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评职称论文实用13篇

副高评职称论文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1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2

1.2分析方法

回收问卷使用EpiData3.1录入,使用SAS9.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体系

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依据,将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归纳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5个维度,并进一步梳理出一级指标11个和二级指标20个(表1)。调查要求受访者对每项指标在护理高级职称评价中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评分采用5分制,5分表示非常重要,3分表示一般重要,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

2.2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2.2.1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

根据受访者对5个评价维度各项指标赋分情况,得出5个评价维度重要性的评分,护理教学维度的得分最高(4.23分),其次为基本情况维度(4.16分)、护理工作维度(4.03分),护理科研(3.75分)和社会工作(3.31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

2.2.2一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从受访者对11个一级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评分来看,得分较高的3个指标是护理安全(4.66分)、上一职称工作年限(4.43分)、工作总结创新(4.33分),得分较低的指标是科研课题(3.78分)、论文论著(3.72分)、社会工作(3.31分)。其余指标评分分别为临床教学情况4.23分,学历4.18分,工作质量4.17分,年度考核结果3.87分,工作数量3.79分。

2.2.3各维度对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

对于在正、副高级职称评价中5个评价维度的重要性,受访者评分的意见趋一致,均认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较为重要,而社会工作和护理科研重要性相对较低(表2)。基本情况、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3个评价维度对于正高级评价的重要性显著高于副高级(P<0.05),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两个维度对于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没有显著差异。

2.3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将医疗机构类型按照城市大医院、县医院、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划分为3个层级。结果显示,受访者对5个评估维度在各层级机构的可行性的评估结果总体方向一致(表3)。普遍认为基本情况维度的可行性最高,达82.0%;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维度的可行性较低,分别为64.5%和55.5%。受访者对于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基本情况可行性的认可率均较高,且无差异。但对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4个评价维度的可行性认可率,均明显低于城市大医院和县医院(P<0.001)。

3讨论

3.1临床护理正高级与副高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需体现差异化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所有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护理职称评价中重要性的赋分均高于3分,说明所列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评价中均应予以考虑。调查结果同时提示,所列指标对于不同级别护理职称评价中的权重需差异化设置,特别是临床护理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时间和经验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且贡献率高达20%以上,应赋予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各项指标更多权重[1]。正高级的评价中,对科研、社会活动的赋权可重于副高级。

3.2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中临床护理人员评价标准应予区别

目前的评价标准与各层级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差距,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影响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护理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不同层级的分析结果提示,对以城市大医院为代表的三级医院,所有指标均应加以评估;对以县医院为代表的二级医院,评价指标与三级医院相差不大,可适当降低对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维度的指标权重;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代表的一级医院,应在二级医院的评价标准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对疑难重症护理、特级一级护理、护理管理等护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维度指标的评价权重,而对体现其工作特点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次数”指标,应加大评价的权重。

3.3临床护理评价不宜过于倚重科研和论文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评分仅高于社会工作维度,反映了一线工作者对评价更应侧重基本情况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完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对从事临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而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对临床护理人员综合评价过分倚重论文的倾向。论文数量往往是申报职称的“门槛”,形成了护理人员较普遍的“重论文、轻实践”的状况,而且,与医师相比较,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参与科研的意识薄弱且经费获取困难,特别在基层医疗机构矛盾更为突出,“论文搭车”现象成风,使得护理人员不能一心一意地钻研业务实践能力,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2]。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3

特别优秀人才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受身份、学历、资历、外语、论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继续教育等条件限制。凡遵纪守法,有强烈的事业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超群、业绩卓著、贡献突出、业内认可者皆可申报。今年全省特别优秀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名额正高在5人以内,副高在15人以内。

各市州省直单位推荐不超过1人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4

用举报者的话说,“见过评职称抄论文的,没见过抄得这样明目张胆的。”对此,张静本人也承认写作时需援引一些权威的观点或论据时,“也会去借鉴一些权威的论文”。在教授、院士抄袭成风的语境下,笔者对张静已经“无语”,甚至不无同情感。一个主要业务拉广告的媒体人士,要评高职,要进步,必须有若干篇,否则就免谈。这种职称评审制度本身就是逼着一些人造假抄袭。

