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复习提纲实用13篇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1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落後就要挨打 發展才是硬道理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4)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5)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詳情參照P8表格P9地圖)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5)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动。领导人:洪秀全 起义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军队;太平军 政权名称;太平天国 定都:南京改名天京(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 收复x疆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x疆的阴谋,清政府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x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x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2)经过: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辽东战役中: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增辟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在哪次战争之后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或危害)《南京条约》 1842年 中英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原因:1.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2.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3. 西方国家勾结起来,侵略中国,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中国落后: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的原因 2、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总述: 近代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政治的近代化即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和思想观念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具体来说,中国近代化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四件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6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7)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改革封建制度(中体西用)。(11)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2)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第7课 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5)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高潮—1898年,光绪帝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没有发动人民群众③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第8课 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3)代表人物:孙中山(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5)机关刊物—《民报》(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主要经过:①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意义: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到11日,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史称“辛亥革命”。③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④结 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8)历史意义:成功:*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第9课 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5)旗帜:“民主”和“科学” (6)宣传阵地:《新青年》(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钊又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8)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9)局限性:对东西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阶段 历史事件 时 间 领导阶级 主 张 意义(影响)学习西方器物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奕訢 ,曾国藩等) 师夷长技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 1898年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 维新变法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1911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 科学、民主 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特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感悟(结论):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③国家独立、政局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 ⑴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⑵经过: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②高潮: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工人阶段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⑶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⑷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 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⑸五四爱国运动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⑹“五四”精神内容: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⑺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①时间:1921年7月。 ②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一 艘游船上) ③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 ④内容:A、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B、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C、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⑤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①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段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②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3.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1课 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⑴建立时间:1924.5 ⑵地点:广州黄埔 ⑶名称:中国国民党陆民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将。⑷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⑸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2、北伐战争:⑴时间: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 ⑵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结果: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4.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也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2

二、立足《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以《考试说明》为纲回归课本

1、学习考纲、指南新精神

中考历史学科要复习的知识点既多且杂考查的角度又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如何设题最后还得回归课本回归考纲。因此我们的复习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紧扣考纲、把握趋势、夯实基础、锤炼能力”。每年市教科所的《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出炉后,我们备课组成员都会一起学习领会《考纲》和《复习指南》的新精神。特别注意比较当年《考纲》、《指南》和往年相互比较有啥新变化,变化点在哪,这些变化点就是我们当年须多关注须反复锤炼的重心。

2、复习立足考纲回归课本

近几中考试卷80%为基础题,另20%稍难题和较难题也以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为支撑,基本史实的再现仍是考察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因此,我校初三备课组的复习方针是紧扣《考试说明》,夯实基础,依据考试说明的知识要求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与整合。不求每一位同学能熟记所有的知识要点,但求学生对每一册,每一课内容的纲要非常熟悉,只有这样在开卷考时,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找到所考查的知识点的位置,加快答题速度,提高答题质量。

“回归课本”,就是复习时我们以课本为准则,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归纳与整合。第一轮的复习时我们“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细致地阅读教材,逐册、逐章、逐节地对《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全方位对知识进行梳理,绝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但是要注意的是复习不是上新课,不能照本宣科,要注意去粗取精,在整理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后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对基础知识了然于胸,在考场上才能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提高做题速度,才能节省出更多时间用来思考难度较大的题目。

3、根据《考试说明》构建知识网络与能力培养

初三年的学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初一二年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又要求在一学期里熟知三年的知识要点,理清知识结构,这就有些强其所难。因此需要老师根据考试说明精心编撰复习提纲,在提纲中按照章节顺序整理出各个章节的知识结构。一份好的复习提纲能让学生对知识结构一目了然,能抓住每一个学习主题的框架,熟悉提纲和课本目录。一份完整、详细的复习提纲,对学生来说是考场上必不可少的一件利器。

复习要注重基础知识但不能忽略能力培养。在复习中要注意基础与能力并重,因为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复习要点线结合,注意要点化、线索化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抓住了基础知识这个“点”还要注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这样就可以清晰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点线结合应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复习完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串线,复习完一本书后也可适当地串线,尤其是同一主题的内容更应该注意联系,由于历史总复习的时间很紧张不可能再有更多时间去组织专题复习,因此只能注意在平时复习时将之融入。实践证明,抓点线结合,便于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条理化。抓住了点,复习便有了针对性;抓住了线,就可以以线相串,串住一些知识点,就可以“顺藤摸瓜”,记住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3

