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定级自我总结实用13篇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1

一、教学方面:我来到学校后迅速熟悉常规教学方式、方法,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安排等常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并在实践之中注意查缺补漏,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就积极向同事们请教,努力做到课前准备好、课中讲解透、课后督促检查严。课堂上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后积极和同事们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提高。

二、个人素养方面:教书之余,我自觉学习与教育相关的知识,自己购买了《教育学》、《心理学》、《小学青年教师》、《教育报(小学版)》等相关书籍认真学习。同时注意适量阅读世界名着、科普书籍、历史读物等,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的文化知识素养。

三、生活方面:在生活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谨遵“正人先正己”的古训,时刻提醒自己,重视“为人师表”的职业形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学校添麻烦,努力保持正派的工作作风,与校领导和同事们和睦相处,讲团结、讲正气,日常注意关心学生的冷暖,用爱心构筑与学生们、同事们的桥梁和纽带,努力和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好朋友。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实践,现在我已经基本能够做好班主任的相关工作,在试用即将满期之际,我郑重地向上级领导提出我的转正申请,请领导给予批准为盼!

教师转正考核表个人总结试用期阶段的工作总算要结束了,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成为了学校里的一名正式教师来参加工作,已经等不及的想要确定下来自己在学校里的职业发展规划。所以在试用期还没结束之前,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跟领导写下我这篇转正工作总结,向领导提出我的转正申请,让领导知道我这颗热切想要留在学校继续工作的心。

在试用期里,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岗位。虽然我的教学经验匮乏,但是对待试用期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我却充满了信心。这不仅是因为我对语文的热爱,更是对我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自信。

但是自信归自信,实力归实力,我还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要承担起自己当老师的义务和职责。所以,在来到我们学校之前,我就对我试用期的教学工作做了充足的准备。不管我能不能在__学校呆多久,不管我能不能成为__学校的一名正式教师,我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对待我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所以,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准备面试,面试通过以后,我又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来了解__学校二年级__班级同学的语文成绩的整体情况,来准备自己教学工作的任务和安排。

在来到__学校接管里__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以后,很快我就熟悉了他们班级的各位名字和性格,也适应了__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工作氛围。我对__班级的同学进行因材施教,一对一的辅导他们的功课,让他们成绩好的能够继续保持下去,让他们成绩不好的都能够提上来。针对他们语文科目的弱点和缺陷来对他们进行补习和专攻。通过这一阶段我和__班级同学一起有目标,有方法的努力过后,我们终于在上一学期里,迎来了不菲的成绩。

在试用期里,我不仅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而且还积极主动的配合好__班级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什么问题,我都会跟他们的班主任进行及时的反馈加强和沟通,一心想让__班班级的成绩和管理走向更好的发展。

面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我任然充满了十足的信心。我有信心能够做好我语文教师的职位,也有信心带领我所在班级走向年级排名的第一位。我是真的热爱语文,真的热爱教学事业。如果我有幸能够成为我们学校里的一名正式教师,我将以我一生的热爱投入到我的语文教学事业中。

教师转正考核表个人总结转眼间,一年的试用期到了。在这初为人师的一年里,我庆幸自己能走上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实现了由学生向教师过度的角色转变,真正适应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融入到太和中学这个大家庭中。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无论是学习能力、教学能力还是专业水 平都得到较明显的提升。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德:作为一名党员,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件和 精神。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服从分配, 完成学校指定的各项工作,廉洁从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对人真诚、热爱 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能:本年度,我担任高一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注意搞活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从不体罚学生,并开展结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平时,关心爱护学生,既做到严格 要求,又耐心引导,,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二、勤: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值日、升旗礼。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不落下每天的本职工作。在担任高一五个班历史教学工作中,做到课时教案齐全,无漏备缺备现象,按时到校,从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 师。

四、绩 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圆满完成。特别是在培养学 生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绝大多数学生都逐渐由会学向学会转变;一年来,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增无减,且每次考试成绩都能与 老教师所教班级不相上下。今后,我仍将不懈努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 力和水平,创造更好的成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我将一如既往。我将以不懈的探索奋斗来回报太和中学,回报社会。在试用即将满期之际,我郑重地向上级领导提出我的转正申请,请领导给予批准为盼!

教师转正考核表个人总结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新教师岗位上工作已将近一年。在这关键的一年时间里,我实现了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大转变,真正适应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生活,也已融入到了树下小学教师集体的大家庭当中。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的教学工作已逐渐步入了正轨,并且在教学成长之路上收获一个又一个可喜的进步,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都得到了明显地提升。在这一年的成长历程中,我收获颇丰,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现在的工作生活过得紧张忙碌而又不乏充实,受益非浅。尽管在初为人师的教学之路上难免磕磕碰碰,曾为学生的不努力而担忧,抑或是为自己缺乏教学经验,特别是班级管理经验而感到纳闷,曾为学生对自己的辛勤辅导当成是老师的自作多情而懊恼,一切的一切,都还需要我不断地去努力,去学习、研究和探索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了解学生,认真备好课,上好课,认真辅导,尽心尽力,以求问心无愧,期许尽早成为一名教学能手直至教学骨干,获得长足的进步,获取宝贵的经验。

我担任四年级和五年级以及六年级这三个中高年级的美术教学,同时还兼任学校幼儿班的班主任。对于一位刚踏进教师行列的新老师来说,我面对的是一大堆的未知和茫然。起初,我将它当成是对自我的一次大挑战,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尝试,不断去适应和探索,同时还向老教师请教经验。一路下来,我觉得兼顾三个年级的美术教学,很多时候觉得力不从心,六年级的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学习好的同学比较自觉和勤奋,但另一方面,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比较多,无心向学、懒惰成性,上课喜欢讲话,搞小动作,让我变成在三个年级两边转,两头忙,一来要管理好幼儿班,整理琐碎的班级事务管理,应对幼儿的好动和纪律管理,还要负责对高年级差生及时的辅导,有时真的感到很累。此时自己也会用阿q的精神来自我安慰和调节:要是自己有分身术就好了!自我认为,面对这一局面,讲究方法非常重要,时间和多种因素也要充分考虑在内,尽管有些因素是无法把握和控制的。

在教学工作总结上,我努力钻研教材,写教案,认真备课等。在研究教材方面,对于课程的教学重难点,起初把握不是很精当,但在老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教师教学用书的反复研读和学习,我逐步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有了一定的领悟。在教学工作中,读懂、读透教材非常重要,这一直是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只有把教材吃透,理解消化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和提升。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制定切合实际的美术教学标准。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我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愉快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乐趣。遵循着这一教育理念,我一直在努力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并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良好学习习惯。本着“一课一评,在评中求反思,在反思中求提升”原则,我都会认真听取其他听课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认真反思并改进。自己也认为,只有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使自己成长得更快。

在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中,我因为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同时又是幼儿的班主任,所以感到甚是吃力,多亏了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但面对着一班小家伙,我有时候还真是感到束手无策,一大堆繁琐的事情等着我去操心,一大堆繁琐的工作等着我去身体力行,一大堆班级小矛盾等着我去处理。对于班级的有效管理,在我向其他老师取经的过程中,我懂得了要当好一名班主任,要有信心、耐心和爱心,这三心在班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表现得极为重要。当班主任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深刻体会到了“爱心”和“责任”的力量。对于幼儿小朋友,他们有的才刚刚入学,面对陌生的大集体,或许有许多的不适应,我更要认真地给予引导和鼓励。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何文琴老师给我的鼓励和帮助,她毫不保留地将她十几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传授给我,让我懂得了班级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于是我根据她的经验作法来常抓学生的常规工作,在她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她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她的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无不在传递着某一种信息。学生也能立刻明白她发出的各种信号,可见她初期的严抓常规,已使学生养成了一种自觉的习惯。她也成了我最敬佩的一位好老师,无形之中,我以她为榜样自我激励着。在班上,面对着一张张可爱的脸蛋,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奋斗冲劲,时刻提醒着自己:一定要带好这班小精灵。所谓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自然而然,我很注重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希望他们能快乐地成长,让自己也时刻怀有童心的我也觉得,自己也正如他们一样,一同成长着。

在一年的工作中,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班主任工作,我都觉得自己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合理统筹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够严格,计划意识不强,与家长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管理的技巧和艺术等。在为期一年的新教师培训课的学习过程中,我确实成长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专业内外的知识,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足。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积极改正。在试用即将满期之际,我郑重地向上级领导提出我的转正申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多调整心态,多反省自己,多进行教学后思,努力做一名合格老师。

教师转正考核表个人总结时光飞逝,我从9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近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获益良多。在这里,我有必要总结一下近一年的得与失,发扬好的地方,改进不足的地方,回顾走过的路可以更好的看清前面的路。

品德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其它的一切都是空谈。因此这一年来我

坚持定期进行品德修养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平时,我虚心向学校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这一年里,我担任小学数学四年级两个班的教学工作,工作充实而不乏挑战。作为一名新老师,我不断学习,丝毫不敢松懈,继续学习成为我工作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参加了新教师培训。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对板书、教案等多加揣摩,进一步掌握了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规律,课后认真及时的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在教学四项规范达标中取得合格。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2

顾名思义,它也被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其中“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指将高损耗、高污染、低产量、低效用变为低损耗、低污染、高产量、高效用,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迈进。此外,其中的“升级”不H仅指产业彼此之间的升级,如由早期的农业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转变,还包括产业内部的升级,即产业内部的横纵向深化发展,如横纵向兼并实现企业规模效应,从而提高产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只有正确认识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分析它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产业转型升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产业转型升级的吸纳和排挤双重作用。其吸纳作用表现在:第一,产业结构的转变促进经济不断地增长,也带动了我国GDP增长,从而增加更多的就业机遇。第二,随着三大产业比重之间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将吸引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注意力,从而帮助这些农民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第三,产业升级致使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的崛起,这些部门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劳动者,因而其自然愿意为社会提供许多的工作岗位,这必然会提高在这些部门上班的劳动者数量。

三、产业结构高级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影响

(一)、产业转型升级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给出了多样化选择。首先,随着我国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要求想要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具备高素质、高文化和高专业水平,这就给学校里各方面都很突出和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其次,我国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如果发展中高端服务,能够把学历高低的人群分离开来,那么也能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更大;最后,我国的一些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实施,拓展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使得更多高校毕业生对工作的地方有更多的选择。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造了有利于他们就业创业的良好条件,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积极就业创业。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以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而高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活跃的思维,在学校接受的创新意识教育也比较多,因而与创新型企业的人才要求比较契合,因此这种新型企业的成长也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遇。此外,再加上