可悲的是,当下的出版环境为论文抄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一些刊物靠出增刊牟取不法利益,已成行业潜规则。与正刊不同的是,所谓增刊就是卖版面,为评职称急需者提供可交易的园地。如《现代视听》从2009年以后开始出版增刊。其常规刊一般只刊载20余篇论文,每篇在5000字左右。而增刊以1页的居多,数量可达100多篇,如2009年的第S2期增刊竟然267篇论文。由于“一手交钱,一手交版面”,编者为利益所驱,无暇顾及论文的质量,甚至连基本的审核程序都省略了。哪管它抄自何方袭自何处,一律“来文照登”,以至于所谓的增刊,成了抄袭者的巢穴,抄袭文字的集大成者。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5

1、副高级职称不相当于副处。副处即县处级副职,是指一个公务员级别。

2、其主要岗位是县级市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级别为二十级至十四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实施方案》规定,下列机关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

3、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各级行政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各级审判机关。各级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

4、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来源:文章屋网 )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6

晋升副高出现职称拥堵 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是压力来源

根据团北京市委的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中,4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其中10.1%表示压力非常大,另外还有3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适中,仅有4.3%和9.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压力或压力较小。

在造成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中,专业职务晋升困难成为最主要的一项。

王敏是北京一所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科研和教学双丰收的年轻榜样。然而,尽管达到了学校评定副高职称的标准,可由于排队的优秀者太多,他只好着急地默默等待。

中央民族大学的徐伟也面临和王敏相同的情况。他以自己所在的管理学院为例,目前学院在岗超编的副教授已有8位,符合条件的讲师更有10余位,职称晋升的拥堵现象极其严重,很多优秀的人短时间都无法晋升。

职称晋升是大多数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困境。根据团市委调研结果,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以中级职称为主,初级职称为辅。

课题组称,在过去的青年教师评定中,副高级职称主要与工龄及学历相关,存在一定的论资排辈、熬年头现象。以往由副高晋升正高很难,现在不仅评上正高更加困难,由讲师晋升副高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副高职称的评定已经成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瓶颈,第二次职称拥堵或者说双职称瓶颈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已经逐渐显现。

然而,青椒压力大不仅仅是因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占24.52%),工作负担太重(占17.30%)、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占13.66%)也是主要原因。

现在的青年教师早不是从前那种安安稳稳、悠闲自得的教书先生了,既要搞科研,也要抓教学。王敏说,现在不少青年教师身上都压着很重的教学任务,可绝大多数的考核都以科研为主,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但最大的难题在于,如徐伟所说,越有头衔的教授越能拿到高级别课题,年轻人几乎没机会。另一方面,量化的考核标准让不少急需职称改变生存状况的青年教师写了大量质量很差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从科研经费的分配和激励上来看,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评定不公等问题,41.6%的人认为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改进空间。

报告分析认为,从技术职务上来看,依托于掌握丰富资源的学术权威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获得科研项目和发展机会,进而获得更多提升空间和展示平台,优势资源向优势青年教师集中,使其变得越来越好,而那些缺乏依附关系和相关资源的青年教师,则很难获得机会和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校内科研资源配置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青年教师根本没有真正独立科研的机会,都得攀着老教授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教授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老师都很忙,忙着编课题申请书,炮制论文,找发票,和老教授、期刊编辑拉关系,谁还有心思好好上课?

不管怎样,青年教师还是得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者气质和耐心。徐伟说。

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反差较大 住房是最主要的困难

尽管青椒面临着职称晋升难、工作负担重等压力,但同时,调查显示,在对工作满意度的测评中,青年教师最认可工作的稳定性。在受访青年教师中,79.0%的受访者为北京非农业户籍。显然,这也为他们在京工作、生活的稳定和子女的照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7

主管护师为护士评定职称级别之一,为中级职称。护士职称评定共分五级别,分别是正高级职称——主任护师,副高级职称——副主任护师,中级职称——主管护师,初级职称——护师,初级职称——护士。

评定标准:护理专业主管护师须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国内外本专业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护理工作经验,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和常用的急救技术,能独立处理较复杂技术问题,工作业绩较好,公开发表、出版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能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医学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执行医德规范。

