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实训总结实用13篇

亚马逊实训总结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1

如何让在校大学生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卓越亚马逊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卓越亚马逊的“网络联盟”是本次“互联2008・领跑职场”竞赛的主要推广方式之一,其操作方法就是各联盟用户通过个人网站、博客、BBS 等网络资源卓越亚马逊促销信息,引导用户购买亚马逊商品,商品配送及客户服务均由亚马逊网站提供。联盟用户将从最终产生的销售额中获得丰厚的销售佣金。这对广大年轻人,特别是在校学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借助卓越亚马逊提供的平台,联盟用户没有任何公司运作成本,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创业机会。

对于本次竞赛中的佼佼者,卓越亚马逊还制定了实践性较强的培训方案。卓越亚马逊副总裁姚骁介绍:公司已选派经营团队中最优秀的5位职业经理人,组成本次特训营培训的讲师团。他们将结合卓越亚马逊的实际经营特点,及其个人职业成长的体验心得,为大学生讲授各岗位具体操作所必备的技能与技巧,并将组织“营员”参观卓越物流基地,对电子商务进行全方位参观考察,做到把企业的实际操作环节变成学校的教学环节,这也是亚马逊网上商城全球运用最核心、最成功的网上营销方式。

政企联合促双赢局面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2

当胡小军因靴子太大而在训练途中遇到种种困难时,王晖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当王晖吃玉米饼被教官误解,并深感中国尊严被践踏时,是胡小军拉住了他敲响雾钟的念头;当王晖在荷枪实弹中腿部重伤后,是胡小军一人肩起了全部重任;当胡小军被拉去严刑拷打时,是王晖给予了胡小军坚定的毅力;当丽娜军医被贩毒分子挟持而去时,是王辉忘却了恐高症跳上敌人的飞机英勇救人。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他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中国人要有骨气,要互相团结凝聚力量;他们深知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猎人学校高高飘扬。他们做到了,他们的付出为中国人赢得了崇高的荣誉,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他们让五星红旗永远地飘扬在“猎人学校”!

这部影片以艺术的形式彰显了中国人的英勇气概。同学们,与其相比,我们这短短的十天军训又算得了什么!中国人要有骨气。让我们团结起来凝聚力量,拿出我们全部的热忱,将我们这份准备已久的礼物在母亲诞辰时亲自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七年级冲出亚马逊观后感2《冲出亚马逊》这部电影讲述了我国两位军人王晖和胡小龙的感人故事。影片前半段主要讲王晖和胡小龙如何在“猎人学院”挑战自我的极限,以强烈的爱国热情督促自我完成各种近乎于残忍和不人道的训练,后半段讲述了众学员与国际贩毒分子殊死搏斗的故事。主人公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勇猛顽强、敢拼敢打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暗暗感叹,当兵就要当这样的兵。

我心目中英雄正是这些有着美丽伟大的灵魂和坚强刚毅性格的战士,他们总是以一种雕塑的姿态屹立在我的心中,在我焦渴的心田上洒播阳光和雨露,为我寂寞的灵魂献上灿烂与芬芳。“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那些优秀的精神与思想汇集在一齐,筑起了世间最美丽的精神殿堂,构成了面引领人类走向礼貌的旗帜。王晖和胡小龙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敢顽强,敢于拼搏,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胜利的鲜花从来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总是在拼搏中用荆棘编织,人活着并不是为了磨难,但活着就不得不经历磨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克服困难,就务必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影片《冲出亚马逊》中的两位中国军人好像是沙漠中的仙人掌,他们之所以能在“猎人学校”的那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因为顽强的精神支撑着他们。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你就应不顾一切纵身跳进你那陌生的不知的命运,然而以大无畏的英勇把他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难向你挑衅。”

我十分喜欢这句话。我觉得影片中的中国军人正是具备了这种精神,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也许你会说,即使去拼搏也不必须会获得成功!你有没有想过,只有去拼搏,才会有成功的期望;如果你放下了,那你就连百分之一的机会也没有!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不怕失败,勇于拼搏,从自生做起,从此刻做起,争做生活的强者社会的栋梁。

七年级冲出亚马逊观后感3最近我们观看了一部名叫《冲出亚马逊》的电影。这是一部军事题材的影片,该片描述了我军空降特种兵两名年轻的军官,被派往位于南美洲国际军事组织举办的“猎人学校”训练的亲身经历,塑造了新时期中国军人豪迈地走向世界的崭新形象。

观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在猎人学校的生活简直能够比作地狱攀爬网墙、穿越炮火,还有野外生存……应对这样近乎惨无人道的训练,应对地狱般的生活,我国的两位特种兵逃避了吗?没有!他们的坚强,他们的信念,使五星红旗仍然高高飘扬在猎人学校的上空!

胜利的鲜花从来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总是在拼搏中用荆棘编织,人活着并不是为了磨难,但活着就不得不经历磨难。而我们和特种兵们比起来,遇到的困难简直微不足道,有时,遇到了小小的困难就开始打退堂鼓,就打算放弃。我们这时不妨想想他们,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够坚持下来,我们所受的那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呢?

电影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幕就是随着雾钟的响起,一位外国军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因为他失去了斗志,抛下了个人与民族的尊严,辱没了国旗。目睹这一情景,两名中国军人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着,他们凝视着国旗,两只手紧紧握在一齐,从王晖的嘴里说出了几个铿锵有力的字眼:“在那里,你和我就是中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从此刻开始就要学习王晖和胡小龙那样热爱祖国,在困难面前顽强拼搏,在敌人面前毫不畏惧的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永攀高峰,使自我成为一个爱国,爱党,爱家园的高素质人才!

七年级冲出亚马逊观后感4《冲出亚马逊》这部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我国两位特种兵在美国猎人学校训练最终光荣回国的故事。

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兵部队,一位名叫王晖,另一位名叫胡小龙。他们两位在训练的过程中互相帮忙,互相支撑,最终成为为数不多的完成猎人学校训练的学员。猎人学校的训练十分残酷,其中有:在真枪实弹的射击下完成过障碍;在山崖峭壁上攀爬;在泥滩里格斗;在高压水枪的射击完成立正;生吃野牛肉等。

有一口钟贯穿了影片的大半段,这口钟的作用是:谁要是经不住训练的残酷,就能够去敲响那口钟,那样他就能够直接被大使馆送回祖国,但这就代表他被淘汰,悬挂在校门口的他的祖国国旗也会被降下。这口钟诱惑着所有人,有不少人放下了训练,王晖也曾想放下,但胡小龙的话让他觉醒:“想想我们到那里来证明的是什么!”于是王晖没有,他最终被评为“最勇敢学员”。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结尾:王晖攀上贩毒分子直升飞机,偷偷地来到贩毒分子的总部(一艘船上),此时,罗斯将军的女儿,也是猎人部队的军医丽娜,正被贩毒分子关押在那里,王晖就是来解救她的,最终,王晖成功解救并且还炸死了一船的贩毒分子。在解救的过程中,王晖和丽娜被贩毒分子抓住了,并且还要炸死他们。当时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很为王晖担心。而当我看到之后王晖睁开束缚然后夺过炸x遥控器时。我先是为王晖松了一口气,然后又感到疑惑:他要用炸x遥控器干什么?最后王晖按下遥控器的按钮,然后带着丽娜跳下水时,我心里先恍然大悟,然后又感到高兴。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其实任何事都不能把人打倒,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它们。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和信心去战胜它们。当我们战胜它们时。我们自我也许都没有察觉,而当我们察觉到,并且回头看看自我的历程时,我们会发现自我竟然如此强大。

七年级冲出亚马逊观后感5地狱般的残酷训练,炎热、潮湿的亚马逊丛林,“猎人学校”魔鬼式的训练严酷地进行着,但来自中国的两名军人——王辉和胡小龙,站姿端正,眼神坚定,精神饱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不禁使我从心底震撼。

胡小龙,一个矮个子中国人,出生于优越的家庭,却甘愿来到“猎人学校”、到最艰苦的地方,接受最严厉的考验,最终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不输于外国人。

王晖,一个患有恐高症的军人,面对自己害怕的跳伞,却毫不犹豫地跳下了,并在与毒贩的搏斗中毫不畏惧,把毒贩一网打尽,最终获得“猎人学校”的最高荣誉——勇士勋章,为祖国增添了光彩。

《冲出亚马逊》是一曲英雄的颂歌,它歌颂了当代军人在危急面前,镇定自若、机智勇敢的大无畏精神。当王晖从直升飞机上跳入水中,因恐高症而昏迷,醒来后却毫不犹豫地要求再跳一次;当胡小龙因靴子太大而掉队被处罚时,他没有退缩和申辩,而是设法克服……在接受考验时,这些军人没有畏惧、毫不妥协,他们迎着困难前进,从不考虑自己会面对什么,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3

“贝佐斯有着(拳王)阿里一般的自信,有着约翰・肯尼迪般的激情,有着爱迪生般的大脑。他有能力吸引并且说服其他人与他一起追求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理查德・勃兰特在其著作《一点通:杰夫・贝佐斯和亚马逊崛起》中这样评价他的传主。

贝佐斯三岁时,其独特的秉性便崭露出来,当时他认为自己大了,不应该再睡在婴儿床中。一天,他的母亲发现小贝佐斯拿着一把螺丝刀,要把婴儿床的护栏拆掉,以便让它看起来更像一张普通的床。

少年贝佐斯经常呆在祖父母的农场中。在这里,他学会了一些农活,比方打扫牛圈,安装水管等。他回忆说:“在农场你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自力更生。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做,这种自立是你应该拥有的品质。祖父是我的榜样:如果有东西坏了,他就会自己动手修好。因此,要完成一些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事情,那么就必须顽强和专注,这种顽强和专注甚至要达到别人看起来是不合情理的地步。”

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系双重学士学位后,进入华尔街工作,一度做到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副总裁的位置上。

1994年,互联网大潮初起的时候,他迷上了上网冲浪。一天,他无意间打开一个网站,这家网站提到它的用户数在一年里猛增了23倍,这条消息像燃烧弹一样穿透了他胸膛,并在里面燃起激情的大火,让他产生网上创业的冲动。

他选出了20余项准备经销的产品,然后考虑当时的营销环境,譬如支付、储存、托运等各种因素,对那些产品逐一淘汰,最后选定书籍和音像制品。

很多人说他的成功是有效地利用了网络技术,这说对了一半,另一半的因素是他敏锐地分析了实行电子商务的现实环境,结果让他的网上业务与线下世界没有脱节。

“技术变革就其本身而言并不重要,但是如果技术影响了竞争优势和产业结构,它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这是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提到的。

随后,贝佐斯告诉老板自己想辞职,开办一家在网上卖书的公司。老板带他在中央公园漫步良久,在认真地听完他的设想后说:“听起来这是一个好主意,尤其对那些目前没有谋到一份好工作的人来说,这个主意可能更好。”

“这番话对我而言颇有道理,他劝我在最终作出决定之前再考虑48小时。思前想后,这个决定确实很艰难,但是最终,我决定拼一次。”贝佐斯这样回忆自己的抉择过程,“我选择了那条前途未卜的道路,去追随我内心的热情。”

“在人生辽阔的海洋上航行,只有你的心在引导你前进。”语出吉尔伯特的《鲁迪戈尔》。

贝佐斯辞掉了工作,他说:“将来当我年迈,回首往事时,我不会因为今天离开华尔街而伤感,但我可能会因为没有抓住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好机遇而后悔。”

从“尸体”旁走开

1994年夏天,贝佐斯终于成立了自己的新公司,名字是Cadabra。这个名字有些拗口,更要命的是它的发音会让人误听成“cadaver(尸体)”,有人因此以为它是一家从事殡葬业务的公司,这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误会。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他出师不利。

他将公司名字改为Amazon(亚马逊)。后来,亚马逊的员工这样解释其含义:“亚马逊网络公司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亚马逊是地球上最大的河流,而我们是地球上最大的商店,我们的目标是提供这个星球上有史以来最注重客户的体验。”

亚马逊公司租来的第一个办公地址位于郊外,有三个卧室和一个车库。有人称,贝佐斯这样选,是因为可以吹嘘亚马逊像硅谷那些知名企业一样是从车库发展起来的,譬如惠普。可以验证这种说法的是,亚马逊做大后,其总部装修设计低调,用水泥简单处理后的墙面透出一种凹凸不平的粗糙感,让人似乎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车库中。亚马逊人员说:“这是贝佐斯为了纪念公司在车库中创办而特意营造出的感觉。”

如果真是这样,那看起来贝佐斯创业时已有“远大包袱”。不过再伟大的企业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开业不久,亚马逊一位程序员在电脑上设了个软件时钟,一有定单就会响。因此,当第一位消费者下单订书时,公司里所有的员工都围了过来,贝佐斯的笑声也回荡在整个房间里。

起初几天,每日订单只有区区五宗左右。但随后,订单逐渐增加起来,那个不时响起的钟让人心烦,于是关掉了。

不久,天上掉下一块大饼。贝佐斯收到了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的一封邮件。对方说:“我觉得你的网站很棒,你不介意我们将它放进雅虎‘酷主页’中吗?”

喜不自胜地贝佐斯赶紧回信:“这就好比(饥渴的人)从灭火栓里喝水一样,我们决定接受你们的提议,将网页放进雅虎推荐页中。”雅虎随后推荐了亚马逊网站,结果雪花似的订单飞向贝佐斯。

我们前面的文章曾提到雅虎也给了网景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推荐机会,后来雅虎还给谷歌类似的机会。不过,这些创新型企业间互相提携的佳话很多。后来,在1998年,贝佐斯曾向创业初期的谷歌投资了25万美元。倘若他一直持有这些股票到10年后,这些股票的市值已超过10亿美元。他还建议谷歌创始人拉里和谢尔盖找一个职业经理人来掌舵,做公司CEO,他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就好比幻想划着充气筏横渡大西洋的水手。”顺便再提一句,贝佐斯后来也让亚马逊研发网络搜索引擎,用来与谷歌竞争,但没有成功.。

我们还是把镜头拉回到创业期的亚马逊。

“这是购物网站跑马圈地的重要时刻,”他说,“许多上网的消费者,此前并没有从网上购物的经验。只要能够,我们应该成为他们首个购买场所,和他们建立深远的关系是我们的目标。”

网站上的瑕疵并不影响消费者疯狂的订单。雅虎推荐后的几个星期里,亚马逊的所有员工都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包书、写地址然后发货。贝佐斯也撸起袖子,加入工作一线。

当时,贝佐斯忘了买包装台,员工们只好跪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打包。他对员工尼古拉斯・洛夫乔伊说:“看来大家应该绑上护膝。”

“他看了看我,好像我是火星人。”贝佐斯回忆,洛夫乔伊提醒他应该买些包装台。忙晕头的贝佐斯似乎被醍醐灌顶:“我觉得这是我一生中听过的最明智的建议。”

亚马逊快速发展,它一段针对新员工的内部培训片中曾这样描写这一时期:“于是,紫头发、耳环、MBA、贪婪、饥饿、欲望,他们一窝蜂地挤进了同一个车库!谁也无法阻挡它的不断发展、壮大,直到它在西雅图,然后是在美国,最后是在全世界沸腾起来。”

“平沙漫漫马悠悠。”开业3年后,亚马逊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网上书店。但业界仍有人对之抱着怀疑的态度。1999年,《世界是平的》的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专栏中毫不客气地评价:“亚马逊注定是失败的,别人在卧室里都能再建一个亚马逊。”

那么,亚马逊是这样内涵简单和可以模仿的吗?

