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实用13篇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1

二、演练组织

为了确保此次演练取得成功,防止事故的发生,成立以园长指挥,各班主任、后勤负责人张医生为成员的演练安保小组

三、参演人员:

1.各班教师及幼儿

2.友情出演:每班幼儿家长各2名(拐骗人员)

大班家长拐骗中班幼儿中班家长拐编小一班纳儿小一班家长拐骗小王班幼儿,小ニ班家长拐騙大班幼儿。

四、准备工作

道島;糖黑若干或玩具若干

五、演练设置

2019年11月19日上午9点40

分数师带领幼儿正在操场上自由而有序地玩户外游戏活动。有8个面容和葛却陌生的叔叔(或阿姨)手里拿着玩具或零食,分别在操场或班级里面各自用不同的方法“诱拐”孩子。

六、职责分工

1主持者:由园长负责整个演练活动的主持。

2.协助指挥:各班由老师组织带领幼儿有秩序地游戏活动

3.保安全程严密把好门关,活动过程中不让任何幼儿离开幼儿园(特殊情况必须有班主任陪同方可出大「门)・

七、演练方式

上午10点户外活动时间,预先安排好的“坏人叔叔”、“坏人阿姨”进入班级或户外活动场所,趁老师不注意利用甜言蜜语或物质引诱等各种各样的拐骗手法去拐骗幼儿想方设法把幼儿“骗”出活动室外面或骗到幼儿园大门

八、防拐骗演练要求

1.全体职工须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各就各位,要严格抟照指定时间、计划和方案要求开展防拐骗练活动,不得延误。

2.保安、各班主任和组织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每位幼儿安全、有序地进行防拐骗演练。

3.进行疏散时要做到听从指挥,有序、快速、安静疏散,确保安全,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九、演习经验总结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2

二、演练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此次演练取得失实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成立以园长指挥,相关班级、后勤负责人为成员的演练安保小组。

三、参演人员:各班教师全体幼儿

友情出演:分园幼儿家长两名(拐骗人员)

四、准备工作

道具:糖果若干或玩具若干

五、突发事件设置

201*年3月3日的上午,教师带领幼儿正在操场上有秩序地玩课间游戏。这时候从门口走进来了两位面容和蔼的阿姨,她手里拿着一个溜溜球,朝嘟嘟小朋友走过去……

六、职责分工:

主持者:由沃老师负责整个工作的演练主持。

协助指挥:各班由三位老师组织带领幼儿有秩序地游戏活动。

七、具体演习流程:

方案一:(小班)

1、骗子混入,进行行骗

课间活动的时候,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这时从门口走进来一位陌生的阿姨,走到嘟嘟面前。

家长:你们幼儿园门口有小店,有许多好吃好玩的,哪个小朋友能带我去?我有溜溜球和糖果哦,谁带我去我就奖励给她。

幼儿…(有几个蠢蠢欲动)

家长:谁带我去就奖励给她,我知道小朋友很能干,有棒棒糖,还有溜溜球哦

幼儿:是真的不?

家长:真的,谁带我去我就给她。

幼儿:我带你去。

幼儿:我也知道小店在哪里,我带你去。

幼儿:我也去……(全班大部分幼儿跟了上去)。

家长:去哦,我们大家一起去哦,走……

2、教师发现,及时制止

师:"嘟嘟,你认识这位阿姨吗?"

幼:他摇摇头说,"不认识".

师:"你不认识,还跟她走吗?"

幼:摇摇头……

方案二:(中大班)

家长:我有好多糖糖,谁跟我去玩,我请她吃糖。

幼儿:不要,糖吃多了会蛀牙。

家长:我认识你妈妈,你妈妈上班了是吗?

幼儿:是的,你认识我妈妈?

家长1:是啊,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我带你去玩好吗?

幼儿:哼,不去,你是陌生人。

3、各班级老师负责清点每班幼儿的人数,确保每位幼儿的人身安全。

4、全体师生在操场排队集中,演习主持人负责报告演练情况,向幼儿宣传相关的自我保护的教育。

八。防拐骗演练要求:

1、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各就各位,要严格按照指定时间、计划和方案要求,开展防拐骗练活动,不得延误。

2、各班主任和组织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每位幼儿安全、有序地进行防拐骗演练。

3、进行疏散时要做到听从指挥,有序、快速、安静疏散,确保安全,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九、演习经验总结

家长:小朋友们好!我是**班**的家长,其实我不是真正的骗子,但是我想告诉小朋友们,现在社会上面有很多的骗子,专门骗你们这种小孩子。下次你们遇到陌生人给你吃东西,千万不要跟着他走哦,好不好?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棒,做得很好。

师:非常感谢**妈妈在百忙之中来关心爱护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们一起说一声:谢谢!

1、刚才有一位陌生的阿姨想带着小朋友出去玩,小朋友们做得都正确吗?陈老师发现有一部分小朋友差点被骗走了。幸好老师发现及时制止了,不然啊后果可严重了,以后就不能见到爸爸妈妈了。

2、当我们小朋友遇到陌生人邀请你吃东西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我们要拒绝陌生人给你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跟陌生人走等。)

3、万一小朋友一不小心被人拐骗了,你该怎么办?(向别人求救,说出自己家里的详细地址,父母的姓名及电话,或是幼儿园里的地址、所在班级、教师等资讯,还可以借机去打110电话)

4、在商场、超市、公园跟爸爸妈妈走失的时候,我们要找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人员求救。

5、平时出去玩的时候,我们能自己一个人跑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吗?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3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4

以“保护儿童、告别流浪”为主题。

(二)基本方针和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坚持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优先,坚持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属地管理的原则,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救助保护水平,维护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流浪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得到救助保护,积极主动护送外省籍流浪未成年人回家,接回并妥善安置流出本地的流浪未成年人,使其早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防止再度流浪,力争在2012年10月底前实现我市辖区范围内城市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的目标。

三、推进步骤

此次专项行动共分部署启动、组织实施、总结巩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部署启动。各县(市)区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迅速成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辖区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的作用,建立流浪未成年人发现和报告制度。在对本区域流浪未成年人开展拉网式排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加强协作配合,及时动员部署。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拐卖、拐骗和操控未成年人流浪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等情况,做到无死角、无遗漏,对情况危急的未成年人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积极劝告、引导、护送流浪未成年人接受救助。同时进行政策宣传,为开展专项行动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积极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拐卖、拐骗和操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流浪乞讨问题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主动救助,加大街面巡查管理与救助力度,着力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和回归安置工作,帮助其顺利回归家庭,避免其再度流浪;积极开展源头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乞讨现象的发生。专项行动期间,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到各县(市)区和成员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并对重点地区、重点人员进行挂牌督办,重点管理与救助。

