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工作要点实用13篇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整合部门资源十分必要。一是在时机成熟时,实现部分部门专网与电子政务专网归并对接;二是加快基础数据库建设,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三是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和网站平台,重点建设电子监察和行政审批等一批业务系统,统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公众层、业务层、办公层,逐步形成“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的“一站式”运行体系。

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按照把政府门户网站群打造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梳理和调整信息公开目录,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突出政民互动特色,努力提高网站为民服务、在线办事能力,加强网站群整合力度,各单位要及时更新子网站的内容,为政府门户网站提供内容保障,进一步提升政府门户网站群整体水平。

四、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安全管理。

做好设备及线路的运维管理工作。按照《信息安全等级管理保护办法》,根据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建设全县统一的电子政务专网防病毒体系。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采购统一的防病病软件,做好产品升级、防护策略制定、报警管理、病毒报表生成等工作。围绕电子政务安全工作重点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组织安全应急演练,加大必要的安全设备投入。

五、建章立制,规范运作.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2

文章 来源中華勵志网范文 w ww.zHLzw.Co M 6 200x年,我市电子政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推进政务创新、再造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体制增效益的方针,在全市机关加快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为深化“五项工程”、创建“四型机关”,优化发展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一、全面启用新版金宏系统,加快推行无纸化办公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展金宏网加快推行无纸化办公的通知》(X厅字〔2004〕6号)要求,用新版“金宏电子政务系统”,对市级“金宏电子政务系统”所覆盖的300多个单位进行软件升级,同时组织12个区市整体升级,完成全市三级机关电子政务系统的升级改版。在此基础上,全市96个市直机关,都要将金宏网扩展到领导桌面和内设处室,实现公文无纸化流转,提高公文办理效率,保证政令畅通。 二、进一步完善决策资源网,提高为领导服务水平 凡尚未完成决策资源网部门网站建设任务的部门,要在6月底前建成。已初步建成的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内容,做好实时更新工作。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要在3月底前完成向部门领导开放决策资源网工作,同时坚持做好政务信息、中经分析、国研报告、牛津分析、决策参考、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经济走势跟踪、视频新闻等决策参考资料的采编入网工作,为各级领导提供良好的网上咨政服务。 三、启用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提高实时协作和应急指挥能力 正式启用连接148个单位、300多个会议点的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除重点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服务外,还应积极为部门提供服务。各部门可申请利用该系统召开网络会议、开展网上培训、网上讨论修改文件等。 四、完成XX政务网改版,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按照“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重新组织XX政务网信息资源。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行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管理维护工作的通知》(X政办发〔2002〕56号)要求,认真做好XX政务网涉及本部门的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实时更新工作,维护政府网上形象,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五、普及公务邮件,建立公务人员网上联络沟通渠道 对现有XX政务网邮件系统进行适当改造和扩容,向全市机关公务人员开放服务。逐步取消各部门自建的邮件系统,形成全市机关统一的对外联络和公务人员之间统一的网上沟通渠道。 六、建立政府与企业网上互动沟通机制利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现有电子政务系统,研究探索有效形式,将政务网延伸到企事业单位和外地驻XX机构,建立政府与企业的直接沟通渠道。市委、市政府及其部门要及时将政策法规传递给企业,企业也应随时向市委、市政府提供信息。建立面向企业的网上调查、投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3

依托对各县(市、区)、各部门电子政务工作的全面检查和分析,基本掌握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决策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促进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

了解掌握各县(市、区)、各部门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和全国、全省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精神等国家与我省关于推行电子政务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

检查分为自查、电子政务重点工程项目检查、现场抽查三部分。

(一)各县(市、区)、各部门自查

各县(市、区)、各部门重点从推行电子政务的组织领导、建设与应用、实际效果、资金保障与社会化程度等方面开展自查。组织领导主要检查领导重视程度、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建设与应用主要检查业务应用系统、信息资源、政府网站、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保障等建设与应用情况,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发展规划、标准化、人才队伍等软环境建设情况;实际效果主要检查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带动信息化发展、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资金保障与社会化程度主要检查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行维护的资金保障、外包与托管、国产软硬件应用等情况。

(二)电子政务重点工程项目检查

重点检查列入中办发号文件和我省、我市信息化及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已经开工建设和竣工的电子政务重点工程项目,主要包括:金税工程、金关工程、金盾工程、金财工程、金审工程、金保工程、金水工程、金质工程、纪检监察信息系统、法院信息系统、检察院信息系统、外经贸信息系统、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内网平台、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宏观经济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法人单位信息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效益效果、成功经验和主要问题、对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建议等。

(三)现场抽查

根据国家、省要求和工作需要,对部分县(市、区)和部门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电子政务工作的部署的情况,效果显著的应用案例与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查结果进行检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本次检查工作的重要性,主管领导要亲自抓,积极确定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认真做好电子政务检查工作。

(二)明确分工与责任。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按照检查内容,认真做好本地本部门的自查工作,并要配合做好重点工程项目检查和现场抽查工作。自查工作既要肯定电子政务发展取得的成绩,也要实事求是地查找存在的问题。

(三)成立电子政务检查工作组。各县(市、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确定相关人员,组成电子政务检查工作组,负责对本地各部门自查材料的分析汇总、现场抽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电子政务检查工作组。

(四)确定检查工作联系人。各县(市、区)信息化主管部门、各部门要明确一名同志作为电子政务检查日常工作联系人,并请将联系人信息(姓名、单位、电话)于4月16日前报市电子政务检查工作组。

四、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自查阶段。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自查,全面总结本地区本部门电子政务工作落实国家、省市部署情况,深入调查,按照填报要求,认真填写电子政务发展状况调查表,并形成自查报告,于4月23日前报送市电子政务检查工作组。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4

2.推进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建设;

3.保障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

4.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同时,文件还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机制。这是国家首次将电子政务统筹部署并切实落实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文件,同时该文件首次将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和安全系统建设列为重点投入的领域,这将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纳入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天津市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于此天津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可以说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关键的考验期。为此,下面我代表天津市信息化办,依据国信办和天津市委、市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和要求,对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和应用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重视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工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按照设计规模建成电子政务专网。