“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程度如何?围绕这一问题,近两年来我们通过电话、网络、走访等形式,与贵州省多名高中历史教师进行了沟通,重点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还搜集了全套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对“纲要”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此外,利用学习培训的机会,和省内外高校“纲要”教师交流,就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仍然存在,课程内容渐进性不够。高中历史教材突出了内容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但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不够系统。现行“纲要”教材是在区别原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且编者要顾及“纲要”的课程性质及教材结构,致使“纲要”教材存在和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重复度较高的现象,课后学习思考题的设置也存在对大学生的思考和认知能力估计不足的问题。第二,教学方法脱节。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基本上能综合运用教师讲解、学生自学、提问等教学方法,但研究性教学方法管理不科学,教学过程中有探究之形,无探究之实。“纲要”课堂的教学形式比较呆板,不够灵活,理论讲述占据主导地位,师生之间互动较少。第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高中历史在教学上是基于学生初中阶段扎实的历史学习,已经形成初步的通史构建的基础之上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初中历史学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历史基础没有达到专家的预期要求和水平,进入高中以后难以适应专题史的学习,影响了学习积极性。高中文理分科以后,理科的学生不再学习历史。文理科学生对历史学习投入的时间、精力的差异,导致理科学生进大学后“纲要”课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出现的原因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现行教育管理机制的影响。“纲要”和高中历史的教材内容分别由教育部的社会科学司和基础教育司负责编写,这种教育管理机制难免会限制高中历史与“纲要”教学的衔接,包括在教材编写人员的协调沟通,专业科研等方面的联系合作等。二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最关心的都是怎样快速地掌握知识要点,正确解答各种考试题目,而对高中历史与“纲要”的教学内容衔接工作关注较少。进入大学以后,学生觉得“纲要”没有什么新意,激发不出学习兴趣,纯粹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在考前死记硬背“考试重点”。三是“纲要”教师衔接意识淡薄。当前高中历史调整了课程设置,但绝大多数“纲要”教师并不关注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很少有教师去主动研究高中历史课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流不多,对学生上大学前学习历史课的情况不了解,过多地依赖教材体系来开展教学活动,缺乏衔接的主动性。

三“、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本思路

(一)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衔接,是实现“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材编写不太可能做到使《纲要》和高中历史既不完全重复,又不产生脱节和错位。要实现“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在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方面下功夫。具体而言,任课教师需要将高中历史教材与“纲要”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全面了解其中的重复部分、待深化部分和脱节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有效调节内容的渐进性,强化理论的探索,加强对一些疑难问题的专题分析。对于高中历史已经讲清楚的内容,《纲要》教学中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即使是同样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选取一些有广度和深度的史料,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等加以补充,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丰满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以避免简单化、概念化。这样,任课教师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繁简得当,恰如其分。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4

备考方向;导学提纲;重要考点;内容整合;有效提问;认识水平

一、明确备考方向

高考历史备考方向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科书,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仔细研读,对于里面要求的主要历史事实、主要观点、知识关联、逻辑联系都要弄个清清楚楚,也要给学生讲个清清楚楚,并且要求学生把每课的课程标准要求都写在教材相应的位置以便学生自主复习时再次研读。高三一轮复习主要侧重打基础,具体的步骤和安排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可以按照一、二、三、四、六、七、五、八单元的顺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唤起高一、高二学习历史记忆的同时,对教材做了小小的整合。历史二轮复习主要是将教材专题史的形式转而采用编年史的方法进行复习,将历史知识通过另外一条线索穿起来,从而有利于我们看到具体某一段时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的发展情况,以及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我们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编写适合学生的导学提纲,“学(讲)思练”结合

“导学案教学”在课堂使用的流程包含以下基本环节:一导学,即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课前对教材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一些问题;二探究,学生围绕“导学案”进一步探讨问题;三检测,通过当堂达标测试,发现还存在哪些问题;四总结,指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五拓展,布置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与练习,并对完成作业与练习的数量、质量、时间,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高考中,对材料和解题思路的考查所占的比重要远远高于对教材知识的考查。考纲可以告诉考生考试的内容,但不能告诉考生考的材料和思路。所以高三复习平时就要编写适合学生的导学提纲,注意培养学生“学(讲)思练”结合。

三、做好重要考点的内容整合,掌握重要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科目知识点庞杂,所以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在第一轮复习期间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我们可以这样来整合:(1)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四、设计课堂有效提问,优化教学环节

