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实用13篇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1

一、内蒙古高校油画专业毕业创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内蒙古高校美术专业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创作的目的与任务认识不全面、理解不透彻,缺乏完成毕业创作的信心和干劲,毕业创作成绩和作品质量不佳。从时间上看,毕业创作标志着一个学习与绘画创作周期的结束,是对学生多年绘画学习经验的总结。油画创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绘画理论作为支撑,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情感和敏锐感知的能力。随着油画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毕业创作作为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学习成果的汇报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拥有无可替代的艺术实践价值。高校油画专业部分学生的毕业创作作品质量不佳,这与其创作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缺乏创作动机,对现实关注不够,生活体验不足,艺术素养欠缺,将直接影响毕业创作的质量。全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索改进学生毕业创作的方法与途径,是当下毕业设计教学指导中亟待改进的环节。

二、高校油画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校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尤其是油画专业,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局限于课堂规定的教材,积极拓宽教学视野,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建筑、音乐等,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从油画创作到雕塑、版画、水彩,从人物到景物,从国内到国外,都要涉猎,不断增长见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创作者需要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关注社会现实,不断积累经验,多参加艺术展览,观摩最新的艺术作品,以拓宽眼界、提升境界。同时,要学习传统,掌握油画创作的方法,避免被固有的创作形式束缚,要有广阔的艺术视野,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风格,从而提升油画创作的质量[1]。现在一些高校的油画教学往往沿袭以往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油画基础技能,创作课程较少,这使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能力受到限制。因此,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如果仍旧采取单一的、固有的教学方式,就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受到限制、能力提升遇到瓶颈。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只注重技术练习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性探索建立多模式的教学体系。如:建立不同表现形式的工作室,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油画表现语言;与其他高校美术专业院系或者大型写生基地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定期开展油画技艺探讨交流活动;等等。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一些专业的固有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因此,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现阶段,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在以互联网、信息化为背景的时代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工具、考试反馈等方面入手,推陈出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增强美术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地方高校的美术教育理应坚守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融入时代文化元素和精神内涵,通过多维路径提升我国艺术领域的文化软实力。

三、内蒙古高校油画专业毕业创作教学的改进措施

在高校油画专业毕业创作中,要更多地拓展融入地域特色的绘画形式,强化油画创作中的民俗特色、精神表现,多维度地展现地域文化特征。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创新毕业创作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建立多层次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断拓展艺术视野,关注现实生活,重视人文情怀,真正走进草原、感悟草原、表现草原、赞美草原。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与艺术家交流,整合不同的艺术理念,创作出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推动内蒙古油画创作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在内蒙古高校(包括独立院校)油画专业学生的毕业创作中,表现民族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比例,只有立足当地,探索更具地域特色的绘画形式,才能推动内蒙古油画创作的繁荣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凸显民族特征的油画教学内容,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油画创作中展示地域文化,进一步推动学生油画创作和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表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2]。建立以学、研、创为主线,以研究(理论)和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油画毕业创作工作机制,增加创作课程,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探索运用综合评价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强化考核评价,通过专家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学互评,面向社会开放,为毕业创作提供广泛而深入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促使学生在创作中深入思考,仔细观察,领悟民族文化内涵,创作出更“接地气”、更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作品。通过理论课教学,以历史的维度,潜移默化地把地域文化纳入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让学生不断加深对地域文化的了解,能够从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传承地域人文精神的自觉,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承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油画欣赏课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要综合中外油画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既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又要打牢其理论基础,根据学生的素养、能力水平,分类指导教学;要摒弃过于追求时尚潮流的心态,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切实把学生的根基打牢,将文化熏陶贯穿始终,持续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课堂教学要与实地参观密切结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自然和社会中研究本地区的人、物、景及其相互关系,突破纯粹理论讲解的局限,让学生深入生活,深刻理解自然和社会中蕴藏的真、善、美[3]。内蒙古地区的油画题材创作离不开校外生活经历的支撑,只有通过写生实践课程,真正深入草原、牧区,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及时捕捉生活的片段和瞬间,搜集创作素材,发现当地人生产生活中自内而外散发的活力,体验到民族精神的力量,学生才能为毕业创作做好准备。独特的地域特征、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生活场景等,都可以作为油画专业毕业创作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中循序渐进地推进,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认真写生,积累经验。油画专业教学重在与生活实践联系,教师既要注重横向的拓展,让学生到农村、牧区、草场写生,到优秀院校学习和观摩,又要注重纵向的学习,邀请优秀导师给予指导,让学生汲取前辈画家的经验和技巧。为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大学前3年应强化基础课程,同时增加创作课程,方便学生积累创作素材,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展览,学习、借鉴名家的创作经验。这样设置的课程体系,可以为大学四年级的毕业创作做好准备。教师指定研究课题,提前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组建研究小组,定期研讨交流,并请专家分析评判,增强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提高学生的毕业创作质量,教师应该提前摸排有哪些学生以民族题材为毕业创作主题,要求其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草原牧区搜集创作素材,有条件的可以去现场写生,避免学生在毕业创作时缺乏生活经验和创作心得。当下,艺术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要提高油画专业毕业创作的质量,就必须秉承创新理念,结合艺术发展的现状,紧扣时代脉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作出适应新时代的优秀作品[4]。

参考文献:

[1]包银峰.内蒙古油画艺术与高校油画教学策略探析[J].现代交际,2015(12):71-72.

[2]吴厚斌.油画教学审美化与多模式油画教学体系[J].装饰,2005(2):129.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2

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奠定基石。当前,国内正大力宣传中国油画的民族性,并有“中国油画”之提法。油画来源于西方,中国的油画家们要想超越西方,须以民族性为宗旨,在油画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精神及元素,才有可能把理想变为现实。正如潘公凯先生所说:“当前中国艺术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波及全球的后现代文化所带来的表现形式的危机,更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精神自觉问题。在全球化的文化整合过程中,如何发现和重新建构中国文化的根本特性,使中国艺术在主流风格和总体倾向上坚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在后殖民主义跨国际的语境中自主地发掘出文化的新精神、新生命、新形态。这是着眼于中国油画发展的未来,将中国油画放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去考察思索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油画始创于西方,西方早期古典油画多以基督教及希腊神话宗教故事为题材,正是这种对宗教题材的表现,显示了西方绘画的民族性。西方现代油画虽强调个性,但仍能反映西方人的民族意识,反映西方画家在自身成长环境中所拥有的民族情感。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促使其民族化一直是中国艺术家们的奋斗目标,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等大家在此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用西方绘画材料来表现中国绘画的意境,或将中国绘画精神引入油画创作,令人耳目一新,使中西文化在小小的画布上得到了融合,油画的民族性得到了体现。西方有达·芬奇、凡·高、塞尚、毕加索等世界级的油画大师,而就目前中国油画现状来说,要产生大师,必须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出文化的新精神、新生命和新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未来灵魂塑造者的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将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对于高师美术教育工作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增加民族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民族文化对油画创作的重要性,才能使这些未来美术教师们有着中国文化的自觉精神,并将之传播开来,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奠定基石。

2.改变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总体来看,国内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笔者曾就此问题做过问卷调查,发现81%的学生不知道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89%的学生认为京剧至少在明朝就已诞生;100%的学生不知道“玄武”为何物,多数学生听说过“青龙”与“白虎”,但不知道二者在古代曾代表过方位,属于“四灵”,而知道二者的原因,还是因为港台影视剧中常出现这一说法。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固然跟西方文化的渗入有极大关系,但跟学生对民族文化漠不关心的态度也是分不开的。另外,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文化,而不少年轻教师对此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其本身民族文化知识也不够丰富,无法给学生以很好的指导。民族文化的缺失,从侧面反映了现代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减弱及民族生命意识的衰退。一些学生的写生水平很高,但自己作品中出现民族文化元素时,却难以说明,或者一知半解,与其绘画水平差距较大。高师美术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随着高师美术专业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及文化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再加上民族文化的缺失,这些未来的教师,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播者,是当前高师美术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

