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冰雪艺术论文实用13篇

冰雪艺术论文
冰雪艺术论文篇1

当前,冰雪雕塑艺术的发展除我国外,像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芬兰、俄罗斯等也都有雄厚的实力,况且这些国家的创新思维及科技水平更略高一筹,哈尔滨冰雪艺术要保持领先水平就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管理和对外交流,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政府管理职能,营造健康有序的冰雪艺术市场氛围,强化对冰雪部门、雕塑公司及相应商业机构的监管,杜绝牟取利益而导致冰雪资源的浪费和艺术品价值的低下。(二)鼓励相关大中专院校注重对冰雪雕塑艺术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让年轻的一代热爱冰雪艺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继承传统冰雪雕塑艺术文化的同时,注重吸收先进的观念和科技手段,加强对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让其独特的形式和语言,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提升其价值。(三)立足自身优势,提升冰雪艺术产业的竞争力。哈尔滨是开展冰雪艺术活动较早的城市,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审美教育和认知水平,吸引大众对冰雪艺术的了解和热爱,努力使冰雪艺术这张名片扎根于每一个到过哈尔滨的人心中。(四)完善与冰雪雕塑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坚持做好冰雪雕塑作品的前提下,注重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旅游与餐饮、交通运输和冰雪用品等协调发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五)注重对文化内涵的体现,通过对冰雪艺术的塑造来诠释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地域风情,把黑土文化、边疆文化、民族文化等通过冰雪这一独特的材质来向世人展示哈尔滨的魅力。

冰雪艺术论文篇2

一、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方法比较

要研究中俄冰雪油画艺术作品,应当先详细分析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在创作手法、艺术特征等方面的异同,然后从油画创作的角度了解与油画创作相关的内容,如冰雪油画作品具体的创作时期、创作手法以及民族特色等。人们在分析时需要深度挖掘中俄冰雪油画作品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并且整理和归纳两者的异同。另外,研究冰雪油画艺术的创作手法要重视审美价值分析。不同时代的中俄冰雪油画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使用的表现技法也是不同的,所以要尽量提取出具有一定现代性审美价值的作品进行分析。此外,还需要说明冰雪油画创作所呈现出来的地域性和绘画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性。

二、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比较

我国画家在油画创作上受到西方绘画手法的影响,将我国绘画本身的意境、精神与西方绘画手法进行了深度融合,使冰雪油画具有鲜明的我国本土特征。如,群在雪景油画创作中将我国传统的美学理念和西方绘画艺术合理融合,使作品从直接表现逐渐上升到了观念表达层面。我国冰雪油画艺术作品中具有非常浓厚的我国传统文化,这是我国冰雪油画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而俄罗斯冰雪油画在创作内容上就呈现出与我国冰雪油画较大的区别。俄罗斯所处的地理环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其不仅横跨了欧亚大陆,而且受到高纬度的影响,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时间被冰雪所覆盖,这造就了俄罗斯独特的冰雪环境,长期的冰雪环境给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画家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带来非常多的灵感,因而产生了大量的俄罗斯冰雪油画作品。俄罗斯冰雪油画作品所描绘的主要是俄罗斯大地,不仅意境十分庄严、优美,而且饱含诗意,其中很多具体的描绘是对雪的描绘。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在内容上存在较大的不同,给人们的感觉也是不同的。这种在创作内容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是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存在差异的重要表现之一。中俄冰雪油画除了在创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不同外,在审美价值、绘画特点上也呈现出一些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两国画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在绘画表现形式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画家的绘画创作具有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不仅表现在绘画形式上,而且体现在表现技法上,所以不同时期的画家所创作出来的油画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中俄画家在创作技法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使中俄两国油画风格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人们欣赏中俄两国画家创作出来的冰雪油画作品,能够体会到不同的美,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

三、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研究的意义

研究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理论与艺术成就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有效揭示冰雪油画作品的各种价值,如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其次,研究和比较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能够使人们对中俄两国地域性油画有一定的认识,并为后续油画创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再次,通过收集中俄两国冰雪油画艺术相关资料,深入研究两者的艺术创作手法,充分展现两者的技法理论。最后,将中俄冰雪油画艺术所涉及的技术放置在不同领域中进行分析,所产生的分析结果不同。因此,通过研究中俄冰雪油画艺术创作手法,能够使人们欣赏两国冰雪油画艺术不同的特点,感受中俄冰雪油画艺术不同的美。

冰雪艺术论文篇3

一 冰雪雕塑艺术在国内的发展

1 冰雕的发展

冰雕活动来源于民众的日常活动,民众起初用冰块来塑造冰球、冰灯等构造简单的冰雕。在1949年之前,经常看到有民众使用松花江冬天结成的冰为信教徒制作十字架以及耶稣冰雕像,用在祭祀等方面。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冰雕作品是在1964年举办第二届冰灯游园会的时候,在场的艺术家们突发奇想的决定用松花江冬天结成的冰来制作成艺术品。经过艺术家们的辛苦制作之后,一座眉清目秀、棱角分明的三米多高工农兵的雕塑拔地而起。在这个冰雕举国文明之后,这种新起的冰雕艺术品就成了冰雕展里的最璀璨的一部分。1987年,哈尔滨在举办了三次国际冰雕表演的前提下举办了第一届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这一比赛是哈尔滨各类冰雕比赛中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冰雕比赛。各式各样冰雕比赛传播了冰雕知识,增强了冰雕人员的冰雕技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冰雕艺术人才。历经几十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历经数代冰雕艺术家的踊跃探索和持续创新,呕心沥血,冰雪雕塑艺术已经日渐成熟。

2 雪雕的起源

哈尔滨的雪雕一开始叫雪塑,主要是由以前的堆雪人发展而来,雪雕的发展历经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孕育。哈尔滨第一个可以让民众欣赏的雪雕造型是1963年初哈尔滨市第一届冰灯游园会上用自然界的大雪雕塑成的雪象。雪象使用了雕塑的技巧,在雪中加入少部分的水慢慢往上拍打,最终只做了半冰半雪、外表颜色不是很雪白的雪象。雪象长度达4米,高度约为2米作用,又长又尖的象牙没有办法用雪制作,只能使用冰来替代。这个雪象虽然是用古代的堆积雪人的办法雕塑而成,而且加了一些冰作为替代,艺术水平虽然很低,但是客观来说毕竟有了一定的艺术性。冰雪雕塑艺术在国内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层次,冰雪雕塑艺术的发展离不开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也离不开所有的冰雪雕塑专业人员以及兴趣爱好者的不断创新,离不开省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持,冰雪雕塑艺术的发展使冰雪文化更具内涵,成为了冰雪文化的标志性代表。

二 黑龙江省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育现状

在黑龙江省,冰雪雕塑艺术的课程教育情况还处于刚刚入门的阶段,各个高校都没有形成全面的培养方案。就哈尔滨来说,在冰雪雕塑艺术制作队伍的组成当中,冰雪雕塑艺术家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占大部分人数的是很多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冰雪雕塑技工,还有一些冰雪雕塑艺术爱好者。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发现,大部分冰雪雕塑人员虽然在冰雪行业从事很长时间,但是始终没有接受过全面的冰雪雕塑专业培养,因为技工的文化基础不高以及艺术基础匮乏,这部分人员的艺术作品还保持在单单对冰雪雕塑技巧的追求上,作品的艺术性和内涵性都比较匮乏,这严重显示出黑龙江省在冰雪雕塑艺术行业课程教育的不足。而作为北方冰雪雕塑艺术起源地的哈尔滨,其本地的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育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首先,课程教育没有办法满足社会需求。虽然哈尔滨市内的各个高校对冰雪雕塑艺术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兴趣并给予很高的重视,大部分的高校也开设了冰雪雕塑艺术训练课程,但这些高校大部分都是把冰雪雕塑艺术课程设成课外选修课或者是业余课程,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没有办法达到训练高素质冰雪雕塑艺术人员的目标。

其次,客观条件不允许。通过有关人员的调查发现,冰雪雕塑在制作环节上对人工雪坯、天然冰坯的需求很大,而且特制的冰雪雕塑工具价格也很高,这都在客观上导致了冰雪雕塑艺术教育发展缓慢的问题。所以,如何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对冰雪雕塑的兴趣、传播冰雪的专业知识,并通过增加对冰雪课程的资金投入,增强冰雪雕塑人员的创造力是黑龙江省,尤其是冰雪雕塑艺术重要的发源地哈尔滨市内高等院校冰雪雕塑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外,北方冬季有雄厚的冰雪资源,但每年各种大型的冰雪景观、艺术雕塑的施工和各类冰雪雕塑赛事,都是由一些专业施工队伍和省内名家参与,每年太阳岛雪博会、哈尔滨冰灯游园会、都会举办各种冰雪雕塑比赛,但由于比赛名额的限制以及入园门票费用等问题,能进入实践环节的学生每年都比较有限,这些冰雪试练场给学校开展冰雪雕塑艺术课程的实践环节还是相对有限。如何让学生参与实战,如何让实践环节与教学相结合这些都有待于解决。

三 冰雪雕塑艺术人才的培养

冰雪雕塑艺术雕塑教育是一种时尚前卫的艺术教育课程,对于冰雪雕塑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力,对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能够在发展艺术教育的同时达到我国冰雪雕塑行业对于专业人员需求。对于冰雪雕塑艺术人才的培育与我国冰雪雕塑艺术发展相适应,高等院校的冰雪雕塑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冰雪雕塑艺术教育工作当成是促进冰雪雕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面来进行分析,同时梳理哈尔滨冰雪雕塑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方向,避免我国冰雪雕塑艺术行业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促进专业人员的培训。

另一方面,从教学效果来看冰雪雕塑艺术是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鉴于全部的制作过程是在零下20几度的极度寒冷情况下完成的,因此,学生在具有扎实的制作功底的同时,更要拥有强健的身体还有顽强的意志,与此同时,学生也需要懂得团队合作。冰雪雕塑艺术创作是培养高校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强身健体的极佳方式之一、是增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意识以及团队意识很好的方式、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完美结合的有效方式。

四 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法改革

1 合作式教学方法

合作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题研究型的学习过程迁移到教学过程中。依照具体的状况将学生分成诸多个冰雪雕塑艺术创造小组,各个小组均以制作冰雕为小组的目标,学生共同完成由老师规定的冰雪雕塑艺术设计项目。这种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在对冰雪雕塑项目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之外,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分工,让学生完成比较复杂专业的冰雪雕塑项目,通过各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研究出的成果。除此之外,合作使得教学方法也可以从侧面有效锻炼学生的协调素养和合作素养。

2 实例式教学方法

雕塑艺术比赛获得奖项的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尤其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的冰雕作品,进行讲解分析。学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学生对优秀的冰雪雕塑艺术作品的想法创意、雕刻方法、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有组织的讨论分析、交流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冰雪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实际操作之间关系的理解。

3 讲座式教学方法

在冰雪雕塑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依据同学们的兴趣和建议,选取一些冰雪雕塑设计制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问题,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冰雪雕塑设计师或者冰雪雕塑行业的专家给学生做几场针对性的讲座,加深学生对这一课程的了解。这种讲座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快捷的把冰雪雕塑设计的观点还有冰雪雕塑行业最新的行业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直截了当的弥补了教学体系滞后于行业的问题,在有效的增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了学生对冰雪雕塑设计的兴趣。

4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学校的冰雪雕塑艺术授课老师应当考虑到当前的社会与市场需求认真讨论分析如何培养高素质冰雪雕塑艺术人员,同时编写全面的学生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避免学生出现纸上谈兵、只会说不会做的问题,应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附近的冰雕场实际操作练习。通过冰雪雕塑艺术作品向冰雪雕塑设计专业的学生传播艺术创造力的开发,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博学的基础上精通,在精通的基础上专一。这是学校应该研究还有不断改革的课程教育之一。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对于冰雪雕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不断增加,冰雪雕塑艺术设计的课程设计应该进一步改革,大胆的探索教学改革方法,优化完善现有课程模式,加强冰雪雕塑的实践过程,摸索出一条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随着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不断深入理解冰雪雕塑创作的规律和方法,冰雪雕塑艺术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成为黑龙江省甚至国内艺术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冰雪雕塑课程教法的不断改革,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强身健体,锻炼意志,为冰雪雕塑行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专业冰雪雕塑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姜宇琼, 张艳. 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09(8):162-163.

