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实用13篇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1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对患者标本进行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和衣原体、支原体)检验及必要的药物敏感试验。可为临床提供有无微生物感染(正在感染或曾感染过)的依据,以及提供敏感药物的优选依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诊断、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或评价健康提供信息,对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结果必须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并要求检验过程相对简单、时间尽量短、成本低。

1检验前质量保证

检验前程序又称为分析前阶段,是指从临床医师开出医嘱开始,至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时为止的步骤。检验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按时间顺序,检验前程序包括提出检验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递,至检验过程开始时结束。

微生物检验标本通常由医师或护士在病房或诊室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实验室应制定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指南,提供合适的容器;监控标本运送;记录进入实验室的所有标本及收到标本的日期和时间;制定标本接受和拒收准则,保证标本质量[1]。根据标本采集的需要,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使其主动配合以便采集到有价值的标本。根据感染部位、目标病原体、病程、检验项目的不同。确定合理的采集部位、时机、方法以及标本种类、采样量等。采集时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标本应置于无菌容器之中,尽快送检。集的标本应置于防渗漏、相对密封的容器中收集、储存与转运,尽快送到实验室,对于不能及时送检,要根据目标病原菌的特点确定保存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实验室。标本至实验室后要有专人验收,对采样时间、送检条件是否合格,盛标本的容器是否正确、有无破损,标本外观及标本量,申请单信息是否完整,标本的标识是否正确无误等。

2检验中质量保证

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标本质量、相关临床资料,还有检验方法学、检验过程、人员、培养基、试剂、仪器、结果的报告等相关,应制定相关的文件和程序,监控这些因素,及时发现错误,采取纠正措施。微生物检验中质量保证至少应关注人员、试剂、培养基、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实验技能,熟悉实验室质量管理流程。微生物实验室所用的各种试剂都应在标签上标记名称、浓度、储存条件(购买试剂按照说明书执行)、配制日期、pH值、有效期、生物危害性,同时做性能检测。培养基是临床标本中微生物分离鉴定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无论培养基是自制的还是购买的,所有培养基都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包括无菌试验、细菌生长试验、细菌生长抑制试验(适用时)、生化反应(适用时)等。

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做无菌试验,检查有无细菌生长,做细菌生长试验以确定培养基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临床常用培养基、生化试验培养基及试验的质量控制[2]。对于生长缓慢或需要新鲜培养基才能生长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使用前难以完成各项质量控制,应认真检查培养基配制和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检测仪器设备均应制定操作程序,定期维护、保养、监测并记录,新设备或经搬运、维修后的仪器设备应进行评估及功能验证,或由使用者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所用记录保存至仪器报废。

检验过程所选择的检测方法和程序还应与所提供的服务相适宜,并且方便操作。血培养系统不仅能培养需氧菌,还能培养厌氧菌;粪便培养一般选用选择培养基如麦康凯平板、SS平板和碱性琼脂等;脑脊液的培养条件应能确保培养出常见苛养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所有的方法和程序在应用于患者标本检测之前,需要评估其准确性、精确度、灵敏度、特异性、检出限、可报告范围,并与已有的检验方法进行对比。投入使用的方法和程序,还要定期评审,以保证方法和程序与时俱进,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标准操作规范(SOP)内容包括试验原理、操作步骤、临床意义、标本类型、容器和添加剂、性能参数、定标试剂、所需设备、标准程序、质量控制程序、干扰和交叉反应、结果计算、生物参考区间、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警告或危急值(适用时)、检测结果的解释、安全性警告及措施、潜在变异来源等,并应注明分析前和分析后注意事项、特殊操作模式的处理。室间质量控制是由外部权威机构向实验室发放未知标本,根据检测结果评价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将这些未知标本纳入常规工作,由常规工作人员采用与患者标本相同的方法、检测次数,鉴定水平也和常规标本一致,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实验室质量,作为评价实验室质量的依据。满意的结果提示实验室的人员、试剂、培养基、设备状态良好。质量控制计划;试剂、培养基、仪器设备的质控程序;参加室间质量控制计划,使每位工作人员都有机会操作;定期学习以掌握不常见微生物的性状,及时更新知识,重温并改进实验室的质量保证计划。保证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

3检验后质量保证

在得出细菌鉴定结果向临床发出报告之前,实验室需要专业主管或资深的检验人员,对鉴定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审核,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后程序也叫分析后期,包括结果的审核、报告的规范化和解释、报告的解释、标本的储存、废弃物的处理等。应重视检验报告的流程与规范,如报告格式、异常结果的标注、电话报告结果、报告时效、报告修正等。将鉴定结果与原始分离平板上的细菌菌落形态、染色情况、生化和血清学鉴定等进行比较,是否吻合,核实后再做出正确鉴定结果必须结合临床实际,要根据标本的采集质量、感染的部位、病原体的变迁、有无污染的可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审核,做出客观、恰当的鉴定结果[3]。审查当日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如培养基,染色液、细菌鉴定系统及药敏纸片等是否在控,在确认无失控的情况下,才可发出细菌鉴定报告。审核药敏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各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一些比较固定的药敏谱,各个医院的分离菌又有一些耐药特点。若发现药敏谱出现异常时,应分析异常结果到底是来自于药敏试验错误或鉴定错误,还是源于细菌自身产生的变异或特殊表现,这时应重新将原始平板菌落与药敏平板进行对照比较,或重新进行菌株鉴定或药敏试验,确认无误后再发出报告。检测报告要信息全面、结果准确和报告及时。

检验后的标本、污染培养基等感染性废弃物尽可能以减少处理者危害的方式丢弃,最好在实验室内消毒或去污染。如果在处理前运送,应置坚硬、防渗漏容器,并适当标记。

参考文献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2

中国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课程综合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两门课程的要求,是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硬件与结构方向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实践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加深对计算机“时空”概念的理解和对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的应用,提高应用集成电路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验设备

2003年初我院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全面改善实验室条件,添加了30台西安唐都科教仪器公司推出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教学实验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各计算机部件和多种模型计算机的设计及实现而高水平地支持“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并通过对指令设计方法、时空并行性、指令并行性等多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和研究来开展“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实验教学。

2实验目标和内容

运算器组成实验目标是要求学生加深理解运算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掌握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原理及74LS181的功能;掌握移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运算器中通用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运算器中运算结果判断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实验内容主要是验证运算器的8位加、减、与、移位、进位、直通功能;验证4位乘4位功能。按给定的数据,完成几种指定的算术和逻辑运算。其中大部分属于简单的验证式实验。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索实验步骤和任务。比如,学生验证完运算器的加运算之后,再让学生自行探索减法的实验步骤并完成相应任务。

存储系统实验目标是要求学生理解计算机主存储的作用,掌握存储器的构成;掌握半导体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工作原理及读写方法;掌握用存储器芯片构成主存储器时,如何进行字/片选技术,了解使用半导体存储器电路时的定时要求。实验内容主要是对存储器存储单元进行先写后读,属于简单的验证式实验。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现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控制器实验目标是要求学生加深理解计算机控制器中时序控制部件、指令部件、地址部件、操作控制部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微指令格式、设计方法、写入过程、执行过程;掌握硬布线控制器的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实验内容主要是微程序控制器中微指令编制、写入、执行过程;硬布线控制器的指令执行过程。属于有一定难度的验证式实验。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设备本身的系统结构设计微程序、写入并运行。

总线控制实验目标是要求学生熟悉总线的概念、作用及特性;掌握用总线传输数据的控制原理和方法;掌握总线仲裁的方式及方法。实验内容主要是控制总线实现数据由输入设备通过总线向通用寄存器或者存储器传送。属于验证和设计式实验。

模型计算机实验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模型计算机实验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性能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的“时空”概念。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为后边的模型计算机的设计打下基础。实验内容主要是基本模型计算机实验,复杂模型计算机实验,用CPLD实现模型计算机实验,基于RISC处理器的模型计算机实验,基于重叠技术的模型计算机实验,基于流水线技术的模型计算机实验。属于验证式实验。