虽然学习油画必须立足于西方油画传统,必须进行严格刻苦的古典技法及基本功的训练,但是文化知识的欠缺,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很大障碍。美术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将民族文化授之于课堂,将民族文化同油画写生、创作等进行结合,改变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民族文化知识,为未来中国油画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缺少创造力预示着在未来的专业发展道路上不会有太多收获。中国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的考验发展至今,充分说明其有着非凡的创造性。因此,民族文化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儒、道、释三教的影响下,中国人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强调“格物致知”和“中庸”之道,主张“以和为贵”,在此类思想的影响下,派生出一些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如剪纸、皮影等。将中国民族文化所包含的这些表象事物及内在的精神实体,渗透到油画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知道“格物致知”“实事求是”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又可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其创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油画大师米罗、康定斯基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并从中汲取营养;凡·高则对与中国文化同源的日本文化十分着迷,进而使自己的绘画风格受到相应影响;塔皮埃斯在其文章中提及中国智慧和佛教,以及佛教所兼容的所有印度思想相交融而诞生的艺术对自身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非形式主义绘画大师,其部分作品所具有的水墨意蕴,足以说明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总之,在油画教学中渗入民族文化元素,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油画教学过程中,除了能够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奠定牢固的基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外,还能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方面具有以下作用:一是使学生区分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的个性区别,自主选择艺术方向,进行艺术探索,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寻找创作素材,为其毕业创作积累经验;三是使学生知道艺术创作同写生的本质区别,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四是让学生知道艺术创作是一个艰苦的艺术实践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成果,必须要加倍努力;五是使教师与学生有着更多的交流话题,促使学生大胆尝试,教学更具互动性。

二、高师油画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的尝试

1.高师油画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及指导思想。油画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渗透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形式上直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艺术方面的各种图形、文字、构图方法、节奏、动作;二是通过形式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来体现民族艺术精神及生活,将传统文化有目的、创造性地转化成艺术力量。

艺术实践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活动,它是一种开放的、多元的行为。在高师油画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指导思想:一是要注意将被使用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材料、图形、符号、价值、思想、行为等,在保持本源的基础上,加以重组或改造,使其成为具有创新意义的事物,这要求学生对民族文化要有本质上的了解;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总结民族艺术的创作规律,突出各种民族文化元素所具有的精神实质及其适合表现的题材;三是中西方文化,特别是绘画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传统绘画强调以“意”写“形”及以“形”表“意”,以“意”来追求“忘我”和“无我”的境界;现代西方绘画虽然极为追求“个性”,但就本质而言,其所表现的“形神”“气韵”等方面同中国传统绘画仍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要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必须要有扎实的民族文化理论基础。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3

    ﹙二﹚夹杂在美术高等教育中发展开,延续师承关系的教育方式

    将油画事业同高等艺术教育相结合,在传授画技的教学中将师承关系发扬光大的方式是福建油画发展的另一大特色。艺术是一门重实践的学科,教师在艺术技法的传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中期是福建油画创始的阶段,美术界的留学生陆续归国并投身于油画教育事业。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和厦门美专的两所高等艺术学校的建立为福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油画家。年轻油画家从学院毕业后直接分配到福建省各个地市,直接或间接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福建油画的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在油画传授的过程中,延续师承关系尤为突出。从20世纪中期开始福建美术学院艺术系的成长都牵引着福建油画的发展。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一直秉持着严谨的学院派教育模式。40年代初我国着名的美术教育家谢投八先生出任首届系科主任一职。在他任职期间,谢投八先生针对科系实际发展状况高瞻远瞩推行“一专多能”美术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他大胆进行学科改革,设立新的教学培养计划:1.引进省内外优秀美术家;2.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注重人才素质全面发展。这套完整科学性的美术教育体系,为福建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升了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在国内艺术本科院校中的办学水平。福建省大多数学院至今仍然沿用这套美术教育法。以高一呼、谢意佳为代表的浙派教师则侧重学生利用前苏联印象派画法对画面光影的研究。这些西画教法相互兼收并蓄,共同促进福建油画的发展。促使福建画坛呈现多样的艺术形式及绘画表达手法,形成一个较为强势的油画教学及创作团体,逐步提升福建油画在中国油画界的影响力。

    ﹙三﹚广纳人才兼收并蓄,提倡多元发展

    绘画是一门重实践、重交流的学科,福建艺术家本着兼收并蓄的态度来吸收“异质文化”补给自身,促成今日的多元发展。福建大规模的艺术交流集中在建国及改革开放初期。建国初期,部分省外画家从美术院校一毕业就进入福建,分布在福建各地市。以高一呼、林以友、谢意佳等为代表的首批艺术家,从美院毕业后就执教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他们的到来为福建油画教育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师资力量,也为福建油画注入新的生机。改革开放后省外优秀油画人才大量涌入福建,促成福建油画的蓬勃发展。着名艺术家魏传义先生入闽主持厦门大学美术系的创建工作。此后他还邀请了大批年轻油画家前来福建任教。分别来自东北、四川、内蒙古、湖北省的艺术家。这些年轻画家的到来意味着福建油画风格多元时代的来临。

    ﹙四﹚油画产业链中商业运营模式的加入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4

1988 生于浙江温州

200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2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

现为职业艺术家

他选取宋元中国的经典作品,在油画布上再创作,用油彩呈现中国水墨的质感,以“撕裂”、“焚烧”、“揉搓”多种方式,精致刻画细微的光影差别,展现物质本身被外力作用后的变化。他无意毁灭美好,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致敬传统。

涂少辉

1977 生于新疆

2000 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国画系并留校任教,讲师

2010 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从作品最初的《桃园物色》、《若即若离》,到近年来的《似是而非》、《蛛丝游记》,涂少辉提取中国花鸟画的经典形象,在绢本上建构了自己独具古典意味的艺术样式。他的形象包括凤凰、鸟、云、花、叶子等,都是从传统花鸟中来的,又被赋予了活生生的当代文化的解读。

姬子

原名王云山,1942 年生,河北宣化人。

研究山水绘画迄今50多年,现生活、创作于北京。

他的山水经历了从眼中山到道中山、从具象到抽象,直到哲学思辨的艺术高度。他用很拙的笔法、很单纯的构图,把水墨画到他想象中的那个世界里去了。他的画面没有细腻的笔触和学院的规矩,却是用很自我、很自信的语言在呈现一种力量。

李关关

她的马,是柔软的、静态的,有如美人出阁。在冷色调的绢本上,构图单纯、毛发丰盈,那些马低垂着眼眸,一副自省的样子。同样画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射,徐累的马是徐累,徐悲鸿的马是徐悲鸿,唐朝韩干的马是唐朝韩干,而李关关的马就是李关关。

范琛

1972 生于北京

1996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2002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贾又福教授硕士研究生

2008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总装备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总装备部美术书法研究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他从中西方绘画传统与现代审美观上得到启示,找到色彩这条线索,借此打开山水画由色造境的新景观。他的作品样貌很宽,既有北方大气开阖的壮观,也有南方行云流水的意韵,在他笔下都融合为独特气息的色彩之境。

党震

1973 年生于山东济南

1996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

200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田黎明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党震的作品分为风景与人物两个系列。他的风景系列,构图概括而凝练,色调以冷色调或土地原色为主,对比鲜明的色块彰显出强烈的表现力。而他的人物创作,擅于把现实矛盾的基因展开于笔墨的形式中,这使他的绘画语言在当代水墨绘画语言和语境建构上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魏西源

1989 生于邯郸

2009 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

201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作品《都市青春》获2009 届壁画系毕业创作三等奖

他画得都是自己切身的生活场景,从人潮涌动的国贸,到灰灰的中央美院,再到荒草凄凄的南湖公园,这些都构成这个少年画笔下的都市青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少年受到西方艺术大师怀斯的影响,宁静、踏实、淡淡的怀旧之感。

许莹

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

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4年考取中央美院田黎明先生研究生

2007年获硕士学位

2007年考取中央美院李少文先生博士研究生

她并不满足于传统笔墨语言之上的提升,也并不刻意追求现代流行语言在画面中的价值。对于女性内心世界的追问、探究、剖析,才是她不断追求的艺术方向。他的作品从灰色到淡色,再到近年来的重彩,恰好反映了艺术家在反复思考纠结中见大见真的过程。

王煜

1978 生于辽宁开原

2001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得学士学位

2004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得硕士学位

现执教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他的工作方式是利用具有新闻属性的图片,剔除掉原新闻性刺点,从中提取动作、姿态、表情、关系等元素,再转换成新画面的刺点源,这种方法论使他的水墨摆脱掉“意境论”、“笔墨论”,水墨直接作为一种工具,进入到当代艺术语境的表达中。

吴思骏

1971 出生于江苏如东

1996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同年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他以卡通动漫的青春寓言方式,转化为传统文人画叙事中的文学场景再现,云朵、木马、飞鱼、败荷等物象的呈现,给观者带来诸多提示。这种隐私化、自我化、场景化的表达方式,带有寓言性和表演性的青春童话日记,正是70、80后一代特有的精神特质。

