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学期教育论文
学期教育论文篇1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

就目前多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情况来看,管理总体比较乐观,在各个教育部门的大力敦促和宣传下,新时期教育改革在小学中已初步得到了普及。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很长时间的影响,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尚存在很多问题问题:1.师资队伍水平建设不够完善。在很多学校,特别是偏远些的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还存在缺陷。不论在专业水平还是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方面上,都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老教师在教学上没能跟上教学变革的脚步,年轻教师对小学教学还比较迷茫。2.传统教学方法,应试教育观念。部分小学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没能同步新时期的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师还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目标就是考试成绩,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3.教学只以教师为主导。在整个教育界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的时候,很小学教育却还是一直坚守教学以教师为主的观念,未能做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长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本教育。4.教学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发展目标还不够明确,受传统教学观念的的影响,很多学校认为学生学好语数就够了,没能满足新时期培训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没有制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新时期小学管理的对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改革小学教育管理管理模的关键,也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重点。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其次,对老教师多提供教学技能提高的培训,对年轻教师开展技能加强的培训。此外,多注重教师个性的发挥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来提供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来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打下基础。学校应始终坚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学观念,小学教育应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的教学态度。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要求,因此学习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同时教师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最主要参与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切实关系到学生学习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和学校都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深刻地认识新时期人本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和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同时制订相应的考评机制和考评办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3.选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教学的发展。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长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在符合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多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善。教学方法的制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为主,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为目的。4.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一来可避免学校花时间在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上走弯路,二来能更快地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学校之间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交流,一来可以相互学习彼此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二来可以相互敦促共同进步,使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落到实处。5.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建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建设一个安全、舒适和良好的校园环境,确保校园和周边的绝对安全,师生之间,保证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为师生营造出一个浓浓学习氛围的学习环境。如果说校园环境是个一个大的环境,那么生班级才则是学生每天置身其中的小环境。学习积极开展和谐班级的建设,开展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加强和谐班级的建设,有学习氛围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强班级秩序的管理,精心布置班级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由以上论述可知,在新时期,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对于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认真的分析和总结,采用切实可靠的方法去应对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确保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最优化。小学教师要根据新时期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同时,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积极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为更好的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殷明 单位:甘肃文县石鸡坝学区哈南小学

参考文献:

[1]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07).

[2]周多喜.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J].甘肃教育,2015,(06).

学期教育论文篇2

②这也是现代法治的重要标志。尽管在招生规模上,国民政府有所调整,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西方教学模式的信赖以及对法治的追求。1928~1937年,由于受重实用科学轻社会科学的政策影响,南京国民政府规定“凡旧有公私立法政、医学两种专门学校,一律自十八年度起停止招生。”由此,法科专门学校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1937~1945年,教育机构内迁,掀起了联合办学、合并办学的热潮,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了西南联合大学。随着教育机构的减少,法学院系的数量也在分分合合中锐减。至此,民国的法学教育开始走下坡路。其次,清末民国法学教育内容的设置无不受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的法律科作为第一个法律教育机构,自开办时起即以英美法为教学基础,“课程编排、讲授内容、授课进度、教科用书,均与美国东方最著名的哈佛和耶鲁相同。”

①后来又不断聘用美国的法律家为教师,毕业生也大多赴美留学,美国法对中国法学教育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并且,“北洋大学的法科也不纯然为英美法所独占,具有重视大陆法的趋向。”

②无论是英美法还是大陆法,都是内蕴法治主义、承载法治精神的西方制度,将它作为中国法学教育内容的一部分,甚至由西方的教师去教授,其对中国学生法治思想的传导作用可想而知。就这样,中国法学教育的西方法治元素慢慢地培养起了中国人的法治观念。那么,在此后的其它法科学校也有类似的做法,其中蔡元培任职的北大法科最为典型:“北大旧日的法科,本最离奇,因本国尚无成文之公、私法,乃讲外国法,分为三组:一曰德、日法,习德文、日文的听讲;二曰英美法,习英文的听讲;三曰法国法,习法文的听讲。”

③西方法律制度及理念在中国的课堂里被广泛传授和学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西方的法治理念正是通过法学教育的途径传递给了中国学生,再通过这些学生传递给了中国社会,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据记载,“在民国最初的十多年间,北大法科学生的数量总体上在不断地增加着,与北大其他各门(系)相比,其数量也逐渐地高于、甚至远远高于其他各系。”

④这也就意味着受西方法治理念熏陶的法科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走上社会,在立法、司法等岗位所发挥的作用也在增强。第三,民国时期,大力发展法科留学事业,为培养现代法治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根据统计史料,民国最初十年间,毕业于日本大学法科的毕业生占留日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多,他们回国后成为法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对中国法学教育特别是培养具有法治理念的法学人才提供作出了贡献。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法政学堂基本上掌握在留日法政学生手中,他们按照日本的法学教育模式、日本的教材、教育方法以及法律术语、法律体系为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了大量急需的法政人才,而这些法政人才又通过各自的不同渠道向整个社会传递和普及着他们所理解的西方近代的法律知识,大多数中国国民新型的法律观、法律知识就这样形成了。”

⑤毋庸置疑,日本近代以来的法律体系是效仿西法的产物,且是学习西方成功的典范,而西方的法治精神和理念通过便利的语言途径,被中国的留日学生所接受,回国后再传授给更多的中国学生,从而丰富了中国法治文化的内涵。除了留学日本,中国的法科学生在1914~1915年公费留学美国和欧洲英法德等国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留美人数趋于接近日本。直到1936年,先后从国外著名大学获得法学学位的人数非常之多,其中一些人在民国时期及后来的法律界长期享有较高的威望,如吴经熊、李浩培、倪征懊等。尽管国民政府“不断强调出国留学应注重实科,但实际上,留学生所习科目中最多的仍然是法学。”

⑥因此,法科留学生回国后,他们的影响仍处于强势地位,尤其是进入国家重要领导岗位的海归们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二、法治人才: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直接目的

民国时期,法学教育在西方法治思潮的涌动之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其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民国社会需要的法治人才。这里的“法治”是一种知识和理念,更是一套技能和艺术。法治人才理当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秉持公平正义的理念,在立法、司法等岗位得心应手,为社会制定良法、高效率司法、引导民众自觉守法的优秀职业群体。对此,当时的学者有了精深的解读:“法治即法律统治之谓,国家一切活动,必须循法以行,不能由政府,以自由意思,擅行决定,必须以法律为其轨辙与准绳,人民的自由及其他权利,应由法律加以保护,人民应负之义务,亦应由法律加以规定,政府机关非依法律,不得限制人民之自由与权利,亦不得任意课人民以义务,人民固应服从法律,政府亦应遵守法律,此即法治之真谛。”“法治精神,司法上最能表现,司法官必须操守清廉,居心仁恕,公正不阿,用法平允,始足称理想之法官。”

①20世纪初叶的民国时期,西方思想的浸透已在中国法学领域表现得相当明显了。此时,中国的立法、司法无不“接受西方民权潮流之激荡”,

②其中欧美的现代法治理念、公正合法的司法、平等独立及公开审判的原则等西方法治文化渗透进了中国。民国政府的法制已经走上了移植西方的道路,无论立法抑或司法均以大陆法系为蓝本,同时也吸纳了英美法的优秀成果。民国新的法律体系的运行,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人才,法学教育承载着此重任。对此,民国的很多学者做了诠释和注解,其中:法律教育的目的,浅而言之,不外四端:其一,训练立法及司法人才;其二,培养法律教师;其三,训练守法的精神;其四,扶植法治。所谓适当的法律人才,至少须具备五项条件:一要认识时代的精神及时代的倾向;二要了解法律的旨趣及现行法的文义;三须熟谙审判方法及应用心理学;四须知悉人情世故及社会的复杂组织;五须有道德的涵养并舍弃小己。

③这里民国学者所提法律教育的“四端”,实际上是法学教育的宏观目的,它涵盖了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法治”应有的内涵:良法与普遍守法。训练立法、司法及教法的人才,实际上是为“良法”的出台打好基础;训练守法精神及扶植法治,为公民自觉普遍守法营造思想意识的氛围。而法律人才的五项条件,则是法律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为培养法治人才的具体教育措施。可见,法学教育对法治人才的重要意义。更有甚者,将法治的前途与法律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实,无论训政或是,只不过是政权的归属问题。而政权的行使如何有效,政治如何上应上的轨道,以致于国内秩序如何趋于安定,则有一共同的要求在,是为法治主义。法治是主义,不是方法,主义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信仰法治,法治便生力量……国家要确立法治,则人民法律知识的普及,与学者的专门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总之,国家逐渐走上法治的大道,是值得欣喜的,而同时法治人才的培养,也是值得注意的。

④我国既然同时需要法治,那么,应该如何去厉行呢?我们晓得国家不论何种施政,欲求切实彻底的推行,最重要的是凭籍教育的力量,厉行“法治”,先要提倡推广法律教育,灌输人民以法律知识,养成其守法习惯。

