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护士论文实用13篇

血站护士论文
血站护士论文篇1

血站是采供血机构是指采集、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或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血的医疗卫生机构[1]。分为血站、单采血浆站和血库;血站的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护理对象不直接是临床的患者,而是广大无私奉献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和提供合格的“血液”产品。血源是指向采供血机构提供血液的公民;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成分血和用于血液制品生产的原料血浆。

1 护理人员在血站各岗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1 血源科护士招募无偿献血者 血源科护士主要承担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宣传、招募、采集服务,保障临床用血,以及负责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的管理、培训、协调等工作[2]。一名优秀的血源科护士,除了态度和蔼可亲,外表整洁,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艺术,可以使更多健康人认识到献血的好处,从而能够加入到自愿无偿献血行列,保证血站有充足的安全的血液来源。此外采血护士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献血知识、法律意识,如有血液病、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应劝阻其献血,保证血源的质量。

1.2 采血护士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决定着血源量和血源质量 血液的采集是血站工作的关键岗位,是采供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血液采集是采供血单位的关键岗位,当健康献血者兴高采烈地来到采血车上,完成神圣的使命时,由于采血护士穿刺失败、动作粗鲁、流血不畅、疼痛等不当行为,甚至发生晕厥、献血反应,都会造成献血者心理恐惧,挫伤献血者的献血热情,对无偿献血招募工作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采血护士在采血前需要了解献血者的近期的饮食、睡眠,做好知情服务,穿刺时转移其注意力,献血后交待注意事项及针眼的保护。

要想保证医院的血源充足,在采血过程中,血站应从献血源头开始抓血液质量控制,采血护士对献血者的身份、献血标签、体检单、血袋的检查核对,严谨正确地粘贴标签等活动,都是保证血站血液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1.3 待检科的护士承担血液进行加工、隔离、放行 待检科护士负责将所有采集的血液、血样管、资料的接收,每一袋血液初始信息的录入及可疑血制品的标识及隔离,并将初步验收的血液发往相应部门进行成分制备,同时进行成分血液及检测报告的接收,对每一袋不合格的血液进行严格的隔离与报废,对每一袋合格的血液进行标签的打印、粘贴及包装,并确保合格血液的及时供应[3]。

护士按照临床的用血将全血加工成各种成分,这一环节是对“血液”的重新护理。要求工作人员工作高度责任心、一丝不苟完全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制备血液成分,严把血液质量关,向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产品,达到血液治疗的目的。

血液的隔离放行与发放是血液安全的重要保证。避免不合格的血液、有毒害血液流出血站,流入医院,给患者造成危害。

1.4 发血科的护士承担血液准确发放、储存确保血液制品安全 发血科是面向临床的服务窗口,分为合格血液存放区、发血区、取血区及值班区。护士需要满足所管辖区域临床用血需求以及为临床用血单位提供用血咨询服务外,发放血液时,还必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库前要对血液进行外观检查,如果发现血浆颜色异常,出现溶血等情况不能发出。取血人员必须携带专用保温器材,携带医院取血申请单前来血站取血,无特殊情况血液一经发出不能退回,目的是保证血液质量。

2 血站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对血液质量的影响

血站中的护理工作如果做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血液质量,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由于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操作技术不规范、消毒与隔离出现漏洞,造成健康人献血后,交叉感染患血液病,或者针眼发生感染,引起的血液污染。

如在护理环节,没有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出现冒名顶替者的血液、超量、频繁采集血液、条形码贴错,留取化验血样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血液污染,或者血样溶血凝集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产生严重质量安全后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血站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关系到血液质量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维系着血站生存。有的患者血管血流少而慢,扎上止血带也能充盈,但进针后很快血流减慢,甚至不流。此类患者并注意观察其速度,避免血流速度太慢而形成凝块,影响血液质量。

3 提高血站护理人员的各项素质的措施

血站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要从全面抓起,教育广大护理人员都要提高知识品味,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输血技术理论知识,还要有血液生理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法律知识等全面知识系统。性格谦逊、会人际沟通技巧等。

熟悉血站内的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及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尤其是抽血无菌操作技巧,掌握采供血有关知识,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组织护理人员到先进血站参观学习,鼓励撰写论文,参加输血专业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护士参加学历教育,以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及学历层次。

心理素质的培养,血站的护理工作非常辛苦,早出晚归,工作时间长,生活没有规律[4]。这些都容易对血站护理工作也易产生厌倦,会产生不良情绪从而影响献血者的积极性,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血站应该有充足的护理人员,以达到全面提供满意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胡宇.血站护理技术操作质量管理体会[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3):226-227.

血站护士论文篇2

随着我国HBV、HCV、HIV等感染人数的增多,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而血站采血护士每天要为大量献血者采集血液,由于自我防护不当或其他原因,可接触大量来源不明的传染源,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本研究对本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以期为降低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血站2009年1月~2011年6月从事采血工作的护士38名,年龄22~41岁,平均30.4岁;工作年限1~20年,平均工作年限10.9年;中专学历8名,大专14名,本科16名。对以上采血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参照卫生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2]要求,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本血站采血护士所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共发放问卷38份,回收问卷38份,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在2009年1月~2011年6月,38名采血护士共发生11人次(其中2名发生2人次)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4.2%。其中,在采血过程中发生针头刺伤的占68.4%,穿刺过程中接触血液的占10.5%,检测或处理血样时接触血液或其他污染物的占15.8%,不规范操作的占5.3%。

3 讨论

3.1 职业暴露预防方法

3.1.1 建立相关规章制度 血站应建立健全与职业暴露相关的安全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感染管理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等,以减少病原微生物与采血护士接触的机会,降低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性。

3.1.2 重视采血环境消毒 应采用臭氧或紫外线等对血站采血室及流动采血车空间进行消毒,并用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消毒剂对采血器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2次/d。消毒时应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范。使用臭氧或紫外线进行消毒时,要求在室内无人且密闭条件下进行,消毒后30 min以上才能使用;使用戊二醛消毒剂时,应防止该消毒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并防止其溅入眼内或吸人体内[3]。

3.1.3 重视职业安全教育 血站应加强对采血护士进行血源性疾病传播知识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认识及自我防护意识,从而减少职业性损伤。并进行各种规范操作的培训,以纠正采血护士在工作中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3.1.4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采血护士工作中应配用防护服及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品。应穿着上下分体、吸水性强、厚度适度的防护服,以防血液浸透防护服而伤及身体;并定期清洗、消毒、更换防护服。采血护士尚需戴合适的手套,以减少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手部皮肤的机会。此外,采血护士在结束每一次血液采集工作后,均应常规洗手或以消毒毛巾擦手,以保护采血者受到感染,并防止与其他献血者产生交叉感染。

3.1.5 妥善处理废弃针头 采血使用过的废弃针头,应放入专业一次性锐器盒内封闭,并由专人负责收集,高压灭菌后集中处理,以防止HBV、HCV、HIV等多种病原微生物通过针头刺伤采血护士皮肤而造成接触性感染。

3.1.6 妥善清除血迹 对于在采血过程中渗漏至器具及衣物上的血迹或体液,应先消毒再处理。具体步骤为:戴手套用强吸水性毛巾或纸巾吸干血迹或体液用高浓度消毒剂反复擦拭焚烧手套与废弃物。当采血护士手上沾有血迹或体液时,应立即用消毒毛巾擦手,并更换新的消毒毛巾。

3.2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

3.2.1 现场紧急处理 皮肤被针头刺伤后,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刺伤部位的血液,防止受污染的血液进入体内,降低污染的程度[4]。同时用大量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之后用75%酒精或其他皮肤消毒剂对刺伤部位进行涂擦或浸泡消毒、包扎处理。如有血液或其他体液飞溅至采血护士眼睛内,应避免揉搓眼睛,立即用洗眼器冲洗眼晴,连续冲洗时间应达10 min以上。采血护士的防护服在采血过程中受到血液或其他感染物污染后,要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对污染部位简单处理后,放入高压灭菌器内进行消毒处理[5-6]。

