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实用13篇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1

Key wordsDonating blood without compensation;Nurse;Occupation training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国家卫生部为落实《献血法》,组织国内输血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一法两规)。随着"一法两规"的深入贯彻与实施,北京市于2007年实现了100%自愿无偿献血,顺利地完成从计划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的过渡,确保了北京市临床用血的安全、足量、及时供应。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和密云中心血站采血科室的采血护士占总人数的73%, 按照"一法两规"的要求,采血护士肩负着血液知识的宣传普及、献血者健康征询、血液采集、献血前、中、后的护理,以及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职责。采血护士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所肩负的职责上看,在采供血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采血护士的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血液采集的供应与安全。为了提高采血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强教育与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是提高采血护士工作技能的基础和关键。为此,《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采血护士除了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外,还应经过"血液安全急救、相关岗位工作程序及法律责任的培训,以及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为了解北京市部分采供血机构采血护士对于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我们就此开展了调查研究,以达到对采血护士进行系统、规范、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供依据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及密云中心血站的全部采血护士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与测试,年龄跨度为18~55岁,涵盖不同学历及职称。本调查表经解释目的和意义后,由笔者分3次亲自发给调查对象,现场回收。实际发出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8份,应答率98.8%。

1.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研究方法,咨询业内相关专家,制订统一调查问卷。

1.2.1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信度指标主要是cronbachα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0.695,表明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1.2.2效度分析

本研究中问卷分量表和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23和-0.794,表明内容效度较高。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307,低于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从而表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较高。

1.3调查内容

①一般信息:性别、年龄、护龄、血站工作年限、学历及技术职务;②无偿献血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共5题);③无偿献血专业知识(共50题);④专业技能知识及沟通技巧(共20题); ⑤相关知识、信息的获得渠道为(多选题)。2、3、4部分合计75题,答对一题计1分,满分75分,得分60分(80%正确率)以上为合格。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以均值和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以中位数表示。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中位数的比较用非参数检验, 率的比较用X 2检验,趋势性检验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应用 logistic回归模型, P

2研究结果

2.1护士总体知识与技能得分及合格率

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 158份。平均得分为72.63±11.82分,合格率为88.6%。

2.2不同特征护士组间知识与技能得分及合格率

将研究对象分别按年龄、护龄、血站工作年限、学历及技术职称分为不同组别,比较各组人群的得分情况。结果显示:②③④部分知识考核及总得分均随着年龄、护龄、学历及在血站工作年限的增加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表1)。高学历组及中级职称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其他组(P10年组得分显著高于低年龄组和护龄

注:*: P

不同组间综合得分合格率的比较:采用上述分组模式考察各组间合格率,年龄>40岁组合格率为98.13%,护龄>10年组合格率为96.54%,在血站工作年限>10年组合格率为96.83%,本科学历组组合格率为98.92%,中级职称组合格率为97.14%显著高于其他相应组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

注:*: P

影响合格率的多因素分析:为进一步了解上述因素对考查合格率的影响,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护龄、血站工作年限、技术职称及学历与考察合格率有独立的关联,见表3。

注:设定变量 : 1=护龄1~5年;#:1=血站工作年限1~5年

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本研究中,64.2%的调查者在工作中曾有回答不出献血者提问的经历,这一问题在低年资的护士中更为普遍,护龄

3讨论

国际上普遍认为固定献血者是血液来源和血液安全的可靠保障。目前,北京市临床供血虽然已实现100%来自无偿献血者,但是街头流动一次性献血者占90%以上。血液来源极易受气候、突发事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献血者不合格率较高,因此,在北京发展固定献血者队伍,对于北京市血液来源与血液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一次愉快和美好的献血经历是再次献血的动力【1】。因此,通过培训提高采血护士的沟通能力和相关知识水平,增强献血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护理人员有效地普及科学的血液知识,让更多合格的献血者成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成为当务之急。

血站采血护士的角色定位与医院护士的角色定位不同,她们的角色定位是由无偿献血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名称职的采血护士不仅要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优质、高效、舒适的服务,还要把社会上捐血助人,奉献爱心的精神传递到每一名献血者身上,使他们也成为无偿献血的宣传员与志愿者。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采血护士岗位技能与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水平,以弥补采血护士岗位特殊性的需要与学历教育的不足。

本研究中,64.2%的调查者在工作中曾有回答不出献血者提问的经历,这一问题在低年资的护士中更为普遍,护龄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无偿献血的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能知识等方面,不同年龄组的采血护士均具有较高的掌握程度,总平均得分为72.6,合格率为88.6%。而年轻护士的知识储备、处理献血反应的应急能力、与人沟通的技巧等方面比护龄长、年长的护士差。同时,年龄、护龄和在血站工作年限较长及高学历组综合考查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这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多因素分析提示护龄、血站工作年限及学历与考察合格率有独立的关联。

本研究被调查者中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年轻组中(年龄

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健康向上、知识技能全面、乐于助人的采血工作人员对于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 ,探索一套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采血护士的职业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及考核测评体系对于采供血机构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新员工的招聘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解冬梅,浅论无偿献血者健康献血心理的培养,中国医药研究, 2005(4): 341-342.

[2] S Glen,Healthcare reforms: implica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acute and critical care nurses. Postgrad. Med. J., Dec 2004; 80: 706 - 710.

[3] L. R. Salm, F. Saillour-Glénisson, S. Tricaud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urses' poor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transfusion safety procedures in Aquitaine, France. Int. J. Qual. Health Care, Feb 2002; 14: 25 - 3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北京.199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199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006.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2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规定,采血护士应符合血站关键岗位人员资质要求,须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执业护士资格和护士以上职称、全国采供血机构人员上岗考试合格、非传染病病人及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携带者,经血液安全和急救培训合格者。而要适应献血护理工作,还需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培训的目的除使护士掌握更多的献血护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其沟通能力,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其工作技能。

1.1培养和提高献血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首先是培养护士的政治思想素质,采血护士的工作不但关系到献血者的健康,还关系到受血者的安全,因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时每刻牢记自身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其次是提高护士的自身专业素质,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许多献血者对“针头”感到害怕,以致不愿意或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反应,所以业务能力的提高是确保采血护理质量的首要内容,只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等基本功,保证一针穿刺率,尽量减少穿刺带来的疼痛,才能使献血者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愉快完成整个献血过程。第三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献血护理工作人员,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千差万别的献血者,这就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掌握与献血者的沟通技巧和有关心理学知识,才能和献血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提供更好的献血护理服务。

