的比例上有较大差异,有的学校偏重心理学,在学时数量学分上所占比重很大,教育学萎缩,而有的学校却比例相反。同时,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划分标准混乱模糊,如有的学校把盲文和手语归入学科基础课程,有的学校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归入专业课程里。由此可见,各学校对于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划分标准层次不齐、标准不一。在课程内容方面,知识更新速度慢,知识陈旧,不能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及时调整补充。学科基础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内部结构缺乏合理化建构。

2.3专业课程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缺乏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

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比例失调,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必修课比例偏大,选修课比例偏小。“绝大部分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中,百分之九十是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极小,而且选修的课程门类极少。”[3]单门课程划分细碎,课程门类齐全、应有尽有,从心理学到教育学,从生理学到医学理论,从学科教法到评估诊断等无所不包,特殊教育专业成了大杂烩。每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课程内容的体系缺乏整体优化,彼此孤立,各自为阵,学科之间以及相关学科之间缺乏纵向和横向联系,忽视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造成知识内容重复学习、迁移困难和学生视野的狭窄,缺乏对各门课程之间的整合,甚至出现概念、内容的交叉等问题。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降低了学习效率。

2.4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

课程计划中的见习、实习时间较短且大多都在毕业最后一年进行,理论与实践脱节,本科特殊教育专业理论课设置偏多,学生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见习和实习时间太短,基本功欠佳和基本技能训练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造成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是机械地记忆,这就使很多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适应。与专科实践教学相比,实践的比例偏低,也造成了将来在就业中无法与对口的大专生相比,使本科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

3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3.1课程目标的科学构建

我国现行本科特殊教育专业必须及时重新调整培养目标,打破过去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培养各级各类的特教教师不仅从横向上而且更加注重从纵向上培养从学前到高等的特教师资、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师以及特教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课程目标按已调整的人才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打破以前单一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实现由原来的智能型课程设置向模块化课程设置的转变。在课程设置中,把很多学科整合为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一是3+1模式,即大学前三年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学习,最后一年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特殊教育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特教课程设置可按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综合性课程为主,目的是培养资源教师、研究者或从业人员;也可集中某一领域的课程学习,目的是培养适合某一障碍类别的一线教师。二是4+2模式,即对非特殊教育的师范或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两年特教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获得教育硕士学位,采用学科专业加教育的培养模式,成为特教工作的高级资格工作者。

3.2课程结构的合理调整

在课程结构的调整方面,首先要遵循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应对现今社会发展对特教教师的不同需求。一方面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上兼顾综合性与一体化,即这类课程已不是专门为某一种特殊学生而设,而是为多种特殊学生而设。因此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结构调整方面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即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增设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因为特殊教育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的地位和比重上,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注重课程间的有机联系,适应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一体化趋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要加大综合化、弹性化的选修课比重,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师资培育论文篇3

一、重新审视师范教育对农村师资培养职责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村的教师状况令人堪忧。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经过近50年的努力,尤其是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及师范教育的大发展给农村中小学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新教师。从质和量两方面都大大改变了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落后状况,改变了以前很多农村中小学都是清一色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的局面,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从总体上说,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形势依然严峻。

广大农村,不仅仅是指西部边远地区,也包括中原地区甚至发达省份的农村,存在的问题大致有:教师数量增加,但区域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教师缺编严重;教师本身学历层次结构底,素质差;学科间教师搭配不合理,部分科目较缺教师;教师待遇底,工作环境差,生活艰苦。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外流状况十分严重;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差,信息闭塞,教师的教育观念、方法落伍;教师再培训困难等等。而大城市的幼儿园、小学教师学历目前都要求本科及以上,教师工资收人可观,工作环境舒适;教师超编,高校毕业生难找工作等等。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的状况越来越差,农村的孩子永远接受不到好的教育,综合素质上不去,这是一种极大的教育不公平。

目前,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教师培养职前职中职后培训一体化,构建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师范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但广大农村的师资水平还十分落后,师范院校把改革的一部分焦点指向农村,切实地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考虑,做出益于农村发展的举措,是师范院校的本身职责,师范院校为社会、为农村培养教师的职责是责无旁贷的。

二、几点建议

就此,师范院校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把自己的招生、教学、实践、就业及培训等一串的环节与农村的发展较好地结合起来,补充和完善师范教育服务农村的职责。

1、师范院校应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各级的师范院校应有一个明确的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我国目前的师范院校大致有三种,高等师范院校,即师范大学;地方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大学应走在服务农村的前列,但主要应把重点放在综合研究师范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如何为农村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模范教师的示范作用,如何培养适应中学教学改革的人才上。地方师范学院应突出其地方特色,研究所在地方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研究农村教育的特点,与农村各学校建立紧密联系。发挥其细致指导、再培训等功能。而师范专科学校应扩大招收农村学生,为农村教育培养大批新型的合格优秀教师。

2、师范院校在招生上应向农村地区、农村学生倾斜。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上大学,然而,农村学生仍然处于一种劣势地位。他们接受的教育远不及城市学生好,高校招生名额各省市要有一个均衡,这样一来,人口密集省份及农村地区高考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农村的孩子想上大学还十分不容易。师范院校应尽量多招一些农村的学生,他们对农村的教育状况比较熟悉。能够切实地思考如何改善农村教育状况的问题,能够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增添希望和新的生机和活力。

3、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生源学生的个性特征。

目前或将来的教育和研究对象应重点放在农村孩子方面。农村的孩子性格较内敛,自尊心比较强,思想比较封闭,责任心和使命感比较强,了解的新生事物比较少,辍学现象比较严重,如何在弄清楚农村孩子性格特点的差异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对策,使他们更好地更愉快的健康成长也是师范教育教学和研究的重要职责。

4、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师范学生实践教学,增加参与农村教育实践的机会。

师范技能的培养在师范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我国的师范院校中,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还是远远不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加强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是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关键。师范技能的培养主要需要通过教育实习来实现。例如美国的教师培养课程中大约有一个学期时间都是用于教学实践,即使在平时也有很多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机会;德国师资培养采取两阶段形式,即修业和见习,但从1990年起,德国根据文化教育部长会议决定各州见习期为两年;英国的师资培养体系中,中小学成为其“伙伴关系学校”。由此可见国际上对师资培养中多样化实习的重视。而我国还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师培养体系。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四。只有两个月,实习也并不是真正“临床”。只是短期的。‘蜻蜓点水”。有些实习单位还怕实习生打乱了他们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恰好实习与找工作相冲突,不少同学都是以就业意向来找实习单位。在教育实习这一环节上,完全可以和农村教育发展结合起来。师范院校可以和农村中小学建立一种“联合体”,西南师范大学的“小松鼠”计划,“春耕”义务支教活动十分有借鉴意义。师范大学学生可以一批一批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补充教师的缺编,做农村学校教师的后备资源库,师范生到农村,带来的是新的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等,可使教师接受到校本培训,不仅可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缺乏问题,慢慢改变这些学校的师资水平和结构,逐步提高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而且师范生到这些地区实习可以切实提高教育技能,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服务意识。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农村教育乃至农村的发展及对重新确立师范大学培养目标、师范大学的职责、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完善大学服务职能等做出的有益探索。

