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机技术论文实用13篇

发射机技术论文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1

1.2低相噪捷变频技术在信道编码的调制过程中,对本振信号相位噪声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必须保持绝对低的相位噪声和宽频带捷变频,不然就有可能造成调制误差比降低,使信号不能被正确地接收。要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那么使用高中频变频技术以及高稳定的参考源是一个好的办法。新型的数字电视激励器就采用了2次变频的方案,满足了对于捷变频功能的需求。

1.3功率检测技术数字电视发射机的输出射频功率是控制整机的主要参数,所以及时地获得输出射频功率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检波器对该功率进行检测。新型的数字电视激励器采用了数字采样的技术,从而让有效地解决了输出射频功率检测中的精确性的问题,其中所具备的新的检测系统能够对数字电视发射机的输出射频功率进行精确地检测,从而对数字电视发射机能够进行准确的控制。

2比较国外数字电视发射机和国内数字电视发射机各自的优势

数字电视发射机在国外的研究和生产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制造上各方面都趋向了成熟。就目前来看,国外的数字电视发射机主要具备了以下几种优势:水冷发射机、数字激励器以及缝隙的填充器。数字电视发射机在我国的开发是从2002年开始的,但是当时因为国外封锁了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核心技术,而单频网适配器以及数字激励器等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关键部件只能够依靠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数字电视的开发和研究。但是因为有多年的模拟发射机的生产技术的积累,所以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射机的生产技术也发展迅速,在上述的关键技术被突破的基础上,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射机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目前而言我国的设备在技术水平方面已经与国外相当。

国产的设备因为配合了我国的国标,所以在推广时占有相当明显的优势,而且发射机的生产厂家由于与国标的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和实验,所以已经掌握了覆盖测试参数、单频网技术等最新的技术。可以想见,数字电视的覆盖在进行前期的设计和规划时因为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来进行,所以这个系统工程并不存在统一的模式,那么运用国外的产品就无法更好地施行“因地制宜”,而且在技术支持方面和售后的服务方面国外的数字电视发射机由于存在的空间和地区差异,所以并不占优势。相反,国内的数字电视发射机由于技术的进步目前占有较大的优势。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2

1.提高钻井射流在井底工作效率

20世纪初,随着喷射钻井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石油工程的钻井效率,还能够确保钻井的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节省了一定的石油工程建设成本。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相关技术人员发现,喷神钻井在正常运行状态时,如果将高射流逐渐调高的话,就会加快钻井的速度,而这一施工过程一般需要借助泥浆泵所实现的。但是,这势必会对泥浆泵体积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柴油机功率过大,运输起来十分不便,增加了石油工程设备费用而对支出,还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燃料的浪费。因此,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钻井行业共同关注的看问题。由于钻井射流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受到很多条件因素的限制,我国对于钻井射流并不全面,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水射流技术体系。

1.1喷射钻井水力参数设计新方法

由公式进一步可以推导出钻井射流到达井底岩面各水力参数的计算模型。传统的喷射钻井水力设计理论和方法,是由喷射钻井奠基人H.A Kendall和W C Goins在1960年按钻头喷嘴出口处获最大功率、最大冲击力或最大喷速而建立的。

1.2研制新型加长喷嘴牙轮钻头

通过上文描述,可以得知,如果把喷射距离缩小至射流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就可以使井下的动压力和谁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们就以实际的牙轮钻头喷嘴为例,当其与井底保持在一定的距离时,如果我们将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缩短至允许的范围内,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井底的动压力和谁功率就会迅速提高。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要对牙轮钻头喷嘴进行不断的研发和分析,研制出更多新型的牙轮钻头喷嘴,这样才能加快钻井速度,逐步提高石油工程开采效率,为我国石油企业带来更多可观的经济效益。

2.自振新型射流理论及应用

20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水射流技术被应用于石油工程中,而自己振动射流作为当时常见的新型水射流技术,受到了石油行业的高度青睐,这种水射流技术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流体自己振动的本事,将一些连续射流转变为断续性射流,形成一个涡环流,由于这种涡环流的压力较低,常常会出现空化的现象,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对粉碎的岩石表面进行快速的清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水射流技术。

2.1谐振腔基本关系式和结构数学模型

根据瞬态流理论和水声学原理,当流体通过各种类型的谐振腔出口收缩断面时产生压力激动,这种压力激动反射回入口处与来流的压力脉动叠加形成驻波,当激振频率与射流本身的固有频率匹配时产生共振,从而产生空化。

2.2自激振动射流在石油钻井和采油中的应用

应用上述理论调制的自激振动射流用于钻井和采油生产,开发出若干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获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如:a.将自振射流用于钻井,研制出自激振动射流钻头,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5%。b.将自振射流用于处理油井近井地层及解堵,首创自振旋转射流处理近井地层及解堵新技术。由于射流作用于近井地层,同时对其产生低频水力冲击、高频水力振荡和超声波3种物理效应,故能有效地解堵和处理地层。这项技术自1995年起先后在辽河、胜利、大庆等11个油田和地区的500多口井上应用,平均油井单井增油20%~30%,注水井单井增注30%~130%。c.把自振射流用于油田注水,创制了自激波动注水新技术,它从源头上预防在注水过程中形成的近井地带堵塞,实现了边注水边解堵,达到了降低注水压力、延长修井周期和降低作业费用的目的。

3.射流结合机械破岩技术

如果想要将射流射向井底岩石底部时,就要尽量与机械齿之间保持紧密相连的关系,这时,采用机械破岩技术时,岩石表面将会出现裂纹,而射流将会随着这些列分进入到岩石内部,逐渐扩大裂纹面积,使得岩石快速破裂,再加上岩石本身的拉应力不强,这就大大降低了射流的压力。

4.前景展望

(1)开展高压和超高压射流动力学及辅助机械破岩机理研究,为今后研究高压和超高压射流辅助机械破岩新钻井方法提供理论基础。这种新钻井方法是近10年国际钻井界努力追求的目标,是钻井工程研究的前沿重大课题,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深井和超深井的钻井速度。

(2)开展高温高压条件下空化射流“空泡”的起始、成长和破灭机理研究。根据理论计算,空化射流“空泡”爆破时的瞬时压力约为连续射流滞止压力的8~124倍。将这样高的瞬时压力用于井底破碎岩石、处理油层、开拓新的油流通道和裂缝,将会开发出若干提高钻井速度、增加原油产量和注水量的新技术。

(3)推广应用高压水射流钻径向水平井技术和高压水射流深穿透无污染射孔技术,将会有效地开采剩余油和提高原油单井产量,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4)发展的高压水射流破岩理论,不仅可用于石油钻井和油气开采,而且可用于采煤、金属矿山、地铁及隧道工程,提高钻掘速度,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水射流技术对于我国石油工程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在技术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越来越多先进的水射流技术出现在现代市场中,水射流设备也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虽然水射流技术中仍旧存在一定的弊端,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问题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逐渐形成完善的水射流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水射流技术水平,加快我国石油井下钻井的速度与效率,促进我国石油工程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3

【 key words 】 concret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coustic emission

中图分类号: TU5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复杂化,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施工项目本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结构中就包含了很多不容被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对于我国来说,很多基础项目的规模往往很大,例如大型水坝、桥梁、高层建筑、高速公路等等。它们同时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保障基础,它们在其漫长的服役过程中,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和各种因素的侵蚀下,其基本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隐形或者显性的变化,如果不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就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给我们带了灾难性的后果。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理论上说,每一项工程的内部都存在着一些缺陷,而某些缺陷的程度是我们不能够准确测量和准确判断的,这就是潜在的可以积累的风险。由此来看,对于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对于可靠的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能评价和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对于我们的工程实践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声发射作为一种研究材料力学性能和断裂机理的手段,在无损检测技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材料表征实验过程的声发射监视,建立声发射、微观机制、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声发射信号可以提供材料内部宏观与微观缺陷产生和发展的动态信息,利用声发射的特点可以检测材料中诸如裂纹的产生、扩展、以致断裂这样的动态过程,同时还可以间接地测量各种断裂在机械强度上表现出的总效果。

一、声发射技术概述

1、声发射技术的含义

作为声发射技术本身来说,其特点较为明显,属于无损检测过程中应用的动态研究方法。由于该方法的重要判断依据是缺陷本身所反射的信号,因此可以通过对于反射的信号的判断来确定缺陷的各种性质。不同的缺陷产生会有不同的声发射信号出现,通过对于各种信号特征的总结和实时检测,就可以实现对动态安全性的全面评估和判断了。