3.2.2 特殊处理 为避免因处于HBV、HCV和HIV感染窗口期内献血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采血护士造成影响,当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在72 h内做有关HBV、HCV和HIV等相应抗体基础水平检查,并根据机体的免疫状态和抗体水平,积极采取相应的特殊处理措施。对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或体液者,应注射HBV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对可疑暴露于HCV感染的血液或体液者,建议暴露4~6周后检测HCV-RNA;对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或体液者,应于暴露时、暴露后1、2、3、6个月连续进行HIV抗体检测,以确定机体是否受到感染;如受到感染,应按时足量服用高效抗艾滋病毒药物[7-8]。

长期以来,安全输血问题一般主要针对献血者和受血者,而往往忽视采血者的工作安全性。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职业安全问题的关注,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性也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血站等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规程,保证采血护士的工作安全;同时加强对采血护士进行职业安全教育,提升采血护士对经血液传播感染性疾病的职业暴露危险性和严重性的知晓率,加强自我防护意识[9]。此外,采血护士还应注意双向防护,既应防止感染性疾病从献血者传至采血者,又要防止感染性疾病从采血者传至献血者或受血者,从而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发生,保障采血者、献血者、受血者三方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赵彩萍,昌燕宗,宋海英.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对策[J]. 医学信息,2011,9:5012-5013.

[2] 刘沼清,张晓霞.门诊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09-1310.

[3] 彭及良,温秀明,陈菊芬.血站一线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措施[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124-125.

[4] 卢志红.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 12:149-150.

[5] 王宝君.采血护士防范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7):168-169.

[6] 杨丽珍.门诊采血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J].吉林医学,2011,32(31):6681-6682.

[7] 陆惠洁.门诊采血护士经血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职业暴露及防护[J].全科护理,2011,9(8):2122-2124.

血站护士论文篇3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规定,采血护士应符合血站关键岗位人员资质要求,须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执业护士资格和护士以上职称、全国采供血机构人员上岗考试合格、非传染病病人及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携带者,经血液安全和急救培训合格者。而要适应献血护理工作,还需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培训的目的除使护士掌握更多的献血护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其沟通能力,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其工作技能。

1.1培养和提高献血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首先是培养护士的政治思想素质,采血护士的工作不但关系到献血者的健康,还关系到受血者的安全,因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时每刻牢记自身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其次是提高护士的自身专业素质,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许多献血者对“针头”感到害怕,以致不愿意或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反应,所以业务能力的提高是确保采血护理质量的首要内容,只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等基本功,保证一针穿刺率,尽量减少穿刺带来的疼痛,才能使献血者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愉快完成整个献血过程。第三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献血护理工作人员,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千差万别的献血者,这就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掌握与献血者的沟通技巧和有关心理学知识,才能和献血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提供更好的献血护理服务。

1.2培训的内容包括:1)职业道德。2)与血液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献血法》、《血站质量管理办法》、《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等。3)中心质量体系文件。如《献血服务规范》、《血液采集操作规程》、《安全与卫生管理程序》等。我们通过集中讲课、讨论、抽查、考核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并认真评估每次培训效果,使护士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完成对献血者整体护理的要求。

2 规范献血护理操作,强化整体护理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强调献血前、中、后全过程的护理,即体现为整体护理模式,使我们意识到无偿献血过程中整体护理——以献血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将护理程序和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化地运用于无偿献血全过程的重要性。我们的实践说明,对献血者的献血疑虑做针对性的宣传和指导,并在献血全过程提供系统的护理,可使献血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无偿献血,并顺利完成献血过程。

2.1加强献血过程的心理护理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尤其是进行每项主要操作之前,应当与献血者沟通并取得配合,特别是初次献血的他们,通常对各种操作都表现得很紧张,应主动介绍有关献血知识和献血过程,在各种操作前给予详细的指导,比多次献血的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而经常献血的也有可能在献血时特别紧张,同样需要给予信心,但他们知道熟悉献血的整个过程,通常不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指导,我们可以询问了解上次献血的情况及献血后的感觉,并表示感谢,以此满足献血者“传递爱心,拯救生命”的大爱心理和被尊重、被关注的感觉得到体验。种种这些都有赖于我们护士与献血者交流和沟通的技巧能力,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一定要亲切、温暖和灵活,避免模式化、套话等语言给献血者带来冷漠感。实践证明,通过献血过程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献血者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3]

2.2重视献血过程中的献血反应护理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密切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和面色,同时向献血者讲解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献血结束后,要告诉献血者在献血休息区休息10—15分钟,食用一些茶点,这样一方面保证献血者身体因缺血而作一定的调整,另一方面我们可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护理,在确定献血者身体无异常时,才允许其离开。一旦发现献血者面色苍白,晕厥等献血反应,医护人员的表现一定要从容冷静,决不能显出紧张和慌乱,立即拔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护好针眼,防止血液外溢;扶献血者平卧,取头低脚高位,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和大脑供血;头偏一侧,防止呕吐;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处理。在处理反应的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与其亲切交谈,耐心解释,最后认真记录献血反应的症状、处理和转归,做好回访工作,对献血者给予感谢和精神鼓励,满足献血者提出的回访方式和要求。

3 严格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提高献血护理质量

献血护理质量表现在管理的每个细节,体现在护士的每个具体操作中。为增强护士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我们每年制定科室质量分目标,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献血护理质量全面检查,并不断总结和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影响血液质量,易出现、常发生的问题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关键控制点的操作;对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的使用,及时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由质量监督员指导学习及反复练习,并督促执行。做到狠抓大环节,不疏漏小环节。这样有效的降低了差错事故的风险,使献血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保证。

4 结语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发展,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让献血者满意,让社会认同,是每个采供血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目的和献血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本中心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等法规制度和规范要求,通过严格控制质量管理,强化和规范护理操作,实施细致的质量考核制度,使得护士的采血一针率达到99.7%,献血者满意度达到96.8%,献血反应率和护理差错事故较以往明显下降,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质量管理能力普遍提高,采供血服务质量水平和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参考文献:

血站护士论文篇4

1 影响血液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皮肤刺伤 血透护士在使用注射器、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手术刀、玻璃安瓿以及抢救患者时,因工作紧张忙乱造成自伤或误伤他人,可能直接或间接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丙肝、乙肝、艾滋病)。其中针刺伤是传播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重要途径。有资料显示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人群,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件针刺伤事件[1]。而有伤口的护士在紧急情况下未戴手套,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也是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0.004ml的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2]。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患者交叉感染,还要做好自我防护,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防止自伤和误伤他人,充分意识到意外损伤的危险性。

1.1.2 辐射污染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室内灯管数量多,长期接触易引起眼睛及皮肤的损伤,甚至诱发皮肤癌;血透室内各种机器也对血透护士造成程度不等的辐射伤害,导致疾病,特别是皮肤疾病。

1.1.3 工作时间和环境的影响 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期在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中连续工作,思想高度集中,随时处理突发事件;同时,由于激增的透析患者和不充足的透析机,护士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以完成患者的透析治疗。以我院2009年4月为例:血透室7名护士(包括护士长在内),18台机器,其中2台各为乙、丙肝患者专用,16台为普通机。完成了1078人次的血液透析和325h的CRRT治疗任务。经常是连续十几个小时工作,没有节假日和周末休假,身心常年得不到放松,即使回到家里,也时刻准备加急诊、做CRRT。因此,护士很容易出现身心疲劳、焦虑、紧张、失眠、忧郁、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同时不规律的饮食也易导致胃部疾病,目前,我院血透室7名护士均患有胃病;另外,长时间体力工作,导致血透室护士出现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关节疼痛和下肢静脉曲张等。