(来源:文章屋网 )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8

于是,年轻的讲师就在这样的循环中,逐渐变成了中年讲师和老年的高年资讲师(俗称“万年僵尸”)。不论你课上得如何,领导都不关心。评不上职称,就没有资历,到处人微言轻。

我本科读完,出于对专业的热爱,接着读硕士,构思论文期间出去求职,发现这专业很冷门,几乎没有像样的单位肯收简历,只好硬着头皮读博士。毕业时,系里正好有一个留校名额。于是紧张准备,参加竞争上岗的教学“比武”,得了第一,和另三位应聘者一起留校了。对,我没写错,一个名额,四人留校。

上岗前集体培训,做学生工作出身的人事处长训孙子般地指示:“教课无所谓,能应付过去就行。你们要写论文,拿项目,最终评上职称,这才是正业,才能让你们过上舒坦日子。”

处长一语点醒梦中人:难怪以前给我上课的老师就没几个用心的,讲台上东拉西扯,批十几页的作业一勾了事,原来大学的职场是这么混的呀!没多久,这位处长被全校通报贪污,免职。他后来躲去某系教书了。他,也是教授。

我们单位满负荷工作量是一周六节课,领导说你年轻啊,多上点吧,十四节。有同事生病,我去顶;有同事出国,我去顶;有同事做科研,我去顶。

等到三年后第一次评职称,我肠子都悔青了:那些课时少、随便应付的,都忙出论文、项目来了;我呢,啥都没有。

要说这评职称,真是系里的年度大戏。评委就是那十多位教授,各打各的算盘。

前年,候选人H冲击评选会场,指着座中大骂:“你们收了我那么多钱,还不投我的票,太不讲信用了吧!我要去最高人民法院告你们!”顿时,好几位教授低下了头。据说H按“国内惯例”,在每位教授信箱里塞了五千块现金,有两位开箱即退还。

候选人N则在介绍成果时,哭昏过去,倒在讲台上。原因是,按硬指标,他肯定评不上副教授,但今年一过,他就没指望了:非博导,年满六十必须退休。他教了一辈子书,我也上过他的课。

去年更好玩,候选人F放出大话,副高非她莫属,因为她老公有“路子”。她评上,我们系老师拿基金会方便很多。

受惠于师生关系的,也不是没有。我的师姐Q,博士一毕业就评上了副高,在我系历史上空前绝后。导师近年几乎每篇论文都署她为第一作者。然后对Q,我就不能再称“师姐”了,而要改口叫“师母”。她带着六岁的儿子,住进我导师家,成了他的第四任夫人。

这十年,我评了四次,之后的六年连名都懒得报。因为评选条件频繁变化,越变越玄,一开始是看论文,我勉强也够,就是没著作。等考虑出版博士论文,领导突然宣布,出版博士论文太容易,不再视为著作。而其他有博士学位的同事早都靠此评了副高,我木讷,没赶上末班车。

这几年,又说有著作也不行,还得有国家、教育部的项目才够格,美其名曰“代表作”。要求越来越严,可好多教授无非是评得早,哪有什么论文、项目,连国际通行的学术写作规范都不懂,现在轮到他们操此生杀大权,倒是威风好大,煞气凛然。

我回家静坐,前思后想,深感年光有限,自己是因为爱读书,才吃这行饭。但评职称这种游戏实在玩不起,索性退出竞争,把机会留给那些塞得起五千块的兄弟姐妹吧。

如今,为了应对经济上的生存压力,我只有多接点校外的活儿。好在上海机会多,肯努力总有钱赚,回老家买房能付首期了,还可用上专业知识,不会像有的专家、博导,理论“研究过深”,应用技能全无。

教完课,我也不用操心拉帮结派、拜码头、立山头、打压这个、捧红那个的学术政治。爱看啥书看啥书,假期花自己的辛苦钱旅游,而不是用“科研考察经费”,心里也安生。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9

涉嫌抄袭论文的新闻很多,有硕士、博士毕业的高材生,有大学的教授,有公务人员,也有企业高管,各行各业都有被涉及到的“新闻主角”。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10

一、引言

高校是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传播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其发展速度和健康与否严重依赖于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因此,如何搞好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如何把 "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落实到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中去,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发展路径,是事关人才培养和高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事[1]。