舒昊

1973 年生于重庆

1994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住于成都、北京两地,职业艺术家。

舒昊与很多关注社会现实的新媒体与行为艺术家不同,他始终强调通过绘画去记录与再造日常的信息。报道事件的文本及图像成为他绘画的起点,通过日记、周记的绘画积累,将对社会、人生的关切注入极富肌理感的绘画中。

李磊

1965 出生于上海市

1983 毕业于上海市华山美术职业学校

现居上海,任上海中华艺术宫副馆长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李磊在不同身份之间自由游走。他写诗、作画,用抽象的词藻和色彩描绘他所生活的大上海。“海上花”是上海的花,也是纽约花、巴黎花、东京花,内容丰富又绚烂至极。而作品背后的艺术家,竟然生活地如此调理、平静。

任芷田

1968 生于湖北浠水

1989 毕业于武汉大学

职业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抱持着艺术理想一路走来,毕业于物理专业的任芷田在经历了丰富人生之后还是回归到艺术。因于“心智的直觉”,相比艺术他更看重生活。那些物化成画面的图像,抑或凝结在“如意”上的包浆呈现着任芷田生活的豁达――呼吸足矣。

邵译农

1961 出生于青海西宁

1982 青海师范大学油画专业毕业

1987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届助教班毕业

职业艺术家,工作于北京

邵译农的作品很简单,简单到你可以轻易指认出作品的形状。他的作品又很深刻,深刻到每个作品中都蕴含着沉重的文化积淀。他的作品都是随着对象本身的态势而生长完成的,它们注重材料本身的特质和情感,却又因其生长性而区别于物派的抽象,并被赋予一种不同于物质本身的记忆。

反正小组

成员:曹太平、杜雪、彭伟华、杜雪、秦川、许权、雯

成立于2013年,85后为主的青年艺术团体。专注于油画技法创新和年轻艺术家的诗性表达。

与别的艺术小组不同,“反正”不赶时髦,不空谈艺术理论,所有的创作从生活本身出发。小组成员性情各异,或激情,或沉稳,或高亢,或低调,或外放,或内敛,每一个人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呈现。反正小组的最近一个展览叫“没有风的冬天”,年轻人用热情记录着艺术――“反正有诗意”,反正在诗意中生发。

冷墨小组

成员:李飒、于洋、方志勇、李皓、黄祺、孔妍、金京华

成立于2013年,冷墨翻译自英文Coldink,旨在以严肃冷酷的立场讨论以“墨”为精神核心的中国艺术。

他们抱持着近乎80年代艺术家的那份真诚,在浮躁的环境下潜心创作,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的力度让人激动。冷墨的展览接连不断,而新作从来不会让人失望。这些创造力从何而来?也许正是传统文化所生发出来的力量。

付小桐

1976 生于山西

2000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就职于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2013 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硕士毕业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付小桐的作品名称前要加上百万计的针孔数量来描述制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量。想想制作的过程,安静地扎孔的画面比作品更美。没有音乐,只听见针穿过宣纸的声音,这就是他的作品。

叶剑青

1972 生于浙江

199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2002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高级研修班

2007 获中央美术学院造型类油画博士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师

生于浙江的叶剑青身上带着强烈的江南气息。画中“观音”、“水痕”“倒影”等意向不断提示着南方视觉中的氤氲温和。他用一幅幅壁画尺幅的作品抒发着胸中的豪迈,一幅26米长的《富春山居图》,诠释了一个他心中的传统中国。

王璜生

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王璜生的名字代表着一种专业,一种眼界,一种能力。在美术馆界的认知强化了他作为馆长的形象。生于艺术世家的王璜生,艺术追求上更加随性自由,在传统材料与新手法的结合方面他有着过人的敏感。馆长与作品之间,“游?象”从容。

邓国源

1957 生于中国天津,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邓国源的国画,抽离了描绘对象的形状,以一种纯粹的点、线、面构成花园、山谷、野外的情境。透过这些元素,我们又能看到中国画中散点透视所构建的场面:宏大又不空泛,细密而不拘谨,作品如一座精神的花园。

宿哲

1984 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2002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

2007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中国民族书画院美术研究员,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生活中的宿哲就像广告片中的人物一样积极向上。而阳光的外表下却负荷着对时代的怀疑与反思――我的青春献给谁?而立之年,不减少年的激动与热情,他的作品永远让你热泪盈眶。厚重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附于扎实的造型之上,情感则自发于纯粹的内心感触,于此彰显一种青春的能量。

葛冠中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5

潘玉良(1895~1977年),江苏镇江人。她8岁前父母双亡,14岁被卖入青楼,18岁被赎出。她1918年考入上海美专,学习西洋绘画。1921年考取官费留学法国,先后入读里昂中法大学、里昂美术专科学校。1923年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两年后考入意大利罗马帝国美术学院。1927年,其油画《裸女》获罗马国际艺术展金奖。

潘玉良于1928年回国,次年被刘海粟聘为上海美专西画系主任、教授,并参加首届全国美展,被誉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的第一流人物”。1931年至1935年,她兼任新华艺专和中央大学教授。此间,她创作了大量油画,举办过4次个展,以“气魄雄浑”的画风得到美术界好评。

1937年,潘玉良再赴法国。其油画不再拘泥于形似,而是引入中国画线条,色彩采用固有色平涂,空间变为二维。50年代后,她采用硬豪笔,与西方油画技法相区别,呈现鲜明的东方特征,构图夸张,色彩绚烂。她的创作以人物画居多,大量女人体绘画由自己充当模特,多以线条勾勒轮廓,再以淡彩点染结构和质感,后用点彩和短线作背景,具秀美灵逸、坚实饱满之趣。

潘玉良一生作品极丰,但生前穷困,画作极少卖出。她1977年去世前,嘱知己把一生创作运回祖国。1984年,其4000余件遗作回国,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此前一年,石楠的小说Ⅸ画魂――张玉良传》发表,后经多家报刊转载,形成“潘玉良热”。之后的20余年里,该书先后出版十余种单行本,并有电影《画魂》,音乐连续剧《潘张玉良》等播映,潘玉良随之成为美术界和大众关注的热点人物。

“潘玉良热”使其画作行情看好,小部分私人藏品陆续上拍。1998年,其1934年作《南方小镇》在中国嘉德以8.25万元成交。新世纪以来,其油画时创高价。

2002年,潘玉良的《1939年作人体》等4件作品成交,总成交额80余万元。2004年,其作品共成交7件,总成交额400余万元,其中《浴女》在香港苏富比以213万港元(合人民币228万元)成交。从2005年开始,其作品价格陡增,当年共成交7件,总成交额达1360余万元,其中1949年作《自画像》在香港佳士得以964万港元(合人民币1022万元)成交,为目前中国女性画家作品的最高价。2006年,其作品共成交10件,总成交额近3000万元,其中《窗边裸女》《非洲裸女》《躺在沙发上的女人》的成交价均在500万元以上。

上拍的潘玉良油画以人物画居多,静物其次。截至2010年1月初,其作品共成交91件,总成交额1.0141亿元。其中油画37件,总成交额5625万元,在中国油画家中排名第32位,为“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之首,也居中国女画家之冠。

东方奇葩――方君璧

方君璧(1898~1986年),福建闽侯人。她1912年赴法国求学,1917年进入巴黎朱里安画院学习,后转入波尔多城省立美术学校。1920年,她成为第一位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的中国女学生,与徐悲鸿同学。1924年,她成为第一位参加巴黎美术展览会的中国女性,其《吹笛女》被巴黎美术杂志刊为封面,《巴黎妇女画报》称其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

1925年,方君璧受广州大学和执信学校之聘回国任教,次年返回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进修。1929年,她身为召集人,在巴黎号召成立了中华留法艺术协会。1930年她再次回国,从岭南派高剑父、高奇峰切磋画艺。1933年杭州“艺风社”成立,她是骨干之一。1949年,她在日本举办多个展览后重访巴黎,1957年移居美国波士顿。她1972年回国时,得到总理的接见。

方君璧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香港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法国、巴西、阿根廷、日本等地办展,被称为举办画展次数最多的女画家。1978年,香港艺术中心为其举办方君璧作品回顾展,称之为近代画坛奇葩。同年,她成为第一位受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的海外画家。1984年,巴黎博物馆为其举办方君璧从画六十年回顾展。

方君璧把西画解剖及透视原理融入中国画,并尝试在绢上作油画。她强调轮廓线和固有色,强调勾线平涂,既不纯抽象、也不纯写实,作品充满温暖的抒情味道。

方君璧1925年回国时,就深为岭南艺术界推重,国民政府以巨金购得其作品,挂于中山纪念堂。1978年她留居国内一年,所作40余件为国家收藏。虽然她多次举办个展,也屡屡参展其他画展,但在市场流通的并不多见。

