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实用13篇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1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先进性原则、职业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其中真实性原则中包含仿真性和生产性。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和实训两个方面的结合上来理解,一方面强调生产性的实习,另一方面强调实习场所的生产仿真性或企业环境的真实性。

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和现状(一)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的显着特征,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则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的体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模式,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状

我国高职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总体时间不长,对于基地的建设与运行还缺少一套比较完善的有效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普遍存在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程度不高,基地的建设规划、环境布置和项目设计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对接程度不够,导致校内实践教学与生产管理一线的对接、与企业真实环境的匹配、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不够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大多采用操作工位单元设计,强调实训技能操作练习,每个工位提供一项或多项操作技能训练条件,由教师发放实训任务,学生在工位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操作技能训练任务,但此种设计整体实训环境和实际生产环境的条件和规模有所差距。

由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范畴充分体现建筑工程的工作环境紧张、恶劣、责任大,技术关注点复杂以及建筑电气自身安全、环保、节能、智能等技术特点,要求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必须主动适应,量身定制,特色发展。

三、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管理第一线,从事建筑供配电系统、建筑照明系统、建筑防雷和接地系统及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从培养目标可知,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从工作技能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四项核心能力:建筑电气设计能力;建筑电气系统施工能力;建筑电气系统调试与运行能力以及建筑电气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特点和生产过程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生产与建筑土建施工、建筑装饰施工配合紧密,具有工作面相互交换多、立体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因而在生产进度计划安排、作业安全措施、验收整改等各类生产活动的协调安排显得十分重要。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生产过程包括图纸识读和技术交底、二次细化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施工材料准备、人员组织与调度、施工组织与管理、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和检修、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与环境管理、项目质量验收、工程合同管理等生产环节。

?实习实训?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三)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针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工作能力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生产特点,设计能够满足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生产内容的仿真实训环境。实训环境分为施工技术准备兼办公区和仿真施工区。

施工技术准备兼办公区提供可供角色扮演的施工现场办公环境,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硬件平台,提供设计参考资料,满足建筑供配电计算、照明计算、设备和器材的选型和配置、制图和设计文档制作,提供工艺流程、规范等技术文件。即在施工技术准备兼办公区可以完成技术图纸识读和技术交底、二次细化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生产性工作。

仿真施工区可为金属结构仿真建筑房屋,采用金属网孔板与铝合金支架组合房屋模型,在房屋模型内可安装插座、线槽、线管、灯具、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和部件。在仿真施工区完成施工材料、工具、人员组织与调度、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和检修、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与环境管理、项目质量验收等生产性工作。

在教学组织上,学生按照任务要求,以小组团队、分工合作进行工作任务的解读,查找技术规范和图纸资料,进行工程设计,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施工技术,领取工具和器材并完成施工训练任务。最终的学习成果包括各项技术图纸、各项施工技术方案文本、施工组织和管理文本、质量目标、成本控制、安全管理措施、项目验收报告等文本以及工程的施工现场和调试成果。

以上的建设思路,充分体现了建筑电气工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仿真性要素,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工作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社会职业能力,例如沟通、协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等。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2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建筑拔地而起,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土建类专业,且大都设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是这类院校的重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土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理解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建设校内实训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实训基地是锻炼和提高职业技能最好的保障。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是: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强调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结构形式多样、工艺过程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需要高职教育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专业技能、善于将工程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不管是对在职大学生的教育还是对在职职工的培训都需要这样一个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应具备实训、培训、鉴定、生产、新技术推广及应用、技术研发的功能,其建设应有施工企业配合。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措施

1.实训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根本。一是按照“营造真实环境,进行教学实习实训的原则”建设土建实训基地,即布置工地现场化。按在建工程文明施工的现场平面布置要求,设置施工作业区、辅助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和办公生活区,并配有“五牌一图”。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应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在典型工程(建筑物)中,从基础到屋面,从建筑到结构,分段分层展示其建筑构造、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将建筑物的典型构造、结构等结点暴露在各相应部位,并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施工技术部分内容也暴露在展示楼中,水、电等预留预埋及设备都交叉展示在其中。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必须考虑教学过程中学生观看安全问题,设置安全楼梯和走道。整个展示场景模拟工程现场,材料、工具、设备等都是实物,直观实物能使学生将难以想象又比较重要的内容简单化。同时,学生走进实训中心,能很快转换角色,如同置身于火热的建筑工地,感受劳动的艰辛及实际生产施工的气氛,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找准自己将来的工作位置。

二是科学构建专业实训体系,系统化理念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应功能分区明确,设置综合安排学生的实训、存放实训资料等实训管理区;用于认知实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等的建筑、结构模型展示区;用于工种实训、单项实训、技能培训及鉴定的实操区及以工作过程为主综合训练项目综合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涵盖建筑构造、结构、给排水、强弱电、电气暧通设备、消防安防等方面,实现全真性建筑实体、施工工艺展示,结合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方法、建筑模型,使之成为识图构造、施工工艺活的教科书,构建学生认知模块;以展示模型为依托,再现施工现场真实情景,开发学生专项技能实训项目,构建典型专项实训功能模块;测量、安全、水电及设备在各区有机结合。以任务驱动、施工工艺过程为主线,建设全真模拟综合实训项目,构建专业综合实训功能模块。每个训练区域都要充分考虑学生训练工位,训练场地全真模拟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三是开发配套实训教材,做好教学组织。结合实训基地典型建筑工程的实际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按照“贴近项目、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开发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合作编写,整体内容分模块、模块内部设项目的“多项目、活模块”工学结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及课件、实训指导书;根据岗位(群)需求,确定岗位任务,分析工作过程、特点,确定课程及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做到现场做什么就教什么;将课堂搬到实训基地,在真实职业情境中授课,建立以施工过程为主线,层层剖析,讲练结合,实施情景化教学。学生能在课余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反复操练和实训,自主完成实训任务。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正在与相关建筑工程公司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课件,构建网络课程平台,逐步形成立体化教材,形成能够共享、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

