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作计划实用13篇

机械工作计划
机械工作计划篇1

(一)发展成为全省工业第一大产业

至XX年末,全省机械工业拥有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下称"规模以上企业")4673个,职工总数万人;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销售收入亿元,利税总额亿元,其中利润总额亿元。在全省工业中,机械工业企业数占32%,工业增加值占27%,利税总额占%,利润总额占%。

(二)在全国同行的地位稳步提高

"九五"期间,浙江机械工业发展较快,在全国机械工业的地位不断提高。机械工业系统经济总量在30个省市区中的位置: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由1978年的第15位、1990年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利税和利润总额由1990年的第7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工业增加值居第4位;出口交货值居第2位。

(三)涌现了一批特色优势产品

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优势产品。其中空分设备、工业汽轮机、电除尘器和气力输灰装置、余热锅炉、真空获得与应用设备、平面磨床等产品处于全国同行的"排头兵"地位,其控制系统均已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摩托车、船用齿轮箱、工业链条、手动葫芦、电能表、低压电器、中小型轴承、水表、密封件等机械产品,雨刮器、万向节、方向机、制动器、机油冷却器、汽车仪表、起动电机等汽车和摩托车零部件,在经济总量上居全国前茅;发展了车削中心,数控机床、pc控制锻压机床,加工中心等一批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开发了干法脱硫、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等一批具有较大发展前途的新兴产品。

(四)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加大

XX年,全省机械工业系统完成出口交货值70亿元,其总量是十年前的20倍。出口交货值占系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提高到%。一大批机电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手动葫芦、电动工具、紧固件、柴油机、拖拉机、轴承、汽车配件、电工材料、仪表、低压电器、手工具等产品出口额均超过1000万美元;有61家企业出口交货值达XX万元以上,其中17家企业出口交货值超亿元。

(五)形成了一定特色的区域经济。

区域特色经济是构成浙江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形成了以专业市场和专业化生产协作为依托,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发展格局,形成了较大的区域经济规模和较明显的竞争优势。较突出的有台州的摩托车、乐清的低压电器、金华和永康的电动工具、慈溪和绍兴等地的中小型轴承、永嘉的泵阀、温岭的中小型水泵、玉环和瑞安等地的汽车摩托车配件等。《1》《2》《3》《4》《5》《6》《7》《8》

二、机械工业跨世纪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五"时期,是建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时期,也是机械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时期。

(一)机械工业发展的国际经济背景

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投资和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即将加入wto,国内市场进一步溶入国际市场。跨国公司将从向我推销机械产品为主,转变为资本、技术、分销等全方位的市场进入,进一步采取合资控股直至兴办独资企业的方式,达到左右我国机械产品市场的战略目标。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激烈化的影响,我省机械工业需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更多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分享开放型经济的成果。

产业发展高技术化:世界兴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浪潮,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大大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随着信息装备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先进的发电和输配电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和新型环保装备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广泛应用,机械产品不断高技术化,高新技术含量成为机械产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充分吸收和运用世界新技术革命成果,加快我省机械工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势在必行。

生产要素集约化:生产要素越来越向大公司大集团集中,规模经济效应越来越明显。一方面,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使得跨国公司加强了技术垄断和市场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众多的专业零部件厂掌握了先进技术,实现了某个领域的生产专业化和要素集约化。如此形成了大公司大集团与众多专业化中小企业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而浙江机械工业的一大弱点就是专业化程度低、规模不经济,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迫切需要改变"小而全、大而全"的现状,发展大公司大集团和"小型巨人"企业,壮大产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

机械工作计划篇2

一、总体要求

按照“依法监督、公正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及拖拉机驾培机构安全检查随机抽查制度,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及拖拉机驾培机构安全随机抽查工作,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督合法、规范、有序发展。

二、实施内容

(一)抽查依据

1.《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在农田、场院等场所进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检查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2)查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证书、牌照及操作证件;

(3)检查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的安全状况,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农业机械,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停止农业机械转移,并进行维修;

(4)责令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改正违规操作行为。

(二)抽查项目

农业机械及其操作(驾驶)人员在田间、场院的安全生产情况。

(三)抽查对象  

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驾驶)人员的安全检查根据监管对象以流动为主的特点,按照各乡镇划分的监管区域为对象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

(四)抽查比例、频次、时间

抽查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检查对象名录库的5%,抽查频次为2次,202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分别为4月至6月和9月至11月。

三、建立抽查机制

我县农业机械“双随机”工作由县农机中心牵头组织,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配合,通过“抽签助手”按照区域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抽取过程采取录像、拍照等方式记录,确保全程留痕。通过深入农田、场院等场所对农业机械作业安全进行检查,纠正违章和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对发现存在农机安全隐患的,责令农机所有人(管理人、操作人)落实农机安全隐患自查自治责任,并要求当事人书面保证限期完成整改;对抽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惩处。属于其他部门管辖的,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四、抽查结果运用

检查人员应于检查结束后及时完成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包括检查对象、检查时间、检查内容、现场检查记录、检查情况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查处结果等事项。检查档案应做到“一检查一归档”并妥善保管。随机抽查结果遵循“一检查一通报”制度,及时在网上公布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是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工作方案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狠抓监管工作落实,确保随机抽查工作有效开展。

    (二)严守执法纪律。开展随机抽查工作,执法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遵守工作纪律,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要转变执法理念,提高执法能力,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行为,防范失职渎职或消极不作为的情况发生。

(三)加强宣传力度。以随机方式开展抽查工作,是行政执法监管方式的探索和创新,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随机抽查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并参与抽查工作监督,为随机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农机安全生产随机检查记录表

农机经营者基本信息

经营者名称

 

法人(负责人)代表

 

联系电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经营者地址

 

序号

检查事项

检查结果

1

机库

机库环境

 

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消防设施配备

 

电器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防盗措施情况

 

2

注册登记、安全技术检查和维修保养

拖拉机、收割机注册登记情况

 

拖拉机、收割机检查合格情况

 

其他农业机械登记检查合格

 

拖拉机、收割机悬挂号牌情况

 

农业机械安全设施齐全(有挂车、配套农具等)

 

农业机械维护保养情况

 

3

驾驶人持证作业 和安全教育

全部持有驾驶证参加作业

 

定期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4

油库建

设情况

油库是否有消防设施

 

消防器材与油库是否相适应

 

消防设施有效性

 

油物料是否混放

 

油库防雷、防静电装置

 

油库内电路是否安全

 

油库周围是否悬挂警示标志

 

5

其他

配件间、修理场所等存在的安全问题

 

现场检查意见

 

受检方意见

受检方代表(签章)

年 月  日

检查人员及证件号码

 

年 月 日

彭阳县农业农村局随机检查事项计划表

 

序号

检查事项名称

 

检查依据

检查主体

检查

范围

 

检查标准

查比

抽查频率

检查方式

 

检查内容

 

 

配合单位

 

 

 

 

 

 

 

 

1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条例》(2009 年9 月 7 日国务院第 80 次常务会议通过)第九条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第四十二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时,应当佩戴统一标志,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检查、事故勘察车辆应当在车身喷涂统一标识。

 

 

 

彭阳县农业农村局

 

 

 

 

 

辖区内生产、销售、维修等农业机械企业

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拖拉机登记规定》、《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等规定:查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证书、牌照及有关操作证件;检查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的安全状况,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农业机械, 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停止农业机械的转移,并进行维修;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改正违规操作行为。

 

 

 

 

 

 

 

 

5%

 

 

 

 

 

 

 

 

2 次/ 年

 

 

 

 

 

 

现场检查

 

 

 

1.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实施安全检验、登记情况;

2.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证件执行情况;

3.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执行情况;

4. 农业机械生产、销售等情况;

5. 生产、销售农业机械的质量情况等。

 

 

 

 

机械工作计划篇3

第一章“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回顾

“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印发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省各级农机部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思想,实施了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使农业机械化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一、主要成就

1、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截止到年底,全省农机总值达490亿元,农机总动力达9199万千瓦,分别比“九五”末增44.6%和30.9%;农用拖拉机达205.5万台、2258.9万千瓦,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9.8%和39.8%;拖拉机田间作业配套机具达326.1万台,比“九五”末增长34.5%。

2、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大、中型农业机械迅速增加,小型农业机械增速减缓.到年底,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2.8台,比“九五”末增长62.3%,而小型拖拉机仅比“九五”末增长26.7%.