方君璧油画作品在国内的上拍记录始见于2002年。2003年,她的作品上拍10余件,其中《桃衣少女》等3件总成交额120余万元。2004年,其《吹笛少女》在中国嘉德以165万元成交,为个人最高价。2005年,其作品在京沪等地热拍,价格高涨,9件上拍作品全部成交,成交额达330余万元,其中《仕女》《巴黎郊外》《梳妆》的成交价均超过50万元。

方君璧的绘画题材以风景居多,但人物更受藏家青睐,价格较高。截至2010年1月初,其作品共成交34件,总成交额901万元。其中油画20件,总成交额808万元,在中国油画家中排名152位,居“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第二。

远处的明灯――关紫兰

关紫兰(1903~1985年),广东南海人。她家境富裕,1927年以优等生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同年由陈抱一推介赴日本,在神户举办的个展有千余人参观。之后,她入东京文化学院美术部研究学习,作品多次入选日本的重要展览,深受日本画界赞赏。1929年,她再次在日本举办个展,被称为“闺秀画家”。

1930年,关紫兰的油画《水仙花》被日本政府印成明信片发行。同年,她回国任教于上海唏阳美术院和上海艺专,并在上海举办个展。其奔放的用笔、浪漫的情调,给尚在刻板模仿的中国油画界带来一股新风,被称作“远处的一盏明灯”。1935年至1937年间,她再赴日本深造。回国后,其作品放弃变形、夸张,转入单纯、洗练的写实。她结合西方野兽派的狂放和中国文人画的抒意,透出东方闺秀的端丽气质和沉静之美,其纯艺术趣味正契合民国上流阶层的审美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关紫兰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85年病逝。

关紫兰作品多年来被美术馆和其家属珍藏,很少面 市。1996年11月,关紫兰作品首次上拍,其《少女》在上海国拍从4.8万元起拍,被台湾买家以30万元竞得。此后,其画作不断在上海国拍现身,成为该拍卖行的一道风景线。这些作品多数被台湾藏家买下。

由于关紫兰的作品多由家属提供,流传有绪,且市场投放量有限,因而竟买动力强劲。继2001年其《春之声》在上海国拍以33万元成交后,成交率极高。2004年,其6件上拍作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50余万元,其中《果香绵绵》在上海国拍以42万元成交。2006年,其5件上拍作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90余万元,其中1929年作《西湖》在上海国拍以99万元成交,首次逼近百万元。

关紫兰的静物画上拍最多,而风景画价格相对较高。截至2010年1月初,其作品共成交57件,总成交额8813万元。其中油画成交27件,总成交额683万元,在中国油画家中排名179位,居“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第三。

早逝的英才――蔡威廉

蔡威廉(1904~1939年),浙江绍兴人。她是蔡元培之女,1915年开始随父亲三度赴欧洲,在法、德、比利时等国接受教育,先后就读于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法国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她受现实主义画家委拉斯贵支、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影响最深,毕生宏愿是做中国的达・芬奇。

1928年,国立艺术院创立,蔡威廉被院长林风眠聘为西画教授,颇得学生的好感和尊敬。1929年,其肖像画在全国第一届美展中一鸣惊人。1937年抗战爆发,她随学校内迁。1939年,她在云南分娩时因为不能负担住院费用,不幸染病逝去,临终前书“国难!家难”绝笔,时年36岁。

蔡威廉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俱佳,但更热中于创作肖像和巨幅主题性人物画,作品用笔大胆,造型简练,富有雕塑感。她对女性题材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当时多数油画家还难以把握大场面,她却创作出3×2米的巨幅油画《秋瑾绍兴就义图》和《天河会》。前者完成于1931年,描绘其父同乡战友秋瑾临刑前的瞬间,氛围悲惨沉重。该画在南京引起广泛关注,后被国民政府收藏。后者取材于神话故事,描绘众仙女在银河中沐浴嬉戏,笔触轻松,色调明快,充满浪漫主义幻想。

蔡威廉生前,画作已多受好评。她1936年作于南京的《奥地利跳郎》被外交部以高价订购,用作赠送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国礼。由于她不幸英年早逝,作品遗存不多,数量已无从统计。但据报道,“”后内地仍见有其部分作品幸存,并在近年有公开展览面世。

目前,蔡威廉作品的拍卖记录仅有一件,即2005年12月在上海长城拍卖行以15.4万元成交的1928年作《异国忆想》。其总成交额屈居“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末位,但以其历史地位和作品的稀缺性,未来如有作品上拍,行情值得期待。

前卫女性――丘堤

丘堤(1906~1958年),福建霞浦人,生于商人家庭。1925年她从福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入上海美专攻西洋画,1928年毕业,后赴日本学习,接受了印象派及后印象派画风。她1930年回国,再次进入上海美专,作为绘画研究员继续创作。

1932年,丘堤与“决澜社”创始人庞熏栗结识,不久结为夫妻。在次年的决澜社第二次画展上,她的《花》获得“决澜社奖”,名声大振。1936年,庞熏粟赴北平艺专任教,她随往。抗战中他们一家随艺专西迁,抗战胜利后,她又随丈夫迁徙于沪、杭、穗之间。1953年,她随庞熏栗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的实用美术工作室,1958年去世。

丘堤敏感地接受西方现代艺术潮流,绘画勇于创新,追求个性,其作品气质沉静优雅,生动有趣。她一生创作过大量油画,但在北平沦陷时有大部分丢失,“”中又有大量毁坏,保存下来的极少。丘堤作品的最早拍卖记录是1999年中国嘉德拍卖其《月季与漆盒》,以22万元成交。2002年,其作品成交4件,价格均为20余万元。2004年,上拍的两件丘堤油画作品均拍出较高价格,其中1957年作《双雉》在香港佳士得以47.8万港元(合人民币51.1万元)成交,为其目前最高价。

截至2010年1月初,丘堤作品共成交11件,全部为油画,其中静物6件、风景4件、人物1件,多成交于中国嘉德和香港佳士得,总成交额近31097元,在中国油画家中排名179位,居“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第四。

悲情画家――孙多慈

孙多慈(1912~1975年),安徽寿县人。她自幼酷爱丹青,1930年从安徽省第一女中毕业后,到中央大学艺术系旁听,深得徐悲鸿赏识,并传出与之相恋绯闻。次年以绘画成绩百分考入该系。1935年,她以高居榜首的成绩毕业,中华书局为其出版素描集。此后,她曾任教于安庆女中、国立英士大学、国立杭州艺专。在1937年的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其油画《石子工》入选,并被刊入《第二次全国美展画选》。

孙多慈的早期画风正统纯粹,赋色沉着,笔法细腻,富有庄严深邃之感。1949年,她随丈夫定居台湾,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把徐悲鸿的写实画风带进台湾。她创作了多件大幅主题性人物画,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孔子画像》《黄兴马上英姿》《黄兴与夫人徐宗汉》等,为台湾女画家少有。1952年前后,她赴欧美考察,加强了对西方印象派的研究,绘画观念逐渐转变,油画用笔变得灵动跳跃,色调斑斓多姿,颇得印象派精髓。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6

这里的确安静。别墅式的小庭院,现代和传统、西方和纳西建筑完美的结合。而三楼,就是许老师和夫人蓝碧瑛的画室了。画室没有我想象中的大,但是视野开阔,光线充足,因点着烤炉,室内特别的暖和。许老师和夫人各占一半,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可以交流,也可以独自创作。房间的墙上,被近期创作还未完成的画给填满了。

许老师是在我们到达后赶来的。对于画,我是一个外行,所以心里不免有点紧张。但在见到许老师的那一刻,我发现他完全没有想象中那种艺术家的清高和自命不凡或者难以接近。相反,许老师笑容亲切,这使得我们的交谈显得格外的轻松。

