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实用13篇

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篇1

在起止时间为2016~2020年的“十三五”时期,中共中央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力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迈进。

对已当政两年多的本届中央领导集体而言,这也是阶段性的总结经验,以及对接下来几年的工作进行总体规划的最好时机。 主要看点

“十三五”规划的时间节点很关键,一方面,按照中共十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这是本届中央政府领导班子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经过两年多的当政之后,正是本届领导班子重大执政思路已经明确,进入推进落实政策的时候。

因此之故,制定“十三五”规划也是到了一次全面检省中国经济和发展的重要时刻。

过去两年,以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重要节点,本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全面的经济社会改革方案,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具体落实到实际层面的还有待加强。接下来的几年,将是全面改革方案见成效的时期,经济增速如何定,重大领域的改革措施如何推进,都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这是在讲话中曾明确提出的,要在“十三五”时期取得明显突破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大目标。

在这十大目标中,保持经济增长仍然排在第一位,可见,经济增长在本届领导班子的政策取向中仍然具有核心的位置。的确,正如中央指出的,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这一点在各级决策层里应是有高度共识的。

此次“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引起各方广泛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领导班子对此特别重视。预计本届领导班子前两年大力推进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目前已成为热门话题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等,将延续性地成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7月20日,在宣布五中全会召开时间的同一天,作为多年来五年规划(计划)的主要参与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国家发改委了两则重要的区域经济管理文件,一是《部级区域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对部级区域规划的适应对象、编制主体等方面内容做出详细规定;二是《关于印发南京江北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表示该新区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整合发展的重要节点,与上海浦东新区、上海自贸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形成“一体两翼”。两项重要事项的,表明了区域经济规划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预计中国社会接下来两年的主要任务仍将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在投资、外贸和内需等传统经济增长点的运作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更为主动的对外开放和加快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本届领导班子发展经济的一大战略举措。 两年准备

按照一般程序,经过起草部门进行广泛的前期调研、意见征求、对上一个五年规划评估和多个重大课题部署等流程,并对新的规划进行讨论、修改、过审,最终提交至全国人大审议,在其具备法律效力之后,再交由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依此形成各自配套的五年规划明细,大约历时两年半时间。

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之初,国家发改委曾公布一份52人的专家委员会名单,包括中财办原主任、发改委原副主任王春正,经济学家林毅夫等人,也包括一些央企老总和知名企业家,甚至听取了亚开行、经合组织等“外脑”的意见。据了解,本次“十三五”规划编制小组不仅包括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重要经济部门,地方的主要代表也会全程参与编制。

据公开消息,“十三五”的框架将集中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五化同步”,以及统筹推进京津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本届领导班子当政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政策要点,肯定要进入最终的规划方案。贴近民生、强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薄弱领域和拉动消费的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是具体举措的一大特色。

从公开报道中可以看到,对规划方案非常重视,他此前曾专门为这一规划做过大量调研,并在公开发表的讲话中,多次提及“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5月的浙江考察中,曾就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与华东7省市主要负责人座谈。这被媒体解读为首个听取“十三五”规划意见建议的公开活动,并在讲话中首次明确了“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内容,指明了”十三五”规划的大方向。

6月,在贵州调研,就做好扶贫开发、谋划“十三五”发展与7省区主要负责人座谈。7月,他到吉林调研,听取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建议,与4省区主要负责人座谈。 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正如上面所述,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增长显然仍是核心指标。

然而,从经济数据可以看出,过去两年的经济处于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新常态”的不确定中。在这种情况下,“十三五”规划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近两年来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同时也将是接下来几年面临的最重大挑战,即如何在“保增长”的情况下,同时完成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更重要的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型增长方式的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若发展方式不转变,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也成为疑问。而这种“倒逼”式改革成效如何,也待观察。

从现实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在推进过程中,有全局性重大影响的部分仍处于落地的阶段。如何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侧重在“改革”的进程,同时推进”十三五”规划侧重增长的方案,是接下来几年中央政策的重要挑战。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今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表示,要实现十提出的两个“翻番”的要求,“十三五”期间的年均GDP增速必须达6.56%。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近日在参加某经济学论坛时表示,在改革开放全面落实,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全面推进的情况下,未来5年,也就是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保持在7%~8%的水平。

十三五规划篇2

1、__水库。“十二五”期间,__镇始终把民生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根据县委县府指示,__镇组织精干力量,认真安排,周密部署,经过多方努力,完成迁占工作,使__水库第一时间顺利开工建设,并在全县范围内率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目前,全镇管道铺设工作及入户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全镇人民喝上了放心的黄河水,结束了喝地下水的历史。

2、高速公路建设。为进一步配合我县重点工程建设,改善我县交通环境。__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关系,确保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设顺利施工,现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已全面通车。

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强大的人才、资源保证。

(一)乡村文明建设成果显著 __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和乡村文明建设,彻底解决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统一粉刷墙面、书写宣传标语和宣传画,在各行政村创办善行义举四德榜,确保了乡村文明行动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切实的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生产环境,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二)大力改善卫生条件。“十二五”期间,镇中心卫生院规范建立起9大科室,形成了预防、诊断、治疗于一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同时新建规范化社区中心卫生室16处,形成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医疗网络,卫生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

(三)关爱老人,发展养老事业

__镇先后实施了敬老院扩建工程及__、__、__互助幸福院建设,完善了孤寡老人监护制度,保证了孤寡老人老有所依。既给老人提供了集中居住、互相照顾、快乐生活的自由空间,也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平台。

1、社区党组织领办新型农业发展

“转让、出租、入股”,__镇在积极引导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同时,加大对合作社的帮扶力度,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培植壮大村集体经济。

2、亲民活动暖民心。大走访、百千万工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加强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联系,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758条,收集问题1157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98件。

1、社会安定

和谐我镇在发展的同时,对全镇的稳定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一是落实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二是从抓早抓小入手,超前发现问题,提前介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排查的具有苗头的案件,都进行了积极化解;

2、群众生活丰富

鉴于以前群众文化生活匮乏,想开展无处开展的现象,__镇以乡村文明为抓手,以四德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建设文体广场,以“八个一”为标准,在全镇建设文化小广场。积极组织民间文化能人建设文体队伍,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开展。

全面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县总体部署,以“明思路、强载体、破瓶颈、聚资源、优环境”为总体思路,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社区化、产业化为核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强镇为动力,以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镇与社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构建文明、生态、和谐的新型示范化乡镇。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招商引资为主体,民营经济为主导,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以产业化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品质畜牧养殖业和林业,巩固发展现有民营企业,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回乡创业搭建平台,组织和运作好劳务输出,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强镇的目标,大力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公路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以__水库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优势农、林产业,利用广阔的资源,加大生态产业建设;结合地方资源和产业发展,致力工业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财政收入达到5000万元,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素质有较大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住、教育、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均有较大改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1、创建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

①高质量推进重点城建工程。以两区同建为着力点,注重完成__社区规划中的美化、亮化、绿化等后续配套工程,力争将__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群众富裕、和谐幸福的新型社区。

‚努力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推动。依托__高速从__镇东部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借力__水库及__社区,通过城镇扩容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通过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吸引人才,拉动投资,建设更加宜人的人居环境,建立起现代化的交通通信网络、开放式的商贸流通大市场和多功能的社会综合服务体系,把__建设成为临邑县东部商贸流通中心、现代化工贸重镇。

2、发挥__高速的区位优势,建设物流、电商等生态、高科技园区

①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__高速全面通车为战略平台,努力融入济南半小时经济圈,跻身济南北部仓储、物流和服务业产业带,对接引进高科技、低能耗、无污染的项目,在沿线区域形成产业多元化、商贸集聚化、物流便捷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借助优越的区位优势,__雅致服装有限公司、__锦鹏大地服装有限公司现已入驻园区。

