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文博职称论文实用13篇

文博职称论文
文博职称论文篇1

信息安全:矛与盾的博弈

据报道,2006年12月初,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了“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这一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同时该病毒还具有盗取用户游戏账号、QQ账号等功能。短短两个月内,已有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客户急剧膨胀,针对互联网内容的攻击也在持续不断地发展,且手段多样,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早期的计算机病毒,到今天的垃圾邮件,间谍软件等恶意软件,钓鱼网站,攻击的矛越来越多样化,锋利化。

而对应的盾,在与矛的斗争中,也随之品种繁多,功能日益强大,成熟。信息安全的工具从单机版的反病毒程序,发展到今天的防火墙、统一威胁管理(UTM)、内容安全、身份认证等技术和产品。网络信息安全领域主要是:防火墙、反病毒和入侵检测产品。随着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功能的安全防护越来越力不从心了。2004年9月,IDC首度提出了“统一威胁管理”的概念,将防病毒、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等安全设备划归为统一威胁管理( 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 简称UTM)这一新类别。该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UTM采用的技术,实现UTM需要无缝集成多项安全技术,达到在不降低网络应用性能的情况下,提供集成的网络层和内容层的安全保护。然而国内早期的UTM产品并没有发生技术上实质性的飞跃,在一个目前还在追求不断提升硬件技术或提高硬件平台处理能力的时代,要做一个“集大成”的UTM还需时日。这也就出现了两种发展UTM的策略:以防火墙为核心基础,发展UTM,这是目前UTM厂商或防火墙厂商的大多数做法。再一个就是以I PS为核心发展UTM产品,这是TippingPoint的做法。

它在IPS而不是传统的防火墙基础上,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安全设备。换句话说,安全虚拟专用网络(IPSec VPN)、带宽管理、网页内容过滤等安全模块,甚至包括防火墙本身,都会被安放到IPS的平台之上。很多早期的UTM产品更像是防火墙或IDS/IPS产品的改进版。UTM设备往往是大量安全功能简单堆砌而成的产物,并没有在底层做好集成优化设计工作。随着UTM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大多数的UTM产品具备了网络防火墙、网关防病毒,网络入侵检测/防御等功能。同时,很多UTM产品还集成了常用的反垃圾邮件、Web内容过滤等模块。可是,目前的UTM产品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如UTM作为网关型设备,数据处理能力还不够高,对网络带宽要求高的用户,目前的UTM并不太适合。而且UTM产品还不具备功能单一的专业安全产品所能达到的安全级别,所以也不适合那些对安全防护极其敏感的用户。作为UTM产品,它既要实现常规的网络层安全(例如防火墙功能),又要求高速地处理应用层安全防御,在技术上比一般的单项产品要求要高。UTM产品面临着在提升硬件速度的同时,还面临着系统优化方面的问题信息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对身份进行有效管理。理念的变化将带来安全防护方式的巨大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大量普及,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可避免地要对外开放,要开放给客户,要越来越多地共享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给合作伙伴,在这种情况下,保护数据本身比建一堵围墙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通过防火墙/VPN、网关安全技术,这些网络访问控制技术来实现对内部网络的保护,同时对用户的限制也大大加深了。传统的安全防护越来越显示了它的弊端。身份管理将成为安全技术的主流。身份认证管理所解决的问题决不仅仅限于“哪个用户具有哪些数据的访问权限”,而是充分考虑到在当今数字时代中实现数据使用、共享和访问的所有方式,并且为整个数据生命周期提供访问控制的蓝图。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为了有效地保护数据资源、简化数据资源管理,身份认证管理越发的重要了。比尔·盖茨与微软首席研究与策略官CraigMundie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计划,确保安全的数据访问在IPv6网络中采用联合身份认证方式、采用数据权限管理保护文件和数据、在线身份确认采用智能卡的方式而不是口令的方式。Mundie认为, 基于IPv6的IPsec技术是一项未来非常具有前景的技术,采用IPsec技术,在连接的两端可以实现重要的身份认证,不管网络边界或者网络拓扑是怎样的,你都能定义策略,从逻辑上控制访问而不是从物理上控制访问。EMC公司正在研究基于密码技术的身份管理技术,未来将与存储、无线通信等技术更加紧密结合,保证数据无论是在存储中还是在流通中都是安全可信的。

微软今年推出了两个新产品:身份管理生命周期管理软件ILM(InformationLifetime Management,信息生命周期管理)2007和智能应用网关2007。ILM2007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和复杂的软件系统,通过将Windows系统和其他系统中的身份识别同步化、认证管理、口令管理集成在一起,管理用户身份识别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信息时代,整个社会的所有活动无一不是以数据为基础,数据应该根据其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来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管理。ILM需要考虑数据在业务中的流动,它必须是一个既包含业务、又包含数据流的整体观念。微软智能应用网关2007将SSL VPN产品与微软的互联网安全与加速服务器(ISA)整合在一起,为网络边界提供防御、远程访问、端点安全和应用级别的保护。据报告,2006年,全球网络安全专用设备和软件销售收入比2005年增长15%,达45亿美元,据预测2007年这个市场将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随着全球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安全技术会有很大的发展,而且作为一个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可以预见会在未来不断的壮大与成熟。总之,随着安全威胁的日益加剧以及伴随着商业利益的黑客行为的日益猖獗,攻击与防护这一对矛与盾仍将长期斗争,演绎

文博职称论文篇2

隐形于“绝不手软”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于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的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者,经有关专家推荐,学位授予单位同意,可以免除考试,直接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对于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博士学位。”

教育主管部门为何没有推广论文博士这一培养模式呢?