市电子政务专网自2004年启动建设以来,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经过一期、一期扩容和二期启动三个工程的建设,建设规模覆盖已达到218家,基本上覆盖了天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机关的市区两级部门及高检、高法,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业务办公的高速、宽带的互联互通的信息通道。开通以来,专网在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相继开发了市委办公系统、市政府办公系统、市统计业务、五局联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的建议提案管理系统、市委组织系统、市复议系统和市审计系统在专网上的应用,启动了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依托专网,实现工商、地税、国税、质监等15个政府工作部门的企业信息共享,今年,还将有政协提案(党群口)系统、市金融系统、市投资建设系统等应用业务的接入。目前专网专项应用业务单位数量约120个,占全网节点总数56%,专网终端用户数量已超过2 300个,电子政务专网已经为全市党政部门认可并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去年,天津市还依托专网圆满完成了国信办政务信息目录体系原型试点项目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试点项目两项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获得了国信办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国信办之所以把全国试点工作交给天津,也是看好天津具有了一定规模完整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具备了完成试点工作的条件,是从另一个侧面对我市工作的肯定。在此,我也代表市信息化办对参与国信办试点建设的试点单位和有关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感谢,这些成效的取得与大家的努力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今年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将按照设计规模增设近170个接入点,基本建成全市党政机关电子政务专网,服务于全市电子政务建设。该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各单位要站在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信息化建设相关文件和指示精神的高度,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全力抓好专网二期建设。专网建设单位要成立专门组织,周密计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要严格按照天津市信息化大型工程项目管理要求和网络工程技术规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予以必要的人员、场地、环境保障,确保专网二期工程任务的完成。

二、要充分重视专网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提高电子政务专网应用水平。

经过几年建设,国家目录体系原型试点和安全试点已基于专网建成,部分应用业务系统在专网上运行稳定,到今年年底,天津市将建成一个规模完整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如何充分利用专网资源,提高我市电子政务专网应用水平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急切的问题。为此我市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基于专网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应用:一是要进一步深化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在目录体系原型试点的基础上,推广目录体系的建设应用规模,探索服务于应用的目录交换一体化试点;二是要加强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展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的应用范围;三是要搭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政务信息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四是要推动依托于电子政务专网的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服务支持宏观经济决策;五是要进一步加强专网门户网站建设,整合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各类政务信息资源,推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

三、要充分重视专网网络与信息的安全工作,确保电子政务专网稳定运行。

专网在过去两年进行了安全一期和国信办安全试点建设,综合部署了安全基础设施,基本建立了专网安全保障体系,在平衡风险与成本的基础上做到了适度安全,满足了专网基本的安全需求。但是,随着专网覆盖范围、应用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专网延伸试点工作的展开,专网已由过去党政机关单一PC接入的简单结构向多网共存的形势发展。这些都对专网在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专网在安全建设方面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推广安全试点工作成果。继续完善专网安全保障体系,做好专网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充分认识风险评估在专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二是要建立专网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适应专网接入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系统不断扩展、原有安全措施不断更新等需求,从组织保障,安全规划、资金支持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三是要提高专网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不断宣传、培训和学习,克服客观困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专网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缩小各部门之间的安全管理水平差距。

四、要充分发挥市电子政务中心在专网建设、维护和资源开发应用中的作用。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5

子政务再上新的台阶,正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研究者们的新课题,本文拟在梳理我国电子政务过去的发展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相关问题的分析,对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征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而兴起的政府工作方式的一种转变。但它并不仅仅只是工作方式的一种转变,从政府开始用上电脑,进行单机版的办公自动化,到组建政府局域网,进行联网协同办公,再到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和开展政府服务职能上网,电子政务已从一开始的一种工作方式的转变升级为一种涉及政府组织结构转变的深刻变革。1993年,在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首倡“E-government”以后,全世界对电子政务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各种电子政务研究机构也纷纷建立,对电子政务的概念也各有理解,甚至对电子政务的提法也各式各样,如信息化政府、网络政府、数字政府等。

总体上来说,电子政务的概念可以表述为: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二)电子政务的特征

1.电子政务类型多。政府是整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是国家的统治机构,是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职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四个大的方面,具体又分为若干小项。每项职能的实现都属于政务的范畴,而电子政务正是要通过电子化的手段来实现政府的一些职能,因此内容也非常广泛,总体上来说,包括以下几个类型:《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简称G2G,包括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等;(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简称G2B,包括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等;(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简称G2C,包括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等。电子政务繁多的类型对应了政府繁多的职能,不同类型的电子政务通常由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来完成。

2.电子政务发展具有渐进性。联合国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局与美国公共管理学会曾将各国电子政务的网站建设划分为起步阶段、提高阶段、交互阶段、在线事务处理以及无缝链接五个阶段。电子政务能够达到的阶段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与整个社会的网络环境、网民的数量、政府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处理能力等都有关系。其发展阶段是一个综合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政务经历了这样五个阶段,政府不能脱离自身情况和当地社会环境直接开展最高级别的电子政务,由起步阶段到无缝链接阶段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更新,政府组织结构的配套变更,政府服务对象的习惯引导和形成等,需要一定的时间。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政府,因为如果真正是一个符合需求的系统,政府服务对象会自然选择,而几乎不需要引导,201 1年6月上线的铁道部网络订票服务即是一个例子,在2012年春运一开始,该网站就创造了每天1O亿次点击的记录,虽然网站不堪重负,致使网民订票体验极差,但足以说明网络订票业务是一个符合公众需求的事物(铁道部网络订票应不属于电子政务范畴,本文不讨论这一问题,仅作一相似例证)。

3.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政府工作电子化。电子政务需要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不能简单理解为把现有的工作完全照搬到网上。在网络环境中,时空限制被打破,可以使原有的一些复杂的程序变得简单,也可以使原来难以操作的一些流程容易实现。例如,工商登记的名称预核准,可以使申请者预先自行在网上通过数据库比对,查看所拟名称是否已经被使用。在传统工作条件下,这一点是难以实现的,而在电子政务中则会比较轻松实现,这一微小变化也会使政府行政效率提高,申请者得到方便;又例如,在电子政务条件下,交警处罚不用当场收钱,只开罚单,由银行代收罚款,这种工作流程的变化在传统工作条件下也是难以实现的,是电子政务中的工作流程创新。

4.电子政务包含政府内部工作电子化和服务职能电子化两个层次政府本身是一个组织机构,其内部的管理和协调同任何组织内部的管理都是类似的,为了更高效率的工作,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办公也是政府自身管理的需要。通常情况下,要实现对社会服务的电子化,首先要在政府部门内部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办公。这与一个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是类似的。在实现政府内部管理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之后,再开展对社会服务职能的电子化。通常一个政府的电子政务需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如此安排实现这两个层次的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6

IT治理模式是与电子政务相配套的一种保障性措施,同时也是帮助电子政务向着理想方向发展的动力。我国的政务工作正在不断的向着公开化、透明化方向发展,电子政务在这两个方面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IT治理模式并不是在电子政务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应用,而是在电子政务开始研究的时候,同步进行建设,并且根据电子政务的发展和问题的出现,逐步的进行健全、完善,从根本上提升电子政务的各项能力,真正做到对社会有益无害。在此,本文主要对我国电子政务IT治理模式与过程进行一定的研究。