在小麦收获机械进一步由量向质发展的同时,玉米收获机械实现了突破性发展,花生、薯类和牧草机械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到年底,小麦联合收获机达到7.6万台,其中自走式达到3.2万台,比“九五”末增加1.9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5873台,比“九五”末增加4373台,增长291.5%;花生、薯类和牧草收获机机械也分别达到1.8万台、1450台、338台。

农产品加工、运输机械迅速发展。到年底,农产品加工机械达150.5万台套,比“九五”末增长21.4%;全省运输机械达463.6万台,比“九五”末增长39.9%。

农用航空事业起步良好。济南平阴农用航空服务站购置农用飞机四架(其中运5两架,农5两架),初步具备了农用航空植保作业的能力。

3、农机作业效益显著提高。

年,全省机耕、机播、机收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9.5%、50%和34.4%,机播比“九五”末增15个百分点,其中,小麦机耕、机收分别达到95%、93.5%,玉米机收达到11%,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年,农机作业总收入达260.6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1%;全省实现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总产值340.1亿元,增加值达到213.3亿元,农机化为农民人均实现纯收入261元,贡献率为6.6%。

据测算,年农业机械的应用替代了农村2500万个劳动力,使他们能够稳定地从事非农产业和外出务工。

4、农机服务产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到年底,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及农机户达501.9万个,比“九五”末增长19.4%;其中农机作业专业户达72.4万个,比“九五”末增49.3%;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669万人,比“九五”末增长15.3%。农机形成了一个新的为农服务行业,社会化、市场化已见雏形。

5、农机化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省认真实施了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推动了玉米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旱作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颁布了三项农业机械化作业质量标准,六项农机作业技术规范,促进了生态省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玉米联合收获机关键技术实现突破,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机发展到485台,实施小麦免耕播种面积已达10.8千公顷。

以秸秆还田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年,全省小麦、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达到3227.5千公顷,比“九五”末增长64%;饲料加工、机械化青贮、工业原料的利用量大大增加,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50%。

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截止年底,全省深耕犁、深松机达12.9万台,比“九五”末增加2.8万台,增长27.7%。覆膜播种机达5376台,比“九五”末增长4倍多。

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迅速推广。到年底,全省电动卷帘机达3万台,比“九五”末增加2.5万台,增长5倍多。园田管理机达1.1万台,比“九五”末增加7700台,增长233.3%。节水灌溉设备、喷雾设备也有较大增长。

6、销售、修配和作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农机销售市场进一步整合开拓。“十五”期间,国有农机销售公司大部完成了改组、改制,具有较大规模的一批“农机大世界”、“农机大市场”等逐渐形成。到年底,全省农机销售企业达1435家,经销网点(含经营户)达6716个,农机营销人员达2.5万人,销售额达60亿元。

农机修配市场进一步培育发展。年底,全省农机维修厂(点)达到2.6万个,农机维修人员5.3万人,年维修农业机械548.1万台次;年修理总收入已达17.2亿元,比“九五”末增加59.3%。

农机作业市场进一步拓展规范。通过跨区作业和“四大战役”,农机作业市场进一步拓展,农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规范。年,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获机达2.87万台,跨区作业收入14亿元。参加跨区玉米机收的联合收获机已达2290台,实现跨区作业收入4000多万元。

7、“平安农机”建设扎实有效。“十五”期间,全省开展了以创建“平安农机”为目标的农机安全“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活动,创建了基层农机安全管理模式。全省已建设农机安全示范县14个,示范乡(镇)164个,示范村1295个,示范户19254个。

8、农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十五”期间,农机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拖拉机登记规定》、《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3个部长令予以颁布,《省农机管理条例》进一步修订完善,农机培训收费和农机监理收费也进行了规范,农机工作走上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机的新路子。

9、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期间,全省加强了农机化学校的规范化建设,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并重,融学历文凭、技术等级、岗位培训于一体的教育新模式。5年共培训282.5万人次,其中农机管理人员7.7万人次,拖拉机驾驶员140.3万人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开端,全省已拥有农机考评员、督导员540余人,保证了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10、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五”期间,已有16个市和部分粮食大县建立了农机投诉分站,“农业部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也顺利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双认证”评审并投入使用。同时,完成各类农机产品推广鉴定等共计2000多个批次,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案件1500余起。另外,还完成了大中型拖拉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榨油机等产品质量调查和安全质量普查工作。

二、基本经验

“十五”期间,全省农机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求真务实、创新思路、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形成了科学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有效的工作经验。

一是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思想。“十五”期间,省提出“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指导思想,把农业机械化置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中来考虑,放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中来筹划,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大农业发展的需要,在不放松粮食生产机械化,主攻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同时,积极推进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机械化,形成了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观。“十五”期间,全省农机系统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果,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激发了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使农业机械化发展充满了活力。

三是坚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创新之路。“十五”期间,全省以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为总抓手,把自主创新,全面创新贯穿于农业机械化各项工作之中,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机具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机制创新、服务组织创新,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手段,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四是坚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原则。“十五”期间,通过改组、改制,在全省形成了120多个大型农机销售市场,规范、引导了农机销售市场的发展;通过开展“文明农机修配网点”创建活动,在全省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机修配市场;通过强化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的管理,开展“明星服务队”创建活动,实施农机作业四大战役,进一步拓展了农机作业市场,提高了农机利用率,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经营效益。

五是坚持以法管机、以法行政和规范化管理的理念。“十五”期间,我省特别注重法制化和管理规范化建设,为农机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坚持依法管机,依法行政,同时,紧紧围绕建设“四型”机关,深入开展了“农机管理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根据省委“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要求,大力推行了政务公开,承诺服务和首问首办负责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较好地解决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六是坚持做好农业机械化宣传报道工作。“十五”期间,各级农机部门注重发挥舆论媒体的重要作用,先后在中央、省内各级新闻媒体上,多层次、高密度宣传农业机械化工作,全面、正确地宣传了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宣传了农机部门的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强大的舆论效应。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七是坚持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十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关注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帮助农机部门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条件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省的农业机械化事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的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一、有利条件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13亿人口的基本生存,都需要一个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的强大的现代农业的支持,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将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形成强大的需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每一项内容都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都需要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和支持。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的加快,都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业机械化已形成一个新的为农服务行业,已成为农民经营致富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科技载体作用、节本增效作用、抗灾救灾作用、降低劳动强度作用在认识上越来越深刻,因而,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

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农机化法规的完善,农机服务市场化的加快和跨区作业的开展,保护和激励了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趋于成熟,工业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能够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比较可靠的保障。

二、不利因素

除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民收入不稳定、文化水平低等制约因素外,从省的实际情况看,“十一五”期间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所需要的机械和售后服务还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农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科技储备,同时,农机推广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基础薄弱,还制约着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基层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不强,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规模比较小,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是农用柴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至使农机产品价格和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直接影响到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三、发展趋势

1、“十一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在发展中调整农机结构,优化农机布局,提高发展质量,中西部原来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粮食主产区,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扶持力度的增强,呈快速发展的趋势,机械数量将有较大的增长,装备质量将有明显的提高。

2、农机节本增效、保护性耕作、生物工程等一批新技术将得到较快的推广应用。复合、高效、适用、安全、清洁、节能型的农业机械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