[2]姜字琼, 王立荣. 应用型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两种教学方法的探究[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冰雪艺术论文篇4

1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学创新要点

第一,地方特色课程《冰雪雕塑艺术》纳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二,编写和出版了《冰雪雕塑艺术》教材,填补了高校冰雪雕塑领域教材的空白。第三,成立大学生冰雪艺术中心,为在高校广泛地开展冰雪雕塑艺术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有效平台。第四,打造实训基地实践,组织冰雪雕塑大赛。探索高校学生冰雪艺术应用型能力培养探索的新模式,有效地支持了冰雪产业经济发展,并推广到同类院校,起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第五,建立多个高校冰雪雕塑产业基地,为冰雪雕塑专业人才的教学与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2.1学校要高度重视冰雪雕塑艺术课程

我国高校主要是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的,对于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相关专业非常重视,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而言是不够的。我国的冰雪资源在北方,而知名的美术艺术高校多在南方,如鲁美已经过江南,这就对北方各大高校的美术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北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冰雪雕塑艺术课程,努力利用自然资源来促进美术艺术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显著提高,国家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艺术就是激发灵感进行创新的突破口。从这个意义上分析,积极建设冰雪雕塑艺术课程也是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教学素材。

2.2撰写冰雪雕塑艺术校本课程

冰雪雕塑艺术进入大学校园的时间不长,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材料比较匮乏。这就需要各大高校总结既有的教学成果,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的冰雪雕塑艺术经验,逐渐形成并且完善自己的校本课程。具体工作可以从冰雪文化和雕塑艺术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冰雪雕塑与其他雕塑的不同之处在于,冰雪雕塑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消失,这就需要学生对冰雪雕塑材料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在雕塑之前,根据雕塑的工期和展览的时间来选择适当的雕刻材料。为了保证雕塑效果完好,通常冰雪雕塑材料都是由机器生产的冰板和雪砖,了解这些材料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利用雕刻技巧来创作。第二,冰雪雕刻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圆雕和浮雕。圆雕是指立体的雕刻创作,浮雕则是与其他美术创作中的浮雕一样。此外,镂空雕塑也是冰雪雕塑的方法之一,但是这个力道很难掌握,艺术价值与雕刻技艺都非常高。另外,由于现代声光乐的发展,在展览冰雪雕塑艺术作品时,融入灯光和音乐因素,能够突出冰的剔透和学生的纯洁,从而让作品更加有艺术表现力。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艺术知识的培训,从而让学生在创作中创造性地应用技术来增加作品的价值。总之,在撰写冰雪雕塑艺术校本课程中,要力求全面,由浅入深,能够让一个没有冰雪雕塑艺术背景的学生系统地学习。

2.3构建冰雪雕塑艺术平台

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们重视艺术,但是更多的是关注就业等生存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构建相关的艺术平台,给具有冰雪雕塑艺术技能的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借此平台,还能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冰雪雕塑艺术。由于我国的降雪分布不均,冰雪雕塑艺术是美术领域中的小众。这就需要高校肩负起构建冰雪雕塑艺术平台的任务,将冰雪雕塑艺术推广出去。这个冰雪雕塑艺术品台,还是学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的重要实践场地。通过组织冰雪雕塑艺术大赛来让学生们进行实践。由于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灵感,并且冰雪雕塑材料相对来说比较贵,所以学生的每一次创作都非常宝贵。通过比赛的形式来组织冰雪雕塑实践,能够让学生的精神紧张起来,聚精会神,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急中生智,实现雕塑艺术的创新和突破。

2.4系统地学习和实践冰雪雕塑技能

就冰雪雕塑艺术技术而言,需要系统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获得这个技术。高校将冰雪雕塑列到教学内容中来,就要制定系统的教学课程,并且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基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实掌握冰雪雕塑艺术,让技能成为本领和求职的资本。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要面对大量学生,这就不能像传统的师傅带徒弟那样进行教学。在教学课程设计上,要通过对校本课程的讲解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冰雪雕塑艺术平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冰雪雕塑艺术技能。

2.5打造冰雪雕塑艺术产业基地

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每年都会吸引万千游客,中央大街上的冰雪雕塑也为其增加了旅游看点。游客对冰雪艺术的热爱为打造冰雪雕塑艺术产业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高校要为打造这个产业基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一方面可以弘扬冰雪雕塑艺术文化,另一方面能够促成产业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冰雪雕塑文化可以成为移动的艺术展览品,这就增加了冰雪雕塑艺术的商业价值。打造冰雪雕塑艺术产业基地,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训练场所,另一方也通过艺术基地影响力的增加来为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宣传,这就实现了学校经济收益和学生艺术名气收益的双得益。因此,学校要在保证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倾注更多的精力在冰雪雕塑艺术产业基地上,让冰雪雕塑艺术产业基地成为学生高品质作品的展览礼堂。

3结语

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来推进教改的进行;需要撰写校本课程来提供教学素材;需要构建艺术平台来吸引冰雪雕塑爱好者参与进来;需要有系统地学习和实践计划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需要打造艺术产业基地来为这些冰雪雕塑艺术人才提供实践基地和工作场所。冰雪雕塑是人类和大自然共同打造的美丽艺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要求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极大的提高,冰雪雕塑就是积极健康的高雅艺术。因此,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学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教学亮点。

参考文献:

[1]王凯宏.中国北方冰雪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探究[J].学术交流,2013(07).

冰雪艺术论文篇5

本次活动的培训对象是从报名者中遴选出3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冰雪艺术从业者以及冰雪艺术爱好者,并于2016年11月26日正式开班授课。本次活动的组织者聘请了十四位国内冰雪艺术专家及多所高校知名教授组成强大的师资团队,计划两个月内完成所有的培训课程。课程设置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的总体要求,制定冰灯冰雕艺术设计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该项目主要设置为两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造型能力训练、理论类课程和创作设计课程;在第二阶段开始进入户外实训课程环节,实训基地分别设置在黑龙江大学校园、兆麟公园(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由导师现场进行指导,教学成果直接面向游客展示。该项目自2016年12月20日开始进入实训阶段,通过一个半月的培训学习,学员们学到了先进的冰雪艺术设计理念和思维。不仅开拓了视野,更提高了艺术素养;既提高了创作能力和冰雕技艺,又收获了荣誉。学员的冰雕实践成果还参加了全国专业冰雕比赛,全部冰雕作品均获得奖项,其中包括金、银、铜奖项。两个月的培训课程累计完成量达到248课时/次,共完成57件单冰和7件大型组雕作品。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广受社会赞誉。

2专家论坛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专家论坛,与会专家以专题讨论形式积极发言,本刊根据专家研讨的内容,以“回顾・记忆 ”、“ 认识・创作”、“ 培养 ・传承”和“ 未来・发展”四个议题进行了整理归纳,内容如下。

2.1回顾・记忆

张永滨(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我是在1963年那时代,第一届冰灯游园会上初次接触的冰灯。印象最深的是1964年,因为一开始我也不是做冰灯的,就跟着大家一起做盆景,用冰做成假山石,很小,像花卉盆景似的,看着比较美观。我从1963年一直做到退休。退休以后在冰雪节继续做冰灯,一直做冰灯,深深陶醉在冰雪文化中,没干过别的。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第一届冰灯游园会是组装灯,有用铁皮做的五星、和平鸽等。将水冻成冰倒出来,里面再放上蜡烛,把冰灯挂起来。第一次的冰灯游园会是很简单的,当年我担任总体设计,我和张永斌先生两人负责冰灯设计,那时候就已经把冰雕、冰盆景和冰造园都结合的设计在一起。记得那时候市委书记任仲夷倡导“哈尔滨冬季让人们都出来活动活动”,当时兆麟公园的领导就利用这个东西(冰)来吸引(游客),所以冰灯做出来以后,哈尔滨人一看,(兆麟公园)里面都是各种的挂灯,那真是人山人海。第二届冰灯游园会连中央电视台国际电视台都去了报道,从此开始了哈尔滨的冰雪艺术路程。

盛琰(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设计部副主任)

我从小比较喜欢美术,初中的时候,哈尔滨刚开始兴起中小学生上冰雕的活动,当时要挑选喜爱美术的孩子参加活动,我被选上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冰雕。我当时也不明白什么叫做冰雕,那时候大部分的孩子也不太会弄。地点是在兆麟公园,刚开始使用各种斧子、凿子之类的工具。后来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参加比赛时从一点点的接触到后来的能做成型了。到了我上大学以后,班里好多同学都喜欢做冰雕,每年都会自发性的去做。记得在1988年,太阳岛举办了第一届太阳岛雪雕比赛。第一年大部分以学生个人参赛,因为那时候各高校还没有开始重视,都是热爱冰雪艺术的大学生单独去报名参加,拿着很不像样的工具。我从小接触冰雪艺术一直到今天仍然从事冰雪行业。

2.2认识・创作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现在冰灯雪雕已经成为文化现象了,不只是卖门票有了财政收入。世界各国像日本、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都是以本国的文化形态来进行活动的。我们国家的冰雪艺术是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等各方面来充实冰雪艺术的内容,所以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它是一种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东西,既是旅游产业,也是文化的传播。因为冰灯游园会里的冰灯艺术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符号,像冰建筑和雪建筑大部分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景观,所以对宣传中国文化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冰灯,已经是哈尔滨城市的一种符号。冰灯是一种俗称,老百姓是这么称呼的。这里面包含有许多分类,如冰雕、冰建筑、雪雕、雪建筑、冰雪造园,还有其他的很多小的东西。像冰雪花卉、冰雪雕刻、冰雪花坛,这类东西很多,都叫冰灯,它是一个统称。冰灯的起源就是1963年的挂灯,当年的老百姓叫“冰灯”叫习惯了,现在的冰建筑已经达到30多米高了,已经不是灯的形式了。

冰雪艺术是一门受季节限定的艺术,它不能长久保留,哈尔滨气温顶多能坚持两个半月。每年的形式都不一样,都有新的设计。这样哈尔滨的冰灯才能够年复一年地有所进步,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所以这是一门极富魅力的艺术。

朱晓东(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副主任)

哈尔滨的冰是一流的,因为中国是贫雪国家,哈尔滨的冬天很少下雪,就算下雪也很薄,也很脏。现在的雪雕材料全都是人造雪,用来塑造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现如今我们在世界上还是一流的冰灯雪雕国家,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冰源,松花江的冰是透明的,之所以透明是因为有流水。反之湖水的冰就是污的,像冰棍似的不透明,而松花江水是流动的,黑龙江的冰和松花江的水颜色偏蓝,所以做出的冰灯冰雕效果非常好。