⑤很显然,民国的知识分子非常清楚法学教育的直接目的与意义,他们将国家的前途寄托于实施和法治,进而寄希望于法治人才的培养上面了。毕竟和法治事业,需要具有法学专业素养、富于公平正义理念、自觉守法的法治型人才去完成。因此,培养法治型人才是民国法学教育坚定不移的理念和目的。关于法律教育的目的,近代史上著名的法律教育家、民国时期法律教育的研究专家孙晓楼先生曾做了专门的研究,他于1935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法律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植人才;法律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不过怎样叫做人才,怎样叫做法律人才;我们要明白了怎样才算人才,方可实施相当的教育;要明白了怎样才算法律人才,方可进行高深的法律教育;不然无的放矢,结果是一场空。

⑥可见,民国时期,法律教育的目的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被提出,反映了民国社会对法学教育的关注程度之高。而当讲到法律人才,孙晓楼认为至少要有三个要件:一要有法律学问,二要有社会常识,三要有法律道德。

⑦这三个要件决定了法律人才的素质和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理解和精通“法治”:法治主义之先决要件,首在获得法治之真才,法治之真才,须赖完善法律教育之陶冶。法律教育之主旨,在于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之法律人才,而此种人才,必须有法律之学识,方能认识法律及改善法律;须具丰富社会常识,方能运用法律使适合时代需求;尤须有法律道德,方能执行业务以为民权之保障。

⑧从这里不难推断,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目的与培养法治人才密不可分,培养法治人才理应成为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理念。民国时期,尤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法律文化真正迈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步伐,开始与世界法律文化逐渐交融的重要时期”①。民国政府仿效西方法律制度建立了自己的法律体系,必须培养秉持法治理念的人才去适用和完善该法律体系,才能推进法治文明的进程。国民政府时期,教育部曾经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课程调整工作,其中“文理法三学院课程的整理,是国民政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相应的法律课程的整理,是为了规范法律教育、培养适合国民政府需要的法律人才。”②民国后期,孙晓楼再次指出法治人才的目的问题:在此举国上下祈求看实施,推行法治的声浪中,法律人才的培养,当然逐渐逐渐的被人重视着,而法律教育制度的改良,亦可谓当务之急。③无疑,不论是法学教育本身,还是法学教育改革,都将围绕培养法治人才为中心展开,按照国家法治发展所需要的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法学教育,法学教育的直接目的非常明确。在今天的学者看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精通法律知识、懂得西方法学理念、服从法律规范、能够处理社会问题的高层次法律人才。”④实质上,就是指民国时期法学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的法治型人才目标。简言之,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法治理念、遵循法律规范、高效处理社会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三、法治国家: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终极理想

法治人才的培养,其终极目的和理想是适应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民国时期也不例外,“民国初年出现的兴办法政(法律)学校的热潮,是当时社会法治思潮勃勃涌动,人们热切希望建成民主共和的法治国家的一种表现。”

⑤由此可见,法学教育对法治国家的意义之重要,法政学堂和专门法律学校负有培植吏才和司法人才的职责,最终还是为了改良政治法律,以拯救国家和强国利民,也就是治理国家的长远利益。法治作为一种价值规则,是现代法治国家追求的目标和基本精神。民国时期,唤起民众,培养自觉的国民,以建立五权宪法为基础的现代法治国家,是以孙中山为首的民国精英们的理想追求。孙中山先生矢志建立法治共和国的理想,他任大总统短暂的百余天,却颁布了包括临时约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

⑥为建立法治国家做了积极的准备。1919年“五四”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上海的《民国日报》响亮地提出了“破除人治迷梦,建立法治国家”的口号。此后,法治得到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研究法治国家的问题及其实质,纷纷主张法治:人治法治,在人类历史上闹了几千多年,时至今日,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家都是实行法治,而中国仍不能确立法治走入法治轨道,真堪痛心。然而今日信仰“人治”的人一定居少数,一般国民悉皆以建立国家只有主张法治,改革政治只有实行法治,排除国难只有尊崇法治。

⑦复杂的社会,必有赖于精密而善良的法制,始能存在、生存、安全、和谐而演进。……今当宪法起草之时,诚窃恐举国上下对于法治精神尚无切实之认识,奉行之诚意,因草此篇以明其义,庶政府当局,全国民众,不再视为具文;而今后中国之政治,亦得日趋于法治之坦道焉。

⑧国民政府时期,认为:“民主的政治同时也是法治的政治。民主与政治,实际上乃是一体的两面。实行民主,只能扩张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同时实行法治,才能保障大家的权利与自由,两者轴车相依,缺一不可。”

⑨他非常重视法令的统一与实施,在《中华民国宪法》出台之际,他于1947年12月13日专门请司法院等修正或废止与宪法相抵触的法令,电文称:“查宪法即将实施,现行法令与宪法抵触者亟应加以修正或废止。”瑏瑠这实际上是贯彻了法治的精神所致。的历次宣言,曾屡屡提到法治,也曾屡屡表示要努力法治。在最近这一年中,法治的呼声似乎又增加了些,而法治的尊重似乎也增加了些。

①毫无疑问,法治国家是民国民众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模式,法治是民国社会所崇尚的最好状态。在民国的学者看来,西方国家“所以致今日之强盛,皆其法治之功,吾国不欲强盛则已,苟欲生存与此竞争剧烈之场,舍取西人之法制尽施吾国,其莫道由。”

②中国的强盛自然也与法治之功紧密相连,法治之功源自人的因素,这样的人必须依靠教育机构的培养,法学教育意义凸显。“要真正实现法治,还必须在全国人民中肃清封建愚昧意识,以培养民主政治的根基。”

③因此,必须加强法治教育。由此带来法律教育的兴起,以致民国成立后,十余年间,学习法政的人们充满了国家的各机关。现代国家的理想和目的,是在造成一个法治国家。我国立国的理想和目的,也就是在于造成一个三民主义的法治国家。我们可以说,法律教育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很重要,因为一个法治国家的建立与维持,不单靠少数奉公守法的循吏,尤其要靠一般民众有尊重法律、拥护法律的法治精神。

④立国所应具备的条件固有多端,但要走上法治国家的途径,却不能说“法”不是一个主要的条件,尤其是民治的基础须建筑在法治上面,更应具备了法的条件,才能稳固。就法治方面说,并非单独指示国家统治权的行使概须以法律为根据之一点而言。凡社会或个人相互间的关系都要受法律积极地或消极地支配,而在法律范围内为种种活动或发展。

⑤也正因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的重要作用,20世纪40年代末,南京国民政府将美国著名法理学家、法律教育家庞德请来中国,作为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和教育部的顾问。庞德在华任职期间,对中国法学教育提出了重要的见解,指出不仅法律职业人员需要精通法律,而且普通官员也应习法:“关于普通文官,行政官员应当好好的受一番法律训练,实很重要。他们必须了解什么是个人的合法权益,什么是法律规定保障那些权益的救济办法。”

⑥中国自古“以吏为师”,只有官员都学法懂法,才能带动更多的百姓遵纪守法,促进立法的进步,将国家带入法治的状态,民国教育家孙晓楼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欧美各国的法律人才,不特在立法界、司法界、行政界三方面表现着他们的法律才能,便是工商实业军士武官,都有不少的法律人才在那里指导着活动着,所以他们所办的各种事业,无处无时不表示着纪律化、秩序化,他们法律人才之普遍化可见一斑。

⑦不过,在民国后期的法学教育实践中,国民政府并未实现法学教育培养法治人才的目标,法学课堂教学以及法学研究当中均贯彻法条主义原则,所教育出来的学生虽然获得了法律专门知识,能应付各种考试,但是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无更高目标的追求。对此,当时的很多学者提出了批评,如认为中国的法律教育属于条文主义的,培养的人才墨守成文,不知活用,头脑中充满了现行条文,忽视一国立国最高思想原则与世界的新趋势,对于新发生的事实、思潮格格不入,毫无吸取进步的可能。

学期教育论文篇3

实习实践期间,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由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环境,学生活动的空间由课堂、宿舍过渡到企业、社会。学生离开原本熟悉的、温馨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从而进入到另一个陌生、复杂的社会环境。现代企业多为大型企业,企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人员构成极其复杂,学生接触的人与事较之学校要复杂得多,各种社会思潮、人际关系和企业文化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得更复杂。

3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在学校,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说教性质的,缺乏实际的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同现实社会和生活的联系,针对性不强。在实习实践期间,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理论与科学文化理论)联系和运用于实践,并不断地指导实践,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实习期间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用于回答和解决学生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4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时效性

由于学校教育环境相对孤立,思想政治教育多为灌输式的,相对于学生来说,理论过于抽象,缺乏吸引力;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目标要求与价值取向偏高,缺乏时效性,且这种教育多需要学生的间接领会,而间接领会往往会受多种外界因素和同学们自身的理解能力、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心理素质、人生态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书本理论滞后于形势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飞速进步,不能很好的回答和解决同学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社会实际问题与思想矛盾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真正起到内化作用,缺乏真实有效性。在实习实践期间,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要求和社会形势需求的内外交融中,通过自我的直接体验与深刻感悟来认知理论,通过操作发现问题,查找原因;通过对比发现不足,加强改进;通过实践归纳总结,提升能力,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时效性。

5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树立“动态服务”的理念

在校园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多由教育者来主导,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来接受,多数情况下呈现的是一种引导和管理,虽然也强调服务意识,但是这种服务意识并不以学生的真实需要为前提。而在实习实践期间,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多承担的是引导和协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一角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服务者”,要努力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学生的问题。且在实习实践期间,学生发现问题和遇到困难是随时的、是动态的、是分散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是“动态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树立“动态服务”的理念。