5、就业导向上,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

去边远地区是我们的热切希望。但学生真正愿意去农村工作还需要各方面有利条件的支持。首先,师范生要有高尚的师德,把服务农村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师范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然后,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引导师范生降低就业期望,到能发挥自己优势和价值的地方建功立业。之后,师范院校可出台一系列鼓励学生去农村就业的政策,如服务两年可免试攻读研究生,3+2。4+1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给予充足的时间实习等等,有利政策的引导能保证农村教师的后备充足,又能避免目前研究生理论空洞,缺乏真实性、应用性等弊端。当然国家经费的支持,政府有效聘用教师政策的制定,社会的关心和鼓励也是十分重要的。

师资培育论文篇4

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一直以来都被当作高等教师师资力量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中,定期进行教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培训。本文在现有的培训的方式下,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和发展。

一、高校师资培训的目的

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高等教育的水平。对高校师资的培训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考虑。

1.提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思想进步

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其热爱教育工作的热情。在教育工作中,执教者的思想观念水平,决定着其在教学工作中的态度。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只有深化教师思想改革,提高其认识水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才能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首先注重的就是人才政治思想方面的培养。只有提高执教者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和水平。

2.树立竞争和开放的观念

在高校教育活动中,要能主动投入到各项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中去,能够解放思想、开拓思维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和科研理念,提高自己的竞争水平,努力实现自己在高校教育活动中的价值。要开放细想、活化思维创造性的处理各种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通过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改变观念来增强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力。

3.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教师素质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能将理论和时间结合起来,做到既能讲述理论,又能投入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通过理论的学习,提高对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体现一个教师业务素质的表现特征,高等教育不仅要执行教育功能,还要能将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在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来检验和推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校师资培训的方法

在高校教师师资培训中,包含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等放面。通常情况,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进行,或者是有很少的结合性。高校教师师资培训可以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1.理论培训

理论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中,通常有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教育和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参观、培训会、年会和论文竞赛的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进修、学历教育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理论体系,促进其理论水平的提高。理论培训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教研活动。

2.技能培训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大和社会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需要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首先要能做好实践工作,能依据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和实践内容的结合。由于高校自身财力和物力的现在,在教育系统内,很难接触到前沿产品和完整的实践系统。通过利用假日和业余时间组织教师队伍进入工厂和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和技能培训,在一线上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技能水平。利用各种技能大赛和科研交流的机会,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实现技能水平的提高。

3.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结合

在培训活动中,由于相关原因,使得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对困难。一方面,由于教育和管理部分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无法满足实践培训的需要;另一方面培训的过程比较短暂,不能充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甚至培训的人员也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经验,这样就造成了在培训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的后果。

三、高校师资培训创新模式探讨

高等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的高低,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尤其是高校教师师资的提高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在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和企业资源,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能力。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高校教师,不仅要能理解和深入研究理论知识,还要能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在高校师资培训中,可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在具体形式上,可以通过下企业,进工程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开阔思路和视野。

2.知识和科研相结合

科研水平是一个学校的综合能力的象征,也是一个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通过科研成果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提高理论水平,促进学校研究和整个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知识和实际社会相结合的程度。反过来,科研水平的提高能促进教学水平的发展,使得教师视野扩大,理论水平提升,思考和传授知识的角度和水平高度发生转化,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

3.激励模式

通过激励提高教师对自身水平提高的动力。国家成立相关基金和学会,用来扶持高校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活动。在高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中,通常会有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利用科研项目奖金、论文奖金和各项资助奖励政策,提高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和意识。通过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竞争的环境和创新的意识。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只有将理论和实践工作综合起来,通过对教师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综合培训,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真正意义上提高高校师资整体素质,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发展。

四、总结

在现有的高校师资培训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觉意识,以各种形式来促进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针对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和师资培训中的情况提出了对师资培训的创新模式。给出了相关的培训方法和依据,希望能对教师培训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韶荣.职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王兆君,刘文燕.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

师资培育论文篇5

1、构建培养与培训一体化体系

目前,构建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幼教师资培训基地,是实现教学实践基地、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实际开展工作中,仍存在严重的缺陷与不足,例如缺乏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意识,缺乏整体思考和宏观设计,没有指定整体实施方案与规划,造成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分离,尤其对于幼教职后培训在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技能培养等方面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存在着将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惟一研修目标的倾向,甚至仅是“中师”或者“高师”课程的重复浪费;职后培训师资以兼职为主,受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水平的局限,导致在培训内容上的零碎、在教学水平上的倒挂等,导致继续教育的内容无法满

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因此,若想保障幼教师资培训的力量整合,必须加快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首先,在思想上更新教育理念,尤其注重职后教育改革,既要将教师进修当做教育制度,也要在思想上提高职后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幼师的进步与成行离不开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有机结合;其次,加强对幼教理论知识的深入探索,以教师的综合发展为核心,提出幼教一体化的整体性思考与实施方案,分别确定职前培养目标与职后培训任务,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等,不断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做到环环相扣,确保教师职业生涯的顺利实施。最后,建立相应培训制度,高度重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根据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特点建立新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认证、专家型教师培训制度,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幼儿教师分类培训,保障各类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2、提高幼教自主学习积极性

让教师成为培训的主体,最主要表现形式为“参与式培训”,这种培训方法注重幼师的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积极动口、动手、动脑,在培训中有所收益,得以发展。因此,在整体性师资培训中,应强调“人人参与”的教师自觉意识与行为。在此基础上,应强调多种培训方法与形式相结合,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观摩活动与研讨活动相结合;讲座与答疑相结合;教育活动评比与优秀案例、专题论文评比相结合;观看录像与主题讨论相结合;评比活动与公开展示相结合等等。

3、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开展多样化教学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应鼓励他们与本园有经验的教师相结合,偏向于园内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师岗位职责、基本管理常规及班级管理方法、对园内儿童的熟悉了解等基本内容;对于中青年骨干教师,应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让内容更偏向于对全新教育理念及实践方法的应用,提高如何在行动中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的技能;而对于有一定经验、理论水平较高的优势来说,则应看作是园内的重要资源,为他们多多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给他们提供条件来为教师的在职培训贡献自己的聪明与才智。相信由他们组织的小型培训研讨会将会更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和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转贴于

4、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应注重改变过去单纯重视理论讲授、照搬照抄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注重培训的实践性培养,以教师实际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与当前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继续教育的新模式,并辅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实现“使用与创新相结合、拓宽与深化相结合”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一方面,考虑幼师的实际工作需要;另一方面,跟上时代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根据相关调查,对于过去的师资培训,大多幼师反映更需要拓宽知识、掌握现代教学技能,而并非学习教育学或心理学等理论课内容,他们认为教育理论难以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因此,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改革方面,首先,创立适合于幼师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培训工作中。同时,应创设能把理论迁移到实际教学中去的学习与教学环境,如进入幼儿园班级,针对当前学习主题作实地观察,或作为旁观者分析别人的教学过程。也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像、多媒体等技术,创设虚拟课堂,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唤起学习者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其次,加强教学实践,例如针对某一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说课、讲课或者评课活动,实现培训工作和实际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师说课、学员讲课、大家评课的过程中,学员可民主评议、自由讨论,更能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得到切实的提高。

5、“教育会诊”与“现场研修”