2012年5月1日,曾因老家房屋被强拆而给山东省潍坊市市长写公开信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王进文在微博上发文爆料: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士,是他的同班同学,但同学们从未见过徐景颜。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廖莹随后证实,徐景颜是清华大学法学院论文博士生。然而,早在2008年10月9日,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郭新立就在回答记者提问“怎么看目前有不少官员只要递交论文就可以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说法”时称,我国目前并不存在论文硕士或论文博士,并称,如果发现这类情况,教育部将“决不手软”。

另有声音质疑,廖莹在回应中称,“论文博士入学后会明确论文写作方向和指导老师,一旦正常毕业则是双证齐全(毕业证和学位证)”。廖莹称,徐景颜是清华大学法学院论文博士生,每月集中两天学习,清华大学对论文博士有严格招生规定,每次上课均有考勤记录。论文博士相当于以研究为主,他们的课时安排跟全日制博士生课时安排是不一样的:论文博士生都是在职学习,他们在第一年做课程学习,之后专门做论文研究,不需要上课,且第一年上课均是在周末。廖莹还称,法学院论文博士并不止徐景颜一人,据了解,仅徐景颜所在的班就有十来人是论文博士。他们中有政府机关或一线工作人员,也有国企人士。

论文博士在中国一直受到质疑。1999年,时任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处处长的王子成、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蒋慧和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竺曼莉曾联合署名在《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关于论文博士的招生、培养及教育》的文章称,教育部可能考虑,为保证博士生的入学质量,不宜大面积地开展这项工作。因为“少数研究生招生单位,不顾及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把论文博士变成为人情博士、权力博士和金钱博士,把招收论文博士工作变成降低要求的代名词”。

在职博士是前车之鉴

对论文博士引发腐败的上述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各高校大量招生的在职博士,因为管理不严而出现了大量学术腐败案例(见下表)。这些贪官获得博士学位的过程显示,在职博士已经成为权力入侵学术领域不容忽视的现象。诸多案例表明,一些高校存在着对官员滥发博士学位的潜规则。

2003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宣布不再招收在职博士。在职人员如果想在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读博士,必须辞去工作,参加全日制学习。这是因为公职人员以及高级经管人员利用“充电热”,投机取巧,使得一些文凭含金量下降,也破坏了学术氛围,可谓影响巨大。

正是由于中国大学给一批贪官滥发博士学位,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公信力的下降,真正的论文博士受到池鱼之殃,至今难以大范围推出。与在职博士相比,论文博士管理更松弛,可以想象腐败将更难以避免。

国际通行在国内变形

论文博士管理到底有多松?在国际上,论文博士本是一种通行的学位授予方法,英国、日本、德国等国都有论文博士制度。这些国家的论文博士不必到校上课,学习内容主要是和教授交流论文,只要提交达到博士毕业生学术水平的论文,答辩合格后就可获得和全日制课程博士生同样的学位。

历史上曾有中国学人获得过国际上的论文博士学位。马廷英是民国时享有国际声誉的地质学家,是中国海洋地质科学的重要先驱者之一。他早年从事珊瑚生长节律之研究,是“古生物钟”的最早发明者,后致力于“古气候与大陆漂移”的研究。上世纪30年代,马廷英在日本帝国大学留学时已是日本颇有建树的学者。因他拒绝加入日本国籍,日本政府一直阻挠他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导师一怒之下,把他的博士论文寄到德国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立刻颁给他一个论文博士。日本随后也给他颁发了博士学位。他成了日本的4位华人理科博士之一,也是首位华人地质学博士。但他获得的第一个博士学位,是来自柏林大学的论文博士,虽然在柏林大学他一天课都没有上过。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别敦荣表示,在国外,论文博士的要求非常高,申请论文博士的人往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获得了出色的学术成果,于是再向授权学校提交论文申请相应学位。国外的论文博士多是知名学者,学术水平普遍高于普通博士生。但在国内,论文博士生多是官员或者国企人士,并不从事学术工作,这与国外的论文博士是有区别的。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春时认为,中国一些高校为避免滥发学位的质疑,搞出了变相的论文博士:说是学历教育,又可以脱产;说不是学历教育,又有课程和考试。最奇怪的是,清华大学的论文博士可以既拿到学位证,又拿到毕业证。一般来说,双证博士必须通过博士生入学考试,要全脱产学习,只有专业博士才可以在职学习,而论文博士应该只授予博士学位,俗称单证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也认为,论文博士应该只有博士学位证,没有学历毕业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论文博士既然能不脱产学习,怎么能有毕业证?显然是因为论文博士的招生和培养质量下降,导致论文博士学位贬值,招生单位和论文博士本人都不愿用这个名称,干脆多发个证向全日制学生看齐。此外,由于教育部并未推广,论文博士的招生没有得到教育部批准,因此在上报教育部录取名单时,不能名正言顺地以论文博士名称上报,而在毕业时,更不便以论文博士的名义申请学位和填写毕业证书,这就形成了按论文博士的方式招进,而按一般博士生的培养方式培养这种状态。

“招生”“毕业”成关键环节

在终身教育时代,论文博士本身并无错误,反而是教育的进步,公众质疑论文博士,并非否定这种培养方式,是反对扭曲的混文凭现象。现实中,确实存在大量实践中的高级人才达到甚至超过了博士水平,却因为没有博士学位而不能担任教授、博导等工作,限制了知识的传播。这样的人往往肩负重任,不便离岗,而论文博士既能很好地考察他们的水平,又能要求他们出成果并取得学位。

在国外申请论文博士的人大多在教学科研领域成绩显赫,其科研学术水平已超过普通博士生。日本的论文博士专门为在职人员设立,要求极其严格。由于渠道正当,论文博士在日本比比皆是。在日本大学任教多年的段冀康介绍说,申请论文博士的人多在公司或研究所工作,有学术成果,但其所在单位并无办法博士学位的资格,所以要向大学交论文申请博士学位。

在日本很多理工科大学里,一半以上的教授是出身于公司和研究所的论文博士。他们在工作中先做出了成果,拥有较高声望,已被研究所聘请去作研究员,或者被大学聘请去作教授、助理教授,此时再交学费去读课程博士是浪费人力物力,也与大学气氛不协调。在中国,很多研究所本身就有博士学位的授予资格,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博士研究生名义入职后学习并开展研究,获得成果后不需要向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在客观上减少了中国论文博士的需求。但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在企业和政府中从事专业工作的人,这些单位是没有博士授予资格的,所以关上论文博士的大门,对这些人和这些单位并不公平。

文博职称论文篇3

察举制在汉文帝时已建立,到汉武帝时期,武帝接受董仲舒“使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汉书・董仲舒传》)的建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从此成为选官常制。

“察举”,又称“荐举”,是封建社会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由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按照一定的名目(标准),“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将未有官职的士人以及下级官员推荐给中央政府,自下而上推选上来的人才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朝廷依据他们的考试情况酌情授予一定官职或提升其职位。两汉的察举科目分为常科和特科,常科中主要是孝廉,其次是茂才。孝廉一科要求人具有孝顺、廉正、刚毅等高尚的品行,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茂才比孝谦高一级,由皇帝派员巡行地方时直接进行察举。特科则大致可归纳为: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勇武之士、博士弟子和文学掌故、以明经进身者、以明法进身者、以学童进身者等等。

西汉时,由各地方察举上来的岁贡之士入京后,皇帝还会亲自策试判定其优劣。到东汉,察举考试与后世科举之法无异,“诸生试家法,文吏试笺奏”(《东汉会要・选举》),得中者授以官职。

3.汉代的“征辟”是怎样的制度?