目前,国外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有着比较系统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建立了成熟的理论框架和测评体系,例如从人事配置摸型、角色要求、个体素质差异等方面来设计相关的考核体系;领导干部考核的理论基础主要由舒尔茨与贝克尔等学者所奠定,如《人力资本的投资》(舒尔茨)、《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理论与经济的分析》(贝克尔),这些文献提出了领导干部考核的一般理论和原则[2]。随着测量学、评价学的发展,尤其是人才素质测评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对领导干部考核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均有巨大进步。如时勘、郑日昌、肖鸣政等专家学者利用不同的人才素质测评方法和模型,分别提出了绩效量化理论、绩效比较理论、效益理论等,这对领导干部考核测评体系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虽然我国高校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很好地体现高校的特点。高校是一个有别于地方政府机关的相对独立的系统,高校干部因所处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自身条件等差别,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高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之间的测评要点就应各有侧重,既体现共性,又体现差别。而现行高校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主要是参照地方政府或部门机关的考核测评方法,未能体现高校的特点和特性;就高校系统内部而言,一些文献也没有把高校校级领导干部与职能部门和基层院系中层干部区别开来,部分文献还忽视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之间的差异。因此,运用一个体系,一个标准,一套办法来考核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干部或班子,缺乏针对性,使测评过程流于形式,测评结果缺乏公信力。二是指标设置较为抽象笼统,指标细分工作有待深入。现有的干部考核标准的制定主要是将德、能、勤、绩、廉这几个指标进行定性解读,量化分析不足。使得测评过程主观随意性大,缺乏理论的、政策法规的和实践的依据。同时,因定性描述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三是考核方式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客观性。高校现行领导干部考核的方法、程序比较单一,形式化倾向突出,多数高校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主要偏重于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还停留在比较感性的阶段。

综上所述,高校领导干部测评工作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利用量化方法建立合适的数理模型对测评对象进行综合评分,以区分其工作效率,为高校遴选合适的人才服务。本文试图引进一种新的数理模型和算法――SVM方法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SVM(支持向量机方法)是由Vapnik与其领导的贝尔实验室研究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该方法根据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在使得样本分类误差极小化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分类器的泛化推广能力,具有强大的非线性和高维处理能力,解决了位数灾难问题。通过理论适应性论证和细致的实践运用,本文认为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一系列优势,能够胜任高校领导干部的测评考核,从而为高校选拔合适的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高校院系领导干部院级互评

高校院级领导干部的考核方式主要有群评、自评和互评。本文将研究重点放置于高校院系领导干部院级互评上。高校院系领导干部院级互评是指高校院系领导副职干部之间的相互评价。每位副职干部均对所有副职干部评分,根据五位副职干部的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排序。此类问题属于多准则群决策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和调查法归纳整理出了高校院系领导干部考核要素,并用多种统计方法提炼出细分考核指标。将这些要素分类后对每类考核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并按大小分组,在此基础上构成了高校院系领导干部考核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

图1中高校院系领导干部考核(A)是需要实现的目标层;从该目标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及高校对院系领导干部管理规定,确定对目标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B1)、组织领导能力与工作实绩(B2)、领导作风与廉政建设(B3)三个方面,从而构成准则层B。通过因子分析在B准则层下建立对应指标层(C层),共分为C1至C10十项内容[8]。

图1 高校院系领导干部考核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

三、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

支持向量机是从线性可分情况下的最优分类超平面发展而来的,其基本思想可以用图2的二维情况来说明。图中,实心点和空心点代表两类样本,H为分类线,H1, H2分别为过各类中离分类线最近的样本且平行于分类线的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叫做分类间距(margin)。所谓的最优分类线就是要求分类线不能将两类正确分开(训练错误率为0),而且使分类间隔最大。分类线方程为

(1)

其中, 是一个垂直于超平面的向量。如果 为长度单位,则 是向量 沿 方向的长度;而对于一般的 ,其长度要乘以 。但不论哪种情况,超平面几何包含所有的沿 方向的长度相等的向量。

图2 两类线性分划的最优超平面

一个超平面完全可以由参数 决定,所以就可以简单地将超平面表示为 。但是,对参数同时乘以任意的非零参数,超平面 是不变的,即同一个超平面可以用不同的参数来表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引入规范超平面,即