课堂提问是教师上课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进行历史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提问的有效性。每一节课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等,都是历史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提问,而且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切忌平、淡、浅、直。提问类型要灵活多样。提问的类型,按认知水平可分为知识水平(考查是什么)、理解水平(考查为什么)、应用水平(考查怎么用)、分析水平(考查分析能力)、综合水平(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和评价水平(考查评价能力)六个由低到高不同层次水平的提问类型。按提问技巧可分为诱导式(设置诱导源)、疏导式(设置问题链)、阶梯式(设置阶梯状问题组)、对比式(考查比较辨析能力)四种类型。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管运用何种技巧,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与学习要求,精心设计。

五、融通基本史观,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高中历史要求学生掌握六大史观,即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并能分别从这些观点或角度去认识同一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观点能符合青少年学生阶段的特点;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古老的中国与现代的中国。相信各位教师如果在以上几个方面做得足够到位的话,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高三历史复习课,也定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提升学习能力,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能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作者:常爽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5

作为一名初三的历史教师,搜集中考信息是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例如,在第一学期的12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教育局或教研室都会给教师发一本《考试说明》。这个《考试说明》就是中考的“纲”,俗话说得好,“纲举目张”,只有狠狠地抓住这个“纲”,很好地研究这个“纲”,深刻地吃透这个“纲”,才能把握中考的命题趋势,把握中考的试题类型,才能把握中考解题的要求。此外,教师还要经常浏览最新的教学参考和杂志,时时关注网上有关中考的信息,力争将中考意识渗透到平时的复习教学中,把那些中考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穿插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将平时的工夫做足做好,就一定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三、注重基础知识,抓好专题训练

这里所说的注重基础知识,抓好专项训练,是指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历史复习时,首先,要做到以“纲”(《考试说明》)为纲,以“本”(课本)为本,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来个全面梳理,通过纵横联系,点线面体结合,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将知识的模糊点、疑惑点、漏缺点统统找出来,再通过分辨、解析、弥补,进一步整合,使之更加明晰,并将它们纵向联系,横向联系,进而形成一棵知识的网络树,织成一张知识的系统网。

其次,要做到以“纲”(《考试说明》)为纲,在复习时,要按照“纲”中的命题题型进行练习,对于选择题,诸如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的世界之最之类的,要让学生不用翻书就能够快速地作答。对于列举题,这类题目都是课本中比较重要且条理清晰的知识,只要教师在复习中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在书中做好记录,到时候一翻书就能够快速作答。对于材料解析类的题目,一般说来有两类,其一是源于教材的,这类题目只要学生能通过分析,明确隶属于教材的哪部分内容,解答也没有多大难度。其二是与社会生活联系得较为密切的,这类题目的答案要点也常在课本中,也就是平常说的用课本中的观点,去解答试卷中的问题。

再次,要做到以“本”为本,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千万不要忽略这一类读图、填图、分析图的试题,它在中考试题中所占的比例高达30%,且形式灵活多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读图、识图、填图环节十分薄弱的现象。他们在复习中只注重掌握教材中的文字内容,空间概念淡薄,图文转化能力也较差,更不晓得如何从图像中捕捉必要的信息来解答问题,再加上地理位置不明确,张冠李戴,导致在中考别严重的丢分。而这类现象只在复习中强化读图、识图、填图、分析图的训练,才能杜绝。

四、关注现实生活,注重热点问题

在历史复习中,教师可以选准一些与当前生活现实相关的重点、热点的问题,进行特别的专项练习。自从开卷考试以来,中考文综试题的命题,就从来没有回避热点,每年均是这样。在今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可以预测的是,试题将更加关注现实,更加注重热点。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两个“结合”,即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点的“结合”。在答题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解答更加接近中考试题的答案。

五、调节学生心理,从容直面中考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如果发现学生的心理有些许的变化,也要加以重视,不能掉以轻心,时刻注意调节。教师一定要从始至终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就要去做。在师生之间一定要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更要舍得情感的投入,要深入学生实际,听取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式。如若这样,那么,每一份恰如其分的要求,每一句温暖的鼓励,都能够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6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学会模仿教师编写提纲,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编提纲的练习机会。学习新课时,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学完一个单元后,可让学生编写单元知识结构,抽象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从而把新闻记者引向新的高度。例如,在讲完世界历史第一册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789──1814年的法国》时,要求学生列图表分析英、美、法革命进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历激烈、曲折、反复的斗争这一历史规律。

