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化学论文实用13篇

初二化学论文
初二化学论文篇1
初二化学论文篇2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的常用方法有好多种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其中十字相乘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对于有些多项式直接应用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本文给出了通过变形而转化为直接应用这种方法的几类多项式。

一、可化为二次三项式的多项式

可化为二次三项式的多项式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比其他方法有规律,所以简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举例说明如下:

例1、把多项式a2x3+a(2a+1)x2+a(a+2)x+a+1分 解因式。

这是含有两个字母的高次多项式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由观察知,该多项式具有可化为关于a的二次三项式的特点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故重新组合后用此法分解。

解:a2x3+a(2a+1)x2+a(a+2)x+a+1

化为关于a的二次三项式 (x3+2x2+x)a2+(x2+2x+1)a+1

=x(x+1)2a2+(x+1)2a+1

x(x+1) 1

x+11

=[x(x+1)a+1][(x+1)a+1]

=(ax2+ax+1)(ax+a+1).

例2、把多项式ab(a-b)+bc(b-c)+ca(c-a)分解因式。

这是轮换对称多项式,乘开后可化为关于a或b或c的二次三项式。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就避免了用其他方法分解的繁难。

解:ab(a-b)+bc(b-c)+ca(c-a)

化为关于c的 二次三项式 (a-b)c2-(a2-b2)c+ab(a-b)

=(a-b)[c2-(a+b)c+ab]

=(a-b)(c-a)(c-b).

例3 把多项式 (x+y)(x+2y)(x+3y)(x+4y)-3y4分解因式

将该式化为关于多项式x2+5xy+4y2 的二次三项式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分解更为简便.

解:(x+y)(x+2y)(x+3y)(x+4y)-3y4

=(x2+5xy+4y2)2+2y2(x2+5xy+4y2)-3y4

=[( x2+5xy+4y2)+ 3y2][(x2+5xy+4y2)-y2]

=(x2+5xy+7y2) (x2+5xy+3y2).

例4 把多项式a4+b4+c4+2a2b2++2b2c2+2c2a2分解因式。

解: a4+b4+c4+2a2b2++2b2c2+2c2a2

化为关于a2的二次三项式a4+2(b2+c2)a2+(b4+2b2c2+c4)

=a4+2(b2+c2)a2+(b2+c2)2

=(a2+b2+c2)2

本例说明某些齐次式也可用这种方法分解因式。

二、二元二次多项式(注)(三元二次齐次式)

二元二次多项式ax2+bxy+cy2+dx+ey+f在实数范围内若能分解因式,则可分解为a1x+b1y+c1与a2x+b2y+c2的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由待定系数法得a=a1a2, c=b1b2,f=c1c2, b=a1b2+a2b1,d=a1c2+a2c1, e=b1c2+b2c1.于是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由十字相乘法得

二次项ax2+bxy+cy2=(a1x+b1y)(a2x+b2y).

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ax2+dx+f=(a1x+c1)(a2x+c2)

关于y的二次三项式cy2+ey+f=(b1y+c1)(b2y+c2)

上述三式的因式分解可以表述成

a1b1 c1

a2 b2c2

由此,一个二元二次多项式如果系数间有上述关系,可用此法分解因式。

例1、把 2x2-7xy-22y2-5x+35y-3分解因式。

解: 2x2-7xy-22y2-5x+35y-3

2 -111

12-3

=(2x-11y+1)(x+2y-3).

三元二次齐次式中,如果将第三个元看成常(系)数,也可用上述方法分解因式。

例2、把 2x2-3xy-5y2-11xz+31yz-6z2分解因式。

解:2x2-3xy-5y2-11xz+31yz-6z2

2-5z

1 1-6z

=(2x-5y+z)(x+y-6z).

初二化学论文篇3

一、引言

长久以来,学校一直被认为是传承人类文化的纽带,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因素。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大众传媒的广泛使用,目前校园初中生的“问题行为”越来越严重,如师生冲突、奇装异服、打架斗殴、逃课厌学、自私冷漠等,而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在这些方面尤为突出。这些“问题行为”与学校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相对立,也被称为反学校文化(郑金洲,2000)。反学校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综观国内外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从反抗理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学生反学校文化的具体形式是“对抗”,并以反抗学校权威为典型特征,具有积极、正向的意义。因此,研究中国国情下的学生反学校文化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从一个新的视角了解教育中存在的各类冲突和矛盾,更加理性地对待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

以往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方法单一。大多数反学校文化研究者采用观察与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来描述学生反学校文化的类型、意义、影响因素等,由于受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质性研究的结果缺乏代表性和推广性,也不便于对现象进行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分析(秦金亮,郭秀艳,2003)。二是反学校文化结构不明确,难以形成一份信效度较优的问卷。反学校文化结构是指反学校文化所包含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反学校文化的内涵,但对其结构较少涉及,不明确其结构,就不能从本质上了解反学校文化发生的机制,也就无法获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本研究以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个案访谈以及文本分析等方法,初步得出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结构,之后采用量化研究,编制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所获得的结构进行验证,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先后调查了三个样本。第一个是质性研究样本,选取杭州某中学初二(1)班全体学生及任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初二学生处于初中阶段最叛逆的时期,具有较明显的反学校文化现象,便于研究。

样本二为试测样本,用于问卷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从杭州市挑选农村普通初中、城市普通初中和城市重点初中各一所作为试测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一个班级。共发放问卷479份,回收问卷451份,回收率为94.15%。通过整理,将填答不全(空白题项超过5%)、疑似乱答(反应倾向明显)的问卷剔除,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38份。

样本三来自浙江杭州、金华、台州和江苏邳州、新沂等地初中学校,用于问卷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学校涵盖普通初中、重点初中,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问卷1153份,回收率为88.69%。经删除填答不全、疑似乱答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1075份,有效率为93.24%。

(二)研究过程

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个案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初步架构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

1.参与式观察

对样本一采取低介入的方式,以课堂教学观察为主,以课外活动观察为辅,总历时两个月。笔者每周不定期到校三天,课内观察主要集中在上午后两节和下午第一节课,共计观察课堂60次,涉及该班级所有科目,并参加了两次班会;课外观察主要在课间及午休,共计30小时。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教师管理方式、师生关系、学校活动、同学间交流、课间娱乐活动等,着重记录这些活动中的反抗行为以及笔者的反思。

2.个案访谈

根据观察和沟通,笔者选择那些反抗学校文化特征明显的学生作为深入访谈对象,共有8人,以开放式访谈为主,涉及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观念、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在学校生活中的实际反抗行为等方面。对教师的访谈则以班主任作为主要对象,同时也访谈了4位主课教师,访谈采用半结构式,着重了解学生的反抗态度和行为,同时分析师生对于学校、教学的态度和观念的异同,以避免轻信学生的描述和看法。最终转录完成的原始文本资料共25个访谈录音,访谈时间为20分钟到45分钟。

3.问卷项目编制与评定

对质性研究所得的文本材料进行编码、归类和汇总,在此基础上参照文献综述分析结果、国内外相关问卷(如学生反抗学校教育问卷),形成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理论建构,并设计问卷项目,编制预测问卷,共编制初始项目106个。邀请三位中学教师对项目的表述和内容进行评估,邀请3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项目与结构维度的拟合度进行评估,经过整理,最终形成的试测问卷共有58个项目。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形式。

4.初始问卷试测

使用初步编制的问卷对样本二试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删除5个题总相关未达显著水平以及高低分差异不显著的项目,并对剩下的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萃取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构成因素。

5.正式施测

使用修改后的问卷对样本三进行调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初步确立的反学校文化结构进行检验,最终确立合理的初中生反学校文化测评结构。并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

(三)数据的处理

1.质性研究资料的处理

本研究借鉴扎根理论的编码手段分析资料。资料分析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开放式编码阶段,笔者对资料中的每一条记录都仔细反思、总结概括,再根据具体的表现提炼出不同的主题;其次是关联式编码阶段,通过分析各主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合并已经形成的主题;最后是选择性编码阶段,在本阶段分析关联式编码找出来的关系,根据这些关系选择具有统领性的核心主题,三种编码方法并不具有绝对的次序性,而是反复进行的。本研究还采用扎根理论的不断比较原则,在资料与资料、资料与理论、理论与理论之间进行反复比较,以提高主题和结构的精确性(王海宁,2007)。

2.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13.0对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结构进行初步探索,使用LISREL8.7统计软件对所探索的结构进行验证。

三、研究结果

1.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结构的质性研究结果

经过对质性研究阶段所收集的材料反复地分析、比较、校正,终于形成了一个最稳定的结构,该结构由不公感、无趣感、无助感、违规行为、形式行为和建设行为六个维度构成,分别体现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层面。

认知层面包括无益感、不公感两个维度。无益感是指学生认为当前的教育毫无应用价值,读书只是为了混文凭;不公感是指学生认为学校教育管理不公平、不公正。

情绪层面包括无趣感、无助感两个维度。存在无趣感的学生认为学校是个大囚笼,学业无趣,环境乏味;无助感是指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得到帮助时的负面感受。

行为层面包括违规行为、形式行为和建设行为三个维度。违规行为是指比较明显、激烈的反抗行为;形式行为是指比较隐蔽的反抗行为,不易被教师发现;建设行为是指学生与学校、教师存在冲突,但能理性对待,会批判性思考。

2.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KMO的值为0.903,且Bartlett’s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分布值为3554.946(自由度为351),p

对53个项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最大变异法旋转,删除与其他项目之间的共同度低,或者与潜在结构无关的项目之后,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同时增加陡坡检验,依据陡坡图和转轴后的特征值、因素负荷矩阵抽取因素,因素分析的结果见表1。根据陡坡图显示,从第六个因素以后,坡度线甚为平缓,表示无其他明显因素存在,因此从中抽取六个因素较为适宜,因素负荷矩阵和特征值也表明该六个因素效果良好,其累计解释率达到61.604%。六个因素共27个项目,结合每个因素所含项目的内容以及质性研究的结果,将这六个因素分别命名(见表2)。

表1 转轴后的因素负荷矩阵、特征值和累计解释率

表2 初中生反学校文化六因素的命名及内容

3.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采用Lisrel8.7软件对探索性因素分析所确立的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主要从拟合优度的卡方检验(χ2/df)、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拟合优度指数(GFI)和相对拟合指数(CFI、NFI、IFI、NNFI)几方面指标来衡量结构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表3是本研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从衡量指标来看,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结构模型与调查数据拟合度较高,因此初期构建的结构模型较为合理。

表3 模型的拟合指标

4.《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信度分析结果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作为问卷信度分析的指标。从表4可以看出,《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表4 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信度分析结果

四、讨论

1.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结构的两种研究结论比较

通过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分析,并未萃取出质性研究中“无益感”这一维度。“无益感”是指初中生认为当前教育毫无意义,不能为以后的生活带来帮助,是笔者通过访谈杭州某初二班级几个反学校文化特征明显的学生得出的结论。出现不一致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质性研究对象单一且数量较少,很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量化研究通过大量施测,可以客观地反映宏观意向;另一方面,笔者在与一些中学教师交流的时候也发现,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普遍重视,中国历来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当前社会也仍然把学历当做一块“敲门的金砖头”,因此无论哪个阶层的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的思想。正如白媛媛和牛海彬(2009)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过程中文凭至上和学历主义思想甚嚣尘上,家庭教育也呈现出各种功利性,把受教育当做获得利益的手段。

因此,我国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结构有六个维度构成:不公感、无趣感、无助感、违规行为、形式行为和建设行为。

2.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结构的意义

通过对反学校文化结构的分析,验证了反学校文化研究中反抗论者的观点,即反学校文化具有积极正向的意义。反学校文化具有典型的“违规行为”“形式行为”等因素,但它不全然是一种扰乱秩序、亟需矫正的偏差行为,它还包括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精神,譬如反学校文化的“不公感”是对学校教育不公平、不公正的认知,是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体现;“建设行为”则是反学校文化学生主动谋求改变不合理控制和要求的创新精神。因此,正确看待和应对反学校文化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为以后踏入社会生活作准备,也有助于学校和教师获得一次深度自省与思索的机会。

五、结论

基于质性研究的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结构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由认知、情绪、行为三个层面六个维度构成。其中认知层面包括不公感、无趣感;情绪层面包括无助感;行为层面包括违规行为、形式行为和建设行为。

《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在大样本试测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形成六个维度共27个项目。正式施测结果表明,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以及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均较优,因此自编《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符合测量学要求,适宜作为测量工具。

主要参考文献:

[1]Anji, Sun. Development and factor analysis of the student resistance to schooling inventory[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95:55(5): 841–849.

[2]Willis, P.. Learning to labour[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3]白媛媛, 牛海彬.功利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反思[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11(5): 82–85.

[4]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高金峰, 李森.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类型与原因分析[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 4(1): 51–53.

[6]秦金亮, 郭秀艳. 论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的整合趋势[J]. 心理科学, 2003,26(1): 20-23.

[7]王海宁. 心理学理论建构的新方法——扎根理论[D]. 长春:吉林大学,2007.