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趋于网络化

在学校实习期间,学生相对集中,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集中地、面对面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在企业实习实践中,由于学生被分散在各个岗位,生活区域也不够集中,加之他们上下班的时间也不尽一致,很难集中起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在实习实践中多数学生上班时忙于工作,下班后忙于休息,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面接触学生的机会较少,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失效,所以网络就成了一个很好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目前的学生多为90后,他们普遍“网络化”程度很高,喜欢用说说、微信、博客、贴吧等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交流心得、发泄心中的不快、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实习实践期间更是如此,因此,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来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知晓学生的真实想法、把握学生中的舆论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及时化解矛盾。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做到时效性和针对性。

学期教育论文篇4

一、引 言

清华大学外文系始于1926年,初名“西洋文学系”,1928年易名为“外国语文学系”。抗战爆发后,1938年清华大学与北大、南开三校迁至昆明,建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外文系建制撤销。外文系除培养出钱钟书、季羡林、曹禺等学贯中西的大师之外,尚有一大批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家、戏剧家、诗人、作家、翻译家等杰出人才,以毕业年份为序(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1927年朱湘;1928年陈嘉和陈诠;1928年杨业治和吴达元;1930年李健吾;1931年张骏祥;1936年吴景荣和刘世沐;1938年方钜成;1939年许国璋、王佐良、杨周翰和李赋宁;1940年穆旦(即查良铮)、赵瑞蕻、周珏良、黎锦扬和杨苡(即杨静如);1942年许渊冲;1943年巫宁坤、何兆武、林同端和郑敏;1945年金、刘承沛和杜运燮;1946年袁可嘉和卞之琳;1947年黄爱(即黄雨石);1949年杨德豫;1950年英若诚、吴云森(即江枫)和文洁若 ;1951年资中筠和冯钟璞(即宗璞)等 [1]。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外国文学部1935年共毕业四位研究生:赵萝蕤、田德望、曹葆华及杨绛,后来均成为学术大家[2]。

本文论及的清华大学外文系,指1926年至1952年间(含西南联大时期)以培养“博雅之士”,汇通中西之学为目标的早期清华大学外文系(以下简称“清华外文系”)。博雅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多维度的教育理念,本文重点讨论清华外文系博雅外语教育理念与相应的课程体系,兼论清华外文系博雅教育对时下外语教育及整体大学教育的史鉴价值。

二、外语教育的博雅理念

作为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828年耶鲁大学的《耶鲁报告》指出:博雅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一种开启全部心智的教育,或一种全面开启心智的教育。[3]它要求开设广博的课程,反对高等教育过早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以经典的和基础的科目训练学生的心智。“博雅教育是文化的教育或是以文化为依归的教育。博雅教育的最终产品是文化人。”[4]

(一)培养博雅之士

1926年,吴宓参照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培养方案,撰写《外国语文学系概况》,开宗明义提出了清华外文系如下五个培养目标[5]201:

本系课程编制之目的为使学生:(甲)成为博雅之士;(乙)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丙)熟读西方文学之名著,谙悉西方思想之潮流, 因而在国内教授英、德、法各国语言文字及文学,足以胜任愉快;(丁)创造今日之中国文学;(戊)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

吴宓提出的清华外文系培养目标,浓缩了清华外文系的教育思想,为清华外文系的人才培养确立了基调。其第一个目标即为培养博雅之士,而博雅之士既不是一种职业,更不是一种职业技能。“博”是指融汇中西语言文化的广博,是提升人格境界、成就学问事业的基础,是知识的广度,而“雅”是在“博”的基础上形成的高雅志趣和学术涵养,是知识的高度。吴宓先生的“博雅”之说,简言之,是“希望学生能够吸收东西方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化,成为全面发展的人”[6]19-20。吴宓提倡博雅之士的教育模式, 深受其母校哈佛大学以及导师白璧德(Irving Babbitt)的影响, 其目的是造就具有深厚中西语言修养、宽广文化底蕴、具有批判性思维、“博而能约”、“圆通智慧”的中西文化、语言通才,其实质在于人格的塑造、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修养。

(二)西方理念与中国传统的结合

博雅教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实质是培养“通人”或“全人”;在中国,类似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偏重人格和人文素质的儒家教育。“六艺”虽有实用功能,但其实质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君子”,即有德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高尚道德修养、全面发展的“人”。清华外文系培养的博雅之士,兼具中国文化传统中“君子”的理想人格的与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与批判精神。作为人文学科的外国语文教育,其根本目的不是训练某一个职业领域的从业人员,而是通过中西语言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均衡的知识结构,开阔其视野,提高其在融会贯通中西文化基础之上的创造力、适应力。吴宓认为,教育之理想,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理想,应是培养了解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之通才[7]24。

吴自选 黄忠廉:论早期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

三、清华外文系博雅课程体系

清华外文系的课程体系体现文理兼修、通专兼顾、贯通文史哲的特点,是实现博雅教育理念的路径,也是吴宓提出的培养目标的具体实践。以清华外文系1936-1937学年度的课程设置为例[8]:

第一学年44或46学分:英文8,国文6,中国通史、西洋通史(择一)8,逻辑、高级算学、微积分(择一)6或8,物理、化学、地质、生物(择一)8,选习一种第二外国语8;

第二学年36学分:英文6,西洋哲学史 6,西洋文学概要8,英国浪漫诗人(专集研究)4,西洋小说(专集研究二)4,选习一种第二外国语8;

第三学年32学分:英文、德法文(择一)8,西洋文学分期研究:古代希腊罗马;中世;文艺复兴时代(每门4学分)12,英文文字学入门4,戏剧(专集研究三)4,文学批评(专集研究四)4;第四学年24学分:英文、德法文(择一)8,西洋文学分期研究:18世纪;19世纪(每门4学分)8;现代西洋文学:诗;戏剧;小说(任择二种)4,莎士比亚(专集研究五)4;

选修课:拉丁文8;第一二年日文8;第一二年俄文8;英语捷径4;研究课程若干6。

具体分析,清华外文系的课程设置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基础,文理兼修

在清华外文系四个学年共136或138个学分中,语言类课程共44学分。清华外文系强调“本系教授语言文字之方法,注重熟练及勤习。读书谈话作文并重,使所学确能实用,足应世需”[5]199。学生通过“读书谈话作文”,训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但在清华外文系课程设置中找不到“精读”、“泛读”、“口语”和“听力”这样的把作为整体的英语语言文学肢解得支离破碎的课程,而是主要通过文史哲等课程来提高语言基本功。“西洋哲学史由贺麟先生讲授。他指定学生阅读西方哲学名著英译本(例如柏拉图《对话录》等书), 并让学生用英文写读书报告。”[9]3

早期清华大学贯彻梅贻琦校长提出的“通识为主,而专识为末”[10]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自然、人文、社会三个方面有综合的、广泛的知识,而“不贵乎有专技之长”[11]。由于全校一年级学生不分专业,清华外文系与其他各系学生所选课程为“共同必修课程”,涵盖文、史、哲、理等多个领域,重点在“博”。李赋宁先生言:“我在清华园渡过的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英文的听、说、读、写有了很大进步,法文的根基打得很牢靠,西方文学、哲学和历史也都有了一些入门知识。”[6]29

(二)以“文”为主,注重西方文化的整体性

如果不将大一的44学分计算在内,清华外文系的文学类课程占到其余三年总学分的61%。文学课程分文学史和文学体。文学史按时代进行分期研究, 即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18世纪和19世纪,分配于三年中。“文学体则强调分体详细研究,于三年的学习中全面涵盖了各种文体, 即小说、诗、戏剧、文学专题研究和文学批评等。”[12]174-175 西南联大时期,外文系开设的56门选修课程中,文学类课程更为丰富,涵盖国别文学史、断代文学史、类型(或体裁)文学史和作品选读、作家与作品研究及文学理论,共28门,占选修课总数的50%,其余为语言理论及“外语及其他”类课程。仅在“类型(或体裁)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类选修课中,即开设12门课程 [13]131。文学是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对学生品德、性情和境界的熏陶与提升起一定作用。早在20世纪30年代,吴宓就十分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主张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比较研究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道德情操。他归纳出文学在启迪学生心智,涵养学生心性,增进学生人格塑造,了解西方文明流变乃至增强学生爱国心等十大功能[7]59-64。

吴宓视西方文学、文化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要求学生对其具有广博和全面的知识。清华外文系将英语语言文学置于西方语文的大背景下,有德、法、俄、拉丁等多种课程供学生修读,并配合以严格的教学制度,培养出一大批德、法、俄语言文学专家。西南联大时期,“在外文系的56门选修课程中,法语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程即达11门。”[13]137这些课程覆盖面很广,“使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局限在某一种外语或某一国别文学上,而是把西方文学、哲学和文化看成一个整体,大大扩展了学生视野”[9]3。

(三)选课制与旁听制,贯通文史哲

吴宓从创造中国新文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高度,强调清华外文系学生中国文学功力的重要性[5]201:

本系对学生选修他系之学科,特重中国文学系。……目的在于:(1)创造中国之新文学,以西洋文学为源泉为圭臬;或(2)编译书籍,以西洋之文明精神及其文艺思想,介绍传布于中国;又或(3)以西文著述,而传布中国之文明精神及文艺于西洋,则中国文学史学之知识修养均不可不丰厚。故本系注重与中国文学系相辅以行者可也。