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两者的结合就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好的创业条件和帮助,有力地刺激了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也从另一面带动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三)、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效率低且结构不合理,又增添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表现在于:首先,目前我国产业的总体结构布局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竞争系统。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够,还不能使传统产业完全实现转型升级。现在我国大多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很多先进的知识和技术都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其转型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这就非常不利于相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其次,很多毕业的学生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比较浅薄,无法满足当前产业升级的需要。最后,一些已经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或单位为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在人才选拔方面更加严苛、要求更高,以便选出真正的“精英”为其服务。

结论

综上所述,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就业问题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从短期来看,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毕业生不完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原因使得产业升级对我国就业人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先进技术的使用,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单位成本下降,销售价格的下降导致消费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生产的扩大化,企业能够获得利润的保证下必然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总之,产业的转型升级最终无论是对我国就业总量还是质量的影响总体上都是正面的,并使就业结构得到优化,随着第一、二产业比重的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将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产业。但是要彻底解决就业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它的解决就像它的出现一样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各方面共同面对,不仅要从国家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发展,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就业人士改变传统的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支持和配合。

【参考文献】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3

使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如果企业不但购买了总账管理系统,还购买了供应链管理系统,销售成本结转凭证在存货核算中生成,直接传递到总账管理系统。如果企业只购买了总账管理系统,没有购买供应链管理系统,销售成本结转的凭证要么手工计算后在总账管理系统直接填制,要么利用总账管理系统期末自动转账功能生成。小企业一般都没有购买供应链管理系统,最好使用销售成本自动转账功能生成记账凭证。该功能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应结转的销售成本,并能自动生成转账凭证。要想既快又准确地生成记账凭证,需要掌握以下三个环节的处理技巧。 一、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设置是结转成本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应该根据企业的业务环境灵活设置会计科目。使用自动转账功能结转销售成本时,要求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及下级科目的结构均相同,而且明细科目要设置成数量核算。餐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较繁多,包括餐费、酒水、香烟、服务等,主营业务成本包括餐费、酒水、香烟等。餐费成本是由原材料账户直接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不能通过期末自动转账生成,而酒水、香烟等商品是由库存商品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的,可以通过期末自动转账功能生成。因此,餐饮企业不能按这三个会计科目的一级科目定义结转成本,需要按二级或三级科目定义结转。于是我将餐饮企业的这三个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设置成如表1所示。

表1 餐饮企业会计科目表定义以上会计科目时,首先要注意一级和二级会计科目不用定义成数量核算,而三级会计科目,必须定义成数量核算;其次,这三个科目的二级和三级科目的个数应该一致,而且科目的顺序不能颠倒。比如我以上设计的三个科目都有酒水和香烟,都是酒水排第一,香烟排第二。酒水下都有A酒和B 酒,A 酒和B 酒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颠倒的话会导致将A 酒的成本转至B 酒中,将B 酒的成本转至A 酒中。因此,为保证它们的一致性,期初建账时最好采用会计科目成批复制功能设置会计科目。成批复制会计科目的操作方法是:执行[基础设置]/[基础档案]/[财务]/[会计科目]命令,弹出“会计科目”窗口,执行[编辑]/[成批复制]命令,系统弹出“成批复制”对话框,分别输入科目编码“140502”和“500102”,勾选数量核算,如图1所示,单击“确认”按钮,即可生成主营业务收入/酒水的明细科目,按此方法再复制主营业务成本/香烟的明细科目。

图1“成批复制”对话框二、准确填制商品入库和销售的记账凭证采用期末自动转账功能结转销售成本的工作原理是按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户的贷方数量乘以库存商品明细账户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库商品的主营业务成本。因此,在当月发生库存商品入库和销售时要准确录入数量、单价和金额(这三项可录入两项,另外一项系统会自动计算)。金额不容易出错,要注意录入数量的准确性,有一笔忘记输入数量或数量输入错误,就会导致月末销售成本结转错误。还要注意如果发生退货业务,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收入的金额方向和正常业务一样,但数量都输入负数,金额用红字。不要用正数录入在相反的方向上。三、分别进行定义结转因为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三项一级会计科目结构不同,所以需按二级会计科目定义结转,如酒水定义结转一次,香烟定义结转一次。期末结转前,首先,将本月的日常业务全部记账,尤其是库存商品的入库和销售业务,如果有漏记账的,会导致计算不准确。其次,必须定义转账凭证,执行[业务工作]/[财务会计]/[总账]/[期末]/[转账定义]/[销售成本结转]命令,系统弹出“销售成本结转设置”对话框,录入库存商品科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商品销售成本科目的编码,如图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如果系统提示“库存商品科目、商品销售收入科目、商品销售成本科目结构不同”,检查这些科目下的明细科目是否一致,是不是有的科目没设置成数量核算。单击“确定”按钮后,如果系统没有任何提示,说明定义成功。最后再生成凭证,单击[ 总账]/[期末]/[转账生成]命令,系统弹出“转账生成”对话框,单击“销售成本结转”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销售成本结转—览表,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生成结转酒水成本的记账凭证,保存即可。

重复上面的操作步骤,定义香烟的科目编码,选择库存商品科目为“140503”,销售商品科目为“500103”,商品销售成本科目为“540103”,生成结转香烟成本的记账凭证。依此类推,将各类商品结转完成。

图2“销售成本结转设置”对话框综上所述,要想通过期末自动转账功能结转销售成本,需要领悟其工作原理和前提条件,从整体精心设计,才能圆满完成结转工作。参考文献:[1]庄蝴蝶,刘玥.会计信息化(第二版)(用友erp—U8V10.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王刚.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4

全体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观看学习学转促专项活动系列访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疆工作总目标上来,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勇于发声亮剑,切实转变作风,率先垂范,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添砖加瓦。

通过观看访谈节目,全体干部职工对学转促专项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观看专题访谈,使思想受到一次洗礼,在今后的工作要切实开展自我批评、查找不中,主动践行学转促,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做党和人民的好干部,为青河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尽一份力。

学转促系列访谈观后感范文【2】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纪律是保证。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重规矩、明纪律,就把严明纪律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发展壮大一刻也离不开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一直都靠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来统一党的意志和行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使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严明纪律在新疆具有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聚焦总目标、落实总目标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积极、向好、可喜的变化。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稳定发展两个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这样的特殊时期,如果党的纪律得不到严格遵守,政治上就会松懈、涣散,凝聚力、战斗力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用起来,使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确保学转促专项活动顺利展开,确保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首先要保持忠诚坚定、严明纪律规矩。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是抵御各种风险考验、维护团结统一的治本之策。广大党员干部要强信念、重自觉、善作为,做到心有所守、身有所循、行有所止。要坚定坚决维护核心,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维护的核心地位作为最大的政治、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要严肃斗争纪律,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一,对在斗争中当两面派两面人的,要坚决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还要严明组织纪律,自觉强化四个服从,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组织意识,真正把党规党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全区上下树立起来。

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必须坚持铁面执纪问责。细数历年来出台的党规党纪,不仅数量不少,而且覆盖面广,但违规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其中,有纪不依、执纪不严、问责不力难辞其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必须坚持铁面执纪问责。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各级党组织、各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推动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必须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贯穿于活动全过程,要查处顶风违纪、形成震慑之势,高悬利剑、高举戒尺,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四气问题,推动党风政风向上向善,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让我们以铁一般的纪律披坚执锐,以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的新成效汇聚起强大正能量,更好地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

学转促系列访谈观后感范文【3】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各种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前提和保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大对活动组织领导的力度。

各级党组织在切实改进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担负着加强组织领导的重大职责。当前,自治区党委已经对学转促专项活动作出了安排部署,明确提出了开展活动的目标要求。此项活动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各族群众充满期待。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务必在领导和组织层面上多下功夫,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落实。如此,才能使活动不虚、不空、不偏,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扎实有序开展。

大雁群飞头雁领。抓紧抓实抓好学转促活动,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是前提。领导干部既是贯彻落实此项活动的骨干力量,又承担着组织和示范带动的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党组)务必把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负总责,推动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确保学转促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并与年度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加强宣传引导,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学转促活动的节奏和进度,自治区各主要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主阵地作用,加大力度宣传全区学转促活动的部署要求和进展,及时总结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活动的新认识、新经验、新举措、新做法,从而弘扬正能量,鼓舞士气干劲,努力营造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的浓厚氛围。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5

1.支部大会(全体党员大会)

(1)支部大会的会期:支部大会是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前召开或适当增加大会的次数。

(2)支部大会的内容: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制定本支部贯彻、落实的措施;讨论通过支部工作计划;听取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党员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选举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讨论罢免、撤换不称职的支部委员或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党支部季度工作小结、布置工作;对支部工作规划、重要工作安排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讨论决定其他需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3)支部党员大会一般由书记主持,如果书记缺席,可由支部委员主持。

(4)支部党员大会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出席。出席人数未超过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不得通过决议。决议经过到会正式党员的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5)会后,要由支部书记及时向上一级党组织汇报大会的情况。关于接收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处分违纪党员和对党员劝退或除名的决定,要及时报请上级党组织批准。上级党组织批准后,要及时向党员公布。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支部委员会和每个党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2.支部委员会(支委会)

(1)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至三年。在支部党员大会休会期间,负责领导和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

(2)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3)支部委员会由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主持,支委会全体成员参加。

(4)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个人专断。支部委员会有权审议、监督支部书记工作。

(5)支部委员会讨论和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研究支部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按照规定和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各项经常性工作,研究讨论本支部的党建和党员教育工作;研究抓好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以便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组织生活会的内容提出要求。研究本支部的发展党员工作和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以及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研究对党员的奖励和违纪党员的处分等。

(6)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到会的委员必须超过半数,所作出的决议方能有效。如遇重大问题需要作出决定,能够到会的委员又不超过半数时,必须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决定。

(7)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如卫生院、国税所)决定重大问题时,必须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如有个别问题不宜在支部大会上讨论,可由正、副书记提出意见,报上级党组织决定。

(8)必要时可以召开支部委员会扩大会议。吸收党小组长或其他党员列席,听取他们意见。但在决定时,被扩大参加会议的同志无表决权。支委扩大会支委必须超过半数才能召开。

(9)支部委员会要对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负责,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它的审查和监督。