一方面,教育会诊主要通过集体讨论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提高教师智慧、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培训模式,提倡“园本培训”。在园本培训中采取问题立项,专家引领,集体讨论,同伴互助以及总结反思,螺旋前行等策略是实施教育会诊的有效途径。通过“教育会诊”模式,以集体探讨、共同“诊断”的方式,帮助幼儿教师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智慧的培训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合作性、亲历性及场景性特点,也就说,这种方法基于幼儿教育的具体场域,基于教师的亲身实践,在专家、同伴的共同讨论与“诊断”中,得到知识的内化和智慧的养成。另一方面,现场研修是专题培训与现场研修相互衔接与呼应的在职培训方式。在专题培训中,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获得对新理念和新策略的真正理解和感悟,再进入教育现场进行实际运用和创造性的使用。随着现场研究教学模式的深入,可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转变为培训内容,这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研训一体化过程,也是不断转变行为的培训过程,在幼教师资培训中获得良好收益。■

参考文献

[1]彭攀.当代各国学前教育教师教育培训发展情况分析[J].科教文汇.2008(33)

[2]侯玉萍.幼儿园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的实践探究[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0(3)

[3]杨洁琼.日本教习对中国幼教事业初期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1(2)

师资培育论文篇6

一、特殊教育师资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男女、民族比例均严重失调。其中男教师仅占17.58%,合理的教师性别比例应该是男女相当,如果比例失调则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尤以少数民族居多。而据调查,少数民族特教教师仅占23.08%,特校以汉族教师居多,并以汉语教学为主,难以满足少数民族特殊学生需求。

(二)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据调查,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其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仅占39.56%。当前特殊教育机构多为持有普通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而一些康复机构的教师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大部分教师为本科学历,仅有4人为研究生及以上的高学历。可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和学历结构急需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三)师资数量不足

新疆在2009年颁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暂行办法》,该文件提出将特殊教育学校班额定为8~12人,盲生班班师比定为1∶4,聋生班班师比定为1∶3.5,培智班班师比定为1∶4.5。但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学生有26人,而专职教师只有6人,学生人数大约是教师人数的四倍,根本达不到文件规定的师生比例。可见,师资数量的确有待增加。进一步调查认为,师资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特教工作压力大。另外,文件中提到要切实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特教补贴费要在现行15%的基础上再增加15%,但以笔者单位为例,特教补贴费并未落实。特教工作本来就较为复杂,应有的工资待遇不落实,也是造成人员流失的一大原因。

(四)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据调查,教师获得特教论文奖或发表过论文的仅占13.19%;主持或参加过特教课题的也只占21.98%。调查的教师中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人数所占比例更少。教师科研能力不强,认为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复杂繁琐,加上这类比赛不多,更加忽视科研。

(五)教师在职培训力度不够

通过调查,教师普遍表示比较需要在职培训,但是教师三年内参加培训的次数比较少,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培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脱节,没有实质性效果。有些教师仅仅只是为了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使得培训成了“形式主义”。为了使培训真正能够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本研究还调查了解了一线教师认为应重点培训的课程排序,分别是康复技能、特教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教师基本功。大家认为培训课程要实用,要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才能使教师对培训感兴趣,才能将培训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

(六)职业幸福指数不高

特殊学生作为弱势群体,社会各界对他们表示同情,认为特教教师是在“做慈善”,没有把他们和普通教师同等对待,其工作性质不被外界所理解和认可,使得一些教师产生自卑感。此外,特殊教育工作非常辛苦,需要比普通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劳动效果,教师的成就感越来越低,会过早进入职业倦怠期,职业幸福指数也会随之下降。

二、提高师资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完善师资培养体系

2009年,新疆教育学院首开特殊教育专科专业,2010年,新疆师范大学开设特殊教育本科专业。依据新疆本地的实际情况必须大力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双语教学的实施做好人才保障。同时还要完善师资培养体系,加快引进高学历教师,合理设置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新疆有稳定的特教师资来源。

(二)完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保证特教师资队伍水平

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教师中仅有37.36%持有特教教师资格证,其余教师仅持有普通教师资格证,甚至还有17.58%的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因此必须完善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以确保特教师资队伍的质量,即便是民办特教学校或者社会康复机构,只要从事的是特教教师这个工作,就要持有特教教师资格证书,这样才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使特殊学生接受科学正规的教育,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三)注重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合理安排培训课程

特教教师的在职培训不容忽视,无论是培训时间还是培训方式或者培训的课程都需要专门规划、组织和管理。培训的内容应该理论结合实际,注重特教技能的培训。还要让教师学习掌握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发展和特殊儿童病理,向“双师型”教师转型。

(四)切实落实特教补贴经费,减少特教人才流失

《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中都提到要提高特教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可还是有些特校以及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没有落实相关政策。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具体措施,确保特教补贴费按时足额发放,减少人才流失,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特殊教育师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多措并举,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提升区域特殊教育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蒙军.巴彦淖尔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15.

[2]杨文.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6.

[3]秦枫.基于残疾人教育讨论:排斥与融合[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0):88.

师资培育论文篇7

特殊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特殊教育师资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的以培养具备残疾人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残疾人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有一种情况,高校设置的特殊教育专业是专门为残疾人所开设的,即我们所说的高等特殊教育,本研究只针对前一种特殊教育专业。

一、中国特殊教育师资的研究情况

国内对于特殊教育师资研究专著至今还没有,多见于论文期刊,通过数据检索与阅读分析,对相关的期刊论文按年代进行了分类,并且根据研究的特点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研究的萌芽时期

通过论文检索与查找,最早的研究始见于1988年,我国著名的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鑫撰写的《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作者不仅回顾了特殊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且重点论述了在当时的国情下特殊教育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其中的精华部分是提出了“两级培训” :第一级要求培养可以在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班)讲授特殊教育学、特殊心理学和特殊教学法的专业课教师。第二级直接培养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教师。并且作者在文中详细的论述了两级的培训的具体办法。可以说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第一份中国化的模式。在二十世纪80年代,研究大多不成体系,往往谈的面很广,但是不成体系,朴永鑫的这一研究可以说是当时的代表之作。

(二)研究的深化期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增多,国内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开始渐渐地多了起来。研究也出现了新的动态,国内开始关注国外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除此之外,还出现了比较研究,像石学云写的《俄罗斯特殊教育于中国特殊教育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同时,由于各个省份开始纷纷在高校中设立特殊教育专业,也有人开始着眼于高校或者地区的调查研究,如《重庆市盲校于聋校师资情况调查》;《上海市师资培训的目标、内容与策略》等。此时,对于特殊教育的研究开始走向多元丰富,其中,关于师资培养模式的论述也开始较多的借鉴其他特殊教育专业较为先进的国家。

(三)研究的专业化时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特殊教育专业师资的研究也开始逐步走向专业化,这种变化从研究术语上可以看的出。研究依然延续着90年代末的方向,国内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和国外的比较;国外特教师资的发展状况;国内某地区或某城市的专项研究。

2002年邓岳敏发表的《中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对中美特殊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模式做了比较——中美两种师资培养模式各有利弊。美国这种开放式培养模式.目标多样化、课程设置灵活广泛,学生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学生来源广、出路宽。但是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培养机构过多,易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过于分散,无法有效集中。有时学校之间为了竞争生源而降低人学标准,从而降低了特师生的质量。我国实行封闭式的师资培养模式,目标明确、专业性突出。学生能充分吸收特殊教育教学的有关知识、掌握教学技能,同时有利于培养牢固的特殊教育专业思想。不足之处是,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学术水平偏低、应变能力差。所以,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封闭式培养的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未来教师培养的需要,应将部分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移交给综合性大学,逐渐向非定向型或混合型过渡”。

