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老师论文实用13篇

幼稚园老师论文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1

1932年,钟老师受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邀请。再次走进南京市鼓楼幼稚园。那时,该园经过散漫期、论理组织期、中心制期三个时期的研究,陈先生撒下的中国化幼儿教育的种子,已结出初期的种子(中心制课程,即单元教学)。她说:“我此去,是要去整顿、检验他的理论………是为使鼓楼幼稚园兴旺发达起来,使陈先生所主张的实施中国化幼儿教育,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和作用。真正做到一切为幼儿造福。”于是,钟老师满怀信心和决心,以她的忠诚和勇气,承担起鼓楼幼稚园主任的重任。在陈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负责幼稚园的全面工作。

她果断地扩招幼儿,增聘幼儿教师,并以她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率领全园仅有的几名员工,扩建园舍,充实设备,创设优雅的室内外环境,将鼓楼幼稚园修建为美丽的花园。她激情地说:“凡是到达那里的人们,谁也忘不了那优雅的环境和一群活泼的小天使,凡是进过那幼儿园的小朋友,谁也忘不了幼儿时代的天堂。”

钟老师以陈先生的教育思想“幼稚园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幼稚园的课程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可得以变更”为指导,具体着手编制课程。首先,选定自然或社会为中心。围绕中心选取各科教学的教材,取得横向联系。同时,考虑各班幼儿年龄的不同,由浅入深地选取不同程度的教材,体现纵向联系的系统性。其次,按中心主题内容的多少。确定教学时间的长短(3天-5天)。各班教学时间和次数,按年龄不同而区别。再次,遵照陈先生的教学原则: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凡儿童能够学,可以学的,应当教他学等,为幼儿创设室内外活动的条件,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拥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满足幼儿想做、想学、想玩的目的。培养幼儿愉快的情绪,好群的心理,有礼貌、肯谦让、知友爱。钟老师还充分利用幼稚园外的自然条件、社会设施,把幼稚园的教学活动搞活了。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她建立制度,加强全园的学习。她还别具一格,兼任全园各班的音乐教学任务。她说:“我选择音乐教学是把它作为了解与熟悉全园每个幼儿的渠道,可以摸到每个幼儿的脉搏,更易教育、处理解决儿童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

她每年对各班幼儿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已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测定。积累了整整三年的测定结果,作为幼儿应达到的最低限度的标准,给当时的教育部制定幼稚园课程最低限度标准作参考。

钟老师在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每月一次的直接指导下,以她的赤诚之心和满腔热情率领全园员工。在鼓楼幼稚园实验研究基地,进行中国化幼儿教育的研究。在艰苦奋战整整五年后,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在陈先生的指导下,她整理出版了《一年中幼稚园教学单元》(商务出版社)《儿童生活写真》《儿童歌曲》(华华书店出版社)《世界儿童节奏集》上下册(世界书局出版社),这些书籍深受当时幼教界欢迎。

二、艰辛实践研究“活教育”

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钟老师跟随陈鹤琴先生来到江西省泰和县文江村。那里是一片松林和一座无人居住的荒山。陈先生率领钟昭华等师生们,以勤劳的双手,辟山筑路,以泥砌墙。以草盖房,引泉下山,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和专修科。为建设中国化的幼稚教育,培养中国新一代中、高级师资和实验、研究“活教育”创设了一个简陋、美丽又充满生气活力的教育、教学环境。

钟老师在幼稚师范学校的幼师和专修科承担了“幼稚教育学”和“教材教法”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附设幼儿园的主任等重任。当时“活教育”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钟老师在陈先生的指导下,进行了“活教育”的教育教学研究。

她拟订了一份适合幼儿师范的教学计划和试用课程,把全部课程改为陈校长提出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

她根据陈先生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采用活的教材,应用活的方法,把人教活”等主张。编写“活教材”。如钟老师教授幼稚教育、儿童心理等科目时,她先带领学生去婴儿园或幼稚园观察儿童的表现,然后整理观察记录,参考有关图书资料,再经过大家共同研究讨论。结果就成为大家所得的“活教材”。

在教学上。陈先生反对灌输死知识的注入式的讲解法。因此。幼师的教学过程,钟老师基本上采用四个步骤进行。一是观察实验,一切让学生去实地观察,去动手做,取得实际经验。二是参考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找参考书,以系统地吸取人类已积累的经验。三是发表创作,让学生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绘画、表演或写作的方法,用创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四是批评研究,将学生所发表的创作,让大家共同订正,求得进一步提高。除体育、音乐等特殊学科外,其他学科基本上按照四个步骤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步骤与陈校长主张的“活教育”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精神相一致。这样教师把课教活了,学生学活了!

正如原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专修科的毕业生漆竟余回忆:“钟老师教我们幼专的幼稚教育学和教材教法,她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幼专的同学到幼师班听教材教法课,还组织去幼稚园观看,学习幼稚园的教学资料,五指活动和幼儿日常活动。她的教学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并有画龙点睛之术,独具魅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先生率领江西幼师的师生们迁到上海愚园路404号,成立上海女子幼稚师范专科学校,钟老师随着他继续实验、研究“活教育”。据她的学生张爱丽回忆,“钟老师思路宽、方法多、教得活,带我们去各种不同类型的幼稚园见习、参观、有公办园、政府和机关办的、私人办的、还有教会办的幼儿园,而不局限于某个园,这样做,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知识,学到了生动的教育方法。

1947年,陈先生在钟老师、雷震清等教师们共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出“活教育”的理论体系。钟老师以她的勤奋努力、科学思考、教学智慧,为实践、研究陈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奉献了六七年的宝贵年华。

钟老师还以“活教育”实践研究期间的经验和亲身体验和感受,撰写了《怎样做一个幼稚园的活教师》一文。她认为:一、幼稚园教师是一个园丁;二、幼稚园教师是一个慈母:三、幼稚园教师是一个儿童;四、幼稚园教师是一个护士。五、幼稚园教师是一个艺术家。她还认为幼稚园教师随身必带几件法宝:一、开口常笑;二、说活清楚;三、态度和蔼;四、随机应变:五、以身作则等。为年轻的幼稚园教师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活教师的典范。

三、身在海外,情系祖国

1946年冬(11月),钟昭华老师与陈一鸣、陈秀霞作伴,远渡太平洋赴美国留学,在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听课,参观幼稚园、小学等,学习美国的教育理论、吸取有益经验,以充实自己,更好地为祖国的幼教事业服务。在留学期间,她撰写了《一个美国的托儿学校》《一个美国小学的设施》等两篇文章,寄回祖国,刊登于《活教育》杂志的国外通讯栏目,为国内幼教界传递教育信息。

更令人钦佩的是:1948年夏,留美的部分学生在美国纽黑文一个军工厂工作时,钟老师偶然发现,该厂制造的机关枪子弹,运往中国。她愤怒地说:“我怎能在一个制造杀害自己的同胞的军工厂工作?我也反对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干涉,我不能忍受在此工作了。”由此引起了一次留学生撤出军工厂,抗议美国输送军火到中国的正义活动。敬爱的钟老师,不仅是一位温文尔雅、满腹学问的知识女性,还是一位满腔热忱、深爱祖国的勇士。

1950年,受总理号召留学生归来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鼓舞。钟昭华老师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幼教事业的发展,继续奉献她的聪明才智,勤奋地从事幼教工作,

四、海外归来。为新中国幼教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钟老师由上海女师到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任副教授兼双井巷幼稚园(后改名为南师附小大石桥幼儿园)主任。在幼稚园,她指导青年幼儿教师怎样教育孩子,提出“幼稚园应注重爱的师生关系”。她还亲临园门口,迎接家长送来的哭闹的孩子,给予爱的抚慰。在此期间,她努力学习,与时俱进,撰写了不少文章,登载在《活教育》杂志上。

自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钟老师一直就在南京师范学院幼教系任教。直至离校。她在幼教系担负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学》的教学重任,她带领学生实习和视导,指导青年教师的进修与教学,积极参与学科教材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探讨,她与同事合作共同编写了第一本具有新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学》教材。她还独立编写了《幼儿园组织与领导》的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她在系里工作繁多,但还指导哈尔滨师大、山西师院、河南师院来南师幼教系的进修生,并出差到县城(丹阳)培训幼儿教师和指导幼儿园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幼教界迎来了阳光普照的春天。年过古稀的钟昭华教授,承担了南京师大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的重任。凭借她的渊博的幼儿教育理论和长期积累的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和教学的丰富经历和经验,果断地提出了学前教育研究室的发展规划:1,探索幼教史发展规律,成立中外幼教史专题研究组;2,探索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深入第一线为广大幼儿和教师服务:3,探索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规律,努力开展科学研究,使教学和研究密切结合,互相促进。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钟老师就开始研究学前教育史。她说:“为了编写中国学前教育史,查阅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我国教育史资料,觉得应该对陈鹤琴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研究。”于是她不顾年老体弱,坚持研究,亲笔撰写了多篇研究论文:《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实施的回顾》《中国的福录培尔》《陈鹤琴与鼓楼幼稚园》《陈鹤琴思想与江西实验幼师》《我国幼儿园中心制课程的创建》《陈鹤琴先生对我国幼儿教育的贡献》等等。这些文章为后辈学习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和中国学前教育史提供了真实、生动的资料。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2

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是幼稚教育中国化运动的中坚。1927年陈鹤琴等发表《我们的主张》,提出了建立中国式幼稚教育的十五条主张,勾画了中国化幼稚园的雏形,主张第一条便是“幼稚园要适应国情”,并以适合国情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一系列中国化的细化的可操作的幼稚教育目标。

张雪门毕生从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他对幼稚教育的意义和目标的认识尤为深刻。1936年,华北危急、国难深重时,他提出幼稚教育应为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并拟订了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的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自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张雪门的改造民族的教育目标是中国化幼稚教育目标的集大成者,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幼稚教育目标的完满建立;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幼稚教育。

二、本土化幼稚园课程的探索

陈鹤琴与他的学生张宗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的课程实验对幼稚教育中国化至关重要。该实验本着不强制儿童做机械的工作的原则,根据本土季节的变化来设计课程,选择教材;教学采用游戏式的方法,并为此设计了许多富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具,如读法教学中的缀法牌、挂图,算术教学中的点数牌、滚珠盘、旋珠盘、初学加法片等。1928年他们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幼稚园课程规划,并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被正式定为中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直至解放后全面学习苏联为止,我国幼教界通行的一直是陈氏所创造的以本土季节变换为中心的活动课程,他所编的中国化的幼儿故事、幼儿园设备标准等更使后人受益无穷。

张雪门一生致力于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他就提出课程是适应儿童生长的有价值的材料,而生长有因时因地的差异,应区别对待,因此课程的内容应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1970年,他在台湾出版《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一书,对他从北平到台湾的近40年的课程研究作了总结。书中把“课程须和儿童的生活联络”作为课程标准第一条。他于1966年初步完成的“行为课程”体系则生动再现了中国儿童的现实生活,无处不渗透着中国化的精神和理念。