(10)支部党员大会做出的决定,支部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支部委员会做出的决议和决定,支部党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如果发现支部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可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3)党小组会

(1)党小组是党支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党员的管理,具体组织和指导每个党员的日常活动,保证党组织的决议的贯彻执行。

(2)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由党小组长主持。

(3)党小组根据本支部党员数量、分布情况及工作需要等方面因素划分,村上一般以村民小组划分,教育办以各小学划分。党员数量少的党支部和党员居住集中的党支部也可以不划分党小组,如中学、卫生院和国税所不划分党小组。每个党小组不得少于三名党员(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正式党员),党小组长必须由正式党员担任。

(4)党小组会的主要内容:一般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的工作、学习计划以及党支部近期的具体任务,结合小组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上级组织有关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报、党刊、科学文化知识及其它有关材料,学习先进党员的模范事迹等;讨论研究如何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团结带领本小组党员和群众完成各项任务;分析本小组党员和群众思想状况,研究如何做好党员、群众的

思想政治工作;汇报党员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研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情况,酝酿党员发展、转正情况;改选小组长、酝酿支委候选人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候选人;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党员的处分及党务方面的工作;分析群众思想情况,研究如何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4.党课

(1)党课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形式,党课以为基本教材,结合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联系本单位党员思想实际,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性修养、党风党纪及理想宗旨、党员标准、党的形势任务以及怎样做一名合格党员等方面教育,也可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录相等课程。

(2)党支部要认真制订年度党课教育计划,确定每次授课的时间、内容、形式、教员。

(3)一般每季度上一次党课,参加人员为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党课一般由支部书记、支委讲授,也可由优秀党员或邀请上级党组织领导讲党课。

(4)为了提高党课的质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也可以运用电影、电视、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育。

(5)党员领导干部要定期到所在的党支部或党建联系点讲授党课,每年不少于2次。

(二)民主生活会制度(不设支委会的支部除外)

支委会民主生活会一般每年两次,上半年的组织生活会应在七月底前召开,下半年的组织生活会应在次年一月底前召开。如有必要,可适当增加组织生活会的次数,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召开的,应经上级党组织同意。

召开民主生活会的一般程序:

1.会前准备。①根据上级的要求和领导班子的实际情况,确定议题;②指派有关部门或人员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于会前转告出席人员,或在会上通报;③班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沟通思想;④将会议确切时间通知与会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参加,书记、副书记一般不能缺席;⑤提前5天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日期和议题,以便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

2.会议准备。①准备学习资料;②准备好会议记录。记录内容: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或缺席人,中心议题,每个成员的发言、记录人姓名和职务。

3.学习文件通报情况。①围绕民主生活会议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提高与会人员的认识,为解决主要问题做好思想准备;②通报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情况。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①各自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针对存在问题作自我批评。(因故缺席者,如情况允许应提交书面发言,在会上宣读并载入会议记录);②互相交流意见,开展批评,提出建议。(会后由主持人或由其委托与会的其他人将会议情况和批评意见转告缺席人);③理出共性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初步整改意见。

5.向上级党组织报送材料(会后15天内)。①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内容: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检查出来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②会议记录。记录要认真详细,符合发言人原意。重要发言应逐字逐句照录。会后交党组织负责人审核。

6.落实整改措施。①民主生活会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整改。应由本级党组织解决的,要尽快加以解决;需上级党组织帮助解决的,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属于违纪违法的,应按干部管理权限,交由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查处;②民主生活会中适宜向下级党组织或本单位通报的情况,应及时通报。

(三)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一次,类似于镇干部年终鉴定)

民主评议党员就是按照规定的党员条件对全体党员进行做新时期合格党员的教育,通过自我评价、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检查和评价每个党员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并通过组织措施,达到激励党员、纯洁组织、整顿队伍的目的。

民主评议的基本步骤是:

(1)学习教育。通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文件,一方面提高党员对评议活动的认识,使每个党员都明确评议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提高党员参加民主评议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对党员进行党员标准的教育,使每个党员都能明确新时期合格党员的标准是什么,为下一步的评议做好准备。

(2)自我评议。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围绕评议内容,认真总结自己一年来在思想、工作、学习、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在是否合格上进行自我认定。自评前,应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做出合乎实际的自我评价,并认真、如实地写好个人总结,个人总结写好后要经党支部审定。

(3)民主评议。一般开党小组会或支部党员大会进行民主评议。一般程序是:首先,进行自我讲评。党员本人在党支部大会或党小组会上作自我总结,汇报自我评议情况。然后,进行党内互评。对照党员标准,组织党员互相评议。评议中要是非分明,敢于触及矛盾和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避免不负责任的评功摆好。党内互评后,还可以通过座谈会或民意测验等方法,广泛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

(4)组织考察。召开支部委员会,在个人总结、党内评议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综合,形成组织意见。组织意见应与本人见面,并向支部大会报告。对确定为优秀党员和不合格党员的,要报上级党委审批。

(5)表彰与处理。通过民主评议,对评出的优秀党员,党组织要给予表彰;对于不合格党员,应区别不同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一)党员发展程序

1.入党积极分子阶段

(1)申请人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2)党支部召开支委会,讨论申请人的要求,观察分析其入党动机,表决是通过接收其为入党积极分子,并确定1至2名培养考察人。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由党小组提名,支委会讨论通过上报,党委组织部门汇总备案。

(3)党支部、党小组对培养人进行教育、培养、考察

方法: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路线教育;②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③经常谈心了解思想情况;④参加党内有关活动;⑤政审。

(4)党支部、党小组定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簿》

(5)镇党委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三天(或24个学时),对经培训考试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要颁发结业证书。

2.推荐发展阶段程序

(1)党小组向党支部推荐发展对象,由党小组长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党支部提名推荐发展对象。

(2)党支部制定并上报发展计划,列入发展计划的对象必须是培养考察一年以上的,政历清楚,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并须经支委会讨论通过。

(3)召开支委会,审查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本人的政治历史是否清白,有无参加过任何反动组织、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是否清楚,入党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已基本具备党员的条件,确定发展对象。

(4)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将发展对象情况公示,并召开座谈会或个别征求意见,形成书面材料。

(5)党支部向党委报告。党支部将发展对象的政审材料(包括外调证明)、公示情况、党内外群众意见、《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薄》、支委会讨论意见,报上级党委。

(6)党委分管书记、组织部门初步审查,初步审查合乎要求的,下发《入党志愿书》。

3.发展预备党员阶段程序

(1)申请人、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党支部应向申请人解释志愿书中的各项内容。填好后,由支部审阅。

(2)党支部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党员大会

①申请人读《入党志愿书》;

②入党介绍人发表意见;

③支委会发表意见;

④大会讨论;

⑤党员表决;

⑥作出决议。

(3)党支部填写“党支部决议”并报党委,填写支部决议应注明应到和实到正式党员、预备党员数,同意和不同意的人数,通过决议的日期,并由支部书记签名盖章,报党委。

(4)党委指派专人与发展对象谈话,谈话前要认真审阅《入党志愿书》及有关资料,谈话中要着重了解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谈话后认真负责地填写谈话情况和谈话人的意见。

(5)党委召开党委会审批,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应在三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

(6)党委组织部门填写审批意见,对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应注明预备期起止的具体时间,(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算起),并交党委书记签名加盖党委印章。

(7)党支部负责人与预备党员谈话,向预备党员介绍支部情况,提出要求;编入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

(8)党组织主持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机和范围举行。

4.预备党员转正阶段程序

(1)党支部、党小组、介绍人继续对预备党员培养教育、考察

方法:

①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②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

③听取党内外群众反映;

④预备党员定期汇报思想;

⑤介绍人定期向支部报告考察意见。

(2)预备党员到期提出转正申请

(3)党小组讨论并提出可否转正的意见

(4)党支部召开支委会审查并提出意见

(5)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

①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申请,汇报预备期内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②介绍人及党小组发表意见;

③支委会发表意见;

④大会讨论;

⑤党员表决,党支部作出决议。上报党委。

(6)党委召开党委会审批

(7)党委填写审批意见

①对延长预备期的党员,在填写时应注明延长预备期的期限(从预备期期满之日算起),交党委书记签名加盖党委印章;

②将材料及时归档。

(8)党委以文件形式通知党支部

(9)党支部负责人与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谈话

(二)党费收缴

党费收缴每年4次,3月、6月、9月和12月份各收缴一次,党员村干部每人每年缴纳党费40元,党员组干部每人每年缴纳党费10元,农民党员每人每年缴纳党费2.4元。干部职工党员党费按照工资比例进行收缴,党费收缴基数为月总工资减去减边津贴,收缴比例为: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按月工资1%的比例进行缴纳,月工资在3000元以下的,按月工资0.5%的比例进行缴纳。

会后请各村党支部(总支)将第一季度的党费缴纳给党政办。党费收据同意粘在《党费收缴花名册》上,也可缴纳半年、全年的党费,机关单位支部在8号之前上解第一季度党费。

(三)“星级党员”创评

1.实施范围:全镇各党支部(总支)所辖的全体党员(含预备党员)。对常年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和年老体弱、长期卧病的党员,根据本人意愿,并经所在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可以不参加星级创评。

2.星级设置:星级党员分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无星6个等次,按百分制计分,对应的分值依次为90分及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50—59分、50分以下。原则上,参评党员中五星级党员和无星级党员比例均不超过党员总数的5%。第一年度四星级党员不超过10%,三星级及以下党员不定比例,分别由各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从第二年起,四星级及以下等次不再确定比例,以第一年相应星级最低得分作为确定星级党员的基准分值,综合得分达到某一星级分值,可初步定为相应的星级等次。

3.创评标准:坚持以党员“五带头”为主要创评标准,以百分制计分,所占权重分别为:带头学习提高占20%、带头争创佳绩占30%、带头服务群众占30%、带头遵纪守法占10%、带头弘扬正气占10%。各党支部(总支)根据党员队伍实际,在组织广大党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创评标准和实施细则。

4.方法步骤

党员星级创评工作,每年一个周期,每季度评议一次,年终进行综合评定,分五个步骤进行:

(1)民主评议。主要包括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支委评议四个环节,对照党员“五带头”标准,在镇党委的指导下,进行百分制评分,所占比例分别为10%、30%、30%、30%。党员自评要求每名党员对照承诺事项,认真开展自查,进行自我评分;参加党员互评的党员不少于本党支部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群众评议会议一般由本村、本单位的群众代表组成;支委评议由本党支部委员对参评党员集体研究,逐人打分,并按照权重汇总民主评议得分。