[8]张人杰.校园文化与“反学校文化”[J]. 教育研究资讯,1994,2: 89–102.

[9]周晓燕. 青少年“反学校文化”:问题、意义与对策[J]. 教育学报, 2006,2(2): 60–64.

初二化学论文篇4

一、关于“文馆”的界定

“文馆”到底指什么,关涉到研究对象的确立,各家研究都有所不同的表述。正史所记,无一统摄性确定概念,而仅出现于专有名词之中,如弘文馆、崇文馆之类。两《唐书》有“三馆”一词,如《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上武则天书云“三馆生徒,即令追集”及《新唐书》卷十四“三馆学官座武官后”,但此“三馆”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馆,与文馆概念相去甚远。

较早关注文馆的学者是日本池田温先生,他认为唐代学馆之盛,中古所未见,而学士荣誉,尤著于青史。唐朝官制,政府图书之署有秘书省,国史编纂之府则有史馆,而教授学生之学校亦有国子监,及州、县学。其外更有馆院之设,可谓备矣。唐朝馆院,名称屡改,兴废不常,其名目大致有文学馆、弘文馆、崇文馆、崇玄馆、广文馆、集贤院、翰林院。[1]190-192照池田温氏的说法,文馆的范围是很大的,举凡掌管学艺、庋藏图籍、教授生徒、政治辅弼之机构,概应纳入文馆范围。

李德辉先生认为文馆似不应包括秘书省、史馆、国子监。上揭氏著指出:“两汉以降各王朝政权都以‘尊儒重学'为名,在掌理图书的秘书省之外设置了各种名目的‘馆',主掌图籍的校理编撰与生徒教授等事,以其多从事著撰文史等务,且馆中所聚都是文人,故统称文馆。它虽然属非常设性文化机构,但其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作用之大,却是一般秘书省、史馆、国子监等文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2]1这样就将文馆与常设性机构区分开来。

笔者认为,文馆概念所指,是与论题的选择密切相关的。研究者所关注的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对文馆的界定大可不必相同。拙著《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从制度与文学的关联性入手,在制度考辨的基础上,解决与此相关的文学问题。因此,从宏观通照的角度出发,将“中央文馆”界定为:(1)是指唐代中央文馆,与地方文化机构有别;(2)是指与文化建设和文学发展的联系较为密切的馆所。因而选定包括国子监、史馆、秘书省和崇文馆、弘文馆、集贤院、崇玄馆、广文馆等文化馆所作为研究的对象。[3]4-5正是缘于所解决的不同问题,其所关注对象也不一样。罗时进先生《唐诗演进论》比较重视文馆与诗歌关系的讨论,因此该书的第一章《唐初文馆与初唐诗风》说:“在初唐诗坛上有四代文馆学士相继主持局面,而四代人恰恰形成四个学士集团,这就是开国初太宗朝文馆学士集团、高宗朝文馆学士集团、武后朝的珠英学时集团和中宗朝的景龙学士集团。”[4]4-5另外,李福长《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5]着重探讨的是学士与政治的关系,因此选取的对象依次为秦府文学馆学士、弘文馆学士、北门学士、集贤学士、翰林学士。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6],也是从实际研究需要出发,对文馆有不同的择取。

二、文馆与文学研究

(一)文馆制度梳理和考辨

以文馆作为切入点来讨论,以往的研究更侧重于历史学和政治学,因此,制度考辨和文馆史梳理成为研究的热点。关于国子监研究,在一般论文之外,大都散见于各种教育史专书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台湾高明士《唐代学制之渊源及其演变》[7]和任育才《唐代官学教育的改革》[8]、《唐代官学体系的形成》[9],诸文在制度考论方面极为细致翔实。对唐代史馆的研究,本身就是史学界一个热门,讨论的文章和著作都很多。不过,相较而言,台湾张荣芳《唐代的史馆与史官》[10]一书尤有特色,张氏较为全面地梳理了相关制度。关于唐代秘书省的研究,主要有赵永东《谈谈唐代的秘书省》[11],陆庆夫《唐代秘书述略》[12]和曹之《唐代秘书省群僚考略》[13]。李万健《唐代目录学的发展及成就》[14],从目录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秘书省在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弘文、崇文二馆的制度性考辨,亦主要散见于诸教育史著作中。论文方面,李锦绣《试论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15]和牛致功《唐代的学士》[16]二文,较为详细深入。研究集贤院最珍贵的资料是唐代韦述的《集贤记注》,但原本已佚,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宋代王应麟《玉海》中所引的数十条。上世纪二十年代,朱??钩稽排比,撰成《〈集贤记注〉辑释》[17],是研究集贤殿书院的基本材料。日本学者池田温《盛唐之集贤院》[1]从沿革、省舍、储藏、修纂、故实、职掌、禄廪、官联八个方面进行考察。随后,郑伟章、赵永东、刘健明、李??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集贤院制度进行考察。

关于崇玄馆的研究相对薄弱,一般置于对唐代道举和道教的考察之中。讨论广文馆的文章也不多,廖健琦《唐代广文馆考论》[18]从设立时间、设立原因和中唐之后的存否等方面立论,较有新意。关于广文馆的性质,台湾高明士先生认为“其目的在招收国子监学生之攻读进士科者,有如今日在学校内附设之补习教育。”[7]206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合乎事实。招收国子监学生攻读进士科者固然不错,但所谓的补习教育因广文馆自身为一独立教育单位而不能成立,广文馆业进士者的资格亦非补习生。

(二)文馆与诗歌

文馆与文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诗歌方面,包括律体律调分析、唱和诗集整理、诗学著作考辨和诗学理论溯源等。

1、关于律体律调的探讨较早研究唐诗律体律调的是郭绍虞先生,收录于《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19]中的《永明声病说》、《从永明体到律体》、《再论永明声病说》、《声律说考辨》等文章主要从五言诗音步的角度,说明“古”、“律”之间的声律问题。1986年,赵昌平发表《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20],考定初唐九次重要“七律”应制唱和组诗,结论是七律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是五律每句加二字而来的,七律的渊源当是蜕化于骈赋化的歌行。香港邝健行《初唐五言律体律调完成过程之观察及其相关问题之讨论》[21],从单句句调不合、失对联数、失黏首数、不合律首数等方面,考察初唐作家虞世南、李百药等22人519首接近五律诗歌的声律状况。邝文认为律调受到重视和探讨,主要是作者顺应文体本身的发展、从事探索的结果,跟君主的好文无关。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葛晓音先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分别讨论宫廷文人在初盛唐诗歌艺术发展中的作用、七言歌行的发展以及绝句的发展等问题。葛氏虽不是直接探讨初盛唐诗歌律体律调,但却有借鉴和启发意义。正是在乃师的鼓励和启发之下,杜晓勤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22]指出:五言律体的形成虽然几经波折,但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宫廷诗人。如果没有他们对诗歌声律美的不懈追求,没有他们对原有诗歌声律模式的突破与创新,五言新体诗的律化进程无疑会更漫长。可是,杜氏所认为的律体律调最终定型于沈宋即“沈宋体”的看法,虽与众多文学史同调,却不为陈铁民先生所接受,陈先生经过分析考证,认为律体的定型是初唐一批珠英学士、修文馆学士,其功不能全归于沈宋二人。[23]

2、唱和诗集的整理初唐唱和诗集的整理主要集中在《翰林学士集》、《珠英学士集》、《景龙文馆记》。

(1)《翰林学士集》翰林学士之名,始于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其时改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因此,对于《翰林学士集》的结集和标题,众多学者提出揣测,但以陈尚君和日本森立之的说法为上,森立之疑为许敬宗所撰,陈尚君进一步指出可能为许敬宗别集残卷,理由为集中收许诗最多,每题皆有其作品,且目录亦以其诗列目。[24]3贾晋华先生在《翰林学士集》的基础上,广引文献,将太宗朝宫廷诗人群的唱和篇章及文学活动逐一考证,起于武德九年九月,终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共考得太宗君臣唱和诗214首又2断句,文赋13首,预唱诗人45人。[25]12-33

(2)《珠英集》《珠英集》又称《珠英学士集》,五卷,唐崔融集武后时修《三教珠英》学士李峤、张说等诗而成,宋以后散佚。现存敦煌写本二卷,分藏英国和法国,编号为斯2717、伯3771。《珠英学士集》的整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董康、向达、王重民、项楚、吴其昱等学者都作出过重要贡献,最终由徐俊先生全面完成。徐俊先生将英、法所藏写本拼接对看,得出法藏伯卷当为英藏斯卷《珠英集》第五卷的部分内容,这样就将二处分藏的残篇连接起来。徐先生对《珠英集》考证的重要成果主要有两点:第一,校正历来关于学士人数的记载,明确为47人;第二,全面整理校勘现存诗歌,共得55首。[26]548-587

(3)《景龙文馆记》据《新唐书·李?传》、《唐诗纪诗》卷九李?条、《唐会要》卷六十四“宏文馆”条、《直斋书录解题》卷七、《玉海》卷五十七等文献记载,中宗景龙二年置修文馆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以象四时八节十二时,其后被选者不一。他们围绕中宗宴饮优游、频频唱和。身为学士之一的武平一将此其间的活动记录下来,并录有唱和作品及诸学士传,名为《景龙文馆记》。较早注意到《文馆记》的是日本学者,如高木正一《景龙の宫廷诗坛と七言律诗の形成》,西村富美子《唐初期の应制诗人》、安东俊六《景龙宫廷文学の创作基盘》都力图还原宫廷文学活动及其相关背景。[25]44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有陶敏《〈景龙文馆记〉考》[27],贾晋华《〈景龙文馆记〉辑校》[25]和《〈景龙文馆记〉与中宗朝学士群》[25]。陶文侧重于成书始末及版本流传等文献学方面,贾文则全面辑校了《文馆记》,并对其间活动进行编年。

3、相关诗学著作考辨和诗学理论溯源初唐三大诗学著作,即上官仪《笔札华梁》、元兢《诗髓脑》、崔融《新定诗体》。此三者始见录于中唐求学之日僧空海所著《文镜秘府论》,后辗转传抄,面目全非,经王梦鸥先生大力考证,基本上还其原貌。王先生认为宋代《吟窗杂录》所录《魏文帝诗格》即传抄《笔札华梁》所成,而以现存于《吟窗杂录》卷六李峤《评诗格》所载十体九对之文字与《文镜秘府论》所引崔氏之语相对照,李峤《评诗格》与崔融《新定诗体》实为同一书,《评诗格》乃后人所伪托李名也。此后所论,陈陈相因,大抵不出王先生所述范围。

王氏不仅考论有关初唐新体诗成立的两种残书,更论及初唐诗学产生之渊源,并分析其成因。认为初唐诗学,多为适应宫廷之艺文生活而发达,殆与齐梁时代相类似。其诗体既沿袭江左余风,而诗学之所发明者,亦即为齐梁诗体之分析。从分析而创立若干规格,转成唐代试士之圭臬。按其作业,自始即偏向于“缀文”之道,而与吟咏“情志”者无直接关系。[28]

(三)其它研究

诗歌之外,研究文馆与文学之关联性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探讨唐初所修前代“八史”与初唐文学思想的关系。这在文学批评史、思想史等著述中都有论及,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论述尤为详备。曾守正《唐初史官文学思想及其形成》[29],从唐初史官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成因、评骘三方面来考量初唐史官的文学思想。李胜《初唐史家文论特色检讨》[30]认为:以令狐德?薄⑽赫魑??淼某跆剖芳业奈难Ъ?猓?砻婵蠢矗?袷钦壑缘骱停?燮涫抵剩?虮硐至硕晕难Х⒄构媛傻娜?嫒鲜叮?显纭⒁步险?返匚?饣圆永玫奶拼?难е赋隽朔⒄狗较颉?/p>

其它文体方面,如从文馆的角度来观照小说、散文的演变之类的论著不多。拙著《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力图有所突破,对文馆与唐传奇、实录、墓碑文、行状等文体之关联,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拙文《从行状和墓碑文看唐代骈文的演进》[31],从文馆的角度提出构建分体骈文史的断想。

三、研究空间的拓展

从文馆研究的历史来看,研究者比较重视这样几个问题:(1)历史学视野,关注文馆制度本身的渊源和流变,着重于制度的梳理和考辨。(2)政治学视野,着力剖析文馆文士与政治之间的关系。(3)文馆与文学的关系,可归结为:文馆学士与作家群体;文馆创作与文坛风尚;文学盛衰与文学嬗变;文馆唱和和诗体发育等方面。[2]399-402