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还有2003年丁勇王辉所写的《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在文中,作者将国内的特殊教育的培养模式分为职前培养和在职培养。职前培养作者又根据学历来划分为中等学历培养模式和高等学历培养模式;职后培养分为短期非学历培训;长期函授学历培训。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师王雁、顾定倩、陈亚秋共同发表了《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研究》,在他们的论文中,不但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进行了回顾,还提出了我国在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对培养模式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意见,“积极拓展高等特教师资培养模式,在高校内部走普通师范专业+特殊教育专业的办学道路,与其他专业联合办特殊教育专业,使学生真正做到既懂得教育、心理理论,又能教文化专业课。国外特殊师范教育成功的经验证明,特殊师范教育应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复合型人才,二是专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先学习一种专业,然后再学习一、两年特殊教育专业具有复合型知识的大学生。这类学生既可以在普通学校,也可在特殊学校教某门文化课。复合型人才所学习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是专门化的,有范围限制,或是学习感官障碍方面的知识,如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方面的知识;或者是学心理发展障碍方面的知识,如智力障碍等。专门型人才是指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然后集中学习有关某一类障碍的特殊教育理论,具有专门化知识的大学生。这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某一类障碍学生的矫正及康复训练工作,如言语矫正、职业治疗、心理咨询等。” 另外,作者也提出目前,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是更大的。“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培养复合型人才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高等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在现有四年学制内实行与其他学科合作培养的方式,搞“3+1”制。即学生用三年(或两年半)的时间学习非特教类的课程,然后用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学习特教类专业课程和进行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实习。二是搞“4+2”制,对非特殊教育的师范或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为期两年或一年的特教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能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具有在特殊学校任职的更高资格。”

近期的发展研究逐步转向实用,一般是对某个地区或高校的特殊教育培养模式的反思或者探索,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学校的调查与思考》;《甘肃省特殊人才的需求与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以兰州城市学院为例》,由于研究对象的明确与所缩小,研究进一步贴近我国的实际状况,研究者根据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提出了最适合当地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为我国的特殊教育专业专业的发展做了最为实际的考虑,同时伴随着国际特殊教育界出现的新理论与思潮,如“回归主流”“全纳教育”“一体化教育”,对特殊教育师资要求也开始变得较高。

三、中国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特点

1.从总体上看,研究发展越来越快,成果也越来越多。

中国特殊教育专业模式的研究从最初的稀少零散,发展到现在研究者众多,成果也日渐丰富,仅仅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这在世界范围上看,也是发展相当迅速的。

2.从研究范围上看,国内的研究者更加重视因地制宜的开展局部性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内的研究,出现了相当多的地域性研究,这些研究对当地的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中国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的问题及反思

1.缺乏专著方面的研究,可查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期刊论文。

目前关于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还没有一本专著出版,更加没有权威性的著作,这样造成大家在学术交流上往往是自说自话,基本定义没有完全搞清楚,非常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发展。

2.研究多停留在借鉴国外成果或前人的基础上,理论创新缺乏。

我国对特殊教育专业模式的研究至今还没有摆脱国外特殊教育专业模式研究的影响,其中的核心部分像培养综合性人才还是专门型人才,采取的观点和例子还较多的依赖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没有立足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3.研究不成体系,没有将培养模式单独作为研究对象。

特殊教育专业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特殊教育质量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高校都在开设这个专业,如何办好这个专业,需要理论上的支撑,所以,需要对模式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形成研究体系。应该把模式的研究从一个整体中独立开,这样便于集中精力解决好模式的研究工作。

五、总结

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是刻不容缓的,作为理论研究一定要先行于实践,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因此,我国特殊教育专业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抓紧出现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可参考的有价值资料。

参考文献

[1]张福娟,马红英,杜晓新.特殊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朴永鑫.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6

[3]顾定倩.中国高等特殊师范教育的发展[J].特殊教育研究, 1992, (3): 46-48.

[4] 刘福泉.试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战略[J].特殊教育研究, 1992, (4): 34-38.

[5] 丁勇等.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4)

[6] 肖华.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J].特殊教育研究,1999,(2).

[7] 杨民.当代日本的特殊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0,31.

[8] 陈琳.发展变革中的俄罗斯特殊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88.

[9] 陈织云.广西残疾人特殊义务教育状况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72

[10]邓月敏.中美特殊教育师资比较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0

[11]刘洋,肖飞.试论我国特殊教育专业中的几个争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12] 甘昭良.福建省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4, (4): 74-78.

师资培育论文篇8

1981年,黑龙江的肇东师范学校首先招收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这是我国新时期专门培养特殊教育一线师资的起点),1983年,山东泰安师范学校也开始招收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1982年,教育部等部门批文在南京设立特殊教育师范学校(1986年开始正式招生,其前主要是短训班),1985年,山东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建立(并于同年招生),之后,全国各地仅中师层次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单位就达到28家。

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特殊教育教研室,并于1986年建立特殊教育专业,招收我国第一届特殊教育师资片培训专业的本科学生。以后,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部属院校相继建立特殊教育专业。

1999年后,随着我国教师培养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各地师资培训的中等学校从中专向专科、本科升格,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走向了新的阶段。

二、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基本特点

综观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从模式来看,具有下述基本特点。

(一)两种基本的培养模式

一是在“战斗中学习战斗”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存在于1981年第一个特殊教育师范班开设前的全国各地,至今仍旧存在。

这个模式有其优点,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二是职前培训科班培训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1981年后的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二)职前培训的两种模式

在1999年之前,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前培训基本上是下列两种模式。

一是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为中师培养师资兼及培养一线师资的模式。这个模式在1999年前为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山东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和辽宁营口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为代表的培养一线师资的中师模式。这个模式是兼顾了过去中师师资培养和特殊教育两个方面的特点,同时带有北师大模式的特点。

第一种模式实际上是当时教育系学生的培养模式,主要偏重于教育、特殊教育和心理学的理论,一线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如学科知识和技能――像数学、物理学等的知识、技能没有顾及。

第二种模式,首先是把特殊教育分成了三个基本的专业,即盲教育专业、聋教育专业和智力落后教育专业。在这三个专业下,把特殊教育的带有第一模式特点的包括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特殊教育理论的知识与原中师的师资培训的要求结合起来。但是,由于这些理论课程占据了大量的课时(这是必要的),使得当时的中师模式也不可能承担起培养特殊教育学科教师的任务。例如,很难完成培养聋校、盲校的语文、物理教师的任务等。

虽然这些机构在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初创时期,为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1999年后,随着师资培养现实的改变,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原有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三、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加,一些高校开始设立特殊教育专业,出现了逐渐繁荣的迹象。

(一)职前培养和继续教育并举

目前的情况是特殊教育专业的职前培训和各地以特殊教育学校或教研系统、教育行政系统为主的继续教育并举的局面。

职前培训目前主要是三个层次,即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

这三个层次中,除去研究生层次是主要培养研究人员之外,其他层次主要是培养一线老师。但如前所述,由于培训模式的原因,使得职前培训更多地带有原来教育学专业的痕迹,而缺少学科培训的实质。

值得注意的是,在职前培训中,除去传统的那些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学校外(包括1999年之前的那些中专学校),一些普通高校(包括传统的非师范院校),如体育院校、艺术院校也在培养特殊教育师资。