2、声发射的产生

对于声发射的产生的源头来说,可以来源自很多方面。相关学者在对声发射源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材料中的各种形式的变化都可以作为声发射源的依据之一。例如混凝土结构材料内部所发生的相关位错运动,混凝土结构材料中各种形式裂缝的产生、发展等。以上所提出的两种情形是声发射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混凝土的裂缝来说,一般情况下是在各种外力和不同因素的作用下,从裂纹的形成开始,按照顺序分别经历裂纹尖端的塑性变形和裂纹扩展后续过程。按照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演进,相关的形变能量和势能在不断的累积,当这个累积过程的结果足够大的时候,能量必然要释放。释放的结果就是相关裂缝的产生,同时这也会产生声发射源,这就是裂纹扩展产生声发射的整个理论过程。

局限性主要有:

(1)对于声发射技术而言,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灵敏度上,对于材料来说这种灵敏度更加的敏感。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敏感使得该项技术非常容易受到来自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所采集和接受到的数据进行鉴别、分析和正确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实践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经

(2)声发射检测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实先要加载一定的程序。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下,可利用现成的加载条件,但有时还需要特殊准备。

(3)从声发射的过程上来看,整个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换句话说,整个过程一旦发生,其结果就是唯一的。整个过程不可能重新来过。这就对整个信息获取的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操作人员,在相关数据信息获取的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收集准确和保存及时。

二、声发射的研究历史

从七十年代开始,到整个八十年代初期,大家研究和探索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对声发射源的基本原理和声波的传播方式上了。这对于后续相关工作的研究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到了八十年代,声发射技术本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整个发展过程来说,在这一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缓慢的。从研究领域的宽度上来看,八十年代的研究对象领域有所拓展,已经扩展到了多种材料领域;在信号处理方面,美国PAC 公司根据大量的实践研究和经验,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改进,运用多领域的学科技术拓展了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不断的将现代微处理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关的发展,并融入了声发射检测系统。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相关配套基础实施的不断完善,国际上的一些大公司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计算机化的改造。这些大公司包含了美国著名的PAC 公司、DW 公司,同时还有德国的Vallen Systeme 公司。与此同时,我国的一些公司也在这一趋势下,不断的进行技术的改造和升级,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广州声华公司就结合计算机化的技术开创研究了更先进的第三代数字化多通道声发射检测分析系统,该系统与上一代系统的产品相比较,其优势更加明显。体积、重量、效力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三代数字化多通道声发射检测分析系统的研制成功与实践应用为声发射技术稳步高速发展提供的必要的促进作用。

三、声发射技术在混凝土材料中的具体应用方面

从大的方面讲,过去和现在国内外对混凝土声发射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即(1)对混凝土材料声发射基本属性的研究,其中包括配合比、水灰比、骨料特性、龄期、加载方式等对声发射行为的影响;(2)对混凝土中裂纹的产生、扩展的规律(即混凝土的失稳模式同声发射间的关系)的研究,包括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机理、断裂机理及断裂预报等;(3)裂纹缺陷定位技术的研究。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4

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是大功率数字发射机的心脏,其本身性能的高低和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的决定整个系统的运营质量。相关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设计技术原理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所提出的,由于当时条件和技术性的限制,所以其技术设计方式相对落后。

当前,针对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技术改造正在逐步的开展过程当中,但是依旧运用的是简单的PLC技术以及传统的单片机设备,所以,整个设计方案比较传统,仅仅是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设计控制,并且只能够实现一些相对简单的技术功能,诸如保护动作、常见故障的处理等等,相关数字调制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所以,在今后技术研究工作当中,还应当重点加强此方面内容,使得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操作更加实用。

1.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设计原理及概念综述

针对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相关概念进行明确,并且对其设计的难点和重点加以了解,是促进技术成熟改进的核心环节。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当前相关技术相对简单,仅仅只能够实现故障以及关机开机之时的保护动作,对于关键性的数字调制技术,却难以实现。而一些大型的发射机设备生产制造商,诸如瑞士的AG公司等,其发射机的性能与我国设计的产品相比,优势明显。

所以,还应当加强技术的分析,研究开发出新型的、数字化控制的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这不仅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广泛使用的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主要是以软件的无线控制为基本设计核心理念,同时以数字信号的处理和调制等,为主要技术手段,设计研究开发出来的全新控制系统。当前的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在软件和硬件方面,与传统技术相比,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并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软件的设计方面,采用了大量当前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而在硬件设计方面,则使用了处理速度最快并且计算能力最强的硬件平台,运用软件控制的方式全面实现了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各项基础功能。

此外,在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功能模块设计层面之中,与传统技术相比都有了长足改进,尤其是在设备和系统的环保性和节能性方面,提升显著。

通过软件设置和数字控制的方式,可以直接的应用在国内各种类型短波发射机之上,尤其适用于500KW的短波发射机,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先进的数字化控制技术、高速并且稳定可靠的硬件软件平台,将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并且先进技术的运用,诸如音频补偿设计借宿那的方式,可以保证在关键操作和性能指标之上有着重大突破。另外,通过对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技术改进,可以与国外的一些先进设备生产商所制造的设备进行比较,差距被进一步缩小。总的来讲,全新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改进明显,其双模式的工作,可以实现在不同工作环境和不同工作状态之下的音频输入,在不同的工作类型当中,均可以实现高速稳定的运营,确保了整个设备的操作性,并且也从根本上保证了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可靠性。

在模拟音频模式下通过高速AD采样,实现全数字处理过程,比起目前机型的处理方式在指标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数字模式下可以支持DRM广播标准:

第一:在输入带宽上可以处理高达48KI/Q基带信号,完全满足DRM 最高编码模式的需求。

第二:在算法上进行了幅度和相位的分离,并具有延时调整功能。

第三:在硬件上支持幅度包络和相位调制两路输出。

2.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特点

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由于采用软件技术实现调制功能,所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模拟调制器的自身缺点。

首先,利用高速AD采样技术对输入音频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大大提高处理带宽。然后由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完成脉阶调制器(PSM+PWM) 控制信号的计算及加工,这是本系统的关键,因为它在广播发射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利用大规模集成器件FPGA完成对调制器板压和帘栅电源输出电压的检测及自动稳压,使系统可以很好地区分外电上升、外电下降、还有模块关断的各种情况,并能针对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最后,为了平衡负载并延长功率开关的寿命设计实现48 路开关的循环通断,能判断发生故障的开关并使其不参与循环。由于数字调制控制器功能模块都是基于软件算法实现的,所以在处理精确度、处理带宽上要远远优于目前的PSM 短波发射机模拟调制器,可以使500kW 型短波发射机的信噪比、频响等关键整机指标有一个突破性提高。在今后技术研究工作当中,还应当重点加强此方面内容,使得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操作更加实用。此外,PSM数字调制器使用了大规模软件技术,比起目前的模拟调制器无论在体积上还是在硬件资源上

都大大减少,极大地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降低人力维护成本。该数字调制器的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良好的兼容性:通过面板设置可以使调制器配合使用到50kW、100kW、150kW和500kW系列短波PSM 发射机系统中。环保节能性:具有根据音频幅度变化而自动进行载波浮动功能。算法处理根据音频幅度计算播出该音频幅度所需的最小输出功率,并通知数字循环算法使发射机调整到该功率上。

综合上述的分析,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操作与控制是当前需要重点加强和改进的项目,在实践的工作当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增强技术的重要性,且进行着手改进,以不断完善技术重点和难点,实现设计水准的不断提升。

3.结束语

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是大功率数字发射机的心脏,其本身性能的高低和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的决定整个系统的运营质量。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代化的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技术进行综合性分析,同时对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操作应用以及相关设备的设计要点等进行了细致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操作重点和难点,旨在为今后技术的改进提供相关基础,更好的促进PSM短波发射机的创新及改良。在今后技术研究工作当中,还应当重点加强此方面内容,使得PSM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操作更加实用。

参考文献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5

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晔雄,他的科研成果曾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

这些奖励和头衔,代表了他曾经付出的无数的精力和心血,也代表着他需要时时肩负的责任。

而在这些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为中国的放射肿瘤学和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诸多贡献,不论是筚路蓝缕的时代,还是危机重重的时刻,任何时候,他都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代立下的志向,他所魂牵梦萦的,始终是作为一名医生和学者的职责和追求。

文化与情感的趋同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放疗科)建立于1958年,是肿瘤医院的标志性临床科室之一,多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在临床医疗、科研、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为我国放射治疗事业的普及、成长和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广受国内外同道、社会各界及广大患者的赞誉。

在老前辈吴桓兴院长和谷铣之教授的领导和倡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日的放射治疗科学科齐全、学术分工明确,人才梯队完善,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学术地位崇高。

自建科起,放射治疗科就形成了一种含蓄不张扬的文化理念,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李晔雄提出的科训“和谐、严谨、创新、进取”已经成了科室的“魂”,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家脚踏实地,做事情一步一个脚印,这与李晔雄的性格相得益彰。