(2)

也被称为关于点 的超平面,如果它满足

,(3)

即这个规范超平面与它最近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超平面 和 均满足规范超平面的条件,而对于一个有标号的训练集,则可以区分,因为这两个超平面对应的类别正好相反。

间隔在支持向量学习方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超平面 ,称

(4)

为点 的几何间隔;而称

(5)

为关于训练集

(6)

的几何间隔。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那么几何间隔就是针对训练集而言的。有时称几何间隔为间隔。

如果一个点 被正确分开,那么该点的间隔就是模式 到超平面的距离。如果点在超平面上,该点的间隔就是零。当点不在超平面上时,该点的间隔可以写成

其中:

(7)

权向量 为单位向量。对于规范超平面而言,关于训练集的间隔就是 。

假定大部分的测试点至少距离其中的一个训练点比较近,所有的测试点可以认为是训练点进行一个较小的扰动得到的。对于训练点 ,将得到的测试点的形式设为 ,其中扰动 的范数以一个正数r为上界。显然,如果用一个间隔为 的超平面来划分训练点几何,那么就一定能够正确地将所有的测试点分开。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大间隔的鲁棒性。由于所有的训练点离分类超平面的距离均至少为 ,并且模式 的长度是有界的,那么超平面参数的微小扰动不会改变对训练点的划分。

选择不同的核函数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支持向量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多项式核:

(8)

高斯(径向基函数或RBF)核: (9)

二层神经网络核: (10)

四、实验与结论

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采用某高校2008年度采用表1指标层及其考核要素对某院五位副职干部进行了互评,通过设计评价表,由A、B、C、D、E五名院系副职干部进行了相互评价。满分为5分,五名院系副职干部评价值(决策矩阵)如表2所示。

表1指标层及其考核要素

表2某高校五名院系副职干部相互评价值表

(决策矩阵)

五名院系副职干部在不同的指标层互有优劣,不同的副职干部对其他副职干部也有不同的评价,这就要用适当方法根据有关准则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利用支持向量机对该高校院系副职干部进行评价的步骤为:

第一步,产生规范化的加权决策矩阵

确定评分人(副职干部)的权重:根据评分人评价结果的相关性确定权重,评分人的评价结果与其他评分人的评价结果的相关性越高权重越大。根据相关性确定的权重为ß=(0.2471,0.175,0.1455,0.2424,0.1901)。

分别对5名副职干部的决策矩阵进行向量规范化。

对5名副职干部的规范化决策矩阵进行加权,得到群的规范化决策矩阵(见表4)。

利用指标权重对群的规范化决策进行加权,得到群的规范化加权决策矩阵(家表5)。

第二步:排列群对五名院系副职干部的优先序

根据五名院系副职干部评价价值与相对贴近度的大小确定五名院系副职干部的优先次序,相对贴近度越大越优。由表5可见,5名院系副职干部总体排序为D>C>A>E>B。

表3群的决策矩阵

表4群的规范化加权矩阵及评价结果

通过实例分析可见,支持向量机方法不仅为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了依据,减少了评审争议,而且也为全方位认识领导干部群体,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特征建立了基础。更加重要的是可以针对高校在不同时期、不同目标的工作特点,实现考核政策制定方和基层反馈结果的良好互动,在坚持原则下为灵活应用人事政策提供了相应的决策空间。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的支持向量机方法针对本文实验选用的数据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是,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实验中有很多细节还没有考虑,许多功能还是用现成的方法实现的。归纳起来,本文的算法需要改进之处为:

对不同岗位的院系干部(如书记、院长、副书记、副院长)进行考核时,考核指标的权重及考核指标的评分考虑了岗位区别,而指标体系未能予以反映。在实际考核中,应根据不同的领导岗位,列出不同的考核要素,设计差别化的问卷搜集有用信息对高校领导干部进行富有针对性的考核,为高校的进步与健康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肖鸣政.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B].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B].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景亭.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初探 [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3):54-57.

[4]陈云川,雷轶. 胜任力研究与应用综述及发展趋向[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6):82-84.

[5]荣晓燕.当前高校中层干部素质提升及途径探析[J].理论学刊,2007,(8):93-95.

[6]Vapnik V N.The Nature of S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M].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1995.