征辟是征召与辟除的合称。征召是指皇帝以特别征聘的方式选拔某些才高名重的人士给予躐(liF)等而升,这是最为尊贵之举。辟除也叫“辟举”“辟召”,是高级官吏任用官员的一种制度,可以分作公府辟除与州郡辟除两大类。西汉以丞相的辟除之权为最大,东汉以后这种辟除入仕很盛行,这是与西汉末年以来豪强地主势力逐渐增强的社会现实相适应的。

4.国子监的“祭酒”是做什么的?

祭酒一词,初指古代祭祀或宴会时,年高望重者举酒祭神一事。到后来,逐渐引申为学官的主持人。国子监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就是古代主持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教育行政长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

战国时,荀子在齐国临淄稷下学官“三为祭酒”,被尊为卿。汉代在太学中设置五经博士,首长称仆射(yF)。到东汉光武帝,改立五经十四博士,由太常(掌选博士之官)从中选出一名有威望的博士担当总管教务的首长,称为“祭酒”,祭酒因此成为学官名。西晋改祭酒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太学。隋以后改称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的主管。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清朝,国子监祭酒主要掌管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其上为监事大臣,辖下有监丞等辅佐官职。到清光绪年间,国子监废除,改设学部,国子监祭酒也就变更为学部尚书了。

5.古代的“博士”与现在的有何不同?

“博士”一词在我国是比硕士高一级的学位,很多人都以为它是舶来品,其实并非如此。博士一词不仅是中国本土产物,而且历史悠久。

博士,最早称“五经博士”,是学官名,源于战国。徐慎《五经异义》记载:“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由此看来,在学问高深这一点上,古今的博士倒没有什么区别。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尤精《尚书》,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诗》《书》《易》《礼》《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研究五经的学者人数逐渐增至十四家,到东汉光武帝,改设五经十四博士。

算起来,“博士”的称谓,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作为官名是一种说法,唐代,设置有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隋唐之前,博士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著名的汉儒董仲舒便因学识渊博被举为博士。

古代还把专门精通某一种职业的人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精于礼仪的人称太常博士、通晓音律的人为太乐博士等。后来产生了“茶博士”的称呼,套用博士这一职衔称呼茶楼、茶馆内沏茶跑堂的堂倌。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言二拍”中就有很多关于“茶博士”的描写。

直到近代,博士才和学位挂钩,而其官职之意却已经消失殆尽。

6.我国古代有大学吗?

太学就是古代的大学。据《大戴礼记・保傅》记载,我国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太学的设置。《汉书・贾山传》记载,西汉初期,贾山曾上书汉文帝,提出“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之道”的主张。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4),经公孙弘建议,设立了博士弟子官五十人,复其身,并通过考试劝以官禄,这样便产生了博士弟子课试的制度。由于这些人的学习之地称之为太学,故他们又叫太学生。博士弟子入仕所经由之考试称之为射策(一种抽签考试),分为甲乙两科,凡受业弟子“一岁辄课”,能通一艺以上即可以授官。特别优秀者则被破格录用,不合要求者“辄罢之”。后来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汉昭帝时期仅有一百人,汉宣帝时期,也才有二百人,汉元帝时期则增至一千多人,到汉成帝末年则增加到三千人。东汉的太学设置于建武五年(29),当时建有长十丈、广三丈的内外讲堂。汉顺帝时期又进一步扩建,当时的太学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汉质帝时期,太学生最多时达三万多名。魏晋以后,由于长期战乱,学校时兴时废。而当时的士大夫也大都消极避世,潜心于黄老之学,学校已经名存实亡。晋咸宁年间,又兴太学,每每是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南朝时期,国子生(或国子礼生)经射策达明经标准的授官,又成为明经,而以梁代最为典型。唐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皇朝,大都在中央设置太学,作为传授儒家经典的高等学府。

文博职称论文篇4

引火烧身,深陷公众论战

“(1)我毕业后跳过博士后,破格直升教职。(2)学校官网认可我的经历。(3)博导发函验证破格给予tenure-track职称。(4)26岁的assistant professor是校长告知最年轻。(5)assistant professor翻译加上注解是清晰的,并于2009年撰文解释。”11月23日,李开复在微博中总结其职称过程,并表示上述事实已击破相关不实传闻,以后将不再回应。

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中写道:26岁的我,在恩师的盛情邀请之下选择留校任教,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

11月22日,方舟子据此在微博中称:“但他在那段时期的论文的作者简历则说他是a 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at Carnegie Mellon。该职称一般指博士后,难道卡内基・梅隆和其他大学不同,等同于副教授?请李开复解释。”

就是方舟子的这篇微博拉开了各方对李开复的极大关注。李开复当天解释,其是先做了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后转换成Assistant Professor(等同职位,RCS年资都算在tenure)。

“在李开复自传网上版本中,没有看到在‘副教授’后面注英文。如果注英文就没问题的话,唐骏这么写就OK了:获得加州理工大学(Western Pacific University)电脑学(Electrical Engineering)博士学位。”方舟子在微博进一步提出反驳。

方舟子表示,李开复自传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相关页面的照片,在两处副教授后面根本就没有像李开复说的那样注明英文。方舟子据此质问:“我手上这本2010年3月第7次印刷的《世界因你不同》提及其为副教授时并没有一处注明英文职称。所以我要再问一次:所谓的英文注解是什么时候加的?在唐骏事件之后?还是在网上已有人议论其职称不实之后?”