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学生在掌握了编写方法后,可以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同时由于具体现象又具有特殊性,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现象的不同点,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能力有积极意义。第四,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结构时,能帮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教会学生理线索,抓住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开始讲世界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然后教师概述世界史的分期、每个社会阶段的特征、基本内容等。在讲世界近代史时,要让学生明确必须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战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重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7

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迅速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国力竞争日益转变为人才竞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把目光投向教育,投向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上。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也融进了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历史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在课程理念上。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和发展性。强调本课程的宗旨不是培养历史学家,而是为培养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本课程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需要与体验,注重的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本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观的形成。如英国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点燃了学生心中对于英国和更广阔世界的好奇之火。学生思考历史怎样影响了现在,过去社会是什么样的,这些社会是怎样组织和运行国家政治的,什么信仰和文化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当他们这样做了后,学生就建立了关于历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年代结构。他们看到了人类经历的多样性,对他们作为个人和社会成员有了更多的理解。他们从历史中所学到的能够影响其个人选择、态度和价值认识。”

在课程目标上,重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能力培养。强调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美国在1994年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加拿大安大略省1998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则明确了在社会学习(1--6年级)、历史(7年级)、地理(8年级)中的态度培养要求,即“学生需要发展态度或者‘思维的习惯’,这对于学生在迅速发展的技术、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化而赋予特点的复杂社会中,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态度或思维习惯包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对个人、团体和全球社会文化的尊重、宽容和理解;对于环境的尊重和责任感;对于基本权利、特权和公民责任的理解和正确评价”。各国都把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如美国的纽约州将历史学习纳入社会学习范畴内,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力培养的体系。首先,将能力“分为思维能和思维策略两个方面”。“思维技能包括收集、解释、组织、分析、评价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思维策略包含学生运用信息进行问题解决、做决定、探究和理性化的过程”。其次,细化思维技能和思维策略所包括的各个技能,并告诉学生应如何习得。如收集信息能力,第一步是确定信息的多样性;第二步是认识多种多样信息的优势和局限;第三步是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种类;第四步是分析信息;第五步是组织收集的信息。再次,给教师提出能力培养过程的建议。可谓是目标明确,操作性强。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统一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技能和理解三个目标,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步:对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了解和理解;历史阐释;历史探究;历史信息的组织与交流。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课程标准则强调探究和交流技能的重要性。在课程内容上,以时间为轴,采用主题形式选择学生成长所需的营养配餐,并以新颖、富有时代感的形式呈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如美国历史课程标准是以历史理解和思考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如加拿大安大略省7--8年级的历史分为6个主题,即“新法国”、“英属北美”、“冲突和变化”、“联邦”、“加拿大西部的发展”、“加拿大:一个正在变化的社会”。教材的主要设计类型为经验中心式、社会中心式和人本中心式。如德国历史教科书的习题从书本走向了生活,将课堂和社会实践相联系。有一道题目是:“在你的家乡调一下,大战结束时有何征兆?”类似题目还有“参观战争纪念碑,并在你的家乡城镇考察一下战争的痕迹”等等。有的还要求学生根据一张问卷表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一次调查,并分析讨论调查结果。教材的呈现形式也极具时代性。如加拿大的教材出现了文本、网络相结合和虚拟(网络)两种形式。在课程实施上,重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多元性的课程评价。强调只有在教师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时,课程才开始实施,否则再好的课程设汁,也只是一张蓝图。如香港的《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1997年)特设“教学指引”项目,列出提问、故事讲述、视听教材辅助教学、模拟游戏、讨论及辩论、单元设计、资料研习、访问、参观等9类常用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类型,供教师参考。英国国家中学历史课程提出了“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并且提出了3个原则:安排适当的学习挑战;反映学生多样的学习需要;克服暂时的障碍,了解、评价个人和小组的学生。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评价的指标和工具也更为合理。如美国最近出版了包括多种学科的《促进 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标准指南》,在《社会学习评价指南》中明确提出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期望、历史学习的评价标准、历史和历史思维的成就指标。加拿大安大略省社会科课程标准在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提出了理解基本概念、探究与研究技能和利用地图与地球仪的技能、知识交流、概念与技能应用等4个评价指标。每个评价指标分为4个水平,并且现已成功地完成了第一轮l一8年级的课程学习评价。和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同步,我国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发展和进行改革。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首次构建了义务教育课程体系。1992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也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教材、教学过程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小学应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已成为继续深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后,既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如上海在总结第一轮课程改革的经验后,1999年又颁布了《面向2l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其中《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l0年)也同时颁布,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设想。北京市也于1999年制定并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有专家评论北京市的“标准”“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特别是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1997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在历史课程改革上提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新思路。1999年,以大纲的修改为始,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导航下,2l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