看陈鹤琴、张宗麟、张雪门的本土化课程观,不难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对儿童直接经验的重视,对中国现实生活的重视。这两点是他们的课程取得成功推广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可借鉴的重要经验。

三、适合国情的幼稚师范体系的建立

陶行知认为旧的幼稚师范的最大缺憾是培养的学生理论脱离实际,连一所像样的幼稚园都办不起来,所以要改革训练教师的制度。新型的幼师,是招收中学生,以幼稚园为中心,学生既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又在幼稚园中学习如何办幼稚园。陶的办校思想对今天幼稚师资教育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病无疑是一剂良方。

为真正实施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张雪门认为幼稚师范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为普及平民幼稚教育,具有改造民族素养的新一代国民而献身的幼儿教育师资。他把这个总目标落实到师范生的各科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无论是孔德师范的“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还是北平幼稚师范的乡村教育实验区,都使学生从社会实践中体会到中国需要教育之迫切、自己能为教育事业献身之光荣。

陈鹤琴建立的幼稚师范教育体系是他的活教育理论的实践运用。强调教育与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是活教育理论的特征。1940年,陈鹤琴创办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活教育”实验,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师范教育体系。以下对陈鹤琴的“活教育”幼稚师范教育体系的评价亦可作为对陶、张等人师范实践的代表性评价:它虽然实用主义教育色彩颇浓,但它“吸收欧美教育的长处而去其短处”,同时,“发扬我国固有教育方法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它“以中国社会为其发展的基础;它是针对社会实情,适合大众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社会的道地产物,所以,它才有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深厚的影响”。

启示与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幼教事业在反思苏联模式的同时,开始面向世界,积极引入各国教育思潮和教育经验。如蒙台梭利教学法,二三十年代已引入过,但遭到失败,90年代重新推广,至今方兴未艾;正在推广中的瑞吉欧教学法也日益受到重视和接纳。通过这二十多年的学习,中国幼教界取得了

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一味崇洋,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如盲目追风赶潮,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似乎没见过的都是好东西,等等。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幼教界的发展将日益国际化、全球化,于是,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向国外学习,学什么,怎样学,已是非常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再认识,笔者获得一些启示。

一、新拿来主义——实验是桥梁,适合国情是通行证

综观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它是以向外引入为起点,不断调整适应国情、并不断向外学习的过程。其运行公式大致为:模仿性学习——适应性学习——自主发展性学习。在对外学习的问题上,陈鹤琴的观点是较为理性的:“这并不是说美国化的东西是不应当用的,而是因为两下国情上的不同。有的是不应当完全模仿的,尽管在他们美国是很好的教材和教法但是在我国采用起来到底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要晓得我们的小孩子不是美国的小孩子,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又不是一律;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用起来未必都是优良的。”我想,陈鹤琴的观点并不只是他个人的,而是一个时代呼声的缩影与代表。这个时代已不是学前教育的起始时代(也就是模仿性学习阶段),而是经历了模仿和抄袭之后的适应性学习阶段,在此阶段,人们已看到了抄袭的弊端,对学习西方先进经验,不再是全盘端来,而是“拿来”,选取自己有用的,经过改装,为己所用。这个改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科学化为保证的,离开了科学化的中国化,结果很有可能导致封建主义的抬头。因此,陈鹤琴在构建中国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中,是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为切入点的,而不再以模仿为基本手段。由此可见,实验是理性地引入西方先进经验的必经之路,是东西方教育经验交流的桥梁,实验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当然,这种实验必须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验,而不是“一实验就成功,一推行就不通”的人为的模仿性实验。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和探索的过程,是一个改装和再造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看西方教育经验是否能顺利通过实验桥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适合国情则是它的通行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界在反思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大量西方先进教育经验,经历了20年的变革与发展,中国学前教育界应该已经超越了“陈鹤琴时代”,进入到自主发展性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吸取借鉴各国先进经验,自主发展中国式的幼儿教有的新拿来主义应成为学习特征、以史为鉴,可知得失,我们应吸取历史成功的经验,在新拿来主义的实施中,坚持“实验是桥梁,适合国情是通行证”。

二、国情+发展+公益——中国幼教改革之思路

中国幼教界一直以改革作为其寻求发展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改革开放20年来,在经历了频繁的方方面面的改革后,我们是否应寻找一下改革的根源所在,即反思一下:我们为了什么要改革?改革的理由有很多,但我想改革肯定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不是为了变学习苏联为学习美国,而是为强国富民,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就像陶行知、陈鹤琴当年所倡导的幼稚教育中国化运动,其形式虽各有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强种强国,改变落后中国之面貌。直至今天,我们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后,依然不能忘记这个目的。

我们要贯彻这个目的,正视国情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对国情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考虑是一切改革的前提条件。其次,当发展日益全球化时,我们应求得自身的稳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教育可以改造民族劣根性,张雪门以及那个年代的许多教育救国论者都认识到这一点,并以此作为他们的改革信条。时至今日,我们须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找寻一条后来居上的自强发展之路,这个发展是超越性的发展,而非跟随性的发展,须是建立在发扬民族优胜性,改造民族劣根性的基础上的理性和自信的选择。最新的东西未必是最适合我们的东西,我们大可不必打着全球化的牌子,盲目追风赶潮,忘却了教育改革之根本目的——强种强国。第三,教育的公益性应是改革追求的目标。等级教育维系了封建等级社会,现代民主化的教育致力于建立民主社会。综观中国近代史上的幼稚教育改革运动,从陶行知的乡村幼稚教育,到陈鹤琴的活教育,无一不是为了挣脱封建等级教育的枷锁,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改革的成败也最终落实到是否有更多的孩子得益于现代教育。陶行知在燕子矶幼稚园的活动室挂了一副对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好地体现了幼稚教育公益性思想。当人的物质生产愈发达,精神生产也愈普及,人的受教育权利愈受到尊重,教育的公益性就愈将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因此,我们的改革应以公益性为准绳和终极目标。

三、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历史使命与责任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可谓是中国教育家群星璀璨的时代,这些教育家们无一不是抱着教育救国的信念,凭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改造民族、拯救国家的热潮中的。“逝者如斯夫”,但他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一体的责任心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感却令后来者可歌可泣。幼教界亦不例外。陶行知拿出“与牛大哥睡觉”的精神,亲自创办乡村幼稚园;陈鹤琴带领二百多位师生辗转流离、辟山开荒,饯行“活教育”;张雪门飘零半生,“痴心”不改;张宗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勇当第—位男教师。倘若他们不具备屈原投江式的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决然做不出这些壮举。

时至今日,“科教兴国”已成为时代呼声,时代赋予新一代幼教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陈鹤琴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当前的时代更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只有具备了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人,才会迸发出巨大的热忱去牺牲、去奉献、去做创造历史的有名的或无名的英雄。假如高校科研人员缺乏历史使命感与责任心,只追求新的科研成果,盲目照搬外国经验,假如幼儿园园长缺乏历史使命感与责任心,只会迎合家长心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幼教界“科教兴国”将是一句空话。中国幼教界的当务之急是在引入外国经验的同时,努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可继承的精神遗产,增强教师的自信心、责任心与历史使命感。

四、反思与构建——态度和方法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幼稚教育中国化运动,实际上是对前阶段引入的西式学前教育的反思和建构,是对西式文明之果的咀嚼和内化的过程。陈鹤琴、张宗麟等以反思与建构作为基本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在反对复古和崇洋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革新主张,进行了艰苦的实验探索,努力建构一条中国幼教健康发展的道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90年代中期,普通教育学界开始把反思与建构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方法和态度。学前教育界的一些教科研工作者也相继把反思与建构运用于教科研,使反思与建构成为学前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态度和方法。

马克思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对人员队伍的反思应是反思中最为关键的。目前,在中国,直接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员队伍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1.高校教师。2.幼师教师。3.幼儿园教师。在这个构成中,幼师教师理论上显得十分重要,它承上启下,连接高校和幼儿园,把高校的科研信息和科研精神输送给幼儿教师,又可把幼儿园的新需求、新动向反馈给高校。但实际上由于三级师范系统中中等师范学校的设置规格和要求基本等同于中学,客观上限制了幼师教师在科研上的主动作为,使绝大多数幼师教师成为“教书匠”,既不了解高校科研动向,也不清楚幼儿园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日益陈旧,难以完成理论上的连接作用。而且,教书匠式的教师和小步子、低容量的课程模式,使得幼师培养出来的幼儿园教师整体上缺乏基本的科研素质和分辨能力,容易盲从或守成。这样一来,便在人员和体制上割裂了理论体系建构更新与实践经验积累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大 概也是当代难以出现陈鹤琴式的集理论与亲身实践于一身的教育家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幼师升格、变三级师范为二级师范已是幼儿师范教育改革的一大任务和趋势,上海、浙江等地已付诸实施,相信这样的改革会对中国幼教界的反思与建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注释:

[1]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新教育评论,1926年,2卷22期.

[2]陈鹤琴。我们的主张。幼儿教育,1927年,1卷1期.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3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在日本特务的暗杀名单里,又增加了一位已经年逾50的老人,从此,这位老人便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在逃亡的过程中,他在江西建立了全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4年,学校被迫转移,为了凑够迁校的费用,这位老人四处奔走筹贷了8万元。然而,当时所有的船只都被征为军用,没有渡江工具。老人亲自跑到江边,他告诉船老大,他有200多个女儿要过江逃难,船老大惊奇地问:“你怎么会有这么多女儿?”当得知原来这200多个人是他的学生不是女儿的时候,船老大被感动了,全校师生得以安全过江。这位老人就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

一、一颗诚挚的爱国之心

1914年,陈鹤琴踌躇满志踏上了留学美国的道路。在去美国的轮船上,他思想斗争着:“学医还是学教育?”最终放弃了学医,他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919年,他放弃了正在美国做的博士论文,毅然回国,开启了他的“教育曲线救国”之路,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的思想观点,并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的教育目的。

陈鹤琴本人的经历以及他提出的教育目的,都是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学习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在的国家。现如今,出国留学的有志青年也很多,但是当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冲突时,有些人选择了前者,留在了别的国家,甚至加入了他国国籍。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如果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那么中国人才的流失将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二、“活”的教育方法

陈鹤琴认为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复制日本和欧美的幼稚园是“幼稚监狱”,因此提出了“活教材、活学生、活教师”的“活教育”思想。他带着学生走出幼稚园,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到工厂、到码头……让学生把鲜活的现实生活当作教材。同时,他也一直在潜心钻研“活教育”的教学方法。

有一个儿童,总习惯于用左手写字,老师要他改用右手写,却一直没做到。陈鹤琴就对这个孩子说:“你会用左手写字,大家都不及你,你真了不起!但是大家都能够用右手写字,而你不会,那你就不如大家了。假如你也会用右手写,两手都会写,那你就是第一个大好佬了。”不久,这个孩子会用右手写字了。