3、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农产品运销加工机械,将会有较大的增加。经济作物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和农产品运销加工机械化将进一步拓展。

4、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农机协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并逐步成为农机作业市场的服务主体。

第三章“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战略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发挥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市场引导、法律保障的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装备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机化效益,在重点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快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的步伐,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的跨越。

二、指导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把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实现农机安全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心。同时,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统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科学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坚持自主创新、全面创新的原则。根据农机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研究和探讨农机化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坚持自主创新、全面创新,用创新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创新来推动农机化的发展。

3、坚持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机市场主体,完善现代农机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机市场体系。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协会,提高农机服务的产业化程度,拓展农机服务领域,满足农机社会化生产的需要。

4、坚持依法治机、依法行政的原则。树立“依法治机、依法行政”的观念,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农机部门的职责,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机执法体系,做到依法行政、令行禁止。

5、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原则。农机要加强与农艺的结合,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也要用先进的农机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发挥农机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三、总体思路

根据“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十五”期间的基本经验,“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坚持全省农机管理“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具体就是: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一个战略思想;明确提高农业机械化总体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建设好农机销售、修配、作业三大市场;打好春、夏、秋、冬机械化生产跨区作业四大战役;落实好调结构、搞创新、抓标准、强规范、保安全五项任务;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既:加强法制建设,落实农机政策;实施创新示范工程;开展“兴机富民”服务活动;发展农机协会和合作服务组织;强化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做好农机安全示范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全面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总体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结合;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整合发展资源,提升发展速度,注重发展质量,形成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统筹农业机械化的方方面面,促进农业机械化走内涵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章“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和重点

一、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总值(原值)由年的490亿元,发展到年的580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由年的9199万千瓦,发展到年计划发展到1亿千瓦以上。农机服务总产值由年的340亿元,增加到年的380亿元。经过五年努力,力争玉米收获的机械化程度达到45%以上,花生、薯类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30%、1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十一五”期末,全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5%左右,实现数量增加型的中级阶段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双增型的高级阶段的跨越。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

1、主要农田作业项目的机械化程度。

机械耕地:机耕作业面积由年的7200千公顷,增加到年的7500千公顷。机耕地程度由年的72%提高到年的75%。在适宜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地区已基本实现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面积年的10千公顷,发展到年的250千公顷。

机械播种:由年的5383.7千公顷,增加到年的6000千公顷。播种机械化程度由年的50%,提高到年的55%。

机械收获:由年的3714千公顷,发展到年的5000千公顷。收获机械化程度由年的35%,提高到年的50%,其中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由“十五”末的90%左右提高到年的95%左右,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由“十五”末的11%提高到年的45%以上。

2、林、牧、渔业机械化程度。

林果业:重点推广山区开发建设使用的林业机械和果树植保机械,年大中型林场整地造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综合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其中飞机植保作业要有大副度提高。果树喷药机械化程度年达到95%以上。

畜牧业:重点推广秸秆和牧草的机械收获、青贮技术和饲料加工技术,机械化畜禽养殖技术和畜禽粪便及废弃物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到年,秸秆和牧草的收获、青贮、加工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的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废弃物机械化综合利用程度达到40%以上。

渔业:继续发展远洋捕捞机械化和淡水养殖、滩涂养殖及水产品的保鲜、冷冻、储运机械化。到年,淡水养殖、滩涂养殖机械化程度达到70%;水产品的保鲜、冷冻储运比例达到60%。

3、农产品加工、运销机械化程度。

农产品加工:在我省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初加工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粮、棉、油及果蔬、畜禽、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机械化,使农产品向加工及制成品方向发展,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到年,粮食、油料、水产品机械初加工提高到70%以上,果品、蔬菜提高到30%以上。

农业运输:到年农业运输实现机械化,农村运输机械化达到90%以上。农机运输作业量由年的140亿吨公里,发展到年的180亿吨公里。

(三)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

1、农用拖拉机由年的205.5万台、2259万千瓦,发展到年的230万台、2700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由年的23.5万台、740万千瓦,发展到年的32万台、1000万千瓦。

2、拖拉机配套作业机械由年的326.1万台,发展到年的375万台,其中大中型作业机械由年的42万台,发展到年的55万台。

3、联合收获机由年的8.2万台,发展到年的12万台,其中小麦联合收获机9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万台。

(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1、乡村农机人员:由年的660万人,发展到年的800万人。

2、农机作业组织与农机协会。

(1)农机作业组织(含农机户):到年发展到560万个,其中:农机户558万个,农机原值3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12000个,农机合作经营组织4000个

(2)农机协会:到年发展到1600个。

3、农机推广服务组织:年县及县以上农机推广组织发展到150个,专业技术人员达730人。

4、农机销售企业:到年规模以上农机销售企业达120家,年销售额达70亿元。

5、农机修理网点:到年农机维修网点达3万个,专业维修人员达6万人。

6、农机化学校及人员培训:到年县及县以上农机化学校发展到137家,年培训能力达55万人,年培训各级管理人员1.5万人次.

7、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到年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发展到18个,年鉴定人员达4.5万人。

(五)农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1、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体系:市、县农机投诉站到年发展到130个。

2、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到年县及县以上农机监理站发展到160个,监理人员达3500人。

(六)农机能源需求与节能

农用柴油需求量由年的770万吨,增长到年的910万吨。

“十一五”期间,老旧和高耗能机械淘汰报废30%。

(七)农机化经济效益

1、农机作业收入由年的260.6亿元,增加到年的310亿元。利润总额由年的116亿元增加到年的140亿元。

2、农机服务增加值由年的213.3亿元,增加到年的238亿元。

3、农机服务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由年的6.6%,上升到年的8%左右。

二、重点

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我省“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可概括为三大类四个重点:即粮食生产机械化中的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中的花生和薯类收获机械化,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中的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

三、布局

(一)地域布局

在坚持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具有地方鲜明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机化发展新格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重点抓好蔬菜生产和设施农业机械化,带动农副产品的加工、保鲜、运输机械化;平原粮食主产区,要重点抓好粮食生产机械化,将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保护性机械化结合起来一起抓,推动整体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黄河三角洲一带,在抓好粮食生产机械化,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同时,要进一步发展牧草生产机械化;南部山区和丘陵地带,重点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和花生、薯类及林果产地加工机械化。

(二)优势农产品区域机械化布局

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在主要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努力提高机械装备水平,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需求提供技术装备支持,加快优势农产品的机械化步伐。继续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推动项目区的粮食生产向全过程机械化推进。

(三)农机技术服务体系布局

在农机技术服务布局中,应以县区为重点,突出销售、维修、推广、培训、鉴定、农民投诉等服务体系的健全完善,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向乡村延伸,形成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服务网络。

(四)农机工业产品布局

农机制造工业应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重点开发和生产各类配套机具。“十一五”期间,首先以玉米联合收获机为重点,在提高两行玉米联合收获机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由背负式向多行自走式发展。二是加快花生、薯类等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和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的研制、开发步伐,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三是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运销、保鲜机械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档次水平。

第五章措施和建议

为了确保“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机,人才培育,项目带动三大战略,加大农机投入和国家补贴力度。

一、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依法治机

一是进一步理顺农机管理体制。必须尽快理顺各级农机管理体制,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机构建设,使农机管理机构的设置符合行政许可和执法主体的条件要求。

二是完善法规体系。“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配套法规和地方法规建设,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以法律手段规范农机,以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严格依法行政。要做好农机作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要根据农机安全监理法规,理顺监理机构和规费管理体制,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加强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拓展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领域,搞好推广机具的鉴定选型工作,为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机具提供可靠依据。要抓好对农机维修网点、配件供应点和农机销售市场的依法管理,保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对农机执法人员加强执政为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依法行政教育,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必须逐步建立起适应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所需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此来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组织。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指导农机协会制定章程,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履行社团管理登记手续。要引导和鼓励乡镇农机站、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按照企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协会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扶持力度,在有关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上,应优先考虑、重点倾斜。