1 电子政务的特征分析

对于政务来说,要想从原来的纯人工执行到计算机执行,就必须把握好电子政务的特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电子政务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能够节省出一个较长的过渡期。经过详细的讨论和分析,电子政务的特征如下:第一,电子政务具体实施目标往往是效率为主,缺乏流程优化。我国在目前的发展建设中,属于全面进步期,政务工作非常繁忙,电子政务虽然在效率上比较突出,但是相关的工作流程要得到健全,避免在日后的政务工作当中,埋下较大的隐患。第二,业务部门主导电子政务决策。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电子政务的重点在于“政务”,而不是“电子”,一切电子化的手段都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政务工作能力,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帮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业务部门主导带来的弊端是缺少对服务对象需求的考察。政务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国家建设工作,政务工作必须分轻重缓解,同时要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结果。

2 电子政务IT治理模式

对于电子政务来说,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虽然在起始阶段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但是后续的工作并没有做好,与其他政务工作也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采用电子政务IT治理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矛盾和分歧,同时最大限度的规避电子政务带来的风险。在此,本文对电子政务IT治理模式进行一定的阐述。首先,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属于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IT治理中的决策机制。这套机制主要是为了解决电子政务“只顾效率、不顾效果”的问题。比方说,决策机制当中的高层主导式比较适合我国的发达地区,这种模式主要是政府部门高级管理层拥有决策权。而IT部门主导式,主要是由组织内的IT部门主管或者专业人员、专家进行负责。决策机制可以根据不同地方政务的不同需求来选择,充分结合了实际情况,同时能够在电子政务和人工政务以及全局政务当中,寻找到一个良好的契合点。其次,为了能够更加彻底的根除电子政务当中的问题,我们可以执行电子政务IT治理中的知识转移机制。通过采用知识转移机制,可以将问题交给专业的部门来处理,既强化了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同时可以在效率效果上寻求兼得。目前的知识转移方式有很多,比方说人员转移、文件说明、专家观察、常规化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总的来说,电子政务IT治理模式选择,一是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二是要与日后的发展战略和政务目标相结合;三是要与我国的总体发展相契合,达到高度统一。

3 我国电子政务IT治理过程研究

3.1 信息系统与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

电子政务IT治理过程必须要与治理模式相互匹配,才能在最后的结果当中,得到预期的效益。信息系统与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已经成为了目前的重要工作。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主要是通过建立COBIT框架来完成相关工作。COBIT框架是结合电子政务的特征和治理模式来设计的,主要包括四个领域,分别为IT规划和组织领域、系统获取和实施领域、交付与支持领域、信息系统运行性能与评价领域。这些领域既互相独立,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我国来说,这四个领域的独立执行或者是相互配合,足以应对电子政务当中的各项问题,在不断加入新元素的情况下,COBIT框架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桥梁,让电子政务切实的发挥出作用,而不是单纯的在效率上有所建树。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发展速度的加快,电子政务IT治理过程,应该更加健全,优化结构和实施方法。

3.2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的应用

电子政务主要是通过电子化的手段来完成政务工作,所以电子化技术的好坏对政务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IT治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保障。设施库的功能比较健全,主要有政策、角色和责任、收益等九个方面的明确界定。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应用到治理过程中,能够对电子政务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避免在一些小问题上犯错误,同时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比方说,当电子政务在执行过程中,某一方面没有做好,并且已经产生了影响,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的明确界定,以及相关框架和治理模式,将电子政务及时的拉回正确的轨道上,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错误。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经济上的损失,同时对日常政务工作和国家的战略发展都有莫大的积极意义。

4 结语

本文对我国电子政务IT治理模式与过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现有的工作来看,治理模式和治理过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电子政务的各项工作也在应有的轨道上平稳的前进。日后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其中的一些重点和和难点进行突破,不仅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建立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子政务真正意义的促进国家发展与建设,相信在日后的工作当中,能够取得更加骄傲的成绩。

参考文献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7

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政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更好地服务社会;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搞电子政务建设不是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必须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相适应,统一部署,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既要注重技术创新,更要注重行政管理观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一直以来,开会就是我国政府行政行为的重要方式之一。山西临汾,地处山区,地域面积较大,交通不算发达。政府组织一次全区性的会议,边远县区的领导在路上的时间就要花费5到7个小时,既不安全,也不方便,费时、费力、费财。2002年初,临汾市开始着手实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就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点,选择了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了突破口。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是顺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内在要求,加强上下频繁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进一步畅达政令的需要;是领导全面了解情况、提高决策科学性的需要;是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需要。

该系统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扩展性和经济性等原则,于2002年底投入运行,实现了省、市、县(区)三级较高图像和声音质量的交互式视频会议的目的。该系统从投入运行以来,截至目前共运行会议约1100次,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行政成本和会议成本。

二、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是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经过几年来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实践,人们对于电子政务工程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建设中最复杂的问题并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于政府公用平台和信息共享的实现;几乎没有一个电子政务工程不和“上、下、左、右”发生关系。根据推行电子政务工作的一般经验来看,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必须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因此需要一个既懂机关业务又了解信息技术的强有力的机构来监督、组织、协调、管理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也就是说需要一个精通业务、善于组织的机构,从提高思想认识、协调各方关系、提高认知程度、增强适应能力等关键问题入手,打破条块分割和政出多门的壁垒,避免重复建设和分散建设的浪费,保证搞好业务需求与技术方案的协调、衔接,技术开发和业务应用的协调、衔接等环节,来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

2003年初,太原市政府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初期,首先成立了专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机构:太原市政府办公自动化技术中心,组建起了一只懂政务、通技术、善管理的精干的电子政务建设队伍。机构成立伊始,他们深入、仔细地分析了太原市的特点,根据太原市是特大型省会城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原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特点,选择了建立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起点、重点、突破点。因为政府门户网站不仅是塑造城市整体形象,展示城市优势,促进国际、国内城市间交流合作,吸引技术和资金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站点与政府部门职能的紧密结合,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更有效更快捷地为社会、企业和市民提供各类相关服务。

2003年上半年,经过3个月的紧张工作,太原市政府门户网站正式推出运行。在后来的三年中,又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改版工作,已经成为了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政府网站群。在太原市非典时期、建城2500周年活动、太原面食节、太原市保先教育活动等突发事件和大型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太原市政府门户网站已经初步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业务互动”。建立了统一的域名规范,统一的邮件规格、统一的网站标识,统一的链接形式,切实地解决了“有站无网、有网无页、有页无信息”的现象,基本实现了政府门户网站“思想统一、宗旨统一、风格统一、界面统一”的要求。在国家权威机构的政府门户网站排名中,太原市政府门户网站由2002年的第36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27位和2005年的第18位,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当中,太原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速度名列前茅。2005年,信产部举办的政府网站评比活动中,在全国333个地级市里,太原市政府门户网站被评为“2005年度优秀政府网站”。