上述成果无疑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其中的缺失和不足也不容忽视。由于侧重点不一,他们往往致力于某一中央文化机构的研究,“点”多“面”少,缺少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又囿于论题性质,历史学、政治学研究较多,因而在“与文学”之关系的讨论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重新思考已有成果,笔者认为文馆与文学研究空间的拓展,主要还有赖于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研究视野的开拓。应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和理论,选取文士社会角色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究文馆与文学之关系,是比较有价值和意义的:其一,回归文学本位研究。传统研究在历史学、政治学等方面揭示文馆的价值,但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观照,我们必须同时看到,其成果一方面可作文学研究之参照,另一方面其落脚点并非文学。吸收前人成果,推进并深化文馆与文学之关系的研究,改变过去的研究格局和研究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学术史意义。其二,运用已有文馆研究成果,借鉴社会学理论,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力图在历史文化学和文学社会学层面有所突破,还原文馆文人与唐代文学演进的历史原貌。因此,系统化现有成果的同时,也是对前沿学术方法运用的检测,具有理论探索意义。其三,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文人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学者热衷于从空间分布、科第出身、文化背景等角度来剖析文士的精神风貌,对于文士社会角色与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之联系则关注不够。因此,从文士社会角色变迁来考察文馆文人的精神风尚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依据社会学相关理论,社会角色有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之分。就文馆而言,前者主要有学官、史官、图籍校勘官、著作郎官、学士五大类,后者主要包括经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等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免交叉和互换。未来的研究应打破成例,努力解决与此两种社会角色相关的文学问题,从角色之意识、评价、社会流动、心态等层面分别探讨与文学生成、发展、衍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剖析文士角色与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体演变的相互关系。加强动态研究,揭示文士角色与文学团体、文学风气、文艺思潮、文学传播等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流派之间的潜在规律。笔者以为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其一,文士任职中的角色本位意识与文学样式。所谓本位,在这里是指各文馆职事活动的规定性,比如学官之教育、史官之修史、图籍官员之校勘、著作郎官之著述等等。不同社会角色的文学创作,往往在题材、内容,甚至风格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比如秘书省校书官本位意识与咏物诗创作,文士任职与散文写作,史官“泛谏诤意识”与中唐传奇勃兴等。

其二,文士社会角色评价与文学。社会评价系指社会在文士选任、迁转和地位诸方面对文士职务作出价值判断和预测。从任职资格归纳文士选任中的文学因素,从职务变迁总结与迁转相关的文学质素,通过计量分析,在整体上把握选任和迁转的规律,并由此还原文士生活生存状态与文学群体性活动之间的关系。比如由于任职形成文学创作小集团,集体创作观念对文坛风尚之影响,各文馆社会地位高低变化与士子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等等。

其三,文士社会角色流动性与文学活动。文士社会角色流动是指文士京都任职与地方任职之间的区域流动。京都长安和洛阳是中央文馆所在地,也是当时的文化强势区,文士离开京都到其它地方任职,势必带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比如由韩愈迁谪岭南、白居易贬江州、刘禹锡之夔州等角色流动,推动弱势区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强弱势区域之间文学思想的交流和传播等等。

其四,学士文学角色批判与诗歌复古进程。将学士单独列出来讨论,是因为过去的研究将其局限于初唐诗歌声律问题。文学发展是诸种合力的结果,若将诗歌分成主流创作和非主流创作,从非线性发展来重新审视唐诗进程,则会发现唐诗演进轨迹受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之冲突的影响很大。一般而言,学士处于创作主流地位,同时又是京城文化、宫廷文化的代表,而非主流作家则是地方文化、民间文化的代言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诗歌复古实质上是文化冲突在文学上的一种表现,诗歌复古进程也是文化冲突与顺应的过程。

不过,多学科交叉研究要求研究者同时具备多门学科知识,在知识结构方面应有所提升和完善。同时,还应注意点面结合、虚实相间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采取现代科技手段,创建与研究相关的数据库,加强一般与个别有机相融的动态系统分析。

综上所述,历时性地来看,唐代文馆与文学研究在制度渊源流变的梳理和考辨、文馆与诗歌的分析探讨方面成果较为丰硕,而在文馆与小说散文等方面的讨论相对薄弱。总体而言,个案分析较强,整体论述较弱。虽然出现了《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和《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等专著,但从文学本位的角度来看,略嫌关注不够。因此,将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等与社会学结合起来,从文馆文士社会角色切入,解决相关文学问题,当是深具发掘潜力的未来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池田温.盛唐之集贤院[a].唐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李德辉.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吴夏平.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4]罗时进.唐诗演进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5]李福长.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m].济南:齐鲁书社,2005.

[6]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高明士.唐代学制之渊源及其演变[j].台湾大学历史系学报,1977(4).

[8]任育才.唐代官学教育的改革[j].台湾兴大历史学报,1998(8).

[9]任育才.唐代官学体系的形成[j].台湾文史学报,1997(27).

[10]张荣芳.唐代的史馆与史官[m].台北:私立东吴大学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84.

[11]赵永东.谈谈唐代的秘书省[j].文献,1987(1).

[12]陆庆夫.唐代秘书述略[j].秘书之友,1985(1).

[13]曹之.唐代秘书省群僚考略[j].图书与情报,2003(5).

[14]李万健.唐代目录学的发展及成就[j].文献,1995(1).

[15]李锦绣.试论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j].文献,1997(2).

[16]牛致功.唐代的学士[j].社会科学战线,1987(1).

[17]朱??.〈集贤记注〉辑释[j].国立中山大学文学史研究所月刊,1934(1).

[18]廖健琦.唐代广文馆考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6).

[19]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0]赵昌平.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j].中华文史论丛,1986(4).

[21]邝健行.初唐五言律体律调完成过程之观察及其相关问题之讨论[j].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0(21).

[22]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j].唐研究,1996(2).

[23]陈铁民.论律诗定型于初唐诸学士[j].文学遗产,2000(1).

[24]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5]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6]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7].陶敏.〈景龙文馆记〉考[j].文史,1999(48).

[28]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初二化学论文篇5

“两翼”是指两种具体的写作教学模式:一是体验式写作教学模式,其环节是:活动体验——阅读借鉴——自主写作——讲评修改;二是借鉴式写作教学模式,其环节是:实例导向——方法指导——写作训练——讲评修改。

“自主式写作”是指在写作训练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即写作训练通过设置学案的形式,引领学生借助学案,自主体验、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修改、自主反思,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全程参与写作的过程,使写作成为学生个性化的展现生活、表达情感、展示自我的需求。

二、“一体两翼”自主式写作的教学原则

(一)一体性原则

一是各年级之间写作能力训练点要一体化;二是体验、阅读、写作、修改要一体化;三是以写作学案为载体教师全程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式写作要一体化;四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要一体化;五是课堂写作和课外写生活化随笔、借鉴式练笔要一体化。

(二)整体性原则

写作基本能力、写作过程能力、文体写作能力的训练大部分情况下要融为一体进行;大部分的写作能力训练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具体分解为几个“基础型”写作能力分训练点和“提高型”写作能力分训练点;要打通生活、阅读、写作三者之间的联系;系列化的写作目标、开放化的写作方式、生活化的写作内容、全程化的写作指导、自主化的写作过程要有机统一。

(三)开放性原则

活动体验内容上的开放性,学生要根据写作目标以及方法导航,自主选择活动体验的内容;写作内容上的开放性,由于学生需要自主选择活动体验的内容,因而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体验内容而进行的写作也应该是开放性的;写作时空上的开放性,学生在写作前要有较长的活动体验时间、较大的活动体验空间以及较长的阅读时间为课堂写作做准备,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

(四)实践性原则

学生的写作训练要在体验、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教学的整个过程要成为学生的体验过程、实践过程;借助写作学案这个有效的载体,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体验、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修改、自主反思,做到在体验中学会体验,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在修改中学会写作、修改。

三、写作能力训练点的确定和训练安排

初中学段写作能力训练点的确定和写作能力训练点的训练体系安排,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文课程标准》,二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写作教学规律,四是现行的鲁教版教材。具体使用时,可根据学制的不同和教材的不同酌情调整。(鲁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学段写作能力训练点训练安排表见附表)

四、“一体两翼”自主式写作的教学模式

(一)体验式写作教学模式

1.活动体验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包括阅读相关的作品),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学生按照方法导航中的指导,根据具体的活动体验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体验形式,课前(提前几天到几个周)或课堂上认真地进行有关的体验活动。具体体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留有记录。

2.阅读借鉴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推荐的文章,借鉴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技法,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学生课前(提前一天到几天)自觉、认真地阅读学案上的文章和片段,思考、学习文章和片段中运用的写作技法。教师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训练点的难易,有所侧重地指导学生赏析、借鉴文章和片段中运用的写作技法。

3.自主写作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引领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法自主地表达自己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解决“学会写”的问题。

学生自觉地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法,课堂上按要求进行写作,或课外按要求写生活化随笔。

4.讲评修改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讲评、修改,学会写作,进一步解决“学会写”的问题。

首先,在浏览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学生写作能力训练点的掌握情况,选择若干典型的作文、片段,围绕预设的讲评、修改的侧重点,师生共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修改。然后,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预设的讲评、修改的侧重点,在酌情兼顾写作中其他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文章或对部分内容进行重写。具体进行修改时,要根据文章中的不同问题采用“增、删、扩、缩、改”法进行修改:“增、删”侧重于文章的内容方面,“扩、缩、改”侧重于文章的语言方面,“改”还侧重于文章的写法方面。个人修改之后,学生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有所侧重地总结本次写作训练全过程的收获,反思不足之处。

学生修改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快速批阅学生的作文,着重关注学生写作能力训练点的掌握情况和作文的修改、重写情况。对写作能力训练点掌握好和修改、重写效果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并且可通过朗读交流、墙报展示、专辑集锦、校刊发表、学科网站投稿、报刊投稿等多种形式展示、发表其文章;对修改、重写效果依然不好的学生指出其不足,并且要酌情要求其进行二次修改或二次写作。

(二)借鉴式写作教学模式

1.实例导向

学生课前(提前一天到几天)或课堂上认真地阅读学案上的实例,注意发现、思考实例中运用的有借鉴价值的写作技法。

2.方法指导

学生课前(提前一天到几天)认真地学习学案上针对实例进行的写法指导,酌情完成学案上设置的针对某些写作能力分训练点的训练内容;或学生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学习实例中需要借鉴的写作技法,酌情完成针对某些写作能力分训练点的训练内容。

3.写作训练

学生运用方法指导环节学过的写作技法,课堂上按要求完成有关的写作训练内容,或课外写有关的借鉴式练笔。

4.讲评修改

(此环节参考体验式写作教学模式)

五、“一体两翼”自主式写作学案的编写体例

(一)体验式写作学案编写体例

学习目标:包括三方面的写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学习目标的表述要从学生的角度着手。

1.活动体验

(1)方法导航

进行活动体验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活动体验的方法指导。方法指导要具体,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针对性。方法指导主要针对一类活动的体验,而不是针对一个活动的体验。

(2)活动体验

要根据具体的写作能力训练点,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情感点,在有助于引导学生广泛地关注自然、生活、自我、人生的基础上,至少设计两个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体验的活动体验内容。活动体验形式包括观察式体验、亲历式体验、访谈式体验、阅读式体验等,要根据具体的活动体验内容恰当地选取一种或几种活动体验形式。

2.阅读借鉴

(1)阅读文章

推荐的文章、片段要文质兼美,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首先要突出典型性,推荐的每篇文章、每个片段都要在一个或几个方面非常典型地运用了本次需要训练的写作能力分训练点(包括“提高型”写作能力分训练点);其次要兼顾全面性,推荐的文章、片段要包含本次所有需要训练的写作能力分训练点(包括“提高型”写作能力分训练点)。

(2)借鉴写法

针对推荐的文章、片段中运用的某些需要训练的写作能力分训练点,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具体赏析、借鉴,解说其具体运用的写作技法,酌情说明运用该写作技法的要求、注意事项等。

3.自主写作

预设的题目要紧扣具体的活动体验的内容,以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悟。

4.讲评修改

预设讲评、修改的侧重点,要做到两点:一是紧紧围绕写作能力训练点,二是语言的修改要贯穿始终。

讲评修改后,学生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有所侧重地总结本次写作训练全过程的收获,反思不足之处。

(二)借鉴式写作学案编写体例

学习目标:具体、恰当,具有可操作性;学习目标的表述要从学生的角度着手。

1.实例导向

列举的文章、片段要文质兼美,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列举的做法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首先要突出典型性,列举的每篇文章、每个片段、每个做法都要在一个或几个方面非常典型地运用本次需要训练的写作能力分训练点(包括“提高型”写作能力分训练点);其次要兼顾全面性,列举的文章、片段、做法要包含本次所有需要训练的写作能力分训练点(包括“提高型”写作能力分训练点)。要针对列举的文章、片段、做法中运用的写作能力训练点提出整体性的思考问题。

2.方法指导

对列举的文章、片段中运用的某些需要训练的写作能力分训练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说,说明其具体运用的写作技法,酌情说明运用该写作技法的要求、注意事项等;针对某些写作能力分训练点酌情设计具体的、恰当的训练内容。

3.写作训练

针对某些方法指导环节还未训练的写作能力分训练点酌情设计具体的恰当的训练内容;针对写作能力训练点设计具有一定综合性的训练内容,或一项训练内容需要用多种方法(这里一种方法就是指一个需要训练的写作能力分训练点)分别完成,或一项训练内容需要用多种方法共同完成。具体设计训练内容时,要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设计。