二是要积极探索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积极引导各种农机服务组织参与产业化经营。在“三夏、三秋”跨区作业、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环节中,拉长产业链条,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

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为农机服务组织创造公平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实施科教兴机战略

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教兴机步伐。要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农机科技创新和重大应用性科技问题研究。要充分调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机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高新技术的科研推广和消化吸收,推进农机产品的更新换代。要突出解决农业生产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农机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解决农机技术和产品科技开发总体滞后的问题。

二是加大农机技术的推广示范力度,为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支撑。要紧紧围绕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加快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步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大力推广各种新型实用机械,满足农民的需要。要因地制宜的建立一批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搭建起农机成果转化的平台,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

三是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和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各类农机中专、技术学院和各级农业机械化学校、培训中心,都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基层广大农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养大量具有一定专业操作能力的农机使用人员,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农机科技人才要加强培养,逐步形成一大批农机科研,推广科技人才,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农机专家队伍。

四、实施人才战略

一是在农机系统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和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办法,营造凝聚农机人才的良好环境。

二是加强农机系统人才建设。要通过强化人才的培养、使用、教育、监督和管理,在农机系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

三是紧紧围绕建设“四型”机关,努力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同时,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廉政意识,宏扬求真务实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和管理干部的素质。

五、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一是进一步争取和筹划项目。要根据国家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产业政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规划,积极争取和筹划项目。要提前准备,超前谋划,建立农业机械化项目库。

二是强化项目的管理。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使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实现全程监控,保证项目按计划实施,充分发挥好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

“十一五”期间,要在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同时,重点抓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和机械化节本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工程,要通过重点项目和两大工程的实施,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进一步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支持力度。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是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根据省的实际情况,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支持力度,使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每年不低于5000万元。

2、建立燃油补贴和农田用油税收返还政策。根据油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和燃油税征收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实施燃油补贴和农田用油税收返还政策,保护农民从事农机作业的积极性,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

3、建立农机合作组织扶持政策。我省的农机合作组织与基他类型的合作组织性质一样,必须一视同仁,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进行同样的扶持。

4、加大对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是一项公益性工作,建议财政部门建立农业机械化推广专项资金,同时,确保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和机械化节本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每年按排的省级财政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

机械工作计划篇4
机械工作计划篇5

设班集体:

一、学习

       鉴于部分同学不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导致成绩下降的情况,我们决定进行优者帮助落后者的行动,以宿舍为单位,根据同学自愿与班委制定相结合的办法让大家行动起来共同进步。

       课堂秩序也是我班必须严肃对待的一大问题。它不仅影响了自己和他人,更影响了老师的上课情绪。班委成员必须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上课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搞好课堂气氛。

二、体育

        好的体质决定好的学习状态,体育与学习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体育方面,除了积极带动同学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与活动外,我们还会通过晨练、趣味性体育比赛、班级联谊赛等方式带动同学对体育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活动

机械工作计划篇6

一、全年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目标:

1、全年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2、事故如期结案率100%,事故责任人处理意见落实率100%

3、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确保隐患整改率过到96%,加大监督检查、安全巡查力度。

4、安全责任书签订率100%

5、“安全生产合格班组”创建率达到90%

6、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7、加大对设备安全工作的管理,力保设备责任事故率为零。

8、上岗员工安全培训覆盖率100 %

9、加强公司门面营业房的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监督检查、消防安全巡查。确保安全隐患按期整改率达到100 %,火灾、较大人身伤害事故为零。

二、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完善安全组织和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并保障有效实施。

1、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指示,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目标责任制管理,与部门、车间、个人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实行属地管理原则“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违章,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层层落实,加强监督,严格考核。

2、切实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确保作业活动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对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完善与本公司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台帐。按时完成、改进各项工作。

3、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保证完成公司交代的安全任务,做到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的认真落实。

4、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认真抓好特殊作业的管理,严格遵守审批程序,加强作业过程监控,加大监护力度,节假日和特殊时期作业本部门、车间领导必须坚守现场,确保作业安全。

5、合理进行工作安排,加强协调、沟通,抓好跨区域作业、交叉作业、工作变动时段的管理。

6、严格按照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综合、专项、节假日等各种安全检查活动,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将隐患整改情况备案。

7、严格执行外来公司进行施工、维修过程中的安全协管规定,明确安全生产条款和责任,并加强监督。

8、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接害职工进行身体检查,协助上级防疫部门做好职业病的检查防治工作,并根据岗位实际情况对生产岗位提出职业病预防性建议。

9、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与预防措施,交流安全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

10、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确保排污达标。

三、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

1、加强宣传,让安全意识深入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心中。

1)组织领导员工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好员工安全培训记录。

2)对换岗、转岗、复工人员,单位要进行安全技能和岗位操作方法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并且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记录。

3)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按国家规定开展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复审,做到持证上岗。

4)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小型工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5)使员工能够熟练的使用劳动卫生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6)使员工能在突发事故中正确熟练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7)通过各种形式(警示牌、宣传栏、标语等),使员工明确自己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明确在危害发生时的救护措施。

8) 定期组织消防应急演练(灭火、逃生)。

9)完善车间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提高车间的应急响应能力。继续修订应急预案,除公司组织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外,车间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及自救能力。

四、深入开展好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

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现状,确定出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岗位、重点部位,完善各类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加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力度。要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规定强化专项整治。

1、认真开展公司级季度安全检查、巡查和专项安全检查,车间每月进行一次安全自查,班组坚持班中的安全检查,车间领导、班组长加强日常安全巡查。

2、坚持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排查隐患最重要的是要细致,慎之又慎,正如公司提出的精细化管理一样,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彻底执行全员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去解决问题。

3、加强对岗位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时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现象,最大限度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部门、车间生产工作正常运行。

4、加强公司门面营业房的消防安全检查,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安全巡查,确保安全。

5、加强设备科日常安全隐患巡查工作,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整改,发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暂不能整改的,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6、继续严格落实预案演练计划,充分有效发挥演练作用,提高员工抢险自救的能力;并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7、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工作,完善安全大检查工作制度。

五、继续做好员工安全、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贯培训工作,倡导“以人为本”安全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导向,让员工树立正确、健康的安全观,提高员工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氛围,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提高工作主动性,弥补安全生产被动管理的不足。全员安全综合素质是影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核心因素,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全面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促进全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深入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组织开展好第*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和“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法宣传周”以及“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

1、安全培训,首先是安全意识培训,其次才是安全技能培训,培养员工与管理层的合作态度,放在安全意识教育之前,也就是靠培养员工的合作态度来逐渐培养其安全意识。

2、督促车间、班组开好安全会;适时提供安全信息和安全指导工作。使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和加强,做好人的本质安全管理工作。

3、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法律及安全生产知识,做好新员工上岗及调换工种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

4、每年组织两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使每位职工熟练掌握消防安全知识,熟悉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机械工作计划篇7

组织基层计划生育联络员深入学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治育,保证各项计生政策落实。利用画廊等宣传形式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让更多的职工知晓计划生育知识。

三、认真组织女职工参加每年一次的计划生育体检工作

紧紧围绕育龄职工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方面情况,根据集团公司计生办的工作安排组织参加以“三情”服务为重点的体检工作。检查率达100%。

四、加强计划生育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工作

根据部门实际,强化基层计划生育信息的收集、传

递工作。各部门计生员认真学习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及时的收集信息,每月上报一次计生信息,做好宣传。

上半年,在集团公司计划生育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有关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紧密围绕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实际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一、认真组织领导,落实计划生育责任制