三、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信息化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是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要求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地开展政府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这是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条件。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模式办公,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办公模式,而且在这种传统的办公模式当中,个别单位、个别部门、个别人员建立起了自己的既得利益渠道。另外,由于以前没有对政府工作人员具体的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作要求,造成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偏低的现象,以致于在政府工作人员当中产生了畏难、怕麻烦的情绪,产生了对电子政务应用的抵触心理。因此,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要想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电子政务应用培训。

浙江省丽水市政府是我国较早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城市之一,在建立了自己门户网站,建立了政务资源网和政务办公网之后,还较早地应用了政务OA系统,但是由于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无法真正推广应用电子政务系统,使得电子政务在建设管理和推广应用上遇到了瓶颈和阻力。针对上述情况,丽水市政府对全市45岁以下的公务员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电子政务应用和计算机应用轮训,目前已经培训政府工作人员将近3000人;同时,为了做到以点带面,又从各县区政府办、各局委办公室抽调两名学历高、年纪轻、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工作人员,作为电子政务应用骨干进行了提高培训,从人力资源角度为丽水市电子政务推广应用工作提供了切实有力的保障。目前,丽水市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管理和推广应用工作明显排到了浙江省的前列,在2004年浙江全省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应用评比活动当中,位居地市组的第二名。

四、建设标准统一、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是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条件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8

-电子政府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远景。

-对政府改革和政府信息化工作的回顾,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对政府信息化状况及未来发展的调研结论。

-电子政府战略总体规划,包括未来要发展的主要内容(电子分组)、各子项目发展的关键事件和计划完成的时间。

-电子政府可能遇到的障碍和缓解办法与方案。

-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与结论,包括共同标准的制定、相关法律的配套、各项目的执行单位与协作单位等。

在最新的美国2002年联邦政府电子政府战略研究报告中,联邦政府改革的目标被描述为:“政府需要改革它的运作,特别是在如何推动商业活动和更好地对待公众上。”与此相适应,美国电子政府改革有三个远景:以公众为中心而不是以官僚机构为中心的政府;以成果为导向的政府;基于市场的,能够有效地促进效率和革新的政府。

美国电子政府战略进一步将发展目标分为四个方面:

-政府和公众之间(G2C):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政府服务。

-政府和企业之间(G2B):通过减少多余的信息申报减轻政府对商业的负担,同时推动电子商务通讯软件技术产业的发展。

-政府和其他政府机构之间(G2G):便捷政府间联系,及时提供信息。

-政府机构内部(IEE):提高内部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减少成本和改进政府管理质量。促进知识管理、流程优化、财务管理等企业界最优经验在政府内的实践。

在电子政府战略制定中,需要特别注重的是对前期的调研与内容规划。良好的战略设计都需要充分的调研。

如前所述,英国政府每年都对世界电子政府进行评估,寻找本国电子政府的不足,同时专门组织市民团体评价并征求他们的意见。美国的电子政府战略报告中,也专门组织对政府部门的机构、业务及希望的模式,对市民和企业期望的战略调研,其所提出的计划发展的电子分组项目每一项都列出了该项目对政府的利益和对公众、企业的利益。

完整的战略调研应该包括:

-对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模式的研究。

-对政府部门现有组织形式和业务内容与运作模式的研究。

电子政府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持续时间长,涉及到政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技术、政策、组织和制度等层面的问题,而且实施上的异常复杂性将导致实施中遇到各种阻力。因此,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之前,必然要求制定清晰、完整、符合电子政府发展规律、符合特定国情的电子政府战略和电子政务规划。电子政府发展战略和规划是各国及各地区建设电子政府和实现目标的关键,电子政府战略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决定电子政府工程的成败。-对顾客(公众、企业、其他政府机构)需求的研究。

-对政府现行业务种类的电子化可行性与理想的电子政府业务模式及其优势进行分析。

-对可能遇到的障碍和政府改革进行初步诊断。

战略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往往需耗用大量精力和时间,电子政府中技术导向的思想常常不重视这一过程。但是,实践证明,广泛、科学的战略调研是世界上优秀的电子政府工程的必要保证。

在战略调研后,电子政府战略需要对实施项目进行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包括四个方面:

-对业务进行电子分组(e-grouping)

-规划实现各电子分组的里程碑事件。

-规划完成各电子分组及各里程碑事件的时间安排。

-界定各电子分组的主要执行单位和支持单位。

2.电子政府的推进模型

在电子政府的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应当明确电子政府的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如何实施和推进。是否选择了适宜的电子政府推进模型,将直接关系电子政府具体实施的成败,以及电子政府战略中制定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以下我们介绍了美国ACCENTURE公司、GARTNER咨询公司的实施模型,最后我们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府实施模型。

2.1 ACCENTURE公司的电子政务实施模型:大构想、小起步、快发展模型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美国ACCENTURE公司(前身为美国安达信咨询公司)设计了一个标准的电子政府战略发展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电子政府的发展被分为三个阶段:

-构筑远景:要求构想要大。

- SMART项目:要求起步要小。

-战略规划:要求发展要快。

上述三个阶段揭示了电子政府发展的一般过程。首先,电子政府发展要设计清晰的远景,即电子政府要达到什么目标,未来的电子政府是什么,因为电子政府发展涉及到复杂的政府内部关系和政府与外部关系、技术发展问题、共同标准问题、法律问题等等,而且需要巨大的投资,因此先期的远景构筑对今后的顺利实施非常重要,能在今后的实施中去掉很多障碍,并减少资金的浪费。

第二阶段要求起步要小,这里提到应该以SMART项目(简单的、可衡量的、可解释的、现实性和时效性的项目)作为战略实施的出发点,由于电子政府项目开始实施时人们对它的必要性还认识不够,实施必然要受到许多阻力,特别是公务员对变革的阻力常常导致了电子政府项目的失败。因此,电子政府项目发展不能够急于求成,而应从SMART项目开始起步,通过最有效的改进政府效率,方便公务员工作,方便公众,而又不引起政府剧烈变革的项目来启动整个工程,并为进一步深入的实施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发展速度会较慢,但在基础坚实后,第三阶段要求依据战略快速发展。此时需要政府采取重大的战略性步骤推动政府计划的进行。

2.2 GARTNER咨询公司的电子政府发展四阶段模型

ACCENTURE公司的战略模型说明了一个整体的电子政府工程发展的标准过程,另一家咨询公司GARTNER公司的模型中,将电子政府的项目发展设计为由易到难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信息的网上存在阶段。在这一阶段下,企业和公众在网上可以查看政府信息,政府对工作程序的描述等内容,这样政府变得更加透明化并且改进了服务,政府间也可以沟通统计信息。