二、对大纲的分析和修订

1992年颁布的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改革的精神,曾经在一段时间适应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育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强调了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体现了历史课的时代感、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史论结合的特点。(3)在课程目标上,除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增加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目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们从“2l世纪的社会----2l世纪社会发展所需的新人----培养新人所需的教育”的思路出发,重新审视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发现大纲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下面主要从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和课程的编排三方面进行重点说明。首先,现行历史科课程目标存在着成人化、抽象化、绝对化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展开。以能力目标为例。在《初中大纲》中提出“培养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何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大纲中却没有阐述。从对历史课程的探讨上看,从教育者、从成人的角度去规范学生的认识,相对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因此,所制定的课程目标不免成人化,难以使学生领悟。如在《初中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这些要求对于初中生未免过高。另一方面,如何使学生在全球化社会中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与创新精神和能力也未涉及。这种目标的相对狭窄、绝对化问题在实际中带来了两个后果:一是片面性,即凡是不属于“三项任务”的目标,像审美、情感、心理素质等教育难以包括;二是泛化,即一些不在“思想教育”之列,而又在历|上科中存在的观念或教育(如上所述),在教学实际中被统统归之于“思想教育”。其次,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有些内容存在着繁、难、多、旧的情况。由于大纲是按照历史学的科学体系.而不是按照历史教学的体系来编排选择知识.仅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学术性,忽略了学生需要、社会需及学科知识三者的有机结合。其次,大纲所列出的知识点,其涉及的范围和领域之广,为其他国家的本国史教学所难以相比。大纲中知识量过大、知识点过密,对于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带来的后果是:如此广泛和众多的知识,使教师难以采用体验式、探究式等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展开和深入就会很难.学生陷入了知识点的海洋之中,对人类历史发展总体状况的把握反而不够。此外,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成果的推出,大纲中有些观点已经落后,需要调整。比如对“资本主义”的处理,在观点上缺乏客观和公允。再次,在课程编排上,存在着教学方法的论述过于简略和缺乏教学评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课程实施的效果。比如.现今历史课堂上存在着的“满堂灌”和“一讲到底”的弊端,除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程内容的密集有关外,恐怕与大纲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指导上的缺憾有很大关系。以上所述指出了大纲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追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会很多。我们认为,在课程的理念上未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过分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是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曾参与了对北京市2000多位学生课程学习状况的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对历史课程有以下反映:在学生对“最不愿学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3位;在学生对15门中学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2位,即学生心目中没有历史课的位置;在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5位。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之低,一方面令人震惊,另一方面再一次告诉我们:历史教学大纲确实已到了改革的时候了。在大纲修改中,专家组首先依照基础教育司起草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提出了此次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修订原则: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8

二、“精”

首先,教师课堂用语要精炼,讲解历史知识、历史概念要一针见血、准确到位。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解重要的知识点之外,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上。我将积累的学习方法整理成《历史自学秘籍》,学生要求我一次性倾囊相授,而我选择在课堂上一点一滴地向学生渗透。《自学秘籍》有5字诀窍:“读”:是读教材,要左手提纲,右手课本,让导学提纲引领你读出主干知识及重点内容;“看”:主要是浏览课本中重大事件相关的小字、插图,以防有遗漏;“记”:是对一些主干知识、重点、难点的知识进行背诵和记忆。这种“记”是一种强化记忆,一定要记得准确无误,“记”的时间,安排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候。那么怎样才算记住了?标准是6W――When、Where、Who、What、Why、How;“忆”:是对已复习过的课本内容“过电影”,也就是重新回忆一遍。“忆”的内容主要是教材知识网络,主干知识(重点、难点)。通过“忆”可对已掌握的知识了然于胸,这既会增强迎考的信心,又避免了对知识的简单重复;“思”:以点带面,让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个及至。具体的做法一方面要“思”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也就是我们当下的时髦用语――穿越,同性质、同领域的事件既要能够古今穿越,还要能中外穿越。如中外同时代或同性质事件,(中)鸦片战争与工业革命;(中)洋务运动、与(日)明治维新;一战与;抗战与二战等。另一方面要“思”,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有什么借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史为鉴才是学习历史的目的。