3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

在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专门留出来一两周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的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模型计算机的设计。要求根据设备情况,自行设计指令系统(包括算术逻辑运算指令、访存指令、转移控制指令、I/O指令和停机指令)的微程序来控制模型计算机实现功能。并且要求各组课程实践人员设计的指令系统各不相同,基于的设备或技术也不相同。比如设计指令系统实现基本模型计算机、基于CPLD的模型计算机、基于RISC处理器的模型计算机、基于重叠技术的模型计算机、基于流水线技术的模型计算机。

4考核方法

实验报告主要包含预习报告、原始记录和总结报告三部分。学生在做实验之前自己组织时间查询资料书写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步骤)。在实验室做实验前,指导教师根据预习报告书写情况给出相应等级的成绩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包括教师签名和日期),然后指导教师讲解本次实验的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包括实践/调试过程,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前10分钟由指导教师在实验报告上给出成绩(包括教师签名和日期)。实验结束后学生在实验报告上写出本次实验的总结报告(包括实验结论,实验讨论,实验清单),下次做实验时再交上实验报告,由指导教师填写学生该次实验的最终成绩(包括教师签名和日期)。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最终成绩的20%。

课程设计的考核内容分四大项。系统程序设计情况(占20%),主要是针对系统程序的可用性、实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充性。学生动手能力(占20%),主要是针对学生设计思路的开扩性和创新能力。报告总结(占10%),主要是针对学生资料完成、条理清晰情况。答辩情况(占50%),主要是程序能正确运行情况(10%),设计错误的改正情况或按要求改变执行结果(20%),问题回答情况(20%)。由至少两位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同时参与答辩,并对答辩情况量化。课程设计单独另算一个学分。

参考文献

[1] 钟荣柏.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07,(4).

[2] 柴志雷.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教学初探[J]. 考试周刊,2007,(27).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3

(2)了解正常的菌群;

(3)结合临床,准确进行实验;

(4)病原学诊断需准确、合理;

(5)微生物实验室应及时报告实验的结婚;

(6)加强对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

现代感染性疾病诊断最重要的一步为采集恰当的标本,从而要求临床医师能够获取代表感染性疾病的标本。细菌进行实验的前提是了解知晓人体的正常菌群。在做微生物实验时,应联合临床,做定性、定位和定量的实验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恰当的临床实验标本由临床医师提供,然后进行全面的讨论分析,从而更加的为患者负责。微生物室应在涂片结果,敏感结果以及最后结果出来时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对病情做有力的报告。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应对各种检验项目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现代临床微生物学要求参与医院感染疾病的监测、管理和控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有:加强对病原学诊断、微生物抗药性以及环境、器械的监测;加强医院的消毒与灭菌;对流行病进行试验,并加以控制。

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医院感染的要求有:

(1)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

(2)临床微生物室参与医院的教育工作;

(3)对消毒隔离加强管理;

(4)对抗菌性药物进行试验,快速准确试验的报告。

临床微生物室对微生物的检验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若在临床实验中发现微生物的感染问题,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沟通,及时与控制感染的科室进行必要的联系;一般提醒临床对于病菌的来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菌的传播与扩散;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经常定期抽调人员去参与医院进行的教育工作,从而更加准确的对微生物菌体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正确消毒对微生物菌体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包括正确的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指导和监察,并且在特殊情况下,参与对特殊耐药细菌的实验工作并制定消毒隔离的措施。临床微生物室应定期对微生物耐药性的监测结果,这将对临床的救治成功率大有帮助。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在现代医学中对实际临床中的感染控制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微生物学要求紧密结合与临床之间的关系,并且还要牢牢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对常规的微生物检验工作要快速进行,判断要准确,并且应即有速度又有质量对实验结果做出报告。临床微生物学要求实验结果与临床尽可能的相符。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4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事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管理,认真贯彻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按照《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规定的条件,严格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

(一)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所需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规定,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经农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经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的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必须按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生物安全要求细则》(附后)的要求,在相应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内开展有关实验活动。

(二)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条件。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必须取得农业部颁发的《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二是实验活动仅限于与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有关的研究、检测、诊断和菌(毒)种保藏等;三是科研项目立项前必须经农业部批准。

二、严格规范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程序

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按照《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和农业部第898号公告规定的审批主体、审批程序,做好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工作。

(一)审批主体。从事下列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报农业部审批:一是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海绵状脑病病原和痒病病原等我国尚未发现的动物病原微生物;二是牛瘟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等我国已经宣布消灭的动物病原微生物;三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等烈性动物传染病病毒。从事其他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审批。

(二)审批程序。实验室申请从事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一是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申请表一式两份;二是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复印件;三是从事与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科研项目,还应当提供科研项目立项证明材料。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审批的决定。

三、切实加强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监督管理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管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的重点内容。各级兽医主管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实行全程监管,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严肃查处违法从事实验活动的行为。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事前审批制度。对未经批准从事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要依法严肃查处,三年内不再批准该实验室从事任何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5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类等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涵盖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接口技术,兼顾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强、知识面广且抽象的特点。此外,由于课时压缩,教师教学信息量增大,学生普遍感觉难学,因此对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性教学,效果更是欠佳。长期以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作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1 目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现状

笔者学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选用的实验设备是众友THTWK-2型32位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箱,它是一套基于PC机PCI总线的32位实验系统。实验系统可支持8位、16位和32位的总线宽度。用户在PC机上用汇编、C等工具对实验对象进行操作。实验系统可供实验的项目丰富,为学生和老师实验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

(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以理论讲解为主,实验教学课时少,难免造成对实验课程不够重视。有的学生上实验课就是走走过场,敷衍了事,没有很好地投入精力到实验过程中,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

(2)学生虽然先修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但是普遍理解掌握得不是很深入,有些同学甚至连基本指令和程序规范都不清楚,这直接影响了实验操作的教学。

(3)目前该校实验室的微机原理实验箱使用频繁,加之学生操作不规范,硬件老化严重,实验箱损坏率高,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

(4)目前该校开设微机原理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基本上是对每一个接口芯片的基本应用和设计实验,以验证性为主,缺少创新性、开放性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这很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

(5)目前该校购买的实验系统平台集成度高,需要学生动手连接的导线较少,程序也基本是可以从硬盘中直接调用。因此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实验只照着电路图连线,调用源程序编译、链接、运行,在实验箱上观察实验结果,这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实验学生基本不需要学生动脑筋,不能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

(6)目前实验课成绩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实验报告+考勤”作为依据,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实验报告基本可以照抄实验指导书,涉及到的实验数据很少,同学之间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教师很难区分哪位同学是原创的。

(7)由于资金原因,实验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实验系统与目前微机发展使用现状相距甚远,造成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探讨

针对目前该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对改革传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

2.1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1)学时少,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教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实验课并不局限在课堂上的时间。学校建立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虚拟实验平台,教师将一些基础性的验证性实验到平台上,实验课上安排一些综合性设计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在宿舍完成平台上的基础性虚拟实验,来实验室做真实的硬件实验时就不至于摸不着^脑,也为难度较高的设计性综合实验打下基础。教师要求学生只有完成了平台上的实验才能到实验室完成硬件上的实验,这样无形中也督促了学生课前预习。虚拟实验平台的使用不仅扩展了实验内容也能提升学生实验的兴趣。

(2) 针对学生汇编语言基础不好的问题,教师在基础性实验项目中安排了汇编语言软件编程项目,使学生能巩固汇编指令、语法规则,更能巩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

(3) 由于采用的实验箱比较陈旧,在实验系统里面开发新的设计性实验难度较大,因此只能在实验系统原有的设计性实验基础上做些改动。如:在D/A转换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产生锯齿波的原理自行设计产生等腰三角波,或者实现方波和正弦波交替产生。

(4) 除了尽力发挥原有实验箱的功能外,利用PROTEUS软件对8086进行仿真,可以利用PROTEUS做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利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学习PROTEUS软件的使用,为以后学习单片机等课程的仿真应用打下基础,可以增强学生对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的理解,提升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实验任务,讲解实验原理,做演示实验,接着学生依据指导书上的步骤连线,调用芯片固化的源程序或者直接敲好老师给的程序,编译、链接、运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就算完成实验任务,整个过程中学生基本不用动脑筋思考。因此,我们的改革思路要将实验整个过程延展到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操作过程,以及课后的思考总结。