贝佐斯说过:“追随潮流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更好的办法是置身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当中,等待潮流来追随你。”

另类服务创新

“早期,我曾收到好心消费者的来信,他们说我可能不懂营销,‘你卖东西才能赚钱,可你为什么要让负面评论出现在网上?’而我认为,如果帮助用户做出采购决定,会卖更多东西。”贝佐斯曾这样回忆,当时亚马逊大胆地采取了一个富有争议的举动:允许消费者在网上发表书评,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亚马逊销售人员发现,许多消费者会购买大量光盘,因此有时候他们会忘记自己数年前已买过的同样东西而重新订购。于是亚马逊决定,当这种事发生时,就提醒他们一下。这种做法可能会对当时的销量有所影响,但贝佐斯称,只要能让消费者满意,销售额最终会增长。他表示:“你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会说还是想简单点吧,因为这有利于消费者。那我们就那样做吧!”

“亚马逊是一家服务消费者的公司。”亚马逊高管迪亚戈・帕森提尼曾说,“我们给他们提供最简捷的方式,让他们得到最好的体验。”

贝佐斯起初亲自回复消费者的邮件,“我从未见到一个高效率的经理或领导者会不花上时间,亲自跃入战壕,”他说,“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就会离现实越来越远直至脱节,那么他们的整个思考模式和管理过程就会变得抽象和离散。”在他的指导下,公司逐渐建立起亚马逊客户服务中心,他将它称为“亚马逊基石”。

一位老年妇女曾致信亚马逊,说自己喜欢从它那里订书,但却需要等侄子来帮她拆书,因为亚马逊的包装太繁琐。贝佐斯于是下令重新设计包装,让它更容易打开。

实体书店一般以经销畅销书为主,而亚马逊则奉行“长尾理论”,以种类齐全著称,面向各个层次、各种口味的读者。贝佐斯曾让员工设计出20个最古怪的书藉销售主题,并为最怪的主题设奖,获得过“最怪主题奖”的有:怎么用海豚培训技术来训练金鱼,没有朋友的人生,等等。

贝佐斯希望公司站在客户与商品之间,成为供应与需求的桥梁,所以亚马逊需要许多的专门知识,因此也容纳了多元化的人才。

《21个狗年――在亚马逊打工的日子》作者迈克・戴西曾讲述了自己应聘的故事。

他曾是一个城市流浪者,有着丰富得过了头的职业生涯,譬如他做过演员、网络色情监测员、血浆销售员、屋顶维修工、牛内脏清除工和精神病院门房等工作。

一天,他在《西雅图周报》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标题是:“客户服务一级:古板的头衔,很酷的工作。”里面提到公司会提供优厚的薪资待遇、弹性的工作时间以及一个“时髦而怪异的工作环境。”

这家公司就是亚马逊,于是戴西打了电话过去应聘。

了解到他“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后,负责亚马逊招聘业务的猎头公司马上让他去面试。面试女主管见面就说亚马逊是个多元化的公司,“很多人有鼻饰、紫红色头发、纹身,诸如此类……”

她接着说:“亚马逊总是让我们给他们找些另类人物。他们要另类,就是可能不适合去其他地方的人。”她看了戴西的简历之后,就觉得他到亚马逊工作就再适合不过了。

“我所不明白的、亚马逊也没有说明的是,他们在为公司的客户服务部寻找一种特别类型的员工。”戴西称,当时许多网站看上去都一样,而要脱颖而出,就要提供世界上最出色的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聪颖机智、激情满怀的员工,从事那些“枯燥得让人头脑发木的客户服务工作。”

戴西在亚马逊工作了三年。他后来把这段经历写进自己的书中,并展现在自己的单人舞台剧中,其成就被媒体所青睐,他被誉为“网络世界繁荣与萧条”的游吟诗人。这么说,是因为戴西曾见证了亚马逊在2000年前后辉煌和沉寂的时光。

走出沉寂后的再创辉煌

“1999年,大家对电子商务原本期望失之偏高,但是到2000年,大家又都说网络已经完蛋。”贝佐斯回忆。

他说,泡沫初起时,一批对科技产业毫无激情的人放弃了自己的原先的职业,进入互联网淘金。当泡沫破裂时,许多人抽身离去,但他和亚马逊的一批人留类下来,只是“我们的脸皮则开始变厚”。

不厚不行啊!当时,华尔街分析师纷纷批评亚马逊冒险进行过度扩张,暗示它面临破产或被收购,警告投资者不要买它的股票。当时,华尔街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的债券分析师苏里亚认为:“亚马逊由于资金短缺,很可能撑不到年底,该公司债务和成本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资产累积的速度。”

受这些负面评价的影响,亚马逊的股价好像坐上了过山车,眨眼间从巅峰直下谷底,从一年前的75美元狂跌到10美元。

为安抚公司股东,贝佐斯在致股东的信中称:“哎哟,这是资本市场残酷的一年。”为了给他们打气,他引用了华尔街著名的金融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一句名言:“从短期来看,股市是投票器,但从长远来看,股市是称重机。”

他还说过:“失败是发明与创造的必备成分。如果在做实验时,你已经知道这个成分会起作用,那这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实验了。所以如果想要发明、想到创造,失败是不可或缺的、不可避免的。”

一直对IT企业投资不太感冒的股神沃伦・巴菲特表示支持亚马逊和贝佐斯。“亚马逊不会是你资金的减肥药,”巴菲特说:“我用了8到10年的电脑,但在互联网上只为三样东西付费:《华尔街》杂志、在线桥牌和亚马逊网站上的书。这仅有的能使我掏钱的三家公司当然有其存在道理。”

2002年,亚马逊走出互联网泡沫爆裂的阴影,开始大幅盈利。贝佐斯的投资仓储计划成为公司攻城略地的战略支撑点,除网络书店以外,它开始销售音像制品,并逐渐转型为全面的网络零售商,它的仓库里堆满了麻布、服饰、网球拍以及其他任何消费者能用到的东西。

“马踏沙鸣惊雁起。”亚马逊的影响开始超出网络零售领域,对整个商业零售体系造成冲击:美国知名连锁书店Borders已无法与之争锋;百思买无奈地看着它通过销售各种廉价产品分割自己的市场;零售巨头沃尔玛也逐渐感受到它的压力,销售额开始下滑。

“贝佐斯现在已经拥有了这样的权力,他想向往哪里去,就可以向哪里去,消费者会跟随着他。”业内人士弗里德曼说,“亚马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让人们可以迅速地,而且是相对廉价地得到其商品,这样就大大增强了用户的忠诚度。”

贝佐斯当年说过:“我们播下了一粒种子,可能不知道它会成为一棵什么样的树,但我知道它将来一定会成为一棵大树。”

飞向太空

阳光闪耀在山岭间的溪流上,一切是那样静谧。贝佐斯透过直升机舷窗,恬淡地看着德克萨斯州西部荒原的景色。这是2003年的一天,他此行的目的是为要新创立的太空旅游公司勘察地址。

“我们将通过耐心和逐步的努力,降低太空飞行的成本,让更多的人能负担得起这项活动,这样人类才能更好地继续探索太阳系。”

贝佐斯是个太空迷,对探索未知空间充满了向往。

正在他沉浸于憧憬之中时,直升机遇到了麻烦,尾部碰到了一棵树,开始左摇右摆,疯狂打转。

坐在前排客座的他看着驾驶员手忙脚乱,却无能为力。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4

现如今,比更甚的ISIS占领了伊拉克多个重要城市,所谓的民选政府在什叶派与逊尼派的争斗中形同虚设。

面对不断恶化的局势,奥巴马政府无奈“重返伊拉克”,对伊拉克局部发起空袭,为避免再次陷入伊拉克的泥潭,奥巴马给空袭行动设定了明确的界限。

然而在战场上谨遵界限似乎是难以企及的,在杀害了詹姆斯・福利后,ISIS扬言如果美国对伊拉克的空袭行动持续,他们将杀害另外一名在他们手上的美国记者。

奥巴马对此回应称美国将“不屈不挠地保护美国公民不受恐怖主义袭击”;美国国务卿克里誓言美国不会在极端组织的威胁下退缩,称“极端组织及其所代表的邪恶终将被摧毁,施暴者也终将被绳之以法”。

形势急转直下,在美国前驻伊拉克大使克里斯托弗・希尔(Christopher R. Hill)预料之中,他于8月14日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办公室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就表示:“目前不仅是伊拉克受到威胁,整个地区也是岌岌可危,最后还会波及美国和其他国家。”

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九年,一部分原因被归咎于小布什政府未能设定明确的目标;而在希尔看来,奥巴马此番对伊拉克军事行动的目标也不甚清晰。“奥巴马所设定的短期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但我认为还应该将任务扩大,摧毁ISIS,这是很多人不同意的。这个恐怖团体正一步步成为恐怖国家,我们需要确保它被击溃。”

说这番话时,希尔手中把玩着一个弹壳。在他2009年-2010年担任驻伊拉克大使期间,这枚伊朗造的107毫米火箭炮击中了隔壁的房子,差点让他送命。 对伊作战目标应扩大

《财经》:就当前伊拉克形势而言,你认为奥巴马政府应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希尔:不仅仅是伊拉克受到威胁,整个地区也岌岌可危,最后还会波及美国和其他国家,所以美国介入伊拉克是明智的。帮助有需要的人,例如帮助库尔德人、支持伊拉克军队,都是正确的做法。美国的短期目标是稳定辛贾尔山区的难民情况,鼓励巴格达进行政治变革,同时稳定库尔德人。我认为这些目标已经达成。

但是我支持应该扩大任务,虽然这被很多人反对,仅仅将难民从辛贾尔山区解救出来还不够,我们必须歼灭仍然横行于伊拉克西部的ISIS,这个恐怖组织在伊拉克建立国家对美国来说是挫败。美国应把长期目标着眼于摧毁ISIS。通常我不喜欢谈论摧毁任何人,我更倾向于谈判,但对于如此残暴的对象,我看不出任何谈判的余地。

《财经》:ISIS将如何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威胁?

希尔:ISIS的成员都是的罪犯,假如他们控制伊拉克西部和叙利亚一部分几年,欧洲和其他地方的极端分子也可能去那里受训,就如同他们前往阿富汗接受的训练一样。这些极端分子之后极有可能对付美国、中国或其他国家,若有维吾尔族或其他到那里接受训练,我丝毫不会感到意外。

大家必须了解,ISIS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极大的威胁。

《财经》:你认为目前美国的行动不足以完成对ISIS的毁灭,美国还需要做什么?出兵是否是明智之举?

希尔:美国人民现在不会支持出兵,我也不认为伊拉克人愿意再看到美国部队进驻。美国需要做的是派遣更多人员训练伊拉克军队和库尔德人,并为他们提供武器装备。在某一政策框架内,供应武器是正当的。这与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性质不同,因为美国对于准备在叙利亚做什么还不明确。

伊拉克部队有20万人,经过适当的训练,得到合适的指挥,并具备足够的动力,他们有能力应付ISIS这个威胁。 根源自叙利亚

《财经》:ISIS的壮大速度和威胁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什么造就了ISIS的发展?

希尔:我认为主要症结在叙利亚。虽然很多人认为主要问题出在伊拉克――逊尼派对于在什叶派的统治下生活心怀不满,但这个问题长期存在,马利基作为统治者多年以来的统治方式也一样。事态突然恶化,主要是从叙利亚扩散开来,伊拉克的逊尼派接纳了这些逊尼派极端分子,如果他们不接纳就会被砍头,这与巴格达政府毫无关系。

也正因为如此,把ISIS赶回叙利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美国和国际社会必须推动叙利亚的政治进程。当下叙利亚的情势是,即使总统阿萨德过世,叙利亚也无法摆脱内战,症结在于阿拉维派、德鲁兹派、基督徒和库尔德人,全都对逊尼派有所怀疑,所以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体制,帮助叙利亚政治走上正轨。

《财经》:国际社会已经在叙利亚和平进程这个问题上有过数次尝试,并都无果而终。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有所突破?

希尔:我会通过外交程序举行日内瓦会谈,但不是叙利亚各方力量之间的对话,他们无法达成任何协议。应该安排叙利亚与有意解决问题的国家会谈,提出某种形式的宪法原则。起草叙利亚宪法不是我们的责任,但是由只占人口15%的阿拉维人统治整个叙利亚,是无法接受的。叙利亚需要不同的安排,并成为原则声明,接下来人们可以根据这个原则进行下一步设计。

但现在让我不安的是,在叙利亚看不到任何政治或外交运作的空间,完全看不到国际社会已经努力过的痕迹。

《财经》:国际社会为何放弃了对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推动?

希尔:国际社会看待叙利亚各方力量,将其视为沆瀣一气。所谓的温和派到底有多少人、又具备怎样的能力都不明确。我看不出所谓的温和反对派中有任何领袖人物足以让人信服,一旦拥有了武器他们就可以获胜。这也是奥巴马总统的观点,并由此在叙利亚问题上没有实质支持。

我和政府的不同之处在于,我认为提供武器的讨论没有意义,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如何找出可以向前迈进的政治方式。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人只谈选举,以为选举能够纠正一切。现在在叙利亚进行选举,看到的只能是各族裔按照宗派划分站队,叙利亚需要的不是选举,而是各方可以努力达成的宪法原则。 低估伊拉克宗派分歧

《财经》:面对现在伊拉克的乱局,美国被归咎是乱局的源头。例如另一位前驻伊拉克大使就曾批评,美国撤军削弱了伊拉克的军事力量。你对此有何回应?

希尔:美军实际上在2009年6月就开始撤出,我不认为美军存在就有能力防止最先发生于伊拉克西部省份安巴尔省的混乱,我不认为美军的存留会给伊拉克部队的力量带来决定性差异。

在美军撤出时,伊拉克――这个有着强烈爱国心的民族,虽然对未来和安全形势有所担忧,但他们对于占领结束非常高兴。

伊拉克的根源问题是库尔德人、逊尼派和什叶派无法共处,尤其是逊尼派阿拉伯人不愿在什叶派阿拉伯人统治下生活。总理马利基是个强硬派,他在第二任期初始就已经对逊尼派失去耐心。所以我不认为美军继续驻守伊拉克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财经》:国务卿克里表示希望伊拉克新政府具有包容性,这在伊拉克能否实现?