1.2培训的内容包括:1)职业道德。2)与血液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献血法》、《血站质量管理办法》、《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等。3)中心质量体系文件。如《献血服务规范》、《血液采集操作规程》、《安全与卫生管理程序》等。我们通过集中讲课、讨论、抽查、考核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并认真评估每次培训效果,使护士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完成对献血者整体护理的要求。

2 规范献血护理操作,强化整体护理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强调献血前、中、后全过程的护理,即体现为整体护理模式,使我们意识到无偿献血过程中整体护理——以献血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将护理程序和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化地运用于无偿献血全过程的重要性。我们的实践说明,对献血者的献血疑虑做针对性的宣传和指导,并在献血全过程提供系统的护理,可使献血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无偿献血,并顺利完成献血过程。

2.1加强献血过程的心理护理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尤其是进行每项主要操作之前,应当与献血者沟通并取得配合,特别是初次献血的他们,通常对各种操作都表现得很紧张,应主动介绍有关献血知识和献血过程,在各种操作前给予详细的指导,比多次献血的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而经常献血的也有可能在献血时特别紧张,同样需要给予信心,但他们知道熟悉献血的整个过程,通常不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指导,我们可以询问了解上次献血的情况及献血后的感觉,并表示感谢,以此满足献血者“传递爱心,拯救生命”的大爱心理和被尊重、被关注的感觉得到体验。种种这些都有赖于我们护士与献血者交流和沟通的技巧能力,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一定要亲切、温暖和灵活,避免模式化、套话等语言给献血者带来冷漠感。实践证明,通过献血过程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献血者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3]

2.2重视献血过程中的献血反应护理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密切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和面色,同时向献血者讲解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献血结束后,要告诉献血者在献血休息区休息10—15分钟,食用一些茶点,这样一方面保证献血者身体因缺血而作一定的调整,另一方面我们可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护理,在确定献血者身体无异常时,才允许其离开。一旦发现献血者面色苍白,晕厥等献血反应,医护人员的表现一定要从容冷静,决不能显出紧张和慌乱,立即拔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护好针眼,防止血液外溢;扶献血者平卧,取头低脚高位,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和大脑供血;头偏一侧,防止呕吐;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处理。在处理反应的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与其亲切交谈,耐心解释,最后认真记录献血反应的症状、处理和转归,做好回访工作,对献血者给予感谢和精神鼓励,满足献血者提出的回访方式和要求。

3 严格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提高献血护理质量

献血护理质量表现在管理的每个细节,体现在护士的每个具体操作中。为增强护士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我们每年制定科室质量分目标,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献血护理质量全面检查,并不断总结和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影响血液质量,易出现、常发生的问题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关键控制点的操作;对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的使用,及时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由质量监督员指导学习及反复练习,并督促执行。做到狠抓大环节,不疏漏小环节。这样有效的降低了差错事故的风险,使献血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保证。

4 结语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发展,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让献血者满意,让社会认同,是每个采供血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目的和献血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本中心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等法规制度和规范要求,通过严格控制质量管理,强化和规范护理操作,实施细致的质量考核制度,使得护士的采血一针率达到99.7%,献血者满意度达到96.8%,献血反应率和护理差错事故较以往明显下降,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质量管理能力普遍提高,采供血服务质量水平和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参考文献: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3

1 统计对象及统计结果、分析方法和应对办法

1.1 统计对象及统计结果2010年我市共有43373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因采取科学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方法,全年仅有127例献血者出现皮下瘀血反应,约占总献血人数的0.29%。较之2009年明显减少了0.5%(2009年全年总献血人数42768人次, 献血后出现皮下瘀血反应者为339例, 约占总献血人数的0.79%)。

1.2 分析方法经过对上述两年无偿献血后皮下瘀血反应者进行统计,并分析出皮下瘀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预防及护理方法不当造成的。

1.3 应对办法在整个采集血液过程中,除严格按照血站操作规程操作外,我站要求采血护士要认真总结采血经验,不断提高采血技术,并开展了技术练兵、比武和经验交流活动,总结出一整套皮下瘀血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皮下瘀血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使个别献血后出现皮下瘀血反应者,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恢复正常。

2造成献血后皮下瘀血反映的原因

2.1 采血护士技术不精,对皮肤进针和血管进针掌握不好,导致穿刺不顺利,由于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及周围组织,加上止血带的长时间压迫,局部血管内压增高,血液很快渗入皮下,导致皮下淤血。

2.2 献血者肘部静脉不够暴露充盈,给采血护士顺利进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常见于肥胖者或部分年龄长者,由于肘部静脉血管不明显,静脉硬化等原因,进针时容易造成刺破血管,导致皮下淤血。

2.3 针眼按压方法不正确,采血护士忙中疏于指导、提醒献血者正确的按压方法,献血者往往用棉球压迫止血时边揉边压,使血管针眼处不断被凝血因子黏合住,又不断被揉开,导致皮下淤血。

3 献血后皮下瘀血反应的外在表现与主要体征

3.1 外在表现:献血者献血后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痛,青紫肿胀、肢体活动受限。

3.2 主要体征:在献血者献血部位皮肤表面可见沿血管走行方向出现大面积皮下淤血,呈红、紫黑色,皮温略高,压痛明显,个别伴有焦虑、恐惧心理,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加快、心跳加速。

4 献血后皮下瘀血反映的预防和护理

4.1 对献血环境的要求 笔者在这里阐述的主要是指无菌环境,进行献血屋(车)的合理布局,划分出统一的污染区、操作区、清洁区和无菌区。无菌物品专门放置。各种物品要摆放规范整齐,确保献血屋(车)环境整洁、安全、舒适。因为不洁、杂乱、无序的现场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献血者的心理,也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危及献血者安全。严格执行卫生质量标准【1】定期对流动献血屋(车)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手指≤5cfu/;物体表面≤5cfu/;环境空气≤200cfu/;使用中皮肤消毒溶液≤100cfu/ml;及时反馈监测结果。对不达标的找出原因,填写站内感染报告单,采取措施限定时间改进,并再次监测。

4.2 对心理护理的要求 首先,要向献血者做好解释工作,对首次献血者,用温和的语气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或让献过血的献血者现身说教,防止因过度紧张引起的肌肉僵硬、血管收缩,造成进针不顺利。

4.3 对采血护士操作技能的要求 对采血护士要经常性开展了技术练兵、比武和经验交流活动,认真总结采血经验,不断提高采血技术,尽可能使一针成功率达到100%。

4.3.1 严格执行采血技术规程。采血时,要严格筛选血管,选择好穿刺点后,对太细、太深不易看到或摸到的血管不要轻易采血,必要时做好两肘部血管对比。要以穿刺点为圆心,由内向外旋转消毒两遍,面积不小于10×10。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穿刺时要准确果断,避免打开针帽的针头在空气中曝露时间过长。

4.3.2练就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静脉穿刺时,一要充分暴露静脉,充分暴露静脉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4.4 对献血者按压的要求 静脉穿刺完毕拔针后,采血护士应做到“三个叮嘱”:一要叮嘱献血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以同等的压力,以皮肤进针点为中心,沿血管方向同时按压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按压针眼时间在5min以上;二要叮嘱献血者在按压的同时,抬高献血侧前臂,使献血者献血侧前臂自然弯曲,并高于穿刺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因静脉抽血引起的不适.