四是实训项目要适用化。根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规格与工作特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而不是高级技术工人,校内实训基地的核心功能应当定位在基本技术及管理能力的训练;训练场地由室内、室外、施工现场等多个功能区域组成。以真实工程为载体进行模拟施工训练,由双师型教师或技师指导,学生合作完成规定任务。按真实施工图内容,完成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计算、测量放线、墙体砌筑、钢筋绑扎、模板安装、脚手架搭设、质量检查、技术资料编制等一系列工作内容;学生通过主要工种的实操技能训练如砌筑工、钢筋工、模板工等,增强对施工的认识;通过专项设计技能训练实现工程管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团队协作、发挥潜能。建筑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在校内再现工程施工实际全过程,而建筑行业的高危性加大了校内训练的安全难度、建筑生产的高消耗阻止了对某些工艺过程的训练,土建类高职学生主要应该是施工管理。

五是实训教学手段多样化。校内实训基地往往因资金、场地紧缺,规模、工位数难以满足学生实际训练的需要,设施实用性差、不配套及建设的项目不适用导致使用率低,指导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等都制约实践教学发展,采用多媒体技术是个重要的手段。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完整、全仿真地建立整个建筑、结构模型,包括垫层、基础、柱、梁、板、楼梯、阳台、雨蓬等,真实显示钢筋在混凝土中位置、形状、层次及保护层厚度关系等,展示脚手架、支撑、模板布置搭设、混凝土浇筑过程以及材料提升等,以及对施工各阶段、各部位的施工过程、施工措施、施工技术、施工方法;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的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解决了建筑物受到季节、场地限制,隐蔽工程施工后多为不可见的问题;配合施工现场录像,就能再现施工过程;利用计算机触屏技术,学生能快速、有选择地观看;实物教具展示、技师操作同时播放再现工程的实施过程,且便于反复学习、操作。我院自2010年秋季起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将所有普通教室安装了白板和触摸电视(交互式电子白板),这种新技术教学应用,使得每堂课信息量更多,内容更详实,如施工类的专业课配合施工现场远程监控及录像、动画等课件,形象直观(再现施工现场),学生则更容易掌握接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做好职业培训、行业工种技能鉴定。争取企业对学校的支持,利用从企业更新下来(捐助)的设备,节约资金。利用学校技能训练场地、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资源,实行开放性办学,为本(外)校大学生进行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培训服务;完成对企业在职职工(技术人员)、农民工和转岗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制订教学和实训计划,由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并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企业提供设备,并选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组织生产和实训,这种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职业岗位人员共同承担,可以保证技能训练和生产无缝对接。通过配置合理的工位、设备,参与行业、企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工作等。如钢筋工、砌筑工、木工、油漆工、电焊工、测量员等土建工种岗位资格技能鉴定及承办职工技能大赛,达到服务社会、地方经济的功能。目前,我院与省建设厅培训中心配合,将校内实训基地努力建成全省建筑业各类培训、技能鉴定基地。

3.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管理支持,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只要有需求,就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如建立材料、预制构件、钢结构件、设计、咨询等公司,师生成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实现校企双赢。我院利用强大的师资优势,建有设计、检测中心、监理等公司,这些校内实训基地在完成学生实训的同时,还承接了设计、检测、监理、测量、造价软件培训以及施工企业六大员培训等相关任务,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加新农村规划测量,参与的师生有1000余人次,共完成南昌、鹰潭、宜春等多个地区1089个村庄的新农村规划测绘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3

[keyword]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training base;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ining base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我国1993-今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高职教育得到重视,其教学理论逐步完善,课程建设思想逐渐统一,重新提出重视校企合作,但实建筑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作用形制及建筑创作还没有系统的进行归类研究。

建筑类高职院校下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与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建筑经济管理、市政工程技术、机电工程技术、材料工程、热能工程技术等专业类别。每个专业类别下又分设三至四个子专业,几百门课程数量巨大,因此支持完成课程实训任务的实训基地的分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实训基地的分类

(一)按实训地点分类

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按其实训地点可分为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两大类。现今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3年,多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在校两年内的专业实训内容及课程的试训、实践部分内容将会在校内实训基地内完成;一年的企业顶岗实践学习将在校外实训基地(与学校签署基地关系的企业)内完成。

(二) 按实训形式分类

1.认知实训:以课程自身知识能力需求为实践目的的实训,例如实验、认识实习、岗位参观等我们称之为认知实训,实训基地的对应建筑形式类似于实验型建筑;

2.岗位技能实训:根据课程所要求的的岗位能力分专业、分阶段进行操作性实训,这类实训基地称之为岗位技能训练中心,此类实训基地建筑特点是高度的模拟仿真性;

3.生产性实训:真实的从事岗位工作,即顶岗实践,一般在第三年的建筑企业中进行,但是有些学生实践如建筑设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设计实践是可以在校内企业(工作室或入住基地的设计企业)中来完成,这一类实训可以称之为校内生产实训,其特点是实训情境的真实性,与工作过程的真实性。

(三) 按实训建筑类型特点分类

按类型特点划分建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涵盖如下四种基地类型:1.建筑材料与结构检验基地、2.专业工艺实训基地、3.专业生产实训基地、4.设计类专业实训基地。这种分类是将功能相近的实训建筑归为一类,以便于我们对其进行类型特点研究,这四种实训基地类型是我们下一步研究与探索的重点。

二.各类型基地的功能

1. 建筑材料与结构检验基地功能

在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最终定位应该是基本建设中施工企业所需的技术岗位: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员、测量员、资料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施工企业员。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对建筑材料的知识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材料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岗位多为建材行业企业中的实验员、检验员,这就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建筑材料的全面知识。这样根据专业及课程需要,学生了解掌握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热工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等基础课程的实训部分内容会在建筑材料与检验基地内完成。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是以实验、观察、简单操作为主要手段的,因此建筑材料与检验实训基地建筑是比较典型的实验性建筑。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许多的建筑材料制品需要国家授权的专业检测站进行检测鉴定,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的社会服务职能,在取得国家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的前提下,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建筑制品以及其它性能检验的工作纳入实训基地职能范畴之内,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实训基地新理念结合材料与结构检验基地建设对外营业的检测站。

基地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的物理与力学性能检验、建筑材料与之品德热工性能检验、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成品检验三部分。