希尔:包容应该是双向的,我希望看到马利基的继任者阿巴迪能更包容逊尼派,但同时逊尼派也应该做出改变。马利基在任时非常不得人心,因此受到了太多注意以及指责,世人因此忽略了对逊尼派的关注,实际上过去几个世纪以来,逊尼派对什叶派也比较残暴。这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宗派之争。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应该为伊拉克目前的混乱负有一定责任。在小布什总统2003年下令入侵伊拉克时,美国人并不了解什叶派和逊尼派已经痛恨彼此1000多年,美国低估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分歧。

美国占领伊拉克后,又进一步加大了矛盾。美国在伊拉克进行“去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行动,逊尼派主要聚集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也就相当于将逊尼派赶出了所有政府机构。

美国还曾寄望民主的伊拉克可以成为地区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典范,可是几乎所有其他阿拉伯国家都属于逊尼派,他们绝不会支持什叶派的领导。

《财经》:美军撤出伊拉克前后,美国在伊拉克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希尔:战略目标是扶植伊拉克安全部队,稳定其经济、政治体制,然后离开,让伊拉克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美国并未要求石油或其他东西。

美国了萨达姆政权,但是对于独裁者,不应该仅仅限于“如何把他赶下台”,还要了解“他是怎么得到这些权力”,我认为美国从来没有深思过这个问题。 从人道主义救援开始

《财经》:奥巴马总统最近接受采访时批评中国“搭便车”,这是美国对中国一种比较主流的指责意见吗?

希尔:中国被指搭便车,其实这班车上还有很多人同行,美国也指责过欧洲搭便车。美国认为这些参与方受益于国际经济体制,但在面对威胁时不愿意捍卫这个体制,尤其是不愿动用武力。

中国也应该了解,它在全球能源供应的利益包括化解危机、为能源获取创造更好的环境,但是中国似乎更对能源供给有兴趣,并不关心这些动荡地区的政治环境。

如果我是中国,基于我与英国石油公司在鲁迈拉油田大规模的石油投资,我会与美国讨论中国可以为难民提供粮食,表现出中国关心这些处于险境的民众。我会从这种事开始,而且多多益善。

《财经》:就你所知,中美两国政府会就此类事件进行沟通吗?

希尔:据我所知,每次危机发生时,美国都会与中方接触,中方会以尊重他国为由不参与解决问题。我理解中国对尊重的重视,一个国家被他国政府甚至民间团体指手画脚,确实令人难以接受。但是要求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人道主义援助是公平的,证明中国愿意负起应该由它承担的责任。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5

快车道

2014年是亚马逊中国的跨境电商业务驶入快车道的一年,动作接二连三。

8月,亚马逊落户上海自贸区,并开始在自贸区内建立跨境电商平台,国内消费者自此可通过亚马逊进行在线海外购物。亚马逊与中国自贸区、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这为亚马逊在自贸区的保税仓的设立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月“亚马逊美好生活秀”在沪举办,葛道远首次在公开场合亮相。他提出了旨在拓展网站品类的新计划。新计划包括引入国际市场产品的国际精品馆、针对时尚达人的尚品馆、与ELLESHOP合作的专属定制产品专区、智能数码馆等五个品类专属馆。同时,亚马逊中国对外宣布自提服务从原来的上海一地拓展到全国6个省市,自提点的数量也从年初的300多家扩展到820家,支持“货到付款”。

紧接着10月29日,公司宣布开通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的服务,消费者可享受到来自亚马逊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在内的共计8000多万种国际选品。在“双11”之前,亚马逊中国“海外购”服务开始试运营,跨境电商也成为亚马逊的核心卖点。11月,公司在中国了亚马逊全球海外购商店,中国的消费者在亚马逊中国海外购上可以买到跟亚马逊在美国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价钱,而且可以更快的速度拿到商品。

此举从某种程度上透露了管理层对于亚马逊中国跨境电商要走怎样的发展路线的一种思考和实践。

EnfoDesk易观智库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进口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超过8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4年,中国进口网购交易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该分析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亚马逊中国开通的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其意义在于亚马逊在自贸区的物流中心或保税仓设立,就能形成“美国国内支线物流+美国中国干线物流+中国国内支线物流”的模式,发货速度有望大幅提升;当交易数量上升时,规模效应也随之产生,帮助消费者较少物流成本,从而带给消费者良好的购物体验。

葛道远于2011年加入亚马逊,此前负责英国居家户外品类业务。在加入亚马逊之前,葛道远是沃尔玛英国连锁超市Asda公司高管。为了让亚马逊中国业务更好的得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支持,他还招募了专门的支持中国业务的团队。

对此,研究人士认为,葛道远会给亚马逊中国带来巨大的价值。目前亚马逊中国的高管多为华人,他们可以帮助葛道远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

本土化

业内人士认为,亚马逊能凭借其丰富的海外电商运营、货源组织、议价、技术、物流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协助完善中国进口网购的服务模式,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

亚马逊在全球多个国家和中国都搭建了自己的物流体系,物流效率和售后服务具备明显优势。目前开通的直邮服务提供三种(标准、加快、特快)可选配送服务,平均运送时间缩短为9-15天,最快3个工作日。

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亚马逊中国“全球开店”项目,在商业板块本土好遭遇中国电商企业冲击之下,有押宝跨境电商的趋向。

葛道远认识到,中国电商企业表现非凡。“现在世界10大电子商务公司中,中国就占4家,这是非常不俗的成绩。中国把电子商务做得更多更好更快了。”

12月19日,“亚马逊中国2014第三方平台卖家大会”透露的信息显示,亚马逊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及“本土化”,2015年平台在物流服务、广告、卖家培训等方面推出新服务,支持第三方平台卖家业务发展,并将继续通过“全球开店”项目支持更多国内中小企业通过亚马逊的全球平台和资源开拓全球市场。作为中国跨境电商的主力之

一,亚马逊中国在整个2014年大展身手。“亚马逊第三方平台的卖家数量、选品量和销量在2014年都继续实现了快速增长,产品质量也受到消费者的好评。我们推出了诸多新功能和服务,使卖家实现高效和低成本运营。”亚马逊中国副总裁罗可仪(Kari Roe)在上述大会上表示,2015年将继续创新,带领卖家探索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商机,成为卖家的最佳盈利平台。”

这意味着“创新”主题贯穿了2014年亚马逊中国第三方平台的运营。在全国配送服务之外,新上线的“区域配送”项目让卖家可以自主决定配送范围及运费。据了解,第三方平台还在卖家业务报告中增加了许多新功能,卖家可以利用这些新的指标来了解特定时间内的顾客访问情况,相应调整库存及产品策略。所有这些项目都使卖家的运营更加便捷高效。

亚马逊中国还有其他重要优势。

EnfoDesk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4年10

月28日天猫国际的SKU数量不到10万种,京东海外购SKU数量1.1万多种,1号海淘SKU数量0.5万多种,与亚马逊直邮的8000万种国际选品相差甚远。例如,“亚马逊物流”持续增加卖家入仓产品种类,新增了包括手机、巧克力、红酒等高单价、高周转率的品类,使这些品类的卖家也可享受“亚马逊物流”带来的高曝光率及完善的亚马逊客户服务。

在物流方面,“货到付款”服务将向卖家开通顺丰速运,即卖家选择顺丰速运可直接使用货到付款,这是继亚马逊配送和宅急送配送后的第三种配送方式。“亚马逊物流”也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提品入仓建议、免费换货、产品修复等。

此外,亚马逊中国在国内游13个运营中心覆盖全国,可以在全国1400个城市区县达到当日达、次日达商品,有4个服务中心,提供7×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集成了与四通一达、顺丰、全峰、宅急送等8家主流快递公司的送货信息,方便卖家准确掌握商品在途状态,也让消费者能够直接查询订单的实时信息,减少双方的沟通成本。

全球开店

在备受瞩目的“全球开店”项目上,亚马逊中国的“全球开店”团队较年初扩张了3倍,并首次将商务顾问团队从北京扩张到广州和上海,平台还可为卖家提供双语的销售建议。

同时,“全球开店”新增加拿大和日本市场,共开放9个国际市场,为中国卖家提供全新的盈利机会。2014年中国卖家通过“全球开店”项目在日本站获得的销量较去年相比增加了515%,在北美市场的中国卖家数量和商品销量都实现了翻倍增长。亚马逊还新成立了位于美国和英国的专属卖家支持团队,协助中国卖家赢得当地市场。

可以看出,葛道远申请亚马逊总部支持的行动和计划产生了显著的成效。

其实,早在2012年,亚马逊已经启动了全球开店战略,但这两年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地冲击和颠覆越来越多的行业,这显然也促成了对于跨境电商的重新思考。“之所以今年才大力切入这一领域,是因为跨境电商需要筹备三到四年。

全球购物必须有一个全球物流运营的支持。”葛道远表示。“我希望平台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把他们的商品出口到全世界去,同样的我们也希望来自国际的选品,通过亚马逊中国平台把他们的商品卖到中国。”葛道远如此表示自己的想法。

12月12日由亚马逊和“出口易”主办的“峰・耀2015”的跨境电商卖家交流会(深圳站)上,亚马逊华南总经理康平表示,亚马逊的背后,是完善的物流、仓储和配送体系,到目前为止,亚马逊已经投入巨资,建设了135个配送仓库,这些仓库中有大量的机器人,负责网购订单的发货。

在此次卖家大会上,亚马逊中国宣布“亚马逊展示广告”将对卖家开放,这也是该服务在全球首次提供给卖家使用。亚马逊第三方平台还将于2015年初正式启动“亚马逊卖家大学”,这也是亚马逊全球范围内的第一家卖家大学。

诸多新项目在中国率先上线,说明了亚马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中国团队的“创新”策略不断推进。

爆发期?

亚马逊是从2012年年初全球开店项目的成立被人所熟知,也是目前增速最快的外贸电商平台,那么这个平台上的卖家生存现状又是如何呢?

广州亚马逊大卖家倪俊彪(Bill)认为决定生存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流量,二是转化率,三是排名。排名与流量有关,这就是一

个循环。产品的研发和质量必须是在亚马逊平台上生存的核心。如果你想做亚马逊平台,你需要具备商品运营能力、营销管理能力、全球供应链能力、资金能力等。

按照兰亭集势副总裁吕的估计,对跨境电商来说,卖家走品牌化之路有三大机会:一是海外仓;二是品牌化,在品牌化上面可以做很多的文章,兰亭的婚纱是比较热门的一个品类,在很多的品类都有自营品牌,比如说水龙头、3C的欧酷品牌;三是在移动端,兰亭现在的移动端的业务已经占比超过25%。

王树彤认为,在内贸电商市场上大家都知道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国内品牌完全占据了市场,基本上已很难看到海外品牌的踪影。而外贸电商这块,市场竞争格局却俨然有两大阵营出现,特别是自从PayPal先后同阿里速卖通和敦煌网

结束合作之后,一方面有国内企业如速卖通、敦煌网、兰亭等,而另一方面PayPal的母公司eBay、亚马逊中国加大了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

目前,国内跨境电商玩家主要以阿里和亚马逊为第一阵营,其中阿里以多平台(淘宝全球购、天猫国际和一淘网)为主,亚马逊重在多品类;阿里以海外集货对接国内物流,亚马逊建自贸区仓储直邮发货。有分析认为,亚马逊中文海淘“海外购”上线后品类数量会减少,但凭借其在全球范围的商家和商品资源,将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品选择,给国内B2C电商平台形成挑战。

虽然亚马逊、eBay拥有庞大的全球流量,但中国本土电商企业凭的是对中国市场更好更深的理解,在客户体验、服务方面产生优势。”王树彤表示。由管理咨询公司OC&C和美国搜索引擎谷歌共

同完成的榜单显示,从纯电商的角度来说,美国eBay和亚马逊位列国际网商出口数量前茅,而德国的网络时尚零售商Zalando以及英国的ASOS紧随其后。

在亚马逊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如果你希望成功,你一定要首先从顾客的需求开始。”葛道远的答案是,专于客户,给客户提供优秀的服务,不论是最终消费者还是小型企业。并且中国企业要有长远眼光,世界上最成功的网络或电子商务公司莫不如此。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6

“亚马逊未来想在手机业务上获得成功,可能性非常小,”Mark Mahaney说道,他是RBC Capital Markets公司总经理兼分析师。虽然亚马逊采用了降价策略,但时机已晚。

过于普通,没有后发优势

Fire Phone的缺点有很多。乍一看Fire Phone和其他智能手机相比,功能还是不错的,包括手机屏幕,摄像头,存储等。此外,该手机在某些App上还支持三维效果,更有一个叫做Firefly的应用程序,能帮助消费者在实体店内轻松识别超过1亿种不同的产品,然后在线购买。

但是手机大众市场完全被苹果和Android设备所统治,仅在功能上有所突出是不够的。实际上,Fire Phone的时间比首款iPhone晚了七年,比首款Android晚了六年,如果希望脱颖而出,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所突破。“如果亚马逊能够早点推出手机,还有可能引起关注,”Forrester公司分析师Frank Gillett说道,“但是现在市场早已经成型,亚马逊就像是聚会里迟到的那个人,谁都不会注意他了。”

在Fire Phone时,Jeff Bezos曾宣称这是一部非常出众的智能手机。“能给Amazon Prime客户开发一款更好的手机吗?”Bezos当时问到,“没错,我们能。”

但是Robert Brunner却不这么认为,他曾在1989年至1997年之间担任苹果工业设计主管,之后协作设计了亚马逊首款Kindle电子阅读器。他说,“老实说,亚马逊手机没什么亮点,整体设计非常中庸。”手机是一种很私人的电子设备,人们会非常关注它的设计,但Fire Phone毫无特色。“现在,我会把Fire Phone排在黑莓之下。”Brunner说道。

市场几乎被瓜分完毕

不仅如此,很多主流智能手制造商们也早已将用户牢牢锁在自己的产品生态系统中。iPhone就把用户套在各种服务上面,而Android用户也不例外,绝大部分都使用的是Google服务。亚马逊更进了一步,他们在Fire Phone上增加了一个“Buy”按键,只要点击它,然后执行简单的几步操作就能买到商品,并在两日送达。

“我个人觉得‘Buy’按键给人一种强制的感觉,”Yves Behar说,他是瑞士工业设计师,曾获过多项设计大奖,客户包括三星,Jawbone。Behar认为想要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其实有很多“优雅”的方式,而不是生硬地加一个“Buy”按键。

亚马逊似乎也不太会卖手机。Android设备和iPhone在很多实体零售商店内都能看到,还和网络运营商进行了合作。但人们购买Fire Phone的渠道却很少,只能去网站上,合作的实体零售店好像只有百思买,网络运营商更是只有AT&T一家。

此外,亚马逊在手机定价上也显得很随意,200美元不过是行业的标准定价,如果亚马逊能从全盘考虑,并且执行长期战略的话,降价才能具备一定竞争力。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7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运营都是“耍流氓”