总之,预防和护理献血后皮下瘀血反应是一个系统工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4

1 献血前护理

1.1优化采血现场的环境 采血现场整洁、卫生和安全的采供血作业场所,让献血者从感观上取消顾虑,愉快地投入到献血中去。

1.2 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态度 只有树立了优质服务的观念才能保持优良的态度,服务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对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所追求的服务质量都是上乘的,给初次献血者带来了勇气,给再次献血者带来了信心和动力。

1.3 良好的沟通技能 沟通方式包括口头语言、身体语言,良好的沟通技能是提高首次献血发动成功率和减少输血反应的主要方面。有很多公民对无偿献血不了解,心存顾虑,如果献血服务人员能熟练运用血液生理知识解答献血不会伤害身体,且有益身体健康,更不会传染任何疾病,再加上鼓励的语言,很多人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参加首次无偿献血;遇到不理解的人会说一些对血站误解的尖酸话语,献血服务人员要控制好情绪,友好、和善、诚恳地解释能化解误会;对高度紧张的初次献血者,采血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发现潜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献量不足或不良反应的发生[1-3]。

1.4心理疏导 多年的工作经验得知,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有奉献、怀疑、自己想体检一下、隐匿、家里有患者想用血、累计储蓄、尝试、徘徊等心理,针对体检、尝试、徘徊心理的献血者,工作人员要耐心细致解释,宣传发动,让他们明白采血器材的安全可靠性,实施心理护理,确保他们在献血中有良好的状态;家里有患者想用血时及时宣传无偿献血用血制度,让其明白早献血早受益;隐匿心理的献血者,一部分是做好事不留名,这部分献血者和奉献、储蓄的献血者一样容易接受一次采400 mL的血液量,同时要保护个人隐私。因此,献血服务人员要学会观察,根据不同的心理做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宣传发动措施,以利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 献血过程的护理

2.1采血护士必备的素质 一名优秀采血护士的采血护理在采供血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报务的主体,这就要求护士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业务素质。一旦发生献血反应,要沉着、冷静,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关心爱护献血者,让其体会到家的温馨;细心照顾献血者,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微笑面对献血者,让其体味到家的舒适。

2.2 加强护士的基本功训练 大多人对粗大的采血针产生恐惧心理,这也是阻止他们跨进无偿献血行列的重要障碍。如果穿刺技术不过硬,不仅会给献血者造成痛苦,还会挫伤献血者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造成负面影响。为此要加强护士基本功训练,尤其对新上岗护士更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采血一针率。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掌握了各型血管的特点和正确的穿刺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静脉穿刺一针率达99%以上。

2.3 静脉穿刺体会 穿刺前要“一看、二摸、三心中有底气”,操作中做到轻、稳、准、快,以减轻疼痛。

2.3.1“一看” 仔细观察血管是否明显,要选择静脉粗直、弹性好,以肘正中静脉为宜。“二摸”对肥胖隐匿性血管、静脉,要摸清血管走向、动作要轻,切忌不要用力过猛。“三心中有底气”工作期间始终以充满自信的心理沉着冷静地进入操作。对可献400 ml的献血者做好动员及解释工作。

2.3.2 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宜,过紧会阻断静脉回流,容易造成凝针,过松血管不充盈,出现血流不顺现象。

2.3.3 进针角度要灵活 对静脉血管表浅者进针角度以15°~20°为宜,血管较深者以30°~40°为宜;让献血者全身放松,保持心情愉快;穿刺时针尖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进入血管后要细心体会落空感,可以防止回血不好时再次进针损伤血管。

2.3.4拔针同样有技巧 拔针时压迫穿刺处的手法不正确或压迫时间过短是造成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拔针时将左手食指、中指并拢指腹顺静脉走向平压在覆盖针眼的敷料上,压迫范围大于皮肤和血管壁两个穿刺点的范围,用绷带适中C好,一般不会使皮下淤血,整个采血过程动作要轻柔规范。

3献血后护理

3.1完成献血后 首先对献血者的爱心及奉献精神给与鼓励,并告知其下次献血的时间;嘱献血者将采血手臂放松、伸直,休息10~15 min,切记对采血穿刺部位搓揉,防止皮下血肿的发生,根据献血员实际情况,绷带20~30 min可取下,4 h后可取下针贴,保持针眼部位干燥、清洁,24 h不要沾水。

3.2献血后注意事项 献血后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3 d内不做剧烈运动、大量饮酒、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一旦发生血肿,24 h内用干净的毛巾冷敷,24 h后热敷,利于皮下淤血的吸收和组织功能的恢复;告之血站的联系方式,如果存在献血前没有如实告知的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高危行为,或献血后感觉明显不适或异常,请及时与血站联系。

综上所述,无偿献血能否顺利完成,能否较好的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与献血者的心理活动和采血护士的护理密切相关。献血者为了挽救患者生命而献出宝贵的血液,采血护士除了要有专门的护理知识和过硬的穿刺技术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4-6],在献血过程中与献血者进行感情交流,特别是对初次献血的献血者,应让其了解有关献血者的健康知识,努力消除缓解其恐惧、紧张情绪,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让献血者把献血过程当成一种精神的升华、美的享受、爱的奉献,让他们的口碑成为无偿献血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陈世孝.无偿献血者献血心态调查及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1.