就在质疑与反驳的论战中,事件渐渐演变成了一场公众论战,李开复深陷舆论旋涡。

青年导师,还原IT李开复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李开复的发展历程,一直闪耀着成功者的光芒,虽然其与同样出自微软的唐骏同称为IT界两位耀眼的精英,但在人们看起来似乎其树立的形象比唐骏还略高一筹。其在IT领域知名度的飙升与三个知名科技巨头密切相关:苹果、微软、谷歌。

1990年,李开复加盟苹果公司,供职6年,先后出任苹果公司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1998年7月,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于当年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2000年,其被调回微软总部,出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成为微软教主比尔・盖茨的所谓“七人智囊团”的一员。

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闪电加盟全球搜索巨头谷歌公司,负责谷歌中国研发中心的运营,并担任谷歌中国区总裁。2009年9月4日,李开复从谷歌离职,创办创新工场,并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据悉,李开复除了在IT界取得职业辉煌之外,在中国另有“青年导师”之称。从2000年起,李开复陆续发表了七篇《给中国学生的信》,其中分别谈到了做人要有诚信、如何从优秀到卓越、选择的智慧、新世纪的人才观等,深受中国学生喜爱。

仅为个案,还是唐骏第二?

“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李开复曾如是称。

不过时下其却面临与唐骏类似的尴尬,而且两人在IT界地位、形象极为相似,都曾出任过微软的高管。

公开资料显示,唐骏在微软,是唯一一位三次被授予微软公司最高奖项: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和杰出管理奖的员工。曾经,唐骏领导下的微软中国,在销售方面,是微软全球唯一一个连续六个月(2002年7月到2003年1月)创造历史最高销售纪录的公司。微软中国2003财年(2002年的7月到2003年6月30日)成为微软全球82家分公司中销售业绩增长最快的分公司。

方舟子怀疑唐骏所读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是一家著名的卖文凭的野鸡大学”,后唐骏对外承认花了3000美元取得了此博士学位。此事当时一度成为关注焦点,使得唐骏形象大受影响。如今李开复面临与这位“老同事”同样的危机。这仅仅只是个案?微软制造精英的同时有没有制造“被神化”的副作用?

11月24日,方舟子在微博中公布了其最新“战果”,并贴图为证:“不出所料,虽然李开复想让人相信他一开始就在‘副教授’后加注英文以免误解,但第1次(2009年9月)到第7次印刷(2010年3月)都无此注明,到第8次印刷(2011年1月)才加注,其问发生了唐骏事件。是不是李开复心虚地觉得自己的做法与唐骏有些相似?”

11月28日上午,李开复回应表示,方舟子指出的自己在英译版中删除的内容其实都在书中,只是出现的次数和中文版不同,“中文出现三次,英文出现两次。仅仅用删除的那一次来举证,是否会误导网友认为全部删除了?这样说合情合理吗?”

李开复同时英文版部分截图来证实自己的说法,称与中文版对应的英译版内容“都还在,没有消失”。李开复同时表示:“我的英文自传译者斯坦福大学毕业,中英文都能写作,也会翻译中英文诗词,相信大家也会喜欢她的文笔。她很优秀,我信任她做出删除和补充(当然我都有确认),请不要揣测每个删除和补充都有恶意。”

文博职称论文篇5

两个月前,德国两名大学教授在《法学批评》杂志就古滕贝格在拜罗伊特大学提交的博士评论称,该论文不仅水平“一般”,而且有多处抄袭。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随后的14天里,许多德国网民自发加入了“剽窃纠察队”,寻找古滕贝格论文中涉嫌抄袭的蛛丝马迹。

网站用数据图表说话

他们把找到的证据汇集到“维基纠剽”网站,用数据和图表量化显示论文的抄袭程度。2月18日,古滕贝格举行记者会,承认他的博士论文中有“错误”,表示“真诚的遗憾”,并宣布“暂时放弃”法学博士头衔。此后,他彻底从公众视线中消失。3月1日,迫于剽窃风波的压力,他宣布从默克尔的内阁中辞职。

为目标人物组“纠察队”

古滕贝格辞职了,但“纠剽猎手”没有停止行动。在过去两周里,大约有10~20人正在仔细审读重量级自由民主党美女政客希尔瓦娜·科克梅瑞的博士论文,她身兼欧洲议会议员和欧洲自民党联盟副主席等职位,还是德国总理默克尔政治联盟的成员。目前,海德堡大学正在查证对希尔瓦娜博士论文造假的举报,据悉,她2000年完成论文《介于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历史货币联盟》,并因此获得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

在希尔瓦娜之前,“纠剽猎手”还发现律师维罗尼卡·萨斯的论文有剽窃嫌疑,此人是前巴伐利亚州州长艾德蒙·施托伊伯尔的女儿。在网站“维基纠剽”,网民就某个纠察对象组成一个团队,团队名称通常以纠察对象的名字加上后缀“Plag”(剽窃Plagiarism的缩写)。

纠剽只为挽救

德国学术声誉

“维基纠剽”网站介绍中表示,“纠剽猎手”的行为没有任何政治目的,也不是针对任何人发起的毁谤和攻击,纯粹只是为了“保证德国博士学位的信誉”。

“维基纠剽”的发言人称,大部分活跃在网站上的“纠剽猎手”希望保持匿名身份,组员之间往往只知道对方的网名。这些“猎手”有的是博士学位持有者,有的是大学教授,经常把纠察到的剽窃论文公布给媒体。

他们发现,自民党美女政客希尔瓦娜201页的博士论文中,有25%的内容涉嫌剽窃,使用了大段其它作品的说明性文字。“维基纠剽”网站已经向为希尔瓦娜颁发博士学位的海德堡大学投诉,希望他们尽快核实情况。而希尔瓦娜至今未回应论文抄袭的指责。

人物故事

看不惯学生抄袭

文博职称论文篇6

我认为:“学习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喜欢旅游和摄影的我行程8万余公里,遍览祖国17个省70余座城市的名山大川、人文景观,拍摄照片3万余张,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在1997年取得了山东省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专科学历,1998年取得了汽车维修技师资格证书和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2007年取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历,2008年取得汽车维修高级技师资格证书,2009年取得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高级考评员证书,2013年取得高级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书,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结业并取得工程硕士学位。