②创新发展,拓展新型服务业。按照“合理规划、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主攻商品物流业、运输业、餐饮娱乐业、休闲旅游业,放手放胆拓展新型服务业,建好旅游休闲度假村、__镇农贸大市场、__花卉园艺场,实现服务类行业质的飞跃。

3、建设新型农业园区及生态旅游园区

“十三五”期间,坚持生态与经济、社区建设相结合,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和观光旅游生态园。农业示范园运用现代农业技术,重点栽植既有市场卖点又具观赏价值的经济花卉和果树类;观光旅游生态园建设以采摘、观光、旅游、饮食、住宿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形成“春季田野赏花、夏季瓜果品尝、秋季采摘硕果、冬季流连果园”的“四季皆品果、季季各不同”的游赏格局。把__水库周边地带建设成为生产、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旅游景区,实现__镇在临邑县城东部强势崛起,把__建设成为全县经济的桥头堡,临邑人民的后花园,为我县打造济南北部卫星城,增强游客承载力。

4、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①抓好万亩农业示范田建设。按照“产业化、园区化、基地化”的要求,以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主导,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镇东部规划建设万亩农业示范田,同时大力推进园区水、电、路、井、管网等基础建设以及绿化美化景观打造工程。

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发展。继续推行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的工作思路,助推集体、群众“双增收”,实现农业发展新模式。按照梦实合作社“支部领办、群众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及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耕种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机械化作业“五统一”的管理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社区发展,努力形成现代农业作业体系,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业效益。

③突出做大做强畜禽养殖业。依托目前具备的畜禽繁育—养殖—加工体系,

合同化养殖模式,借助强大的产业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争创畜牧业示范乡镇。④加大林业生产。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打造万亩农田林网方示范工程,提高全镇绿化率,重点做好__高速及连接线绿化建设。

5、壮大民生惠农事业

①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改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抓好学前教育。

十三五规划篇3

放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来观察,地方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思路,将会突出哪些关键点?对于那些即将在十三五规划中出现的复合型目标,地方层面会有哪些特别的关注点?

哪些是共同的关注点

2015年4月,小麦旺长的时节,我们走进阜阳,记录下阜阳对十三五规划的思考;2015年秋收时节,全新的阜阳十三五规划文本将成形,里面不仅描绘未来5年阜阳做什么、实现什么,更重要的是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方法。

现阶段,阜阳跟全国的各个省市县一样,地方版的十三五规划都处在编制进行时,正式文本尚未出炉。但从地方规划编制部门的研究课题和规划思路中,能够梳理出即将在规划文本中着重强调的方面。

因此,我们选取安徽及其周边的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同在长江经济带上的西部经济大省四川,以及武汉、南京等不同省市的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和思路谋划,加以综合分析,以观察地方政府将如何布局关键五年的发展路径。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目标、发展思路与战略布局等,是各省市普遍关心的首要议题。

围绕经济增速,如果十二五时期是用“进”来概括的话,十三五时期可以用“稳”来提炼。在国家宏观层面,已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十三五规划增长率不会太高,应该是中高速增长。从采访中获得的信息来看,目前各地和专家的普遍判断是,未来经济增速将会保持在7%的水平上。

但从不同区域的地方发展来看,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出现明显分化。中西部省份要想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未来五年的GDP增速只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才可能完成预定目标。四川提出增速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左右;江西也提到增速必须比全国高;河南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未来五年“城”“乡”的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应分别达到9.2%和6.9%。

对此,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中西部会普遍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东部可能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而西部地区可能增长比中部快,但也有可能会略低于中部。”

其次,在十三五发展的支撑力方面,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和城市群,成为最一致的关注点,出现在所有省市的十三五规划思路的目录上。

十三五时期将是区域经济格局重构的关键阶段,尤其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成为地方规划寻找发展突破口的着力点。由此,经济区、城市群在各省市备受推崇。安徽省的江淮城市群、湖南的环长株潭城市群、湖北的“两圈一带”、武汉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等,都在提前布局。

从本刊选取的省市来看,还将区域合作规划列为重点方向。上海市发改委明确表示,要在规划编制中更多置于长三角城市群中去考虑,注重通过功能调整来解决上海城市发展中遭遇的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编制十三五规划,上海将推进与国家、周边省市以及本市内的区县规划的衔接,明确“打造上海大都市经济圈”和“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

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成为各省市共同关注的第三个方面。

现在普遍的观点是,十三五时期的人口结构,将会发生重大转变。不管是人口流入大省的江苏、浙江,还是人口流出大省的安徽、湖北、四川,都把人口变化的新特点及应对策略作为重点方向之一,不约而同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另一方面,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发改委对市县十三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划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提高政府的空间管控能力。加之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也必将成为地方十三五规划的共同关注点。

在强调地方规划编制谋新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对规划编制的影响。计划性较强的5年规划该如何“变脸”以更贴近市场?这对地方规划编制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现实发展中的诸多实例表明,来自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传统的5年规划编制模式已经不再适应,需要寻找更贴近市场的方法。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互联网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得风生水起,但在十二五规划编制时,编写组根本没有预料到今天的局面。

结构转型与动力转换

十三五规划篇4

二是发展定位:建设武汉临空产业核心引领区;建设全市文化生态旅游最强区;建设全国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全市生态宜居领先示范区。

三是发展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总收入达到118亿元,年均增长力争保持在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前川基本建设成为____区产业核心区,____西部临空区、南部商贸物流区、北部生态旅游区、东部都市农业示范区等四大产业板块快速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城镇体系不断完善(以中心镇、特色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生态优势更加突出;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章是主要任务。包括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武汉临空经济核心区;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民生福祉大提升;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积极培育文化发展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宜居____;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五章是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项目支撑、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规划管理等内容。

一是请尽快确定“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战略)。一种方案是保持规划的连续性,继续延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两城崛起,四区支撑”的战略思路,另一种方案是进行适度调整和创新,即按当前“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提出的“一核四区”发展战略,重点强化前川新城为中心的核心区,同时积极发展西部临空经济区、南部商贸物流枢纽区、北部生态旅游区和东部都市农业示范区。

十三五规划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到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实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十三五规划篇6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催人奋进,鼓舞人心。但仔细研读前三个目标,即“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却值得商榷,第一个偏低,第二个偏高,第三个不甚妥当。特在此进行讨论。

1.人均GDP目标可能偏低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口缓慢增长阶段,2000年中国人口增长率为7.61‰,2004中国人口增长率稳定地下降到5.89‰,而且还在下降。预计“十一五”期末将下降到5‰以下。

根据统计年鉴2001~2004年数据(表1)和亚行2005年预测数据推算,人均GDP2005年相当于2000年的1.4746倍;按“十一五”期间人口5‰增长计算,2006~2010年GDP只要保持年均增长6.82%即可实现“纲要”中提出的翻一番目标。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的2004年GDP数据和亚行2005年预测数据,2005年人均GDP大约相当于2000年的1.7226倍。这样,GDP只要保持3.55%就完全可以实现“纲要”的翻番目标。而GDP年均增长3.55%是难以接受的,只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不可能的。

2005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5.908‰,GDP增长9.9%[1],人均GDP增长率达到9.31%。图1给出了近30年来我国人口和GDP增长率的变化,表1给出了近年人均GDP指数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进入缓慢增长阶段,自然增长率越来越低;GDP处于新增长上升期。2006年上半年度实际增长超过11%[2],权威机构预测中国2006年GDP增长速度将在9%以上[3],整个“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可以达到7%~9%[4,5,6,7]。这样的话,“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在2007年、最迟2008年就能达到。2005年末制定的5年发展目标,不到三年就实现了,说明这个目标太低,也与中共中央建议的第一个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相矛盾。