其次,精选练习,精心辅导。不对学生实行“题海战术”,那我就一定要身先士卒先入“题海”,对全国各地的结业考试题一一甄别后,再让学生们来练习。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题要精选,答题的方法也要独到。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应试方法,我把它称为《历史应试宝典》,《宝典》主要介绍了如何“审题”和“答题”,(不管什么题型都是“三堂会审”)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是“三审”:审题干、审备选项、审选择方向;材料解析题的审题,主要是“三审”:一审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如:时间、人物、事件、标点符号等;二审问题,明确答题要求和限制条件;三审分值,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题要点。

第三,巧设小结,精编专题。会考的考察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它可以考同一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也可以考不同时期的同一类事件。也就是说,会考既考察历史的阶段特征、也考察古今中外历史的联系和发展进程。因而,在第一轮复习时要作好阶段性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第二轮复习时,精心编好专题,提升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加深其理解。

三、“情”

充分利用好非智力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联络好师生感情。在良好师生关系下,学生心理上趋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方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很多学生在初一、初二时干劲十足,上了初三学习任务重,明显出现了倦怠感;有的学生存在偏科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给学生讲了“木桶效应”: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学习成绩就如木桶效应一样,只要有一科落下了就如木桶一样怎么都不会盛满水,总成绩会落后。讲这个道理就是要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结业考试。

四、“查”

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需要通过检查和考试来加以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可以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第二,检查和考试还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加以改进。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9

Key Words:History programmed,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curricular objectives,studying method

目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并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了新课程的实验工作。2002年秋,试验区将以十倍的规模扩大,到2004年中完成实验。到2005年秋季,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灵魂是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的18个课程标准中,涉及历史学科的有:《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以及小学《社会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课程标准”取代现行的“教学大纲”这一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二者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新课程的启动对历史教学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历史教师怎样才能适应这些新要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实际上课程改革的脚步声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甚至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来了。

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的演变,反映了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演进。回顾20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其实,“课程标准”在我国并非新词。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在教育改革方面,设立新学堂,制定新学制。清政府在各级学堂章程中,就有《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这可以说是课程标准的雏形。民国初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明确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40年。其中,民国时期颁发的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纲要(含修订本等)共计有18个版本*。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1950年颁发了《小学历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3年,我国学习苏联的做法,教育部着手制定教学大纲,于1956年颁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完整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这套大纲在使用中,各地反映要求过高、分量重、内容深。1957年,教育部发出精简教科书内容的通知,调整教学内容。1963年,教育部又制定了《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这两个大纲对1956年大纲的内容作了很大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0年进行了修订。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颁布了一套新的《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0年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

1986年,国家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8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2年进行了修订,并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2000年,教育部又对试用本作了修订,颁发了试用修订版。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1996年,国家教委制定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并于1997年起在两省一市(山西、江西、天津)试用。2000年1月,教育部对试用大纲作了修订,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扩大了试验范围。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

回眸百年,我们看到,我国的历史教育与时俱进,首先经历了由历史课程标准到历史教学大纲的演变。建国后,由历史教学大纲取代历史课程标准是时代的产物。这种变化与我国当时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历史教学大纲作为我国历史教育的指令性文件,对我国历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学大纲在我国四十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自身建设虽渐趋完善,但仍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正惟如此,目前进行的这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拟以“课程标准”取代现行的“教学大纲”。这样做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同时也是迈向新世纪之际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它还反映了我国的教育正在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潮流之中。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一,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或谓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教学大纲)。它隐含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成功者的教育,凡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都是成功者。

其二,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这种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其三,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意在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

其四,课程标准关注的是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获取结果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体验与变化。

总之,新课程就其理念而言,它的出发点是学生,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下我们试以《全日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第一版)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8月第三版)为例(以下行文中简称“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大纲”),进一步说明历史教育这种演进与发展的趋势。

首先,在体系构成方面。“历史教学大纲”由六个方面组成:导言、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评估。“历史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部分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部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实施建议部分包括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历史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比历史教学大纲涉及的范围更广,要求更具体。宏观上,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三段,即1—3年级、4—6年级、7—9年级。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国家制定的是7—9年级的历史课程标准。因此,历史课程应突出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历史课程标准的总体思路中提到“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第二,在课程目标方面。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思想教育三项任务。历史课程标准则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主要区别在于:

(1)历史教学大纲所描述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课程标准强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

(2)在知识与能力要求上,课程标准提出了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还提出了学生要“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表达能力、历史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增加了有关“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和“强化民主与法制的意识”等内容。历史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价值,重视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4)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即不仅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重视从体验知识、理解知识到独立判断的学习过程的完整性,改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两点:一是“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二是“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这方面内容是现行历史教学大纲所未曾涉及的。