首先,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因为课堂上安排的大部分是综合设计性实验,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必须做好预习工作,教师会提前布置下次课堂实验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虚拟实验平台上完成与此次实验相关的预习实验和作业。

其次,课堂中也要改变以往授课方式,以往教师采取的方式是直接给出实验硬件原理图和源程序,仔细讲解电路和源代码。整个授课过程中知识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他们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开动脑筋的过程。改进后,课堂上教师布置的基本是综合设计性实验,需要学生自行完成硬件接口和程序的设计。然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同一个实验又可能有多种实现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检查学生的设计,并进行细心指导。对于一些差一点的学生,教师也要积极引导他们思考,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自己完成实验。在微机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创新,鼓励不同意见者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争论。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深入思考,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最后,采取分组实验,将动手能力强成绩较好的学生与相对较差的学生分成一组,两人一组,分组实验的做法营造和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好带差、中向上、差转好的学习氛围。在实验中,根据每个小组实验进程,教师不时向各个小组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归纳实验结论,这样才能通过实验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的主要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而促进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科学的考核制度也是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程考核在原有的“实验报告+考勤”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考核以及虚拟实验完成情况的考核。实验过程考核:课堂实验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提出的实验相关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考核,占本次实验成绩的20%;实验结果考核:对学生本次实验的结果现象或者数据进行考核,占本次实验成绩的20%;虚拟实验考核:对学生在虚拟实验平台上完成的预习实验情况进行考核,占本次实验成绩的20%。学生每次实验成绩构成及比例为:每次实验成绩=考勤×10%+虚拟实验×20%+实验过程×20%+实验结果×20%+实验报告×30%。学生最终期末成绩取8次实验成绩的平均值。这样评定实验课的成绩虽然相对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更加公平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3 结语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传统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针对教学现状,文章主要分析了实验环节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对策,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W生的学习兴趣,初步达到改革目标。但是,发展进步的脚步并没有停下,笔者将继续推进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希望能与同行多多探讨。

参考文献

[1] 金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2(9):165-166.

[2] 马旭东,顾群,陈正纲,等.32环境下微机原理与接口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4):5-9.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6

近几年,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现代数字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发展也迎来了契机,一些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新技术、新理念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再造中都有所应用[1-3]。本实验室自2003年始自行开发并应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以来,经过10多年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已经从最初的单机版报告单打印软件逐渐发展成与数字化医院其他管理系统无缝联接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目前已实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业务流程全过程数字化,并能最大限度地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提取、集成、利用和共享实验室信息,实现面向医院和社会的数字化临床微生物检验服务。本文就本实验室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在数字化再造方面的经验做简单介绍,希望能为国内外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再造提供参考。

1 数字化再造的重要性

在全球抗生素耐药情况日益严峻的今天,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已成为抗感染诊治和遏制细菌抗生素耐药的重要一环,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流程是以“标本”为中心,从狭义上看,是从实验室标本的接收开始至检验报告的签发结束,而从广义上看,是从临床医生开具检验医嘱开始至对临床医生完成检验结果解释结束,在这数天乃至数十天繁琐的标本检验流程上,由标本而产生的信息量大,且信息结构与内容复杂[4],一个标本的信息往往在多位工作人员与多台仪器之间反复流转,且很多信息还是由工作人员主观判读产生[5],如何建设一个业务流程全过程数字化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对这些复杂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直接影响整个实验室检验流程能否流畅运行,进而影响实验室为临床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质量。

传统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停留在检验报告单打印软件层面,虽然有通过医院局域网实现标本信息自动采集与检验报告共享的功能,但管理功能模块不完善,很难满足实验室信息一体化管理要求,实验室每时每刻所产生的大量测量分析数据仍旧通过程序记录单等基于纸质的报表进行管理,虽然有些实验室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程序记录单的电子化,但仍无助于整个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复杂工作流程的效率的提高,且也很少有软件功能模块对电子化的程序记录单内容进行质量管理与数据挖掘工作[6]。而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可数字化,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与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应用数字来量化、精确管理中的各个要素,实现管理的可计算性[7]。数字化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的效率低下、信息共享性差等缺点,具有定量化、智能化、综合性的特点。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现有的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数字化再造,实现实验室流程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

2 数字化再造的实践

2.1 检验医嘱的控制

临床微生物检验项目种类单一,但检验标本种类繁多,不同来源的不同检验标本与不同的检验项目进行相互搭配产生的检验医嘱,有些是合理的,而有些是不合理的,对不合理检验医嘱的控制是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重要的一环。信息管理平台除了设置临床常见检验标本的常见检验项目套餐以供临床医生方便选择外,还对临床医生由检验标本和检验项目自由搭配所开具的检验医嘱进行合理性验证,发现不合理检验医嘱会做出警示,如对“中段尿”标本开具“厌氧菌培养”的检验医嘱,会做出“中段尿不适合做厌氧菌培养,泌尿道怀疑厌氧菌感染,建议用膀胱穿刺采集标本”的警示。

2.2 条形码和二维码的应用

在临床微生物检验整个标本流程中,所有数据均以条形码(128码)为载体进行流转,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根据所扫描的条形码,再根据不同的需求从医院局域网上不同的数据库中读取所需要的数据,并在相关数据库中做上相关标记:临床医生开具检验医嘱后自动打印带条形码的不干胶标签,护士将条形码标签贴在标本容器上进行标本采集和交接工作,标本送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收标本同时扫描条形码进行标本信息的录入工作,同时专家系统自动根据检验标本和检验项目进行分类编号,并自动打印带有实验室内部唯一样本编号条形码的标签纸,实验室内部条形码标签纸贴于待接种的各种培养基平板上或做涂片检查的玻片上,工作人员在输入检验结果或审核检验报告等操作时,可直接扫描培养基平板或玻片上的条形码进行标本编号快速定位,而对部分仪器的某些纯数字数据的输入要求,也可采用条形码扫描的方式以提高输入效率。在整个标本流程中的各个节点(开医嘱标本采集标本交接标本接收开始检验各种操作记录报告审核),以扫描条形码方式快速在数据库中做上各种标记(包括执行时间和执行人等信息),可实现对标本的追踪,也可方便进行TAT管理[8]。

但对于外院区送检的标本,由于网络安全等原因,医院局域网无法与外院区进行联网时,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就无法根据条形码从外院区数据库中读取相关数据。为解决此问题,本实验室采用了二维码图片形式进行数据的传递,即外院区根据协议编码送检标本相关信息生成并打印二维码图片,本院区接收标本时,采用二维码扫描枪对二维码图片进行扫描,然后根据协议反编译标本相关信息并写入数据库。以扫描二维码图片形式代替信息的手工录入工作,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人为差错的发生。

2.3 检验流程的记录和记录的应用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周期长,过程繁琐,一个标本往往需要经手多个岗位多个工作人员,前一个岗位的实验结果将直接影响后一个岗位的实验操作,所以进行全流程可追溯式管理,做好每一个岗位实验操作和实验情况的记录对理顺整个检验流程至关重要。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的“工作”界面,能详细记录整个检验过程,见图1,如记录每天对培养标本的判读情况,记录培养基上病原菌的菌落特点、溶血情况、菌量、革兰染色情况、触酶结果、氧化酶结果等,还有该病原菌在各个日期的鉴定操作和药敏操作记录等。在该界面中,可以对标本在整个检验周期中各个时间段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一目了然,对检验流程中发生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能准确地查找出,为检验中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图1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工作”界面

信息管理平台可根据所记录的检验流程记录查询当日的所有的实验操作,并且可以对实验操作进行分类,比如信息管理平台可列出西门子WalkAway96细菌鉴定分析仪的上机操作列表,还可根据该列表向WalkAway96仪器发送通讯数据。同时,信息管理平台也可查询当日未做检验流程记录的标本列表,工作人员可根据该列表进行标本的查访以防止标本漏检。