网站

1.2 化学因素 化学污染:血液透析室内使用后的透析器、管路、机器、污染的器械、物品等均需要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和维护。甲醛、次氯酸钠、冰醋酸、柠檬酸、戊二醛等化学制剂,直接刺激护理人员的皮肤、眼及呼吸道,易引起皮炎、眼结膜炎、呼吸道炎症以及头晕、头痛、乏力、白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等;经过消毒的口罩对皮肤、呼吸道也有刺激;手套上的滑石粉对护士的手部皮肤也有一定的伤害。

1.3 心理因素 血液透析为体外循环,需严密监测整个透析过程;血透患者病程长,长期透析穿刺,导致血管条件差;在穿刺、引血、回血时,思想要高度集中。因此要求血透护士业务技术高,工作责任心强。长期工作压力大,易造成护士身心紧张,唯恐工作疏漏、失误,造成患者发生意外。另外,长期的护患合作,使护患之间形成了一种近似亲人、朋友的关系,一旦患者去世,护士的精神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以上常常导致血透护士心情压抑、焦虑、疲劳、失眠、甚至抑郁等。

2 应对措施

2.1 健全感染管理制度,加强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在操作前要洗手、戴口罩、戴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定期组织讲课,明确危害健康的因素并在工作中自觉加以防范。凡被血液污染的被服、机器、地面等均应经过化学消毒液处理再使用。被血液污染的手应用流动自来水清洗3遍,再消毒处理。

2.2 严格掌握消毒时间和方法 紫外线空气消毒期间,应尽量避免进入被消毒区域,以保护皮肤和眼睛,监测紫外线强度时,应戴防护眼镜,消毒后开窗通风。臭氧消毒30~60min可还原成氧气,因此工作人员在消毒1h后方可进入室内。

2.3 合理配备透析护士、机器、透析人次的比例 机器与护士比例为3:1;护理管理者应科学排班,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血透护士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应激能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参加一些业余爱好,如游泳、瑜伽、健美操等,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营养搭配,进食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缓解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

2.4 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 浸泡器械应加盖,避免外洒和挥发,减少其对空气的污染。用过氧乙酸进行地面、桌面、透析器复用、管路消毒时,护士应戴口罩、手套及防护眼镜,并保持室内通风。网站

2.5 乙肝、丙肝患者专机专用 护士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阳性患者进行血透治疗监护时,一旦皮肤扎伤或血液溅入眼内,立即将血挤出,碘伏消毒;用清水冲洗眼睛,24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乙肝疫苗10μg,1个月后再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乙肝疫苗5μg。医护人员每半年体检1次,检查肝炎标志物。

2.6 提高综合素质 建立高效的工作流程,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避免不必要的自伤和误伤。护士应学会自我调节技巧,自我放松,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同时要增强沟通技巧、现代护理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迅速发展的血液净化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血站护士论文篇5

方法: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表的稳定性,采用重测信度的方法,对本中心的20名采血护士间隔10天后再重新进行1次问卷调查,得出相关系数r值0.83,说明该调查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第1部分为采血护士个人资料,如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第2部分为采血护士在2007~2011年发生针刺暴露的情况,包括针刺暴露的原因:检验初筛、血液采集和拔针、留取标本、血液传递、处理针头、整理垃圾,被同事和旁人干扰扎伤等,以及刺伤后的处理情况和心理状态等。发放问卷76份,收回有效问卷76份,有效率100%。

统计学处理:对每份收回问卷进行检查,筛查不合格问卷,再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针刺暴露发生率:2007~2011年29名发生过针刺暴露,发生率38.16%;发生针刺暴露133次,人均针刺暴露1.75次/人;针刺暴露≥5次4人(5.26%),针刺暴露最多1人,5年针刺暴露12次。不同职称采血护士针刺暴露发生率,见表1。

采血护士发生针刺暴露原因、处理、心理状况构成比:针刺暴露的主要原因有血液采集和拔针、留取标本,以及处理针头等;针刺伤发生率最高为血液采集和拔针44.36%;见表2。

讨论

针刺暴露的危害:①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目前,已被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血源性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而艾滋病病毒(HIV)也有增加趋势4。在工作中,如不慎被带有HBV、HCV、HIV等病毒血液的针头刺伤,就有被感染HBV、HCV、HI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其感染率分别为6%~30%、1.2%~10%、0.2%~0.5%5。目前,我国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经快速初筛HBsAg合格后即可献血,因而,所采集的血液中就有可能含有HBV、HCV、HIV等病毒。②对受伤者的心理伤害:针刺伤后,采血护士会产生忧虑、恐惧心理,担心感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遭受歧视等,造成心理紧张,工作压力增加,加大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心理伤害会出现恶性循环。

针刺暴露在我国血站采血护士中的流行状况:⑴针刺暴露发生率:张玉翠等报道血站针刺暴露发生率100%6,陈书芳和王锐锋报道63.3%~89.0%7,8,本次调查血液中心采血护士针刺暴露发生率38.16%,接近邸春艳报道38.5%9,明显低于上几组报道。主要是由于2007~2011年卫生部连续5年对全国血站质量进行督导,所在的血液中心等血站,重视职业暴露防护的结果。⑵针刺暴露的原因:邸春艳报告9:发生穿刺前去针帽时20.0%,穿刺过程中4.4%,穿刺后拔针时42.2%,穿刺后给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时33.3%。①邸春艳报告中,穿刺后给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时发生针刺暴露33.3%,和其他报道一样,占较高的比例。所在血液中心于2006年执行“一办两规”后,已规定严格禁止手持护针帽回套针头,必须回套护针帽时,必须用止血钳持护针帽回套,调查前,经过多位专家实践考察:手持护针帽回套针头情况已不存在,故在调查表中,没有列举该项。②调查血液采集和拔针项针刺暴露44.36%,为所有原因之首,同邸春艳调查结果。③本次调查中血液传递项发生针刺暴露0,是由于自2007年开始,中心使用真空管留样,采血针头不再从最后一根留样管的橡皮塞中拔出,血液传递时,采血针头在留样管的橡皮塞中,热合采血导管,剪下带采血针头的采血导管时,采血针头仍留在真空管的橡皮塞内,等用针头取样复核血型后,立即丢入利器盒中,以此杜绝了血液传递过程中造成刺伤。⑶发生针刺暴露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邸春艳调查报告显示针刺暴露发生后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25.0%。本次调查发生针刺暴露后登记随访的也仅35.34%,邸春艳分析未上报原因:①认为献血者化验结果正常,无需报告46.9%;②对已发生的针刺暴露,上报没有帮助14.8%;③不知向谁报告12.3%;④当时工作忙,来不及报告61.7%;⑤担心报告后检验结果证实已被感染,同事会孤立自己8.6%。

