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护理论文实用13篇

乳腺护理论文
乳腺护理论文篇1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乳腺癌护理常规安排各项护理措施,研究组由责任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去做,具体步骤:首先成立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责任护士、责任组长、药疗护士等参加。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中医护理理念为指导,将健康教育、情志干预、辩证施护、穴位按摩和足底按摩等中医护理技术结合在一起,制定出适宜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表。此表包括入院健康教育、饮食、情志干预、各项检查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运动指导等,将此表悬挂于床尾,每日按照路径要求去做,能完成的、不能实施或完成不了的项目都要标注清楚,签名。路径小组随时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路径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临床需要,满足患者的需求。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指标

1.3.1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评价,包括完全遵医行为、不完全遵医行为、完全不遵医行为等。

1.3.2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

1.3.3两组患者静脉炎、肢体功能延迟恢复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评价各观察指标所得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相关技能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静脉炎、肢体功能延迟恢复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乳腺护理论文篇2

乳腺癌是一种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也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多发生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早期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化疗效果较好。我院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70例。按患者的需求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0例,年龄36---70岁,行单纯乳房切除术20例,占28.6%;行乳腺癌根治切除术30例,占42.8%;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20例,占28.6%。患一侧乳腺癌的62例,占88.6%;患两侧乳腺癌的8例,占11.4%

二、方法

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提供相关信息,介绍手术方式及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

三、结果

7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顾虑,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担心手术后外表改变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护理论文,护士应多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心理,从语言、态度、行为上关心、疏导患者,告知患者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家属尤其是其丈夫的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对心理素质好,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向其介绍乳腺癌相关知识包括治愈率、手术成功率和正常的生活方面信息,这对治疗乳腺癌患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术前准备

(1)术前做心、肝、肺、肾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各种血象、血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和术前四项等相关检查,及时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为手术提供相关信息。

(2)手术野皮肤准备。备皮的范围:上至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同侧上臂上部1/3和腋窝部,若手术中需要植皮的,应同时做好供皮区的准备。由于乳头、乳晕部皮肤不甚平滑,更要注意清洁,并避免割伤皮肤,同时要防止切口感染,术前12小时常规禁食,术前留置尿管,防止全麻术后出现尿失禁或尿滞留。

二、术后护理

1、体位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根据麻醉方式取合适的卧位,若为硬膜外麻醉,应去枕平卧4—6小时;若为全麻,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唾液和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保护呼吸道通畅。根治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改良根治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患者平卧6小时后改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切口引流。

2、饮食指导

由于手术创面大,对机体的创伤和消耗也大,故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3、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闷、切口疼痛、发热等。术后24小时应持续给氧,在应用止血药物的同时,注意观察血压及脉搏变化,密切观察伤口和引流液的量、色,以便早期发现出血倾向。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出入量及时调整液体输入量,以保持体液平衡,内环境稳定,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同处理。

4、伤口止痛与引流护理

为使胸部体疗进行和患者有良好的休息,术后通过肌肉注射或硬膜外使用止痛泵。为防止根治术后创腔积液,皮瓣坏死感染,常在腋窝下和胸骨缘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吸出创面积液护理论文,避免皮瓣或所植皮坏死。因此,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避免过度牵拉,防止变压、扭曲、堵塞和滑脱,更不能随意拔出。应挤压引流管1次/小时,确保引流通畅,特别是注意引流液的量、色站。一般术后1—2天引流量较多,以后逐渐减少,至创腔基本无渗液,创面皮肤紧贴时即可拔管。

5、患肢观察与护理

根治术后腋窝外用纱布绷带或胸带等绷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度,以消灭死腔,使皮瓣或所植皮于胸腔紧贴,利于伤口愈合。一般术后第4天打开伤口,肘腋窝基本上与胸腔紧贴。应密切观察伤口及患肢血运情况,若皮肤呈紫绀色,伴皮温低,脉搏不清,患者局部肿胀麻木,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包扎过紧,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绷带松紧度。或者发现皮肤颜色异常,渗液,组织下有波动感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并发症护理

1、预防气胸、胸部感染

注意做扩大根治术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检查胸部,包括肺部听诊和胸部X线检查,以判断有无因手术损伤胸膜而引起的气胸。若并发气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在充分止痛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更换体位,以及时给予雾化吸入,协助患者排痰,预防肺炎、肺不张。

2、患肢上肢水肿

是根治术后较常见并发症,主要原因是切除腋窝淋巴结后,来自上肢的淋巴结回流受阻或大静脉被结扎,其水液静脉栓塞、感染、放疗、积液、局部复发等因素,均可使回流障碍加重。术后协助患者抬高上肢15—30CM。出现上肢水肿,应用弹力绷带包扎,继续抬高患肢。局部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患肢不宜行静脉穿刺、肌肉注射、抽血、测量血压,避免牵拉、受压,保护患肢免受伤害。

四、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对根治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术后1—3天,进行患肢、肘、腕、手指及颈部运动;术后3—5天护理论文,进行肩部运动,先进行耸肩,然后行肩部环形运动,一般每次2小时,一天两次。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患肢搬动、提拉重物。

改善体形。增加信心,注意休息,坚持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避免疲劳,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告知患者及家属眼定期复查。第1—5年,每半年来院复查,5年后,每年随诊复查,直至终身。如遇下列情况及时复查:(1)患侧胸壁出现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2)对策乳房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3)出现咳嗽、胸痛、肝脏肿大、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等,复查时做全面体格检查。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教会患者自我检查乳房的方法,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乳腺癌复发或转移的表现。多吃蔬菜,忌食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小结

通过对70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李佩文,邹丽琰,乳腺癌综合治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160-283

乳腺护理论文篇3

我院2003年3月~2006年6月共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手术30例,通过对术后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3年3月~2006年6月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5~35岁,平均30.0岁,左乳腺癌12例,右乳腺癌18例,Ⅰ~Ⅱ期患者20例,Ⅲ期患者10例,接受改良根治术20例,根治术10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6例,小叶癌11例,髓样癌3例,全部病例均于术后第三周开始进行CAF方案联合化疗。