强化各级党政一把手对计生工作亲自抓的原则,层层考核办法,做到责任明确,考核到位。定期召开基层有关人员参加的计生会议,搞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二、组织基层计划生育联络员深入学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年初以来,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基层计划生育联络员深入学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治育,保证各项计生政策落实。利用画廊等宣传形式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让更多的职工知晓计划生育知识。

三、按照上级的要求报送计划生育信息工作

机械工作计划篇8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从我市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市场对农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把握和选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2、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多种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和经营机制,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

3、坚持科技创新原则,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提高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开拓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4、坚持量与质同步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农机化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在增量的同时,注重科技含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推动农机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5、坚持政策引导与群众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在尊重农民的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引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调动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三、今后五年我市农机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我市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机械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转变。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市农机化发展服务体系,经营体制和运行体制。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经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开展农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加快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自身发展实力。完善农机化政策和法规的建设,创新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农机作业服务、农机化保障和技术推广“三大体系”。抓好农机作业,农机流通、农机维修三大市场的监督管理。优化农机化的投入机制,提高农机的资源利用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组织化程度。

(二)、主要目标

到2013年,实现全市农机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左右,比20**年的2亿元增长40%;农机总动力53万千瓦,比20**年的45万千瓦特增长40%,大中型拖拉机达250台,小型拖拉机达25000台,联合收割机达120台,比20**年的64台增长2倍,力争五年后,我市实现农业机械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转变。主要农作物的耕整、播裁、收获机械化水分别到80%、30%、55%;种植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50%,林、牧、渔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确保全市不出现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一般事故控制在1‰以内。

四、重点建设项目

(一)、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

今后五年要重点落实好中央和省级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工作,争取中央及省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投入2500万元,市财政投入100万元,引导农民和服务组织投入购机资金8000万元以上,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提高。

(二)、“以机代牛”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在我市古城区、永胜县两个重点疫区实施“以机代牛”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建设项目。根据主要农作物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耕牛存栏数和耕地面积等实际情况,特别是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用农业机械替代耕牛,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和家禽的目的。项目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中央级省级投入500万元,市财政投入50万元,农民自筹650万元,替代耕牛3000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购置农业机械1000台(套),农田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技术包括:一是水田耕整机械化技术,二是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三是水稻植保技术,四是水稻联合收获技术;五是机耕道建设。力争到2013年末,全市血吸虫重点疫区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三)、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在全市粮食主产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立10个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每年建设2万亩示范面积,机械化全程作业水平达60%以上,到2013年,力争形成科学合理的稻麦生产机械化装备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四)、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示范建设项目

20**-2013年,在我市重点建设5个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总规模为2。5万亩,购置玉米联合收割机15台。到2013年,我市玉米机械联合收获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五)、今后五年,在我市重点建设5个双低油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总规模为2万亩,购置农机具80台(套),其中:耕整及开沟机械30台(套),直播机械25台(套),栽植机20台(套),联合收割机15台,秸秆还田机械15台。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机械栽植(直播、移栽)技术,二是机械化收获技术,三是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项目建设总投资额200万元,到2013年,我市油菜生产机械化达到15%以上。

(六)、乡村机耕道建设项目

近年来,我市农机田间作业进一步提高,作业量逐年增大,但是,由于我市大部分田间没有机耕道,给机械作业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实现农机化,必须考虑机耕道的建设,使农业机械更好地发挥作用。到2013年末,共建150公里机耕道,道宽3米,基石及铺面20公分,并配排水沟,为农机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农机化水平。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七)、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在我市建设以各类农机户,农机服务会组织为实体,农技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技服务体系。力争到2013年末,全市农机专业户由现在的146户发展到800-1000户,重点扶持作业面积在1000亩以上10户,经营额在50万元以上的农机运输大户10户,经营额在50万元以上的农机修理大户10户,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农机销售大户10户,实现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突破1亿元。

(八)、加强和改善农机公共服务组织的硬件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我市各县农机技术推广、农机化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监理等职能站所得的软、硬件设施得到显著的改善。玉龙县、宁蒗县、华坪县的农机化技术学校分别建设面积为250万㎡的培训教学楼一幢,面积2500-3000㎡的硬化训练场地,地块面积100㎡的机房一座,投资总额为300万元;玉龙县、永胜县、宁蒗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分别建设面积为250㎡的综合楼一幢,总投资240万元;一区四县的农机安全监理站分别建设面积为150㎡的办公服务房一幢,农机安全监测线一条,总投资240万元。

五、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

1、小麦、大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2、玉米联合收获及青贮机械化技术

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4、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5、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

6、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

7、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

8、畜牧饲料生产机械化技术

9、双低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10、农机化作业标准化技术

六、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市、县、乡三级政府要把农机化工作摆在主要议事日程,将农机工作纳入年度责任考核目标,并成立机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形成常抓不懈的领导体系。

(二)、切实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监理机构扶持和管理,对其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农机职能机构及人员是全市农机化发展的排头兵,它的人员素质及机构运行情况关联着农机发展事业,加强对其人员的培训及其相关管理,将较好地促进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三)、切实完善农机化投入机制。借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的契机,确立农机化发展的投入机制。设立农机化发展基金,主要来源是:1、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内农业基金的10%:2、粮食自给工程资金的20%;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10%;4、农业合作开发基金的15%;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10%等。确保全市每年农业机械化总投入1500万元以上。

(四)、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的布局,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

1、在装备结构上,要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机械与农村其它机械的比例,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量效协调发展的路子。

2、在发展结构上,坚持农、林、牧、渔等各类行业并举,耕、播、管、收、加各环节并重,重点抓好“四个转变”。由主要抓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由抓农田作业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转变;由抓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向全面提高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转变;由抓田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转变。

3、在发展布局上,要打破区域极限,突出行业特色,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搞好区域发展布局,逐步形成区域发展优势;

4、在农机与农艺结合上,坚持农艺与农机相配合,农机与农艺相协调的原则。要根据农作物的农艺要求、开发、研制、推广适用的农业机械,以农机化标准化带动农艺改革与发展。要改善农作物农艺方式,积极适应农机装备和农机结构,以此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五)、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机”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农机化科研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创新农机化推广制度和服务模式,稳定基层农机推广队伍,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含量。

(六)、进一步加大农机化执法力度,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和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出发,加大农机执法力度,坚持农机安全监理备案制,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增强服务功能。认真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加强牌证管理,努力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继续深入开展“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狠抓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做到依法办事,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方便机手,使创建活动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建立规范的农机市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七)、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

1、加强农机园区建设,认真抓好农机示范园的建设,在全市建设5处高标准的农业机械化示范区。

2、着力增育农机作业、技术服务、销售、信息咨询等服务市场,积极扶持、引导和发展农机大户,探索和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扩宽服务领域,推进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

(八)、积极引进消化、吸收、推广新机具

坚持农业机械化“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同生产厂家、技术科研部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力度,促进技术升级,为改善我市的农机装备提供技术支撑。

机械工作计划篇9

一、概述

根据检修工作量、检修时间、检修间隔时间、检修费用来源的不同,冶金机械检修可以分为三类:小修、中修和大修。其中,大修是为了设备恢复到良好状态而实施的修理。冶金机械大修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大部或全部解体,修理机座、机架等主要部件,对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使缺陷得到全面彻底地清除,恢复设备原有性能、精度和效率。

二、冶金机械大修的计划管理

冶金机械大修计划是冶金生产计划重要内容之一,是冶金机械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冶金机械性能,从而提升冶金机械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冶金生产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冶金机械大修计划的任务