这种职前培训的局面一方面反映了特殊教育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好事;同时,由于培训资质的问题,也给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前培训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质量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或继续教育主要由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室系统实施。

在这些继续教育的实施中,会议或培训班培训是一个重要内容。

(二)当前师资培训的主要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当前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会有不同的结论。例如,前述的培训模式问题实际上也是师资培训问题的一种表达方式。这里从特殊教育的特殊性的角度对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的几个问题予以提示。

1.特殊教育的特殊性问题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问题不足不仅体现在职前培训上,也同样体现在继续教育中。

例如,是否仅仅使用了手语,聋教育就有了特殊性?有了盲文,盲教育就有了特殊性?放慢了速度就是弱智教育的特殊性?从现实来看,肯定不是这样。

例如,聋校经过六年或九年的义务教育,为什么聋生的文化课达不到小学四年级或六年级的及格水平?是教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亦或是我们没有找到恰当的途径,还是这些原因都存在?毫无疑问,这些原因可能就集中体现在我们对特殊教育――或聋教育的特殊性的把握不足上。

2.如何把握教师的一般特点问题

不管是什么学校的老师,只要是任课教师,就会和学科教学有关系。而目前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问题是,不仅特殊性不足,而且被培训对象的学科知识明显也不足。或者说,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缺少了文化课的专业课程。

3.继续教育如何进行的问题

就职前教育而言,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起码有一个基本的操作序列。可是对于继续教育而言,该如何进行确实是难以操作的问题。

例如,从形式上看,各个学校自己进行继续教育,力量不足;和普通教育同时进行,特殊性又不明显。从内容上看,就是培训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学前特殊教育机构、非教育系统的办学机构,如残联的康复机构、民办的训练机构更为明显地存在着。

四、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未来

根据上述问题和对现状的思考,笔者认为未来理想的师资培训应该如下。

(一)教师的类型

从培养的类型而言,未来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应该包括下列类型。

1.学科型教师

这主要是指掌握了特殊教育特殊性的、能够教授特殊教育学校的各个学科,如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师。

2.特异训练型教师

就是各个机构的从事各种文化课之外的专门训练的教师。例如,言语训练师、肢体功能康复师、感知统觉训练师等。

3.随班就读教师

这将是最大需求的一个类别。但是,这个类别绝非仅仅是为了盲、聋、弱智的随班就读而设置,而是为了所有普通班级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而设置,如为了学业不良儿童而设置等。他们既要学科型教师的素养,又要有特异型教师的素养。

4.咨询教师

是指专门进行特殊教育咨询或从事特殊教育咨询工作的教师。这是目前我们没有关注到的一个类别。

当然,这些类别还可以从儿童的类别角度进行描述。如从事聋教育、盲教育、弱智教育、情绪行为异常儿童教育和学业不良儿童教育等类别的教师。

(二)培养的途径

毫无疑问,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离不开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者。但就目前情况,仅仅依靠传统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是无法完成上述培训任务的。例如,目前的特殊教育院系就难以具备培养学生数学、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因此,合格的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训必须是传统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普通大学或普通师范院校结合的结果。

就学科型特殊教育教师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读完四年或三年普通大学――主要是师范专业的数学、语文等系科后,再学习两年的特殊教育的专业训练。或者是在普通大学设置教育学院或特殊教育系科,采用四加二模式培养特殊教育的学科教师。

这样就把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的传统模式和普通师范院校的师资培训结合起来了。当然,这首先需要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以便这些人对未来的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培训。

除去这种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结合的渠道外,把普通儿童的教育和整个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结合起来考虑,当是特殊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发展的不二法门。

(三)科研先导

无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采取什么途径、什么方法,没有科研先导、没有对特殊教育特殊性的把握,是无法培养出特殊教育的合格师资的。没有科研先行,师资培训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里的科研先导并非仅仅是对特殊教育特殊性的研究,还包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研究,如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有无特殊性、有无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

当然,这里的科研自然离不开有关特殊教育、特殊儿童的基础研究,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研究,离不开特殊教育的思想与方法、技能与知识的关系的研究等。

师资培育论文篇9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地方院校中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二级学院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现实能力。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主要表现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文化诸方面,因此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以下一般简称“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是指学院对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和在职教师进行培养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能力。

按照培养进程,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它们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从而体现教师教育的连续性。职前培养能力是能够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能力。职后培训能力是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综合或专门培训的能力。

按照培养内容,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又可以分为师资培养设计能力、师资培养实施能力和师资培养评价能力。师资培养设计能力是指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发展趋势、本院发展定位及师生特点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计划等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基础能力。师资培养实施能力是指学院具体开展师资培养、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核心能力。师资培养评价能力是指学院对师资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考核、评价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保障能力。

(二)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基础教育发展能力是指利用自身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优势,与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合作研究,提升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

按照引导方向,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包括理论引导能力与实践引导能力两个方面。理论引导能力是指学院通过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在教育体制、学制、课程与教学改革、德育实施、家校合作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理论及指导意见,推行为基础教育改革奠定基础的能力;实践引导能力是指学院引导中小学和教师在当代教育理论和国家、地方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基础教育更快更好发展的能力。

按照引导方式与途径,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引导基础教育能力包括科研协作能力、科研指导能力和教改指导能力。科研协作能力是指学院与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联系合作,共同开展针对基础教育的专题性研究,为促进当地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服务的能力。科研指导能力是指学院充分运用自身各种资源,通过开展学术讲座与咨询指导等方式,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能力。教改指导能力是指针对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开展,中小学缺乏直接的理论及实践指导的现状,学院帮助中小学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有效开展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能力。

(三)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是指学院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民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中小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能力。

具体说来,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一般应包括教育与文化信息共享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能力、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能力等方面。教育与文化信息共享能力是指学院充分利用图书馆与网络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教育资讯、教育信息技术资源、远程网络教育等信息服务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能力是指学院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文化,并指导中小学对中小学生开展有效教育的能力。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能力是指学院研究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并对中小学学校文化进行诊断、指导、评估的能力。

以上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三要素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是基础,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是核心,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是重要组成部分。三种能力有机统一,保证了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高效发展。

二、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影响因素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学院自身的角度分析,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思想理念是动力

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认识是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首要的思想理念。如果忽视服务社会,忽视教学的研究和与地方的产学研结合,盲目为提高知名度而努力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看齐,过于强调理论的创新,就会导致科研的成果许多质量不高,培养的人才应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思想理念还取决于教师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在现实教育中,一部分学院教师以培养人才为重、教学任务忙为由,忽略了科研与服务地方;还有部分教师强调高校教师应具备本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应侧重于专业与学科知识本身,加之有的院校以科研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因而忙于理论的研究与成果的发表,忽略了教学与服务地方。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失偏颇的。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思想理念还取决于其对自身与地方关系的认识。应该说,中小学与高校只是教育层次的区别,并不存在地位、等级的差别。但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及其教师认为自己比中小学不论是社会地位、学术水平还是综合修养都高人一等,联系、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屈尊下就,长期开展容易丢了身份,因而对服务地方不屑一顾。