2.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可能偏高

曾有一些专家和公众对我国能否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20%的目标都表示怀疑,本文也认为该目标太高。表2给出了中国能源消耗和GDP指数关系对照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1978~2004年期间,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能源是逐渐下降的,而且在1978~2001年是一致锐降的。但如果由此就断言“纲要”中关于能源利用效率目标很容易实现那就错了。因为在“十五”期间,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波动微升的,2001年是16987.41,2004年上升为19107.66,上升了12.48%。这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能源利用效率下降,管理粗放;二是基本建设战线拉大,投资尚未形成产出;三是产业结构向重化工方向发展,大耗能产业上升。

如果是第一、第二个原因,则“纲要”目标完全可能实现。用1989年以来的数据,使用GM(1,1)模型预测2010年中国能源消耗量/GDP指数大约是10926,此数比2004年该指标(17909.09)下降了39%;用GM(1,0)(灰色直接建模)模型预测,2010年能源消耗量/GDP指数大约是13736,此数比2004年下降了23.3%。加上2005年GDP普查数据比原先高出很多,能源利用效率肯定也有提高,由此断定2010年比2005年降低20%是完全可能的。

但如果是第三个原因――这个原因恰恰不容忽视,则“纲要”目标难以实现。从图2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上升时期,工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6%;而在工业内部结构中,重化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重化工业阶段,能源消耗强度是上升的。根据最新统计年鉴,2005年能源利用效率比2004年仅提高了0.32%,距离能耗降低4.4%的目标相差甚远;而2006年上半年能源利用效率没有提高反而降低0.8%,说明原先的目标也许真的是高了。因此,除非重大技术进步或能源瓶颈约束严重,对整个社会来说,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提高20%是需要艰苦努力的,我们对此且不可掉以轻心。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富裕型转变,消费的内容主要是住房、高级耐用消费品、汽车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在所难免,即我们现在的消费结构是变动阶段,与发达国家消费结构中对低耗能的服务业需要较多不一样,我们处在高消耗能源的阶段,要实现单位GDP年均消耗能源下降4.4%谈何容易。

图2我国工业化特征图国家发改委2004年的我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年均节能率为2.2%;2020年……年均节能率将提高到3%。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按照这个规划,即“十一五”期间,年均节能率2.2%,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不到11%;若要下降20%,则年均节能率必须达到4.4%。这就是说,“纲要”要求的标准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高了一倍,其可行性值得商榷。

3.战略性规划不应从企业层而考虑发展目标

企业是市场竞争和创造财富的主体,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的主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左右世界竞争格局的跨国公司愈加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只有形成一批这样的企业,才能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的形势。

但是,国家层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宏观的战略规划,不能以企业为切入点。而且,一般来说,一个大国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不能维系在企业上,哪怕是优势企业、一批优势企业,但可以依靠产业。因此,在国家层面的规划,极少“形成一批……优势企业”的考虑和提法。事实上,一般较大区域规划中也都只强调产业政策、地区政策、技术政策等,甚至行业政策都应慎重。

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宏观的战略性规划,不应从企业层面考虑发展目标,而应提民族工业(制造业)、民族产业,更应该提“产业竞争力、经济竞争力、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而到了较小的区域,才可以、但也必须慎重地提促进某些企业的发展问题;一个省级区域,都不能轻易地这样提。

强调科技创新是对的,注重拥有知识产权也没错,但“形成一批……优势企业”似乎不妥,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的反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该管的、能管的,只是公共安全保障、公共环境建设、公共利益分配,国家的宏观战略规划不能从企业的层面说事。退一步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是规划出来的吗?是的话,就需要支持和扶持;而支持、扶持这些企业就意味着对其他企业的不公平,也违反了WTO的原则;而如果不支持、不扶持的话,这样的规划目标、这样规划的目标,又有多大意义?应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角度提产业发展目标,打造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

为防止企业规模太大、竞争力太强,造成垄断,美国有时强迫大企业拆分,微软就曾多次遇到这种待遇。从区域管理的角度看,有些事是可做不可说,如中国的军工产业,如澳门的业;有的事只需说说,实际上不用做多少事情,如20世纪80年代的“减小区域差距”、目前的“东部率先发展”。“培育优势企业”对于较小的区域,如一个村屯、个别乡镇,还勉强说的过去;而从国家层面看,“培育优势企业”既不可说也不可做。

4.结论与讨论

①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而人口已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增长速度不大可能低于8%,人口增长率不会比5‰高多少。因此,人均GDP增长速度完全可能在7%以上。因此,“纲要”中的人均GDP翻一番,应改成“翻一番以上”。

②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重工业化趋势明显,近年万元GDP能耗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环境约束是非常强烈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涉及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必须广泛动员,齐心协力。考虑到现实可行性,应将原先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改成“降低15%以上”。这个目标所要求的年均节能率提高幅度和《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要求(3%)大体相当。

③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般不以企业为切入点,除了环保、税收、质检等,政府也不应过多地干预企业的经营。因此,应去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一条,代之以“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基金项目]西部重大科学计划(9010201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71001)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OL]..

[10]厉以宁.再论重工业化发展阶段无法避免[EB/OL].省略/20050928/1943355.shtml.

[11]樊纲.中国要努力发展重化工业[EB/OL].news.省略/20050829/1916863.shtml.

[12]刘铮,姚玉洁.经济增长如何突破能源瓶颈[J/OL].半月谈,2006(15),news3.省略/banyt/2006-08/11/content_4949634.htm.

[13]新华网,2006年8月1日,新闻分析:单位GDP能耗为何不降反升[EB/OL].news.省略/fortune/2006-08/01/content_4906305.htm.

[14]周天勇.“十一五”发展规划存在六个“两难”(下)[EB/OL].省略/20051114/FOCUS/200511141.htm.

十三五规划篇7

1、加强公园开放化管理

公园应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良好的休憩环境和完备的防灾避险功能。加强公园绿地养护、卫生保洁管理。完善公园管理制度,确保各类服务游乐设施安全运行。广泛宣传,提升群众的“爱园护绿”意识。大力加强绿化养护管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严格执行绿化养护技术规程,做好植物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冬季防寒工作,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讲求乔、灌、花草合理搭配。随建设随绿化的原则,绿化工程要与建设项目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2、加快品质园林建设

近年来,随着__慢性系统发展加速尤其是__山天桥栈道的落成开放,公园人流量势必增加,公园全面提升,完善公园景观功能,对接天桥栈道景观建设刻不容缓。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进入倒计时。

公园旧园路因年久失修,已经坑洼不平,难免雨季积水,影响市民游园。全面改造旧园路,完善排水系统迫在眉睫。为了响应安全城区建设,监控系统的更新换代不容忽视。2015年__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包含建造公共场所母婴室,这一举措,为携带婴儿出行的父母提供便利。

十三五规划篇8

紧紧围绕“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亮点、完善城市功能”的发展思路,“十三五”末城镇人口达到15.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县城人口达到12.8万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40%和12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均达到100%;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5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70%;排水设施全部完成雨污分流;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均达到100%;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综合合格率稳定达到100%;沿街公厕改造率达到100%;住宅小区物业覆盖率达到100%;绿道绿廊建成20公里以上,分别建成3个10公顷以上综合性公园;城镇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100%;城镇绿色建筑达标率达到40%;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5平方米以上;住房保障率达到25%;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