1994年,我自制了24台汽车分总成解剖模型教具。1996年和教研室其他6名教师共同完成了天津大发厢式货车全车解剖模型的制作,应用到汽车基础理论教学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3年5月,参与并完成了JX-SYT型自动变速器检测万能试验台的设计、制作、安装和调试,通过省市级验收并在校内推广应用;2005年,与年轻教师组成科研团队,完成尼桑电控发动机试验台等8台发动机试验台,并且应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2007年,完成了普通桑塔纳轿车全车电气试验台的试制,为后续自制14台同类型试验台摸清了思路,积累了大量的设计和实践经验。

我在办公室里挂着“学海无涯”的条幅用以自勉。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需要,我还不断地学习本专业前沿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本专业的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防抱死、SRS安全气囊、电控悬架、汽车钣金与喷涂等各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维修技能。我还学习了汽车营销、汽车4S店经营与管理、汽车电子商务等专业相关知识。秉承“终身学习”理念,我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不断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创新动力,还有诸如钳工工艺、电气焊工艺,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等其他专业知识与技能,并编写了《汽车二级维护一体化工作页》等专业校本教材,使自己做到博采众长,一专多能。2011年10月,我获得了全省技工院校优质课评选淄博市一等奖;2011年获得了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说课大赛二等奖;2012年参评课件《汽车喇叭控制电路的检测与维修》获得省教研成果二等奖;2012年我主编的校本教材《汽车营销与实务》获得学院教科研一等(A级)奖励;2014年我主持的《鱼刺图在汽车维修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得学院教学科研一等奖;2013、2014年两次获得全国优秀教研成果三等奖。

2016年4月,我被中共淄博市委组织部、淄博市总工会、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授予“淄博市金牌工匠”荣誉称号,同时被授予“振兴淄博五一劳动奖章”。

搞好传、帮、带,努力提高大赛指导水平

“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固然重要,但如何将自己的技能、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能人才和为学校系部培养出一流的师资团队更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我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技巧,并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2012年我撰写的《论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论技工院校教师说课中存在的不足与提高》《抓好四支队伍建设,倡导联动管理》论文在《职业》杂志发表;参评论文《论汽车维修一体化教师的培养》获得2013年全省技工院校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文博职称论文篇7

博弈是指某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博弈论对人的基本假定:人是理性的。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这个分析工具,使员工求职及企业招聘中的问题清晰明了,以期为大学生能够顺利求职和改善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依据。

二、求职方之间的博弈分析

我们研究求职方为有经验者和应届大学生。考虑到大学生可能还有一定时间的缓和期,没有急迫求职的愿望,而有经验者由于受到家庭及社会压力,求职愿望较为强烈,我们首先建立求职者之间的博弈,企业事先可以根据简历判定求职者经验,求职者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并且求职者是信息不足方即求职者可能事先不知道企业的最终薪酬。

假设双方均有两种策略:求职和放弃求职,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

在这个博弈中,应届大学生放弃求职而有经验者进入企业所带来的总体效用最大,并且是博弈的纳什均衡。应届大学生与有经验者竞争的效用低于放弃求职获得的效用,这就促使应届大学生主动选择放弃,并且由于企业更希望有经验者带来更高的效益,因此在竞争中应届毕业生很难获胜,大学生慢慢地便降低了择业标准,才会出现近些年的“人才高消费”现象,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大学生的雇佣信誉比较低,存在违约的风险比较高,即大学生可能会“先就业再择业”,从而企业浪费了培训成本流失了人才,于是企业大多采用快餐式用工方式能在短期内找到可以使用的人力资源,但长期看来,会产生恶性循环的“马太效应”。

三、招聘方与求职方之间的博弈分析

由于招聘方与求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会产生劳动力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首先我们来研究求职方在应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假设一批不同素质的求职者到企业应聘,如果信息是完全的,企业和求职者就都会根据求职者的素质高低提出自己的要求从而达到均衡。但是现实中信息是不完全的,招聘单位只能根据应聘者的平均素质来招聘员工和规定其待遇。但同时具有平均素质的应聘者是介于高素质和低素质之间的,因此招聘方给予平均素质应聘者的待遇要低于均衡状态下给予高素质人才的待遇,而又比低素质人才的要高,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高素质人才放弃应聘,而低素质人才则会去应聘。于是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形成低素质应聘者把高素质应聘者驱赶出劳动力市场的逆向选择现象。招聘方在应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均衡的情况下,业绩水平较低的企业招聘到员工。

求职者有两种策略:欺骗或不欺骗招聘方,同时招聘方也有两种策略:信任或不信任求职者。假设求职者不欺骗而招聘方信任,双方可获得效用各5单位。若求职者欺骗而招聘方信任,那么求职者欺骗成功,获得10单位效用,招聘方损失10单位效用。求职者欺骗而招聘方不信任,那么求职者的伎俩被识破获得效用为0,招聘方也未能从发现作弊中得到正效用,其效用也为0,求职者不欺骗而招聘方不信任,那么求职者和招聘方分别丧失2个单位效用,以下甲为招聘方,乙为求职方(表2)。

表2求职方与招聘方博弈

在这个博弈中我们注意到求职方欺骗,招聘方不信任是一个纳什均衡,这就说明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因此,我们知道逆向选择现象普遍存在于招聘过程中。

四、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一方面希望企业能够看中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企业角度来说,一是应尽量为新职员提供培训机会,二是企业应完善用人制度,努力营造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从大学生角度来说,一是选择有职业培训的企业,二是应该改变择业观念,三是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与企业进行沟通,增加对企业用人要求的理解。

另一方面,改善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一,作为求职方应该尽量用一种可以传递信息的市场信号向劳动力市场的招聘方传达有关自身的情况;第二,对于招聘方来说,也应该向劳动力市场发出一种真实的市场信号来表明自己的业绩情况是真实可信的,同时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丰富的岗位信息;第三,政府有关部门不应该强制干涉劳动力市场中符合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而是使之运行更加的稳健和持久,不受市场上其他因素波动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文博职称论文篇8