陈鹤琴先生重视研究幼儿的心理,他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研究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现如今,一些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仍然很严重,一些幼儿园评价孩子的标准仍然是记住了几个单词,学会了几首唐诗……陈鹤琴先生等众多的幼儿专家都在多年前就提出了:教育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可见,作为幼儿教师以及幼师专业的老师,我们都有必要重读经典。

三、“本土化”的教育原则

中国幼稚园发展初期仿照日本,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国幼稚园发展呈现美国化的色彩,从课程到教材、教法都从美国照搬。陈鹤琴认为,两国的国情不同,历史、文化和环境不同,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创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教育发展之路。从1920年陈鹤琴长子一鸣出生起,便通过照相、观察、日记等研究方法追踪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时间长达808天,这就是著名的“808天观察和记录”。此后,《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诞生了。中国特色的幼稚园发展道路至此开始迈出了第一步。

“中国特色”“本土化”“校本研究”“因材施教”,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明了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备课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体系,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寻找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等,对学生做思想工作时,应本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思想,因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异,不能“一刀切”,这样才能打开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的心结。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4

陶行知很早就重视学习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和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等人的幼儿教育思想,他密切关怀祖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和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

首先,必须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关于必须重视幼儿早期教育的理论就十分明确和中肯。他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凡人生所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幼儿的关键期,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特别重视这个时期的教育及对幼儿的培养。

其次,幼儿教育事关国家民族幼苗的成长。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陶行知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农村,城市都应该普遍建立幼儿园,保证幼儿就近入学。

再次,开办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将有利于妇女劳动力的解放。在城市当中开办幼儿园,可使“女工既不必心挂两头,手边又无拖累”,妇女能够安心地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农忙时节,农民有很多农活。所以,幼儿园是小孩很好的去处,同时又可以使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

二、创办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大众的幼儿园

1.创办幼稚园的原因

当时中国现有的幼稚园存在种种弊端,主要有“三大重病”。一是外国病,即仿效外国,不顾中国的国情,从形式到内容上的整体抄袭。二是花钱病。即费用太大,普及太难,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稚园学费高,只有富贵子弟可以享受他的幸福,贫民是没有份的。

2.幼稚园三条改革方针

面对上述弊端,陶行知指出,要发展中国的幼教事业,必须根治仿效他国的顽疾,端正正确的办园方向。一是把外国的幼稚园化成中国的幼稚园,适合中国的国情,充分运用眼前或中国已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以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二是把费钱的幼稚园化成省钱的幼稚园,即打破外国偶像,依据周围社会所提供的经济条件,普及幼儿园的发展。三是把富贵的幼稚园变成贫民的幼稚园。人人都享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要把幼儿教育办成整个国家儿童的共享物,让劳动大众的子弟能享受到其中的幸福。

此外,在建设适合国情,节省费用的,裨益平民的幼稚园的幼教思想指导下,陶行知指出,从事幼教事业的人们,要善于发现这种教育事业的“新大陆”,明白什么地方最需要最欢迎幼稚园,并致力其开拓与发展。

三、幼儿教育的普及要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

一是要注重合格教师的训练,其中最难问题之一是幼师的培养及其来源。在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上,发展幼稚教育首要的事情是解决师资培养机构的创办,因此,幼稚师范是培养幼师的重要途径。二是创办“艺友制”。“艺友制”是凡以朋友之道教人艺术或手艺者,谓之艺友制教育。在实践探索中,通过幼稚园自身的教,学,做,通过边干边学来训练和培养幼师。陶行知先生在改变幼师训练制度,广开幼教师资来路之际,还着眼于师资质量的提高,教师不仅要受到严谨的卫生训练,同时还要使他们的训练达到“五项目标”,即“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儿童的伴侣”以及“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三是呼吁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人才,搜集和审查国内外已有的幼教资料,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制适合儿童的需要,能力,兴味和情感的教材与课程。在立足本国条件的基础上,吸收外国“一切关于幼稚教育的经验”,创造一种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今日之幼稚园”。

四、幼儿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

在中国的幼教发展史上,陶行知先生的幼教理论和实验有着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中国学前教育的改进和发展来说,其理论建树和事业建设值得人们总结和借鉴。

1.他对幼儿园“新大陆”的发现,指出了中国幼教事业的发展道路。在工厂和农村附近办学,不仅有利于妇女劳动力的解放,还有利于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儿童自幼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2.他创办的幼儿园“艺友制”,为幼教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师资来源。这对今天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及解决农村女性知识青年就业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3.有助于中国幼教事业重大“转向”的完成,由“移型他国”的西洋化转向适合国情的中国化,由富商转向贫民的普及化,由专注城市社会幼教事业转向注重农村幼教园。

五、幼儿教育思想及实践经验对新时期幼教工作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不仅提出了这些理论,他还躬行实践,他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

1.热爱幼教事业,具有对工作脚踏实地地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他在南京城外创办的举世闻名的晓庄学校,并鼓励晓庄教师要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2.勤俭办学。陶行知先生在当时办学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发扬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在艰难的条件下创办幼儿园。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5

陈鹤琴(1892-1982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原名绥福。1914年8月北京清华学堂毕业,1917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与心理学,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家克伯屈、孟禄、桑代克等人,1919年毕业并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指导员、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等职;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等;发起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中华儿童教育社;主编《儿童教育》、《幼稚教育》等;主要著作有《幼稚园的课程》、《中国幼稚教育之路》等,被辑入6卷本《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六卷)》。[1]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幼儿心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2]陈鹤琴幼儿教育理论内容丰富,包含着多方面对幼儿体育的完整的、独特的认识,能够增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快乐与幸福。笔者拟对陈鹤琴幼儿体育教育理论进行系统地、深入地挖掘和研究,为新世纪的幼儿教育改革和幼儿素质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1 陈鹤琴的幼儿体育教育理论体系

1.1 幼儿健康第一的教育主张

陈鹤琴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视,儿童的健康问题是他长期以来潜心研究的课题。陈鹤琴通过长期、连续的观察发现,身体不强,就不容易学,常见多病的小孩子,对于他的学业,发生许多的妨碍,不肯听话,又容易发脾气;与此相反,身体强健的儿童举动活泼,脑筋敏捷,作事容易,乐于听从,比较有病的小孩子真是大相径庭!陈鹤琴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指出,如果儿童的身体不强健,到了成年,也不会健强的;儿童的智力与行为都是跟着其健康走的,因此,幼稚园首先应当注意的,就是儿童的健康。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是:一边是不顾儿童心理特点的封建传统教育,一边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被外国教会垄断的幼儿教育,二者都严重地摧残了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当时,中国人以体弱多病而闻名于世,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对此,陈鹤琴不禁感慨:“身体衰弱就是缺少活力,生命力薄弱,一切勇气毅力都会减低。当你正在年轻有为的时候,国家正需要你,你却因为缺少活力,缺少生命力而拒绝这个神圣伟大的请求,这该多么惋惜啊!”[3]当陈鹤琴从美国学成归来后,激烈地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压迫,主张教育救国,尊重与发展儿童的天性及才能,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观点。[4]并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5]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鹤琴仍然十分关心儿童的健康。1950年,他在《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一文中,谈到幼儿教师修养问题时,要求幼儿教师要了解怎样保护儿童的健康,希望幼儿教师对儿童健康抱十分关心的态度,并向幼儿教师提出了保护儿童健康的11点要求。1951年,他提出了体育要居首位的口号以及幼儿教育要遵循健康第一的主张。1979年6月,年近90的陈鹤琴还高度关注我国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同年6月,他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恢复和发展幼儿教育的提案,提案中指出: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因此,陈鹤琴希望所有关心与从事幼儿教育的人们重视和普及幼儿教育,以培养具有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

1.2 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陈鹤琴在深入地研究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实际后,从体、智、德、美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幼儿教育目标。陈鹤琴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的是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6]

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7]由于现代中国所面临的任务和使命如此神圣,陈鹤琴认为具有健全的身体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必备的条件之一。因此,陈鹤琴在《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等著作中,在鼓楼幼稚园实验以及各类教育实验中都高度重视儿童体、智、德、美诸育的和谐、全面发展。陈鹤琴说:“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儿童,我们应当用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们,使他们的体、德、智、美从小都好好发展,那么老大的中国,未尝不可以一变而为少年的国家。”[8]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6

一、关于稚声合唱的命名

通常,我们把合唱分为同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与童声合唱)和混声合唱(混声二部、混声三部、混声四部等)。其中,童声合唱的年龄为六岁到十六岁,那么,六岁以内的幼儿园小朋友的合唱活动又该如何命名?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国际童声合唱及表演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杨鸿年教授,在他的《童声合唱训练学》一书中这样表述:“根据童声的发展阶段来看可分为:稚声期,童声期、变声期。从能说比较完整的语言的幼儿开始至五六岁之间(相当于幼儿园小、中、大班)均属稚声期。”受启发于杨教授以上对童声发展阶段的界定,我把三到六岁之间即幼儿园小、中、大班开展的合唱活动称之为稚声合唱。

二、稚声合唱的特点

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的稚声合唱,是以幼儿园小、中、大班(三到六岁之间)儿童为主体,以幼儿园的老师担任指挥,对每一阶段的儿童进行合唱训练的一种群体活动。根据三到六岁的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参照杨鸿年教授对稚声特点的精辟阐述,我总结出稚声合唱的以下几个特点:

1.音色:稚嫩,脆弱,不宜做长时间的训练,小班不超过二十分钟,中班在三十分钟左右,大班四十分钟时间的练唱,还要分时段练习。

2.音域:音域很窄,小班为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一组的a;中班为小字组的b到小字一组的b;大班为小字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C。

3.音量:肺活量小,音量不大,因此,胸腔用得少,只能唱短小的乐句,如:《梦之船》《摘草莓》《两只小鸟》(美国童谣)等幼儿合唱曲。

4.音准:3到6岁的儿童可以说是白纸一张,他们音准不稳定,和声训练难度很大,可以从单音入手,接着是音程,然后到和声,循序渐进。

5.语言:学龄前儿童语言速度较慢,声音细小,口腔开度不大,舌部不够灵活,不大识字等。

6.音乐作品:短小精悍,目前大部分的作品需要幼儿老师将儿歌进行创编。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适合3到6岁孩子演唱的稚声合唱作品。

基于以上的特点,教师在训练时要选好合唱作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发挥幼儿模仿能力强,喜欢游戏、图片,速记能力快等优势,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稚声合唱,让孩子伴随在稚声合唱的音乐世界中成长。