第三阶段:总结巩固。对全市专项行动的情况、成效和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及时提炼好做法和好经验,归纳梳理专项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或意见,逐步健全完善并形成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长效机制。2012年11月15日前,各县(市)区和相关单位要将专项行动总结报送至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领导协调和监督落实机制

1、为加强全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社会管理与救助保护工作,履行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职责。按照国务院、自治区的要求,成立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落实联席会议、信息通报等制度,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2、领导小组对全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不定期进行巡察,巡察情况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各相关部门绩效考评。对行动迟缓、推诿扯皮,工作不力,履行职责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通报、扣分和问责。

3、各县(市)区务必按要求尽快成立由分管县(市)区长任负责人的领导小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对“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的领导,督促所属各相关单位、部门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切实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源头预防、治理及救助保护工作。定期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情况。

(二)部门联动,实施积极主动的社会管理与救助保护

按照“加强街头流浪乞讨行为管理和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并重”的思路,坚持依法管理、分类救助、预防为主、管救结合的方针,根据《市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与管理暂行办法》(银政办发[2010]212号,以下简称《救助与管理暂行办法》),依法加强对街头有害和违法乞讨行为的管理,积极主动救助保护流浪乞讨未成年人:

1、为加强对街头流浪乞讨行为的管理,强化街面巡逻查控和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管控力度,专项行动期间,由城管执法部门牵头、公安部门配合组成街头流浪乞讨行为联合管理工作组,以市区广场、集市、公园、地下供暖设施、桥梁涵洞等流浪未成年人集中活动和露宿场所为重点区域,每月组织不少于2次的集中整治活动,尤其是在严寒酷暑和突发事件情况下,要积极开展集中管理行动,提高救助保护的主动性,实现街头管理经常化。

2、联合工作组按照《救助与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对街头发现的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应当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其中由成年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进行调查、甄别,对有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嫌疑的,要现场调查取证,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对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批评、教育并引导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对突发急病的流浪未成年人,直接护送或通过120急救中心护送到就近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3、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要坚持“先解救,后救助”的原则,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被拐卖、拐骗、胁迫、诱骗、利用乞讨的未成年人的调查、取证和解救工作。及时依法接收联合工作组或公安、城管等部门护送来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建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专项档案,在做好生活照料的基本上,对站内未成年人开展必要的非正规教育,矫治其不良习惯,纠正其行为偏差,改善其行为方式,提升流浪未成年人的自尊和信心。对查找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及时安排接送返乡。对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在继续查找的同时,通过救助保护机构照料、社会福利机构代养、家庭寄养等多种方式予以妥善照顾。

4、公安部门接报或发现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案件线索的,要在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核查甄别。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和被强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一律采集生物检材,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及时发现、解救失踪被拐未成年人。

5、城管部门要在城镇管理重点区域设立引导标识牌,帮助市民或流浪未成年人以正确的方式求助。发现流浪未成年人无成人携带的,应当将其护送到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有成人携带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警。

6、卫生部门负责流浪未成年人的医疗救治工作,要指定定点医院开通救治绿色通道,坚持“先救治、后救助,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配合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搞好救治救助工作。卫生部门要加强对救助管理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加强对救助管理机构内防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及时处理流浪未成年人及救助管理机构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

(三)分工协作,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及时回归家庭

1、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要综合运用公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救助保护信息系统和向社会公告等方式,及时查找流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帮助其回归家庭、告别流浪。

2、本市流出的流浪未成年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以公函的形式通知返乡流浪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救助保护和帮扶工作。流出地乡镇街道在接到通知后,要主动与流入地做好沟通协调,及时接收并妥善安置流浪未成年人,防止其再度流浪,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甚至遗弃流浪未成年人。

3、对返乡适龄适学流浪未成年人,教育行政部门要分类指导学校做好义务教育或职业教育,在入学、复学、升学等方面不得歧视,对职业学校接收家庭经济困难的返乡未成年人予以资助或减免学费;对不适合入校接受教育的,要支持民政部门救助保护机构开展替代教育,做好教育矫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流浪未成年人纳入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扶持政策体系。

4、流出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情况调查评估。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对问题家庭要加强监护指导和干预,对生活困难的,要加大救助帮扶力度;对严重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监护人,要追究其责任。对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安排到福利机构代养或家庭寄养等多种方式予以妥善安置。

(四)关口前移,强化流浪未成年人源头预防和治理

1、家庭是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流浪的第一责任主体,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要在加强对家庭履行监护责任的指导和监督的基础上,对困难家庭予以帮扶,提升家庭抚育和教育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村(居)民委员会要建立随访制度,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要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要报告公安机关予以训诫,责令其改正。

2、学校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帮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教育资助和特别关怀。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适龄儿童辍学、失学信息通报制度,指导学校做好劝学、返学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积极做好协助工作。

3、各级公安机关要深化“打拐”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拐卖、拐骗和操控流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行为,及时发现并查处侵害流浪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派出所、巡警、交警等街面执勤部门对巡查中发现的组织、强迫、利用未成年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做好先期处置工作。

4、城管发现涉嫌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要及时通报公安机关进行处置。

5、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根据流浪未成年人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探索开展社工干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教育培训等救助服务,要通过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矫治不良习惯,纠正行为偏差;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协助司法部门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

6、卫生、残联等部门要指导救助保护机构对流浪残疾未成年人,其进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

7、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纳入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工作、“春蕾计划”、“安康计划”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计划;将流浪残疾未成年人纳入残疾未成年人康复、教育总体安排;充分发挥志愿者、社工队伍和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和支持其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教育、矫治等服务。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办《意见》,高度重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此次专项行动时间短、任务重,各县(市)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要搞好组织协调,各级财政要落实专项工作经费,推动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有序开展。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5

拐卖儿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或者偷盗婴幼儿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拐卖儿童犯罪团伙中,对导致儿童被拐卖的直接人员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死刑。对于收买被拐卖的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

二、国内外拐卖儿童的现状

(一)国外现状

从国际上看,虽然各国在对待拐卖儿童问题上一直秉持着坚决打击的态度,各国的拐卖儿童情况都不想同,在发达国家至今已有完善的法案约束,但在大多数国家依然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美国司法部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79.75万名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失踪或被绑架,平均每天接获2185宗个案; 英国内政部国家反犯罪局数据显示,2012年有549名儿童被认定为人口拐卖受害者,其中70人不到10岁;根据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的统计,在印度每8分钟就有一个儿童失踪。据估计,印度每年有20万儿童被贩卖。

(二)国内现状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对拐卖儿童的惩治和打击。到60年代,拐卖儿童现象在中国大陆基本绝迹。90年代后,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人民的法制意识不够,拐卖儿童犯罪在数量上有增无减。2001-2003年间,我国警察解救的儿童和亲年妇女就有42000名,随着不少人贩子前往偏远贫困地区或者人口流动大的中小城市购买、拐骗、劫掠儿童,导致每年都有这类事件的发生。