张红风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说到造型艺术和冰雕之间的关系,因为冰雕本身包括雪雕,有它的特殊语言和形式,它跟正常我们认为的雕塑还不一样,跟材质、气候、时间等都有关系。再者,雕塑是做加法,就是从一点一点往上累积,而冰雕是做减法,就是给一个几米高的立体冰块,然后逐渐往下减,要去冰量,减去多少这是制作冰雕者要掌控的。如果去冰量太大,会显得很单薄,视觉效果不好。我认为去冰量不能超过百分之四十,就是说三十到四十之间,这是最好的。就是把握好一个“度”,冰雕的体量感和掏空性,还应该考虑到空间感和外环境和谐度。所以我们在做冰雕最初设计稿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因素,就是注意减法减到什么程度。另外,制作冰雕要求有适合的工具,我们现在用的工具,有一些都是冰雕艺术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明的,有些工具表现这个题材好,有些表现那个题材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摸索形成的一些独特的冰雕工具。

经过这么多年国内、国际的冰灯雪雕比赛,尤其是国际比赛,大家共同认为好的作品基本上都倾向于吉祥题材的,它最能代表中国。我们跟人家比什么?我们一定要把本民族的文化元素放大。再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最早做冰灯也是这个初衷,代表咱们东北人对生活的热爱。所以做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还有一个特点,如果冰雪节是一月份开始,大家知道已经临近过年了,过年一定是要喜庆的、吉祥的东西。大家知道很多人从南方到东北来过年,还有国外游客也希望在这里体验一下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氛围,所以说哈尔滨的冰雪节有个好处,就是正处在过年这个喜庆的节日期间。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有关冰雕创作的题材,我们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好一些,一些传统(的人)总是会想一些比较传统的内容,这样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因为艺术就是应该把你的想象力都发挥出来。所以我觉得在创作上应该打破传统观念,我这次看到学员的作品,有几个创作的就不错。

关于冰雕工具,德国和日本的工具就非常先进,比如像各种弯曲的和不同型号的狼牙棒什么的,我们很多冰雪从业者现在都是买他们国家的工具。因为我们看到这些工具就会发现它能做出什么效果,我们中国也能制作出这些专用的工具。这个工具特别重要,因为你没这个工具就做不出来一些角度和各种造型效果。没有一套好使的工具就]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余雁(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我觉得如果将冰灯冰雕艺术设计视为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那么它具有无限的创作空间。比如说是否可以将声、光、电以及VR技术融入冰灯冰雕艺术之中,使其更加时尚和娱乐化,来满足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这是我们目前需要探讨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冰灯冰雕艺术不仅要传承更应该不断创新。

2.3培养・传承

张永滨(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今天看到这些培训的学员,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后继有人,而且都能够成为高端的冰灯艺术人才。像这样的培训班太少了,更多的人需要培养。现在艺术家少,大工匠少,还有大批的农民工参与冰灯制作,这样很难提高冰灯的质量,为什么呢?刚才也说了一把大铲走天下,如果来了只比划几下,挣了钱就走,不管质量的好坏,再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冰灯冰雕的发展就很难说了。别的城市要搞冰灯冰雕,人家要怎么做呢?不会跟冰雪大世界一样比冰建筑摞的有多么高,而是朝精发展,以精取胜。如果超过了哈尔滨,那时哈尔滨就有危机了。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哈尔滨冰雪艺术已经传承了几代人了,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做到现在的这个程度。如何保持这个优势,我和同学们也说过。现在国家给黑龙江大学的这笔资助就是培养冰灯艺术人才的,是特别好的事,因为冰雪艺术在哈尔滨永远不会消失,哈尔滨现在有许多家专业公司,他们专门从事这样的工作,有几家现在已经几千万资产了。他们就靠冬天,走国际国内,然后培养了人,增加了就业,给国家创造财富,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所以说哈尔滨的冰雪艺术是哈尔滨的重要资源,它渗透到经济利益、文化利益,代表了哈尔滨的文化水平,我们得保持优势啊。

吕滨(哈尔滨市画院 院长)

我看了这些培训学员从第一周实践开始到最后完成的冰雕作品,无论是思维意识、创意设计以及造型艺术表现均有较大的提高。学员对冰材的性质、冰的结构、体量感和空间的设计都有相当好的理解和认识。冰的层次感和冰的通透性视觉语言都很好的表现出来了。不足的是培训时间太短了,如果有机会应该带学员出国考察学习,像俄罗斯、芬兰、日本、加拿大等,这些国家的冰灯雪雕理念和创意设计都很超前,艺术表现与制作技艺水平也很高。希望学员在今后的冰灯雪雕创意设计能够向国际化迈进。

朱晓东(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 副主任)

冰灯艺术是哈尔滨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需要大量的优秀冰雪艺术家。黑龙江大学培养冰灯艺术人才具有良好的教学资源和环境,这次培训的学员都有良好的艺术造型基础,通过两个月的培训指导他们都有了很大提升。他们的培训作品在兆麟公园对游人展示,受到广泛关注。希望黑龙江大学能够继续延续冰雪艺术事业,率先带头做冰雪艺术教育。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如果说哈尔滨冰灯冰雕技艺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它的历史很短,你说把它作为一个遗产,遗产大量的东西还没有形成,做遗产呢就是把现在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我觉得就不错了,就是一件好事。

纪连路(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冰雕传承问题,我觉得我们哈尔滨的历史就是中国冰雕的历史,因为已经经历了约六十年左右,一直是无师自通,就是师父带徒弟那种传承,人员基本是美术厂的工人师傅。因为最早做冰雕的,除了极少数的艺术家,基本上都是工艺美术厂的雕刻工匠,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也一点点老去了。徒弟们也都很老了,但是这是一种自然的非物质传承。我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从十年前成立了全国乃至世界首个冰雪艺术专业。实际我们就是想从文化建设和传承的角度(传授技艺),而不是只靠师父的那种手工传承。我想以艺术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态度为我们哈尔滨补充人才,我觉得这个路现在正在走,但是后续的力量还得需要成熟几年才能看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科学的成才方法。

另外,我觉得冰灯雪雕里面有着特殊性,它与其它的材料不一样。还有一个,冰雪艺术同时也是光的艺术,把声、光、电融合在冰灯雪雕艺术作品中能强化作品的艺术效果,这些都是我们要传承和要保留的。

霍西凡(中俄文化艺术合作委员会 主席)

看了冰灯冰雕艺术人才培训的最后实践成果,感觉艺术表现力和制作技术都达到了一定高度,能够看出这次培训指导教师所付出的辛劳。我国未来冰雪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希望。以前从来没有院校面向全国招收学员,进行这么专项的培养人才。国家现在正急需冰雪艺术人才,冬奥会即将在我国举办,需要大量的高端冰雪艺术人才。我走过许多国家,如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他们做的比我们更精细更深入,是值得我们今后学习和借鉴的。所以建议下一次的培训可以与国外联合办学,做一些交流与推广,例如作品展览。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现在我们做冰雪文化,全世界像中国这样能做这么大尺寸的很少。我刚才在课堂里也讲过,欧洲如果要做一个展览,不会有这么大,也就是几百平米,而且他们没有这么多的冰雪人才。但是与他们相比,我们大众化的人才比较多,尖端人才相对少。比如说国际比赛,我们在创作上,要向日本、美国、加拿大包括俄罗斯的一些国家学习,他们这些国家的创作思维不拘一格,有创意。

季敏(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 研究员)

关于冰灯艺术的传承当然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传承,老师们包括非遗传承人给学员讲课就是在传承。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冰雪艺术的特点就是实践,脑子里想的再多,你不动手去做不行的,你必须得动手。它不是通过想就能出来的,想是一方面,你得亲自动手去做,冰灯的技艺训练这很重要,得需要不断的去实践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传承和发展。

余雁(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这个冰灯培训项目具有肩负着冰雪艺术传承、创新的使命和培养冰雪艺术人才的重任。冰灯冰雕传承了半个世纪,新一代受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他们越来越关注冰雪艺术的品质与水平。所以,无论是规模、技术还是艺术性都有了越碓礁叩囊求,由此凸显了冰雪艺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因此,希望通过此项目培养出更多冰灯冰雕艺术的高端人才。

2.4未来・发展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外国人提起哈尔滨是干什么的,哈尔滨的冰灯他知道,但是哈尔滨其他的未必清楚,可见哈尔滨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还不够。省长说了冰雪产业就是哈尔滨的支柱产业,它促进了哈尔滨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哈尔滨的名声也是靠冰雪打出去的。所以说冰雪艺术要经过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来塑造这个形象,并大力发展它,使哈尔滨冰雪艺术变成一种国际符号。现在哈尔滨的冰雪产业规模和艺术水平可以说在世界上还是一流的,哈尔滨有三大冰雪展示园区,兆麟公园、雪博会还有冰雪大世界,他们规模宏大,形式丰富。所以说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中国冰雪艺术的发展。

纪连路(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我觉得哈尔滨冰灯在这五十年之中,实际上已经为全国、为国际做了很多贡献。但是我也说一点不足,我们不仅要在制作上做贡献,而且要有冰雪艺术理论上的支撑,应在冰雪艺术的研究上进行深入挖掘,这些可能是前辈们还没来得及做的。我们(哈尔滨冰雪艺术)虽然是先行者,但是我们自己应该找到不足。尤其是最近十年,欧洲和其他国家包括美洲,他们的冰雪艺术发展得很快,这和他们先进的理念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全国能第一个做部级冰灯人才培训项目,我为黑龙江大学的敢为人先感到高兴,我也愿意为我们哈尔滨冰雪事业做出自己努力,完成一个北方人应该承担的使命。

盛琰(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设计部 副主任)

冰灯冰雕这个行业应该是一个阳光产业,看这个发展趋势,它已经在中国北方形成了较完整产业形态。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地方性展示的东西了,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以冰雪产业为生了,而且它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只要是能够冻冰的地方像西北,最远到嘉峪关、新疆、内蒙等地都有冰雪。到了冬天这些地方都在做冰雪产业,东北基本上已经形成产业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很多县市也在做。东北许多在夏季做土木建筑的行业,到了冬天基本处于休工状态,所以他们都在做冰雪这块产业。所以在冬天,他们到冰雪行业里做冰和雪建筑。咱们各个大专院校从以前的个体性到现在有组织性的进行参与,这在无形中将我们的后备力量培养起来了。而且有些学生毕业以后,就靠这个吃饭。而且收入颇丰。所以我说这是一个阳光产业,如果市场正常的延续下去,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国外人觉得我们的冰雕艺术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能把冰这个东西加上颜色和灯光音响,又加了其他的元素进去,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创新,一种新的艺术产生了,而且这个冰雪艺术现在还是在不断的发展。所谓发展就是它的形式还在不断的变化,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更多的人来欣赏,将更多的现代元素加进去,使观众更加喜欢它,所以现在冰灯已经走向非常娱乐化的年代。

我们国家艺术基金的冰灯冰雕人才培训的确对我国冰雪艺术将来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划时代意义。因为我们过去没有这样系统的培养冰灯人才活动。虽然我们的(培训)时间不长,但是我看了学员的作品都不错,已经体现相当高的技艺了,这个活动结束以后可能会诞生出来一批优秀人才,这点非常重要。

我们的事业未来会越来越好的,这是我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是我们的都提出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冰雪产业,没有人把冰雪产业上升到这个高度,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而且我们这个冰雪产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产业也必将越做越大,很快走向世界。

