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实用13篇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1

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的去向主要包括实习、考研、出国、创业等,近年来还有很多优秀毕业班学生党员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毕业班学生党员去向总体上呈多元化,且每名党员所选择的实习领域、报考院校及专业、所申请留学的国家不同,造成毕业班学生党员群体很难集中管理。而现有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考核制度缺乏按照毕业去向分类考核的办法,毕业班学生党员毕业去向的多元化,在客观上增加了支部对党员考核的难度。

2.毕业班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成效有待提升

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要进一步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他们毕业后仍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履行党员的义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学生党员的党龄普遍较短,他们接受的党性教育大多局限于学校组织的党课或短期党校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毕业班学生党员求职等事项会挤占党员参加支部活动和党性教育时间。党员教育管理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多、党组织生活难以及时开展、监督和管理不到位等现实问题,加上部分毕业班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学习放松,导致党员意识淡化,党性不强。

3.毕业班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未能有效结合毕业季的特点来开展

毕业班学生党员正处在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转型期,与其他年级大学生党员相比,毕业班学生具有党员比例高、毕业压力大、校外实习时间长等特点。毕业班学生党支部虽然也非常注重通过教育引导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但组织生活主要是进行预备党员转正大会、传达文件精神、读报纸、看视频等。党员教育方式传统、单一,未能围绕毕业班学生党员的发展和需求来开展。

二、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

度创新的基本原则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既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的普遍属性,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毕业班学生党支部教育管理制度,加强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需要结合毕业班学生党员正处在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转型期实际,立足长效,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导向

党的十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凝聚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创新要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基本职能的充分发挥。其一,要建立有利于立德树人的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通过党组织文化育人、组织生活育人和组织实践活动育人,坚定毕业班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毕业班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其二,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要注重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使得毕业班学生党员的人格能够经受社会的锤炼,成为有良好社会担当的人才;其三,要建立弘扬高尚职业道德的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引导他们养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善谋实干的职业精神,养成慎独自律、甘于奉献的良好品格;其四,要建立提升生活美德的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使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回报社会。

2.坚持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始终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实施的对象是毕业班学生党员,他们即将步入社会,他们将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毕业班学生党员的政治风貌不仅是广大学生的学习榜样,更将成为社会上党风政风的新气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设要凸显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则,加强廉洁教育,着力保持和发展毕业班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党性教育原则下,党组织开展的活动需要突出党员的党组织观念,提高毕业班学生党员的政治责任感,特别是要在人格、人品修为中真正提高觉悟、提高党性。毕业班学生党员只有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自觉地践行党的目标和宗旨,在较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下,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3.坚持实现校社无缝衔接

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设要以增强党员党的观念和党性意识为核心,把尊重党员的个体主体性和增强组织教育的主导性紧密结合起来。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性是实现学生党员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将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贯穿党员教育管理过程的基本要求。尊重毕业班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从党员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入手,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欠缺什么、关注什么、困惑什么是增强教育管理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石。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设中坚持实现校社无缝衔接原则,既尊重了毕业班学生党员的就业现实需求,又从根本上引导毕业班学生党员自觉地把自身发展需求与理想信念、组织需求、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校社无缝衔接原则,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不是说党组织在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要迎合他们,而是在把握需求的同时引领需求,在尊重主体性的同时体现主导性。

4.坚持系统设计和分类建构相结合

创新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既要将毕业班学生党建作为高校党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化设计,又要针对不同毕业班学生党员群体进行分类建构。比如,在毕业班学生党支部建制方面,支部设置采取分类构建原则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毕业班学生党支部可分为本科毕业班学生党支部和研究生毕业班学生党支部,对此,应以将支部建立在专业上、建立在同研究方向的实验室上为主要模式,以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为补充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毕业班党组织设置体系与毕业班学生在外实习、实习单位数量众多且分散在各地等特点非常吻合,切实提高了毕业班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一是可以按专业成立本科毕业班学生党支部,将毕业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结合,如以缓解就业、学业压力为目的开展组织生活,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二是可以按研究方向成立研究生毕业班学生党支部。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心智较成熟、阅历较丰富,并且形成了研究群体,支部建在实验室上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和学术的交流。不同实验室的党支部之间开展交流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支部文化正能量的有效传承。最后,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由于部分毕业班学生党员长期在校外实习,针对这部分党员,应准确统计并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利用周末或假期开展党员教育,实现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不留空白点。

三、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考

1.构建强化毕业班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教育管理制度

党的十报告针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指出,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为此,要着力强化毕业班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毕业班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过程,是增强毕业班学生党员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理解与内化的过程,是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针对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呈现的特点,基层党组织应结合实际,构建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及规范严谨的管理方法。其一,构建丰富的内容。强化毕业班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党性纪律教育,组织他们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毕业前的强化教育,让毕业班学生党员坚定党的信念,提升对党的内在情感。其二,构建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通过组织生活、主题实践活动、学习重要文件精神等强化毕业班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同时围绕如何发挥党员在毕业环节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助人、助教等活动。其三,落实规范严谨的管理方法。党性教育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针对毕业班学生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有必要针对他们校内学习、校外实习、离校前三个阶段的党性教育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模式,增强毕业班学生党员的组织观念、作风观念、规则意识、模范意识等;校内毕业设计及校外实习阶段,应结合课题组、项目组或实习区域的毕业班学生党员自行组成党小组,开展形式灵活的讨论学习;对实习返校的党员,应建立回到原建制党支部汇报思想及实习情况的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以此强化毕业班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增强其党组织观念,等等。

2.建立毕业班学生党员需求分析的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基于毕业班学生党员需求分析的教育管理机制不仅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也实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优势互补。具体而言:其一,结合毕业班学生党员时空的差异性,搭建基于毕业班学生党员需求分析的工作平台。首先,要根据毕业班学生党员的专业方向、研究方向、实习区域灵活划分党支部,保证每名党员都有时间参与其中,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党支部负责人,由其带领本支部党员开展和组织活动;其次,结合支部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既可以是集体学习,如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党的文件精神,探讨党的改革措施要旨等,又可以分散学习,即每名党员可根据自己的偏好总结自己对于社会热点的看法,并与其他党员交流心得;最后,支部结合党员的组织生活出勤率、思想动态、学习、工作等方面表现,通过自评与他评进行综合考核。其二,结合毕业班学生党员需要的特殊性,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力量整合的工作平台。基于毕业班学生党员在就业、考研等方面的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有效地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党总支、党支部、班级、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等校内外相关资源的育人功能,提升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比如,党组织邀请专业教师为毕业班学生党员进行就业指导,并尽可能与校外单位联系提供实习岗位;也可邀请心理咨询师为毕业班学生党员举办相关讲座,使其缓解心理压力,积极应对挫折等。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2

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和增幅达到了历史新高。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将激增到611万。据劳动部门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其中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如何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二、毕业生党员就业情况

在数量庞大的就业大军中,毕业生党员以其过硬的思想素质、较好的学业成绩、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获得了比普通同学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比较我校近两年的就业情况发现,党员毕业生比非党员毕业生在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党员毕业生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考取研究生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就业的比例较大。可以说,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党员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尤其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首选对象。

三、毕业生党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毕业生党员自身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其中,过硬的政治素质、较好的学业成绩、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质。

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能力等。主要表现为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上的远见和洞察力以及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把握能力。大学生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第一天开始,就接受党组织的培养与考察。大部分学生党员在党的培养下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把政治素质作为选拔人才的第一素质,甚至把党员作为必要的录用条件之一。

2.学业成绩

大学生党员是拥有较多科学文化知识、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更是我们党补充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经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积极培养和严格考察,他们作为党内的新生力量和大学生中的骨干,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中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尤其在高校的党员发展工作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考察内容。这些优势使得毕业生党员总是受到用人单位和企业的青睐。

3.学生工作经验

大学生党员在组织和自身要求下,都希望能够利用各种平台锻炼自己。他们往往在学校各级团学组织、班集体中担任一定职务,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各项工作中,培养了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表达沟通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这样一些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为其毕业后成功踏上工作岗位,积蓄了实力。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党员的需求增加