高度重视中国文学的清华外文系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者、翻译家、戏剧家,同时也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中国新诗派”的诞生地,著名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就是在清华外文系的培育下走向成熟的 [14]。

早期清华大学除了实行美国式的学分制,更以独具特色的选课制度,实现其造就通才的目标。“学生于每学年开学时,参照各系规定的课程表自行选定课程,中途亦可增选或退选,但大一应修课程不得中途退选”[12]119。清华外文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选修、旁听其他学系的课程,特别是同属文学院的中国文学系、历史学系和哲学系的课程,学生可以一日横跨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听了罗常培的语言学,入邻室钱穆的中国史课,晚间有金岳霖讲‘哲学中的时与空’,须早去占座”[15]。在清华外文系读书四年的季羡林先生曾言,真正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只有两门课,就是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和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这两门课影响他的一生,而这两门课恰好都不是清华外文系的专业课[16]。清华外文系的选课制度给予学生很大自主性,允许、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为学生以中西语言文化为根基,在人文学科领域的融会贯通以及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四、清华外文系作为外语教育的历史坐标

清华外文系作为博雅教育在中国的成功范例,至少在以下两个层面给外语教育界以启示:

(一)从外语教育的人文属性出发,造就外国语言文化通才

“外语专业教育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一直采用专才型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知识面偏窄,文化底蕴不深。”[17]20世纪80年代起,外语界开始进行外语与经贸、新闻、外交、法律乃至科技相结合的所谓“外语+X(培养方向或辅修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然而外语教育职业化、训练化、空洞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遏止,其人文学科属性日渐淡化[18]244-245,外语院系沦为“语言培训中心”或“体制内的新东方”,时至今日其定性、定位问题仍未得解决。外语教育不能也不应简单地等同于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甚至是应试培训;如是,高等外语教育已然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外语教育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其价值取向将趋向功利主义;以单纯的就业需求为导向,导致外语专业学生在思想的深度、知识的结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与其他文科专业产生较大差距[19]。

外语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语言、文学和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兼具人文性[20],因此,人文性是外语教育的一个根本属性,培养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是外语教育的应然目标。外语教育只有明确了自身的人文学科属性,才能找到专业的学科定位,才能确立适当的培养目标,而“我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课题莫过于培养目标。”[18]243 从清华外文系的成功经验看,外语教育应注重与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学科融会贯通的外国语言文化通才。许国璋先生在谈及外语院系培养目标时强调外语人才必须是文化人[21]。

(二)从博雅教育理念出发,改革课程体系

始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的外语教育课程体系偏重语言技能训练, 按照培养译员的“语言学校”模式开展教学[22],强调语言技能、忽视文化熏陶,重视机械训练、淡化文学教化,缺乏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系统培养。时至今日,外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仍以语言技能训练为轴心,以大量机械操练为途径。以英语专业为例,依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专业基本上都以专业技能课“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为主干课程。主干课程不但所占学时数多, 而且持续时间长, 一般达到总学时67%左右[23];这些专业技能课程“分裂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知识,使语言教学沦为空洞语言与空洞交际,使学习者既无法习得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又无法学习到知识”[24]。以训练学生语言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际上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说、写、译等语言产出能力。而在英语专业高年级所开设的“专业知识课”如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等课程,更是冷知识传授多于文本研读,只能给学生们带来信息与知识压迫[25]。这样的课程体系无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更不能提升、陶冶其人格,因此不仅受教育者不能用外语获取信息与知识、传递思想与情感,最终造成学生“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很难有创新意识,出不了创造性的成果”[26]。

清华外文系课程内容宽泛, 涵盖自然、社会和人文三大学科。大一英文也指导英文阅读和练习英文写作。但英文阅读和写作的任务还由其它课程来分担。而在西南联大时期,外文系课程表中“单纯的英文课(相当于时下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只占学年总学分的15.8%-24.2%。语言水平的提高, 主要是通过学习其他课程来实现。”[27] 从外语教育的人文属性及其规律出发,须在课程设置上确立“语言”和“文化”平衡,以中西文史哲经典著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助受教育者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厚植其人文底蕴,提升其思想境界,在扎实的中西语言基础之上,培养其会通、思辨、适应和创新的能力。

五、清华外文系作为中国大学的历史镜鉴

清华外文系是早期清华大学全面实施博雅教育的在一个系科具体的、成功的实现。实际上博雅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不仅在外语教育,也在高等教育整体。博雅教育不应只是清华外文系追求,而应是高等教育系统整体之追求。吴宓认为,培养博而能约,圆通智慧的通才,不仅适用于文史哲学科,自然和社会学科亦如此[7]68。

(一)博雅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本然追求

梅贻琦先生认为博雅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勿囿于一途, 而得旁涉他门, 以见知识之为物,原系综合贯通的,然其在理想上相关联相辅助之处,凡曾受大学教育者不可不知也”[28],以梅贻琦、蔡元培、竺可桢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大学主事者主张的是博雅教育理念中人格教化和知识教育的结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20世纪50年代以降,尤其是院系调整以后,专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主导思想。至今,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并没有烟消云散, 仍然制约着中国大学的发展。简言之,大学教育高度专业化、过分实用化乃至功利化取向弊端有二:首先,以职业为导向的高度功利化的大学教育造精神缺失,导致受教者人格缺陷。受教育者蜕变成缺乏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器物”。如果受教育者普遍存在的自私狭隘、庸俗功利、寡廉鲜耻等诸多人格缺失,无疑是高等教育的失败,与大学的使命背道而驰。其次,造成学生日益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大学长期局限于培养所谓“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学习能力和健全心智去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造成受教育者创新动力不足。

狭隘专业教育颠倒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难以完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相反,它是器物化、工具化的教育。而梅贻琦先生主校时期的清华外文系博雅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重点在人格、修养、灵魂的教化和熏陶,其本质是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是一切大学的灵魂之所依”[29]。“博雅教育的定性与定位问题,更恰当地是则是大学教育的定性与定位问题”[30],也关乎大学教育的使命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清华外文系的成功源于它回归了大学教育的本质,作为历史镜鉴可以考察时下价值追求错乱、办学方向迷失的大学。

(二)博雅教育是应对大学挑战的必由路径之一

博雅教育是应对人文精神缺失和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大学两大挑战的必由路径。其一,博雅教育是以与人类历史上积累沉淀下来的文明与文化遗产进行“对话”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大知识观教育,目的是打破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读,让学生领略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魅力,籍此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清华外文系的博雅之说,如果说“博”是一种学术追求,那么“雅”即是一种人文品质和人格境界,清华外文系的成功源于它“注重人格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精神和道德的需要,重视人文教育”[31]。总之,清华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模式既是观照整个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历史镜鉴,更是弘扬大学人文精神的路径。其二,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等素质,而博雅教育主张的文理兼通和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强化对知识整体性把握,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32],而这些正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清华外文系毕业生许渊冲称他:把生命科学的优质基因克隆问题,应用到中西文学互译的理论上来,提出了优化的创译论,使中国文学翻译理论走上了世界译坛的前列”[33]。

六、结 语

清华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教育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办学风格。它将西方人文主义的博雅教育与中国教育传统相结合,以培养博雅之士为目标,致力于文史哲的贯通,着力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培养了大量人文学科杰出人才,确立了外语教育的“清华学派”,也为21世纪中国外语教育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进入21世纪,中国大学面临的是与清华外文系迥异的社会、教育和制度环境。清华外文系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交汇的产物,然而外语教育的清华学派既是精神遗产更是镜鉴,值得从外语教育界同仁从多层次、多视角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包括外语教育乃至整个大学教育的本质、价值、过程与目标,等等。

参考文献

[1]方惠坚,张思敬.清华大学志(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32-642.

[2]百年清华 百年外文(1926-2011)编委会.百年清华 百年外文:1926-2011:清华大学百年华诞暨外国语言文学建系85周年纪念文集[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49.

[3]Committee of the Corporation, and the Academical Faculty. Reports on the Course of Instruction in Yale College[R].New Haven: Hezekiah Howe,1928:7-9.

[4]Strauss, L.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J].Academic Questions,2003(Winter):31.

[5]吴宓.外国语文系学系概况[G]//徐葆耕.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吴宓.文学与人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8]吴宓.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G]//徐葆耕.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99.

[9]李赋宁.三十年代中叶清华大学的基础课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10]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7-8.

[11]梅贻琦.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G]//梅贻琦.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刘述礼,黄延复,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65.

[1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册)[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3]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4]王燕.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文化精神――外文系与联大诗人群[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3):81-85.

[15]许国璋.回忆学生时代[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7.

[16]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一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17]杨忠.培养技能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外语学刊,2007(6):134.

[18]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19]刘毅.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外语界,2000(3):12-17.

[20]王守仁.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建设――兼评《北大英语精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2-43.

[21]许国璋.论外语教学的方针和任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2):6-15.

[22]王守仁.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2(2): 89-92.

[2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

[24]冯燕.空心课程论――中国高等教育外语教育批判[J].现代大学教育,2006(6):36.

[25]张少雄.压迫与封锁不可能达成创新品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5):35-37.

[26]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2.

[27]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5.