第三,课程内容方面。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每个板块由内容概述和内容要点两部分组成,基本按历史发展的时序选择较为系统的教学内容,内容要点部分只有知识点的罗列,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没有作出规定。

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方面的基本理念是:注意体现时代性,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内容。避免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内容标准根据课程总体目标,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改变“难、繁、偏、旧”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可以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内容标准的概述部分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是基本的技能、能力要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学习主题部分共有九大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每个学习主题又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的内容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提出能力要求。如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学习主题的具体要求是:(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这里,凡在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凡在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凡在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其二是教学活动建议。仍以该学习主题为例,要求:(1)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2)收集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小故事,编写一期板报。

第四,课程实施方面。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了“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其中“教学建议”中有七个方面的要求,它相当于大纲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对历史观、史论结合的原则、历史知识的联系、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提出了要求和建议。除此之外,历史课程标准还要求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以此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第五,课程评价方面。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评估”部分对评估的目的、原则、对象(教师、学生)以及评估的形式和手段提出了一些粗略的要求。历史课程标准则在“教学建议”中的“评价建议”部分阐明了评价的指导思想,介绍了一些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建议。

以“教学评价”这一教育理念代替“教学评估”,反映了历史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从本质上说,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的内容应包括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防止仅仅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课程标准还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判应该采用各种评价方法,避免以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不仅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问题,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化,是我国历史教育发展与演进的重要表现,也是历史教育转型的重要标志。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代教育的理念特别是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要变化。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认清这种变化,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并在历史教学实践中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历史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先做一些准备:

首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历史课程标准》等指导性的文件,树立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员发展。教师要做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促进者而不是扼杀者。历史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它的直接目标是学生的人格、人性与文化素质的完美与升华,间接目标才是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与进步。换言之,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中的发展,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有牢固的课程目标意识。历史教学中所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就是全面贯彻落实课程目标。即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更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参与,发展个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10

一、就地取材,贴近生活,培养学习兴趣。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而言,小学基本没有接触过历史知识,历史是一门比较陌生的课程,他们会觉得历史离我们很远。此时,作为课程教学实施者的教师,需要有耐心,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应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如在讲授“炎帝教民农耕,是农业的创始人”时,我先是提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学校外有个通往百里新村的大门,大门上挂着的一块匾写着“神农门”三个大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个大门叫“神农门”吗?“神农”又是什么?这样一问,学生兴趣就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接着教师分析,得出结论。

二、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鉴于学生的年龄、知识和阅历等方面的原因,在阅读课文时会很费劲,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作为教师可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提纲导读等方法,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学会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让学生自己效仿教师编写提纲。如在教授七年级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老师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写出这一课的提纲。大部分学生都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从而完成了这样一份提纲:一、北方人口南迁(原因、时间、影响)。二、江南经济的发展:1.南朝政权的更替;2.江南经济的发展(原因、表现、作用),然后再细化。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科能力。因为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了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中学历史课本的特点是范围广、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较多,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是十分重要的。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其中关键的词语,做到看准、看细,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然后理解并归纳其中的主要内容,得出结论。如有这样一则材料:卫鞅曰:“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兴,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只要学生抓住“孝公”这两个关键字,就能把孝公与商鞅联系起来,这样材料所要回答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包括对历史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方法。

方法一,可将课本的相关知识编为顺口溜的形式。如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11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20世纪的历史尤其如此。在论证了高中宜于开设两门20世纪史之后,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的具体的课程内容。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12

(一)知识不牢固,答题能力欠缺

学生对教材中的人物像、插图、地图不熟悉、地理方位感差,史实不清。

(二)审题不清

部分学生审题马虎,或不注重审题,细心不够,甚至混淆概念,尽管答得很有条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三)材料解析的能力特别不好,往往答非所问

答题技巧性差,十分依赖课本。具体表现为:要求根据材料归纳来回答问题,学生没有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提炼出答案,而是在书本上东抄一句、西抄一句,结果答案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

二、开卷形势下的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一)研读课标大纲,真正领会课标精神

在复习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1.正确把握命题方向

《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内容、范围、题型、形式及其要求等情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这二者既是中考历史命题的依据,也是中考总复习的指南。

2.把握其精神实质

开卷考试的实质是要求教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按照考试大纲上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弄清楚有关考点知识。把握基础知识复习的重点内容,不越位、不超纲;每个知识点复习的深度和广度,不扩大、不降低、不拔高。在复习时注意社会热点和重要知识点相结合,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实事、大事的态度和精神,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二)夯实基础,学会应用