(2)研究审核。由各党支部(总支)根据党员民主评议得分情况,初步评定党员星级,并报镇党委研究审核。镇党委根据党员民主评议得分情况(干部党员还要参考年度考核考评结果),研究确定星级等次,并及时反馈复核结果。

(3)公示定星。党员的星级评定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按党员所获星级分级予以认定。其中,三星级及以下党员由各党支部(总支)认定,四星级及以上党员由镇党委认定。

(4)授星挂牌。各党支部(总支)对星级党员评定情况进行通报,将星级评定结果报镇党委备案,同时对五星级党员授予年度星级奖牌。

(5)整改总结。各党支部(总支)要结合星级党员创评工作,不断完善“”、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采取动态管理、整改销号的形式,对二星级以下和取消星级评定资格的党员,分别提出具体整改措施,督促和帮助其改进提高。同时,各党支部(总支)要对星级创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不断改进,年度星级评定情况书面报告镇党委。

(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所有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

(二)“五自主三合作”民主管理制度

五自

主即:民主理财、科普宣传、纠纷调处、安全管理、卫生监督5个农村社区化管理小组,三合作即资金合作社、技术服务队、生产互助组3个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协助村级“两委”班子开展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和引导群众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开展互助合作。 (一)阵地建设。各支部必须有阵地,有党员活动场所,要将村上各功能室进行整合,一个功能室可以兼设多个办公室。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6

同时也应看到,除国际经济整体复苏缓慢、不可预测风险因素诸多外,中国经济的回升基础并不稳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风险因素较多。

首先,资金配置扭曲,价格上升。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高于GDP名义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快速扩张。但是,金融系统资源错配、期限错配等问题突出,资金链条不断加长,对央行的流动性政策越来越敏感,资金价格攀上新台阶。房地产泡沫和政府债务及隐形政府担保,支持货币信贷的快速扩张,大量新增资金被直接或间接配置到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2013年前9个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达55.8%,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挤出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其次,房地产市场趋势性分化,风险进一步积累。经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房地产市场区域格局发生了趋势性变化。三四线城市呈现住房和土地供给“双松”状态。由于住房供给持续增加,人口集聚速度趋缓,三四线城市开始出现供大于求局面。但在现行财政框架下,为了推动市政建设和维持财政平衡,政府仍继续供应土地,导致住房供求关系更加宽松,一些城市开始出现房价下跌泡沫破裂迹象。与此相反,一二线城市则呈现住房与土地供给“双紧”状态。由于就业吸纳能力提高和公共服务较为完善,城市规模仍处于持续扩张状态,刚性需求旺盛,但这些城市住房用地占比偏低,土地和住房供给相对不足,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导致泡沫进一步膨胀。这实际上已成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最不可预测的风险点。

第三,产能过剩严重,调整缓慢。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45家企业所在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的调查,71%的企业认为目前产能过剩“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截至目前,企业设备利用率仅72%,比2012年低0.7个百分点。同时,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等特点。由于地方保护和缺乏有效退出机制,过剩产能调整进展缓慢。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仅从2013年三季度工业用电量的变化可窥斑见豹,略见端倪:7—9月分别为3609亿千瓦时、3509亿千瓦时和3003亿千瓦时,这种工业用电量逐月下降的趋势究竟多大程度反映经济深层次的问题,值得观察,值得担忧。

第四,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国际市场份额缩减。自2011年起,中国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开始低于GDP占全球的比重。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下降。在国内完成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2年出现十多年以来的首次下降。2013年来依然延续了这种态势,尤其是9月份出口同比呈现负增长,值得高度关注。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升值2.5%左右,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仍可能对美元缓慢升值,而与中国形成竞争关系的其他国家的本币大多保持弱势,将继续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上述结构性矛盾和风险因素的存在,既是当前中国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也为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今后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守住风险底线,坚持宏观政策稳定、微观政策放活、社会政策托底的总体思路,稳中求进和以稳促进相结合,在维持总需求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矛盾与风险。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小银行,优化资源配置,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重视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态势,加强分类指导,减少一刀切政策,提高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健全落后企业退出机制,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努力培育新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增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但需要高度关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和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2013年,中国出口增长有望小幅改善。在居民消费升级、政府增加民生支出等带动下,文化体育、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批发零售等产业投资有望继续高增长。

但相对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成长性行业对投资稳定增长的支撑作用尚不足,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旅游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高端餐饮娱乐场所有望积极面向市场转型,消费结构逐步改善。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上升。综合上述分析,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略高于7%的水平,这将有利于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多种有利条件。比如,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红利必将更大程度释放,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复杂程度较高、人力资本密集的行业孕育着新优势;城市化与信息化、绿色、低碳等新趋势相结合,能释放出产业升级的新动力;住、行主导的居民消费升级将持续推进,服务消费发展潜力巨大;全球化深入发展,一批人口众多的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将为中国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等等。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预测,在2020年前,中国GDP年均增长仍可保持7%左右。按照这一发展速度,十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双翻番’”的目标可以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有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

【下篇】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是现代化进程始终面临的课题,也是当今中国面临的最为紧迫的课题,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迈入高收入社会,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显得十分迫切。

经济转型升级

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国家迈向现代化的过程,既是发展阶段因经济增长不断跃升的过程,也是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发展阶段的转换,要求经济的转型升级;而经济的转型升级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推动发展从较低的阶段跃升到较高的阶段。

当前,关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清晰、明确的界定。狭义上理解,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涉及到经济结构的优化;广义上理解,经济转型还涉及到经济体制的转轨。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在体制上是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推进的,因此,从广义上理解经济转型升级,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具体地说,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涉及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换和升级。从需求方面看,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这方面的转型升级涉及到经济增长是主要靠内需拉动,还是主要靠外需拉动;是主要靠投资拉动,还是主要靠消费拉动等。

二是经济增长投入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从供给方面看,支撑经济增长的有资源、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这方面的转型升级涉及到经济增长是主要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来支撑,还是主要靠知识和技术来支撑;是主要靠低水平的技术来支撑,还是主要靠高水平的技术来支撑等。

三是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商品和服务由不同的产业创造。这方面的转型升级涉及到国民财富是主要来自于第一、第二产业,还是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是主要来自于低附加值的产业,还是主要来自于高附加值的产业等。

四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升级。体制机制既决定于发展所处的阶段,又对发展有反作用。良好的体制机制,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严重缺陷的体制机制,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方面的转型升级既涉及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问题,也涉及到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问题。

当然,经济转型升级还涉及到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城乡区域结构合理化等内容。但是,上述四个方面,应当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或者说是最应当引起关注的方面。

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第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着大调整,未来全球经济的缓慢增长将可能延续较长时期,中国外需超常增长的“风光”不会再现。“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力量格局逐步向多极化演进。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这一多极化演变的速度大大加快。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中国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3.7%上升至2012年的11%左右。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4%左右上升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接近40%;而美国同期的贡献却由30%左右下降至10%左右。西方国家虽然希望继续分享中国稳定发展的红利,但不愿意看到一个不断崛起的社会主义强国,因此会采取或明或暗的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如汇率操纵指责、贸易制裁等等。不仅如此,从增长的长周期来看,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将进入一段较长的调整期。全球针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各项结构性改革短期内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而且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的重大技术变革尚未明朗。因此,全球经济将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处于缓慢增长状态,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很难再有过去那样的国际环境。

第二,结构调整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围绕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需要。金融危机之后,结构调整迅速被发达国家当作应对经济衰退的重要举措,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拾实体经济。美国先后了《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英国加大了创新投入,支持九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了各自的工业振兴计划。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国都把技术创新作为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力争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技术制高点。

第三,人口年龄结构正在经历转折性变化,靠资本高投入、劳动力充足供应且低成本实现增长的模式难以维持。近几年来,中国正逐步迎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重大转变。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数据显示,我国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2012年第一次出现354万的绝对量下降,而且预测至2020年都将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下降,以及城市生活成本的大幅提升,劳动力成本将继续上升。其次,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抚养压力开始上升,超高储蓄将逐渐成为历史。

第四,资源、能源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的环境污染已经逼近人民群众可承受的极限,推动集约发展、清洁发展事不宜迟。经过三十多年的高强度开采,国内部分资源和能源已经接近枯竭,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非常之高。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国际资源能源市场争夺战将日趋激烈,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低价时代将很难再现。资源、能源高消耗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2013年入冬以来出现持续数日覆盖中东部地区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雾霾,不少城市空气中、重度污染天数越来越多;当前水、土壤的污染亦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状况,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程度也越来越低。

第五,中国正处在由上中等收入社会向高收入社会过渡的时期,产业结构升级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中国已成功跨过上中等收入社会门槛,正在向高收入社会迈进。国际经验表明,由中等收入社会向高收入社会过渡往往伴随着消费结构的重大升级,对传统的消费品的需求将下降,而对高质量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快速攀升。此外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50%,未来将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意味着城镇化的推进将促进信息、旅游休闲等服务需求的增长,也会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必须适应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

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首先,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依然偏弱。金融危机后,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2012年我国出口增长仅7.2%,2013年1~11月份累计增长8.3%,与这之前及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20%左右的增速相差甚远。在外需不断下滑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刺激消费需求,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消费需求所占比重比前些年有所提高,达到49.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低20到30个百分点,而且消费比重的提高还有出口、投资增长幅度下降的因素。培育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真正发挥主动力作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二,资源、资本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要素投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的转变。2012年,我国能源消耗量达到25.3亿吨国际标油,超过美国同年的14.5%,约占世界总消费的20.3%。在我国人口红利减弱、耕地红线逼近、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由于对自主创新重视不足,我国产业发展仍缺乏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外来技术,我国的创新系统还未能成为支撑增长的新动力。

第三,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取得进展,第二产业比重已经从2006年47.9%的峰值下降到2012年的45.3%,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资源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在二产内部的占比过高,且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我国粗钢产能在2012年底就达到10亿吨左右,到2015年预计达到11.2亿吨;而中国钢铁消费预测会在2015年出现峰值,也就7.5亿吨左右。技术附加值较高的复杂资本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高端原材料等大多需要进口。近年来,我国服务业比重有所增长,2012年达到44.6%,但研发、营销、金融、保险、物流等对于经济转型升级有重要作用的现代生产业发展仍然滞后。