2.4 标本状态的应用

信息管理平台根据标本在检验流程中的不同节点位置,设置了10个标本状态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检验标本进行追踪,10个标本状态包括未采集、已采集、已运送、已退回、已接收、开始检验、已初级报告、已完成、审核和打印等。标本状态的具体描述及触发产生的相关记录见表1。

在信息管理平台的标本列表中,不同检验状态的标本以不同颜色做为背景以示区分,其中“开始检验”的标本是以白色为背景,“已初级报告”的标本以红色背景做警示,而“已完成”状态标本以浅蓝色为背景,标本被签发后的“审核”和“打印”的标本以绿色为背景。

2.5 细菌鉴定与药敏结果的处理

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最主要的工作,对于每一个细菌鉴定结果,信息管理平台都会调用专家系统使之与本实验室近五年的数据进行比对,如果检出的细菌不在常见概率中,则会给出提示,比如对某个患者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沙门菌”进行管理时,会对近五年呼吸道标本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常见病原菌的范围,发现该“沙门菌”不在“常见”范围之内,信息管理平台就会给出警示。

在药敏试验方面,信息管理平台设置有《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CLSI)中的药敏解释标准字典库,能自动根据工作人员输入的抑菌圈直径或MIC数值,再结合细菌鉴定结果和标本来源进行药敏结果的耐药(R)或中介(I)或敏感(S)的判读。同时,信息管理平台会调用专家系统对细菌鉴定数据和药敏数据及患者相关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如对细菌天然耐药进行验证以判断实验结果是否有误,对一些不可能或罕见的药敏结果进行识别并提示需要复查等。

2.6 检验报告的签发

检验标本在完成检验操作并录入完整的检验结果后,工作人员点击“完成报告”按钮即自动修改标本状态为“已完成”;所有“已完成”的报告都需由实验室负责人或认可的授权签字人负责报告签发,签发后的检验报告才能被临床查询或打印。

管理系统开发有报告签发专用界面,在该界面中会有一个所有“已完成”待签发的报告列表,所有新“完成”的报告也都会实时在列表中显示,报告签发人员可及时对其进行签发操作,同时,签发后的报告也实时在该列表中消失。在报告签发时,完成一个报告签发操作,界面也会自动跳转至下一个待签发报告界面上,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信息管理平台的签发界面里,用户可方便地按需调用该报告的各种相关信息,如关于该标本所有的操作记录、图像记录、历史检验结果等,为报告签发人对检验结果的审核提供参考。

2.7 图像采集的应用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用数码相机、高清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设备对实验结果进行图像采集,采集的原始图片储存于数据库中。图像采集包括对各种涂片检查在显微镜下的细菌染色情况、各种细菌培养标本在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情况、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板条的颜色变化等。所采集的图片是检验操作的原始记录,为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同时,工作人员在对检验报告进行签发时,可以直接调用所采集的图片进行查看,而不用去翻找原始的培养基平板或玻片,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所采集的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板条图片,信息管理平台可根据检测板条上不同孔的功能与分布情况,计算检测孔中的颜色变化,最后自动换算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以此代替工作人员进行重复而繁琐的人工结果判读,有效减少了人为差错的发生。

2.8 专家系统的应用

专家系统是一种能通过推理技术模拟某特定领域定专家的分析过程来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信息管理平台采用专家系统对流程上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是一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非常有效的方法[9]。专家系统在除了上述的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方面的应用外,还常在如下流程节点有所应有:

在标本接收流程节点,专家系统根据不同标本种类及不同的检验项目,自动打印该细菌培养标本所需接种的培养基平板标签,标签上有培养基名称、标本信息(标本编号、接收日期、检验目的)和患者信息(姓名、病区、床号)等,同时标签上打印有标本编号的条形码,以便后期标本实验操作时可以直接扫描培养基平板上的条形码进行信息管理平台标本定位。工作人员还可根据打印的标签选择相应的培养基平板进行标本接种工作,这对于一些非熟练人员及实习生来说,可有效避免培养基平板选择错误的事情发生。

在检验报告签发流程节点,专家系统能对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建议,如对检到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专家系统会给予“对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β-内酰胺类药物,如青霉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类、碳青霉烯类,临床无效”的报告单评论内容。

2.9 血培养的联机管理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开发有Bact/Alert3D血培养仪的联机程序,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联机程序接收血培养仪实时传送的血培养瓶的培养信息,培养信息包括血培养瓶阳性报警、血培养瓶阴性报告、培养12 h阴性、培养1 d阴性、培养2 d阴性、培养3 d阴性等,其中阳性报警信息还包括血培养瓶阳性报警时间。信息管理平台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启动相应模块程序进行处理,如接收到血培养瓶阴性报告的信息时,可直接在信息管理平台中完成相应的血培养阴性报告,如在夜间接收到血培养瓶阳性报警信息时,可在信息管理平台中跳出相应警示,提示急诊值班人员进行阳性血培养瓶转种处理。

2.10 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的特殊管理

根据《浙江省耐多药肺结核防治规划》要求,肺结核患者的一个痰标本,除做抗酸染色检查外,还需用GeneXper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和利福平耐药基因,同时,还需对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在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的42 d检验流程中,需经过多位工作人员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判读[10],相关记录的登记是否完整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为此,信息管理平台专门开发一个结核检查的特殊模块,在该模块中可详细记录一个痰标本的涂片检查信息,液体培养上机信息、污染信息、菌种鉴定过程、药敏信息,GeneXpert检测信息等,对于结核分枝杆菌药敏同时出现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菌株,结核检查模块以明显方式向工作人员做出提示。信息管理平台还可实时统计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污染率与涂阳培阴率,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同时,信息管理平台为医院结核管理部门提供包括耐多药菌株列表、初治涂阳列表、复治涂阳列表等各种报表,为结核病防治管理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

2.11 临床菌株的管理

实验室临床菌株的规范管理对今后的细菌感染和耐药研究以及公共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临床菌株信息数据库及临床菌株管理模块,数据库包括菌株信息(菌株编号、菌株代码、名称、革兰染色、分类等)、标本信息(标本种类、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采样时间)、鉴定信息(生化反应结果、血清型等)、药敏信息(药敏结果、产酶情况)、其他信息(菌株保存位置、备注等)。临床菌株数据库的信息录入方式有三种,一是手工录入,二是信息管理平台直接导入,三是WHONET数据文件导入。临床菌株管理模块包括菌株检索、复苏使用、菌株复苏使用记录查询等功能,其中临床菌株检索界面提供包括“药敏条件”设置的多种条件设置组合,工作人员根据多种条件组合检索出菌株后可以打印清单,也可根据电脑上显示的“菌株保存位置”去查找菌株。在对临床菌株进行检索后,可对其中部分菌株进行“复苏使用”操作,操作时可输入操作目的,系统也会自动记录操作时间,操作者等信息。工作人员使用菌株复苏使用记录查询功能,根据时间段查询某一时间段所有的菌株复苏记录,也可以在菌株详细信息里查看该菌株的所有历史复苏记录,以便进行对临床菌株的使用溯源。

2.12 数据挖掘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数据挖掘与应用对于实验室管理、抗生素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管理等至关重要,其中微生物数据最主要的应用是临床菌株的分布和耐药统计分析,目前,菌株药敏数据导出至WHONET软件已是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必备的功能模块,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开发有2种数据导出方式,一种是直接导出数据生成WHONET数据文件,另一种是数据导出至一文本格式的中间文件,再由WHONET自带BacLink软件读取中间文件的数据写入至WHONET数据文件中。

临床微生物数据挖掘工作还包括医院感染指标的监测,既信息管理平台在检验报告签发时,如发现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等多重耐药菌时,会提示工作人员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发送警示信息以提醒及时采取措施。同时,信息管理平台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和检出率的统计工作。

在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信息管理平台除了做血培养污染率的统计分析外,还可根据检验标本各个标本状态的触发时间来做TAT统计及管理工作;还可根据不合格标本退回记录做不同科室标本不合格率和不合格原因分析;还可根据检验流程记录中的备注内容进行日常工作差错分析等。