许老师是纳西族,1960年出生于云南丽江。大学之前,他就接触过油画,但那个时候,对于油画完全没有概念,用许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显得有点幼稚了。后来考入云南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才开始专业的油画学习。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许老师对油画的理解,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个时候,他学习了西方艺术史,同时也接触到了西方油画大师的作品,受到梵高、毕加索和克利等人的深刻影响。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认识了夫人蓝碧瑛,一个同样来自丽江、同学美术且热爱艺术的纳西女孩,这一切的机缘巧合使得两位老师走在了一起,并在以后的艺术创作道路中互相扶持、彼此合作、共同学习,对于油画也从开始的懵懂到现在的自成一派,创作手法也从开始的稚嫩到现在的娴熟,这一过程无不浸透着两人对油画的热爱、对艺术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大学期间,两位老师在创作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了同一个问题:他们都是纳西族,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东巴文化,它可以说是纳西族古典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核心。纳西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族群,其古典文化具有相当深厚的内涵。纳西人的宗教体验和人生感悟,具有相当深沉的特点。在东巴文化中,直接和狭义的“美术”相关的,一个是东巴绘画,另外一个就是东巴文化的色彩观念。东巴绘画是一种具体的美术作品,而它背后所依托的色彩方面的取向和旨趣,具体浓缩了纳西族更为广义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如果能在油画创作中,将东巴绘画和文化融入进去,那一定可以有好的收获和突破。而且这个领域在当时还是一块处女地。由此,两位老师便有了投身这一领域的想法。

毕业后,许老师在原丽江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期间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后来,他被调到东巴文化研究所从事东巴绘画的研究,使许老师对东巴绘画有了更深的理解,且自己的油画创作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许老师和夫人的作品,逐渐地被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同时,他们还积极参加了多届全国美展及西南地区美展。在这些过程中,两位老师对于表现纳西民族文化的油画也在逐渐的摸索和实践中,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不少作品还被国内博物馆和海外艺术家、学者收藏。

在旅游局工作以后,许老师创作绘画的时间虽然少了,但是思想一直没有停住向前的脚步。如今,许老师的作品从开始的主题鲜明趋向了一种不确定性。许老师说,每次作画前,他都会有一段很长的思考期,思考着如何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更好地表达出来。正如他的夫人所说,许老师的画和他的人一样,是严谨的,是理性的。

许老师的创作并不愿意局限于某一种固定形式去表达画作的意境,他总是尝试着用其他的技法去更好地展现。我们注意到他墙上的几幅作品,都是近期创作的。这些作品的风格和早期的显然不同了,在我眼里,它们更趋向于一种模糊和自由的表达。此时,挂在画板上还未完成的一幅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对于色彩总是很敏感。画面的中央是东巴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神路图,四周底层是黑色的东巴元素,却在表面涂上了淡黄色,似乎并不想给人以清晰感。许老师说,他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表现时间和历史的跨度,去体现一种历史的印迹。

许老师把目前他所创作的画称为综合画,这是一种运用了多种技巧和颜料的创作,目前还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中。期间,我们也看到许老师把布料和麻线运用于油画作品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这些手段的融入,不但使画面内容丰富起来,同时也让画的内容和意境得到了更好的阐释。许老师说,他非常喜欢中国的水墨画,尤其是泼墨画。他喜欢这种晕染的自由,非常的抽象,非常接近现在他所追求的感觉。但他觉得油画的表现力会更强,在这片简单的画布上,他可以自由地发挥、自由地创作和思考。

一直以来,许老师都想办一个自己的画展。这些年来,他虽然工作忙,但还是创作了上千的作品。遗憾的是这些作品不是被喜欢的人收藏了,就是送出去了,自己手里反倒没有留下多少。不过,据许老师说,他有望在今年年末办一次画展。画展中除了自己和夫人的作品,还会有一些同行朋友们的作品。

提到许老师的夫人蓝碧瑛老师,给我的印象和许老师留下的不大一样。她似乎不太健谈,但在后来的交流过程中才发现,她的话其实句句点中要害,一步到位,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意。

蓝老师自幼受研究东巴文化的父亲影响,酷爱美术。她和许老师同是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也从事过美术教育工作。95年后调至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民族美术的研究与创作……多年的群众文化工作与纳西族东巴书画艺术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使得蓝老师将本民族的绘画技艺与现代审美情趣融为一体,并将过去的感悟和现在的思考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绘画表现形式。

我坐在画室的沙发上,可以看到正对面墙上还挂着蓝老师新近未完成的作品。老师介绍说这三幅的主题全是为了表现纳西女人“可亲可爱”的一面。画中似乎可以找到唐代仕女图的痕迹,可具体的表现手法却是将水墨画与油画的技法结合起来,成为被老师称之为重彩画的作品。目前我看到的只是画作的一部分。我想,待到这三幅画完成之后,怕是再找不到这粗糙的痕迹,取而代之的该是女性的细腻和女人的柔媚吧?!

似乎世上大部分的女人都是比较感性的吧,蓝老师也不例外。老师说,平时作画时,她很少像先生一样严谨,用她的话说,就是先生是比较理智、考虑比较周全、作画前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只需要将它们具体地表现在画纸上就行,而她自己就比较感性,随意的时候居多,可能突然间会觉得某个事物、某个人的某个状态很美就想去表达。从她早期或者近期的作品里我们都能找到一种如诗般的美境,如涓涓溪流,柔柔地能直淌到人心里去。她喜欢画作中表现优美的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希望能把民族的精萃和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特别在表现纳西女人的时候(谈到这儿,老师的眼睛里被一种神采飞扬的光亮给填满了),她更倾向于表现纳西女人的美、恬静。在老师看来,纳西女人就像纳西的女神一样,她们在她的心里已经被神化了。而此时此刻,老师在我的心里,也如女神一般的安详、平和、淡泊、宠辱不惊。

娇小的身躯内隐藏着巨大的能量,怀着对民族文化的深深敬意、对家乡山水树木的一片真情,老师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以及对丽江旅游文化市场的关注,将体内饱含的巨大能量一一释放出来,将纳西民间东巴画的古朴壮拙之美呈现在大家面前,而丽江玉龙新县城长1100米、宽110米的记忆遗产公园文化景观的设计更加让这位看似普通的纳西女子的细腻与精明强干体现得淋漓尽致。

记忆遗产公园坐落在玉龙新县城中轴线上,它以东巴文化为依托,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激发人们了解世界记忆遗产的热情,并使人感奋于人类文明之多彩。全体分为四个部分的“纳西圣地”、“精神家园”、“人间天堂”、“爱与美的圣殿”宛如一页展开的巨大经书,向人们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示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蓝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记忆遗产公园的创作画册,整个公园的设计,大气中流露出设计者对细节的巧妙安排。由《东巴经故事》精彩片段组成的浮雕墙、配以雕塑基座的原始“蛙体八卦图”、“神路图”图腾装饰柱、表现纳西民族文化和纳西人心灵深处以和为贵的“和合”雕塑等等,并在园内穿插表现纳西民族世俗生活的场景,既突显古老的文化又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无不体现老师的审美高度,内心细腻又不失大体,以及对东巴文化、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将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正是老师一直追求的至高境界。

我身边有些朋友,同是作家,他们往往不会相互阅读对方的文章。我心里想,许老师和蓝老师同是画家,那他们是否也是各自埋头苦干、互相不理睬对方呢?答案是――不会。虽然两人的创作风格不太一样,但平时也会在一起探讨创作的方向,互相交换意见。由于作画风格不同,大多数时候两人各自开始自己的画作时都会坚持己见,但合作搞创作时,也会互相结合对方比较好的思路并加入到绘画中去。

在问到两人的画有什么不同的时候,许老师说:“蓝老师的画比较偏向有情调的、抒情的和叙事式的内容,而我的画会比较粗糙、古朴和笨拙。”而蓝老师的回答是这样的:“许老师作画比较严谨和理智、考虑比较周全,通常会打腹稿,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他这人很有责任感。但作为女性,我是比较感性的,很少会仔细考虑细节,比较随意。而且我喜欢表现民俗民情、优美的传说,特别是表现纳西女人的种种形态,如穿针引线、梳辫子、河边洗衣等等。”

“铸一个杯子,将自己的情感装进去”正是两位老师目前的创作方向。作画二、三十年,将自己沉淀过后,两位老师最希望的就是今后的作品当中能更多地表现自己内心的东西,那是一种心灵的回归吧。

许正强艺术简历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7

2010年5月,毕加索的《、绿叶和半身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出1.06亿美元的天价,成为世界上最贵的艺术品。此前世界上最昂贵的油画作品,是2004年5月5日在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04亿美元天价成交的《拿烟斗的男孩》,画作的作者也是毕加索。

毕加索来了,确切地说,是毕加索的情人多拉・玛尔(Dora Maar)来了。在展出的21幅油画作品中,毕加索作品的数量最多,达到了7幅,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其1939年为情人多拉’玛尔所绘的肖像――《年轻的黑发女人》。玛尔与毕加索的关系可算是20世纪艺术史上最激烈、复杂的爱情故事之一。