在中国的拐卖儿童现象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亲生父母卖子,亲生父母拐卖孩子的原因在于没有能力抚养孩子和生下来不想抚养不想承担社会责任的年轻人。二是人贩子偷、抢、骗,近几年来暴力抢夺已成为人贩子常用手段,拐卖的对象也出现特定化,婴幼儿占大多数。

三、湖南省邵阳市拐卖儿童的现状

在湖南省境内,邵阳地区的拐卖儿童案例发生情况尤为严重。邵阳市现辖8县1市3区,人口750多万为湖南之最。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来在邵阳境内立案并且侦破归案的有关拐卖儿童犯罪不足百余起,并且出现了骇人听闻的公权拐卖儿童,“邵氏弃儿”一案震惊全国上下。除了被公安机关破获并且成功解救了的案例外,还有许多至今未被破获的“悬案”,和许多没有记录在案的失踪儿童。

四、湖南邵阳市拐卖儿童的原因分析

(一)邵阳市存在买方市场

养儿防老,重男轻女,这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至今也不能完全将这种思想从根深蒂固的中国人身上摘掉。第一,由于当前的中国国情,在邵阳境内并不能完全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大部分人对社会没有安全感;第二,因为不育,或者子女早亡,没有子女的家庭或者个人在其精神上会感到一种失落和痛苦;第三,有的人思想上深受陈腐的封建意识影响,他们需要有人为自己传宗接代续香火。因此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他们中的一部份就通过收买儿童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以上原因,导致邵阳存在儿童的买方市场。

(二)家庭防范意识缺失

根据邵阳市人口计生委的人口市情,全市的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20.3%,全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5.8%,流出人口居全省第一。在邵阳市内人口组成部分中,留守儿童和老人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在邵阳这种地区特点下,家庭的安全教育通常是不被重视或者是忽视的。限于经济水平的发展的状况和社会环境,邵阳地区多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而这些老人不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或者安全意识薄弱,对孩子的安全工作不能很好的做到位。

(三)高额利润促使犯罪

据有关报道证实,每拐卖一个孩子少则可获取一万多元,多的可获取3至5万元,甚至更多。在邵阳地区比较偏远的地方,甚至存在家庭以生孩子卖孩子赚取经济来源。邵阳市辖区内有多个国贫县,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限制,这里的人们经济来源稀薄,以妇女的子宫为本钱,在孩子出生以后转手一卖,即可获得几万元的收入,这对于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四)法治观念淡薄

邵阳地区的居民对拐卖儿童罪的理解仅限于表面,对于收养拐卖儿童、买卖自己的孩子或者是S护隐瞒收养家庭这些行为并不认为是在犯法。在社会调研中,发现邵阳地区存在着将自己孩子送与他人抚养以获得相关收入的现象。

五、湖南邵阳市拐卖儿童的预防对策

(一)政府加强管理,健全社会机制

1.加强户籍管理,完善DNA库的建设

邵阳在新生儿童只需出具出生证明便可落户,在没有出生证明的情况下才要求出具DNA血亲化验证明。在救援被拐卖的儿童时,最有效且最快速的方式是进行DNA比对,新生儿童的DNA没有入库便为以后留下太多的隐患,因此,在子女户籍落户上,相关部门应要求出具正规医院有效的DNA血亲化验证明,并将孩子的DNA录进全国DNA库中,完善DNA库的建设。

2.加强基层建设,完善监控网络

政府要加强与社会基层、各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积极鼓励社会救助机制的建立,在相关网站上设立拐卖儿童专题,分享被拐卖儿童的相关信息以及打拐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政府要加强对救助站和福利机构等社会救助场地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将社会救助水平和救助能力在有限资源下最大化;政府要加强对监控网络系统的建设,及时掌握社会动态,鼓励市民向警方提供有效线索,加强警民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防范网络。

3.完善打拐系统,建立防控平台

邵阳公安系统应尽快建立一支专业的打拐队伍,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将这支队伍和新兴网络科技联合起来,充分利用手机的GPS定位系统、互联网等快速大范围的传播信息,通过全网监控技术及时查证,及时展开搜救。公安机关要联合宣传、广电、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传播速度快的网络新兴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向社会各界进行防拐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和防拐意识、能力。

(二)普及家庭预防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1.普及家长安全意识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孩子很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伤害,对此,孩子自己不能拥有反抗的力量,就需要家长在各方面健全对危险的防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受到伤害。对于邵阳地区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政府部门应积极普及安全防范手段,定期开展有关安全教育的讲座,邀请有孩子的家庭参与,并定期展开家庭安全教育的知识竞赛,全面普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2.普及孩子安全意识

从小教育孩子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礼物和搂抱;了解犯罪分子惯用手段,学会一些紧急避险的方法。从小训练孩子背家庭人员电话号码,所住小区,父母名字;教育孩子一旦在公共场合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父母应经常教育儿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所都不可接受陌生人送给的钱财或物件,也不可随便跟陌生人到别的地方去。

(三)推进社会思想教育,促进思想改革

1.消除腐朽思想,杜绝买方市场

积极宣扬科学可持续发展观,逐步消除“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腐朽思想,提高一部分人的认识,大力普及拐卖儿童犯罪的相关法律和社会道德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步伐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福利制度,加强对贫困家庭的救助力度,消除“养儿防老”、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落后观念,从而消除拐卖儿童犯罪的买方市场这一犯罪根源,给儿童一个美好、安全的成长环境。

(四)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约束力

邵阳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对于遏制拐卖儿童犯罪的更有效的法律条文,完善打击买方市场的法律,根据当前犯罪形式的变化,防止行为人钻法律漏洞,其次在必要的收养门槛下,规范化合法收养的途径与程序,设置相关的监管部门,防止福利院等中间人的牟利,使合法收养儿童更便捷。

总之,预防和减少拐卖儿童现象的发生,需要全民总动员,社会公众齐参与。建立全国性的公共服务系统和平台,设立儿童失踪预警机制与警报系统,政府机构完善有关法律,加强法律教育,从根源预防和及时救援两方面相结合来遏制拐卖儿童犯罪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姗.关于我国刑法中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方面问题的研

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 01)

[2]张同道,王群,索亚斌,符榕.亲爱的[J].当代电影,

2014( 12)

[3]⒀.我想给悲剧留一点点温暖[N].人民日报, 2014-

09-30

[4]林杰镇.刑事视野下的拐卖儿童犯罪分析[J].法制博

览,2015(3)

[5]赵爱宁.浅析拐卖儿童罪的立法完善[J].法制与经济,

2013( 4) .