2.专业工艺实训基地功能

专业工艺实训基地包含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防水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砌体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给排水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等实训空间。专业工艺实训基地,是根据课程及工作岗位需要,按照各施工项目的施工工艺而设置的大型实训车间。由于教学中专业课程参观实践环节很难与户外真实工程同步,就算可以进行现场实地观摩,现场中一些隐蔽工程也很难甚至完全不可能看到,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就不能与实际工程项目联系上,自然也就达不到岗位练兵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教学矛盾在建筑类高职实训基地内特设立专业工艺实训基地,他将工程项目中常见的施工工艺1:1等化为实物模型,统一置于一个生产车间建筑内,称之为实训车间。实训车间内又设工艺观摩区、实训操作区、辅助教学区、储纳空间、工具间、卫生间等。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4

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色所在。受限于真实工程项目对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难以到实际工程项目现场进行专业实训,因此开展“真操实作”环境下的岗位实训尤为重要。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因实训场所配置等条件限制,仅开展了钢筋工、模板工、砌筑工实训等建筑工种岗位实训,未开展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实训;有些高职院校开展了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实训,但因为没有真实的施工现场,只能模拟完成岗位实训的管理部分内容;少数高职院校开展了“真操实作”环境下的岗位实训,但是实训的组织不够合理,不能系统地完成每个岗位不同施工阶段的相关工作,实训效果不够理想。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深入研究并改善“真操实作”环境下的岗位实训。

二、岗位实训的基础条件:岗位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适合岗位实训的实训基地,是开展岗位实训的基础条件。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等比例建筑样板模型。在岗位实训之前,需要通过建筑实体模型进行交底,让学生清楚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学生各自在施工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建筑实体模型要按施工工艺流程分层次展示,反映建筑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规范标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也在实体模型中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注意避免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按照规范标准完成每一步实训。

建筑实体模型还包括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内容,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贯彻实训任务指导书中的安全文明规定,保证实训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二)项目部。按照真实项目部构成,设置经理室、施工部、技术部、质安部、材设部、预算部等,配备计算机等设备设施,并按照工地安全文明要求进行文化建设,挂出项目部各岗位工作职责,用于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实训完成内业。项目部还设有会议室,既是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实训教师讲解布置实训任务的地方,也是实训学生开展项目部例会、探讨工程问题、进行技术交流的地方。

(三)建筑施工实训中心。岗位实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典型分项工程处理问题的能力,故针对的分项工程贵在精而不在多。围绕砌筑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两个典型分项工程展开,布置三个实训场所: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安装实训场、砌筑与抹灰实训场、钢管脚手架搭设实训场。实训场按真实项目施工工地布置好施工区、材料堆放区、材料加工区和休息区等,使用护栏对不同实训场和功能区进行分隔,设置安全通道,并挂设安全文明警示标语。

三、岗位实训的组织与开展

(一)实训任务分组。岗位实训根据实训项目场地是否能兼容分为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安装实训组、砌筑与抹灰实训组、钢管脚手架搭设实训组和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实训组四个实训组。

实训可以单独一个教学班开展,也可以多个班同时实训,但实训的分组尽量做到各组人数相同,以便每个学生都可以到相应的岗位轮换。由四个组成立一个真操实作的建筑项目,其中1个组进行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实训,另3个组进行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安装实训、砌筑与抹灰实训、钢管脚手架搭设实训等工种实训。由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实训的学生对工种实训真操实作施工场地进行管理,由岗位实训任课教师担任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实际工程项目职务,统筹组织管理整个岗位实训的运行。现场组织结构所图1所示。

(二)实训项目实施。具体如下:

1.工种实训。这是让学生通过工种真操实作的过程,了解建筑工程工种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工种相关工作的识图能力、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方法。工种实训主要分三组进行:

一是“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安装实训”组。以5-8人为一小组完成一份图纸,图纸为一个真实完整的项目,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柱、墙、梁、楼板等构造,主要训练模板工、钢筋工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二“砌筑与抹灰实训”组。以5-8人为一小组完成一份真实项目图纸,包括砌体基础、柱、墙等构造,设置有构造柱、直槎、马牙槎、过梁等节点,主要训练砌筑工、抹灰工、镶贴工等工种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三是“钢管脚手架搭设实训”组。以5-8人为一小组完成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安装实训”和“砌筑与抹灰实训”相配套的脚手架搭设,同时完成安全通道、卸料平台、钢管楼梯等架子工相关工作,主要训练架子工工种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2.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实训。即基于同?r开展的“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安装实训”“砌筑与抹灰实训”和“钢管脚手架搭设实训”三个实训来展开专业人员岗位实训工作,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现场专业人员岗位知识,从而具备现场专业人员各岗位的工作能力。如无同时开展的三个工种实训作为管理对象,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实训就是空中楼阁,不能达到真操实作的效果。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施工现场专业管理人员,施工员是该专业的核心岗位,相关现场专业人员岗位还有安全员、资料员、测量员、材料员、质量员、造价员、监理员等。所以,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实训设置了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测量员、材料员、质量员、造价员、监理员8个岗位。

在岗位实训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岗位各司其职,施工员负责实训现场组织与管理,安全员负责实训安全监督与管理,资料员负责实训资料收集与管理,测量员负责测量放线,材料员负责实训材料发放与检查,质量员负责过程控制与质量验收,造价员根据图纸计算造价并进行核算,监理员负责跟踪施工实训全过程。

具体实训过程中如施工员要完成以下工作:项目施工技术准备;编制施工方案及进度图;绘制平面布置图,编制书面交底材料;进行技术交底,完成技术交底记录;进行施工布置,按施工规范要求指导施工;填写施工日志、施工记录等相关实训资料。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5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等内容的纲领性文件。我院建筑工程系(以下简称我系)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制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施与质量控制、施工组织与管理、成本控制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建设行业一线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等岗位就业。WWW.133229.coM

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及能力体系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完善“双证书”制度,以造就建筑企业一线需要的“精施工、会管理、懂设计、通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工学结合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一”指搭建一个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校企共建的合作平台;“二”指构建毕业证和上岗证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三”指通过三阶段工学交替,实现三级能力递进,达到“零距离”就业。三级能力指基本能力、综合能力、顶岗能力,如图1所示。

(一)基本能力

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了11门学习领域课程,每一门学习领域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代表一个专向能力,因此形成11项专项能力: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建筑材料监测与应用、建筑施工放线、施工安全预防与监控、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现浇结构主体工程施工、建筑防水与装修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资料整理与归档等。