第四,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是,这个框架还不够完善,其中,最突出的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厘清。一方面,政府在投资项目审批、要素价格管制、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越位”的情况,寻租和腐败多发,抑制了市场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这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毫无疑问,在政府与市场这一对矛盾中,政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真正能够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自身的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内需与外需协调、一二三产业协调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组合驱动,转向更多地依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这就需要:

首先,转变发展观念,正确把握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客观事实,如果再像过去那样“铺摊子”、“上项目”,不仅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更紧,不利于转型升级,而且会留下很多后遗症。要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摒弃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的错误思维,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有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处理好短期政策目标和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深化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效应消化期,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宏观调控政策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既要熨平短期经济波动,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防控风险、守住底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又要服务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和创造活力,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三,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要牢牢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土地等领域政策的协调性,引导更多生产要素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要大力强化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提高环保标准,严格环境监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增长点。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7

二、苏州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1.规模总量在应对严峻挑战中实现新增长

注册数量、注册资本当年增量和单体规模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市净增私营企业1.6万家,总数累计达到15.73万家;净增个体工商户3.34万户,总数累计达到32.55万户;私营个体经济净增注册资本802亿元,总量累计达到4359亿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267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0万元,居全省第一。注册资本超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7440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3%。常熟市民营经济累计注册资本达597亿元,继续位列全省县级市首位。民资投入稳定增长,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5%,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61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7.1%;完成工业总产值645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2.发展质量在推进转型升级中获得新提高

做强做优做大结出新成果:2009年,全市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民营企业超过了100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达近千家;全省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百强榜中苏州占26席,数量居全省第一;江苏沙钢集团成为全省第一家、也是我国内地唯一入围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中利科技、禾盛新型材料、新宁现代物流、罗普斯金等4家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使全市民营企业上市的数量累计达到34家。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水平:至2009年底,全市经认定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400家,占全省的1/5;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2家,累计553家,占全省的25%;拥有省级软件企业280家、省级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40家、省级以上自主创新产品103个。2009年,市政府认定第三批科技创新示范企业50家,累计150家;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8家,累计部级4家、省级71家;5家企业新获省质量奖,15家企业获市质量奖。品牌带动战略喜获新丰收:申报江苏名牌产品253个,新增苏州名牌产品257个,累计中国名牌产品63个,江苏名牌产品404个,苏州名牌产品987个。吴江光电缆产业、蚕丝被产业和常熟海虞羽绒休闲服装产业成为全省首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

3.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关系中取得新进步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不断得到提高,2009年有6位民营企业家分别获得了国家和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企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2009年,市政府命名了第五批465家苏州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市累计“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达8400多家。善待员工行为更加普遍,“双关爱”活动逐步深入,全市又新增了166家劳动关系和谐型企业,累计达469家。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照当前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和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工作目标,苏州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正在逐步暴露,突出体现在“五多五少”上:一是民营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型企业少。二是民营企业制造能力强,但自主研发能力弱。三是民营企业中一般类型公司多,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少。四是民营企业代加工的品牌多,自主品牌少。五是传统型民营企业多,新兴产业少。由此可见,苏州民营经济正面临着一次实现新跨越的重大机遇,发展动力还须进一步增强,发展方式有待加快转变,民营经济发展已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三、苏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1.政府方面:调控政策要到位,扶持措施要得力

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积极部署和实施以“翻番”和“超越”为目标的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并推出四项鼓励举措加快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实现全市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以政策引导促进转型升级。在市场准入方面坚持“多设路标、不设路障”,消除体制。通过设立发展基金、奖励先进等形式,引导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转变。将民营企业商标战略列入政府发展计划,有重点、有计划、分批次地加以培育和发展。第二,以服务扶持提升竞争优势。大力推进担保、信用、人才、协会“四大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一批有核心竞争力和具有产业特色的优势企业,打造一批协作程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民营经济园区。鼓励重点民营企业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开展集团化经营。第三,以信用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第四,以人才环境优化创业氛围。重点做好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积极构建人才交流平台,提升人才创业氛围。

2.民营经济体自身:多元转型,自主创新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8

(一)产业升级对就业增长存在“结构性转换效应”

产业升级是指一个区域内的产业依托科学技术,由较低的附加值阶段向较高的附加值阶段转化演进,从低技术和低资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包括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深化发展。产业升级对就业增长的影响集中表现为“结构性转换效应”,即:产业升级在减少低层次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增加了高层次劳动力的就业。

首先,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表现为产业升级对就业增长的“结构性减少效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的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中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客观因素的量的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而不能像以前假设的那样,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按比例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的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既定的资本额形成对劳动较少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的资本投入也形成相对减少的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此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资本竞争力日益增强,大量个体农户和手工业者破产,使再就业人口数量增加;尤其是在机器设备代替手工工具后,产业升级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结构性减少”的现象更为突出,这在工业化发展前期的表现最明显。“创新经济学之父”熊彼特指出:“技术变革过程生来就是不规则和不平衡的。那些革命性的新技术可以掀起‘创造性毁灭飓风’;在这种飓风中,新产品和新工艺投资的增加,以及新市场的开辟,会把一些老的行业、技术、工艺和就业机会一扫而光。

其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的规模扩张能促进就业增长,表现为产业升级对就业增长的“结构性增加效应”。一方面,产业深化发展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成本及价格明显下降,可扩大产业规模,吸收更多劳动力。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场手工业中有生产经验的工匠。这些技术进步只是在原有行业发挥了作用,而不是像第二、三次技术革命那样创造了许多新产业。那时机器对人力的大规模替代,并未造成大量失业:1770到1840年,英国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倍;1750年到1851年,英国的人口从650万猛增到2766.6万,增加了2.5倍。假定这一时期没有产业规模扩大吸收更多劳动,那么产业革命后,原先在工厂工作的每20个工人中将有19个工人失业。实际上,在工业革命期间机器的大规模应用,不但没有排挤原来的工人,反而吸收了大量被“圈地运动”赶出的农民和新增劳动力。“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令人不安和不快,它却……为工厂提供劳动力”,因为产业深化发展迅速扩大了产业规模,引致了持续扩张的劳动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开辟新的就业增长源而促进就业增长。一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国民经济系统中各产业的高度相关性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发展将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是通过对相关产业的供需来影响。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采矿、炼铁、交通都取得了极大发展。二是通过技术外溢来影响。许多技术尤其是通用技术在原有产业实现突破后,必定外溢到其他产业并与其生产结合,提高其他产业的生产效率。“我们无法想象,没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银行怎样才能将网点在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全面铺开……技术进步对相关产业的积极效应,在促进这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例如,汽车制造业是技术、资本密集的行业,发展汽车制造业解决不了多少就业岗位,但催生了汽车销售、汽车装潢、清洗等服务业发展,产生出大量就业岗位。同时,拥有私家车后,带动了家庭旅游业发展,促进了有车族的消费,带动出对社会产品的需求,又推动了相关企业的兴起,进而滚动式创造就业岗位。

(二)就业增长对产业升级存在“外部性效应”

就业增长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外部环境,可能为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也可能导致政府和企业缺乏推进产业升级的积极性,从而延缓产业升级。

一方面,就业增长率高、就业较充分的时期,产业升级需考虑对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减少效应”的影响程度较小,是主动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期,表现为就业增长对产业升级的“正外部性效应”。而就业增长率高、就业较充分的时期,也可能让政府和企业安于满足现状或盲目乐观,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推进产业升级的动力,表现为就业增长对产业升级的“负外部性效应”。就业增长对产业升级产生“正外部性效应”还是“负外部性效应”,主要在于各经济主体是否乐意和能否主动在就业形势较好的时期着力自主创新,不断推进产业深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盈利空间和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低、就业形势严峻的时期,产业升级需考虑的对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减少效应”的影响程度很大,产业升级的社会阻力相对较大。但在经济和就业形势不好的时期,如果不推进产业升级,企业很难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空间,经济很难走出低水平徘徊的陷阱,因而其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压力也越大,动力也可能越大。对企业来说,如果没有能力在转折时期主动推进技术升级、拓展盈利空间,企业会被淘汰。如果该压力在适度、可承受的范围内,企业有能力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业增长对产业升级的“负外部性效应”就会转化为“正外部性效应”。

(三)“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

能性悖论”的形成

当产业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增加效应”大于“结构性减少效应”、或者就业增长对产业升级的“正外部性效应”大于“负外部性效应”时,就可能出现“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悖论”,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兼顾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两大目标。

三、“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悖论”的解决路径

能否充分发挥产业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增加效应”、有效控制和降低其“结构性减少效应”,能否在就业增长率较高和就业形势较好的时期、充分发挥和利用就业增长对产业升级的“正外部性效应”,能否在就业增长率不高、就业形势不好的时期,及时有效地将就业增长对产业升级的“负外部性效应”就会转化为“正外部性效应”,不仅取决于政府和各经济主体的观念和意愿,也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特别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采取正确的对策。

(一)辩证认识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坚持推进产业升级和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

一方面,我国就业增长面临最大的制约是企业盈利水平,就业增长依赖于产业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升级是由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引进外资来推动的,而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不多。在国际分工中,中国承接的工业生产链条是低附加值的环节,即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部分,而处于价值链两端的部分(研究发展、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物流管理、金融服务等)比例较低,企业盈利空间狭小,阻碍了就业水平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形势严峻,要求我们在推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把产业升级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对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企业,既不能为保住岗位而保护落后生产力、降低经济扩张的后续动力和国家的竞争优势,也不能因为片面追求产业升级而忽略就业问题、导致失业、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因素陡增,而要坚持推进结构升级和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寻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最佳平衡点,不断增强经济竞争优势和吸纳就业能力。