[2]《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编委会.血站质量管理规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3]赵玉昆.献血时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与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7(20).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5

1. 1 外采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由于血液本身的特点和血液库存管理的特殊性, 决定了血液采集工作具有的特殊性。本血站的采血工作, 主要依靠固定采血点和流动采血车在街头采集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完成采血计划。外采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如工作环境, 工作时间、工作量等, 存在诸多变故。

1. 1. 1 工作量及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 在用血高峰时期或突发意外事故等情况下, 医疗临床用血量急剧上升, 血液库存量受到冲击, 在短时间必须恢复正常的库存量, 因此会延长工作时间, 加大工作量, 外采护士超负荷工作。另一方面, 在农忙时期和大专院校放假期间, 农村和学校献血人数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同样会造成工作时间的延长进行加班采血。

1. 1. 2 天气气候、交通的不确定性 外采工作的流动性和特殊性, 决定了容易受到许多异常情况的影响如酷署严寒, 暴雨、浓雾、交通阻塞、意外、环境变化、公共卫生事件等对外采护士的身心影响。

1. 1. 3 献血不良反应的不确定性 献血者个体差异如心理紧张、空腹、晕针晕血导致献血不良反应速发性、迟发性、群发性的出现, 出现献血者意外伤害等, 导致外采护士心理负担过重。

1. 2 采供血过程常见的工作压力及其对外采护士身体的影响总结见表1。

1. 3 外采护士的目前状态 在采血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她们承担着既是医务工作者又是服务人员的双重角色,高标准的护理要求,使得她们受到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及身体出现亚健康状况, 最终导致个体免疫力下降, 具体表现在一些烦躁或抑郁、躯体化症状,如做事必须反复检查,遗忘率高,感到自己精力下降,活动减慢伴头疼、腰疼、肌肉酸疼, 颈、腰椎间盘突出、胃病、慢性腹泻等症状。

2 对策

2. 1 加强自身素质培养 外采护士应加强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提高应激环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技巧, 乐观地看待工作生活中的影响和干扰, 培养健康的性格和信念, 增加集体荣誉感及人际交际能力。

2. 2 合理宣泄消极情绪 外采护士主动与上级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 协助分析原因并尽快解决。同事之间多沟通, 参加适宜的体育和文化活动, 增添乐观情绪和学会释放工作中的压力。

2. 3 重视外采护士的培养 血站定期对外采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课题讨论, 创造外采护士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以满足个人的求知欲和适应工作的需求。经常对外采护士进行业务技术操作训练及考核, 使每位护士能够得心应手, 加强工作自信心和责任心。

2. 4 调动外采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关部门要不断更新护理理念, 不断探索和完善护理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综合利用各种激励资源, 如改善工作条件、鼓励个人发展、适当提高待遇等。

2. 5 注重护理职业防护 加强对外采护士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的培训, 为外采护士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具, 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职业危害。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漏、耐刺、密封的环保型锐器收集装置, 医疗垃圾严格分类管理, 减少流通污染环节。

参考文献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6

1方法和技巧

1.1选择合适的静脉

1.1.1认真选择好血管是穿刺成功的第一步。因为特制的采血针比平时静脉输液的针要粗许多,所以我们在选择血管时应该选择弹性好、粗且直的静脉,采血中我们一般会选择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或者贵要静脉。

1.1.2对于有些在肘关节周围找不到符合上述穿刺条件静脉的献血者,应根据静脉的解剖走向耐心、细致地用手指指腹去感觉,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触摸到弹性比较好的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及贵要静脉。这种看不到却能触摸到的比较深的静脉有着弹性好且固定的特点,穿刺时很容易成功。

1.2正确的穿刺方法:选择好静脉后,常规消毒,在穿刺部位上端约6cm处系上松紧适宜的止血带。若扎上止血带后静脉充盈度仍然不够,可嘱献血者握放拳头2-3次或轻拍局部使局部静脉迅速充盈暴露,暴露好血管后重新消毒。穿刺时以左手拇指及食指绷紧皮肤,右手用手腕带动持针的两指,与皮肤成20°~30°角快速、轻稳进针,在穿刺针进入表皮后再沿血管方向平行进针刺破血管,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走向向前推进1后固定。在采血过程中,如果血流不畅,可适当调整针头位置。

1.3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成功的穿刺操作不仅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穿刺方法,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穿刺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心态要稳,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能过于胆怯畏首畏尾。只有保持平常的自信心,做到心平气和,胸有成竹,才能在穿刺时稳中取胜一次成功。

1.4做好献血者的心理护理

1.4.1营造一种轻松的献血环境。对献血者做到热情接待,有问必答。在献血者献血前,我们应根据献血者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使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轻松。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状态下,献血者的肌肉是放松的、血管是充盈的,这对保障静脉穿刺的成功是非常有益的。

1.4.2消除献血者心中的疑虑和负面因素。在众多的献血者当中,会有少数人心存顾虑,担心献血会影响自己的健康,也有极少人担心献血会传播传染病。面对心有顾虑的献血者,我们要更加认真、细致地与他们交谈,要科学地解释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例如向他们说明采血时所使用的采血针、袋及棉球、棉签等其他一次性用物均为符合国家感染控制要求的消毒用品,绝对不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等,以彻底消除他们心中的顾虑。

1.5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1.5.1采血者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修为。应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工作期间着装要规范、干净、整洁,要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在第一时间里获取到献血者的初步信任。

1.5.2采血者在整个采血工作中应该求严肃认真,要严格执行采血操作流程,遵守无菌原则,做到采血穿刺一次成功,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采血技术换取献血者绝对的信任。

2总结

2.1采血是血站护士工作中的常用技术,采血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素质的最基本要素。而熟练的穿刺技术是保障穿刺成功的基本因素,护士只有掌握好过硬的穿刺技术,才能在采血工作中保障穿刺的一次性成功。

2.2在影响穿刺成功的几个因素当中,护士的心理素质在也相当重要。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只有控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1]。

2.3加强沟通,做好采血前的健康教育,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可以消除献血者的心理顾虑,得到献血者的最佳配合,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2.4采血穿刺率的提高可减轻献血者的痛苦,赢得献血者的信任,提高献血者对采血工作的满意度。做好静脉穿刺是采血工作的重要环节,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对扩大和稳定献血队伍,保证无偿献血的招募起重要作用[2]。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7

献血者每次献血时的经历和感受对他能否再一次献血将有决定性的影响,甚至还影响很大一部分潜在的献血者来献血。因此,护士在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实施护理行为是否得当也是献血者能否再次献血的原因之一。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血站从事护理工作几年以来的一点经验和体会。

1具体方法

1.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护士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的价值,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是一个多层面的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体[1]。如果在整个献血过程中某个工作人员出现言谈上的疏忽或专业素质低下,就会导致献血者对再次献血产生抵触心理。所以采血护士必须由培训过的有资质的护理人员担任,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外表必须整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和献血者面谈和咨询时都必须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献血者,针对不同的献血者以机灵的谈话技巧来鼓励他们,能够很好的回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提高献血者对血站的信任度。