[28]梅贻琦. 学习范围务广、不宜狭[N].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412 号), 1932-06-01(01).

[29]张楚廷.人文科学与大学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11(2):35.

[30]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44.

学期教育论文篇5

第三,现代安全防范效能的需要。传统的安保工作中,防范工作的内容基本限制在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校园生活科技化内容的增加,安全防范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一些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内容也应充实其中,而社会生活压力在逐年增大,高压力之下出现的心理疾病成了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也成了一个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所以安全防范内容里面加上心理防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了。要增强心理防范能力,提高整体安全防范意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就成了不二选择。

第四,校园发案季节性特点的需要。现代校园发案除了社会共同性特点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季节性发案显著、时段性发案明显。为减少发案,我们只有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时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而安全教育又是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有效途径,所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时段,针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内容至关重要,只有有的放失,才能有效减少发案。

第五,校园专项治理的需要。在整个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随着社会形势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变革,阶段性的工作重心是不一样的。为高质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我们只有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及时制定各种专项治理措施,才能见到成效。而在专项治理行动中,专项安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这项工作不到位,不但得不到广大学生的理解,还会诱发各种矛盾纠纷,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校园安全稳定。所以校园安全专项治理也需要扎实的安全教育。

第六,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需要。当今的大学,在长足进步的同时,学校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强化,在笔者看来,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在竞争中任何一项不达标,就会被淘汰,其中也包括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竞争。过去高校当政者不重视学校保卫工作,认为安保工作只是看门,甚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工作。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学校安保工作的先进与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若选择了你的学校上学,安全工作不到位,没有安全感,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逐渐会成为高校安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高校管理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没有统一的培训内容。截至目前全国高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虽然全国高校保卫学会也组织编写过一些教材,但片面性大,地方意识明显,不适用全国高校。内容涉及地域性不广,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基本照搬公安专业教材的内容,针对性不强,远离学生生活,学生不愿意听讲,效果不好。

第二,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安全教育工作在各个学校各不相同,政府教育主管教育部门也没有统一的要求,虽然近几年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在浅谈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学校整个教育工作中,各校还没有明确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来负责这项工作。假如此项工作由学校安全稳定部门来管理,校园的安全教育课程设置甚至教室安排就不协调;如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难免出现只重视安全理论培训而忽视安全防范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实用性就会打折。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将日常安全防范知识和校园近期发案结合起来培训,效果才会更好。所以统一的协调组织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很重要,但目前还欠缺,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在学校教育中,需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截至目前国家并没有作硬性的规定,有的学校到现在也没有安排这项工作,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但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需要培训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搞?由什么人员担任这项工作?每学期安排多少次课为宜?要不要把这门课纳入考试科目等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要求。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一次简单的安全教育或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恐怕形式要大于实际效果了。

第四,没有监督检查机制。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监督检查此项工作的机制,大部分的学校只是请公安警察或安保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简单的培训教育,培训的内容涉及社会性的较多,真正校园的内容较少,针对性不强,有一个过程就行,具体效果如何或者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培训的内容一样不一样就无暇顾及了。就是不搞这项工作,也没有什么部门或单位去监督检查,学校的任何工作都不受影响,只是学生会受到损失。

第五,没有评价体系。在对待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好多学校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一次或几次培训就万事大吉,具体效果如何无人顾及,管理的粗放性特点明显,只追求形式不重视结果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评价体系的缺失成了此项工作管理的短板。正是因为没有评价的标准,此项工作的质量根本保证不了,这也是近年来安全教育搞了,校园发案率没有明显下降的原因之一。

第六,没有量化依据。从以上列举的不足当中,有一个绕不开的结症,那就是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没有作为一门学科被确定,也就不可能存在一套专业的理论。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安全教育的内容没有办法用统一的系统理论指导下的量化指标来规范,于是出现了,培训内容不一样,培训时间不一致,完成目标不统一的现状。只有及早把这方面的理论体系规范完善,把量化标准明确,此项工作才能走上正规化的道路。

3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虽然必要,但此项工作存在的不足更令人担忧。因此,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力度。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发挥保卫学会的作用。保卫学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学者,经过大力调研,制定出适用于全国的安全教育教材。同时考虑到我国疆域辽阔,各省份有自己的特点,还要把适合当地情况的知识点加上,形成照顾重点、兼顾一般的规范性教材。同时积极向科研部门申请专项课题,大力开展专业科研活动,把优秀的成果及时转化,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切合实际,顺应时代,服务师生。

第二,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联合社团组织和各高校一起努力尽快完成学校安保专业学科定位,架构起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监督检查机制框架,制定授课的标准和形式,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同时出台硬性规定,把此项工作没有完成到位的学校,坚决予以追究,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达到正规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第三,发挥各高校的作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高校要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基层安保部门精干人才,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集中统一培训下,严格考核,严密认证,全员达标,持证上岗。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日常学科管理范畴,落实好教学场所,把安全防范知识和校园不同时期的发案情况结合起来,使培训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同时把安全教育课程和其它课程一样归入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部分,学期末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课程考核,以此提升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选好模范,选好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的力量,把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利用文字视频材料,依托校园网,开辟专栏,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育,警钟长鸣。积极创办《高校治安》等相应的刊物,积极引导师生重视学校安全,自觉增长安全防范意识。

学期教育论文篇6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是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这一工作有效性的最终评判标准。现阶段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基本可以实现,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有思想、讲政治、有专长的党员干部,大学生党员已经成为党员发展的“新鲜血液”和“主力军”。但同时应当看到,部分大学生党员思想达不到党的要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化思潮在大学生党员中普遍存在,党性教育未能植根于每个大学生党员心中,对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还不够彻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与党的要求程度还有距离。

(二)教育管理主客观的统一度

在考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时,主客观的统一度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必须坚持主客观相统一。一方面对象主体的培养改造须符合这一工作的主观要求;另一方面对象主体的改造结果须保证其自身主客观的统一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须保证培养出的学生党员符合党研究的要求,也要保证学生党员对党的主观认识与其自身的实践活动相统一。考察现阶段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可以发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客观未能达到较高的统一度,主要表现在党员入党动机教育效果较差,部分扭曲甚至错误的入党动机未能有效纠正;一些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难以凸显;部分学生党员思想认识与其实践活动脱节,言行表达与其现实行动未能统一。

(三)教育管理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的契合度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和内容能否在现实生活中为人们广泛地接受、践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否真正有效,最终决定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与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是否契合,直接决定着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的———内容系统是否有实现性、有效性。纵观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可以看出,当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已经落后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较之于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速度,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已明显滞后,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新的科技变革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仍因循旧的思维与模式,与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各要素有较多冲突,致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实现出现偏差。从现阶段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评判标准可以看出,虽然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基本可以实现,但是这一工作在主客观的统一度和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的契合度两方面还有欠缺,说明当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须把握“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需要性”的原则,以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讲求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客观的统一性,并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水平相契合,最终保证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的完美实现。

二、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现阶段影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包括学生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组织环节、教育体系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实现产生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究其根源,主要含摄政治、经济、科技和观念四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的影响

政治方面表现在当前阶段社会生活中总体政治色彩较淡,政治敏感性减退,全民政治意识不强,高校政治教育地位不突出,导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在高校日常工作中重视度不够,政治理论学习质与量两方面均有欠缺,经常被知识性、技术性学习所冲击。

(二)经济方面的影响

经济方面表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西方价值观和自由主义思潮对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进一步加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有所抬头。由于受市场利益的驱使,公民社会活动中经济利益的考量比重增加,经济浪潮进一步冲击校园文化,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三)科技方面的影响

科技方面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造成冲击,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对科技发展成果的利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新媒介、新技术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正面影响十分有限,而教育主体对科技的过分依赖和沉溺导致政治信仰的弱化,进而影响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实现。

(四)观念方面的影响

观念方面表现在学生党员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工作成效未显,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延续旧的理念和方法,重视知识与技术的学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未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渗透性教育、隐形教育的观念尚未被真正接受和采纳,教育的传统面具比比皆是。

三、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碰撞、渗透,给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冲击较大。加之学生党员年龄尚小,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锻炼机会,有些负面影响必然在学生党员的思想中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出来,给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当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以下问题。

(一)学习形式单一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政治理论的学习是党员教育的基本要素和着力点,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学习中由于政治理论难点较多,理解不易,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导致政治理论的学习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为突出,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知识性的学习,高校教育的政治性不强,总体政治意识较为淡薄,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有所欠缺。据安徽农业大学在对600名学生党员的问卷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党员反映学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以支部集中学习和民主生活会为主,注重文件、政策的宣讲和传达,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学习效果较差。组织大学生党员进行讨论时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理论支撑,讨论无重点、无深度,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学生党员的学习浮于表面,单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新颖性、深刻性和先进性,导致学生党员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显,极大地影响党员教育的效果。

(二)再教育机制缺乏持续性

学生党员的教育应该涵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但是现阶段高校在党员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将工作重心放在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上,在积极分子培养阶段,党组织通过团员推优、专人考察、马列主义培训、党校学习等形式,对其进行层层考察和重点教育,而对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和培养工作明显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得力。预备党员的转正秉承无错误期满即可转正,对预备党员的培养学习没有更高要求,客观上使部分学生产生了成为预备党员就是进了“保险箱”的思想,导致这部分学生“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成为预备党员之后思想松懈、动力不足、纪律散漫、学习下滑,甚至出现个别违纪现象。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大都以党支部为载体开展,考虑到教育教学实际,各高校党支部的建立一般以年级或者专业来划分,这就导致学生党支部过于强调专业或年级的归属,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支部间的沟通交流很少,对党员的教育过分的依赖上级党组织的安排,支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学生党支部工作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监督体制,学生党员党内民利意识淡薄,教育学习活动流于形式。