1.2方法随机抽样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在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问卷,观察其心理护理前、后的表现及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等。

2护理措施和结果

2.1患者的心理支持疗法首先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对其心理动态进行了周密的观察和了解,坚持出院后的家庭随访,掌握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时期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1,2]。

2.1.1实施保护性护理在患者患病初期,不要急于纠正其否定心理,只对他们讲肿物性质还不能最后确定,需要手术后做病理检查确诊,这样缓解了患者的压力,情绪、饮食、睡眠就较为正常。以便手术顺利进行。

2.1.2采取诱导和暗示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用婉转和暗示的语言向患者介绍乳腺癌根治术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向她们介绍手术医生的精湛技术和成功病例,使之对手术充满信心。

2.1.3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本组患者中有9例感到失去使她们很难堪,经及时开导帮助她们,向她们讲解救命第一,保形第二的道理,有意识地为患者做类似的填充物,放在胸罩内,弥补了外形的缺憾,使患者求美的愿望得到满足[3,4]。

2.1.4取得配偶或恋人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温暖和关爱。帮助其建立价值观,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家庭并没有把他们遗弃。将使患者的心态更加平和、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2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患者回病房后应去枕平卧,每15~30min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指征,平稳后每1~2h监测1次,鼓励患者在术后24h后下床活动。术后保持负压引流的通畅,及时有效地吸出创腔内的积血、积液,按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每30min一次由内向外,轻挤压创区,保持有效负压,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并加以记录。(2)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功能锻炼分三个阶段进行[5],术后至拔出负压引流管为第一阶段;此期间,患侧上肢采取屈臂内收姿势制动,可指导进行上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利用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回流,减轻肢体的肿胀,指导患者进行屈伸手指、屈腕、旋转等腕关节运动。在术后7天左右进行肘关节运动为第二阶段;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旋转,可行患侧手洗脸、刷牙、拧毛巾、端碗等生活自理行为,此阶段应注意活动力度和时间,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消除患者因锻炼可能出现影响切口愈合的思想顾虑。手术后15天左右,进行肘关节运动为第三阶段;进行前后左右摆臂、前臂上举、外展、摸对侧耳运动,两肘在前方开合运动等,爬墙运动可充分地锻炼患肢的伸展运动,部分患者因惧怕疼痛,而放弃此运动,应及时发现注意督促和鼓励,并坚持出院后继续进行此运动,以恢复到术前水平为远期目标[6]。

2.3结果

2.3.1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治疗的效果比较工作中我们了解到,乳腺癌患者特别渴望得到心理安慰和关怀。因此,我们对患者应多给予理解和心理上的支持,并通过康复期的行为干预和护理,教给患者有关行为和认知的自我管理策略,并鼓励其加以运用,使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创造生命的奇迹。另外,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患者的态度。

2.3.2三阶段肢体功能锻炼的效果3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出院时25例上肢能抬高,肩关节功能无障碍,能独立完成吃饭、洗脸、涮牙等日常活动。4例上肢肩关节活动受限,日常生活活动部分需人协助。1例有程度不同的上肢水肿,生活大部需人协助。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达到术前水平无患肢水肿的发生,强化训练达到了明显的效果。

2.4康复期的健康指导[7]患者出院前,指导其对术后锁骨上及对侧的自我检查,应每日进行1次,坚持终生帮助患者继续坚持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计划并指导其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避免在患肢进行医疗行为,预防患侧肢体水肿,继续做好心理安慰工作,强调化疗的重要性,使之减轻对化疗的恐惧及不安心理,从而完成化疗计划,建立长期的护患关系,随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

3讨论

3.1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单纯临床症状的缓解或消失,只能作为疗效评价的一个方面,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和恢复也成为评价疗效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了解和重视青年乳腺癌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躯体疾病的治疗和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患肢功能损害对青年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青年乳腺癌患者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活动较多,在心理上常将上述功能损害视为致残,因此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将直接影响到青年乳腺癌患者康复效果及以后的生活质量。

3.3青年乳腺癌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健康指导在宣教中,应指导其对自查目标、随诊时间及内容等有所认识,加强对疾病的警惕性,形体重塑的问题常常是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指导中应帮助其选择合适的配体,有条件的可进行再造术。

【参考文献】

1左文述,徐忠法,刘奇.现代乳腺肿瘤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

乳腺护理论文篇4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24例,其中男1例,女23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4岁。住院天数12~24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6天。无1例出现皮瓣坏死,均痊愈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加强心理疏导:乳腺癌患者在诊断确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悲观、不知所措等,实施手术是首要的治疗手段,也就意味着要切除,而对于女性来说,是优美的生理曲线的体现,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层次比较高的女性,更容易出现焦虑、忧郁、自卑等心理反应,对的缺失更容易出现自我形象紊乱,所以加强手术前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尤为重要。针对这些,作为护理人员,要用和蔼的态度、委婉的语言、文雅的举止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告知手术切除的必要性,以及手术相关的知识,介绍手术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应积极疏导并说明手术后有办法弥补,外观无损形象,待病情稳定后,可以通过戴义乳等方法,恢复形体曲线,增强自信心。

2.1.2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如:乳腺X线摄片、电脑远红外乳腺疾病检查、局部穿刺采样进行病理分析等。作皮肤准备,其备皮范围为:上至锁骨上部,下致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包括同侧上臂上1/3和腋窝部。如需植皮,取患侧上皮肤,应注意及乳晕部的清洁,取患乳对侧大腿皮肤者,备皮范围应包括会、膝关节[1]。必要时备血。

2.2术后护理

2.2.1麻醉后护理。在麻醉未完全清醒前设有专人看护,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经常呼唤患者了解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麻醉清醒前可能出现烦躁,应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发生坠床及各种引流管的脱落等,给予氧气吸入,禁食6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给予半流食直至普食。