一方面,是毕业生党员确实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聘毕业生党员也为其节约了招聘成本,提升了单位形象。

客观来说,在非党员中也不乏优秀的毕业生,也同样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在快速增加,而另一方面,社会上提供的就业岗位又比较有限,其发展速度跟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从而产生一岗多求的现象,人才竞争相当激烈。此时,一些用人单位不得不提高招聘要求,设立高门槛,以便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中筛选出优秀的人才供己所用,节约招聘成本。

同时,单位员工的组成结构和人员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的社会和品牌效应。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党建工作,有学生党员入聘,也能为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毕业生党员如何发挥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推动整体就业工作

1.发挥毕业生党员就业竞争力的意义

毕业生党员作为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走向社会后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其就业状况对整个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优势发挥及示范工作具有以下三个意义:

(1)从个人发展和价值体现来看,就业意味着检验十几载的寒窗苦读成果,意味着能否将所学用之于实践,回报于社会,报效于国家,意味着是否有实现人生价值理想的机遇和平台。毕业生党员是毕业生中的模范和榜样,在就业工作中更要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积极鼓励毕业生党员服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对改善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中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从学校的自身发展来看,“出口”反作用于“进口”。毕业生是学校输送给社会的产品,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检验。学校没有被社会广泛认可的高素质毕业生群体是很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长期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毕业生党员就业质量的好坏,工作层次的高低以及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的好坏,都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量评价。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工作,对普通毕业生的就业具有较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3)从国家和社会角度来看,毕业生党员是党的新鲜血液,是国家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更是未来党和国家高级专门人才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他们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如何,就业质量如何,必将会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影响到整个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因此,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党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对深入有效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毕业生党员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党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及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党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毕业生党员急功近利,就业心态不端正。受到单位招聘要求的影响,部分毕业生党员在就业过程中抱有心理优势,对就业形势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具体来说,在就业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少数毕业生党员落实工作岗位的时间拖得比较长,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存在攀比心理和违约现象。

(2)学校忽视了毕业生党员的再教育,毕业生党员在就业过程中未能发挥先进性。毕业生在学校的最后一年中任务繁重,要参加招聘会、实习,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做毕业设计。给学校对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带来了困难,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忽视。而不少毕业生党员也往往会失去一些以往的工作热情,奉献精神有所松懈,在同学中帮助、带动方面的作用不是非常突出,在联系师生关系,桥梁纽带方面的作用不够到位。在这些时候,一些毕业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容易忘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将自己和普通的同学等同起来,没有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

3.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先进性,提高毕业生党员就业竞争力,推动整体就业

(1)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的形势政策教育和大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教育,积极主动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工作,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首先,在党建理论课堂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就业工作和党建工作一样,不仅仅是从大四才开始教育和重视的,还应该是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在党建的理论课堂中能够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对就业是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的。学校应引导毕业生党员率先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并结合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鼓励推荐他们就业。同时,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的培训,提高他们求职就业的本领。现在国家提倡大学生下基层、去欠发达地区就业,这是一种就业的趋势,也是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一种就业模式。在对党员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这种思想结合进教育内容,使毕业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国家需要优秀的人才去基层、去欠发达地区贡献知识与青春,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其次,学校要建立毕业生党员信息库。信息库应包含毕业生思想动态、历年表现、考察情况、特长特点、就业意向、就业现状等信息。这样,无论是用人单位需要学校推荐,还是学校收集到相关信息,主动向单位推荐合适人选,对于学校的就业工作,都是非常有效和方便的。通过信息库,能方便地统计毕业生党员的就业率、就业层次等方面的情况和数据,为高校的党建工作、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再次,对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应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的特点,采用电话联系教育、网络教育、实习小组负责制、关于就业方面的思想汇报等形式,来加强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2)建立完整的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整体就业工作。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只靠毕业这一年的努力就可以做好。先进和优秀是学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现实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把促进就业纳入到党建活动中,建立各种平台,而不仅仅局限在就业阶段。这样既考验锻炼了党员毕业生的党性,又使他们在实践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从而有力的推动了就业工作。

一是,要大力调动毕业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深入普通同学群体,准确全面地掌握每一名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条件,帮助老师分析每一名毕业生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明确重点工作对象,使得毕业生就业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二是,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每名党员以就近原则负责就业弱势的同学和择业观不明确的同学,如采用“毕业生党员寝室联系制度”、“毕业生党员就业服务站”等方式责任到人,及时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求职意向和就业动态,帮助提供就业信息和解决思想困惑。而学生中一些建议和思想,也能及时反映到就业工作人员中,以使其能更加完善就业和服务工作,最终达到就业的全员化效应。

三是,利用毕业生党员的影响力发动更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同学参与到就业工作中,群策群力,一起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既可以缓解负责就业工作老师的工作压力,也为顺利开展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凝聚引导毕业班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

六、结语

就业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未来的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挑战越来越大。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高校在提升毕业生党员就业竞争力的同时,能否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作用,也势必影响着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就业工作者和党建工作者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林路.浅谈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几个因素[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6).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和增幅达到了历史的新高,2007年高校毕业生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则为611万人,据劳动部门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其中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高校如何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关键。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

1990年4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召开,掀开了全国高校党的建设新的篇章。持续20年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使得大学生党员数量逐年扩大。根据2009年7月2日《人民日报》公布的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现有党员7593.1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201.4万名,占党员总数2.65%;当年全国发展党员280.7万名,其中发展学生党员106.7万人,占发展总数38.01%,与2006年相比,短短2年,发展大学生党员增加了31.2%。高校中学生党员比例逐年增大,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目前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174名,占学院在校学生总数的10.8%,其中2010届毕业生党员93名,占学院2010届毕业生总数的21.1%。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数量上高校学生党员人数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比例。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党的事业继承人,担负着国家建设的历史使命,做好这一群体的就业工作、充分发挥这一群体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对推动就业工作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三、在就业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作用的几点建议

1.有针对性地抓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问题,发挥毕业生党员就业的示范作用

毕业生党员是毕业生中的模范和榜样,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面旗帜,毕业生党员的就业水平如何既关乎学生自身,也关乎学校声誉。因此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示范工作意义重大。

党员毕业生普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正确地自我定位,积极争取锻炼的机会,往往能较快落实就业单位,发挥骨干作用,越来越深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党员毕业生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考研等方面的比例都比非党员毕业生大。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同学就业,促进同学的就业工作。毕业生党员源于学生,他们参与就业比起其他类型的就业帮助工作,更贴近学生,更细致有效。从目前情况看来,大部分毕业生党员能够发挥先进性作用,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学校和党组织的关怀传递到每一个同学的身上。

2.将学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系统化、制度化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全面推动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工作的结合和开展。以学生党建为组织基础,根据高校学生党员的特点,建立就业促进小组,通过一定有组织的活动对毕业生党员进行管理和教育,建立党员就业档案,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学生党员促进就业的长效的可持续的机制,以先进党员就业研讨会、优秀党员毕业生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与此同时,注重将在校的非毕业生党员纳入各项工作中,以便工作的传承。

3.重视学生党员价值观的树立和正确职业道德的引导

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是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党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融入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学生党员的“群体效应”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机制,有利于学生党员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

4.发挥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积极发挥党员的群众连带作用,让学生党员成为就业指导教师和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使毕业生就业阶段的心理和工作层面的沟通更加顺畅高效。学生党员加强与其他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准确地了解同学的思想、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并且准确及时地向就业指导部门反映存在的问题,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在学生中建立正确健康的择业导向。

5.通过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地推进普通学生的就业工作

学生党员是众多学生中的先进团体,利用学生党员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同学参加到就业工作中去,群策群力,一起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出谋划策,既可减轻就业指导老师的工作负担,又为顺利开展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择业、就业氛围。

四、结语

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是高校的目的和最终愿望,而党建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学生工作特别是学生就业工作中,只有重视并真正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将党建与就业是当前高校工作有效结合,才能开拓眼界,放宽视野,才能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才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健康的发展环境,优秀的合作精神,良好的交际能力,出色的创新能力以及政治的人格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以党建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的推动就业工作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成才等.发挥毕业生党员优势,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科技信息,2007,(29).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4