(一)强化组织保障。结合c类县城建设目标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任务目标、发展指标、完成时限。制定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具体措施和项目完成时限,在县城规划设计、环境整治、园林绿化、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聚集等方面,开展专项攻坚行动,实行“领导+指挥部+融资平台”的推进机制,切实将任务落实到项目、责任落实到干部。

(二)拓宽城市投融资渠道。推进县建司调整功能定位,实现转型发展,逐步将平台公司发展成为城市资产运营管理、城市综合开发、具备现金流的多业态实体公司。通过利用财政注资、市场募资、整合存量资产等多种方式,优化平台公司资本结构和股东结构。建立相对集中、稳步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和平台公司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的利益补偿机制,实现县城建设可持续融资。开放市政公用市场,鼓励民间以独资、参股等方式参与县城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

(三)强化土地资源支撑。整合土地规划用地规模,集中支持和保障近期县城建设。充分挖掘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积极开展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施城乡用地统筹,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勾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政策,节约指标主要用于县城建设。在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利用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四)创新县城管理体制。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大力推进县城镇改街、村改居,积极稳妥地推进县改市步伐。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推进村民转为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依法推进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资产转为股份制的改革。

十三五规划篇9

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要全力推动地勘经济与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协同发展,要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形成全局上下推进工作的合力,尽快在调整转型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二是要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机制,强化问题导向,从全面总结评估“十二五”绩效着手、从制约经济发展突出的矛盾着手,从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实实在在推动专项发展、推进项目建设、推动专项计划实施、推动综合发展能力建设,要敢于直面问题、不断自我完善;三是各级干部要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认真思考谋事创业之精要,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谋求新的发展,既要聚力做好当前工作,又要思考和谋划长远发展;四是持续做好民生与惠民工作,保持毫不松懈的劲头,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回应落实群众的热切期盼,给职工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中华民族,向来推崇脚踏实地干实事。谋事实不实,是衡量领导干部为官为政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重要标尺;创业实不实,是检验领导干部为政能力和担当精神的重要依据。我们每位领导干部都应以此为对照,实实在在谋事干事、创新创业。

谋事求是与求实,就是要尊重规律、讲求实际、注重实干;使点子、拟方案、出政策,要力求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我们每位领导干部,都要努力成为一个求实谋事的人,成为一个实干的人。

领导干部谋事干事,就是要求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为民干实事,旨在为民;为民干实事,重在干事;为民干实事,成在务实。要坚持和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多到基层、多作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性资料,才能多一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少一些“主观意志”和“拍脑袋决策”,才能真正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

谋事创业要实,还要求干字当头。丢掉形式、丢掉花架子,脚踏实地地干。结合实际,就是要求我们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围绕主题主线和专项计划,抓重点、重点抓、抓精准。无论当前与今后,要以专项行动计划为龙头、为主要任务,在产业优化与转型发展上精准作为,实实在在出成效;要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全面回顾总结评估“十二五”工作,给全局上下一个明白的交代,客观回答“十二五”时期我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取得的主要成绩、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是说明,尚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谋划好新篇,为“十三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谋事创业要实,就要求敢于担当。担当之实,是谋事创业之基。敢于担当,是职工群众对我们领导干部的期盼;敢于担当,才能成为真正务实的引领者和好干部。敢于担当,既是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尽职履责、提高执政能力所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更是我们领导干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求我们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矛盾迎难而上,而不是绕道走、不敢碰。要解决好不敢担当中的患得患失和能力本领恐慌问题;要提高综合素质,练就敢于担当的本领;要加强实践锻炼,不断丰富应对各类特殊、复杂情形所应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提高担当本领;要树立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使精神境界、素质能力与岗位责任相适配,实现敢于担当与善于担当的有机统一。新常态下,更要求我们领导干部抛弃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保守思想,保持朝气与锐气,保持奋进之心,让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落到实处,让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变为现实。

“三严三实”,寄意高远,由“严”至“实”,重在实效、贵在实绩。为官一任,当思“时间都去哪儿了”,是虚掷光阴,浪费人生,还是尽心履职、谋事创业?人的一生,能够建功立业的机会并不多,我们领导干部都应当有压力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握当下,扎实谋事干事,敢于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作为,更应当在其位谋其政,务实实干,有所作为。

1、谋划力。主要体现在领导的决策水平上、体现在对工作岗位职责的理解水平上,反映在工作的超前性和预见性上—也就是先谋与善谋的关系。要求我们各级决策层、决策者、部门负责人做工作要站高看远、善谋先谋、勤思细想;在各自的岗位上先要有善谋先谋的意识,还要有提升自己善谋先谋的谋划力。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谋划工作要有境界—在修养、学识和道德上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平。它潜藏于人的思想意识,外化为言行。“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领导干部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胸怀全局、才能运筹帷幄。

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我们所从事的地勘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在境界上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和执着的追求;要坚定不移、辛勤努力;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做足功课;要在为学为官、干事创业中追求大格局、高境界。有位要善谋、有为要先谋,有位要惜位,有为要作为。唯有如此,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和谋划工作,才能更好地团结和凝聚职工群众,更好地推进地勘事业发展。

有境界,就是要有理想信念。高尚的境界,离不开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对个人品格的不断培养,是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修养的结果。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领导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有境界,就是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时刻保持蓬勃朝气,牢记使命,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有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劲头。保持昂扬锐气,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改革、攻坚克难,坚持精诚团结、狠抓落实,不断地有所作为。

有境界,就

是要有大的气度。领导干部担当决策、用人、协调甚至统领全局的责任,须有气度修养,有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遇烦不躁、善纳直言、顾全大局的风度,始终坚持以事业为重,讲党性、讲原则。还要有容人的雅量,始终做到讲团结、顾大局,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中。二是谋划工作情况要明。科学谋划来自于对情况的明悉和洞察。因此,要吃透上情更要吃透下情,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不可“情况不明决心大、情况不清说大话”。

作为局班子成员,在重大决策前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基层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深化对调研的理性认识,要认真思考、慎密论证、反复修正,更要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凝聚智慧,为班子决策提供可以采信的素材。

作为部门负责人,不仅要能“跟着干”,能够跟上领导的思维,细化工作思路,拿出工作方案,关键的是要“提前想、提前干”,努力做到自己的工作思维能够与领导同步,或先于领导适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三是谋划工作定位要准。作为领导干部,做决策办事情要有科学合理的思维定势。要把推动经济发展与综合管理作为谋划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盘考虑,有一个准确定位;要统筹考虑,各项综合管理协调推进,不顾此失彼;单位、部门都要明确各项目标任务,定位要有强烈的问题指向。

四是谋划工作结合要好。科学谋划要把当前和长远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着眼当前的实际,又要考虑长远的利益,不能急功近利。要正确把握好政治和经济形势,分析本单位面临的内外环境,结合实际谋划好单位和部门的工作、谋划好本职工作。

2、执行力。简单理解就是完成计划的能力,进一步还可以理解为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和策略。所谓“言必行,行必果”,这个“行”所指的应当就是执行的行动。执行力主要体现在抓落实的力度上,反映的是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心。

实际工作中,就如何提升执行力而言,需要我们树立几个意识和理念,更是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一是树立全局化的执行意识。就是在没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追求圆满;二是树立效能化的执行理念。就是执行工作任务时要有时间观念和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三是树立精细化的执行意识。思考问题要周全细致、反复推敲,处理事情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大到谋事决策,小至文书拟稿;四是树立实效化的执行理念。执行的成效关键是看工作的结果。以结果论能力,凭结果选人用人;五是树立人本化的执行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干部热情,发挥团队精神,形成执行合力,切实营造想负责、敢负责、能负责、必须负责的良好氛围和担当精神。

提升执行力,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并努力做到:

一是要完善责任体系。做到履职有依据,责任有人担。也就是说,任何工作都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岗位责任要细化,并尽可能量化,明确干部要做什么,怎么做及应负的责任;要明确和细化各层级和职级的责任。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副职对正职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性机制。

二是要强化干部绩效考核。有不断总结完善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注重平时考核)、领导考核与基层评价相结合的目标绩效考核制度。要把线上工作创新和点上工作突破作为考核重点,组织上要重用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形成良性的用人导向和机制。

三是要严格责任追究。要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并实施责任倒追制,出了问题要层层追究,形成良性的责任导向。

就提高地勘单位发展建设的执行力而言,可以考虑从以下抓手着手予以加强:

一是进一步抓好班子建设,以凝聚合力提升执行力。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须成于实。提升执行力,归根结底就是细做实干,务求实效。领导班子是局、队(院、公司)的领导者、组织者,对于改革发展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常态”下,如何做好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篇大文章,尤显重要。需要致力于建设团结和谐、廉洁奉公、务实高效的领导班子,以班子整体实力提升发展建设的凝聚力和执行力;需要在班子内营造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谋事创业氛围,营造畅所欲言、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团结氛围;需要营造着眼事业,着眼大局,狠抓落实和不懈努力的干事精神。

二是进一步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以强化能力提升执行力。我们的干部队伍是推动地勘发展建设,提升执行力的主体和关键。需要着力在加强学习、转变作风、落实责任上下工夫,切实提高地勘发展建设的执行力。加强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学习,明方向、提水平,并将学习与发展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比如:我们在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尤其是类型项目成本核算管理方面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的队院领导不学习掌握财经知识和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财务负责人在处理某些事项上的“无奈”,把财务规矩变成了领导交办或领导直接办理。转变作风,就是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自觉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善于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有效妥善解决。落实责任,就是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也是提高执行力的内在动力。要求我们领导干部,把工作当事业,把工作当责任,把严谨贯穿于细处,把目标落实到成效中。

三是进一步抓好地勘经济建设,以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提高执行力。发展地勘经济是构建和谐有色地勘的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发展,单位效益和积累增强,职工收入增加,基础环境条件改善,职工群众才会真正拥护和支持单位的各项改革发展决策,各项发展措施才有可能更好地得以实施。在地勘经济发展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局、队两级党委、行政中心工作,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提高工作执行力。要以相关专项行动计划为产业发展引导,加快产业优化调整步伐;要充分认清地勘行业面临的形势,紧紧把握好逆势中的优势,紧紧把握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良好机遇,加快地勘经济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步伐;要在努力做好做优传统地质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不断拓展新领域和新业务、切实做强做大勘测施工与民生地质、切实做好铀矿地质并真正取得实效;要致力于实施全面规范管理,切实加强各项基础工作、切实加强各类项目实施过程与质量管理,不断强化执行规范与设计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新领域新业务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努力提高队院生存发展空间,提高有色地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以监督制约为保障着力提升执行力。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立足实际,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三严三实”要求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廉洁从政,不断增强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性。要切实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和修订完善相关管理

规章制度,努力做到靠制度管人、管权、管财,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制度规定的执行力。要强化审计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必要时,更多地引入中介审计,防止和杜绝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切实提升制度执行力。五要探索地勘文化建设,以文化共识提升执行力。地勘文化是地勘单位潜在的生产力,是以单位综合发展目标、干部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和优良作风、行为规范、文化环境氛围等为主要内容的,能够激发和凝聚干部职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综合人本管理理念,也是打造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把提升执行力作为地勘文化建设的一个切入点,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队、富民强局的发展目标,探索推进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深化职工对“和谐地勘”的认同,并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从而提升和谐地勘建设的执行力。

㈠ “十二五”,我局经营发展历程中最好的时期

“十二五”时期,全局上下齐心协力、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全面完成了各年度目标任务及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职工收入不断增长,队伍和谐稳定。

“十二五”是我局地质找矿取得重要成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局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多元需求的发展机遇,主动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呈现出地质工作持续加强,地质经济快速发展,职工生活显著改善的良好局面。

同期,从2013年起,地勘经济也步入“新常态”,受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全球矿业发展势头放缓,矿业经济持续下行,我国矿业经济也步入下行周期,地质勘查10年黄金期告一段落。本人理解,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矿产勘查投资在下滑,地勘单位过去赖以生存的技术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盈利能力下降。从全球看,当年固体矿产勘查投入较上年下降30%;从国内看,我国矿产勘查投入自2012年出现十年来首次下滑后,当年又有所下降,以后再持续下降;二是财政投资在回归公益,矿权运作回归理性,而矿权经营难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三是地勘单位正处于既要谋发展,又要抓规范的阶段,这样的情况目前更突显。

在矿业经济下滑的不利形势下,在财政项目减少、市场需求降低的情况下,我局在认真抓好抓紧地勘项目建设与实施的同时,充分发挥在工勘、岩土、勘查、测绘、钻探等方面的传统优势,积极争取大地质技术服务项目,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1、 结合实际,相继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战略与工作思路,有力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

2011年提出:“坚持一个方针、着力推进七项工作,即:坚持地质强局方针,着力推进找矿新机制,培育铀矿地质产业、认真抓好黔北务正道地区和凯里地区铝土矿整装勘查工作,全面实施“358”找矿计划,力争实现新的重大找矿突破;着力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不断拓展海外矿产勘查与开发;着力推进勘测施工业和房地产开发业;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着力推进新产业开发建设,积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企业管理改革,不断完善经营体制;着力推进和谐地勘单位建设,不断改善民生”。

2012年提出“把握调整转型这条主线,在矿业开发上取得新突破;突出地质勘查这个重点,在地质找矿上取得新成效,坚持工程施工这个支撑,在相关产业上取得新发展。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转变方式,加快调整,转变机制,从严管理,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促进全局经济增长提速”。

2013年提出“坚持加快推进地质找矿突破这个主题,突出项目建设这个重点,突出经济增长这个重点,把握调整转型这条主线。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经营管理,着力抓好技术创新,着力抓好质量落实。转方式,调结构,提素质,增效益,惠民生,促发展,确保经营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完成”。

__年提出“突出地质找矿这个主题、突出经济增长这条主线、突出项目建设这个主抓手;着力提升基础地质比重、着力提升大地质比重、着力提升核地质比重;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把握大局,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地质找矿、经济增长和各项工作任务”。

2015年,在总结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出了“适应坚持经济发展这条主线,抓好找矿、项目、增长三件大事;推进人才、装备、资质三项建设;突出质量、技术、管理三个基础;落实效益、效率、效果三个关键;抓改革先行,工作创新,谋划大事,抓好落实。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提质增效,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服务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地质找矿突破,推进地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并提出“一条主线工程”的工作思路、推行了重点项目“五个一”管理工作机制。

即将过去的五年,根据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按照抓党建促经济的基本思路,围绕“十二五”找矿和经济发展目标,以党建责任目标考核为抓手,突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工作要求,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为找矿突破、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二是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反对“”,各项整改措施得到较好落实,全局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意识得到增强,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确保各级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四是扎实有效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基本做到了坚持问题导向、以上带下、知行合一,全局专题教育达到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目的。

即将过去的五年,围绕为经济发展、队伍和谐稳定提供良好的廉政环境,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是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工作规划》,坚持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努力做到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预防腐败;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修订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班子成员分工,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坚持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经常性、阶段性和年度性检查,努力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

2、经济相对快速增长、找矿成果颇丰、结构调整已见成效,成果惠及广大干部职工。

⑴ 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20多年来,我局的经营规模从起步到创亿元,再到突破10亿元,直至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历经了艰难曲折,广大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辛努力,成果来之不易。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局经营产值仅930余万元,90年代中期为3500余万元,2000年达5900余万元。从“九五”期末起,地质工作开始缓慢复苏,2006年1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预示着地质工作新的春