科技人才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知识和技术,因此人才才是一个单位的根本。放射治疗科属于国家放射肿瘤学重点学科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了大批全国各地的高端医学人才,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资深专家。现任学科带头人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威望,是放射治疗专业全国主任委员单位,各专业组的负责人在全国均具有较高知名度。科室注重中青年医师培养,中青年医师成长较快,并最早在放射治疗专科中开展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

科室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81项部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近5年和综述300余篇,SCI论文50余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8.97。现有正式员工15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5人、副高级职称8人,在职博士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人。在科室人员共同努力下,编辑出版《肿瘤放射治疗学》第1到4版,是全国放射治疗届最重要的参考书。

“我们将会争取每年发表SCI论文5~10篇,论文40~50篇。加强放射生物室的建设力度,引进学术带头人,为转化研究提供物质条件。加强与国际一流的肿瘤治疗中心和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如M.D. Anderson 癌症中心、MSKCC、美国NIH、RTOG/ EORTC、ESTRO、IAEA、UICC等单位的合作,成为RTOG/EORTC成员。陆续开展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继续教育以及高素质人才联合培养等项目。”李晔雄说。

建立精确放射治疗体系

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好多人对此不解。李晔雄很坦然地说:“在国外,条件虽然好,但是总感觉不是自己家里的事。”就这样,李晔雄回家了,这个家是中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这块沃土,李晔雄把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倾注在了肿瘤医院和中国的放射治疗医学事业上。

近十余年来,李晔雄教授积极倡导科室引进先进的治疗设备,与国际放射治疗的发展接轨,推动了放射治疗从二维技术迈入以三维/四维和功能影像为基础的精确治疗时代。率先在国内开展各项放射治疗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某些技术的应用居于国内领先地位:1995年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996年开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01开展调强放射治疗,2006年开展简化调强放射治疗,2007引入图像引导放射治疗,2008年开展术中放射治疗,2010年推行图像引导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目前科室约80%患者接受调强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等先进技术治疗。同时还联合开发和建立基于MOSAIQ网络终端的系统管理,提高了放射治疗科的工作效率。目前拥有8台加速器、2台CT模拟定位机、1台常规模拟定位机以及16套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即将拥有1台核磁共振模拟定位机,并新增加2台直线加速器。每年收治新病人超过5000例。规模居全国首位,达亚洲领先地位。工作基础扎实,高级人才实力雄厚,人员结构合理,形成了先进技术研究,临床验证和全国推广应用的工作模式。

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多种手段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李晔雄教授领衔团队,积极推动肺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合理的选择和优化放射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既保留了患者的器官功能,也极大提高了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通过创建精确的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体系系列研究和工作,他制定了系列国家放射治疗规范;组织举办了全国学术会议,促进放射治疗关键技术和放射治疗新方法全国推广;联合国际顶级肿瘤放射治疗机构,构建高端放射治疗关键技术推广平台。

确立淋巴瘤放射治疗原则

作为放射治疗科淋巴瘤学组的负责人,他努力探索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实施规范化治疗。系统地研究了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欧美极少见。既往对其病理和临床特征认识不足。李晔雄项目组对之进行了系列研究,应用MRI及CT图像深入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侵犯特征,首次提出鼻腔、韦氏环和上呼吸道外原发三个亚型,为同一病理类型不同原发部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带来理论依据;独创性提出了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亚分期原则,将Ann Arbor分期中IE期进一步划分为局限IE期和广泛IE期,研究结果发表在J Clin Oncol、Blood和Cancer等杂志上。

既往国际上早期NK/T细胞淋巴瘤采用单纯化疗或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模式,临床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50%。李晔雄教授项目组在国际上最早应用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模式,5年总生存率达到70%,生存率提高了20~30%,首次确立了放射治疗作为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改变了国际上对该病的治疗原则。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J Clin Oncol、Blood和Cancer等核心肿瘤学杂志上, JCO论著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

部分研究中心对于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放射治疗原则是以基于原发肿瘤(GTV)的“小低剂量照射”,局部控制率仅为50%~70%。李晔雄教授项目组通过深入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侵犯特征,明确了肿瘤容易受侵的高危区域,确定了扩大受累野和足量照射”放射治疗原则,肿瘤局部控制率达90%,从而把生存率提高至70%。

通过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系列研究,改变了该疾病的分期和治疗原则,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系列文章结论被纳入NCCN指南制定:2013年NCCN指南首次推荐放射治疗、综合治疗和同步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手段。李晔雄教授参加国内外数部专著如Radiation Oncology-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和Management of Rare Adult Tumours中有关淋巴瘤章节的编写,并应邀成为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学会常务委员和国际结外淋巴瘤研究组成员,参与恶性淋巴瘤治疗策略的制定。

李晔雄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制定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条件下,头颈部淋巴瘤、纵隔原发B细胞及霍奇金淋巴瘤正常危及器官的限制剂量,运用调强技术提高了临床靶区的涵盖度,消除了3级以上毒副反应的发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发表在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等杂志。马克吐温曾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李晔雄正是凭着这样一种“专注”和“执著”,在科研创新的世界中收获累累硕果。

培养放射治疗后续力量

李晔雄不仅是一名医生,而且也担负着教学的任务。在完成项目工作的同时,他非常重视对研究生和年轻医师的培养。多年来,他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教育背景制定了详细的个人培养计划,并鼓励和帮助年轻医师到国际著名的医学中心进修学习,目前科室80%以上的中高年资医师已经完成国外进修项目,并发表多篇英文论文。

他每年都会组织多项国内和国际大型的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鼓励年轻医师担任会议组织工作和翻译工作,资助国内多家单位的低年资医师完成国际的继续教育。同时,每年招收国内医院进修医师50名以上,连续进行一年规范化的继续教育临床实践指导和课程讲座,已成为国内最著名的继续教育项目,报名人数每年达150名以上。

推动国内放射治疗发展

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学会主任委员,李晔雄始终认为国内放射治疗事业的整体进步才是放射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为了普及推广放射治疗先进技术,李晔雄还参与编写了国内放射治疗界最权威的参考书籍《肿瘤放射治疗学》,完成了多种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规范和指南。通过举办全国放射治疗年会、放射治疗新技术培训班、学术研讨、现场演示等方式,向全国推广放射治疗关键技术和治疗新策略。推广到全国50家以省级医院为主的应用单位,培训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技术人员3000余名,受益患者50余万名。

梦想和方向,是生命的支点。为医者,他妙手仁心;为师者,他谆谆慈心;做学问,他谦虚谨慎。这十年的时间,李晔雄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换来的是在学术领域的普遍认可,患者对于放射治疗的安全感。卸下昨天的荣耀,李晔雄脚踏实地,把目光投向肿瘤放射治疗更远的未来。

专家简介: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6

广播电视发射台是巨大的、相当复杂的一个系统,主要由组织机构、设备仪器、信息收集反馈等部分组成[1]。在当今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技术也不断发展,使得广播电视成为大众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而要想充分发挥出该工具的功能,广播电视台就必须加强对发射台的技术管理,促使整个系统科学而有效地运行。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的实质就在于制定有效的规范与制度,依托人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开展技术管理工作,维护发射台设备仪器的正常运作,尽可能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最大限度发挥出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功能。鉴于此,现阶段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显得至关重要,这不仅对发射台的正常运作意义重大,还对整个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意义重大。

2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的措施建议

2.1建立管理规范,完善技术操作制度

完善的、科学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操作制度是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技术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的规范尤为关键。技术管理制度涵盖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房值班制度以及发射台设备的维护、测试、检修、使用与管理等制度,还涉及机房管理制度、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制度等,只有充分完善这一系列制度,才能规范发射台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高效完成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管理任务,加速达成技术管理目标。但在开展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极易发生一些疏漏、失误,需要依托完善的技术操作制度有效降低在技术管理中发生失误与疏漏的几率。通过建立并严格执行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安装步骤、设备操作步骤等内容,就能显著提升技术人员在工作时的严谨度,从而使他们更重视技术管理,尽快形成明确的、稳定的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模式。

2.2加强技术培训,打造技术管理队伍

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尤其是在广播电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工作人员更应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与技术技能,持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保证广播电视发射台高质量播出节目[2]。然而广播电视台尤其是县级广播电视台,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尽管技术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经验,但其接受新知识与新技术的难度较大,所以广播电视台要重视引进新鲜力量,持续充实技术管理队伍,通过技术培训打造素质过硬的团队。对此,广播电视台最有效的做法之一就是有针对地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专门由人事部门负责。一般情况下,广播电视台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日子里,如各大节日,需要发射台发送一些大型的广播电视节目,就需要技术管理人员在播出节目之前充分做好准备,由人事部门召集技术人员开讨论会议,做好事前准备。广播电视台还可多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有机结合活动与技术管理,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培训效果。广播电视台还可组织部分在技术管理上表现优异的发射台专业技术人员去同行业的其他优秀单位学习经验、学习技术,做到取长补短,并结合自身实际将经验与技术应用于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召集技术管理人员一起讨论、学习,第一时间传达一些新的政策、方法。广播电视台还要定期组织发射台技术管理人员开研讨会,定期总结、讨论在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不足、积累的经验,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和素养,从而显著提高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