[6]甘莉.我国刑法中拐卖人口犯罪的立法建议[J].湖南科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6

二、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1、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结合学园网站、国旗下讲话、早谈活动、健康活动或语言谈话活动进行食品安全、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相关的教育并做记录,开展亲子交通安全绘画展;结合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

2、借助六一游园活动,开展安全知识问答活动以及分发“幼儿安全知识问答”的宣传单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浓厚氛围。

3、发动教职工和家长参加防溺水专题网络竞赛活动。(全园183名幼儿,参赛率已达100%)

三、开展模拟演练活动。

学园于6月18日日邀请家长合作开展防拐骗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家长和教师的安全教育能力和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拐骗幼儿和伤害幼儿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7

有了孩子后,大人的宁静世界开始展现出“危机四伏”的一面。家庭里一切危险的东西也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对孩子时刻耳提面命不能接触危险事物;即使在幼儿园有时也让人无法放心,因为老师无法盯住每个孩子……家长们神经时刻紧绷,每日战战兢兢,而孩子却似乎永远防不胜防地出现新的安全问题。日常生活中时时进行的安全教育为何见效甚微?随着环境的变化,家长们的教育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了。

……

2013年4月,新华网刊登了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旗下《幼儿画报》联合了北京市《幼儿安全自护摸底调查初步报告》,显示72.7%的受访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安全与健康,20.1%的幼儿曾经遭遇安全问题。其中从高处跌落或者在猛跑过程中跌倒受伤高达32.1%,其次为碰伤或烫伤,约占24.8%;70%以上的安全问题被认为是可以避免或者挽回的;40%以上的幼儿安全问题发生在家庭中。

Have little effect

解惑:安全教育为何见效甚微

在孩子0-6岁时,家庭的安全教育要大于社会学校的宣传影响。在孩子安全方面,家长们一直都很重视,也一直在进行,但方法不够恰当,导致孩子面对安全问题时变得手足无措。

空洞说教

如家长会时常提醒孩子:“早点回家,小心坏人”。这话比较抽象空洞,孩子不知道怎样才算“小心坏人”。总是警告孩子“不能碰火、不能碰刀”,却不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碰的原因。因此,在一些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意外事件和悲剧也因此发生。

安全教育明显滞后

家长通常是在孩子出事之后,或者是某些事件在身边发生了,才进行相关的教育,充当的是救火队员的角色,这导致了一些本可避免的悲剧的发生。

重保护轻教育

为防止孩子发生意外,家长总是小心翼翼、时刻对孩子严加保护和防范。当孩子面临危险时,成人更具普遍性的做法是包办代办,而不是教育孩子如何去应对,如何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种“重保护轻教育”的行为,使得孩子们缺乏生存经验和自我保护常识。

支 招

做孩子的守护人,更要做他们的指路灯

目前,家长们最担心的安全问题主要为拐骗、意外伤害、犯和孩子间的冲突。“要让一片田地不长野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同样,要做到让孩子真正远离伤害,最好的方法不是将可能导致伤害的因素像“野草”一样一一从孩子的世界中“剔除”出去,而是积极地教给孩子避免伤害的知识和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护能力。这样的呵护方式才符合孩子发展的需要,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安全。

1997年从事幼儿教育至今,2006年起通过各种媒体及组织家长育儿讲座、亲子活动等方式,传播快乐育儿、有效育儿的科学方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福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多篇论文荣获全国教育研究一等奖、及教研成果一等奖。

防拐困惑:是打招呼还是不能跟陌生人说话

情景再现:2岁时,妈妈说:“天天,这是李叔叔,快跟李叔叔打招呼。”;4岁时,妈妈又说:“天天,不能跟不认识的人说话,骗子会把你拐跑的。”

?专家解析:2-3岁正是孩子观察陌生人是否安全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常要求孩子主动打招呼,而到了4、5 岁,大人却告诫孩子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样破坏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因为他们概念中的陌生人既包括成人所认为的陌生人,也包括那些熟悉的“叔叔阿姨”,如果父母在孩子2、3岁时告诉孩子不打招呼是不礼貌的行为,会在孩子心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即使长大了,孩子仍会认为不跟陌生人打招呼是不礼貌的表现。

?建议做法:2-3岁时家长不要强求孩子打招呼,要用亲身示范给孩子看,而被打招呼的大人也应该主动跟孩子打招呼,而不是等着孩子来打招呼。同时,通过讲故事、看图画书、情急模拟、观看防骗宣传片的方式引导孩子如何观察陌生人和陌生环境,遇到有陌生人搭讪该如何应对,防止被拐骗。另外,建议在孩子8岁以前,家长们一定不要让孩子单独一个人,这也是防止孩子被拐骗的重要的一点。

?专家解析:孩子想爬高,家长的做法一般都是佳佳奶奶的做法,但这时是孩子在对自己周围世界进行探索,他会试探性地在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分辨什么地方是安全的,什么地方有危险。而家长们的做法是将孩子身边的物品变得安全,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分辨判断物品安全性的机会。当家长们不提防或者不在孩子身边时,孩子会按照习惯接触不安全的“安全物品”,这样让孩子陷入危险中。

?建议做法:在孩子即将掉下或摔倒前将他抱住,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不是将原本不安全的事物人为变安全后,再让孩子接触,这孩子误认为所有的物品都是“可靠”的而失去了本能探索外界物品是否安全的机会,从而没有了自我保护意识。所以这时保护孩子安全的方法,是让孩子认识安全,而不是让所有的物品变成安全的。如:在孩子喜欢到处爬高时,让孩子体会什么样的地方易跌落,这样下次孩子会主动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成人抱住孩子而非按住椅子,既保护了宝宝安全,又给孩子真实的世界,在保护孩子探索阶段欲望的同时,又发展孩子自我保护的本能。当然,要分清孩子探索的区域范围,在3岁前,一切对孩子造成危险的物品必须放置在孩子看不到够不着的地方。(此段内容仅限孩子爬高时的保护方法。)

孩子问“我怎么从肚子出来的?”

这时,要对孩子进行生理卫生的解释。“宝贝,你是妈妈怀胎十月后,从产道出来的。产道跟我们的眼睛、鼻子一样,也是身体的一部分,但眼睛、鼻子是露在外面有衣服挡住的,你要好好保护它,别让它受凉受湿了。”

孩子问“我是怎么进去的?”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相爱结婚了,觉得家里需要个新成员,于是爸爸把他身体里的很多通过小口袋送到妈妈肚子里,其中跑得最快的与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结合,变成受精卵后慢慢地在妈妈肚子里成长,那个不断成长的受精卵就是你,最后你长得太大了,可以从妈妈肚子里出来。”记住告诉孩子,小口袋是秘密的地方,除了医生检查会观察,任何人不可以碰和看,我们自己的手也不能进去,哪怕是爸爸妈妈也不行。别人没有你的允许碰你那里是违法的。”

孩子问“妈妈你怎么流血了?”