强化专业技术的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用娴熟的穿剌技术,为献血者服务。献血者是血站最重要的资源,静脉穿剌人员的良好、过硬的技术,是保留更多的无偿献血者和扩大无偿献血队伍的有利保障。采血时要求采血护士技术熟练,做到无痛穿剌,一针见血,无双针、无血肿。有资料统计,一个负面的影响与一个好的影响之比是1:24,一次不规范的行为与一次好的行为之比是1:8。许多献血者对“针头”感到害怕,以致不愿意献血或在献血过程中昏过去。显然,每一名进行静脉穿剌的护理人员的技术是否过关,也是献血者愿不愿意献血的一个关键性原因,他们也许会告诉其他献血者不愉快的献血经历而影响其他献血者献血。

1.2提供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献血环境,做到整洁、卫生、明亮、安全、温度适宜

由于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很难感知和判断其质量和效果,他们更多的是根据服务的设施和环境等有形线索来进行判断质量和效果,因此,有形的展示成了服务营销的一个重要工具[2]。所以尽可能创造能使献血者感到安全、舒适、方便的献血环境,在献血过程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献血者自己,如果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将对献血工作将造成负面影响,使动员新的无偿献血者变得更困难,也更难留住已有的献血者。

1.3做好心理护理,开展“以献血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优质服务工作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护理质量的高低。我站在整个献血过程中采血护士实行一对一的采集,始终把工作注意力集中于一位献血者,尤其注意心理护理,加强与献血者交谈、沟通,随时观察采集过程中是否顺畅,出现献血反应及时处理。献血场所可为献血者播放轻松、有趣的音像光盘,使其放松心情。对献血者讲解有关血液和献血知识及献血注意事项,除了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有利于消除有些少数民族“献血伤元气,有损健康”、“滴血滴精”的观念,还可以分散献血者注意力,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情绪,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对担心采血器材不符合标准、消毒不严会染上传染病而不愿意献血者,可将有关耗材展示给献血者并详细介绍使用方法和销毁方法后当面拆开使用,以消除献血者的顾虑情绪,使其愉快、放心的接受献血。

1.4加强生活护理,给献血者以充分的关心和呵护

护士通过对献血者的关心和呵护可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满意,一次满意的献血经历,是每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前提之一。献血前要让献血者先进适量的饮品和点心,特别是饮品,献血前要嘱献血者进400ml以上的热饮品。因为饮品可经过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循环增加血容量,对一过性血容量不足引起的缺血和低血糖引起的献血反应的有直接、有效的预防作用。特别注意的是:杜绝空腹献血。在献血过程中如果流速太慢,也应让献血者再进适量热饮品,以促进进血液循环,加快血流速度。献血完成后,献血者必须休息20分钟左右才能离去,以利于调整身体的缺血,在此期间,提供一些液体的营养品,以补偿血液的流失,同时提供点小吃也很需要。

2结果讨论

安全输血有赖于安全的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是安全输血的根本保障。自我国实施《献血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制度以来,特别是2004年卫生部提出了从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的转移;从计划无偿到自愿无偿的转移的新理念,对无偿献血的招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巩固和扩大无偿献血队伍就成了血站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努力的方向。怒江州地处边疆偏僻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人口居住分散,全州总人口只有50万。由于怒江的无偿献血工作在2003年7月开展业务之前为零,公民对无偿献血一无所知,加上民族习俗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难度很大。显然,巩固和扩大无偿献血队伍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但是,在献血过程中护理操作行为也是让献血者产生惧怕和担忧情绪而影响再次献血的原因之一。所以,护理人员应通过多渠道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献血者做好技术护理和心理护理,是树立血站形象、消除献血者思想顾虑、增加献血者对血站的信任度的有效措施。几年来本站采血护士在采血过程中的护理已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献血者为中心”的模式,对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无偿献血队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经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怒江州的无偿献血工作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无偿献血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逐渐壮大,到目前,怒江州临床用血自建站以来都保持着100%的来自自愿无偿献血,献血人次从2003年的873提高至2008年10月的2045人次,增幅为43%,献血量由2003年的194400ml提高至2008年10月的502500ml,增幅为37%,其中二次以上献血的已有1千多人,如此飞越性的发展为我州临床用血提供了强有力的来源保障。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8

1.1 一般资料 我站共有医生16名,护士75名,检验48名,医疗垃圾处理人员1名。

1.2 职业暴露的分类 血站的职业暴露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皮肤接触、针刺损伤以及黏膜接触[2]。医生体检时;护士在采血时;检验人员在进行血液检测时;医疗垃圾处理人员在进行废弃物处理时都有可能意外的接触到未知风险的血液,造成皮肤或黏膜与感染物接触或刺伤,存在感染威胁。

1.3 常见的职业暴露风险因素

1.3.1 生物因素 血站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意外发生病毒感染的危险,主要是经血传播的乙肝、丙肝、艾滋病和梅毒。因此,病毒感染是血站医护人员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1.3.2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是职业暴露的最常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利器伤、噪音危害和高温危害等。①利器伤,工作人员在进行采供血服务过程中,被针头或锐器刺割伤是最具感染性的损伤,因此刺割伤是血站医护人员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②噪音危害,血站成分制备时的大型离心机、血液冻存的低温冰箱等设备都会产生巨大的噪音,长期在巨大的噪音环境下工作会造成医务人员易出现疲劳、头晕、头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因此,噪音损伤也是血站医护人员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1.3.3 化学因素 血站的各个业务科室,需要每日采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而含氯消毒液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对人体具有很强的刺激性以及腐蚀性。长期吸入刺激性以及腐蚀性气体会严重的损伤医务人员的气管黏膜,导致呼吸系统发生严重的病变。因此,化学性吸入损伤也是血站医护人员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1.3.4 生理心理因素 血站医护人员的的工作量很大,对无菌物品以及无菌操作的要求也很严格。长期的紧张、高强度的,会造成医务人员焦虑、神经衰弱等情况的发生,从而造成医务人员生理以及心理上的损伤。因此,生理心理因素也是血站医护人员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1.3.5 安全防护意识不强 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缺乏、安全防护意识的薄弱以及对职业暴露的发生以及发展规律认识不清,均会在血站的工作过程中引起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因此,安全防护意识不强也是血站医护人员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1.4 防护措施

1.4.1 加强培训和管理 建立并严格可行职业暴露的管理制度,并制定有效职业暴露预防措施。定期组织血站的所有医护人员学习与职业暴露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提高各项管理制度以及预防措施的执行率[3]。