长期以来,高校党组织坚持“”制度,为大学生党员教育与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促进。然而,随着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党员与党组织的不断增多,大学生学习节奏加快,学习任务增加,尤其是毕业生党员面临活动时间相对难集中,升学、就业压力沉重等特点,再加上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轻理论重实践等客观原因,近年来,“”制度执行力度与开展质量不尽人意,从而影响党员教育与培养的质量。

在此背景下,我们以毕业生党员学习、生活特点为基础,以提升党员培养教育效果和促进大学生党员适应社会为目标,探索创新一种更加灵活、直观、生动、有效的党组织教育活动形式――微型党课。所谓“微型党课”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15-20分钟),运用小的事例或实践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启迪并产生共鸣的一种新的党课形式。它有别于传统的单一的领导专家报告形式,让更多的党员走上讲台,用不长的时间,围绕一个主题,强调情景互动――所谓的情景,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包括实物、图片、视频、场景、讲述等,为党课创设所需的上课环境;所谓互动,就是不仅主讲人在上课,主持人、听课者都要主动参与到党课中来,共同思考、共同感受、共同教育、共同提高,通过这种比较灵活而又直观的方式开展党课教育,参与面广、感染力强、短小精悍、简便易行。

一、毕业生党员的特点

与普通大学生党员相比,毕业生党员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政治上相对成熟。经过将近4年的大学生生活,再加上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与低年级大学生党员相比,毕业生党员具备较为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毕业生党员在低年级学生中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由于相似的成长经历和相近的专业背景,毕业生尤其是党员群体在低年级学生中往往起到榜样和引领的作用,向师兄师姐请教,是很多低年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的重要选项。三是毕业生党员时间相对难集中。由于毕业实习、就业实习等因素,很多毕业生不再固定在学校住宿和生活。因此,集中毕业生开展党课教育不论是在时长还是在频率都难于保证。四是毕业生党员面临沉重的就业和升学压力。与低年级学生相比,毕业生除了完成学业,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考虑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其他事情则显得相对次要。

二、毕业生“微型党课”的主要特点

1.把党委统一部署与各党支部实际相结合,突出了“灵活化”

时间灵活。在教育时间上强调“短”,力求“短小精悍”,一次一个主题,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灵活。毕业生党支部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统一制定的学习重点,确定主题。党支部委员在学习提纲的基础上,召开会议讨论确定主讲党员及授课内容,学习内容不拘一格,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学生成长成才、社会热点焦点、校园文化等等。如“学习对青年提出的五点要求”,“改进教风学风,促进学生高素质培养,高质量就业”、“梦想与创业”、“致我们正在绽放的青春”等。“微型党课”用时少,举办灵活,学习主题能够更加与时俱进,更加细化。

形式灵活。通过人人参与、红色经典诵读、演讲、视频、网络会议、访谈、舞台剧等多种形式,表达对党课主题的深刻理解,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2.把党员教育与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相结合,突出“大众化”

一方面是微型党课人人参与、注重互动的大众化,让尽可能多的党员走上讲台,以主体身份而不是听众身份参与党课教育活动。二是毕业生尤其是毕业生党员群体在大学生中间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较强的导向作用,结合微型党课灵活化的特点,可以把毕业生党课与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和党建带团建结合起来,比如选取一些经典诵读、演讲、舞台剧等可视性、教育性较强的微型党课,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低年级同学观摩学习,通过毕业生党员的言传身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

3.将传统的讲课形式与新媒体形式相结合,突出“信息化”

为增加微型党课的生动性、说服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网络党课、创建微型党课主题教育网络资源库、“微博”直播、“微信”推送、手机APP等形式,进一步适应信息时展,丰富宣传教育形式,扩宽教育阵地。

三、毕业生“微型党课”的三个教学阶段

1.教学准备阶段

毕业生党支部按照上级党组织明确的学习重点,制定“微型党课”教学计划,确定党课课题。支部党员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各自授课课题,并结合所选课题向党支部提交授课提纲。党支部在审核党员授课提纲的基础上,按照“微型党课”的教学安排,明确党课的主题及主讲党员。正式授课前,党员要围绕讲课主题,撰写活动方案并上报上级党组织把关。

2.集中授课阶段

微型党课要突出“讲、议”相结合的特点。主讲党员要围绕主题,采取案例教学为主的形式,进行入情入理、重点突出的讲解。其他成员要结合讲解内容进行深入讨论,既可以围绕讲课主题发表见解,也可以针对讲授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微型党课的主持人,要点明主题、引导发言、组织讨论并做出小结,充分调动每名党员的积极性,通过深入交流互动,使所有党员共同学习提高。

3.总结提升阶段

每次“微型党课”结束后,党支部都要根据党课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研究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改进。同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创新,利用新媒体宣传经验,让更多的人学习我们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例如,微型党课可以进行“微博微信”直播,微型党课学习内容或过程,要进行微博微信,同时,每个党员参加微型党课后,都要及时在微博微信中进行评论,向大家汇报学习体会,同时,要有专人对所有党员的微总结进行再点评、再总结,形成良性互动。

四、开展微型党课的功效

1.使党员从听者变为教者、学者,这种“倒逼”机制,促使党员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刻苦钻研,营造了党员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人人参与党课的良好氛围,带动形成了“团队学习”的格局。

2.基本构建了微型党课的开展实施模式。从党课准备,到课程实施,再到后期总结,都有具体的规定与要求,同时又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基本形成了“规定工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新意”的微型党课布局。

3.党支部战斗堡垒与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参与微型党课,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学习动力与潜力。

4.党员教育阵地进一步加强。在加强传统党团活动室建设的基础上,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都设置了微型党课专栏,方便党员进行学习交流,构建了“三微一体”的党员教育新媒体矩阵。

5.为促进党员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形式的教育保障。微型党课系列活动的开展,在贴近毕业生需求,锻造学生党性的同时与实际相结合,将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和创业梦想融入微型党课教育中,从提高党员素质方面推动党员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梦。

参考文献:

[1]王传波.“微型党课”创新基层党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11):53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5

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结合各高校实际学习好贯彻好,要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和活动方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群众工作,推动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而“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可按班级、年级、专业设置,也可按生活区、社团等其他基本单位设置”,使高校毕业班建立党支部成为一种趋势。

(二)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建设

由于各专业毕业班毕业实习安排的不同,将毕业班建到班级,支部党员时间相对一致,所关注的问题也较为一致,能够提升支部特色化建设;支部党员能够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毕业生真实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支部党员人员减少,易于将党建工作做实做细,为每位党员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可能,从而推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

(三)毕业班党支部建设到班级有利于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的主动发挥

毕业班建立党支部,支部委员将由学生党员独立担任,支部活动从以往的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管理;支部的理论学习与活动策划从以往的“等靠要”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从以往“教师希望”转变为“自己希望”;帮助同学解决困难从以往的“老师怎么说”转变为“我愿意怎么做”。这些转变使毕业班党员从被动转为主动,激励他们主动认识、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总结、主动创新,更加主动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有利于毕业班教育管理工作的推进

由于毕业班主要面临着求职、考试、实习、就业等情况,导致班级同学呈现出流动性大、分散性广、参与性差、互动性弱的现状,将党支部建到班级,能够调动更多党员参与到为同学服务的队伍中,能够促进党员自觉提高党性修养,能够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从而主动协助老师完成毕业班的有关工作。

二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的指导思想

(一)全心全意为毕业生服务

由于毕业班党员人数多,党委要大力倡导他们全心全意为毕业生服务。通过与同学生活在一起的便利,根据对学生实际需要的了解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及时调解同学日常间的矛盾和摩擦,排除安全隐患;全面关注班里心理异常、生病或某些方面(在爱情、学业、就业等方面)不顺利的同学,及时向辅导员通报异常情况。通过全心全意为毕业生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多元化管理与主动