孩子渐渐懂事了,有时候会看到妈妈来例假的情况,也会问妈妈为什么不舒服,为什么会流血,这时要告诉孩子“我们身上的每个器官不舒服时要注意保护,受伤了疼了要告诉爸爸妈妈和医生,跑的时候不要太用力。”

孩子说“我也要生个宝宝。”

告诉孩子,“你现在还小,不能生宝宝,但等到你20多岁(育龄)时,你的身体是最好的,最适合生宝宝的了。

你也许这么做:立刻冲上前,怒吼小男孩:“你怎么打她?她比你小啊!快道歉!”男孩妈妈也冲过来“小孩一起玩有点磕碰,有什么大不了的。”

?专家解析:在孩子间出现冲突时,父母一般都是立刻护住孩子并责问动手的那个孩子,这样让孩子限于被动保护中,他永远不知道自己改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建议做法:三岁前,孩子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在公共场合因与玩具和别人互动时要避免孩子被打。孩子被打,家长应立刻上前拉着孩子的手,示范说: “你推我摔在地上很痛,希望你以后不要这么做。下次你想玩木马时,告诉我好吗?现在请你给我道歉。”这种示范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以后类似情况如何处理。当然这类问题对方会有多种反应,家长还需根据不同的反应做出不同的示范。

小磕碰,以不变应万变

情景再现:彤彤正在客厅里小跑着,突然扭头看到了地毯上的毛绒兔,脚步还没停下来,就“咚”的一声撞到头了,彤彤“哇”地大哭起来。妈妈立刻上前:“怎么了?宝贝乖,别哭, 妈妈打凳子。”或者“宝宝起来,不痛呢,你是勇敢的。撞到桌子了?桌子很疼呢。”。

手扶电梯、高处坠落、小区的锻炼器材……相比以往,现在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防不胜防。这时,我们需要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来让孩子了解如何处理类似状况。

?专家解析:孩子摔疼了,这正是教育孩子避免和处理危险的好时机。

示 范 做 法

首先,先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没有大碍,也不要立刻问“怎么了?

应该说出事实“宝宝走到这个桌子的时候,头碰到桌子角,宝宝感觉很痛,宝宝哭了。”记住只用描述性的语言叙述事实,不加以任何评论。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有助于以后没有看见宝宝出了状况后,孩子能自己清楚地说出事实。

其次,让宝宝指出或说出他哪里疼。

让宝宝对自己的各个身体部位都有个清楚的了解。在平时,可以训练宝宝多做本体感知发展的小游戏,如:让宝宝闭上眼睛然后说出身体的一个部位让宝宝用手指出。

第三,传递护理知识。

描述伤口“宝宝的额头红了,还肿了起来,这时候妈妈要拿药箱找出药油给宝宝涂上。”“宝宝的头没有红也没有肿,上面有些渣,我们来把它擦干净。”描述疼痛部位和怎么处理,让宝宝知道什么样的伤口程度用什么样的处理方法。

第四,告诉宝宝预防方法。

“宝宝摔伤了很痛,下次走路的时候不要回头看,慢点走,看着走路的方向都有哪些东西,绕开走,就不会再撞到了。”

第五,表达关爱。

爸爸妈妈对宝宝的关怀会影响到宝宝与其他人的情感互动。“来,宝宝,让妈妈抱一抱,摸一摸(表明妈妈关注这件事)。我相信下次宝宝不会再撞到桌子了(相信孩子)。妈妈爱你(不管怎样,妈妈都是爱宝宝的)。”

当孩子碰到了摔倒了,立刻疼起来哭时,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孩子碰到后有感觉并做出反应属于正常情况。家长应注意摔倒后隔了十几秒再大哭和摔疼后不哭的情况,这时证明孩子比较疼甚至是摔晕了,这时要特别留意孩子摔碰后的数小时内是否有出现呕吐、昏睡的现象。

谈一谈,我家的安全教育

六六告诉你:

①溜滑滑梯要大人进去,不然会摔倒的。

②不能站在马路中间,有车车。

③吃东西要吹吹,烫嘴巴,痛!

④我是小孩,所以坐车车要靠着背垫坐,大人就不要,小孩子太矮了,靠不到后面,车车一开会摔跤。

⑤有颜色的喷泉是有电的,不能碰。

?专家提醒:孩子走路总是摔倒,不一定是因为孩子走路不看路,这与孩子是否感觉统合失调、是否父母过度关注等也可能有关系。

泉泉告诉你:

①火好烫,不能碰。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8

1幼儿园交接安全管理中的几则典型案例

案例1:重庆冒名“叔叔”接走四岁女童,家长置疑幼儿园接送制度

4岁的小女孩晶晶(化名),被陌生人从重庆市某幼儿园带走,身心遭到严重摧残。晶晶的父亲唐某立马找到值班老师询问,老师也一脸茫然。后经老师仔细回忆和在幼儿园四处查询,才回忆起晶晶尚未放学时,就被一名自称“叔叔”的男子接走。随后,其父母以幼儿园管理疏忽为由,将幼儿园告上了法院,索赔精神损失费8万余元及医疗费。

案例2:西安三轮车工偷走幼儿园接送卡绑架男童勒索家长

杨女士到幼儿园接儿子回家,不料被告知,当天上午一男子持接送卡已将她儿子涛涛(化名)接走了。不久,杨女士收到一张纸条,称其儿子在他手上,并打电话要杨女士带着2万元到指定地点交易。通过警方调查,发现这名男子在几天前和熟人一起去过杨女士的家,认为杨女士家很有钱,便借机从杨女士家中偷走了幼儿园的接送卡,企图绑架涛涛以此勒索一笔钱财。

案例3:昆明16岁男女从幼儿园哄骗绑架4岁亲侄勒索钱财

小琼(化名)来昆明打工时,认识了在昆明做皮鞋生意的任某的22岁堂弟,两人不久确定了恋爱关系,由于贪募钱财,两人便起了歹念,密谋商定绑架任某的儿子小松。二人预谋从幼儿园哄骗、绑架或由其男友直接从堂兄家把小松带出来玩耍等各种手段,以此骗出小松向任某勒索钱财。

2幼儿园在幼儿交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园对安全管理的监管仍然存在问题,而犯罪份子犯罪方式和手段的提升,又进一步扩大了安全管理的漏洞。

其中,案例一属于典型的“冒领”事件,这类事件是在以往幼儿交接安全问题中最常见的类型,幼儿园由于工作量繁多,一时间很难做到具体点对点的交接,不法分子也就利用这个空隙,假冒幼儿亲属趁机将幼儿诱骗出园。幼儿园对此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如采取信息接送卡等方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这一点,由案例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信息接送卡这种制度,相对于只凭所谓的“亲属”身份接送要严格和科学很多,但由于信息容易泄露和伪造,使其对接送人员和出入幼儿园人员的识别也不能达到准确无误,信息接送卡制度仍然存在安全风险。