3 讨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疾病诊断、感染控制、抗生素合理使用、医院感染控制等工作任务的发挥[11-13],而数字化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趋势,一个完善的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微生物检验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实现医院数字化网络的信息共享和实现检验数据的深度挖掘应是它的建设方向[14]。

目前,国内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数字化建设偶见报道[1,5,15,16],但由于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流程不同[17],其所应用的基础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也不同,从而使各实验室的信息管理平台的数字化建设侧重点不同[18],我们在对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数字化再造时,不能照搬照抄,需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和创新。本文在10多年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结合实验室的流程管理工作,通过对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数字化再造,目前已实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业务流程全过程数字化,如采用条形码和二维码来实现数据的快速流转,采用10个标本状态来实现标本检验过程的快速追踪,采用检验流程记录电子化来实现工作流程的有效溯源,采用图像采集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原始保存,采用血培养联机程序实现血培养瓶状态的实时监控,同时,实现了采用专家系统对数字化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如对检验医嘱合理性的控制、对细菌培养标本培养基平板的规范选择及对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有效性的管理。我们还加强了实验室数据在实验室质量管理、细菌耐药分析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挖掘应用,如对血培养污染率、TAT、不合格标本和实验差错进行统计分析,如实现了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与WHONET软件的数据共享,如增加了多重耐药菌的发现与处理功能等。如此数字化再造,可有效整体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并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的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性支持。

在数字化再造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字化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当今趋势和未来方向[19,20],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平台的再造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将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纳入到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中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不断促进实验室的发展,为临床的诊疗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顾国浩,邱骏,李勇,等.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J]. 临床检验杂志,2013,31(11):805-807.

[2] 李子民. 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77-78.

[3] 张乐研,孙梅华,孙魁,等. 基于检验信息系统操作节点的实验室管理[J]. 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1):1052.

[4] 万富明,贾如琴,韦懿,等.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架构[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0):1139-1140.

[5] 袁阳,种慧梅,曹欢.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若干问题探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248.

[6] 邓宾.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5):26-27.

[7] 葛菁萍,赵丹,平文祥,等. 微生物学实验室数字化管理的构想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132-134.

[8] 黄现军. 条形码在检验科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8):158-159.

[9] 林雪峰,朱丹,周文斐,等. 专家系统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节点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54-56.

[10] 李宁,伍严安,胡辛兰,等.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情况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3):214-216.

[11] 魏让,贾瑞清.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应成为独立科室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783-784.

[12] 孟良.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9):1317-1318.

[13] 刘晓雯.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255-256.

[14] 邹自英,刘媛,朱冰,等. 临床微生物数字化检验管理平台的建立[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9):2709-2710.

[15] 刘厚明,韩红星,吕宁,等. 混合式多级条形码在微生物检验全程无纸化和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J]. 2015, 33(4):310-312.

[16] 罗燕萍,叶丽艳,余浩,等. 临床微生物信息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J]. 临床检验杂志,2013,31(11):809-811.

[17] 王雪强,周国芹. 临床微生物室的管理[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2917-2918.

[18] 杨启文,徐春英.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自动化现状与进展[J].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4,2(1):4-10.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7

一、实验报告单的内容

完整的实验报告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一般项目:如学生姓名、班级和组别、日期等,有些实验报告单还要详细填写温度等;(2)实验名称(即实验题目);(3)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衡量实验是否完成的标准;(4)实验原理:是完成实验的理论依据,如人教版必修一实验三实验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5)实验材料及器具;(6)实验步骤;(7)实验现象记录;(8)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二、书写实验报告单的重要意义

现在高中教学任务紧,往往忽视了实验教学。即使让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也是以老师讲实验为主,导致时间不充裕,学生只是机械地重复了教师的实验步骤,把实验完成。

殊不知独立做实验,规范书写实验报告单可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1.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生物学基本试验技能包括:器具使用技能、实验材料获取技能、实验材料的处理能力、药品试剂的配制使用技能、实验结果记录描绘技能。实验课前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填写一部分报告单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效果就相对较好。如人教版必修一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学生提前预知实验目的,预习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顺利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观察多种细胞,使实验顺利完成。

2.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有些学生在实验室做完实验后,照搬书上的步骤和结果,结果讨论与分析参考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这样的实验报告单是没有意义的。有的学生甚至不如实书写报告单,如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些学生可能在显微镜下没有看到质壁分离或复原,但为了和其他同学保持一致,在报告单上填写看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老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告诉学生做实验失败是正常的实验现象。但是要从失败中找原因,可能的原因有:①取材不合适(如洋葱表皮细胞取的太厚);②材料洋葱不新鲜;③滴的蔗糖太少,现象不明显,误以为没看到质壁分离。让学生意识到,随意修改实验结果是不正确的,许多重要的科学成果都是在失败的实验现象中发现的,要尊重实验事实。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书写实验报告单,很难发现这个问题。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老师提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并布置任务:在实验课堂上提出有效的问题并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和解决方案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预习的要求更高。笔者听到学生这样提问:植物细胞会像动物细胞那样吸水涨破吗?植物细胞吸水,液泡怎样变化?谁相当于半透膜,细胞壁还是原生质层?针对各自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预测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且学生之间还相互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做实验解决问题,还以此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知识,弥补不足

书写实验报告单,使学生有意识地回顾,实验过程真实再现,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等在脑海形成记忆。实验时发生的问题,在实验报告单中呈现,教师反馈问题并引导,实验最终得以完成。

三、教师要做好引导,重视实验报告单的书写

1.充分认识,高度重视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验中,在“做中学,学中做”,从实践中学到科学知识。学生做实验书写报告单,思维能力是否提高,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与重视。

2.严格要求,认真批阅

书写实验报告单要严格要求,不出现错别字,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实验结果真实记录,分析有理有据。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单,教师要认真批阅,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并引导学生解决。

总之,书写实验报告单有助于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及方法。还可以通过书写实验步骤,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条理性。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都得到升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教师要重视实验报告单在实验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实验报告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8

一、引言

微课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如某个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的一种崭新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方式,微课具有可控灵活、较易掌握、高效、便利等优势,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随着“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微课”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但是,其还是一个新兴教学模式,无论是其应用的广度、深度,还是具体微课设计,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1-4]。2015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掀起了又一波全国高校微课建设热潮[5]。参加微课制作教师越来越多,很多网络平台上微课数量也在迅速地增长。微课广泛传播,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自我提高提供了丰富学习材料,使得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成为一种常态的学习方式。本文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特点,来讨论微课对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改革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早在1960年,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首次推出了“微型课程形式”的教学。一个微型课程一般只有一两个课时,而不会像一门培训课程或者一门学科课程那样持续数周或一个学期[6]。到了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化学系教授LeRoy A.McGrew先生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就提出了60秒的微课程教学概念,并且成功将其应用到了向非专业学生和民众中普及有机化学常识的方面[7]。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8]正式提出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在我国,2011年胡铁生[9]首先提出微课程概念,“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作为一种新兴课程形式,其突出优点是“短(学习时间短)、平(容易被接受)、快(学习见效快)”,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特点。但是,也存在其不足之处――碎片化、不系统、不适合长期学校教学。但是,它完全适合作为教学辅助、链接。因此,将微课用于大学化学化工实验课教学,可充分发挥微课作用,将其功能最大化。微课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定义。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名本科学生中,100%的学生每天都有上网行为;91%的学生喜欢从网络上获取知识;69%的学生看过微课程。因此,在移动设备迅猛发展的今天,怎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摄取,单单依靠教师的课堂学习已经逐渐不能完全满足个人学习的需要,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纸质的学习材料,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三、微课在化学化工实验课教学应用的分析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的运用、动手操作能力、对实验的观察和思考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大学化学理论课的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受制于学校硬件设施的限制,教师无法做演示实验,使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脱离了化学实验的直观感知。而关于实验课程,许多高校实行的教学模式是“预习报告――实验指导――总结报告”这样的模式。它是基于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但是现在高校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明显不足,学生不会思考,不会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验学习中来,预习报告和总结报告更多地变成了通过抄袭而完成的。对化工专业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问卷中开放性问题:你希望你所学内容中添加什么类型的课程?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给出的共性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验操作技巧类课程;(2)实验案例与理论相结合课程;(3)数据处理软件有关课程;(4)化工前沿、新能源类课程;(5)实验设备使用类课程;(6)文献阅读、检索类课程;(7)论文写作指导类课程。其中实验案例与理论相结合课程、实验操作技巧类课程、实验设备使用类课程这三项答案占这七项的64%。因此,微课用于大学本科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很有必要。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以改善实验教学的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为目标,以微课的引入为突破口,做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推进化学化工实验课教学改革地深入推进。