雯雯是玛汐女装的忠实消费者,对于她而言购买玛汐的服装不仅因为她的样式新颖、面料质感,更为关键的是玛汐能够为她带来自信。

“我们的产品必须把我们的自信传达给顾客。”许琰表示他们对产品的自信正是源于产品的设计与质量。

在玛汐的设计团队中,既有本土的设计师,也有海外设计师。设计师们不断搜集最流行的元素与资讯,以便把握住时尚趋势。同时,玛汐还组建自己的数据分析团队,通过客户的订单了解她们的职业、年龄、消费偏好,再通过分析出的结果不断调整产品线。这也是为什么玛汐品牌服装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在国际市场乃至被誉为时尚之都的米兰都同样受到欢迎的原因所在。

从创建玛汐品牌至今,也有人曾经劝说许琰让其选择面料稍差些的布料,选择那些做工不是很精良但是价格更为低廉的工厂。这样更容易在拥有好的产品设计的基础上,获取更高额的利润。但这些建议都被许琰断然否决,“我希望每一位消费者穿上玛汐的时候,都能够唤起里内心的激情和热情,从而唤醒自己对自己的自信,对生活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而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服装的样式做支撑,更需要品质做支撑。

很多公司在做电商初期的时候,都习惯性地想先有市场后有回报,于是他们或是选择低价倾销,或是选择定位较低。对于这种占有市场的方式,许琰十分排斥,“前期不求利润,但是到了后期往往也会发现其实你的定位让你丧失了盈利的能力。”在许琰看来,企业唯有准确地把握住市场、定位,实现盈利才能够拥有扩张的基础。“盈利模式是任何一个企业存在的原因,同时在诸如从团队到产品,再到营销模式各环节都成熟时,企业才可以持续发展。”多年来许琰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组建团队的。

“时代梦想”造就团队源动力

2011年亚马逊的一位美国副总裁在访问玛汐时,正好遇到玛汐刚刚制作完成一件样衣,这位副总裁就随口问了一句,玛汐的样衣从生产到供货需要多长时间。许琰的回答让其难以相信,3天的时间玛汐完成样衣,再用7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大货供应。这样的速度在其他服装品牌是难以想象的,而能够支持这一速度的核心就在于玛汐内部团队的构建。

企业文化是玛汐内部团队建设过程中首抓的一项内容,“时代梦想”是许琰对企业文化的概括,“作为企业的员工你要为你所处的时代、企业负责,要具有时代精神,这是我们对企业的一个定位。”许琰表示除了责任心外,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拥有自己的梦想也额外重要。“员工要能够把自己的梦想,融合到企业这个平台上,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事情是由人去做的,企业的愿景是将人吸引过来的诱因,能够与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则是企业得到可用之人以及制度建设的根基。

玛汐的员工大多都是较为年轻的85后,这些人在工作上有激情、有想法,但也更易烦躁、不踏实。对于这个年轻群体的管理,奖罚分明是对他们最好的行为束缚。通过制度的建立,以及企业内部的定期培训,让玛汐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能够顺利实现将适合的人置于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形成一条快速的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大货生产的供应链,并同时实现团队建设的可复制化。

这不仅有利于在员工发生流动时,能够顺利交接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更有利于通过团队复制,实现品牌扩建。目前许琰已经在原有的玛汐基础上成功创建了另一个服装新品牌。

Q&A

Q:玛汐是什么时候开始与亚马逊合作的?

A:2011年10月份。

Q:什么原因促使了玛汐与亚马逊的合作?

A:在中国B2C平台中,亚马逊是唯一一个海外市场非常强大的平台,这直接有利于我们海外市场的布局。

同时,在加入亚马逊之前,我们也了解到它在数据化营销、精准化营销方面非常擅长,这也是我们所感兴趣的地方,因为这能够帮助玛汐未来更好的发展。

Q:与亚马逊合作带来的效果如何?

A:与亚马逊合作是一个机缘巧合,我在上海参加一个精准化营销的培训,当时是由亚马逊来讲。每一个登录亚马逊的顾客,都能因为它的数据平台而享受到不同的体验,同时也会形成很高的转化率,进入亚马逊以后销售额每个月增长都在3倍以上。

Q:你认为亚马逊与其他平台的不同在哪里?

A:通过亚马逊平台,我不仅能够让我们快速打开中国市场、美国市场,甚至还有助于我们打通整个欧洲市场。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8

这是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虽然没有精彩激烈的打斗场面,但却深深一触动着我的心灵,两名中国军人,他们用坚强的意志铸就了钢铁般坚固的长城,无论是饥饿,寒冷,屈辱,伤痛,还是严酷的训练,非人的折磨或是敌人的挑衅,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他们面对对手的失败,面对五星红旗,已把自己视为国家,民族和军队的代表,已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荣辱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自肺腑地喊出了“你和我就是中国“这句凝聚着满腔爱国热情的话语。

“你和我就是中国”所体现出和意志和情怀,不仅铸造了两位铁血军人,而且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意志和情怀,才有了吉鸿昌的民族气节,孙中山的上下求索和共产党人的前赴后继,才有了中国人民引领世界潮流的辉煌和顽强不息的奋斗史,才使得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诞生了许多让国人自豪的民族英雄。

在我的心目中,英雄正是这些有着美丽而伟大的灵魂和坚强刚毅性格的先驱,他们总是以一促坚毅雕塑的姿态屹立于我们心中,在我们焦渴的心田上洒播陽光和雨露,为我们寂寞的灵魂献上灿烂与芬芳。“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英雄因此面永生,永生的是他们的精神与思想。那些优秀的精神与思想汇集在一起,便构筑起世间最美丽的精神殿堂便形成一面引领人类走向文明深处的旗帜,王晖和胡小龙都是真正的英雄,在困难的深渊中依然不屈不挠,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片尾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猎人学校的校长赠送给中国特种兵的礼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国庆大阅兵仪式实况录象。看着雄壮的三军仪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经过天安门时,主人公落泪了,这是激动的泪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共鸣。无可辩驳,他们是中国军人的优秀代表,在他们身后还站着维护祖国和平与安宁的中流砥柱,他们是祖国和平和安宁的守护神。

人活着并不是为了磨难,但活着就不得不经受磨难的考验。

冲出亚马逊的观后感初二2地狱般的残酷训练,炎热、潮湿的亚马逊丛林,给人们展示了一群军人面对艰难困苦所表现出的坚强的毅力,以及维护国家荣誉的强烈使命感,这一切都给了我强烈的震憾。

胡小龙,一个矮个子中国人,出生于优越的家庭,却甘愿来到“猎人学校”、到最艰苦的地方,接受最严厉的考验,最终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不输于外国人。

王晖,一个患有恐高症的军人,面对自己害怕的跳伞,却毫不犹豫地跳下了,并在与毒贩的搏斗中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把毒贩一网打尽,最终获得“猎人学校”的最高荣誉-----勇士勋章,给我们中国增添了光彩。

《冲出亚马逊》是一曲英雄的颂歌,它歌颂了当代军人在危急面前,镇定自若、机智勇敢的大无畏精神。当王晖从直升飞机上跳入水中,因恐高症而昏迷,醒来后却毫不犹豫地要求再跳一次;当胡小龙因靴子太大而掉队被处罚时,他没有退缩和申辩,而是设法克服;在接受考验时,这些军人没有畏惧、毫不妥协,他们迎着困难前进,从不考虑自己会面对什么,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冲出亚马逊》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赞歌,它赞扬了当代中国军人爱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品质。“猎人学校”的学员,代表着来自世界的各个国家,任何一个学员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都是其本国军人素质的一个形象说明,正如大雨中受伤的王晖对胡小龙说的那样:“在这里,你我就是中国。”如果因为受不了严格的训练而离开那就意味着他所代表的国家将退出“猎人学校”这个国际性组织,就意味着他们的国家缺乏战斗力,并会给他们的国家带来耻辱,所以王晖、胡小龙在“猎人学校”所经受的考验,也就是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在经受考验,是国家的荣誉在经受着考验。正因为中国军人明白自己的使命,所以他们的表现就更为出色,更加令人敬佩。

《冲出亚马逊》还是当代军人毅志力和战斗力的凯歌,练武场上,胡小龙的屡败屡战的勇气;飞机上,王晖和恐高症、和毒贩搏斗的毅力;他们面对弱小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使每一个看这部片子的人深受感动。我不禁对当代中国军人的优秀品质油然起敬,多么了不起啊,中国军人!多么伟大啊,中国军人!

这部影片,回想起我们开学前在武警部队接受军训的情景,我对军人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就是军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坚强的毅力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我们不仅学习影片的艺术性表现手法,更应该学习当代军人的精神风貌,学习他们严守纪律、勇猛善战的品格,学习他们爱国爱人民的崇高思想境界,要像“猎人学校”的中国军人那样,心中树立远大理想,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刻苦学习,打好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为明天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做好贡献,才能为祖国争取更大光荣。

冲出亚马逊的观后感初二3八月初的魔鬼训练上,全体人员观看了一部电影《冲出亚马逊》。这段时间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眼前始终有一组组镜头轮番闪现着。影片讲述两名中国军人王辉和胡小龙在南美洲委内瑞拉亚马逊河流域的“猎人学校”与各国特种部队学习和训练期间战胜各国强兵,歼灭国际毒匪为国家和部队争光的感人故事。两名中国军人他们用坚强的意志钢铁般犹如坚固的长城,无论是饥饿、屈辱、伤痛、还是严酷的训练、非人的折磨或是敌人的挑畔,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他们面对对手的失败,面对五星红旗,已把自己视为国家、民族和军队的代表,已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荣辱联系到了一起,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雾钟的响起,一位外国军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因为他失去了斗志,抛下了个人与民族的尊严,辱没了国旗。目睹这一情景,两名中国军人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着,他们凝视着国旗,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从王晖的嘴里蹦出了几个坚定有力的字眼:“在这里,你和我就是中国!”。这样的画面使我想到了现在的我,目前中心所有的员工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代表着奥索,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的是企业形象,我们要有影片中主人公的那种精神、那种责任。

“你和我就是中国”所体现出来的意志和情怀,不仅铸造了两位铁血军人,而且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意志和情怀,才有了中国人民引领世界潮流的辉煌和顽强不息的奋斗史,才使得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2008.5.12的汶川大地震、以及最近甘肃舟曲泥石流等就是最好的见证,涌现出了许多让国人自豪的民族英雄。

在我的心目中,英雄正是这些有着美丽而伟大的灵魂和坚强刚毅性格的先驱,他们总是以一位坚毅雕塑的姿态屹立于我们心中,在我们焦渴的心田上播洒陽光和雨露,为我们寂寞的灵魂献上灿烂与芬芳。"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英雄因此而永生,永生的是他们的精神和思想。那些优秀的精神与思想汇集在一起,便构筑起世间最美丽的精神殿堂,便形成一面引领人类走向文明深处的旗帜,王晖和胡小龙都是真正的英雄,在困难的深渊中依然不屈不挠,孜孜不倦地去追求。

因此,我们所追求的东西,都必须通过拼搏来获取,就如同胜利的鲜花,从来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总是在拼搏中用荆棘编织。人活着并不是为了磨难,但活着就不得不经历磨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人克服困难,就必须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影片《冲出亚马逊》中的两位中国军人好像是沙漠中的仙人掌、戈壁上的红柳、热带的棕桐、温带的雪松。他们之所以能在"猎人学校"那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正是因为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去抱住了一切风霜雨雪。在“猎人学校”有来自许多不同国家的人,他们都怀着必死的决心,途中虽然苦难重重,随时会失去宝贵的生命,但他们仍矢志不移。作为奥索的一员,公司给了我平台,我就要努力克服一切工作中的困难。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你应该不顾一切纵身跳进你那陌生的、不可知的命运。然后,以大无畏的英勇把它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难向你挑衅”。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我觉得影片中的中国军人正具备了这种精神,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也许你会说,即使去拼搏也不一定会获得成功!但你有没有想过,只有去拼搏,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放弃了,那你就连百分之一的机会也没有!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其实并不可怕。失败和成功,就像睡梦和清醒,黑夜和黎明一样紧密相连。没有失败何来成功?没有睡梦何来清醒?没有过黑夜何来黎明?没有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已经拼搏了,已经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那么你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我是生活的强者,我没有虚度此生!”让我们不怕失败,勇于拼搏,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影片中代号“鳄鱼”的教官有多少人都认为是魔鬼教练,在训练场上的冷酷、无情、是令队员难以接受的,他对要求、纪律、执行力相当严格,而他在胡小龙打败老外时,悄悄的给小龙换了一双小号军靴,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领悟到好多东西,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执行力非常重要,严以律己,方可制人,关心员工的生活我必须重视。

少将女儿过生日那天,作为爸爸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女儿的同时,也送给两名中国军人特别的礼物,当大屏幕显示中国部队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时候,生日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的心是多么激动,那就是中国军队,中国我爱你,没有铁的纪律,没有严格的要求,哪里来的震撼?现实工作中我不严格要求、不按制度怎能做好团队建设?怎能带出一支具有挑战性的团队?怎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何况我现在正处于磨练与成长的学习之中!

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克服种种困难、一种置生死度外的精神使五星红旗飘扬在猎人学校的上空。王辉、胡小龙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我们的骄傲!我向你们敬礼。要想让宝鸡中心在奥索像国旗一样飘扬,我们需要做的很多,作为中心的一员,我们努力吧,会成功的!加油……

冲出亚马逊的观后感初二4今天,我观看了《冲出亚马逊》这部电影,它为我们演绎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观看之后,深有感悟。

这部电影讲述了我国两名空降兵中尉王辉和胡小龙在亚马逊河畔国际军事组织举办的“猎人学校”精英士兵的培训中,艰苦奋战,在重重挑战与挫折面前脱颖而出。其中王辉更是以惊人的技能和机智勇敢,只身突破险阻,揪出国际头号贩毒分子并营救出被绑架的人质,从而获得了钦佩和赞扬,更让五星红旗一直高高飘扬。

在影片中始终贯穿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民族、国家的爱。为什么王辉在体检时不说自己有恐高症?为什么他坚持第二次跳伞?为什么13号想念女儿却不直接退出?为什么中国士兵明明是遭受冤屈却仍接受惩罚?那是源于对民族的热爱,是对自己国家尊严的维护,是每一位爱国赤子血液中流淌着的情感!作为代表中国的两位士兵,他们不懈地奋斗着,即使不能活着离开,即使失掉自己的腿。只为一句话“在这里我们就是中国!