博士率100% 某大学规定1958年之后出生的教师必须有博士学位,因为学校在2017年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1958年之前出生的都退休了,教师的博士率可以达到10096,然后就能“世界一流”了。这是大学“博士情结”的荒诞表现。另外,作为指导博士的老师,博导在社会影响或者学术地位方面明显高于教授。但是博导学问真的是在教授之上吗?女儿钱瑗是博导,父亲钱锺书是教授,但是并不意味着钱锺书的学问就在钱媛之下。

学术行政化 将部属高校教师分为13级,并与收入挂钩。在评选标准中,资历、头衔、工龄占了最大的比重,于是教授评级就变成了论资排辈,往往最终的结果是谁的官大就代表学问大。在学术面前,本来就有一个发言权的潜规则。院士、校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学术委员会成员、博导、教授由高到底,再将教授分为三六九等,让学术行政化更加无微不至。

一切以SCI为标准 2009年,井冈山大学在SCI收录的杂志“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发表的70篇文章被爆出有造假行为,被一次性撤销。高校通过统计SCI论文数量评定职称,学校管理层通过统计SCI论文来“抓科研”,彰显自己的工作业绩,才会出现有人仅用几十字的会议摘要在SCI收录杂志刊登,并获得职称提升的怪现象。

文博职称论文篇9

2、教授是高等院校教师中的最高一级技术职称,表明获得者很有学问,但不能也不应终身。同样如基辛格当上国务卿不再在哈佛大学任教后,我们的媒体便称他为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而不再称他教授了。假如一个教授违了法犯了罪,在被判刑治罪那天,布告一般会这样写:……某某文化程度,被捕前是某大学的教授或教师。“被捕前”三字颇有意味。因为一个人从犯罪案发被捕到被宣判治罪,必然有段时间过程。而他(她)在案发被捕后,必然已被所在学校撤消了一切职务职称,开除了公职。如同个别领导干部犯罪被判刑之前必然已被开除了党籍撤消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了公职一样。所以到宣判之日他(她)已不是大学教授了。

3、现在教授称谓有泛滥的趋势。比如有的人曾经是大学教授,但在工作调动提干后,当上了处长、局长、厅长、县长、市长等。他已离开了高校甚至离开了高教系统,但在自称(如个人名片)、他称和报道中仍称教授,如“某某市市长某某某教授”,“某某厅厅长某某某教授”。我认为,这是不可取不应该的。是教授便应该在高等院校工作上班,承担和完成本科生教学任务,招收和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技术或学术文化研究。若一个人已不再在大学上班、讲课、研究,他就不再是教授了,他的自称、他称,对他的报道也不应该称其为教授了。而博士则可以终身,如某某县县长(或某某局局长)某某某博士。

文博职称论文篇10

一、师资队伍结构及其结构性矛盾的现状

人才是立校之本,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证。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到专任教师队伍的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通常师资队伍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科结构(或称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4,5]

年龄结构是指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和各个年龄段教师的组合比例。它是衡量一个教师群体创造力高低的重要指标,预示着师资队伍的发展潜力。均衡的年龄结构应呈现正态曲线分布,一般情况,各个年龄层次不能出现大的高峰或低谷,避免师资队伍青黄不接或者断层问题的出现。目前高校中存在着过分年轻化和老化现象共存的复杂局面,导致高校的中坚力量严重不足,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

学历结构是指具有不同层次的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的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它是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高水平大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简称博士比)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教学评估,学科排名,学校综合实力排名等各个方面体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说国内各个层次的高校在学历结构的发展水平上还与发达国家的高校存在差距,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包括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职称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不同层级职称的教师数量构成状况和比例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队伍学术水平和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层次,也是衡量学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程度。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具有不同职称结构,教学科研型高校应比教学型高校具有更高的高级职称比例,目前各高校总体来说达到要求的高级职称的比例仍偏低。

学缘结构是指学历来源的结构,教师队伍中本校毕业生和非本校毕业生的比例。合理的学缘结构,有利于实现优胜劣汰的用人竞争机制,有利于人才交流和人才高地的形成,有利于学科交叉,增加新的学术增长点。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陋习、旧弊,在用人和学术研究上讲面子、讲亲缘、讲辈分、讲门户,导致老师愿意留自己的学生,既可以充实自己的学派,又能够用的顺畅,而学生也很乐意跟着自己的导师研究,似乎有一把伞可以给自己撑起一片天,最终导致师资队伍和整个学术界“近亲繁殖”越演越烈,不利于学术的发展。[7]

学科结构,也可称专业知识机构,是指按照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对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重点学科、紧缺学科的师资梯队配备情况,反映了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情况。在目前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前提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各学科、各专业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各高校在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紧缺学科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仍有待提高。

二、博士后制度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中的作用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自1985年设立以来,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实践证明,[5]它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制度,是一条有利于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博士后制度有力的拓展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1.博士后是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和补充

从年龄结构上看,不少高校教师在年龄层次上存在着过分年轻化和老化现象共存的情况。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是当前中国社会的整体现象,不可逆转。而教师队伍过分年轻化的问题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导致的,一方面高校学生的急剧增加,需要大量的青年教师补充到师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经过高等教育的大量毕业研究生群体往往会选择高校作为理想的工作单位。作为一个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不宜大量同批次的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此时如果能够引进不同年龄层次的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不同职称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将能够很好的调节现有师资队伍的年龄机构,同时能够缩短高级人才在本高校内的培养周期。这些不同年龄层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仅在站期间可以优化高校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而且在其出站留校后仍将发挥作用。

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高学历的师资队伍将是一个高水平大学的体现,高校专任教师的博士比一直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指标,在职进修和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工作人员是提高博士比的两条重要途径。但是,在职进修往往受到个人努力及客观的个人学习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不少人员需要延期毕业或者不能毕业,提高博士比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受到高校固定教师编制的限制,其编制也要受到高校在不同时期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高校自身招生规模的限制。因此,引进具有流动编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将是提高专任教师博士比有效途径,也能充分激发现有教师队伍的活力。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来看,具有流动编制的博士后群体的数量往往是非常庞大的,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从职称结构上看,目前不少高校为了迅速提高博士比,每年引进大量博士毕业生,这些新进教师在教学科研上还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和提高,短期内不可能都晋升高级职称,导致高级职称的比例降低。而博士后研究人员将会在两个方面提高高校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一方面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本身就有一些高级职称人员,他们是为了更好的科研环境到高水平大学来进行博士后研究的,另一方面只有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才能留校,他们大部分都能迅速获得副高及以上职称。