采血工作中安全防护措施:①建立血站采血过程中职业暴露防护管理相关程序,建立血站和相关部门职业暴露防护的职责,维护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护士在常规采血业务活动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经血传播病毒。②加强有关预防职业暴露培训:血站对职业暴露的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进入血站的全体员工必须接受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培训内容包括:预防采血针和注射针刺伤指南,针刺暴露的危害、原因及防护对策,针刺暴露的处理、暴露后的报告制度等,提高全体员工的防护意识,提高防治技能。范慧娟在输液室对实习生和轮转护士进行培训前后针刺暴露发生率的对比10,培训前针刺暴露发生率66.18%,通过带教老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后针刺暴露发生率仅26.47%。③优化操作流程,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建设与献血者人数相适应的采血空间,安排足够具有专业知识的采血护士,强化采血场所的管理制度,配备HIV金标快速检测试纸等;建立和不断优化标准操作规程,如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严禁手持护针帽回套针头,采用带凹槽的真空试管单手留取血样,护士应立即处理使用过的针头,将废弃针头放入利器盒中等。④发生针刺暴露处理: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安尔碘消毒创面。每次发生针刺暴露后,相关部门必须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⑤建立职业暴露事件的登记程序: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部门应当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并及时用HIV金标快速检测试纸等检测暴露源样本,并于发生暴露后1小时内报告血站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若暴露源经抗HIV金标检测为有反应性,应立即(发生暴露后2小时内)将暴露者带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受处理。若确证暴露源样本结果为抗-HIV阳性,CDC会同有关专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预防药物的方案和用药程序后,进行积极的治疗,血站负责将相关处理情况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暴露源经金标检测为HBsAg、抗-HCV和(或)梅毒抗体反应性血液,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理。⑥发生针刺暴露者监测: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对暴露者进行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检测项目至少应包括:HBsAg、抗-HCV、抗-HIV、梅毒;暴露后半年,应对暴露者进行输血传播病毒的再次检测。若暴露源已经确定为抗-HIV阳性,应在1年内定期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检测。⑦针刺暴露事件的报告和保密:若经CDC确证暴露源为抗-HIV阳性,质管部门应会同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部门根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在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24小时内上报市CDC做进一步处理;对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参与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将暴露相关信息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⑧发生针刺暴露者进行心理咨询:对发生针刺伤的采血护士进行心理咨询。针刺暴露后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是严重而持久的,而对献血者的感染状况不确定会加剧采血护士的心理压力。本次调查发生针暴露后有41.38%的人员感到恐惧和紧张,说明采血护士针刺暴露发生后需要得到专家的咨询以缓解压力,减少刺伤的心理伤害。

采血工作中发生针刺职业暴露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但是美国CDC评估表明62%~88%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是可以预防的11。因此应加强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对采血护士标准预防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重视暴露后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余璇,王祝英.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5):449-451.

2杨康丽.急诊护士针刺伤发生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236-237.

血站护士论文篇6

1  临床资料

    12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男89例,女38例,年龄12~74岁,平均(36.6±13.5)岁。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挤压伤、钝器伤、刀伤。在救护过程中死亡5例,死亡原因主要是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颅脑损伤。

2  救护难点

2.1  创伤范围广

严重多发伤患者随着一系列复杂的全身应激反应的相互影响,易发生严重的生理紊乱和病理生理变化,病情复杂多变,护士对病情的发展无预见性,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影响抢救效果。我们救护的127例患者中116例是多部位、多器官的创伤,占91.3%。

2.2  休克发生率高

由于创伤范围广,面积大,出血多,创伤应激反应剧烈,易发生休克及严重缺氧,常常可能在数分种内决定患者生死。127例患者中有90例入急诊科时已处于休克状态,29例在抢救过程中由于腹腔器官继续出血而发生休克,占总数93.7%。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护士要争分夺秒抢救,迅速建立2~3路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在抗休克的同时,要采血、导尿监测尿量、生命体征,完成各项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因而护理工作量大,难度大。

2.3  出血多

损伤部位多,多数是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同时存在,明显外伤与隐蔽伤同时存在,多部位多系统的创伤同时存在;我们抢救的127例患者中50%的患者有明显的出血部位,50%的患者看不到出血点如肝脾破裂、骨盆骨折、颅内出血等,患者的病情变化很快。

2.4  烦躁

 网

86%的患者由于突然遭受创伤,伤势严重复杂,情绪紧张、恐惧,加之伤口的疼痛,亲人不在现场,往往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及生命体征的监测。

2.5  各创伤处理易发生矛盾

症状出现早晚不一,相互参差,容易掩盖混淆;创伤部位严重程度及受累脏器的不同,治疗护理时常出现局部与整体,轻重缓急,主次先后等顺序上的矛盾。

3  救护体会

3.1  程序化护理

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我们采用了ABCDE医生护士抢救配合程序图[1]。即在抢救中A护士站在患者头部位置,负责呼吸道管理;B医生站在患者右手位置实施胸外按压,观察监护仪;C护士站在左手位置,负责循环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的管理;D护士站在患者右脚位置负责记录特护单;E医生站在患者左脚位置,负责指挥抢救,协调工作,对外联系,术前准备,补充物品药品。

3.2  呼吸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措施。A护士首先要检查呼吸道,设法让其通畅,有舌后坠者常规放置口咽通气道,用吸引器清除阻塞物,必要时配合B医生给予气管插管,保证足够的氧气供给;若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85%,氧分压低于60mmHg,应使用机械通气,以减少低氧对全身脏器的损害 [2]。

3.3  抗休克的护理

加快补充有效血容量是抢救严重多发伤休克的重要措施[3]。C护士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以保证大量输血、输液、输入药物通畅。使用 18~22号静脉留置针,根据创伤部位选择双侧肘静脉、颈外静脉等较大静脉穿刺,以提高输液速度,准确有效的使用急救药;疑有骨盆骨折、腹部内脏出血及下肢损伤时选择上肢、颈外、锁骨下静脉为宜;头胸部伤建立下肢静脉通路;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在前30min内快速输入平衡液1500mL,保证重要脏器得到充足的血液灌注;对收缩压在60mHg以下的患者除输入平衡液外,迅速输入同型红细胞悬液、血浆等。

3.4  控制出血的护理

严重多发伤的开放性损伤出血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患者血容量锐减而导致休克死亡[4] 。对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快速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并给予甲板固定;胸部伤口者给予多层纱布覆盖,用胸带加压包扎;对刀砍伤,伤口出血呈喷射样,立即给予伤口止血,找到动静脉活动性出血点行结扎并用无菌敷料包扎止血,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护送患者到手术室行手术;对于腹腔内实质脏器损伤引起的出血应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进行手术止血,并尽量减少搬动,限制患者的活动,以防出血加重。

3.5  生命体征的监测

D护士对患者要进行连续生命体征的监测,详细记录,使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神志、瞳孔、皮肤色泽、出血量、尿量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有无加重;前后对比,如有变化通知医生,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只重视表面伤情而忽视实质性病情存在。

3.6  加强保暖

Turkoich等发现重症复合伤患者死亡者其体温全都降至32℃以下;其主要原因:低温能引起心律失常,影响枸橼酸盐、乳酸和其它药物的代谢;低温能增加血液黏滞度及损害红细胞,使氧离曲线左移。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暖,并适时提高环境温度,给静脉输液加温以尽量避免引起低温。

3.7  心理护理

患者遭受严重创伤,常出现严重的焦虑、恐惧和不安,要多关心患者,与患者多沟通。护士在进行急救护理时,不但要重视“急的疾病,还要重视急的心情”,避免在患者前面谈论病情[5]。鼓励患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恢复自信心。对患者不合理的或与医疗工作相矛盾的要求,也要正确对待,做耐心的解释工作不要轻易的拒绝。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熟练的技术操作,耐心细致的做好各项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章建霞,卢美云.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的程序化急救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12(6):437-438.

[2]邹艳清,扬松菊,聂晶. 急诊胸外伤患者的护理[J]. 黑龙江医学,2001,25(8):617.

[3]张亚卓,赵文静,徐凯春,等.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7):419.