(二)人力资源是关键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教师团队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是制约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团队的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因为成立时间不长,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因而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水平不够高,影响了教师教育学院融入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的领域和能力。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是制约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教师教育学院在校学生数逐年增多,呈现出教师数量不足、教学工作量大,投入地方社会服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局限;由于功利思想的影响,教师服务社会的业绩在晋升职称、职务等考核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愿意参与社会服务的教师较少;出于课题研究需要,某种程度上联系了基础教育,但成果往往是“坐而论道”,对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有限。另外,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高层次人才缺乏,相当比例的教师学历与学位未达到博士甚至硕士程度,专业知识陈旧,不能及时把握教师教育发展动态,创新意识不强,甚至在教学中应付了事,制约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制度建设是保障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国家与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外,自身的建章立制更是影响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制度的支持和引导,社会服务停留于粗放式的层次,没有精细的制度规范,就不能保证社会服务成为自主自觉的行为,就不能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制度是多方面的,从学院自身来说,既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与常规管理、实践教学等师资培养规定,又包括科研管理、学科与学术团队建设、研究机构管理、科研奖励等科研引导方面的规定,还包括教育信息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规定,更包括教师评价、职称评聘与评先树优方面的规定。只有制度完整、合理、规范并真正得以落实,才能鼓励教师个人或者团队全心全意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才能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四)校地合作是基础

社会服务离不开校地合作,只有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与地方建立了紧密、高效、和谐的合作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因而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应以教学研为载体,建立校地合作联盟,健全服务体系。一是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紧密关系,形成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合作平台,构建高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合作机制;二是与中小学建立教科研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相应理论成果,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发展。

目前,有些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放不下架子,不能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学校联系,未能与后者达成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未能为教师深入基础教育一线提供相应平台,即使有的教师有研究基础教育的意向,由于自身资源有限,也不能更好地深入一线开展研究与服务,只能多研究课题、,不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更好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彭仲生,等.地方普通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2(1).

[2]连一平.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任宗哲,等.提升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

[4]王恒,等.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师资培育论文篇10

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共存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源起

《法言.学行》中曾说“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后世也把“学高”与“身正”作为教师的必备素养。《文心雕龙.才略》中也有“相如好书,师范屈、宋”之语。但师范教育作为近代的产物,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思想影响,学习国外教育思想及制度,开办师范学堂、兴办师范教育。传统的师范教育强调教书育人,把“教书”与“育人”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注重学高身正的统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求教师符合德才兼备的标准,但与此同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师范教育被认为具有封闭性、理论性、终结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理论自身的更新,20世纪末,“教师教育”一词出现在我国教育学界,2001年,“教师教育”这一概论首次进入人们视野是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之中,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模式的变革发展,认为“教师教育是以开放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的包括教师职前培养、在职训练的系统工程,是一种与其他专业教育并列的专业化教育”[1],赋予其更为开放、专业、可持续、一体化的特点。

二、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之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理论的更新、师资培养改革的推进,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开放性、终身性愈发受到重视,是在承袭传统的师范教育之上加入教师教育的内容还是积极推动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变,更有利于我国教师培养以及推进教师培养改革进程,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诗无达诂。一部分学者认为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师范教育已经不能反映教师培养训练的实际情况,已经不能反映现代教师教育的机构特征,更不能反映教师教育的发展需要和未来特征[2]。”另外一派学者则坚持师范教育更有利于我国的教师培养改革,认为教师教育不能取代师范教育。首先,这一派学者认为传统的职前三级师范培养模式,即中等师范教育培养小学教师,师范专科培养初中教师,师范大学培养高中及以上层次教师太过封闭,主张以更开放的方式培养师资,拓宽教师培养的渠道,使师资来源更为多元化,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3]。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师考核培养标准,不仅有益于促进教育公平且有助于教师资格在全国范围的流通、师资交换交流的区域障碍减少;有益于师资培养机构,无论是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还是社会师资培养,鼓励师资培养机构间竞争,增加危机意识,提高师资培养水平。[4]主张传统师范教育的学者则认为“综合性大学在缺乏教师培养的基本条件与经验的前提下盲目发展师范教育,而师范教育却舍弃自身优势,盲目地去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这就丧失了其基本独立性。”[5]并且忽视了师范院校相对综合性院校特有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熏陶及气氛。第二,主张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学者提出师范教育只注重职前教育,而教师教育联结职前培养、初任考核、在职培训各个阶段,具有可持续性的、终身性特点的教育。主张坚持传统师范教育的学者反驳认为这一观点狭隘偏颇,这是为区别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突出教师教育优势而强加的属性。[6]传统师范教育原本包括职前、在职教育,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就把“师范教育”定义为培养师资的专门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初任考核试用和在职培训。本可立足于传统师范教育进行的教育改革,为迎合所谓的“对现实变化的客观反映和对教师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7],便以新概念“教师教育”来代替“师范教育”,与其进行简单概念更替不如致力于在原有较为完善的师范教育体系建构之上拓展内涵、发展进步。第三,主张坚持师范教育学者认为“师范教育是对培养教师教育的规范表述,师范的核心含义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论是从事师范教育还是从事其他教育的教师都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8]强调师范教育的伦理性,这与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强调教师德行、尊师重教的传统一脉相承。而主张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学者则认为教师教育应当更注重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认为教师作为一门专门职业,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应专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成为提供专业服务的专门职业,从而使教师教育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学术领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标准。[3]认为在教师教育培养中,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实现教育师资高学历化,“在保证数量前提下提高质量,现行的‘混编模式’转变到‘大学+师范’的国际通行轨道上,实行‘3+1’(初任教师)、‘4+1’(专任教师)、‘4+2’(教育硕士)、‘4+3’(专业硕士)、‘4+5’(专业博士)等多层培养方案。”[9]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劳动,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一复杂劳动本身具有创造性、灵活性、示范性、长效性的特点。这一特性使教师培养过程需要专门培训而形成教师专业素养,而这与其他职业的教育培养模式、理念截然不同。

三、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共存

对于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之争,是坚持传统师范教育还是顺应世界潮流趋势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名称上转换,对于教师师资培养模式的革新、教师教育制度的发展是促进还是削弱,引发了教育学界的热议与关注。我们应当认识到,我国正在推行的教师培养改革,在承袭师范教育下与教师教育的并存是可能的。首先,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师教育本身的发展,培养教师的改革是必需且必要的。毋庸置疑的是,教师教育这一概论自提出以来已经引发诸多关注探讨研究,既成事实并且有利于现行的师范教育体制改革。而教师作为一个对象为培养生命个体的专业,而不仅仅局限为一种职业,不应过分强调教师专业化。若仅把师资培养看作是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仅量化师资培育的知识性与技能性,忽视作为教师所应必备的师德师行等师范教育的内涵是不智的。其次,承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范教育已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无论是在职前教育、入职选拔、在职教师进修方面,还是从学前教师培养到高校教师培养各阶段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培养师资的重要渠道。师范教育也是可以开放的,可以面对各级各类师资培训,也可以是职前、入职、职后的一体化教育。再次,相比于进行简单的“教师教育”、“师范教育”的概念更替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和层次,在现有师范教育体系下兼容教师教育的内容和特点,也不失为一个很好选择。包含了教师教育的师范教育不仅承袭传统文化中师德师行熏陶,又能汲取教师教育的开放性、专业化,教师高学历化等特点,成为包含教师职前培养、初任入职考核、在职进修为一体的教师职业终身教育,更有益于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今中国师资培养教育改革进程下,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是具有共存的可行性的。

作者:杨蕊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进.教师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有德,江小惠.关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过渡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55-56.