2.2.2留置引流管的护理。

本组病例术后均在患侧锁骨下及腋下放置橡皮管引流,两根橡皮管用Y型接管相连接,再用橡皮管与电动负压吸引器相连接,吸引的次数视引流量的多少而定,应保持整个引流装置呈负压状态,停止吸引时应在Y型接管下端的橡皮管上夹一把血管钳,注意血管钳应夹在电动吸引器与橡皮管连接的上端,以防连接脱落时空气进入橡皮管内,一般术后4~5天,如皮瓣紧贴胸壁就可拔除锁骨下引流管,1周左右如24小时引流量少于10ml可拔除腋下引流管。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是及时排除积血、积气,有利于皮瓣的存活及伤口的愈合,所以,应保持引流的通畅,固定长度以不影响病人翻身为宜,引流期间应加强观察,如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并且液体呈鲜红色时,应警惕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并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每24小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一次,并在无菌操作原则下更换引流瓶一次。

2.2.3切口的护理。术后切口应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紧贴,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和皮瓣的存活,应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伤口局部可外用贝复剂或洁悠神,以防切口感染,促进切口的愈合。本组病例切口均达到I期愈合。

2.2.4功能锻炼。因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作同侧淋巴结的清扫,可能影响到患侧上肢的淋巴回流,术后为避免引起患肢的水肿及造成上肢功能障碍,除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静脉输液外,还应加强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后指导患者做握拳动作,3-5天后可活动腕关节及肘关节,1周后加强肩部的功能锻炼,拆线后加大肩部活动[2]。鼓励患者用患肢刷牙、梳头及绕过头顶摸对侧耳朵的耳垂,做划圈及双手爬墙等动作,功能锻炼时动作要轻柔,以患侧主动活动为主,健侧帮助患肢活动为辅,范围和力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产生轻微疼痛为限,均勿由他人强力牵拉,以防发生损伤。本组病例均能配合功能锻炼,出院时能用患侧肢体刷牙、洗脸等。超级秘书网

2.2.5化疗的护理。术后一般需化疗1年,每月1次,化疗时应防止药物的外渗,注意保暖,适当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高热量的食物。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预防感冒,定期复查血象,白细胞低于4×109/L时暂停化疗。

2.2.6健康指导。(1)保持心情舒畅,注意患侧肩部功能锻炼,注意休息,可适当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活动,注意劳逸结合。(2)饮食宜选用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类食物。(3)继续进行肩部功能锻炼,做划圈及双手爬墙等动作。(4)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每1~2个月就要自我检查一次。检查方法是:取坐位(最好对着镜子),右手

检查左乳,左手检查右乳,检查时手指分开以弹压或将由上到下由外到内详细搜索,手指切忌捏起整个或部分组织,以免没有肿块也误认为有肿块,双手交替检查双乳,如发现有肿块,则要了解肿块的大小、硬度、活动度以及有否与皮肤粘连,并确定肿块在上的位置,然后双手交替检查左右两侧腋窝及双侧锁骨上有无肿大淋巴结,一旦发现或怀疑有肿块应及时去医院做必要的检查。出院后1-5年内,每半年来医院复查一次,5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直至终生,如出现特殊情况应随时复查。

3体会

3.1术前有效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解除顾虑,积极地配合治疗,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3.2术前周密的准备工作是手术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而减少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性。

3.3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淋巴回流,防止患侧手臂的肿胀,加速创面的愈合,通过功能锻炼,使患者尽快恢复自理,防止患侧肢体的失用性萎缩。

乳腺护理论文篇5

1.2研究的内容

通过考察研究对象对不同护理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与评价,获悉乳腺癌患者究竟具有怎样的护理需求,并分析优质护理的影响所在。

1.3研究的方法

将上述研究对象(100例乳腺癌患者)对半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另一个小组为观察组,在第一个小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具体的方法为:其一,重新确立服务理念。对护理的内涵以及护理的级别进行重点学习,在执行时要严格依循《分级护理制度》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规范》的有关规定;在服务方式上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为患者服务;其二,要树立崇高的责任心。要确立护理责任制,为患者提供贴心到位的服务。责任护士必须要坚持早起到岗,随同医生做好查房工作与晨间护理工作。通过确立护理责任制,使医患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其三,要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通过向患者分发调查表等方式及时掌握患者的回馈,以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

1.4数据的处理

对数据的处理利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乳腺癌患者的各项需求中,生存质量的需求率高达74.2%,占所有需求的第一位。有关上述两组的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可以参见下表,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无论是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病房管理都明显要低于观察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乳腺护理论文篇6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成为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近年来,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虽然乳腺癌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其发病率却仍居高不下,我国虽属于乳腺癌低发区,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较前有明显增长,且发病年龄有呈现年轻化的趋势。Han等纳入16640例乳腺癌的研究显示,在<35岁的乳腺癌患者中,年龄每下降1岁,死亡风险增加5%。

乳腺护理论文篇7

某医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共7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58岁,平均42.5岁。住院时间15~20天,均在术前行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66例术后恢复较好,未发生并发症,定期化疗和(或)放疗。2例死亡,5例未随诊。

患者手术前由于不了解病情而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的心理。术后又怕切口疼痛,术侧肢体不适。担心皮肤完整性损害,特别是年轻女性往往会因此而心情郁闷。

2护理措施

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术后的康复效果。因此,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心理指导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要始终保持镇静、自信,给患者一种安全感。

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是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意义,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做咳嗽、排痰及床上的排便练习,提供多方面的生活护理等。如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2.1.1术前准备完善有关检查。术后患侧肢体不宜行静脉穿刺。做好手术区皮肤的准备,特别是腋窝处,需植皮者还应做好供皮区的准备。

2.1.2心理支持患者入院后,包括其家属因担心手术效果,都会表现出焦虑、沮丧的情绪,护士要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并给予帮助,对了解病情者要向其介绍有关乳腺癌的治疗进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及有关疾病与手术知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疼痛者,要多给予安慰,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配合医生适当使用镇静止痛药物,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绪,保证其休息与睡眠,使机体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2.2术后护理