3作品点评

国家艺术基金“冰灯冰雕艺术设计与实践人才培养”项目在实施培训期间, 35位学员以团队合作形式,在培训导师指导下,共完成57件单冰和7件大型组雕培训作品。学员培训成果分别在黑龙江大学校园、兆麟公园(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直接对外展示。在此选择了部分学员培训作品(见封三学员作品选登),邀请业界专家进行点评如下。

(1)《太空畅想》作品的视觉元素简洁,轮廓线富有韵律,结构层次清晰,具有张力和体量感。创作者用阴刻的手法表现宇航员的面部,别出心裁。人物面部进行虚化处理,使得宇航员的面罩更富有质感。创作者巧妙的将浮雕、线刻及镂空等雕刻语言融为一体。不过作品采用大面积的镂空,使其结构略显单调,细节上不够丰满。

点评专家:谭博(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院长)

(2)《丝路花雨》融汇“一带一路”沿线每个国家的文化精华和地域风情,将传统文化艺术至于现代语境中,用冰的艺术形式展示出来。冰具有晶莹剔透的特点,但也有它的不足,如无色透明、不易表现出立体层次感。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创作者在造型时采用石雕和木雕手法,强调体面关系,突出结构形体,力求轮廓鲜明,强调细部肌理处理,使线条相互交叉,雕痕纵横交错,层次性和通透性有机结合。在光线反射作用下,尤显玲珑剔透,从而取得远视、近视俱佳的观赏效果。

点评专家:朱晓东(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副主任)

(3)《热带雨林》作品主题突出,创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冰雕的多种表现手法,如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注重作品的剪影、形体结构在多角度下的空间与视觉变化。很好地关照到了平面肌理与立体的空间以及视觉与触觉感的关系,完整的表达出雕塑的结构形式和冰材质独有的视觉语言。

点评专家:李欣(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4)《飞天》以中国敦煌的飞天为题材元素,运用现代审美和造型以冰雕艺术形式完美地呈现。该冰雕作品整体造型呈三角型,具有体量感而又不失空间的通透性。传统祥云造型优雅,同时具有现代的装饰性。飞天仕女形象造型优美,裙带飘逸富有律动感。在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组合冰层次感的优势和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

冰雪艺术论文篇6

当今时代,在每一个学科的教育中都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新的元素,都开始尝试着多元化的教育结构与评价标准,为的就是能够在各个方面得到人文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冰雪雕塑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随着人们的不断关注,教学方法开始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通过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活动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完善教学模式。现阶段我国的冰雪雕塑艺术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可以说正处于起步阶段,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相对教完整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艺术的教学体系与其他学科和种类来说显示出的明显不足需要引起整个教育界的关注,因为目前关于冰雪雕塑艺术教学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学生的冰雕设计不够深入;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教学模式得不到创新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而且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才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二、冰雪雕塑表现形式

冰雪雕塑,指的是一种以冰雪为主的材料经过雕刻之后展现出来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分为三种主要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冰雕巧夺天工,通过各式各样的造型让冰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冰雪雕塑艺术也是一项绝妙的艺术创造,将冰雪制成坯后,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就能够做成艺术的佳品,而且透雕、浮雕、圆雕等都能够很好地展现冰雪雕塑艺术的创作魅力,既能雕刻出自然山川,也能雕刻出人物动物,创作内容形式多样。而且冰雕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功能也越来越多:装饰环境、栖息餐饮、商品价值、文化娱乐等等,成为东北旅游经济发展的利器。

三、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教学背景

冰雪雕塑艺术是一门在各大高校新兴的专业课程,但是却有着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中艺术类学科更是需要注重教学改革的背景,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根据当地的特色以及冰雪雕塑艺术的发展来进行适宜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前的冰雪雕塑艺术并不能广泛应用于各界,了解此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人也比较少,为了扩大冰雪雕塑艺术的广泛性以及全面性,冰雪雕塑艺术已经逐渐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所以开始有更多的高校开始开展冰雪雕塑专业课的学习。尤其是对于我国的东北等相对寒冷的地区,学习冰雪雕塑艺术更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冰雪艺术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教学改革

对于整个冰雪雕塑艺术的教学方式改革,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例如: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或者教学模式改革。因为不论是哪种教学,都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整合运用,从而在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冰雪雕塑艺术的兴趣。因为只有学生自身的兴趣得到不断提升,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师生相处才能更加融洽,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合作式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让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进行冰雪雕塑艺术的交流,通过各个小组对冰雪雕塑艺术的设计来进行求同存异,最终大家一起商讨,提升学习效率。合作是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冰雪雕塑艺术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也能够有效地进行对冰雪雕塑艺术的深入研究,通过整体的沟通与协作,来分享共同的研究成果。另外,以赛促学,注重实践,也是培养冰雪雕塑艺术人才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创意草图,立体样稿,冰雪雕塑放大等。1.专业基础。运用泥塑、木雕、石雕、泡沫雕塑等必要的专业训练,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造型能力。有效的转化成冰雪雕塑的设计创作。对于整个的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来说,很多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在学习初期大多都是靠自身的想象力来进行冰雪雕塑艺术创作的,所以对于整个课程的教学方法来说,需要在最初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要最大限度地弥补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才能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的、不俗的雕塑作品。2.教学方法。整合合作式教学、实例式教学、讲座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成效。在冰雪雕塑艺术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实例式教学的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各高校历来的冰雪雕塑比赛,应该做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一来不论是对本校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还是对冰雪雕塑艺术的教学方法探索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呈现出具有说服力的冰雪雕塑艺术作品,才能够组织学生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作业,完成自己的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加深对于冰雪雕塑艺术的基础学习以及更深入的理解,为冰雪雕塑艺术的具体学习和实践提供帮助。

(三)教学实践

冰雪雕塑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重要性,而且在冰雪雕塑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建立多元方案和评价标准,多个角度对冰雪雕塑艺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设计作品单一、方案重复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创意角度以及对冰雪雕塑艺术的理解给予相关的指导。在同一设计目标前,学生要学会进行创意思考,从而形成多解的方案,建立不同的设计目标。而且对于不同的设计作品,也许从根本上没有评判好坏的唯一标准,但是不论冰雪雕塑设计是否完善,都需要尽最大努力让学生自主判别整个研究体系的缺陷与不同,这也是保证冰雪雕塑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基础。

冰雪艺术论文篇7

他的人物画格调高雅、健康、向上,反映了他多年文化修养所积、笔墨功力所练、自然蒙养所悟,此乃艺术修养积淀到一定程度所致。

他挥斥方遒。

胸中沟壑万千,笔下自成一派,他就是冰雪画派创始人——于志学。

他笔下的少女俊美而不甜俗,呈露本色之美、灵性之真;他笔下的天籁万物皆灵,活泼、可爱,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他笔下的猎民,勤劳、善良、质朴,具有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美德。黄宾虹曰:“画以人重,艺由道崇。”他品性高洁,落墨自超。

在于志学的艺术生命中,山水和人物是不能割裂的,他的终极追求是创造新世界,增添新元素。未来达到彼岸他需要山水、人物、花鸟齐头并进,以宽厚的艺术底座积淀起艺术高峰的阶梯,实现“绘画是文学之梦”的理想。只有认真读过他的人物画,再重读他的山水画,才能更全面、更深刻认识和理解他的心灵深处,他的精神世界。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初见冰雪画大师于志学,绝对想不到他已经迈入耄耋之年,虽然头发有些花白,但满脸红润,气息沉稳,暖暖的笑容,有着大师的气场,也有着对生活深切感悟后的淡然。未语先笑,于细处的体贴言行,一下子就拉近了与人的距离,也让我们得以窥视到于老成功背后的艰辛故事与成功过程中的喜悦。

冰雪画大师于志学,创造了冰雪画,如今依然在为冰雪画派而努力着。在谈起冰雪画、冰雪画派时,于老神情很郑重。“要了解冰雪画派,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派。派是一群人为了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志愿,共同的理想,从事一个基本上共同的事业。画派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的、没有组织的群体,但它在艺术上,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共同的模式,共同的绘画图式,由此组合在一起的人群或部落,就是画派。”于老神情认真地说道。

说起画派的形成,于志学有着自己的解读:“在过去,画派大部分是由理论家总结而来,主要是指形成的区域性绘画的一群人,比如说川南画派、关东画派、岭南画派等。这种分类说明了这些群体的目的性,以及他们的追求性。理论家们利用这些群体的核心思想,来冠一个名字,便形成了画派。这种画派主要是以地区来分类的,比如说岭南画派,主要是指长江以南的画家群落,此画派里包括了岭南地区、广东地区的画家。像西安画派、新疆画派、安徽画派、西安画派等等,也都是以地区来命名的。西安画派,主要是描绘黄山秀丽风景的。”

“而我们冰雪画派,顾名思义,就是描绘北国风光——冰和雪的大自然状态,这么一个群落,这么一群人,为了这个共同的目的而形成的绘画模式、绘画样式。”

深深的爱

认真解释完冰雪画派的含义以后,于老很自然地谈起了冰雪画派的由来:“冰雪画派是由于我画了冰雪画而形成的名字。过去画雪景画,传统的画雪,没有画冰的。为什么叫雪景画,是因为人们极为喜欢雪这种自然景致。自古以来,人们对雪景就情有独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蓝色的春天,绿色的夏天,金色的秋天,这些景致,都极为美丽,都有人用绘画来描述。然而在绘画上,却没有春景画、夏景画。秋景画的名字,唯独冬季的雪景不同,在绘画上,有专门的一类画,就叫雪景画,由此可见人们对雪景,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冰雪的喜爱之情。”说到这里,于志学的情绪有些激动,双眼映射出的光芒诠释出了他对冰雪的极度热爱。

“无论是诗人,还是科学家、文化家,任何一个门类、学者,都喜欢雪。雪带给人一种圣洁、净化之感。就像人激动了,都会说,你冷静一下,而不会说你热闹一下。人如果急躁了,会说你冷静冷静,不要急躁。这个冷,就是来自于冰雪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冰雪画的出现,我们才在文化上提出了冷文化,而与之相对的就有热文化。”于老露出会心的笑,他对冰雪的热爱与理解,让他有了更深的体悟,也对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贡献。

千古难题一朝解

随着采访的深入,于老情不自禁地聊起创作冰雪画的难来:“我们绘画,材料选用的是中国的宣纸、中国的画墨,用这种材料、这种工具,必然产生了一种在基数上、在审美上、在艺术创造上的自己的独特要求。”

“我画的画叫冰雪山水画,而不叫雪景画。有人问我是不是想另起炉灶、别出心裁?我说,的确是另起炉灶、别出心裁。老祖宗画的画为什么叫雪景画,而不叫冰雪山水画呢?这不得不说起几千年来留下的一个问题。”说到这儿,于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

他并没有接着详细说明千古难题,反而说起了绘画的历史:“我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但是这并不能说绘画的历史也有五千年。认真来讲,有文化记载的绘画历史,只有两千多年。在两千多年的记载中,上千万、上百万的绘画艺术家描绘祖国大好山河的各个方面,唯独冰,没有人来画。翻开历史,可以看到,在冰雪山水画出现之前,老祖宗画不了冰,所以之前的画才叫雪景画。”

“冰雪山水画,就是从我这儿开始的。”“为什么称呼我为创始人,是因为我能画冰了,这解决了两千多年来中国绘画历史上留下的问题:不能画冰。”

“为什么说中国画不能画冰呢?”于老进一步解释道:“这是因为中国画有自身的界定。白纸是白的,而冰雪也是白的,白纸画冰雪,不能用白粉。用了白粉,那就是西画了,中国画,就是要用墨。想想看,墨是黑的,越涂越黑,而雪是白色的,这两者就冲突起来了。”