4.讲评修改

(此环节参考体验式写作学案编写体例)

六、“一体两翼”自主式写作对现阶段写作教学的改变

1.改变了现阶段写作教学非科学化、非能力化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形成了一套科学有序、具体实用的写作能力训练体系;(2)构建了两种操作性强的适用于所有的写作能力训练点的写作教学模式,突出了写作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特点;(3)提出了四条科学、实用的写作教学基本原则;(4)“基础型”写作能力分训练点和“提高型”写作能力分训练点的提出,既符合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思想,又较好地解决了同一写作能力训练点在不同年级的科学训练的问题;(5)整体上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能力、写作过程能力、文体写作能力为中心,“能力中心论”代替了“文章中心论”。

2.改变了现阶段写作教材无系统性、无操作性、无知识性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确定了73个具体的写作能力训练点,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原则确定了各年级具体的写作能力训练点,以具体的写作能力训练点为主线设计具体的训练内容,从根本上避免了无序、重复和无为;(2)以操作性强的具有全程化指导特点的写作学案的形式编写写作教材,且紧紧围绕“写什么”和“怎么写”,注重了陈述性写作知识、程序性写作知识、策略性写作知识的介绍,对写作教学进行了统一的定向、定质、定序。

3.改变了现阶段写作教学学生无兴趣、无体验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写作前有针对性地进行体验和写作指导,评改后教师具体的展示与发表的做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2)针对一类活动体验而不是一个活动体验进行具体的指导,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多样性的具体的活动代替了唯一性的具体的主题活动,使学生易于体验、乐于体验,有利于学生真正地进行多个活动体验;(3)针对一个训练点中所有的“基础型”写作能力分训练点和“提高型”写作能力分训练点选择典型的文章、片段供学生阅读、借鉴,而不是选择与具体写作内容相同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借鉴,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

鲁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学段写作能力训练点 训练方式和时间

记叙的顺序 J 初一上

动作描写 T 初一上

语言描写 T 初一上

记一件“普通型”的事 T 初一上

记一件“事中寓理型”的事 T 初一上

记一件“讴歌型”的事 T 初一上

横景描写 T 初一上

写想象文 J 初一上

续写(包括补写) J 初一上

肖像描写 T 初一下

神态描写 T 初一下

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 J 初一下

人物细节描写 T 初一下

场面描写 T 初一下

一件事写一人 T 初一下

记几件“普通型”的事 T 初一下

纵景描写 T 初一下

扩写 J 初一下

看图写记叙文 J 初一下

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 J 初二上

记叙的详略 J 初二上 *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J 初二上 *

过渡和照应 J 初二上 *

几件事写一人 T 初二上

人物传记(包括自传) T 初二上

叙写人和动物(包括植物、物品)的关系 T 初二上

一件事或几件事写几人 T 初二上

说明动物 T 初二上

仿写语句、片段和文章 J 初二上 全程

记叙的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 J 初二下 *

改写(改体裁、顺序、人称等) J 初二下 全程

记事物的发展、变化 T 初二下

说明方法的运用 J 初二下

说明的顺序 J 初二下

说明物品 T 初二下

说明建筑物 T 初二下

说明程序 T 初二下

说明事理或抽象事物 T 初二下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J 初三上 *

写游记 T 初三上

写托物言志类文章 T 初三上

提炼论点和论点的提出 J 初三上

选择运用论据和概括事实论据 J 初三上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具体运用和用探因法、假设法、对比法、条件法分析事实论据 J 初三上

论证结构 J 初三上

写一事一议类文章 J 初三上

写立论类文章 J 初三上

写驳论类文章 J 初三上

运用修辞和选用句式 J 初三下 全程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J 初三下 *

写书信 J 初三下

写读后感 J 初三下

写演讲稿(叙事类、议论类、抒情类) J 初三下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J 初三下 *

写一个人的成长、变化 T 初三下

写历史上的一个人物 T 初三下

缩写 J 初三下

写广告语和短信 J 初三下

写借景抒情类文章 T 初四上

写诗歌(咏物诗、哲理诗) J 初四上

写小小说 J 初四上

记几件“讴歌型”的事 T 初四上

看图写说明文和议论文 J 初四上

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J 初四 全程

材料作文的审题 J 初四 全程

话题作文的审题 J 初四 全程

拟题 J 初四 全程

立意 J 初四 全程

选材 J 初四 全程

构思 J 初四 全程

初二化学论文篇6

1、化学教学工作

在化学教学中,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并将其贯彻于平时教学中。平时能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多方取经,虚心向老教师讨教。课堂上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中考复习中,广泛收集试题,研究中考命题走向,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现状,夯实基础,注意试题间的联系和知识系统的归纳,提高复习效果。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20*年末顺利通过市青年教师业务达标考核,20*年被评为校级教学新秀。历年来,所带班化学在中考中均能取得较理想成绩。如20*届的初三(4)和(10)班在中考中化学班均分均名列同层次第一名。在学科竞赛中,能悉心指导学生,所辅导同学经常在竞赛中得奖,为学校争得荣誉。如20*年的省初中化学竞赛中,有2人获得省二等奖、3人获省三等奖,另两人获市级奖项。

2、班主任工作

连续三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培育一个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带动良好班风的形成。平时和任课老师密切配合,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力争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受到最佳指导。工作之余,经常采用电话联系、家庭走访、家校联系本等方式和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所带班级学习气氛良好、凝聚力强,学习成绩均在原有水平上取得一定提高。如20*届的初三(4)班,中考中获得了总分第七的好成绩(较接班时提高了5个名次)。该年度,本人也获得校优秀班主任称号。

3、教学研究和业绩

本人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能积极参加各类业务能力竞赛。如20*年,获校多媒体课件设计优秀奖。20*年,获市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评比三等奖及市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教案评比二等奖。20*年,获市初中化学新课程案例、教案评比二等奖,以及校级优秀公开课奖。20*年,先后两次参加市评优课比赛,先后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20*年,获校优秀公开课奖及多媒体课件优胜奖。

重视教学研究,及时将自己教学经验反思总结。如20*年,论文《谈情境教学法》获校论文评比三等奖。20*年,论文《新课程下的中考化学命题走向》获校论文评比二等奖。20*年,论文《化学新课程中创新教育初探》获市中学化学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初二化学论文篇7

一、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1.实用性

各个学科之间具有相互交叉的部分,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内容首先要与初中学科知识密切相关,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学生才能对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学习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潜力。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其目的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结合性原则

在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中,需要注重的是各个学科之间的结合性。如果英语写作、阅读教学在各个学科之间结合性不强,将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产生障碍,不利于跨学科阅读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中可以渗透文化礼节、流行服饰、体育赛事等内容,那么如何让这些原本不相关的内容产生联系并实现其写作教学意义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3.循序渐进性

具体的循序渐进式教学,主要按照学生的个性、语言水平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式教学,使学生在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认知不断提升,实际的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知识渗透需要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以让学生彻底理解为目标,促进其英语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阅读思维导图模式与写作教学模式相互结合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帮助学生迅速找到文章的中心点,并且将文章清晰地分段、分层次,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英语阅读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其实现的路径为:教师首先画文章题眼,然后找到与题眼相关的论述,并且引导学生逐一分析。将该种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分为三步:(1)提炼核心主题;(2)找出关键词;(3)论点陈述以及得出结论。

2.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案例分析

范例如下:最近,A校学生正在进行一场辩论,讨论的具体内容为城市公园要不要收门票?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下,有60% 的学生认为公园不应该收取门票,40% 的学生认为应该收取门票。请学生仔细思考并给出理由。

而该范文的核心与城市环保有关,因此,学生在文中不能缺少的就是与环境、自然、植物、空气质量等相关的词汇,首先,从核心主题分析 ,就能让学生在心中联想出很多词汇。这些词汇就是该篇范文的知识库,当学生在自我意识中组建了词汇库之后,就能在实际的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词汇。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流畅而且词汇丰富;第二部分是关键词,该范文中的关键词有三个:(1)60%同意;(2)连接词;(3)40%不同意。接下来针对不同的关键词进行内容衔接,在60%学生反对下,他们将城市公园视为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没有必要封闭起来,如,a place where people can rest but not a place to money.在40%同学赞成下,他们认为城市公园应该收取门票,出于对环境的保护,“need money to pay gardeners and other workers; buy plants and young trees...”。在以上两种观点下,需要连接词来对这样对立的观点进行衔接,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下进行讨论之后,需要总结出结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等。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难以提升。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有效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并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与写作框架,该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际英语教学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实用性、循序渐进性以及结合性等原则。

初二化学论文篇8

2008年1月,米歇尔应邀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康科迪亚大学美术学院讲学,介绍他的图像学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研讨视觉文化与当代图像学。其间,笔者有机会向米歇尔请教诸多问题,尤其是与笔者正写作的专著《视觉文化传播》相关的一些具体观点和概念。

在涉及视觉文化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时,笔者专门向米歇尔求证其观点:您主张的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不包括视觉艺术,诸如美术或绘画?米歇尔的答复非常明确:不包括。作为视觉文化研究之美国学派的领军人物,米歇尔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对潘诺夫斯基的传统图像学进行了挑战,并以“图像转向”为号召,主张超越绘画和视觉艺术,使图像研究成为后现代以来之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他弃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专业术语iconology,转而使用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常词汇picture(图画),以示自己的大众文化研究与前者的精英文化研究相区别。

要之,视觉文化研究中的美国学派,是指以米歇尔为代表的学者,他们主张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去研究非艺术的图像,而不再局限于美术的角度和作为艺术作品的图像。本文作者赞同超越美术领域去探讨美术,也认为美术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大师及经典作品。但是,笔者不认可美术研究同视觉文化研究相对立的观点,不认为二者相互排斥。相反,笔者认为,美术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关系是,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了美术研究,并为美术研究提供了一个超越美术的视角,这使研究者有可能从其它视角去发掘美术的更广、更深的意义,及其可能被美术研究所忽略的潜在价值。

二 三种图像

虽然笔者不能全盘接受米歇尔关于视觉文化之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褊狭主张,但这并不妨碍笔者向他进一步请教相关问题:美术史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有何区别?米歇尔回答说,美术研究和美术史研究,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来看待,即研究“艺术的图像”(artistic image),正如文学研究之于语言,是探讨怎样艺术地使用语言。相反,视觉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非艺术的图像”(non-artistic image),也即世俗的图像(vernacular image),尤如语言研究中对日常用语及其使用方法的关注。

在这样的意义上讲,所谓“图像转向”就不符合我们国内一些学者为“读图时代”的视觉狂欢而寻找舶来理论的初衷。就这个问题,笔者特意向米歇尔求证:您说“图像转向”,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被图像取代了,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在当代文化研究中不重要了?米歇尔的回答十分清楚:绝不是这样。他说,语言文字自有其价值,不可能被视觉图像所取代。今天,所谓图像转向,是说图像研究超越了美术研究的疆界,而进入了摄影、电视等新的大众传播领域。这个观点,正是米歇尔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的理论前提。

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涉及三个“图像”术语,颇能说明“图像转向”及美国学派之视觉文化研究所关注的新对象。第一个是潘诺夫斯基采用的图像学术语iconology,源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中的“肖似”一词,后来指基督教的图像,自19世纪初则被东正教用来指称圣像。潘诺夫斯基将这个词发展为专业术语,用于他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宗教艺术的阐释。第二个术语picture以其通俗化和大众化而具有后现代主义之平民文化色彩,不仅是对潘诺夫斯基之专业术语的颠覆,也是对其图像学基本概念的颠覆。然而,在米歇尔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中,他又使用了一个比较中性的术语image。于是,笔者向米歇尔请教:在当代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中,image与picture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异同?