冶金机械大修计划是落实大修工程和实施机械大修的规划安排,通过大修计划的编制,然后执行计划,最后检查计划落实情况,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工期和进度,限额完成大修计划,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编制冶金机械大修计划并执行机械大修计划,把机械大修计划纳入全部大修工程项目之中,便于企业实施统一的计划安排;二是做好大修计划的综合平衡工作,在生产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中,要确保全部大修工程项目的落实,特别应做好各个环节之间、项目之间和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同时,积极落实好大修资金的协调工作,合理安排施工力量,确保其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员分配的协调性;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应适时调整大修计划。随着生产情况的变化、后勤保障的变化、施工进度的变化和设备运转的变化等,应对计划及时进行调整,并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计划的动态性、适应性和针对性,以适应工程的发展的需要。

(二)制定冶金机械大修计划的原则

制定冶金机械大修计划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坚持立足实际,动态管理的原则。在项目确定是,必须首先对冶金机械大修工程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地调查论证;二是在冶金机械大修周期到来的时候,必须坚持检修。检修时,冶金机械大修工程项目的目标应明确,应拟定详实的方案,特别应考虑大修项目要需要的条件和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等,并应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以为今后的机械大修准备可贵的第一手资料;三是科学规划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要突出重点和难点问题,而且应做到统筹兼顾,检修流程清晰明确,特别是在资金的使用上应坚持控制成本,力争用最小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四是严格落实计划的执行检查制度,对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计划执行情况都应进行仔细地检查,实施全程监控制度,并及时做好记录。若发现问题,应要求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后才能实施下一步工作;五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于在冶金机械大修工程项目中检修不力,导致事后机械事故的当事人和主管领导,应进行责任追究,以确保计划执行的严肃性,提高计划的执行力度。

(三)冶金机械大修计划的种类

一般而言,冶金机械大修划有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季度计划。一是长期计划的期限是五年,它的主要内容的部控三炉三机的大修项目;二是在确定长期计划大修项目时,应把冶金机械的现状、大修周期和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特别应充分考虑到本企业总体的改造规划和生产发展规划,以确保冶金机械大修计划与企业总体规划的一致性;三是切实做好年度计划。年度计划是冶金机械大修计划中最主要的计划 ,是年度大修工程的主要依据。它的主要作用是综合平衡,宏观规划。年度大修计划主要是综合考虑一个年度内的生产情况、人力资源、资金分配和材料购置等各种工作的;四是季度计划。季度计划是年度计划的具体深化,它主要是把大修工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材料、施工力量、工期、进度、开工日期等进行具体安排。

(四)冶金机械大修计划的编制

在冶金机械大修计划管理中,第一步是大修计划的编制,这是计划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初始环节。编制计划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上下结合。即先由公司主管部门安排编制计划的要求,并且提出具体的注意事项,特别应注明编制计划所需要的各种参考数据。

三、冶金机械大修工程施工管理

大修工程的施工是复杂而工期紧,如高炉、焦炉、炼钢炉或轧钢设备的大修,工程量大、施工单位多、施工人员多。一般大修工程安排都很紧,施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施工中,在修指挥部要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协调指挥各单位、各个专业按既定网络计划施工,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指挥部每天要召开指挥部会议,由各个施工单位或专业组汇报安全情况、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当发现实际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进要立即采取措施调整计划,确保按计划工期完成。在安全方面要做好预测,制定对策,防患未然。在拆除阶段,要及时核实缺陷情况,发现隐患,并做好拆除记录。清洗安装阶段,要搞好质量检查,注意封闭工程的验收,注意液压油路的清洁畅通,同时要做好安装记录。在安装阶段,要及时做好试车准备。由双方共同派人组成试车、验收小组,及时安排试车计划,制定试车规程,制定试漏,试压标准,规定试运转时间或次数及烘炉温升曲线。在施工单位交出拆除及安装记录后,开始试车。

总之,冶金机械大修计划、工程管理探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其研究工作,创新工作方法,确实落实好冶金机械大修计划和工程管理。

机械工作计划篇10

一)规范具有合法资格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生育药械行为。

二)规范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和技术服务质量。

三)查处生产、销售伪劣成人“性用品”行为,规范广告宣传,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四)严厉打击计划生育药械生产、流通、使用环节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使用活动。

五)构建诚信氛围,增强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诚信守法意识、质量责任意识,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六)廓清执法体系,提出建立完善计划生育药械和成人“性用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建议,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监管能力。

二、工作内容和重点

一)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生产企业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的行为,监督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开展计划生育药械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专项检查。

二)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经营企业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药品经营企业经营销售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的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经营销售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经营销售终止妊娠、促排卵等药品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的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经营企业出租《药品经营许可证》或允许他人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

三)查处违法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严肃查处未经审查批准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的行为。查处篡改或超出批准内容对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进行虚假违法宣传的行为。

四)查处违法使用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的行为。查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使用终止妊娠药物、促排卵药品的行为。

五)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打击无证生产、经营成人“性用品”行为。重点打击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擅自生产计划生育药械的违法行为,打击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擅自经营、销售计划生育药械的违法行为;打击无照生产、销售成人“性用品”违法行为;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黑诊所”及无相应行医资质的人员非法进行人工终止妊娠和使用促排卵药品的行为;重点查处擅自出厂、销售和进品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强制性认证证书产品的违法行为,重点打击仿造或冒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

六)查处生产和销售有质量问题并对消费者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的成人“性用品”违法行为;查处违法成人“性用品”广告。

七)建立完善计划生育药械和成人“性用品”监管机制。调查研究计划生育药械和成人“性用品”市场准入、生产、经营、广告宣传、使用中存在突出问题,提出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奠定基础。

三、组织领导及部门职责

专项整治行动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人口计生部门牵头组织,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卫生局、工商局、公安局参加。市上成立陇南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口计生委。

各县(区)专项整治行动在县(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进行。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牵头,负责起草行动方案,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建立信息沟通和协调通报制度,掌握各部门工作进展;协调并负责向政府领导汇报工作进度和向社会相关信息,定期公布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果、典型案件查处情况;组织各部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规范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科普宣传活动。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清理整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服务人员使用终止妊娠、促排卵药品的行为;查处将国家免费供应的避孕药具有偿销售的行为。研究计划生育药械使用中存在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查处无《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药品、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擅自生产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查处无《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擅自经营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查处药品生产企业违法生产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为标准生产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的行为,监督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开展计划生育药械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专项检查;查处药品经营企业违法经营销售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的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经营销售的行为;查处违法经营终止妊娠、促排卵等药品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的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经营企业出租《药品经营许可证》或允许他人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研究计划生育药械生产经营违法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法规的政策性建议。

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查处擅自生产、销售、进口应当获得而未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产品的违法行为,以及仿造或冒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

四)卫生部门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配合,查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黑诊所”及无相应行医资质的人员非法进行人工终止妊娠和使用促排卵药品的行为;清理整顿医疗机构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规范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使用终止妊娠药物、促排卵药品的行为。研究医疗机构中计划生育药械使用存在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五)工商部门负责,卫生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配合,查处无照生产、销售成人“性用品”违法行为;查处虚假违法的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查处违法成人“性用品”广告。

六)公安部门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部门、工商部门配合,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劣计划生育药械等犯罪行为。对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予以处理。

四、时间安排

全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于年集中开展,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部署队伍

制定印发《陇南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县(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县(区)本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各县(区)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年月底以前,各县(区)要将落实全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情况、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上报市计划生育药械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自查整治阶段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按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整治工作。各县(区)对本地区的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对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整治。

各县(区)及市级相关部门汇总当月本系统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并填写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进展报表和执法监督报表报市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级办公室汇总后于每月28日前报送省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级相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同时报送各自相应的省级主管部门。

各县(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报告报送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督查总结阶段

月份市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术监督、卫生、工商、公安部门将组成督查组对各县(区)开展专项整治的情况进行督查检查,此基础上,查漏补缺,迎接月份国家、省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术监督、卫生、工商、公安等七部门的督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计划生育药械的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抓好这项工作,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要围绕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将专项整治行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级分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这次专项整治行动要组织督查验收,对工作开展好的县(区)和单位要进行表扬,对工作开展较差的县(区)和单位要通报批评。