1.4.2 认真执行各种防护制度

1.4.2.1 生物损伤的防护 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要佩戴手套并随时检查所带手套的完好性。在进行成分制备以及血液检验时,要穿好防护衣,并佩戴好口罩以及隔离帽,必要时佩戴护目镜。并在所有业务操作岗位配有备用的防护服和专用鞋帽,当发生职业暴露时可以及时更换。

1.4.2.2 物理损伤的防护 在工作中,医务人员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留取血液标本时用我站设计专用的留样架,单手操作,以防止针头刺伤自己。一旦发生皮肤黏膜的损伤,要立即挤出少量血液,并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后再用碘酒以及酒精进行消毒包扎。并立即将职业暴露情况上报业务科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观察,以确保感染危险降到最低程度。

1.4.2.3 化学因素的防护 了解各种消毒液的性质,了解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配置消毒液时要配带全面的防护用具,保护好全身的皮肤和黏膜。以防止腐蚀性液体和刺激性气体对护理人员造成危害。

1.4.3 心理调节 预防医护人员生理以及心理疲劳发生,需要在血站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和谐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团队精神可以有效的减轻医务人员的身心疲劳状态,在工作中做到劳逸结合,才能有效的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从而有效的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2 结 果

经过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以及预防措施,使我站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3 讨 论

职业暴露会对医务人员造成严重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血站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只有首先明确血站内发生职业暴露的各种危险因素,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规范和预防措施,从而有效的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4]。通过对我站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理心理因素以及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是血站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我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确保了血站医务人员的健康。

综上所述,通过对风险因素的分析后,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血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小玮,张锦,谭曼虹.血站工作人员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风险与防护[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8):141-142.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9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献血服务日趋完善,潍坊市中心血站坚持“以献血者为中心,以血液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运用“献血者满意率调查”这一测量方法,从献血者的角度来考查献血者对血站的认知度以及血站的服务质量,及时提供信息并制定改进完善服务措施和服务发展策略。

1满意率调查的测量方法

1.1问卷调查法是最常采用的调查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站外无偿献血者,这种调查法形式简单、易于执行、范围广,但是献血者在面对调查表时,可能处于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实的意见,调查表的内容有限,难以全面反映献血者的满意程度。

1.2投诉法是献血者以电话或信件的形式对血站服务质量进行的评价。

对献血者投诉的事宜,专人负责,一查到底,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此方法能直观的反映出献血者的不满情绪,真实性和价值性都较高,并能较快的解决问题并反馈给献血者。

1.3电话回访法主要是针对部分无偿献血者和所有用血者。每月随机对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通过与献血者直接沟通,耐心倾听献血者对我们血站工作的评价及建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汇总通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但是此方法时效性差,不能及时满足献血者的要求。

2满意率调查的内容

2.1总体满意率:包括献血环境、献血纪念品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技术等。

2.2技术满意率:包括对查体医生和采血护士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两个方面,具体就是医生对采血前的查体是否规范、采血护士是否“一针见血”等。

2.3服务满意率:表现为工作人员是否微笑服务、文明用语,是否耐心解答有关问题及告知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等。

3满意率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建立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是保障输血安全的前提和基础[1]。根据体系文件规定要求,通过多种调查方式对献血者进行回访,由相关科室对提出的建议进行汇总并写出质量通报,所在科室查找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给献血者。2010年我站对4396位献血者和用血者进行了调查回访。

有76位献血者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建议,我站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针对用血后退费难问题,我站建立免费用血绿色通道,修订无偿献血免费用血和血费返还工作制度,简化无偿献血免费用血和血费返还程序,确保所有手续一次办结,对到站内办理还款手续的,实行专人接待,限时办结;同时献血者提出献血车空间小、献血环境差等问题,结合我站献血人数逐年增加的现况,为保障临床用血,血站在2010年先后更新了6部大金龙采血车,车内采血设施配备齐全,区域划分明显,车内空间宽敞,极大的改善了服务环境方便了采供血工作。另外血站开展了以“四进”为主要内容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即无偿献血宣传活动一进社区,开设无偿献血宣传专栏;二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发放无偿献血宣传材料,开展志愿者服务和无偿献血宣传活动;三进农村,通过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将无偿献血宣传材料发到农民手中;四进医疗机构,将无偿献血宣传材料发到用血患者手中,将科学用血、合理用血常识送到卫生技术人员手中,扩大了无偿献血宣传范围,加强了对献血者的引导,取得显着效果;同时我站质量方针,制定实施街头采血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强化采前、采中和采后告知义务,规范现场护理,实施标准化操作。通过定期组织开展采血一线业务人员技能比武和专业知识考试,来促进业务人员能力的提高。采血人员用一杯热水、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句嘱咐,热忱感召着每一位献血者,力求为献血者提供一流的采血服务。部分献血者反映纪念品的品种单一,血站集中招标、采购多种不同的纪念品,分季节、节日发放,得到了献血者的一致好评。通过改进献血者的满意率由2009年95%上升为2010年的98%。无偿献血人数以10%的比例逐年递增。

4满意率调查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意义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10

    1满意率调查的测量方法

    1.1问卷调查法是最常采用的调查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站外无偿献血者,这种调查法形式简单、易于执行、范围广,但是献血者在面对调查表时,可能处于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实的意见,调查表的内容有限,难以全面反映献血者的满意程度。

  1.2投诉法是献血者以电话或信件的形式对血站服务质量进行的评价。

对献血者投诉的事宜,专人负责,一查到底,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此方法能直观的反映出献血者的不满情绪,真实性和价值性都较高,并能较快的解决问题并反馈给献血者。

    1.3电话回访法主要是针对部分无偿献血者和所有用血者。每月随机对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通过与献血者直接沟通,耐心倾听献血者对我们血站工作的评价及建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汇总通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但是此方法时效性差,不能及时满足献血者的要求。

    2满意率调查的内容

    2.1总体满意率:包括献血环境、献血纪念品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技术等。

    2.2技术满意率:包括对查体医生和采血护士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两个方面,具体就是医生对采血前的查体是否规范、采血护士是否“一针见血”等。

    2.3服务满意率:表现为工作人员是否微笑服务、文明用语,是否耐心解答有关问题及告知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等。

    3满意率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建立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是保障输血安全的前提和基础[1]。根据体系文件规定要求,通过多种调查方式对献血者进行回访,由相关科室对提出的建议进行汇总并写出质量通报,所在科室查找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给献血者。2010年我站对4396位献血者和用血者进行了调查回访。