而案例一和案例二,反映出的幼儿园接送制度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将接送者的身份识别采取了一种外在的形式辨认方式,也就是只要你能够通过“外在”的形式证明你是该幼儿的亲属,你就能从幼儿园接走孩子。

案例三则是令幼儿园最难防范的一种亲属间变相“冒领”事故,犯罪分子由于和幼儿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亲属关系,这也使得犯罪分子能够更加容易的接近幼儿,而且其提供的信息也会让幼儿园觉得更加真实可靠,不少工作人员也难以再做进一步的确认。

由以上案例不难看出,目前幼儿园在接送时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进一步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幼儿园在交接管理中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少幼儿园的交接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交接程序上的不合理;其次是幼儿防骗意识差,很容易相信陌生人,并与之表现出亲密关系。

3对策

3.1完善幼儿园交接制度和创新身份识别技术

不少幼儿园在幼儿交接安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登记制度,因此,在发生冒领、拐骗幼儿等事故后,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并无相关记录可以查询,也就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开展相关调查,而且家长和幼儿园之间还会因为谁为孩子的伤害承担责任而争闹。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有赖于相应的技术层面的支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一套合理的接送人身份识别系统和实时监控系统,如指纹识别技术等;另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幼儿园应加强和幼儿家庭之间的联系,适时反映幼儿的接送状况,并取得相应反馈。

3.2开展相应的幼儿防骗教育

由于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其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这就使得陌生人很容易与幼儿走近,并且通过一些诱骗方式很容易取获得幼儿的信任,这也成为了幼儿接送过程的一大安全隐患。因此,幼儿园及幼儿家庭都应开展相应的幼儿防骗教育,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可接受程度进行一些必要的教育。如,通过防骗游戏和典型故事等手段,让幼儿学会以合理地方式与陌生人相处,具备基础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不少幼儿园在幼儿交接制度中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加之不法分子的诱拐手段又越来越多样化,幼儿接送制度的安全性理应成为幼儿园管理者所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在将技术与制度不断深入融合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加强幼儿防骗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避免幼儿在交接过程中出现冒领、拐骗和绑架等安全事故。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9

在外面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要及时向父母、爷爷奶奶求证。

对陌生人的搭讪,孩子要敢于大声说:“我不认识你!”

Grace一直十分自豪,她的宝贝女儿佳佳“打小就不怕生,放得开,带得出去”。可是,近来奶奶危言耸听的“安全教育”,令Grace有些纠结:一来,奶奶说的不无道理,无论别人拿什么东西给佳佳,她都来者不拒,用奶奶的话说“一骗就被骗掉了”;二来,佳佳毕竟只有5岁,“受教育”之后又变得束手束脚,大方的“社交小明星”不见了。

对于欠缺社会经验的孩子们来说,适时的防骗教育很有必要,关键在于爸爸妈妈教孩子的时候如何把握尺度,以及怎样正确地实施你们的“防骗教育计划”。

第一步:识破骗子真面目

还记得童话故事《小红帽》吗?里面的“狼外婆”真是个可恶的大骗子。现实生活中,骗子们的脸上并没有贴上“狼外婆”的标签,怎样识破他们的真面目呢?

报纸、电视、广播中时常会有警方提示,告诉大家要高度防范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妇女儿童被拐卖等骗局,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收看或收听真实的诈骗案件回放,因为那些都是非常好的识骗素材。案例中的骗子,无论我们生活中遇到过的,还是没遇到的,他们往往巧舌如簧,他们的手里还会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其行骗伎俩总是“与时俱进”,想方设法让你上当。

学习时,爸妈要不失时机地叮嘱孩子,遇到陌生人敲门、问路,声称要帮爸爸妈妈来接自己,或者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骗孩子的惯用伎俩;如果遇到陌生人叫门、问路,或要带孩子去什么地方,此时,孩子要敢于大声说:“我不认识你!”必要时还可以“逼问”对方:“我爸叫什么”、“什么单位的”、“电话多少”、“我爸就在那儿,敢和他对话吗”……骗子通常答不上来,此时打110报警,大声向路人求救“抓骗子”、“骗小孩啦”,也都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善于识破骗人者的谎言是机智的表现,同时,孩子还要能抵御“诱惑”才行。

曾看过一则报道,有记者挑选幼儿园小朋友做“诱拐”实验,事先和幼儿园老师作了沟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过程中,由记者扮演“骗子”(绝对是一个面相和善的“骗子”),用弹性球、糖果、漂亮的饰物等小道具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结果一个弹性球,居然能从班里“骗走”1/3的小朋友。

可见,很多时候骗子的手段并不见得有多高明,他们只是利用了孩子的弱点。而孩子的警惕性是需要培养的,关键时刻,大人的一句提醒“小心狼外婆”、“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别信他”往往很管用哦!

Tips:给自家孩子测一测:

以下哪些会是他无法拒绝的诱惑?

()玩具球

()糖果

()冰激凌

()小点心

()车模

()卡通娃娃、芭比娃娃等

()游戏机

()带游戏的手机或iPad

上述选项中,即使只有一项打钩,也说明孩子身上存在可能被利用的“短板”,爸爸妈妈平时要多给他打打“预防针”哦!

第二步:上回小当长一智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何况,我们大人都不止吃过一回堑。生活中,明智的父母允许孩子、允许自己上点小当,从中得到些许教训,避免下次犯相似的错,上更大的当。

《边过日子边教育》的作者吴斌荣,做过8年教师,曾获上海市园丁奖,在书中她如实记录了和女儿外出时上当受骗的一段经历――

一天,沿街有人在卖玩具,一种会动的小兔玩具,旁边的小牌子上写着一行小字“信不信由你”,摊主说,小兔玩具你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5块一个。我说了一声“跪下”,小兔马上跪下了。我和女儿猜它是声控玩具,可声控玩具不会这么便宜。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门道,因为还要办其他事,又不想错过这么好的玩具,就掏钱买了两个,一个给女儿玩,另一个给我妹妹的孩子玩。

结果,我们买回去的是根本不会动、制作粗糙的小东西。当时说“就当10块钱买了一次娱乐”,但无论怎样,我们确实是受骗上当了。

最后,作者做了如下总结:

这次经历带给我们一个教训,世界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奇事,也不会有平白无故的好事。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一开始的判断。

正如吴斌荣所言,上当受骗是很多人可能遭遇的事。相信孩子有过一次受骗的经历,自然会记住深刻的教训,下次遇到类似的“奇遇”、“好事”,警惕性高了,就不会再上当了。

第三步:我才不怕骗子呢!

防骗教育是幼儿园、学校的职责,更是父母不可回避的义务。尤其是三四岁的小小孩,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怎么做是危险的”,除了“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父母还应跟孩子强调些什么呢?