对计划生育药械市场的专项整治是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整治工作情况市上将纳入对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各县(区)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狠抓落实,抓出成效。

机械工作计划篇11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药械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一)规范具有合法资格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生育药械行为。

(二)规范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和技术服务质量。

(三)查处生产、销售伪劣成人“性用品”行为,规范广告宣传,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四)严厉打击计划生育药械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使用活动。

(五)构建诚信氛围,增强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诚信守法意识、质量责任意识,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生产企业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的行为,监督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开展计划生育药械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专项检查。

(二)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经营企业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药品经营企业经营销售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的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经营销售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经营销售终止妊娠、促排卵等药品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的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经营企业出租《药品经营许可证》或允许他人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

(三)查处违法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严肃查处未经审查批准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的行为,查处篡改或超出批准内容对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进行虚假违法宣传的行为。

(四)查处违法使用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的行为。查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使用终止妊娠药物、促排卵药品的行为。

(五)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打击无证生产、经营成人“性用品”的行为。重点打击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擅自生产计划生育药械的违法行为,打击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擅自经营、销售计划生育药械的违法行为;打击无照生产、销售成人“性用品”的违法行为;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黑诊所”及无相应行医资质的人员非法进行人工终止妊娠和使用促排卵药品的行为;重点查处擅自出厂、销售和进口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强制性认证证书产品的违法行为,重点打击伪造或冒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

(六)查处生产和销售有质量问题并对消费者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的成人“性用品”的违法行为;查处违法成人“性用品”广告。

(七)建立完善计划生育药械和成人“性用品”监管机制。调查研究计划生育药械和成人“性用品”市场准入、生产、经营、广告宣传、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建立完善相关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奠定基础。

三、落实职责分工

专项整治行动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市人口计生局、*局、卫生局、福清海关、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参加,成立福清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和对各镇街、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下设办公室,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会议召集、人员组织、行动协调、信息交流、调查研究、汇报总结,对各级各部门履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办公室设在市人口计生局。

各镇街要着重抓好计划生育药械市场整治的宣传工作和排查工作,配合开展整治行动。

各有关部门在专项行动中的职责分工是:

(一)市人口计生局:负责起草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做好信息沟通和协调通报,协调并掌握各部门工作进展;协调并负责向市政府及福州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度,向社会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典型案件查处情况。

组织开展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科普活动;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计划生育药械的采购制度;对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计划生育药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清理整顿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检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行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情况,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使用终止妊娠、促排卵药品的行为;查处将国家免费供应的避孕药具有偿销售的行为,检查免费调拨避孕药具的计划制定及执行情况、调入避孕药具的建帐、入库、库存、质检、发放情况。核对药具仓库的库存数量,检查入库、出库、报损等各项手续是否完备,有关凭证是否真实、有效。会同有关部门,核查辖区内的药械市场有无免费避孕药具有偿出售情况。

(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无《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计划生育药品、生育调节药物的行为;查处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计划生育器械的行为以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的行为,监督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查处无《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擅自经营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开展计划生育药械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专项检查;查处不具备化学药制剂、生化药品经营范围的药品批发企业超范围经营终止妊娠药品的行为以及将终止妊娠药品销售给药品零售企业的行为;查处违法经营销售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的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经营销售的行为;查处违法经营终止妊娠、促排卵等药品的行为;查处无证经营宫内节育器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的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经营企业出租《药品经营许可证》和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加强、宫内节育器、米非司酮片等重点品种的监管。配合工商部门查处虚假违法的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

(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强对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计划生育药械产品(橡胶)生产企业的动态监管,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查处未经认证擅自出厂橡胶的违法行为;重点查处销售无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橡胶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伪造、冒用、买卖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或者认证证书的违法行为。

(四)市卫生局:依法查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黑诊所”和无相应执业资格人员非法进行人工终止妊娠和使用促排卵药品的行为;加强对依法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对全市医疗机构使用计划生育药械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健全完善计划生育药械的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结合“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专项治理”工作,检查终止妊娠药物、促排卵药品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制度,规范使用终止妊娠药物、促排卵药品。(市人口计生局配合)

(五)市工商局: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凡申请从事计划生育药械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法属于企业登记前置行政许可项目的,必须提交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并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条件,方可核发营业执照。与卫生、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管、人口计生部门配合,查处无照生产、销售成人“性用品”的违法行为。查处虚假违法的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查处违法成人“性用品”广告,查处未经审查批准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的行为。

(六)福清海关、福清出入境检疫检验局:依法加强对进出境的计划生育药械、成人“性用品”的监管,防止不法货物、物品进出境。积极协助相关部门调查了解专项整治相关商品进出口情况,进一步明确重点监控商品的范围。

(七)市*局: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等犯罪行为。对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予以处理。

四、有序安排时间

全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于20*年集中开展,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年4月1日—4月15日)。成立福清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下发《福清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各镇街要相应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镇街和部门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动员和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年4月—20*年10月)。各镇街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确定工作内容和重点以及职责分工,认真组织、扎实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对本地区和本部门监管范围的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对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整治。根据各镇街、各有关部门的自查整治情况,市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将组织督查。

自20*年4月起,各相关部门汇总当月本系统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并填写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进展报表和执法监督报表,于每月20日前报送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迎检阶段(20*年9月—20*年11月)。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对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于20*年10月15日前,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将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报送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做好迎接上级检查的准备工作。

五、几点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要从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要围绕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将专项整治行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级分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定期研究制度,及时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镇街、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每月一通报。对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镇街和部门要予以通报表扬;对措施不力、效果不好、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镇街和部门要通报批评。

(二)突出重点。各镇街、各部门要按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地区,抓好关键环节。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专项治理”工作,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联合查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限期整改;对大案要案做到案件调查清楚,依法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机械工作计划篇12

一、项目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所谓项目式教学法具体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通过将机械设计的工程项目和机械设计的具体课程进行结合,在机械设计项目工程的实践当中,将机械设计的知识运用到机械设计工程项目的具体操作中去[1]。在项目教学法当中,老师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将适合学生的项目由学生完成,老师在项目与教学法当中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工作。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一)项目教学法将机械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

在传统的机械教学方法当中,往往是注重理论教学,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对机械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单调的讲解方法,去进行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2]。在这种教学方法当中,由于机械设计这门学科本来就很抽象,因此,学生很难对机械设计的知识进行理解。而在项目教学法当中,在学生掌握一些理论知识之后,老师就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为学生选择适合学生的机械工程项目,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具体的机械设计实践操作。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机械设计知识的实践操作。

(二)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们对机械设计进行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机械设计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进行的,教学主要是围绕老师进行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机械设计的思路往往跟随老师进行,因此学生的创造性思路就会发挥不出来。与此不同的是,在项目教学的方法当中,老师在传授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就会让学生自己进行机械设计的项目工程,在这个工程当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机械设计的项目工程,由于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是充当辅导的作用,所以学生就会拥有自己的机械设计的思路,因此,在机械设计当中,运用项目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当中的运用

(一)对机械设计的项目进行确定

在对机械设计的项目进行选择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结合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析,选择既能反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又能适合学生能力的项目工程。在项目的创作周期的选择上,往往会选择两周之内能够完成的项目。从项目的来源来看,这些项目往往是老师与企业的课题。例如,在机械设计项目的选择中可以选择零件的设计以及动力学分析等等设计的模型[3]。在对项目的选择当中,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能力的机械设计项目工程。