有76位献血者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建议,我站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针对用血后退费难问题,我站建立免费用血绿色通道,修订无偿献血免费用血和血费返还工作制度,简化无偿献血免费用血和血费返还程序,确保所有手续一次办结,对到站内办理还款手续的,实行专人接待,限时办结;同时献血者提出献血车空间小、献血环境差等问题,结合我站献血人数逐年增加的现况,为保障临床用血,血站在2010年先后更新了6部大金龙采血车,车内采血设施配备齐全,区域划分明显,车内空间宽敞,极大的改善了服务环境方便了采供血工作。另外血站开展了以“四进”为主要内容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即无偿献血宣传活动一进社区,开设无偿献血宣传专栏;二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发放无偿献血宣传材料,开展志愿者服务和无偿献血宣传活动;三进农村,通过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将无偿献血宣传材料发到农民手中;四进医疗机构,将无偿献血宣传材料发到用血患者手中,将科学用血、合理用血常识送到卫生技术人员手中,扩大了无偿献血宣传范围,加强了对献血者的引导,取得显着效果;同时我站质量方针,制定实施街头采血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强化采前、采中和采后告知义务,规范现场护理,实施标准化操作。通过定期组织开展采血一线业务人员技能比武和专业知识考试,来促进业务人员能力的提高。采血人员用一杯热水、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句嘱咐,热忱感召着每一位献血者,力求为献血者提供一流的采血服务。部分献血者反映纪念品的品种单一,血站集中招标、采购多种不同的纪念品,分季节、节日发放,得到了献血者的一致好评。通过改进献血者的满意率由2009年95%上升为2010年的98%。无偿献血人数以10%的比例逐年递增。

    4满意率调查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意义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11

        1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1.1操作中被针刺伤 在回收废弃针、毁形浸泡及拔取针、重套针帽等操作环节均容易被刺伤,其中重套针帽,误刺伤频率最高。这些与在工作中养成的不正确习惯动作有关。

        1.2采血环境的影响做各种操作时光线不理想是导致被针刺伤的客观原因,因此,认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会增加针刺伤的频率和危险性, 

        2 防范针刺伤的有效对策

        2.1为了加强针刺伤的预防教育,把这项工作设为一项特殊教育,特别在年轻工作人员中,把预防教育工作作为上岗前的一项特殊培训,让采血人员时刻牢记针刺伤随时都可能发生,知道针刺伤的危害性及后果的严重性。

        2.2未改变不良工作习惯和危险的工作行为都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如把采血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冒,用手去弄弯或弄直针头;采血使用的针头不立即丢弃到耐刺的容器内;采集后的血液传递时不丢掉针头等,或将针头丢到医用垃圾袋等,都有可能发生针刺伤。特别要使采血人员牢牢记住,将用过的针头从新套上针冒,一定要丢到锐器耐刺容器内。

        2.3初检合格后再采血,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针刺伤后血液传染病的危险性和血液的浪费,也可为员工提供免费的乙肝疫苗,可有效的预防HBV易感者感染HBV,这也是对员工的一种爱护,减少针刺伤后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2.4在血站内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及反馈制度,有利于及时对针刺伤者及采集的血液进行监测,采取必要的防治对策,改进采血器材,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采血后的针头要先消毒后清洗,再毁形处理,强制使用锐器收集箱。 

        3 针刺伤后的处理原则

        发生针刺伤应及时报告,以便专门组织对受伤者及采集的血液进行HBV、HCV、HIV的检测。若采集的血液这三项检测有一项为阳性,受伤的又是易感染者,则必须在6个月内进行定期检测,以确定是否发生感染,同时应根据检测结果尽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HBV易感者受到HBV的污染的针刺伤后可接受HBIG或乙肝疫苗注射,有效率达75%。对于受到HIV血液污染的针刺伤者,应在伤后几小时内使用叠氮胸苷(Zidovudine),1995年CDC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证实其是有效的,但它不能预防所有感染的发生。对于HCV而言,目前还无有效的事后预防措施,只能加强局部伤口处理,定期随访早期发现是否感染。

参 考 文 献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12

1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1.1操作中被针刺伤 在回收废弃针、毁形浸泡及拔取针、重套针帽等操作环节均容易被刺伤,其中重套针帽,误刺伤频率最高。这些与在工作中养成的不正确习惯动作有关。

1.2采血环境的影响做各种操作时光线不理想是导致被针刺伤的客观原因,因此,认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会增加针刺伤的频率和危险性,

2 防范针刺伤的有效对策

2.1为了加强针刺伤的预防教育,把这项工作设为一项特殊教育,特别在年轻工作人员中,把预防教育工作作为上岗前的一项特殊培训,让采血人员时刻牢记针刺伤随时都可能发生,知道针刺伤的危害性及后果的严重性。

2.2未改变不良工作习惯和危险的工作行为都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如把采血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冒,用手去弄弯或弄直针头;采血使用的针头不立即丢弃到耐刺的容器内;采集后的血液传递时不丢掉针头等,或将针头丢到医用垃圾袋等,都有可能发生针刺伤。特别要使采血人员牢牢记住,将用过的针头从新套上针冒,一定要丢到锐器耐刺容器内。

2.3初检合格后再采血,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针刺伤后血液传染病的危险性和血液的浪费,也可为员工提供免费的乙肝疫苗,可有效的预防hbv易感者感染hbv,这也是对员工的一种爱护,减少针刺伤后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2.4在血站内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及反馈制度,有利于及时对针刺伤者及采集的血液进行监测,采取必要的防治对策,改进采血器材,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采血后的针头要先消毒后清洗,再毁形处理,强制使用锐器收集箱。

3 针刺伤后的处理原则

发生针刺伤应及时报告,以便专门组织对受伤者及采集的血液进行hbv、hcv、hiv的检测。若采集的血液这三项检测有一项为阳性,受伤的又是易感染者,则必须在6个月内进行定期检测,以确定是否发生感染,同时应根据检测结果尽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hbv易感者受到hbv的污染的针刺伤后可接受hbig或乙肝疫苗注射,有效率达75%。对于受到hiv血液污染的针刺伤者,应在伤后几小时内使用叠氮胸苷(zidovudine),1995年cdc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证实其是有效的,但它不能预防所有感染的发生。对于hcv而言,目前还无有效的事后预防措施,只能加强局部伤口处理,定期随访早期发现是否感染。

参 考 文 献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篇13

1 统计对象及统计结果、分析方法和应对办法

1.1 统计对象及统计结果

2010年全年共有43373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有647例出现献血反应,约占总献血人数的1.55%。其中,因恐惧心理而造成轻度献血反应的583例,占献血反应总数的90.1%。经过献血前、献血过程中心理护理,献血反应较之2009年明显减少了0.4%(2009年全年总献血人数42768人次,出现836例献血反应, 约占总献血人数的1.95%)。