[7]严七笙, 张延飞,汪国华. 基于SVM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Vol.10.No.10.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11

“我只参加过自学考试,根本没有能力论文,交给被骗学者的论文都是从网上拼凑的。”王某在看守所这样说,从制作网页、在论坛广告、冒充客服、拟订合同电邮给受害人,到从网上寻找素材拼凑论文,并指使受害人打款……“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我没投入什么资金成本”。

为了让“客户”上钩,王某编造谎言称:“网站可以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论文;网站协助很多客户评上了副高、正高职称;网站跟多个学术期刊合作密切,即使被编辑发现抄袭,也能发表……”王某坦言,有的谎言连自己都难以相信,但那些高学历者却深信不疑。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面对庞大的论文“”市场,目前工商、教育、科研等部门因其“违规不违法”,竟然尚无明确的管理清查办法。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1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及“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高校体育教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体育教师的地位也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研究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目的在于找到高校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国内13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部的317名体育教师和其它学科的284名教师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访问学校的体育教学部及其它院系的教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得相关资料,并对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高校体育教师在职称结构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教师

(1)高职称比例相对较低。在被调查的317名高校体育教师中,仅有教授13人,占4.1%;副教授109人,占34.4%;讲师142人,占44.8%;助教53人,占16.7%。体育教师的高职称比例为38.5%,与其它学科52.1%的高职称比例相比明显偏低,其中教授的比例差距最为显著,相差8.6个百分点。而在讲师、助教低职称方面,体育教师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学科教师,见表1。

(2)高职称教师的年龄偏大。在所调查的体育教师中,教授职称的平均年龄为54.2岁(最大61岁,最小40岁),副教授职称的平均年龄为45.7岁(最大60岁,最小34岁),与其它学科(教授平均年龄46.6岁,副教授36.5岁)相比,体育教师中高职称教师的年龄偏大,特别是在教授职称的年龄结构中,其它学科多集中在45岁左右(48.3%),而体育教师中的教授在50岁以上的比例竟高达64.3%,见表2。

(3)晋级时间相对较长。在对部分体育教师晋级年限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晋升讲师的平均年限为7.8年;晋升副教授的平均年限为10.2年;晋升教授的平均年限为13.4年。而其它学科相对应的年限分别为6.3年~6.5年~8.4年。特别是在高级职称晋升方面体育教师一般要晚5~6年。

2.高校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的差距

(1)学历方面的差距。教育部日前下发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05年,国内教学科研型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将达到8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达到60%1;21-;而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多集中在本科层次,占调查对象的87.4%,而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有35人,比例为11.1%,不仅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就是与其它学科(59.8%)相比也相差了48.7个百分点。学历作为目前职称评定中最主要的评价指标之一,较低学历在职称评定中所面临的命运可想而知,见表3。

(2)科研水平相对较低。我国高校体育教研室或体育部的教师绝大部分来自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第一线的长期实践教学使他们缺乏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本领。与其它学科相比,我国学校体育科研存在论文选题重复、实验性研究较少、研究方法没有突破、理论基础不扎实等不足。据调查,高校体育教师写论文的不少,但多数为应付评职称,真正从事学校体育科研的教师,在37万体育教师中(不包括体育院校)只是极个别。体育作为小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科研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经费投入,还是科研意识上都有较大差距。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邢文华认为,学校体育科研多数是个体行为,缺少集体合作、“大兵团”作战攻克科研难关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一位专家认为,学校体育科研多为教研的总结,谈理论多,缺少针对性、实质性的科研内容,其科研水平由此可窥一斑。

(3)个别高校相关部门对体育学科仍存在偏见。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师的待遇有一定提高,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仍有一些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持“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特别是一些还没有成立体育教学部而隶属于公共课部的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三、对策

副高评职称论文篇13

42.7%的受访者为评职称焦虑

甘肃庆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大夫孙向玉,1996年参加工作,一直到2012年才评上中级职称。说到这个漫长的过程,他的感觉是“很疲惫,很无奈”。