四、结果与讨论

1.学生预习状况分析。若按照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预习报告―实验指导―总结报告”三部曲。其中,预习完成效果决定着整个实验的成败。因此,要想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重视预习环节。学生预习基本上是先读教材,然后按照教材要求填写实验预习报告部分,但是实验课内容的特点是细节内容较多,像实验原理、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如果学生在实验前没有进行认真的了解,而要在实验课上一并接收,往往会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实验效果。

2.微课引入的优势。将微课引入到化学化工实验课教学中去,有其独特优势:(1)微课短小精悍。“短”指的是微视频课程的时间短,一般视频时长在10分钟以内;“小”指的是微视频课程的内容少,一般一个微视频课程只包含一个概念或一个知识点,知识结构单一。“精”体现在设计和制作上的要求精。例如:玻璃器皿的洗涤,可以针对这一项操作,设计及制作微视频课程,可以把这项基本操作技能采用录像或者用电脑动画设计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2)微课可以反复播放,降低实验成本。有关实验演示的微课,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进而可以节约相应的实验成本。微课具有网络传送的快捷、重复利用等特点,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相应的微课进行重复学习。(3)微课目标明确。微课是为了清晰地讲解某个概念或某一知识点,或为实现某一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活动、资源及内容设计上指向清晰,方向明确。由于学生基本上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如果把化学实验中的一些知识点通过视频、PPT等形式做成微课,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给学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这样不但能够对学生的预习起到帮助作用,并且在实验课后能够更好巩固、强化实验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技巧。

3.微视频课程引入后,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入微视频课程,传统实验教学首先发生变化的是“预习报告”部分。与以往枯燥阅读实验步骤不同,教师提前发给学生一段有关本节实验教学的微课,微课来源可以为教师自己制作,也可以网上下载,学生通过学习微课,对实验内容有直观认识,实验步骤有初步了解。例如,在大量实验研究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化合物,对空气中的水氧敏感,必须使用特殊的仪器和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否则,即使合成路线和反应条件都是合适的,最终是失败。所以,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已是化学化工实验中被视为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实验操作技能。下面我们以无水无氧操作实验中的双排管高真空线操作操作为例,简要介绍微课的引入对本实验课的改进。(1)学生的预习内容包括:明确无水无氧实验的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双排管操作的实验原理、双排管实验的操作步骤等。(2)学生应有的能力基础:仪器的清洗、干燥;仪器的装配;加热和冷却等能力。(3)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仪器、药品、溶剂的无水无氧处理、惰性气体的净化、反应装置和双排管的安装、加料、实验过程及结束时对仪器的维护等内容。(4)本实验的重点及难点:掌握双排管工作的原理、对氧气及水的处理过程(即:双排管操作的实验步骤)及注射器针管技术。这部分也将是微课真正发挥其功效最显著的地方,因为原有的书本的预习知识都是静态的说明和演示,有一些术语及实验操作W生很难去想象,所以学生很难掌握实验的细节,大多数学生都会很迷惑,甚至认为此技能很难熟练掌握,难免从思想上对实验有了一些抵触,于是,做实验的时候很难进入角色。如果有微课的演示,更加直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重点难点的轻松突破。

由于本节实验内容多,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简单地阅读实验教材,填写预习报告,然后根据教师的演示和讲解进行实验操作,往往不能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针对本实验的特点,可以设计制作相应的微课,将微课提前发给学生,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这样,在实验过程中才能很好地抓住实验的关键,进而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本次实验涉及的微课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预习类:①本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装置及其清洗与干燥等;②初识无水无氧操作实验原理及操作;③怎样写实验报告。(2)实验过程类:①仪器/药品/仪器的无水无氧处理;②惰性气体的净化;③双排管的安装;④注射器针管技术;⑤仪器的操作及维护等。(3)微课包含的知识点:①无水无氧实验操作所能应用到有机合成实例及重要性(通过ppt制作而成的微视频);②无水无氧操作的原理(通过ppt制作而成的微视频);③仪器的清洗及干燥(视频录制―操作和讲解制作而成的微视频);④双排管的搭建及安装(视频录制―操作和讲解制作而成的微视频);⑤双排管操作实验或溶剂中的去除无水无氧过程(视频录制―操作和讲解制作而成的微视频);⑥注射器针管技术(视频录制、操作和讲解制作而成微视频)。

因此,实验教学可这样设计:

第一步:布置预习任务,观看指定的微课知识点,完成预习报告。

第二步:根据学生预习报告的情况,分析学生对实验的认识程度,对预习情况不好的学生,进一步要求观看相应的微课。

第三步:实验课程讲授,在讲授过程中进行演示实验与微课相结合的形式,尤其是操作困难的步骤,可以让学生多次重复观看相应的微课内容。

第四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第五步,学生写实验报告,对于难点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回顾微课内容,来完成实验报告。

我国发展要实现创新驱动模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化学化工是实验学科,化学化工实验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常规实验课程,尤其是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实验耗时长并显枯燥。对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符合当今化学化工创新人才培养和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和改进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才能合格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微课程”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教学手段和方式,一定会在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涂俊英,吴先飞.高校微课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19):52-53.

[2]于淑娟.学校微课建设的问题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5,(7):32-35.

[3]方君,唐睿.高校微课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4):90-91.

[4]胡世清,文春龙.我国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8):46-53.

[5]中国微课[EB/OL]..

[6]杨长秀,王春花,龚蕊.微型课程相关概念界定[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1):41.

[7]LeRoy A.McGrew.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Th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1993,70 (7):543-644.

[8]Wikipedia-Microlecture[EB/OL]..

[9]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Studies in the Role of Microlecture in the Teaching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Course in Universities

CHEN Ling-cheng,ZHAO Zhong-kui*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9

第三条开展临床检验工作的医疗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规范临床实验室执业行为,保证临床实验室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第二章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准医疗机构的医学检验科诊疗科目登记时,应当明确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诊疗科目设定临床检验项目,提供临床检验服务。新增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或超出已登记的专业范围开展临床检验项目,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七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提供的临床检验服务应当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临床检验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经济利益等影响。

第九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临床实验室具备与其临床检验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临床检验质量。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负责人应当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临床检验质量和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卫生部规定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卫生部公布的停止临床应用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临床检验项目和停止临床应用的临床检验项目由卫生部另行公布。

卫生部定期新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有分析前质量保证措施,制定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储存、标本运送、标本接收等标准操作规程,并由医疗机构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临床检验报告发放制度,保证临床检验报告的准确、及时和信息完整,保护患者隐私。

第十七条临床检验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实验室名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或者门诊病历号。

(二)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和单位、参考范围、异常结果提示。

(三)操作者姓名、审核者姓名、标本接收时间、报告时间。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第十八条临床检验报告应当使用中文或者国际通用的、规范的缩写。保存期限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诊断性临床检验报告应当由执业医师出具。

乡、民族乡、镇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诊断性临床检验报告可以由执业助理医师出具。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提供临床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

第二十一条非临床实验室不得向临床出具临床检验报告,不得收取相应检验费用。

第三章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需要校准的检验仪器、检验项目和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校准。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绘制质量控制图。出现质量失控现象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详细记录。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的数量,质控频度,质控方法,失控的判断规则,失控时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质控数据管理要求等。

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GB/20032302-T-361)执行。

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参加经卫生部认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应当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检验标本同时进行,不得另选检测系统,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对于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的项目,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床旁临床检验项目与临床实验室相同临床检验项目常规临床检验方法进行比对。