2.2.1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回病房后应给予平卧位,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血压平稳后患者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抬高患侧上肢,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避免或减轻术侧肢体水肿。注意伤口有无渗出,保持敷料干燥、整洁,注意患肢皮肤的颜色深度。做好负压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注意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及术侧肢端血运。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量,引流量每小时超过100ml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2.2防止术后水肿和功能障碍要向患者讲明术侧肢体水肿的可能,即由于手术时腋窝淋巴结清扫使淋巴液及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和术后胸部伤口加压包扎所致,使其配合。指导患者及时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以防发生功能障碍。活动上肢先由肘部开始逐渐发展到肩部。术后1~3天应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功能,可做伸指、握拳及屈腕、屈肘等锻炼。术后4~5天,可练习侧肩部及同侧耳部的功能,然后逐步练习将患肢的肘关节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颈后,进而以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为止,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2.2.3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并做深呼吸运动,有利于肺扩张,防止肺部并发症遵医嘱口服三苯氧胺(TAM)或来曲唑等药物。

2.2.4饮食指导患者术后由于食欲不振致进食量减少,要及时向患者讲解因手术可能导致其营养失调,原因主要是癌性消耗、因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抑制消化道的运动与消化腺的分泌,致食欲不振[1]。因此建议其增加热量,以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为主,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2]。

2.2.5其他同时,术后患者卧床期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主管护士应给予完全帮助、部分协助、支持教育等不同方式护理,满足其自理需要。

3放化疗的护理

3.1术后放化疗的前期思想工作辅助化疗的目的是采用全身用药以消灭体内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或微小残余瘤灶,护士除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勤巡视、多交谈,宣教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乳腺癌的远期疗效。

3.2控制放化疗不良反应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常在用药后1~3天内出现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功能抑制等,这主要是由于心理上的因素引起的。对于化疗药物所导致的毒副作用,一定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之配合医生给予预防或及时对症处理以缓解症状,并嘱患者坚持化疗。因化疗会引起恶心、呕吐,可采取化疗前15min予恩丹西酮8mg静脉注射,止吐效果明显。

3.3对于化疗过程中药物不慎渗出或出现静脉炎要迅速对症处理,防止皮肤坏死要指导患者进低脂肪、高纤维、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类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生、冷、硬、不洁食物,并指导患者服用一些提升白细胞的药物,如利血生、强力升白片、鲨肝醇、维生素B4等。告知患者用药当日禁忌局部热敷,减少药物渗出刺激组织。

3.4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皮肤损伤及肺部放射性损伤,也常使患者出现畏惧心理此时应细心讲解放疗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穿宽松纯棉内衣。出现皮损,可在破损区涂抹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使其干燥,促进创面愈合。大面积皮损时,要停止放疗并对症处理,合并感染时需抗感染,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以利愈合。保持居室通风,经常户外活动,提高抵抗力,防止并发放射性肺炎。

4心理指导

4.1心理类型及护理措施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加以手术、化疗对机体的打击,甚至毁损性破坏,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悲观、绝望的心理状态。作为护理人员,要了解并掌握不同心理的产生时期,对症下药采取对策措施,见表1。

表1不同心理的产生时期所采用的对策(略)

4.2失眠的护理失眠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手术影响患者的形体美,多数患者情绪极其低落烦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疗信心,引起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切口愈合,增加感染机会,延长住院时间[3]。

4.2.1失眠类型在上述临床资料中,73例病患者中有42例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失眠,占57.5%,见表2。

表242例存在不同程度失眠及所占比例(略)

4.2.2影响睡眠的因素见表3。

表3影响睡眠的因素(略)

4.2.3护理分析

4.2.3.1对疾病焦虑恐惧和担心手术预后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病情轻重的情况因人而异,做好心理分析,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使患者了解病情,促进其对疾病及治疗的理解,配合治疗。有条件的,可请术后康复病例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接受疾病的事实。

4.2.3.2及时处理疼痛及手术造成的不适术后切口疼痛或晚期癌肿转移引起的疼痛是造成乳腺癌患者失眠的重要原因。术后镇痛一般采用芬太尼、布比卡因、氟哌啶等药物,通过镇痛泵持续给药,镇痛效果明显。晚期癌症转移引起的疼痛,口服曲马朵缓释片,肌肉注射度冷丁、吗啡止痛,尽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因疼痛引起的睡眠障碍。

4.2.3.3取得患者单位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不少患者担心切除后会导致女性形体改变,影响工作或遭家人遗弃。因此要取得患者单位的支持及家属理解,不可歧视患者,要鼓励患者术后加强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做到生活自理。同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及工作,可让患者走出患者角色的阴影,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4.2.3.4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和睡眠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湿度是良好睡眠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室内相对湿度50%~56%,温度18℃~24℃。夜间应调弱照明灯的亮度,避免灯光直射患者面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同时应根据每个人的生活条件和文化修养,满足个人对睡眠条件的特殊要求。如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等。

5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帮助患者认识和预防疾病、促进和恢复健康起到一定作用[4]。在护理和治疗中,向患者宣教康复知识,包括合理饮食、手术侧肢体的功能锻炼。

5.1饮食加强营养,宜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牛奶鱼,虾,蛋,瘦肉类,多食芹菜,菠菜,胡萝卜,多吃生菜,忌食高脂饮食,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5.2活动乳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患侧肩关节活动障碍。活动可加强术中保留下来的肌肉得力量,松解和预防粘连,最大限度的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一是练习划旱船的转动,绕环的训练;二是出院后,在家庭和工作单位要努力去做常规的活动,如扫地、擦桌、提轻物等。要求在术后1~2个月即完全恢复肩部运动,基本上达到抬举自如的程度。

5.3及时复诊定期化疗和放疗,把治疗和护理方案记录于出院病历上,嘱家属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和病情变化。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出院后第1~5年期间,每半年来医院随诊复查。5年后,每年随诊复查1次直至终生[5]。

此外,家庭和社会都要给予她们关注和支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乳癌术后身体恢复后不影响夫妻生活,丈夫应多体贴妻子,给她最好的心理支持,可穿宽松肥大的衣服,佩带义乳,年轻的女性可做隆胸手术。总之,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才是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剑前.心理护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68-71.

2吕式瑗.护理学基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09.