影片结束了,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眼前始终有一组组镜头轮番闪现着;激流冲击下依然顽强挺立……这一切震撼了也启迪了我,他让我懂得了在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退缩,都应顽强的去克服,解决,而那种我没身上常见的那种独生子女的娇气,在无畏的战士面前是何等渺小啊。

当我们一次次听到激昂人心的国歌奏响时,我们心中会充满和亚马逊战士一样的热情和豪迈,他们不怕苦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将来即使是我们站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不忘记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到振翅高飞的时候,更不要忘记对全世界呼喊:“我是中国人!”我们应该时刻不忘锻炼自己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让自己成为像钢铁战士一样的人,成为新中国合格的建设者。

冲出亚马逊的观后感初二5我早就听说影片《冲出亚马逊》好看,一直想一睹风采。今天,在老师的组织下,我终于看到了这部电影。

电影《冲出亚马逊》主要讲述了王晖和胡小龙两位中国军人来到了“猎人学校”进行魔鬼般训练的生活故事。

这部电影后,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心灵久久不能平静。猎人学校的生活简直可以比作地狱!残酷的训练一个接一个:爬铁丝网、穿越炮火、野外生存……面对这样残酷的训练,面对地狱般的生活,我国的两位特种兵逃避了吗?没有!他们的坚强,使五星红旗仍然高高飘扬在猎人学校的上空。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9

曾几何时,人们对亚马逊宠爱有加,疯狂争抢。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亚马逊自1997年5月公开上市,其股价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从上市时的1.5美元暴涨至去年底的106美元。就在半年前,亚马逊CEO贝索斯还被封为《时代》周刊年度封面人物。但仅仅6个月后,网上零售已是无边落叶萧萧下:贝索斯头上的光环不见了,亚马逊股价暴跌逾三分之二,不单是BtoC网站关闭的消息不绝于耳,就连亚马逊的生存前景也被打上了问号。亚马逊会否倒闭?亚马逊能赢利吗?亚马逊还有救吗?甚至亚马逊的BtoC(企业对个人)经营模式也受到人们的怀疑。

一位看淡零售网股的对冲基金经理说,亚马逊愈来愈像一些概念股,如波士顿烧鸡经营旅游业“发现地带”或“好莱坞星球餐厅”等曾经风光一时的概念股一样,他们都是负债累累,最终要走上破产的道路。

■华尔街放冷箭:商业模式有致命弱点

亚马逊总裁兼首席营运长约瑟夫·加利的跳槽使人们确信,亚马逊是遇到了真正的危机,否则,他怎么会跳槽呢?更让人们猜疑的是,他跳到了一家BtoB公司,这似乎印证了雷曼兄弟公司的债券分析师拉维·苏里亚对亚马逊模式有缺陷的分析。

在苏里亚看来,亚马逊的信用是“极度脆弱与恶化”,其现金流亏空一直保持三位数的增长率,这犹如一个重病患者仍在血崩不已,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令人瞩目的是,苏里亚报告将亚马逊这位新经济偶像与传统零售商相提并论,他的理由很简单;亚马逊需投入巨资建立仓储及配送中心,用以存放不断增多的销售货品;依靠品牌认知度及巨额投入来刺激营业额增长。从这种意义上说,它面对的管理问题与传统零售商并无二致。

有鉴于此,苏里亚用衡量传统零售商经营状况的最常用指标———创造正现金流的能力来评估亚马逊。这种能力取决于对市场需求及价格定位的正确评估,控制压库量是关键,一旦库存失控,零售商就将面临巨额亏损。偏偏在此领域,亚马逊交上的答卷不能令人满意,去年第四季,公司销售额达6.76亿美元,但却被迫冲销3900万美元的库存,在购物季库存失控被苏里亚称为零售界的经典错误。

苏里亚同时指出,自1998年底以后,亚马逊的存货周转速度不断下降,这也是他怀疑亚马逊零售管理能力的又一证据。亚马逊1998年的存货周转率为8.5倍,但到今年首季已下降至2.9倍。去年亚马逊的营业额较前一年增加近190%,但其库存上升速度更快,高达650%。亚马逊的债务也在如滚雪球般激增,目前已增至21亿美元。自1997年公司成立至业绩的最新一季,亚马逊共实现29亿美元营业额,但其现金投入达28亿美元,这意味着公司每实现1美元的产品销售额就需投入0.95亿美元的成本。他预言,如亚马逊继续保持这种开支速度,明年首季就将现金告急。

雷曼兄弟公司报告还认为,亚马逊所做的与传统经营商没有什么分别,但如果以传统经济的标准来衡量,该公司的经营状况甚至比三流零售店还糟糕。

亚马逊的股价从最高点回落了近一半,对亚马逊未来的怀疑主义态度因此再度甚嚣尘上。标准普尔公司将亚马逊高达20亿美元的公司债券评为“ccc+”,垃圾债券中的第七级,而另一家穆迪投资则给出caa3,还要再低两级,他们都将其定位为“完全投机的垃圾债券”。

亚马逊创办人贝索斯承认,网上零售的前景不明。他原本想成立一家小型而有利润的公司,但现在却变成一家大规模但无利可图的公司。

苏里亚道出了华尔街对亚马逊未来命运的极大恐惧,想想看,如果亚马逊开创的商业模式存有致命弱点,那么克隆亚马逊的那么多电子商务公司的命运更是可想而知了。

■亚马逊:传统指标衡量失之公允

对于苏里亚的这份“死亡通知书”,亚马逊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强烈反应。贝索斯指责报告“鬼话连篇”,他再次宣称亚马逊将在未来三季实现正的营运现金流,坚决否认网上零售模式存有致命伤。尽管亚马逊仍将无法回避在明年首季再次举债的可能,但贝索斯坚称,亚马逊正在迈向盈利之途,他承诺在今年后三季实现正的营运现金流。

不少乐观的分析师认为,今年亚马逊的财务状况已有所改善。去年第四季亚马逊的营运损失占销售额比例已由去年第4季的26%降至今年首季的17%。按这一趋势发展,到今年底这一比例很可能就将降至一位数,届时书籍、唱片以及录像带制品都可实现利润,而到明年整个公司也有望实现利润。

贝索斯一派强调,苏里亚的报告以亚马逊扩张最快速的一年财务指标作为评判依据失之公允,因为报告须将多年计提的成本计入一年期审核范围。像配送网络中心的建设就是一例,尽管公司方面投入巨大,目前仍有相当仓储空间闲置未用,但它的建设却为去年销售旺季及时送货提供了有力保证,从而扩大了忠实客户群的规模。在今年首季,回头客的订单已占到亚马逊总销售额的76%。

贝索斯说亚马逊随时保持着10亿美元的现金,就算下半年一分钱进账没有,到明年也能健在。加上现有两千多万,还在不断上升的客户群,每分钟100份的下单量,说什么也不会说死就死吧。

已有迹象显示,亚马逊管理销售产品门类的能力正在迅速提高。举例而言,亚马逊仅用4个月时间就成为全美最大的唱片销售商,而其网上“玩具店”开张仅5个月,其销售额就在去年第四季达到9500万美元。消费者的网上订购额也在持续增多,今年三月,亚马逊顾客的平均年订购额已由一年前的107美元增至121美元。

在直销以外,亚马逊也在努力开辟新收入源,出租“网上店面”已成为它的又一个增收渠道。对诸如药物一类管理较严的商品或沙发之类较难付运的产品,亚马逊一般通过吸纳策略伙伴来提供服务,这些商家可租用亚马逊的“网上店面”,以三五年为期,租金可达1.5亿美元,目前如Living.com以及Drugstore.com等均已进驻亚马逊的网上商城。

贝索斯坚决反对将亚马逊与沃尔玛之类的传统零售商相提并论,他一再强调,亚马逊增加营业额无需像传统零售商那样增建新店、增设货架或增派人手。亚马逊发行股票的原承销商高盛公司曾测算,亚马逊增加同等销售额的成本仅及传统零售商的1/3,因此当亚马逊营业额上升59%达到45亿美元时,其营运成本仅上升8%,市场推广成本也仅上升7%。但不容置疑的是,亚马逊必须像一般零售商一样靠品牌认知度赢得回头客,而它在此领域的策略也是双方论战的一个焦点。“全球最强品牌的内涵都很简单,”品牌管理顾问艾尔·来斯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指出,“沃尔沃意味着安全,戴尔是个人电脑,微软就是个人软件。但现在亚马逊既意味着书籍又意味着木炭烤架,我认为这行不通。”

■亚马逊模式:错误的商业模式?

BtoC公司对人们关于商业模式的责难的一个理想的回答是新的教义或许在将来不应该仅仅看重利润本身,而是寻找一条能迅即通向盈利的清晰的途径。亚马逊公司现在必须向投资者证明,在每一个季度,他们正在接近赚钱。

最值得担忧的或许是网上零售本身可能就是一种错误的商业模式。包括亚马逊在内的网络零售商们一直以来所倚赖的通过网络开展零售的商业模式最终必将为人们所抛弃。这是雷曼分析报告里最可怕的一个结论,而且这也勾起了目前市场上对整个BtoC产生的一种悲观情绪。比较库存周转和总边际收入,雷曼的报告给了亚马逊最后一个打击:亚马逊“在日常经营和资金周转方面,与普通零售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两样”。

雷曼的分析反映了商业的非虚拟现实:当亚马逊成长起来后,它发现必须建立并填充自己的仓库,以便自己可以快速地运输物品。现在令它头疼的问题和那些传统零售商一样:太多的库存,稀薄的边际收益以及昂贵的回报。

但华尔街的另一些分析家认为,网上零售和现实零售之间没有差别的结论有点过头。就其快速发展的势头来说,电子商务仍然处于它的婴儿期。把处于成长喷射期的亚马逊和成熟的网下零售商进行比较是误导的。不仅电子商务市场会在未来的几年内比现在的规模要扩容数倍,从而增加网上零售商的经济规模,而且互联网技术在其他经济体的传播也会使它更易于做好。亚马逊不得不建立它自己的仓库并承担库存的风险是因为没有其他的途径来保证供应,或者可以把不同制造商及分销商的产品综合在一个包里。但像卡车公司以及分销商等后勤公司将在适当的时候来承担这一角色。确实,亚马逊可以最终将它的分销中心拆分出去给其他专门的公司。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世界联网越多,传统零售商越容易向网上转移来和亚马逊竞争。美林的首席互联网分析员布鲁吉特认为,一半以上的网上零售商场将最终被传统零售商所占领。但这也会引起争议,即人们可能会更多地把成功转型的传统零售商看作是一个.com公司,而不是像把亚马逊视为一个传统零售商那样。这不是对网上零售商业模型的抛弃,而是再认识,即成功的模型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混合,正如亚马逊已经接受了的观点。

亚马逊敲响警钟:网络公司与其他公司的界限日渐模糊

面对如此变幻无常的市场和投资者,大多数网络公司现在都在做一件十分明智的事情:持有现金、减缓投资、扩展销售,并试图从陈旧的经营模式中摆脱出来。当华尔街再度垂青网络公司时,情况将可能会大有不同。单一模式的投资时代将从此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和多领域的运作模式,这些模式将建立在以下诸因素之上,即一家公司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网络所具有的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它具备哪些长处;能否保持自身技术的领先性,从而帮助保护开拓者们的利益以及它的品牌是否强劲有力。或许,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因素实际上还将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增长、盈利情况以及现金流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像网络拍卖商eBay,它其实并不是一家BtoC公司,而是一家将软件与网络经济学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完美典范。一旦它的程序人员设计好了拍卖工具,eBay就几乎能够自己运行。消费者们只要输入卖单,电脑就会自动撮合交易,而eBay只管收钱。毫不奇怪的是,该网站目前正在赢利。

同样是网络公司,亚马逊看起来就差之千里,每件商品仍必须经过亚马逊的仓库,并由一位亚马逊员工具体处理。问题不在于它是在向消费者销售商品,而在于必须向大众证明,亚马逊在它的主要业务当中,能够突破旧的传统,获取真正的网络规模经济。这样就可以在现金管理之外,为网站带来更高的利润和回报,从而缓解资金的紧张。

所以,在新的电子商务经营理念当中,不应该仅仅是确定在将来什么时间获利,而且还要清楚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够快速获得利润。当前,网络公司必须向投资者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距离赚钱的日子正日益临近。而对于那些目前已经公开上市的网络公司来说,他们更有必要去说服投资者,让他们相信公司将会在上市后的18个月内盈利。

人们可以从近来.com股价下跌得出的真正教训是:归根到底,网络股股价大跌的真正原因是网络公司与其他公司的界限日渐模糊。网络公司固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长机遇、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同样可以在网络之外的真实世界中找到。所以当我们探讨网络公司的价值极其发展前景的时候,传统的分析工具往往是最好的。   ■商业模式孰优孰劣

关于亚马逊商业模式的模糊认识和反复争论,在大多数网络商务公司也同样或多或少地存在。如果在今天的华尔街,人们都对BtoC模式敬而远之,那至少部分是因为它是迄今为止发展最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已经有很多东西足以显示绝大多数的商业计划是行不通的。

相比之下,其他的商业模式只不过是因为少有人涉足,以至于还不为大众所知罢了。在大约1000家采用BtoB模式的公司当中,只有不到200家拥有收入,仅有30家公开上市,并且它们的市值普遍下挫,有些是由于它们的股价已经太高,另一些则是因为它们发现,让众多传统性质的公司转向电子商务并一同运营已变得举步维艰。

还有如“商家对员工模式(Business-to-employee,BtoE)”或“商家对政府模式(Business-to-goverment,BtoG)”则更加糟糕,完全可以说是无章可循。实际上,要搞清楚究竟哪些网络商业模式可以采用,哪些应该放弃,的确是一件令人十分头痛的事情。

上面的情况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一家公司本身的定位,将会对其融通资金产生深入的影响。可怜那些钱不够花的BtoC公司,只好再次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以获得补给。Boo.com、Toysmart和Violet只是少数几家在过去数月当中由于所融通的资金已经全部花光,从而被迫清算破产的网站。许多其他BtoC公司比如Skymall、KBKid.com、Beyond.com和Drkoop.com等,也都处于类似的困境,并已经开始大量裁员。

对于网络公司而言,要么作出明智的选择,暂时转向BtoB模式,这样起码风险资本或许还会考虑进行投资;要么干脆像一家“信息基础设施”公司Infospace所做的那样,彻底改头换面,重新做网下生意,这样一来,至少在这一领域将不再吃香之前,可以暂时渡过财务上的难关。

■生死存亡:留待时间验证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10

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之后,贝索斯主修的是电脑科学专业,在以优异的毕业成绩获得了“美国大学优秀生联谊会”会员资格的同时,贝索斯整个大学期间并没有放弃自己极客式的探索,他是“太空探索和开发”俱乐部的主席,并被选入 Phi Beta Kappa 和 Tau Beta Pi 两个宇宙研究机构的兼职成员。但出乎很多朋友和同学的意外,拿到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证书和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后,他拒绝了英特尔和贝尔实验室提供的工作机会,而是选择了一家并不怎么出名的公司Fitel,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之后,贝索斯跳槽到一家纽约银行家信托机构,还与他人一起组建了一个套头基金交易管理公司,并出任该公司副总裁。也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玛肯吉・图特尔,并与其结为伉俪。