毕业班的实际情况是学生相对比较分散,不能依照在校班级的管理方式,而要结合毕业班特点采取多元化管理手段:如增加晚上走访宿舍的次数,及时建立师生互动的网络信息平台,注重个性化指导,加强毕业班信息的宣传力度。同时由于毕业班学生各方面压力较大,又经常奔波四处,高校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为毕业生服务的内容,主动将学校政策、各类通知、就业信息、毕业班经常遇到的共同性问题进行广泛宣传与正确解释,从而使学生遇到问题及困难时能够自我解决,或者通过毕业生党员协助学院进行解释与管理。而对那些差异性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高校党组织及党员不仅要帮助毕业生解决问题,也要将这些案例收集整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通过点面结合,内外结合,网络交流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多元化管理及主动,实现党组织教育管理全覆盖无遗漏的工作效果。

(三)实施三项工作制度

一是“一帮一互助制”,是指将学生党员与毕业班宿舍结成对子实施互助,或让学生党员定点帮助有“就业困难、生活困难、心理障碍、生病或其他异常情况”的同学,协助辅导员及时、准确地了解每个宿舍和特殊学生的情况,及时消除存在的各种隐患,带领班级同学共同进步。二是“辅导员助理制”,聘请部分得力的学生党员作为辅导员助理,协助辅导员做好毕业班工作,增强管理队伍的力量,减轻管理上的巨大压力,将毕业班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全面、更细致。三是“党员宿舍服务岗”,是指以毕业班党员为主体,在学生宿舍区设立固定的服务岗位,为毕业生提供日常管理服务,如收取就业协议、各类信息、提供咨询服务等,设在宿舍区可以克服老师上班时间与学生实习时间的矛盾,实现便民目的。通过这三项制度实施,培养学生党员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提高党性觉悟,帮助困难毕业生,切实推进各项毕业班工作的具体落实。

(四)坚持四个工作原则

一是“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毕业班党建要与实现党的伟大事业这一长期宏伟目标相结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及时总结,形成机制,切实提升学生党员的素质,体现党的先进性。二是“深入基层了解民意”。毕业班党建要坚持群众路线,依靠同学,凝聚力量,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用心服务,主动服务,无私服务,以务实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增进学校与学生及党员与群众间彼此信任、良性互动和持续发展。三是“师生互助践行承诺”。毕业班党建需要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互相协助共同推进,老师要承担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与毕业生党员共同制订工作目标,认真落实承诺,切实解决毕业班教育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四是“内外共建持续发展”。毕业班党建要加强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支部与支部之间、党建工作与专业学习之间、党建工作与校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共建,推动支部可持续发展。

三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的工作方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党员觉悟性

党委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积极号召毕业班党员积极投身实践,接受锻炼,经受考验,提高自己的党性觉悟。对于毕业班党员中存在的组织活动不积极的情况,党委要通过组织更为深入的宣传动员,更为广泛的发动参与,更为积极地创造条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关系,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二)讲明义务,体现党员先进性

党委要加强对毕业班党员的党性教育,要向毕业班党员讲明服务他人、带头实践、甘于奉献、密切联系群众是规定党员应该履行的义务,也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为了确保党性教育的落实,党委要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党内“”,组织毕业生党员定期过好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使他们在教育中坚定信念,明确义务,用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

(三)明确职责,强化党员责任性

党委要结合毕业生党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职责分工,要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实践进行必要的分类,既能减轻每个党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又能够保护好引导好每位党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要对他们提出明确职责要求并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落到实处,形成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动力机制。通过制度加强对每位党员的约束,充分发挥了每位党员的才智为同学们服务。

(四)记录档案,掌握党员的活动参与度

党委要详细记录毕业班党员服务同学的工作内容与时间,汇总整理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过程和资料,为党委准确评价每位党员和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载体和内容。同时学院要对每位毕业生党员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进行鉴定,放入个人档案,为用人单位了解他们的在校情况提供依据。

(五)评议表彰,调动党员积极性

党委要在毕业生离校前,对毕业班党员服务同学的工作进行必要的评议表彰。结合毕业班党员参与教育学习、服务工作、个人表现、建立评议表彰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管理服务工作的落实,提高党内教育学习与组织生活的质量,充分激励与调动毕业班党员更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切实起到模范作用。将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与党组织严格执行管理相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党员意识、加强党性观念,强化争做先进、争当模范的育人目标,使毕业班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的工作实效

(一)贴心服务每一位毕业班学生

通过将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可以加强毕业班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调动服务他人的积极性,协助学校更加细致、深入、全面、及时地帮助特殊学生、及时了解毕业班的情况、及时将毕业班各项工作传达布置,也让每位同学能够通过毕业班党员寻找到组织,充分体现党组织对每位毕业班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以保证毕业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积极搭建每一个师生互动的畅通平台

通过毕业班党员这个桥梁可以畅通师生间的信息联系。毕业班党员是班级里素质较高、群众关系较好、对班级情况了解较为全面的学生骨干,同时毕业班党员也是与学院老师接触较多,并且大部分担任过班级或学院主要团队的负责人,对学校、学院的各项工作获知较为畅通、政策了解比较准确,并且他们在毕业时面对各方面压力相对其他同学会稍显轻松,因此较宜于成为师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以保证毕业班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三)做好每一项毕业班教育管理工作

由于毕业班教育管理工作非常繁琐、政策性强,而毕业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较为个性化、复杂化,因此高校在毕业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应该严格管理,而毕业生党员自身素质较高、执行力较强,能够将学校有关政策落实到基层,同时毕业班党员与同学接触较为紧密、了解基层情况比较快速与准确,有利于学校实施严格管理和公正管理。

(四)周密策划每一项文明离校活动方案

每一届毕业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一届毕业生都会面临着许多新特点,由毕业班党员策划组织一些符合毕业班学生实际需要和感兴趣的爱校荣校活动,更易于被毕业班学生所接受,更易于调动毕业班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各项活动的教育效果。

(五)有效发挥每一名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毕业班生党员服务同学的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工作能力,更重要地是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加深全体毕业生对党组织的正确认识,增强了高校党组织与毕业班学生的良性互动,为高校未来发展储备了更多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

(六)切实维护每一阶段的校园和谐稳定

开展毕业班学生党员服务同学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校全程关注到毕业班级各阶段的不安全因素,如求职开始时的茫然困惑、实习与学业冲突时的抉择、毕业论文答辩时的焦虑及离校时的伤感,通过毕业班学生党员能够及时协助学院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化解同学们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笔者所在学院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工作在起步中创新,在创新中思索,在思索中实践,在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毕业班学生文明离校、安全离校和带着感情离校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了高校毕业班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在第十九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ldhd/2010-12/14/ content_1765724.

[2].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ldhd/2012-01/04/ content_2036901.

[3]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15号)[OL]./view/3155575.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6

 

一、工学结合人才模式下,加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将近有一年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履行着“学生+员工”的双重职责,其中学生党员虽然已离开学校进入各实习岗位,但他们的组织关系仍然在学校,仍然是学生党员的一部分,必须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党员意识淡薄,利己主义色彩浓厚,入党前后判若两人。同时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政治修养是否合格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已符合党员条件的首要标准。目前,我国社会政治健康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今的学生党员没有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斗争,因而不大注重政治修养的提高,造成有些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淡化。面对新世纪复杂微妙的国际环境对一些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对待,导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模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等问题。

 

因此加强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各基层党支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层党支部做好党建工作的关键。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校外学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党支部工作难以开展,党员教育管理难落实。一是时空问题限制了学校党支部管理职能的实施。高职学制本身就短,同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有大量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而且岗位分布较散,校内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与学习活动较困难。二是学生党员的双重身份使企业党支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2.党员的考察和转正难以正常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主体也从由学校教师担任转变为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交替担任,呈现多元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使得原有的团组织推优、党支部培养、党总支把关的三级体系无法适应,另一方面,组织对学生的考察与了解会失真,降低了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3.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顶岗实习后,学生党员的首要身份是企业员工,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适应企业环境和锻炼岗位能力上,放松了政治学习,党员的归属感淡化,责任感和自豪感衰退,因此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难得到发挥。

 