乳腺护理论文篇8

近年来,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老年女性由于受到文化程度、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对乳腺疾病的认知率普遍偏低,很少甚至从未主动进行过乳腺检查。当前乳腺癌防治工作的重点着眼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由于老年人对乳腺癌的低认知率,往往会使她们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和康复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为了提高老年女性对乳腺疾病的认知率,我院对查体中心统计的2010年未进行乳腺普查的166名老年女性进行了护理干预,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查体中心统计的2010年未参加乳腺普查的166例老年女性进行了随机分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人。其中观察组年龄在55-78岁,平均年龄(66.5±11.5)岁,对照组年龄在56-75岁,平均年龄(65.2±8.8)岁。2组老年女性的文化背景、接触乳腺疾病知识相关教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2组老年女性进行电话调查,了解到未进行乳腺检查的原因。对于对照组的老年女性按照常规模式进行电话回访;而对于观察组的老年女性,在常规电话回访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 健康教育干预 告知老年女性乳腺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中年以后,由于卵巢分泌的激素开始减少,缺乏雌激素的刺激逐渐萎缩,腺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体积变小,但并不意味着患乳腺疾病的几率也在减小,相反此时疾病发生率增高,应该定期做专业检查。对突然出现的异常感觉、体积形态的改变、溢液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就诊。在日常生活中要引起重视,学会自我检查,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乳腺普查。

1.2.2 心理疗法干预 采用一对一的干预方式,针对不同的个体分析原因,制订对应的处理方案。通过与老年女性的真心交谈,了解她们的真实想法,帮助她们打消顾虑,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既要帮她们树立起正确的早查早治的观念,还要打消其惧怕检查,惧怕得病的想法,使她们对乳腺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2.3 饮食与锻炼指导干预 鼓励她们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及社会活动,保持愉快、乐观健康的心态,同时少喝酒,勿吸烟,多吃水果、蔬菜,摄取足够的叶酸、维生素D和钙,少吃脂肪,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1.2.4 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由于老年女性年龄偏大,交流沟通能力欠缺,文化水平偏低,大多不识字,我们采取播放宣传片,专家讲座,上门示范讲解,手把手的教会自我检查的方法,还鼓励家属参与,呼吁社会重视等形式,宣传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引起社会、家庭、个人的高度重视。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2组老年女性护理干预后乳腺疾病知晓情况进行比较。从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定:1)会正确进行乳腺自我检查;2)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乳腺自我检查;3)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乳腺普查;4)了解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5)乳腺有不适时能够及时就诊。每一项为9分,分为可以(5分)、基本可以(3分)、不可以(1分)三个选项,满分为45分,最后得分20分以上为合格,低于20分为不合格。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采用x2检验处理,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22组乳腺疾病知晓率评分比较

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0p<0.01。

3 讨论 全球每年乳腺癌发病人数超过100万,全球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乳腺癌。而早期乳腺癌经过合理治疗,术后10年的生存率能够到达96%,但是晚期10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因此乳腺癌的防治关键就是“早诊断,早治疗”,老年女性是乳腺癌的发病高位人群,我国老年女性由于文化水平低,知识缺乏,思想陈旧,沟通领悟能力差,不懂得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害怕乳腺疾病,不能正确对待乳腺疾病;因此提高老年女性乳腺疾病的知晓率尤为重要,采取正确的乳腺疾病处理方式,就能够使她们得到最佳的治疗时间,改善她们的生活质量,真正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乳腺护理论文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乳腺增生症女性患者105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5岁,双侧发病79例,单侧的24例。92.3%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到腋下肩背部。三个月间断疼痛,甚至3-6个月不缓解。所有病例均进行乳腺彩超或乳腺钼靶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结节、囊肿;排除乳腺癌。

1.2方法①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外用方剂一付,煎至250ml,使用蓝丁格尔-WH270型乳腺治疗仪配穴导入。②治疗时间为4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根据乳腺增生的不同程度,给予1-3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之间要间隔休息3-5天,来月经时,治疗停止。

1.3疗效评判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临床痊愈:乳痛及肿块消失;显效:乳痛消失,乳腺肿块缩小>12;有效:乳痛消失或减轻,乳腺肿块缩小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

2结果

2.1患者第1个疗程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第1个疗程结束后,有82例患者疼痛减轻,总有效率为78.10%。

2.2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效果见表2。总有效率为97.14%;随着疗程增加,总有效率增加。

3护理

3.1环境首先治疗室内要保持安静、整洁,室内物品要摆放整齐,床单要干净,提供舒适的环境及其重要。

3.2选择护士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士做治疗时患者认为较有安全感,认为知识面广,操作熟练。

3.3沟通做治疗时间较长,需要40分钟,这时要与患者积极沟通,交谈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给予关心并认真听患者主诉,要有耐心,并作指导。

3.4评估做治疗前要做身体上的评估,并认真正确的检查,触摸时手掌要伸平四指要并拢,用最敏感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手端指腹按顺序经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中间的及乳晕区,患者取坐位,便于检查锁骨上、锁骨下、颌下、腋下淋巴结,然后取仰卧位,更广泛区域的触诊,同侧下垫一枕头,同侧的手举过头部,使均匀的摊在胸壁上使手指易触到深部,应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掌面而不是指尖进行触诊,触诊的方式应取转圆圈的方式,从向外横向转动。

3.5取穴在取穴过程中要准确定穴,中药纱布放到皮肤上,贴身电极和红光电极要紧贴与皮肤,换穴位时动作要轻、快、准。

3.6心理护理做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仪的原理,是否安全,向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做治疗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应对方法。

3.7饮食可吃海带,橘子,牡蛎等行气散结作用的食物。平时多吃白菜,酸奶,鱼类。禁忌动物内脏,鹅,猪头肉,肥腻,油煎,腌制食物,还有葱,蒜,椒,桂皮等,烟酒,咖啡,可可,雌激素类的保健品和化妆品也能诱发乳腺疾病。

4讨论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人认为本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或精神饮食有关,并与人的情绪因素有关[1]。乳腺增生患者的疼痛与其担心恐惧和焦虑的心理有密切相关,不良环境刺激可加剧患者疼痛反应,治疗时护士应主动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调动病人积极因素为治疗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增进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2]。