细思于老的这番话,我们不禁感叹绘画的神奇和魅力。对于这一点,于老说:“墨分五色,这五色是指五种层次,有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这些都属于墨色的深浅变化。墨可以表现红、蓝、黄、绿等色彩,唯独不能表现白。比如齐白石画的荷叶,他用墨来涂,没有一个人说那是墨,不是绿叶子,大家都会说,齐白石画的荷花、荷叶,都是泼墨,都是绿叶子、娇花。而唯独雪,却不能这样表现。对于冰雪来说,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它们无法混淆,也不能混淆。”

正因为如此,所以冰雪画这个难题就留到了现在,直至于老创作了冰雪画之后,才得以彻底解决。

艰辛的探索之路

于老虽然创作了冰雪画,可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的艰辛,外人几乎无法想象。

“我创作冰雪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与探索。”说到这儿,虽然于老此刻粲然笑意,可是笔者依然能感受到他创作之路的苦涩与艰辛。

从20世纪60年代起,于老就开始研究画雪、画冰,直到45岁时,才解决用墨画冰问题,他能画中国画里的冰了。

说起冰雪画的名字,还是由于老的画得来。“”后,国外开始邀请国内画家出外展览,而于老就是第一个被邀请的人,甚至早于韩美林、范曾等知名画家。

“”刚刚结束后,于老的画辗转流落到新加坡。新加坡海鸥画廊负责人看到于老画的四不象,十分欣赏,就想展出于老的作品。那时,于老基本解决了画冰雪画的难题,那时冰雪画还不叫这个名字,只是作为冬景画的一个种类。于老受邀后到国际书店画画,携其作品到新加坡展览。

为什么是通过国际书店而不是通过美协外出展览?对于这一疑惑,于老作了详细的解说:“在当时,国际书店是唯一对外代表国家拥有展览权的机构,它是我国外宣部对外展览的一个窗口,除了它之外,没有任何机构拥有代表国家对外展览权。美协、荣宝斋等等,只是群团,它们只能是团队展览,并不能代表国家。”

而当时,于老就在国际书店画冰雪画,并带画好的作品到了新加坡,参加展览。正是这次展览,于志学有了平地一声雷的深切感触。

“当时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家,而在展览上,头一个感到震惊,并对我的画大加赞赏的是意大利的文艺批评家吉莉斯,当时看过画后,她激动地拥抱了我,说:‘谁说中国画没有发展,你们看,中国画都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面对吉莉斯热情的拥抱,当时还是刚刚从黑龙江乡下走出的于志学感到有些尴尬,但是对于她的赞叹,他又感到无比的兴奋,他成功了,他的梦想,他对家乡的热爱,他对冰雪的钟情,都在此时,得到了回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1980年1月《中国建设》记者鲍文清采访了于志学,看到他的画,并请人评价后,对他说:“你的画我请人看了,有意见,但是无论他人有没有意见,我都要写你的文章。不过,要写你的文章,对你的画就要有个归类。可是你的画又归不了类,山水画有浅绛山水、泼墨山水、白描山水、重彩山水、青绿山水等十几个种类,你的山水归不了这些种类里。说你的画是泼墨山水吧,可是你画的是白的;说你的画是青绿山水吧,可是你的画又没有颜色;说你的画是白描山水吧,可是你的画又有渲染。你的画就像是新生的婴儿,得有一个名字。起个什么名字呢?”

鲍文清正好看到了于老的一幅画——冰雪山林图,她就说:“要不就叫冰雪山林吧。”可是这是画的名字,并不是画法的名字,也不能归类。正在此时,有一编辑说:“要不将林字换成水吧,这样既与泼墨山水、白描山水、重彩山水、青绿山水有了区别,也能同归山水画类里了。”就这样,在1980年《中国建设》第5期的文章中,第一次确定了冰雪山水画之名,自此,冰雪山水画进入了文史档案,也进入了中国画历史。

然而,冰雪山水画之名虽然确定了,它的发展却并不那么顺利,老一辈的画家并不认可这种画法。面对一片反对之声,于志学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与坚持,他咬牙隐忍,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完善自己的冰雪山水画。他知道,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大众接受的,它需要人的坚持,间或也免不了短视之人的打压。冰雪山水画就是中国画中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生与成长,同样也需要经历磨炼。也正是这些磨难的出现,让性格坚韧的于志学,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就是要画冰雪画,就是要为中国画史的空白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于微末,成就无涯

追忆过往他人对自己的反对,于志学承认有自身背景微末的原因:“我的学历不高,只有初中文凭。家里也是历代当‘官’的,没有什么大权力,就是马倌、猪倌、羊倌、牛倌,要说我家权力最大的,得说是我七叔,他是磨官,他拉磨,别人想提前拉都得求他,所以说,他的权力最大。我就是猪倌、马倌,咋的?我也是倌啊。”说着,于老笑了起来。家庭背景的薄弱,并没有阻挡他追求艺术更高境界的决心,反而赋予了他更加坚韧的性格,正是这种困境,让他在之后的艺术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于志学曾是一个农民,可就是这个曾经普通的农民,怀揣伟大的梦想,一步步从目不识丁到从事艺术工作,进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下的艺术科学院在全世界聘请的552名院士中的一人,也是中国唯一一名成为此组织院士的人。虽然排名在最后,可是,这对于志学来说,却是无比巨大的肯定,他感慨地说:“直到此时,我才敢说我是一个艺术家。”

虽然于志学认为,自己是在获得艺术科学院院士,与苏联莫斯科美术家协会主席一起接受了聘书,在国际上有了一点影响力之后,才成为了艺术家,才敢自称为艺术家。可是如今回过头来看,他的艺术家之路,早在他确定梦想,立志画冰雪画,填补中国画史空白,解决中国两千年绘画史上的难题之时,就已经开始了。他的艺术家之名,也在那时就已经得到历史的认可了,那时他就已经是历史上无法忽略、值得后代无数艺术家景仰的有功之人。

于老创作的冰雪画,对中国画的贡献十分巨大。因为有了冰雪画,中国画的领域拓宽了,画家们可以表现的领域也拓宽了,中国画也因此多了一种画画技法。

“亚明在无锡开会时说:‘你们必须画好四大件,山水画才能画好。什么四大件呢?就是山石、树、水、云,也就是要把山的石头画好,要把树画好,要把水画好,要把云画好。’他刚说完,回头一看我在旁边坐着呢,就立刻说道:‘哎,再增加一大件,把冰雪画好。’所以后来参加这个会的人都说,这个会就是给于志学开的,给他定下了五大件。后来有人就管我叫‘五大件’。”追忆往事,于老呵呵地笑了,笑声里有着对众人善意玩笑的赧意,也有着隐隐的骄傲。

的确值得骄傲,正是有了冰雪画的出现,中国山水画的技法才多了一项内容,由原本的四大件进步到五大件——云、水、山、树、冰雪。绘画艺术家们在用中国画描绘祖国壮丽河山时,也才多了一种表现手法,中国画才更丰富、更圆满。

新增的独特艺术内涵

能画冰雪了,中国画中便有了三极画——画南极,画北极,画中极,也就是画珠穆朗玛峰,中国画也因此新增了独特的艺术内涵。

说起画三极,曾经有一件事极其刺激了于志学。那是与一次世界级画家会议有关。在大会上,于志学作为中国代表讲了话:“我们中国文化极其伟大,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当他说到此时,有一外国画家就问他能不能画南极,其实当时中国画是无法画冰雪的,所以于志学只能巧妙地回答说:“那里又不是我们的故土。”言下之意是:不是我们的故土我们为什么要画它,要想画也是能画的。可是自家事自家知,他知道中国画是画不了冰雪的。接着那名外国人又问道:“那么你们能画珠穆朗玛峰吗?”

珠穆朗玛峰可是我们国家的领土了,不能因为说中国画画不了冰雪,就说那不是我们的国土吧,所以于志学只能保持沉默。就是这件事,刺激了他,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画出冰雪,一定要让中国画再也没有空白。

为了这个目标,他废寝忘食,整整五年,全身心沉浸在冰雪的世界中,沉浸在冰雪画的海洋里。当冰雪画成功之时,他的喜悦,他的骄傲,他的自豪,难以言说。

如今,他将这份自豪悬挂在了门前,中极堂——他的工作室名字,这不仅代表了他能够画冰雪画,能够画珠穆朗玛峰,更蕴涵了他独特的艺术内涵。

“中是国家的中间地带,北京、中原、中心,而极是高点,做事既要做到中庸,也应做到极点。我的房子叫中极堂,而院子叫运思园,这和其他画家不一样。运思是指运动、思想,没有思想,就什么也做不了。”于志学说。

可以说,是于老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成功。于老说:“只要思维方式准确了,你就成功了。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画家的成就。我就想解决中国画无法画冰雪这个问题,所以才会成为冰雪画派的创始人。要成功,同时更需要努力,需要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积累成功因素。如今,就连修鞋的人都需要早起努力,都得进行创造、改造,更何况我们画家、艺术家。”

“一个人要培养一种能力,生存能力,向自然斗争的一种能力,在失败中能够发现成功因素的能力。我的冰雪山水画就是从失败中而来。我从每一幅失败的冰雪画中抽出每一点成功因素,将这些成功因素综合在一起,这样失败的内容少了,成功的内容多了,冰雪山水画自然也就成了。”谈到对无数想成为于老这样的艺术家的后辈们的勉励,于老的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质朴又不失真诚。

结语:80岁高龄依然活跃在艺术绘画领域的第一线,心存感悟,胸铸理想,既有成绩,忠于信仰。于老对艺术的追求永不停息,他的创造性思维仍不断地为其攫取创作灵感,他的勤奋,他的坚韧,是很多人不可及的,值得所有怀揣绘画梦想的年轻人学习。我们应该庆幸,绘画艺术领域因为有了性格坚韧的于老,才有了冰雪画,才有了冰雪画派,中国画技法才填补了一项空白,中国画的历史,也才有了流传万古的一笔浓墨重彩。

没有思想和智慧,绘画家只能是“匠”,不是“艺”,拥有着创造性思维的于老接下来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冰雪极致之美?让我们深切期待着他在白银无暇的冰雪世界里为人类创造更多、更加辉煌灿烂的艺术佳作吧!