(二)综合能力

按照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以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据,创立专业综合实训,包括工程招投标训练、施工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预算、项目实施监控、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等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实训,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顶岗能力

通过在真实工作岗位上顶岗训练,使学生具备顶岗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实训基地建设要求

11门学习领域课程都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需要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室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需求见表1。

综合能力培养需要建设的实训室有工程招投标、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施工建造实训室。为培养学生的顶岗能力,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于是,形成以下建设思路:(1)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结构模型;(2)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材料检测中心;(3)将施工建造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砌筑工、抹灰工等工种鉴定中心及施工员等资格认证中心和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我院作为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既要考虑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控制建设成本。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以下建设方案:

(一)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拔地而起,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利用大型的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强大建模功能,能建立起全面逼真反映建筑结构的模型,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材料、实常数、单元类型等参数,快速、有选择地展现所要观看的构件或细部构造。

通过编制apdl程序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能达到如下的预期目标:完整地、全仿真地建立整个建筑的结构模型,包括基础垫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真实地显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各种钢筋的形状、弯勾位置的定位、钢筋弯弧内半径、钢筋的锚固、钢筋的层次关系等,都必须与真实的结构完全一致;能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能统计混凝土的体积;能统计不同种类钢筋的体积;能显示施工缝的位置等。

建筑工程有其独特性,不仅受季节、场地限制,而且技术含量高的还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多为不可见。数字式三维仿真建筑模型是以真实的建筑工程图纸为蓝本,进行1∶1的全真建模;可设置混凝土为透明的而钢筋则为彩色非透明;可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训或进行建筑翻样。

仿真建模系统将提供一个巨大的仿真演示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施工、预算等功能,使建筑视图与施工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明白。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系已与武汉广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定位于在石家庄周边承揽检测任务,同时为我系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训服务。该中心成员以武汉广益公司的试验检测人员为主,同时由我系教师指导配合,以后实行以我院优秀毕业生为该中心的主要技术力量,我系教师为指导的模式,同时兼顾教学与业务开展。并且可以聘请广益公司的技术骨干来我系进行授课与实训指导,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长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我系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开拓了渠道。

建设目标与实训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学生专项技能训练需求。该检测中心建成后可方便我系在校学生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与验收、力学性能试验等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包括水泥基本性质检测、混凝土基本性质检测、砂浆拌和物基本性质检测、常见建筑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钢材拉伸、冷弯试验及钢筋焊接试验等检测内容;能够满足本系建工、造价、监理、钢结构、建装、室内六个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2)强化施工生产性实训环节。按照建筑施工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以及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开设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建造实训项目。利用该检测中心开发施工建造取样与成品检测、工程质量与施工现场检测等实训项目,确保学生通过技能训练熟练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作任务的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该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我院提供了600m2的场地,武汉广益咨询公司已投入了近100万元的设备,设备调试已完成,建筑工程等专业学生将于近期在此中心实训。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在建设数字化三维结构、生产性检测中心的基础上,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建设测量、施工、管理三类方向的综合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主要实训室建设方案见表2。

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要成为技能鉴定、就业培训的多功能基地。我院是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已在建设厅指导下开展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等行业资格鉴定工作,因此,我们力争将建筑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建设成为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等建设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与质监总站合作将建筑工程检测实训中心建成质检员、取样员等职业资格鉴定中心。与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局合作将建筑工程施工实训中心建设成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基地,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

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08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在我院设立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该基地旨在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学校共同建设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平台。该基地于2009年2月成立了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基地建设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参加企业达38家。

校企双方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在各委员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聘请成员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将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导下,进一步扩大基地成员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员企业达到100家,以保证专业建设的需要。

结语

实训基地建设是三级能力递进培养体系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我院三维数字化建筑结构模型软件、校企合作生产性检测中心以及工程测量实训中心等三个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基本上满足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力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6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等内容的纲领性文件。我院建筑工程系(以下简称我系)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制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施与质量控制、施工组织与管理、成本控制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建设行业一线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等岗位就业。

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及能力体系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完善“双证书”制度,以造就建筑企业一线需要的“精施工、会管理、懂设计、通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工学结合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一”指搭建一个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校企共建的合作平台;“二”指构建毕业证和上岗证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三”指通过三阶段工学交替,实现三级能力递进,达到“零距离”就业。三级能力指基本能力、综合能力、顶岗能力,如图1所示。

(一)基本能力

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了11门学习领域课程,每一门学习领域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代表一个专向能力,因此形成11项专项能力: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建筑材料监测与应用、建筑施工放线、施工安全预防与监控、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现浇结构主体工程施工、建筑防水与装修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资料整理与归档等。

(二)综合能力

按照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以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据,创立专业综合实训,包括工程招投标训练、施工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预算、项目实施监控、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等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实训,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顶岗能力

通过在真实工作岗位上顶岗训练,使学生具备顶岗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实训基地建设要求

11门学习领域课程都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需要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室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需求见表1。

综合能力培养需要建设的实训室有工程招投标、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施工建造实训室。为培养学生的顶岗能力,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于是,形成以下建设思路:(1)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结构模型;(2)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材料检测中心;(3)将施工建造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砌筑工、抹灰工等工种鉴定中心及施工员等资格认证中心和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我院作为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既要考虑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控制建设成本。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以下建设方案:

(一)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拔地而起,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利用大型的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强大建模功能,能建立起全面逼真反映建筑结构的模型,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材料、实常数、单元类型等参数,快速、有选择地展现所要观看的构件或细部构造。

通过编制APDL程序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能达到如下的预期目标:完整地、全仿真地建立整个建筑的结构模型,包括基础垫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真实地显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各种钢筋的形状、弯勾位置的定位、钢筋弯弧内半径、钢筋的锚固、钢筋的层次关系等,都必须与真实的结构完全一致;能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能统计混凝土的体积;能统计不同种类钢筋的体积;能显示施工缝的位置等。

建筑工程有其独特性,不仅受季节、场地限制,而且技术含量高的还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多为不可见。数字式三维仿真建筑模型是以真实的建筑工程图纸为蓝本,进行1∶1的全真建模;可设置混凝土为透明的而钢筋则为彩色非透明;可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训或进行建筑翻样。