米歇尔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这个问题:一个picture就象一张画片,你可以用电脑软件来修改它,也可以把它撕毁,但画片上的原初图像却无法被改变或毁掉,这原初图像就是image,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地方,例如,它以数码方式存在和传播。于是笔者问:这是不是说,picture指图像的物理(physical)存在,而image则是原初图像本身,超越了物理的存在,而隐身于变形的picture中?米歇尔回答说是这样,并进一步解释道:作为原初图像的image不能被人为地任意扭曲,而被扭曲的只能是picture。经过人为扭曲后的图像,已经不再是最早那个未被扭曲的原初图像,而是一个具有实际用途的picture,例如商业或宣传用途。然而,在这被扭曲的picture中,却以基因密码的方式保存着原初image的信息。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关注image怎样变成了picture,关注image所携带的信息,以及image经过了加工或人为的扭曲而成为picture后,这picture所具有的信息传播和宣传功能。

米歇尔的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便是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和实践。在涉及image转化为picture的过程和方式时,米歇尔提出了一个关于当代图像学的关键词“生物图像”(biopictures)。

三 生物图像

米歇尔对“生物图像”这一概念的阐释,是从人工智能、遗传基因、生物工程、数码复制等角度进行的。他的基本看法是,当作为image的图像借助大众传播工具而被广泛复制和传输时,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因为这是一个数码复制和传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码信息保留了image原初的dna编码。与此相对,失真的图像是人为操作时出现的有意扭曲,是操作者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为之。他认为,当代大众传媒对于图像的使用,有意利用了人为失真的picture,但我们透过这图像的表象,却能把握其原初图像的真实信息。

照我的理解,任何图像一旦经过传播,无论是image还是picture,都会失真。传播是一个大规模复制并散发的过程,处于传播之另一端的图像,与原初图像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这使复制和传播的图像,失去了它原初的语境。图像携带的原初信息,在相当程度上由其语境所确定,一个失去了自身时空语境的图像,只能是一个失真的图像,这就像本雅明所言,失去了该图像产生时的特定“光晕”(aura)。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传播图像,都是无根漂浮,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原初的本真。

针对笔者提出的这个疑问,米歇尔说,本雅明所说的图像复制,是机器复制,与今日数码复制完全不同。数码复制所传输的是图像的生物信息dna,而不是机器复制所传输的图像外观。生物信息虽然脱离了原初的“光晕”,但所携遗传密码并未改变,因此不存在失真问题,这是今日数码传输的要义。我在此注意到,米歇尔的探讨转入了技术层面,他绕过了图像文本与其语境的关系问题,而开始了形而下的解说。虽然笔者坚持认为,图像的信息受制于原初的语境,但“生物图像”之说,却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对我而言,这启发就在于“仿生学”(bionics)和仿生艺术。仿生学是二十世纪兴起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它研究生物功能,并转而将其应用于工程设计。例如在潜艇的设计中,为了降低航行的噪音,设计师们研究鲨鱼皮肤的内部构造,并模仿其构造而设计出具有静音功能的人工鲨鱼皮,用以制成消音瓦,将其覆盖于潜艇外壳,从而降低潜航噪音。这种生物仿制,是一种仿生学复制,尽管不必复制生物的外在表象,但却把握了生物遗传的信息编码,这使工程技术中的复制得以实现高保真。仿生艺术在西方兴起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环境保护主义的产物,多是以装置为外在形态的观念艺术,旨在传播环保意识。

由于米歇尔强调图像所携带的信息是以生物编码的方式来复制和传输,于是笔者便问他为何不用现成的术语“仿生图像”(bionic pictures),而要生造一个新术语“生物图像”,并问及二者有何种关系。米歇尔回答说,“生物图像”是一种用类似于克隆技术复制的图像,与机器复制的图像不同,不仅没有失真,反而因基因改造而优化了图像,而机器复制却因“光晕”不再而失去了原初的本真,因此,“生物图像”与“仿生图像”并无本质区别。

笔者由此想到,借助仿生学技术来复制图像,涉及的不仅仅是图像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涉及了特定外形所携带的内部基因密码。正是由于这生命遗传的密码,才使生物的外形与其功能密不可分,而生物外形与其生命功能的关系,又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要义,在今天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涉及到文化和学术的发展。在此,“生物图像”关注的是生物外形与生命信息的编码,关注二者间的功能关系,并与当代艺术的方式发生了某种关联。

四 恶搞图像

关于这种关联,在我看来,米歇尔的上述理论虽然不是关于美术的,但这理论的意义,却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代艺术。例如,生物图像的复制,可以帮助我们从理论渊源上认识今日艺术中的“恶搞”方式。恶搞是视觉艺术的一种修辞方式,然而西方当代艺术中的恶搞与今日中国时髦的恶搞却有本质的区别。尽管两者都以幽默为基调,但前者带有相对强烈的政治信息,而后者则大多出于赢利的商业目的和庸俗趣味。我这样说并不是要无条件地赞同西式恶搞或一概否定中式恶搞,我说的只是今日艺术中的一种倾向。

西式恶搞的政治内含,与米歇尔所说的“图像战争”(war of images)密切相关。米歇尔的讲座,从头至尾贯穿了他对美国总统布什及其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指责,他在讲座中使用的图像,也大多是伊拉克战争的新闻图片。照他的说法,发动战争和反对战争的双方,都利用了战地新闻图像。布什发动战争,其视觉依据之一,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中纽约世贸中心浓烟滚滚的图像,而后来人们反对伊拉克战争,其视觉依据之一,则是伊拉克阿布格拉监狱的虐囚照片和视像资料。

在虐囚图像中有一令人触目惊心者,是一个囚徒从头披着一身破麻布,双手接通两条电线。这个图像经过新闻媒介和网络而迅速传向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布什战争罪行的一大证据。由于这一图像广为流传而且极具感召力,美国苹果公司便将其借用来作商业推销,把原初图像中受电刑的囚徒,修改为一个听ipod的人正载歌载舞。这个被修改被扭曲了的图像作为广告推出后,招来社会各界的一片责难,苹果公司只好收回了这一不道德的广告,并灵机一动,又改头换貌赶制了嘲讽伊拉克战争的广告,继续推销自己的产品。

苹果公司对虐囚图像的两次修改利用,其实就是一种恶搞,先是商业恶搞,然后涂上了政治色彩。的确,除了这种商业恶搞,在西方有更多人对虐囚图像作了政治恶搞。米歇尔展示的一幅政治恶搞图像,是利用图中人的外形相关性,而将受电刑的伊拉克囚徒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经典的耶稣受难图重叠起来,由此赋予这一虐囚图像以强烈的政治性,表达了恶搞者对布什发动战争的不满。从米歇尔之当代图像学的角度看,原初的虐囚图像image和被修改的虐囚图像picture之间,虽然经过了复制和传播,外貌发生了变化和失真,但其生命遗传的编码却得到了保存。换言之,原初图像中的生命密码,通过数码复制和传播而被转移到扭曲的图像中。这生命密码所携带的信息就是有关人类蒙难的信息。正因为人类蒙难的基因密码以数字方式保存了下来,所以虐囚图才与耶稣受难图有了内在的同构,这类似于仿生学的同构,于是进一步唤起了读图者对这二者之视觉外形的认同,从而使政治恶搞的目的得以实现。

虽然米歇尔的视觉文化研究不涉及美术,但在虐囚图像的话题上,他却言及了旅居纽约的著名哥伦比亚画家费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因为这位以描绘傻笨肥俗的浅薄形象而闻名于世的当代大师,近年绘制了一系列关于美军在伊拉克监狱虐待囚徒的作品,以幽默的恶搞,来表达了艺术家明确的反战态度。博特罗的作品在纽约和欧美各地展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应和了西方世界的反战呼声。

在博特罗的绘画中,作为一种寓言的政治恶搞,发挥了图像的修辞功能,显示了图像的威力。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视觉文化理论,他超越了美术的领域,将视觉文化研究引入了传媒政治中,使我们可以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来阐释博特罗绘画的政治性和批评价值。然而非常有趣的是,米歇尔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一个“死心塌地的形式主义者”(i am a die-hard formalist)。我猜测,米歇尔的视觉文化研究,关注图像的构成、存在、复制、扭曲和传播方式,因此他是形式主义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一切的背后,以生命密码的方式潜藏着米歇尔的政治态度和批判精神,这使他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的文化政治学者。

初二化学论文篇9

美国学派的代表学者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米歇尔(W.J. Thomas Mitchell,1942-),他任教于该校英文系和美术史系,并任著名学术期刊《批评探索》的主编。米歇尔的学术专长在于比较文学和美术史论,他对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比较了解,并站在当代学术前沿,引领美国视觉文化研究的方向。米歇尔在中国的影响也比较大,其“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的概念,甚至成为国内文化商业界一些从业人员鼓吹文盲式“读图时代”的理论根据。米歇尔著述甚丰,涉及视觉文化之图像理论的主要有三部,《图像学:图像、文本、意识形态》(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1986)、《图像理论》(Picture Theory,1994)和《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从美国九一一到伊拉克虐囚》(Cloning Terror: the War of Images, 9-11 to Abu Ghraib),其中《图像理论》有中文译本,由陈永国、胡文征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

2008年1月,米歇尔应邀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康科迪亚大学美术学院讲学,介绍他的图像学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研讨视觉文化与当代图像学。其间,笔者有机会向米歇尔请教诸多问题,尤其是与笔者正写作的专著《视觉文化传播》相关的一些具体观点和概念。

在涉及视觉文化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时,笔者专门向米歇尔求证其观点:您主张的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不包括视觉艺术,诸如美术或绘画?米歇尔的答复非常明确:不包括。作为视觉文化研究之美国学派的领军人物,米歇尔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对潘诺夫斯基的传统图像学进行了挑战,并以“图像转向”为号召,主张超越绘画和视觉艺术,使图像研究成为后现代以来之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他弃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专业术语iconology,转而使用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常词汇picture(图画),以示自己的大众文化研究与前者的精英文化研究相区别。

要之,视觉文化研究中的美国学派,是指以米歇尔为代表的学者,他们主张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去研究非艺术的图像,而不再局限于美术的角度和作为艺术作品的图像。本文作者赞同超越美术领域去探讨美术,也认为美术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大师及经典作品。但是,笔者不认可美术研究同视觉文化研究相对立的观点,不认为二者相互排斥。相反,笔者认为,美术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关系是,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了美术研究,并为美术研究提供了一个超越美术的视角,这使研究者有可能从其它视角去发掘美术的更广、更深的意义,及其可能被美术研究所忽略的潜在价值。

三种图像

虽然笔者不能全盘接受米歇尔关于视觉文化之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褊狭主张,但这并不妨碍笔者向他进一步请教相关问题:美术史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有何区别?米歇尔回答说,美术研究和美术史研究,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来看待,即研究“艺术的图像”(artistic image),正如文学研究之于语言,是探讨怎样艺术地使用语言。相反,视觉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非艺术的图像”(non-artistic image),也即世俗的图像(vernacular image),尤如语言研究中对日常用语及其使用方法的关注。

在这样的意义上讲,所谓“图像转向”就不符合我们国内一些学者为“读图时代”的视觉狂欢而寻找舶来理论的初衷。就这个问题,笔者特意向米歇尔求证:您说“图像转向”,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被图像取代了,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在当代文化研究中不重要了?米歇尔的回答十分清楚:绝不是这样。他说,语言文字自有其价值,不可能被视觉图像所取代。今天,所谓图像转向,是说图像研究超越了美术研究的疆界,而进入了摄影、电视等新的大众传播领域。这个观点,正是米歇尔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的理论前提。

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涉及三个“图像”术语,颇能说明“图像转向”及美国学派之视觉文化研究所关注的新对象。第一个是潘诺夫斯基采用的图像学术语iconology,源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中的“肖似”一词,后来指基督教的图像,自19世纪初则被东正教用来指称圣像。潘诺夫斯基将这个词发展为专业术语,用于他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宗教艺术的阐释。第二个术语picture以其通俗化和大众化而具有后现代主义之平民文化色彩,不仅是对潘诺夫斯基之专业术语的颠覆,也是对其图像学基本概念的颠覆。然而,在米歇尔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中,他又使用了一个比较中性的术语image。于是,笔者向米歇尔请教:在当代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中,image与picture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异同?

米歇尔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这个问题:一个picture就象一张画片,你可以用电脑软件来修改它,也可以把它撕毁,但画片上的原初图像却无法被改变或毁掉,这原初图像就是image,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地方,例如,它以数码方式存在和传播。于是笔者问:这是不是说,picture指图像的物理(physical)存在,而image则是原初图像本身,超越了物理的存在,而隐身于变形的picture中?米歇尔回答说是这样,并进一步解释道:作为原初图像的image不能被人为地任意扭曲,而被扭曲的只能是picture。经过人为扭曲后的图像,已经不再是最早那个未被扭曲的原初图像,而是一个具有实际用途的picture,例如商业或宣传用途。然而,在这被扭曲的picture中,却以基因密码的方式保存着原初image的信息。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关注image怎样变成了picture,关注image所携带的信息,以及image经过了加工或人为的扭曲而成为picture后,这picture所具有的信息传播和宣传功能。

米歇尔的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便是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和实践。在涉及image转化为picture的过程和方式时,米歇尔提出了一个关于当代图像学的关键词“生物图像”(biopictures)。

生物图像

米歇尔对“生物图像”这一概念的阐释,是从人工智能、遗传基因、生物工程、数码复制等角度进行的。他的基本看法是,当作为image的图像借助大众传播工具而被广泛复制和传输时,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因为这是一个数码复制和传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码信息保留了image原初的DNA编码。与此相对,失真的图像是人为操作时出现的有意扭曲,是操作者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为之。他认为,当代大众传媒对于图像的使用,有意利用了人为失真的picture,但我们透过这图像的表象,却能把握其原初图像的真实信息。

照我的理解,任何图像一旦经过传播,无论是image还是picture,都会失真。传播是一个大规模复制并散发的过程,处于传播之另一端的图像,与原初图像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这使复制和传播的图像,失去了它原初的语境。图像携带的原初信息,在相当程度上由其语境所确定,一个失去了自身时空语境的图像,只能是一个失真的图像,这就像本雅明所言,失去了该图像产生时的特定“光晕”(aura)。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传播图像,都是无根漂浮,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原初的本真。