2.3重视设备管理,提高技术管理实效

为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观众能正常接收广播电视台所发射的信息,必须保证发射台设备的持续正常运行,这离不开对发射台设备的技术支持与维护,全面落实广播电视发射台设备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技术管理实效。一方面,技术管理人员要以预防为主做好对发射台设备的日检、月检、季检、年检工作,细致入微地观形察色、听声嗅味、触感温度,保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苗头,精心、果断地处置事故隐患,特别是在日检工作中要重视检查发射台各抽风机、吹风机、散热风扇的运行情况;构建发射台设备运行的优良环境,主要是落实对发射台设备的温度控制、防松动、防潮、防尘、防噪等工作。现代广播电视发射台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这使得其结构更加复杂、精密,体积趋于小型化、功能趋于智能化,作业的连续化与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积尘与高温就成为发射台设备发生故障的关键因素,技术管理人员加强对设备的防尘与机房环境的温度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做好广播电视发射台设备故障检修工作。作为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应做事业的有心人,尽快摸清楚各种设备的运行规律,持续充实技术资料,把基本功练好,迅速而正确地判断设备发生故障的部位;在处理设备故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依据发射台设备技术要求选择更换的元器件,并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在设备故障的检修与处理上开拓创新,冷静对待疑难问题、科学分析,如果修改线路必须及时将具体情况记入设备检修档案。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人员还应采取结合设备的维修、改造、更新等技术管理方针,确保提高发射台的经济与社会效益[3]。原因在于设备长期修理、元器件老化等问题会降低设备性能、增加维修成本,加上更合理的、更先进的新设备不断涌现,终结发射台原有设备的技术寿命,及时改造、更新设备成为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设备技术管理的必由之路。

3结论

大众媒体在持续发展,使得人们获得更多娱乐的、获取信息的途径,但广播电视依旧是大众娱乐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广播电视发射是广播电视台成功播放节目、传播信息的最后环节,具备重要把关作用。因此,广播电视台在实践中必须加强对发射台的技术管理,保证最后的工作环节的质量,促使广播电视台提高节目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从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广民.浅谈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8.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7

射频(RF)和微波微电子的封装是高频电子封装技术的最新发展,它吸引了大量电子工程师投身于电子封装和高频电子领域的研究,也吸引了学术研究者了解最先进技术在商业界应用的兴趣。它覆盖了热量管理、电气、射频、散热的设计与模拟,封装技术与加工方法以及其它相关射频、微波封装的领域。近10年来无线电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同时高频技术的应用方兴未艾。2008年9月16-18日,国际微电子和封装协会(IMAPS)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圣地亚哥举办第一届射频与微波封装的高级技术专题讨论会,邀请30多名业界的顶尖人士做了射频、微波、毫米波和宽带封装等高级主题演讲,会议取得的效应远远超乎预期。

该书是这次会议的论文集,共选论文12篇,每篇论文独立成章。1.微波和毫米波频率封装的基本理论,介绍微波和毫米波频率的基本设计、交换性能和额外复杂性;2.低成本高带宽的毫米波引导线框封装,介绍一种新型中继馈线方法,使低成本高容量的封装理念可以应用到高频领域。这个方法影响了数字电子封装技术;3.微机电毫米波的聚合系统,介绍一种大批量生产毫米波无源器件的技术工艺;4.毫米波板上芯片的集成和封装,介绍板上芯片的集成与封装技术对毫米波电子学领域所带来的低成本效益,以及讨论了毫米波电路性能的若干特殊问题;5,射频液晶聚合物和毫米波的多层气密封装包与组件,提出x、K、Ka-频段的应用组件的薄膜液晶聚合物(LCP)表面安装封装技术;6.随身设备的射频、微波基板封装线路图,回顾随身设备的设计方案和材料,并讨论如何达到所需的封装密度和性能;7.陶瓷系统在射频和微波封装技术中的应用,展示出使用陶瓷材料和陶瓷制造工艺的优势,从而研发复杂性不断增长的多层结构;8.毫米波产品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层压材料波导,讨论复合材料波导,通过数值仿真的手段,解决材料问题并处理毫米波频率的内部连线有损耗和间隔时所产生的折衷问题;9.射频、微波应用组件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片,展示关于射频、微波封装应用中的LTCC技术的计算机模拟和制造的最新进展,包括当前的LTCC制造技术、模块封装包、高带宽设计和集成天线的射频、微波系统的发展趋势;10.用于微电子封装的高散热陶瓷和复合材料,讨论散热复合材料的高级性能,包括纳米碳管、合成金刚石、做结构旋转后的氮化铝、氧化铍等;11.高性能微电子封装的散热片材料,回顾了射频、微波封装的散热材料的制造、应用和研发,包括传统的、第二代、第三代散热材料;12.氮化铝三维多芯片组件(A1N 3D MCM)的技术研究,回顾了射频、微波封装的氮化铝三维多芯片组件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A1N高温共烧陶瓷(HTCC)工艺、钨贴片匹配、烧结温度分布图的影响以及其它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本书主要作者Ken Kuang等人是多年从事该领域研究、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内专家。他是国际微电子和封装协会(IMAPS)会员兼副主席、圣地亚哥分会的主席。他多次获得IMAPS的最佳会议论文奖、电子封装技术国际大会(ICEPT)的最佳研讨会论文奖、IMAPS的主席奖。2004年,他创办了Torrey Hills Technolo-gies,LLC公司。该公司迅速成长为美国INC500之列,是射频、微波封装产业的引领者。

本书反映了射频、微波微电子业界的近期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是从业工程师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和发展的必备指导书籍。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8

生物特征电子防盗技术,利用人体面部、视网膜、指纹等所携带的大量信息,以及每个人人体特征的重合率几乎为零的特性,对人进行身份识别和确认,生物特征电子防盗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利用人体信息采集传感器采集人体特征信息,将采集到的代表合法身份的信息送入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将此信息和电脑预存的信息作出对比,进行身份识别,确认身份后,才发出指令给执行器做出正确回应。否则系统将报警并做出相应防盗措施。

本文以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射频技术为基础,结合生物特征电子指纹防盗技术,提出现在或者未来可使用和发展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汽车防盗系统。汽车指纹防盗系统的关键在于能正确而迅速的采集活体指纹,并具有杜绝假体指纹的能力,这就需要可靠而实用的指纹传感器来完成,射频指纹传感器技术是通过传感器本身发射出微量射频信号,穿透手指的表皮层去控测里层的纹路,来获得最佳的指纹图像。因此对干手指,汗手指等困难手指通过可高达99%,防伪指纹能力强,指纹敏感器的识别原理只对人的真皮皮肤有反应,从根本上杜绝了人造指纹的问题,而且可适应温度区宽,能产生高质量的图像,目前使用与手机上的射频传感器芯片仅为6.5mm平方,内含敏感元件的128×128阵列,可嵌入各种终端产品,使用在汽车门锁钥匙上时可根据需要设计大小,可安装在无线遥控钥匙中,也可嵌入车门锁系统中,因此射频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可靠,最有力指纹锁。

本文所设计的汽车防盗系统共包括3个部分。基于射频指纹传感器的中控门锁系统和车辆起动系统,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追踪和报警系统。车主购买车辆后,在汽车防盗ECU和发动机ECU中,根据自己习惯已经采集并预存了驾驶员左手或者右手任意两个手指的指纹信息,以便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进行身份验证。

1.中控门锁系统

由安装射频指纹传感器的门锁信息输入装置(无线遥控式或固定式)驾驶员从此处输入自己的指纹信息,使用其中一个手指指纹进行扫描,射频指纹传感器采集驾驶员的活体指纹信息,产生一个很低的射频信号。无线射频信号扩散是根据指纹的谷和脊;传感器阵列计算出扩散以形成指纹结构。随后动态优化射频信号频率和水平,获得最佳的指纹图像,随后通过动态优化后的信息传动至汽车防盗ECU,ECU将采集的指纹信息和数据库中预存的指纹信息对比,确认车主身份并向车门锁执行器发出开锁信号。一般情况下,根据中控门锁的特点,指纹采集信息只从驾驶员侧车门输入,验证信息完毕后,驾驶员侧车门打开,则其余车门都打开,当驾驶员离开汽车时,重新扫描一次指纹,车门锁便全部锁闭,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2.发动机车内防盗系统