第三十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将尚未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与其他临床实验室的同类项目进行比对,或者用其他方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临床检验项目比对有困难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对方法学进行评价,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稳定性、抗干扰性、参考范围等,并有质量保证措施。

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GB/20032301-T-361)执行。

第三十二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储存、标本处理、仪器和试剂及耗材使用情况、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结果、报告发放等内容。质量管理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

第四章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并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并每年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根据生物危害风险,保证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达到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建筑设计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并与其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相适应。

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生物防护级别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运输、储存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严格管理实验标本及实验所需的菌(毒)种,对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应当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送至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检验。

第四十一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四十二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第四十三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和危险品、危险设施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临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第四十五条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按照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诊疗科目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二)未按照相关规定擅自新增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

(三)超出已登记的专业范围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管理、质量与安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医疗机构立即整改。

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核查并依法处理。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二)查阅或者复制临床实验室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有关资料,采集、封存样品;

(三)责令违反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及其人员停止违法违规行为;

(四)对违反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四十九条卫生部可以委托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等有关组织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检查与指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具有室间质量评价能力的省级临床检验中心或者有关其他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检查与指导。

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临床检验中心或者有关其他组织,在检查和指导中发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存在检验质量和安全管理问题时,应当及时向委托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临床检验中心或者其他组织开展的对临床实验室的检查和指导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10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02-02

近年来,医院不断有新的耐药菌株出现[1],感染病例也不断增加,这对医院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的结果能够为医师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同时还能提供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及时检测医院感染流行情况的依据。因此做好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微生物检测分析准确性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风险的有效途径。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实行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前的50例临床微生物检测分析报告作为对照组,选取实行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后的50例临床微生物分析报告作为观察组。

1.2 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

1.2.1 形成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2]:

参考ISO或国家制定的相关实验室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质量手册和操作手册等,提供给所有参与检验工作者参照和学习。

1.2.2 认真详细编写管理文件[3]:

SOP作为检验工作人员参照的主要指南和依据,它能保证所有检验工作人员的检验操作更标准规范和统一。SOP文件在编写时应当包含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步骤、采集方法、使用试剂、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操作注意事项和相关参考文献。SOP文件编写完成后须有责任科室主任签字生效,不得随意更改。

1.2.3 标本采集方法:

明确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如应在发热时抽血培养标本,根据不同样本的采集要求明确适当的采集方法、所需要的培养器皿、培养温度、运送时间等,送检标本如不合格,应立即要求检验人员与临床进行联系。

1.2.4 检验人员素质培养[4]:

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在上岗前应经过严格的培训,每一位检验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项测试的考核,考核通过才能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除此之外,每年还应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再教育,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职业素质。

1.2.5 检验仪器校准:

所有检验仪器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定校准程序和操作程序,定期对检验仪器进行校准,校准程序应包括校准的方法、可接受范围和期限。每做一次仪器维修和保养都要做好记录,并且在之后做好校准工作。更换过的鉴定板每更换一块都要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控制,细菌鉴定仪每次鉴定前都应该进行自动校准,采用化学试剂纸片对高压湿热灭菌器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1.2.6 检验试剂及培养基:

所有用于检验的培养基和试剂都应该想进行登记记录,无论是商品化采购,每一样试剂都应该有明确清晰的产品信息,包括品名、批号、有效日期、浓度等。同时试剂在使用前都应该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检查,通过试剂颜色、厚度、是否有细菌污染现象、是否存在溶血、是否存在过多气泡等方面来检测试剂的质量。而检验所用的培养基和细菌鉴定板在石永强都应该观察包装是否破裂,是否在使用有效期内。试剂盒染色液的容器上应该明确表明相关信息,过期的试剂和染色剂绝对不能在继续使用。

1.2.7 加强与临床的沟通与配合:

与临床及时有效的沟通,向临床宣传正确的采集标本和运送标本的正确方法,以减少实验前的误差,提高检验分析结果的质量。

1.2.8 准确的检验报告[5]:

患者的检验结果在公布之前必须进行双责任人签字确认,包括检测分析操作者和复核主管签字确认。复核主管必须对检测报告的合理性、准确定进行审核和判断,要杜绝错误报告的产生 ,当出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检验结果时,复核人员要立即通知临床医生注意。

1.3 试验数据处理:

两组微生物检测分析结果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SPS19.0处理,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当P

2 结果

对照组50例微生物检测报告中有43例检测报告准确性有效,占总检测报告数量的86%;观察组准确性有效的检测报告为45例,占总检测报告数量的90%。观察组检测报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报告有效率,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一所疾病防疫控制机构的检验水平、管理水平、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疾病防疫控制机构的综合实力。随着各种关于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管理法规的颁布实施,实验室的设计、建造、验收、检测过程等逐渐走向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这些措施的颁布和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实验室的实施条件和环境质量,而严格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使得检测试验操作更加规范化,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微生物检测报告的质量结果,最终影响医师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影响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要在临床推广实施实验室管理措施体系。

参考文献

[1] 肖亚玲,康凤凤,王治国.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J]. 中国医院,2014,02:7-9.

[2] 何梦林. 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2013,S1:347-348.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11

《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大学本科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常用接口技术的入门课程[1]。课程由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和微处理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常用接口技术三个部分组成。该课程目的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建立起整机概念,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并且具有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等特点,学生掌握起来并非易事,就以往学生的反应,此门课程学习难度大,知识不易理解,普遍存在“重软件、轻硬件”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2引用

proteus仿真软件Proteus嵌入式系统仿真与开发平台是英国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开发,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仿真平台。它包括原理图编辑与仿真软件包isis和布线编辑软件包ares两部分组成。Proteus7.5SP3及其以上版本新增对8086CPU及其相关接口芯片的仿真。硬件实验设备由于结构固定、资源有限且成本高、损耗大以及寿命低等缺点,pro⁃teus的引用对于改善教学实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求知欲,以及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学生只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proteus软件后,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设计仿真操作,既节约了成本,又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对实验教学来说是一个课堂的延伸[2]。对于8086来说,将其编写好的源程序可通过外加EMU8086编译器生成.exe文件,然后在proteus上进行仿真,达到教学目的。Proteus的引用不仅可在实验教学上使用,也可在理论教学中使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边讲理论知识,边进行教学演示,直观形象,使学生对生涩难懂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是教学的有力的辅助工具。实践证明,引用proteus,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更加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Proteus是教学的一个有利的补充,但它只是一个仿真软件,不能完全代替实物实践,仿真实验和实验箱上的实验还是有区别的,由于实际电路运行时表现的各种电气特性等,使在proteus上调通的,在硬件上不一定能够成功的实现,基于以上认知,采取proteus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先课下通过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实验效果,再到实验室进行实际硬件电路的操作,查看实验效果,这种教学搭配,充分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的形象直观性,增强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课时安排

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主要分为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接口技术三大模块,共64学时,为兼顾各个模块之间的承上启下以及知识的连续性,主要分配学时如下表1:微机原理主要讲授微机基本知识,如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机系统的概念以及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序知识、指令系统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涉及内容有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变量属性、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和子程序设计,接口技术涉及内容有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常用I/O接口芯片等。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实践教学总学时16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2,其中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部分安排4学时,由于此部分上机实践只需计算机即可,不需其他硬件,学生在课上学习好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后,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在图书馆或宿舍完成作业和上机实践,节约课上学时,为其他内容的讲授提供充足的时间。接口技术实验共分为6次实验,分别为proteus的使用、8259中断控制器、8255并行接口芯片、8253定时计数器以及A/D、D/A转换。每次实验安排2学时,要求学生课下提前预习,为下次实验做充分的准备,保证每次实验顺利地进行,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其中proteus的使用这一实验安排1次,是因为在本门课程学习之先,学生已学习过《电路制图与仿真》这门课程,此门课程主要介绍proteus软件的使用,因此在proteus的实验主要介绍EMU8086编译器的使用,学会使用proteus进行8086的仿真。常用接口芯片部分的5次实验均设置了基本实验部分和提高部分两个层次,其中基本部分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连线,编写实验程序,完成实验效果。提高部分要求学生在完成基本部分后,有余力的学生可对电路进行设计并编写相应的程序改善接口的性能。每一个层次的实验,要求学生进行现场演示。