第二阶段是单向为主的互动阶段。此时的信息流仍然以外部流向政府部门为主。公民和企业可以在线填报各种信息,使用搜索引擎和下载文件标准格式,以及通过电子邮箱来提出问题。政府也可以利用局域网(LANS),内联网(INTRANET)相互沟通和进行业务联系。

第三阶段是具有双向互动功能的全面业务处理阶段。此时政府可以进行全面的网上办公,纳税、认证、投票、签证护照办理等业务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政府部门间也可以实现网上公文流转。与前一阶段相比,此时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要求很高,相关技术的使用非常重要。

电子政府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持续时间长,涉及到政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技术、政策、组织和制度等层面的问题,而且实施上的异常复杂性将导致实施中遇到各种阻力。因此,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之前,必然要求制定清晰、完整、符合电子政府发展规律、符合特定国情的电子政府战略和电子政务规划。电子政府发展战略和规划是各国及各地区建设电子政府和实现目标的关键,电子政府战略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决定电子政府工程的成败。第四阶段是变革、整合与创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通过业务和机构的整合,政府提供所有业务的“一站式”服务,此时技术障碍已经基本解决,更需要的是政府对文化、业务过程、部门责任分工等做出重大调整,此后成本节约、顾客满意度和政府工作效率都会达到最高的水平。

2.3 KM-eGov的电子政府实施模型

基于对电子政府的长期关注与研究,以及对我国政府业务的了解,我们提出了侧重于电子政府实践中具体操作的KM-eGov实施模型,

KM-eGov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建立在对中国政府业务理解和对世界电子政府发展研究的基础上

-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开展电子政府建设

-以用户导向为指导原则

-以建设政府知识管理系统、一站式服务为应用重点

以下我们简要列出了四个阶段中主要的工作内容:

-制定(调整)电子政府战略和总体规划

·组建电子政府协调机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

·电子政务现状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

·电子政务需求调研(用户需求调研、政府内部调研)

·电子政府概念设计(规划研究、确定备选电子政府的重点工程)

·多种方式、多角度进行规划论证(规划科学性、明确5年内电子政府重点工程)

·对外电子政府规划(宣传、明确主要任务)

-明确当前(2~3年内)的工作重点、制定专项工程规划与实施方案

·确定工作优先级,明确近期的工作开展重点

·清晰界定工作边界,任务分解、工程立项

·明确任务责任方、选择工程实施方

·由实施方提交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方案

·进行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方案认证

电子政府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持续时间长,涉及到政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技术、政策、组织和制度等层面的问题,而且实施上的异常复杂性将导致实施中遇到各种阻力。因此,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之前,必然要求制定清晰、完整、符合电子政府发展规律、符合特定国情的电子政府战略和电子政务规划。电子政府发展战略和规划是各国及各地区建设电子政府和实现目标的关键,电子政府战略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决定电子政府工程的成败。-启动、实施当前重点工程

·责任方实施方共同组建工作实施组

·全面启动专项工程

·由责任方对专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双方密切配合,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汇报和阶段验收

-获得阶段性的工作成果及经验总结

·工程实施完成、工程验收

·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

·试运行和调试

·工作经验总结和宣传

按照上诉四个步骤的顺利进行,即将完成一轮电子政府建设。电子政府的建设将上升到新的水平和阶段。然后根据这一轮工作开展的情况对大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明确下一轮的工作重点,开始新一轮的建设。(编选:)

《关于申报“特约研究员”认证的通知》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9

二、政务公开工作情况

我镇严格执行《县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基本目录内容保障方案》文件要求,坚持“及时、快速、高效”原则,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公开信息及时。坚持全面、及时、合法、真实地公开与群众切实利益有关事项、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镇村及各部门重要决策、月度财政收支情况、工程项目招投标、基础设施项目、为群众办的实事等。积极与农经站、企管办、财政所、民政所、劳保所等部门进行定期、不定期座谈,建立成员单位联系会商制度,确保信息及时。二是公开内容规范。严格执行县里统一标准格式进行信息编辑,制定《网站信息保密审查制度》,对信息把握好审核、公开、反馈三个环节,确保信息有效、规范和准确。三是公开时限高效。制定网站管理办法,规定公开时间与公开内容相配套,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即每月公开一次;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即在阶段工作完成后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三、政务服务工作情况

一是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制发《关于进一步明确部门便民服务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并在门户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了我镇所有便民服务事项,内容包括国家基本目录第三类的共计25项服务事项。出台了《服务群众主要事项》、《电子政务代办员工作制度》、《电子政务工作流程图》、《电子政务服务群众事项流程》等,对代办点实行首问负责制、直接办结制、受理承诺制、“阳光”办理制和责任追究制。目前,为全镇所有电子政务代办点制作了有关代办制度、服务事项等的宣传字牌,并挂牌上墙,方便群众了解工作规程和办理相关事务。二是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应用及建设。制定了《电子政务内网管理细则(试行)》,全镇现有电子政务代办点14个(包括镇设立的综合服务窗口),并全部配备了电子政务代办员。目前,我镇14个电子政务代办点全部接入政务内网,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全部正常使用。同时,我镇加强对政务机房的深入检查,严格对照省市和县有关文件对政务机房建设的各项要求,逐项比对,重点检查了空调、电源、节能、消防、布线、制度管理、卫生等情况,对存在问题立即整改,确保全部设备正常运行。目前,镇属各单位全部接入机房政务内网,所有成员单位随时操作电子政务系统,完成表单录入、办理审核等各项工作。印发了《村镇两级电子政务代办员通讯录》,强化镇村两级工作联系,形成强大合力。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镇在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较突出问题:一是网站创新方面还不够,信息及时更新、电子政务管理使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各代办点人员年龄偏大,计算机知识程度不高,对业务办理和操作也欠熟练;三是便民服务措施还不多,镇村两级需要进一步加强配合与协调。

五、下一步打算

1.全面规范工作流程。及时提供政务信息,定期维护网站内容,确保公开内容准确规范,政务系统高效运转。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10

近年来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机制充实力量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应当说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是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去年月市里调整充实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成立了市电子政务学会、电子商务协会和软件业协会。机构建设逐步健全绝大多数县区都成立了信息办和政府网管中心市直部门大都建起了网络系统。二是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目前政务信息网络已覆盖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军分区等办公区所有楼宇和部分区域的市直单位进行了网络综合布线的计算机接入市政府网管中心。从省到我市的电子政务骨干网络也已全面开通。三是电子政务深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去年月份市政府推行了“红头文件”上网制度这项工作我们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系统公文流转交换、多媒体的多种应用加快了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最近在国家信息产业部主办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应用调查中我市获得了“全国地市电子政务应用调查建设奖”在《电子政务》杂志公开的《中国城市政府门户网站评价排行》上“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在多个城市中取得第名在山东省市中我市取得第名的好成绩。四是基础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建成和完善了招商引资、统计、工商企业、旅游、政务信息、法律法规等一批数据库及应用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电子政务专网正式运行后对于畅通政务信息、落实政府决策提高政务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在短短的几年里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在基础设施配备、队伍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多方面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上到下逐步地发展起来。这既是各级、各部门关心、重视和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办公室系统的同志们辛勤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一定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再上新水平。