驾驶员通过中控门锁系统验证成功后进入车内,便进入启动车辆的程序,射频指纹识别模块位于方向盘附近或者位于仪表盘周围,按照防盗系统的设定的原则,驾驶员使用开车门锁的同一只手指进行初次确认,此时若防盗ECU验证指纹通过,防盗ECU接通全车电路,再次使用另外一只预存手指指纹进行发动机起动确认,第二手指的指纹信息预存在发动机ECU而非防盗ECU中,这样可以避免指纹信息同时外漏的情况,即使只有一只指纹信息被盗,也无法同时达到打开车门锁和起动发动机的目的,此时若验证身份正确,发动机ECU才发出点火和起动发动机信号,若二次验证错误,发动机和防盗ECU之间进行数据传递,防盗ECU将汽车关键电路接地或者切断,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发动机也无法完成起动,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

3.汽车追踪和报警系统

汽车射频追踪技术类似于全球物流追踪技术,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电子编码的内容包含车主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附着在车辆上将车辆标识为目标对象,读写器可以读取标被电子标签标识的目标对象信息,在中控门锁验证和车辆内部防盗初次确认和起动确认中,若任何一次验证信息不正确,防盗ECU和发动机ECU便会通过电子标签向读写器发出报警信息并通过无线射频技术进行车辆定位。这种射频追踪和报警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追踪,其追踪和报警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中央集体监控式和个人自主监控式,控制流程如图3所示。

中央集体监控式:首先要具备覆盖面积较为广阔的目标读取系统,在车主的汽车里已经植入电子标签的前提下,如果在汽车所能到达的区域都安装有可读出电子标签信息的阅读器设备,在车辆可到达的地区的阅读器设备就可以检测到目标车辆,中央信息监控系统就可以确定汽车的位置,并通过读写器对电子标签信息和内存数据进行写入操作,配合发动机ECU切断汽车关键电路,或发动机ECU处于短暂休眠等方式使汽车暂时无法工作,达到禁止车辆的进一步移动的目的。

个人自主监控式:此种监控方式,需在多个区域安装电子标签信息接收和转发天线,如收费站、加油站等多个地方,当汽车到达这些地方,接收和转发天线就可以接受并转发到电子标签信息给个人读写器,处于车主手中的读写器接收到天线发送的车辆信息和方位,此时若驾驶员判断汽车被盗,可通过自己手中的读写器对车辆采取必要的措施。

4.结论

射频技术结合生物特征电子防盗技术为汽车防盗系统带来了新的发展和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和讨论,这种防盗系统是一种可应用并行知有效的防盗措施,但使用了生物特征电子防盗技术的汽车防盗系统对于车辆使用权限上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射频追踪和报警技术,无论是中央集体监控式或者个人自主监控式,都需要遍布较广的读写器设备或者接收和转发天线设备,才能完成汽车的无线追踪和防盗,这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和普及。这都有待后续人们的研究开发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常静.基于指纹识别的汽车门锁遥控器设计[J].技术与研究,2006,4:46.

[2]王坚.基于GSM的汽车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9

1 信号源是发射的根本,备用信号多多益善

发射台从节目制作部门获得信号,再向用户发送,达到发射目的。所以发射的前提就是信号源一定要保持高质和稳定,如果信号源有问题或根本无信号,那发射工作就无从谈起。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信号源出现问题。最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光缆传输,卫星传输,微波传输,这些方式就不一一论述了,但发射台通常接入的是国家骨干微波链路,卫星也只能接收上星的节目,地方台大多都不在这些网络中。而发射台有大量的地方台发射任务,这些信号源单靠节目制作部门与发射台的光缆传输是不够保险的。加上光缆本身易损坏,卫星受日凌影响等不可抗力因素,一旦出现问题备用信号源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说是保证不停播最重要的环节。各地发射台可拓宽思路,利用其他模式备用信源。

1.1 利用小微波网络

之所以叫做“小微波”是为了跟国家的骨干微波链路区分开来。意思是从节目制作部门到发射台直接点对点传输,此种方法特别适合地方台广播和电视信号传输。由于地方台之间距离不会太远,首先可以保证铺设网络成本较低,另外在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能得到很大的保证。还可以将监测台或相关领导部门加入微波网络,方便上级领导和监测部门监督。

1.2 利用当地有线电视网络

随着这些年有线电视的高速发展,形成了覆盖区域广,节目内容丰富的特点。如果发射台地点在有线电视覆盖区域之内,而且有线电视信号含有发射台需要的频道和频率,那就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备用信号源。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专用解码设备就可以输出高质量的节目信号。

1.3 利用因特网

这个技术目前还没有成型,但个人觉得技术层面上并不难。节目制作部门可以架设服务器端提供信号,发射台作为客户端接收信号就可以实现。随着电信部门带宽逐步提升,加上云技术等新的资源模式广泛应用,我猜想因特网会是未来获取信号源的发展方向。

这些备用的信号源需要有人专门负责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调试设备,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2 发射机群组需布局合理,设备齐全,检修认真,注意温湿度

发射机负责将收到的信号源传递给千家万户,设备繁多复杂,主要包含电视发射机,调频发射机,和中波发射机。从电源系统到发射机主机再到天馈线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无法完成发射任务。其中发射主机系统问题最多,零件易损坏,且维修技术含量高,维修时间较长,对发射机的检测与修理是了职机人员的大部分工作内容。

2.1 发射机的外部线路需要清晰合理

线路如走地下暗线则需要可拆卸地板或地砖,走线在桥架上需要在机房安置梯子。每台发射机上要标示所在频率,发射机的连接线路上要标识线路作用或所属信源类型。

2.2 备用发射机机尤为重要

备机需提前连接好天线,通过同轴快关切换主机与备机。最好能做到每个频率和频道都有备机,备机的发射最大功率不小于主机为佳,如条件有限备机缺乏的情况下,需通过多个同轴快关切换天线,尽量简化导机流程,提升导机效率,减少停播时间。安全优质播出所允许的导机停播时间在三分钟内,只要合理的布局发射机和各种线路及天线,三分钟的时间绰绰有余。

2.3 自动信源切换器是必要设备

发射机的首选信号突然出现问题时,信源切换器可以自动识别,并在第一时间切换到备用信源继续播出。其判断准确率高,切换信源速度快,远强过于人工操作。每台发射机都安装上此设备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最重要能保证无间断播出,提高发射工作的稳定性。技术人员要经常检查切换器,保证其时刻处于工作状态,如有损坏应立即维修。维修期间要格外注意此频率的发射情况,随时手工切换信源。

技术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所有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检修要与节目制作部门及上级主管领导提前沟通,检修时要逐一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测量发射系统中各项数据指标。对于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处理修复。另外要检查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和空调的运转情况,确保发射机在适应的环境下工作。一个合适的机房环境可以减少发射机的故障率,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 监控系统要做到功能全面且强大,定期进行更新

发射机监控系统是发射工作的有效利器,随着IT时展,监控系统也展现出了超群的能力。发射机监控系统主要分为,信号监测,电力监测,视频监测三个部分。具有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储存和人工查询功能。它可以时刻不间断的监控发射系统内的各种数据,及时的以图文或语音的形式提醒技术人员,帮助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再通过监测系统的数据快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上讲监控系统越强大,发射工作出现错误的概率就会越低,故障分析越准确和快速,维修自然就更及时。

3.1 信号监控

信号监控建议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发射机是信号源的监测,二是发射机的输出信号监测,三是通过无线接收已发射的信号。三种信号分别监测有利于迅速判断故障出现在哪个具体环节。如信源信号正常,发射机信号异常,则是发射机出现了问题。如发射机输出信号正常,无线接收信号异常,大多是发射机天线问题。。若只有信号源出现问题,就是信源故障。如同时监控备用信号源,可第一时间发现并维修,确保信号源始终畅通。

3.2 电力系统监控

电力监控系统是一个多任务多功能的综合系统,能承担起发射机房全部电力系统及环境参数的采集判断及实时处理。要同时可以监控交流电配电情况,直流电配电情况,以及各用电模块的情况。另外还可显示环境参数,如机房温度,空调情况等等。总之电源监控系统是用电安全的重要保障。

3.3 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虽然普通常见但也必不可少。广播电视发射部门是需要高度安全的重地,视频监控不但可随时观察机房内的设备情况,在消防和保卫方面也有明显作用。应将摄像头放置在机房的重要位置,做到光线适度,成像清晰,条件允许的话尽量不留死角。

整个监控系统须设专人管理,细心维护,及时维修。每隔一段时间应更新监控系统的软件硬件,功能上要与时俱进。

4 加强人员技术能力,专业人才可内部培养

随着现代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和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发射机,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换代。新的设备就需要新的技术支持,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是发射部门的基本要求。主管领导要制定科学有效的集体培训计划,可统一学习,统一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给予适当奖励和表扬。技术骨干应毫无保留,互帮互动,营造良好的内部学习环境。