天,“十五”期末产值实现亿元,达到1.26亿元;“十一五”期末产值达到3.98亿元;2011-2012年产值分别跃升为6.72、8.57亿元,2013年突破10亿元,为10.98亿元;__年达到12.52亿元。2011-__年节余与收益分别为2117万元、2722万元、5773万元、8924万元、7630万元。与“十一五”期末相比,产值增长了216%,年均增长54%;节余与收益增长了260%,年均增长65%。2015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通过努力,应当也将取得较好的经营成果。总体上,提前一年实现了经济发展总量预期目标(十二五”规划目标为:期末实现年产值12亿元、经营收入9亿元、节余与收益6000万元)。“十二五”时期,预计总产值可达51.8亿元。就国有资产管理而言,“十一五”期末净资产为3.24亿元,__年末达到6.64亿元,增长了105%,年均增长26%。可以肯定地说,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局队两级是负责任的,国有资产是保值增值的。

同期,我局共获得省财政预算拨款11.50亿元(尚不含今年工改可能增加的预算)。局用于扶持产业发展的资金共计6150万元,其中:地质找矿及设备4880万元、其他设备280万元、科研及资质建设550万元、基地建设430万元。用于矿业产业拓展方面的资金1.10亿元。

⑵ 从地质找矿成果看:2011-2015年9月,我局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地质找矿项目、省级地勘基金项目、商业地质项目等各项地质项目780余项,包括矿产地质调查及评价项目、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和海外项目,累计经费14.28亿元,其中政府类项目经费7.54亿元,占总经费53%(中央财政投入2.59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95亿元);商业项目经费6.71亿元,占总经费47%。

以实施四批共16个整装勘查项目为重点,着力加强找矿能力建设,地质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中型铀矿床1处、小型矿床1处;新发现大型铝土矿8处、中型矿床13处、小型矿床8处,新增铝土矿资源量3.68亿吨;新发现铅锌矿中型矿床3处,新增铅锌矿资源量107.29万吨;新发现铁矿大型矿床2处,新增铁矿资源量3.4亿吨;新发型锑矿大型矿床1处,新增锑矿资源量17.28万吨。实现了“查明3个大型、6个中型有色金属矿床,积极推动全省铀矿资源潜力评价与专项地质调查-勘查,查明2个中型以上铀矿产地”的规划目标。

⑶ 惠民生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由于财政预算拨款不足,“十二五”期间我局通过积极拓展市场,发展地质经济创收共计解决历史遗留的离退休职工增量补贴5760万元、“0405”岗职补贴1800万元、2012年归并津贴后离退休费用缺口9000余万元,共计16568万元,大批下岗职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惠民政策、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大都得到了很好解决。

⑷ 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紧紧围绕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职能及功能定位,积极谋划提出了“7+专项行动计划,积极谋划拓展新领域新业务,积极谋划开展民主地质,在地灾设计勘察与治理、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回顾“十二五”,积累了值得肯定和可供借鉴的基本经验,比如:不断健全完善经营激励机制,全面推行并实施综合责任目标绩效考核,将党建责任目标与综合经营责任目标同布置、同考核;比如:重视项目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推行重点项目“五个一”管理机制等。

取得以上综合成效,不能不说是我局经营发展黄金的时期,不能不说是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艰辛努力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局队两级抢抓机遇、谋事创业的精神,充分说明了局队两级班子的谋划力和执行力,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人财物基础,增强了加快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总结“十二五”,尚存有制约改革发展的主要因素或主要问题,比如:现有矿权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不适应地勘主业发展的需要,地勘单位呈现“耕者无其田”的状况;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转型发展任务艰巨;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与新领域新产业拓展不相适应等。

客观地说,从纵向比,我们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值得肯定、值得认真总结。但从横向比、与发展较好的兄弟单位比,我们也要看到不足,应当认识到差距。比如:我们的经济总量、部分关联产业的经营规模、传统产业持续发展中的技术与理论支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综合发展能力提升,以及发展矿业产业、全面规范管理等等,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再比如:“十二五”规划中的“矿业开发目标——在巩固办好现有矿业项目的同时,开发建设两个金属矿山”和“走出境外,面向国际市场查明或开发2个金属矿产地”的目标,由于诸多客观因素制约,未能实现;规划主要任务中的“组建贵州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工程勘测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局中心实验室、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确保在五年内新增探矿权30个”,也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和制约,未能实现。

面对经济“三期叠加”新形势、面对地勘工作投入方向调整的“新常态”,面对矿业持续下行对传统地质工作的冲击,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预示着未来五年发展地质经济的很压力大、挑战也大,预示着全面规范管理的任务繁重。

2015年已近尾声,我们要紧盯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十二五”的圆满收官和“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十三五规划篇10

(一)取得的成绩

(1)提升产业

①速生林产业长效发展。积极招引业主5户,发展林下种养植业,以短养长,成为名符其实的现代林产业大镇。

②中药材产业发展效果明显。

③畜牧产业发挥规模效应。

(2)强化基础

①公路建设。全镇实现社社通水泥路,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②水利设施建设。基本解决了“看得见水确用不上水”的现状,为全镇产业环线的打造铺平道路。

③安全饮水工程。改变我镇居民长期生活用水不达标沿线村民生活用水困难的现状。

④村通工程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全面整改农村电网;积极整治村级广播,全镇广播实现村村通。

(3)优化环境

①组织建设。以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组织,配齐配强村级班子,长效机制得到健全;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

②集镇建设。坚持把集镇建设成商贸重镇、宜居集镇、生态集镇、人文集镇;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集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③小康房建设。

④城乡环境整治。加强场镇环境卫生整治,拆除老街两侧不规范的破旧广告和遮阳棚,清理街道牛皮癣,规范车辆停放、摊点摆设,整治蜘蛛网。

(4)社会事业

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涉农惠农资金,新农合、新农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工作均按时完成任务。五保供养,民政优抚扎实开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计生工作的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实现了升类进位的目标。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教师周转房、学生三用房建设;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定期开展群众健康体检活动;完成卫生院综合楼修建并投入使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社会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困难: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我镇公路网络等级较低,尚待提档升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需加大投入建设,环境整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需要大量项目支撑和资金投入。

二是项目引进难度大。我镇受资金、技术、人才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制约,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困难重重,原始资本积累不足,林产业周期较长尚未发挥效益,经济发展缺乏引擎。

三是区位劣势凸显。我镇属于边远深丘乡镇,发展要素制约十分明显,场镇规模小、功能不全。

四是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虽然都在稳步提升,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两个战斗力较弱的基层党组织,农村干部老龄化严重,全镇还有村活动室没有达标。

2、2015年至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业提质、城乡带动、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工作思路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的总目标,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将我乡建设为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活力、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城乡,实现在“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二、“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使全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1、交通建设。完善村社公里网络建设,重点是管护好现有公里。

2、农村水利建设。以农村饮水、田间灌慨、沟河整治为重点,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力度。在人畜饮水上,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户自我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以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全乡100%的农户用上自来水;在田间灌溉上,以小农水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全乡河坝、排洪渠、机耕道等设施建设;完成柳树河流治理;新建改建水库,重点是把大型山塘水库改建为小二型水库。

3、新农村建设。全乡行政村实行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聚居,村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

4、城乡建设。市场、路网、排水、路灯、垃圾处理全面升级改造,打造周边贸易重乡。

5、完善电力设施。争取立项建设好菜籽河电站及农村电网改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促进我乡农业产业和商贸发展。