当然从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总体情况看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多头建设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组织保障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二是个别县区和部门对电子政务建设组织力度不够队伍建设、技术力量还不能适应新任务的要求。三是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依然存在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层次应用开发与资源整合进展缓慢。四是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建设滞后。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我们必须明确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推进政务公开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电子政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针对电子政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到××年全市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工作要达到全面建成“三网一库”的枢纽框架及应用体系在内网办公网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标准统一的政务专网使政府门户网站外网真正成为政务信息、行政办事和便民服务的重要窗口使电子政务成为政府办公部门处理行政业务的重要支撑手段。切实做到在基础数据库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初步形成电子政务在信息化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各县区也要在××年上半年完成专网开通市直部门在××年月份前完成与市政府专网的联通和网上业务工作。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工作的领导和规划工作。为了加强对全市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徐景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市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要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协调推进防止各行其是避免重复建设。各县区也可以参照市里的做法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根据中办、国办有关文件规定各级政府办公室的职责是负责本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指导、管理工作和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负责电子政务的安全保密工作负责本级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各县区分管这项工作的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尤其要在制度、协调、队伍、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各级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部署要求统一搞好规划防止各行其是。要结合我市实际瞄准国内先进水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对电子政务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整合研究制订并出台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中、长期规划制定分步实施的工作计划使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协调有序地向前推进。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都要组织专门班子或指定专人负责制定本区域、本部门的电子政务专项规划。市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既要编写好全市的规划又要对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进行督促指导确保规划覆盖面更广预见性更强指导作用更大。

二尽快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以需求为动力以应用为基础依托公用、专用基础通信网络设施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设结构合理、边界清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系统支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和应用体系形成以专网全国党政系统为主体、外网市政府互联网站为辅助内网政府办公室系统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网站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比较成熟市政务专网网站和平台起步良好。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努力将外网网站建成各级党政机关集中向社会政务公开信息、提供便民服务、网上办公的统一平台专网平台建设要以政务决策支持、办公辅助、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通过逐步规范和完善整合利用现有可用网络资源基本形成全市各级政务部门互联互通、信息交流、公文交换、资源共享、协同办公的基础网络平台、信息交换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和应用服务体系。

三切实加强应用系统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是最终目的。当前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要从网络、网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转到应用、转到深层次开发上来加大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一是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主要是政府办公业务资源、政务决策服务、社会信用、社会保障、综合地理等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二是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设计好我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启动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建设。三是认真搞好网上协同办公服务。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和“一站式”行政审批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业务处理流程方便群众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四是加快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网上服务项目。实现政务公开信息、行政审批、网上办事和网上交流将以前“你申请、我审批”改变为“你需要、我服务”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强化电子政务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工作要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建立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有效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一是要使用必要的信息安全技术和设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积极防范病毒侵袭建立健全灾难备份、监控等体系、认证体系等确保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安全。二是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上网的审核制度凡上网向社会公开的政务信息必须经本单位、网络管理部门及保密部门的审核。三是全市党政机关在实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类计算机系统和信息资源要与因特网实现严格物理隔离。四是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有关规定加强电子信息安全机制建设和日常管理。五是按照临政办发号文件要求一律使用国产正版软件。各级信息办公室或网管中心要会同保密部门做好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监督管理发现违反有关安全保密管理规定的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立即整改。凡因违反有关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有关规定造成泄密或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人员培养和推广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环节各级各部门要重视各类信息人才的引进、培养及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抓好信息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技术队伍的规划管理能力和把握政务需求的能力努力培养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机关业务的专业队伍。

二、关于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

最近省政府在济南召开了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会议。韩寓群省长、刘宗元秘书长到会并讲话对加强和改进办公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和韩省长讲话精神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府办公部门的工作简要提几点意见。版权所有

一围绕中心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抓落实是检验我们办公部门的工作是否有效服务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办公室必须首先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目标、工作思路、工作部署开展工作。一方面要落实责任强化制度约束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抓好督查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领导交办的事项予以跟踪落实。在这方面要做到敢字当头敢督、敢查、敢办注重实效。同时还要树立“大督查”观念善于运用综合手段抓好落实注重以落实效果为评价依据健全督促检查制度形成重视落实、监督落实的激励约束机制。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11

各级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部署要求,统一搞好规划,防止各行其是。要结合我市实际,瞄准国内先进水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对电子政务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整合,研究制订并出台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中、长期规划,制定分步实施的工作计划,使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协调有序地向前推进。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都要组织专门班子或指定专人负责制定本区域、本部门的电子政务专项规划。市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既要编写好全市的规划,又要对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进行督促指导,确保规划覆盖面更广,预见性更强,指导作用更大。

(二)尽快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以需求为动力,以应用为基础,依托公用、专用基础通信网络设施,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设结构合理、边界清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系统支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和应用体系,形成以专网(全国党政系统)为主体、外网(市政府互联网站)为辅助,内网(政府办公室OA系统)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网站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比较成熟,市政务专网网站和平台起步良好。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努力将外网网站建成各级党政机关集中向社会政务公开信息、提供便民服务、网上办公的统一平台;专网平台建设要以政务决策支持、办公辅助、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通过逐步规范和完善,整合利用现有可用网络资源,基本形成全市各级政务部门互联互通、信息交流、公文交换、资源共享、协同办公的基础网络平台、信息交换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和应用服务体系。

(三)切实加强应用系统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是最终目的。当前,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要从网络、网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转到应用、转到深层次开发上来,加大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一是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主要是政府办公业务资源、政务决策服务、社会信用、社会保障、综合地理等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二是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设计好我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启动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建设。三是认真搞好网上协同办公服务。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和“一站式”行政审批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业务处理流程,方便群众,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四是加快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网上服务项目。实现政务公开信息、行政审批、网上办事和网上交流,将以前“你申请、我审批”改变为“你需要、我服务”,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强化电子政务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工作,要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建立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有效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一是要使用必要的信息安全技术和设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积极防范病毒侵袭,建立健全灾难备份、监控等体系、认证体系等,确保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安全。二是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上网的审核制度,凡上网向社会公开的政务信息,必须经本单位、网络管理部门及保密部门的审核。三是全市党政机关在实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类计算机系统和信息资源要与因特网实现严格物理隔离。四是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有关规定,加强电子信息安全机制建设和日常管理。五是按照临政办发[20*]152号文件要求,一律使用国产正版软件。各级信息办公室或网管中心要会同保密部门,做好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监督管理,发现违反有关安全保密管理规定的,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立即整改。凡因违反有关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有关规定,造成泄密或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人员培养和推广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环节,各级各部门要重视各类信息人才的引进、培养及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抓好信息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技术队伍的规划管理能力和把握政务需求的能力,努力培养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机关业务的专业队伍。