4.1 电脑知识

现代的发射设备在电脑控制方面已经非常普遍,技术人员大部分操作都是通过电脑来实现的。IT技术更是通信业的主流趋势,技术人员应适当的理解和掌握。各地发射台应主要普及网络概念和硬件维修的知识。首先了解内部局域网构建原理,信号如何采集,系统间如何实现物理连接,以及简单的安装调试。在广域网方面应熟悉接入方式,资源下载,和防火墙安全。硬件部分要熟悉PC机每个部件,如CPU,内存,硬盘,显卡分别有什么作用,并独立完成接线组装,以便在电脑出现问题时及时修复。

4.2 专业英语

国内主流的发射机在设置参数界面几乎都是英文的,发射机所配备的说明书也以英文为主,这种情况下自然要求技术人员的英文素质过硬。而受各人英语基础的限制,想做到每个值机人员都能看懂英文说明书显然并不现实。对于基础较好的,应多承担说明书翻译任务,总结设备特性和操作方式,以书面的形式内部传阅。对于英文基础较差的,应有针对性的掌握专业单词,至少掌握发射机设置界面和运行状态界面的全部单词,明白每个单词对应作用。技术部门最好能总结和归纳每台发射机操作界面上各单词的中英文对照,方面参考和学习。

4.3 专业人才内部培养

因广电发射系统庞大且繁复的特点,许多操作必须有专业资质才符合安全要求。如吉林市发射台地址在郊区,使用农电网,稳定性不高,必须配备用发电机。然而发电机的操作必须拥有电工专业资质,换句话说每个班组要有电工24小时值班。招聘大量电工对于发射台这种事业单位来说受人员编制限制困难很大,也容易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台领导果断决定在发射机值班员中培养电工,鼓励去电业局学习,考取电工资质,承担学习费用并提出表扬。让值班员兼职电工,很快便完美解决了电工问题,不但能做到24小时电工在岗,在检查和维修电源电路设备方面又做到了人才储备。内部培养同样也可以用于其他专业方面,如网络管理员,天线工,电梯安全员等等。

增强员工技术能力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但需要领导部门坚持不懈的管理和鼓励,也需要技术人员积极努力的学习和完善。

5 结语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10

发射台从节目制作部门获得信号,再向用户发送,达到发射目的。所以发射的前提就是信号源一定要保持高质和稳定,如果信号源有问题或根本无信号,那发射工作就无从谈起。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信号源出现问题。最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光缆传输,卫星传输,微波传输,这些方式就不一一论述了,但发射台通常接入的是国家骨干微波链路,卫星也只能接收上星的节目,地方台大多都不在这些网络中。而发射台有大量的地方台发射任务,这些信号源单靠节目制作部门与发射台的光缆传输是不够保险的。加上光缆本身易损坏,卫星受日凌影响等不可抗力因素,一旦出现问题备用信号源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说是保证不停播最重要的环节。各地发射台可拓宽思路,利用其他模式备用信源。1.1利用小微波网络之所以叫做“小微波”是为了跟国家的骨干微波链路区分开来。意思是从节目制作部门到发射台直接点对点传输,此种方法特别适合地方台广播和电视信号传输。由于地方台之间距离不会太远,首先可以保证铺设网络成本较低,另外在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能得到很大的保证。还可以将监测台或相关领导部门加入微波网络,方便上级领导和监测部门监督。1.2利用当地有线电视网络随着这些年有线电视的高速发展,形成了覆盖区域广,节目内容丰富的特点。如果发射台地点在有线电视覆盖区域之内,而且有线电视信号含有发射台需要的频道和频率,那就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备用信号源。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专用解码设备就可以输出高质量的节目信号。1.3利用因特网这个技术目前还没有成型,但个人觉得技术层面上并不难。节目制作部门可以架设服务器端提供信号,发射台作为客户端接收信号就可以实现。随着电信部门带宽逐步提升,加上云技术等新的资源模式广泛应用,我猜想因特网会是未来获取信号源的发展方向。这些备用的信号源需要有人专门负责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调试设备,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2发射机群组需布局合理,设备齐全,检修认真,注意温湿度

发射机负责将收到的信号源传递给千家万户,设备繁多复杂,主要包含电视发射机,调频发射机,和中波发射机。从电源系统到发射机主机再到天馈线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无法完成发射任务。其中发射主机系统问题最多,零件易损坏,且维修技术含量高,维修时间较长,对发射机的检测与修理是了职机人员的大部分工作内容。2.1发射机的外部线路需要清晰合理线路如走地下暗线则需要可拆卸地板或地砖,走线在桥架上需要在机房安置梯子。每台发射机上要标示所在频率,发射机的连接线路上要标识线路作用或所属信源类型。2.2备用发射机机尤为重要备机需提前连接好天线,通过同轴快关切换主机与备机。最好能做到每个频率和频道都有备机,备机的发射最大功率不小于主机为佳,如条件有限备机缺乏的情况下,需通过多个同轴快关切换天线,尽量简化导机流程,提升导机效率,减少停播时间。安全优质播出所允许的导机停播时间在三分钟内,只要合理的布局发射机和各种线路及天线,三分钟的时间绰绰有余。2.3自动信源切换器是必要设备发射机的首选信号突然出现问题时,信源切换器可以自动识别,并在第一时间切换到备用信源继续播出。其判断准确率高,切换信源速度快,远强过于人工操作。每台发射机都安装上此设备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最重要能保证无间断播出,提高发射工作的稳定性。技术人员要经常检查切换器,保证其时刻处于工作状态,如有损坏应立即维修。维修期间要格外注意此频率的发射情况,随时手工切换信源。技术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所有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检修要与节目制作部门及上级主管领导提前沟通,检修时要逐一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测量发射系统中各项数据指标。对于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处理修复。另外要检查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和空调的运转情况,确保发射机在适应的环境下工作。一个合适的机房环境可以减少发射机的故障率,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监控系统要做到功能全面且强大,定期进行更新

发射机监控系统是发射工作的有效利器,随着IT时展,监控系统也展现出了超群的能力。发射机监控系统主要分为,信号监测,电力监测,视频监测三个部分。具有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储存和人工查询功能。它可以时刻不间断的监控发射系统内的各种数据,及时的以图文或语音的形式提醒技术人员,帮助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再通过监测系统的数据快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上讲监控系统越强大,发射工作出现错误的概率就会越低,故障分析越准确和快速,维修自然就更及时。3.1信号监控信号监控建议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发射机是信号源的监测,二是发射机的输出信号监测,三是通过无线接收已发射的信号。三种信号分别监测有利于迅速判断故障出现在哪个具体环节。如信源信号正常,发射机信号异常,则是发射机出现了问题。如发射机输出信号正常,无线接收信号异常,大多是发射机天线问题。。若只有信号源出现问题,就是信源故障。如同时监控备用信号源,可第一时间发现并维修,确保信号源始终畅通。3.2电力系统监控电力监控系统是一个多任务多功能的综合系统,能承担起发射机房全部电力系统及环境参数的采集判断及实时处理。要同时可以监控交流电配电情况,直流电配电情况,以及各用电模块的情况。另外还可显示环境参数,如机房温度,空调情况等等。总之电源监控系统是用电安全的重要保障。3.3视频监控视频监控系统虽然普通常见但也必不可少。广播电视发射部门是需要高度安全的重地,视频监控不但可随时观察机房内的设备情况,在消防和保卫方面也有明显作用。应将摄像头放置在机房的重要位置,做到光线适度,成像清晰,条件允许的话尽量不留死角。整个监控系统须设专人管理,细心维护,及时维修。每隔一段时间应更新监控系统的软件硬件,功能上要与时俱进。