三、稚声合唱的训练探究

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左尔坦在1941年发表的《音乐在幼儿园》的文中提到:“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证实3岁到7岁的年龄段是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这个年龄段被损害、被疏忽的地方,将来难以弥补。这个阶段影响着人生的发展,教育的起点必须始自幼儿园。”那么,从小得到稚声合唱的训练,将影响其终生。就是再精明的父母也无法为3到6岁学龄前儿童提供一个群体学习与创造音乐的环境,只有幼儿园或合唱团队才能让他们在稚声期就受到良好的和声训练,正规化的音准、节奏、听力等训练与体验,进行童趣的合唱表演和童话般的音乐感受等,能快乐地由音乐伴随成长甚至伴你一生。因此,在开展稚声合唱的训练上,要抓住稚声的特点,以儿童化的语言交流为平台,模仿、记忆、图谱、游戏等为辅助手段,加上奥尔夫、柯达伊等世界先进教育家的方法,尊重学龄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训练。技术上做到让孩子用轻声、高位、和谐地歌唱,能力上达到音乐综合水平的培养与提高,让孩子在快乐中歌唱、童趣中成长。

(一)训练上,儿童化切实有效的手段

首先,要选择儿童化的语言交流平台。比如《两只小鸟》歌词口语化,朗朗上口,老师在教此曲时,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孩子一下子就被故事吸引住,然后老师唱一遍旋律,提出问题:两只小鸟的名字叫什么?它们坐在哪儿?做什么了?后半段是小朋友盼望小鸟归来。用儿童化的语速与孩子交流,亲切的语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用生动的语言、形象贴切的描绘,夸张而又富有感染力语气,充满童趣的形体语言,孩子能快速熟悉歌词且深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其次,图谱、游戏等为辅助手段。不随意识记也是学龄孩子身心发展的特性之一,它有助于训练的高度实效。一个例子:一首《小星星》卡农式合唱曲,前面是卡农,到最后一句时要齐唱“满天都是小星星”,没借助其他手段,看指挥来合唱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唱好;借助图谱合唱,就由大部分的孩子能整齐唱出最后一句,孩子的不随意识记明显提高了排练的效率。游戏也是提高不随意识记的一种幼儿教学中常用手法,把合唱曲《梦之船》编成游戏,高音部小朋友坐在小船上,低音部孩子拿着桨,划小船,孩子兴趣高,节奏和音准恰到好处,记忆也随着手段的不断交替变化而得到强化与提升。

第三,借鉴奥尔夫、柯达伊等世界先进教育家的方法。“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孩子的天性,奥尔夫抓住这一特点,启发和诱导孩子学习和创造。我们不但要学习、借鉴奥尔夫的先进理念,也要研究柯达伊、达尔克罗斯等世界先进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在稚声合唱的综合能力训练中,一切从孩子出发,以孩子为中心,想出许多的办法来促进孩子开心地学。如节奏学习中:身体当乐器,练习各种节奏;模仿老师的动作学习节奏;孩子徒手拍出各种节奏等,还可以把节奏编成各种自然界的模拟声:全十六分节奏为跑步时发出的“嘁嚓嘁嚓”的声音;前十六分节奏为母鸡下蛋后的叫声“咯咯哒”等,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律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孩子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二)技术上,轻声、高位、和谐地合唱

我国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在《歌唱活动》中专门阐述了儿童歌唱发声的特点,她认为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合适幼儿歌唱特点的范唱,即“高位,轻声,向前唱”,才能吸引幼儿歌唱的兴趣。日本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平川三郎研究儿童的发声方法,在《儿童歌唱发声》一书中提到:用头声方法来训练儿童最有效。在稚声合唱训练过程中,寻找高位置,即孩子撒娇的声音位置,它是稚声期孩子都有的、自然的头腔位置,充分利用稚声期孩子与生俱来就有的本能来发声、歌唱,既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又达到声音的自然统一。稚声期孩子的声音很幼嫩,用轻声歌唱,既保护嗓子,又能听到其他声部的和声,从中训练听辨能力与音准,培养孩子多声部的综合能力,只有在高位轻声合唱,才能做到和谐动听。当然,还要巧妙地训练气息的控制,咬吐字的统一,音色的变化,音准与节奏的准确等。尤其在进行和声训练时,先让孩子唱高音部的某一高音,老师唱出低三度(大三或小三度)的音,让孩子倾听、感受大三与小三度和谐的音响效果,并与孩子一起分享、体验音程中大三与小三度和谐的音程关系,在反复的练习中进行高低音声部的音程训练,试着由高低声部找准自己的声部音高,同时唱出来,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唱出纯四、纯五度乃至三声部的和声等,渐渐感受到和谐的音响,理解和声和谐的效果,形成和声的初步概念,并通过稚声合唱曲的练唱,体验轻声、高位、和谐的美妙。

(三)能力上,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更多的父母在孩子3到6岁成长期间,选择让孩子唱儿歌、背唐诗等个体化的教育方式,再有教养的家庭也不可能为儿童创造一个群体化的条件,让孩子在群体中感受音乐,体验和声,接受良好音高、音准、节奏、试唱、练耳等音乐综合能力的训练。因此,只有稚声合唱,它在幼儿园中开展,为3到6岁幼儿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架起极具艰巨的桥梁。

1.音高、音准的训练

稚声期的孩子音准极不稳定,尤其指3、4岁的小班孩子,没有音高概念,但他们是一张白纸,不可盲目下笔。把音高分好家,让孩子跟着老师的琴声,找到他们各自的家;也可在柯尔文手势的指引下,唱准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一组的a的音高等训练音高、音准的方法。幼儿在愉快的练习中感受音乐,潜移默化地得到音高、音准的训练,从小有了音高、音准的概念,为其今后人生之路铺上美丽的音乐彩虹。

2.节拍、节奏的训练

稚声期的儿童最先是在妈妈的歌谣与催眠曲中感受节拍与节奏,因此,在稚声合唱中,通过规律性强的歌谣和朗朗上口的说唱音乐来训练幼儿的节拍与节奏感;也可以用游戏让孩子在节奏中成长,比如奥尔夫的节奏训练方法、达尔克罗斯的模声节奏、图谱式的节奏训练等,即让孩子在玩中得到节拍、节奏的学习,又有效地提高了乐感。

3.模仿、记忆能力的训练

模记是孩子的天性,从丫丫学话到开步走,从背唐诗宋词到学唱儿歌,无一不在模记中进行。稚声合唱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一天性,进行音高、音准、节拍、节奏、和声、歌词等的训练,即在模仿、记忆中学唱歌谱、歌词,学习歌唱发声技巧,学习和声音程等。许多家长都会和学龄前儿童做这种游戏:模拟动物的各种叫声,让孩子说出是什么动物名称。可见,孩子对声音及其敏感。在训练音准时,老师可以让孩子模唱单音,数周后,把单音变成音程,这时,孩子马上就会发现其中的变化,老师要引导孩子:回音长的是低音,特别明亮的、音消失得快的是高音,并渐渐让孩子尝试着哼唱。事实证明,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没过多久他们就能唱好简单的音程。发挥老师的语言技巧:生动的言语,贴切的描绘,夸张的语气,形象而又儿童化、充满童趣的语言技巧,让孩子在模仿中自然地记忆下旋律、歌词等;加上有趣的图谱、游戏化等手段,使稚声合唱的模仿、记忆稚气又童趣。

稚声合唱是在幼儿园中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合唱活动,通过科学的训练,技巧上达到轻声、高位,和谐地歌唱,培养孩子具有多声部的合唱能力,与集体合作的能力,音准、节奏等音乐综合的能力,稚声合唱是稚声期孩子成长的优质奶酪。

参考文献: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3.

[2]杨立梅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

海教育出版社)2000.7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7

二、艺友制对当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启示

艺友制是基于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的改造中国师范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其不仅对弥补当时幼儿师范教育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当今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注重激发培养学生对幼儿及幼儿教育的喜爱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将要面对的是一群3-6岁的幼儿,这些幼儿年龄小,独立能力差,生活中有些方面还不能自理,因此幼儿教师是需要较大的耐心和爱心的。因此,只有那些真心喜欢孩子、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并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陶行知在论述“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幼稚园的艺友”时指出“凡是愿意把他的一颗热烈的鲜红的心捧出来献给儿童的人,都是我们和儿童欢迎的艺友。”可见陶行知先生在当时就看到了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对于一名幼儿教师的重要性。现如今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人们对学历的狂热追求,培养学生对幼儿及幼儿教育的喜爱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非是出于自己的喜欢而是由于父母的要求、高考分数限制、调剂等原因而被迫就读这个专业的。基于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就更应该注重激发培养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兴趣、使他们真心喜欢这个专业、喜欢幼儿并愿意为之付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学好,将来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2.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所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指那些具有普适性、基础性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具体来看:基础知识包括一般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儿童发展的知识和一般的教育教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基本技能涉及到弹琴、唱歌、讲故事、画画、跳舞等方面的初步技能。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艺友的学习内容的五个方面也主要限定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幼儿教师将来工作的工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是如此之快以致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如何精选学习内容,适应时展的潮流,不被时代所抛弃就显得极为重要。虽然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知识的寿命变短,但是那些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是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抛弃的,它们是我们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工具。因此,学校的教学应该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教给学生不断学习、发展的工具。如,幼儿师范生应该学习基本的幼儿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各个领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育要领,幼儿师范生还应掌握基本的技能,包括教学技能和各种才艺技能,所有的这些都是他们将来工作以及不断发展的工具。

3.教学实施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教学实施是将原定的教学计划付诸实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学实施受到教学思想的影响。陶行知的艺友制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做,并将做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艺友制的具体指导步骤分为四期:第一期,实地参加幼稚园生的各种活动,做一个儿童的领袖;第二期,指示几种简单的方法,如讲故事的简明点,认方块总的变化方法,带小朋友在地上玩的应注意的要点等;第三期,继续做各种基本技能的练习,他们一方面在幼稚园里实地做,这时期导师常常放手,只拟定一个活动大纲,给他们找材料的方向,另一面他们需要参观本校各中心幼稚园以及外校的幼稚园;第四期,每两个艺友担任整个幼稚园工作两个月,导师完全处于旁观的地位,每星期开讨论会三次,其中一次是预定下周活动大纲,指示材料所在地,方法所在地。其余两次都是讨论做过的情形。[7]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对于现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十分明显。幼儿师范生在大学的象牙塔里学习那些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没有多大用处的知识,他们很少去幼儿园,很少接触真实的幼儿,但却天天在讨论研究幼儿,这是几乎成为现在学前教育中一种怪病。针对这样一种现象,学前教育的专业培养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大学应积极与幼儿园合作,密切大学与幼儿园之间的连接。幼儿园是幼儿理论知识实践的园地,同时也是幼儿理论知识的重要来源;大学是幼儿理论知识的传播以及幼儿实践知识不断升华、理论化的重要场所。大学应该与幼儿园取得密切合作,使得高校与幼儿园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和双向建构。

4.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艺友制主张用朋友之道,跟着别人学艺术或手艺,艺友和幼稚园教师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普遍追求,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更有利于校园人文教育的发展。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一方面,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实现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师范生,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示范作用,为他们将来从业提供了榜样作用,而且他们自己亲身体会到这种师生关系的益处,这更加坚定了他们将来实践中建立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决心。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8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接受学前教育。许多父母因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便早早的把孩子送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孩子生活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教师成为幼儿们最长久的陪伴。在幼儿教育中,健康教育是开展各项幼儿教育的基础,众多的幼儿教师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健康教育是幼儿人生发展和幸福的基础,但落实到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情况却不容乐观。