(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主动适应产业升级对就业增长的“结构性转换效应”的要求

我国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总量矛盾正让位于产业升级、低端劳动力过剩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如果把劳动力市场分为高级专业劳动力市场、熟练技术劳动力市场和初级劳动力市场三类,前两类在我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第三类则供过于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压力,要求产业不断升级、减少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这必然导致传统经济模式的就业空间萎缩,并贯彻于经济转型的长期过程。2008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实力相对较弱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许多企业被转移出东莞、深圳等地,大量农民工失去就业机会,成为产业升级进程中首先被挤出的对象。从发展的角度看,政府需促进产业升级,但产业升级必须有人力资本支撑,否则可能出现“技工荒”而大量低技能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这就要求政府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使我国从劳动力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本大国。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的私人收益得到承认的人力资本投资制度,激发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其次,政府应积极采取一系列参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分担人力资本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例如提供农村青年培训、组建政府夜校、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等。再次,要鼓励企业采取外包、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产业链、价值链、资本链、品牌链、商业链,整合具备不同能力的人力资本,使附加值高的企业可通过外包生产等环节降低成本,而附加值低的企业可通过嵌入大公司的链条获得生产优质产品的机会,低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力则可通过与高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力合作的机会了解市场动态、积累知识和技术。

(三)选择好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时机,充分发挥就业增长对产业升级的“正外部性效应”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9

很高兴参加“2011中国报业(集团)高层领导座谈会”,中央和地方33家报业集团负责人将围绕“报业集团转型升级之路”的主题,总结报业集团就转型升级创造的经验,共同探讨我国传媒业发展的趋势。这是贯彻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年初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在此,我谨代表新闻出版总署、代表柳斌杰署长,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的报业集团负责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新闻出版战线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正在迈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产业格局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开局工作特别重要,意味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新的希望。下面,我结合新闻出版业发展情况,就报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革发展与大家交流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报业转变发展

方式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报业是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我国报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报业转型升级,是新闻出版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与会的33家报业集团,占我国报业集团的绝大部分;而报业集团是我国报业的主体力量,也是全国三级党报的中坚力量。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在加快推进报业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加快报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推动报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新闻出版业包括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六大出版,编辑、印刷复制、发行三大行业。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舆论阵地,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民族精神,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作用巨大。同时,报业又是重要的产业部门,为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需要减少物质资源消耗,实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因此,加快转变报业发展方式,对于促进报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快报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报纸是国家重要的媒体机构,作为开放的话语平台,报纸对内对外传播国家主流价值观,传达政府的主张,反映大众的意愿,沟通人们的思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报业的改革发展,我国报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但与我国的经济实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报业亟待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掌握话语权,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提供条件。

(三)加快报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影响传播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目前,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媒介融合不断深化,传播技术不断创新,产业形态日趋完善,带来了世界传媒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重大而深远。我国报业处于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要利用好时展提供的难得机遇,自觉实现报业产业格局调整和产业形态转换,大力转变报业发展方式,推动报业产业升级,将我国新闻出版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正确判断我国报业转型升级的

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

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努力目标,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有赖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新闻出版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力度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新闻出版业产业体系、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市场化步伐加快,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外向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果。

在全国报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十二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表现在:一是报业规模不断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长。截至2010 年,全国出版报纸 1939 种,报纸总印数 500.2 亿份,成为世界报纸发行量最大的国家。二是规模经营不断探索,经营成果初显。全国39 家报业集团实行编辑和经营两分开,省地两级报纸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大中型报刊骨干企业正在形成。三是报业内部结构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调整。一些市场萎缩、经营不善的报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办报定位,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四是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报刊网、电子报刊、网络报刊等新业态发展迅速,传统报业的新媒体业务不断增长,新产业收入不断扩大。五是新型报业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已有7 家报业集团、报刊社的经营部分已经在境内外上市,1251 家报刊单位注册为企业或转为企业。六是报业公共服务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实现千人拥有日报 90 份,部分地区实行党报免费赠阅。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东风工程、全民阅读工程等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重大工程,都包含报业服务的内容,发挥了报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报业转型升级,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束缚阻碍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尚未根本革除,深化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文件刚刚下发,转企改制的任务十分繁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报业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报业结构不合理、内容同质化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报刊业“小、散、弱”的状况依然存在,与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相比,我国报业的舆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还有相当差距。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多元传播格局加快形成,传统报业在技术、人才、资金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并不占据优势,面临新兴媒体的强大压力。报业转型人才缺乏,既缺乏管理大型报业传媒集团的政治强、业务精的帅才,也缺乏专业技术过硬、特别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全媒体人才。我国报业与新闻出版产业其他部门一样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报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也面临着来自经济、科技、国际竞争、资本运作等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报业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三、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推动报业集团

转型升级

实施集团化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2010年9月,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要求“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新闻出版领域集团化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只出现一些出版发行联合体。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行政性、区域性的出版(发行)集团。90年中后期至今,成立了大批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的出版发行集团公司。从1996年起,和新闻出版总署已经陆续批准了39家报业(传媒)集团,有中央报业集团,有省市报业集团。

这39家报业集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无论是出版报纸数量、经济实力,还是报纸质量、社会影响力,都在我国传媒界占据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是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据调查,2010年全国39家报业集团总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与2009年相比,均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总收入409.65亿元,比2009年增长9.59%。实现利润总额42.82亿元,比2009年增长29.74%。集团净资产总额527.04亿元,比2009年增长13.17%。其中,17家总收入10亿元以上,18家利润总额超过1亿元。

推进我国报业转型升级,首要任务是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有学者指出,我国传媒业转型表现出“双转型”的特征,即体制转型和产业转型相互交织。我国报业转型同样也具有这种“双转型”特征。因此,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必须把握这一特征,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带动产业升级。

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从加快报业改革出发,推动报业适应全球媒体格局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非时政报刊转企改制,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报刊市场主体,同时,这一改革还肩负着调整报刊产业结构,提高报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推动报刊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的重任。不久前,中央已经下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央要求,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不久将全面部署转制工作。各报业集团要抓住深化非时政报刊转制的大好时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确保文化安全的前提下,以资本为纽带,促进报刊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打造我国报刊传媒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从而优化我国报业结构,构建有利于报刊业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为报业发展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要加快推进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出版产品共存的现代出版产业转变,积极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新闻出版业态,积极推进区域性报纸由单一新闻服务向报网一体化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发展,积极推进专业性报纸建设提供内容服务、广告服务和各种数据增值服务的网站群,积极推进以手持阅读终端为载体的报刊内容服务。可以预见,今后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数字出版新业态,将会成为新闻出版的主体产业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报业出版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要努力建设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卫星通讯网等多网覆盖的新闻出版内容传播新体系,构建新形势下多元传播新格局。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10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赵明月|北京报道

高端对话 之 中国实业转型升级战略选择

对话主持人

对话嘉宾

新兴际华董事长 刘明忠

格力集团董事长 董明珠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副总裁 余卫平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总裁 胡才勇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历军

蛟龙号总体与集成课题第一副总设计师 崔维成

12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160,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个基点,破6之日仿佛近在眼前。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超过2.5%,成为今年亚洲表现最强劲的货币之一。人民币升值这把利刃,把中国制造的利润蛋糕切得又小了一些。

贸易成本上升的同时,生产成本也在上升,各种红利也都快要走到尽头,在产业链的最低端,拿着最微薄的利润,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一切都在倒逼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周易·系辞传》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实无论是经济模式的转型、产业政策的转型,还是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型,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变”字。然而如果不考虑客观情况,在经济发展中盲目求变,往往欲速则不达。

转型的困惑伴随中国制造业多年。究竟如何才能使转型之“变”恰到好处?在12月25日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中国实业将如何转型升级成为了与会政商界人士热议的话题。

不以经济规模论英雄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在2015年之前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在2020年人均GDP过万美元,2025—2030年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但有学者表示:“中国已是个经济巨人,其低效笨拙的增长,可能吞噬其自身的光明前景。”

以体量为标准,过度追求数量巨大成为一时之风。比如按照做了多少个亿的销售额来给企业排序,考核地方官员。

支撑中国经济前30年增长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世界工厂红利等正逐步消失,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已经失去了再造规模奇迹的可能性,而走资源集约型的发展道路已经迫在眉睫。以发展质量论英雄,不再攀比经济规模和总量,转变对企业和政府的考评方式,是转型成功的前提和要件。

12月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再度显示了政府转型的决心。

不以经济规模论英雄,已经有一些先行者踏上了转型之路。在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现场,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车”)副总裁余卫平讲述了北车的转型历程。

余卫平介绍,2008年北车打算利用3年的时间再造一个北车,再用3到5年时间实现1400亿的收入; 2010年北车还在全球轨道交通制造行业中排第三名,而2011年和2012年,北车连续两年蝉联世界轨道交通制造行业榜首。

但余卫平最满意的确是北车的“质变”——北车完成了“从简单的产品制造、产品业务链的服务,到实现了为未来城市提供交通解决方案的转变”。比如沈阳浑南新城的一个60公里的有轨电车项目,过去北车只是承包制造一个车辆,但是现在从规划、设计到建造的整体方案都由北车完成。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对北车的转型战略表示赞同。“在转型过程中,IT企业第一要整合产业链,要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和产品;第二要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未来我们要提供的是你看不见的却实实在在给你提供服务的计算机。最终希望,我们的消费者看不见那个计算机,而能享受到它的价值。”历军坦言。

刘明忠

“我们一个产业要形成完整的价值链需要金融支撑,一个国内的金融平台、一个国际的金融平台,两个平台运用好,才能支持企业的转型。”

董明珠

“中国更需要一部分耐得住寂寞的人,愿意把做实体企业的理念和对整个社会、国家、人民的一个责任结合起来,我相信转型升级就一定能成功。”

余卫平

“2000年北车成立,当时我们的出口额只有5000万美元,预计今年可达到15亿美元,也就是成长30倍,这就是升级了,当然也是创新了,转型了。”

转型离不开科技和金融支持

实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总裁胡才勇表示,科技和金融相结合产生科技金融,而科技金融这个词,国家提了好几年了但一直进展不快,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当前的知识产权交易不活跃。

胡才勇认为科技和金融相结合有3种模式:第一、拿知识产权和专利去获取融资;第二、企业发展过程中拿知识产权申请抵押贷款;第三、专利、科技成果直接卖掉,交易。现在,国内支持实业发展的天使投资基金非常活跃,但是将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转化的工作却做得相当差。

胡才勇说:“我是做软件的,软件业的发展就需要和其他行业的发展相结合。在实业转型过程中,它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它和传统的行业相结合,既可以帮助传统行业实现产品技术上的创新,又可以帮助传统行业实现商业模式或者管理上的创新。”

小米手机就是依靠软件和信息服务扩大了自己的销量而获得成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确实支撑实体企业的转型,甚至许多时候可以支撑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的转型。”胡才勇说。