我科使用蓝丁格尔-WH270型乳腺治疗仪是根据中医原理,结合西医临床理论,遵循西医辨病、中医辩证的原则,确认治疗方案,融合智能生物波、穴位导入,红外辐射,光灸脐疗、梅花针等多项技术,通过止痛、消核、修复、调理的治疗进程,达到“急治标、缓治本”且“标本兼治”的效果。主治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等各种良性乳腺病,阻断、延缓乳腺组织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防止向乳腺癌方向发展等。蓝丁格尔-WH270型乳腺治疗与常规药物相结合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副作用、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

在我科治疗乳腺增生目前较为安全可靠,不仅增强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治疗得以顺利完成而且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在治疗期间通过与患者的沟通、评估、取穴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患者给予高度评价。

乳腺护理论文篇10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十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大中城市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与欧美国家以及我国近三十年前相比,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1]。因此对于乳腺癌的预防、诊断以及预后护理变成了医学界关注焦点。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09月接收并诊治乳腺癌患者154例,对其预后护理我院采用了不同方案,现做如下详细报告:

1临床资料

1.1 一般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09月接收并诊治乳腺癌患者154例,均经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且行手术治疗,本次试验患者年龄分布在27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岁,其中实验组27岁~37岁的患者8例,37岁~47岁的患者有13例,47岁~57岁的患者有24例,57岁~67岁之间19例,67岁~76岁13例,而对照组27岁~37岁的患者10例,37岁~47岁的患者有12例,47岁~57岁的患者有22例,57岁~67岁之间20例,67岁~76岁13例,诊断报告显示所有患者乳腺肿块直径小于11cm的良性肿瘤,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原因中除疾病认知术前、术后差别有统计学差异外(P

1.2 护理方案

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09月接收并诊治乳腺癌患者154例,并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方案[2]:专职护士根据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本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每天一次,每次30min为了试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减少干扰因素,我院采用同一室集中进行,主要是由专职护士对患者采用一定手段进行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进展预后宣教:(1)心里护理:向 患 者 详细清楚解释癌因性疲乏的概念 让患者认识到癌因性疲乏的主要病因,让其摆脱其消极观念,调整其错误歪曲的思维想象信念,(2)生活饮食护理:本次试验本组乳腺癌患者在常规饮食中加入中程中药药膳,通过中药的消瘀散结的作用患者身体进行温和的调节,保证患者有良好的恢复基础,(3)运动护理:护士鼓励患者术后应先从小幅度、小耗氧量的有氧运动开始,逐渐增加其幅度与运动量,具体要是病人情况而定。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护理方案,如手术切口护理、引流护理、饮食护理、护理等。

1.3 评判指标

本次试验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实验前以及试验后4周进行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价,癌因性疲乏评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美国癌症中心研制的简单疲乏量表(BFI)评估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3],用一条有向直线表示,从左至右依次增加(0~10),分数愈高其疲乏程度越高。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应用QOL评分标准,主要是对患者的心理、社会、环境及生理4个方面进行评估,评分采用100分制,分数愈高其生活质量与好。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结果以P

2 结 果

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09月接收并诊治乳腺癌患者154例,并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方案: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护理方案,现列表加以详细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如表一、表二所示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无论是在QOL评分还是生活质量的评分不具有差异性,且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实施不同护理方案4周后两组患者无论是在QOL评分还是生活质量的评分都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知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是较大的。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是指一种由癌症本身以及癌症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或治疗药物作用等相关原因导致的患者在主观上产生持续性的劳累体验,有文章显示这些劳累、疲倦的出现与患者的精神及心理因素及其相关,癌症诊断压力、治疗相关因素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有一定关系,乳腺癌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癌症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癌症治疗和康复主要内容,本研究的治疗和系统护理干预同时进行对照组只采取了常规的护理干预后疲乏程度较实施,在手术后有患者出现了恐癌心理或者任其发展的消极态度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4],术后坚持化疗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治疗手段,并鼓励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教育患者遵医嘱按时返院化疗,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5],而疲乏体验往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想要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疲乏是主要手段[6]。我院本次试验应采用系统维护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青.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27-29.

[2] 欧玉兰,张静.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32-1734.

[3] 温翠琪,李而瑾,黄建美等.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3-4.

乳腺护理论文篇11

浆细胞性乳腺炎亦被称之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非哺乳期乳腺炎,以往较为少见,现报道较多。因其部分表现酷像乳腺癌,往往被误诊;其临床上多为肿块化脓,反复发作,最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现将本院1997年1月~2012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浆细胞乳腺炎30例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计30例患者,均为女性,非哺乳期, 年龄19~58岁,平均38.7岁,其中,左侧16例,右侧14例;单乳发病28例,双乳发病2例,存在先天性乳头凹陷者16例,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者4例,病程4个月~5年,7例患者有1次以上脓肿切开引流史。

1.2 治疗

临床中,全部30例行手术治疗,局部肿块扩大切除9例,乳腺象限切除14例,乳腺象限切除同时行乳头内陷矫正手术5例,单纯切除乳腺2例。

1.3 术前护理

本病多迁延难愈、病程长、容易复发。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未确诊时,临床表现与乳腺癌相似,此类患者多为年轻女性,对于乳腺癌乳腺恶性肿瘤的担心,患者通常表现为恐惧、焦虑,亦或担心手术及疾病反复发作造成乳房外形的改变。同时因反复发作及反复手术造成了悲观失望情绪。因此,做好心理上的护理十分重要。首先要减少患者思想上的负面情绪,正确对待疾病本身,了解其转归,积极和医护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护士在护理时要详细讲解如何对待此种疾病,加强宣传教育,在与患者沟通中及时去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疏导,如对疾病经久不愈、担心癌变及对切除乳房恐惧的患者,用事实告诉其此种疾病是良性疾病,不会癌变,即使切除乳房,也有乳房重建,重塑美丽的机会。消除其对于手术造成乳房变形,甚至需要乳房切除的担心[1]。上述种种原因造成患者恐惧、焦虑等心理。告知目前手术有假体和自体乳房可延期重建,亦能达到良好美容效果。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讲解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造成的心理、生理损害。通过让患者亲人与其沟通,让患者感受亲情关爱,使负面心理降到最低。