[3]钟启泉,王艳玲.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2(6):22-25.

[4]朱旭东.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思考-从话语转变到制度转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22-26.

[5]吴遵民,张松玲,秦洁.强化还是削弱—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112-116.

[6]潘懋元,吴玫.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2004(7):13-17.

师资培育论文篇11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培养依据

1.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培养也既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就此而言,“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和管理模式。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本”,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2.教育部、上海市有关文件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培养离不开教育部和上海市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首先,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有两个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8〕5号)。在第二个文件中包含了青年教师培养的设想,体现在六个方面: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大力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组织建设;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配配备工作;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切实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可见,教育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进行了周密完整的规划,着重强调了一些亟待做好的工作:各级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重大意义;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组织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发展;加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打造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提供学科支持;要求各高校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政策和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得到落实。

其次,上海市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培养文件。2011年,上海市《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实施“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规定了上海市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资助制度,包括: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条件。青年教师是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初进上海市高校工作不满两年,任讲师以下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道德;具有发展潜力,有投身教学,科研志向等。资助制度的内容主要为“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该计划是市教卫党委和市教委设立的专项青年教师培养和资助计划,主要帮助新进高校的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启动工作。“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每年申报、选拔一次。“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培养期为2年,给予入选者一次性资助经费2至5万元(其中:专职导师指导费5000元)。鼓励学校给予相应配套经费支持。上海市文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加以细化,提供了更详细的方案。在经费支持上也提出了详尽细则和培养条件,可以说,该方案是对和教育部关于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的延伸和细化。

3.上海市各高校拟定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本文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内容,选择上海市10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有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其中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杉达学院较为典型。具体内容如下:《复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体现了社科部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的理念。一是严把入口关,选拔优秀博士进校。社科部40岁以下的11位青年教师全部是博士学位获得者。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学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物质待遇、教师地位、学科科研、业务培训等方面进行综合改进和加强,出实招,见实效,鼓励教书育人。为造就和凝聚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按照学校《关于加速青年教师培养实施方案》、“复旦大学世纪之星选拔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科学、合理制定了相应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和考核制度。给予青年教师研究经费和出国进修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开辟自己的学术方向。学校制订了鼓励青年教师到国际一流大学进修的计划,要求青年教师在晋升副教授之前,必须要有学生工作经历,必须要有海外一流大学进修经历。《上海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培养办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创造了条件,培养要求是:入选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三年工作计划及目标;进行国内外业务进修;完整指导一轮硕士生;每年都能在国家或国际核心学术刊物或相当级别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或三年出版一本专著;取得部级或部委、省市级科研项目,平均每年科研经费不少于0.3万元,其项目完成情况良好,能通过专家鉴定,并产生一定的影响;三年内争取获得省市级三等奖以上科研奖励或教学奖。《上海海洋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学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队伍,使其成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宣讲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上海杉达学院在2006年和2008年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对学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并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4所学校的政策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有共同点:高校制定的政策都离不开、教育部文件的框架和指导;高校所制定的政策都是以上海市教委对青年教师的资助计划为依托;高校所制定的政策都是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制定。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培养内涵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8〕5号)中,、教育部在宏观上设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组织机构、选配好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聘配备工作、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对青年教师培养作出明确规划:培养主要采取项目资助方式,分为教学和科研两大类。“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培养期为2年,给予入选者一次性资助费用2至5万元、鼓励学校给予相应配套经费支持。市教委党委、市教委委托市科教党校有计划地安排培养对象开展培训。对出色完成本计划并经评估检查获得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高校青年教师,将列入市教卫党委、市教委设立的“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的评选范围。由此可见,、教育部、上海市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资助优秀的青年教师、完善教师的表彰奖励机制等。

复旦大学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内容主要体现在:严把教师招聘关,大力引进人才;强化起步阶段培养管理,增强学术综合素质;适时学术评估,建立长聘轨道机制。重点强化起步阶段培养管理,增强学术综合素质能力。其具体内容体现在如下方面:以院系为主体,实施青年教师综合培养,新进校青年教师须承诺接受3年规划和岗位聘任期满考核,接受6年学术评估;加强青年教师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创造良好学术生态环境。自主有效实施青年教师带薪长期公派出国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公派和校际交流公派项目,积极拓展院系派出项目,在可能的条件下,设立院系专项基金、发展基金,用于青年教师国际化的培养;实行院长、书记与新进校青年教师年度岗位业绩谈话机制。院长、书记应结合青年教师年度规划实施进度和岗位年度考核,至少与每位进校三年内青年教师进行一次年度岗位业绩谈话。华东师范大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的内容有:一是资助课题。例如:华东师范教科院资助青年教师专项课题立项,重点资助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研究;二是开展培训。例如:社科部经常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系列培训讲座等。同济大学的青年教师培养内容除了有项目资金资助、完善青年教师评估体系,还举办教师沙龙和教师论坛。东华大学的培养内容如下: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项目资助,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基地,为青年教师提供课题支持。上海大学注重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经常组织青年教师的出国进修和考察工作。上海师范大学的社科处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创新团队的建设计划,为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访学与交流提供支持,单列名额以保证每年有教师有机会出国进修和访学。上海海洋大学充分落实教育部、上海市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资助。上海杉达学院要求青年教师兼做两个小班的辅导员,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真实情形,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通过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名家讲座、社会考察等措施,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上海建桥学院的青年教师培养包括出国进修、对外交流、参加上海市青年教师的培训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培养特点

从上文可以看出,上海市各个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培养方案和内容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各自特点。相同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个高校都能落实、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文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在工作上积极部署,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理念上对于培养青年教师有充分认识,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的传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大学生成长、推动各个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等方面。例如复旦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都要求青年教师必须爱党敬业,永远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其他各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选拔都包括青年教师的道德品德等内在素质要求。

师资培育论文篇12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上。学者们往往是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基础上,论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相关内容。但对其内涵尚没有统一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李娟华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在具备教师专业化一般特征的同时,有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应具备职业要求和条件,即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职业伦理规范;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www.133229.coM李建荣、米靖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师应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三是教师职业是自身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职业。吴敏豪持同样的观点。刘娜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的、动态发展的,其内容包括: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被社会认可,应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职业学校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应具备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职业学校教师都应具备研究的意识并付诸教学实践,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从现有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研究看,学者们普遍先以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念作为铺垫,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融入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而形成自己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

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问题张小军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有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思想观念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次,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及专业结构等显性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再次,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尽合理、“双师”素质不高。郝文星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所面临的问题是:教师专业知能缺失,从教能力不足,职业道德有待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差,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自主受到限制,组织力量薄弱。王政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不足包括:专业知识培养的欠缺;专业技能培养的欠缺;专业态度、专业道德培养的缺陷。陈彩萍、员创治认为职业教育教师学历层次低;多数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能力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术训练。

职业教育教师群体专业化问题有的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吴全全认为,目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基本是一种从学科性原则出发的、基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教学论模式。其中所学知识内容主要是普通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专业科学相关知识的叠加。因此,职教师资培养过程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吴敏豪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科型教师比重较大;教师无暇深造和提高;师资培训资金短缺;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师评聘标准缺乏特色。贺文瑾、石伟平从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出发,指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上的问题;二是职教师资来源问题;三是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中的问题;四是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中的问题。王伟麟认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困境,一是职业院校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师范教育的欠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欠缺);二是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三是职校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存在的问题。还有学者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角度指出了相关的问题:重视有形保障,忽视无形保障;强化刚性保障,淡化柔性保障;保障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性。