另一件作品――1 901年完成的作品《母亲抱着小孩(母爱)》,被认为是毕加索早期绘画生涯中一幅最重要的作品,是画家著名的“母与子”系列中最早期完成的作品之一。毕加索的7幅作品刚好体现出其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

当然,毕加索而外,其他展出作品也毫不逊色,因为每一幅作品都是名家巨匠某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如1894克劳德・莫奈于阿裘斯平原上创作的《吉维尼的少女(稻草堆)》,就是莫奈著名“稻草堆”系列作品的延续。雷诺阿《莲婷与可可》,描绘的是画家小儿子与保姆一起游乐的场景,堪称画家19世纪晚期最为人熟知的主题之一。德加的《后台的舞者》,是他创作后期以色彩为主,加上定程度的抽象表现方法来表达舞者的典型代表。此外,夏加尔,达利等也是中国观众熟知的油画巨匠。

高水平的西方艺术是吸引各方浓厚兴趣的原因,不过,更让人兴趣醇浓的,还是带这些高水平作品进京的展览主办方,即国际著名拍卖公司――苏富比。

据介绍,为了这次展览,香港苏富比作了至少两年准备。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称,此前,苏富比的印象派及西方现代艺术只在纽约和伦敦拍卖,中国客人想要买的话,只有专门赶往这两个城市,而最近三到四年,购买这些作品的中国客人数量增长了大概3倍。

因此,香港苏富比本次北京之行,正是专程为中国而来,或者说是为亚洲客人精心设计的。

耐人寻味的是,本次展览是在香港苏富比秋季大拍之后,也并不准备通过拍卖方式进行,而是以私下议价方式销售。议价过程中,香港苏富比要与藏家沟通交流、协商,所有作品估价保密。不过,香港苏富比还是给出了作品的价格区间――200万美元至2500万美元。毕加索的作品将是这批作品的重中之重。

本届画展的议价结果,应该可以成为苏富比下一步计划的重要参考。比起面向内地市场已完成准确定位的皇家御用专场,近现代艺术专场等,本届苏富比画展堪称小心翼翼。试水的目的显而易见。

苏富比此前也在为这次展览,或者说自己的规划不断作着各种铺垫。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几乎每一次大陆之行,都在进行相关推广,只要给程寿康表达的机会,他一定会向内地介绍西方油画的市场状况,并期待中国藏家购买毕加索。他曾经表示,他的最大理想就是把中国藏家引导发展成像俄罗斯藏家那样,全方位,多领域地扩宽收藏范围。

大声地说,小声地做,这应该是苏富比的特点。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与内地拍卖行的压力下,苏富比的转身看起来缓慢而深不可测。

是“史无前例”,还是正是时候

苏富比一直强调此次画展在亚洲具有“史无前例”的独特性。不过,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在20多年前的日本以及15年前的台湾,苏富比都曾把名贵的西方油画搬到了收藏家的家门口。台湾著名藏家徐政夫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苏富比给台湾藏家发出了邀请函,结果,几百位台湾藏家聚首在西方油画前。到目前为止,台湾收方油画的队伍达几千人,顶级藏家在10人左右。

亚洲对西方油画的购买,曾经的高潮是日本创造的,日本人狂买印象派的情景,为全球艺术品市场历史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在日本强烈的购买欲望之下,1982年至1990年,印象派油画价格疯长602%。1 987年,日本安田水上火灾保险公司耗资2250万英镑,在伦敦佳士得成功购得梵・高《向日葵》。1990年,日本纸业大王斋藤分别以8250万美元和7810万美元购得梵・高的《加歇医生》和雷诺阿的《红磨坊街的舞会》。

日本在经济衰退之后,印象派价格下跌了60%。徐政夫至今也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人曾把当时买的印象派油画打3折后卖给了台湾藏家。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起步的阶段。日本方面曾表达了与中国拍卖行合作,拍卖西方印象派油画的想法。很难说,中国内地拍卖行对印象派油画有没有兴趣,中国艺术界对这些油画也并不十分陌生,但是这些画确实价格惊人,在当时的中国内地,根本找不到买家。

苏富比的本次画展也并非西方油画第一次以展销形式登陆中国内地。2005年12月,江苏力联集团有限公司,美国蒂姆雅戈画廊以及北京华辰拍卖三方合作的《走进中国――西方艺术大师精品展》在北京举行。这一次共展出了12位西方艺术名家的19幅作品,其中包括雷诺瓦、毕沙罗,夏加尔等。从结果看,销售情况比较理想。据称,早在展览开幕前10天,就已经有4件作品被不同的收藏家所订购。

不过,5年前的这次展览,尽管精心挑选,但却并非十分昂贵,其总价约为400万美元至500万美元,其中价格最低的是毕加索版画《塞莱斯汀的音乐》和米罗版画《金羽毛的蜥蜴》,均为2.5万美元,价格最高的是夏加尔的油画《巴黎天空的花束》,售价为125万美元。

2006年9月25到26日,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北京王府半岛饭店展出毕加索作品、印象派大师佳作及中国现代油画作品。这是世界一流拍卖公司首次在北京举办印象派艺术展。其中最受关注的作品为莫奈《瓶中的》,估价为12075美元至160万美元。

巧合的是,就在本次香港苏富比携西方油画进京的前一天,也就是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了2010年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6%。复杂微妙的中国经济形势,是苏富比携毕加索登陆中国内地的原因――也许是时候了。

大卫・诺曼在1999年出任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董事,此后为苏富比获得46亿美元的总成交额,他与众多竞投这一领域的美国藏家关系密切。此次来京,大卫・诺曼身负重任――他要试着教会中国人怎样欣赏印象派油画及西方现代艺术,并担任他们的投资顾问。

大卫・诺曼声称,今天中国的经济状况要比当年的日本稳 健很多,不会发生相似的情况。关于投资,大卫・诺曼表示,印象派及西方现代艺术的价格相对来说非常稳定,他希望中国藏家把重点放在长线的收藏投资上,而不是投机。

艺术全球化要来了吗

近年来,进入内地艺术品领域的当然不只有毕加索,甚至也并不只有西方艺术。

2010年3月5日至7日,有着11年历史的韩国首尔拍卖行首次在北京银泰中心举办预展,着力推荐韩国艺术品。5月13日,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拍卖行――日本伊斯特株式会社拍卖公司在北京举办预展。力推日本现代顶尖艺术家作品及欧洲印象派作品。不过,5月28日在香港拍卖时,该预展作品中的最高价仍然出自毕加索。

本伊斯特公司社长关敬告诉中国媒体,很多中国买家曾特意赶到日本参加拍卖会,但限于签证等事宜始终不很方便,在京预展的目的就是希望借此平台,在提高公司知名度的同时,将更多元化的日本及西洋艺术精品推介进来,他相信亚洲藏家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购买力。

抢占潜力买家,瞄准具有购买力人群进行推广教育,这是以泊来艺术品寻找中国内地市场的拍卖公司的共同做法。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内地拍卖公司则认为,在目前的中国内地,本土艺术品才具有绝对的竞争力。

而基于台湾的经验看,内地艺术品市场的全球化,尤其是对西方艺术品的包容以及追逐,不应该是多么遥远的事情。

多年来,徐政夫一直在中国推广全球购买观。他认为,不仅是拍卖公司,中国内地买家也要建立起国际观。从投资角度看,不仅稳健的印象派经典作品值得投资,像印度艺术之类发展中国家的艺术也要引起重视。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8

油画是一门世界性的艺术,它起源于欧洲,在世界各国都有所发展。中国人接触油画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中叶,系统的向欧洲学习,建立自己的教育体系,是从“五四”运动发端的。

我国幅员辽阔,隶属大西北的陕西,地域环境丰富多样,既有陕北黄土高原的粗犷浑厚,又有关中平原的沃野千里,同时陕南则拥有绵延几百公里温文尔雅的秦岭,独特的地域环境给当地油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陕西油画的发展较少的受到别的地区的影响,艺术观念一直固守在本土固有的思维上,缺少与外界进行有效的沟通,新思想新观念难以渗透进来,正应如此陕西油画得以保留了浓厚的地域特色。

陕西油画的发展经过了早期发展阶段(延安“鲁艺”时期),中期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目前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早期”这一段时间,指的是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研究延安“鲁艺”时期陕西油画的现状,首先要对“鲁艺”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鲁艺”简称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发展无产阶级文艺,培养专门的文学艺术人才,组建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它的目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

在延安时期美术界的创作主要是以版画为主,漫画,年画,宣传画为辅助,油画的发展几乎是很微弱的。抗战时期,油画所需要的物资供应匮乏,像画笔、调色油、颜料等油画创作必备的工具和材料受到限制。尽管如此,在那个特殊的动乱年代,还是出现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油画家,如汪占非,王式廓,武德祖,马骥生,谌北新,蔡亮等。