一、当下幼儿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不能够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地方幼儿园的开办数量及规定开办幼稚园的相关人员的资格和条件,导致许多城市和乡镇把开办幼儿园作为一种商业经济,没有制度化和专业化的管理使得幼儿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在硬环境方面,许多幼稚园不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优质的学习成长环境,坚硬的水泥地面和不合理的教室布置给幼儿的学习生活埋下了隐患。幼稚园的娱乐器材未经过专业机构的检验,随意的供幼儿玩耍使用,给幼儿的健康带来了危害。为了节省开园成本,许多幼稚园没有设立专门的医务室,缺少专业的医护人员。幼稚园的软环境也令人担忧,因为私人办园的现象很多,所以导致幼稚园教师未经过专业的知识考核,没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准,通过不正当的渠道,直接参与到幼儿的教育教学中,这给不安全不健康的幼儿教育埋下了伏笔,使得幼儿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最终成为不良教育的受害者。

(2)教师对幼儿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因深受传统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为了迎合孩子父母的意愿,只注重对孩子进行智力的开发和培养,以分数来征服孩子的家长,从而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口碑和提高收学率。因此幼儿的非智力成长被教师抛之脑后。幼儿在成长的阶段里,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心理问题,内向、自卑、抑郁、不善表达、羞涩内敛成为当下众多幼儿的心理问题。教师对其心理成长的忽视,导致幼儿心理发育不健全,对幼儿未来的人格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自身的职责,对幼儿的教育一意孤行,不尊重幼儿的想法。有部分教师害怕担当责任,直接取消孩子们的户外拓展活动,这使得幼儿的身体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在希望与失望中幼儿对教师的信任也大幅下降,这也影响了幼儿们心里身心健康的成长。

(3)教师对过于片面的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开展日常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仅仅把健康教育停留在体育课及健康教育的课堂上,没有使健康教育全面的贯彻到整个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注重对幼儿进行卫生、体育等方面的书面理论知识的宣扬与灌输,忽视对幼儿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得幼儿在生活中无法独立的通过身体锻炼和自行卫生检查来保持身体的健康。一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健康教育主体认识不清不重视,他们认为健康知识只需要通过医生和体育教师家长来进行普及,自身没有要普及的义务,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较少涉及幼儿的健康知识过少的涉及。这样的健康教育表现出体现了幼儿教师对健康认识的片面性,最终使得健康教育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对幼儿的教育中来,影响了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的程度,所以教师首当其冲的成为健康教育的核心。幼稚园幼儿园首先应当注重对教师的健康素质培养,健康素质包括教师的身体健康素质及心理健康素质两部分。学校应适时的为幼儿教师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加强他们的健康意识,使其明白健康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幼稚园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开设幼儿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幼儿教师共同了解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教师也应当学会自我调节,通过正确的方式缓解自身的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宣泄到教育教学中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2)转变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幼儿健康成长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想法,把幼儿作为教育的中心,教学的主体,而不是单纯的把完成教学目标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可以多让幼儿发表自身的想法,给出相应的意见,最终教师根据幼儿的提议做出相对安全合理的路线,这不仅使得幼儿的想法得到了尊重,更重要的是能锻炼他们敢于表达想法,主动参与集体生活的勇气,使他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去。幼儿的内心发育处于萌芽阶段,所以教师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不单单注重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和培养,更应当加强对幼儿内心健康的关注。对于胆小,内向,孤僻的幼儿教师应当不断的与其进行心理沟通,让幼儿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鼓励引导他们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对于多动,顽皮,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与一定的批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意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不断的改善提升自己。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是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规范教育行为,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不要让幼儿的内心因自己不善的言语而受到伤害。

(3)改善教育环境,建立健全学校的教育机制

首先,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个家。所以学校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幼儿园应当加强对软硬环境的建设。学校,要定期的对幼儿娱乐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处理。其次,幼儿园学校可以为幼儿建立心理档案,对幼儿的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生理状况,智力发育状况,个性特征及对幼儿心理有影响的重大事件进行记录归档。这样有利于教师通过档案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开展适应于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再次,园长可以在幼稚园幼儿园力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聘请受过专业幼儿心理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幼儿消除心理健康问题与障碍,让幼儿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最后,学校幼儿园可以定期的开展家长会,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的发现幼儿生活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幼儿的健康成长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4)注重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健康习惯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要让学生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比如在小朋友在课下见到老师和小朋友时应该主动要知道行礼问好,在进入校门时要有礼貌地跟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问好,放学的时候要跟老师分别时说完再见后再离开。二是在学校里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饭后要记得清洗双手,吃饭的时候要注意细嚼慢咽,不得与小朋友们挣抢零食,不可以随便捡拾掉落在地上的食物,不可有啃手指等不好的行为习惯,午睡时要记得盖好被子,注意睡觉的姿势,改掉趴着睡觉的坏习惯。三是幼儿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使其能够在脱离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穿衣,吃饭,系鞋带,自己整理床铺等。幼儿在自行完成这些事情后,自身会收获到极大的喜悦,这时家长和教师的鼓励也成为促使幼儿积极上进的动力,有利于幼儿独立个性的培养。此外,还要积极的引导幼儿树立自信,阳光,勇敢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比如自信,阳光,勇敢等,对幼儿进行健康的行为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重阳.积极心理学视角:家庭如何培养幼儿积极人格[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03)

[2]唐艳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

[3]徐艳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01)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9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历史演变过程

幼儿园“小学化”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方式。所谓“显性的表现是指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小学生无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始终处于讲解的状态。”而所谓隐性的表现,“其典型特点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存在着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幼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了应有的自由,教育过程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和快乐。”比照这一幅“小学化”“素描”,我们总是可以在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长廊中发现其熟悉的“身影”。

(一)清末: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开启幼儿园“小学化”序幕

20世纪初期《癸卯学制》的颁布标志着学前教育在教育史上翻开了新篇章。它“开始摆脱过去基本上由家庭进行的封建传统模式,逐步向由社会专门教育机构组织实施的方向发展。”它也是第一次将幼儿园(清末称“蒙养院”)纳入学制系统而使其成为学校系统中的一部分。

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蒙养院的宗旨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且其关于蒙养院的授课办法及教材选用的规定不仅保留了封建传统,而且还开启了蒙养院“小学化”的序幕。《章程》规定:“应令各省学堂将《孝经》《四书》《烈女传》《女戒》及《教女遗规》等书……每家散给一本……初等小学字课本及小学前二年之各种教科书,语甚浅显,地方官宜广为刊布;妇人之识字者即可自看自解,以供自教其子女之用。其不识字不能自行观览者,或由其夫、或请旁人为之讲说;有子者母自教其子,以为入初等小学之基”。可见,清末的蒙养院不仅没有顾念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更不懂儿童心理,由此导致蒙养院的育儿方式与小学堂无异。这正如张雪门所评述:“……要形容这一时期的幼稚教育,和现在注入式的小学十分类似”。

(二)到抗战前(1919-1937):用幼稚园改造家庭教育,首倡去“小学化”

随着清王朝的,清末这一蒙养院“小学化”的风气在到抗战前这段时间里被进行了批判和反思。至抗日战争前是我国幼儿园的借鉴、反思与实践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着力于借鉴并反思幼稚园“西方化”与探索幼稚园“科学化”“本土化”“平民化”相互交融。此时人们认识到幼稚园的职能应主要包括:谋求幼儿的幸福成长、 解放母亲或妇女、改造家庭教育的弊病、培养新人改良社会等,并还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些致力于起着实验、推广、示范作用的幼儿园。与上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对幼儿园的认识无疑更加科学化、全面化和深刻化,具体表现为要求幼儿园的本土化、平民化、需求化、福利化和科学化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另外,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发现了儿童”。由于受到欧风美雨的滋养以及精英阶层现代意识的觉醒,这时期的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儿童、尊重儿童乃至崇拜儿童的热浪。鲁迅、周作人、丰子恺、陈鹤琴、张雪门等便是其中的著名代表。受其影响,幼稚园开始摆脱日本式幼稚园的“小学化”倾向,而转向关注儿童的年龄特点,并开始探索幼稚教育的特殊性。谋求幼儿的幸福成长,也成为这时期教育部门及大部分幼稚园的共识。如在1932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中,规定幼稚教育的总目标之一为“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而1939年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规程》则延续了《幼稚园课程标准》中对幼稚教育目的的规定,重申了幼稚教育应当“增进幼稚儿童身心之健康”和“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之改进”; 1943年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设置办法》由《幼稚园规程》修正而来,其第十三条则明文规定“幼稚园对于儿童应顺应其个性,依照其身心发展之程序,施以适当之保育,不得授以读书写字等类于小学功课之事项,或使为过度之工作”。

(三)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前(1937-1949):幼儿教育以适应战时需要为主,幼儿园重现“小学化”

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时期里,我国所有的事业都以“战争”和“民族存亡”为中心。儿童,以及整个幼儿教育事业也被提升到了民族、国家的高度来体现其重要性。如徐特立在《对于边区儿童的我见》中指出:“我们的儿童目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参加者,将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翁。”康克清在《重视保育事业 抚养革命后代》中也指出:“‘重视保育事业,抚养革命后代’,这是延安保育委员会于七日召开的保育工作干部会议的议题。”

处于战火硝烟之中的幼儿教育似乎无暇顾及讨论“小学化”问题,但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也出现了“小学化”现象,不仅重视知识教育,还强调智力开发。有的托幼机构甚至要求2-6岁的儿童在入小学前“儿童智慧与生活技能之教育”在知识和智力方面不仅要达到特定的标准,而且还提供了智力测验方面的方法。而这些标准和方法在今天看来无疑是苛刻的。

(四)建国后(1949-2011):幼儿园“小学化”立场的“摇摆”与复归

建国伊始,我国政府领导层以及相关幼教文件关于幼儿园是否应“小学化”的问题,立场是明确而坚定的。1951年7月颁发的《幼儿园教学暂行总则》第六条原则规定,幼儿园应以“不进行识字教学”为原则; 1952年2月,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幼儿教育处首任处长的张逸园在《新中国幼儿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方针任务》的报告中,针对当时仍有“不少幼儿园办成小学的预备班,不但进行识字教育而且采用了文字课本”等状况,明令“幼儿园不应进行识字教育”;紧跟其后于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第十七条也明确规定:“幼儿园不进行识字教育,并不举行测验”。虽然教育部领导层及其所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都明令禁止,但幼儿园“小学化“,特别是幼儿园识字教育之风依然浓郁。为了刹住这股“歪风”,1954年7月3日,教育部、出版总署颁发了《关于出版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幼儿园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工农兵妇女课本、教材的规定》的指示,并特意拟定了《关于出版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幼儿园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工农兵妇女课本、教材的规定》,要求对市面上的幼儿园课本、教材等进行严格管理。