外出时,爸爸妈妈预设一个移动的“亲子自由活动圈”。活动圈规定,孩子离开爸妈不能超过2米,超过距离就要受罚“立定5秒”,几次之后,孩子就会记住教训,玩得再兴奋也不会脱离安全范围,骗子自然就无机可趁了。

让孩子勇敢地说“不”。

这一点说说容易做到难,因为我们通常要求孩子“懂礼貌”、“有教养”,往往忽视孩子也有反驳的权利和自由。在本文第一步“识破骗子真面目”中提及,遇到陌生人叫门、问路,或带孩子去什么地方,此时,孩子要敢于大声说:“我不认识你!”

有教养和大声说“不”,两者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当孩子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你就可以教他学会打破常规,勇敢说“不”。

假如你的孩子天性羞涩,让他大声说话都难,怎么办?有件防范骗子的法宝,看着很小,却很管用,那就是――哨子。外出时给宝贝套在脖子上,遇到危险时,要孩子记得大声吹哨子,好让爸爸妈妈知道自己很危险,“快来救我”。

骗术止于智者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成成和妈妈在家时,有个陌生人来敲门,他拿出一张白纸放在水中,显现出人和鬼的图像,妈妈被吓坏了,那人借机推销“消灾护身符”,500元一张!还好,成成及时识破那是化学药水制造的骗局,提醒妈妈不要上当,妈妈听了,恍然大悟,刚要找陌生人算账,那人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10

这时候,陌生阿姨和蔼地继续说:“你们都收了我的礼物了,那么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会儿吧,还可以边玩边吃东西呢,好吗?”天天最先动摇,走到了陌生阿姨身边,看着天天过去了,紧接着又有十几个孩子开始凑过来。阿姨继续忽悠着:“你们真乖,我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呢,就放在楼下,我们一起去拿吧!”这样,又有一大批孩子跟着走了。

孩子们来到楼下,高兴地吃着手中的食物,小迪东看看西看看,似乎心里在打鼓,陌生阿姨见状马上又递过一个巧克力:“我这里有好吃的。”小迪接过巧克力,开心地吃了起来。孩子们一边吃一边说话,气氛很融洽,陌生人见状:“小朋友,你们老师打电话来要我接你们去大脚板乐园玩,车就在外面,我们上车吧!”没有一个孩子犹豫,二十几个孩子都呼啦地跟着“陌生人”朝幼儿园大门走去!

这时,老师出现了,大喝一声:“你们干吗去?”

孩子们一下子呆住了:“那个阿姨说带我们去找你。”

老师问:“你们认识她吗?能不能跟着陌生人走?”

孩子们这才反应过来了:有的使劲捏着食品袋,有的头低下来,有几个孩子开始哭起来……于是老师把孩子们带回了教室。在询问后发现孩子们其实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但是在食物、玩具的诱惑下,说教式的内容往往不够深刻,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后来我们还一起讨论了识别坏人的方法。

在事隔两周之后,班上又来了两位“陌生人”,这次孩子们都很严肃地质问他们:“你是谁?”没有一个人上当。据家长反馈,自那以后,孩子们外出警惕性普遍提高了,只要看见陌生人,哪怕他们面带微笑,孩子们也明显带有防备心。

麻辣点评

在询问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其实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但是在复杂的环境中无法区分陌生人是“不良企图的人”还是“老师的熟人”;他们面对食物、玩具等东西的诱惑容易放松警惕;安全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从众表现――有些孩子看见同伴跟随他人走,没有质疑、没有劝阻;活动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些现象,无不折射出传统说教式安全教育的不足之处――即“重说教,轻行为体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各年龄段幼儿需要具备的安全知识和自护能力的指引偏少,教师往往通过谈话、图片、故事让幼儿了解安全教育的内容,孩子们看似都知晓,但是在实际情景中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安全教育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幼儿年龄及认知特点造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场景、提供材料、利用游戏、实践活动等对幼儿进行指导,同时激发幼儿大胆质疑的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去获取自护的经验。正如演习前成人更多关注了幼儿对安全内容的认知,幼儿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但是由于忽略了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真正的自护能力并未能构建,“被骗”就在所难免。

深刻思考

如何有效实施安全教育,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认知和行为呢?通过这次的“诱拐”演习,可以看出安全教育应落实到幼儿的安全行为上,在生活、活动中,建立正确的认知与安全行为及情感,让幼儿在体验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金钥匙”一号:生活中体验――建立“正确的安全认知”

“一日生活皆教育”,陶行知先生也主张把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所以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建构的“安全经验”最为直接有效。教师在生活中,要学会从安全的角度关注幼儿身边发生的各类事情,尝试在一日生活的多个环节,关注随机事件、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调动幼儿体验的热情,在生活实景中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体验。如在户外活动中,结合幼儿玩大型玩具拥挤的现象,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做?”树立正确的安全认知,幼儿还可以和教师一起整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共同制订玩大型玩具的安全规则。

“金钥匙”二号:活动中经历――实现“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皮亚杰认为:“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知识的建构不是灌输式的学习与训练,而应该是一种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幼儿园应该把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作为让幼儿获取安全经验的重要渠道。受安全教育复杂性、随机性还有幼儿年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的安全认知会与行为表现不一致。在“诱拐”演习中,每个孩子都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但是“陌生人”进行伪装后孩子都情不自禁跟着他们走。针对此类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在创设的情景中,让幼儿亲身感受体验、辨别,从而建立正确的认知,并实现向行为的转化。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感体验法、故事法、游戏模拟法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教师在开展安全活动时要从激发幼儿全身心投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认知,促进幼儿由认知到行为转化这三方面来思考,以保证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11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高校,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加强沟通、互相帮助,以避免一些伤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电信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打击和防范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

   关于防诈骗知识学习心得

   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及总结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及总结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班于20x年11月6日开展防诈骗主题教育班会。班会流程如下:

   一、介绍此次主题班会的内容

   二、观看幻灯片(有关诈骗案例、分析和提醒)

   三、本班同学讲述自己受骗或者防骗的亲身经历 乘火车上车时被盗的事例、因同情心而上当受骗的事例、国家教育局困难补助等事例、网上购物非法链接等

   四、班主任发言:

   ①乘车时应注意的防范安全;

   ②网上购物应如何预防被盗情况;

   ③同学或朋友之间借钱应注意的事项;

   ④讲述有关发生在井冈山大学的被诈骗事件;

   ⑤总结关于本次防诈骗主题班会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

   总结:

   在许多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学习生活和社会都是美好的,他们认为生活上只有快乐和幸福,没有意识到也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也许就在他们放松警惕时,就可能给他们带来财产损失,造成人员伤亡;他们会认为在社会上都是善良的,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是复杂多样的,有些人只为利益而活的或为生存而活的,我们应该如何识别诈骗伎俩、如何防范诈骗手段。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我们得保持清醒头脑面对生活和社会。通过开展本次防诈骗主题教育班会活动,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防骗、如何辨别真伪、如何对待可疑人员,既有教育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防骗的警惕性。