血站护士论文篇7

静脉输液是诊断、治疗、抢救患者最常见的给药方式,穿刺是静脉输液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如何做到快、准、无痛,不但是我们临床护士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实习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本人将多年临床带教工作中总结出学生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所存在具体问题给予示教与指正,自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经在眼科实习的146名学生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自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分批进入眼科进行实习的护理学生146名,年龄17~21岁,其中男13名,女133名;中专101名,大专45名。

1.2 方法

实习1周前与1周后进行静脉穿刺。选择对象为18~60岁、理解及配合能力较强、静脉和皮肤弹性较好的患者,穿刺的部位为手背2/3区域的浅静脉[1]。记录实习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出现的问题,根据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集中每个小组实习护士学习如何与患者沟通和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彼此之间除了不用真针穿刺之外,其他步骤不断的练习。当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带教老师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尽量让学生多一点的操作机会。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疼痛评估工具的五指法进行评估[2]:小指为无痛,无名指为微痛,中指、食指、拇指列为剧痛。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

2 结果网站

146名实习护士在实习1周前进行静脉穿刺时,主要出现心理紧张、与患者沟通不良、扎止血带过松过紧、进针速度慢、穿刺角度欠佳、患者较疼痛等问题。经进行讲解和指正,在实习1周后,上述存在的问题均有很大的改善(P<0.01),见表1。且实习护士实习1周后进行静脉穿刺,患者疼痛程度及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见表2。表1 实习护士在实习前后静脉穿刺存在问题比较 例(%)表2 患者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的比较 (例)

3 讨论

静脉穿刺时扎止血带的作用是暂时阻断止血带远端的静脉血回流,使局部静脉充盈,以保证穿刺成功。止血带如扎得过紧患者会感到不适、疼痛、造成一定的痛苦,而止血带扎得过松又不利于静脉的充盈。据白丽梅等[3]对止血带张力与浅静脉充盈度进行量化指标观察,结果发现:止血带张力在 10.7~16.0kPa使远端浅静脉满意充盈。所以应让学生自我操练,必须让学生领会扎止血带力度, 提高操作熟练程度,这样既有利于静脉充盈而又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

众所周知,加快进针速度可降低静脉穿刺时疼痛的发生率和减轻疼痛程度。据邢秀珍等[4]对静脉穿刺无痛或微痛的最短进针时间的研究对比,结果发现进针时间0.5~1 s可明显降低静脉穿刺时疼痛的发生率和减轻疼痛的程度。因此,学生必须多看、多感觉、勤练、勤思考,提高自己对进针熟练程度,感觉出最佳的进针速度。

学生穿刺角度过高大体上是因为静脉穿刺时,患者是握拳头,左手拇指绷拉皮肤时太过于靠近穿刺点。穿刺角度过高会使针头穿透下层血管壁,穿刺角度过低会使针头在皮肤上停留时间过长,使痛感明显,或者是没见回血急于求成,在没有看清血管走向的情况下,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随便改变穿向,造成患者痛苦。所以带教老师应在旁边进行指导,使患者成握杯状手时,此时患者的皮肤较松弛,血管比较充盈,静脉可以充分显露于皮肤的表面,易于观察血管和进针点,也可以方便随时进行调节,使患者血管突出,疼痛较轻,易于穿刺。让学生手持针头在血管壁上方与皮肤呈30°~40°用腕部的力量进针[5],穿过皮肤直刺血管,并注意调整学生绷拉皮肤的手法及距离。

固定是保证穿刺静脉的通畅,保证临床用药及时和准确,保证患者感觉舒服。不适当的固定会牵拉到穿刺点的皮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指导学生穿刺一旦成功应调整好针头方向,询问患者感觉如果不痛再予固定,总之固定要达到美观牢固以及用药的顺利。

网站

心里紧张是多数实习护士在静脉穿刺时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往往是因为他们的不自信或者是承受着患者给予的压力,心里紧张导致手不听使唤,还有不能更好的估计血管深浅、皮肤的脆、韧、厚、薄、血管的走向,所以会带来穿刺的失败。作为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良好的心态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应该让他们了解如何调整心理状态,也应该帮助他们认识了解血管走向,皮肤的脆、韧、厚、薄、血管方向,提高他们的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才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沟通不良常常是由于缺乏自信或外界环境及新型人际关系的陌生感和护理工作较强的责任心所造成的压力,往往会产生自卑、羞涩、抑郁、不善言词等心理,所以带教老师要加强培养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意识,提供实习护士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即提供学生多说、多听、多看的机会,让学生在帮、带、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语言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李雪华,吴小燕,和强. 逆向静脉穿刺法在肥胖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院报, 2004, 22(2):185~188.

[2] 刘雪琴,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111?112.

[3] 白丽梅,腹常清,郭欣欣.止血带张力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0): 587?588.

血站护士论文篇8

1 临床资料

提倡人性化的管理,护理部的管理者应全力以赴为临床一线服务,护理人员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就能安心地工作,使之可以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

1.1  明确护理职责和理念:血站护士是采供血工作的实施者,也是献血者的管理者,护理人员要把献血者的合理要求作为一项任务完成,变被动为主动服务。在为献血者的服务中增加情感的含量,认真落实“以献血者为中心”的各项措施。明确护士的护理职责和理念,深入人心,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去掉不合理的工作流程。

1.2  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结构,保证人员到位:护理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具有谦虚和谨慎的工作作风,善于听取护理人员的的意见并能够不断修正工作上的偏差和不足,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极参加护理新知识的培训与自学,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业务能力,在才能上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分析解决业务的能力并诉诸实践。人力资源结构是否合理是构成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人员的配备和人力资源是保证护理程序完成的关键[2]。每个科室要有一定数量的高、中、初级护理人员,以达到适当的人力配合。另外,护理人员与采供血量必须成正比,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弹性排班制,以避免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劳动强度过高的情况。

1.3  人性化的工作性质及管理:尊重护士是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最简单的环节。在医疗体系中,护理工作不被重视,待遇低。作为管理者,能够意识到这有可能使护士受到伤害的因素,要尊重她们的意见,关心她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理解她们。

1.4  尊重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要让护理工作者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关心、爱护、理解护士,要了解科室每位护士的性格和特长,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护理人员发挥她们最大的潜能。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她们参与到管理决策中。同时也要办事公正,善于用制度和标准管人。当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时,要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积极主动的与护士沟通,引导、帮助护士解决问题,将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降至最低。即使批评也要注意场合和地点,最好减少打击挫伤护士的积极性,给护士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保障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使她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2 结果

通过人性化的实施,使科室的整体形象明显得到改善,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社会效益。人性化服务意识增强。护理差错降低,无严重差错发生,无患者投诉及护理纠纷,护士整体素质提高,职业荣誉感增强。护理质量提高,护士责任心加强,献血者的满意度提高,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与献血者关系融洽,增强了献血者对护理人员专业价值的认可[3]。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呈现出上升趋势,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在各项操作与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范,护士主动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及交流技巧明显提高,在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服务中,人性化护理服务所塑造的护士形象,使献血者得到了优质的护理,保证献血者了解采供血服务的全过程,并且在献血后能够得到护士在保护创口防止感染、避免高空作业和强体力对抗等方面的进一步指导。人性化的服务,由献血者满意转变为让献血者感动,使护理质量提升。

3 讨论

当前,通过人性化管理方法应用在护士的管理后,激发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护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大的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权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心情舒畅,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使得医护之间、和献血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护士热情和蔼诚恳的态度可以缩短与献血者的距离,加强了献血者对护士的信赖,让献血者感到护士的关爱与帮助,改善与献血者的关系,提高献血者对服务态度的满意率,对血站的社会公益形象产生直接影响,在与他人协作中,能充分的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实现了自我价值,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团队意识,最终实现护士的终身价值[4]。

4 参考文献

[1] 李兴山.现代管理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13.