然而,自1958年总路线出台并贯彻落实到各大建设领域起,教育领域也迈开了“”的步伐。于是此种严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态度到20世纪60年代便终止了。

1960年5月,宋庆龄在《大办儿童保教事业,彻底解放妇女劳动力,培养身心健康的下一代!》一文中赞扬了自1958年以来儿童保教事业所取得的“空前发展”形势,“在托儿所、幼儿园中也搞了技术革新和教学改革,出现了很多革新者和先进集体。也有不少幼儿园进行了教幼儿学汉语拼音,学数字和简单的算术试验。”并认为:“这些做法将在迅速提高儿童保教工作质量、改革学制、高速度地培养人才,使我国教育事业超过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于是,在1960年7月6日,《教育部、全国妇联关于在幼儿园教学汉语拼音、汉字和算术的通知》应运而生。《通知》指出,过去在幼儿园中只有语言作业,不教识字和在计算方面大班(6-7周岁)才达到10以内的计算是不科学的。许多省、市在幼儿园大班中进行的汉语拼音、识字、算术教学的试验证明:在幼儿园大班中不但可以学会汉语拼音,而且利用拼音字母可学会汉字,还可以学会100以内的计算。还有的省、市甚至在中班(3-6周岁)中也教学了汉语拼音,提高了对计算的要求。由于过去规定的幼儿园的教学要求落后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因此《通知》认为,汉语拼音字母是识字的钥匙,也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幼儿园为识字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且还应适当提高算术的要求。而这可以使小学教学缩短年限来对小学教学改革起积极的作用。此外,《通知》还对幼儿园的语言和算术教学特别提出了建议。

教育部与全国妇联此举,无疑为我国幼儿园“小学化”提供了合法化的依据,自此以后幼儿园“小学化”便名正言顺地在我国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了。

其实,自1960年幼儿教育处被撤销以来,至1978年以前,我国幼儿教育工作便失去了全国统一的领导。

“”结束后我国的各项工作重新开始步入正轨,幼儿园也得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小学化”问题因此又重新被政府重视起来,明令禁止“小学化” 的态度和立场一再得到“重申”与“强调”。

1979年11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在《总则》“第四点”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做好保教工作。要注意研究和改进保教方法,不要把教育小学生、中学生和成年人的材料和方法搬到幼儿园中来”; 1981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指出:“要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并规定“幼儿园不考试,不留家庭作业”;1988年6月10日的《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提出本《意见》的原因之一有“教育活动不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存在小学化的缺陷等”。《意见》要求学前班“要注重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但必须注重不要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放到学前班,并防止采用‘注入式’的教育方法”,规定“不得给幼儿留家庭作业和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入小学时,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随后,在1988年8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建设部、卫生部、物价局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1989年6月5日国家教委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991年6月17日提出的《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以及1996年3月9日国家教委令第25号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等,都明确提出要纠正幼儿园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特别是自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以来,关于“小学化”的讨论又再次成为热点,各地方教育部门如江苏、河南、四川、安徽等为响应教育部规定,纷纷转发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来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

可见,“小学化”自我国创办幼儿园起便已经存在了。它不仅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而且还以其强大的生存能力一直持续至今,从而成为了幼儿园教育中名副其实的“痼疾”。显然,不同时代造成“小学化”的原因是不同的,但通过考察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总能得到一些普遍性的结论。

二、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诱发因素分析

我们在大班家长中随机发放了30份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笔者从家长的育儿理念中找到了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的一些诱发因素:

(一)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主要动机分析

绝大多数家长普遍对幼儿适龄上幼儿园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以灌输知识为目的送幼儿来幼儿园的家长占2/3,57%的家长认为上幼儿园可以多交朋友,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善独生子女在家缺少同龄玩伴的弊端。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1.家长结构的普遍化及家长意识的社会化。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四二一(四个老人,父母二人,一个小孩)家庭结构的普遍化,孩子的成长成了全家人心目中的头等大事。

2.各个小学的入学门槛。

教育部门已明确取消并禁止入学测试,可各个小学生源多,每个学校做法不一,为提前了解孩子,以“入学面试”“入学评定”到“基本情况了解”“摸底了解”不断上演着各式各样的“入学见面会”。加剧家长们的超前心理。家长们更是为了“入学见面会”做好全面的“布局”。面对小学入学的门槛,不仅要求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习各种各样技能,能够突破门槛挤入优秀行列。

(二)家长是否会送幼儿去少年宫和兴趣班情况分析

从以上这张图表来看,会送孩子到少年宫或兴趣班的为25人,占总人数的83%。不会送孩子到少年宫或兴趣班的为5人,占总人数的17%。

家长们过分关注幼儿健康成长的同时,心态发生变化,加重与同龄孩子的攀比心理,加剧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加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重,家长们难免有点惊慌失措,把社会的竞争压力“放大”以后,把压力“光明正大”地转化给孩子。

社会功利教育的催化作用。国家教育部门一直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也出台相关政策,但是效果不佳。各类的培训机构不断崛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承诺孩子的成绩与进步”成了招牌。各类学校为了生源、利润、满足家长的需求,开设小学语文、数学等课程。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不断揭晓,孩子被迫负荷去完成、去学习家长和老师们要求的内容,还被社会规范限制着,本该属于孩子快乐、幸福的幼儿时光,无情的被家长及社会功利教育“剥夺”了。

三、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出路探寻

针对上述形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家庭教育因素,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予以扭转。

(一)幼儿园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弊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杜绝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设置幼儿园的课程,使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更趋规范化的良性竞争,以更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竞争的条件。

我们应该重新估计幼儿园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不要一味地强调其对小学教育的“预备性”价值。我们在看到儿童成长的阶段性一面的同时,还要关注其连续性的一面。事实上不仅儿童的生命是连续的,而且经验也是连续的,人为的学制分段虽然为教育者提供了便利,但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也不小。因此,打破学制分段思维,重新建立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儿童教育体系也许是明智之举,而这正是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初衷。杜威学校8年的实验探索不仅为我们证明了“此路可通”,而且还为此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二)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园本培训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的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探讨,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大力开展园本培训,举办各种基本功比赛,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舞蹈、绘画、演讲等的专业技能。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业务指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逐步使师资配备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三)幼儿园应引领家长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公众意识是文明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保证与必要条件,儿童意识是文明社会的存在标志与进步动力。”因此,我们首先应在公众意识层面上进行儿童意识的再“启蒙”,以引导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走出封建的、偏狭的境地,从而使公众能以更广博的胸襟来包容儿童,以更理性的态度来理解学前教育。

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即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幼儿园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包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儿童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注意力等,从生理、心理上为儿童适应小学做好准备。

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亟待解决,即使有再好的园舍、再好设施、再好的教师素质……如果没有正确的办园理念,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最好的受教育时机。教育孩子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人格,在孩子现有的基础上寻找和培养生长点,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在成熟的力量与文化适应之间求得合理的平衡。我们应继续探索研究幼儿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采取可行措施,全力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广大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全、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还给他们一片自由、快乐成长的天空!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小学化”现象透视[J].幼儿教育,2011年第4期

[2]王丽娅,麦少美.中外学前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10

二、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幼儿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联系

日本《教育基本法》明确规定:“幼儿期的教育应强调幼稚园和家庭的联系。开展课程外的保育和育儿援助活动是日本幼儿教育机构的基本任务。”日本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和规范各类幼儿教育的社会福利性质,发挥其作为家庭和社区联系的纽带作用。在参观的幼稚园和保育园大门两边都清楚地写着:“社区育儿援助中心”。据园长介绍,这个牌子表明,她们有义务对在园幼儿的养育者提供保育和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帮助其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延长保育时间等。同时,对所在社区的不在园幼儿的家庭也有责任提供诸如临时保育、育儿咨询等帮助。如。家长因生病、事故、生育、婚葬等重要事情发生而无法照顾孩子时,保育园会提供每周不超过三日的保育任务。除此以外,日本的幼儿教育机构还有义务向社会公开对自身教育评价的情况。幼儿的养育者和社区居民等相关者的评价也将作为评价幼稚园教育质量的重要信息予以采纳。这一措施建立了日本幼稚园教育质量检测体系。有助于促进幼稚园教师资质的进一步提高,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改善教育的环境,满足家长和社区居民对幼稚园教育质量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生活中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体系

(一)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

不了解日本幼儿教育的人一定认为,与我国一些幼儿园追求高档、豪华、现代化的硬件设施相比,在日本这个如此先进和重视教育的国家,幼儿园的设施理所当然是最棒的、最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日本幼儿园的硬件条件,那就是“简朴”。不论是幼稚园还是保育园都是极为简朴的。教室里,原木的地板,除了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显得稍微高级一点,其他硬件都比国内的差。至于幼儿的玩具,则是一些大小各异的包装箱、报纸等,还有大量的图书,任由孩子堆砌、涂鸦、剪贴、玩弄。(见图1)室外的操场就更加简陋了,没有塑胶场地,没有高档的大型活动设施,有的只是最原始的沙地,简陋的活动设施、木制的小屋、桌椅、园舍内划出一片田地。亦或是参天的大树,孩子们就是这样光着脚一年四季在沙地上奔跑、嬉戏……(见图2)

这也许就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幼儿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变成“成品”的奴隶。确实,当前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形成了更大的生存压力,营造“适者生存”的氛围,合理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通过环境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孩子受益终生。

(二)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资源

在日本。《幼稚园教育要领》和《保育所保育指针》是分别指导幼稚园教育和保育园教育的两个重要法律文件。近年来。为了实现幼保一体化,两个文件从形式到内容也都逐步趋于一致,尤其体现在课程内容和目标安排上。日本的课程领域分类与我国相似,包括健康、人间关系(社会领域)、环境(科学)、言语、表现(艺术领域)5大领域,在课程组织形式上也大多采取综合课程的模式。而日本幼儿园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每年每月几乎固定不变的活动主题,各园教师无需为发掘新的主题而大费心思,他们只需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然后制定弹性的环境课程或体验性活动计划。而这也给了各地方、各园更多的自和灵活性。在日语中被称为“行事”那些主题。大多是和民族文化相对应的节日活动,如,5月的男孩节、7月的纳凉节、12月是打糕大会等;也有来自我国的传统的节日,如,七夕、9月的敬老节等。除此以外。还包括一些参观活动,春秋季的远足活动以及向大学一样的入学仪式和毕业仪式等。在这些节日主题下,幼儿教师非常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通过组织幼儿的活动,与幼儿一起分享活动过程的快乐。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11

在祖辈们“教育梦”和家庭浓厚的教育氛围的影响下,卢乐山先生在幼年就有机会受到健康的幼儿教育,直到高等教育。卢老先生的童年、少年都是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中度过的。先生不满三岁就上了母亲和姑姑所办的幼儿园,以后继续在她们办的小学和外祖父所办的南开中学读书。其间常在外祖父家小住,深受老人家兴办新式教育、提倡女子教育、重视幼儿教育的影响,也为卢老先生日后走向幼教之路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赤子之心,缘结幼教