1.注意课本的目录做好单元复习

教师在复习中目录经常被忽略。目录的研究更有利于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历史,探求课与课之间、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合构建、融会贯通、梳理线索,学会阐释历史。如:在复习八年级第一单元时,就可以利用目录。学生很容易就知道本单元主要讲“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两个方面的内容,更可以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注意进行必要的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要求把具有同类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重新梳理线索和结构。不是再复习,而是要串连复习的知识点,将它形成一个整体。这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限制,给学生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脉络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重组。如:在复习“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这个问题时,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应该按照、农业合作化、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线索进行专题复习,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3.重视热点,深化复习

近年来,较多中考试卷中出现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来命题。这就要求大家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复习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收集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知识,要史论结合,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例如: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三农问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等,这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深化复习的关键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实现“课内所学,课外升华”,较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三)能力提升,归纳解题技巧

在进行练习讲评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还要训练学生的分析和解答问题能力。我市中考题型有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改错题、问答题。下面就这四种题型的解方法做一总结:

1.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做题时,学生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和选项,可采用排除法或肯定法。

2.材料解析题

主要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阅读能力。首先,学生要认真、快速阅读材料,懂得材料主要意思,认真审题,抓住关键内容。然后,根据问题来作答。

3.改错题

主要考查学生辨析错误的能力,要求学生指出错误并改正。

4.问答题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13

这个国庆假期,我静下心来认真扎实地研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一书,该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主要内容是“8个明确”“14个坚持”。“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每一个“坚持”都来自实践,又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8个明确”“14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和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与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纲要》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引导我们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理解和践行我党的“初心”“使命”,是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下面,我从深刻理解和践行我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维度和视角,谈一谈我学习领会《纲要》重要思想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一、正确领会“初心”和“使命”  

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通过《纲要》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深化理解。

1、从理论维度看《纲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初心”和“使命”的理论之源。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立志要为“大多数人的福祉奋斗”。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宣告共产主义的诞生,明确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和为少数人的利益,而共产主义运动是大多数人和为多数人的利益的独立运动”。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就是“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类解放”,追求的共产主义就是“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确立了这个“初心”,并为了这个“初心”,自觉承担起了“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出身“中产”,父亲是律师,爱人出身“贵族”,“初心”一经确立,就终身未改,在伦敦期间,马克思一家生活极度贫困,有两个孩子因病而亡。但马克思终身坚守“初心”,为“人类解放”的事业奋斗终生,直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马克思在自己工作的“椅子”上停止“思想”,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全世界无产者都向马克思落下崇敬的眼泪。

2、从党史维度看《纲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在于从成立那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就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历史课题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 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站起来的基点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解决第二个历史课题“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国家独立的政治前提,提供了思想资源、制度基础、实践经验。

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我们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之问,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3、从实践维度看《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初心”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来保障民生,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我们的“使命”就是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要求我们统揽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伟大实践。

4、从时代维度看《纲要》。从时代层面来理解“初心”和“使命”,有两个视角:一个视角就是“革命精神”。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评卷人。新时代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必须进行“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就因为我们党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使命”。

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强烈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初心”的重要内涵。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始终贯通“革命精神”,我们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社会革命。邓小平称改革开放为“第二次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深刻的社会革命。 

第二个视角是“全球视角”。中国共产党不仅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而且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志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追求的共产主义就是“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谋求的是“大多数人的福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我们以天下为公的精神,贡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我们搭建了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最大平台“一带一路”、编织了全球最大的“伙伴关系网”。我们按照“亲诚惠融”的理念处理周边关系、按照“真实亲诚”的理念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们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一系列务实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使命担当。大道不孤,德必有邻。 

二、怎样践行“初心”和“使命”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所以,我们就要从怎样去守好初心、践行使命,怎样去查找差距、抓好落实的角度,深刻理解《纲要》的重要思想内涵。

1、我们要从践行“初心”的角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一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最根本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二是要坚守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核心要义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坚守“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坚持调查研究,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特别是网络化条件下的群众工作。

三是要站稳群众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强化公仆意识践行初心。

2、我们要从践行“使命”的角度,着力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情怀。

一是要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按照统揽四个伟大的要求,围绕实现伟大梦想的目标和使命,深入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要求,通过经济建设创造物质文明,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物质基础;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创造政治文明,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政治保证;通过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创造政治文明,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通过社会建设创造社会文明,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社会条件;通过生态建设创造生态文化,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生态支撑。我们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