2.博士后制度合理优化了高校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有效避免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使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明文规定,在本校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申请进本校同一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就从制度上抵制了学术的“近亲繁殖”。在博士后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优化高校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严把博士后进站审批关。在博士后招收工作中,为保证学缘结构的优化,既要坚决杜绝招收同校同学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又要避免招收挂靠其他学科办理进站,而实质仍为同校同学科,甚至合作老师和博士导师相同的博士后申请人员。同时应优先考虑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和国内其他重点高校毕业的博士后申请者,要考虑博士的学历背景和博士后流动站所在学科背景的契合度,以学科建设所规划的学科结构布局和学校发展层次为标准,做好博士后的进站工作。

其次,积极选留学历学科背景丰富的优秀博士后留校,优化师资队伍学缘结构,避免学术“近亲繁殖”。

3.博士后制度有效改善了高校的学科结构,为传统的经典学科注入了活力,促进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

高校学科结构的优劣依赖于其学科建设水平,它从一定程度上发映了高校的办学水平。而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又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学科建设反过来促进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强调的是学科交叉,鼓励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开展原创性研究,促进各类学科的发展。

从传统的经典学科的发展要求来看,由于这类学科已经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要想取得突破,难度较大,只有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广博百家学术思想,站在多个“巨人”肩膀上,为经典学科注入活力,才能继续推进传统的经典学科的发展。

从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要求来看,由于这类学科的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研究与开发速度往往是占领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因素,迫切需要来源不同的高层次人才的通力合作,形成加速研发的氛围,博士后制度很好的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从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来看,由于社会需求的推动,需要具有不同学术背景和思想的高层次人才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切磋,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开创崭新的事业,来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博士后研究群体可以很好的组成科研团队,形成合力,迅速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

三、展望

中国的博士后制度虽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博士后发展历史相比,在对社会的贡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充分发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的优越性,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师资队伍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制度展开研究,将是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朱佩琴.博士后制度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及其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1,(5).

[2]汪萍,胡民众.博士后制度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09,(4).

[3]方滨艳,张德生.加强博士后工作与改善教师学缘结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

[4]张轶坤.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4).

文博职称论文篇11

0 引言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公办职业学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因此,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企业组织形式被借鉴到职业教育领域,一种新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应运而生。在2011年8月29日,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辽政办发[2011]7号)精神,经与省财政厅沟通,决定启动辽宁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

职教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充斥着复杂多样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支持是职教集团发展的关键,职教集团利益诉求的行为研究是一种合作博弈模型。职教集团要高度重视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根据利益诉求方的合作博弈,来制定相关的合作剩余策略。合作博弈强调的是效率、公平、公正,博弈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即整个职教集团的利益能够有所增加。由于利益分配是制约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辽宁省职教集团利益诉求方的合作博弈分析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辽宁省职教集团利益诉求方的主要矛盾

1.1 职教集团内部契约的执行缺乏有效保障

日前,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沈阳铁路机械学校、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向省政府递交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辽宁省各职教集团牵头院校要与职教集团的成员院校、行业企业、产业园区等单位加强协调,研究确定相关工作,认真填写任务书。职教集团形成了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互补型纽带,在结合方式上,以契约或资产为纽带,其行为主要受制于契约章程。然而,辽宁省职教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成员单位的凝聚力不强、校企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职教集团内各成员单位实现共赢的模式还没有形成等问题,即内部契约的执行缺乏有效保障。职教集团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多以情感、信任、契约为联系纽带,所以,其运作的过程必然暴露出一些矛盾性问题。

1.2 职教集团成员方的行为决策不协调问题

即使职教集团内部契约的执行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由于职教集团成员方的行为决策不协调问题,职教集团也难以形成“1+1>2”的协同效应。职教集团内部的成员方往往沟通不充分,合作不紧密,信息不对称将导致人才供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即职教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这样的办学难以形成职教集团的人才培养特色。由于职教集团成员方都在追逐自身的内部协同效应,而并不顾虑自身以外的集团协同效应,这就势必造成职教集团成员方的行为决策不协调问题。尤其对于成员方的职业院校而言,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本质动机,然而,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非理就会破坏职教集团的长期协同效应。另外,成员方的行为决策不协调问题也会阻碍职教集团的合作办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应。

1.3 职教集团的合作剩余及竞争剩余问题

职教集团的合作剩余及竞争剩余问题同样是困扰辽宁省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合作剩余是指合作者通过合作所得到的纯收益与不合作或竞争所能得到的纯收益之间的差额,竞争剩余是指优胜劣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与革新(完全竞争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合作剩余是通过职教集团的信守契约来形成的,即“次优均衡”收益与“三优(纳什)均衡”收益之差,而竞争剩余来自针锋相对的博弈策略(最优均衡)。职教集团成员方在充满矛盾的斗争中进行决策,究竟是采取合作的策略,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策略?由于职教集团是一种非产权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职教集团成员方往往是偶尔采取合作博弈策略,偶尔采取竞争博弈策略,因此,这种不稳定的策略选择将导致职教集团既得不到合作剩余,也得不到竞争剩余。

2 辽宁省职教集团利益诉求方的合作博弈

2.1 职教集团利益诉求的默契合作博弈

默契合作博弈策略的“合作”是指局中人采取某种讨价还价的结果,可以预期每个局中人都应该按照讨价还价策略来行动,以满足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准则。重复博弈被广泛地运用于默契博弈合作策略的研究,重复博弈属于动态博弈的范畴,其中每次博弈称作“阶段博弈”,阶段博弈之间没有物质上的联系,即后一阶段博弈的结构并不因前一阶段博弈而改变。在某种程度上,职教集团可以说是一个自律性的组织(信息对称),内部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契约规则,因此,默契合作博弈在职教集团利益诉求中广泛地存在。在默契合作博弈策略中,假设职教集团是纳什均衡点的集合,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合作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不唯一)。纳什均衡并不意味着博弈方都处于静止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它也不意味着博弈方达到了一个整体的最优状态。