1.2 应对办法

在整个采集血液工作流程过程中,除严格按照血站操作规程操作外,从接待献血者开始,我站工作人员都要对不同献血者进行心理帮扶和护理,尤其是对出现献血反应后的献血者更要引导其正确对待短暂反应,尽快恢复正常。

2 恐惧心理造成献血反应的原因

2.1 思想顾虑:初次献血者或非医务工作者,对献血缺少感性认识,对献血知识不了解或了解不够深刻,对献血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这一类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恐惧心理,从而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出现短暂性血管扩张、血压短时下降的现象,导致大脑暂时供血不足,造成献血反应。

2.2 准备不足:献血者在献血前存在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空腹等现象,没有做好充足的献血准备,使体质暂时性出现减弱,从而导致血压短时下降,导致大脑暂时供血不足,当轻微头晕时,出现过度恐慌,加重血压下降,造成献血反应。

2.3 过度担心:许多身强体壮、完全符合献血条件的男性献血者,往往比其它人群更容易出现献血反应,归纳原因就是因过度担心导致精神紧张造成的。精神紧张是恐惧心理的一种,人的恐惧感作为一种情绪,是对某种事物或情境产生焦虑和害怕而出现的一种表现[1]。大多数出现献血反应者均在事后回顾存在一定的担心,如:担心因献血而感染疾病、担心见到自己的血后晕血、担心血液万一检测不合格怎么办、担心献血后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心穿刺疼痛自己忍受不了、担心血液检测不合格后个人隐私被暴露等等,这种过度的担心,必然会造成精神紧张,使人产生恐惧心理,导致短暂低血糖、脑供血不足,出现献血反应。

3 恐惧心理造成献血反应的外在表现与主要体征

3.1 外在表现:献血者面部表情紧张焦虑,目光发呆,沉默不语或说话吐字不清、语无伦次,肌肉僵硬、动作迟缓,肢体动作不协调或手足无措,手心出汗或冰凉,头部、面部、鼻尖等局部冒汗。

3.2 主要体征:献血者面色苍白、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血压或血糖下降,头晕恶心,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呕吐、晕厥和惊厥。

4 恐惧心理造成献血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4.1 对献血环境的要求 笔者在这里阐述的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空间布置等等,对置身于该物理环境内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心理情绪影响作用[2]。规范、整洁、舒适、安全的献血环境,能让献血者感到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反之,他们会接受不良的环境刺激,使本来就有点紧张的心情更加紧张,从而加剧恐惧心理发生不良反应。目前,无偿献血采集工作仍然以流动采血车为主,而流动采血车往往存在空间窄小的缺点,近年来,我站强调献血环境建设,分别建设了3个献血屋,要求血液采集现场室内环境的高标准,特别是在流动采血车窄小有限的空间内,更要为献血者提供整洁、舒适的献血环境。医护人员每天出车前清洁采血车,开门窗为采血车换气,整齐摆放车内各类物品。血液采集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室(车)内的整洁,并播放轻松的音乐,创造一种亲切、温馨的人性化献血环境,给献血者以心理安慰,使之能够放松精神。

4.2 对医护人员仪表与着装的要求 一个人的着装仪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他内心的境界与情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与责任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他是否具有较高的工作技能与工作能力。医护人员的仪表着装应当给献血者以信任、亲切、和蔼、专业、整洁、安全的感觉,因此,我们的专业形象应符合医护人员职业标准,使他们相信:有我们高素质医护人员为之提供高标准的服务,使他们对献血过程放心。

4.3 对服务态度的要求 医护人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献血者的情绪。我们的接待人员、体检医生、采血护士除了要对献血者热情接待以外,一定要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这种沟通与交流不仅限于语言,还包括副语言和肢体语言,信息交流是双方的,当我们在对献血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同时,对方也在观察我们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比如:我们的面部表情是不是真诚的、眼神是不是关注的、说话的语气声调是不是亲切平和的、一举一动是不是专业的等等,我们传递给对方的每一个信息是否能让对方满意接受,是沟通与交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与献血者交流的时候应当做到面带微笑,以友好的目光接触对方,用亲切的语言问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正确地解答疑问,给献血者好的印象,使献血者产生安全感和被尊重感,通过以上的交流,一般的献血者都能很快放松心情,愉快地参加献血。只有个别极度恐惧的献血者,要解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不能急于采血,先让他们坐下休息一会儿,递上一杯热饮,并引导他们把产生恐惧的原因讲出来,然后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帮助,也可以让他们先看一看别人献血过程或请别的献血者向他们讲述献血的感受,如果通过多种方式沟通均无法消除恐惧者,可劝其放弃这次献血,等以后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后欢迎他们再来献血。

4.4 对接待咨询和体检工作的要求

在接待咨询和体检工作的过程中,对待献血者要做到细致入微的询问,内容包括:有无熬夜,是否空腹,既往病史,一周内服药情况,近期身体状况等等,注意观察献血者的心理反应,从献血者的眼神、表情、动作、语言等表现中观察其内心活动,发现对献血有紧张、恐惧表现的献血者,应给予相应的帮助与心理疏导,使其精神放松,心情愉快的参加献血。

4.5对采血护士操作技能的要求

工作技能是人的综合能力的一种表现,采血护士是以专业技术为献血者服务的,因此一个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护士才能给献血者一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待有恐惧倾向的献血者,采血护士除要用温和的语言与之沟通以外,还要恰到好处地给予一些心理的暗示,分散其注意力,比如:在用平和流畅的声调与献血者交流的同时,协助献血者调整坐姿,帮助他们卷一卷衣袖,利用找血管的动作轻抚献血者的手臂等等,以表示职业的关注与安慰,并以轻柔、熟练、准确的动作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及无疼痛穿刺,这样,给献血者传递的信息就是一种尊重、关怀、安全的信息,能有效地解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其轻松、愉快、顺利地完成献血[3]。

总之,预防和护理因恐惧造成的献血反应,必须要做到“心病要用心来治”,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有情感、有思维、有自我意识的人,要使他们自愿参加无偿献血,并在献血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达到顺利的采血,我们就应当为献血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献血环境和氛围,让他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享受到尊重、关怀、赞美等热情周到的服务,通过我们的服务让他们了解献血知识,真切的体会到献血是安全的、愉快的,而对献血不再紧张害怕,愿意成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这是我们血站广大工作人员的共同目标。

参 考 文 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