针对笔者提出的这个疑问,米歇尔说,本雅明所说的图像复制,是机器复制,与今日数码复制完全不同。数码复制所传输的是图像的生物信息DNA,而不是机器复制所传输的图像外观。生物信息虽然脱离了原初的“光晕”,但所携遗传密码并未改变,因此不存在失真问题,这是今日数码传输的要义。我在此注意到,米歇尔的探讨转入了技术层面,他绕过了图像文本与其语境的关系问题,而开始了形而下的解说。虽然笔者坚持认为,图像的信息受制于原初的语境,但“生物图像”之说,却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对我而言,这启发就在于“仿生学”(bionics)和仿生艺术。仿生学是二十世纪兴起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它研究生物功能,并转而将其应用于工程设计。例如在潜艇的设计中,为了降低航行的噪音,设计师们研究鲨鱼皮肤的内部构造,并模仿其构造而设计出具有静音功能的人工鲨鱼皮,用以制成消音瓦,将其覆盖于潜艇外壳,从而降低潜航噪音。这种生物仿制,是一种仿生学复制,尽管不必复制生物的外在表象,但却把握了生物遗传的信息编码,这使工程技术中的复制得以实现高保真。仿生艺术在西方兴起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环境保护主义的产物,多是以装置为外在形态的观念艺术,旨在传播环保意识。

由于米歇尔强调图像所携带的信息是以生物编码的方式来复制和传输,于是笔者便问他为何不用现成的术语“仿生图像”(bionic pictures),而要生造一个新术语“生物图像”,并问及二者有何种关系。米歇尔回答说,“生物图像”是一种用类似于克隆技术复制的图像,与机器复制的图像不同,不仅没有失真,反而因基因改造而优化了图像,而机器复制却因“光晕”不再而失去了原初的本真,因此,“生物图像”与“仿生图像”并无本质区别。

笔者由此想到,借助仿生学技术来复制图像,涉及的不仅仅是图像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涉及了特定外形所携带的内部基因密码。正是由于这生命遗传的密码,才使生物的外形与其功能密不可分,而生物外形与其生命功能的关系,又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要义,在今天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涉及到文化和学术的发展。在此,“生物图像”关注的是生物外形与生命信息的编码,关注二者间的功能关系,并与当代艺术的方式发生了某种关联。

恶搞图像

关于这种关联,在我看来,米歇尔的上述理论虽然不是关于美术的,但这理论的意义,却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代艺术。例如,生物图像的复制,可以帮助我们从理论渊源上认识今日艺术中的“恶搞”方式。恶搞是视觉艺术的一种修辞方式,然而西方当代艺术中的恶搞与今日中国时髦的恶搞却有本质的区别。尽管两者都以幽默为基调,但前者带有相对强烈的政治信息,而后者则大多出于赢利的商业目的和庸俗趣味。我这样说并不是要无条件地赞同西式恶搞或一概否定中式恶搞,我说的只是今日艺术中的一种倾向。

西式恶搞的政治内含,与米歇尔所说的“图像战争”(war of images)密切相关。米歇尔的讲座,从头至尾贯穿了他对美国总统布什及其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指责,他在讲座中使用的图像,也大多是伊拉克战争的新闻图片。照他的说法,发动战争和反对战争的双方,都利用了战地新闻图像。布什发动战争,其视觉依据之一,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中纽约世贸中心浓烟滚滚的图像,而后来人们反对伊拉克战争,其视觉依据之一,则是伊拉克阿布格拉监狱的虐囚照片和视像资料。

在虐囚图像中有一令人触目惊心者,是一个囚徒从头披着一身破麻布,双手接通两条电线。这个图像经过新闻媒介和网络而迅速传向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布什战争罪行的一大证据。由于这一图像广为流传而且极具感召力,美国苹果公司便将其借用来作商业推销,把原初图像中受电刑的囚徒,修改为一个听ipod的人正载歌载舞。这个被修改被扭曲了的图像作为广告推出后,招来社会各界的一片责难,苹果公司只好收回了这一不道德的广告,并灵机一动,又改头换貌赶制了嘲讽伊拉克战争的广告,继续推销自己的产品。

苹果公司对虐囚图像的两次修改利用,其实就是一种恶搞,先是商业恶搞,然后涂上了政治色彩。的确,除了这种商业恶搞,在西方有更多人对虐囚图像作了政治恶搞。米歇尔展示的一幅政治恶搞图像,是利用图中人的外形相关性,而将受电刑的伊拉克囚徒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经典的耶稣受难图重叠起来,由此赋予这一虐囚图像以强烈的政治性,表达了恶搞者对布什发动战争的不满。从米歇尔之当代图像学的角度看,原初的虐囚图像image和被修改的虐囚图像picture之间,虽然经过了复制和传播,外貌发生了变化和失真,但其生命遗传的编码却得到了保存。换言之,原初图像中的生命密码,通过数码复制和传播而被转移到扭曲的图像中。这生命密码所携带的信息就是有关人类蒙难的信息。正因为人类蒙难的基因密码以数字方式保存了下来,所以虐囚图才与耶稣受难图有了内在的同构,这类似于仿生学的同构,于是进一步唤起了读图者对这二者之视觉外形的认同,从而使政治恶搞的目的得以实现。

虽然米歇尔的视觉文化研究不涉及美术,但在虐囚图像的话题上,他却言及了旅居纽约的著名哥伦比亚画家费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因为这位以描绘傻笨肥俗的浅薄形象而闻名于世的当代大师,近年绘制了一系列关于美军在伊拉克监狱虐待囚徒的作品,以幽默的恶搞,来表达了艺术家明确的反战态度。博特罗的作品在纽约和欧美各地展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应和了西方世界的反战呼声。

在博特罗的绘画中,作为一种寓言的政治恶搞,发挥了图像的修辞功能,显示了图像的威力。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视觉文化理论,他超越了美术的领域,将视觉文化研究引入了传媒政治中,使我们可以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来阐释博特罗绘画的政治性和批评价值。然而非常有趣的是,米歇尔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一个“死心塌地的形式主义者”(I am a die-hard formalist)。我猜测,米歇尔的视觉文化研究,关注图像的构成、存在、复制、扭曲和传播方式,因此他是形式主义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一切的背后,以生命密码的方式潜藏着米歇尔的政治态度和批判精神,这使他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的文化政治学者。

如果借用他自己的术语,我想这样说:米歇尔之视觉文化研究的政治性,以生命遗传的密码方式而成为其当代图像学内在的原初图像image,而他从形式角度对图像构成和传播方式的研究,则是其外在的picture。反过来说,在这个image中,以生命密码的方式,潜藏着他的政治信息。唯其如此,我们才明白他为什么会批评布什发动的战争,而不是去进行浅薄的商业恶搞。

初二化学论文篇10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各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信仰、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初等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启蒙意义。加强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观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础

人是一个文化、价值、意义的存在。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现象,关涉文化价值的选择、传承、发展和创新,没有文化价值参与、没有文化价值根基的价值观教育,注定是一种“无根”的教育,“无根”的价值观教育也注定了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1]61-65。初等教育面对的学生处于人生起点,既是健康成长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并且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最终促进青少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时,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够保障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需要初等教育体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提供适应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初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青少年由于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加之其对自身的纪律约束能力较差,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难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价值观教育能够辅助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兴趣,将学习的外在动因转变成内在驱动,从而为初等教育奠定学习动机基础。其次,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团队精神。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且将青年作为劳动者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学校变成了锻炼青少年团队精神的主阵地。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务、平等,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阶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其文化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二)信仰教育丰富初等教育内容

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172-175。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一阵地,其从教材、教师、教学等环节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德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内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信仰教育与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其次,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内容。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创造了优秀的思想成果,铸造了中国特色的信仰风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就会将文化教育当做一种知识,而非一种修养,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传播意义。通过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既能减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碍,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进其文化学习进步。

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谈书面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思想的主导、行动的指南,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3]88-91。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针对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资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视为青少年基础教育,表面上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从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落后阶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论研究资源保障,造成当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仍然借助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文化、社交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另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由于中小学学生数量相对高校较少,所以招聘的专职教师数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可能肩负着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造成思想政治教师既不能与同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又不能实时掌握学术动态,最终造成了初等教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没有专项基金支持,又没有校内政策倾向,导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始终停留在自主坚持状态,从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书、多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整体看,又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发生在教室或学校内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和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讨论、演讲、扮演等实践教学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该课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节,容易组织实施,实践形式丰富多样[4]53-57。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去验证,并需要稳定的教学团队去钻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尽管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于文化课程,这样就进一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青少年对社会问题关心较少,自学能力较差,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学手段越单一,思想政治内容距离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越遥远,造成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乏味等负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当前面临两个尴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思想理论太浅,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导作用。两种困境的根本是对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传播缺乏明确的定位,如果长期以理论学习和笔试为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而如果以社会实践为主,又难以找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点。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创新,是今后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低龄化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与高校学生相比在理解力、社会实践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传播对象,其低龄化特点对传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广泛采用“灌输式”方法,重“教”轻“学”的现象十分普遍[5]20-23。青少年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接触更快,一旦采用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灌输,就容易抹杀青少年的思维自由性。根据青少年的思维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目前的“教”和“学”都偏离了青少年这一中心,教学内容没有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相融合,教学手段没有与青少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相结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记忆、背诵的课程,靠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难以使青少年进行主动思考,更难以使理论内容深入青少年内心,也就无法转化成他们的世界观。这种始终停留在表面上的传播方式引发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极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教育意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的低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青少年既是身体成长的阶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阶段,低龄化特点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特别是青少年对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发展成就的浅显理解,如果不能采取多样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极易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然而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异常突出。思想政治课并不是语文、数学这类文化课程,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并且多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对这些教师的评价,通常不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标准。而且,尽管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实行笔试,但是仅仅从试卷上很难准确地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观当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评价体系现状,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待,在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下,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优异,以考取一个好的高层次学校;学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长们的寄托,将教学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尴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体系没有对应的实践内容,作为一项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会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考核指标,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具有考试成绩这一实际指标,只能对其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无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检验。尽管当前绩效评价在各行业中都进行了大量应用,在中小学的管理中也出现了少量的绩效评价实践,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密切关系,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所以仅仅对学生在校时间内的状态进行评价,很难科学地权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基于当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特点,探索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从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构成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对其创新模式的探索,也从教师培养、教学手段、青少年社会实践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教师培养长效化

教师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核心,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初等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理论研究现状,必须建立对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使教师培养和教师教学始终共同推进,这样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快速成长、大胆创新。

第一,依靠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觉悟。师德教育是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培养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将二者合为一体,既能发挥优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获得更加系统的培养。师德是伴随一名教师终身的品质,依靠师德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传统的学校培养逐渐转变成教师的自我修养,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论研究拓展,为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依靠远程教育提供优质培养资源。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相比明显不足,远程教育可以弥补这一劣势。目前远程教育在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中都有大量应用,而对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的远程教育目前还比较少,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开展思想政治远程教育已不是一件难事。目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为远程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这就需要国家根据思想政治学科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建立完善的网络授课教师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与初等教育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弥补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劣势。

(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与高校学生差别大,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消除其对思想政治的心理抵触。第一,寓教于乐。玩耍始终是青少年的天赋,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道理、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特点看,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欢的娱乐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富有情节的活动中获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于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高度抽象提炼,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娱乐的极端。第二,改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对高校大学生,都是一门看似乏味的课程,要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必须改善课堂气氛,使青少年由强制被灌输的对象转变成主动提问、主动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对这个道理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因此,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将拘谨的课堂变成互动交流的课堂,通过讨论加深青少年对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终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实践环节多样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实践环节,包括革命根据地参观、烈士陵园扫墓、英雄报告会等,但是当青少年走出校园后,如何保证其按照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关键在于实践环节的多样化。当前中小学开设了多种家校联合活动,使家长、学生、学校共同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与家长达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为青少年减少来自家庭方面的干扰。此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民族兴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科学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四)思想政治评价指标差异化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思想的差别就非常大,同时,地区教育水平、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要科学地对初等教育进行评价,必须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级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思想差别显著,在不同年级中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克服年龄因素的影响,又能够增强对教师的评价公平性。其次,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与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不同,他既要对学生的现有思想水平进行测评,又要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的影响,还要追踪学生成长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变化,这就需要调动多个年级、多个地区的教师进行协同研究,还要最大程度上鼓励家长参与该项研究,从而获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数据。第三,要构建基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化指标体系,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必然产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发学生思想政治获取质量的差距,针对这种客观差距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贡献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初二化学论文篇11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评价.

3)召开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走进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教师论坛活动.

4)试行《湖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

5)积极探索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学业评价方案.

6)配合市,县教育局,积极做好"省课改成果巡礼"的参展准备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是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工作.

1)完善一日集体调研制度.本学期在调研活动中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帮助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推广

2)配合市教研室,加强对高中段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研究05年高考对策,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高考信息及其措施,供学校,教师参考.