从在线书商到万有商店

偶尔一次上网冲浪时,捕捉到了一个令自己瞳孔放大的数字―2300%,互联网使用人数每年以这个速度在成长。当时西雅图的微软已渐成规模,他看到这个数字后,马上做出联想,自己可否能像比尔・盖茨那样取得成功?紧接着就列出了20多种商品,然后逐项淘汰,精简为书籍和音乐制品,最后选定了卖书籍。因为书籍特别适于在网上展示,而且美国作为出版大国,图书有130万种之多,而音乐制品仅20~30万种;另一方面,美国图书发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全行业当时年销售额达2600亿美元,但拥有1000余家分店的美国最大连锁书店,也是全球第一大书店的巴诺书店的年销售额也仅占12%。几周后,贝索斯提出了辞呈,更令他引以自豪的是,自己创业选择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在开车回到西雅图的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贝索斯迫不及待地用笔记本电脑匆匆起草了一份商业计划。

之所以选择西雅图,是因为那里有现成的技术人才,而且离大型渠道分销商Ingram图书部门的俄勒冈仓库十分接近。然而,由于当时手中只有3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贝索斯只能在西雅图郊区租来一间车库作为公司地址。起初,公司的注册名称定为Cadabra网络书店,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的都以为是“cadaver”这个单词,意思是“尸体”。几个月后,贝索斯才将名字改为“Amazon”(亚马逊)。

公司成立初期,贝索斯在办公室里摆放了一个大钟,每当有人购买亚马逊的产品时,这个钟就会响一声,然后所有员工都会跑过来观看他们是否认识这个顾客。可是不到几周,这个钟就开始响个不停,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赶紧撤走了这个大钟。资料显示,1995年7月正式上线,运营的第一个月就覆盖了全美50个州和全球45个国家,如此强大的市场穿透力与霸占力让当时的巴诺书店一时大惊失色,一场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争夺战在两大新老对手间展开。

为了让亚马逊在传统书店如林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贝索斯花了1年时间来建设网站和数据库,而在接下来的比拼中,亚马逊的优势更是全面展露出来。相对于巴诺书店最多只能有25万种不同的书目,亚马逊在网络上却可以拿出250万册的书目来,而且亚马逊有高达30万种以上的书目用来进行购买折扣优惠;更为重要的是,亚马逊有着传统书店无法企及的方便快捷服务。在亚马逊网上购书,一般三秒钟之内就可得到回应,从而大大节省了顾客的时间。速度也同样表现在库存货物的更新上。亚马逊除了200册的畅销书种外,几乎不存在库存,而且亚马逊更新的频率让人吃惊。数据显示,亚马逊每年更换库存达150次之多,而巴诺则不过3~4次。

公司成立的第三个年头,亚马逊已经发展成全球最大也是最出名的网络书店,也正是在这一年,贝索斯开通了儿童书店,3个月后,亚马逊音乐商店上线。次年,亚马逊买下了药店网站股权,并投资药店网站,之后的短短两个月,亚马逊在投资宠物网站之后,又投资创建了家庭用品网站。至2000年1月,亚马逊与网络快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使用户订购的商品在一小时之内能送上门,亚马逊的客户随之突破1500万。

完成了从纯网上书店向网络零售商华丽转身的亚马逊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进入,你不仅可以看到和买到尿布、麻布、服饰、网球拍等五花八门的东西,你还可以享受到酒店预订、旅游指南等服务;除了展示琳琅满目的第三方产品外,人们还可以看到亚马逊也推出了名为Kindle 的平板电脑等自有品牌产品;此外,亚马逊还向众多的物流公司提供宽阔的仓储空间,同时,亚马逊进入了云计算领域,并在影视节目制作行业玩得风生水起。

为用户体验而入魔

亚马逊有一个能让员工引起恐慌的电子邮件,这就是只有杰夫・贝索斯知道密码且打开的电子信箱。他借此阅读到每一位顾客的投诉信后,会将邮件转发给相关的员工,而且只加上一个英文字符:问号。接到贝索斯带着问号的电子邮件,亚马逊员工通常只有很短的时间对首席执行官标出的事项做出考虑与回答,并接受一连串管理人员的审阅,然后呈交贝索斯本人。这种“升级邮件”是贝索斯确保客户声音总能被公司听到的独有方式。

有一次,贝索斯通过邮件得知,浏览过亚马逊网站“生殖健康类”栏目中剂产品的客户都收到了推销各种凝胶及其他辅助产品的定制化电子邮件。电子邮件营销团队收到贝索斯发来的问号后,做好了进行解释的准备。在亚马逊,直接营销工具采取的是分散式管理,品类经理可以针对曾浏览特定产品类别但并未购买的顾客进行邮件推销,而且这种方式也为亚马逊带来了上亿美元的销售额。然而,在听完产品负责人的陈述后,贝索斯坚决说“不”,在他看来,无论多少收入都不值得以损害客户的信任为代价,并作出了终止某些类别产品如卫生和个人护理电子邮件营销的决定。之后,亚马逊专门打造出了一个集中式的过滤工具,完全关闭了品类经理营销敏感产品的渠道。

很多人认为,与乔布斯一样,贝索斯也非常清楚赢得消费者口碑的重要性。在开发首款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时,他不仅坚持这种设备必须无需连接电脑即可使用,还希望这种设备到哪里都可运行,而不是只能在有WiFi的地方才能使用;此外,他还要求这种电子书阅读器不需要什么包月合同。结果是,Kindle团队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与移动运营商签署协议,允许Kindle用户在任何地方无需支付网络费用即可下载电子书。正是如此,在使用者眼中,Kindle不仅是一款电子书阅读器,还是一个便携式的“书店”。

在大方向上时刻关注顾客需求的同时,在细节方面贝索斯的追求近乎苛刻。Kindle即将上市之前,早期的广告片段曾有一个创意桥段,就是Kindle化身公牛承载着读者,并让读者成为一名勇敢的斗牛士,所有看到这个片段的同事都激动不已――只有贝索斯例外。他以极为严肃的口吻对整个团队说:“我知道这个段子很精巧,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头公牛很有意思,但是坐在上面的客户却有可能被牛踢中屁股,我们不能让客户受伤。”

为了换来和维护顾客的长期信任而不惜牺牲自身短期利益的做法在贝索斯的身上经常发生。Kindle的推出会直接冲击内部纸本书籍销售,他不但没有顾及,反而坚持以付给网络作家约七成的版税(最大的传统出版商只为电子书支付17.5%的版税),因为他认为“这能让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取得内容”。由于大多数顾客网购过程中需支付州销售税,亚马逊特地在给予自己暂时免税的州设立了仓库,从那里向美国其他地方发货,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销售税而造成的价格上涨从而带来顾客消费成本的增加。

亚马逊所占有的消费数据为贝索斯确立和坚守鲜明的顾客导向策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料显示,亚马逊累积投资上百亿美元建立起的信息架构中储藏着上亿笔全球最完整的消费者数据,包括消费者年龄、消费习惯、住在哪里、信用卡号码等。这样,当买家登陆亚马逊网站时,它就已经准备好要推荐给你的产品。另外,亚马逊会通过500多个量化的指标来衡量自己的运营表现,其中有80%以上的指标围绕客户需求而制定。

当然,贝索斯并不想让自己在取悦顾客方面唱独角戏。给公司经理以上员工开会时,他每次总是要求留下一把空闲的椅子,然后告诉与会人员必须考虑现在正坐在这把椅子上的消费者―――“那是现在这个房间里最重要的人物”。有心人,天不负。贝索斯近乎狂热的客户导向思维最终也得到了回报。每年密歇根大学都会针对美国最大的225家公司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亚马逊数年以来都出现在客户满意度最高的前十大公司名单之中。

永远盯着远方

虽然业务与品类创新高潮迭起,尽管用户反馈好评如潮,甚至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在过去20年中,亚马逊却很少盈利,甚至可以说没有交出一份让投资人满意的财务报告。自然,贝索斯听到都是刺耳的嘲讽声以及股东们的诅咒声。在许多基金经理的眼中,快速扩大的亚马逊就是一个“Amazon Bomb”(爆炸);2000年最低潮的时候,《霸荣》周刊直接将亚马逊描述为“Amazon Toast“(死定了);5年前《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亚马逊:破产边缘”的封面文章……。每每听到这些质疑与声讨,他总是不以为然并泰然自若地回答道:我们不要短期利润,而要创造长期价值。

一次午餐时间,有员工向贝索斯提议应当引入一项新的运费政策,内容是顾客可选择付一笔年费,享受大部分产品免运费服务。而当时亚马逊只规定25美元以上的订单免运费。贝索斯听后马上召集管理层讨论,但由于担心此举会侵蚀公司利润从而放大亏损,当时几乎所有的高管和财务人员都举手反对,但最终贝索斯力排众议采纳了新的运费方案。结果,这项名为Prime的服务推出后,此前一年只在亚马逊上购物几次的用户一个月就数次下单。而现在,Prime 会员服务在全球已获得近 5 成的年增长,上千万用户每年支付99美元购买Prime服务为亚马逊带来10多亿美元的现金收入,至于形成的销售增量更是无法估算。

九年前贝索斯决定推出名为AWS的亚马逊云计算业务同样被分析人士和亚马逊的内部不少员工斥为“不务正业”,然而,作为先行者,AWS如今已经扩张到了全球11个区域市场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业客户100多万个。最新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AWS业务营收达到18亿美元,同比增长81%。尽管云计算业务在亚马逊整体销售额中的占比不到8%,但AWS的营业利润达到3.91亿美元,超过了亚马逊全球产品销售业务营业利润6.84亿美元的一半。这种令人叹服的结果无疑是对贝索斯押注长期的一次有效检验。

类似的情况还有在开发Kindle时,贝索斯认识到一种主要为消费娱乐内容而设计的平板电脑本身并没有什么用,除非其拥有丰富的内容。因此,跟苹果一样,亚马逊在推出其平板电脑产品以前就已经整合了一个由图书、应用、视频和音乐等内容组成的生态系统,此外,亚马逊还能利用来自于出售数字内容的交叉补贴来将Kindle的售价保持在较低水平;与此相比,那些本身并不出售内容的平板电脑厂商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对贝索斯来说,这又是其“长期观点”的一个例证,其目的在于将Kindle变成iPad的主要竞争对手。

除了Prime、AWS、Kindle等这些核心产品都是因为贝索斯近乎执拗般的坚持而得以最终横空出世并成为亚马逊如今最重要的利润管道外,在贝索斯的力主之下,亚马逊还在全球建立了150多个仓库,此举同样一度招来了市场的非议和分析家的广泛质疑。但现在,这些仓储中心除了为亚马逊本身承担货物配送职能外,还被允许用来为第三方商家提供货物储存服务,而亚马逊会向它们收取存储费,并从完成配送的订单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资料显示,目前有超过200万第三方商家将商品存放在亚马逊的仓储中心里,他们每年大约为亚马逊贡献40%的商品销量。更为重要的是,仓储基地从建设到投入使用并非一朝一夕,而通过开放众多的仓储中心,亚马逊形成了他人难以复制的优质物流优势。

很多的事实可以进一步佐证贝索斯侧重关注长期价值的经营与管理理念。作为个人烧钱项目之一,贝索斯斥资4200万美元打造了一座能工作 1 万年的“老爷钟”, 据悉,上面的“世纪针”每 100 年才走一格,而里面的布谷鸟则要每过 1000 年才出来一次。自然,在“老爷钟”建造好之后,人们不仅能够参观数十年或数百年,甚至能够参观数千年到一万年。无独有偶,贝索斯还拥有一家名为“Blue Origin”(蓝源)的太空飞行公司,主要从事乘客或者货物运输,据悉,蓝源公司今年内将第一次测试其太空载客飞船和火箭,未来会运营太空观光旅游服务。此外,贝索斯还自己出资2.5亿美元在两年前收购了令人烫手的《华盛顿邮报》,现在他每月到该报上班一天,而且不相信这家报纸不会在自己手中起死回生。

作为对自己经营理念的虔诚坚守,在至今每年致投资者的正式信函中,贝索斯都要在末尾附上1997年亚马逊股票上市时其发给股东名为《一切都与长期有关》的首封公开信中的一句话:“我们将做持续的长期投资决策,短期的获利以及华尔街的反应将不会进入我们的决策视野。”当然,支持贝索斯在眼光永远只盯着远方的道路上走的更远的还是如同AWS那样响当当的数据。资料显示,上市当年,亚马逊股价仅为200美元左右,营业收入为51.1万美元,如今二者分别飙升至570多美元和750亿美元;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年第二季度,亚马逊净利进账9200万美元,一举摘掉戴了20年的亏损帽子,受此影响,亚马逊市值突破2600亿美元,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美第一大零售商。当然,贝索斯的身价也随之扶摇直上,个人财富增至503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五大富豪的显位。而面对亚马逊的如日中天之势,曾完全看衰贝索斯的《霸荣》周刊和《哈佛商业评论》双双首度将“全球最佳CEO”的桂冠戴到了“光头哥”的头上。

是是非非的CEO

、脑残、蠢货……,这些骂人的话在贝索斯针对员工时几乎张口就来。有人说他只溺爱自己拥有的1.64亿客户,而不关注竞争对手和企业员工,因为他认为“只有顾客才能送上钱来”。因此,现年51岁的贝索斯刻在13.2万名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可能并不友好,甚至人们普遍认为他与粗暴的乔布斯好有一比。

不按常理出牌对于贝索斯来说是家常便饭。在亚马逊,经理级别以上的会议禁用PPT,取而代之的是阅读。会议开始前,贝索斯要求与会者必须每人事先准备一份打印出来不超过 6 页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必须言简意赅,又能清晰描述问题本身、解决方案、大量图表、数据和分析。会议开始后,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阅读自己或者其他人的备忘录。在贝索斯看来,PPT的信息传递效率非常低,听众看到的只是总结性的要点,它对于报告者很容易,但其他人很难真正地接收到信息,而采用集体阅读备忘录的形式有助于保证团队的注意力不会被分散。

亚马逊的企业文化被称作是“角斗士文化”,而贝索斯将人们寻求共识的自然冲动称为“社会凝聚力”,并直言对这种东西深恶痛绝。因此,作为“亚马逊的14个领导原则”之一,贝索斯鼓励手下的人不要用交流的方式解决工作问题,而是充满激情地进行争论与辩驳以及相互批评。基于这种理念,他主张企业应该实行分散管理,甚至陷入无组织状态也无关紧要,因为只有在这种氛围下,独立思考才能在与集体意见的较量中占得上风。

正是以分散管理作为组织的圭皋,贝索斯在亚马逊广泛推行了“两个披萨原则”的团队管理模式,即如果两个披萨都喂不饱一个团队,那说明它太大了。由此,贝索斯总是要求团队尽可能地变小,而一旦发现团队过大,他就会将他们拆散。因此,在亚马逊50人以上的部门里,经理需要经常“优化”自己的下属,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解雇那些表现最差的下属,也正是如此,有媒体评论亚马逊的很多员工都生活在高压与恐惧之中。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11