个人履历

于志学,笔名问津、干城,1935年生于黑龙江肇东市,为冰雪山水画创始人。

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春华美术学校。

1979年作品《塞外曲》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

1983年被英国伦敦国际出版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

1987年获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授予的金钥匙奖牌和终生荣誉勋章。

1990年作品《杳古清魂》获美国首届国际艺术大赛绘画类一等奖。

1992年作品《雪月送粮图》获中国美协颁发的金质奖章。

1995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颁发的“中国画学术精诚奖”

1997年作品《牧鹿女》获文化部、中国诗书画院颁发的“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家画展”铜奖。

1999年作品《北国风光》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作为“世纪收藏”。

2001年作品《雪漫兴安》参加百年中国画展。2004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黄宾虹奖”。

冰雪艺术论文篇8

一、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现状

对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对于冰雪题材绘画创作相关研究。冰雪山水画研究方面有于志学主编《触类旁通:冰雪山水》,2004年;卢平主编《于志学》,2005年等;北大荒冰雪题材版画研究方面有北大荒画报社主编《北大荒版画选》,1962年;北大荒版画三十年文献编辑委员会主编《北大荒版画三十年论文选集---吞吐大荒》,1988年等;北方冰雪题材水彩画写生研究方面有李水成主编《水彩画风景写生与创作》,2011年。董喜春主编的《水彩画风景写生》,2006年等。以上三方面均以不同形式直接针对冰雪题材绘画创作进行的相关研究。

二是雪景题材油画创作的个案研究。我国当代许多油画家的雪景作品非常出色,他们在广泛吸收欧美等西方油画的注重科学的再现物体外在的客观语汇的同时,汲取中国传统的强调作者主观感情和注重画面意境的精神,在油画本土化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些画家有群、苏天赐、艾轩、沈行工、白羽平等一大批著名画家。群的画风融入了西方抽象绘画语言和中国唐宋以来的美学思想,由表现上升至观念。苏天赐的雪景风景画并不追求丰富的光线变化,他用色单纯而概括,强调黑白,压缩空间,善于经营点线面的关系。艾轩风格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怀。他画高原景色中的孤独人物,借雪域高原的女孩与牧民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那份孤寂之感。这种景中之情首先来源于雪所蕴涵的忧郁和寒冷的意境。艾轩用大笔概括的雪凝练而圣洁,白雪覆盖的地面被压缩成极少起伏的、抽象的面,只有远处的地平线的一条弧线才使画面有了一些动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空旷、深远。沈行工的雪景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他在色彩语言上对于中国诗性文化的表达与创造。在他的一些雪景油画中,江南风景与象征高尚、纯洁的白雪结合,给人以空远、静穆、圣洁、一尘不染的美感。通过当代油画家对雪景题材绘画不断创作努力,为我们今后图像史料搜集及创作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对于北方油画创作的实践感悟与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东北雪景创作风格、代表画家及创作特点,对于我们分析和探索北方独特的地域性冰雪题材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北方气候受大陆性季风的影响,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被积雪覆盖,浓郁的北方地域特色对于艺术家雪景创作题材的选定奠定了丰富的地域素材基础。

四是国外相关研究。油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至今已有几百年,风景画作为独立的艺术样式而出现时也涌现出许多的雪景题材绘画。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画家中许多人都以冰雪为表现题材,创作出了大量杰出作品。被誉为欧洲独立风景画开创者的老彼得.博鲁盖尔《雪中猎人》是雪景风景画先驱。库尔贝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代表人物,他的雪景油画很精彩,以朴实的手法描写家乡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色,他的雪景画色彩明亮,注重对空气和外光的表达。印象派画家中许多人迷恋雪景,严寒中奇妙的光线变化激发了无穷的创作灵感,他们热衷于表现雪中日光下物体蓝色的投影、若隐若现的丰富色彩和雪的白色氛围。印象派画家莫奈所做《淌凌》;毕沙罗《霜》和西斯莱《鲁弗申的雪》等作品,画中的雪在色彩上所达到的和谐与抒情效果。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地处高纬度,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冰雪覆盖。自然造就了俄国夸张奇幻的冰雪世界,他们的画作也拥有一种深远辽阔的壮美意境。以巡回展览派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的雪景油画,描绘了辽阔而美丽的俄国大地,画面的意境庄严、优美、苍茫、凝重而富有诗意。通过以上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分析发现,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多以实践创作为主,缺少对北方雪景题材油画创作方面的理论研究。在相关的理论研究层面尚存在不足现象且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对北方冰雪油画创作理论研究数量不多,且显得过于零散,系统性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深入研究。其次,现有理论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的某一方面开展的研究,缺少全面的美术理论研究及方法论特征的归纳。第三,针对以上的四方面研究说明对于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缺少深层次的本体研究。

二、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脉络

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将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脉络分为三个阶段,以逐渐递进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是针对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进行系统性概述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表现手法以及国内外雪景创作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系统的将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进行理论概述,这也是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系统性概述,对研究内容以及现有资料进行全面梳理,为进一步进行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做以前期铺陈。

第二阶段是针对北方冰雪题材创作进行视角性的个案研究,将从不同时期的绘画特点、表现语言、民族性及北方乡土文化等视角对其进行多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归纳和整理出适合进行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合理视角,探索出适合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切入点,研究将集中研究融合性与传承性特点。

第三阶段针对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进行审美性研究,这也进入了理论研究的深入层次。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前期两个阶的研究,将在理论层次上深入挖掘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在审美角度上的理论性,总结并概括出适合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方法论特征,从不同时期的绘画特点、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从而提炼其现代性的审美价值,提出有理论价值的关于雪景油画创作反映的独特地域性及绘画语言具有审美性的方法论。

三、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研究的意义

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研究可以将艺术实践与理论内涵结合起来研究,全面、深入的揭示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民俗价值及艺术价值;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北方冰雪”这一地域性题材的挖掘与认识,为深入研究冰雪油画创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通过国内外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绘画资料作以收集和整理,针对绘画本体进行深入的理论实践研究;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深入研究,可以将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至于美术史、历史和学术史的背景中进行综合分析。从美学角度做出具体、精致、深入的研究。从而建立北方独特地域性文化的理论文献,有利于历史发展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各方面的挖掘同时在继承和发展冰雪油画创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的研究有利于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绘画特征在历史发展、地域文化、绘画语言、形式技法等方面的深度探讨,且在理论层次上探索出相关北方冰雪题材油画创作方面重要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于志学.触类旁通:冰雪山水[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冰雪艺术论文篇9

二、黑龙江冰雪景观的特点

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黑龙江的冰雪景观已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其冰雪魅力享誉世界,很多冬季来过黑龙江的国内外游客都对当地的冰雪景观印象深刻,“玩转冰雪哪里去,冬季首选黑龙江”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在我国,黑龙江省是冰雪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冰雪景观和冰雪旅游产品的品种、内容和规模在国内更是无出其右。地域的广阔性和娱乐项目的丰富多彩让冬天的黑龙江变成一个璀璨夺目的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市的三大冰雪主题公园名闻遐迩,你可以尽情欣赏各具特色的冰雪景观;可以参观雪博会中最大的雪建筑——广岛城。也可以欣赏到在街道和街心广场随处可见的晶莹的冰雕、精致的雪雕和璀璨的冰灯。另外,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冰雪景观,比如五大连池的火山冰雪风光、镜泊湖冬景、扎龙雪地观鹤、大海林中国雪乡以及小兴安岭林海雪原等等。

三、本土视觉元素在黑龙江冰雪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冰雪景观设计需要处于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也需要符合特定的空间以及文化内涵,更要符合城市整体设计规划的要求,与建筑设计、市政交通、城市规划以及基础配套设施等融为一体。在景观设计中,点、线、面、形体和色彩等视觉元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建筑、灯光、植物都属于视觉元素中“点”的范畴;道路、围墙、长廊等属于“线”的范畴,而“点”和“线”的积聚会形成“面”;色彩也属于重要的视觉元素,在视觉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建筑

从类型上来看,黑龙江的建筑属于寒地建筑,在城市中景观建筑和构筑物都属于景观的范畴。要在黑龙江地区设计和建造与本地视觉元素和谐的景观建筑,就需要考虑冰雪元素的影响,利用黑龙江冬季的气候条件,从冰雪景观的特点出发,科学、合理的对框架结构进行选择,同时还要在材质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斟酌。一方面,受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黑龙江省的冬季比较寒冷,五六级以上的强风天气较为常见,因此实体建筑下较易形成强风区,也易受到强冷气流的影响。如果为非实体性的建筑就可以有效的弥补这方面的劣势,在视觉上给人一种与本地景观气质浑然一体的感觉,并且能够增加视线的通透感。另一方面,从积聚性质来看,积雪比其它物质要强的多。在积雪的压力下,建筑及其构筑物就有可能遭到损坏。而选择框架结构之后就可以有效减轻积雪所带来的压力,并可在迎合冰雪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其灵活的造型,营造一种冰雪悬垂飘零的美感。在景观中,黑龙江本地的建筑属于视觉主体。而冬季的时候,在冰雪覆盖力的作用下建筑物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图案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时候建筑物应以浅暖色调为主。为了体现出形式感,还需要在排列与布置方面精益求精。如此一来,在冰雪的映衬作用下,建筑物的视觉效果会更加强烈。

(二)灯光

在冰雪景观设计中,灯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属于视觉元素中“点”的范畴。在设计中应结合冰雪的映衬、反光等特点,展现出灯光所特有的照明和景观效果。在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半导体照明冰灯让人们啧啧称奇,这种艺术景观的亮相昭示着冰灯在光源方面的重大突破,也终结了只能使用普通荧光灯管的历史,这表明灯光技术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为冰雪景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黑龙江等省区进行冰雪景观设计,应重视对灯光的运用。在东北的冬季,人们明显减少了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在人、植物等因素的影响下,景观显得十分单调和萧条,而要改变这种状况,灯光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在黑龙江的冬季冰雪景观中,应让灯光照明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积极研发或引进更为先进和节能的照明技术,积极运用多种照明手段,营造出精致、美丽的冰雪景观。

(三)植物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黑龙江的冬季气候十分严寒,这里的城市比南方城市的植物品种要少得多,色调也不够丰富,本地树种的生长期比较短。尤其在冬季的时候,更是给人一种萧条、冷清的感觉,草本花卉也大致如此。在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本地的冬季景观也比较暗淡。有鉴于此,在冰雪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利用植物的固有特点与城市的冬季景观相配合,在冰雪的作用下,营造出良好的、富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景观氛围。

首先,做好适于本地栽种树木品种的开发和引进工作,实现品种的多样化。为了满足具体的景观设计要求,还可以对植物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植物品种增多了,冬季景观也会更加丰富多彩。在具体措施上,可在研究黑龙江地理土壤水分条件的前提下,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实现规划移植。选用的树种要有较强的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应按照树种的属性对树池的宽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还要对水体循环和吸收给予必要的关注。例如白桦、枫桦、臭松、落叶松、云杉、色木、红松等树种对相对湿润的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水分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需要人为的调节和放大底部存放积雪的面积,为雪水的吸收和渗透创造条件。

其次,在冰雪造型中利用不同的树种造型可以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常绿类灌木和乔木可栽种于城市或道路的中心,这种实体的植物造型在冬季绿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有效增强视觉效果。由于这类植物主要用于造型,因此平时要对其外形进行必要的修剪,与冬季的环境相协调。落叶乔木可栽种于路边及风景区,这些植物的枝干具有较强的通透感,可提升城市空间的视觉品味,同时还为布置灯光和饰品提供了便利,在渲染节日气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道路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血脉,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城市功能的最为主要的因素。通常情况下,黑龙江冬季的降雪量比较大,在冰雪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以设计出符合本地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景观及其它设施。

在设计道路景观的过程中,应从冬季冰雪景观的角度出发,在视觉上充分利用冰雪元素的造型。在冰雪的作用下形成的自然树挂以及人为设计出来的冰雪雕塑,使冬季景观呈现出一种线条分明的美感,这也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景观。在冬季,冰雪雕塑及其造型不仅可以美化城市,还可以增强道路的可识别性。同时,冰雪的独特自然属性使得在进行冰雪造景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临时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道路两旁的街景,还可设置道路街区前方的对景等,使城市空间环境别具风味。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冰雪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运用。在景观设计中应从本地区特有的冰雪元素出发,营造出一种纯美的景观氛围。此外,由于冬季降雪量较大,在设计中应对路面冰滑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可在有高差的地方修筑台阶,尽可能避免出现全缓道和坡路。如确有必要,要将坡道控制在5%-8%的范围之内。