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者们对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策略进行了较多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措施张小军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有: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行业职务证书的双重资格制度;高职院校教师拥有自己的专业自治组织;为社会提供切实服务;拥有专业自主权;高职院校教师的动态发展。宋丽娜提出的对策是:明确科研和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建立科研培训基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保证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投入。王政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困难,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策略:改变观念,提高职校教师地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确保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

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的措施陈彩萍、员创治针对我国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教师专业化可以通过社会化、校本化、师范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石伟平等人在总结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来源、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后,提出了以下对策: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提高职教师资的职业待遇和职业声望;构建科学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造就新型职教师资;改革教师培训传统方式,建立三元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加强职教师资在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健全职教师资制度体系,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王玉苗等人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提供精致化的有效培训;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通过批判性教学反思,形成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激活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邓泽军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化问题,分析了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努力激发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积极完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黄川川等人从职业精神培养的角度提出:应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证书标准”;实施“直通车工程”,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通道;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实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培养计划”。

总体而言,我国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借鉴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经验的探索阶段。因此,从各个角度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开展,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任重而道远。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不足

从总体看,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的内容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然而,在分析现有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要予以重视。

理论研究不足通过文献阅读我们发现,尽管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与普教教师专业化研究相比,研究成果太少;就内容来看,许多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从不同层面去研究、剖析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如何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等问题。

重模仿,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从文献分析来看,在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中,模仿比较多,有些甚至是套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方法。只是改变了形式,其实质还是普通教育的研究。例如,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专业标准等的界定过程中,参照的是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有些完全是一样。毫无疑问,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相比,后者的研究成果更丰富、更完善。可以通过模仿和借鉴促进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发展,但是不能仅靠模仿或者套用研究模式、方法,还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研究过程中融入职业教育特色元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

缺乏多元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相关的文献,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文献法,少数学者用到了比较法、调查法等。单一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说明的问题存在片面性。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入手,积极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和规律,应灵活地运用实证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展开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娟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析[j].教育探索,2006,(11):108-109.

[2]李建荣,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初探[j].职教论坛,2007,(3):55.

[3]吴敏豪.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27):52.

[4]刘娜.试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j].职教论坛,2006,(6):48.

[5]刘素婷.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9):94.

[6]张小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31.

[7]宋丽娜.中等职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4):48.

[8]郝文星.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0.

[9]王政.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浅议[j].科协论坛,2009,(1):168-169.

[10]陈彩萍,员创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84.

[11]吴全全.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2.

[12]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73-75.

[13]王伟麟.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j].职教通讯,2007,(8):63.

[14]吴铭.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4.

[15]王玉苗,孙志河,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5,(5):53-54.

[16]邓泽军.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及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6):24.

[17]黄川川,王文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6,(8):55-56.

作者简介:

师资培育论文篇13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上。学者们往往是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基础上,论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相关内容。但对其内涵尚没有统一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李娟华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在具备教师专业化一般特征的同时,有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应具备职业要求和条件,即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职业伦理规范;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李建荣、米靖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师应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三是教师职业是自身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职业。吴敏豪持同样的观点。刘娜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的、动态发展的,其内容包括: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被社会认可,应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职业学校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应具备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职业学校教师都应具备研究的意识并付诸教学实践,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从现有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研究看,学者们普遍先以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念作为铺垫,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融入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而形成自己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

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问题张小军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有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思想观念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次,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及专业结构等显性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再次,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尽合理、“双师”素质不高。郝文星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所面临的问题是:教师专业知能缺失,从教能力不足,职业道德有待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差,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自主受到限制,组织力量薄弱。王政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不足包括:专业知识培养的欠缺;专业技能培养的欠缺;专业态度、专业道德培养的缺陷。陈彩萍、员创治认为职业教育教师学历层次低;多数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能力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术训练。

职业教育教师群体专业化问题有的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吴全全认为,目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基本是一种从学科性原则出发的、基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教学论模式。其中所学知识内容主要是普通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专业科学相关知识的叠加。因此,职教师资培养过程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吴敏豪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科型教师比重较大;教师无暇深造和提高;师资培训资金短缺;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师评聘标准缺乏特色。贺文瑾、石伟平从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出发,指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上的问题;二是职教师资来源问题;三是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中的问题;四是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中的问题。王伟麟认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困境,一是职业院校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师范教育的欠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欠缺);二是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三是职校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存在的问题。还有学者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角度指出了相关的问题:重视有形保障,忽视无形保障;强化刚性保障,淡化柔性保障;保障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性。

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者们对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策略进行了较多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措施张小军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有: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行业职务证书的双重资格制度;高职院校教师拥有自己的专业自治组织;为社会提供切实服务;拥有专业自;高职院校教师的动态发展。宋丽娜提出的对策是:明确科研和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建立科研培训基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保证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投入。王政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困难,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策略:改变观念,提高职校教师地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确保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

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的措施陈彩萍、员创治针对我国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教师专业化可以通过社会化、校本化、师范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石伟平等人在总结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来源、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后,提出了以下对策: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提高职教师资的职业待遇和职业声望;构建科学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造就新型职教师资;改革教师培训传统方式,建立三元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加强职教师资在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健全职教师资制度体系,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王玉苗等人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提供精致化的有效培训;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通过批判性教学反思,形成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激活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邓泽军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化问题,分析了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努力激发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积极完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黄川川等人从职业精神培养的角度提出:应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证书标准”;实施“直通车工程”,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通道;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实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培养计划”。

总体而言,我国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借鉴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经验的探索阶段。因此,从各个角度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开展,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任重而道远。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不足

从总体看,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的内容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然而,在分析现有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要予以重视。

理论研究不足通过文献阅读我们发现,尽管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与普教教师专业化研究相比,研究成果太少;就内容来看,许多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从不同层面去研究、剖析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如何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等问题。

重模仿,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从文献分析来看,在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中,模仿比较多,有些甚至是套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方法。只是改变了形式,其实质还是普通教育的研究。例如,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专业标准等的界定过程中,参照的是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有些完全是一样。毫无疑问,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相比,后者的研究成果更丰富、更完善。可以通过模仿和借鉴促进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发展,但是不能仅靠模仿或者套用研究模式、方法,还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研究过程中融入职业教育特色元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

缺乏多元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相关的文献,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文献法,少数学者用到了比较法、调查法等。单一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说明的问题存在片面性。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入手,积极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和规律,应灵活地运用实证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展开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娟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析[j].教育探索,2006,(11):108-109.

[2]李建荣,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初探[j].职教论坛,2007,(3):55.

[3]吴敏豪.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27):52.

[4]刘娜.试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j].职教论坛,2006,(6):48.

[5]刘素婷.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9):94.

[6]张小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31.

[7]宋丽娜.中等职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4):48.

[8]郝文星.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0.

[9]王政.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浅议[j].科协论坛,2009,(1):168-169.

[10]陈彩萍,员创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84.

[11]吴全全.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2.

[12]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73-75.

[13]王伟麟.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j].职教通讯,2007,(8):63.

[14]吴铭.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4.

[15]王玉苗,孙志河,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5,(5):53-54.

[16]邓泽军.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及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6):24.

[17]黄川川,王文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6,(8):55-56.

作者简介: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