1934年卢乐山先生从南开女中毕业考入燕京大学,后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也正是从燕京大学第一学年起,卢乐山先生正式跨入幼儿教育行列,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幼儿教育事业。卢乐山先生在燕京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曾在校外为穷苦人家的孩子们创办了一个短期半日制的幼稚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毕业之后,卢乐山先生回到天津木斋学校重新恢复幼稚园,全权负责幼稚园的教学工作。后因母亲生病,离开木斋幼稚园,后又应邀在北平协和医院独立开设了一个小型幼稚园。在这些幼儿实践工作期间,卢乐山先生对幼儿教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有时也会遇到困惑不得求解。这就又坚定了她再次学习的信念,于是在1940年再次报考燕京大学研究院。

1941年12月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燕京大学被迫关闭。卢乐山先生又回到木斋学校任教,工作不到两年奔赴成都燕京大学,继续完成学业。在成都,先生先到树基儿童学园工作,完成其硕士论文,随后又在四川省立成都幼稚师范学校工作。其间,于1945年,与雷海鹏先生成婚。1948年卢乐山先生在蒋良玉的帮助下拿到了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进修的奖学金。刚好那时雷海鹏先生也拿到了多伦多大学的奖学金,夫妻两人便前往加拿大开始了国外的学习生涯。卢乐山先生一边学习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知识,一边在儿童研究所附属的托儿所实习。在加拿大的学习经历使卢乐山先生有了机会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接触,体会到孩子们的国别虽然不同,却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也使得先生深信别国的经验可以应用在自己的国家。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激动人心的消息传到加拿大,卢乐山先生和丈夫准备毕业后立即回国工作。

三、风华领潮,爱洒北师

1950年,已有身孕的卢乐山先生回国当天就接到北京师范大学保育系主任关瑞梧先生的聘用电话,并被安排了幼儿园语言教材教法、幼儿园自然教材教法和幼儿园音乐教材教法三门课程。关瑞梧先生通知先生9月1日到师大报道,9月4日就正式开课。突如其来的工作让她紧张和忙碌了不少。据卢先生介绍,当时北师大保育系有骆涵素、关瑞梧、田贵銮、张韵斐、张天麟等资格和能力都很高的教师,但是当时保育系的教学更偏向于儿童保育这一块,儿童教育方面就相对不足。卢先生刚好在儿童教育这方面较为熟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足。后苏联专家戈林娜来访,卢乐山先生及北师大学前教育组积极学习苏联学前教育方法。

1952年全国各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北师大原保育系和教育系合并,学前教育专业因而诞生。当时,卢乐山先生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教研组的第一任主任。当时北师大学前教育组的规模相当庞大,教研组的总人数达40余人,并设有单独的资料室、翻译室以及附设幼儿园。学前教研组除了正常的行政事务和教学工作外,还担任着为各兄弟院校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此期间,卢乐山先生带领着学前教研组全面向苏联学习,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工作。苏联专家系统地讲授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史、儿童心理学及幼师教学法等课程,还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带领学前教研组师生到各幼儿园进行实验研究,组织观摩教学。

卢乐山先生向笔者提起,20世纪50年代的向苏联学习,确实对我国学前教育起到促进作用。新中国刚成立,大家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办。苏联专家的到来,使他们明确了一些重要问题,也为他们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如苏联专家强调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形式,另外也强调玩具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但当时“向苏联学习”也存在弊端,如两位专家都强调“苏联的教育学是唯一正确的”,对于西方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完全否定。

1956年苏联专家离开中国后,卢乐山先生领导下的学前教研组在思考,如何在“向苏联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卢乐山先生领导的北师大教研组提出了开展创造性游戏,这一号召颇有成效,各地幼儿园紧接着就掀起了自制玩具的热潮。教师们都成了能工巧匠,做出了各种有意义的玩、教具,自制玩、教具的展览相继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卢乐山先生初步尝试进行自主课题研究。通过向苏联学习,卢乐山先生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是一门科学,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了解孩子。于是在北师大幼儿园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热情帮助下,卢乐山先生和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合作开展了两个课题研究,即“通过自我服务培养四岁幼儿的独立性”和“通过游戏培养四岁幼儿互助友爱”。这对于整个师大学前教研组也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

1966年年初,卢乐山先生和学前教研组的六位同事随教育专业的师生(师大学前专业自1965年末停止招生)同赴临汾搞调查,并准备长期在那里工作。但不巧的是,此时“”已经爆发,他们就被召回北京。“”的爆发给幼教事业的发展带来真正的灾难。在“”期间,幼教事业受到全面、彻底的否定,学前教研组的工作完全停顿,许多幼儿园被解散。卢乐山先生也经历了艰难的生活。“”结束后,学前教育专业随着高考一起恢复,高校的教学工作也步入正轨,卢乐山先生又回到了学前教研组,与学前教育一起重焕生机。

关于卢乐山先生对于百年幼儿教育的贡献,值得好好一提的是,她在北师大任教研组主任期间,组织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用书——《幼儿教育工作指南》,多年潜心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成为我国幼儿教育界研究蒙台梭利教育的奠基人。

1954年受教育部幼儿教育处的委托,北师大学前教研组组织编写我国自己的《幼儿教育工作指南》,卢乐山先生是主要负责人。当时,在苏联专家马努依连科的指导下,卢乐山先生立即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进修员,京津两地的幼儿教育干部,幼儿园主任及有经验的教师等90余人共同学习与讨论编写工作。指南的重点内容还经过了幼儿园的试验来验证。历时两年,终于在1956年写出《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的初稿。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任务(总任务及各年龄班的任务),实现教育任务的手段,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各年级的教育内容、教材和方法,等等。卢乐山先生负责撰写总论部分。当时教育部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幼儿教育指导用书,是学习苏联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的具体表现,也是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大合作,立即印发给全国各地幼儿园及幼教行政部门征求意见。不幸的是各地送来的意见还没收齐,1957年开始的政治运动就接踵而至,对教育工作进行了批判。《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成为批判的重点对象,这使得它始终没有正式出版。但由于经过大范围的印发及征求意见,其中大部分的内容还是被很多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采用了,这对全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卢先生以饱满的热情和开放的胸怀重新投入到幼教事业,并开始潜心进行幼儿教育研究。1982年卢乐山先生成为我国第一位幼教硕士生导师,1985年成为首届研究生班导师。除了继续对之前一贯关注的儿童游戏和玩具的研究之外,卢乐山先生开始重点研究蒙台梭利教育,并出版了《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蒙台梭利教育的书籍,为以后在我国幼儿园中开展蒙台梭利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作了前期的学术准备。1994年我国正式引进蒙台梭利教育,在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和北海幼儿园开设实验班,卢先生被聘任为该课题研究的顾问。卢乐山先生对于蒙台梭利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向西方先进经验学习的进程。后来,她涉足教育经济学研究。1984年,由北师大教育系和经济系联合申报获批了教育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卢乐山先生主持申报并获批了教育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从此,她从业余逐步走向专业,开始了教育经济学科的研究。

四、退而不休,钻之研之

在1987年年末,送走了研究班的学员之后,卢乐山先生已经年近七十,开始了退休生活。但卢乐山先生退而不休,于1990年担任了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第一任会长。该学会是在1989年成立,由全国妇联主管,以家庭教育研究和提高全民家庭教育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全国学术性群众团体,主要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并为家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在先生担任会长期间,学会曾经召开两次年会。会议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和问题比较广泛,而且多数论文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根据事实说明问题、提出建议的,对于家庭教育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992年到2002年,卢乐山先生又担任学会主管下的《中华家教》杂志的主编,每月定期参加讨论会,在教育方面提供意见与建议。另外,卢先生通过讲座﹑写文章﹑口述以及参与研讨会等活动,发表对家庭教育的见解,阐述家庭应有的教育观及方法,强调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卢乐山先生经过几十年在幼儿教育这片沃土上的辛勤耕耘,现已经是我国当代学前教育界资历深厚、学问精深、德高望重的幼儿教育家。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库出版了《卢乐山文集》。2006年中央教育电视台为她拍摄了“当代中国幼儿教育家”专集。就在前不久,在卢乐山先生95岁华诞之际,《卢乐山口述历史——我与幼儿教育》首发。卢乐山先生现不愧是誉满全国的学前教育界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12

我所在的一所学校是公立学校,由于有政府的支持与投入,其校舍和设施都是一流的。它的幼稚园部只有幼儿教育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相当于内地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各一个班,却有来自葡萄牙、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巴西、内地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孩子。所以如果你想在这里当老师,只会讲广东话是远远不行的,至少要掌握普通话、英语、葡文等几种不同的语言才可以。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孩子们的交流也是五花八门的。不过他们总有方法在游戏中快乐地沟通、交往。瞧!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不同肤色的孩子们在场地上尽情地跑着、跳着、喊着……

镜头一:几个幼儿教育二年级的孩子正在一起玩着开汽车的游戏。唉呀!这是谁开的“疯狂赛车”,使得一连串汽车发生了“追尾事件”。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游戏的兴致,在大声喊了几句不知是什么国的“语言”后,继续开始了后面的游戏,仍然是那么地开心、投入与“疯狂”。

镜头二:这真是一群活跃的女孩子,她们玩的恰恰是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玩的一个的游戏一~抓人。规则很简单:大家听到指挥者发出的口令后,就开始了对某个人的追逐,直到把她抓住为止。当然这少不了竭尽全力的奔跑与叫喊,“扑通”一下跌倒了没有关系,爬起来继续“疯跑”。看着她们那一张张因为兴奋而涨红了的小脸,感染得我这个旁观者也想加入她们的奔跑。

镜头三:在这样的活动时间里,共有一位老师和三位阿姨共同照看孩子的活动。不过她们对这样的情况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了,只是站在一边静静地观看。时不时有孩子跑过来不知是告状还是什么,老师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他,帮他拿出小毛巾擦擦汗,让他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过孩子们经常是话还没有说完就跑走了,又继续地“疯”呀、喊呀。老师们依然耐心地充当着观察者与聆听者的角色……

一个也不能少

本以为这所公立学校只有小学部和幼稚园部,当我走近孩子们的时候才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在我们看来特别的群体——“特殊教育”的孩子。在澳门,家长和老师都是不回避这个话题的,当发现孩子有异于其他孩子时,就会及时沟通,然后带孩子到教育暨青年局辖下的教育心理辅导暨特殊教育中心进行评核,如果证明他们确实在某些方面发育迟缓,不适合与正常孩子一起活动时,教育暨青年局的特教老师就会与家长协商,根据孩子的评核成绩送到相应的学校。如果孩子的年龄小于六岁,问题不严重的,称之为“融合生”,会请他们和正常孩子在一起活动,当然每班只能有一两个“融合生”;如果孩子经过测评问题比较严重就会送到特殊班进行专门的教育,而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情况好转,也会转到专门的小班学习。