(二)实施产业强乡,着力培育乡域经济支柱

1、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和品改力度。引进新的、高效、质优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力。

2、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提质增效速生林产业。实施林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巩固发展速生林产业。

3、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市场信息网络,完善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积极培育农产品营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确保农产品运销畅通。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稳定流转。大力整顿规范农业合作社。积极扶持种养专业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完善农民培训制度。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4、“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突出产业主导发展的核心地位,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促进乡域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前提。积极寻求产业经济发展新亮点,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做好加工制造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的配套发展。

5、围绕城乡建设规划,开发新的商贸区域,扩大商贸流通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做好商贸开发与服务业配套设施工作,提高第三产业活力。

(三)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1、文化教育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农村学校、文体设施、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巩固“普九”成果,全乡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分别达到99%和98%;学校校舍教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质量达标,师资力量雄厚。

2、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教育体育活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3、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控制传染病,传染病疫情网络100%;

4、农村医疗事业。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十三五”末,农村新农合每年参合率达到100%;每个村有个标准化卫生室;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5、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重点,引导广大育龄妇女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管理上来,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6、民政事业:乡民政工作规范化运行,各项惠民工作有序推进。

三、对全县“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意见

十三五规划篇11

(一)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力持续提升。截止2014年底,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64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达到950万元,支出94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同比增长13.6%;人口自然增长率7.6‰;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势头。

2014年,我们紧抓经济建设不松懈,切实把握新机遇,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力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全镇发展300亩以上苗木花卉企业3家,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3个、家庭农场8个,新型农民培训320人。上半年完成土地流转27476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造林面积1380亩。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投资3800万元的飞马新型建材厂和投资近1000万元的10000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入住企业2家,共投资达9000万元,已签约7个待建项目。商贸经济稳中有升。依托我镇区位优势及独有的“天天集”,大力发展商贸业。目前,全镇已基本形成了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并存,以批发、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同时运安码头、东城苑、中天商贸街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二)城镇建设统筹推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征迁工作稳步开展。S340拆迁710户,东三环征迁270户,已全部完成。二是美好乡村全力推进。大力推进北照村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根据规划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中,中心村道路绿化和迎宾大道绿植栽种完成,路灯亮化工程已施工完毕,美好乡村初现端倪。三是秸秆禁烧成效显著。建立三级秸秆禁烧网络机制,“全天候”严防死守,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既定目标。同时,做好秸秆的清运和利用工作,大力推广高温堆肥技术,每村建立了高标准的堆肥示范点。四是控建拆违紧抓不放。东三环和阜口路的征迁导致我镇控建压力增大形式严峻,两辆执法车全天候巡查,加强对违法建筑的查处力度,2014年共处理违法违章建筑260多户,开出违建通知单300余张,拆除违章建设面积3.8万平方米。

(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民生工程精心实施。14个道路项目、1个路灯项目、范沟和河北两座危桥新建、110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部按期完工。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各项补贴类民生工程等得到较好落实。各类民生工程资金已按规定发放。同时,立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____”的目标,重点整治公路沿线、河边沟塘和村庄周边,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环境;始终保持控建拆违的高压态势,加大了巡查力度,有效地打击遏制了新的违建。便民服务大厅建成投入使用,城镇低保、新农合、新农保、农民建房等信息咨询、手续办理可在大厅“一站式”办理。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4482人、31374人。1374户、2354人农村低保户低保金按时发放,共发放低保金230多万元;全镇563个五保户生活得到保障;为54名大学生办理贫困救助,减轻了他们学费负担。66499名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创100%新高。社会救助提标扩面。上半年兑现医疗救助137人,发放救助金15万元;救助贫困孤儿451人,发放救助金14.76万元;实施白内障康复项目16人,发放精神病药费补助97人; “一事一议”项目有序推进。2014年全镇共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2个全部完工,工程总预算280万元。

(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一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镇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原民办

教师教龄补助工作扎实开展,第一批有物证的已经高质量完成上报工作,第二批无物证的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镇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夕阳红歌舞队较好地传播先进文化、发挥聚集正能量的引领作用。二是人口计生水平稳步提升。2014年,全镇共计出生人口990人,政策符合率92.3%,完成手术__2例,奖扶151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5.94万元。三是依法治镇扎实开展。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开展安全生产检查8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起,均已整改到位,未发生一例重大安全事故。四是阳光高效运作。上半年,来信25件,办结25件,来访57人,办结55件,结案率98%。妥善解决各类社会矛盾23起,无群体性矛盾发生。五是其他工作成效明显。国防教育动员、民兵整组深入开展,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统计、关工委、工会、统战、农技、农机、共青团等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五)改进作风,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思想理论素养、工作水平和引领发展的能力。圆满完成村(居)委会“两委”换届选举,认真办好民生实事工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市“三十六条”、区“三十条”规定,动真碰硬反“”。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工作机制,规范招投标流程,全年共组织招投标工作13次,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和阳光操作。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树好政府自身形象,严格执行“三公”经费支出规定,大力压缩行政支出。切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清理,健全和完善了政府工作规则,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开展。3月9日召开动员大会,正式启动活动。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镇村干部走村串户宣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多方征集意见和建议,镇班子成员共深入基层130人次,走访农户320户,征求意见和建议110条,其中群众反映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80条;各村(居)两委成员每人走访群众不少于20户,征求意见和建议240余条,其中群众反映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180余条。二是认真开展学习教育。集中学习了《》、在兰考调研时的讲话、“三严三实”等内容,观看了焦裕禄、沈浩等先进典型纪录片,每位班子成员写出对照检查材料,镇班子成员对照检查材料平均进行了8次较大修改,高标准高质量的对照检查材料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扎实开展“走基层、听意见、抓落实、办实事”活动。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广开言路,聚焦“”,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通过梳理,收集党委、政府班子存在的“”问题6个,收集民生问题意见建议39条。对以上意见、建议分类建立台账,边学边改,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一是工业欠发展、农业结构不优、商贸业散而小,镇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二是旅游景观镇建设步履维艰,美好乡村建设步伐缓慢,承接颍东城区东向发展的控制违法违章建设的压力较大。三是伴随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而来的矛盾还较突出,社会保障、维护稳定任重道远。四是行政效能、绩效管理水平还不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旅游、宜居、商贸三大功能定位,大力实施“打造旅游景观镇、建设美好新农村、主动承接颍东城区东向发展”三大战略,着力构建“西城、东农、南商、北工、中旅”五大主体功能区,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繁荣三产,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健康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人民幸福指数有较大提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大功能定位、三大战略和五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路,统筹考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定好高骛远目标,不干劳民伤财的事情,静下心来,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始终保持____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观光农业和专业养殖,使____的近郊特色尽快凸显。树立控建拆违也是发展的理念,下大力气规范群众建房,保持打击违法违章建设的高压态势。强力推进北照、武郢、同河、前楼四个中心村建设,尤其是使北照中心村在体量、功能上实现大的突破和飞跃。积极探讨创立发展工业的融资平台、招商平台,努力在发展工业方面做到扶持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力促运安码头、文炳商贸街、中天财富广场、安置区以及程家大院、皇家寺院、红色公园的建设,使____商贸、旅游的功能定位逐步彰显。