仿真建模系统将提供一个巨大的仿真演示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施工、预算等功能,使建筑视图与施工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明白。

转贴于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系已与武汉广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定位于在石家庄周边承揽检测任务,同时为我系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训服务。该中心成员以武汉广益公司的试验检测人员为主,同时由我系教师指导配合,以后实行以我院优秀毕业生为该中心的主要技术力量,我系教师为指导的模式,同时兼顾教学与业务开展。并且可以聘请广益公司的技术骨干来我系进行授课与实训指导,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长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我系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开拓了渠道。

建设目标与实训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学生专项技能训练需求。该检测中心建成后可方便我系在校学生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与验收、力学性能试验等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包括水泥基本性质检测、混凝土基本性质检测、砂浆拌和物基本性质检测、常见建筑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钢材拉伸、冷弯试验及钢筋焊接试验等检测内容;能够满足本系建工、造价、监理、钢结构、建装、室内六个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2)强化施工生产性实训环节。按照建筑施工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以及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开设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建造实训项目。利用该检测中心开发施工建造取样与成品检测、工程质量与施工现场检测等实训项目,确保学生通过技能训练熟练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作任务的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该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我院提供了600m2的场地,武汉广益咨询公司已投入了近100万元的设备,设备调试已完成,建筑工程等专业学生将于近期在此中心实训。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在建设数字化三维结构、生产性检测中心的基础上,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建设测量、施工、管理三类方向的综合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主要实训室建设方案见表2。

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要成为技能鉴定、就业培训的多功能基地。我院是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已在建设厅指导下开展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等行业资格鉴定工作,因此,我们力争将建筑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建设成为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等建设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与质监总站合作将建筑工程检测实训中心建成质检员、取样员等职业资格鉴定中心。与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局合作将建筑工程施工实训中心建设成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基地,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

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08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在我院设立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该基地旨在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学校共同建设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平台。该基地于2009年2月成立了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基地建设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参加企业达38家。

校企双方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在各委员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聘请成员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将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导下,进一步扩大基地成员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员企业达到100家,以保证专业建设的需要。

结语

实训基地建设是三级能力递进培养体系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我院三维数字化建筑结构模型软件、校企合作生产性检测中心以及工程测量实训中心等三个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基本上满足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力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7

一、本课题历史研究现状

目前,中职建筑给排水施工教材主要有200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安装工程识图与制图》;200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2003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安装工程识图与制图》;2003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给排水工程》;2008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安装工程识图》,可见教材将识图与施工课程独立分开,这样不利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方面,国内对建筑给排水教学研究主要有:构建“传统常规教学+CAI教学+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强化课堂教学,融合图片和动画、视频资源、实物及现场、网络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的方法;增加课程实训、加强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二、研究主要内容

整合《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识读》、《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更适合中职教育层次,形成一体化的校本特色教材。在理论课教学中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改革;在实训课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改革。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考核,将学期成绩进行过程评价,细化突出了过程教学的落实,改革考核体系。在课时分配上将理论与实践课调整为3:7,以项目教学模式为主线,配合开发给排水识图、制图、安装实训直观形象化课件,推进融理论和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化、模块化教学,最大限度地使专业课、实训课与企业岗位技能新变化、新要求保持同步。以建设“建筑设备安装”骨干专业为目标,建成安装实训室,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企业实践三部分作为整体设计,保障学生在各阶段学习的连续性、整体性。

三、研究方法

在全区范围内,就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跟踪回访调查并走访了部分企业,听取了用人单位的意见。在分析建筑设备安装专业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多年来的教学成果,对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给水排水教学进行探索研究。

四、课题开展的研究工作

(1)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和调查,结合我校实际,了解建筑设备安装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建筑设备安装行业对就业人员的能力需求,形成实地考察报告和分析报告。邀请专业教师座谈并下到教学部门和实际工地,通过问卷、座谈、收集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学生实习、就业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2)构建《建筑给水排水识图与安装》课程体系

分析建筑给排水教材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效果,结合调查报告,编制课程标准;我们构建了《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识读》与《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两门课程的整合教学方案,制作给排水识图、制图、安装实训课件库。并在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教学中实施。从实施的效果看,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较为清晰。

(3)编制教材,修订出版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设备识图与施工》由我校老师与长沙建筑工程学校老师担任主编编写完成,该教材编写工作涉及区内外5所中职学校,通用性好、推广性高。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也促进了新进青年教师学习和提高,对培养青年教师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参考资料。

(4)开发建筑给水排水专业识图、制图、安装实训课件库

建筑给排水安装实训教学结合识图、制图课件以及部分安装实训课件,在连续三届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学生中使用效果良好。与项目相关课件获得各级各项奖项14个。

(5)加快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设。

以我校建筑施工技术示范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加快“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设,实训室包括24间模拟卫生间,天煌教仪“THPWSD-1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置”四台。充分满足建筑我校建筑设备专业学生实训操作需求,同时也服务与我校其他建工专业学生见习实习需求。

(6)规范指导学生综合实训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编写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实训实训指导书》、《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图实训实训指导书》等校本教材,力求通过项目教学、生产性实训教学,切实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生产活动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技能标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把学生学习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机融合。

五、结论

本课题研究力求在理论课教学中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改革、在实训课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改革,通过改革实践,将学期成绩进行过程评价,细化突出了过程教学的落实,改革考核体系。形成任务、实训、成果“三位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以我校建筑施工技术示范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加快“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设;教材通用性好、推广性高,对培养青年教师把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蒋蒙宾,《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教育研究,2010,17(7).