血站护士论文篇9

今年3月份到6月份, 我怀揣着一份对工作的梦想和全心投入工作的热度进入梦 寐已久的血站,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1、在质管办实习阶段(3 月-4 月): 实验室部分: 质管办里实验室部分的工作与我所学相差无几,很快就可以操作了,从简单的无菌检测到后来几乎全部实验,我都可以参与或独立完成。 质量体系部分: 质量管理、质量体系等等这些概念也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虽然学习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内容,但是对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程度只是一知半解,直到8月份参与体系文件的修改,才系统的了解了血站质量体系管理知识。

2、业务科实习和工作阶段(5 月-11 月): 我在业务科的阶段是我收获最多的阶段,也是从学校到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我 在业务科负责培训管理,今年完成了如下工作:

1) 继续教育新学分卡人员信息的录入和使用;

2) 全站44个专业技术人员一类学分和站内外培训取得二类学分的管理;

3) 参与组织两次全区临床用血单位大型会议,组织完成全站性培训14次,业务科培训5次,并整理培训材料,完成培训者评估者效果评估材料;

4) 整理各科室 50 次培训材料;

5) 整理岗前和转岗培训的材料并发放上岗证,整理全站人员上岗证;

6) 组织新进人员参加卫生部采供血机构人员上岗证考试,包括本人共 6 人取得 上岗证;

7) 参加市卫生局举办的实验室备案培训班,整理备案工作报相关科室准备;

8) 参加血站组织的内审培训,并观摩内审检查全过程;

9) 参与质量体系文件的修改工作,系统学习血站质量体系文件,编制员工健康 体检操作规程,并组织员工体检,

10) 参与血站采供血应急预案和区卫生局应急办应急管理征文的编写;

11) 完成业务科日常工作,如每日采血量统计、安全生产周报、月报废血统计, 协助整理质量控制会议材料等。 在业务科这半年主要的工作是组织血站举办的站内和站外的集体培训, 参与了一 次全区临床用血单位大型座谈会, 有幸听到局领导和站领导在会上对宝安区临床 用血情况的重要讲话。在站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于 10 月份参与组织了一次全 区临床用血单位关于临床输血的培训,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自己的 组织协调能力。

二、问题和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方面,由于刚参加工作,存在工作方法,工作经验不足,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 工作做的不到位、不细心,出现问题解决不够妥善等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填写报告、档案时字迹不工整;

2.培训时前期准备不足,出发前没有提前检查车辆情况和联系司机;

3.培训时住宿情况没安排妥善,环境条件不够理想;

4.缺乏公文写作方面的知识;

5.缺少写文章等方面经验。

2017年血库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 20XX年在科主任、护士长正确领导下,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紧张中伴随着充实,忙碌中伴随着坚强,团结中伴随喜悦。在院领导、科领导的正解带领下,在同志们的互相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圆满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积极拥护医院的各项方针和规章制度,遵守医德规范,操作规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按一名优秀合格护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病人的满意度为标准,牢固树立团队精神。工作总结

二、工作学习方面:

努力学习专科知识,克服业务上的不足。积极参加科室的工作,积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做好各项基础护理,能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其中,不事事靠学生以及实习生,不摆高姿态,能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学习各项新技术、新业务。作为一名高年资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遵守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时刻注意保持无菌观念,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加班加点,树立高度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团结同志,能克服各种困难,凡事以工作为重。

我认为要做好护士,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的心,能安心护理专业工作,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品德,因此,我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能积极发现提出,并加以解决;积极参加了科室组织的护士操作训练及考核

三、存在问题

1、偶有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不强。

2、工作满于现状,不够积极。

四、发展方向:

(1)扎实抓好理论学习。

(2)在院领导、科主任的关心和指导下,顺利完成医疗护理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爱岗敬业,积极撰写论文。

(3)以科室为家,工作积极主动,对待病员热情、耐心,满足病人的需求。

护士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我们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牢固树立为病人服务、树医院形象的思想,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履尽职责,为提升社区医务人员整体形象增光添彩。

2017年血库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3】 一年又在我们忙碌的脚步中匆匆而过,现我就2011年的个人工作做个总结。

在这一年里,我在院领导,和护士长的正确领导下,紧跟卫生改革发展的步伐,尽力完成护士长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全年无差错事故发生,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医院、科室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

住院部作为医院对外的窗口之一,反映了单位的形象,我作为本院其中一员,应该用我的热情和努力,以敏锐的观察力,弃旧图新,锐意进取,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拼搏,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完善自我,为医院的发展、壮大尽绵薄之力。

血站护士论文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本站输血患者350例,全部患者符合临床输血指征,其中男181例,女169例,年龄32~71岁,平均(41.3±3.6)岁。病因:外伤失血96例,再障贫血63例,白血病62例,血小板减少61例,其他需输血患者18例。

1.2 方法

1.2.1 输血前 由于需输血的患者大都有对输血的不安和恐惧心理,做好输血前访视是临床输血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患者获得最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输血前一天,由负责该次输血的巡回护士,持输血通知单到病区查看病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向负责该患者的医生了解患者临床资料,所需的输血器械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交流。向患者讲解输血的必要性、输血前准备的目的、输血过程和配合要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其信心。从患者的角度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感受,鼓励患者主动说出自己最担心的问题,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真诚的护理沟通是护理活动人性化目标的重要体现,是护理人员掌握患者所想、所思、所感、所求的最佳途径,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1.2.2 输血中 患者输血前30 min,调节好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2~25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输血环境,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具体体现。对患者来说,输血穿刺是心理最紧张的时间段,很容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甚至发抖等一系列应激反应[3]。访视的巡回护士应主动迎接患者,对患者态度和蔼可亲,避免机械地核对患者情况,以唠家常的方式,逐步开始,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告诉其自始自终都有护士的陪伴,增加其安全感。

患者进入输血室后,说明输血中的配合方法,进行各项操作时,应向患者解释目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操作时尽量做到轻、稳、准、快,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痛苦。输血时的速度随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而定,可以快到50~100 ml/min,但不宜超过心输出量的范围[4-5]。巡回护士在认真配合输血的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随时询问患者的需求,尽量帮助解决。整个输血过程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不谈论与输血无关的话题。

1.2.3 输血后 输血结束后穿刺部位常出现血管收缩,此时应将患者前臂伸直后稍上抬,用三个手指用力按压针眼10 min以上,不要揉搓针眼,24 h内勿清洗针眼;输血后1~2 d应适当休息,勿暴食暴饮,勿喝酒。在平常饮食的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些蛋白质和水果。若针眼处有青紫现象,这是由于当时止血不好或是血管少量渗血所致,几天内会自行吸收,不会留下痕迹;若青紫面较大,可在输血24 h后热敷即可消除。输血后2~3 d内及时询问患者,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祝福的话语,让患者感受到输血的各个环节都有医务人员的关心,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

2 结果

2.1 效果 350例输血患者经过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输血过程,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通过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6%提高到99%。

2.2 社会效益 本站通过实施人性化服务,全站护理人员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得到了社会各界及患者的一致好评,先后收到感谢信、锦旗、牌匾50封(面、块),见证了本院护士工作者优秀的人文素养、精湛的技术和高效优质的服务,同时也避免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本站的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对血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本站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先进单位。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服务模式正被“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所取代,其中心内容之一就是“人性化服务”[6-7]。以病患为中心人性化服务是建设血站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有利于融洽医患关系,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病员满意度,赢得病员以及献血者信赖,加强血站形象,增进美誉度的重要因素。本站将“人性化服务”纳入临床患者输血的整体护理中,为患者创造一种以患者利益需求为中心的舒适安全的人文环境。通过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人性化服务,更加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了解输血整体护理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新理念中的人文关怀,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8-9]。本课题结果表明,通过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6%提高到99%。

人性化医疗服务,是指在医疗服务领域中一切活动要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患者满意为追求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在医疗全过程和环节中始终贯穿经人为本的理念,具体来说就以人为本,为患者全心全意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给患者以人文关怀,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及社会的服务满意度,最终达到提高一个单位社会效益的目的的服务。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人性化服务可以帮助服务机构赢得信誉.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和尊重,根据患者的社会经历、文化程度、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和健康教育。在细微之处下工夫,把细节做到了极致就是精品,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把感情填进服务的每一道缝隙就是人性化服务[10]。

在实施人性化服务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服务理念要与时俱进,思想观念、服务观念的转变是推行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基础。通过推行人性化服务,密切了与被服务者的关系,产生宾至如归之感,受到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两个效益”双丰收。