(二)强力推进结构调整,突出现代产业新特色。一是树立农业兴镇理念。跳出农业抓农业,充分利用____镇的区位、

交通优势,整合人文和自然旅游等资源,大力发展精致高效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有机蔬菜、有机瓜果的种植论证和生产规模,以标准化生产创立绿色农产品品牌。二是树立工业强镇理念,培育镇域经济支柱。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力争年内引进投资5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2个以上。____镇钢材大市场和运安码头预计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业园区正在规划立项之中,力争到2016年开始依托项目带动园区建设,同时在“十三五”期间,我镇将再建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三是树立商贸富镇理念。选准突破口,采取市场运作办法,改造升级集贸市场,巩固扶持现有批零业,引进连锁、电子商务业态,不断增强____商贸物流市场的承载力和辐射力。同时要进一步拓展____镇大棚街的建设,加强信息商业街的发展,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积极推进房地产、物流管理、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建立和发展专业批发集散市场。强力推进文炳商贸街、程家大院、皇家寺院、红色公园等项目的招商建设,使____商贸、文化旅游的功能定位逐步彰显。 (三)依托商贸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商贸宜居名镇。一是认真抓好土地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加大土地保护、管理工作,加大对违法建设、违法用地的打击力度,使全镇违法违规建设得到有效遏制。二是认真做好集镇规划管理。完善集镇规划,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整治乱停乱放乱扔乱倒乱搭乱建,占道经营行为,加大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依托“天天集”优势,完善集镇功能,深化“农超对接”,引进有实力的物流、大型商超、高档餐饮企业,提升集镇品味,增强集镇的辐射能力。三是认真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生态文化旅游,加快程文炳宅院、北照寺恢复重建工程及安置区建设,实施魏沟口阻击战红色公园建设。加快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沿颍左大堤沿河湿地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整合湿地现有水面,发展休闲垂钓、休闲农庄等现代休闲农业。四是精心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完善中心村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北照、武郢、前楼、同河中心村由点向片发展,稳步推进西康东城苑安置区建设。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大改水、改厕力度,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改造、危桥改造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十三五规划篇12

2014年,全县共出栏生猪8.9万头、存栏生猪4.6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0.47万头,出栏牛0.1万头,存栏牛0.42万头,出栏羊0.11万头、存栏羊0.31头,出笼家禽41.8万羽、存笼家禽41.9万羽,养蜜蜂箱数10430箱,年产蜂蜜102吨。其中全县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的专业户有3户,年出栏生猪1000到2000头的专业户25户;养牛专业户2户,养羊专业户13户,珍禽养殖户5户。

水产养殖总面积20300亩,水产品总产量为9600吨,渔业总产值965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3%。特种水产总产量为6410吨,主要品种为大鲵、棘胸蛙、三文鱼、鲟鱼、螃蟹等。其中大鲵规模养殖户14户,农户230余户,养殖规模8.3万余尾;棘胸蛙养殖户5户,规模3万只;三文鱼养殖基地2处,规模10万余尾;鲟鱼养殖规模8000余尾。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投入资金不足,包括政府、养殖户对养殖业的投入不足;生产中的服务技能不高,特别是村级协防员的服务技能有待提高;生产中防灾减灾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2、草地资源未能开发与利用,牛羊饲养总量偏小。

3、我县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任务繁重。

4、生态环境制约日益凸显。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养殖业污染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繁重。

6、常规水产业总体养殖水平较低,新技术应用少,养殖模式基本上处于单养形式,养殖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为四大家鱼。

7、特种水产未形成区域性的产业联盟,尤其是大鲵,至今仍未成型专业化的销售企业,也未建立产品差异化的销售平台,缺乏龙头驱动。其他特种水产没有规模,只是零星几家。

二、“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贯彻生态立县、一产助推旅游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保安全、保生态、保供给“三大任务”,以发展草食动物、中蜂、特色珍禽、大鲵、棘胸蛙等为重点,以提高畜禽水产品产量和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步伐,加强依法行政和兽药、饲料管理工作,推动整个养殖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全县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县规划生猪出栏10万头,牛、羊出栏2万头,家禽年出笼60万羽。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25000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其种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大鲵1万吨),池塘养殖效益达到1万元/亩,大型水库单产达到50公斤/亩,水产品加工附加值达到5000万元,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专业渔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

三、发展重点

科学谋划“十三五”养殖业发展,必须统筹考虑,重点突破,加快推进现代养殖业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加强关键技术培训与指导,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标准和规范,要特别重视畜禽养殖污染、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因地制宜推广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实现粪污、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二是适当引进新品种,积极采纳新技术,在稳定常规品种产量的同时,重点推广无公害养殖、绿色养殖;加快推进现代畜禽种业体系建设,按照“保种打基础、育种上水平、供种提质量、引种强监管”的要求,增强自主育种和良种供给能力,逐步改变畜禽良种长期依赖引进的局面。

三是立足资源,以巩固和推广生态渔业实用技术为抓手,提高城郊池塘(山塘)休闲垂钓渔业的档次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培育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开发利用冷水资源,发展冷水鱼类养殖;强化渔政和行业管理,积极发挥好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管理作用,保护渔业资源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畜牧业监测预警体系,加大信息引导产业发展力度;深入推进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强化金融保险等惠农政策落实,加大生猪保险力度,提高畜牧业抗风险能力,实现畜牧业减灾促增收;强化公共防疫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是加快推进畜禽水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畜禽水产品安全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重点,切实加强兽药、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监管,提高监测频次;加快强检验检测、安全评价和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强化监管能力、提高执法效能;全面实施畜禽及大鲵标识制度和牲畜信息档案制度,完善畜产品安全监管和追溯机制。

四、重点项目

1、规模猪场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力争立项5个。

2、“菜蓝子”工程项目,力争达到1个。

3、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项目力争立项2个。

4、积极引导养殖户申报“三品一标”,切实提高我县畜牧业生产的声誉。

5、以龙头企业“意蜂实业”为依托,争取蜂业项目立项1个。

6、大鲵繁养及加工项目5个。

7、棘胸蛙繁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3个。

8、在XX、XX、XX等条件适宜、具有发展前景的乡镇选择3个条件较好的点,发展休闲渔业项目。

五、产业布局

XX、XX、XX重点发展养猪业,XX、XX、XX、XX、XX重点发展肉羊、肉牛生产,XX、XX、XX重点发展中蜂生产,XX、重点发展家禽生产,XX、XX、XX、XX发展冷水鱼养殖。

六、发展举措

1、大力推进养殖业科技进步,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引进、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进一步提高养殖业的科技水平。

2、做好防疫检疫和畜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

十三五规划篇13

关键点之二:经济发展方式由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伴随着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增长驱动力方面,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要发挥“三驾马车”中投资的主导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出口的拉动作用同时,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驱动力更为多元化,从要素驱动为主转向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通过科技创新向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要质量,要效益,经济发展由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关键点之三:产业结构调整由传统主导转向新兴主导。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影响巨大。近年来,陕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陕西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跨入万亿元俱乐部,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持续前移,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快速增长。面对国际、国内煤炭市场销售不畅、销售价格低迷,石油产品价格动荡走低,而新兴产业增长速度不快的现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主导产业优化升级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能源化工产业,但需要调整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一方面,在保持原煤产量中低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三个转化”的基本方针,加快能源化工产业的优化升级,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向高端化发展,重点推进煤化工产品高端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非能源产业,重点培育具有比较优势、市场前景好的民用干支线飞机、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闪存芯片、智能手机等新一代电子信息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以互联网、物联网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主导转向新兴产业主导,加快打造经济升级版。

关键点之四:依靠改革、开放、创新培育增长新动力。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从发展上看,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陕西省情实际,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要在改革、开放、创新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是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以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为重点,进行财税、金融、物价、科技、土地、生态文明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支持协调引导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着力点扩大对外开放。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雄厚,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起点,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省会西安是新欧亚大陆桥国内段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处于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地位,在丝路“五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具有区位居中优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连接南北的战略中心地位。“十三五”规划,要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出口额快速增长和争取设立西安自贸区契机,发挥人文资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优势,努力打造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