[2]魏永,张凤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建设[J],科技信息,2010,03.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8

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座谈,企业调研,分析职业(执业)岗位任务,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中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领域、建筑专业化公司(地基与基础、土石方、建筑装修装饰、混凝土、钢结构、工业构筑物、工业炉窑砌筑工程等)生产与管理领域、房地产开发及建设工程咨询等领域,而且50%以上的毕业生将从事施工员岗位的现场技术服务工作。

二、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1.专业能力培养不全面山西省设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技术学院,绝大多数专业培养均以民用建筑施工为主,涉及工业建筑施工的院校寥寥无几。而作为煤炭、焦碳、冶金、重化工基地的山西省,工业建筑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较大,需要大量从事工业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而且全国8所设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冶金类高职院校中,以冶金建筑施工为专业方向的较少,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不能很好的适应冶金建筑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2.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不利技能的培养现行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从学科建设目的出发,实行理论与实践的“二元”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也脱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执业)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领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9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专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这就对我国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专业学习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加强建立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配合相关的管理措施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院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管理,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2.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是针对建筑装饰内环境与外环境的装饰工程进行设计、造价、管理、选材等的综合性建筑装饰实训基地。近年来已经成为各个高等院校作为教学的关键,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管理是致力于使学生掌握建筑装饰理论设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从事建筑装饰设计的应用型人才。

另外,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能够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的教学质量。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要素。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产学研合作实践实现一体化的运作,为社会岗位输送更高级的才人。也在学校专业招生、教学、科研方面充分的辐射到学生的未来就业,解决学生做根本最关心的问题,从而全面的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3.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方面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实践教学,实训实习及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要保证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做到安全第一,应该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并使之深入人心,在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时时刻刻的不能松懈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在开展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教学之前还要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做好应急解决措施,在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人数多可能会使老师疏于对每一位同学的管理,所以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安全管理法则一定要深入每一位同学心里,头脑中有清晰的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学校要把安全实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深刻重视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对任何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都要做到面面俱到,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使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管理进一步细化,做到科学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加强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定期检查工作

要实行定期检查制,教学教研室、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都要做定期的大检查,全面的大检查有专门的负责人,实行个人责任制,检查工种实训室的安全隐患是检查中关键的地方,还要定期进行专业性的检查,要有计划的对危险较大的设备、专业工种等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对于每次查出来的问题要做记录总结,形成专业的隐患日志,总结心得,把安全隐患消灭在最初的萌芽状态,保证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5.加强对施工工具的严格管理安全,做到科学化、精细化

1)对于施工工具的购买、领用和处置必须严格要求

对于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施工工具的检查和安全管理要放在“重中之重”,对于实践教学中需要用的工具,要有一定的规章管理制度,降低实践教学的库存使用,减少安全隐患。对于需要采购的施工工具,应充分了解其性能性质和用途。教职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施工工具储存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示,配合相关的应急解决措施,单独存放,专人看管。

2)建立高职院校施工工具出入库账目 ,经常进行核查登记 ,做好防盗工作

高效院校施工工具作为重要的物品,应该定期的对施工工具进行统计。高职院校施工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特别是有某种企图的人如果得到施工工具,严重者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在对施工工具进行发放时,要对施工工具的数量、性质、功能、领取人等相关的信息进行详细的核对,保证施工工具的损耗与登记的数据相吻合。在针对长期不使用的施工工具中间,要定时的对施工工具进行检查。部分施工材料具有挥发性和固定损耗,如果长期存放不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导致数量逐渐减少。应建立健全每学期的施工材料采购制度,避免过多的采购施工材料,造成资源浪费。

3、使用施工工具的实训室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的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操作

在高职院校施工工具的使用过程中间,常常发生事故后却找不到相关的责任人。因此应该制定责任查出制度,采取安全责任书的形式在各个部门之间互相转达签订。这样一来在事故发生后就能够及时的找出相关的责任人,排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利于落实相关事项的后期处理。对于高职院校施工工具的操作过程中间,学生应该严格的遵守施工工具的操作规范、对于新的知识点、注意事项,相关的导师应该详细的讲解,尽量避免学生自己研究、摸索,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验完毕之后,要对相关的高职院校施工工具进行很好的回收,保证施工工具的高效使用,这样也是节约资源、缓解财政压力的一个细节。在实验完毕之后,严禁学生将施工工具带出实验基地,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导致对学生人身安全的威胁。

4、认真做好长期、废弃的施工工具处置工作

高职院校施工工具即使损坏或者过期,也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问题。高职院校施工工具损坏或过期,很有可能会对上课教师和学生增加危害指数。长期施工工具的随意丢弃,在环境保护的立场上面也是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为了防止这些事件的发生,必须对长期、废弃高职院校施工工具,随时分级、分类收集,定点存放,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不得任意丢弃和掩埋。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定期进行回收,委托具有合法处置资格的单位进行销毁处理。

5.结语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是检验教学质量、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的管理更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只有建立在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相关管理制度的前提上,才能以实际工程为载体促进产学研究一体化,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经济双赢。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10

2.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缺乏成为广大高职院校的普遍现象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难度是十分困难的,建筑行业实训基地一般需要专业的配套的设施,需要有较高的资质。但是对高职院校校内企业来说,因为其资质低,申请成立较高资质的条件往往达不到。所以仅仅依靠教师,没有政府的扶持,建立一个稳定的专业技术校园生产型企业来经营和管理,是十分困难的。解决实训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课堂和实习基地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将教师课堂的教授和企业实训学到的知识进行联系和练习,其目的是使学习人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环节。但是由于建筑相关的企业不像工厂,很难一次性接受大批学生在一起进行实训,学校传统的方式是对学生进行分批次委派到各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相关专业的参观或毕业生的实习,这种方式仍然无法保证教学实践要求的水平。

3.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实训教育

传统意义上,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分为两种类型:实地观摩学习和毕业生实习,然而现场参观往往是“走马观花”,根本学不到实质性的东西,建筑工程建设的周期一般较长,关键技术较为复杂,而实训实习一般安排2-3个月,学生仅能在施工中的一段时期内学到一小部分实践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化、连续化的实训教育。

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类人才培训的预期效果

我国建筑类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企业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类人才培训水平的要求的逐渐提升,越来越注重学生实务知识的学习和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训。因此,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训,应该遵循以下思路:将建筑行业作为立足点,面向整个市场和工作一线。同时还要实现以下预期效果:为建筑行业或监理公司培养在工作现场(建筑工地)可以进行具体施工作业管理的安全技术类员工、施工技术型员工或者材料管理员工等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业才人。用一句话概括:培养出既能深入建设、生产、管理一线,同时还具有丰富建筑工程管理和工地施工经验的应用型人才。

三、关于构建工程技术类紧缺型人才实效培训体系的流程

针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实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探索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实效培训体系。实效培训体系的构建中重点实施了实际相关工程项目的技能管理培训,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不仅可以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到系统的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奠定了实践知识的基础。