1.4 术后护理

1.4.1 皮瓣血运观察:部分患者病变在乳头后方,手术需要切除乳晕乳头后方病变组织,有可能造成乳头乳晕区坏死。对于这类患者术后注意观察切口及乳头乳晕的色泽,有无发黑及皮肤颜色变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单纯乳房切除患者,注意切口及皮下有无积液情况。

1.4.2 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放置患者为乳房象限切除及单纯乳房切除者,因创腔较大,避免积液过多影响创口愈合。包引流管接负压袋并保持其通畅,防止扭曲压迫引流不畅致积液发生[2]。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情况,引流液24 h少于20 mL可予以拔出。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

1.4.3 情志饮食指导:鼓励患者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用理智的力量控制冲动。消除因外观或担心复发所致悲观情绪。指导患者通过多种有益的运动方式比如:球类运动、瑜伽、散步、接触大自然、阅读等转移消极情绪。在饮食上,禁食辛辣食物、发物如虾、鱿鱼、菠萝、韭菜等。有计划地摄入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

2 结果

全部患者切除组织术中及术后行病理检查,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为炎症性病变者25例,无法定性待常规石蜡者5例。术后病理显示:组织内大量的浆细胞浸润,伴炎症。本组中4例局部肿块切除者术后6个月复发,再一次行乳腺象限切除后未见复发。4例病变累及范围较广的患者,炎症较为明显者,病灶切除后创面旷置,定期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予以缝合,亦均获痊愈。

3 讨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病情复杂多变,临床表现为乳房痛、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乳房肿块以及乳房皮肤粘连,病因尚不清楚,与之有关的可能因素有先天性乳头畸形或发育不良、哺乳障碍、乳腺外伤、炎症、内分泌失调、乳腺退行性变以及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等。导致局部乳管排乳不畅,分泌物瘀滞,引起炎症、导管扩张、瘢痕增生、纤维化和乳管周围炎等病变。本病临床过程分三期,急性期:约为2周,类似急性乳腺炎,消炎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发病前往往乳头有液体溢出,但常被患者忽视。亚急性期:约3周,表现为肿块伴炎症,往往突然发病,进展快速,患者往往因发现肿块伴有疼痛不适来就诊,多不伴发热。肿块多较大,形状不规则,质地硬韧,常与皮肤粘连,可出现红肿热痛,极易与乳腺癌混淆。慢性期:持续存在肿块,可存在瘘管,反复发作后经久不愈的创面可形成窦道,非手术治疗很难治愈[4]。手术是有效方法之一[5],中西治疗均有良好效果[6]。加强围术期护理能促进其早日愈合。

5 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护士要掌握此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尤其是做好围术期护理,能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农秀明,何小燕,王粤湘,等. 中医外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3):91-92.

[2] 邹家群,王春,张晓华,等. 应用维斯第负压引流装置治疗乳腺脓肿的护理体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5):482-485.

[3] 彭锦绣,王粤湘. 浆细胞性乳腺炎32例中医治疗与护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2(2):175-176.

乳腺护理论文篇12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颇具侵袭性,病程进展缓慢等特点,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居女性肿瘤第二位,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7-10%,。外科手术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乳腺根治术;乳腺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全乳切除合并淋巴结清扫等。乳腺癌根治术对许多妇女来说都认为是女性气质的一大威胁,加之手术切除多,伤口创面大,使病人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1]。所以只有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才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手术,从而早日康复。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针对疾病类型,施以个性化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其中全部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的32周岁,最大的62周岁,平均年龄46周岁。84例患者全部有过婚姻经历,其中2例离异,治疗期间出去单身状态。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84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其中保乳手术治疗的为70例,单侧切除治疗的10例,双侧切除治疗的4例。

1.2.2 心理护理

由于乳腺的外部性征对女性的气质,重要性非同一般,所以针对乳腺手术的患者心理护理一定要做到行之有效,尤其是涉及到切除手术的患者。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术前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除因惧怕癌症可能夺去生命和各种治疗带来的痛苦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外,还要承受女性体形改变的心理压力。有时候这种女性特殊意义的丧失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更甚于癌症本身。作为一个护理人员,术前应该像患者详细的介绍手术的相关信息,比如手术室的环境,医师、麻醉师的专业水平,手术的简单步骤,术后的易于恢复等等,在于病人交流的过程中要戒骄戒躁,温柔和蔼,切忌使用负面词语,以免影响患者心理,排斥手术[2]。

一般病人入院后,由于突然的生活环境改变,来到一个相对陌生,而又关乎身体健康的环境,患者的心理难免发生波动,作为一个护理人员,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也是有必要的。并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使其尽快的接受当下的环境。

(2) 术中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在接送患者进入手术室过程中,要热忱、诚恳、积极的与患者沟通,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对手术恐惧。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调节手术前的尴尬气氛,配合麻醉师对患者进行麻醉,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3,4]。

(3) 术后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手术后除了常规的护理以为,必须要加强心理护理,分析病人的心理,有效的进行心理疏导、安慰、解释,护士应以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为指导关心体贴病人。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多少会对其的形体有所改变,这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护理的一大要点,另外,对手术成功的信心,疾病的治愈效果也是术后心理护理的一个方面。分析术后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施以适当的心理护理。

术后的心理护理还需要患者家属,尤其是患者丈夫的配合。患者面对自身上的变化,作为一个女人,身上最性感的部位遭到切除或者改变,心理都会出现焦躁、恐惧、绝望的变化,护理人员要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蔼的态度,配合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心理抚慰、疏导,使其勇敢面对自身身体的变化,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手术后患者大多数需要一段时间来康复,生活暂时不能自理,手术部位的疼痛,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相应的心理影响,护理人员不仅要最好常规的术后护理,也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心理护理,使其建立起早日康复的信心,在主观上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配合术后的常规护理,使患者能早日康复。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术后心理护理中,患者家属所起到的作用。不论是术后的疼痛感,还是术后的行动不方便,以及术后患者自身的身体变化,这些都是会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心理康复。在术后的心理护理总,患者家属的配合,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患者家属是否能接受患者手术后的改变,对患者心理的康复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后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其能很好的接受患者手术后的变化,让患者家属,积极、正面的配合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这里也可以说“爱的力量是无限的”。