观察结果显示,人性化医疗服务与以往的服务相比,更强调在为患者服务中要真心诚意,充满人情味,视患者为亲朋好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以亲情、友情、深情去服务好每一个患者。每个医务员工要懂得,患者是弱者,处在患难之中,是医务人员的服务对象,需要医务人员去关心、呵护,去救死扶伤、帮其康复。患难之中见真情,只要医务人员充满爱心,满腔热情、想患者之所想、帮患者之所需、急患者之所急,医患之间就能建立鱼水深情。反之,对缺乏人情味,没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一句话没说好,一点点小事没处理好,就可能伤了病员与家属的心,就会引起不满,甚至导致纠纷。

多年来,本中心血站根据病员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提高了病员满意率。近几年推行了人性化服务、延伸服务等,不断充实了服务的内涵,提升了服务的档次,适应了病员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有效提高了病员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6%提高到99%。

“人性化服务”在临床输血的实施,还需要不断地去体验、去实践、去探索。从实际出发,从一点一滴做起,只有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才能全面掌握患者的需要,以优质的护理水平满足患者的需求。护士的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语言、一个得体的抚摸可起到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11]。只有提高自身素质,苦练技术,岗位建功,将端庄的仪表、美好的语言、得体的行为、精湛的技术体现在为患者提供的人性化服务中去,才能让患者放心、满意,这更激发护理工作者的求知欲,促进护士知识水平的更新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当成自己的朋友,共同促进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金曼.关于“人性化护理、个体化服务”之探讨[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3):270.

[2]张正芳.1647份临床输血病例用血合理性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1187.

[3]尹青琴.手术室术前心理护理的规范化语言[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0):186.

[4]肖文海,朱红梅.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7):686-687.

[5]程仁昭.人文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体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2(2):76-77.

[6]孟庆宝,王雷平,雷厉.临床用血合理性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25(2):88-90.

[7]赵文慧,张淑艳.文关怀护理理念——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J].全科护理,2009,7(16):121.

[8]崔瑞萍.新服务理念,铸就护理品牌[J].医药前沿,2011,4(22):98.

[9]杨殿平.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谈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0):80.

血站护士论文篇11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65

作者单位:518110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内科

粟连辉:女,本科,主管护师

The application effect evaluation of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in cardiovascular intensive care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

SU Lian-hui(Guanlan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hua New District,Shenzhen51811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evaluation of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in cardiovascular intensive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Methods:Selected 40 cases of nurse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cardiovascular intensive nursing training of nursing staff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conventional mode of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cepted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application in cardiovascular icu nursing staff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aining,After the training period,carries on the exam on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aff,and statistic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volved in nursing during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error and the number of cases received testimonials.Results:After the training period,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nspection examine resul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tatistical result has obvious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can be objective,fair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ardiovascular intensive care nurse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focused,targeted to the nursing staff to carry out the training,can adopt to the promotion.

Key words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Cardiovascular intensive care unit;Nursing staff;Training;Effect.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英国Dundee大学的Dr.R.M.Harden1975年提出一种考核框架。OSCE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考核方法,实际上OSCE只是提供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在这个框架当中每一个医学院、医院、医学机构或考试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加入相应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考生通过一系列事先设计的考站进行实践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标准化病人(SP)、在医学模拟人上实际操作、临床资料的采集、文件检索等。考站设置分长站、短站,时间从5~20 min不等。由主考人或SP对考生进行评价[1-2]。目前在国内,OSCE在临床中的运用已经迅速发展,使相关护理领域的护理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的临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因此ICU护理人员对相关仪器的合理使用以及护理措施的操作选择对患者的病情恢复起到关键作用[3-4]。为了提高心血管重症监护室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为护理培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尝试将OSCE应用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培训中,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心血管ICU护理人员40名,其中男2名,女38名。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31.51±3.74)岁。护士长4名,护士36名。其中合同护士17名,正式护士23名。工作年限3~18年,平均工作年限(8.32±4.11)年。学历:中专21名,大专11名,本科3人。职称:护士21名,护师10名,主管护师9名。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护理人员在性别、年龄、参与工作年限以及职称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护理人员以传统的常规模式进行培训,即教师授课与实践练习相结合,而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引入OSCE,具体如下:

1.2.1OSCE站点设置在此次心血管ICU护理人员培训中,结合我院的具体资源以及心血管疾病具体情况,将OSCE分为5个站点进行考核,具体考核过程包括站点1为基本理论知识的测试,采取书面考试形式,考试时长为20 min,以此测试培训人员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站点2,采取书面考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测试培训人员对基本仪器的操作操作掌握情况,时长为20 min;站点3,采取现场情趣模拟形式,主要测试培训人员对在监护过程中对患者的日常检查、监护以及记录情况;站点4,主要对培训人员的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操作以及措施的规范进行考核,采取书面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站点5,以情景再现的模式对培训人员进行应激事件的考核。

1.2.2实施规则在护理人员进行OSCE考试前,由主考医师对试验组参与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规则及其流程讲解,明确考试注意事项以及评分规则,对于“站点5”需借助于SP参与,模拟突发事件情景,由护理人员进行抽签选择相对应的突发事件情景进行作答;而对于“书面考试”由采用闭卷形式,由护理人员进行书写作答;“现场操作”护理人员在具体仪器和情境中进行现场操作,并由考官进行评分。各站点实行10分制,6分及格,每个站点的得分为所有考官打分之和取平均分,在培训中期进行测试。

1.3观察指标在培训效果理论方面,根据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室和相关心血管疾病具体特性,并在相关领域专家以及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制定“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室问卷调查表”,具体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吸痰术、呼吸机应用术以及相关机器监护监测术4个方面,每1项满分100分,在培训周期结束后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医学实践技能考试是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重要手段,临床能力是指完成医疗保健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OSCE实际上就是针对以上各种评价目的所能采用的各种评价手段的综合体,是目前较全面的评价体系。其考核标准较为统一,对于考生临床技能的评价具有广泛连续性,所采用的测试手段与临床实际情景结合的非常密切。美国医师考试委员会认为医学生应当具备下列临床能力:收集病史,体格检查,运用诊断性辅助检查,诊断能力,作出医疗决策能力,执行医疗决策能力,继续医疗决策能力,继续治疗护理能力,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以及职业态度[5-7]。而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在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中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系统,设置5个站点,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全面有针对性地评价,由实验结果看,较传统培训方式,临床效果更为明显,表1显示,试验组护理人员在培训中引入OSCE考试,在培训周期结束后,对其进行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室相关知识技能测试,在心肺复苏术、吸痰术、呼吸机应用术、相关机器监护监测术等4个ICU必备知识测试得分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于OSCE考试系统是在真实场景下对护理人员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评估阶段性培训效果,在寻找不足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继续学习积极性,成绩的信度也更高,因此当周期结束的成绩测试中,各项分数较高也是必然。

传统的临床能力评价采用纸笔考试和病房床边考试形式,存在评价方法单一、评价不全面的问题[8]。OSCE方法,避免了传统考试的偶然性和变异性,减少了主观性,使考试情景更为真实。由于其众多的考试内容,使评价遍及教育目标分类学所包括的认知、情感和精神运动3个领域,充分发挥了考试的功能。随着我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的不断加强,在实践技能考试中运用OSCE势在必行[9]。

参考文献

[1]杨群,马金凤,尼春萍,等.临床真实环境和OSCE相结合考核模式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109-110.

[2]黄惠根,陈凌,蓝惠兰,等.ICU临床专科护士在职培养模式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6-28.

[3]杨俊玲,赵立新.心血管ICU护士的临床培训[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369-370.

[4]张洁,鲁剑萍,孙慧君.TSP/OSCE四站式临床技能考核在本科护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32-33.

[5]邱赛琴,郑玩华,许映娜,等.手术体位安置培训方法的改进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05-506.