1.构建实效培训体系遵循的思路

第一,设计实效培训的课时数量需要进行提升。改变原有的课时比例结构,按照新式的1∶1设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第二,依据“早实践,多实践,三年实践不断线”的指导思想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如建筑构造课程设计中将传统的学生设计方案转变为要求学生进行方案组合),由此改变原有的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建筑构造课程设计和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使学生通过自己做图,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对图纸内容表达的能力,为今后学生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建筑构造课程设计和基础课程设计中,要重点强调学生对结构施工图的解读能力,培养学生依靠个人能力完成一套建筑结构施工图。

2.培训体系包含的内容

3.实效培训体系的具体实施和安排

实效培训体系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限于版面不在此表述。

4.建立实效培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硬件、实训基地设计和组织的相关软件的水平决定了建筑工程技术实训的实施效果。校内实训基地的第一条件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能为学院提供广泛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各种施工设备和工具,其目的是让学院了解相关材料的用途;第二是建立一个施工技术练习区,这个练习区在于模拟一个小型的施工现场,通过在模拟练习区的实践使得对施工的相关方法、管理内容和相关措施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对施工场地的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三是将施工中的各个项目进行电脑演示,通过电脑演示能让学生更为生动形象的学习相关知识。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教改课题“高职土建类专业仿真实训教学的实效化策略” 的终结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XJG-10-4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建筑拔地而起,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土建类专业,且大都设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是这类院校的重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土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理解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建设校内实训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实训基地是锻炼和提高职业技能最好的保障。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是: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强调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结构形式多样、工艺过程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需要高职教育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专业技能、善于将工程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不管是对在职大学生的教育还是对在职职工的培训都需要这样一个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应具备实训、培训、鉴定、生产、新技术推广及应用、技术研发的功能,其建设应有施工企业配合。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措施

1.实训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根本。一是按照“营造真实环境,进行教学实习实训的原则”建设土建实训基地,即布置工地现场化。按在建工程文明施工的现场平面布置要求,设置施工作业区、辅助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和办公生活区,并配有“五牌一图”。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应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在典型工程(建筑物)中,从基础到屋面,从建筑到结构,分段分层展示其建筑构造、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将建筑物的典型构造、结构等结点暴露在各相应部位,并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施工技术部分内容也暴露在展示楼中,水、电等预留预埋及设备都交叉展示在其中。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必须考虑教学过程中学生观看安全问题,设置安全楼梯和走道。整个展示场景模拟工程现场,材料、工具、设备等都是实物,直观实物能使学生将难以想象又比较重要的内容简单化。同时,学生走进实训中心,能很快转换角色,如同置身于火热的建筑工地,感受劳动的艰辛及实际生产施工的气氛,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找准自己将来的工作位置。

二是科学构建专业实训体系,系统化理念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应功能分区明确,设置综合安排学生的实训、存放实训资料等实训管理区;用于认知实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等的建筑、结构模型展示区;用于工种实训、单项实训、技能培训及鉴定的实操区及以工作过程为主综合训练项目综合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涵盖建筑构造、结构、给排水、强弱电、电气暧通设备、消防安防等方面,实现全真性建筑实体、施工工艺展示,结合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方法、建筑模型,使之成为识图构造、施工工艺活的教科书,构建学生认知模块;以展示模型为依托,再现施工现场真实情景,开发学生专项技能实训项目,构建典型专项实训功能模块;测量、安全、水电及设备在各区有机结合。以任务驱动、施工工艺过程为主线,建设全真模拟综合实训项目,构建专业综合实训功能模块。每个训练区域都要充分考虑学生训练工位,训练场地全真模拟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三是开发配套实训教材,做好教学组织。结合实训基地典型建筑工程的实际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按照“贴近项目、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开发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合作编写,整体内容分模块、模块内部设项目的“多项目、活模块”工学结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及课件、实训指导书;根据岗位(群)需求,确定岗位任务,分析工作过程、特点,确定课程及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做到现场做什么就教什么;将课堂搬到实训基地,在真实职业情境中授课,建立以施工过程为主线,层层剖析,讲练结合,实施情景化教学。学生能在课余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反复操练和实训,自主完成实训任务。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正在与相关建筑工程公司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课件,构建网络课程平台,逐步形成立体化教材,形成能够共享、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

四是实训项目要适用化。根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规格与工作特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而不是高级技术工人,校内实训基地的核心功能应当定位在基本技术及管理能力的训练;训练场地由室内、室外、施工现场等多个功能区域组成。以真实工程为载体进行模拟施工训练,由双师型教师或技师指导,学生合作完成规定任务。按真实施工图内容,完成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计算、测量放线、墙体砌筑、钢筋绑扎、模板安装、脚手架搭设、质量检查、技术资料编制等一系列工作内容;学生通过主要工种的实操技能训练如砌筑工、钢筋工、模板工等,增强对施工的认识;通过专项设计技能训练实现工程管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团队协作、发挥潜能。建筑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在校内再现工程施工实际全过程,而建筑行业的高危性加大了校内训练的安全难度、建筑生产的高消耗阻止了对某些工艺过程的训练,土建类高职学生主要应该是施工管理。

五是实训教学手段多样化。校内实训基地往往因资金、场地紧缺,规模、工位数难以满足学生实际训练的需要,设施实用性差、不配套及建设的项目不适用导致使用率低,指导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等都制约实践教学发展,采用多媒体技术是个重要的手段。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完整、全仿真地建立整个建筑、结构模型,包括垫层、基础、柱、梁、板、楼梯、阳台、雨蓬等,真实显示钢筋在混凝土中位置、形状、层次及保护层厚度关系等,展示脚手架、支撑、模板布置搭设、混凝土浇筑过程以及材料提升等,以及对施工各阶段、各部位的施工过程、施工措施、施工技术、施工方法;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的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解决了建筑物受到季节、场地限制,隐蔽工程施工后多为不可见的问题;配合施工现场录像,就能再现施工过程;利用计算机触屏技术,学生能快速、有选择地观看;实物教具展示、技师操作同时播放再现工程的实施过程,且便于反复学习、操作。我院自2010年秋季起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将所有普通教室安装了白板和触摸电视(交互式电子白板),这种新技术教学应用,使得每堂课信息量更多,内容更详实,如施工类的专业课配合施工现场远程监控及录像、动画等课件,形象直观(再现施工现场),学生则更容易掌握接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做好职业培训、行业工种技能鉴定。争取企业对学校的支持,利用从企业更新下来(捐助)的设备,节约资金。利用学校技能训练场地、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资源,实行开放性办学,为本(外)校大学生进行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培训服务;完成对企业在职职工(技术人员)、农民工和转岗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制订教学和实训计划,由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并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企业提供设备,并选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组织生产和实训,这种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职业岗位人员共同承担,可以保证技能训练和生产无缝对接。通过配置合理的工位、设备,参与行业、企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工作等。如钢筋工、砌筑工、木工、油漆工、电焊工、测量员等土建工种岗位资格技能鉴定及承办职工技能大赛,达到服务社会、地方经济的功能。目前,我院与省建设厅培训中心配合,将校内实训基地努力建成全省建筑业各类培训、技能鉴定基地。