4加强人员技术能力,专业人才可内部培养

随着现代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和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发射机,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换代。新的设备就需要新的技术支持,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是发射部门的基本要求。主管领导要制定科学有效的集体培训计划,可统一学习,统一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给予适当奖励和表扬。技术骨干应毫无保留,互帮互动,营造良好的内部学习环境。4.1电脑知识现代的发射设备在电脑控制方面已经非常普遍,技术人员大部分操作都是通过电脑来实现的。IT技术更是通信业的主流趋势,技术人员应适当的理解和掌握。各地发射台应主要普及网络概念和硬件维修的知识。首先了解内部局域网构建原理,信号如何采集,系统间如何实现物理连接,以及简单的安装调试。在广域网方面应熟悉接入方式,资源下载,和防火墙安全。硬件部分要熟悉PC机每个部件,如CPU,内存,硬盘,显卡分别有什么作用,并独立完成接线组装,以便在电脑出现问题时及时修复。4.2专业英语国内主流的发射机在设置参数界面几乎都是英文的,发射机所配备的说明书也以英文为主,这种情况下自然要求技术人员的英文素质过硬。而受各人英语基础的限制,想做到每个值机人员都能看懂英文说明书显然并不现实。对于基础较好的,应多承担说明书翻译任务,总结设备特性和操作方式,以书面的形式内部传阅。对于英文基础较差的,应有针对性的掌握专业单词,至少掌握发射机设置界面和运行状态界面的全部单词,明白每个单词对应作用。技术部门最好能总结和归纳每台发射机操作界面上各单词的中英文对照,方面参考和学习。4.3专业人才内部培养因广电发射系统庞大且繁复的特点,许多操作必须有专业资质才符合安全要求。如吉林市发射台地址在郊区,使用农电网,稳定性不高,必须配备用发电机。然而发电机的操作必须拥有电工专业资质,换句话说每个班组要有电工24小时值班。招聘大量电工对于发射台这种事业单位来说受人员编制限制困难很大,也容易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台领导果断决定在发射机值班员中培养电工,鼓励去电业局学习,考取电工资质,承担学习费用并提出表扬。让值班员兼职电工,很快便完美解决了电工问题,不但能做到24小时电工在岗,在检查和维修电源电路设备方面又做到了人才储备。内部培养同样也可以用于其他专业方面,如网络管理员,天线工,电梯安全员等等。增强员工技术能力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但需要领导部门坚持不懈的管理和鼓励,也需要技术人员积极努力的学习和完善。

5结语

本文重点是安全优质播出就技术环节进行分析,但这些远非安全优质播出的全部。因广播电视的特殊战略地位,经常受到国内外反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攻击,在播出安全方面上任何一个失误轻则影响广电系统的美誉度,重则导致国家的公信力下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值机人员兢兢业业,时刻警惕,及时做出应对,还需要消防保卫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安全的播出环境,把优质健康的节目传动给千家万户。广播电视系统是国家信息产业的重中之重,不但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以确保政令畅通,社会稳定,从而保证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所以广播电视的安全优质播出就成为了每一个广播电视工作者不容有失的责任和义务。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11

射击运动的发展,使得射击已经成为教学重点,是培养射击运动员必设项目。射击教学的专业性较强,通常划分为不同的科目,开展对应的教学活动,比如女子步枪射击、男子步枪射击等,不同的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虽然不同,但教学原理是相同的。

一、步枪射击概述

步枪射击作为射击项目中的一种,已经成为各大赛事中的主要比赛项目。步枪射击比赛项目分为女子步枪射击与男子步枪射击项目。步枪的枪管较长,内装有木托,当瞄准射击时,需要双手握枪,将枪托抵肩,腮部紧贴在木托上,进而能够减少枪支晃动情况,射击的精度较高。

二、射击教学方法种类

步枪射击教学,通常采取理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基于教学内容划分,步枪项目可以分为基础技术教学、心理教育、站姿教学等、射击练习较为枯燥,但是运动员要想参加比赛获取好的成绩,则必须要加强基础技术训练,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力,以应对各大赛事。步枪教学常用方法如下:(1)影视资料教学法。步枪项目是求稳、求准的项目,步枪的姿势动作主要是通过人体静立支撑所体现的,同其他射击姿势相比,此种姿势的重心较高,支撑面较小,为了能够让学习者能够掌握姿势要领,教师通常运用影视资料教学法,为同学展现正确的姿势图片与视频,为其提供分解动作资料等,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2)理论教学法。理论教学法其被忽视的一种射击教学方法,多数教师不重视理论教学,而是高度重视技能训练,其实加强理论教学,能够提高学习者应用射击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射击的准确性。(3)实战教学法。实战教学法是步枪射击教学常用方法,也可以叫做是模拟训练法,模拟步枪射击环境,进行射击训练,培养学习者的心理素质能力。通常在实战教学中教师多通过演示教学法,开展实战训练教学,以确保学习者能够掌握步枪射击的要点[1]。

三、射击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步枪姿势技术教学

步枪姿势技术主要包括卧姿、跪姿、立姿。立姿是步枪射击比赛常用姿势。在进行步枪姿势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理论教学方法与演示教学法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关于各种姿势的要点,使学生能够明确动作要点,譬如:卧姿技术运用中,运动员的手臂动作较为重要,要正确的使用枪皮带,以增强步枪稳定性,身体中心左移,基于步枪的种类,选择抵肩动作,教师完成讲解后,可以为学习者进行演示,使得学习者能够掌握动作要领,再让学习者完成指定动作,教师要对学习者进行动作指导,加深学习者对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二)扣扳机动作技术教学

步枪射击教学中扣扳机动作技术教学是主要内容,对此部分教学,教师则可以利用理论教学法与实战训练法,开展教学活动。扣扳机动作原理较为简单,通过教师的仔细讲解,学习者便能够掌握,难点在于力量的使用以及扣板的时间,对此教师则需要加强对学习者的实战训练,为学习者搜集大量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去分析他人的技术运用技巧,扣扳机主要是利用食指第一节,用指尖或者指尖的根部,来触动扳机,在此过程中要正直用力,扣扳机方向要保持在正直向后,同射击目标方向成为直线,选择适当的时间击发。扣扳机技术的高效运用,需要学习者不断地练习,教师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实战训练计划,在练习扣扳机技术时,配合心理素质训练,使其能够齐头并进的学习各种步枪射击技巧,掌握更多的射击技术[2]。

(三)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是步枪射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技术教学内容,做好学习者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技术发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锻炼学习者的自控能力,需要锻炼学习者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常心,以完成技术操作。教师要加强对学习者的体能训练,不断提高学习者的耐力,女学习者的耐力是弱项,若失去耐力,极易造成运动者心理发生变化,基于此教师可以将耐力训练内容与心理素质训练相互结合,通过组织实战训练耐力比赛,利用对抗性训练与循环比赛等方式,来训练学习者的体能,增加学习者参赛的次数,使其能够获取更多的比赛经验,进而增强其心理素质。

四、结语

射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教学法、影视资料教学法、理论教学法等,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基于上述几种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好的学习,教师可以基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风格,以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12

1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概念论述

通常情况下,短波主要指的是频率范围在3兆赫到30兆赫之间的无线电波形式,其波长长度较短,同时绕行水平较为薄弱,地波形式这一措施并不能得到长期应用。因此,我国对天波形式的应用较为广泛,运用架高发射、天线接收等措施实施无线电的传播工作;天波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有效缩短电离层的吸收,提高了电离层反射的高效性,利用电离层与大地间的反射连续性,提高了长距离的传播质量。

此外,短波通信在通信广播行业的应用较为广泛,充分利用自身远距离、地形复杂的功能特征,实现语音通话以及数据通信。尽管目前短波通信系统中不稳定的电离层容易导致短波信号出现不稳定现象,但是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技术的应用,加强了短波通信系统抗风险能力;同时,由于其成本较低,且构建、组网工作都具备快捷性、灵活性的特点,使其应用渠道不断得到拓宽。即便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处于恶劣的通信环境下,其数据信息的传输工作以及通信效率都可以得到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强有力的保障。

2短波发射机发展的现状

我国广播电视领域以及通信领域对于短波发射机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并逐渐发展成为整体性的行业体系。

2.1我国大功率短波发射机的发展历程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因素下,发射机技术逐渐形成了模块化的发展体系,使模拟发射机逐渐走向数字发射机的发展方向。晶体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延长短波发射机的使用年限,其短波信号的传播速率得到高效提升;大功率短波发射机在发展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安全、可靠、稳定等功能特征,推动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大功率短波发射机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其发展历程主要由电子管逐步完善到晶体管,由窄带发展到宽带,人工化的调谐也逐渐发展成为智能自动化。目前我国主要将全固态性质的数字模拟信号发射机应用在广播电视领域和通讯领域的范围内,这一发射机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保障其信号的发射效率。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有利于推动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的研制、开发;与此同时,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质量的提高,也进一步巩固了信号的传播速率与质量,二者相辅相成,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分析

目前,在我国广播电视领域以及通信领域内,普遍应用国产的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我国自主生产的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在经济效益方面有着明显性优势,同时也能够具体满足相关的工作需求。但是,国产的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在核心内容方面,依然存在部分弊端。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当前的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技术为基础,主要针对功放模块技术以及开关电源模块技术、中和电容技术、多信道自动均衡控制技术四大板块展开技术完善,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其质量、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1功放模块技术方面

在现代全固态通信发射机中,功放模块占据核心地位,属于功率放大器中的关键配置。通常由诸多横向扩散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垂直性双扩散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的晶体管共同构建而成。高效的功放模块质量,在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信号范围的覆盖以及传输效率方面发挥着高效作用。其中,射频功放模块与音频功放模块是功放模块的重要构建部分。