2 结果

经过适当的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能够消除心理障碍,很好的配合治疗。术后的康复情况也很好,经随访3-24个月,患者康复后的生活状态也不错。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较为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还是以手术为主,因为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是其他恶性肿瘤或疾病无法比拟的。这样,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的要求也很高。

好的心理护理不仅仅可以使患者建立康复的自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使手术过程能够顺利完成。而且,对患者术后康复,愈后的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手术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是否奏效,完全会影响到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

所以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不论是病情轻重、患者年龄的差异都是必不可少的,最为一个护理人员,人们都喜欢称之为“白衣天使”的职业,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使其能有个更好的未来生活,也是对这份职业的一个尊重。

参考文献

[1] 赵水珍,何秀琼.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北医学.2010,04.

乳腺护理论文篇13

浆细胞性乳腺炎亦被称之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非哺乳期乳腺炎,以往较为少见,现报道较多。因其部分表现酷像乳腺癌,往往被误诊;其临床上多为肿块化脓,反复发作,最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现将本院1997年1月~2012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浆细胞乳腺炎30例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计30例患者,均为女性,非哺乳期, 年龄19~58岁,平均38.7岁,其中,左侧16例,右侧14例;单乳发病28例,双乳发病2例,存在先天性凹陷者16例,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者4例,病程4个月~5年,7例患者有1次以上脓肿切开引流史。

1.2 治疗

临床中,全部30例行手术治疗,局部肿块扩大切除9例,乳腺象限切除14例,乳腺象限切除同时行内陷矫正手术5例,单纯切除乳腺2例。

1.3 术前护理

本病多迁延难愈、病程长、容易复发。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未确诊时,临床表现与乳腺癌相似,此类患者多为年轻女性,对于乳腺癌乳腺恶性肿瘤的担心,患者通常表现为恐惧、焦虑,亦或担心手术及疾病反复发作造成外形的改变。同时因反复发作及反复手术造成了悲观失望情绪。因此,做好心理上的护理十分重要。首先要减少患者思想上的负面情绪,正确对待疾病本身,了解其转归,积极和医护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护士在护理时要详细讲解如何对待此种疾病,加强宣传教育,在与患者沟通中及时去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疏导,如对疾病经久不愈、担心癌变及对切除恐惧的患者,用事实告诉其此种疾病是良性疾病,不会癌变,即使切除,也有重建,重塑美丽的机会。消除其对于手术造成变形,甚至需要切除的担心[1]。上述种种原因造成患者恐惧、焦虑等心理。告知目前手术有假体和自体可延期重建,亦能达到良好美容效果。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讲解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造成的心理、生理损害。通过让患者亲人与其沟通,让患者感受亲情关爱,使负面心理降到最低。

1.4 术后护理

1.4.1 皮瓣血运观察:部分患者病变在后方,手术需要切除乳晕后方病变组织,有可能造成乳晕区坏死。对于这类患者术后注意观察切口及乳晕的色泽,有无发黑及皮肤颜色变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单纯切除患者,注意切口及皮下有无积液情况。

1.4.2 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放置患者为象限切除及单纯切除者,因创腔较大,避免积液过多影响创口愈合。包引流管接负压袋并保持其通畅,防止扭曲压迫引流不畅致积液发生[2]。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情况,引流液24 h少于20 mL可予以拔出。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

1.4.3 情志饮食指导:鼓励患者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用理智的力量控制冲动。消除因外观或担心复发所致悲观情绪。指导患者通过多种有益的运动方式比如:球类运动、瑜伽、散步、接触大自然、阅读等转移消极情绪。在饮食上,禁食辛辣食物、发物如虾、鱿鱼、菠萝、韭菜等。有计划地摄入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

2 结果

全部患者切除组织术中及术后行病理检查,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为炎症性病变者25例,无法定性待常规石蜡者5例。术后病理显示:组织内大量的浆细胞浸润,伴炎症。本组中4例局部肿块切除者术后6个月复发,再一次行乳腺象限切除后未见复发。4例病变累及范围较广的患者,炎症较为明显者,病灶切除后创面旷置,定期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予以缝合,亦均获痊愈。

3 讨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病情复杂多变,临床表现为痛、溢液、内陷、肿块以及皮肤粘连,病因尚不清楚,与之有关的可能因素有先天性畸形或发育不良、哺乳障碍、乳腺外伤、炎症、内分泌失调、乳腺退行性变以及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等。导致局部乳管排乳不畅,分泌物瘀滞,引起炎症、导管扩张、瘢痕增生、纤维化和乳管周围炎等病变。本病临床过程分三期,急性期:约为2周,类似急性乳腺炎,消炎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发病前往往有液体溢出,但常被患者忽视。亚急性期:约3周,表现为肿块伴炎症,往往突然发病,进展快速,患者往往因发现肿块伴有疼痛不适来就诊,多不伴发热。肿块多较大,形状不规则,质地硬韧,常与皮肤粘连,可出现红肿热痛,极易与乳腺癌混淆。慢性期:持续存在肿块,可存在瘘管,反复发作后经久不愈的创面可形成窦道,非手术治疗很难治愈[4]。手术是有效方法之一[5],中西治疗均有良好效果[6]。加强围术期护理能促进其早日愈合。

5 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护士要掌握此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尤其是做好围术期护理,能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农秀明,何小燕,王粤湘,等. 中医外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3):91-92.

[2] 邹家群,王春,张晓华,等. 应用维斯第负压引流装置治疗乳腺脓肿的护理体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5):482-485.

[3] 彭锦绣,王粤湘. 浆细胞性乳腺炎32例中医治疗与护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2(2):175-176.

[4] 李树玲. 乳腺肿瘤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1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