3.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管理支持,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只要有需求,就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如建立材料、预制构件、钢结构件、设计、咨询等公司,师生成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实现校企双赢。我院利用强大的师资优势,建有设计、检测中心、监理等公司,这些校内实训基地在完成学生实训的同时,还承接了设计、检测、监理、测量、造价软件培训以及施工企业六大员培训等相关任务,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加新农村规划测量,参与的师生有1000余人次,共完成南昌、鹰潭、宜春等多个地区1089个村庄的新农村规划测绘工作。

4.利用学院软硬件的优势,参与新技术推广、应用及技术研发。加强与行业协会和建设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将专业和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中;提供技术服务,承接施工项目,达到强化实训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扩大学院师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实现在技术创新、新技术推广和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服务社会的功能。我院与企业合作,兴建了绿色科技大楼;与江西昌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合作,编写了《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地下室防水施工工法》等。

5.校内实训在建设中要与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由于建筑物的固有特性,校内实训基地难以完成所有建筑施工生产实习全过程,一个稳定的能生产性实习校外实训基地是学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但校外实训基地,因校企双方缺乏利益共同点、学生在生产中缺乏安全保障、缺乏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主要是靠关系、靠“感情”,形式多于实质,难以完全真实展现;而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应用技术项目,局限高职院校研发能力普遍偏低,难以寻求到合适的项目。要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必须先让利,企业能赢利,学校也才能得利,学校和企业才能真正双赢。

校内实训基地应具有“开放性、职业性、先进性、适用性、系统性”,使之成为锻炼土建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的基础平台,同时具备服务社会、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土建专业特色的硬件依托,以达到“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张翠花.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J].职教论坛,2011(29).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12

实训是什么?实训是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实训是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实训是贯彻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实训是完成从简单到综合、从知识到能力、从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

实训教学是房屋建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当代大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实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纵观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实践环节在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其掌握程度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直接影响。然而,很多学生感觉该课程的学习难度大,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收效不大,这是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单纯地死记硬背只能是事倍功半。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两大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房屋建筑学实训教学,是对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层次、构造做法的认识实践过程,是将建筑方案设计过渡到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一次尝试,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建筑构造与建筑实体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建筑师的基本素质,并加深对建筑构造设计,即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的认识。因此,实训内容包括:了解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学会利用建筑设计专用软件绘图;掌握绘制建筑施工图纸的方法和技巧。

21世纪的教育特征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为重点。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要紧密联系实际,尽量增加实践性活动,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房屋建筑学实训的目标:房屋建筑学实训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实践,是将其所学的房屋建筑学知识和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课程结合起来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房建实训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过程,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集训。在实训中,采用真题假作,让学生逐步接触实际工程,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那么,房建实训应给予学生什么呢?

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实训篇13

一、《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操作考核的意义

1.改变传统考核方法,有助于增强项目化教学效果。传统理论试卷考试形式无法客观反映学生动手操作水平,更无法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相适应。在项目化教学中,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贯穿到实践操作中,必须通过实训操作考核学生的水平。如讲纸面石膏板吊顶施工要点时,学生能够用文字描述出施工的步骤,但是在施工现场却连主次龙骨都分不清,我们只有通过实训操作考核才能检查出其问题,从而检查项目化教学的不足之处,增强教学效果。

2.是加强实训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规范实训教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改革实验和实训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和实训,增加工艺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和实训。实行实训技能考核,有利于学生明确实训目的,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的目标。《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实训如不进行技能考核,就会导致实训课出现学生不用心、个别教师敷衍了事的不良现象,从而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操作考核方法制定的依据

1.以建筑装饰施工员职业技能证书的岗位标准为依据。职业技能岗位操作标准是详细规范岗位工人操作行为的准则,在制定该课程实训操作考核标准时应该将与岗位有直接联系的重要部分提取出来,作为依据。

2.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依据。在课程实训教学中,根据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必须按照相关国家规范和标准执行,因此制定课程实训操作考核标准时必须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依据。

三、《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操作考核的组成

该课程实训技能考核包括实训项目公共考核+专项实训操作考核两个部分,总分为100分。

1.实训项目公共考核(30分)。该项包含职业操守、实训纪律、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组织协调四个方面。其中纪律是保证实训效果的重要条件,如果实训课纪律相对松散,迟到、早退、乱说、乱动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实训课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要提高实训质量必须有严明的纪律。为此,实训纪律要与实训技能挂钩。

2.专项实训考核操作(70分)。实训操作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平时实训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的要求。为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情况,该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根据项目实施的特点及任务进度情况,过程评价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成果答辩、演讲、项目设计、制图、模拟操作、调研报告等,一些任务如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可请企业专家评价,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并获得正确学习方法的目的。其中实训报告是检查学生实训效果的重要依据,只有将实训报告作为实训考核内容之一,学生才会更好地、认真地完成实训报告,从而使实训效果得到巩固。(见表1)

表1 项目专项考核评价标准(以T型铝合金龙骨矿棉板吊顶施工为例)

四、《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操作考核方法实施效果

通过对《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操作考核方法的改革,能大大增强项目化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都服从实训考核总目标,形成全员目标管理系统。每个实训模块之间互相衔接形成有机联系,保证整个实训管理过程协调。用数据说话,逐步实现考核定量化,便于监督和信息反馈。用这种课程实训操作考核方法可行且合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