这样的班级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说“真班”、“善班”,我想这大概也包含有大家美好的希望在里面吧。每个班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至10岁的孩子,第二阶段是10至15岁的孩子。一般来说每个班有10名左右的孩子,配有一名老师、一名助教和一个阿姨,他们要为每一个孩子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简称为IEP)。虽然他们是特殊生,但学校里组织的旅行、运动会、外出参观,甚至圣诞节的表演上都有他们的身影。……作为一名老师,我知道这样一个在我们常人看来没有任何难度的演奏要付出多少艰辛才能完成!一一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与不放弃,才使得很多孩子逐渐好转。

潜移默化的爱国教育

作为一个1999年才回归祖国怀抱的地区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澳门的爱国教育渗透在日常活动的点点滴滴当中。例如有的学校除了每周一早晨的升国旗仪式外,还会每天召开简短的晨会;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很多学校在第二天的晨会中及时和学生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再比如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纪念日,也是澳门的公众假期,这一天的早晨,很多学校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学生和老师全是自愿参加。可以说,95%的学生和老师都按时到校参加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应有尽有的教具制作区

因为即将开展对全澳幼稚园老师的公开讲座,我来到了位于教育资源中心的二楼教具制作区。一出电梯就立刻被这里丰富多样的工具所吸引了:只见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大小不同的尺子、剪刀有序地挂在墙上;形态各异的打孔机、尺寸齐全的裁纸机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桌上……可以说各种制作教具需要用到的工具这里全都有!澳门老师和师范生只需凭教师证登记后就可以免费使用这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教具制作。在紧张忙碌地工作过后,还可以和同事们到五楼的“闻逸轩”小憩,吃些简单的茶点,聊聊天放松一下。

以香港教材为主,老师期待技能支持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13

陈鹤琴在对中国古代先哲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时就特别推崇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个别教育”、“行重于学”等教育思想非常先进,很值得研究。后者则可以直接对这些文化的实体展开研究。此外,还有一类是以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如民间艺人的技艺等,陈老认为这类传统文化遗产更为宝贵,后人可以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学习与传承。总之,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而精深的,需要我们全面而广泛地加以学习与研究。为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陈老主张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研究。为此,陈老曾多次呼吁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专项研究,以确保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正确解读和传承。例如,1962年陈老在江苏省政协会议上提议,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内成立儿童教育研究室,以研究儿童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加强、改进儿童教育工作[1]406;1978年陈老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设立全国儿童玩具研究促进会的建议[2]659。在对传统文化遗产展开研究的同时,陈老主张以辩证的态度来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认为对传统文化遗产应进行合理的继承、改造和创新。陈老的“活教育”理论就是在继承儒家教育思想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基础上,革新创造出更具有活力的教育理论。在对待中国古代经书典籍问题上,陈老辩证地指出,“《三字经》、《百家姓》当然不是幼年儿童所能理解的”[2]636,“如果是为研究古代文学,那么这么多经书,大学专科里才有读的必要”[3]140,而如果读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儿童的人格,那么经书是需要重新改造的,他特别反对“把经书熟读在肚里,将来自然就会应用”的“反刍式的教育”[3]140。同样,在对待私塾教育问题上,陈老认为:“私塾教育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优点,我们应当采用,并发扬而光大之,但是它的弱点太多,它的组织,它的内容,太不适于现代的情形了。”[1]535反观当前有学者鼓吹所谓的“儿童诵经运动”,则愈彰显出陈老对待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这种科学而辩证态度之先进性,对指导当今幼儿教育工作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当年,陈老就是以这种开放兼容的思想,科学地处理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关系。陈老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认为,外国有很多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陈老认为,中国的儿童不仅要汲取本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还要了解、吸收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儿歌“小星星”本是法国的一首民歌,为了让中国儿童了解法国的文化,陈老译配了歌词后将之编进幼儿园教材,至今“小星星亮晶晶,满天都是小眼睛……”这首儿歌在中国代代传唱[4]1。当年,在陈老主持的南京鼓楼实验幼稚园的教材中,加入了不少外国文化的元素,许多世界经典的文化,如“荷兰的小英雄”、儿童舞蹈“土风舞”等也列入幼儿园教材。此外,陈老还曾亲自编写小学英文教材,其中1939年编写的英文教材《少年英文诗歌》一书,共选录43首世界各国经典的童谣、诗歌。

作为一位幼儿教育家,陈老认为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应从幼儿园开始抓起,为此,他为幼儿教师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好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陈老认为,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遗产应坚持创新性,要有时代精神,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主张用革新升华的方法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遗产,最为集中地体现在陈老在幼儿教育目标的制定上。陈老十分赞赏孔子的“做人教育”思想,当年陈老的“活教育”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3]352,就是在继承传统教育核心价值或基本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时展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陈老的“活教育”目的论是对古代有关“做人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为“做人教育”赋上时代的烙印,使“做人教育”的内涵得到升华。陈老认为,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改编与创新,将传统文化遗产有机地填充到幼儿园的教材中,“经书的文字古奥,叙事说理多偏于政治道德方面。幼年儿童不易明白,只好选择其适合儿童心理之记述,改编作故事或戏剧的体裁,教他们阅读,教他们表演,他们自然就能明白了解,兴趣浓厚”,“将经书变成明白浅显饶有兴趣的现代儿童读物,那读经一课在学校里面才可以有利无弊。”[3]140为了让儿童以寓学于乐的形式来学习、接受中华传统文化,1938年,陈老与陈选善主编了《中国历史故事》一书,该书以浅显的文字、儿童的口吻、生动活泼的形式,将中国古老的历史编成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此外,陈老认为不少民间歌谣、儿歌很适合幼儿学习,为此,在陈老主持的南京鼓楼实验幼稚园教材编写时加入了很多民间的元素,如民间儿歌“放纸鹞”,民间游戏“猎人、老虎、枪”等。陈老认为,我国不少的传统文化遗产是可以通过改良制作而成为很好的幼儿园教具、玩具的。例如,麻将是我国的国粹,是很具吸引力的工具,当年陈老独具慧眼,将麻将变成幼儿识字的活字块教具,具体做法是:先从儿童用书中选出了200多个字,在每块麻将上刻上字,每个字各刻2块,并选用儿童喜欢的颜色,“比如‘鸡’、‘鸭’二个字,‘鸟’部用红的颜色,‘奚’、‘甲’部都用绿的颜色”[5]109。活字块主要有两种玩法:一种是凑对子,一种是拼句子,都很受幼儿喜欢。后来在民间艺人的启发下,陈老又创制了“过桥洞”、“放电影”、“益智盘”、“傀儡戏”、“皮影戏”等幼儿喜欢的教具、玩具。其中“傀儡戏”、“皮影戏”就是采用民间艺人制作傀儡和皮影戏的方法,将适合幼儿的剧本或故事制作成傀儡戏或者皮影戏,由幼儿教师或幼儿进行表演操作。同样,在乐器的选择上,陈老大量地选用我国民间乐器,如鼓、钹、钟、箫、磬、木鱼、琵琶、笙、箫、古琴等取代昂贵的钢琴、西洋乐器,这在财力匮乏的年代确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陈老十分珍视被旧社会有权势者所瞧不起的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当年为了让幼师生学习傀儡戏、皮影戏、木偶戏的操作技能,陈老曾多次把木偶戏班请到学校里来。当年,陈老邀请民间艺人到鼓楼幼稚园现场表演木偶,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让幼儿教师学习掌握了木偶的具体操作手法;不仅如此,陈老甚至把玩猴戏和玩西洋镜、拉洋片的卖艺人也请进学校给幼师生演出。当年,为了研制幼儿园教具,陈老曾拜街头巷尾的民间艺人为师,如向民间捏面人学习用面粉替代橡皮泥做美工材料的方法;研究街头小贩卖糖人的转盘并改制为“得赏盘”、“识字盘”[6],并分别作为幼儿学数学和学语言的教具……实验证明,这些民间技艺改制的教具玩具很受幼儿的喜欢,同时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木偶戏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陈老认为木偶戏相当于立体故事,有会活动玩具的功效,是教育的利器,幼儿园可以利用木偶进行教育。当年,国难当头,为了激发民众的爱国救国热情,陈老与虞哲光合作组建了儿童木偶表演队,利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到社会上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当年,由他们组建的儿童木偶队演出的木偶剧有《原始人》、《卧薪尝胆》、《文天祥》、《木兰从军》等,他们曾利用“三八”妇女节和国际儿童节到兰心剧院对外演出,新型的儿童木偶剧的诞生,受到了人们热烈欢迎;在鼓楼幼稚园,陈老还利用民间乐器,如小鼓、小锣、小木鱼、小磬、小铙钹,组成儿童小乐队,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影响。

文化传承作为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参与其中,而老师则应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项神圣的使命。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理应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第一站。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7]幼儿教师应在践行“新纲要”精神的活动中,自觉地将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视为己任。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者,一是幼儿园管理者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园教职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培训,如购买图书、补充学习材料、聘请专家做专题报告、开展专题讨论、举办知识竞赛等,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幼儿教师的文化素养。二是要善于将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教材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等多方位地思考,将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三是应向家长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不少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过多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发展,而忽视了孩子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幼儿园教育需要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因此,针对目前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普遍模糊的状况,幼儿教师必须大力加强宣传和指导工作,如采取发放宣传单、园内开辟专栏介绍、组织专题讨论、网上留言互动、家长经验介绍和推广等多种形式,提升家长的传统文化素养,共同承担起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担。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可谓博大而精深,但纵观当前幼教界,特别是幼儿教育机构,在对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理解上却是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内容被窄化。不少幼儿教师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片面地理解为蒙学教育、历史教育,甚至将“读经”理解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唯一形式。不少幼儿教师一提起传承传统文化遗产,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让幼儿诵经,似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就只有这些经书了。其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包含神话故事、歌谣、民间游戏、猜灯迷、汉语言文字、印染、国画、刺绣、剪纸、泥人、皮影、腰鼓、地方戏曲、茶文化、酒文化、十二生肖、京剧脸谱等多种形态[8]。幼儿教师应全面地理解传统文化遗产的内涵,并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及本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教育。二是功能被弱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简单灌输,而忽视对幼儿民族精神的教育、民族情感的体验,其实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知识只是外壳而已,其深层次承载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内核。因此,幼儿教师除了需要向幼儿介绍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更要重视幼儿民族情感的体验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萌发爱国的情感。三是形式被简单化,突出表现在幼儿教师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过于简单地照本宣科,缺乏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必要的改造与革新;简单地模仿、套用其他幼儿园已有的做法,忽视因地制宜地开展富有本园本地区特色的教育活动[9]。当年,陈老就告诫过幼师生,在对待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要有辩证的态度,传统文化遗产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要创造性地学习,汲取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改造甚至剔除其中的糟粕,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遗产在新的时期更具生命力,永远发扬光大,传承不息。(本文作者:严碧芳 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