企业家心态和价值观的全面改造

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但究竟要怎么走,许多企业家们的观点惊人的一致,他们认为,“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是企业家心态和价值观的全面改造。”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最近10年,如此好的经济发展形势,许多企业家的心态都很急切,抓紧机遇做大做强。然而也有一些企业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产品,潜心修炼、小步徐行,格力就是这样的企业。

“过去企业家也总是想用最简单的办法赚钱,可以玩股票、炒房地产,很多中国企业家已经不缺钱了,缺的主要是尊严和荣耀,该花点精力到品质上了。”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表示。

格力空调在中东市场上占据了60%的份额,今年上半年董明珠在去中东拜访经销商的时候,有一个经销商告诉她格力空调质量很好,但仍向她申请能不能把格力的标识由中国制造改成泰国制造。这样一改,他们的销量就会好很多。

当时董明珠既震惊又气愤:“由于过去给客户留下的坏印象,已经让中国制造成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即便是有好的产品和企业也很难消除别人的旧有印象。这一代价十分惨重。”

董明珠说:“转型升级,就是在做产品时坚定地认为,我要尽自己的责任给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我的价值,以实现人类的梦想为荣,以给消费者带去便利、给整个社会带去美感为荣,从这里获得尊严,而不单单是为了赚钱。不是天天只关心市场营销,而是追求完美和独特——真正的转型升级要靠企业家建立这种心态。”

新兴际华董事长刘明忠认为,一个企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是企业家的转型。“企业发展遇到天花板,也体现在企业家的思想上,对这个转型升级,我们不仅要在产品、产权、产业等方面转型升级,更主要的要进行人才、组织、市场和区域结构上的调整,通过这几个方面的互动才能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工业自动化服务提供商欧姆龙全球首席执行官山田义仁一直关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他曾就此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不认为有什么因素能从根本上影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企业的经营人员,不应该为短期的经济波动所迷惑,而应该从长期经营出发,持续地关注自动化升级。但这里不应该忘记对企业设备的升级、改造,不仅仅是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或者是企业经营一帆风顺的情况之下进行。”

国内计算机领域龙头企业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和山田义仁的观点不谋而合:“25年前中国的超级计算机是被西方禁止出口到中国的,我们这么多年,20多年的发展过程里面,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转型的问题,今天,中国超级计算机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使用量已经在全球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状态,但我们最终的希望是做到一种极致,即我们的消费者看不见那个计算机,但仍能享受到它的价值。”

“所谓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关键是企业家自身的转型和升级,是企业家心态和价值观的全面改造。”董明珠表示:“珍惜企业的信用,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都坚持这个态度,‘Made in China’就会变成一个好词,而不是让大家觉得用你的产品丢脸。”

探索行之有效的战术

在转型升级的大战略之下该如何制定详细战术?

董明珠的回答是:“发挥人的力量,要让工厂的每一个人都真正成为一个专家,那专家很多有的是搞技术开发、有的搞机械维修、有的搞生产线管理,我们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一个点上面,要有创新的企业文化。”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注意战略、竞争、创新、互动。战略要靠竞争支撑,就是你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 在冶金铸造、军需装备业深耕多年的新兴际华董事长刘明忠亦十分赞同董明珠的“企业文化”转型方法论。

历军则表示,软件在实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它和传统行业相结合的时候,既可以进行产品技术上的创新,又可以商业模式或者管理上进行创新。”

董明珠最后总结道,企业的转型升级,不能简单地看一个数字的变化。“比如说崔维成先生搞的蛟龙号,暂时没法产生多少利润能,但是蛟龙号间接给我们国家的发展、给我们的资源勘探带来的价值不可限量。所以我觉得转型升级根据不同的企业,一定有不同的转型方式和方法。”

对于中国企业来讲,他们未来在市场面对的将是质量、品牌、人才等全方位的竞争;对于中国制造而言,未来在世界上面对的是对其政策、制度、环境等综合实力的考验。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中国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相协调的必由之路。

胡才勇

“科技和金融相结合有3种模式:第一、拿知识产权和专利去获取融资;第二、企业发展过程中拿知识产权申请抵押贷款;第三、专利、科技成果直接卖掉,交易。”

历军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11

二、体制运行中取得的成效

(一)分税制改革促进了各级政府理财观念的转变,形成了各级政府共同支持企业发展的合力,。老的财政体制下,各级政府只关心本级财源企业的发展,在支持企业时要先看是不是本级企业。而新的财政体制下,市、区政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得其利,树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财观念,全力为辖区内所有企业服务,在中小企业担保、小煤矿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资金的使用上,对任何类型的企业都能够支持,形成了市区利益共同体。

(二)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市区实行分税制后,极大的调动了区级政府征收的积极性,财政收入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从近几年的一般预算收入对比可以看出,200*年一般预算收入只完成n万元,200*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n万元,比200*年增长n万元,年均增长n%,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初步建立。

(三)财政实力增强,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1、200*年一般预算支出只完成n万元,200*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n万元,比200*年增长n万元,年均增长n%。

2、财政对农业、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年均递增n%,200*年总计达到n万元,保证了教师工资的发放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3、重点支出得到保证。

(1)市区自实行分税制后,我区对城区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仅200*年,用于城区道路建设、乡镇卫生院改扩建、中小学危房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总额就达到3000万元。

(2)人员支出增加,在200*年调整津贴工作中,我区克服了财政供养人口多的实际困难,及时兑现了行政机关规范津贴的增资部分,金额达到n万元。

三、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分税制改革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现行的财政体制改革仅仅是朝着理顺政府间财政体制关系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由于受制于上级政策的限制和自身财政困难的影响,市区分税制财政体制还有很多不完善和不规范的地方,突出表现在:

(一)事权和财权划分不明确。

区级政府财权的确定必须以其事权为基础。但是,目前我区政府的财权往往与其所承担的事权并不完全配套,影响了区级政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其次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各项事业管理体制、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府机构等都经常发生调整变动,引起区级政府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其与财权不配套。

(二)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尚不规范。

1、市区实行分税制后,市财政虽然暂借给区级政府一部分税源,但这些税源自200*年后,就每年都要由市财政按比例扣回,使区级财政收入每年都要短收一部分。

2、实行分税制后,市级财政与区级财政之间的收支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体制下,为了维持市本级财政的正常运转,市里将辖区内的n户纳税大企业的税源上划,作为市本级的固定税源,只留给区级政府一些纳税小企业及零星税种,导致区级财政没有足够的税源去征收。

3、纳税属地划分不清,使区级财政收入减少一部分。我区内的一些纳税重点企业,税务登记在××区,但由于其总公司在其他区县,税收征缴却不在××区,例如××厂的生产销售都在××区域内进行,但是其总部××公司设立在××区,其税收征缴由××区负责征收,使我区收入减少。

(三)转移支付补助过低。

1、转移支付的力度不大且不稳定。由于我区收入总量小,区级每年新增的税收收入有限,用于弥补自身增支都非常困难,可用于补助乡镇的财力微乎其微,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只能依靠上级,但是转移支付中专项拨款比重偏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较小且数额不确定,影响了下级预算的统筹安排及重点工作的运转。

2、对农村转移支付补助低。近年来,区级对农村的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市里对我区农村转移支付的补助基数,是在200*年的基础上确定的,市本级对区级的转移支付金额,已不能满足我区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取暖、五保户、独生子女费方面的补助金额低。

(四)产业结构单一。

我区财政收入和财力增长趋缓、财政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我区财政供养人口多,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财政缺乏非煤企业支柱财源,对煤炭、焦化、电力等企业的依赖性比较强,我区的财政收入中有n%靠上述企业征收,而这些企业受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又比较大,抵御风险能力小,如果煤炭市场疲软,会对我区的财政收入造成很大影响,将使我区财政收入减收一半以上。

(五)刚性支出大。

我区财政供养人口多,人员支出大。200*年在调整津贴工作中,我们克服困难,及时兑现了津贴的增资部分,但是市本级对我区的补助金额仅为n万元,其余的要由区级承担。七煤集团在辖区内下放教师的接收,200*年“两高”工作的验收,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区财政出现缺口,具初步测算需要n万元。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完善财政体制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财政体制杠杆作用,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区级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基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和政权正常运转的保障水平,通过财政体制创新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按照要求,我市分税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

(一)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

区级政府承担的事权结构不仅决定了它所需要的财政收入的数量,而且还决定着它所需要掌握的财政收入的具体形式。其原因在于,财政不但是政府筹集资金的工具,而且是其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区级政府履行自己的职能既需要相应的资金,又需要运用税收等财政收入形式对社会经济生活实施调控。所以,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在确定区级财政和管理体制,划分市区两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范围时,不仅要考虑区级政府所承担的多少,而且要考虑其事权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合理调整市与区财政分配关系,在调动区级发展经济和增收节支积极性的同时,使区级政府有权支配其自身的财权和财力,保障其职能的顺利实现。

(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逐步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市区实行分税制后,区级政府的事务增多,财政支出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区与××区、××区相比,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区,工业基础薄弱,税源征收少,地区间财政收入不平衡,属于“吃饭”型财政,难以开展其他工作,近年,随着城市东延,省市对我区基础设施投入增大,致使区级相应匹配的资金也增加,使我区财力难以应对,需要在完善转移支付中加以解决,要通过加大转移支付逐级实行财政均等化分配,缩小与其他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压缩专项转移支付额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使之真正成为调节地区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财源建设。

在市区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下,区级更要注意财源建设工作。一要坚持把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克服把公共财政建设与支持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观念,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度、用财有效”的方针,学会运用财税杠杆为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环境,在促进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壮大财政实力。二是要不断巩固提高现有支柱财源,发掘和培植后续财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植力度,充分运用财政有限的资金,积极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三是要严格依法纳税,加强征管,堵塞跑、冒、滴、漏,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增强区级财政实力,推动财源建设。四是要牢固树立经济财政观,遵循经济运行规律,从根本上解决税收增长的快与慢、多与少、供与求的问题,促进财政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对下一个体制改革的建议

无论采用什么类型的财政管理体制,在划分收支范围时,首先应根据区级政权的事权结构划定其财政支出范围,核定出这些支出项目所需的资金数额,然后再从财政收入中确定相应的项目及其数额,作为区级财政的收入范围。所以我们认为,在下一个体制中,应该做到以下

(一)按属地关系划分税源。

1、新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既要保持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又要科学划定税源,在财力分配上既要保证区级自我发展的空间,又要有一定的发展紧迫感,要保证区政府具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能力,要将区域内的非国有企业,作为区级财政收入的固定税源,要在市级暂借税源到期后,归区级征收。