功放模块自身具备热稳定性能,不会受到来自电路高热量方面的负面影响。但是,功放模块自身的热传导性能存在一定弊端,对电压的击穿力较低;如果电压在输出过程中数值过大,则会直接导致功放模块破损。所以,要求必须要在大功率短波发射机内部功放模块的末尾处配置电容器,从而达到有效中和电压的目的。

3.2开关电源模块技术方面

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通常在室外进行构建,所以会面临气候、温度、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为完成发射目标,需要在较大的频率点中进行驻波,导致电压以及电流的数值始终呈现较高的状态,使开关电源模块难以承受负荷。要加大对开关电源模块技术的革新力度,配置自动化的保护模块;当电路出现突发状况,可以利用开关电源模块对电源进行迅速切换,使发射机的安全运作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要构建相应的报警设施,为技术人员的维修工作提供便利性。

3.3中和电容技术方面

中和电容属于附加电容,通过晶体管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的有效衔接形成外部反馈电路,能够及时消除晶体管内部产生的反馈,控制功率放大器出现自激振荡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缓解我国大功率短波发射机的过度中和现状,需要对真空电容展开应用,将不同功率的发射机有效应用在同一系统中,研发出真空可调的电容器,保证发射机的安全运作。

另一方面,在应用多信道自动均衡控制技术的过程中,要将自适应滤器适当添加在其中,从而控制发射机内部信道的均衡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在我国的广播电视领域与通信领域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目前在核心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我国通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美好前景,在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13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声发射技术已经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声发射技术是一种最新型的检测技术,本文首先将介绍声发射的定义和声发射技术的工作原理,然后会具体分析声发射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具体作用。

二、声发射技术的概念

声发射(Acousticemission 简称AE)又称应力波发射,是材料或零部件受力作用产生变形、断裂,或内部应力超过屈服极限而进入不可逆的塑性变形阶段,以瞬态弹性波形式释放应变能的现象。这种弹性波以声波形式存在,频率范围很宽包括数赫兹到数兆赫兹,如果能量足够大,并且频率集中在声音频段内,则可以被人耳所听见。诸多原因可以产生声发射,如材料裂纹、断裂、应力再分配、撞击及摩擦等。

三、声发射的基本原理

声发射检测的原理,从声发射源发射的弹性波最终传播到达材料的表面,引起可以用声发射传感器探测的表面位移,这些探测器将材料的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被放大、处理和记录。固体材料中内应力的变化产生声发射信号, 在材料加工、处理和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因素能引起内应力的变化,如位错运动、孪生、裂纹萌生与扩展、断裂、无扩散型相变、磁畴壁运动、热胀冷缩、外加负荷的变化等等。人们根据观察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与推断以了解材料产生声发射的机制。

一般而言,对超标声发射源,要用其它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局部复检,以精确确定缺陷的性质与大小。

四、声发射技术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 声发射技术原理

Kaiser效应是德国学者Kaiser在1963年研究金属声发射特性时发现的,材料被重新加载期间,在应力值达到上次加载最大应力之前不产生声发射信号,也就是说,岩土体在受荷载作用时引起内部微裂纹的产生、发展、错位、颗粒界面的移动、破坏等都会产生声发射;岩体声发射的频次、多少、激烈程度岩土体的破坏过程密切相关,岩土体破坏愈严重,岩体声发射频次愈高,释放能量愈大,因此,通过岩土体声发射频次、能量等有关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体结构特征及其破坏过程,这是声发射技术在岩土工程应用的主要依据。

2、 声发射技术参数

岩体声发射水平一般可通过声发射的频次(单位时间内,发生声发射累计次数)、大事件率(单位时间内声发射事件大于某一阀值的声发射累积数)、能率(单位时间内产生声发射释放的能量的相对累积值)。通过AE事件频次可以看出发生岩体破裂的程度,应力分布状态,是评价结构危险程度的重要标志;大事件率是衡量岩体稳定的主要参数之一;能率反映的是岩体破裂前AE事件所释放的能量变化。

3、 声发射技术的工程应用

(一)、矿山采场安全等级划分

从声发射参数体现了岩体从稳定到破坏发展及危险阶段不同的声发射特性,根据声发射参数为主将采场岩体稳定情况动态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能很好地跟踪采场安全动态变化过程,为安全生产提供预报信息,减少损失,也为采场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种科学简便的新方法。文献[7]中的金川二矿区801#采场引入声发射技术进行连续两天监测3#孔,发现3#所在矿柱受力开裂引起声发射参数剧增,说明矿柱承载力显著下降,有冒落危险,即刻停止作业。2h后岩体塌滑200m3,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

(二)、测量地应力

工程常用的测量地应力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应力解除法、扁千斤顶法、水压致裂法等这些方法工艺复杂,费时费钱,测量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场岩体应力量测的推广使用。采用声发射技术测量地应力是从地层中取出岩芯(岩样),将岩芯在实验室进行再次加载,根据其岩石破裂过程声发射时的应力状态推算出地应力。这种量测方法将现场测量移进实验室,经济有效、还可简捷方便地获得大量实测数据,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度和准确性。自从Goodman证实了凯塞效应的存在,在1976年日本的金川忠、北源义浩及林正夫等人率先用凯塞效应评价地下结构及原子发电站基础中的应力状态,取得较理想的结果,与现场实测应力比较,误差在10%以内,能较好地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我国张大鹏、李造鼎、林韵梅等用该方法对五龙金矿的水平和垂直应力进行了实测,实测值比理论值稍许偏多,在10%以内(垂直应力比理论值偏高2.42%)[3]。

(三)、声发射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三峡水利枢纽建设的永久性船闸,为双线5级船闸,两线闸室间高50~70m,宽60m的直立中隔墩。船闸南北两侧最终形成上缓下陡岩质高边坡,边坡开挖与永久支护加固过程中出现不稳定与局部垮落现象,为不影响工程进度,保护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对边坡开挖与加固过程中的边坡稳定性及垮落等进行监测预报。

(四)、声发射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力发电离不开水轮机组和蜗壳,2001年1月、3月先后对三峡水利工程左岸厂房1号、3号水轮发电机组座环和蜗壳在充水升压和保压阶段进行了声发射检测。蜗壳1号水轮发电机组座环和蜗壳声发射传感器布置[9]如图2。通过声发射实时监控检测,发现了蜗壳03管节与大舌板对接焊缝的咬边在充水升压和保压阶段产生裂纹并扩展,经测量裂纹深度在1.0~2.5mm,这促使加拿大通用(GE)公司重视焊缝咬边问题,改变了按ASME标准对咬边深度允许值较大的质量要求,消除了事故隐患,这是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所不能发现的。

五、声发射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声发射检测是一种被动检验方法,探测到的能量来自被测试物体本身,而不是像超声或射线探伤方法一样由无损检测仪器提供;

2.声发射检测方法对线性缺陷较为敏感,它能探测到在外加结构应力下这些缺陷的活动情况,稳定的缺陷不产生声发射信号;

3.在一次试验过程中,声发射检验能够整体探测和评价整个结构中活性缺陷的状态,因此效率高;

4.可提供活性缺陷随载荷、时间、温度等外变量而变化的实时或连续信息,因而适用于工业过程在线监控及早期或临近破坏预报。

缺点:

1.不能检测静态的缺陷,如铸造件中的一些气泡等缺陷;

2.不能精确地检测到缺陷的大小,只能知道大概的缺陷范围;

3.检测过程中,在信号很微弱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得到缺陷信号,噪声和干扰信号影响较大,容易把噪声和干扰信号当成缺陷信号,对评估产生影响。

六、 声发射技术的应用发展

人们知道声发射这一现象是很早以前的事,然而人们真正开始研究这一现象却是近几十年的事。1937年美国杰克逊提出研究该现象的建议,奥伯特(Obert)和杜瓦尔(Duvall)在不深的矿山进行研究,检测到了声发射并于1940年在阿米克铜矿观测到爆发性声发射,预报了岩爆的来临,从此,声发射技术开始了它飞速发展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为基础的声发射技术得到在岩土工程中应用和进一步发展。二十多年来,我国声发射技术在研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比较大的发展。

从声发射理论和应用情况看,虽然声发射技术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落后于工程实际应用。由于声发射技术可以检测大范围任何部位的被测物体;也可于对任何形状的结构;可以不破坏被测试体进行实时监测;由于地震波与声发射信号具有相似的随机性、非平稳过程,还可以进行地震预测预报,所以声发射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声发射机理的研究尚不太成熟,因而限制了声发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声发射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声发射仪器发展,声发射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能力还不能有效除噪、分频,进一步限制更有效地应用AE技术。

七、结论

本文详细分析了声发射技术的定义与原理、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声发射技术的优点及缺点。意在说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科技产物必将应运而生,并且得到重用,这是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然而每一项技术的出现也会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只有通过不断地总结和研究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