(三)主体地位缺失

随着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不少学生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入,思想不够成熟,容易受物质社会的影响,对自身作为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存在偏差,错误的认为入党能带来利益或方便,扭曲了入党本应有的崇高信仰———坚信共产主义。一些大学生在入党前表现非常积极,尽心竭力为班集体和同学服务,特别是在党组织面前表现的尤为突出。但是入党后,甚至还是预备党员时,就经常不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觉得党课培训枯燥乏味,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都要一催再催。少数党员缺乏党员意识,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进入党组织队伍后,思想松懈、政治觉悟不高,不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自身在纪律、学习、工作方面的表现放松了要求,未能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模范作用。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对利益追求的强化,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不少学生在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足,尤其是不能将成材动机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联系起来,一味强调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党的培养目标有明显差距。

四、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途径

现阶段存在于学生党员教育中的这些问题具有深层次原因,只有深度剖析、全面考虑,才能更进一步加深认识,提出对策。一方面要讲求方法,把握规律,紧扣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根据新情况,不断改革教育手段和方式,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另一方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必须紧扣时代主题,适应新时期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做到党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切实促进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提高。

(一)教育管理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在进行学生党员教育的同时,必须结合高校实际,注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员的教育要涵盖党员培养的各个阶段,不断提高党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如:苏州大学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通过举行党内辩论赛、知识竞赛、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结合当前时政热点和学习实践活动重点,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加深对党的现阶段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平湖市用“微故事”讲党性,用党员“微故事”传播正能量。该市广陈镇各基层党组织每月会结合党员教育活动开展党员“微故事”交流点评,党员之间互相介绍交流,会后,再将党员“微故事”在党务公示栏上公示,并上传至党组织微博。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励故事中的人、写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更能让党更贴近群众,真切感受着党就在身边。

(二)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管理的推动作用

突出实践锻炼环节,丰富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活动载体。采取邀请老革命、老干部、模范党员作报告的形式,让广大学生党员与先进模范面对面交流学习,接受活生生的模范教育。通过参观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战史馆、革命烈士陵园等活动,让他们走近党史、了解党史、亲身感受党的发展历程中的艰难困苦,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通过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形式,整合校内外党建教育资源,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党员投身社会实践,从而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系学生第三党支部与西安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联系,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弘扬中国梦,我们在行动”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该活动自开展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累计义务服务5000小时以上,使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党员深入社会,真切体验社会生活,体察民情,了解国情,拉近了与党、国家及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三)以新媒介和新技术促进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实现

新媒介、新技术的发展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以互联网技术为表征的新技术革命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载体及方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微博、微信、飞信等新的通讯媒介在大学生中应用广泛。因此应该以校园网为主要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技术、新信息、新媒介,建立健全党建教育网站,设置“红色网络”站点并由专人管理,通过“党建之家”“党员社区”“党建BBS”等形式,大力推进网络党建工作,使之成为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阵地。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介的优势,建立党建QQ群、党员朋友圈等网络小环境,积极开展党组织与党员网上互动,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一个可以互动交流和倾诉请教的途径,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次尝试将主题为“中国梦•青春的选择”的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与网络新媒体相结合,在其官方微博、“联小络”微信平台相关事迹,校内外网络中反响热烈,网络浏览量超过2.2万人次。

学期教育论文篇7

(一)丰富、扩充学前儿童的科学经验

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大脑中已有表象水平上的科学概念。从早期科学阅读形成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生理水平发展特点来看,学前儿童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概念的,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在表象水平上。指导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动手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或者在教师操作引导下,幼儿将体验、观察后的生动的表象储存在他们头脑中,这些来自早期科学阅读的信息和表象,也是学前儿童获取的初始科学经验。

(二)培养学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可以激发学前儿童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前儿童学习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并在学前儿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好奇心,科学也最能吸引儿童的好奇心,而学前儿童天生就具有丰富的想象、联想,随时都会有一些古灵精怪的想法,爱探究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他们喜欢探索自然,是天生的科学家。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常常表现为对周围一些事物或现象注意、提出问题、操作摆弄、探索发现等等。合乎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将使学前儿童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也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动力机制。

(三)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在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为学前儿童提供各种体裁的科学阅读,让学前儿童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引导学前儿童发现问题,让学前儿童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鼓励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

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对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学前儿童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优美规范的语言文字,赏析生动神奇的情节。在诵读、讲述、创编赏析科学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二、学前早期科学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早期科学阅读活动的指导原则

1.早期科学阅读活动的组织要围绕科学阅读的体裁特点来进行设计科学阅读的体裁形式有科学儿歌、科学儿童诗、科学故事、科学童话等等。诗歌、故事体裁不一,特点各异。在开展科学阅读活动中,结合作品的体裁特点进行。比如,将科学诗歌和诵读联系在一起,故事和讲述联系在一起。活动内容要紧紧围绕体裁设置情境,在科学阅读系列活动中可以出现美术、音乐等活动,但这些活动的主体是科学阅读,这些活动是辅助科学阅读活动进行的,活动的目的也是让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体验科学阅读作品,对科学阅读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2.早期科学阅读教育活动应该成为系列主题活动

科学阅读教育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当中的积累和渗透,不是对一本图画书照本宣科机械的读书,也不是单纯的一次活动。教师以科学阅读为主要教育内容,围绕其展开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和其他领域结合起来,也可以结合时令、天气、节日灵活开展。这样的系列活动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内容,引发学前儿童更多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也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3.根据学前儿童生理发展水平的特点进行教育指导

在幼儿园小班,从学前儿童喜欢的科学儿歌和学前儿童能接受的浅显的科学小故事入手,先给幼儿讲一些好听的故事然后让幼儿猜一猜好听的故事是哪里来的,引导幼儿对图书的认识,激发幼儿对书本的兴趣。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诵读韵律感极强科学儿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在幼儿园中班,教师要去营造一种读书真快乐的氛围,创造环境,让孩子们爱上书,喜欢读书。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布置图书角,放一些图文并茂的,小朋友喜欢的科学故事书,科学儿歌书、科学诗等。在语言栏里,有小朋友喜欢读的句子及情景图案,跟小朋友一起读一起看,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幼儿园大班,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教师利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如音频、课件、挂图,让幼儿发挥听的作用;幼儿对儿歌故事了解之后,再进行复述、创编,这样可以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好阅读的基础。

(二)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策略

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是一种多种感官参与的认知活动,开展不同体裁的学前儿童科学阅读活动指导,潜移默化中对学前儿童进行早期科学启蒙教育。比如在小班开展认识小动物预报天气的科学活动,教师预设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通过倾听、诵读、观察等操作活动指导。幼儿明白有些小动物会预报天气的事理;可以领幼儿到户外去观察,天要下雨,小蚂蚁“过道”、小燕子“低飞”、小鱼“吐泡”;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教师讲解。

1.利用听觉认知科学阅读

对于低幼儿童来说,早期科学阅读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幼儿的听觉。可以开展听教师诵读、听录音机磁带或其他声频。教师亲切、绘声绘色的语气语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在倾听的同时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景,思考故事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自己也会有很多的为什么,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2.利用视觉认知科学阅读

(1)运用实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

在讲解科学儿歌或者科学故事时,出示图片和视频,使幼儿产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加深印象,增强理解。对于比较形象的科学文艺作品适合运用实物、多媒体课件或图画等直观方式展示。由于学前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全面,呈现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实物,可以帮助学前儿童真正理解形象化的自然事物和科学原理。比如在讲解科学儿歌《水果歌》“苹果爱红脸,香蕉爱弯腰,石榴爱咧嘴,桃子爱长毛,西瓜爱睡觉,起来要人抱。”可以选择适当季节,进行实物展示,将苹果、香蕉、石榴、桃子、西瓜展示给小朋友。

比如,在指导科学故事《小鸟找春天》,教师在诵读过程中,适当出示相关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前儿童学会观察并有所得;也可以让学前儿童分角色进行表演,再现小鸟找春天的情景,深刻感知春天到了的自然变化。

(2)室外自然景物认知

在活动中,结合活动内容,选择活动时间和地点,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对于春天自然规律的认知,通过到室外观察花开了、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小朋友在室外游戏等等,认知春天到了的自然变化的特点。

3.利用触觉认知科学阅读

触觉是学前儿童最早发展的能力之一,也是探索认知事物的重要方式。丰富的触觉刺激能促进幼儿认知作用。对于科学谜语儿歌《小雨点》的认知,“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在田里秧苗绿,落到河里看不见。”让幼儿感受雨点的清凉和自然状态;对于科学儿童诗《小雪花》的阅读“下雪啦,下雪啦,像鹅毛满天飞,像棉花满地撒,抓一把,带回家,跑进屋,喊妈妈,再一看,小雪花变成了水娃娃。”让幼儿感受小雪花自然状态和遇热融化的特点。