二、关于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

最近,省政府在济南召开了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会议。韩寓群省长、刘宗元秘书长到会并讲话,对加强和改进办公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和韩省长讲话精神,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府办公部门的工作,简要提几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抓落实是检验我们办公部门的工作是否有效,服务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办公室必须首先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目标、工作思路、工作部署开展工作。一方面要落实责任,强化制度约束,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抓好督查,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领导交办的事项予以跟踪落实。在这方面,要做到敢字当头,敢督、敢查、敢办,注重实效。同时还要树立“大督查”观念,善于运用综合手段抓好落实,注重以落实效果为评价依据,健全督促检查制度,形成重视落实、监督落实的激励约束机制。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12

首先,是提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以往发生的财政资金安全案件,大都与伪造纸质凭证和公章有关,而且伪造手段越来越高,门槛越来越低,亟需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予以解决。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加强管理,二是技术支撑。实行支付电子化,在业务上实现链条式管理,在技术上引入安全支撑控件,建立更科学的信任体系,从根本上实现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防抵赖和防篡改。大量工作由计算机控制并完成,减少了人工干预,也降低了故意违规的风险。可以说,支付电子化是目前条件下进一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第二,是提高效率、厉行节约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国库集中支付工作量成倍增加,财政、人行、预算单位和银行的业务人员手工签章、逐笔打印、往返跑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效率低、易出错。传统的管理方式必须创新。支付电子化改变了以往半电子、半手工的处理方式:取消纸质凭证流转,不再人工跑单;加盖电子印章,不再人工签章;实行电子校验,不再人工核对;通过自动对账,及时发现问题。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学角度看,支付电子化是一次典型的“帕累托改进”,符合激励相容的要求,是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财政管理创新、节能增效的有益尝试。

第三,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今年初召开的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全覆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优势就无法充分发挥,改革也难以深化。支付电子化,可以有效解决“集中式管理”所带来的“效率”和“区域”的限制;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从人工核对到计算机自动控制的转变;可以有效消除财政、人行、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加强财政财务监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基层银行网点不足、清算时间过早等制约乡镇国库改革的瓶颈。通过全面推行支付电子化,国库改革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同时,其他各项财政改革,如非税收缴、政府采购、工资统发、农民直补等,都可以沿用这套体系,从整体上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第四,是提升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关键一环。近年来,财政信息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实事求是地讲,无论纵向看还是横向比,财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偏慢,各级财政部门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规划不衔接、标准不统一、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比较突出。楼继伟部长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他在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国库集中收付系统为主体,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完整业务生产系统。支付电子化要求把业务单据的整个生命周期纳入系统管理,指标流、资金流和业务流都集中到电子凭证这个载体上,实现业务生产系统的整合;要求统一标准规范,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海量数据的汇集与处理;要求建立横向、纵向的部门信息系统自动衔接机制,实现深度数据共享和分析。将来,整个财政管理的信息化都要以支付电子化为基础向外拓展,最终形成全链条闭环的财政管理系统。因此,支付电子化肩负着带动财政信息化工作全局的使命。

支付电子化从2007年中央本级试点,到2013年十二省市试点,“六年磨一剑”,经历了创新、论证、实践的艰苦过程。试点工作中,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通力合作,公安部等部门大力支持,各家银行、试点省(市)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基层预算单位、相关信息安全厂商和开发公司全力配合,近千名同志直接参与,大家为试点工作的成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此,我代表财政部,对参加前期研发、试点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着力巩固支付电子化的试点成果

从试点的结果看,支付电子化起步扎实,发展势头良好,全面推广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为此,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决定,省级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全面推行电子化管理。

已开展试点的12个省市,支付电子化的实际效果逐步展现,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如河北1至8月电子化支付资金610多亿,减少纸单14万张、签章66万个;重庆利用支付电子化较好解决了纸质单据从银行向预算单位传递慢、易丢失的问题,受到预算单位的一致认可;辽宁实行支付电子化以后,一次性审核2500多条授权支付额度,整个签章过程只用了50秒;河南建立了数据同步检查机制,规范了银行系统功能,有效杜绝了“先清算后支付”违规操作的可能;安徽实现了直接支付全程网上办理,预算单位不再邮寄纸质申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预算单位纷纷要求尽快加入试点;湖北试点了“自助柜面”系统,预算单位足不出户就可办理资金支付,省去了写支票、来往银行、排队等候的环节,以前半天才能完成的业务,现在只用半个小时。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试点工作的另一个宝贵经验是思路的创新,做到“小手术,大效果”。财政国库工作服务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财政、人行、银行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支付电子化的基本思路是以各方的系统为基础进行嵌入式优化。简单说,就是利用一套标准规范、“支撑控件”和“自助柜面”两个软件,打通财政、人行、银行三个系统,实现财政、人行、预算单位、银行四方电子化管理。

试点经验表明,支付电子化的理念、方向和路径是正确的,符合有关各方的愿望和要求。巩固和发展前一阶段的成果,试点省市要继续当好排头兵,为全国提供榜样和示范。

一是继续创新管理模式。试点省市财政部门要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基础,以支付电子化为契机,把工作重点放到创新管理模式上来,重点完善支付电子化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建设,研究优化工资统发、公务卡等批量支付业务的效率问题,同时要安排部署地市的支付电子化应用,研究县乡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流程简化问题。国库司也要继续下大力气抓,提出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形成全国基本统一的管理模式。

二是尽快向纵深推进。人民银行和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比较领先,在支付电子化工作中给了财政很大支持和配合。但是,人行和银行的网络系统是“上下一条线”的全国统一部署,改造难度比较大。下一步,试点省市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做好系统自动化衔接,督促银行做好相关系统的完善工作。同时,试点省市要尽快扩大电子化管理的覆盖范围,扩展到所有集中支付业务和预算单位。

三是加强技术保障。安全问题永远是最重要的问题。实施支付电子化以后,资金安全、支付效率大幅提高,但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以前出问题是局部的一个点,现在网络都是贯通的,如果出问题就会造成全局性的影响。况且开弓没有回头箭,电子化管理以后,就很难退回到手工操作了。我们要从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环境,弥补短板,查漏补缺,让我们的信息安全基础更牢固。试点省市财政部门,要特别重视并加强技术实施的可靠性、安全性,系统开发和改造要严格按照中央制定的标准规范进行;要按国家要求实施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电子签章等配套安全设备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必要时请权威机构测评;要加快电子审计和容灾备份系统建设,不管冷备份、热备份,一定要有备份系统,条件不够就在当地备份,条件够了就在异地备份。各级财政信息技术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技术支撑。