1801年3月3日夜,华盛顿,美国国务院灯火通明,一片忙乱。已经就任联邦最高法院首法官一个多月但仍然担任国务卿的约翰。马歇尔正忙着给法官委任状加盖国务院的大印。2这批法官是总统依据国会三天前通过的法律于昨天提名,今天白天参议院刚刚批准的。作为这种废寝忘食和效率之背景的是这样一个事件:联邦党人在去年底的总统和国会选举中全面失败。从法律上看,午夜之后,亚当斯总统就将离任,马歇尔也将卸去国务卿之职;而他们的对头,共和党(此共和党非美国今天的共和党,而是今天的之前身;这一变迁也许是本文论点的另一种补证)领袖杰弗逊将继任美国第三任总统。作为撤退前的战略部属的最后一步,马歇尔必须赶在午夜之前送出这些委任状。

总体的战略部署从1800年末就开始了。由于行政权和立法权均已丧失,联邦党人唯一可能继续控制的阵地就是不受大选结果直接影响的司法领地。因此,当1800年年末联邦最高法院首法官因身体不佳而辞职后,联邦党人看重的候选人杰伊也以“身体不佳”为由谢辞提名,亚当斯总统立刻提名他的年轻力壮的(时年45岁)国务卿、坚定的联邦党人马歇尔出任首法官,得到了其控制的国会参院的认可。即将卸任的国会还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于1801年2月13日和27日先后通过了《巡回法院法》和《哥伦比亚特区组织法》,对美国的法院系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前一法令将联邦巡回法院的数量从3个增加到6个,并因此新设了16名巡回法院法官;又在华盛顿这一对最高政治可能有重大影响的特区增加了5个地区法院,在每个地区增设一名检察官和一名联邦执法官;最后,又将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法定数量从6名减少到5名。3后一法令则在人口稀少但邻近首都的各县设立了42名任期5年的治安法官,这一任期将跨越下一届总统选举,杰弗逊总统除修改立法外无法替换。随后,一大批忠诚的联邦党人就任了这些新设立的官职;其中,治安法官是亚当斯离职前一天提名,离职前的当天参议院才批准的。而所有的委任状都必须于当天午夜之前由国务院盖印之后送出。否则的话,这批没有“文凭”的联邦党人法官将无法履行联邦党赋予他们的固守阵地的职责。就这样,在这新旧总统交接之夜,同时担任国务卿和首法官的马歇尔日理万机,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这一撤退,整整工作了一个通宵。送交委任状之事,他委托给了其弟,刚被任命为新设立的华盛顿特区法官的詹姆斯。马歇尔。

一切都已准备停当,一个意外事件却打乱了撤退中的联邦党人的如意算盘--詹姆斯并未能将全部的法官委任状送出。当太阳再次升起时,有17份治安法官的委任状仍滞留在国务院。新上任的杰弗逊总统对联邦党人的这些做法早就“义”愤填膺,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指令他的国务卿麦迪逊拒绝发送这些已经签署封印的委任状,并将这些委任状都“如同办公室的废纸、垃圾一样处理了”。4与此同时,以共和党人为主的新国会立即引入法案并于1802年3月8日成功地废除了《巡回法院法》,但没有撤销有关治安法官的《特区组织法》。为了防止马歇尔控制下的最高法院挑战国会的行动,新国会还进一步以法令形式迫使最高法院从1801年12月到1803年2月关闭了长达14个月。当最高法院再次开庭时,已经是1803年了。5

未能获得委任状的威廉。马伯利以及其他三位“亚当斯的午夜法官”万般无奈,他们依据1789年《法官法》第13款所规定的联邦最高法院管辖权提出诉讼,要求最高法院向新任国务卿麦迪逊发出训令,命令他递交委任状。与此同时,联邦党人对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废除《巡回法院法》的行为也在巡回法院提出了诉讼。两个案件都到了马歇尔大法官的手中。

马歇尔大法官面临的局面非常微妙也非常棘手。他非常想利用这个机会来教训教训杰佛逊总统和共和党人;同时为了使联邦党人真正能够有效利用司法对抗为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和总统,最高法院的权威也必须提高。然而,马歇尔也深知,这个汉密尔顿曾认为“既无钱又无剑”6的最高法院的权威很有限,无法强迫政府和国会服从最高法院的判决。此前,马歇尔就曾将马伯利的请求转告麦迪逊,要求麦氏就此问题给予答辩,然而麦迪逊毫不理睬。因此,即使最高法院作出判决,麦迪逊还会置若罔闻。这样一来,不仅判决毫无用处,更重要的是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马歇尔个人的和最高法院的权威都会进一步降低。但如果为避免这一尴尬而拒绝审理这些案件,则意味着--至少在他人看来--马歇尔在共和党人的猖狂“反攻倒算”面前屈服了,他和最高法院也将同样灰溜溜的。干还是不干(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哈默雷特式的问题,甚至更为哈默雷特,因为无论干不干都可能是输家。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马歇尔决定要在一个看来必败的战役中打一场成功的战斗。他选择了马伯利诉麦迪逊一案进行反击(在另一案中,马歇尔放弃了,认定新国会废除《巡回法院法》的行为合宪7)。在该案判决中,马歇尔狡猾地(不带贬义)将问题概括为三个:1、马伯利是否有权获得委任状;2,如果马伯利的权利被违反了,法律上可以有什么救济;3、如果法律上可以给予救济,是否可以由最高法院发出训令。在这份长达27页的判决书中,马歇尔用了整整20页对前两个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8但是,从逻辑上看,说麦迪逊违法并不自然而然地等于最高法院有权力和权利命令麦迪逊纠正自己的违法。问题的关键在于,联邦法院有没有这个权利向麦迪逊发出这个训令?

马伯利所依据的是1789年的《法官法》第13款,这一款规定最高法院对这类问题有一审管辖权,因此可以向麦迪逊发出训令。9但是,马歇尔说,依据美国宪法第三条,马伯利的案件不属于宪法规定的联邦最高法院一审管辖之内,101789年的《法官法》实际上扩大了最高法院的管辖权。因此,宪法与《法官法》之间在这一问题上的规定相互抵牾。当宪法和普通立法有冲突时,马歇尔指出,必须服从宪法,因为宪法是最高的法律,不允许国会以一般立法来改变其内容。也许有人会说,国会可以解释宪法和法律,作扩大解释。但马歇尔指出,确定法律规定的含义断然是司法部门的领地和责任;如果发现两个规则有冲突,必须由法院来决定谁有效。马歇尔的解释是,与宪法相背的法律是违宪的,也因此是无效的。因此,尽管马伯利享有权利,尽管麦迪逊不送达委任状违反了马伯利的权利,尽管马伯利应当得到法律救济,但是,最高法院对此问题没有管辖权。短促突击,有利有节,马歇尔巧妙地利用了一个法律技术问题在判决的最后否决了马伯利的诉求,也就避免了与杰弗逊的正面冲突。

马歇尔是极其精明、大胆和狡猾的。在他看来,只要选准了,一个马伯利案件就足以教训杰弗逊了。他追求的效果是,既要当面煽杰弗逊的耳光,对方还无法还手。他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首先,马伯利判决直接抨击的对象是杰弗逊政府,而不是国会,但是,这一判决毕竟又否定了 马伯利的诉求。其次,这个判决虽然否决了国会的立法,但否决的又不是本届受杰弗逊控制的国会颁布的法律或决定;而且这一否决本身并没有对行政机关(杰弗逊)或立法机关(杰弗逊的共和党人)的活动构成限制,而仅仅与马歇尔所在的司法机关有关。第三,这一判决尽管主张了司法审查的权利,创立了审查国会立法的先例,但这种主张不是一般化的,并且就这一判决本身来说,是限制了而不是扩大了最高法院的管辖权。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这个判决在政治上更容易为以杰弗逊为首的行政部门和由杰弗逊的政治盟友控制的立法部门所接受,杰弗逊挨了打,气也只能往肚子里咽。而一但对手咽了下去,就意味着对手接受了这样一个原则,即联邦最高法院有权解释宪法并判断国会立法和执行机关的法令是否合宪,并成为一个先例。不论杰弗逊是否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事实是,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马歇尔把一个极为重要的、然而宪法上并无明文规定的权力抢到手中。这个判决,大大提高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威信,从根本上改变了它自建立以来的“鸡肋”形象,初步形成了三权分立和制约平衡的格局,对此后美国政制的定型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100多年后,这一判决赢得了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一个绝妙的赞誉--“伟大的篡权”。11

必须看到,尽管作为一个里程碑案件马伯利案得到后代美国法学家的一致赞美,但这个案件的处理有许多地方都违背了司法常规,甚至是“违法的” (往好听里说,即所谓“创造性的”)。首先,马伯利案件的发生与马歇尔任职国务卿直接有关,依据司法惯例,马歇尔在这样与自己有牵连的案件中必须回避,但他没有回避。其次,为了便利“公报私仇”,马歇尔特意在司法判决的写作上“不远万里”,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他以超过4/5的篇幅论证杰弗逊当局的行为非法,仅以不到1/5的篇幅认定自己无权管辖,还“搂草打兔子”式地创立了司法审查的先例。如果他真是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如果他真的仅仅是试图创立司法审查的先例,那么无论就逻辑上看还是就司法惯例上看,他都完全可以、甚至必须直接了当地从讨论管辖权开始(管辖通常是司法首先要讨论的问题),并宣布1789年《法官法》第13款违宪。但如果是这样照章办事,那就不是他马歇尔了。因此,几乎是在完全讨论了马伯利案的实体问题并作出“判决”之后,他才开始讨论程序,并淡淡地说了一声,“哦,对不起,这里没有我说话的份”。第三,马歇尔甚至也并非真正想维护马伯利的权利。因为,据后来的学者的一些研究,并从马歇尔一贯的司法风格来看,只要马歇尔愿意,他完全可以对1789年《法官法》第13款作出不违宪的解释。12更重要的是,联邦最高法院此前就曾依据过这一款向政府官员发出过训令并得到了执行。13因此,无论是依据“先例必须遵循”的原则,还是依据“禁止反悔”和“合法依赖”的原则,马歇尔都可以、甚至是必须将错就错。他之所以不怕麻烦地来纠正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小小历史“失误”,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要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后必定会给自己和联邦党人控制的法院留下的难堪。而马伯利个人的权利却为此牺牲了。

如果仅仅是在一般意义上,我们完全有理由谴责马歇尔狡诈多端、出尔反尔、玩弄权术,说他“公事私办(对马伯利),私事公办(对杰弗逊)”,说他缺乏司法职业道德,不“把(马伯利的)权利当回事”(借用德沃金的一部书名),等等。但是,本文并不想就马伯利案本身论个是非,而是试图从此获得关于制度如何发生和形成的一些启发。仅仅追求个人的动机或以“道德”来评价历史和制度的形成是不贴切的,至少是不完整的。

近代以来,由于对人类理性的力量的过分崇拜,我们如今几乎习惯于将某个后来人认为良好的制度视为一种正当理性的逻辑展开,视为个别人或少数精英清醒意识和追求的产物,把一个制度同后来者构建起来的关于这一制度的理性论证等同起来;我们不仅日益注重制度设计,而且在设计时,也往往注重所谓的制度的“本质关系”;在考察一个制度时,也习惯于从善良愿望出发考察它的纯洁、崇高的起源。而一个制度的失败,也往往归结于其先天的理论不足或创制者的道德缺陷。我不敢对这种观点作出一个一般性的判断,但是,马伯利案却表明,至少有些制度的发生和形成全然不是如此。为如今众多法学家、法律家赞美的司法审查制度的发生完全是一个历史的偶然(尽管,并且仅仅,在后来者看来,其创立在美国的语境中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我将在后面论及),是党派间争权夺利、政治家不共戴天的产物,是他们的激情和狡诈、他们的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他们追求各自利益的副产品。14至少在这一制度的发生中,传统的法哲学或法理学教科书上最为津津乐道的道德或正义所起的作用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大,尽管法学家经常并今天仍然那样告诉人们。在这里,起源似乎并不重要,制度实际发生的作用和意义并不因起源的神圣而增加,也不因起源的卑贱而减少。制度在发生学上的伟大意义往往是后人回头展望之际构建起来的,在后来者的总体历史观的观照下和理性塑造下才带上了神圣的光环;而这种光环常常使得我们不能或不敢以一种经验性的求知态度来“凝视”(福柯语)它和凝视我们自己。

如果再扩大一点来考察,这一点甚至格外明显。因为被一些学者当作人类理性的制度设计之典范之一的美国宪法本身就没有明文规定司法审查制度,15甚至创造这一先例的马歇尔就在此案数年前(1796年)的一个案件中,当他作为弗吉利亚州律师协会的领袖,受聘出庭联邦最高法院论辩时还曾明确提出,“司法权威部门不可能有权对法律的有效性提出质疑,除非这种〖司法审查〗管辖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16“这真是一个‘命运之嘲讽’的范例,”本世纪初一位马歇尔传记的作者这样写道,“就在这场历史性的法律竞争中,马歇尔支持的理论竟然是他此前政治生涯始终反对的”。17然而,这一制度却在美国产生了,就在马歇尔手中发生了,并成为如今美国宪法制度的不可变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当其他国家试图把这一制度当作制度来齐整地、有目的地追求或移植时,反倒没有一个国家建立起了美国式的司法审查制度,不仅“走样”,而且根本没有美国的那种权威。18这倒印证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也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早就指出的事物的逻辑不等于逻辑的事物的深刻命题。19之所以不相等,是因为制度形成的逻辑并不如同后来学者所构建的那样是共时性的,而更多是历时性的。制度的发生、形成和确立都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完成的,是在无数人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弗格森、休谟、门格尔、哈耶克都称制度是人类行动的产物,是演化的产物。20

也正因为此,我认为,许多美国学者或多或少夸大了马伯利一案对司法审查制度形成的意义。从严格意义上看,在马伯利一案中只是发生了司法审查的事件,为这种审查提出了某些理由,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司法机关审查国会立法的合法性铺了路。但它创造的仅仅 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定性。21一个先例仅仅只是一个起点,而只有在这一先例为后人所遵循且必须遵循时才成为制度。从抽象层面上看,马伯利一案并没有决定后来者必须遵循它;在习惯于关注实体问题的普通人看来,马伯利判决中最重要、最直接的问题是最高法院的管辖权或马伯利能否获得委任状,因此它并不必定只能解释为司法审查的先例。事实上,不仅在此后任职大法官的30余年里,马歇尔一直没有对国会立法进行司法审查,22而且据一些美国宪法学者的研究,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马伯利判决的这一深远意义也确实一直为人们所遗忘或忽略。23一直到了1857年,在声名狼藉的德里德。斯考特一案中,24联邦最高法院才再一次审查并否决了国会立法。然而,这一次,联邦最高法院否决了国会的一个与废除奴隶制有关的立法(密苏里和约),并因此--用一些美国法律史学家的夸张的语言来说--引发了美国南北内战。只是到这时,司法审查作为一种制度、一个原则才可以说真正得以确立。在这个意义上,制度倒是后来者构建的,而不是“先行者”创造的。马伯利案的意义――借用钱锺书先生的话来说――是一种事后追认的先驱,“仿佛野孩子认父母,暴发户造家谱,或封建皇朝的大官僚诰赠三代祖宗”。25这种不限于文学或法学领域内的普遍现象表明,即使在诉诸和认同传统之中实际隐藏了诉诸者和认同者自身的强烈创造欲望和创造能力。