   关于防诈骗知识学习心得

   今天听了防诈骗的教育讲座,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我们的身边,总是存在着很多的骗局,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精明的侦探,仔细地观察,有防范意识,以防自己被骗,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是多亲近的朋友,或者是看起来很可怜的陌生人,我们都应该擦亮眼睛,认出那些是对我们有害的人讲座中主要讲到,有接触性和无接触性的诈骗,重点是无接触性,因为现在互联网比较通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同时也给诈骗分子制造了更多骗人的机会。

   第一,诈骗分子会通过网络查找到你的信息,然后通过信息或者电话来对你进行诈骗,冒充亲友发账号给你让你进行汇款,此时我们不能盲目地打钱,而应该打电话确认是否真的是亲友需要。

   第二,现在微信等交流工具越来越多人使用,朋友圈里面也开始活跃,这就出现了很多的转发信息,比如某某小孩被拐需要转发宣传,这就调动很多人的同情心,所以就很多人转发,殊不知,其中带有病毒,这种病毒会让系统瘫痪。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进入骗局,甚至成为骗局中的助推者,虽然不是我们本意,甚至说是一种好意,却造成了不好的效果。

   第三,有一些需要扫描就会送一些小礼品的活动,很多人会为了占便宜而去扫描,这其中也带有病毒。

   第四,有些中奖信息也是假的,很多热播的娱乐活动说你中奖了,而且价值不菲,不要相信,天下没有这么多便宜和馅饼等你去占。

   第五,有些信息的链接不要去点,点进去就可能会是病毒。

   第六,有些打过来的电话从通话开始就已经开始扣费。对于种种这些,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骗局,所以我们应该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其次是接触性骗局,以买票为例子,火车票在过年的时候是热销的,有些车站的人就会对你说有一些内部人,可以帮助你买到票,而且价钱一样,但是只能进员工通道,所以你的行李不能带进去,需要人代收,这时候你急于回家的心理就会让你进入这个骗局,另外如果你不同意,很有可能就会被抢,这时候就需要你的灵敏度了,首先你不要轻易相信这么便宜的事情,其次这个骗局可能是团体作案,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也要保住财产安全。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12

案例2:

2012年6月25日,一条寻找走失女童刘艾菲的求助微博吸引了诸多关注,很快就被转发3万多次,甚至还有许多微博名人参与转发。该微博题为“女儿,你在哪里”,署名“@宝贝回家老鬼”的网友称,刘艾菲(女),2002年出生,笑起来有酒窝。6月1日和家人去南京红山动物园玩,其间,妈妈去了趟厕所,出来后孩子就不见了。

走失时,刘艾菲穿一条某品牌的连衣裙。现在一家人非常着急,希望各位网友能够转发。文中附发了刘艾菲的两张生活照和她“走失”时所穿连衣裙、鞋子的特写照片。

后来经南京玄武区警方查证,警务平台上并无刘艾菲此人,且公安机关和动物园方面并未接到任何与之相关的报警,因而怀疑是假消息。警方随即辟谣以正视听,网上继而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在求助微博中出现了某服装品牌的名字,许多网友直指这是一次“拙劣且恶劣的炒作”。

案件分析

微博是一个信息快速流动的平台,使用简单,使多元化的网络平台更加平易近人,因而很受欢迎。微博还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帮助流浪被拐儿童寻亲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作为家长,要意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应该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微博成为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

很多家长想与朋友一起分享孩子成长的点滴趣事,殊不知,这样做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危险。经常看到家长们自豪地将孩子的图片作为微博头像,在微博里面提到自己孩子的姓名、提到幼儿园或学校的名字,图片也经常会暴露自己居住的小区。这实际上就等于把自家的隐私在大范围内公开曝光,很容易让不法分子汇总出孩子的名字、相貌、家庭住址、学校、家长从事的工作等信息。

上述案例中,当警方讯问张某,怎么把孩子轻易骗走的?张某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我每天都看他父母的微博,对这娃太熟悉了!”未成年人防御能力弱,遇到拐骗、绑架、抢劫等犯罪行为时,很难抵抗。因此父母要提高防范意识。

微博有风险,晒照须谨慎。现在很多社交网络像开心网、人人网等,都是实名认证,本人的基本信息不需要什么高新尖的技术,加上好友后都可以掌握,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透明的。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泄露的隐私,居心不良的人可以进行重组,整合成有效的资料,从而图谋不轨。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

家长在发微博时,注意不要泄露以下信息,以免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一是家庭信息。包括家庭背景、电话、住址、职业、年龄、真实姓名、亲朋好友的称呼及姓名等。晒者无意,见者有心,一旦犯罪分子掌握了这些信息,就可能为其实施绑架、勒索、诈骗等犯罪行为提供便利。

二是财产状况。包括家庭的居住、装修状况,汽车、首饰、衣着、奢侈品等可能透露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泄露,给盗窃、抢劫、抢夺、绑架等涉财犯罪提供了目标。

三是自己的活动规律。有些家长喜欢通过微博晒自己的行踪,例如外出就餐、旅游、购物等,这些信息使得犯罪分子很容易掌握家长的活动轨迹和规律,从而便于实施盗窃、拐骗儿童等犯罪行为。

有人曾无意间在微博上透露了只有年迈老人在家的信息,被犯罪分子尾随到家,造成家人被犯罪分子砍伤,家中财物被抢走的损失。所以我们要做好自我防范,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家长在接到孩子被绑架,要求汇款的勒索电话时,要问明详情,不要轻易答应、立即汇款,因为这很可能是诈骗电话,家长应迅速采取一切方法与孩子取得联系,电话联系上了,谎言自然被戳穿。同时,还可以向警方求助,及时报警。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篇13

通过这次观看教育活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防拐骗防知识技巧以及紧急情况下的避险策略,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为防止学生被拐骗防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为打造和谐平安校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防震应急演练,构建和谐平安校园。5月12日下午,学校校园上空突然传来一阵紧急警报声。正在上课的老师立即组织学生双手抱头躲在桌子底下,办公室的老师也迅速奔赴楼梯口等重要地点,做好学生紧急疏散的疏导。又一阵警报声响起,只见学生双手抱头,跑出教室快速成队,向楼下空阔地带迅速撤离。这是xx一小在第九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为了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安全自救自护能力而举行的一次防震紧急疏散演练。

从警报声响起到学生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整个过程迅速、安静、有序,仅用了不到2分钟的时间,充分彰显了该校师生快速应急应变能力。据悉,该校每月都要组织进行一次紧急疏散演练活动,使紧急疏散演练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目的就是为了让师生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断强化师生在突况下快速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师生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三、上好防溺水教育课, 确保学生夏季平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