(五)铺地

在黑龙江等省区的冰雪景观设计中,铺地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严寒的冬季气候下,地面往往为大量的冰层所覆盖,这就对铺地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质铺装在黑龙江冬季景观中的利用率比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硬质铺装抵御寒冷的能力较强;其二,硬质铺装便于清理;其三,在冰雪环境中硬质铺装的图案花样的平面视觉冲击力较强。但在冰雪景观设计中,硬质铺装不仅要在质感和视觉上具有一定的美感,还要在冬季雪后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因此,在黑龙江等地区,地面铺装首先要满足冬季的使用要求,这是最基本的设计标准。例如应在主干道上采用耐磨、防滑和质感粗糙的深色硬质材料,这种颜色的材料吸热性较强,为人工除雪及除冰提供了便利。

(六)色彩

色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视觉元素,也是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色彩能对人的心理、情绪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他(她)往往也是一位善于运用色彩的大师,在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的色彩可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从视觉方面来说,色彩的特征十分鲜明,在构成城市特征的许多因素中,色彩是建立个性化城市的基本条件,其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黑龙江进行冰雪景观设计,白色和透明色无疑是景观环境的主色调。要设计出洁白、纯美、空灵的冰雪景观,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就需要在整体上对颜色的搭配进行把握。一种颜色往往会给人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白色也是如此。因此,应适当对局部进行调整。此外,其它颜色往往会在白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明亮和鲜艳。处于寒冷气候中的人们通常会向往阳光和温暖,建筑及其构筑物可多采用淡黄色,淡红色等暖色调。而淡蓝色、淡绿色等冷色系的颜色与冰雪颜色较为接近,它们互相搭配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浑然一体的景观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对视觉元素进行有效的运用和组合可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获得较好的视觉信息传达效果。在黑龙江进行冰雪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视觉因素,积极运用点、线、面、色彩、形态等基本视觉元素,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个性鲜明的冰雪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城市,营造温馨家园,还可以提高地区和城市的吸引力,为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辉.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00-102.

[2] 康彦峰.现代城市景观研究[J].当代艺术,2008(1):98-99.

冰雪艺术论文篇10

1.1城市建设

1.1.1城市公共景观

在特有的寒地气候条件、北方社会条件的制约下,哈尔滨的城市公共景观显著区别于我国其他城市,呈现出独特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俄罗斯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影响方面,特别是南岗区、道里区与道外区,按照西方近现代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手法进行统一建设,如城市道路的方格网与放射结构,这些元素对今天哈尔滨的城市公共景观塑造仍然有深刻的影响。

1.1.2城市建筑

哈尔滨享有“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包括欧式建筑,中西结合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以及现代建筑,这些丰富的建筑是哈尔滨历史上中西文化共生现象的重要见证。哈尔滨建筑文化是哈尔滨城市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哈尔滨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要素。

1.2城市冰雪文化

1.2.1传统冰雪景观

哈尔滨是中国纬度最高的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全年平均气温3.6摄氏度,冬季漫长,半年可见冰雪。气候特点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无处不在,建筑、景观、园林方面无处不体现着与冰雪相关的设计,其中最典型的是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发展到现代,形成了以“冰雪节”为核心的冰雪景观体系,结合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地域文化大力发展冰灯、雪雕艺术,逐渐在国际冰雪艺术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1.2.2时尚冰雪景观

随着时展,新兴城市文化也逐渐融入冰雪文化,是冰雪景观逐渐呈现出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两条发展脉络。时尚冰雪文化包含了现代技术措施手段处理后的冰雪形象与展示内容。一方面,展示内容具备时尚特征,如冰雪景观的形象是当前流行的动漫、影视以及时尚形象广泛的出现在冰雪作品中;其次当代技术的使用,使冰雪景观具备了更强的表现力与视觉张力。

1.3城市冰雪节事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见图1-1),每年 1月5日开幕的冰雪节成为哈尔滨人和冰雪爱好者的盛大节日。冰雪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在松花江上修建的冰雪大世界、举办的雪雕游园会、在兆麟公园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冰灯游园会等。冰雪节期间举办冬泳比赛、雪地足球赛、国际冰雕比赛、冰上速滑赛、冰雪摄影展、冰上婚礼等,创造成融文化、体育、旅游、经贸、科技等多领域活动为一体的黄金旅游季节。

(1)冰雪赛事 冰雪运动发源于哈尔滨,曾纪承办1996年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008 年齐齐哈尔全国冬运会以及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多项大型冰雪赛事。哈尔滨每年还举办与冰雪艺术相关的比赛,包括国际冰雕比赛、国际雪雕比赛(见图1-2)。

(2)冰雪商贸 哈尔滨是城市历史较短,气候条件较差,既没有自然山水也缺乏历史名胜。冰雪资源,为发展哈尔滨商贸提供了条件,促进以冰雪为依托的旅游业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冰雪旅游业。通过对哈尔滨市冰雪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以冰雪艺术经济、冰雪旅游经济、冰雪饮食经济、冰雪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冰雪经济体系。

2 哈尔滨冰雪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2.1冰雪旅游形象内涵

冰雪旅游形象是指在我国东北城市,以冰与雪元素为主要营造手段的景观,并以此作为卖点形成的城市旅游形象,即为冰雪旅游形象。冰雪旅游形象既可以依托冰雪作为主体构造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也可以是借助冰雪开展的各类活动,具有特定地域性,文化性及艺术性。冰雪旅游形象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2.1.1地域性

由于冰雪景观所在的区域或城市都处于相对稳定的地理位置,并且受到特定的气候条件的影响,所以在其相应的景观形态的形成及发展中,地理气候上的客观条件是其景观特色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其形成发展的最根本条件。

2.1.2文化性

冰雪景观是中国北方城市特有的气候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特有的艺术类型。寒冷的冬季被冰雪覆盖着,形成了无处不在的自然冰雪景观,自然冰雪景观经过人工雕琢与加工,逐渐发展为人造冰雪景观,成为哈尔滨文化生活及艺术生活的一部分。在以冰雪文化,冰雪元素为主题的城市形象中,重视冰雪文化形成的基础,创造出特色的冰雪城市景观和冰雪景观文化氛围,进而成为一种城市文化。

2.1.3艺术性

冰雪城市的形象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对人文冰雪景观的打造,如冰灯、冰雪雕塑都是市民与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与参与的景观元素,与砖瓦石材、金属、塑料等材质带给人的感受不同,具有自然的感官感受。冰雪景观一般放置于室外空间,大尺度的空间感加之独特的造型与氛围,使得艺术感受更具唯一性。

2.2定位综述

哈尔滨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冰城夏都”,定位主要根据哈尔滨独特的气候特征。而其中的冰雪文化是形成“冰城夏都”旅游形象的重要元素之一。城市冰雪旅游形象具有历史形成的多元性,也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可塑性。冰雪旅游形象应突出季节特点,以“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哈尔滨冰雪节”为旅游文化品牌,打造冰城夏都的城市旅游形象。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寒地气候特征使得哈尔滨具有独特的冰雪文化。除了塑造冰雪景观和开展冰雪活动以外,更应注重与冰雪文化相关文化特质的拓展,使得城市居民和游客可以从更广泛的文化元素中认可哈尔滨城市冰雪旅游形象。

3 冰雪景观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机制

3.1再现城市建设

3.1.1规划冰雪旅游景观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线路,布置点线面结合的冰雪旅游景观体系。如在斯大林公园、中央大街、兆麟公园遥相呼应,可达性强,易于形成哈尔滨市最主要的冰雪景观带。选定哈尔滨重要公共空间重点打造冰雪景观节点,发挥公共空间文化传达作用的作用的同时,塑造冰雪旅游形象,更加有利于强化游客对于哈尔滨文化的深入了解。

3.1.2特色建筑的冰雪再现

冰雪文化要长盛不衰,就要体现哈尔滨地域文化资源,哈尔滨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前文所提的哈尔滨建筑文化,因此应该将哈尔滨城市的特色建筑作为塑造的重点。例如以开发哈尔滨教堂为核心,保护原有的建筑风貌,赋予建筑新的文化功能,冬季时可以将冰灯冰雕作为点缀、组织冬季教堂活动例如平安夜等,形成中西合璧的、具有异域文化色彩的建筑,成为培育哈尔滨城市冰雪形象、和提升哈尔滨国际知名度的有效方法(见图3-1)。

3.2凸显城市文化

哈尔滨冰雪旅游形象的核心要素是冰雪景观与冰雪旅游,而冰雪旅游形象又要吻合哈尔滨城文化的整体特征。冰雪旅游形象的塑造,应有针对性的选取哈尔滨文化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使其塑造的冰雪文化内涵能够充分凸显哈尔滨的文化特征。

3.2.1打造文化品牌

依托哈尔滨文化特质,以冰雪景观为载体,打造极具哈尔滨城市文化特色的冰雪作品,是强化哈尔滨冰雪旅游形象的内在需求。首先要丰富与深化冰雪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外来游客对哈尔滨冰雪产品和服务持有良性的体验与评价;其次打造与冰雪相关的标识系统。

3.2.2体现民俗风情

哈尔滨的民俗文化展示也是冰雪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份。例如,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二人转和秧歌表演是东北人茶余饭后的消遣,观赏这类表演可以作为游客领略冰雪风情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游客了解哈尔滨冬季生活的一个缩影,因此紧密联系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创作具有冰雪文化符号的艺术作品是传播哈尔滨旅游形象的动态元素。

3.3强化活动参与

在利用现有冰雪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冰雪旅游资源,拓展冰雪旅游的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旅游体系,做到一站式娱乐,加大冰雪旅游的丰富程度。如提升冰雪娱乐项目的类型并以此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延长冰雪娱乐活动的参与时间、参与地点与参与群体。

3.3.1冰雪主题园的建设

哈尔滨冰雪旅游现有游园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娱乐需求,具有相对固定的游客群体,而在目前体系完整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实主题园的文化内涵。

冰雪故事园 打造多个冰雕故事组成的游览线路,形成点线结合的冰雪园区,这些故事应该突出东北地区特色,使游客作为主体角色之一参与其中,结合形式多样的冰上活动,向游客与市民展现哈尔滨的冬季风情与生活场景。

冰雪主题游园 是旅游类冰雪景观的重要体现,是面向世界展示哈尔滨冰雪旅游独特魅力的又一窗口。可以与一些知名品牌联合打造冰雪主题,冰灯、雪雕等艺术作品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结合各种冰雪相关的项目,创造不同主题的冰雪体验游园。

冬季冰雪博览会 举办冬季冰雪博览会,利用现代科技对冰雪文化旅游、体验以及相关产业的新技术与新方式进行集中展示,实现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充分融合,赋予冰雪文化新的形式与内涵,可以极大拓展冰雪相关产业的规模,实现产业发展与冰雪文化发展的双赢。

3.3.2冰雪比赛

比赛本身就蕴涵着多重属性,融合了教育、竞争、参与,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会增强城市的凝聚力。通过承办区域性和国际性大型赛事,推动哈尔滨城市发展,并为哈尔滨市的冰雪产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开展冰雪比赛,挖掘冰雪文化内涵,提升冰雪比赛文化品位,加强冰雪比赛相关的产业建设,例如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咨询业、体育用品、新闻与媒介、体育广告、冰雪旅游等。哈尔滨市应组织一些特色的冰雪赛事,例如冰雕比赛、雪雕比赛、体育赛事等,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冰雪品牌的影响力(见图3-2)。