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使一个总体上说来是有用、有益的制度也不是万能的,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缺点的制度。一个制度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制度,就不会在具体问题上,有时甚至是重大历史问题上出错。司法审查并没有使马伯利被侵犯的权利获得法律救济;而德里德。斯考特案否决废除奴隶制的国会立法,更表明司法审查制度有时――而不仅仅如同我们习惯想像的那样只是在出了坏人或好人不当使用时――也会阻碍正当且必要的社会、政治变革。26但是,我们评价一个制度无论如何不能仅仅以个别事件的实质性对错为标准,而是要对一个制度作出总体上的利害权衡,而这种权衡是公众在历史中进行的。同时,这还表明,社会的构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依赖某一个制度,而需要的是一套相互制约和补充的制度;这些制度不仅包括成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而且可能更重要的是包括了社会中不断形成、发展、变化的惯例、习惯、道德和风俗这样一些非正式的制度。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12

ISIS是三样东西:一个跨国恐怖集团、一个原型国家,和一个有着宗教根基的政治意识形态。它脱胎自美国所领导的错误的入侵伊拉克战争后的,并且和一样;它吸引着极端逊尼派伊斯兰主义者,但它走得更远――要建立一个哈里发――现在也已经与呈对立之势。它对领土的占领为进攻性圣战制造了合法性和能力。圣战的对象不但包括异教徒,也包括什叶派和苏菲派穆斯林。伊斯兰国将后两者称为“takfir”,即不正宗的伊斯兰一神论者。伊斯兰国颂扬七世纪伊斯兰教的纯净,但却极其纯熟于使用21世纪媒体。它的视频和社交媒体频道是吸引为身份而战的少数穆斯林的利器――主要是来自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年轻人。许多心怀不满的人沉溺于“谷歌酋长”(Sheikh Google),伊斯兰国招募者就在这个网站上等着“收割”他们。据一些估计,如今有超过25000名外国战士为伊斯兰国服务。被杀的战士很快就能得到补充。

伊斯兰国性质的三重性制造了一个政策困境。勿庸置疑,使用硬军事实力剥夺为哈里发提供庇护所和合法性的领土很重要,但如果美国军事干预幅度太大,伊斯兰国的软实力将得到强化,从而有利于其全球招募。因此,落地的靴子必须套在逊尼派脚上。外国或什叶派军队的出现将增强伊斯兰国的说辞――被异教徒所包围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在主要由库尔德人武装(绝大多数为逊尼派)所作出的努力下,伊斯兰国已经丧失了其一年前所占领土的30%左右。但部署更多逊尼派军团需要训练、支持和时间,也需要给伊拉克什叶派占多数的中央政府施压,让它克制其宗派路线。

不难理解在利比亚遭遇挫折(在利比亚,伊斯兰国支持圣战主义军阀,并宣布成立三个“边远省份”)的奥巴马不愿意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放任伊斯兰国控制更多的领土,并在此过程中给叙利亚的许多非逊尼派人民带来灭顶之灾。但巴沙尔是伊斯兰国最有效的招募工具之一。许多外国圣战分子之所以应募,就是因为可以帮助这个正在杀戮逊尼派的残暴的阿拉维派统治者。

美国的外交任务是说服巴沙尔的支持者――俄罗斯和伊朗让他下台,同时又不破坏叙利亚剩余的国家结构。在北叙利亚为数百万流离失所之人设立禁飞区和安全区能够强化美国的外交,而为难民提供大量人道主义援助(美军在这方面十分在行)能够大大增强美国的软实力。

目前,美国软实力战略的资金和协调都做得不够。我们知道仅有硬实力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抗伊斯兰国所占领的网络领土时――比如通过发展关闭僵尸网络和制衡敌意社交媒体账号的能力。即使美国及其盟友在未来十年击败了伊斯兰国,我们也需要准备好面临类似的逊尼派极端组织死灰复燃。中东正在经历的革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消化。革命动荡的根源包括后殖民时代脆弱的国界线、受挫的现代化、失败的“阿拉伯之春”,以及宗教宗派主义(因为逊尼派领导的沙特阿拉伯和什叶派领导的伊朗之间的敌对而加剧)。

在欧洲,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宗教战争持续了近一个半世纪。这场战争直到德国在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中失去四分之一人口后才被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

亚马逊实训总结篇13

在过去两年中,国际社会一直试图通过谈判和斡旋调和叙利亚纠纷,至今政治解决的曙光更加渺茫。叙利亚局势的复杂性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中东国家、民族和宗教之间历史沉淀下来的恩怨情仇,其中既交杂着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的纷争,世俗政权、君主政权与伊斯兰宗教政权的争斗,也包含了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趁乱扩张的图谋。

5月7日,俄美两国宣布将尽快推动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促成巴沙尔·阿萨德政府和叙利亚反对派就过渡政府事宜展开磋商。然而近一个月的外交努力显示,会议还存在很多障碍。5月21日,负责筹备会议的联合国-阿拉伯联盟叙利亚特使卜拉希米(Lakhdar Brahimi)对外界表示,会议的时间、议程、与会者尚不能确定,原本定于5月底举行的会议将继续推迟。

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中东问题高级研究员菲利普斯(James Phillips)告诉《财经》记者,政治解决的主要障碍在于政府与反对派双方在阿萨德是否继续执掌政权问题上难以调和。

5月21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以15∶3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的法案,并将提交参议院表决。五角大楼新闻发言人乔治·利特尔表示,美国政府正在使用外交和经济杠杆将阿萨德赶下台,但同时也在提高军事准备级别,以便若奥巴马总统突然做出军事指示能进行响应。

英法等欧洲国家也支持加强武力,逼迫政府军回到谈判桌。英国外交大臣黑格5月20日表示,如果阿萨德政权参加会议被证明只是来走走形式,“那(除了武力以外)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多重因素的斗争

叙利亚地处亚欧大陆交界地带。根据美国中情局的世界各国人口组成数据,在叙利亚居住的2200万人口中,90%是阿拉伯人,9%为库尔德人以及1%的其他少数民族。按划分,大约74%的人属于逊尼派穆斯林,16%的人来自包括阿拉维派和德鲁兹派的其他穆斯林分支,以及约10%的人信奉基督教。

1971年,现任总统阿萨德的父亲哈菲兹·阿萨德通过逊尼派政权,就任叙利亚总统,开始了由占人口少数的阿拉维派统治占人口多数的逊尼派的历程。

布鲁金斯学会中东问题学者安德鲁·泰布勒(Andrew Tabler)在《深入虎穴》(In the Lion’s Den: An Eyewitness Account of Washington’s Battle with Syria)一书中记录到,老阿萨德建立的世俗政权之所以以少胜多,一方面依靠了大马士革从事贸易的、富有的逊尼派家族,他们由于痛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国有化改革而愿意与保护其利益的老阿萨德结盟;另一方面依靠了居住在大马士革周边的逊尼派农民,这部分逊尼派教徒在奥斯曼时期被视作社会底层,而老阿萨德则给他们提供了教育和工作机会,甚至吸纳他们加入公职体系,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2000年,老阿萨德去世,巴沙尔·阿萨德接过政权。据曾经和阿萨德是同学的叙利亚裔美国医生查希尔·萨赫卢勒(Zaher Sahloul)对《财经》记者回忆,阿萨德就任总统后,查希尔曾问他叙利亚是否已经准备好成为一个更开放和民主的国家,阿萨德说“还没有”。两个月前在和《华尔街日报》的访谈中,阿萨德做了同样的回答。

莱斯大学贝克研究中心(Baker Institute)所做的《十字路口的叙利亚:美国的政策现状及建议》报告指出,目前,阿萨德政权的核心集团主要由阿拉维派组成,此外包括少数逊尼派和基督教派的精英分子,他们享受着阿萨德政权带来的巨大经济和政治利益;而支持阿萨德的民众包括叙利亚的其他少数派别、世俗主义者以及逊尼派的中产阶级,他们的利益也受到阿萨德家族保护。

叙利亚内战爆发之初,在大马士革、阿勒颇等主要城市,约七成民众仍然支持阿萨德政权;然而随着宗派矛盾逐渐激化,不少逊尼派叛逃到反对派阵营。

查希尔告诉《财经》记者,政府仍向控制区域的公职人员发放工资以凝聚人心,但大多数普通民众则从开战起就没有了生活来源。作为美国叙利亚医药协会(Syrian American Medical Society)主席,查希尔去年9月以来总共六次往返叙利亚提供医疗援助,两周前他刚从叙利亚返回芝加哥的住所。

随着战斗愈加惨烈,为了给反对派致命打击,渲染宗派和种族斗争成为阿萨德政权鼓舞士气的利器。一些叛逃士兵回忆,每天早上在举行升旗仪式之后、战斗机升空之前,官兵都要接受政治思想教育,这种教育充满了“反对派是为了报复宗派仇恨”、“他们意在分裂国家”的言辞。

相比政府军而言,反对派的成分更为复杂。美国智库战争研究学会研究中东安全的高级研究员约瑟夫(Joseph Holliday)在研究报告中表示,第一次对阿萨德政权的武装反抗发生在2011年6月的西北部城市吉斯尔舒古尔,示威者攻占了当地警察局并取得武器,反击开枪的政府军队。这种自发形成的游击队数量迅速增长,一些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从政府军中叛逃的官兵加入其中,成为中坚力量。2011年6月-7月,一些叛逃的军官在土叙边界的安塔基亚市(Antakya)成立了叙利亚自由军(SFA)。

这个组织在最初的战斗中并没有发挥实际的军事指挥作用,但是它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各路反对派都借助它的旗号起义。叙利亚各地阻击政府军的游击队中,不少都与自由军有直接联系。

2012年12月,自由军召集各地的叛军首领成立了由30名成员组成的最高联合军事指挥委员会,统一军事指挥。不过,由于它是各地方军队自下而上形成的,内部的协调和执行力尚需提高。 从2011年3月到今年6月,大马士革街头的和平示威游行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带有宗派和种族对抗性质的杀戮。

约瑟夫指出,这些叛军主要由逊尼派组成,“但他们只是受到伊斯兰教的启发,并不是为了伊斯兰而开展圣战的人;(因为)军队里并不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各种清规戒律”。

内战双方实力相当,在久拖不决的战事中,一些追踪叙利亚反对派的观察家警告说,叙利亚战场上原本占比极小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者正迅速增加。《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其中最危险的一支名为Jabhat al-Nusra(又称为Al Nusra Front),是伊拉克的分支,近几个月来从6000人迅速扩大为1.2万人,包括从外国赶来的圣战主义者。

Jabhat al-Nusra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他们试图把一种的意识形态乔装打扮后植入战后新的国家。这些宗教极端主义者在叙利亚保持低调,避免袭击平民目标,在宗派斗争中也非常克制。“这有助于他们赢得民心”。战争研究学会的中东安全问题研究员伊丽莎白(Elizabeth O’Bagy)在《叙利亚的圣战》一文中写道。

同时,他们又接受过军事训练,能纯熟使用现代武器,是击退政府军的一支有效力量。 风险溢出

正因为反对派的组成混杂,美国政府一直对是否向反对派提供武器、提供何种武器以及向谁提供武器等问题犹豫不决。奥巴马至今仍然否决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的建议。不过,由于外界质疑阿萨德可能已经开启其化学武器仓库,触碰到奥巴马早前设定的“底线”,参议院启动了相关立法程序。

菲利普斯对《财经》记者表示,美国向反对派提供武器是两害之间取其轻:美国提供的武器不可能完全避免落入错误的人手里;但如果现在不为中立的反对派提供武器,面临的更大风险则是极端主义者取得胜利或者内战继续维持下去将对周边国家带来的溢出危险。

叙利亚内战演变为地区冲突的风险已经加大。

5月3日,以色列出动战机空袭了叙利亚的武器仓库。突袭行动遭到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的严厉责备,他认为以色列擅自行动给了阿萨德一个绝佳的机会将火种引到“阿拉伯-以色列争端”上,而掩盖其在本国屠杀平民的罪行。

布鲁金斯学会中东政治和军事专家肯·波拉克对《财经》记者表示,叙利亚在绝望时可能报复以色列,将战争转化成以色列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战争。

5月12日,两枚炸弹在土耳其南部小城雷伊汉勒(Reyhanli)爆炸,造成46死140伤,土耳其称是叙利亚军队所为。两年来,土耳其和约旦与叙利亚的边境早成了数百万难民的集散地。5月23日,在黎巴嫩港口特里波利,支持和反对阿萨德的两派使用重机枪、迫击炮进行了激战。

在俄美外交努力受阻,原定于5月底进行的国际会议被推迟的情况下,5月27日欧盟决定取消对叙利亚的武器禁运,发出信号一旦国际会议失败,欧盟将通过向反对派提供武器来对冲风险。与叙利亚关系密切的俄罗斯立即就表达了强烈反对,并威胁说此举可能导致东西方国家在叙利亚的战争升级。

从“二战”时期逐步建立的俄罗斯-叙利亚同盟是中东最持久的战略关系之一。俄罗斯不仅在与叙利亚的军事和普通贸易中获利,同时也获许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建立海军基地,是俄罗斯舰队在地中海沿岸唯一的补给中转站。

而奥巴马政府对叙利亚的内战采取了极为谨慎的态度,至今只向反对派提供有限的非武器性援助。一些观察家把奥巴马的政策称为“慢性子政策”(slowcoach policy),批评对叙政策缺乏远见卓识。

作为什叶派新月联盟(由伊朗、叙利亚和黎巴嫩三国组成的形似新月状的地区)的重要组成国家,阿萨德政权早就和美国格格不入。1979年至今,美国一直将叙利亚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指责它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和哈马斯,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拥有糟糕的人权记录。

不过,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后,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Reuters/Ipsos 5月初进行的民调显示,只有一成受访者支持美国军事干预叙利亚武装冲突,六成反对。奥巴马近日在《新共和》杂志专访中表露出迟疑:“关于叙利亚局势,我不得不问自己,我们真的能改变局势吗?军事干预叙利亚会对我们在阿富汗的部队有何影响?是否会加剧暴力程度?”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近期的一份报告建议,美国应该一方面为反对派提供军事援助,帮助他们提高自身能力,避免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过度参与;另一方面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合作,确保它们为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提供充足的资金,并加强与俄罗斯的高层外交活动,争取和平解决争端。

相关精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