4实验考核

实验评分标准分为实验操作部分、现场提问环节以及实验报告三个部分组成。学生抽签决定实验考核内容,并进行现场演示,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结果以及对现场的提问回答情况等形式进行现场评分,以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操作部分占实验总成绩的比例为50%,现场提问环节所占比例为30%,实验报告占20%,其中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重点报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验的心得体会,避免抄袭和实验报告的形式化。

5充分利用多媒体

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提升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在实验过程中难懂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动画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更加能够领会实验的内容和目的,便于理解和记忆。

6结论

《计算机接口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于此门课程的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对于本门课程的改革实践,实验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学生主动性、学习热情有所提高。此课程是一门公认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3]。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也应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本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作者:鄢艳红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12

一、以学生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由于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一直接受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需主动思考或查阅其他资料,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上基础医学知识内容繁杂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质量自然不高。俗话说,“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对此,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进了目前普遍受学生欢迎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即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率先倡导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采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个阶段。强调教师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利用精心准备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思考,适时启发学生充分整合和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以“反复感染病人需要做何种处理?”引导学生结合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讨论、分析,得出需要对感染部位标本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从而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相关实验原理及用途。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同时,抛弃传统的教师安排既定试验的方法,设立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例如,以“未知”的病原标本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根据已掌握的微生物学知识,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来探讨可能性的病原体。比如,在“细菌涂片制备及革兰染色法”的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采集自己的口腔牙垢作为标本来源,并提供所需的无菌器材、染料、显微镜等,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已学习的涂片和染色方法来观察自己口腔中存在哪些病原体。由于学生觉得与自身健康有关联,则表现了很高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出现各种不同结果的原因,完成实验报告,并提出“如何鉴定口腔中的病原体”作为思考题留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考和学习更多知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及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实验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这是做好实验的基础。既要求熟透教材上的知识,还需要关注国内外新型的细菌病毒的相关知识。如近几年出现的引起“非典”的病毒,引起“甲流”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更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技能,包括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等。我们通过实验教师的反复练习和以老带新、外出学习进修等方法来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技能。特别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认真细致的做好预实验,以确保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到正确使用、熟练掌握、动作规范、结果准确。

实验教学工作既繁杂又具体,存在着一定的体力劳动和机械重复的工作,要求实验教师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对学生细致耐心,一丝不苟。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与医学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试剂,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做好实验示教,比如,最基础也很重要的无菌操作技术,教师做示教时就需要把每个细节步骤都演示出来,并认真讲解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应深入检查,随时提醒学生可能疏漏的问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三、完善考核制度,综合测评学生

实验考核是对学生参加实验学习的综合测评,包括实验考勤,实验操作的考核,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及实验考试成绩。共占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期终总成绩的30%。具体如下:

严格考勤,认真记录,规范管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和严格的纪律性;同时,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实验操作的考核非常重要,是衡量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我们着重对无菌技术,细菌的接种培养技术,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维护,革兰染色法,细菌的划线分离等进行考核。每个教师监考一个考场,考生随机抽做一个实验,教师在监考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询问实验理论及其注意事项等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情况及回答问题的情况综合给出实验操作成绩。

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方法、结果及注意事项的综合描述。既是实验完成质量的反馈,也是对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本室教师批改实验报告时一般认真细致,能及时发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督促学生改正,并杜绝实验报告中学生“抄袭”、“拼凑”等不道德行为。

实验考试是实验课程结束前对做过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主要现象和注意事项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使学生牢固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总之,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医学课程。许多新理论、新知识都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获得的。所以,如何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是我们时刻思考和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实验教学工作中,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全心付出,通过加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医学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Thammasitboon K,Sukotjo C,Howell H,et al. Problem-based learning at the Harvard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self-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in postdoctoral training[J].J Dent Educ,2007,71(8):1080-1089.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篇13

笔者学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选用的实验设备是众友THTWK-2型32位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箱,它是一套基于PC机PCI总线的32位实验系统。实验系统可支持8位、16位和32位的总线宽度。用户在PC机上用汇编、C等工具对实验对象进行操作。实验系统可供实验的项目丰富,为学生和老师实验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

(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以理论讲解为主,实验教学课时少,难免造成对实验课程不够重视。有的学生上实验课就是走走过场,敷衍了事,没有很好地投入精力到实验过程中,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

(2)学生虽然先修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但是普遍理解掌握得不是很深入,有些同学甚至连基本指令和程序规范都不清楚,这直接影响了实验操作的教学。

(3)目前该校实验室的微机原理实验箱使用频繁,加之学生操作不规范,硬件老化严重,实验箱损坏率高,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

(4)目前该校开设微机原理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基本上是对每一个接口芯片的基本应用和设计实验,以验证性为主,缺少创新性、开放性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这很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

(5)目前该校购买的实验系统平台集成度高,需要学生动手连接的导线较少,程序也基本是可以从硬盘中直接调用。因此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实验只照着电路图连线,调用源程序编译、链接、运行,在实验箱上观察实验结果,这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实验学生基本不需要学生动脑筋,不能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

(6)目前实验课成绩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实验报告+考勤”作为依据,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实验报告基本可以照抄实验指导书,涉及到的实验数据很少,同学之间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教师很难区分哪位同学是原创的。

(7)由于资金原因,实验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实验系统与目前微机发展使用现状相距甚远,造成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探讨

针对目前该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对改革传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

2.1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1)学时少,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教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实验课并不局限在课堂上的时间。学校建立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虚拟实验平台,教师将一些基础性的验证性实验到平台上,实验课上安排一些综合性设计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在宿舍完成平台上的基础性虚拟实验,来实验室做真实的硬件实验时就不至于摸不着?^脑,也为难度较高的设计性综合实验打下基础。教师要求学生只有完成了平台上的实验才能到实验室完成硬件上的实验,这样无形中也督促了学生课前预习。虚拟实验平台的使用不仅扩展了实验内容也能提升学生实验的兴趣。

(2) 针对学生汇编语言基础不好的问题,教师在基础性实验项目中安排了汇编语言软件编程项目,使学生能巩固汇编指令、语法规则,更能巩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

(3) 由于采用的实验箱比较陈旧,在实验系统里面开发新的设计性实验难度较大,因此只能在实验系统原有的设计性实验基础上做些改动。如:在D/A转换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产生锯齿波的原理自行设计产生等腰三角波,或者实现方波和正弦波交替产生。

(4) 除了尽力发挥原有实验箱的功能外,利用PROTEUS软件对8086进行仿真,可以利用PROTEUS做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利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学习PROTEUS软件的使用,为以后学习单片机等课程的仿真应用打下基础,可以增强学生对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的理解,提升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实验任务,讲解实验原理,做演示实验,接着学生依据指导书上的步骤连线,调用芯片固化的源程序或者直接敲好老师给的程序,编译、链接、运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就算完成实验任务,整个过程中学生基本不用动脑筋思考。因此,我们的改革思路要将实验整个过程延展到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操作过程,以及课后的思考总结。

首先,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因为课堂上安排的大部分是综合设计性实验,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必须做好预习工作,教师会提前布置下次课堂实验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虚拟实验平台上完成与此次实验相关的预习实验和作业。

其次,课堂中也要改变以往授课方式,以往教师采取的方式是直接给出实验硬件原理图和源程序,仔细讲解电路和源代码。整个授课过程中知识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他们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开动脑筋的过程。改进后,课堂上教师布置的基本是综合设计性实验,需要学生自行完成硬件接口和程序的设计。然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同一个实验又可能有多种实现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检查学生的设计,并进行细心指导。对于一些差一点的学生,教师也要积极引导他们思考,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自己完成实验。在微机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创新,鼓励不同意见者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争论。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深入思考,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最后,采取分组实验,将动手能力强成绩较好的学生与相对较差的学生分成一组,两人一组,分组实验的做法营造和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好带差、中向上、差转好的学习氛围。在实验中,根据每个小组实验进程,教师不时向各个小组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归纳实验结论,这样才能通过实验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