2.2 职教集团利益诉求的明确合作博弈

明确合作策略是指寡头厂商通过公开或秘密的契约来协调行为以使合作组织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行为。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每个成员都知道与其他企业接触时会确定的协议,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欺骗行为并加以惩罚,因此,合作博弈就无需明确地合谋。由于现实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广泛存在的,削价被竞争对手滞后才观察到,从而背叛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很多情况下,职教集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明确合作博弈的主体,职教集团仅仅依靠默契合作是不够的,而明确合作博弈策略就是解决寡头合作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合作博弈,局中人之间可以相互协商,共同采取使全体都有利的策略,如果某些局中人对采取某些特定策略不满意,可以事先订立契约,以便共同采取的策略使合作体的利益达到最大。职教集团合作博弈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整体收益大于其每个成员单独经营的收益之合,对成员内部而言,应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分配规则。

2.3 职教集团合作博弈的利益分配

合作博弈的数学定义是:设有个局中人N={1,2,3……n}进行博弈,所谓一个合作体就是一个非空子集,为方便起见,有时称空集也是一个合作体,个局中人共能形成2个合作体。个人合作博弈记为 =[, ],上的特征函数是定义在 2上的实值函数,满足3-1式。当所有个局中人均参与合作时,={1,2,……}为最大的一个合作体,记()为最大的合作收益,依据各局中人给合作体带来的贡献来分配()。设为第个局中人从()中获得的分配( =1,2……)则有3-2式,然而分配通常与局中人编号的次序有关,如把局中人( =1,2……)的编号改为( =,……),则有新的分配方案(见3-3式)。对于局中人其它编号的次序均有对应的分配方案,由于个局中人编号的次序共有!种,所以对应的分配方案也有!种,为此取各局中人分配的平均值作为局中人的平均贡献,记()为第个局中人的平均贡献,则有3-4式,其中 为由1,2…组成的所有级排列。()=((),(),…())为合作人博弈的Shapley值,在职教集团合作博弈中,利用Shapley值法解决分配问题是一种比较公正、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金融组织模式”的视角破解辽宁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问题研究(W2011152)

参考文献

[1] [美]罗杰B.迈尔森著.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M].于寅,费剑平,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 [美]冯·诺依曼,摩根斯顿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上、下册)[M].王文玉,王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文博职称论文篇12

官员热衷“读博”、争戴“博士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中组部的一个抽样调查曾显示,九成以上的各级官员参加过各类研究生班等“学位速取”教育培训。而经过前些年的“官员学历”,中国厅局级以上官员已基本实现了“高学历化”,用句形象的话说,每逢官员开大会,那真是“博士一箩筐,硕士一操场”。难怪2009年,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纪宝成就直言“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但就在这同时,官员学习任务由秘书或导师代劳、论文被指抄袭、造假等新闻并不鲜见。据《新京报》报道,早在六年前,中国的博士授予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攀升至世界第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政府在职公务员,有的身居要职,但含金量却始终遭质疑。近年来屡有高校学者呼吁清理官员在职读博。厦门大学教授杨春时2010年曾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相关提案,希望维护高等教育的纯洁性及公平公正。有学者称,中国人民大学超5年未答辩博士生95%是在职官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在季建业学术造假被曝光后,也撰文呼吁叫停官员读博,“我所知道的最悲惨的此类故事,恐怕是上海一所大学一位博士生读到第五年在写出论文前夜一头倒在电脑桌旁永远不醒。而在老季这边,家藏亮闪闪的一摞文凭,可是他可曾有过一天寒窗之苦?”对此,一名在纪检部门工作的官员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官员在职获得高学历、高学位的,人们有充分理由怀疑其学历、学位的含金量。有相当多的官员,其真实能力和水平与其高学历、学位并不相称。”

局外人雾里看花,局内人看得真切。对于官员们的“学术热”、“读博热”,民间多有猜测和遐想,但身在官场的孟学农主动来谈这事,自然更有可信度,也更值得玩味。当然,读书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官员读博的权利不能剥夺,关键是他们的高学历是否皆真金白银?对“博士官员”打假,是反腐的新课题。是时候应该好好正视,并着手彻底治理了。

媒体评点:博士,高学历、高学识之代名词,令人肃然起敬。然而曾几何时,这一学术至高荣誉却被部分贪官运用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成为后者仕途上升、捞取名利的垫脚石,令为之寒窗苦读十余载的莘莘学子汗颜。如此丑闻,实为对知识尊严的强烈嘲讽和莫大挑战!

文博职称论文篇13

兹介绍本单位 同志,前来报考中央党校党员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

该同志现任职务,职级 。技术职称 。于 年 月 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毕业。

请予接洽。

此致

敬礼!

介绍人:xx

20xx年x月x日

研究生报考介绍信范文二

XXX:

我是在大二学期国际经济法的课程老师。这门课是大四上半学期的一门核心课程,郝铁兵在上课时候认真听讲,并且积极参与互动,在课程表现出很好的理解能力和扩散性思维,其演讲的能力和口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课程的Coursework为一个20页的Report,论述的是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及一些现行的法律问题,以及中国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的最新成果。郝铁兵独立完成了这项task,从最初的选题,到之后的查阅以及写作,以及最后的校对审核。

因为国际经济法是一个很广的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研究方向和领域,每个领域下面又包含了从过去到现在的很多思想和法律理论。郝铁兵在进行coursework前,就选题方向和思路与我进行多次讨论。经过指导,郝铁兵寻找到了切入点,并将写作工作非常有条理的展开。这次coursework属于对单个课题的论文型写作,郝铁兵从图书馆的文献以及网络资源查阅了大量文献,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最后获得了84分的分数。

此致

敬礼!

介绍人:xx

20xx年x月x日

研究生报考介绍信范文三

兹介绍我单位 同志,前往报考省委党校20XX年在职研究生。

该同志于 年 月参加工作,现任 职务,职务级别为 ,专业技术职称为 。该同志于 年 月 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该同志的学历为 。

请予接洽。

此致

敬礼!

介绍人:xx

20xx年x月x日

研究生报考介绍信范文四

兹介绍本单位 陈大伟 同志,前来参加安徽师范大学20XX年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复试。

该同志现任 胡家河小学班主任及语文教师 职务。本科学历。技术职称 小学一级 。于 20XX年 9 月 1 日来我校参加工作,

请予接洽。

此致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