A)组织中学教研员对高中段学校进行集中教学调研(重点是昌硕高级中学);各科教研员根据各校学科的实际情况,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帮助高三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B)组织好高三"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

C)重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指导工作.要与各校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切实加强对高一,高二年级的过程管理;组织好高一,高二"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以保证高中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根据新课程理念,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的指导工作.做好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4)加强对学科教研活动质量的管理,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本学期的各学科教研活动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攻方向.通过活动切实促进教师业务提高,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B)加强教研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要有目的,有计划,活动后要总结.

C)各学科教研员,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议课和实验课等多形式课型的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个性化";"课堂时空拓展延伸化";"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

5)继续加强初,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的研究和改进工作;改进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测试办法.配合督导室,基教科等科室做好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6)组织中,小学教导(务)主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7)继续重视全县各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使教研组,备课组团结协作,较好地发挥群体效能.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等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学科要建立和建好学科教学基地;各校教学要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8)科研向教研落实,教研向科研提升.积极做好省,市,县三级教学教研系统课题的实施工作(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成果推广),在学科教学科研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9)加强对高中会考工作的领导,思想重视,操作规范,切实提高各会考学科的合格率,优良率,降低会考工作的差错率.

3,加大教师培养的工作力度

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课改新形势的要求.

1)配合教育局做好"名师工程"的实施工作.

2)继续做好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3)对重点培养和指导对象,要按计划搞好培养,指导活动.

4)建立,健全学科教师业务档案.

5)各学科在教研活动中除要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工作外,更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组织好学科的各类评比活动.

6)继续进行各级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上门等活动.

7)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辅导和研究,争取更好成绩.

4,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研室不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到学科教研员个体,都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才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1)组织教研员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真正在学习,研究和指导服务上下力气.

2)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工作目标,岗位考核等办法,积极稳妥地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学期要完成几个有质量的教学调研报告.

3)办好《安吉教研》安排好每期内容,职责落实到人.

4)继续关心和改善教研人员的工作条件,确保教研人员全身心投入教研工作.

5)加强教研室工作作风建设,密切与基层学校的联系,强化服务意识.虚心听取意见,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三,20__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八月份)

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初中科学新教材培训

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中学政治教师理论学习

初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及调研工作

(九月份)

初,高中语文教研大组会议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分析会议

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省初中数学优秀课评比

组织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活动

召开初中科学,高中化学大组成员会

物理教研大组长会议,高三物理竞赛

高中(各完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10,中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1,高一与高二英语备课活动

12,初,高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大组会议

13,各完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调查

14,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

15,传达省高中劳技信息

16,县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成员会议

17,布置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事宜

18,新教师听课(职教)

19,中小学成绩统计分析表下发

20,全县教科室主任会议

21,小学高段语文大组成员活动

22,组织召开小学低段语文大组成员

23,小学低段语文"重培"组活动

24,小数(高段)教研大组活动

25,小学常识大组活动

26,县新课程备课活动(小学思品)

27,县小学思品大组会议

(十月份)

1,初中语文学科青年教师阅读能力竞赛

2,高一语文教研活动

3,初,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4,全国高中数学竞赛

5,高一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情况交流

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

市级初中自然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比武推荐活动

高三化学20__高考试卷分析研讨会

10,高一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比

11,初中自然中考复习分析会

12,高一物理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3,高二新教材(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4,初中新课程教案评比(历史与社会)

15,高中历史教学片段评比

16,市地理学科论文评比

17,高三生物教研活动

18,总结03年度体育健康标准实施情况和布置下届……

19,课堂教学指导(职教)

20,高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21,教科研成果推广

22,小学语文作文序列研究活动

23,小学语文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4,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25,小学数学,小学常识命题竞赛

26,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27,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一)

28,小学思品培养对象活动

29,1—6年级思品命题竞赛

30,小学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高二语文教研活动

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

初中数学课改研究小组活动

召开高二化学教学指导研讨会

高三物理研讨活动,初二自然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初赛

高三英语教研活动

初中社会优质课评比

体育高考研讨会

10,体育青年教师教法培训(中,小学)

11,期中高三语文教学评价(职教)

12,初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13,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指导)

14,小学低段语文命题竞赛文秘站版权所有

15,实践新课程的论文评比(小学低段语文)

16,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二)

17,一年级教师上课比赛(小学思品)

18,骨干教师外地学习(小学思品)

(十二月份)

中学数学优秀教研组评比

湖州市高二数学竞赛

初三数学竞赛

初中科学第三批培养对象会

高中综合理科复习研讨会

初中科学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高二物理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决赛

新课改评价研讨会(历史,社会)

10,高一历史教师县外教研活动

11,高二生物教研活动

12,生物优秀论文评比

13,中小学体育检查辅导

14,职教语文教师公开课

15,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结题)

16,承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小学语文)

17,小学高段语文第二批"重培"对象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18,小学4—6年级数学竞赛

19,小学低段数学教案评比

20,小学电脑课教研活动

(05年一月份)

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物理)

初二化学论文篇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曾经兴起过一场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大规模的乡村社会建设运动。但由于种种社会或政治原因,这一持续十余年之久,波及中国中东部广大地区,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在建国后很长时期里鲜有系统客观的研究;改革开放后,国内外学术界开始关注这场运动的主要发起和领导者梁漱溟和晏阳初及他们在山东邹平和河北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近年来,学术界对整个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本文试图对近二十年来学界在乡村建设运动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一、研究阶段

 

   第一个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对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编辑出版。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恢复和重建,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也重新进入国内研究人员和相关机构的视线。1984年,邹平县政协文史工作者开始重点征集梁漱溟先生当年的乡村建设活动的有关资料。1987年,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在邹平召开了“梁漱溟乡村建设资料征集协作会”,就有关抢救资料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安排。邹平县政协在会上被指定为重点征集和抢救这些资料的单位之一,并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征集工作,走访了梁漱溟等健在的近百名乡建老人,搜集抢救了大批珍贵资料。1991年,邹平县政协与山东省政协合编了《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一书。该书汇集了四十多位当年参与乡建活动老人的回忆资料,从不同角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年乡村建设的情况,为史学界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研究素材。1989年到199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了由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辑的《梁漱溟全集》第1~8卷。1992年,湖南出版社出版了由郑大华等翻译的、美国艾恺着的《梁漱溟传》。80年代中后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有关成员组成了晏阳初全集编委会,在国内外广泛资料,编辑了《晏阳初全集》第1~3卷,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晏阳初全集》全面而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晏阳初先生七十余年有关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方面的论文、演讲以及其他着作,其中不少是未曾公布的手稿、记录、信函等原始文件。此外,1991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袁振国、张癸编着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陶行知教育论着选》,田正平、李笑贤编的《黄炎培教育论着选》,等等。这些资料搜集和编撰工作,为后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第二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较为宏观的初步研究。

   1987年10月,邹平政协与山东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山东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发起并在邹平召开了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学者六十多名,来自全国26个单位。这次学术讨论会,围绕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运动,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角度,对乡村建设运动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形成了一些共识,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梁漱溟整个思想体系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的关系,乡村建设运动在梁漱溟学术生涯以及社会活动中的地位,邹平的乡村建设与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关系,邹平乡村建设与当时中国政治的关系,等等。此后,又多次召开了有关梁漱溟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更多学者关注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这为后来从更深层次上探讨其思想理论及其乡村建设实验对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时期产生了一系列从宏观上对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整个乡村建设运动进行系统研究的专着。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宋恩荣编的《教育与社会发展——晏阳初思想国际学术研究会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马勇的《梁漱溟评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和《梁漱溟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宋恩荣、熊贤君的《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詹一之、李国音的《一项为和平与发展的奠基工程——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评介》(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李善峰的《梁漱溟社会改造构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朱汉国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郭齐勇、龚建平的《梁漱溟哲学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雷洁琼作序的《晏阳初纪念文集》(重庆出版社1996年出版)等。

   第三阶段:90年代末至今,多角度、多学科地深入探讨和研究。

90年代末以来,有关乡村建设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论及乡村建设实验的学术研究从宏观转向了微观,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视角去探索、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论、性质、历史地位、具体实践及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等等。这一阶段涌现了大批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和专着,如陈宪光的《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华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四川师范学院政法系王安平的《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论》和西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重来的《中国近代西部“乡村城市化”的成功尝试——论卢作孚创建北碚城的思想与实践》(载《卢作孚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郑黔玉的《试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文化哲学基础》(《贵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马瑞的《梁漱溟儒家政治人格及其乡村建设实践》(《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熊吕茂的《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郑大华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季芳桐的《农村革命与乡村建设之比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于建嵘的《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政治结构的影响——对湖南省衡山县的实证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王宪政的《晏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光明日报2002年3月23日),李国忠的《苏维埃运动、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比较》(《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李在全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探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3期),郭蒸晨的《梁漱溟在山东》(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出版),鄢烈山的《超越怜悯: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实践及其精义》(南方周末2003年7月24日),李文珊的《晏阳初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比较研究》(《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史振厚的《晏阳初乡村改造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王国宁的《论晏阳初乡建思想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特征》(《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论卢作孚“乡村现代化”建设模式》(《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创刊号)等。这些学术论文和着作的发表和出版,把对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实验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一)再现和重审乡村建设运动

    这类研究主要通过对梁漱溟、晏阳初等代表人物在乡村建设中的实践活动的重现,来重新审视乡村建设活动的思想理论及成效。朱汉国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马勇的《梁漱溟评传》、宋恩荣等的《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詹一之等的《一项为和平与发展奠基工程——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评价》、屠茂芹的《梁漱溟在山东做的实验》以及杨雅彬在《近代中国社会学》一书中的相关章节对梁漱溟开展乡村建设旨趣、思想基础、具体方案及乡村建设实验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再现和评论。旅美华人、历史学家吴湘湘着的《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一书,以翔实的史料、严谨的史笔,勾画了晏阳初60年间致力于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伟大实践。吴洪成的《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述评》一文也再现了晏阳初在定县乡村开展平民教育实验的史实,并对其进行了历史的评价及理论反思。此外,陈晓华的《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王安平的《卢作孚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论》,刘重来的《中国近代西部“乡村城市化”的成功尝试——论卢作孚创建北碚城的思想与实践》等文章分别对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评论。而郑大华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一书研究了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和两种乡村建设思想,具体考察了定县、邹平、无锡和徐公桥、乌江、镇平及江宁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并围绕乡村建设运动的性质、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和乡村建设运动的成败得失等问题发表了意见。李得全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探析》则以福建乡村建设的史实为基础,探讨了福建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农村经济衰落的基本原因。这些研究成果为学术界全面认识和了解整个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从学术界对乡村建设理论和实验成效的评价来看,绝大多数学者都是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他们对乡村建设的肯定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大肯定,小否定”。这部分学者所持的基本观点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立足于民族的苦难与危机,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所作的一种选择与探索。虽然乡村建设运动存在诸多缺陷,不可能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甚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地起到了维护******军阀政府的作用,延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但乡村建设实验的许多经验可以为我们采用,有些甚至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借鉴、启迪作用。因此,重新对乡村建设运动进行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如熊吕茂认为,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重新考察和审视这一由知识分子自觉发动的民族自救运动,除了指出其缺点和错误之外,还应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它的积极作用[1](PP215~219)。鄢烈山认为,晏阳初的思想与实践至今仍有显着的启迪价值:“一是要真诚地信赖平民,致力于开发民智与民力的基本建设。”“二是退一步讲,从政治技术层面,只有走民主的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三是精英阶层与强势集团要有远见,舍得抛弃既得利益的包袱,才能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共存共荣。”“今日审视晏阳初的实践,相信可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二类是“大否定,小肯定”。这部分学者所持的基本立场是:在宏观上对乡建理论体系及实践活动基本否定,但在微观上,对乡建运动所采取的某些措施给予肯定。如郭蒸晨在其《对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所说:“乡村建设运动不但不能根本救国反而会阻碍和延缓革命的发展。”然而,“尽管我们说乡村建设的路是一条在中国走不通的路,一条失败的路,一条不能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路,但从微观上,从他们的某些具体做法上,仍不失其进步的积极的意义”。梁先生的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些具体的思想和主张,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去研究继承”(pp310~323)。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如张卫军、张国强、钟飞辰等。

   第三类是“成败不定”。对乡村建设的成效评价除上述两种立场外,还有少数学者认为,乡村建设运动不能说是失败的,也不能说是成功的。温铁军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举办的“中国大陆乡村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中提出,中国大陆的乡村建设“不能说失败,但也不能说成功”。“我们不能说它失败了,因为它的条件变化了”。但“为什么它不起作用呢?因为土地革命战争胜利以后,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了,土地平均分配了,政权民主化了,所有这些目标都实现了,为什么还要搞乡村建设运动,没必要了。晏阳初的那个乡村建设学院就挪到菲律宾去了,其他没有搞土地革命的一些国家要继续接受训练。这些说明,中国的乡村建设问题始终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二)对乡村建设运动不同派别模式及思想理论的比较研究