2、近年来,我区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一些重点企业相继投产使用,按照市区分税制的文件精神,新上招商引资企业的税收全部归区级所有。但是,市里政策调整,将税收超过n万元的企业,收入重新核定,市本级与区级5:5分成,使我区税收减少很大一部分,所以我们希望,辖区内新上的招商引资企业的税收,无论金额多少,都要归区级所有。

(二)合理划定支出。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12

一、消费结构转变轨迹与特点

(一)消费结构转变一般规律

1、消费需求上升规律

消费需求上升规律是消费经济客观存在的一个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需求总量的上升与需求结构的变化。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由于众多因素的限制,消费需求也呈现着不同趋势及特点。但是从长远角度分析,消费需求一直在稳定上升。正是由于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才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消费水平递进规律

消费需求的上升主要表现在消费水平上面。消费水平上升表现出消费者消费具有不可逆特点,消费水平从开始低级逐渐向高级转变。根据经济数据研究发现,消费者消费效率与消费重点都受到消费者经济收入影响。

3、结构层次上升规律

结构层次上升规律主要表现在消费结构上面,如果要是将消费内容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与发展型消费。消费者经济收入要是增加,消费结构也会随着发生改变,这样生存型消费在消费者全部消费中的比值就会下降,享受型消费与发展型消费在消费者全部消费中的比例就会增加。要是从物质产品及服务产品消费角度分析,消费结构的改变,实物消费在消费者全部消费比例中会逐渐下降,服务产品消费在消费者全部消费比值会逐渐上升。要是从衣食住行角度分析,消费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伴随着消费者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在食品上面的消费会逐渐降低,在非食品上面的消费会逐渐增加。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行为特征

以市场经济条件作为背景,对于消费者行为特征研究中,利用新古典消费函数理论进行归纳。

1、关于消费者行为外部环境设定

(1)消费者有完全的选择自由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在商品及服务选择中,能够完全根据自身偏好及预算进行选择,并且消费者这种选择并不会受到短缺或者是限量等等因素的影响。

(2)市场价格有充分弹性

市场价格所拥有的弹性主要表现在产品销售价格能够通过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价,当消费者对于某件产品需求较小的时候,产品销售价格自然就会下降;消费者对于某件产品需求较大的时候,产品销售价格自然就会相对应的上升。

(3)存在预算约束,但并不存在流动性约束

市场经济外部环境虽然具备预算上面的限制,但是同样也不具备流动性的约束,主要指的就是消费者在消费上面所拥有时间及有效性跨度较大,预算约束主要是对于消费者行为进行约束,因此消费者在消费上面并不具备流动性的限制,能够自由借贷,并且保持稳定消费。

(4)存在未来的不确定性

市场经济最显著一个特点就是在未来发展建设中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能够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风险预期的能力,消费者消费行为也更加难以判断预测,如图一所示,为消费结构与市场经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2、关于影响消费者行为内部环境设定

(1)消费者行为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如果要是条件允许,消费者在消费上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并不会受到效应的影响,在自身条件最大程度下消费,并且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2)消费者是理性主体

消费者是理性主体主要表现在,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过程中并不会存在相互限制的问题,能够在众多限制条件内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消费限制因素。

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与内涵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彻底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与主要内容。在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之后发现,经济转型升级内涵与目标应该与党十要求及任务相结合,这样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就是让经济向更加高效及公平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一)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倍的目标

为了能够让我国在2020年彻底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而言提升一倍,这就需要保证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合理的速度。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其中关键因素就是速度,在党十会议中就提出,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与居民收入两个全部都翻一倍的要求,这样对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就是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想要真正落实,首先就应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倍的目标。经济增长速度合理化,从经济学角度而言,首先就是充分利用推动经济生产的要素,满足居民就业要求,其次让经济在增长过程中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及资产泡沫化的问题。想要保证经济增长速度合理最佳方式就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根据国际有关机构所颁布出来的数据,美国在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超过15.1万亿。中国仅仅为7.9万亿美元。按照现在对于国家收入划分标准而言,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中高收入国家。只有根据党十的要求,在10年之内让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翻一倍,才能够让我国所拥有的经济总量与美国接近,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中。

(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是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不仅仅是资本及劳动投入之后的结果,同样也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结构完善之间的结构。我国在过去十多年内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我国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上面却十分缓慢,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矛盾及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意义就是对于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应该以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核心,通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式,推动产业结构的完善,让城乡经济全面转型升级。

(三)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标志就是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经济学在实际研究中,主要对于两方面关系十分关注,分别是费用与效用及投入与产出。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所存在的意义,市场经济就是通过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首要规律就是节约。我国现在市场经济中浪费及忽视价值问题十分常见,过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对于经济快速发展中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及环境成本并不考虑,这样就不可能让经济增长质量及效益提升。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以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作为核心,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四)加快绿色、低碳及循环经济建设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主要内涵就是建设经济发展节约型社会,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在过去十多年内虽然在快速发展,但是整体发展方式为粗放型,也就是所投入的经济成本及能源都较高,并且污染物排放数量也较高,对于投资及重工业过分依赖,这样不仅仅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十分不利,与经济增长目的也存在差异。要是不能够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对于我国经济能否顺利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五)逐渐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成果合理分配,逐渐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最显著问题就是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在党十会议中,我国首次提出缩短城乡差距的课题,并且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则就是共同富裕,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从我国现在发展现状而言,逐渐解决收入差距问题,能够显著提高社会大众工作积极性,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也是提高基层人民收入的主要方式。

三、推动消费结构转变的对策

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面所存在的矛盾,严重限制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笔者在对于消费结构的转变及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之后认为,消费结构的转变,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的瓶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一)增加消费者信心

经济转型升级属于宏观上的经济建设,就必须服从有关政策的制定,这样才能够转变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但是想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首先就应该保证消费者在消费中拥有政策上的支撑,这样消费者信息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政府部门近几年虽然已经制定了较多转变消费结构的政策,但是所收到的效果并非十分显著,主要原因就是设计人员对于消费者行为及动机的过分忽视。为了能够消费结构转变,,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政府部门应该制定更加积极政策,进而提高消费者消费能力,这样才能够转变消费结构。

(二)加快改税步伐天平向贫弱一方倾斜

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就是税收关系的和谐,也就是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和谐,想要保证税收关系的和谐,首先就应该拥有完善并且合理的税收制度作为基础。完善税收体系在各领域内的分配情况,通过调整税收的方式,缩小收入上的差异,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矛盾的最佳方式。我国在初次分配上,将主要的资源都集中分配给了大型企业及机构,并且在二次分配上面集中将资源分配给了民众。想要改变这种资源分配方式,首先就应该创建综合所得税制度,并以此作为基础,在原有分类所得税基础上,保证税收制度的合理及科学。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主要标志就是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促进我国消费结构转变的主要途径。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要远远高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政府部门所拥有的资金超过1.7万亿,这样造成滥用财力现象十分常见,政府部门开支过高,行政收入与开支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近几年,我国GDP虽然一直在稳定速度增长,但是税收及行政上面的开支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这种现象是十分不正常的,部分地区政府部门甚至还出现大量额外支出,并没有将资金全部用在民生建设上面。因此,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细致划分,解决消费上面所出现的问题,提高消费者消费水平。消费者在不在承担政府部门支出之后,才能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消费,社会内部经济才能够快速增长起来,私人投资也能够逐渐恢复,经济转型升级才能够快速实现。

四、结束语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小康社会实现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中国经济在未来发展建设中实际上拥有良好的空间,并且还具有较多的优势,但是同样也需要面对国内及国际所带来的挑战。我国消费结构与西方发达国家之前相比较,主要受到制度上的限制,并且消费结构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就是我国消费结构从建国到现在一直都是在平稳转变中,但是我国经济确实在过去十多年时间内快速发展。转变消费结构,就是降低物质消费在消费者总消费结构内的比例,提高服务消费在消费者总消费结构内的比例,这样也能够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让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质量及效益更加关注,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进而落实我国小康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崔海燕.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山西省为例[N].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1(5): 82-84

[2]程水红.经济地理视阀下的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版),2012(12),175-178

转正定级自我总结篇13

一、德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和祖国的重托,我深切地认识到,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是开展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自觉学习党的xx大精神及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及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二、能

作为新教师我以名师为目标,立足教学常规,做足做优,不断充实自己的基础,尽全力向名师目标进发。通过多读书多听课,使我初步掌握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说课和教学反思结构框架。同时,我还通过反思来加快自己成长,并能从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学生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思、所感,使自己不断的成长。

三、勤

勤能补拙,尤其是新教师更要勤奋学习,自觉修养,脚踏实地,奋发图强,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实现奋斗目标。一年来,我担任高一年级5个班历史课,课时达15节,并经常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做到课时教案齐全,无漏备缺备现象,按时到校,从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四、绩

在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年来,在教学方面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特别是在学习方法方面,学生更是掌握了很多,有之前的学会逐渐转变为会学。本学年学生每次的考试成绩也能与老教师所教班级不相上下。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实践,现在我已经能够做好一名教师的相关工作,在试用即将满期之际,我郑重地向上级领导提出我的转正申请,请领导给予批准为盼!

2017转正定级表自我鉴定【二】

转眼间,从20XX年XX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近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获益良多。在这里感觉有必要总结一下近一年的得与失,发扬好的地方改进不足的地方,回顾走过的路可以更好的看清前面的路。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有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但是实践的东西接触的少,对许多现场问题不了解。面对这种情况,依靠自己认真的学习,促成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知识体系的健全,让自己尽早、尽快的熟悉工作情况,少走弯路。在接触到新的陌生的领域时,缺少经验,对于业务知识需要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自己在同事的帮助下,逐渐融入到崭新的工作生活中。

在学习生活上,慢慢完成了学生角色的转变,逐步进入工作状态,努力开展工作。 记得初来学校参加工作,完全陌生的环境和生活状态,也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学校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学习发展机遇以及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让我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通过近一年的体验已经逐渐适应了这边的工作状况,对于领导们的关心和关怀,我感到了很大的动力和压力,争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以更加努力的优秀成绩来回报。不仅能够弥补自己耽误的工作学习而且能够有所成就。

我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校的工作任务能认真完成,但积极性不够;

2、与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在思想和工作业务交流不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