三、加强实习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1.构建三位一体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2.第一,自我教育是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意识,经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等不断循环的教育过程,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个体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学、自我修养、自我鉴定、思想小结、自我批评等形式,提高思想觉悟, 正确认识自我。

3.第二,学校教育是主导。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对高职院校来说, 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 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

第三,企业和社会教育是主体。因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

 

2.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一是为了加强和改进实习学生党员的管理,确保党组织与实习学生党员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党员在为期将近一年的毕业实习中能够及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参加党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在学生党员实习之前,党总支对准备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进行专题培训,一是讲解实习期间组织生活的相关规定及要求;二是完成党小组的划分,并推选出党小组长;三是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充分做好圆满完成实习工作的思想准备,以辛勤劳动为荣,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锻炼意志品质,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思想得到进一步熏陶,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实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在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不仅是党实现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的需要,改善党员队伍的分布和构成的需要,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需要,学生党员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只有积极探索有效的实习学生党员管理体制,探索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使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党建工作不中断,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开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实践。

 

作者:刘伟 来源:人间 2015年35期

 

高校毕业生管理要求高校在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中,要考虑学生生命发展的非连续这一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先解读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两个重要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透视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的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实现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新构建,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合理化。

 

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对毕业生的素质修养、行为举动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关系到高校今后的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在个体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视域下,研究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对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初步认识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哲学的重要命题,黑格尔曾说:“连续性就是单纯的,与自身同一的自身关系,这种关系不以界限和排除而中断。”①与连续性对应存在的是非连续性,非连续性“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和突变性”②。生命的连续性是生命发展的普遍现象,但在生命的可连续发展中,存在着生命的非连续性的可能。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生命发展连续性过程中,在受到不可控制的外来因素刺激和自身内部矛盾的共同影响下,生命的连续性被打破,以致在生命中的某些时段出现非连续性发展的状况。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生命发展连续性并不对立,相反,二者是统一的整体。具体来说,首先表现为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生命发展连续性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都蕴含着彼此;其次表现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事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转化,就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多可以转为少、少可以转换为多。

 

谈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就不得不提非连续性教育。“非连续性教育是指通过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危机而进行的教育。”③总的来说,教育是按照生命发展的顺序连续进行的,但是人的生命发展总是无法避免地充满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人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虽然非连续性是暂时的,但是会对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必须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博尔诺夫是非连续性教育的创始人,他认为生命的非连续性必然要求有相应的非连续性教育,因为连续性教育“基本上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但仅此还不够全面,还需要作一处重要修正”④。所以他指出“在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续性成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同时,由此必然产生与此相应的教育非连续性形式”⑤。

 

随着生命发展的非连续现象的增多,国内关于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教育的研究逐渐丰富,但总体来说,关于生命发展非连续性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在日常宣传中也很少涉及非连续性教育,当前中国高校对毕业生的生命发展非连续性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困境

 

(一)毕业生思想活跃,易出现极端行为

 

毕业生处在毕业的特殊时期,思想异常活跃,非理性思维强烈,进入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阶段。思想变化导致行为不可预测,难以管束,本来就困难重重的毕业生教育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大部分毕业生心智尚未成熟,往往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者没有预料到的困难,他们容易采取极端行为,出现事故,这使得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变得十分复杂。

 

(二)毕业生自我意识觉醒,思想矛盾

 

个体生命的非连续性加速了毕业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价值,在就业时希望能掌握选择工作的主动权,想自由择业,而不是让工作选择自己,被动就业,但毕业生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不一定能选择到满意的工作;毕业生怀着满腔的抱负,希望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但是在选择工作时却有很多顾忌,对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抱有很高的期望;期盼在工作中有竞争,但又害怕竞争。虽然毕业生有追求、有理想,这是值得肯定、值得鼓励的,但是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考虑,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这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是成功的,因为学校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让学生具备了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毕业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功利性心理又表明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是失败的,毕业生并未形成科学的就业观。这种矛盾的局面就让学校开始思考究竟要不要改变当前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如果要改变,又该如何改,改到什么程度?

 

(三)毕业生行为松散,无视学校纪律

 

高校毕业生即将毕业,找工作、考研、撰写毕业论文等都需要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但他们又尚未真正毕业,还是在校学生,所以学校把毕业学年的课程数量安排得比之前的学年少,以减轻毕业生的课程压力。没有课程的牵绊,课余时间增多,部分毕业生又存在自制力欠缺,缺乏学习主动性、对自身要求低等问题,这就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缺勤率高,即便去上课也只是为了应付,修得学分,以使自己能顺利毕业。这样一来,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就被打乱了,教学效果当然会变差。另外,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所以开始无视校纪校规,不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不参加学校和班级活动。此外,学生在毕业之前一直都生活在环境单纯的校园里,他们对未知的未来不知所措,甚至畏惧,即便参加了相关的就业活动,也无法认清自己,无法给自己的未来设定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对这类毕业生的教育管理下更多的功夫。

 

三、个体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就业难,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0%,虽然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出现,国家就业政策也向毕业生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毕业生更大的自主择业权,但社会在发展,岗位要求在提高,毕业生仍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就业难问题依旧凸显。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就业不良风气,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2.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我国也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社会正面临着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生产和需求的变化剧烈,部分传统产业遭遇寒冬,面临危机,对人才的需求有限,这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就业难是造成毕业生出现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原因之一,毕业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很少经历挫折,但就业问题让他们突然承受沉重的压力,最后导致毕业生出现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状况。

 

3.虽然目前我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多元文化的不断入侵,社会上存在越来越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公共安全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都让毕业生的生命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另外,在信息时代中,网络上传播着各种暴力、色情读物和游戏,这极易让人在精神上产生扭曲,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会对涉世未深的毕业生产生负面影响,随时可能会造成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发展。

 

(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失范

 

1.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对前来校园招揽人才的用人单位敞开怀抱,不仅组织专场招聘会,而且有些高校甚至在正常的教学时间里组织校园招聘活动,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另外,部分毕业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往往会去参加校外的各类招聘,长期不在学校,这使得高校的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展开。

 

2.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的毕业生往往签约较早,离正式毕业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这部分已签约但又尚未毕业的学生就有了很多空闲时间,加上部分高校管理者认为学生签约就意味着完成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甚至对这类学生放任不管,这就导致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出现了真空。据统计,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学年中,都有请假、缺课的情况,超过80%的学生请假天数超过一周,学校对此很少追究。

 

3.高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还存在只重形式、内容空洞陈旧、缺乏新意、执行不力、缺乏长期规划等问题。

 

四、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合理进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

 

(一)对毕业生开展生命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毕业生正确认识生命,使其能够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遭遇,重视生命的价值,最终让毕业生“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理解和善待生命,培养生命个体执著于生活的勇气,发掘生命的意义并珍惜生命”⑥。

 

1.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时刻关注毕业生的生命世界,监测毕业生的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现象,一旦出现危险征兆,就马上进行必要的干预,展开生命教育,化危机为机遇。

 

2.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引导毕业生树立生命意识,使毕业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维护生命的尊严,因为每个生命都是平等和值得赞美的存在;还可通过实践活动使毕业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可被经验,而只可被践行”⑦。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进而珍惜生命,发现自己,最终实现自我。

 

3.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教育毕业生直面生命中的失败和困难,也就是要引导毕业生敢于面对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让他们认识到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无法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遭遇一些失败,面临各种挫折,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顺,只有迎难而上,战胜困难,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4.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教育毕业生尊重生命个性,每个生命都是具体存在的,有着不同的特性,不同个体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要承认差异的存在。接受了生命教育的毕业生,能够在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发展出现非连续性后,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展开生命教育还可以减轻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压力。

 

(二)优化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方式

 

1.规范对毕业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虽然毕业生即将毕业,但并没有完全脱离校园,他们首要的身份仍然是学生,学校必须对他们负责。因此,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约束毕业生的日常行为,将严格的教育管理和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相结合。在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必须放下姿态,平等地看待学生,同时强化服务意识,注重与毕业生的交流工作。

 

2.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从形势和政策两方面展开。形势教育主要是指教育毕业生认清楚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让毕业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摒弃找工作只找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铁饭碗”的观念,将目光投向广大的民营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另外还要认识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对岗位和薪水要有合适的期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以确保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至于毕业就失业。