3.3.3市民参与

哈尔滨市民的行为代表着城市的人文历史、民族特性等特征,是旅游形象的塑造者和体现者。很多历史名镇中当地居民的“角色扮演”模式,将历史名镇与其所代表的时期的典型生活场景、生活方式甚至居民的饮食与着装都采用所表现的时期,能够生动而鲜明的展现特定文化特征。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形象同样需要塑造典型时期、典型气候条件下的生活场景,并鼓励市民参与,通过不断增强和更新其旅游体验以吸引游客,从而切身体验到冰雪景观的“真实性”。

4 结论

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形象需要通过实物、文化以及活动参与三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形象提升。在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形象的塑造中,三者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与作用强度,因此不仅要关注旅游项目建设,更要体现冰雪旅游形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在具体设计方而,要关注冰雪景观及周边环境的整体品质提升设计,注重冰雪活动及其上下游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以此提高了哈尔滨冰雪旅游形象的提升。

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HIT.NSRIF.2012 057)

2、201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3C061

3、2013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项 专项项目批准号:13D018

4、201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3B001

5、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IT.HSS.201124

参考文献

冰雪艺术论文篇11

1冰雪雕造型在街道建设上具体的发展形态及产生的条件

冰雪雕造型最早产生在北方冰灯的雕塑上,是当时劳动人民具体的精神文化产物,表现的文化欣赏价值意义非同凡响,深刻的反应了当地人民具体时刻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形式,侧面烘托了当地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处理一切的鬼斧神工的技巧。而后期的冰雪雕造型是人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继承,在发挥其传统的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器具的方便使用,进行更进一步的模式创新,使得这类艺术得到更加有效的推广和运用。

冰雪雕造型对于冬季长期处于大雪堆积的北方城市来说,无疑是一种新型的风景线,独特的艺术气息在白皑皑的大雪环境下绽放光芒,对于冬季处于单调模式下的城市建设来说,开辟了另一条展现吸人眼球的城市亮丽风采的途径,使人们对北方人民的具体传统和人文精神充满了好奇,并在这种独特的艺术气息的渲染下接踵而至,对于当地的旅游事业为代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改善了当地城市发展程度的进一步的提升,并有效督促政府加强城市建设规划方面的投入,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现代化,更加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稳固步伐。

我国冰雕建设等多集中在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区,这主要是由于其极度寒冷的气候引起的,由于当地冬季十分寒冷的天气,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使得冰雕建筑等在室外能得到长期有效的保存。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使人们无法抵受过渡的严寒而不愿意出门活动,而结合这样多方面的创新格式的冰雪雕造型的推出,便激起了人们潜藏已久的审美精神和素质,并秉着饱和的热情和动力,积极投身到冰雪雕造型事业上来,无论是满足人们出行的快乐兴致,还是向外地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历史气息,都相应地改善了当地城市建设方面的事业的发展,相关的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城市环境的改善工作也有了质的飞跃。

伴随着当地生产、生活的有效发展和稳定水平,为冰雕艺术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较为稳固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使这类充满新颖艺术气息的建筑设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有效的促进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带动整个国家艺术形式的发展。社会进步下的人们,在生活品质还是审美要求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简单的小型冰雕设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观,需要建立大规模的、符合城市规划建设要求的独特的冰雕造型设计,才能鼓动大多数人前来参观,使人们在严寒的天气下又满足了另一种娱乐和审美诉求的愿望。

2冰雪雕造型在城市街道建设和规划中的运用

冰雕的建筑起初意识是建立在生活基础设施而被利用的,随着时代进步下人们的应用理念的上升,使得延续的冰雪雕造型逐渐成为了一个专业性的造型领域,并不断开拓艺术表达的效果,应用在装饰、娱乐和商业等不同层面的领域。

装饰的功能展现主要通过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冰雕在室内主要作为花盆大小的装饰物或餐厅食物的修饰上,方便之前的运输和运用后期的销毁工作。像不同形式的典礼,包括生日、婚庆等展现冰雕饰物与众不同的魅力,不仅可以有效展现自己的气场,彰显自己的高尚地位,同时对于现下流行的接待事业等更有深刻的促进作用。室外的装饰主要集中在较为寒冷的哈尔滨等地区,包括大型商场的展示事宜,专门领域事业部门的室外冰雕修饰,已经成为当地冬季街道独有的风景线,在人文信息的传递上独树一帜,领导不同文化风格作品的不断发扬与展现,实现创新模式下的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的延展。

而冰雕建筑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以冰雕为主要媒介的具体游乐设施的展现,包括滑梯等适宜玩耍的器具等,都是以冰雕为途径建设的。冰雕还可以作为敲打乐器供一些音乐爱好者开辟其独特的领域功能,其清脆的音色,使其在专门的音乐领域上占据着不同的表现地位。

而涉及到冰雪雕塑的商业功效,则表现在对于产品的代言和宣扬上,广告的设计可以通过冰雕的矗立来展现,吸引人目光的同时,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一些酒店或商业活动可以专门设置冰雕建筑的表现形式,进行多种与冰雕性质相关的活动,已到达较好的经济效果。对于其中标新立异的设施,如杯子、桌椅等,都是充分调动游客好奇心的有效工具,使得充满尝试心态的来往客户源源不断。

3总结

冰雪雕塑等建筑物是继承寒冷地区长久的光荣传统和文化气息的现代产物,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博得人们的广泛注意,使得当地城市化建设在寒冷、单调的冬季也能实现另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使得其他地区的游客闻名而来,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并且满足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同的乐趣需求,使得相关城市建设和规划方面的工作得到有效的推广,相对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科科.矍铄的老工业城市――哈尔滨产业遗产历史特征分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冰雪艺术论文篇12

在“冰与火陶瓷”艺术中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和样式创新等方面。

1、技术创新:一是研发的多次覆盖法。在“冰与火陶瓷”烧制中,利用陶瓷黑白釉在裸坯上做多次覆盖、叠加等,使釉面能够产生凸起变化以及缩釉和流淌。二是温度控制法。在烧制过程中,通过中期保温和后期急速升温,以及窑温控制和多次烧制法产生釉色的自然流动,恰到好处的表现冰雪流动性与相容性,使冰雪意境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自然冻结法。在冰花瓷器的制作中,为体现冰花千变万化的自然美感,在高温烧制后,采用自然温度快速低温冷却办法,利用自然冻结法,即冷空气与高热量泥料交流进行后期加工技术,使器物表面的冰花多姿多彩,变化无穷。

2、材料创新:一是综合调制法。传统陶瓷主要是采用陶土和瓷土制作而成,“冰与火陶瓷”运用陶瓷胶、瓷土及综合调和法以及陶瓷溶剂调和的新配方,在陶瓷坯子上做出立体或浮雕效果,解决了传统陶瓷不能进行立体造型的问题,提高了釉料在塑造起伏变化较多造型作品时烧制过程中的可控性,避免了传统釉料由于涂抹过厚,烧成时造成无序流淌、破坏造型的弊端。二是材料添加法。通过添加北方独有的曲柳土等新材料,使浮雕式花纹、图案、特殊造型等能够在罐体上定型,为冰雪、冰花造型创意的表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3、工艺创新:一是多技法并用。“冰与火陶瓷”为了更灵活更完美的表现冰雪与冰花艺术效果,探索了更丰富的制作技法。在陶瓷坯子上除综合运用喷釉、浇釉、画釉、点釉、撒釉外,还大胆尝试使用毛刷、画刀等多种上釉工具。二是多画种借鉴。在底釉上运用了中国画的“皴、擦、点、染”及油画中的“涂、擦、摆、按、塑”等技法以及多种表现形式、装饰手法和艺术语言。烧制出的作品,既有中国画的意境和神韵,又有油画般的丰富与厚重感。三是声波振动法。在冰花造型上,采用全新的声波振动工艺,从而形成自然形态的、不可重复的冰花浮雕纹理,使得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4、样式创新:拥有独特的艺术样式是艺术创作的追求,“冰与火陶瓷”艺术的语言是在传统陶艺母体里派生出来的。“冰与火陶瓷”借鉴了于志学先生所创造的冰雪山水画的特点,并经过长期探索、反复实验在实践中积累和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表现模式和艺术风格。“冰与火陶瓷”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和表现模式,使“冰与火陶瓷”艺术品的面貌与传统绘画形式描绘的冰雪陶艺有了质的不同,通过独特的技法和形式语言形成了厚重、晶莹、冷逸、宁静、深邃、雅致、祥和的冰雪意境。

“冰与火陶瓷”艺术的创新价值:

冰雪艺术论文篇13

那冰雕的造型精美得委实让人叹为观止,而灯光的合理配置则更将“冰雪大世界”演绎得亦梦亦幻。

走在“冰雪大世界”长长的冰跑道上,品味一座座千姿百态的冰雕、雪雕,突然忆起了著名作家韩静霆先生曾经对冰灯那段耐人寻味的感悟:“冬天也能燃烧的呀! 瞧着那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儿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厉厉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你瞧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不能怀疑它有热烘烘的透明心脏;还有冰琢的梅花,也分明透露着暖融融的春风消息……”观冰灯而有这番领悟,怕只属于那些真正喜爱冰灯的人,只属于那些悟彻人生哲理并为壮美人生而不懈奋争者。

冰灯源于民间,历史悠久。四川诗人张问陶曾写《冰灯》一诗:“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在极边戍地黑龙江,人们更是利用七月飞霜、三冬雪骤的气候条件制作冰灯,且制灯的热情比诗人描绘的更为热烈。清代学者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中记述了嘉庆年间齐齐哈尔冰灯的展出情况:“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是的,哈尔滨人制作冰灯的技艺是如此了得,那冰雪建筑的高度,也实在吓人! 面对高达几十米的冰雪建筑,游人们真的不可思议:“用一敲就碎的冰,建这么高的楼,行吗?”其实,我们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低温条件下,冰块的物理强度与等外红砖一样。”这一结论是当地75岁的高级工程师王丽生在上世纪60年现的,他为此被誉为“冰建筑基础理论奠基人”。他还同时发现“冰与木料一样,具有纹理,也有横茬和竖茬之分;采冰的地点不同,冰的纹理也不同。”1982年王丽生设计了哈尔滨市最早的一座冰屋,面积50平方米的冰屋没用一块木料、一根钢筋,却十分坚固,令人啧啧称奇。

我们坐在冰橇上,从14米的高空飞驰而下,在两条长约368米的大滑道上尽享了惊险刺激。推出这一堪称冰建筑“世界之最”大滑梯的是我国第一代冰灯人、兆麟公园冰灯艺术博览中心设计师朱宪琪。他于1964年从中央工艺美院装潢专业毕业后,先任园林设计师,1979年起他开始与冰灯结缘,弹指20多年过去了,他的作品《哈尔滨喇嘛台》《万龙飞塔》《滕王阁》等便记载在冰灯艺术的史册上。朱宪琪说:

大凡冰灯设计有“三看”,先看其是否“顺眼”,二看其是否“耐人寻味”,三看其能否让人流连忘返。只有做到这三点,冰灯艺术才是不衰的艺术。

在游览途中,我们还听说了“冰雕雪雕专业户”张德祥一家先后40多次获奖的故事。身为哈电工二中校长的张德祥,对冰雪可谓情有独钟,他连给儿子起名也带着“雪”字。1986年底他从妻子给他买回一个刨刀开始,对冰雕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的影响下,妻子、两个儿子及儿媳也都热心加入到冰雪艺术的创作中。十几年来的冬季,他们全家差不多是在冰雕雪雕的赛场上度过的。张德祥一家参赛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座“冰雪大世界”里每一个成功的冰雕雪雕作品背后,不仅有大师的引领、大家的创意、名家的指点,还有多少匠人的艰辛劳作啊!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