   学术界根据背景和动机的差异,从庞杂的乡村建设运动的队伍中归纳概括出了许多乡建模式或派别,其中比较着名的有:王鸿一的“村治派”、米迪刚的“中华报派”、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派”、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派”、陶行知的“教育改进派”、梁漱溟的“乡建派”和卢作孚“经济建设派”等等,同时,对他们的乡建模式形成的文化理论背景、目标及所依赖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他们认为,村治派是中华报派改“头”换“面”而来的。所谓改“头”,是指在新的政治环境下村治派对中华报派的政治主张进行了新的包装;所谓换“面”,是指村治派除原中华报派主要成员外,又增加了不少新面孔,其中梁漱溟、吕振羽最引人注目。而在这众多的乡建模式中有明确的乡建方案、长期坚持实践并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当数晏阳初“平民教育派”的定县模式和梁漱溟“乡建派”的邹平模式。此外,近年来学术界又提出了卢作孚的北碚模式。

   学界认为,梁漱溟曾是民国时期宪政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宪政问题的不懈探索者和实践者。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宪政运动的失败等原因,致使他对从前的政治主张逐渐产生了怀疑,他是“抱着‘能替中华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开出一条路来’的志向,开始研究和从事乡村建设救国运动的”。“他的乡村建设运动思想和主张,源于他的哲学思想和对中国的特殊认识”(p304)。对于梁漱溟这一思想的转变过程,李德芳在《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村治派》一文中也有较详细的叙述。熊吕茂等进一步指出,“梁漱溟从中国文化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充分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之‘民族精神’的体认与自信”(P219)。在梁漱溟看来,中国建设不能走发展工商业之路,也不能走苏联的路,只能走乡村建设之路,即“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使中西文化得以融通,开创民族复兴之路”。“其目的是希望在保持现有社会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以儒家理论为核心的社会改良来振兴中国农村,刷新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进而实现中国现代化。这是梁漱溟文化建国的理想尝试,是他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设计的既有别于全盘西化的自由主义,又不同于苏俄共产党的‘儒家社会主义’之路”[10]。熊吕茂认为,梁漱溟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就是社会主义(P169)。郭蒸晨更明确地指出,梁漱溟“理想的通过乡村建设成的未来社会,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PP307~308)。

   而影响晏阳初一生的中国儒家“民为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是平民教育实验的出发点,基督教的博爱、平等思想以及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是其平民教育实验的精神动力,而实用教育理论是平民教育实验的方法论,对农村问题思想认识上的深化是平民教育实验的思想根源。“正是在这些思想影响之下,建立起他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的蓝图”[11]。如果把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建思想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晏阳初与梁漱溟在思想出发点上虽然有着一些重要的共同点,然而在从事乡村建设的出发点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异。晏阳初从事乡村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其现代民本政治观。晏阳初继承了传统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并在内涵和精神方面赋予其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从而形成了其现代民本政治观,作为他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理论核心。晏阳初从事乡村改造的核心目标是救治“愚”、“穷”、“弱”、“私”,因此,他开展了对应的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等四大教育,并采取了以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三大方式连环推行的基本措施[12]。而晏阳初平教运动的宗旨则是“除文盲,做新民”。

   近年来,学界还注重研究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模式。有学者指出,米迪刚、王鸿一、晏阳初、陶行知和梁漱溟等人的乡建村治模式及实验虽然各有特色,但就对中国农村问题的总的把握及所提出的解决途径看,他们有一个相同的核心,那就是梁漱溟所概括的:中国农村问题源于“文化破坏”、“教育不兴”,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最要紧的法子是“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总之,“这一批知识分子的乡建村治模式及实验实际上是由梁漱溟倡导的‘文化教育一乡村社会改造’模式集其大成的”。“而真正与梁漱溟这批知识分子有着共同‘复兴农村’、‘建设农村’目标、但却采用截然不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乡建路径并且取得较大实践成就和具有特殊价值的乡建模式就是卢作孚在四川北碚所实验的‘实业民生一乡村现代化’模式”。“而从经济入手,还是从教育入手,正是民国初期两大乡建模式的基本分野所在”。虽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卢作孚和梁漱溟一样是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具有模式意义的代表人物[13]。

   (三)对乡村建设运动性质的评价

   学术界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乡村建设运动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运动。“它希望用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建设乡村,刷新中国政治,复兴中国文化。这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运动相对立的,但它也不同于******政府所推行的社会改良政策。在政治倾向上,乡建派是处于共产党与******之间的‘中间派’,代表着一部分爱国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选择与探索”(P67]。宋恩荣在论及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影响时也说,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运动,“实质上是一批怀着赤子之心的爱国知识分子为使中国农民摆脱贫困愚昧,为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企图使中国农村汇入现代文明洪流,努力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次可贵尝试”[14](p23)。王安平在论及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时也认为,“他的乡村建设主张带有明显的改良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15](p349)。

   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活动性质的评价争论较大。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认为,梁漱溟乡村建设,是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现代化”,既保存先贤的“无价之宝”和“真实人性的发现”,又足以使人民“获致富强”,还可以免得在道德上沦为西方的社会悲剧。然而,他的理论和实践充满难以解决的矛盾,所以,梁漱溟终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答案[16](PP291~193)。马东玉认为,梁漱溟“追求的文化实质上是‘唯一真正人的文化’,所以说他是改良主义者,也仅仅是从他当时所搞的乡村建设,比照‘革命’的道路,就中国的暂时框架而言的”。“他的思想跨越了时代,但实际上又无法跨越时代,他总要从中国的实际入手去一步一步地做,他在起步行动时没有真实地把握中国的阶级矛盾的现实,毕竟是依靠了中国的现有国家和政府,从而堕入‘文化至上’、‘行动改良’的窠臼之中。更加可悲的是,既依靠了军阀,便把当时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阶级斗争的道路,把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尤其把无产阶级领导和发动农民进行暴力革命,视为‘社会动乱’、‘杀人放火’”,“使他的立场最终站到了与无产阶级领导的农****动的对立面”[17](p99)。

   郑大华在分析乡建团体的复杂性和乡建模式的多样性后提出,当年的乡村建设运动“尽管参加的很复杂,模式也具有多样性,但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它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即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采用和平的方法,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办理地方自治与自卫、建立公共卫生保健制度以及移风易俗等措施(当然各实验区的则重点不完全相同),复兴日趋衰弱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的‘民族再造’(晏阳初语)或‘民族自救’(梁漱溟语)”[18](p473)。

   (四)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随着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把研究视角从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转移到与其相关的其他方面,与乡村建设运动密切相关的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与乡村建设派合作推行的县政建设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社会的变迁也开始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学术界认为,晏阳初在定县实施的以一个县为实验研究单位的乡村教育模式,不仅对中国当时其他地方的乡村建设实验有很多启发和影响,而且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决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在内忧外患、******政权的统治基础岌岌可危的历史背景下,为了应对统治危机,加强对乡村的控制,******政府开始关注当时已渐成气候、影响日益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的定县实验从1924年到1932年期间,所作的努力是自下而上的独立的、学术性的研究工作,没与政府发生任何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他逐渐醒悟到,当初没有注意到政治改革的重要性是自己认识上和行动上的不足,并因此开始注意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把目光转向“平民教育运动范围以外”的政治改革问题。1932年,他开始尝试自上而下的县政改革,并积极谋求与国民政府合作[19]。于是,国民政府采用了定县的成果,于1932年在南京举行第二次内政会议,通过了各省设立县政建设研究院及实验县的计划。因此,乡村建设运动以晏阳初所提倡的“政教合一”的原则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即县政建设运动阶段。对于县政建设运动,郑大华、李汝东、李志惠、马东玉等在有关专着中都有所论述。

近年来,有关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基层社会的影响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于建嵘通过对湖南省衡山县的乡村建设实验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下述结论:自乡村建设运动之后,国家行政权力下沉到乡镇,乡镇实现了行政官僚化;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了对保甲体制的控制,“保”出现了半行政化趋向;传统绅权出现了与基层政权合二为一的趋势;宗族组织开始往经济合作组织方向发展[20](PP158~203)。王先明、李伟中选择了五个县作为县政建设实验基本分析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从县政建设形成的历史过程、时代特征,以及由县政建设而引发的乡村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鉴训等整个运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特别是对由县政建设运动引发的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他们认为,县政建设运动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规模比较大的一次乡村现代化实验,其运作模式、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都为中国乡村现代化留下了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21]。而李国忠把乡村建设运动、苏维埃运动与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这两种社会运动体现了人类有目的的促进社会变迁的努力;它们所涉及的社会变迁的范围在许多方面是交叉的,从社会变迁的类型来看,它们都是进步的社会变迁,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们在推进农业生产,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起了比较大的作用,这相对于本地区以前的情况和中国农村的其他地区而言,都是一种进步的社会变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也曾对乡村建设运动表示过部分的肯定。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变迁仍是极为有限的[22]。

参考文献:

   [1]  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鄢烈山:《超越怜悯: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实践及其精义》,载《南方周末》2003年7月24日。

     郭蒸晨:《梁漱溟在山东》,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张卫军:《评晏阳初平教会乡村建设的实践和理论》,载《济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张国强、钟飞辰:《试论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温铁军、熊景明、黄平、于建嵘:《中国大陆乡村建设运动》,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

     李德芳:《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村治派》,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1年第8期。

     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陈宪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载《华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0]  贾可卿:《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的文化分析》,载《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1]  吴洪成:《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述评》,载乡村教育网2005年3月2日。

   [12]  李文珊:《晏阳初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比较研究》,载《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13]  郭剑鸣:《试论卢作孚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兼谈民国两类乡建模式的比较》,载《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4]  宋恩荣:《晏阳初全集序言》,《晏阳初全集(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5]  王安平:《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论》,载《卢作孚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  罗义俊:《评新儒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7]马东玉:《梁漱溟传》,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18]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9]  张海英:《“县政改革”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演进》,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初二化学论文篇13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充满热情。同事间相互关心,相互团结,教育教学上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绝对服从上级和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任劳任怨,诚诚恳恳,在工作中慢慢体会教书育人的意义

二、化学教育教学及实验管理方面:

任职以来,我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我知道要在教学中有所建树,必先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我首先要求自己在言行举止上,做学生的表率,关爱每个学生,把自己对教育的爱迁移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爱,用自己坚强而执着的追求去默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为了帮助每个学生学好化学,我一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严抓学习常规管理,特别是课后环节的管理,抓紧课后辅导不放松,作业及时批改讲评,对部分有需要的同学坚持面批。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我认真做好每个实验,采用边讲、边议、边实验的方法,指导学生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边做实验,边学习新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在化学实验及准备工作中,我坚持实验程序的一丝不苟,杜绝化学实验的不安全因素,积极做好实验药品的分类、储藏等琐碎工作。为广大学生搭建好化学探索的平台。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因刚踏上工作岗位,缺乏经验,因此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多参加学校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加强教研能力,多研究中考试题,多看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取其精华,尽量把教学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高度。我决心继续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及各方面的能力,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富强、为民族的昌盛作出贡献。

初三化学教师述职报告[2]

一、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方面

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理论研究,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XX年5月参加了滨湖区党校的学习,成绩合格。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积极主动。20XX年度考核为“优”,并获“嘉奖”。

二、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

1、化学教学工作:

在化学教学中,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并将其贯彻于平时教学中。平时能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多方取经,虚心向老教师讨教。课堂上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中考复习中,广泛收集试题,研究中考命题走向,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现状,夯实基础,注意试题间的联系和知识系统的归纳,提高复习效果。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20XX年末顺利通过市青年教师业务达标考核,20XX年被评为校级教学新秀。历年来,所带班化学在中考中均能取得较理想成绩。如20XX届的初三(4)和(10)班在中考中化学班均分均名列同层次第一名。在学科竞赛中,能悉心指导学生,所辅导同学经常在竞赛中得奖,为学校争得荣誉。如20XX年的省初中化学竞赛中,有2人获得省二等奖、3人获省三等奖,另两人获市级奖项。

2、班主任工作

连续三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培育一个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带动良好班风的形成。平时和任课老师密切配合,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力争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受到最佳指导。工作之余,经常采用电话联系、家庭走访、家校联系本等方式和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所带班级学习气氛良好、凝聚力强,学习成绩均在原有水平上取得一定提高。如20XX届的初三(4)班,中考中获得了总分第七的好成绩(较接班时提高了5个名次)。该年度,本人也获得校优秀班主任称号。

3、教学研究和业绩

本人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能积极参加各类业务能力竞赛。如20XX年,获校多媒体课件设计优秀奖。20XX年,获市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评比三等奖及市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教案评比二等奖。20XX年,获市初中化学新课程案例、教案评比二等奖,以及校级优秀公开课奖。20XX年,先后两次参加市评优课比赛,先后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20XX年,获校优秀公开课奖及多媒体课件优胜奖。

重视教学研究,及时将自己教学经验反思总结。如20XX年,论文《谈情境教学法》获校论文评比三等奖。20XX年,论文《新课程下的中考化学命题走向》获校论文评比二等奖。20XX年,论文《化学新课程中创新教育初探》获市中学化学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