学期教育论文篇8

高等教育是一项高尚的育人事业,是学生追求职业理想的教育。课堂教学也是目前所有高校实施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载体,也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课堂是教师完成教育是一项高尚的育人事业,而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开发智力、培养情感和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社会和国家高层领导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如此热切关注,固然表明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也充分说明了我国高校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效率的含义

课堂教学效率(classroominstructing efficiency)在学术文献中有多种解释,本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教育教学论文,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二、某学院三个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

表一:平均分分布情况(以班次为单位所占的比例)

 

学期

平均分

90分以上

80-89

70-79

60-69

50-59

50分以下

09-10(2)

70.3

0.8%

9.6%

50.4%

31.2%

8%

10-11(1)

72.29

0.9%

15.32%

48.65%

29.73%

5.41%

10-11(2)

73.3

0%

15.48%

学期教育论文篇9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蕴含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说来,网络文化既是包括资源系统、信息技术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又包括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制度层面的内容,以及网络活动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社会心理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建立在Internet(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综合分析,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存在的虚报性。

互联网上,与现实环境不同的是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都是在网上匿名信息,这样就削弱了者的责任感,使虚假和不负责任的信息上网的可能性增强。为此,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了,把我们已经承认作为实体的现实的东西与我们创造的现实空间连接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二)操作的交互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交互性文化。网络不再是静态的网络,而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人是文化的创造者。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个人文化,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网络空间交流思想,发表学术观点,浏览所需信息。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任意存取的开放性的网络文化环境。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这种相互沟通,是主体间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大家参与的机会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就可以将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据统计,现今我国网民规模达3亿多人,而大学生无一例外均为网民。网络文化没有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限制,网民既是文化的接受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大家都是平等的互动的文化参与者,文化的单向传播已被信息的多向互动所取代。[1]

(三)管理的自主性。

网络文化的创造、发展与运作,是在自愿和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没有控制,又没有人管理,甚至没有计划和目标。网络文化的自主使用性使用户的个性得到尽情发挥和他人普遍的认可,从而推动网络文化创造性地发展。

(四)交流的开放性。

在互联网上,所有文化产品的供应都不受限制,能够随时将全球不同社会、不同种族的文化信息一网打尽,实现文化信息的全球化。正如《电脑网络空间独立宣言》声称:“我们正在创造一个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在这个独立的网络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是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可见,文化的开放性在这里得到了最深刻而具体的表现。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文化的日益发展,为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途径,同时也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

1.网络文化的高度信息化开放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含量空前扩容。网络文化依托的是互联网,互联网具有容量巨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都有根本性跨越。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吸纳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囊括古今,放眼未来。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网络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自己的思想、理论、政策,而无需受制度、体制和其他繁琐程序的制约,工作舞台和对象、教育方式和手段、信息获取和传播等,都被大大突破。网络,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舞台。

2.网络文化的可复制性和资源共享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模式发生转型和跃升。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座谈、讨论、谈心、社会实践等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模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舞台多局限于校园内。而在网络文化时代,大学课堂的外延大大扩展,课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它还包括数量庞大、各色各样的网站,网上远程教育将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并显示其独特优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学生,学生也不是受业于一两个老师;教育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几乎在所有条件下都可以展开;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在一次性投入后,可以无数次重复使用。毋庸置疑,在网络文化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大大增加,舞台大为扩展,方式更为丰富,时空得以充分延伸。

3.网络文化的多边平等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双方的信任度大为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由于人的思想隐蔽性的客观存在,学生不愿意向老师讲真话说实情仍然是当前高校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并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严重阻碍。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一局面得以消解。在网上,没有师生之分、高低之别,所有网民的人格、权利、地位等一切都是平等的。平等带来了自由、宽松的人际关系,学生便会在网络这个特殊情境中倾吐心声、交流思想、沟通情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便可以借网络手段去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网络文化的虚拟功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富于活力和创新。以往人们对未知领域、未来世界的探求,主要凭借想象力去勾勒、描绘。而网络的虚拟技术则将这种幻想变为“真实”。在网络虚拟功能的支撑下,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境,营造声、光、电结合的良好视觉效果,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为逼真,形式更为活跃,吸引力更强,感染力更大。总之,网络的虚拟功能,有力地促进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一维向多维、由平面向立体、由线性向非线性、由收敛性向发散性转变,有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新的领域开拓。[2]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信息化校园时代,网络的全球性、自由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使信息的和使用没有限制,各种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公开向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理论和自身理念的传输主导性提出了挑战。学生从网络中获得的对其思想观念有影响的信息内容,远远超出了高校思想教育所要求的内容。这种网络环境的存在,加大了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舆论导向的难度,削弱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功能和效果,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受到挑战。

2.对思想教育形式和手段的挑战。高校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主要是教师或教育者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启发、说服。这些方式的针对性强,反馈及时,能产生情感互动,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它的弱点同样明显:时空受到限制,教育对象有限,课堂教学形式单调。而在信息化校园时代,网上的信息丰富多彩,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每个学生在任何闲暇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获取信息,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进行思想交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形式和手段带来挑战。

3.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挑战。网络是由人来创造和管理的,而思想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这一新的校园信息化平台的掌握、熟悉和运用,以及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决定了思想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教育工作网的使用和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通过这种信息优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在网络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的或假的信息,而教育者有时候却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而且存在网络意识淡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熟悉网络、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是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3]

四、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探讨。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急需解决的时代课题,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机遇,更新观念,主动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大胆探索有效措施,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

网络文化背景中,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是一种大众到大众的传播模式,每个个体都可以选择并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日渐式微,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关系模式逐渐被打破。[5]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树立受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自我教育的观念,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针对信息网络时代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复杂的各种现象,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参与整个教育过程,使师生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同时互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与学生协同学习的模式。

(二)优化教育资源,创造完善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网络给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各种挑战,应集中各个方面的力量,逐步建立并完善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即以学校教育、社会疏导、家庭辅导、自我提高四管齐下的方式构建对高校学生的立体教育网络,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模式。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社会工作,要注重对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思考,积极探索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逐步建立起适应网络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理论体系。如加紧开发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和数据库,加快建设适应其发展需要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教材体系,构筑起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网络阵地等。

(三)更新教育内容,提高高校学生网络信息素质。

美国图书馆协会1998年版的《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指出:信息素养是发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终身教育的前提。在素质教育中,信息素养是综合素养中的一部分。信息素养既包括信息技术,又包括网络道德。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学校应该将网络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过组织系统的网络知识讲座和选修课,普及网络知识,将网络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中;另外,还要通过疏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网络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使之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6]

(四)开辟网络阵地,构筑思想教育工作网上网下的教育功能。

网络时代,高校文化建设有两条战线,一是现实的校园文化建设,二是虚拟的网络文化建设;相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现实和虚拟的两条战线。它们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必须将网络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的总体建设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中,在构建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延伸校园文化功能,与此同时,不断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促进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配合和彼此协调。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形成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信息回路,更好地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氛围,提升整体的校园文化品位和科学精神。

(五)健全监督管理,建立网络管理和监控机制。

面对国际互联网信息潮流,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一方面要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立法执法,加快网络法规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发挥法律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要提高网络宣传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引导,强制性地检查并过滤信息,及时删除网上垃圾,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严格立法和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网络环境。

(六)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素质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即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要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这支队伍的人员除了符合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该有探究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观念、新素质。

网络文化的兴起,给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时代课题。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辨别各种信息的能力,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不仅能使网络文化发挥出更大的功效,而且是网络时代赋予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韩锦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3).

[2]吕戎.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3,(8).

[3]曾令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征与对策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学期教育论文篇10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广泛的范畴,涉及面宽、内容繁多,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大学生的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纪律,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学校一方面要严格校纪校规,使大学生在校内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校园内外的一些不良风气,尤其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抄袭、作弊等现象,洁身自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2.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大学生是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一个重要群体,加强网络诚信教育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中,学校应该侧重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一般规范和网络责任教育,从而奠定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基础。

3.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诚信教育。学风是校风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传统底蕴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学风建设中的诚信教育涉及学生自身、学习环境和学习规章制度。

4.大学生择业中的诚信教育。

第一,大学生择业中的“唯实”教育。诚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在全社会加强道德建设,诚信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诚是立身的“奠基石”,信是做人的“身份证”。

第二,大学生择业中的“抵假”教育。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知识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作为高校的毕业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三,大学生择业中的契约意识教育。适应现阶段形势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以契约合同的形式确定的就业关系,就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信用意识和合同意识。

二、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诚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 公民道德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大学生首先是一位普通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可以说,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公民做人立世的根本准则。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诚信是一个很重要的规范。如果一个大学生连起码的诚信品德都不具备,我们无法想象他们怎么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对公民道德建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二) 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合同经济、法制经济。这就要求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青年大学生即将成为未来市场经济的主力军,他们在未来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取决于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可见,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我国教育“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入世后,我们必须坚守诚信原则,履行我们所作出的承诺。因此,入世本身即是我们面向世界实践诚信原则的开始,同时也是对我们诚信状况的一个考验。为了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培养国人现代意义上的诚信观念必要而紧迫。尤其是在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更应结合该组织的有关规则,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大学生作为将来实践这些规则的生力军,理应具备较高的诚信素质。

因此,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努力培养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学期教育论文篇11