三、严格落实支付电子化的核心任务

支付电子化涉及观念理念更新、业务管理协调和工程技术实现,实施工作千头万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财政部门牵头这项工作,既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也要通盘谋划、突出重点,关键是严格落实以下四项重要任务:

第一,大力加强支付电子化制度建设。支付电子化是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的重大转变,改变了国库支付管理的技术环境和基础,这就对国库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建立电子化条件下的新型信任体系,按照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印发的支付电子化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保障财政资金支付管理体系的安全。二是要将电子化融入到日常的业务管理中,调整业务审核流程、凭证管理内容和印鉴管理方式等原有制度规定。三是要做到合法、合规,根据有关法律要求,财政部门要与人民银行、银行签订业务办理协议,组织预算单位与银行签订“自助柜面”服务协议等。各地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框架不变的基本原则,具体做到三个不改变:不改变“先支付,后清算”的支付体系,不改变银行的服务职能,不改变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主体地位。

第二,严格遵守支付电子化标准规范。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总行及相关部门,根据满足信息交换和信息安全的双重要求,共同研究制定了支付电子化相关业务和技术标准。这套标准规范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互联互通的“灵魂”,是“硬要求”,各地一定要严格执行。财政部正在逐步建立全国财政系统标准化体系,使之成为财政信息化的引领和驱动。各地财政部门也要树立标准化意识,不断强化标准规范的约束作用,在支付流程调整、业务系统改造、安全服务应用等方面,严格遵守中央制定的支付电子化标准规范。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和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汇报、沟通、确认,以便补充完善。

第三,统一部署安全支撑控件。在全国范围,如何实现跨人民银行、银行等多部门的信息交换,保障资金安全有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经过两年努力,攻关小组成功研发了安全支撑控件这一重要“抓手”,它把数字签名、电子印章、安全传输等功能进行封装,供各类业务系统调用。为了让安全控件真正发挥作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总行聘请国家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对该产品进行了安全加固。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人行和银行使用这个软件时,要统一向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总行申领,经批准后免费使用。今后,要逐步把它做成硬件,即插即用,最大程度地减小实施工作量、提高设备通用性。

第四,全面规范自助柜面业务系统。为实现全国80多万家基层预算单位“一站式”服务的目标,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各家银行开发了自助柜面业务系统。这个系统是银行传统柜面业务的延伸,不仅能有效解决预算单位地域限制和银行基层网点不足、清算时间过早等突出问题,还有助于规范银行行为,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是财政、银行互利共赢的具体体现。银行要按照“系统在总行、数据在分行”的思路,加强自助柜面的建设,打通业务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从管理和技术层面压缩违规操作的空间。各地财政部门组织预算单位使用全国统一自助柜面系统,不得再单独向银行提出类似业务需求。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自助柜面系统由财政部牵头验收,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自助柜面系统由省一级财政部门牵头验收。财政部将会同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制定验收标准。

四、全力做好支付电子化的推广工作

支付电子化,是全面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攻坚克难的决心、科学创新的手段、务实高效的举措,集中资源,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这项工作,力争早日取得成效。目标要求是,全国各省、区、市到明年上半年以前完成省级支付电子化实施,具备条件的地区,今年年底以前完成省本级实施。已经开展类似工作的地区,要依据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总行联合印发的支付业务电子化管理暂行办法、标准规范进行对照检查,按统一要求改造业务系统,使用全国统一的安全支撑控件和自助柜面系统。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支付电子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织好实施。地方财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主动抓、亲自抓,制定明确计划,督促落实责任;要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工作质量;要把握重点,切实加强资金安全是第一要务。另外,省级财政部门还要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思路,积极发挥对所属市、县和乡镇支付电子化管理的统一规划、指导作用。其中,“两级建设”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负责支付电子化管理的主体建设,“五级应用”是指中央、省、市、县和乡镇财政统一使用。

二是建立协调机制。支付电子化是一项多部门联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地方财政部门要搞好协调和服务,切实发挥牵头和枢纽作用;要与人民银行积极配合,确保按照规范性要求开展实施工作;要加强对银行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要协调好预算单位的业务调整,在加强资金安全的基础上,为预算单位提供便利;要统筹安排好软硬件厂商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服务。

电子政务工作要点篇13

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公众参与积极性的不断高涨,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的需要,电子政务以其具有的时代性特点顺应了政府的改革浪潮,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为了规范电子政务建设,使之走向科学民主化,对电子政务进行绩效评估则显得很有必要。

一、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认识

根据笔者的理解,并借鉴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概念定义如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就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采用一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采用科学的评估方式方法,对电子政务运行的业绩和效益所做出的客观、准确、全面、透明的综合评估。

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意义

(一)有利于抵御建设风险。众所周知,电子政务建设具有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投资具有沉淀资本的特性,据相关的资料显示,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在未来的四至五年内,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投资总额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投资数额。因此,采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来抵御电子政务建设的风险,对投资成本进行科学评估,很有必要。

(二)有利于提升电子政务绩效。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能够帮助政府了解电子政务运营的现状,并及时发现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改善电子政务的依据。通过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对评估报告进行仔细研究,改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加强管理,合理运用电子网络与信息资源,提升电子政务绩效。

(三)有利于提高政府信誉和形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服务于民,因此评估的过程必须是透明和公开的,是要向人民群众进行公示的,以便加强群众对电子政务的了解,便于公众监督的引入,从而获得公众对政府工作理解与支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电子政务向着科学民主的方向发展。

三、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首先,就评估主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大致是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评估,评估主体与方式较为单一。其次,就评估指标而言,我国尚未形成一套比较统一的指标体系,致使各地相关的评估标准、方法、内容、工具等参差不齐。再次,就评估流程而言,不少部门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没有清醒的认识,将其看作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或者说是奖惩依据,形式作风严重。

(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利用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不仅是对当前工作的总结,而更应将绩效评估和改进有机结合,为后期绩效的改进提供帮助,最大限度体现绩效评估的价值。对于被评估对象而言,评估结果可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加以引导,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单位还是将考核结果当成批评或者表扬的依据,更不会想着如何改进。

(三)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法律法规不健全。古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发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必须要有法律作为保障。而当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是绩效评估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这很容易使电子政务向着无序方向发展。

四、改进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首先,确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因此评估主体应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可以从政府、公众、社会共同参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其次,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要涵盖电子政务的方方面面,管理模式、人员机构组成结构、业务流程等内容都要包含在内。

(二)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法律法规建设。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必须通过立法工作来体现,要想改变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 就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立法,逐步建立电子政务建设的法规体系,切实加强电子政务评估相关制度建设。

(三)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应用机制。要清楚认识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的价值和意义。要使绩效评估结果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就必须完善相关的应用机制,与奖惩挂钩,激发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改进并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切实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