 

政策的教育主要是让毕业生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高校要为毕业生组织专门的宣讲会,向毕业生详细解读国家的各项政策,如“双向选择”“选调生”“村官”“西部计划”等一系列和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的、能扩大就业面的政策,还要让毕业生有明确的目标,了解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

 

3.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可以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大学生从入学之日起就应在学校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人生发展方向,并且要充分利用时间,努力学习,实现全面发展,最后才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

 

学校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学校能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和相关服务,毕业生能获得有效、真实的信息,才能避免走弯路。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还可以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由于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毕业,学校每年都在做相关的就业信息统计,学校比较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因此,学校完全有能力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7

其中挂科门数10门以上的有6人,其中2人退学,4人准备留级;

4门到10门人数5人,这部分积极鼓励,争取把所欠学分控制在20个学分以内,可以参加结业考试;

3门到4门人数15,这部分学生积极跟踪联系,确保毕业;

1到2门的40人,这部分学生主要是由于大三下学期我系开设的2科,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和微机接口技术考试导致大面积挂科,并且大四上学期没有重修。

总之,08五教的毕业率我会积极关注并且努力陪同学生一起努力,为08五教学生的毕业走向社会尽一份责任。

二、促就业

我是第一年做就业工作,很多工作没有头绪,在多次与系学工办主任学习沟通后初步理清头绪,认识到毕业工作中的就业问题需要“耐心、细心、责任心”,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教育班有80多名学生在各大培训基地实训,他们的就业问题要推迟到实训结束,时间基本都在3月末四月初,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会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保质保量的完成他们的实训,争取找到一份好工作。

2、目前考研成绩已经出来,我教育班基本肯定能够被录取的5人,还有10多人有可能调剂,对于这部分学生积极鼓励先着手找工作,双手都要抓。

3、其他在校学生,督促他们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做到每周每人电话联系或者面谈一次,时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4、总之,对待学生的疑惑要耐心的为其答疑解惑,要细心的做好每个情况跟踪,同时心中要有责任心,是我的学生我就有义务把他们妥善的安排好。

三、保稳定

1、积极宣传文明离校,提倡学生骨干和党员带头开展“最后一次打扫宿舍”等毕业爱校荣校活动

2、学校离校实习且还未正式毕业的过程中,做好学生的请销假工作,保证学生的出行安全。

四、党建工作

1、党员发展

党员发展工作一定会按照学院党委的合法程序来开展,本学期将在3月发展最后一批预备党员,人数为7人。

预备党员的选出主要从成绩和骨干经历两方面考虑,成绩要求3.0以上,必须要有骨干经验,如果骨干经验突出可以成绩要求适当放宽,但是最低不低于2.5。

2、党支部工作

强调党员同学带头作用,党员同学要求在就业问题上带头,并且在离校问题上做好积极宣传动员。

五、经费预算

本学期将制作毕业纪念册和毕业纪念衫,预计花费20xx元。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8

受高校扩招和发展学生党员力度加大的影响,高校学生党员数稳步增长。2010年全国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人,占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40.2%。近4年来,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均超过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为251.2万人。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很多学生党员毕业后由于就业竞争大,或暂缓就业,或选择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短期内党员组织关系未能转到相应基层党组织,很多学生党员加入到高校学生流动党员行列中,致使学生流动党员数量日趋上升,比例居高不下。

1.2毕业生流动党员党龄短,总体素质较高。

高校发展的学生党员大部分都是在大三、大四吸收的,按照发展党员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期,部分党员刚转正就毕业,部分党员预备期未满已经毕业。毕业生党员普遍入党时间不长,毕业后走出校园,缺乏实践经验,人生阅历浅薄,对党的思想和认识还不够深刻,政治理论修养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毕业生党员是佼佼者,不仅思想觉悟高,而且学业成绩良好,在个别方面表现突出,或积极做好学生干部工作,或努力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或在各类文体技能比赛荣获嘉奖。总而言之,毕业生流动学员思想活跃,具有良好的文化水平和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总体素质较高。

1.3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动频率高、范围广、管理难。

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流动党员毕业后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理想追求。流动党员经常在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地域之间流动,在国有单位、私营企业和自由职业中转移。在这种流动频率加快和流动范围广的客观条件下,出现教育管理毕业生流动党员越来越难的局面。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难以掌握他们的去向和思想动态,学校党组织“管不着”,而工作所在地党组织“管不了”,毕业生流动党员成了“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

2.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毕业生流动党员思想上忽视,组织观念淡薄。

主观上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入党时间不长,接受党组织培训教育的时间短,党性修养比较薄弱,党员意识不强,对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毕业后又因为就业和工作的压力,奔波于职场,只重视人个业务能力的提高和个人事业的发展,忽视自身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的提高,组织观念淡薄。有的党员对学校党组织不主动汇报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在工作单位没有暴露党员身份,不参加流入地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变更了工作单位,不及时与学校党组织联系,不按时交纳党费和参加党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在办理转出手续后,过了规定接转日期或者遗失,需要用时才想起来到学校重开介绍信。还有一些预备党员预备期满也不按时回学校办理转正手续。

2.2高校在教育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教育管理体制滞后。

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未能引起高校各级党组织的足够重视,有的高校党务工作者认为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只是暂时挂靠,迟早都要转出,不会影响学校党建工作的大局,不必花心思管。有的党务工作者疲于应付日常党建任务,对毕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被动应付,工作成效低。据调查统计显示,33.3%的高校没有专门的流动党员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即便在设有流动党员专管人员的学校中,也有超过1/3的高校没有配套专项管理经费。②另外,有的高校在毕业前没有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使得毕业生党员对组织关系接转的重要性和接转程序不了解。部分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没有明确学校组织部门和院系党组织在教育管理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能很好地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有的高校未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教育管理制度不科学,在具体实施中缺乏实效性。

2.3流入地党组织不健全,重视不够。

很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党建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根据统计数字分析,非公有制单位在岗职工中有党员358.2万名,仅占全部7593.1万名党员的4.7%,这与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城镇就业人口74.8%的情况成反差。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仅占全部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15.9%。③部分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单位,组织机构也不健全,接转流动党员的程序较为繁琐,需要先转至当地方党组织或主管机构党组织。有些流入地党组织对接转工作不够重视,有时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暂时就业但单位没有党组织的毕业生党员转入,或只转入,但置之不理,使流动党员成为隐性党员。

3.建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长效机制的对策

3.1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工作观念,构建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体制。

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转变工作观念,统一思想认识,以中组部等部委2013年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精神,明确责任职责,创新工作机制,突破传统教育管理模式,采取有效措施,从制度上完善和规范科学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体制。高校党委必须从机构和经费上予以保障,打破以往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从流动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分析研究问题实质,采取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创建灵活多样、有章可循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毕业生党员档案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全方位构建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体制。

3.2严格党员“入口关”、“出口关”,增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主体和组织意识。

中共十八大后,党中央特别重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多部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严格坚持标准,提高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加强教育培养,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高校在新时期下切实控制党员发展数量,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严格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和要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真正吸收综合素质高和党员意识强的优秀学生入党,把好党员“入口关”,从源头上控制产生毕业生流动党员问题的隐患。加强党员入党前后的教育培养,尤其要做好毕业前的党员教育工作,把好“出口关”,结合毕业生就业形势特点,适时开展“毕业生党员教育月”,通过专题教育他们牢记党员身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定期主动向学校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从思想上树立不脱离组织的意识。

3.3打造多元化工作载体,强化内外互动,实现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

鉴于毕业生流动党员数量多、流动频率高、范围广等特点,要实现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多元化的工作载体,使教育管理工作更多样化、人性化、科学化。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工具,搭建网上党员服务平台,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如在网上建立党支部、流动党员之家、专题教育网等交流互动学习平台。利用邮箱、QQ、微博、微信等相对固定而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新媒体工具,关注流动党员的动态,与其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传达上级和学校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进行党组织活动部署和工作提示,方便解答流动党员对组织工作的疑问。另外,高校要突破单边教育思路,积极与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和流动地党组织联系,建立双向管理制度,强化内外互动,争取更多社会支持和校外资源,从而建立互动的管理机制,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效能。