汪占非(1911―2013年2月5日),原名汪占辉,江西贵溪人,擅长版画、油画、中国画。1929年入国立杭州艺专,同年加入“一八艺社”,后参加左翼美联。1932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学院西画系。他的主要作品有油画《人民渡长江》。汪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为西北地区培养了如武德祖、蔡亮、张自懿、谌北新等很多油画大家。

王式廓(1911―1973)字子容。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由村人。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1930年入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开始学习西画,并关心革命。他画了大量巨幅抗日宣传画,像《总动员》、《杀敌》等等。王式廓先生早年的艺术活动在陕西,之后虽然常在北京,但他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手法也受到了延安时代的影响,同时也为当时延安地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武德祖(1923.4―1991.9)。别名苏坚。陕西渭南县人。擅长油画。1939年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0年毕业。曾在陕甘宁边区文协、东北画报社、人民画报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武德祖是“鲁艺”很有才华的画家之一,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他的油画艺术得到更一步的精进。代表作品有《女孩》、《正月》等。

马骥生(1932.3―1998.7.13)北京人。擅长油画、水彩、粉画。1949年就读于台湾省立台北艺术师范学校,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原任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陕西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马骥生先生是延安时期年轻的艺术家,有自己执着的艺术梦想,他奔赴大西北,开始了艺术的寻根之旅,为西北美术的发展注入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代表作品有《农奴之子》。

谌北新(1932年10月20日)原籍江西南昌,生于北京。自1953年至今在西安美术学院工作。谌先生在风景画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的风景画不是一板一眼的对自然的客观描摹,而是具有中国人特有的写意情怀在里面,奔放的笔触,强烈的冷暖对比,通过点、线、面的合理安排强调画面的形式美,画面尺幅不大,但意境深远。著名艺术家钟涵说他的画是“小彩画,大写意”。

蔡亮(1932.9―1995)福建厦门人。油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浙江油画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擅长油画、壁画。蔡亮先生是陕西油画界的一位重要画家,他的油画多以主题性的创作为主,在刻画人物和场景安排上面颇显功力,画风质朴,明快。代表作有《延安火炬》。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9

采访时,我有意提到了他现在的成就,吴老师却始终低调的总结着,他谈到:“这么多年来对于写实油画的坚持,到现在为止只能说是略有所获。也是大家和市场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但是,我现在依然努力学习着、奋斗着,毕竟艺术是无止境的。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这是绘画带来的一种希望。我很感恩能够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画着自己想画的东西,并幸运的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当我提到他本人那幅被拍出高价的作品时,吴老师显得有些腼腆,不出意外,他还是先感谢现在的市场环境。据他介绍:“目前中青年艺术家在良好的大环境下,市场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我的作品确实有了较好的成交价位,应该说是赶上了当下这个艺术品大发展的好时代,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都是艺术品市场火热的保障性因素,对我而言,在拍卖场上处于怎样的级别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画好每一幅作品。”

努力坚持真的很重要,这里所说的不仅仅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对于吴老师来说,绘画是一种方向,坚持不懈的动力便是绘画作品中所带来的快乐。源于这种对于事业的执着,以至于后来才能被调入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为艺术创作院的专职画家。

这是门修心的功夫活

写实绘画是门功夫活,好的作品有时甚至能欺骗你的双眼。现代生活中,大家都很喜欢写实油画,因为美感,因为贴近生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幅好的写实油画作品是需要很长的一段创作时间来完成的且步骤繁重。但是这些只是表皮,真正的精华在于对事物感受后所产生的一种抛开枷锁禁锢的艺术思想。尤其是现实油画作品对于人物表达特点。吴老师解释道:“由于时代的变迁,相较于早些年前的艺术为政治服务来说,当下的艺术家无论是人物的创作还是在题材的选择上都更多的带有自己的艺术主张,画家能更好的表达自我的审美价值观与创作追求,美术创作变得更加的多元化。

艺术品市场70后的空间更广阔

在各大展览上和拍卖市场上我们发现一个现象,70后的画家占据着半壁江山。吴成伟觉得,目前这个时期的70后画家已逐渐成为整个画坛的中坚力量,无论是写实油画,当代艺术,当代水墨等领域对于70后艺术家而言,大都沉淀了20年左右的时间,艺术的实践与认识是靠作品和时间累积起来的。改革开放对画家来说与外界的交流多了,有更多的机会去国外的博物馆与美术馆观赏学习西方高品质的绘画作品,有了这样好的交流学习机会与条件。对于西方绘画的研究了解也更加直接。

视野的改变,预示着艺术形态与认识上有了更大发展空间。所以现在艺术品市场的这些70后画家的作品价值还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也是现在的艺术市场如此繁荣的因素之一。

写实绘画

的“价”与“值”

注重唯美写实画风的吴成伟,是目前中国中青年艺术家中颇受追捧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忆》暂列青年写实绘画价值榜的首位。在与他的闲谈之余,我发现任何一种艺术形态的价值,都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其次,吴老师更注重作品的观念性与当代性的相结合。

其实,写实油画一直是中国艺术市场关注的热点。首先,就拿2013年来讲,写实油画依然是油画市场中最为稳健的一股力量,以北京保利夜场(吴成伟是极少数能进入的青年画家)、嘉德乃至华辰这些拍卖公司油画专场统计最高价TOP10,写实油画占居六席。其次,根据艺术品机构雅昌监测网的记录显示,吴成伟的两幅作品,高居前两位。由此来看,写实油画仍然是市场的主力支撑力量。

写实油画在各大展览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有着众多的受众群体,在拍卖市场中更是备受推崇。从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早徐悲鸿真正意义上将写实油画在中国推广开来,此后这种绘画样式便在这片土地上呈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写实油画发展的过程中总会紧扣每个时代的发展脉搏不断呈现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在直到今天可以说写实油画在国内已经有了深厚根基和较强的认知度,归根结底说明写实油画符合中国人一种审美共性的追求,写实油画市场在今天的繁荣是市场长期以来酝酿出的需求,是必然结果,而不是收藏家心血来潮的突发行为。

写实油画在传承中也有了新的发展,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写实油画有了许多新的面貌,包括经典写实油画,具象写实、乡土写实、照相写实等都有许多经典作品在近现代的美术市场上留下印记。

执着于写实的境界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10

安徽大学位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馆藏图书336余万册。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6个学院(系、教学部),84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汉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0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合作设立孔子学院,成立国(境)外“中国中心”3所。学校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还被外交部列为选拔录用公务员的定点高校之一。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依托安徽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院现有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美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绘画(含中国画、油画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表演(含声乐、钢琴、萨克斯、手风琴方向)、戏剧影视导演等5个本科招生专业。学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多家国内创作研究机构、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演艺集团等省内大型文化企业以及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都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逐年增高,职称结构不断完善。学院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种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005年以来,艺术学院教师作品先后获得全国美展银奖、音乐金钟奖优秀奖等在内的各类奖项约40余项;在《美术》等各类书刊公开发表作品1000余幅,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展演。

通过“211工程”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建设,艺术学院目前教学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一流,拥有总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的艺术楼,1300平方米设施先进的实验剧场、6个戏剧排练厅、3个舞蹈练功厅、黑匣子影棚以及先进的摄影实验室、线性编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音频制作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等设施。学院与安徽歌舞团、安徽省话剧团、合肥电视台、安徽出版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10多个实践实习基地。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长期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着力培养符合时展和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专门人才,学生知识面宽、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深受社会欢迎。2007年,平面设计专业岳贤德同学在全球“寻找吉利新车标”的活动中独揽金奖,2012年,戏剧专业杜肖宇同学在《今天我主持》华语主持人大赛中摘得冠军,都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二、专业简介

1、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符合文化创意产业要求,具有宽厚设计基础知识、前端设计理念、活跃的创意思维和较高的艺术表现力,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且将新媒体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融入创意表现,能从事品牌建设研究、视觉表现研究、媒体策略、广告设计、商品包装、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和展示设计等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学术队伍和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设计师,他们在设计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组成一支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设计美学、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版面设计、纸品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广告创意、包装设计、品牌设计、动画设计、新媒体界面设计、展陈设计等。