孙向玉是中专毕业。按照当地规定,达到年限后才可以开始报考,中专文凭是15年,大专文凭是7年,本科文凭是5年。孙向玉最不能理解的,是有很多其他要求,比如要求英语、计算机及格,要有,还要求连续5年的继续教育学分,每年要求达到30个学分。“我们这些临床医生,哪有时间去写论文?为什么不能以工作业绩为标准考核?英语和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根本用不上,但为了评职称,我们只能花大量时间去学,还得报培训班。继续教育学分,我感觉也就是交钱买书,流于形式。”

除了上述硬指标,还有“软指标”,就是得找关系托人。“说到这个,我感到很窝火。但是工资福利都和职称挂钩,不评不行啊!”孙向玉说。

职称对个人的用处有哪些?调查发现,首先是“提高待遇”(52.0%),其次是“职位提升”(24.2%),第三是“业务认可”(11.7%)。8.3%的人表示“用处不大”。

中学教师孙2004年本科毕业,直到今年才拿到中教初级职称。“本来本科毕业后5年就可以评了,但得等指标。每年指标都不够,很多人符合条件了还是评不上。”孙说,县城学校100多人,每年只给两三个名额。要提前评上,就得找关系、送礼。

调查中,有42.7%的人为评职称焦虑过,35.5%的人表示“一般”或“不好说”,明确表示不焦虑的仅占21.6%。

受访者感到焦虑的主要因素有:专业论文的发表(46.1%)、职业外语考试(38.9%)、对评审人员的打点(29.5%)、相关作品提交(26.5%)、相关材料组织(21.0%)等。

46.4%的受访者认为职称不能有效反映能力水平

职称能否有效反映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调查中,46.4%的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只有20.8%的人表示肯定,还有32.8%的人表示不好说。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谌洪果,曾公开表示不参评教授。在他看来,现行评审制度存在很多弊端:第一,纯粹的量化标准,以发表文章或课题数量为标准,缺乏一些实质性的评价。“比如说,只用核心期刊和课题级别判断学术能力是否优秀,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却不被重视。”第二,外行评审内行。第三,评审机制的“论资排辈”,一些有工作业绩的年轻人需要一直等待。第四,会滋生学术腐败,为了评审托关系、送礼等。

调查中,有36.4%的人表示,评审缺乏监督,会催生腐败交易。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宁夏区委主委孙贵宝,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职称评审有一个最大的不合理之处,是“体制内外”不一视同仁。民营企业、非公经济没有纳入进来,很多海外留学生回国到民营企业工作,职称一直解决不了。孙贵宝在2011年提出提案,呼吁改进非公经济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

现行职称评审制度有哪些弊端?调查中,55.9%的人认为是“评审体制僵化,各种职业一刀切”,54.5%的人表示是“评审标准不科学,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53.9%的人指出“论文成为硬杠杠,变相鼓励造假”,45.2%的人指出是“外语、计算机要求脱离实际”。

61.8%的人建议取消一刀切,根据各行业特点设定评审标准

调查显示,61.7%的受访者赞成改革现有职称评审制度。

受访者给出的建议有:“取消‘一刀切’,根据各行业特点设定评审标准”(61.8%),“取消非科研工作者的论文要求”(47.3%),“避免行政干预,建立以专业协会为基础的职称评定体系”(46.1%),“职称计算机和职称外语不再作为申报评审的必要条件”(45.8%),“建立评审监督机制,保障评审过程公开透明”(41.8%)。

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小学职称制度已经推出,今后小学老师可以评正高职称,而且将大大淡化论文要求。工程师、会计、医卫等领域的职称制度改革也将逐步分类推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职称制度需要的不是分类改革,而是取消。从根本上取消行政色彩浓郁的“职称”,将其变为“职务”――个人被聘担任什么职务,就享有这一职务对应的待遇,如果不再聘任,就不再享有职务待遇。对于这样的职务聘任,应该建立同行评价体系,按工作能力、业绩来评价其贡献和水平。

他认为,当前我国的职称评审出现严重的异化,根源就在于这是一种由行政机构设置、行政部门组织评审的“资质”。聘用单位完全可以根据岗位的任职需要,对员工进行考核、聘用,“用得着英文、计算机的岗位,当然会提出英文和计算机的要求。用不着英文和计算机的岗位,提这些要求又有何必要?”

调查中,54.3%的受访者赞同取消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由各单位自主根据员工业绩和能力定级晋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