人文素质泛指人在各种文化现象上所具有的人格、气质、修养,包括良好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做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的所有进步与发展所需要的专项素质的提升(例如智力素质、技能素质),归根结底要靠人文素质的提升来激励、引导和反映。大学校园,永远是社会中一片最纯净的心灵天空,一个最美丽的精神花园,大学校园是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大学生也应该是最具有人文素质高层次人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塑造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文化的迫切需要。

1.时代进步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是靠人才进行全面竞争的时代,新时期大学生是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被寄予厚望。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相适应的文化品格和全面素质,单纯的科学知识已不足以使人成为真正有利于未来社会的一流人才。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已不能是单纯的职业教育,不是只为学一门专业和掌握一项技术,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即科学技术教育,更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教育即人文教育“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教养”的教育观念必须加以改变。

2.国家振兴的要求

在很多人心目中,搞经济建设,一靠资金,二靠技术,别的都是次要的。实际上,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靠人,人才的素质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人们常说能源、交通是经济建设的“瓶颈”,但从长远看,影响经济建设最大的“瓶颈”却是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无论从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来看,还是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来看,都要求教育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肩负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重要使命的高等教育,更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走向。

3.科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原有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专业化,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实际上,学科的发展从低水平的综合走向分析,现在又走向高水平的综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为适应这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而非“通才”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新潮流。比利时根特大学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看到最不同的科学领域间相互联系的人,而这种人应是兼通人文科学的内行”。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说:“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须用人文科学来粘合。”

4.人才培养与民族进步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钱学森说过,创造性思维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他自己是搞科学技术的,但在哲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对艺术也很爱好。爱因斯坦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小提琴手,他对古典音乐有很高的造诣和极浓的兴趣。他曾说过:“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甚至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学那里获得了更多的东西”,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据统计,世界上各个领域的1000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十八都接受过良好的音乐、美术教育,这说明艺术教育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想象力、创造性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及企业家所认识。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一文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国家和民族都不愿意在现代化进程中损害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和发扬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汲取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比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艰难得多。关注经济发展与人的道德、伦理、精神相协调,合乎逻辑地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有两个独特内涵。一是其教育的全方位性和综合性,即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博与专、需(理论)与实(实践)、知与德的统一;二是其教育的适应性和时代性,通过基础理论教育增进思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增进应变能力,通过专业技术教育增进操作能力,通过新学科新思维教育增进创造能力,造就能肩负起时代使命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精神,在于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道德以及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二是文化教育,主要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传统、理念、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三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成果、道德观和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教育;四是精神修养教育,包括精神境界、道德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等方面的教育。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1.德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学生首先要明做人之“道”,遵做人之“德”,然后才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的“栋梁之材”。而现实是,个别大学生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但思想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伤害同学、遗弃父母、忘恩负义、简历造假、考试作弊甚至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这说明少数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严重倾斜甚至颠倒。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在《大学一解》中认为人格可以分“知、情、志”三个方面,但如今的教育偏重“知”的灌输,不重“德”的培养,导致“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正是德育之要义所在。

2.爱的感染

自爱爱人,是先贤们一直倡导的高尚情感和人文情怀。古代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内核。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是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精神中的爱国思想往往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种爱国思想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民族前途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必定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性情,感染大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博的引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曾指出:“文理交融,多元并举”。并提出了这样的命题:文理结合是古代社会的历史必然;文理分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文理交融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必需。因此,未来社会最需要“通识”人才。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集合趋势不断扩大,人才培养专业面过于狭窄,已经成为限制科技发展、社会化生产的重要因素。高校必须重视“通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博学多思。

4.雅的培育

高等教育的人文功用,还在于培养优雅气质的人。雅是教养的体现,雅的教育是要引导大学生关注人类本身,寻求生活的乐趣和美好,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趣味,养成高雅得体的礼仪举止,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先秦儒家的教育理念就不以专业训练为导向,而是更多地依赖儒雅教育,这与人文教育不谋而合。

5.真的铸就

真即真理,求真是指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过程。它既是科学精神的本质,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家冯恩洪有句广为流传的话:“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虽不完全相同,但完全可以通过求真而相通。求真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复杂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它需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私、只唯真,没有求真精神,就难以认识客观规律、把握事物本质、推动实践发展。

6.善的养成

善属于传统文化中一种高尚的伦理道德范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和儒家文化所提倡“修己”、“安人”思想一脉相承。即能体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下》)中体现出的卓尔不群的奉献人格;又能体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尚道贵义的道德精神;还能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诚信修养。是大学生成人长才的必修课。

7.美的陶冶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一直在思考美、追求美。审美艺术素养是一个人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大学生发现、挖掘、创造现实生活中的美,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其在心悦神怡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道德的深化。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其艺术修养,提高其思想情操,促进艺术与人生融合,审美对一般道德规范的超越也就完成了人文精神的飞跃。

四、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全方位、持久的系统工程。国家层面上,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推进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作为大学生教育载体的高校,应该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

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轻文,重“知”轻“志”倾向,不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校要把学科教育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社会和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充分挖掘知识的文化教育价值,发挥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通过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形成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通过知识的学习养成自律、果断、坚韧等意志品质,增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

2.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促进人文素质教育整体化、系统化

第一,建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配合学分制改革在加强必修课人文教育内容的同时,大力增加跨系科、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文公共选修课。

第二,逐步实施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和双学位制,打破人才培养“专”、“窄”的局限。

第三,扩大大学语文教学覆盖面,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改革大学语文考试制度。

第四,积极开设人文第二课堂,组织或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大学生开设以“启迪思维、加强修养、开阔视野”为宗旨的人文讲座,提高大学生人文品位。

第五,发挥校园文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陶冶功能。在硬环境上,有计划有重点地营造校园人文景观,如标志性建设、榜样人物的塑造、寄寓学校历史的标志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精神;在软环境上,重视图书馆建设,发挥社团组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以利于自由、民主、开放的人文精神的形成。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

第六,走实践教育之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适时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3.实施“扬长补短”教育策略

区别于“因材施教”的是,在鼓励和激发大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加强大学生薄弱方面的训练。弥补学生学习机能上的欠缺和不足,使学生心理机能和素质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4.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开展

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应当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指导者、促进者。英国教育家威廉雅斯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教师不但应该是一桶水,还应当是自来水、长流水,人文素质教育更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寻求水、发现水、开发水。教师在做人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高校必须引导全体教师自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既在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更要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在“为人师表”方面给学生以更深的影响。

总之,高校只有抛弃“工匠”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良好修养、创造性思维、广博知识视野和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媛媛,黄安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研究,2008,(2).

学期教育论文篇12
学期教育论文篇13

其次,大学新生适应期内还表现为学习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首先课表上排课就与中学不同,为了迎接高考,中学的课表安排得很满,而大学课表会有一些时间没有安排教学,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再者,大学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而不像高中的基础教学那么细致,因此学生要培养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如果新生无法适应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那么在今后的四年中将会逐步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能力。

最后,大学新生适应期内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心理上的不适应。这种心理上的不适感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自尊心强,而另一方面是心理抗压能力弱。当一个班集体中聚集着几十上百个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中学毕业的学生时,一般会出现这么两种自尊心和心理抗压上的考验:一是贫富上的巨大差异,给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自尊心上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再一个是大家进校前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进入高校后,会发现一山比一山高,这也会给众多新生的优越感上沉重一击,遇到高考失利或志愿填报不理想的同学,往往会产生厌学、退学的消极心理。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模式设计

面对这些来自与环境与心理上的不适应的问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模式就绝对不能仅仅停留于简单的课堂教学。针对目前新生入学教育“重教学内容,轻教育形式”的现状,可以就具体的入学教学内容,采纳不同的教育模式灵活多样展现入学教育,以帮助新生真正实现大学生活的适应。

1、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课堂教学的确承担了大部分的新生入学教育教学内容。在此部分教学中,建议纳入爱国爱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校纪校规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和卫生教育等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而这部分的知识点,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来完成教学。

2、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同于普通的课堂教学,它要求讲授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不是普通的辅导员班主任所能完成的工作,因此,采用专题讲座的模式,以一学院或多学院为单位,在大型的学术报告厅举行专题讲座,有效解决师资方面的不足。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际关系交往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纳入专题讲座模式之中。

3、主题班会。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的模式毕竟还是很有限,因为在一个相对安静的教学环境中,必然会缺少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因此,主题班会的召开,给新生入学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首先主题班会时间上可以灵活选择,其次主持班会的同学也不必局限为辅导员班主任。比如晚上,当老师下班后,同学们都呆在寝室闲得发慌时,把新生聚集起来,就一些适应期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既能让同学们尽快熟悉起来,也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这个组织者可以选用助理辅导员,助理辅导员是事先选拔并培训后的高年级学生,学长比师长更能调动同学们的参与性,同时也可以让辅导员和班主任在下班时间中得到休息。主题班会的内容不必刻板拘泥,学习上、生活上、认知上等方面的琐碎的事情都可以纳入其中。

4、座谈会。座谈会有别于主题班会,表现为迎新晚会、中秋晚会、师生见面会等,它在形式上更多样更活泼,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跨班级举行,是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中的一个有力补充。比如每年新生入校,都会迎来人生第一个没有亲人的中秋节,如何组织学生愉快地度过这一天,举行一个小型的中秋晚会,邀请学院领导、教师甚至高年级同学加入,让新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