[6]吕利明.OSCE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考试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118-119.

[7]李妍,郭爱敏.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40-43.

[8]高素芳,范秀珍,贾美君.ICU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情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58-59.

血站护士论文篇12

1.资料和方法

我们回顾性的研究了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的418例输血相关差错,探讨差错的来源和专业责任。并根据差错的来源对差错进行以下分类:①血站差错;②血库内部的技术性失误或笔误归纳为血库的差错;③病区差错:包括标签差错、申请表填写错误以及其他床边差错;④检验科差错。

2. 结果

经调查我院在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共发生了418例差错。在这418例差错中,6例(1.44%)发生在血站,412例(98.56%)发生在医院内部(表1)。在412例差错中,医生、护士和血库工作人员是差错最主要的责任者399例(95.45%)。

2.1.1 血站差错(n=6) ①笔误(n=4),包括献血者姓名和(或)血袋号不符;②血型错误(n=2) ,后经调查是将血袋标签误填误贴。

2.1.2 病区差错(n=315)进一步分为 医生差和错护士差错

2.1.2.1 医生差错(n=244)都为输血申请单填写错误:①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填写错误(n=105;②输血前检查不填或少填 (n=94);③病人血型错写或不写(n=22);④输血申请表其他填写错误(n=23)。

2.1.2.2 护士差错(n=71):①标签错误(n=27)包括:患者标本瓶与申请表上的标本号码不一致(n=14);患者标本瓶或申请表上无标本号码(n=8);及无签标本(n=5)。②配血标本错抽他人(n=5);③输血操作差错(n=26):输血前、或输注非同一献血者血液间时,未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和输液管道;④血液保存错误(n=13):冰箱冻室保存(n=1);室温放置时间太长(n=12)。

2.1.3 血库差错(n=84) ①配血报告单填写错误(n=83):包括受血者姓名、住院号、科室和床号错误(n=52);献血者姓名、血袋号、血量和血液成分错误(n=31)。②交叉配血错误(n=1)。

2.1.4 检验科鉴定血型错误(n=13)。

2.2 在418例差错中,属于医生、护士和血库工作人员的专业责任分别为:58.37%、16.99%、20.09%占专业责任的96.84%。

3 . 讨论

在输血方面,医院缺乏适当的信息反溃体系,因此输血的差错始终缺乏记录,很多输血不良的差错事件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如何大献度最地减少输血相关差错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监测,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世界各国已日益认识到此举的重要性。90年代开始,美国血库协会、英国输血协会等相继成立了专业机构对临床输血差错和输血并发症进性监测,并制定了相应的测报程序1。我国卫生部也于2000年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输血申请、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储存、发血和输血所要遵循的原则作了明确规定。

在418例输血相关差错中,医院的差错占412例(98.56%),医生、护士和血库工作人员是差错最主要的责任者(95.45%)。医生差错(n=263)都为输血申请表填写错误,是由于医生对申请表中正确详细的资料在输血治疗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填表时不认真,违反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输血申请操作规范。

不良反应、输血后传染病测报、输血并发症、输血相关差错的报告和体系。并设专人负责各环节的质量检查与监督,并有完整的文字记录;③采血、配血、发血、和输血时严格遵从核查和再核查制度,并形成记录文件;加强对血库标本接收管理,施行标本签收制度;④坚持患者识别编码的唯一性,可在患者手腕上戴上一条腕带(牌),上面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和诊断等详细资料;⑤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输血申请操作规范,输血前的详细资料,记录于申请表和输血反应表中的,都应与输血后的有关记录集中存档;⑥对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有关不良输血反应的培训,加强输血相关知识的普及;⑦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输血科和临床科室的各种记录,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完成。

血站护士论文篇13

1 一站式杂交间组成

对于心血管护理过程中开展一站式杂交应用,主要在其杂交手术间中展开管理,促使护理管理更加高效。一站式杂交间的手术间主要配备常用的外科手术器材设备,主要有除颤仪、电外科设备、麻醉机、吸引装置、手术吊塔和空气净化装置。另外还具有必备的影像检查和介入导管室设备,那么在一站式杂交间可以完成全部手术诊断、手术以及介入治疗,患者在手术期间无需转院,从而大大的提升了治疗患者的效率以及质量[2]。一站式杂交间配备有先进的医学影像造影机,可以在一站式手术间就完成手术演示和教学录像,近年来的血管外科介入手术均在一站式杂交手术进行,如果介入手术出现意外情况,则可以在手术间采取措施给予补救。

2 一站式手术护理管理特点

2.1 人员配置管理 通常对一站式杂交手术要配备固定的2名护士,分别为1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和业务能力熟悉和经验丰富的护师。2名护士分工合作,协调好护理的具体事宜,确保护理效果更加良好,突出护理协调性[3]。

2.2 急救护理管理 对血管外科手术采用介入手术时,要注意一些并发症和意外发生。例如在对过敏反应的患者护理中,要对患者的高血压危象、大出血、心律失常以及低血压休克等症状进行及时抢救,应用一站式杂交间的各种器材和药物进行抢救。

2.3 专项护理制度 一站式杂交手术的主要特点是在需要按照一站式杂交专项制度来制定血管外科手术的预案,包含了大出血预案、心脏骤停预案、防导管脱出预案、特殊感染手术应急预案等具有预案项目。并且根据专项护理制度来制定出腹主动脉瘤内修复术、术中大出血和心脏骤停应急操作流程、主动脉夹层腔修复支架植入流程[4]。

2.4 手术配合管理特点 采用一站式杂交手术,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探视,并对检查资料进行核对,避免出现错误。护理人员要做好基本信息的采集为主刀医师提供详细的资料,包括药物过敏史、有无做过导管检查、造影剂过敏史等。护士在一站式杂交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详情信息和护理治疗器材进行查对,防止因为核对不准确造成高值耗材浪费,护理过程中还需要在术前准备中核对手术所使用的器材是否齐备,并且做好前期消毒工作,确保手术的无菌操作。

3 一站式杂交手术优越性

近年来,所采用的一站式杂交手术间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的增加了护理质量[5]。一站式杂交手术在护理期间存在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其一它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拓展指证,解决了单纯介入或者手术所不能够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开展胸部主动脉瘤或夹层手术时,患者不能够在传统的外科手术下进行解决,而且也不能够在纯腔内技术解决。而一站式杂交手术则可以将这两种技术进行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治疗。针对多阶段和长片段的动脉闭塞治疗时,由于患者的动脉闭塞和硬化血栓的存在,使得手术过程中需要联合切开去栓、血管旁路手术以及球囊扩张支架成型手术才可以有效的实现患者治疗效果提升。通过一站式杂交手术可以有效的使得外科手术和腔内的创伤降低、费用减少、风险降低。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了复杂的血管疾病,在一站式杂交手术间不需要进行转院就可以开展二次急救,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治疗风险。

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的护理管理为手术的成功开展提供了保障,杂交手术对于护理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护理的高要求也无疑增加了患者的手术成功可能性。尤其是在血管外科开展介入手术时,可以有效的解决介入手术过程中的突况多、无预见性、抢救多以及腔内技术操作实现并发症的问题,而这些都是传统的手术模式所无法解决的难题,所开展一站式杂交手术可有效的应对急症的发生,可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4 小结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技术也正在发生着变革,出于对患者的手术安全、护理效果的考虑,采用一站式杂交手术可有效的改进传统的手术模式中存在着的问题。一站式杂交技术应用了现代先进的影像技术、血管腔内科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它不但与传统的外科手术融合,而且还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所以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过程中的护理要加强管理,这样才能满足当前时代对于医疗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秀棉,孙建荷,何丽. 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的护理管理[J]. 护理杂志,2010,16:1268-1269+1272.

[2]郑元,陈皓,陈燕. 腔内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A]. 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患者手术安全规范化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