(二)制定机械设计项目教学的计划

将项目确定之后,老师还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情况之下,每一个小组里面有五个同学,除此之外,还需要选出一个小组组长,项目组的小组长需要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的具体内容,确定项目组的项目规划和安排,同时还要安排项目的进度和项目的时间规划。在项目当中,老师主要需要对机械设计项目规划进行审核,当老师把机械设计项目的规划审核之后,如果项目规划审核合格,那么就可以进行项目计划的实施,如果项目计划出现一些不合理之处,老师应该要求该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来对规划进行完善。

(三)对机械设计项目计划进行实施

当机械项目的规划通过老师的审核之后,项目组的小组长就需要把机械设计的项目分给不同的小组成员,每一个小组成员根据项目组的小组长的规划进行项目计划,每一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去查阅资料,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自己负责部分的机械设计计划。除此之外,项目小组应该在一定时期之内进行交流,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展,对于不能够解决的问题,项目小组的成员可以对一些成员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答疑,集中处理,共同克服机械设计项目中的难点,大家共同努力,推动项目的正常进展。对于项目小组中大家都不会的问题,就需要老师集中进行处理,通过答疑让学生们的疑问得到解决,使学生们加深对知识的印象,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在机械设计项目当中遇到的共同问题,老师还应该进行总结,集中向大家进行强调[4]。

(四)评估项目计划

在机械设计项目完成之后,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汇报,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进行机械设计项目汇报的同学,由指定的同学进行汇报[5]。老师则需要对项目计划进行评估,根据同学们的表现,老师给学生们进行打分。

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项目教学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项目教学法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因此,受到了机械设计专业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顾蓉蓉.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6):180-182.

[2]陈修祥,王泽,孙奎洲等.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机床拆装项目教学[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4):120-123.

机械工作计划篇13

机械装备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装备效能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会迫及企业的兴衰存亡。对此,公司领导有清醒的认识,能够从生存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公司机械设备的保值增值率、机械设备装备规划等重要机械管理指标列入经理任期目标:机械完好率、利用率、机械事故频率等年度经济技术指标目标,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列入公司年度工作目标。公司对机械设备管理机构设置、管理网络建设、现代化管理设备及管理手段的应用,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机械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 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公司于1995年取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有8项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列为质量管理体系受控文件,机械设备的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1996年,根据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我们修订完善了18项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细化。1998年,公司取得ISO9002质量体系国际互认证书,公司根据自身特点,总结几年来的机械管理经验,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再次进行修订。13个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被列为质量管理体系受控文件,机械设备的供、用、管、养、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均有制度可依。

公司建立了较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网络,并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制。机械管理专职机构各岗位建立了较细致的工作程序,并明确各岗位间的工作接口关系,机械管理的兼职机构及人员,业务上受专职机构领导。机械管理网络的有效运转,各级管理责任的落实,使机械设备管理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司装备有800多台微机,公司总部及规模较大的项目工地均建立了局域网,为机械设备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机械设备的资产台帐管理、机械费用计提、调度管理、统计管理、单机核算、机械配件管理均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公司的机械设计运用了有限元电算、三维技术、CAD绘图等先进手段。

3 强化机械设备的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

电力基本建设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很高,作业连续性又很强,实施大规模的机械化交叉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安全运行状况的优劣,对工程工期经济效益、企业对业主的信誉影响极大。加强机械设备的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是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提高机械完好率,降低事故频率行之有效的手段。几年来,公司致力于实现机械设备监督检查的”计划——实施——检查——整改——复验——关闭”的闭环管理,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适合电力基建单位特点,操作性较强的《机械设备现场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受控文件),并根据公司的机械装备机种机型,颁布了企业内部的机械设备监督检查评分标准。机械设备的现场监督检查按照”标准统一,分级组织的原则进行,公司级.项目工地级、二级单位级的检查相结合,普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的重点抽查及项目工地间的互查相结合,对查出的问题开具《机械设备监督检查限期整改通知单》,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并书面反馈整改情况, 资产管理部门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关闭。机械设备的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的强化,使大量的机械设备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的保证了机械设备安全运行。

4 推行机械设备的计划保养、计划维修,保证机械设备良好的技术状况

机械设备的及时保养与合理维修,是保证机械设备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工作,公司正确引导和监督机械使用部门处理好用、养关系,推行强制性的计划保养及预防性计划维修,《机械设备保养制度》、《机械设备修理制度》明确了各级保养及维修的范围、责任部门,计划编制、计划实施及相应的监督程序,一、二、三级保养以及换季保养、转移保养均实行《机械设备保养润滑通知单》制度,机械使用部门的专职工程师(或机械管理员)根据保养规程及机械的使用计划,已作台时,编制机械的月度保养指导计划,并根据保养计划及累计实作台时,开具《机械设备保养润滑通知单》,明确保养项目,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技术要求、油料牌号、完成期限等内容,实施保养作业的责任人书面反馈保养计划完成情况,根据保养类别及分级,由相应的管理人员对保养计划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关闭,机械设备的第三级保养列入项目工地的生产计划,与生产计划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

5 实施机械设备的达标管理,充分挖掘机械的潜力,提高机械的装备效能,推进机械设备综合管理水平

电力基建项目已全面推上市场,且受电力基建市场萎缩的大环境影响,基建市场的竞争更加严酷,使得本来就处于微利状态的施工企业更加困难,靠投人大量资金购置新设备,满足生产需要的做法,绝大部分企业很难承受,如何充分挖掘现有机械的潜力,提高现有机械的装备效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技术准备,公司于1999年初,开始推行机械设备达标管理,该办法的宗旨是: “客观评价现有机械的实际技术状况,分析机械的投入产出效益,合理投入资金、人力、物力,统一标准,统一行动,较大幅度的提高机械设备的平均技术水平,实现以相对较低的投入去充分挖掘现有机械的效能的目的”。

推行机械设备的达标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公司根据行业特点以及机械设备的结构、用途,结合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作业环境、保养难度、关键的保养点等因素,制定出15类机械的检查评分标准及达标标准,标准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15个检查评分标准同时适用于机械设备现场监督检查的评分,机械设备达标验收后,仍用此标准定期对机械机械设备技术及管理状况进行检查评定,以保持达标成果。

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人是关键因素,对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的检查考核结果,受机械的新度系数、作业环境、突击保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客观反映机械设备管理的综合水平,公司制定了《机械设备管理达标检查评分标准》,人、机考核相结合,对机械使用部门的机械管理网络建设、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机械管理制度建设及制度贯彻执行情况、机械操作维修人员的培训、“三定制度”的落实,机械操作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机械设备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及综合管理状况进行检查考核,提高对机械使用部门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促进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6 重视机械资产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机械资产的经营效益

加强机械资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发挥机械的最大经济效益,因而,必须重视和加强资产的经营管理工作,必须从“管家”看家守财的模式中走出来,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的结合上,放在资产的经营运作上。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机械资产的经营管理。

(1)调整资产结构,改善装备素质。

结合公司面临的市场形势,对公司的机械资产结构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中,长期的资产结构调整计划,按照“科学分析现有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对电力基建市场的适应性,对部分性能落后、机械费用成本高以及长期闲置的机械进行合法出让,回收资金置换新装备,对部分可以以较少投入改善性能的机械进行技术改造, 逐步调整现有机械资产结构”的原则,实施资产结构的调整,改善装备素质。

(2)加强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提高选型科学性。

机械设备选型适应如何,将直接影响机械的远期经济效益,公司非常重视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对大中型机械的选型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多方搜资、分析,比较其价格、运行、维修、转移成本,对远期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预测,提高选型的科学性。

(3)优化施工项目的机械配置方案,合理控制机械配置规模,降低机械费用成本。

机械设备的调配改变以往“满足供应”的原则为“满足使用”,对新开项目工地机械配置规模进行合理控制,促使提高利用率,减少机械占用,并对机械的转场费、按拆费、设施费等进行预算、比较,优选最经济的配置方案,减少机械转场、按拆、设施费用支出,控制机械费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