注释: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9

一、高职院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制短、毕业班党员党龄短。高职院校学制通常为三年,且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一般实行的2+1模式或2.5+0.5的模式,学生在第5个学期就陆续进入企业实习。按照党员发展程序,一名高职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到发展为一名预备党员需要将近两年的时间,进入顶岗实习的毕业班党员以预备党员居多,且入党时间较短,党员的组织意识和观念还比较淡薄,党性修养有待提高,自我监督和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正是需要组织认真教育、管理和考察的时候。通常在实习过程中,这些毕业班党员预备期满,可以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导致了预备期的考察面临严峻考验。

(二)顶岗实习单位和实习地点呈分散状态,且流动性大。近年来,随着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无论是在学校安排校外实训基地,还是学生自己找的实习单位,大多为私营企业,且实习企业接纳的实习生人数有一定的限制,更导致了毕业班党员的实习单位和实习地点分布分散。同时,受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人才竞争、就业环境及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相当数量的毕业班党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经常变动实习单位,变动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流动性较强。高职院校统一组织活动难度较大,教育管理、考核难度较大。

(三)顶岗实习单位对学生党员管理形式化或置之不顾。高职院校毕业班顶岗实习单位多为私营企业,这些企业一般尚未建有党组织,无法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管理;已建有党组织的单位,由于学生的组织关系在学校,也不愿承担起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顶岗实习的学生,兼具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要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毕业班党员的考察转正难以正常进行。由于顶岗实习单位较分散,实习党员分布广,同一支部党员不在一起实习,培养联系人多为教师党员,这就导致了培养联系人和同一支部党员均无法对其了解进行考察并对其转正发表意见。毕业班党员在实习单位实习,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赶回学生参加支部活动和组织生活,更有甚者到转正时间不能按时返校参加支部大会,转正程序难以正常进行,给预备党员转正带来很大困难。

二、毕业班党员管理的途径与措施

(一)建立健全毕业生党员管理制度。各分院(系部)党支部制定《关于毕业班学生党员管理的若干条例》、《毕业班党员校外实习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毕业班学生在实习前期到所属分院(系部)党支部领取相关《毕业班学生党员考核鉴定表》、《毕业班党员校外实习证》等相关材料,然后到转正前一周将相关材料交予所属分院(系部)党支部进行鉴定,鉴定合格之后予以转正,不合格则延期转正。

(二)建立校企合作加强毕业班学生党员管理。各分院(系部)与毕业生就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共同管理毕业生党员,实习单位党组织可以对毕业班学生党员进行考核,所属分院(系部)党支部向毕业生实习的单位了解情况或者让实习单位党组织出具相关证明,证明其符合转正要求,审核通过后,所属分院(系部)党支部按照规定予以转正,实习单位出具不合格证明,经查实,所属分院(系部)党支部按照规定延期转正。

(三)制作毕业生党员服务积分卡建立绩效台账。各分院(系部)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毕业生党员台账制作服务积分卡,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服务积分卡项目和服务内容,毕业班学生党员在离校之前到所属分院(系部)党支部领取服务积分卡,将服务积分卡带到实习单位,将在社会、单位等进行的服务及在单位等地进行学习记录下来,让当地、单位予以认定并加盖党组织公章,返校转正时将服务积分卡带回学校交予所属分院(系部)党支部予以认定,认定合格达到转正标准按照规定予以转正,认定不合格将延期转正。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10

一、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高校向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这一重大问题;第二,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向党组织输送优质新鲜的血液,将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第三,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确保毕业生党员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形象;第四,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榜样和媒介作用,可以有效带动高校低年级学生党建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部分毕业生的入党动机不端正,存在功利化的倾向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条件也在日益提高。其中,“学生党员优先”这一条件已屡见不鲜。毕业生党员的素质较高,人聘后还可以为单位提升品牌,促使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党员青睐有加,这一现象使得一些毕业生对入党怀有功利心理.想方设法要“搭上大学时代入党末班车”,“捞取政治资本”以方便自己今后的求职应聘、考公务员等。对于部分毕业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倾向,个别高校基层党组织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恪守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标准和程序,甚至存在“毕业在即,能放就放”的错误思想。试想,如此这般发展出来的毕业生新党员,怎能确保其质量?

2、毕业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毕业生党员相对普通同学来说考研人数比例更大,找工作更积极,做论文更认真,这种状况使得部分党员投入党务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步调很难与组织保持统一,活动不能全心投入。“入党之前好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入党前表现比党员更优秀,入党后比群众更普通”。这种现象在毕业年级存在较多,甚至是一些老党员同样有此情况,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

3、学校基层党支部对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力度不够

毕业阶段的学习方式属松散型,学生要参与毕业生实习、考研、参加招聘会等活动,在此阶段毕业生处在马上要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处于徘徊动摇的位置,前程不确定,各种思想碰撞激烈。一些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在这一阶段都放松了对毕业生党员的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工作,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党员和广大同学的思想状况,特别是就业选择过程中的思想状况,对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和矛盾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尽而达到团结同学、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目的。

三、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党建工作的建议

1、在毕业班党员发展方面,必须坚持高标准,严把入口关

针对个别毕业生入党动机中的实用主义、功利性倾向,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毕业班党员发展对象的审核上,务必要做到慎之又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入党动机不端正者决不开绿灯。特别是对一些工作表现尚可,但由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一直未能入党的主要学生干部,需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既肯定他们对院系的贡献,又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入党问题,找准自身差距.不断改进自我,不放弃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坚持这种做法,既确保了党员发展工作的严肃性,同时也保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2、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尤其是毕业生在党员在就业工作中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积极推行“朋辈辅导”,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联系师生的桥梁纽带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对毕业生党员进行就业相关的思想教育,并让他们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要树立“毕业生党员就业优秀典型”,扩大毕业生党员在普通学生中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充分发动那些已经成功就业的学生党员,结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经历体会,开展和其他普通党员和群众的沟通、交流,让普通同学充分感受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感受到党组织的先进性,增强普通同学向党组织靠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毕业生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有力提高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创新教育观念,拓宽毕业生党员教育途径

利用网络优势,拓宽教育管理渠道。针对毕业班党员外出时间多、集中学习时间少的特点,要积极利用网络优势,发挥网络在教育管理的作用,拓宽教育管理渠道。如各党总支可创建党建网页,开辟诸如“党的知识”、时政要闻”和“党员信箱”等栏目,拓宽教育管理的渠道,加强支部信息的交流。毕业班党员可以通过“党员信箱”及时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交流心得,获取信息,汇报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情况。支部还可以通过邮件、年级 QQ 群等窗口加强对毕业班党员的教育管理,或者通过每位党员的电子邮件地址,与党员本人取得联系,既加强对党员的监控,也可以此对党员进行释疑解惑,解决他们在校外实习以及应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困惑。总之,应该使网络成为组织与毕业班党员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引导学生的教育阵地和管理平台。

进一步加强毕业班党建工作,加强对毕业生和党员的引导教育,树立优秀典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党支部组织战斗力,是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者要以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特点的党建工作思路,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实效。(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1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你们即将告别母校,奔赴新的学习、工作岗位,开启人生新的航程。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栋梁。希望你们牢记学校党组织和师长们的嘱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勤于学习,敢于创造,甘于奉献,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建功立业,让火热的青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闪光,以更加优异的学习工作成绩为党组织和母校增光添彩!