就业去向: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出版、企业形象策划、高等院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环境设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并且有创新能力的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高等艺术学校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和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以及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建筑与环境设计史、设计美学、当代设计理论与思潮、速写、立体构成、人体工学、空间解析、建筑初步、材料预算与施工工艺、设计表现、展示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与室内陈设、公共艺术设计、景观雕塑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专业设计机构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等相关设计工作;优秀的毕业生能胜任大中专院校的教学研究,以及在房地产公司或相关企事业单位担任设计和工程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3、绘画(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在绘画创作、绘画史论等专业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美术系绘画专业现有中国画、油画两个本科方向。采取整体绘画制作技术、技巧、创作的培养方式和方法,研究系统的画论知识、美术史学方法、绘画形式专题和绘画创作实践以及综合制作技法,使学生精通技法和相关艺术理论、有较高创作能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本专业倡导以人类文化为凭籍,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提倡兼容并蓄,鼓励创新。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针,实行综合多元的教学方式。

本学科拥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的学术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端正。汇集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授、学者和画家,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素描、色彩、解剖、透视与构图、风景写生、中国画基础、材质与构成、中外美术史、民间美术、美术概论、美学、艺术考察);专业核心课程(国画方向:山水临摹、山水写生、山水创作、篆刻、书法、白描人物、工笔人物、写意人物、工笔花鸟、写意花鸟、花鸟创作、毕业创作;油画方向:油画静物、油画临摹、油画头像、油画半身像、油画全身像、油画人体、油画风景、毕业创作)。

就业去向:各类大中专院校、中等学校、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4、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修养,具备戏剧、电影、电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舞台剧、影视剧、广播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技能,可以胜任在各级文艺团体、影视公司、中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从事表演创作、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并且有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戏剧影视启蒙、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表演理论与技巧、剧目排练、台词、舞蹈、音乐、视听语言、影视艺术、化妆造型、观摩与评论等。

就业去向: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方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文艺团体、影视剧及广播电视文化娱乐及制作部门承担表演工作,能在新闻媒体及文化单位承担理论研究、评论等工作,能在中高等艺术院校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5、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主持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修养,具备戏剧、电影、电视、广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播音与主持艺术基本理论和技能,可以胜任在各级文艺团体、传媒机构、中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从事播音主持、表演创作、宣传策划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并且有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播音与主持艺术、节目制作、媒体写作、表演理论与技巧、剧目排练、语言、形体、音乐、影视艺术、化妆造型、观摩与评论等。

就业去向: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主持方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广播电视网络节目中从事播音及主持工作,在各级文艺团体和演出机构中承担表演和主持工作,在中高等艺术院校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在文化传播机构及相关部门从事宣传策划及公关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6、音乐表演(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等发展需要、有艺术表演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社会文化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音乐表演专业现有声乐、钢琴、萨克斯、手风琴四个本科方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从事本研究方向的人员大部分毕业于国内及欧洲院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丰厚的学术蕴涵,同时又具备踏实、严谨的科研作风。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复调、曲式分析、和声、乐理、视唱练耳、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音乐美学基础、民族音乐概论、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名作、艺术概论、即兴伴奏、正音、钢琴基础、合唱指挥、声乐主课、钢琴主课、萨克斯主课、手风琴主课、声乐伴奏、音乐欣赏、表演、形体等。

就业去向:各级专业文艺团体、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影视剧制作中心,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部队等与音乐表演相关的部门。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培养

层次

计划

招生省份

备 注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60

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

省内统考

省外校考

环境设计

本科

60

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

省内统考

省外校考

绘画

本科

30

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

省内统考

省外校考

音乐表演(声乐)

本科

16

安徽

省统考

音乐表演(钢琴)

本科

5

安徽

省统考

音乐表演(萨克斯)

本科

2

安徽

省统考

音乐表演(手风琴)

本科

2

安徽

省统考

戏剧影视导演(表演)

本科

20

安徽

校考

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主持)

本科

20

安徽

校考

合  计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11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12

其一,美术技能展示形式单一化。美术毕业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呈现较为单一化,没有多维度展示本专业学生的能力。因为美术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偏向于学生对视觉审美规律的掌握程度,所以学生较少进行美术知识如何在幼儿教学层面转化的实践探索,忽略了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的跨学科应用,未能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其二,活动组织能力不足。毕业设计展示仅呈现学生的美术学识远远不够,也应注重彰显学生的组织能力。幼儿园教学不仅包含课堂教育部分,还涉及室内外环境创设、游戏、文艺表演、校内外展览等组织活动。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对色彩、造型与空间关系的协调能力、人员工作的分配能力和活动现场的驾驭能力。其三,学业任务与毕业创作衔接不充分。学前教育专业学业任务中安排了半年的幼儿教学实习,通常未考虑其与毕业设计实践充分衔接。这导致一方面学生没有将毕业设计中的创作方法和思路进行幼儿教学转换,理论与实践未能及时得到相互修正;另一方面,学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创作探索,被迫中断相应研究。其四,交流氛围不浓。毕业设计作品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美术技能和知识的结果,而最终验收者只有少数几位评委教师,验收场地也仅限于答辩教室等封闭性室内空间,交流氛围偏弱,不能促进全校师生的交流、学生就业或展开现代幼儿美育的学术讨论。其五,就业应用延续性弱。因幼儿的身心结构特点,有些美术创作形式在幼儿园中无法有效开展。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没有经过将复杂的美术创作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以适合幼儿年龄结构特征方面的实践,所以难以将学校所学知识予以应用。

三、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方案的重心应围绕如何整合四年所学知识,平衡美术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综合制订成套的毕业设计方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指导不能完全照搬专业美术院系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也不能完全脱离实践技能而撰写美术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因此,学生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方法与美术基本功一样举足轻重,在毕业设计中均应得到体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应结合“套餐”与“自助餐”设置,自主选择个性化创作方式。毕业设计“套餐”,即毕业设计创作+幼儿教学实践+展览组织策划+毕业设计答辩。美术毕业设计创作“自助餐”,即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中可选择平时最擅长的创作门类,如绘画创作(手绘本、油画、水彩、国画、景泰蓝、综合材料或彩铅画等)或设计创作(定格动画和手工装置等);幼儿教学实践要求运用与所选毕业设计门类相对应的创作材料和方法实施于幼儿美术实习教学课堂中,并拍摄现场教学录像,整体展示幼儿美术教学情况;展览组织策划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视觉展示效果的思考和操作;毕业设计答辩邀请在校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教师一起对该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幼儿教学进行提问,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讨论。此套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系统地实现了以绘画与手工并置为主体、教学实践为载体、多样化展示为体现、理论总结为补充。学生可在硬性规定下和自主选择范围中,以最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将四年所学的美术教育知识和创作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毕业设计增设多层面的考核内容,实现立体化展览效应,使美术类毕业设计形式和内容更具开放性与多元化。

油画毕业创作总结篇13

平日里他不与人争,也不讲大话。谈到绘画他却常有心得,和你娓娓道来。他画画的感觉有点像自言自语,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偶遇相合的人他也会切磋讨教。长期以来,他工作、生活、绘画都在安徽的合肥,这是一个缺乏文化动力的地方,在此很难与人能有高质量的精神交流。我想,傅强是有点孤独的。听说,他的家庭生活也多有不顺心的地方,儿子残疾,夫人患风湿病,再加上出版行业的辛苦,绘画创作与他之间往往是时断时续地展开。也只有一个深爱艺术的人才能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激发出精神诉求的火花。

长期的绘画积累使他的手边有了不少油画,看到他手头上这些年留存的作品,新加坡好望角画廊赵振强先生很想为他举办一个个人展览。他内敛的性格总是说:“我还没有准备好,以后再说吧!”这一等就是许多年,只等到他额头上的皱纹一天天的多了起来,展览却迟迟未开。

但他的执着坚韧造就着他的艺术,也促成了发展自己的机会。前几年,他调到了安徽大学的美术系工作。成为了大学的美术教授后,也就有了比较多的创作时间,比较好的创作条件。我听说后很为他高兴,他自己也更加珍惜,更加勤奋,更加努力。从此,安徽的山山水水之间又多了一个痴迷的赤子,一份真挚的情怀。这几年,他的作品又有了新的进展,似乎下笔更加从心、随心、贴心。对画面的形式追求更加敏锐、更加主动却不失朴素自然的原味。他不断的加强语言张力的后面总是隐隐地显现着个人心像的纯然平淡。傅强不断地寻找接通自己的心源的素材,在不断增多的作品里印记着他前行的姿态。在这丰富的姿态中,新加坡的个人展览也就水到渠成地促成了。在他即将办展之前,作为老朋友,我预祝他展出成功!

傅强

198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2010年―201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袁运生油画博士班进修。2011年―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丁一林油画访问学者。现任安徽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美术系主任、学科带头人。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研究会委员、安徽省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安徽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