毕业离校,毕业生党员必须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及时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保证党员能够参加新单位党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一项组织措施。不及时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的一种表现,是违反《党章》的行为,将影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甚至造成党员脱离党组织的严重后果。毕业生党员务必增强组织纪律性,本人按规定到系学生党支部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我们将会为你们提供咨询和指导。现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1、毕业生党员本人在系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填写《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个人信息务必填写完整、准确。系学生党支部将凭《登记表》上的信息填写《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以下简称《介绍信》)。

2、《登记表》中“转往何处”栏请认真如实填写。毕业生党员应在毕业前与组织关系转入单位、街道、社区或人才(劳动)服务机构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必须事先征得有关单位同意接收组织关系),并将接收组织关系的党组织名称完整地填写在《登记表》中,以便系学生党支部及时无误地开具《介绍信》。

3、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应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或主管部门党组织;工作单位无党组织的毕业生党员,应将组织关系转到本人工作单位所在地街道、社区的党组织或本人居住地街道、社区的党组织;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流动服务机构的党组织。

4、毕业考取研究生或专升本,请在《登记表》备注栏注明。

5、毕业离校办理时间党员本人持《毕业生离校通知单》到系学生党支部开具《介绍信》。

6、《介绍信》由党员自己携带,于规定的有效期内按照《介绍信》所写党组织去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一直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为止。同时务必将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联及时邮寄或传真回系党总支。

7、如因转入组织关系单位变动或其他原因需换开《介绍信》的,必须在《介绍信》所规定的有效期内到开具介绍信的单位办理手续,重新开具《介绍信》。对于个人原因不及时转移组织关系或不及时换开《组织关系介绍信》,导致《介绍信》过期的,本人要作检讨,组织将给予严肃的批评和教育。

8、《介绍信》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如一旦遗失,党员要写明遗失情况,并及时向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报告,经党组织对遗失情况审查后,如确系本人不慎遗失,应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转。对遗失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党员,要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9、党员要严格履行党员义务。毕业生党员转出组织关系后,要按要求参加转入单位党组织活动和交纳党费。预备党员要经常向转入单位党组织汇报思想情况,以取得党组织对自己的教育帮助,以便按期办理转正手续。超过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不缴纳党费的,按党章有关规定处理。

10、当你在接转组织关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请立即返回学校或电话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和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系党总支办公地点:xx学院校本部xx号实验楼xxx室,联系电话xxxxxxxx

祝同学们学业有成,一路顺风!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12

1. 高校毕业班党员现状

1.1 毕业班党员数量多、质量低

部分高校个别院系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过分关注党员发展数量及党员比例,忽略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没有严格的把好质量关,致使部分党员缺乏理论知识,不能在学习、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些学生党员在顺利召开支部大会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反而出现学习成绩的滑坡和工作表现的落差。总之,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毕业班学生党员数量不断上升的同时,质量却在下降。

1.2 自我意识强、组织观念淡薄

毕业班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在实习单位中完成的,地域上的限制使毕业班党员逐渐远离了党支部的管理与教育,在感情上疏远了与党组织的沟通与交流。加之面对繁重的实习任务,毕业论文的撰写预答辩,应对各种面试、考试,使毕业班党员出现了各种疲于奔命的现象。身心的疲惫使他们已无暇顾及与各级党组织的联系,不能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不能主动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及各类学习交流活动,组织观念逐渐淡薄。

1.3 功利色彩浓厚、模范意识淡薄

有些学生党员经团组织推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入党愿望迫切、热情很高、表现积极,但从内心深处并没有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没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心与决心。更多考虑的是个人目的、打个人的小算盘。有的为了面子好看、名声好听;有的为了找个好工作、图个好发展等等。而当学生党员进入毕业半年级后,繁重的实习负担早已磨灭了入党时的激情与热情,加之面对毕业、考研、就业、恋爱等诸多问题,使之再也无暇顾及慷慨激昂的入党誓词。

2.毕业班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初探

2.1 坚持发展标准,严格发展程序,严把党员质量

入党申请人必须由本人向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并对入党申请人进行系统教育,经过团组织推优,以团支部为单位、通过个人自述、民主选举的形式推选优秀学生为入党积极分子,报团总支审议,团总支审核后向党支部推荐,参加学校党课的学习。申请入党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支部应及时指定政治素质好、威信高,对入党积极分子比较熟悉的正式党员作为培养人,负责培养、教育、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积极分子在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后,经党支部讨论通过后,确定为发展对象,列入党员发展计划。在对发展对象进行外调并广泛征求党内外却种意见后,经支部大会讨论发展为预备党员,并报上级党委审批。通过严格把握发展程序,把好党员“入口”关,真正做到吸纳优秀的学生入党,提高党员质量。

2.2 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党性修养

2.2.1 注重早期教育引导

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机,大力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介绍“入党程序”,普及党的基本知识,请支部书记为新生讲党课,并邀请优秀党员为新生作报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通过党课学习、主题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广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她们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吸引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2.2 强化党员意识,提高党性修养

加强党员的政治学习活动,系统地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时事政治等内容,并组织小组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观看录像、听先进事迹报告会、参观各种形式的展览等方式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使学生党员进一步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更全面地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提搞党性修养。

2.3 加强管理,强化党员意识

2.3.1 建立独立党支部

为毕业班党员设立独立的党支部,不仅有利于对毕业班党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教育,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年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毕业班党员都分散在各实习单位,很难聚集到一起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所以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对毕业班学生党员进行远程的教育管理。并把握住毕业班返校的时机,组织党员进行交流讨论和理论学习,及时更新毕业班党员的政治思想理论知识,使毕业班党员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3.2 强化责任意识,突出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的引导、管理,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给毕业班党员压担子,派任务,不断增强党员的模范意识。为党员建立党员先锋岗,根据不同责任安排相应岗位,对于在、实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困难的同学,结成“一帮一”帮扶小组,积极帮助广大同学解决好毕业实习期间的各种实际问题,让广大同学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提升党员形象。定期针对责任岗进行群众评议,督促学生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针对新时期毕业班党员的新特点,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同年级党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参考文献:

毕业党员个人总结篇13

2、做好部分特殊学生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对于贫困生,我要求他们更要学好理论知识和技能为找份好工作做准备,从而减轻家里的负担;心理怪僻的同学,我帮他们做好疏导工作,调整好心态去适应学习、生活及就业;成绩差的同学要争取顺利毕业;对那些有违纪前科的同学决不放松平时的教育。

3、学生干部及党员培养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辅导员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骨干,精心挑选,让学生干部多参与各种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学生党员培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为了加强学生一支部的党建工作,从一开学就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充分的摸底,建立学生党员发展情况统计表。同时向学生积极分子进行了入党知识教育。

二、毕业生工作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作为毕业班的辅导员,我深知责任重大。怎样在毕业生离校之前为他们站好最后一道岗,为社会把好最后一道关,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和人生理想,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格。

由于毕业班学生面临学习、就业等双重压力,且临近毕业往往有浮躁情绪出现,结合这些情况我充分发挥班委、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在保证每个宿舍都有班委及党员分管负责的前提下,确保宿舍学生思想稳定,安全有序。 另外,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性格孤僻、就业困难等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定期谈话,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求职需求等情况。确保了沟通渠道的畅通,保证了班级的稳定发展。

(二)工作上,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1、认真完成毕业班奖学金评定、优秀毕业生评选,毕业生学位申报,毕业生信息核对,毕业生档案整理,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各项工作。在工作中,积极发挥班干部和学生党员的作用,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协助我顺利完成了以上各项工作任务,且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2、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我院毕业班学生实际情况,从落实摸底入手,对每一个毕业生进行逐一落实,认真核实学生档案、户口和生源所在地、制作详细的毕业生花名册。

及时招聘信息,保证招聘信息资源的畅通。并定期召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准确了解学生的择业意向和就业观念。

配合院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家就业指导讲座,使每个毕业生都受到了就业指导机会。

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三支一扶、支援西部、选调生、特岗等各类报名,多方面增加就业渠道。

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搞好毕业派遣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

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

1、理论知识不够深。导致和学生谈话不深刻、教育学生说服力不够;

2、由于毕业班工作事务繁琐,工作方法缺乏创新,以至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甚至是力不从心。

3、深入学生不够。毕业班学生事情比较多,有的找工作,有的复习考研,总是想着怕耽误学生的时间,不愿意去打扰他们,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后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

1、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

学习与时俱进的政治理论;在业务,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科研能力。

2、开拓创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勤观察、勤思考,坚持写工作日记,以便学期末写工作总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全心全意做好教育管理各项工作。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